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论文篇1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方***;理想世界;现实世界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10-0015-04中***分类号:F822.2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More and more economists have had great eagerness to study the exchange rate of RMB and there have been many papers and books.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se papers and books, we find out the error of research method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judging the value of these achievements and promoting future research. We hold that there are contact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idealized world and realistic world and between science concept and everyday concept. We criticize the error of methods that economists confus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dealized world and realistic world and between science concept and everyday concept. Then, we sum up the two main viewpoin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etical model and realistic world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and point out their shortcomings separately. We believe that the solid methodology foundation is the necessary prerequisite to the effective research of the exchange rate of RMB.
Key words: exchange rate of RMB; methodology; idealized world; realistic world
一、引言
于1948年底诞生的人民币,一开始就被严厉的外汇管制封闭在中国边境之内,与世界经济的长期隔离使人民币汇率研究缺乏现实意义,30余年少有问津。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往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中国对世界经济影响的日益增强,人民币汇率越来越为世人关注。围绕人民币汇率的一连串重要事件,诸如起始于1979年连续15年的贬值、起始于1981年为期13载的汇率双轨制、1994年实行的汇率并轨改革、1996年底实现的经常项目可兑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贬值压力以及当前由于国内外经济失衡引起的升值压力等事件将人民币汇率研究一次次推向高潮,以其为考察对象的科研成果数量逐年递增,形成了数量庞大的科研文献。
对业已形成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无论从现实层面,还是从理论层面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梳理工作往往按照两个向度来进行。一个向度是通过文献梳理来回答“我们认识了什么”的问题;另一个角度是通过梳理文献来回答“我们是如何认识的”的问题。对于前一个向度,研究者一直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绝大多数以人民币汇率为考察对象的研究工作都是以梳理前人的观点作为自己研究的起点。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专门整理人民币汇率研究观点的综述文章。通过这一向度的文献梳理,我们发现在人民币汇率研究领域,不仅仅一些核心问题,诸如人民币均衡汇率、汇率波动以及汇率制度等问题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而且一些细分问题,诸如人民币汇率调整对中国就业、进出口,甚至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也进入了汇率研究的视野。
研究者对以上问题几乎都没有形成彼此相同的意见,相反,哪怕在任何一个细分问题上都存在着多种相互竞争的观点。对相互竞争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必然会突破这些观点“是什么”的范围,而进入更深入的探究层次,即“这些观点是如何得来的”。这样,我们就自然而然由梳理文献的第一个向度进入到第二个向度,即“我们是如何认识的”,可见,对现有观点的分析评价不仅仅局限于考察其内容,还要深入考察其研究方法,达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后一个向度的考察属于方***范畴,往往具有更加根本的地位,却经常为研究者所忽视。
本文沿着文献梳理的第二个向度审视过往的人民币汇率研究,以人民币汇率研究方法为考察对象,或者更为明确地说,是透视过往研究中普遍存在却为研究者视而不见的方法谬误。这些错误的研究方法在人民币汇率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清理这些方法魔障对于该领域的有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相反,不能在方***层次上深刻认识这些错误的研究方法,而舍本逐末,仅仅对建立在这些方法基础上的各种观点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价丝毫无助于该领域研究的进步。
关于方法对错的探讨注定是颇有争议的。毋庸说研究方法的对错,就是经济学理论的对错也被许多经济学家判定为是一个“伪问题”。比如,以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53)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在这一问题上即持有工具主义立场,他们认为经济学理论不过是人们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而已。既是工具,则无对错之分,仅存在有用和无用的差别。如果说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理论是否可以用对错来判定这一问题上存在广泛争议的话,他们对于研究方法是否可以用对错来判定这一问题上的意见却一致得多。广泛认同的观点是:研究方法,如同工具,仅有适当与否之别,而无真伪对错之分。即使是方法的适当性或恰当性问题也是一个与研究主体、研究对象相关的问题,而不是一个***于这些因素之外的问题(Dudley Shapere,1984)。既然如此,那么本文是在何种意义上来讨论方法的对错呢?
无论适当与否,效果高低,任何研究方法最基本地都被要求是逻辑一致的。本文即从这样一个最一般意义、或曰最低限度要求的视角来讨论方法的对错。亦即在本文中只有那些连逻辑一致这样一个最基本要求都没有达到的方法才被判定为是一种错误的方法。而这种错误的方法在人民币汇率研究中并不鲜见。可见,是否违反逻辑在本文中被确立为判定方法对错的惟一标准。本文将遵循这一标准,梳理过往文献,揭示人民币汇率研究中的错误方法。
二、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分合
(一) 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即我们生活于其间的世界,它鲜活无比,也最为实在。理想世界是理论模型所反映的世界,理论模型通过改变假设条件来改变分析结果,相关因素被置于各种假设条件之下,或者说,理想世界是被条件化了的现实世界,二者具有本质区别。以汇率决定理论中的绝对购买力平价说为例,该理论选取汇率e、本国物价水平P与外国物价水平P* 三个变量,并将其置于如下假设条件之下:1.对于任何一种可贸易品,一价定律都成立;2.在两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中,各种可贸易品所占权重相等。如果满足以上条件,采用直接标价法的汇率e与P、P*之间具有如下函数关系:e=P/p*。绝对购买力评价理论通过选择相关变量、确定假设条件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这就构建出了一个理想世界。这个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虽然相关,却具有本质区别。表现在:1.在现实世界中,汇率e不仅与P、P*两个变量相关,而且与本国的利率水平、国民收入、货币供给水平以及外国的利率水平、国民收入、货币供给水平等诸多变量相关,从严格意义上说,与汇率e相关的变量是无穷的,而非有限的,更不仅仅是P与P* 。理想世界将现实世界中除P与P*之外的其他与汇率e相关的因素全部简化掉了。2.现实世界不能满足该模型的假设前提。从假设的功用角度来说,理论模型中的任何假设都不会与现实完全相符,否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可见,不仅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而且其他汇率决定理论,更进一步说所有理论模型所给出的都是理想世界,揭示的都是理想世界中的相关关系,而绝非现实世界和现实世界中的相关关系。
(二) 科学概念与日常概念
科学概念是指理论模型中所使用的概念,仅仅存在于理想世界。而日常概念是指现实生活中所使用的概念,存在于现实世界。有许多概念,诸如汇率、利率、国民收入、货币供给等概念既在理论模型中被使用,又在现实生活中被使用。他们中有些概念是先在理论模型中被提出,后来也在现实生活中被使用,比如GDP、总需求等概念;还有一些概念是先在现实生活中被使用,后来被理论模型所借用,比如价格、汇率、利率等概念。尽管科学概念与日常概念存在一定联系,但我们不可以因此模糊了科学概念与日常概念的根本不同之处。
我们的语言体现着理解,这主要是说,我们的概念结晶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概念虽然是人类理解中最稳定的结构,但概念的含义仍然处在不断变迁之中,最根本地取决于使用概念的语境,语境不同,含义往往大相径庭。理论模型中的科学概念被现实生活借用,或者现实生活中的日常概念被理论模型借用,使用概念的语境都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即从理想世界向现实世界转变或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转变。被借用概念的含义将会因为语境的改变而发生系统性改变(Erwin Schroedinger,1959)。我们还以汇率决定理论中的绝对购买力平价说为例,本国物价水平、外国物价水平以及汇率这三个概念既作为科学概念在理论模型中被使用,又作为日常概念在现实生活中被使用,后者最典型的例子是各国在其每年的统计年鉴中对以上三个指标所记录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是统计部门对现实世界,或曰现实生活中的物价水平和汇率所作的统计。在这些资料中,物价水平和汇率是在日常概念的意义上被使用。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具有本质区别,所以以上统计数据绝非是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中的P、P*以及e这三个科学概念的度量,P、P*、e只存在于满足假设条件的理想世界中。以物理学中的自由落体定律(h=1/2at2)为例,研究者只有在满足假设条件的理想试验中获得的高度、加速度和时间的数据才是对科学概念意义上的h、a、t的正确度量。相反,在现实生活中测量的高度、加速度和时间的数据仅仅是日常概念,绝不能作为是对科学概念h、a、t的正确度量。可见,对于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来说,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科学概念意义上的P、P*、e,所以他们无法测量,甚至无法为我们所经验。
(三)错误地游走于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
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科学概念与日常概念具有本质区别,混淆二者将违反基本的逻辑规律。譬如,经典力学中的自由落体定律告诉我们,假设没有空气阻力,从同一高度下落的两个物体,无论质量是否存在差异,他们都将同时落地。该定律揭示了一个理想世界中高度h、加速度a以及时间t这三个科学概念之间的函数关系,h=1/2at2。然而,无论比萨斜塔实验是否做过,是谁做过,我们都不难想象,从比萨斜塔顶上抛下一块软木和一个铅球,它们下落的速度将是不一样的。如果是这样,比萨斜塔实验是否否认了自由落体定律呢?或者,如果比萨斜塔实验中的软木与铅球恰巧同时落地是否证明了自由落体定律呢?答案显而易见,无论软木与铅球是否同时落地,比萨斜塔实验既不能证实也不能否证自由落体定律。因为前者属于现实世界,后者属于理想世界,在现实世界中测量的高度、加速度以及时间与自由落体定律所反映的理想世界中的h、a、t具有本质区别,前者属于日常概念,后者属于科学概念。
在有关人民币汇率研究的文献中,这种混淆却普遍存在。研究者往往用理论模型所反映的理想世界中存在的必然关系来论证现实世界中也存在同样的必然关系,或者研究者通过考察现实世界中的统计数据来验证理论模型的对错真伪。他们错误地游走于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违反了逻辑,却浑然不知。正如我们已经论证的那样,理论模型中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仅仅存在于理想世界,现实世界中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函数关系。用取自现实世界的统计数据(属于日常概念)来验证理想世界中的理论模型,或曰验证理想世界中变量(属于科学概念)之间的函数关系,已经违反逻辑,犯了方***上的错误。
易纲、范敏(1997)使用《美国统计摘要》、《美国消费物价指数报告》、《中国生产资料市场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中的数据,加上自己在美国和中国亲自取样得来的数据验证汇率决定理论中的购买力平价说和利率平价说。这种验证工作从逻辑上说是一项错误的工作,他们居然也给出了答案,即现实数据不支持购买力平价说和利率平价说,进而得出以上理论模型不适合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的结论。由此使我们想到,正是由于这些研究者没有正确地认识到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的本质区别,才导致有些学者企***搞 “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他们不懂得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完全是两回事。退一步讲,如果他们的验证工作是合理的话,我们可以肯定,购买力平价说和利率平价说,甚至包括像自由落体定律那样的一切理论模型不仅不适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也不适合美国等发达国家,事实上他们不适合任何现实世界。我们说理论模型具有普适性,并不是说它普遍地适合于一切现实世界,恰恰相反,它与一切现实世界具有本质区别,它仅仅适合于它所构建的那个理想世界。易纲、范敏进而提出为了使购买力平价说与利率平价说适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必须对其加以修正,使其符合现实世界。修正的办法就是在原有函数关系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摩擦系数λ,用这个摩擦系数λ来代表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之间的差异,λ是一个随机变量,随着时间、地点等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于是,利率平价模型由原来的(Eet+1-Et)/ Et=RRMB-R$ 被易钢、范敏修正为(Eet+1-Et)/ Et=RRMB-R$ +λ,其中,Eet+1表示对下一期汇率的预期,Et表示t期汇率(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R$表示外币存款利率,RRMB表示人民币存款利率。同样,相对购买力平价模型也被易纲、范敏如法炮制,由原来的(Et-Et-1)/Et-1=лRMB-л$修正为(Et-Et-1)/Et-1=лRMB-л$+λ,λ=-a-b,于是有,(Et-Et-1)/Et-1=лRMB-л$-a-b。其中,л$和лRMB表示外国和中国t期的通货膨胀率,Et-1和Et分别表示t-1期和t期汇率,a表示中国通货膨胀中非贸易品涨价幅度高于外国的部分,b表示中国贸易品生产力提高速度快于美国的部分。
易纲、范敏通过给原有理论模型简单地加上一个代表理论与现实之间差异的摩擦系数λ的方式企***消除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本质区别。如果这样的修正能够算作理论改进或创新的话,我们完全可以给任何理论模型,诸如利率平价理论这样的经济学模型以及自由落体定律那样的物理学模型简单地加上一个代表理论与现实之间差异的摩擦系数λ,一劳永逸地达到理论创新的目的。然而,事实上这是徒劳无益的。研究者通过确立假设前提来简化现实世界,构造出一个被简化了的理想世界,在这个理想世界里,数量极其有限的几个变量在假设前提的规范下表现出了某种确定的函数关系,这种关系由于其具有确定性而具有必然性,汇率决定理论是这样,自由落体定律也是如此。易纲、范敏给原来的模型加上一个摩擦系数λ,而λ随着情况的改变而改变,是一个随机变量。这样一来,模型中的变量就由确定性的函数关系变成了非确定性的统计关系,这种统计关系是随机的,不具有任何确定性,因而也不具备普适性。而普适性是科学理论的基本品格,缺乏普适性便丧失了科学理论的地位。
混淆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科学概念与日常概念的逻辑错误在人民币汇率研究文献中相当普遍,比如陈学彬(1999)、惠晓峰(1999)、张晓朴(2000)、俞乔(2000)、李亚新(2002)、王志强(2004)、邱冬阳(2006)等都曾用现实世界中的统计数据来验证汇率理论的正确性或适当性。如果有人用这样的方法来验证自由落体定律的正确性或适当性的话,其逻辑错误昭然若揭。为什么在经济学中这样的错误却大行其道,值得我们深思。
三、娜拉出走后怎样
“娜拉出走后怎样”出典于《玩偶之家》。意思是说我们不满意于一种境遇,从它出走,又能到哪里去呢?理论模型毕竟不是智力游戏,构建模型的目的在于使我们更易于认识现实世界,把握现实世界。如果我们驳斥并放弃了以上那种通过混淆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来建立理论模型与现实生活联系的方式,那我们又能通过何种方式来搭建他们之间的桥梁呢?当我们思索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思维便与晚近半个世纪的那次方***之争实现了对接。
正如曼昆(Mankiw,N.G,2000)所言,要完全真实地构建任何一个模型都会复杂到使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理解,简单化是构建一个有用模型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假设方法来营造一个理想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简单化的不二法门。对于像物理学那样的自然科学而言,他们可以在现实世界中通过“可控实验”人为地制造出一个符合理想世界的实验环境,提取具有科学概念性质的实验数据,来验证理论模型的对错。而经济学却没有那样幸运,虽然实验经济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自然科学的可控实验相比,经济学实验还简陋得多。那么如何来验证经济学模型的对错与否呢?这个问题牵动了当代最优秀的一批经济学家的神经。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以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和以萨缪尔森(Samuelson)为代表的卡内基―梅隆学派。两派观点针锋相对,却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即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具有本质区别,来自现实世界的证据既不能证实也不能否证理论模型。鉴于理论模型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难以跨越的鸿沟,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放弃了验证理论模型正确与否的努力。退而求其次,从构建理论模型的目的角度来确立评价理论模型的其他可行标准。
一种普遍的认识是:构建经济学模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实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解释和预测,即能够对现实问题给予有力的解释,并对无论有没有某种***策措施影响下的未来进行预测,理论模型如果能够同时做到这两点,那就再理想不过了(道,2005)。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53)认为能够做出成功的预测是理论模型的首要目标,也是我们选择理论模型的主要指标。在他看来,理论的对错无法验证,我们应将这个问题搁置一旁,不去理会。而构建理论的目的是借助理论对现实生活中变量的未来值做出预测,由于预测是针对现实世界的,所以可以用现实世界的数据来验证。通过验证预测的准确程度来判断理论模型的“好用性”。在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那里,理论被当作工具,只有好用与否的区别,而无对错之分。同时,他认为解释和预测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一个理论能够用来做出成功的预测,也必然能够用来对现实问题做出有力的解释。弗里德曼的观点招来了强烈的反对,对方反对他预测标准至上的观点,而且指出解释和预测具有替代关系而非互补关系。萨缪尔森(Samuelson ,1963)就是反对方的代表,他指出理论模型的首要目标应该是解释现实问题,而不是预测变量未来的发展趋势。若要使理论具有解释力,就必须要求理论模型能够反映现实世界里的本质关系,而理论模型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之上的,所以就要求假设必须具有现实性。于是,如同弗里德曼一样,他实际上也将验证理论对错的问题搁置一旁,转而验证假设是否具有现实性,以确保理论模型能够被成功地用来解释现实。然而,“现实性”本身就是一个极其模糊的概念,对其进行有效验证几乎是不可能的。两派观点的争论开始于上世纪中叶,一直绵延至今。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但是经济学家在对问题的认识上却相当明晰。他们虽然并未走上康庄大道,但毕竟已经绕过了陷阱与沼泽。反观 人民币汇率研究,我们发现研究的内容是21世纪的,而犯的错误却属于上个世纪前半叶。人民币汇率研究若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就必须深刻认识经济学研究的方***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学彬.近期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态势分析――兼谈分析实际汇率应注意的问题[J].经济研究,1999,(1).
[2]道.经济学方***.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71.
[3]惠晓峰等.基于购买力平价和简单货币学说的人民币长期汇率组合模型[J].国际金融研究,1999,(10).
[4]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上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0.
[5]李亚新等.关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测算与应用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2,(10).
[6]王志强.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的界限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
[7]邱冬阳.人民币购买力平价――1997―2005年数据的协整分析[J].经济研究,2006,(5).
[8]易纲,范敏.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J].经济研究,1997,(10).
[9]俞乔.购买力平价,实际汇率与国际竞争力:关于测算我国加权实际汇率指数的理论与方法[J].金融研究,2000,(1).
[10]张晓朴.购买力平价思想的最新演变及其在人民币汇率中的应用[J].世界经济,2000,(9).
[11]Boland,L.A,1979:‘A Critique of Friedman’s Critics’,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7:503-522.
[12]Dudley Shapere,1984:Reason and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p.181.
[13]Erwin Schroedinger,1959:Mind and Matt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101.
世界经济概论论文篇2
关键词:***学院世界经济概论教学方法改革
一、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
《世界经济概论》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属于理论课程,该课程和其它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构成了该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石。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个清晰的把握,熟悉通行的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和惯例,帮助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的欲望, 从而为专业课的学习、整个学业的完成及今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由于是理论课程,如何不断创新课程教学模式,适应***学院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及师生的实际情况,给***学院世界经济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在过去,世界经济概论的讲授主要是口水、黑板加粉笔,确实已经不适合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得益于学校在硬件设施上的大力投入,最近几年基本上实现了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多媒体PPT授课,但本质上与过去相差不大,仍然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方法与***学院坚持的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是不相符的,也不适合***学院学生的具体的情况.根据***学院培养目标的定位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院校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要慎防理论课的削弱.在理论知识上高于高职高专的学生,而动手能力上强过传统的本科院校学生。教学方法上的改革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
三、各种教学方法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学院的学生除少数是高考失败无法进入重点、一本院校的外,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基础知识、学习习惯上存在缺陷。而《世界经济概论》是一门基础的理论课程,如何才可以把理论讲的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以适应***学院学生的实际水平,案例教学法是很好的选择。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债务危机章节时,给学生介绍拉美债务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基本情况,并引导学生思考:债务危机的根源是什么?欧债危机与美元债务危机有联系吗?欧债危机会对中国造成哪些影响呢?教师有针对性的采用案例教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从枯燥的理论中解脱出来,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教师在查找、整理,总结案例的过程中也积累了自己的科研素材。
(二)实践性教学法:由于***学院明确的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在整个教育过程更重视了实践教育。作为一门理论课,如何实施实践教学是《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的难点。可以尝试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引入实践环节,实现与其他专业课的衔接。具体的做法有:安排一周时间作为实训课,让学生到相关企业实习;在假期安排学生以集中或坟山的方式到相关企业或学校的实训基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专业教师定期到第一线给学生进行指导;积极邀请外籍学者、国内学者、***府官员、企业界人士到学院作专题报告,积极组织学生到场;积极组织培训学生作为东盟博览会的自愿者服务博览会,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由理论到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三)参与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学院《世界经济概论》教学实践中,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比如在学习世界性的石油危机问题这一章节时,可以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4个组,让他们在课后去找相关资料,通过组长分配任务,大家分工协作,把找到的资料进行筛选、整合,最后得出核心的内容:几次石油危机的爆发、石油价格的飙升、石油问题的原因、石油问题对相关国家的影响。把这些内容总结出来后在各组派代表拿到课堂上介绍给大家。这整个过程下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查找筛选整合资料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相互交流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和演讲的能力。使得整个学习过程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四)填充影音资料,增加感性认识。世界经济概论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要很好的把握必须对实际经济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很好的认识,所以对于一些历史资料可以借助影音来帮助。例如央视的《大国崛起》等精品可以作为课程教学辅助介绍给学生课后观赏。
(五)适当联系中国经济的实际。在介绍世界经济***治事件时,可以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作比较,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例如在介绍日本***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时,对于日本90年代后***府提倡“内需导向战略”、“鼓励企业走出去”、“提高国民福利水平”的目标,那我们中国在2000年前后都有类似的主张,可以请学生思考:这种***采目标提出的背景有何异同?中国在今天面临的机会是否比当时的日本更好?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四、小结
以上是本人在***学院从事《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中点滴总结。由于该课程本身的特点,教师仍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才可以在教学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管延芳、周申.世界经济概论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08;4
世界经济概论论文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综述
中***分类号:F09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006-02
世界市场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曾计划完成一个包括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等内容的***治经济学研究“六册计划”, 构建一个以商品为逻辑起点、资本为核心范畴、世界市场为终点的反映资本主义运动规律的理论体系。世界市场理论作为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终篇,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越来越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形成了一批研究世界市场理论的有价值的理论成果,现将主要成果综述如下。
一、世界市场的概念
关于世界市场理论的概念,主要有三种观点:(1)汤在新等指出,马克思的世界市场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相互间通过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关系建立起来的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所谓广义的世界市场则表示发展为世界规模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整体和总和。世界市场是在各国资产阶级社会基础上形成的各国资产阶级社会的总和和领域。世界市场是最大的整体范畴、最复杂的范畴、最具体的范畴。这一概括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2)郭宝宏认为,世界市场具有地理区位意义上的全体性,在交流和流通方面具有可变性。按狭义理解,世界市场只是国际商品交换和流通的场所,按广义理解,世界市场还包括世界劳务市场、金融市场、科技市场、信息市场、世界***火市场等诸多领域。(3)许兴亚认为,世界市场是以总体形态出现的各国市场的总和,但它反映的却是资本主义时代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世界市场已成为资产阶级社会发展为国际资本主义总体、获得全球规模的整体存在形式。
二、世界市场的成因
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栾文莲从多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需求是世界市场产生的条件,国际分工及交换的发展与世界市场相互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机器大工业对世界市场形成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世界市场产生源于资本的本性等;戴瑞姣认为,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客观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需求的不断增长的结果等。孙来斌认为,生产力发展与资本扩张是推动其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因。黄瑾指出,世界市场是指作为人类历史基础的生产和交换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普遍联系。从生产力方面看,世界市场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交往普遍发展而形成的。从生产关系方面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 。
三、世界市场的发展阶段
关于世界市场的发展阶段,主要有三种观点:(1)汤在新等人认为,世界市场总体是一个历史范畴,有着自己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只有人类进入到资本主义时代,才产生出世界市场总体借以形成和发展的内在依据,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则成为迅速发展生产力并且创造同这种生产力相适应的世界市场的历史手段。世界市场开始于16世纪,自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各国的对外殖民扩张和对外贸易,把过去地域性的市场扩大为最初的世界市场;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随着英国等国的工业***完成,各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建立了同机器生产相适应的工业国和农业国的国际分工,到1857年世界市场危机时,世界市场总体已处于开始形成的阶段;19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市场总体最终形成并向更加成熟的形态发展。(2)栾文莲认为,统一的世界市场总体的形成大约经历了400年的时间。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60年代是世界市场的初级阶段,这时世界市场的地理范围是有限的。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是世界市场迅猛发展的时期,这时期由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产业资本取代了商业资本,在世界市场上居支配地位,它促进了国际专业化分工及国际贸易的深化。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是世界市场总体的形成时期,这时期的世界市场垄断资本占主导地位,形成了以金本位制为特征的多边贸易体系和世界货币。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世界市场向多元化、多极化发展,世界市场的构成随着国际交换的发展,越来越复杂化和细分化。(3)孙来斌则认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围绕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所讲的资产阶级社会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实际上就是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四、世界市场的作用
关于世界市场的作用。(1)戴瑞姣认为,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它促进了大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同时,世界市场的出现和大工业的发展也引起了上层建筑的变革,扩大和强化了资本主义在全球的影响。相对有限的世界市场无法满足资本主义生产的急剧扩张,世界市场危机的爆发无法避免,它在激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同时并使之国际化,从而为共产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准备了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2)栾文莲认为,世界市场对世界生产起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世界市场使生产各环节得到充分发展,各国的生产成为世界生产过程,生产过程各要素和环节得到最大范围扩展;世界市场使一切经济的因素获得了自身性质的充分表现,国别价值转化为国际价值,货币转化为世界货币,国际价值转化为国际生产价格;对外贸易、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和结果;世界市场对整个经济的运转起强有力的保证作用;世界市场对经济危机产生缓和的作用,资本主义国家往往通过对外贸易转移国内的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和延缓了经济危机带来的损失,但它也带来了更广范围的危机。(3)孙来斌认为,在马克思看来,推进发展与加深矛盾是世界市场对资本主义的双重影响。这种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世界市场为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平台;另一方面,世界市场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历史终结力量。(4)聂志红认为,一方面,必须承认,资产阶级开辟世界市场的过程,其暴力掠夺行为,确实给不发达国家尤其是东方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给东方国家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本主义文明,摧毁其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落后文明,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是先进生产关系对落后生产关系的***,是先进文明驱逐落后文明的过程。
五、世界市场危机理论
关于世界市场危机理论,汤在新等人梳理了《资本论》中的危机理论,认为信用、农业、雇佣劳动、对外贸易与危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世界市场、国际信用、国际贸易、贵金属流动、关税***策等则构成世界市场危机的要素;世界市场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总体规模产生的生产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矛盾全面展开和激化的结果。世界市场危机具有普遍性、统一性的特点。“危机就是普遍表示超越这个前提,并迫使采取新的历史形式,一个人劳动实际转化为社会劳动以及相反的情况。”许兴亚认为,世界市场危机问题是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所要研究的重点。马克思所说的危机实际上就是世界市场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各种矛盾的展开。世界市场危机主要包括生产危机、商业危机、作为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一个阶段的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的货币危机、国际商业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内容和形式。世界市场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六、世界市场的发展趋势
关于世界市场的发展趋势,许兴亚认为,世界市场危机表明了人类社会生产向新的社会生产方式过渡的客观必然性,它以消极和破坏的方式显示出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要求,并为向新的生产方式过渡提供了主客观条件。聂志红指出,世界历史、世界市场的形成固然是资产阶级开辟的,而世界历史、世界市场未来发展趋向却不属于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而扩散,一方面,资本本身的限制和不断克服限制的辩证运动使得世界市场加速发展,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以及发展趋势,自我否定因素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具有内在缺陷,决定了世界历史、世界市场发展的趋向只能是社会主义。黄瑾认为,世界市场的发展趋势,世界市场空间的扩张虽然使资本的矛盾获得某种程度的缓和,但同时也加剧了世界市场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世界市场将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从而消除物的联系性而达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参考文献:
[1]汤在新.《资本论》研究续篇――马克思计划写的六册经济学著作[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
[2]栾文莲.全球的脉动――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与经济全球化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许兴亚.马克思的国际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4]黄瑾. 世界市场与全球化──马克思对世界市场的研究给我们的启示[J].东南学术,2003,(6).
[5]颜鹏飞,刘昌明.中国对外开放的思想渊源――马克思的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理论(上)[J].当代经济研究,2001,(3).
[6]颜鹏飞,刘昌明.中国对外开放的思想渊源――马克思的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理论(下)[J].当代经济研究,2001,(4).
[7]孙来斌.马克思世界市场思想概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4).
[8]戴瑞姣.世界市场的理论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9]俞可平,等.全球化与全球化问题[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世界经济概论论文篇4
[关键词]资本 人力资本 理论动机 马克思 舒尔茨
资本概念像个魔盒,不同学者说到它时它都有着不同的尺寸,里边放置的东西随着时间推移和人们认识与信仰的改变也在发生着变化。
一、资本概念沿革
人力资本从字面上理解即为人力构成的资本或者与人力有某种关联的资本,但能否这样望文生义呢?笔者认为有必要先理解资本的含义。为了弄清这一点,看看资本一词的产生和演变应当是必要的。法国历史学家F・布罗代尔作过详细的考察,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也做过系统分析。根据他们的研究,英语中的资本(capital)来自拉丁语中的caput一词。该词出现于12至13世纪的意大利,有“资金”、“存货”、“款项”和“生息本金”等含义,用来表示贷款的本金,与利息相对。后来该词由意大利传播到德意志、尼德兰和法国。
十九世纪末,围绕“资本”一词的内涵和外延究竟应该为何,经济学家们给出了众多的解释并进行了长期的论战,“资本这一概念,已经成为理论家们争论的根源了”。按照庞氏的考证,几乎每一年都要出现一些新的尝试试***澄清争论的概念。最初“资本”一词使用其日常用语的含义,即与“生息金额”同义。当时发生过贷款利息是否具有合法性的争论,从争论中人们逐渐明白货币的生息能力实际上源自货币所代表的财货,而货币不过是财货――这种生产能力的外衣而已。于是,资本概念的含义发生了第一次变化。据考证,完成资本概念由最初日常用语的通俗含义向经济学术语转变的经济学家是法国学者A・R・J・杜尔哥,杜氏在《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一书中提出以各种形式保存、积蓄起来的财货就是资本。杜尔哥给出的是资本概念历史进程中的第二个解释。
然而,杜氏用“财货”取代“货币”来表示资本,意味着抛弃了“资本具有产生利息能力”这个特征,为此他受到了其他学者的责难。亚当・斯密改变并修改了杜氏对资本的定义。斯密给出了资本概念的第三个解释。斯密在《国富论》第2篇第1章关于《论资财的划分》中把一个人所有的资财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作目前的直接消费,即消费财货,它不产生任何收入或利润,另一部分是个人希望从中取得收入的部分,即生息财货,称为资本。在斯密看来,只有用来投入生产并能给投资者提供收入和利润的财货才是资本。从内涵和外延角度来解读斯密对资本的定义,内涵上,他认为作为资本的财货应具备两种本质特征,一是已生产出来的并将用于生产用途,二是可以获利。外延上,斯密并未列出他所定义的资本中究竟包括了现实中哪些对象。根据庞氏的分析,斯密在无意间把两个本属于不同领域(应用也应有所区别)的概念粗略地合二为一了。其中一个概念的内涵属于经济范畴与生产有关,其外延是物质的“生产资料”;另一个概念的内涵属于历史法律范畴与收入分配有关,其外延是“法权”――资本资产。正是由于斯密给出的定义是模糊的,这使得后来人产生了一种有偏差的认识,即认为资本从事生产也产生利息,于是就得到一个结论:资本产生利息是由于它能生产。这种认识偏差对后来的理论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亚当・斯密的追随者们不仅没有摆脱他在资本概念上留下来的混乱”,相反地,他们继承和发扬了这种的模糊。之后陆续出现了众多对资本概念的定义和解释,具有代表性并对后来有影响的就有八种,算上前三种就达十一种之多,这还并未算上这些定义衍生出来的各种组合式的定义。这些定义都根植于斯密定义中所留下的模糊余地,有的包括所有的获利手段和所有的生产手段,而有的只包括其中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又按照理论家的偏好,“可以大些或小些,有时不大不小,有时却很小,凡逻辑上和数学上可以想象得到的组合,都可以在当时经济学著作里找到”。不过若总结一下,在这场概念混战中,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于资本外延的理解还是有共识之处的,即他们认为有形的生产资料(如:机器设备、原材料、生产用建筑物、生产用动物、货币)属于资本。也即对于有形的、物质的、用于生产的事物被定义为资本没有异议。分歧之处在于无形的、非物质的事物应否定义为资本,比如国家、法律、品德、关系、活动、个人能力、人本身。
马克思从另外的角度给出了资本概念的定义。他认为资本的现象(或载体)是物,它首先以一定的货币形式来到人间,接下来表现为机器、厂房和生产材料等,但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种社会关系。马克思在1849年4月7日《新莱茵报》第266号发表的《雇佣劳动与资本》一文中指出“生产手段与工具”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才会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就不是资本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的本质做了分析。他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社会历史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生产资料并非天然就是资本”。也即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概念的内涵只有一个,那就是特定历史阶段当中的一种社会关系,即剥削关系。而生产资料与资本也是两个不等同的概念,只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特定历史时期,两者外延才一致。与斯密给出的资本定义相比,马克思的资本概念是一个“纯”历史法律范畴,强调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关系,而马克思资本概念的外延,即(资本主义时期的)生产资料(的外延)也就成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从而,根据斯密模糊定义而得出的“资本产生利息是由于它能生产”,按照马克思资本定义就表述为,生产资料从事生产,资本家通过资本(资本主义社会法权)占有剩余价值。因此利息不是资本产生的,只是由资本占有而已。于是,资本具有生息的特性,这一后世许多西方经济学家建构理论的基石垮塌了。
二、人力资本一个“翻新”的旧概念
让我们再回到人力资本的讨论中来。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一词最早可能是出自1912年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工业教育委员会发表的一份题为《我们的人力资本》的报告。在现代人力资本概念的产生过程中美国经济学家I・费雪起过重要的作用。1906年他在其《资本的性质与收入》一文中对资本概念进行了扩展,认为任何可以带来收入的财产和收入都是资本。然而,当时费雪对资本概念的扩展并未得到西方主流经济学界的认同,正如A・马歇尔所评价的那样“从抽象的角度看无可争辩,但没有现实的必要性”。到了20世纪60年代,T・W・舒尔茨在1960年美国经济协会的年会上作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他认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舒氏对人力资本的解释是,人力资本是“人民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人力资本是由人们通过对自身的投资所获得的有用的能力所组成的”、“人力资本,即知识和技能”。“我们之所以称这种资本为人力的,是由于它已经成为人的一个部分,又因为它可以带来未来的满足或收入,所以将其称为资本”。
然而舒氏的人力资本是个新概念吗?回顾资本概念的演变历史不难发现,他的人力资本概念其实并没有新意,19世纪末关于资本定义的那场论战中就早已有过这种思路。当时,一部分经济学家将亚当・斯密的资本定义中的获利性进行扩展,“把一切获利手段――不仅包括物质的,而且也包括人的,都放在资本这个名称里去。在不同的名称下,它也将劳力当作资本。许多的概念以为工人的工作是资本;另一些人以为工人的劳动能力是资本;还有一些人则以为整个的工人这个人是资本”。这些学者就包括著名的亚当・斯密、萨伊等。与舒氏人力资本概念最近似的例子是“魏斯・达尔贡和奥夫纳几乎同时,且几乎以同样的词句告诉我们,每个工人都代表等于他的教养费的一笔资金――比方说,不熟练的工人是一千‘泰勒’,或者熟练的工人是三千‘泰勒’”。这些观点在19世纪末不但遭到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界的批判,而且也与我国部分学者所称的马克思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理念不是一回事。
先来看奥国学派的庞巴维克的评论。“如果有人突然把劳力称作资本,结果又会怎样呢?在最有利的情况下,它将是一个无可取的,名词上的改变。如果整个世界适应了这种改变,并且十分清楚,这仅仅是名词上的改变,那么,很明显,把劳力放进一向叫做资本的这个概念中去,劳力和资本之间的差别在同一个名称下,依然是无法调和的。和以前一样,每个人都会注意到这个区别,并且毫无偏见地去处理由它们所引起的社会问题,经济学理论除了由于探讨的主要对象没有名称而感到不方便外,不会遭受实质上的损害”。
再来看国内一些学者声称的马克思“人力资本”理念。他们认为,马克思虽然没有提出人力资本概念,没有系统论述,但在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力概念的解释和使用上、在关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等方面体现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思想,舒尔茨眼中的人力资本就是马克思所讲的劳动力。然而,马克思关于劳动力成为资本的理解是这样吗?马克思讲:“如果说,劳动力只有在它的卖者及雇佣工人手中才是商品,那么相反,它只有在它的买者手中,即暂时握有它的使用权的资本家手中,才成为资本。” “工人,即劳动力的卖者,以工资的形式取得劳动力的价值。在工人手里劳动力仅仅是可以出卖的商品,他就是靠出卖这种商品为生的,因此,这种商品就是他收入的唯一源泉。劳动力只有在它的买者资本家手中,才执行可变资本的职能”。可见,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力对于工人和资本家来说职能是不同的,只有对于资本家来说,劳动力才可称为“人力资本”,因为资本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对于工人来说,劳动力只能称为“商品”,若也称为“资本”,在马克思理论的逻辑中,就得意读为工人自己剥削自己。这显然是荒谬的。所以,舒尔茨把劳动力不论对于谁都定义为人力资本是与马克思理论体系不相容的。
三、将人力概念放入资本概念的动机分析
至此我们知道了现代人力资本概念不能算作创新,最多只能称为复兴。我们不禁会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既然西方资本主义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不主张将劳动力简单地等同于资本,那么西方经济学家复兴人力资本概念的目的或动机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疑问,笔者认为还是要从19世纪末经济学者将劳动力概念放入资本概念(简称为折中定义)的动机是什么谈起。当时的学者提出人力资本的动机正像庞巴维克所分析的那样,“名称和流行语经常对我们产生莫大的影响。”“难道有人会放过资本一词的新意义所提供的迷人机会么?以前,资本和劳力两个词,照过去那样使用时,其间存在着不和、对比和冲突。现在,一个简单而巧妙的词,要把所有的对立结合起来;我们认为对立的东西实际上是一致的;劳力即资本,工资和利息事实上是一回事”这“是为了阶级的调和。在工资铁则(它使工人除了最低生活费以外,没有挣得多一些的希望)和社会主义理论(它把什么都许给工人,而不给有产阶级任何东西)之间,它采取了中间路线。它把竞争得来的利息留给物质资本的所有者,但要他分出一部分给人这种资本的所有者。这样,根据这种理论,工人合伙资本主义,变成了调和和人道的黄金果所应遵循的魔术般的公式了。”
回到现代,舒尔茨复兴人力资本概念的动机又是什么呢?先来看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出现的社会背景,该理论再度复兴的时间起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正处于二战结束之后,科技日新月异。无论是前苏联、西欧,还是美国都注重本国科学技术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试***以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新成就来带动起经济的增长。到了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标志着苏联的空间技术和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这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的***界和学界的***治家、***事家、科学家和经济学家。当时美国***府对该国未来的***事优势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前景十分忧虑,甚至感到美国的科学技术是否已开始落后于苏联,于是招徕学者全面研究美国和西方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科技发展状况,分析美国科技,至少是空间技术落后于苏联的原因。当时美国一批中青年经济学家投入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注重研究对科技发展影响的研究,探讨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教育投资的问题。在这项研究中,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奠定者,G・S・贝克尔于1960年发表了《高等教育的投资不足》,指出美国教育落后的原因不是院校的校舍场所短缺,而是教育投资不足。同年舒尔茨发表了《由教育引起的资本形成》,1963年他又出版了《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可见,复兴人力资本概念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强调教育对美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并呼吁美国***府加强教育投入以应对来自前苏联的竞争。其次,正像所有经济学理论一样,人力资本理论不可能是纯粹的就经济问题而经济问题的学问,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治倾向。舒尔茨在其著作中的一些观点显然是针对马克思的,如“物质资本也不像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是决定性的历史因素”,“劳动者变成资本家并非传说中因为公司股份所有权扩散所致,而是由于他们获得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的结果”,“由于拥有其本身的人力资本价值,劳动者已经变成了‘资本家’”7/11。可见,复兴人力资本概念的另一目的是针对当时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体系而为西方阵营提出一项思想理论工具。
到这里对于为什么19世纪末曾遭到西方主流经济学界摒弃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大举复兴我们应该有答案了。若还不是很清晰,或许马歇尔对I・费雪关于资本定义的评价无意间帮我们揭示了西方经济学界转变态度的真正原因。他说:“从抽象的角度看无可争辩,但没有现实的必要性”。请注意,马歇尔说这句话时是在1890年,也就是说当时在没有社会主义现实的压力下,将劳动力放入资本是没有现实必要性的,而20世纪60年代在前苏联强大的经济和***事压力下,这种折中就变得有必要起来了。
可见,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实质上是19世纪末资本“折中”定义的一个翻版,其实质动机并未发生改变,即为调和资本主义国家内部阶级矛盾的各种实际方法找到一种理论支持。
四、当代中国人力资本研究简况
目前,国内有关人力资本的研究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从中国权威学术期刊网站中国知网中检索主题为人力资本的论文就可以检索到3万余条。人力资本概念在中国也似乎成了某种时髦的名词,用百度搜索“人力资本”关键词就可得到上千万条的结果。各种以人力资本为研究对象的机构、论坛、著作也在蓬勃发展。通过检阅相关文献,客观的读者就会发现,其中的绝大部分学者不但全盘接受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人力资本定义,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衍生出众多研究分支。
若说普通媒体撰稿人和一般大众凭借对人力资本一词字面上的理解就发表观点还情有可原的话,以严谨为原则的学界在没有彻底剖析该概念本质的情况下就以此作为理论基础而大做文章就未免令人遗憾了。因为后者往往是前者在思想上的引领者,在客观上起着大众意识导向的作用。这就不得不令人疑惑,究竟是中国经济学界被西方经济学界忽悠了,还是中国经济学界愿意被忽悠并再进一步忽悠中国大众。
中国经济学界部分学术文章沿用的人力资本概念,其逻辑让我们再重述一遍,即资本具备产生收入的属性且人力也具备这一属性,故人力也是种资本,又因资本能够参与剩余分配,故人力资本也应参与剩余分配。说白了,中国经济学界部分学者倡导人力资本理论的意义在于试***从理论上说明人力应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除了从理论层面上说明人力作为资本应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以外,学者们还试***通过研制定价模型找到量化的方法以确定出具体应该分多少。
五、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力资本概念不单是一个不严格的概念,而且具有极大的误导性,其刻意模糊资本的社会关系属性的隐含意***应当引起中国经济学界的警醒。劳动作为生产的三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之一是社会财富产生的源泉之一,这个道理世所公认(但是否是唯一源泉,各方观点不同)。在社会财富分配方面,拥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凭借其贡献的劳动获取收入也正是基于前面的公理而具有法律基础。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三要素的所有者各自分得的社会财富的比例会因彼此“势力”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主张劳动者获得其合理(所谓的合理,会因立场不同而不同)收入的理论研究,既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让劳动能力披上资本的外衣,不论这种劳动能力是所谓的高级还是低级。劳动与资本的矛盾,不会因为名词上的统一而消失,只会因为理论家对术语的刻意合并而暂时令人们忽视。劳动者也不会因为其能力“被资本化”后而改变受雇佣的地位。我们应正视矛盾的存在并合理地加以平衡,将作为学术研究理论基础的人力资本概念还原回劳动能力这个本意上来,重点研究劳动者劳动能力提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为加强劳动者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势力”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Fo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二卷[M].三联书店,1992;236
[2]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M].商务印书馆,1964
[3]马克思.资本论[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920
[4]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622、623、647
[5]曲恒昌,曾晓东.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0;12-13
[6]Ao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下卷).商务印书馆 ,1965;429
[7]ToWo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17、205、43、92、28
[8]焦斌龙.马克思的人力资本思想[J].当代经济研究,1996;(6):9-32
[9]马克思.资本论[M].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411
[10]GoSo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4-5
[11]ToWo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05
[12]罗辉.人力资本与经济剩余[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5
[13]张玉柯,刘志刚.人力资本产权界定及其经济学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2
世界经济概论论文篇5
一、科学发展观科学体系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科学体系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由以下诸部分组成:
(一)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发展”、“观”三概念的含义
搞清楚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发展”、“观”三概念的含义,是准确理解和阐释科学发展观科学体系的前提。
1、关于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概念的含义
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概念的含义,学界主要有三种解释,一种认为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指的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种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一种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指的是一般词典上的说法,即反映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分学科的知识体系,即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称。笔者认为,这三种解释各有侧重,都有道理,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概念的含义肯定包括这三种意思,但绝不仅仅局限于此。笔者认为,作为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新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概念,其含义指的是包括狭义的科学在内的广义的科学,即既指自然科学,也指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既指宏观科学,也指微观科学;既指抽象科学,也指具体科学等等。马克思主义是***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毫无疑问肯定要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然而,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含义是指***思想,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反对迷信盲从、固步自封、停滞僵化。
2、关于科学发展观中的“发展”概念的含义
笔者认为,作为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新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发展”概念,其含义指的是包括狭义的物质性硬发展即科技发展、经济增长等在内的广义发展,即既指科技发展、经济增长等物质性发展,也指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既指社会发展,也指人的发展:既指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也指企业的微观经济发展,既指人的生存发展,也关注自然生态的发展:既指城市发展,更关注农村发展;既指东部地区的发展,更关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既指群体发展,也指个体发展:既指中国社会发展,也关注世界人类的发展,即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等等。
3、关于科学发展观中的“观”概念的含义
笔者认为,作为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新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观”概念,其含义指的是包括狭义的“观”在内的广义的观,即既指观点、认识;也指观念、观感;既指观念、观感,更指观察、观测;既指观察、观测,更指观照。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要化解和解决国内外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判断国内外经济社会等关系发展运行的状态好与否,首先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显微镜和当代人类社会创造的富含真理性品位的先进的各种认知工具,从总体上整体上对国内外经济社会等关系发展运行的状态进行科学的观察、观测,即对人的生存发展状态、经济***治文化等环境和条件的发展运行状态、自然的发展运动状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观察、观测,通过科学的观察、观测,解剖寻找发现影响国内外经济社会等关系良性发展均衡运行的内在结构关系的规则性病灶,重点观照占人口相当数量的劳动者群体、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和发展中国家的生存发展状态,进而对调整改革其内在结构关系规则形成认识,提出观点,开出药方,对症下药。
二、科学发展观科学体系创立的世情和国情依据
搞清楚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基本国情及其发展变化和阶段性特征,搞清楚新世纪新阶段世界各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是搞清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改革开放面临的一切基本问题的根本依据,即历来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策的根本依据,也是***进行理论创新的根本依据。
1、科学发展观科学体系创立的世情依据
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国情概括而言,就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普遍比较高,物质技术基础普遍比较雄厚,经济文化普遍比较发达。均处于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比如北欧福利型国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发的社会保障等制度因素等。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比较而言,就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普遍偏低,物质技术基础普遍薄弱,经济文化普遍落后。其社会发展阶段多种多样,或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或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阶段;或处于传统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或处于社会主义改革发展阶段;或处于资本主义和王国结合的发展阶段;或处于资本主义和***教合一结合的发展阶段。
2、科学发展观科学体系创立的国情依据
矛盾凸显期的中国属发展中国家的新型经济体,改革开放初期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普遍偏低,物质技术基础普遍薄弱,经济文化普遍落后的基本国情有了很大改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社会已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这是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治、文化等方面呈现出“”基本特征。“同时”前面的基本特征为化解和解决矛盾凸显期的诸多问题,进而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和良好的经济文化条件。
三、科学发展观科学体系创立的理论依据
1、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搞清楚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有助于明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科学体系的理论渊源和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一脉相承是坚持和继承的关系,这是基础性的低层次关系:与时俱进是发展和创新的关系,这是彰显创造性的高层次关系。这两种关系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坚持和继承是总体性整体性的,既有方***的坚持和继承,也有主题的坚持和继承;既有抽象坚持和继承,也有具体坚持和继承:发展和创新也是总体性整体性的,既有对方***的发展和创新,也有对主题的发展和创新;既有抽象的发展和创新,也有具体的发展和创新。
2、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世界发展理论
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世界发展理论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了当代世界发展理论的精华,并将当代世界发展理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理论上升到实践,率先创造性提出推动构建和谐世界,从而把当代世界发展理论创新提升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新阶段,这就为当代世界发展理论增添了崭新的内容,做出了中国式的贡献。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改革开放理论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改革开放是近代以来中国的第三次新的伟大***。
3、***的基本路线是***和国家的生命线。
4、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条件。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理论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和马克思主义******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和奋斗目标。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合理的社会形态结构和人的发展形态结构与和谐均衡平稳运行的社会状态有机统一的社会。
3、作为主题性答案的社会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理论既指作为发展的外在条件和环境的社会物质文化建设、社会经济和***治制度文化建设、社会精神文化建设,也指人自身的物质性建设。狭义的社会理论只指人自身的物质性建设。由此推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理论,指包括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内的物质性文化建设和发展理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制度文化建设和发展理论、***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治制度文化建设和发展理论、文化体制改革和精神文化建设和发展理论,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理论等诸多方面。狭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理论只指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理论。
六、科学发展观科学体系的历史地位
(一)科学发展观科学体系是21世纪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新的指导思想
1、科学发展观科学体系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的巨大功能作用。
2、科学发展观科学体系在内***外交国防实践中的巨大功能作用。
3、科学发展观科学体系在治***治国治***实践中的巨大功能作用。
(二)科学发展观科学体系是21世纪新的历史起点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1、科学发展观坚持***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人为本,针对矛盾凸显期的诸多问题,抓住“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新的首要基本问题,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新论断。
2、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新的历史起点上,究竟构建什么样的中国社会”?这个新的基本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从而把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主题性答案发展创新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水平。
世界经济概论论文篇6
摘 要 全球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二战以后,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全球化首先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同时,由于经济与文化、***治等密不可分的关系,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全球化。
关键词 全球化 经济 文化
全球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从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1492年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远航美洲起,重大的地理发现就使人类有了“全球”的观念,并逐步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二战以后,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全球化首先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同时,由于经济与文化、***治等密不可分的关系,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从全球化到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不断深化,并且速度越来越快的过程。
一、全球化
“概念……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任何一项研究的进行,都以对象的确定为前提。然而在对全球化问题的研究中,却存在着一个奇怪的现象,即:随着研究的展开,“全球化”成了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但对这一概念本身,却始终缺乏基本的界定,这就阻碍了讨论的深入。有鉴于此,我们拟对全球化做一个限定。
1985年,T?莱维提出了“全球化”一词,以此来概括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即商品、资本、技术、服务行业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等领域的扩展已经突破国家的边界,走向全球化。从这个最初的涵义来看,“全球化”显然指的是经济全球化,而不是别的什么全球化。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一个非常模糊和容易产生歧义的概念。对全球化问题的系统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陆续出现的一系列的全球化思潮中,阿明和弗兰克等人的“依附理论”,萨伊德、德里克等人的“后殖民理论”,沃勒斯坦等人的“世界体系理论”,杰姆逊等人的“晚期资本主义文化批评理论”,吉登斯等人的“第三条道路理论”和亨廷顿的“文化冲突论”是影响较大的几种。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及与国际的接轨,全球化问题也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同学科的学者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据《中国哲学发展报告1999》统计,对全球化的理解,至少可以概括为5种基本观点。在对这些观点进行仔细研究和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从根本讲,全球化是一种社会历史过程。具体地说,它是指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加强,最终使人类活动突破了区域的限制,并使世界成为一个统一的发展整体。
全球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深入地理解全球化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去分析。首先从事实的角度看,全球化不是人们的主观臆想,而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再者从综合性角度看,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它还包括以经济全球化为载体的文化、科学、***治等综合性的全球化;第三从存在方式的角度看,全球化不是一个既定的、已完成了的结果,而是一个未完成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最后从发展的角度看,全球化不仅属于现在,更加属于未来,它是一个趋势,一个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今天之所以如此关注全球化问题,就在于它不仅对现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未来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综合性的全球化社会。
二、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品和生产要素,包括技术、劳动力、资本、信息等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通和配置,它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日益加深,即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求相应的位置进行最佳的资源配置。经济的全球化是世界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高度发展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它意味着生产的全球化、消费的全球化和竞争的全球化,这使得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应当说,经济全球化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之日就开始了,并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构建和完善。当今世界所有的国家,不管其发达还是不发达,都已经不可能脱离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而孤立地从事经济建设。各国已不是要不要投入经济全球化的问题,而是怎样投入才能对本国经济的发展更为有利,也更能符合总的潮流和趋势的问题。面对着经济全球化的汹涌潮流,我们只有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给我们提供的历史机遇,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竞争实力,争取立于不败之地,并逐渐变地被动为主动。那种害怕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及其消极后果而置身事外的想法不但于事无补,而且只能把自己隔离在世界文明之外,等于自己开除自己的“球籍”。正确的态度是积极主动地融入,清醒地面对挑战,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有关经济***策,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时顺势,趋利避害。在充分发挥本国资本、本国资源、本国市场、本国人才作用的同时,借助国际资本、国际技术、国际市场、国际先进管理方式,来发展自己,才能使中国较快地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人民富裕起来,使国家强大起来,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因势利导应当是我们面对全球化问题的基本态度。
世界经济概论论文篇7
不管主流经济学家们承认与否,当代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的资本构成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在一些企业,特别是在知识型企业中,物质资本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人力资本、智力资 本正在起主导作用。笔者认为: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本质上是从微观视角提出 了“虚拟资本”问题。所谓“虚拟资本”,是指不具备传统资本的实物形态,而事实上却可 以 决定未来收入流的具有资本特性的东西。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的提出就是对人力、智力这些 过去被看作是费用或成本的、不具备传统资本实物形态的东西进行“资本化定价”,①以 决定其未来收入流的预期。笔者认为在当代企业的资本范畴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以实体资本 为一方的“硬资本”和以虚拟资本为另一方的“软资本”两大部分,而这两大部分是建立在 “资本三要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基础上的:“硬资本”即物质资本;“ 软资本” 即人力资本、智力资本。
一、当代企业资本构成:基于经济哲学的思考
(一)“资本三要素”的提出及其哲学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学正在开创新纪元,从各种迹象来看, 经济学的研究正在引 发一次新的“资本理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制 度资本等新的资本概念纷纷涌现,但随着新的研究领域的开拓及其一系列新概念的提出,我 们感觉似乎有点手足无措,似乎大有“剪不断,理还乱”之惑。
从科学方***来看,笔者认为当代杰出的哲学家卡尔•波普(Popper,K.R.)在20世纪60 年代中期提出的“世界3”的哲学观点,为我们理解当代企业的资本构成,特别是理解物质 资 本、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的分界及其由此衍生的其他资本的内涵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物 质资本、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概念的出现可以说就是波普的“世界3”在经济学中的映射 , 尽管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概念在学界的使用仍很混乱,②我们若追溯波普的“世界3” 的思路我们就有可能理清这些问题。
波普在“世界3”的理论中将世界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物理客体或物理状态的世界; 第 二,意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世界,或关于活动的行为意向的世界;第三,思想的客观内容的 世界,尤其是科学思想、诗的思想以及艺术作品的世界。”[1](106)
简单地说波普把世界分为了:第一,物质世界;第二,心灵或心理世界;第三,心灵产物 的世界这样三个基本部分,他认为宇宙和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可归类于这三个基本部分中。 这是对传统哲学中一元论、二元论的挑战和突破,波普在《论三个世界》的演讲中直言不 讳地指出:“我打算向那些赞同一元论甚至二元论宇宙观的人们提出挑战,并提出多元论的 观点。我将提出至少三个不同的但相互作用的亚宇宙的宇宙观”。[2]
“世界3”的哲学理论,是波普科学哲学的基本论题,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在我国引起过 热 烈反响。“世界3”的哲学理论是科学哲学一种新颖的科学理论模式,这已是国内哲学界的共 识 ,但其思想性质如何,则看法不一。这里,我不想评判波普“世界3”的哲学意义上的是 与 非,但我认为波普的多元论作为当代经济学,特别是当代虚拟资本理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具有重要价值的。
传统的经典经济学是建立在劳动、资本、土地这三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上的,而这三个最基 本的生产要素所隐含的是一种二元论的思维方法。劳动(隐含劳动力与人力资本)属于人( 意识)的世界(尽管劳动表现为人的体力或脑力的活动,但人的意识是起支配作用的);而 资本(物质资本、货币资本)与土地这些则属于物质世界。所以,传统的经典经济学本质上 是建立在二元论基础上的,简单地说传统的经济学只有两元:一元是人(意识),另一元是 物,这是传统二元论哲学的反映。
这种二元论对我国经济理论研究与经济改革的影响是深远的,周其仁提出“企业是一个物质 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特别市场契约”后,[3]许多学者争相呼应。张维迎也认为:“ 企业是由 许多个***的要素所有者组成的。所有这些要素所有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提供人力资 本的所有者,另一类是提供物质资本(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有些参与人既提供人力资本又 提供非人力资本)”。[4]这明显是把另一类重要的虚拟资本――智力资本排除在企 业生 产要素之外。若把智力资本排除在企业生产要素之外,就难以解释当代经济的许多现象。
这种二元论的方法显然不可能完整反映市场经济的现实状况,特别是在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 以知识为核心的时代,“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智力资本”的创造、流 通、消费在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产生着重大影响,并形成了特有的规律。因此,笔者认为用 多元论的思维来重新审视当代企业资本范畴是有益的,而波普“世界3”的哲学理论为我 们研究当代资本范畴中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从经济学的 意义来看,当代资本范畴中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正恰如其分地对应着波普的 “世界1”、“世界2”、“世界3”。因而从经济哲学视角来看,我们可以试把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分别定性为“世界1”、“世界2”、“世界3”的属物。为此,笔者 最初于2004年在《论人力资本的哲学基础及其与智力资本的科学分界》一文中试提出了一个 企业市场价值模型:[5]由此本文在下面提出一个企业“资本三要素”模型(见***示 1)和企业市场价值计算公式:C=C1+C2+C3
即:企业市场价值(企业资本总价值)=“资本1”+ “资本2”+ “资本3”=物质资本+人 力资本+智力资本
从会计计量的角度看,物质资本的价值一般反映为帐面价值,而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的价值 一般是以公允价值来反映。
(二)“资本三要素”的基本内涵
1.“资本1 (物质资本) ”它属于波普“世界l”。如前所述,这在经济学界已基本达成 共识 :“资本1 (物质资本) ”即通常所说的投入生产流通过程的那些人类劳动的产品,它指土 地 、机器与建筑物等被称为资本物品的东西,也指用来买卖资本物品或买卖厂商的资金。从资 本稀缺性来看,“资本1 (物质资本)”的稀缺性体现为物质资源的有限性。关于物质资本我 们 无须赘述。
2.“资本2 (人力资本) ”,其可按波普“世界2”的哲学观点来界定。“资本2 (人力 资本)”包括企业管理者与员工所具有的创造灵感、观察决策、主动性及其知识、技能、经 验、 健 康和其他潜在的精神存量,这样界定是为了与舒尔茨等经济学家人力资本的经典定义达成一 致(这与波普的“世界2”是有出入的)。笔者认为瑞典的斯堪的亚公司的智力资本主管 埃德 文森的所说的:“人力资本是指企业员工所具有的各种技能与知识,是创造智力资本的来源 ,它以潜在的、非编码的方式存在,且归员工个人所有”,更接近波普“世界2”的哲学观 点; 特别是埃德文森的所说的人力资本是以潜在的、非编码的方式存在于员工个人身上的,更为 深刻地反映了“资本2 (人力资本) ” 的真正内涵。[6](47)所以,笔者认为,从 某种意义上来 说,我们可以认为人力资本本质上是一类能使时间更有效率并能带来利润的“意识流”。
从稀缺性来看,“资本2 (人力资本) ”的稀缺性最终体现为时间的稀缺性。由于人力资本 的 载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对于生命来说最稀缺的是时间。无论是从内生人力资本还是从 外生人力资本来分析,如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体力健康是有时间性的,随着时间的推 移与生命的消失而终结。所以,舒尔茨认为有效地分配和利用时间的能力属于人力资本的 重要组成部分。贝克尔在分析人们的经济行为时也强调了时间价值的重要性,专门阐述了时 间配置问题。[7]
3.“资本3(智力资本)”属于波普的“世界3”。它是“资本2 (人力资本) ”的产 物,是 指由人力资本创造的可以转化为利润的企业制度、企业文化、知识产权、组织结构、业务流 程、信息技术系统、客户库、客户关系、客户潜力等等。
“资本3(智力资本)”的创造常常被描述为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从资料和数据到信息 到 知识、智慧再到智力资本。该演变过程表明首先用资料和数据建立信息,然后通过员工的“ 资本2 (人力资本) ” 消化的这些信息,被消化的信息变成员工大脑里的默示知识,知识的 累积再变成员工新的“资本2 (人力资本) ”――智慧,智慧的输出再变成“资本3(智力资 本 )”,这由员工输出的“资本3(智力资本)”,将转变为企业的资源禀赋留在企业中,并 不会因员工的离开而消失。
所以,从稀缺性来看,“资本3(智力资本)”的稀缺性主要体现为价值信息的稀缺性。“ 资本 3(智力资本)”由已经编码的信息所构成。对于我们来说,每天要面对浪潮般汹涌而来的 各 种信息,但大量的是垃圾信息,有价值的信息是稀缺的,而有价值信息的稀缺性与信息的不 可供应性有关。马克斯•H•布瓦索(1995)在《信息空间》中指出:“早在1962年阿罗(Ar row)就指出,不可供应用性和不确定性是造成对信息产品投资不足倾向的罪魁祸首。涉及一 件信息产品的效用的不确定性使公开成为问题,从而使可供应用性也成为问题。然而,即使 不确定性问题完全不存在,那就是说,信息产品的效用属性完全清楚,可供应用性这一点依 然是一个问题。原因是信息和物质产品不一样,在复制时事实上不用花什么代价,可以很快 地被每一个人所拥有,即使在严格的法律意义上人们对有关信息也并无产权。减少信息的不 确定性实际上促进了它的扩散,因而严重地加剧了它的可供应用性问题”。[8](6) 有价值的信 息的不可供应性决定了它的稀缺性,因此,价值信息的稀缺是必然的。搜寻或创造价值信息 的成本高低,往往是影响国家、企业或个人成败的关键因素。
埃恩(Charles Ehin,2000)在《开发智力资本》一书中指出:“世界顶尖的理论家和企业家 共同意识到,知识时代的企业成功主要取决于企业生产知识资产――即智力资本――的多少 ,以及将创新迅速传送给全球客户的能力,可惜大多数人仍未意识到,只有通过企业内部成 员或合作伙伴间广泛的自愿合作,企业才能获得高水平的智力资本,这种自愿合作行为也称 为社会资本”。[9](11)因而,笔者认为,社会资本实际上是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 的派生的虚拟资本(见***1)。
二、当代企业虚拟资 本的分界及其特征
(一)当代企业虚拟资本的分界
笔者在企业“资本三要素”模型的基础上,试进一步界定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的边界与关系 ,提出了一个当代企业资本构成模型(见***2,当代企业资本构成模型)。由此我们可以看 到:由物质资本(资本1)、人力资本(资本2)、智力资本(资本3)等“资本三要素”可以 推解出一系列新的资本概念和形态:如社会资本、制度资本、顾客资本、文化资本、创新资 本等。从中我们可以较清晰地辨别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构架与层次,并可直观地厘清它们 的边界与关系。
笔者认为: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的边界可分,但它们中的一些要素可以在实体资本与虚拟资 本中相互转换。如货币资本属于实体资本,但它转化为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资本后就形 成了虚拟资本;又如智力资本中的创新资本属于虚拟资本, 它转化为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 后,又转化为实体资本。
(二)企业虚拟资本的特征
虚拟资本是建立在实体资本基础之上的“软资本”,但其本质特征学界鲜有阐述。笔者认为 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必须打破传统的资本概念,才能真正认清虚拟资本 最重要的本质特征,为此笔者对虚拟资本的本质特征提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虚拟资本价值的不确定性。 我们可以看到,虚拟资本是由金融资产、风险投资、人力资本、顾客资本、制度资本、文化 资本、业务流程资本及其它无形资产构成,这些“软资本”的价值取决于人们对它们的想象 力、期望或激励,蕴涵着极强的心理因素,因而具有不确定性。在不确定世界里,意外不可 避免,预期对于经济后果具有重要意义。从“智力资本”来看,资本化定价使“智力资本” 价格 往往会产生“蝴蝶效应”,而它们的成本却经常是微乎其微,但若遇风险也许可能会一落千 丈。从“人力资本”来看,周其仁所说的“人力资本的产权权利一旦受损,其资产可以立刻 贬 值或荡然无存”,[3]这就是“人力资本”价值的不确定性;从金融资本及其衍生 物来看,其价值的不确定性就更为明显。
2.虚拟资本不具有完整的抵押功能。 虚拟资本价值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它们不具有完整的抵押功能。如张维迎就从人力资本 的“不可分离性”论证了“人力资本”的不可抵押性。[4]某些“智力资本”尽 管在经过技术 处理后,也能具有抵押功能,如某些专利、版权、商标等知识产权(所以我把它们列为实体 资本),但其大多数是不具有完整抵押功能的,特别是专用性“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 是会随着企业的消亡,而在瞬间销声匿迹的。这是虚拟资本的一大特性。
3.虚拟资本迂回的剩余价值索取权。作为资本必然拥有剩余价值的索取权,但虚拟资本对剩余价值的索取权,是采取迂回的方式 来实现的。从金融资本来看,如期权合约的持有人,如果将其兑现为股票或债券等资本性金 融产品,参与股票或债券分红派息,他们就拥有了对公司利润的索取权。从“人力资本”与 “智力资本”来看,它们也必须经过多重的迂回转换,最终以股票、期权或债券的形式来体 现自己的产权,从而拥有剩余价值索取权。
4.虚拟资本报酬递增的趋势。 从长期来看,虚拟资本具有报酬递增的趋势。无论从“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来看,还 是从 “社会资本”或金融资本来看,它们与实物资本的不同还在于:对它们的使用不但不会消耗 它们,而且会带来报酬递增,相反,若不使用它们,则它们消耗得更快。
笔者认为最早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就指出了“虚拟资本”报酬递增的倾向,尽管他本 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自然起作用的生产表现出报酬递减的倾向,而人起作用的生产显示 出报酬递增的倾向”。[10](19)这里可以理解为“自然起作用的生产”实质是指以 “实体资本”起主导作用的生产;而“人起作用的生产”实质上是指以“人力资本”、“智 力资本”、“社会资本”或金融衍生品等虚拟资本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当代的“新经济”充 分反映了这类虚 拟资本起主导作用的生产,从而社会经济正呈现一种报酬递增的趋势。
另外,虚拟资本的运动只能存在于非均衡市场中。正如舒尔茨指出的:“报酬递增活动在一 般均衡理论的公理性核心分析中不存在。因为无论哪种报酬递增都意味着某种失衡的存在。 而这种失衡一旦发生,就意味着存在从资源的重新配置中获利的机会”。[10](16) 刘骏民教授在谈到虚拟经济的定义时指出:“以资本化定价为基础的,由心理和观念支撑的 价格系统它的运行特征是具有内在的波动性”。[11]笔者认为“具有内在的波动性 ”也就是说虚拟 经济主要是从非均衡的角度来考察的,虚拟资本的运动自始至终存在于非均衡市场中。
5.虚拟资本具有“外部效应”。 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当一个工人成长为一个成功的企业总裁时,他的劳动由具体劳动转 为了抽象的复杂劳动,他的人力资本体现为在空间上的续存:即他的人力资本在一个单位的 时间内可以同时指导企业的员工完成许多的生产经营运作,他的时间变得更为有效率了,并 产生了“外部效应”,他的时间将来可能为个人、企业、社会带来的额外财富和具有不确定 性的收入流。当然,这是由他的人力资本与企业结构资本相结合来推动的,但他的人力资本 是唯一可以使时间变得更为有效率的生产要素。此时他个人把某段时间用于工作劳动和经济 行为时,人们更多的是考虑他能为个人、企业、社会带来的额外的财富收入和社会效益,并 以此确定他的报酬与收入。当他的人力资本所创造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若被外企业或个人学 习模仿,他的人力资本就产生了“外部效应”。舒尔茨就曾直接指出 :“卢卡斯对人力资 本的‘外部效应’这一概念赋予了核心作用。这种外部效应从一个人那里外溢到另一个人那 里:各不同技能层次的人们在较高人力资本的环境下,生产力会更高,因为人力资本增强了 劳动者和物质资本的生产力”。[10](25)
又如,从金融资本来看,当企业的股票从一级市场进入二级市场时,股票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一级市场它的价值是确定的,不能为个人、企业带来额外的财富收入;而进入二级市场 后它处于上下波动状态,它的价值是不确定的,它就可能为个人、企业带来的额外财富和不 确定的收入流,甚至在它成为龙头股后,它会带动整个股市向上攀升,从而产生“外部效应 ”。
三、结 论
在当代企业的资本范畴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以实体资本为一方的“硬资本”和以虚拟资本为 另一方的“软资本”两大部分,而这两大部分是建立在“资本三要素”――物质资本(资本 1)、人力资本(资本2)、智力资本(资本3)基础上的。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放弃传 统经济学的二元论的思维方法,让“智力资本”这个重要的虚拟资本,作为当代经济学基本 生产要素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这是解决当前经济学危机及经济改革诸多矛盾的有效途径 。由物质资本(资本1)、人力资本(资本2)、智力资本(资本3)“资本三要素”的基础概 念,我们可以推解出一系列新的资本概念和形态,从中我们可以较清晰地辨别虚拟资本与实 体资本的构架与层次,并可直观地厘清它们的边界与关系,从而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虚拟 资本与实体资本特性和功能。
注 释:
①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提出了“虚拟资本”和“资本化定价”问题。成思危先生与南开 大学刘骏民教授近年对这个问题作了开拓性研究,并推动这类研究向纵深发展。
②当前西方主流管理理论的“智力资本”的概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人力资本” 包含 于“智力资本”概念之中,“智力资本”被作为比“人力资本”更高层次的概念来看待,国 内学者 也遵循了这种定义。但笔者认为从逻辑上来说,智力资本应与企业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并 列而成为企业主要的生产要素之一,而不能作为比人力资本更高的概念来定义,这会造成诸 多经济学问题不能理顺。在本文后面我将从经济哲学的视角来阐述这个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 卡尔•波普. 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舒炜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 社,2001.
[2] [英]波普.论三个世界.素心学苑:http://www.chread.
[3] 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 6(6).
[4] 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一关系[J].经济研究,1996(9).
[5] 徐鸣. 论人力资本的哲学基础及其与智力资本的科学分界[J].当代财经,2004(11 ).
[6] 袁庆宏.企业智力资本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7] [美]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8][英]马克斯•H•布瓦索.信息空间――组织、机构和文化中的学习框架[M ].王寅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9](美)埃恩(Charles Ehin).开发智力资本:企业内部智力资本的奥秘.郭延航 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0] [美]西奥多•W•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1] 刘骏民.虚拟经济的研究及其理论意义[J].东南学术,2004(1).
On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s on virtual capital and “three elements of capi tal” philosophy speculation――On the reflec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Carl Popper's “World 3” in e conomics Xu MingAbstract: In the capital category of contemporary corporation,
it has actually f ormed two parts of capital: entity capital as “hard capital” and virtual capit al as “soft capital”. The two parts are based on “three elements of capital” ―material capital (capital 1), human capital (capital 2) and intellectual capit al (capital 3). From the scientific methodology, I believe that, the philosophic al perspective of Carl. Popper's “World 3” provides a unique view for understa nding the boundary of the material capital, human capital, and intellectual capi tal, and the connotations of virtual capital. From the basic concepts of three e lements of capital, we can deduce a series of new concepts and forms of capital,
世界经济概论论文篇8
关键词:综述;产业带;空间演化
大范围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有大的支撑骨架,这种支撑骨架不是一、两个特大城市所能构成的,必须由实力强大的产业带支撑。它因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从而可以有效地以非均衡增长的方式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产业带是产业空间布局的一种典型形式,是生产部门在一定区域内集聚而形成的较为广泛的生产力的空间组织形式。产业带在经济活动空间的过程中形成,是进行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的重要单元。作为区域的一种空间经济实体,产业带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轴线和支撑骨架,在区域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通常都是特定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轴”。因此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内部结构的调整、外部结构的拓展等都对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竞争力的提升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产业带在19世纪工业***已经出现,首先出现在英国铁路和运河沿线,后来在欧洲西北部、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也出现了产业带,所以对这一经济现象的关注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美国学者德吉尔(s.Degeer)于1927年在早期出现的“工业四边形”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带”的概念。以主要工业中心的联系为依据,强调工业生产活动的重要性及其连续性,可视为产业带或经济带概念的最先研究者。20世纪50年代,法国学者佩罗克斯(FPerroux)在《经济空间:理论的应用》(1950)和《略论发展极的概念》(1955)等著述中提出“增长极”理论,初步奠定了产业带形成机制的基本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德国学者Werner Sombart提出“生长轴”理论,认为新的交通干线将对产业和人口产生吸引作用,使产业沿交通干线集聚,并产生新的居民点,从而形成产业集聚带。20世纪60年代末,C.F.J.卫贝尔提出了城市系统走廊理论与经济带相关。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沙利文(E.c.Sullivan)通过研究城市交通走廊,提出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沿线经济开发作为整体系统规划的思想。德格(L.D.Degeer)和佩林克(J.Paelink)提出“发展轴”理论,认为发展轴是在技术经济上适应一个巨大经济空间有效运行且由具有战略意义的活动所组成的地理单元。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在面临经济衰退和外贸巨额逆差的情况下,开展了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波特(Poter)对全球竞争进行了全面研究和分析,1980~1990年间,连续发表了《竞争战略――分析产业和竞争者的技术》、《竞争优势――创造和维持优良绩效》、《国家竞争优势》等3部著作。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波特创立了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把产业聚集和产业带作为一个概念来处理。经过后来一系列的发展,产业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二、国内研究综述
产业带从可以检索到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内对于产业带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关于产业带概念的界定等依然存在着分歧。产业带研究在我国出现时间较晚,一般认为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初期。陆大道(1984)提出“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理论”,被看作是我国学者研究产业带的开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在众多场合提到或运用产业带、产业密集带、经济带或经济走廊等概念,在吸收和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沿线、沿江和沿海等许多不同类型的产业带研究。国内对于产业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两个层面。
(一)理论研究
学术界对产业带概念的界定不大统一,我国学者对产业带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研究,主要论著有:陆大道的《区域发展及其空间联系》(1992);费洪平的《产业带空间演化的理论研究》(1993)、《产业带边界划分的理论与方法――胶济沿线产业带实例分析》(1994);郭振淮等的《论产业密集带》(1995);张文尝的《交通经济带发展机理及其模式研究》(1996);杨荫凯、韩增林的《交通经济带的基本理论探讨》(1999);韩增林等的《交通经济带的基础理论及其生命周期模式研究》(2000);张从果、刘贤腾的《产业带内涵界定与发展演化探讨》(2008)等。理论研究在引进和吸收国外产业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带的概念界定、产业带的类型划分、产业带的边界划分、产业带的基本经济特征、产业带的生命周期、产业带的空间演化等方面,根据研究侧重点的不同从产业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对产业带概念和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它们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各自研究的对象和侧重点不同。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陆大道(1995)提出产业集聚带,他运用“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理论”,认为工业和第三产业都是产生和聚集在“点”上并由线装基础设施束彼此相互联系在一起,同时农业生产的组织和管理结构、农业企业也大都集中在“点”上的,重点开发的轴线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产业聚集带。费洪平(1994)认为产业带是在特定经济空间中由众多相互配合、协作密切的产业部门围绕资源富集区的中心城市或交通方便区形成的由线状基础设施束相联结的产业集聚区。孙海刚(2006)提出产业带是在某一特定和相关产业在相互比邻的、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不同地区聚集。张从果、刘贤腾(2008)认为,产业带是指在一定区域空间中,沿着一种或多种线状基础设施(如沿铁路、沿高速公路、沿海、沿边等),由相互关联的产业部门围绕中心城市或重要节点集聚而成的,中心的产业联系和密集程度明显高于周围地区,整体呈条带状分布的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层次的产业集聚区域。各位研究者由于研究的视角和侧重点的不同,给出了产业带的不同概念界定,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产业带的基本特征:空间构成具有条带性(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断的);围绕中心城市或者重要节点形成经济空间的聚集;内部经济活动关联性较强;发展具有动态开放性等特征。张从果和刘贤腾的研究比较全面地梳理了产业带的概念与特征、产业带的类型划分、产业带的范围界定以及发展过程与空间演化,该文较全面地对产业带理论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二)实证研究
我国产业带实证研究的主要论著有:徐国弟的《21世纪长江经济带综合开发》(1999);韩增林、尤飞的《大连市“沿路”经济带开发建设探讨》(1999);杨荫凯、
张文尝的《哈大交通经济带形成与演化的时空模式研究》(1999);黄炳康、李忆春的《成渝产业带主要城市空间关系研究》(2000);甘红的《成渝经济带整合与协调发展》(2002);李靖、谷人旭的《长江经济带合作发展探讨》(2003);朱华友,丁四保的《长春一吉林经济带的形成与空间结构特点研究》(2004);郭荣朝、顾朝林的《宁西铁路沿线经济带构建研究》(2004);段进***的《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思考》(2005);朱勤虎的《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发展研究》(2006)等。从实践研究角度而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学者陆续开展了长江经济带、沿海经济带、陇海一兰新经济带、京九经济带、哈大交通经济带、胶济产业带等一些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的产业带或经济带的研究。为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一些专家学者还开始了关于地方性产业带的研究,如长春一吉林产业带、成渝产业带、沪宁产业带、陇海线产业带、河西走廊产业带等,地方产业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当前产业带研究比较关注产业集群、高速公路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带等理论和应用研究,与以往相比,研究领域已经不断突破,研究空间尺度也逐渐变化。一是由原先的全球性转移到局部性;二是由全国性转移到地方性;三是大尺度范围研究得到加强,理论研究逐步得到深化。实证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产业带的现状特征、发展阶段、发展模式、空间结构与空间聚集、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带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对产业带的建设提出相应的***策和措施。从产业带实证研究的空间分布上来看,我国的产业带研究主要集中在沿线、沿江和沿海领域,沿边产业带研究明显不足。从地区上来看,我国的产业带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对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客观上产业带是区域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带尚未处于雏形阶段;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主观上对产业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认识不足,忽视对欠发达区域的产业带建设研究。
世界经济概论论文篇9
论文摘要:***把握了“三个世界”格局向“东西南北”格局转化的规律,揭示了整个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从而作出了对当代世界的新的战略判断:“东西”问题是***治问题,“南北”问题是发展问题。***形成时代主题判断的思维方式是他对***治与经济、战争与***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调整。他观察和分析社会形势,实事求是地对世界范围的***治与经济、战争与***的相互关系重新进行认识,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论断。
***关于当代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的判断,是***理论的立论根据之一。深刻领会这一判断的精神实质,必须对***理论在形成这一判断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作一番考查,揭示它所蕴涵的哲学含义。
一、时代主题问题的提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
把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题,是***的十三大和十四大作出的概括。***的十三大在叙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发挥和发展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时,把“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列为12个观点之一。十四大在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时,更明确地提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在改革开放初期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际环境和时代条件时,是把和平与发展作为两大问题提出来的。1984年5月29日,他提出:“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二是南北问题。”1985年他进一步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一般说来,它产生于三种情况:一是新的观察与旧的理论的矛盾;二是原有理论之间或某一理论内部的矛盾;三是要有创新的理论思维和超越传统的价值观念。***之所以能把和平与发展作为世界两大全球战略问题揭示出来,既基于一定的事实判断,又包含新的价值判断。
***对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期世界形势变化作出的事实判断是:在东西方关系上,一方面,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只有美、苏两家。因其在进行***备竞赛,因而世界战争的危险还存在。另一方面,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现代战争的高科技条件成为美、苏两家企***直接毁灭对方的冒险举动的制约因素;用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似乎已走进了“死胡同”。在南北关系上,一方面,在五六十年代殖民体系瓦解后,集中在南方的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解决发展问题,它们同大部分集中在北方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而矛盾越来越深;另一方面,在70年代,北方国家的一些有识之士也意识到南北合作的重要性,并开始了南北对话;南北合作形成了一股改变南北不平等关系的力量,从而促进了南北关系的改善和矛盾缓和。
***在考察世界形势变化时所蕴涵的超越传统的价值判断是:在东西方关系上,和平问题之所以凸显,重要原因之一是,现在有核武器,一旦发生战争,核武器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同时,世界新科技***的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使世界任何国家,包括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综合国力,乃至不同对外***策的国家,都不得不认真对待。
就南北关系而言,发展问题之所以突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南北差距的拉大阻碍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由于人口数量同国民收入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一方面使发展成为南方国家最突出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北方国家的资本、贸易和市场的出路受到限制;同时,社会主义优越性没能充分发挥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没有得到多大发展与提高。因此,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这些判断,同样也反映了***对整个人类的忧患意识,以及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强烈愿望。
很明显,***的思维判断所包含的价值观念,一是以人类的利益为重,二是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没有这样的价值观,是不可能从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前期的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强烈地意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二、时代主题的概括过程: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与时代主题相互关系的把握
***对当代全球性战略问题的概括,是在***“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基础上,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一步变化了的世界格局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
面对60年代开始的世界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以及苏联对中国威胁的增加,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新形势,***在1971年第一次向世界宣告:中国属于第三世界。1974年,在第六届联合国特别大会上,***系统地阐述了***的“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这一理论突破了“两个阵营”的传统观点,客观地反映了世界局势的新变化,也为调整中国的外交战略提供了理论根据。
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没能透过世界的变动进一步揭示出蕴涵其中的时代主题演变的端倪,以把握时代变化的脉搏。他正确地看到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后果的严重性,却夸大了战争的现实危险性;他正确地看到了第三世界国家反霸斗争形势的发展,却忽视了这些国家反霸斗争的注意力已更多地转向发展经济的事实,从而高估了它的***性质以及世界***的形势。
***考察了80年代初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把它概括为“东西南北”四个字。这一概括继承了***划分“三个世界”格局的基本思想。首先,在划分标准上,同“三个世界”理论一样,“东西南北”格局的划分也超越了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传统划分方法;其次,在基本态势上,“东西”格局包含了“三个世界”格局中的“第一世界”的内部矛盾,以及“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之间的矛盾。而“南北”格局则体现了“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之间的矛盾。因此说,“东西南北”格局的概括发展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把握了“三个世界”格局向“东西南北”格局的转化,揭示了整个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从而概括出对当代世界最突出问题的新的战略判断:“东西”问题是***治问题,其实质是要不要和平;“南北”问题是经济问题,其实质是要不要发展;由于和平离不开发展,因此,“南北”问题既是发展问题,又是核心问题。***对当代世界格局和问题的分析,体现出了当今伟大无产阶级***治家放眼全球,透析世界***治与经济发展趋势的气魄与胆识。正因为如此,***的十三大和十四大才把和平与发展概括为“当代世界的主题”和“时代主题”。这是完全符合***的思维逻辑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战后形成的以美苏对抗为核心的两极格局已经终结,世界各种力量开始重新分化组合,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从“东西南北”格局中揭示出来的时代主题,是否会因两极格局的终结而改变呢?***的回答是:我们过去对国际问题的许多提法,还是站得住的。首先,苏联解体后,和平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一方面,西方某些敌视社会主义的势力延续了冷战思维,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继续施加压力;另一方面,两极对抗时期被掩盖着的、反映大国利益的一些地区性矛盾,不时酿成局部冲突。其次,发展问题更加严重,南北差距仍在扩大,而冷战思维也被一些人用于对付落后国家。再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两极对抗时期一些世界热点趋向缓和,加之反对霸权主义意识的增强,表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希望依然存在。总之,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但是“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因此,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三、形成时代主题判断的思维方式:对经济、***治、战争、***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调整
如果说,作为科学研究出发点的问题的提出,是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其中包含了观察现象的理论视角的转移的话,那么,问题的解决,更需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对原有的思维方式作出调整。***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了他科学的思维逻辑和唯物辩证的哲学方法,观察和分析世界形势,敢于实事求是地对世界范围的经济与***治、战争与***的相互关系重新进行认识和作必要调整,在重新审视社会主义模式和理论的基础上,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这种战略思考与判断有利于世界和平,有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时,对促进世界***治、经济走向进步和发展也有重大意义。
首先,***在1987年曾提出:现在有能力发动世界大战的只有苏美两个国家,我们把第三世界看作是和平力量的支柱,也把欧洲,包括西欧和东欧看作是维护和平的力量。他在1987年又说:“如果下一个世纪五十年里,第三世界包括中国有一个可喜的发展,整个欧洲有一个可喜的发展,我看那个时候可以真正消除战争的危险。”从这个分析中可以看出,“和平力量”在不断增长,***并不是消除战争的惟一手段。
其次,***认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运用“和平方式”或“非和平方式”是解决世界争端的“新办法”,战争并不是解决***治问题的惟一途径。
再次,***认为,南北问题即发展问题是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应把和平的希望寄予发展。这一思维方式调整的重要客观根据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对当代世界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改变。
世界经济概论论文篇10
关键词: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准则比较
会计理论是在会计实践的基础上,随着会计研究的进程而发展和完善起来的(HarryI.Wolk,2003)。“在会计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多种流派,主导这些流派观点差异的因素有多种。其中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的不同,对会计的影响较大”(葛家澍、刘峰,2003),“构建会计理论的传统方法主要有非理论的方法、演绎法、归纳法、伦理法、社会学法;在会计理论的新方法中,较有特色的有事项法、行为法、信息处理法、预测法和实证法等”(AhmedRiahi-Belkaoui,2000)。会计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使多角度、多侧面地理解会计理论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工具,因此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是形成不同会计理论模式、不同会计理论学派的重要原因。
一、会计理论含义及作用
(一)会计理论的含义会计理论,从词源学来看,它是由“会计”和“理论”两词复合而成,利特尔顿(A.C.1ittleton)将理论表述为“对实务(事实和行动)的解释”和“行动的理由”(葛家澍、刘峰,2003)。不同的学者对会计理论有着不同的解释,现代会计理论仍处于不断发展的时期,不同观点的存在表明了会计理论的研究价值。美国莫斯特(K.S.Most,1986)在《会计理论》(第二版)中认为:“理论是对一系列现象的规则或原则的系统描述,它可视为组织思想、解释现象和预测未来行为的框架。会计理论是由与会计实务相区别的原则和方法的描述组成。”美国亨德里克森(Hendriksen,1992)在《会计理论》中指出:“会计理论可以解释为一套以广泛的原则为形式的逻辑推理。这些原则可以:使实务工作者、投资人、经理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前的会计实务;提供评估当前会计实务的概念框架;指导新的会计实务和程序的建立。”值得注意的是亨德里克森并不把解释实务作为会计理论的首要作用。通过解释以便理解会计实务虽然也是会计理论的任务,但理论的首要任务是评价实务和指导、发展实务。我国葛家澍(1989)认为“广义的会计理论包括会计思想、会计观点到构成会计原则、准则基础的理论;我国娄尔行(1982)则提出“会计理论是会计实践的抽象,是把会计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高度的抽象。从以上对会计理论的阐述中,可以得出结论:会计理论是积累起来并与会计相关的知识体系。不同的会计学家对会计理论的不同界定,从侧面反映了会计研究本身的发展,特别是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会计理论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会计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改变。
(二)会计理论的作用会计理论研究可以达到四个目的(美国会计学会,1966):一是确定会计的范围,以便于对会计提出概念,并有可能建立会计的理论;二是建立会计准则来判断、评价会计信息;三是指明会计实务中有可能改进的一些方面;四是为会计研究人员寻求扩大会计应用范围以及用于社会发展。
会计理论的作用就是为选择某种方法、舍弃另一种方法或另几种方法,提供一个正当的理由。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解释现存的会计实务。解释是指为观察到的会计实务提供依据。会计理论不是抽象的、无益的和琐细的分析,而是侧重于研究会计行动的思想。会计理论阐明了会计行动的原因。建立会计理论的意***是对现行的惯例进行论证和批判,而会计理论形成的主要动力来自必须对会计所做或期望要做之事提供证据。同时会计理论又要接受会计实务的验证。所以,美国会计学家AhmedBelkaoui认为:“某种给定的会计理论应能解释会计现象,但当这些会计现象出现时,它们又反过来验证理论。”第二,预测或指导会计实务。从会计发展的大量历史事实中可以发现,会计理论对会计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并使会计能够更好地履行其职能。会计理论是对会计实践的理性认识,是揭示会计实践其内在的、本质的规律。理论来自实践,研究会计理论是对会计实践进行总结、归纳,可以推动会计实践向前发展,同时会计理论又服务于实践,进而使会计工作得到提升。
二、中美会计理论比较
(一)中美会计模式的比较当前对会计模式的定义有:一是,会计模式是按一定的会计特征对会计系统内诸要素所进行的综合与描述。二是,会计模式是对客观存在的会计工作采用抽象方法进行的模拟,是指为实现一定会计目标,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会计标准形态。三是,会计模式是指对一定社会环境下会计活动的各种要素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综合描述,反映各种要素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与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会计模式的分类,就是根据会计模式的某个特征或标志对各个国家会计模式进行的集合"归类。其中缪勒把会计模式分成以下四类:宏观经济模式;微观经济模式;***学科模式;统一会计模式。缪勒的分类标准是会计发展的理论依据,现实中每一国家的会计学科都程度不同的受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策以及微观经济理论的影响,也都有自身的会计概念。美国会计学会则有以下几种分类:英联邦;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联邦德国/荷兰;美国;共产主义国家。这种分类的不足首先是分类标准有很强的主观性,其次是内部缺乏逻辑一致性,再次是它列示的每一模式的会计特征与分类标准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美国企业的会计概念、程序与方法,是在企业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要求通过建立完善的、***的会计准则来规范企业会计实务,强调确保企业收益决定的现实性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公正性与连续性。阿伦博士根据保护谁的利益,将各国会计模式分为五类,其中美国会计模式单独成为一类,美国会计强调企业会计主要应保护权益性证券投资者的利益;根据各国所依据的经济体制不同,美国会计模式是一种典型的竞争性市场经济会计模式并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在会计管理体制上,强调专业导向、行业自律,较少依赖法律和***策,***府在会计管理上的作用有限;二是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上,强调制定会计准则的主体以民间职业团体为主,会计准则注重灵活性、可选择性。中国的会计模式属于面向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的混合会计模式,国家将主导会计准则的制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模式与国际接轨的道路上在不断迈出步伐,对美国的会计模式也已有所借鉴和融合,但仍呈现出以下明显特征:首先,在会计管理体制上,强调立法管理和行***管理,虽然认为民间职业团体也有参与管理会计工作的必要,但主要是***府出面以法律、***策等形式统一管理会计工作;其次,在制定会计规范时总力求使各种会计主体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偏向统一,并力求会计规范的完备化和法制化,强调会计规范的指令性和强制性。这样的会计模式应该说是符合我国目前的人文环境和总体会计环境的,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二)中关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比较20世纪70~80年代以会计目标为起点的概念结构公告,直接由美国会计制订机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以下简称FASB)研究和。这说明,会计准则制订机构本身需要概念结构。它不仅需要概念结构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订、为尚未颁布准则的会计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性框架、增强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任和理解等,而且需要概念结构来充当其辩解的借口。在国际会计趋同的今天,各国会计准则的规定,必须奠定在大致相同的概念基础上,否则将给会计准则和会计国际化带来诸多障碍。我国于2007年开始实行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是目前中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雏形。该准则共包括十一章50个条款。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计量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等。从本质上看,我国的基本准则与IASB概念框架基本趋于一致。但与IASB概念框架相比,我国的基本准则仍表现出以下特征:在名称上,我国以基本准则取代了概念框架的称呼。在体例结构和表述上,基本准则表现出高度概括的、法规式概念框架的特征。增加了“财务会计报告”。增加了“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重新理顺了损益表要素。IASB概念框架的损益表要素包括收益和费用。其中收益包括在主体正常活动中的收入以及利得;费用包括在主体正常活动中的费用以及损失。我国基本准则的损益表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利润包括收入减费用后的净额以及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与IASB概念框架相比,我国基本准则关于会计要素安排的另一个重大特征是,将利得和损失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和直接计人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而IASB概念框架中的利得和损失只属于损益表要素。
(1)会计目标和目的比较。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会计界(主要以美国为代表)对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是将目标放在第一位。而我国会计界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研究会计的基本理论时,会计职能是争论的中心话题之一。我国会计界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很少涉及目标的研究与讨论,即便有,也是以介绍西方理论为主,对会计目标理论研究甚少。从内容上看,真正提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决策有用性,并以其作为财务会计理论的起点,是在1953年史度伯(staubus,G.J.)的开拓性研究、特别是70年代初期AICPATrueblood委员会的研究报告以及美国FASB的概念结构公告以后。西方会计界在研究会计目标时,一般都不区分财务会计的目标与财务报表(告)的目标。美国FASB在第l号概念公告中,将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确定为以下方面:一是财务报告应该提供对现在的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二是财务报告应该提供有助于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的实得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三是财务报告应该提供有助于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的实得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即财务报告的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而FASB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分别从现金流动的数额、时间分布等和企业经济资源等角度来界定。财务会计目标在会计准则制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能借鉴美国会计界数十年的经验,但是根据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发育状况,试***模仿美国FASB用“决策有用性”的思路来确立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未必恰当。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比较。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指会计信息所应当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它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的约束,主要回答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才算有用或有助于决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比会计目标更具体地指导会计的确认、计量和信息的传递。美国会计学会于1977年的报告《会计理论与理论认可》认为,为了做到制定有用的决策,会计信息必须具备相关性、町靠性、客观性、可验证性、不偏不倚以及精确性等质量。FASB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一部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评价与指导会计准则的理论体系,对会计实务不具有约束作用。中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描述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但没有明确表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划分层次,也没有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彼此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做出必要的说明。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表述形式上,我国的基本准则表现出高度概括的法规式概念框架的特征。
(3)会计确认与计量的比较。美国把会计要素分为十大类,即资产、负债、权益、全面收益、业主投资、业主派得、营业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与之不同的是,我国会计要素共有六个,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对比可以看出,美国没有把利润作为一个***的要素,而我国则把利润作为一个***要素,这种差异与中西方对财务成果的侧重点不同有关。西方将企业“所得税”作为费用项目,与其他费用一样,均应将其与收入抵减,获得经营活动最终结果。而我国在较长时间内都是将所得税作为企业与国家进行利润分配的分配项目,这是由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资本是国家投资而引起的。我国2007年开始实施的基本准则对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了重大调整,是本次基本准则修改的核心部分,主要是以2000年***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进行了重新定义,取代了原准则会计要素的定义。此外,新准则还吸收了国际准则中的合理内容,如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由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作为更高权威的文件,规定了会计要素只有6项,所以新准则将两者在”利润”要素中加以体现。原准则表述为“利润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而修订后的准则表述为“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基于会计计量在财务会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我国修订后的基本准则新增了会计计量的规范内容,对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基础的概念、含义、应用条件等做出原则性规定。其主要原因是随着我国会计实务的发展,历史成本之外的计量基础被逐步引入到会计准则中。而原准则没有对会计计量做出一般性规范,仅在一般原则中对历史成本作了原则性规定,显然无法满足要求。
(三)中关会计准则比较会计准则是会计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会计准则的研究拓展了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同时也推动了会计学科的完善和发展。(1)我国会计准则由中国***制定和的,属***府管制模式。其最大特征是***府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拥有直接的制定或干预权,这种制定或干预权一般是通过***府财***经济部门来实施的。***府管制模式下制定的会计准则具有较大的强制性,准则本身就是行***法规的一部分,因此它对财务报表的编制者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可以避免准则在应用上可能存在的对部分会计处理的争议。美国公认的会计准则是由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机构制定的。它是一个由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授权和监督下的民间机构。在组织形式上,FASB脱离了AICPA的直接领导,而归属于由职业团体的代表组成的财务会计基金会(FAF)。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具有以下特点:其成员不都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指定,而且不与任何客户的利益相联系;***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采用民主的制定公认会计原则的程序;有丰富的研究经验。由两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会计准则是由国家***府部门即***制定和的,因此它具有极高的权威性,但由***府机构制定准则,可能会出现如强调***府意志、忽视民间企业的意见,从而造成会计准则缺乏客观性、中立性。而美国会计准则传统上由民间机构制定,***府则发挥促进、评论与确保贯彻执行的作用,所以比较客观和中立。(2)中美会计准则制定上的差异,在模式上除制定机构不同外,我国的准则制定过程不如美国严谨,也缺少对准则制定过程的理论研究。
(四)会计国际协调的比较近年来,由于跨国公司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需要,会计的国际协调日益重要。所谓会计协调化是指通过一些国际性组织或专门机构,制定或认可采纳统一的会计准则或其他标准化文件,促进一定地区或世界范围内各国会计实务和财务信息的统一和可比的活动。2002年布什总统签署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会计、审计业务进行全面调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了《关于美国以原则为导向制定会计准则方法的建议》,开始了逐步向原则导向调整的新里程碑。按照《Sarbanes-Oxley法案2002》的要求,美国SEC完成了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的研究报告,这表明美国已开始对以多年来一直坚持会计原则导向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靠拢。这是美国会计准则制定者第一次在修改本国标准时,考虑引入其他会计准则。U.S.GAAP和IFRS趋同的前景是美国已加快了与IASC的合作,为监督和鼓励建立一套单一的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而努力。我国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是以当时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概念框架为蓝本起草的,这是中国的会计改革开始真正迈向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的步伐。2001年***了《企业财务报告条例》,修改了会计要素的定义,这些新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概念框架中的相关定义基本上一样,这是我国会计向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所迈出的重要步伐。2006年***新会计准则参照国际会计准则修改,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内容上基本一致,但我国会计监管体系尚不健全,作为一个经济转轨国家,在市场发育、法律制度等环境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是否能保证,尚待执行中的检验。
三、中美会计理论存在差异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与经济状况的基础不同林毅夫(1995)认为社会科学的理论在本质上是一个用来解释社会现象的逻辑体系。一般说来,解释的现象越重要,理论的影响也就越大,自18世纪工业***以后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最大、最强的经济是英国,英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心,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的重心逐渐转移到美国,经济理论研究中心和著名经济学家的产生地也就逐渐随之转移到美国。我国自1979年开始进行改革以来,经济取得了奇迹般的增长。现在国内外许多研究认为,只要我们能够保持***治稳定并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最迟到下个世纪30年代,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世界经济学的研究中心很可能转移到我国来。
(二)中关两国法律法系不同美国和英国是海洋法系国家的会计模式,我国法律体系类似于大陆法系,通过会计立法来规范会计行为是我国会计的重要特征。同时,一个国家民众的法律意识对会计的影响也十分巨大。美国等西方国家都强调法治,民众一般都有很强的法律意识,习惯于依法办事。会计也是如此,会计团体长期实行“职业自律”,并且在社会上具有较大影响力,这些会计团体在准则制定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会计规范制度比较完善,会计工作质量往往较高,会计的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水平均处在世界前列。而我国由于长期受封建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强调人治,民众的整体法律意识相对较差。因此会计工作中有法不依、***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比皆是,会计工作秩序较为混乱,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至今仍较为严重,会计规范制度的完善也因之受阻。
(三)中美人文环境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不鼓励竞争和优胜劣汰,提倡共同富裕和助人为乐。这些文化特征反映在会计理论上是“遵规守道”,缺乏开拓精神和竞争精神,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强调统一性,习惯于遵守明文规定。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尊重个性,强调个性的发展,极力推崇个人主义,激发个人创新的积极性是美国社会文化的显著特征。这种文化的作用使得理论创新不断,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会计管理体制上,就形成了美国职业自律型的特点,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强调真实反映和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提倡个人专业判断和灵活处理,会计处理偏向乐观,并不断创新,保守程度较低。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世界经济概论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