经济结业论文10篇

经济结业论文篇1

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是“九五”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今年的重要经济工作之一。现仅就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环境、特点、难点、重点问题,可操作性问题,提出一些思考,以期与同行砌磋。

一、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环境

纵观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历史,在***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对“”的拨乱反正,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农业经济结构有了大的调整,由1980年农业在社会总产值中占68.9%降到1990年的46.1%①,下降22.8%,,1997年又降到18.7%②,已经开始由农业型转向多种经营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在世纪之交,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环境有了新的变化,给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带来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从国际形势看,其表现有三: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呈现出世界范围内调整的局面,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将更是如此;二是农业科学突飞猛进,呈现出向农业纵深发展的趋势;三是农业跨国公司影响力日益增大,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面临这样的国际经济形势,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经济的调整和优化要抓住这次机遇,同时也要及早准备,周密规划,严格实施,迎接挑战。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我国经济在国际国内的复杂环境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尚有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疲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现实也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势在必行的。不调整,就没有出路。不调整,就难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不调整,就难以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不调整,就难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特点、难点和重点

1、特点:在上述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具有规律性。即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稳定趋势;第三产业呈迅速发展趋势。在第一产业内部,种植业是下降趋势,林牧渔业呈增长趋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中等欠发达地区,都不例外。二是具有阶段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由形成期、成长期、高潮期,到退潮期的时序阶段变化。而这些阶段的长短是受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因素制约的。对此要有明确的认识。三是具有差异性。不要说世界范围内国与国、地区与地区的差异,就是在中国,由于幅员广大,各地区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也决定了农业经济结构具有强烈的地域的差异性。全国从总体上可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带。据统计位于西部地区的陕西省,1997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9%,而位于东部地区的江苏省为15.1%,浙江省为13.7%,山东省为18.6%。③

2、难点:新时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起码有三大难点:一是这次调整优化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在目前农村经营体制和农民素质低的情况下,难度较大;二是这次调整要切实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从利用资源转向利用和保护资源,这一过程是递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困难。三是这次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而市场变化多端,现代化进程曲折不平,都将为农业结构调整带来难度,需要认真对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重点: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重点:一是将粮食转化为肉、蛋、奶等,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二是将低档次的农产品调为高品质的农产品,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三是在大江大河源头地区重点退耕还林、植树种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可操作性的思考

为保证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目标的实现,结合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研究的成果,从可操作性方面提出几点思考。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仅提供初级原料的局限性,按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的要求,加强农业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以及农业产后的储运、加工、销售等服务,打破目前以初级原料生产的单一格局,促进传统农业的基础向新的产业分化;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率和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基础产业。为达到上述目的,各地可制定不同内容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规划方案。为使规划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依据方案,制定出一个具体的项目储备库,可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项目,也可分为大、中、小三类项目。项目库可做到“项目建议书”的深度。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内容和方案,项目资金预算和筹措,项目达产后的效益估算,项目承担单位等。有了项目库可向社会招商引资,也可向主管部门争取基本建设投资资金,也可向社会项目信息提高知名度、信誉度。1999年中国农业大学为河南郑州金水区制定的158个项目的区一级项目储备库(包括文本、软盘和光盘)目前已到海南、深圳、广州、上海以及日本、韩国引进了项目和资金。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部门分割,生产经营分散的局面。在家庭经营基础上通过现代市场经济的协议、契约、合同、参股、投资、入社等,发展合作社、专业协会、股份公司和法人企业,实现龙头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和完善龙头企业是关键。据研究,培育龙头企业的原则有三条:一是因企制宜原则;二是精简高效原则;三是利益共沾原则。

选择龙头企业有三条标准:一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二是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良好的科研、生产、推广体系的企业;三是开展企业公共关系,即能与基地和农户有机结合的企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运行机制有三条:一是龙头企业与基地乡(镇)村(组)的合理利益留成的机制;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价格(保护价)运行机制;三是基地与农户的利益留成再分配机制,可采取奖金、补贴、资助的方式再分配给农民一部分利益。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技术落后局限,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教兴国可从农村社会最基层细胞村级单位搞起,即科教兴村。在全国部署科教兴村试点时,抓住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难点、重点,做好规划方案,农科教结合,提高农民素质,普级实用科学技术,建立主导产业,要以村带乡、带县、带省,促时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的合理化。

据不完全

经济结业论文篇2

1、以产粮大县建设为基础,重点突出种植业的生产管理

以抓好种植业生产管理为根本,积极实现产粮大县工作目标,确保粮食增产。作为全省40个产粮大县之一,积极实施省优质稻产业工程项目,努力建设产粮大县,在那务、合江和中垌各建立5000亩优质稻示范区,对示范区进行低产田改造和配套技术推广,对优质稻米进行加工等。以2009年的数据为例: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5.89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79.09亩,平均亩产350.88公斤,总产27.75万吨;玉米播种面积5.81万亩,平均亩产330公斤,总产1.91万吨;薯类播种面积10.3万亩,平均亩产419公斤,总产4.32万吨;花生播种面积13.59万亩,平均亩产181.3公斤,总产2.46万吨;糖蔗播种面积5.87万亩,平均亩产4951公斤,总产29.06万吨;蔬菜种植面积29.77万亩,蚕桑面积8.62万亩。

2、以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动力,争创地方农业特色品牌

为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迈进,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培育了品牌,实现效益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充分发挥本地气候、资源、区域、技术等优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发展本地特色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发展的目标是建设90万亩水果基地基地、40万亩优质商品粮基地、8万亩蚕桑基地、8万亩糖蔗基地、8万亩香蕉基地、3万亩化橘红基地、38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10万亩罗非鱼基地、132万头生猪基地等。其中,是全国最大的化橘红生产基地,是全省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杨梅镇连续13年被评为“茂名市淡水养殖第一镇”。获无公害认证的农产品5个、无公害基地6个;水产养殖方面,获无公害认定企业4家,无公害水产面积1160多亩。长发粮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绿士牌”香蕉通过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在第七届中国农交会上获得“金奖”称号。中垌红杨桃和无核黄皮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10万亩外运菜、8万亩蚕桑、8万亩糖蔗、8万亩香蕉、8万亩玉米、3.5万亩橘红等种植业基地渐成规模,还有红杨桃、无核黄皮、笪桥黄瓜、文楼淮山薯、丽岗番薯等。注重加强培育发展糖蔗、蚕桑、香蕉等本地特色优势产品,尤其抓好化橘红的种植推广,积极协助做好橘红深加工项目建设,争创化橘红名牌产品,做大做强化橘红产业。

3、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目标,推动农业企业发展

为建设特色农业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农业资源优势,抓好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积极配合绿色生命有限公司申报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正在引进和建设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有省丝绸集团化州新丝厂、国联水产集团罗非鱼切片厂、群康罗非鱼切片厂等。目前,全市共有茂名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分别是耀明糖业有限公司(同是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广东化州中药厂制药有限公司、光辉养殖场、茂名市富丽胡椒生产基地。据统计,2009年,4家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3.68亿元,带动农户13500户,户均增收3300元。同时,大力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目前已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8家,成员4000多人,行业遍及香蕉、橘红、养猪等。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农村经济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1、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仍然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家一户承包经营的局限性逐渐显露,表现在一家一户承包经营,势单力薄,难以抵御市场风险,更难以适应市场的千变万化。只能年复一年地维持简单的再生产,自给自足地耕作,年景好时,略有收入,年景差时,失收减收,根本无法作为完整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一家一户承包经营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不解决,要稳步增加农民收入只能是一句空话。

2、农业加工企业规模小,精深加工企业少,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滞后

农产品的加工企业1800多家,大部分是家庭式粗加工,这一部分企业共786家,占41%左右;深加工企业很少,只有67家,约占3.6%;加工业的龙头企业更少,只有10家。从农产品加工企业看,每个企业平均年产值60万元,规模过小。同时,加工的机械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造成农产品加工质量低,市场销售一般,经营效益不高。多年来,一些农产品的生产大起大落,陷入“多了少,少了多”的怪圈,主要是信息供求水平差,缺乏信息指导,盲目地“跟着感觉走”。目前,大部分农产品加工经营者的信息来源只能靠与客户交往和新闻媒介,所得信息零碎、分散,不能全面、系统地获取,加上资金短缺问题,从而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3、品牌产品竞争力弱,未形成品牌优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目前的农业生产大部分还停留在“看天吃饭”,较原始的耕作手段和落后的管理方式不可能生产出优质高效的农产品,同时,小规模经营已跟不上产业化经营步伐。虽然提出发展名牌,形成行业产品的优势策略,但到目前止没有一个过得硬的行业产品,没有一个能影响国内的品牌。在近期上马的项目中,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加工项目和高污染项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更难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的农业结构、品种质量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优质化不相适应,农产品卖难问题难以解决。主要原因是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市场需求变化节奏加快,而农产品生产周期长,结构调整难以适应。其次是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产品卖难,卖好价钱更难。虽然有的农产品属季节性、结构性剩余,但由于总体上农产品比较充裕,农产品价格在短时间内难以上扬。另外,农产品加工率低,附加值低。全市农产品除少部分自给外,大部分直接上市或经粗加工上市,加工率只有18%左右,相比发达县(市)差了一大截。另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民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增收困难、大量富余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障碍。加上地方财***困难,财***截流是影响农业投入、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投入不足等,都严重影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业产业调整的措施和策略

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更好的服务“三农”,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综合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作为全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与否对广东省的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是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转变以农业思维抓农业的传统观念,树立以工业化思维办农业的思想。转变以农言农、就“三农”论“三农”、就“三农”抓“三农”的观念,树立城乡统筹,“三化”联动的思想,变城乡分割、二元结构为城乡统筹,变“三化”割裂、各自为***为“三化”联动、互相促进。以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统筹、带动解决“三农”问题。二是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规模经营水平。地处南亚热带气候优势,水果、丰产林、罗非鱼、糖蔗等农业产业有发展优势。目前的农业农村经济正处于从求产量、求数量向提高质量、效益的重大较变时期,农业的结构调整不能只停留在调减粮食、处理粮经关系上,而是要继续采取强有效的措施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利用气候、资源、区域、技术等优势,把优势资源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全市确立了水果、糖蔗、丰产林和罗非鱼等农业支柱产业,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划,积极争取上级立项,投入资金,切实抓好优质商品粮基地、北运菜、速生丰产林、玉米、罗非鱼、蚕桑、糖蔗、香蕉、橘红、红杨桃、笪桥黄瓜、文楼淮山薯等农业基地建设,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培育了品牌,实现效益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三是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大名牌产品的宣传和引导,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二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搞好“一乡一品”建设,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工作,从源头打击到市场监管,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农作物的最终附加值不是体现在它的种植上面,也不是体现在它的生产管理上面,而是体现在它最终被消费者所能消费的程度上。农作物的经济价值的体现,在于农作物与农产品加工业的有效结合。所以要加快构建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逐步地做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增加农作物的市场竞争力和高附加值,提升质量水平,降低进入市场的壁垒,增加农民的收入。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有6家,分别是耀明糖业有限公司(同是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绿生园集团、化州食品企业集团公司、化州中药厂、茂名富丽胡椒生产基地、化州铁路专线服务有限公司、光辉养殖场。在这些企业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和鼓励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引进高新技术和高新农产品加工设备,积极研究开发农产品的加工技术,广泛开拓农产品加工市场。据统计,全市6家茂名市农业龙头企业2007年销售收入7.8亿元,带动农户1.4万户,企业自有基地9个,其中种植面积9800亩、水产养殖面积万多亩、禽畜养殖量23.2万头。因此改变传统的农产品加工观念,对农产品附加值的研究和挖掘,就能更好的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3、进一步调整优化***府的农业***策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府的***策措施是紧密相连的,在措施手段上,表现为:为推动、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而制定扶持***策和搞好规划、农产品产销衔接和市场监管、信息资金物资和技术的提供以及典型示范等。在新新时期,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背景较过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农业生产经营者成为市场的主体,***府也要相应的转变职能,正确组织引导与支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府职能的角色转换,***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所充当的基本角色和***府行为的重点,主要就是统筹规划激励协调、服务指导检查监督等。***府行为在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尤其在规划、引导、服务、激励、示范、监督、调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应组织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技术市场中介组织,下乡调查,设计出相应的现代科学实用技术,以适应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通过***府建立和完善畅通的农业科技研究和创新推广体系,并使之有机衔接;引导科学技术研究,突出重点,进行技术攻关。另外尽量放手让市场自动调节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农业部门和村级组织的作用,所以要充分发挥两级组织的指导和服务功能。

经济结业论文篇3

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是“九五”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今年的重要经济工作之一。现仅就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环境、特点、难点、重点问题,可操作性问题,提出一些思考,以期与同行砌磋。

一、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环境

纵观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历史,在***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对“”的拨乱反正,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农业经济结构有了大的调整,由1980年农业在社会总产值中占68.9%降到1990年的46.1%①,下降22.8%,,1997年又降到18.7%②,已经开始由农业型转向多种经营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在世纪之交,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环境有了新的变化,给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带来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从国际形势看,其表现有三: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呈现出世界范围内调整的局面,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将更是如此;二是农业科学突飞猛进,呈现出向农业纵深发展的趋势;三是农业跨国公司影响力日益增大,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面临这样的国际经济形势,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经济的调整和优化要抓住这次机遇,同时也要及早准备,周密规划,严格实施,迎接挑战。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我国经济在国际国内的复杂环境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尚有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疲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现实也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势在必行的。不调整,就没有出路。不调整,就难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不调整,就难以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不调整,就难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特点、难点和重点

1、特点:在上述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具有规律性。即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稳定趋势;第三产业呈迅速发展趋势。在第一产业内部,种植业是下降趋势,林牧渔业呈增长趋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中等欠发达地区,都不例外。二是具有阶段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由形成期、成长期、高潮期,到退潮期的时序阶段变化。而这些阶段的长短是受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因素制约的。对此要有明确的认识。三是具有差异性。不要说世界范围内国与国、地区与地区的差异,就是在中国,由于幅员广大,各地区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也决定了农业经济结构具有强烈的地域的差异性。全国从总体上可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带。据统计位于西部地区的陕西省,1997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9%,而位于东部地区的江苏省为15.1%,浙江省为13.7%,山东省为18.6%。③

2、难点:新时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起码有三大难点:一是这次调整优化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在目前农村经营体制和农民素质低的情况下,难度较大;二是这次调整要切实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从利用资源转向利用和保护资源,这一过程是递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困难。三是这次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而市场变化多端,现代化进程曲折不平,都将为农业结构调整带来难度,需要认真对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重点: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重点:一是将粮食转化为肉、蛋、奶等,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二是将低档次的农产品调为高品质的农产品,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三是在大江大河源头地区重点退耕还林、植树种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可操作性的思考

为保证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目标的实现,结合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研究的成果,从可操作性方面提出几点思考。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仅提供初级原料的局限性,按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的要求,加强农业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以及农业产后的储运、加工、销售等服务,打破目前以初级原料生产的单一格局,促进传统农业的基础向新的产业分化;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率和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基础产业。为达到上述目的,各地可制定不同内容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规划方案。为使规划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依据方案,制定出一个具体的项目储备库,可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项目,也可分为大、中、小三类项目。项目库可做到“项目建议书”的深度。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内容和方案,项目资金预算和筹措,项目达产后的效益估算,项目承担单位等。有了项目库可向社会招商引资,也可向主管部门争取基本建设投资资金,也可向社会项目信息提高知名度、信誉度。1999年中国农业大学为河南郑州金水区制定的158个项目的区一级项目储备库(包括文本、软盘和光盘)目前已到海南、深圳、广州、上海以及日本、韩国引进了项目和资金。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部门分割,生产经营分散的局面。在家庭经营基础上通过现代市场经济的协议、契约、合同、参股、投资、入社等,发展合作社、专业协会、股份公司和法人企业,实现龙头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和完善龙头企业是关键。据研究,培育龙头企业的原则有三条:一是因企制宜原则;二是精简高效原则;三是利益共沾原则。

选择龙头企业有三条标准:一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二是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良好的科研、生产、推广体系的企业;三是开展企业公共关系,即能与基地和农户有机结合的企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运行机制有三条:一是龙头企业与基地乡(镇)村(组)的合理利益留成的机制;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价格(保护价)运行机制;三是基地与农户的利益留成再分配机制,可采取奖金、补贴、资助的方式再分配给农民一部分利益。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技术落后局限,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教兴国可从农村社会最基层细胞村级单位搞起,即科教兴村。在全国部署科教兴村试点时,抓住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难点、重点,做好规划方案,农科教结合,提高农民素质,普级实用科学技术,建立主导产业,要以村带乡、带县、带省,促时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的合理化。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99年9月,全国已有5个省、18个乡、1251个村有计划、有步骤开展科教兴村的试点工作。在迈向小康村目标的过程中,达到“生产好、生活好、环境好”的标准。《农民日报》在1999年9月报道:“科教兴村3年富民百万”,累计增收15.1亿元,参加试点的农民平均增加收入100-500元。科教兴村中,有2400名科技人员走村串户,为农村培训技术150万人次,推广实用技术4800多项,建立主导产业120多项。北京上庄乡以中国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实施科教兴村,大学教授不仅为该乡规划并实施翠湖水乡的“青、少年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而且开展遥控航模,水生植物园、昆虫标本、鲜花干制等多项技术,以旅游业项目为切入点,带动了全乡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

总而言之,如能在广大农村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时,突破农业仅提供初级原料的局限,突破农业部门分割、生产经营分散的局限,突破农业技术落后的局限,重点搞好农业项目储备库,培育和完善龙头企业,开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践科教兴村,新时期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就会顺理成章、事半功倍。

注释:

经济结业论文篇4

论文摘要: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调整的主要发展方向,今年以来,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比1980年下降了65.5%.工业“三皮”缩合利用产值为1985年的14.6倍。但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依然明显,我国姻铁、电力、水泥子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出20%左右;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以上。

根据国家的规划,到2010年,中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约束机制。首先,国家重点行业资源利用效率将有较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重点领域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和机制;全国资源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显著削减,初步建立起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民经济体系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同时,国家将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依赖量的增长,企业抗风险能力非常差。由于长年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非常严重,地质灾害、空气污染、水资源破坏、水质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已经直接影响到矿区的生产生活。煤炭资源枯竭,次级资源、伴生资源大量废弃。煤砰石山自燃破坏了环境,影响了地下水、土壤土质和空气等的质量。以往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必然会导致资源的枯竭,酿成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

煤炭企业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利用少、环境污染低、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科技含量。煤炭企业是以煤炭资源为重点的企业,发展原煤洗选、型煤加工,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加大粉煤灰、煤砰石的综合利用,构建煤一电一建材产业链,引进关联度较高的技术、加大节能技术、节水技术、链接技术、新材技术、生态技术的研究应用,用高科技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韦约利用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同煤集团用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积极推进煤炭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同煤集团塔山工业园区的建设模式,具有鲜明的“循环经济”特点,体现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通过拉长产业链,榨干废弃物,形成闭合的产业链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使环境、资源所付出的代价降到最低。在规划上充分利用地形高差,使煤流方向自高向低流动,各厂以园区主千道为中轴线,按原材料的来源进行合理布置,并力求工艺合理,系统简单,功能分区明确,减少环境污染。并设计上按照“以煤为主,多业并举,综合发展”的思想,形成以矿井为龙头,以煤炭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为目的,实现以煤为主,多业并举的产业链。

塔山工业园区的产业链构成是:以建设塔山矿井为龙头,配套建设相应的选煤厂;选煤厂生产的精煤直接装车外运;选煤厂分选出来的低热值煤(包括煤泥、中煤)和煤砰石输送到4x5万kW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发电,电厂产生的余热用于居民区的冬季取暖,同时建设装机容量为2x60万kw的坑口电厂,利用电厂排出的粉煤灰和煤歼石为原料,建设水泥厂和建筑材料厂;利用采煤过程中采出的伴生物高岭岩为原料建设高岭土锻烧厂。这样,各个生产单位首尾相联,环环相扣,上一个生产单位的废料正好是下一个生产单位的原料,做到了资源的充分循环利用,并且把废物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将传统的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单向直线式经济发展模式,变为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源的反馈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塔山工业园区的建设,将从根本上扭转多年来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大量污染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为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新路。从经济效益上看,塔山工业园区具有较大的盈利能力。根据初步制定的园区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园区各个项目全部建成并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60亿元人民币,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2.39%,投资利润率10.57%,投资利税率14.78%,盈亏平衡点64.7%,12年即可收回投资,这些都大于(或好于)建设项目的基准要求。从社会效益上看,塔山工业园区建设将为改变资源型企业的发展模式树立样板,做大了煤炭主业,实现了规模化经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多元化经营;保证生产接续,促进矿区社会稳定;并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贡献。

从同煤集团塔山工业园区的建设,可以看到煤炭企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和就地循环,走传统工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企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超级秘书网

经济结业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市场体系;资本结构;生产组织的创新

***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当前,面临世界经济结构新变化,我们要密切关注世界农业发展新趋势,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逐步明确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以发展的思路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

1.市场关系的发育。农业结构调整的最大主体是农户,我国农户的基本特征是:①土地经营规模小。1999年底,户均耕地面积.794亩,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相当突出。②农业人口过多。目前,农村劳动力近5亿,富余劳动力大约在1.5-2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加之资本、技术投人少和农业基础条件薄弱,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商品率低下。③农民收人低,经济实力弱,在市场交易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农户在与其他市场主体进行交易和博弈时,常常处在明显的弱者地位,不利于市场关系的发育。④就总体而言,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还不强,对市场信号反应不够灵敏,出现比较明显的盲目性和地区趋同性,增大了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

2农产品市场。我国目前农产品市场体系还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①层次结构不完善。在整个市场体系中,城乡集贸市场占相当比重,批发市场建设不足,期货市场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②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不完善。有的地方建设严重滞后,有的地方却重复建设,出现”有场无市”的现象。③农产品市场运作体系不完善,各个层次的市场之间的联系有待加强,目前还没有形成农产品集贸市场、批发市场、期货市场全国性的有机网络。

3生产要素市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发达的商品市场.还包括发达的生产要素市场。与农产品市场相比,我国农村要素市场尤其是土地市场的发育相对滞后。①资金市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经济作物和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改制改造和产业升级以及发展小城镇等,均需要资金支持,然而多年来,农村资金大量流人城市,目前还看不到缓解的趋势。②劳动力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级***府在小城镇的户籍管理***策上有所调整和松动,但不少大中城市迫于下岗职工的就业压力,或者以社会治安为借口,对农民进城从业设置了更高的门槛。如何实现城乡互通,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竞争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利于农民与城镇下岗职工的有序流动,需要统筹规划,作出进一步的***策调整。③土地市场。目前,我国人多地少的状况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不探索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土地经营规模不断细小化将不可避免。如何完善土地制度,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的流动市场,需要进一步摸索。④技术市场。进行农业结构调整需要技术支撑,因而兴办各类农业技术交易市场、加强农业结构调整的技术支持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二、解决途径

(一)调整农业的资本结构

市场经济的一大特点是资本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表现为不同性质的资本对资源的配置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没有资本的多元化,市场经济将不复存在。而某产业若想进人市场并获得顺利发展,也同样必须有不同的资本在同一产业中发挥不同作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任何行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迅速发展,都必须有不同的资本参与。而我们的农业资本却一直非常单一,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农业资本存在以下问题:

1农业资本弱小。现在农村集体经济很薄弱,很难有新的资本注入到农业生产中来,再加上我国现在的农业资本主要是靠农户自身积累(大型水利设施除外),农业生产所必须的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水电等全部由农户负担,而且乡村公路、桥梁、小型水库等的建设也由农民负担,还有子女上学、各种统筹提留等税费负担,已使农民不堪重负,加之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已基本无提升空间,农民的积累也相当有限不可能更多地投人大量的资本于农业生产,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也就不错了,所以农业资本的弱小就成为首要的问题。

2农村资本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在我国的四大专业银行中,唯一与农业挂钩的是农发行,但农发行的投资对象却不是众多的农户,而是农产品收购、加工、储运企业或一些***府组织的大型农业项目,也就是银行资本还没有真正投入到农业生产的环节中。现在农村的民间信贷由于不规范、甚至非法运作,也不可能成为未来农业运作的主要来源。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作用由于本身规模小,很难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由于农业资本严重不足,且结构单一,使农业的转型面临很大的困难,广大农户只能维持简单地再生产,并且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农户将连续多年喘不过气来。如果农业资本结构调整得以实现,则农业生产的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将从根本上打破,以种养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链才有可能得以拉长,综合农业效益才能够提高,农业的转型与农民收人的增长才有可能顺利实现。

对此,我们应当分析市场潜力,更新思想观念,确立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理念。在中国的投资领域中,农业是最大、最后的有待开发的市场,投资的空白领域也很多。如名优特新农副产品生产和经营项目,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精品农业、高科技含量的集约化设施农业等,正在逐步成长为市场份额大、投资回报快的跨行业产业。据相关专家分析,如果按从基础生产到最终消费的产业化综合效益计算,农业是最有前途、获利较高的投资产业之一,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始终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支持结构优、规模大、素质高的农业类企业上市是依托资本市场、发展大农业,使农业走向科技化、产业化的正确抉择。农业“绿色板块”的迅速倔起,将进一步证实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证券市场、乃至整个资本市场最具开发潜力的新增长点,是应当予以积极支持、重点倾斜、加速培育的产业领域。

(二)农业生产组织的创新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我们过去谈农业结构调整,似乎只局限在经营品种上下功夫,过多地用行***手段代替市场,利用行***权力在辖区内要求农民种这种那,结果是产品销不出去,农民怨声载道。尽管我们通过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了生产力,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然是一种小农经济的模式,或者说它依旧属于小农经济的范畴。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温饱问题尚未解决之前,这种生产组织形式的确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但当温饱问题解决,农民开始追求小康与富裕生活后,这种生产组织模式显然已很难担当这一重任。

1.规模过小,势必导致生产成本过高,使得产品在市场上无竞争力。我国加人WTO后,这种情形将更加严重。我国现有人均耕地大概只有1.5亩左右,加之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把农民限制在有限且逐年减少的土地上,使得有限的土地上聚集了过多的劳动力,一方面是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上涨,另一方面是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已无上涨空间,这样农业生产就陷人减产减收而不增收的尴尬境地。

2.由于农民的资本有限且大量的文盲和半文盲都集中在农村,使得农业科技推广变得异常困难,如果要靠国家的投人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科技资金不足的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

经济结业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贵州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硬约束与工业强省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加快工业发展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要求。最近,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府召开工业发展大会,提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这是一个思路清晰,决策科学,目标明确的重大战略决策。

工业强省战略的关键点和着力点是促进贵州工业又好又快和更好更快的发展,而工业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即产业结构,则是决定工业强省“好”的关键性因素。

一、贵州工业产业结构基本状况

(一)贵州工业产业结构的根本特征:“重太重、轻太轻”

贵州省的产业结构特征是采掘和原料工业为主的重工业比重过大,轻工制造业比重过小,各类工业产品的加工链很短,加工度低下,最终消费品比例低,工业发展的协调性差,加工附加值流失严重。

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统计口径,2009年贵州工业结构中,重工业企业2190家,轻工业企业仅为600家,重工业企业与轻工业企业比重为3.65:1;同年经济论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26.69亿元,其中重工业工业总产值2668.56亿元,占77.9%,轻工业总产值758.14亿元,占22.1%,重轻工业总产值之比为3.5:1;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70.29亿元中,重工业工业增加值817.9亿元,轻工业增加值352.38亿元,重轻工业比重为2.3:1;同年,全国重工业增加值27720.7亿元,制造业增加值102539.5亿元,比重为1:3.7[①]。从主要工业产品方面看,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国1.17%、工业产值在全国排位第27位的贵州,许多重工业产品排位大大靠前:原煤第6位,发电量第11位,10种有色金属第13位,电解铝第6位,铁合金第4位,磷矿石第3位。在重工业中,单纯的采矿业在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中就占1/5,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占1/6。其中,在重工业内部,资源开采业的比重又很大。2009年,采矿业工业总产值17369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6221亿元11.93%,资产合计占13.25%,利税总额占24.7%。可见,贵州工业结构中“重太重、轻太轻”的问题非常突出。其中,生产初级产品的采矿业比重很大,重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更加不合理杂志网。[②]

(二)贵州工业产业结构失调的负面结果――“木桶效应”

经济学的著名理论――“木桶效应”表明,一个木桶的容量由最短的木块所决定。

在以资源开发为主的贵州经济体系这个“木桶”中,最短的就是资源深加工业。由于工业产业结构严重失调,资源深加工严重不发达,贵州资源深加工附加值和工业产品消费资金从木桶“短板”中长期而巨额地双重流失,这是贵州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重大原因。

以贵州主要工业产品磷矿石为例。据调查经济论文,1吨磷矿石原矿只能卖300余元,加工成黄磷或饲料级磷酸氢钙可以卖1300元,加工成磷复肥可以卖1850元,加工成农药级磷酸盐可以卖2800元,加工成医药级磷酸盐可以卖3000-4000元,加工成电子级磷化工产品可以卖1万元以上。2008年,贵州磷矿石产量1317.18万吨,按初级产品与深加工中间级的农药级磷酸盐2800元/吨价格、按磷矿石一半的产量计算,贵州磷矿石深加工附加值流失至少高达131亿元。贵州主要工业品产量中名列前茅的初级产品中的原煤、电解铝、铁合金、生铁、成品钢材、粗钢等情况大同小异。因此,贵州资源深加工附加值几十年来的巨额流失几乎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相应的,由于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严重滞后,贵州绝大多数工业最终产品都必须从省外购入,从而导致了消费资金的长期巨额流失。环顾我们的现实生活,几乎所有工业制成品――从汽车、电脑、家居装修到锅碗瓢勺……几乎没有任何工业成品与贵州有关。贵州是全国最大的铝及铝加工基地之一,铝土矿保有储量3.65亿吨,占全国的1/5。但是,生产方式粗放,产业层次低,一直以卖铝锭为主,铝加工发展严重滞后。多年来,贵州99.99%的铝锭大多以1万多元1吨的价格卖到广东番禺等铝型材加工地,然后以比卖原料几乎高1倍的价格买回铝型材……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以贵州最重要的矿产资源――煤炭为例。2008年,贵州原煤产量11798.46万吨,其中4170.83万吨成为电煤,占40%;初加工的炼焦用煤1231.33万吨,占10.4%,调出省外原煤2043.80万吨,占17.3%;3139.85万吨作为原煤消耗,占26.6%。总体来看,贵州煤炭产品中约50%是初级产品。[③]

(三)“重太重、轻太轻”产业结构还在不断强化

与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基本要求相反,贵州轻、重工业比重长时期以来一直处于更趋失调的趋势中。从1996年到2009年14年间,贵州轻工业总产值从191.40亿元增加到758.14亿元,增加2.96倍,轻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1.17%,重工业总产值从322.70亿元增加到2668.56亿元经济论文,增加7.27倍,年均增加17.65%;重工业资产从703.01亿元增加到4246.48亿元,增加5.04倍,年均增加14.84%。

从西部大开发启动的2000年到2009年10年间,贵州重工业增加速度更快:重工业总产值从425.30亿元增加到2668.56亿元,10年增加5.27倍,年均增加22.64%;重工业增加值增加5.1倍,年均增长率为22.25%,重工业资产总额增加2.7倍,年均增加15.65%。同期,轻工业总产值仅增加2.67倍,年均仅增加15.54%,轻工业增加值增加3.2倍,年均增加仅17.29%,轻工业资产从2000年的371.8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819.69亿元,增加仅1.2倍,年均增加仅9.18%,年均重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资产分别比轻工业高出7.1%、4.96%和6.47%。

这些情况表明,贵州工业产业结构失调和不断失调是贵州工业强省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二、调整贵州工业产业结构的硬约束

贵州“重太重、轻太轻”产业结构失调的根本原因,一是市场失灵,二是***府失灵。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谋求自身利润最大化,往往把资金投向周期短、收效快的产业,从而导致宏观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每个企业的理性选择产生了整体非理性选择。这样就需要***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强有力干预杂志网。

然而多年以来,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加工附加值等产业结构调整大都仅仅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鼓励、支持等软约束层面。近几年来实施的差别电价应该是对“三高”企业的最大硬约束,但是也主要限于节能降耗减排而没有直接作用于产业结构调整,这样就形成了***府失灵,结果导致贵州工业产业结构不仅没有得到优化,反而日趋失调。为此,必须大力纠正***府失灵,制定硬约束的***策措施,强制性实施贵州主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贵州省应根据新的工业强省战略要求,结合国家产业***策,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尽快制定贵州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其中经济论文,应着力强制性推动贵州主要资源型工业中的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产业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一)制定***策强制性延长磷及磷化工行业产业链

建议贵州省工信委、***、建设厅、环保局、国土资源厅等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强制性延长磷及磷化工行业产业链***策。应规定:凡是在贵州境内新增的磷矿资源开采企业,资源就地转化率必须达到100%,磷化工中的高端产品应当达到一定比例;对现有磷矿资源就地转化率低于80%的采矿企业制定就地转化和深加工指标,对一定期限不达标的企业强制性实施与下游深加工企业整合***策;对回采率低于90%和就地加工转化率低于80%的采矿企业,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对其采矿活动进行限制;对发展磷煤化工中高端产品企业进行财***、金融、税费、推荐发行股票上市等支持。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黄磷、过磷酸钙、焦炭、电石等行业准入条件,严格淘汰初级的落后生产能力。

(二)制定***策强制性延长铝及铝加工产业链

各级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国土资源、***、环保等部门对新建的单纯铝原矿开采及初加工项目不予批准;对现有铝原矿和初加工企业,限期两年实现转型,确保原矿实现100%就地转化;应对企业进行铝型材、铝制品生产等资源深加工进行强制性规定。

(三)制定***策强制性延长煤化工产业链

在煤化工领域,要强力推进煤化工、煤焦油精细加工产业。要为大型煤炭开发企业制定煤基合成草酸二甲酯、乙二醇、碳酸二甲酯和聚碳酸酯等产品的量化指标;要为企业引进和开发煤焦油分离、提取和提纯技术,形成系列产品制定限时限量的硬指标,制定奖惩对称的延长煤化工产业链***策。

企业是制度的产物。唯有对贵州工业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制度性硬约束,才能尽快加长贵州工业经济这个“木桶”上的“短板”,推动工业强省战略更好更快地实施。

 

[①]中国统计年鉴,2010.

[②]贵州统计年鉴,2010.

[③]《贵州统计年鉴》,2009,P97.

经济结业论文篇7

经济学是目前最火的专业之一。对于经济学论文有一些共性特点,任何一个论文都要有严格的基本特征和内在逻辑,只有这样才能让论文形成一个完整的骨架。而经济学论文由于兼具了数学、文科和社会科学的特点,论证逻辑要求更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财经专业的学生专业毕业生而言,想要写好毕业论文或者经济学期刊论文,首先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对于经济学论文,经济学研究方法是必须的。 经济论文基本特征:经济论文是指一般在论述上具有经济价值的文章.这种文章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主题必须紧密地联系着国民经济总体。其语言的运用也必须符合经济活动客观规律的要求而不是违反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跟自然规律有不同的地方。自然规律并不要求人的活动才能起作用,而经济规律却要通过人的活动才能起作用。人们在行动中运用经济规律,常常是以认识经济规律为基础的把人们的行动化为书面语言,即形成了经济论文这种文章形式。正确地表达社会主义各种经济规律,是写作经济论文的核心问题。 经济论文分宏观和微观两种.宏观经济论文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和写作对象。提高宏观经济效果,主要靠改革经济管理体制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水平. 写作经济论文需要注意它本身的一些基本特征: 1.科学性.即必须符合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在理论上有指导意义; 2.***策性。即必须符合***和国家的方针***策; 3.实用性.即体现出经济工作的实际效益,能产生实用价值; 所以,作为财经专业毕业生,需要能深入浅出地表述论文的观点。在加强分析、找出理论依据的条件下或用已知熟悉事物去解释和说明未知的新观点、新做法,或用形象来说明抽象,用具体来说明概括。这就是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些简单介绍,希望同学们掌握。

经济结业论文篇8

一、对全省林业形势再认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截止1998年底,全省有林地面积为5349万亩,活立木总蓄积为811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近19%;全省果树面积为1800万亩,年产量为63.8亿公斤,居全国第二位;花卉作为新兴产业,种植面积已达6.44万亩,年生产鲜切花4300万支、盆花4000万盆、园林苗木1.2亿株,成为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1998年,林业实现总产值115亿元,其中:果品产值83.1亿元、林产品产值27.4亿元、花卉产值4.5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2.8%,林业已成为大农业的一项支柱产业。目前,全省已有20%的贫困村靠林果业及其相关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而且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专家测算,我省森林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高达162亿元!

但是,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省林业资源匮乏、林产品短缺、整体防护功能差、结构性矛盾还相当突出。一是林业内部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就建设速度而言,我省果树业发展相对较快;造林、营林业多年来由于自然条件、资金等因素限制,发展速度和成效不尽人意;花卉业尽管发展势头很好,但距形成大产业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程。二是林业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林业产业化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龙头组织少,产业链条短,林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未能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三是林分结构单一,林种结构不合理。我省地处京津周围,在改善京津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肩负特殊责任。目前防护林面积仅为856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16.0%,且分布不均,人工纯林较多,整体防护功能差。优质用材林资源少、形不成规模,不能满足经济建设需要。四是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从目前情况看,造林主要树种优良品种比例少、规模小,不能快速、有效地形成生产能力。果树树种中,苹果、梨、桃等水果比例偏大,优种板栗、核桃、杏扁等干果比例偏小;水果中以苹果、梨等大路品种较多,名特稀果品、错季果品、优种杂果等面积和产量相对较小。加之对新品种选育和引进力度不够,更新换代树种不足,造成品种档次低、质量差、名牌少,缺少特色,市场竞争力不强,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和分析林业诸多结构性矛盾,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认真研究和谋划林业结构调整。

二、兼顾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搞好林业结构调整

(一)林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调整林业结构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民增收的主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争创优质林业工程、发展名特稀优果品和特色优势产业为切入点,健全两大体系,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协调发展。

林业结构调整遵循的原则是:稳步发展经济林,大力发展防护林、用材林,重点抓好六大生态防护林工程建设,扩大经济型防护林比例,加快选育、引进优新品种步伐,优化布局,以调整林种、树种、品种结构为重点,提高质量和效益。在重点区域大力发展花卉业和果品加工业,提高林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林业结构调整的总体布局和目标

根据我省林业区划和各地实际情况,结构调整的总体布局是:抓好六大生态防护林工程(首都周围绿化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治沙工程、省会周围绿化工程)、建立两大用材林基地(燕山速生丰产林基地、平原速生丰产林基地)、完善六大果品基地(太行山大枣、柿子、核桃基地,燕山苹果、板栗、仁用杏、山楂基地,平原梨、桃基地,黑龙港金丝小枣、冬枣基地,张家口、昌黎葡萄基地和城镇周围时令果品基地)、培育四大花卉生产区(张承错季花卉生产区;冀中应季鲜切花、盆花生产区;环省会鲜切花和盆花生产区;冀南花灌木生产区。

总目标是:到2005年,发展防护林面积至1295万亩,用材林2645万亩,薪炭林4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果树总面积稳步发展到200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75亿公斤,实现产值120亿元;花卉面积发展到12万亩,年产值10亿元。在新建林果、花卉基地中,优良品种使用率逐步达到95%以上。

(三)林业结构调整重点

1、造林业:一是区域结构调整。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将工程造林重点由深山、远山区向窗口地带延伸,深山、远山加大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力度。二是林种结构调整。今后要把防护林、用材林和经济型防护林建设放到突出地位。在建设六大生态防护林工程的同时,搞好再建“三个塞罕坝”大型林场项目,建立比较完整的防护林骨干体系;结合重点工程建设,通过定向培育,大力发展商品用材林;在立地条件适宜的地方积极发展经济型防护林;在张家口坝上等地区有计划地发展沙棘等薪炭、饲料兼用林。三是调整树种结构。根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推广速生树种。平原地区、特别是京南平原要大力发展以三倍体毛白杨为主的速生树种,建立大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为五大人造板企业和农用工程提供原材料;燕山山区,发展以落叶松、樟子松为代表的速生树种,积极培育、引进适合该地区生长的优良品种,建设山区用材林基地,缩短木材生产周期,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沿海地区,发展以日本黑松为代表的抗盐碱树种,完善沿海防护林体系。

2、果树业。按照“一稳步(稳步增加面积和产量)、二调整(调整布局、调整结构)、三提高(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提高产业化程度)”的要求,一是调整布局。巩固和发展太行山大枣、柿子、核桃,燕山苹果、板栗、仁用杏、山楂,平原沙地梨,黑龙港金丝小枣、冬枣,张家口和昌黎葡萄,城镇周围时令果品等六大果品基地。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藏加工及市场体系建设步伐。稳步发展第一产业,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三是调整树种结构。稳定梨、苹果等水果面积,大力发展核桃、板栗、红枣、仁用杏等干果面积,积极引进和培育名特优新树种。四是调整品种结构。增加早、晚熟果品品种比例,加快我省名牌果品鸭梨、雪花梨的选优步伐,适度发展设施栽培品种和加工品种。

3、花卉业。花卉业作为我省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今后应当以良种优法为突破口,以科技进步和对外开放为战略举措,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发挥区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花、鸟、鱼、虫、草、根雕、赏石全面发展,优先发展盆花和鲜切花,逐步缩小同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发展布局上,以环京津、环省会及中心城市为重点,规划出张承、冀中、环省会、冀南四个大的规模化花卉生产区,即:张承地区以怀来、滦平为中心,重点发展错季花卉生产;冀中以三河、涿州为中心,重点发展适应京津市场需求的应季鲜切花、盆花生产;环省会以郊区和高邑为中心,重点发展供应省会市场需求的鲜切花和盆花;冀南以邯郸为中心,重点发展花灌木。花卉品种上,要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盆花和鲜切花,其中盆花主要发展仙客来、大丽花、何氏凤仙、球根海棠等系列产品,鲜切花主要发展玫瑰、康乃馨、剑兰、百合等系列产品。

三、强化措施,加快林业结构调整步伐

林业结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周期长、问题多、难度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使林业结构调整快速向前推进。

(一)加强领导,切实搞好组织协调工作

各级***和***府要把林业结构调整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指导和组织协调,及时解决调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保证结构调整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林业结构调整的特殊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强化市场观念和质量意识,注重林果产品提质增效和以优取胜,逐步使林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提高。

(二)依靠科教,推进林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一是实施名牌战略,按照“保老牌、创新牌、引名优、上精品”的要求,大力推广和普及常规技术,切实解决生产中“大水灌、化肥催、提早摘”的不良习惯,确保名牌果品在市场上经久不衰。二是健全优质造林工程和精品果园为主的两个示范体系,加强基层技术推广机构,提高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科技示范能力。三是组织开展林果良种培育、模式化栽培、贮藏加工技术研究,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四是以项目为载体带动林业结构调整,通过项目申报、评审、立项等程序有重点地扶持特色产业发展。五是加快实施种苗工程建设,把林果良种选育、引进和推广作为重点,加快扩繁和应用速度。六是大力开展林业技术培训工作,抓好林业行业关键岗位和绿色证书培训,逐步实行持证上岗。

(三)强化服务,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准确地向生产和经营者提供各种有关信息,积极开展综合服务,努力提高林农、果农、花农组织化程度,建立果品、花卉协会或果品购销组织。二是提高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通过清洗、杀菌、分级、打蜡、包装等措施,增强果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增加果品贮藏、加工业的投入,以恒温和气调为主改善果品贮运条件,不断研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五是行***推动,扶持龙头组织,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

经济结业论文篇9

     关键词:安徽工业发展;工业化战略; 产业结构调整

    安徽省作为中部地区的代表,近年来通过“工业强省战略”和“融入长三角战略”,效仿东部发展模式,全省低端的出口加工业迅速发展。安徽省具备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交通便利,正值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水电成本上升之际,恰是吸引省外资本(包括外资)投入安徽省的大好时机。如何利用这个机会调整安徽省工业结构,完善产业体系,提高产业竞争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最终将安徽省融入发达经济圈,成为本课题的研究任务。如果不能有效抓住这次良机,错误实施工业产业规划,会使安徽省工业化走上弯路,影响经济发展,难以实现上述目标。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意在为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言建策。

    一、工业化战略

    1.从封闭与开放的关系看,传统工业化战略分为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实行非常严格的贸易保护主义***策,在20世纪50、6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用,但对经济发展收效甚微,弊端也愈益明显。

    出口导向战略实行一种开放型经济制度,对商品进口的限制相对较少,鼓励外国资本的输入,把本地区的一切生产都纳入世界商品竞争体系,以面向国际市场的需求来推动本身的工业化进程,出口增长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就是这种战略的例证。

    2.从平衡与重点的关系看,传统发展战略可分为“平衡发展战略”和“非平衡发展战略”。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认为,落后的国家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必须在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大规模全面投资,建立一个工业化体系,从而成为大推进理论的积极倡导者。纳克斯的平衡增长理论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实行平衡增长战略。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而解决这两种恶性循环,必须要有—种大推进的力量。

    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倡导把不平衡增长看作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提出了“发展是一连串不均衡的锁链”的命题。赫尔希曼认为,在投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发展中国家取得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是实施优先发展的不平衡增长战略。赫尔希曼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的两条路径:其一“,短缺发展”;其二,“过剩发展”。赫尔希曼认为,根据“引致决策最大化”原则,发展中国家应精心选择和优先发展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

    罗斯托的主导产业论指出:各国近代以来的经济增长,常常取决于一些关键产业和部门,这些产业和部门发展的直接、间接效果导致了整个经济的增长,这个部门降低了成本,扩大了市场,增加利润积累,扩大了对其他一系列部门的产品需求,由此推动各个部门成长,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增长极战略的创始人之一弗朗索瓦.佩鲁分析认为:首先,整个工业体系包含某些“有推动力的产业”,通过多种形式的关联效应和外部性,地区性集中给产业结构和增长带来复杂产业极,会强化经济活动,导致公共需求,并出现相互关联,推动其他产业的增长。高级职称

    Terenzio Cozzi认为不平衡增长理论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应用,而熊彼特理论在资本主义国家有用,但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3.从自身力量与区域联盟的关系看,传统发展战略分为“技术本土化”战略和“区域一体化”战略。“技术本土化”战略强调在技术上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对巴西、韩国和印度的整体技术能力详细的分析发现,当地成功的企业中大多数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即本国工业竞争基础还未形成的阶段,就善于利用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技术,大量投资在学习新技能和吸收新知识上。

    二、产业结构调整

    钱纳里等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如结构转变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随发展水平而变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部门、不同的要素对增长的贡献也不同;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过程具有实质性的不同,结构转变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意义上比发达国家突出得多。

    产业发生学派中对产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研究主要还是分析现象、揭示机理的研究。

    包括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论”、筱原三代平的“二基准”等,有的是从***治经济学角度研究发展战略,有的是从部门间不同技术经济特征和部门间关联机理进行研究,而没有上升到从一般经济学原理进行研究。

    日本的伊藤元重、小宫隆太郎等人在《产业***策的经济分析》、《日本的产业***策》中主要是从技术开发和学习的规模收益递增原理、一些部门具有外部性特点的学习、技术转移效果和某些产业存在某种市场的失败来解释为什么要扶持战略产业或“幼稚产业”。

尽管结构性***策是日本等后起国家追赶成功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各类应用性结构研究中已经比较普遍地出现了由结构性***策研究到功能性***策研究的趋向。所谓结构性***策是指旨在推动重点产业发展的倾斜式产业***策,如支柱产业***策、幼小产业扶持***策,等等;而功能性***策则是面向所有行业而不存在部门倾斜、旨在推动特定目标(如技术开发、缩小地区差距、出口促进等)的***策。

    北京大学刘伟等的《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其主要贡献是比较综合全面地对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从假定产业结构水平代表一国工业化程度的立论出发,通过比较衡量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水平,计算和分析了我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但研究中仍然是以钱纳里、库兹涅茨等人的多国模型为参照,进行三次产业之间的比较。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郭克莎著《中国:改革着的经济增长与结构》,是将钱纳里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所运用方法在中国的应用。此外,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的李京文等人《中美日生产率比较》,国家计委产业经济所通过计算各部门之间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速度)差异对工业结构问题进行了研究。

    20世纪30年代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雁行理论”。该理论认为,后进国家的产业应当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更替发展,以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对产业转移理论做出贡献的还有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工业产品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产品技术密集度会发生变化,由此导致产品生产的区际转移。20世纪90年代,产业转移理论有了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产业转移理论与国际经济学以及企业战略理论的联系日益紧密。在小岛清“边际产业扩张论”的基础上,一些日本学者强调,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国际化调整的有效方式。牛丸元认为雁行模式和产品的生命周期描述了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进化过程,其实质反映了比较优势的转移。卢根鑫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角度研究了国际产业转移,但没有触及国内区际产业转移问题。

    一些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提到“产业区域转移”的概念,但没有展开研究。汪斌、魏燕慎等利用雁行理论分析了国家之间,特别是东亚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但没有分析一个国家内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近年来,陈建***、曹荣庆、陈红儿、蒋文***分别涉及了产业转移动因、区际产业转移模式、区际产业转移效应以及区际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等问题。高级职称

    三、工业化研究的重点、研究思路及主要应用价值

      安徽省在地理位置、资源、劳动力成本等方面都具有发展优势,但经济增长的速度仍低于发达省份(集中在东部地区),即使在中部地区,增长水平也属中等。可以确定有一些因素在制约安徽省发挥优势、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因此,有必要通过调查分析这些隐蔽的影响因素,从理论上寻找根本性的原因,便于制定针对性强、容易操作的***策,***安徽省压抑的生产力,推动安徽省工业化的发展,以至地区经济实现跨越。

    为了对安徽省将来工业产业的规划和相关产业***策提供参考,对安徽省的产业结构作深入研究。一方面通过工业统计的数据了解安徽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利用相关理论分析存在哪些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另一方面,结合历史和有关影响因素讨论现在产业结构的成因。

    通过分析省内外的经济环境和安徽省存在的优势和劣势,针对安徽省存在的产业结构问题,提出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也就是,***府应该优先发展哪些产业,并制定相应的产业***策。

    研究的重点以及研究思路主要在于以下两方面:1.影响安徽省工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和根本原因的探究。我们将从历史的角度和比较研究的方法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通过历史数据验证以上分析的结论。

    2.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利用相关理论、指标和统计数据,描述安徽省的工业产业结构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以上子课题的研究结论,分析产业结构的成因。本着解决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案。最后提供给***府相关产业***策的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1)系统地研究影响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因素,并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2)分析产业结构成因的方法,以产业结构历史性的变化,结合影响因素,寻找安徽省产业结构发展的规律;(3)产业***策的制定依据安徽省的省情,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研究成果将主要应用在为将来省***府制定安徽省产业规划和产业***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钱纳里等合著.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中译本.

    2.世界银行.东亚奇迹———经济增长与公共***策[M].中国财***经济出版社,1995年中译本3.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4.迈克尔·P.托达罗著.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5.S·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商务印书馆.1985年中译本.

    6.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7.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M],上海三联书店,1993

      8.李京文主编.走向世纪的中国经济[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5

      9.[日]小宫隆太郎等.日本的产业***策[M]1988年中译本,国际文化出版社.

    10.金碚.中国产业发展的道路和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4(7)

     11.胡鞍钢,郑京海.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为何明显下降.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3月26日.高级职称

    12.安立仁.资本驱动的中国经济增长:1952-2002[J].人文杂志,2003(6)

      13.李佐***.中国进入重化工时代[J],财富周刊,2004(4)

经济结业论文篇10

论文关键词: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

 

作为现代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产业经济学是一门介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中观经济学。自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产业经济学发展非常迅猛,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经济研究成果,逐渐成为国内经济研究中的热门学科,1998年更是被***列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构成来看,其研究的着力点主要是从产业出发,探讨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以及研究这些规律的方法。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关联、产业发展和产业***策。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其强调对经济现象和相关概念的规范和定性理论研究,同时也注重运用数理方法、博弈论等现代分析工具对经济问题进行经验性归纳的实证和定量分析。但是,由于产业经济学引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如何在教学中突出产业经济学原理对我国产业经济问题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成为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产业发展实践呈现亟需研究的各类新问题,如产业组织纵向分离和网络化、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产业融合、产业转移、产业价值链整合、产业竞争力、垄断产业的***府规制等,这些都需要通过教学方法和方式的创新教育论文,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了解、思考和解决现实产业经济问题的能力。

1现阶段我国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学习目标与培养目标存在明显差异。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产业经济理论,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原理来认识和理解实际经济生活和产业发展的能力。但是,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学生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获得学分,对其重视程度远低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学生不但理论知识掌握不到位,其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没有提高。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解决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既然缺乏具体技能和技术等专业培养的基础,那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成为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

1.2产业经济学课程的前修基础知识结构不合理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主要是应试教育,中小学阶段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素质培养难获重视,进入大学阶段后,绝大部分学生马上就开始了专业学习,这使进入大学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通识教育不足,学习的广度不够,学生产业经济学课程之后,实践应用能力不尽如人意。学生只要通过学期考试就完成任务,少有学生能够应用产业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经济社会问题。

1.3教学方法单一

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主要应该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但实际上,许多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单一,长期采取课堂“填鸭式”教学方式,表现为教师在课堂上全面讲授概念、原理,学生被动地听,严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易产生“高分低能”现象小论文。只注重教而忽视学,缺少老师、学生与社会的交流和沟通,学生理解有难度。当然,教师自身与社会交流、沟通不够,对现实产业发展缺乏了解,无法给学生传递现实经济生活和产业发展的真实映像,也是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的原因之一。

1.4 教学内容应用性弱教育论文,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足。

虽然公认为产业经济学应偏重于案例教学,提倡产业经济学实验和社会调查,但是实验教学和社会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一般只给产业经济学分配了36个学时左右,无法将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与产业***策等内容讲授完毕,只能从中挑选部分内容匆匆讲解,更没有课时开展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等。教学内容存在针对性不强、理论与实际脱节等问题,无法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手段和工具相对落后,教学实验设备与实践基地缺乏,社会实践更是走马观花,很多都是流于形式,产生不了实践效果。

1.5考核方式单一,注重理论考核,与能力培养目标脱节。

目前产业经济学的考核方式比较简单,一般采取期终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加权平均方式。期终考试以书面理论考核为主,一般占总成绩的70-80%左右;平时成绩分成作业和考勤,约占总成绩的20-30%左右。其缺点显而易见:学生仅重视对概念、理论的掌握,忽视运用知识和解释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上课应付考勤,下课拷贝作业。因此,这种考核方法与能力培养目标脱节,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2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进对策

2.1端正思想,正确对待产业经济学,力促产业经济学中国化。

产业经济学诞生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下,与基本经济制度相比,处于低一级层次,其自身不具有***的杜会属性。因此,我们对待西方产业经济学应当抱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应当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市场经济国家一切有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但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 迄今为止,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总是与各国所特有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本制度 联系在一起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教育论文,它的建立、健全与完善过程,都是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制度的。因此, 我们对待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态度又应当是:学习、借鉴,但决不是完全照搬;实事求是,决不搞一概排斥。在产业经济学理论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中国特色,促进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代化和中国化。通过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使产业经济学在教学内容方面凸显其应用性特征,即教学应紧跟理论前沿、立足于国内产业发展现实。在教学中紧密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实际,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来分析、解决现实产业发展问题,如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产业集聚和产业融合、产业竞争和主导产业选择、市场垄断与竞争关系、高技术产业发展、垄断性产业的改革与市场结构调整等问题

2.2推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联系实际的能力。

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中,授课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实施产业经济学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科学引导学生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全面掌握产业经济学理论,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通过设间、提间,结合灵活多样的方式与手段,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研究的能力。同时,要强调学以致用,解决教学中空泛、脱离实际的问题。这样既体现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互动的重要原则,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对认识、思考和解决现实产业经济问题的能力。

2.3结合中国经济实践,采取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中,案例教学法是国外经济管理院系教学中的十分重要、流行的方法。美国耶鲁、哈佛等许多大学把案例教学视为教学过程的一种主要手段,用以培养大批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取得很大成功。在案例教学中,要选择与我国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的大量“热点”问题、学生所熟悉的企业、学校所在地区的优势产业、学生周围的经济事件作为案例讨论材料。比如供求分析与山东大蒜、家电下乡、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分析、网吧的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教育论文,等等。其它经济管理课程的案例也可以拿来分析。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收集资料,分析和编写案例,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既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肯定会普遍感到收获很大。

2.4完善实践性教学

坚决实施校企合作小论文。实践教学意味着教学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依托一些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校企科研项目,为企业进行调研分析、解决问题,提供决策方案。同时,要准备模拟实验软件,将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与计算机软件工具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在校内、在短期内实现“教学”和“产业”的“无缝”对接。

2.5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2.5.1上好讨论课。每次课程开始时,对上次课程讲授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并针对上次课程留下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甚至采取辩论的形式,活跃课程气氛;强化多媒体资源的交互性,要求学生多提问、多交流。第二节课开始花一些时间,找一些准备充分的学生上台讲,通过这种形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5.2要学生动手。利用课堂练习,要求学生思考解决我国经济和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难题;利用课外作业,要求学生组成团队,研究产业组织与结构中的一些难题,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思路;利用考试环节,出一些应用性问题,要求学生将所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整合起来,形成解决方案。

2.5.3更新教学方法。比如:“案例——理论——建构”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S-C-P之间关系的理解;“引导——发现——研讨”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讨;“参与——互动——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形式上可以将板书、幻灯片、视频、动画等结合起来进行教育论文,多种教学形式的组合可以避免视觉疲劳,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动画形式,课堂教学中引入相关的视频片断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视频片断可以来自于电影、电视新闻、科教影片等,在教学中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6改革考核方式,重视考查学生能力。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其既要考查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又要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能力以及其他素质。所以在考核方式上,可以采用考勤、笔记抽查、课堂贡献、产业分析报告、闭卷笔试等多种形式反映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及实际操作的能力。即使是闭卷考试,试题形式也多采用原理应用、案例分析等试题,评分时,只设评分原则,不设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分析过程正确,分析结论与原理或案例背景相符,即可得分,有创新点和独特性见解的,还可加分。采用这一考核方式,最终目的还是要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知识,创新地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Wang XuePeng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Management School AnHuiFengyang 233 100)

Abstract: As one core cours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iscipline,Industrial economic is a very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to the whole curriculum. But inthe long run ,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eaching of thecourse ,which shows mainly fo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methods and teaching content seriously gettingout of line with industry practice, and not tocultivate students to like the course, fail to achieveteaching objectives. So, to sum up the problems of teachingpractice and study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reform and basic ideaswill help promote the reform of China'sindustrial economics teaching and practice.Keywords: industrialeconomics; course; teaching methods[1]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悦.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干春晖.产业经济学教程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经济结业论文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经济结业论文10篇

学习

非公经济论文10篇

阅读(177)

本文为您介绍非公经济论文10篇,内容包括怎样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文,湛江市非公有制经济的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对小生产以及以小生产为特征的私有制经济问题有过基本的设想和论述。他们认为,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应“一步一步地夺取”,而

学习

高中计划书模板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计划书模板,内容包括高中计划书1000字范文大全,去美国申请高中的计划书怎么写。3、比赛时间:乒乓球:第四周;乒乓球:四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4、比赛项目:以年级为单位,分设六个组别,一个年级为一个组别。5、比赛方式:(1)形式

学习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基础教育改革论文,内容包括基础教育改革论文题目大全集,基础教育改革论文1000字。2.1英语教育偏离素质教育轨道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应当成为文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英语教育受到了一定程

学习

环境经济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经济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发展与环境论文范文,环境经济论文。微观环境经济分析主要是在新古典框架内探讨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治理途径以及与环境治理相关的费用效益分析方法与环境价值评估技术等内容。按照新古典经济

学习

经济师的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师的论文10篇,内容包括高级经济师职称论文,经济师论文发表题目。大规模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来,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发展的必经阶段。双导师制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这项制度实施的效

学习

英语课文论文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课文论文,内容包括英语课文阅读80篇,英语论文完整版。一、文学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回溯英语教学和文学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过去尤其是20世纪之前,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学被认为是不可分割的

学习

经济建设论文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建设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建设的论文范文,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论文。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支持和谐社会的物质力量,19世纪中期,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在《和谐经济论》中指出“社会世界普遍法则是和

学习

康复科医生工作计划模板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康复科医生工作计划模板,内容包括康复科组长的工作计划怎么写,康复科医生的年度总结与计划。1.2准备阶段1.2.1人员的准备我科由科主任带头,医、护、技骨干力量组成健康教育团队。1.2.2健康教育资料的准备以运动医学、康复医

学习

国际关系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关系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国际关系论文推荐,国际关系论文1000字。一本体论的哲学含义本体论(ontology)是指在观察和研究对象事物时,对其所做的根本性假定,也是对所认识事物的终极假定。没有这种假定,我们就难以认识外在的

学习

经济硕士论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硕士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论文发表期刊,经济硕士论文。近年来,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物流业快速发展。物流量稳步递增,货运量从2002年的3.5亿吨增长到2008年的6.7亿吨,年均年增长为8.65%,其中铁路货运量平均年增长7.62%,公

学习

教育经济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经济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与经济论文范文,教育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论文范文。因此,经济伦理教育已成为当前重要的时代课题。高校作为培养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重要阵地,在经济伦理教育中理应发挥先锋作用,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

学习

粉丝经济论文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粉丝经济论文10篇,内容包括粉丝经济论文选题意义,粉丝经济论文摘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粉丝经济”中所蕴含的“粉丝文化”不仅仅是单一的文化叠加,更是一种复杂、多层次的文化耦合。在文化产业领域,粉丝市场独占一隅。忠

学习

课改心得体会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课改心得体会,内容包括课改心得体会300字,读课改文章心得体会。首先,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改变了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新型,使课堂充满

学习

国际经济论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经济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国际经济论文选题参考。

学习

非公经济论文10篇

阅读(177)

本文为您介绍非公经济论文10篇,内容包括怎样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文,湛江市非公有制经济的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对小生产以及以小生产为特征的私有制经济问题有过基本的设想和论述。他们认为,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应“一步一步地夺取”,而

学习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基础教育改革论文,内容包括基础教育改革论文题目大全集,基础教育改革论文1000字。2.1英语教育偏离素质教育轨道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应当成为文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英语教育受到了一定程

学习

环境经济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经济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发展与环境论文范文,环境经济论文。微观环境经济分析主要是在新古典框架内探讨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治理途径以及与环境治理相关的费用效益分析方法与环境价值评估技术等内容。按照新古典经济

学习

经济师的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师的论文10篇,内容包括高级经济师职称论文,经济师论文发表题目。大规模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来,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发展的必经阶段。双导师制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这项制度实施的效

学习

英语课文论文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课文论文,内容包括英语课文阅读80篇,英语论文完整版。一、文学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回溯英语教学和文学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过去尤其是20世纪之前,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学被认为是不可分割的

学习

经济建设论文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建设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建设的论文范文,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论文。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支持和谐社会的物质力量,19世纪中期,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在《和谐经济论》中指出“社会世界普遍法则是和

学习

规模经济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规模经济论文10篇,内容包括规模经济论文怎么写的,规模经济案例分析论文。

学习

法学概论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法学概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法学概论论文题目大全集,法学概论论文3000字。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初步具备从事教育、文秘、宣传、管理等相关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特别是能说会写与交际能力,能够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