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信息毕业论文10篇

经济信息毕业论文篇1

信息产业经济论文3900字(一):基于投入产出的安徽省信息产业经济效应论文

运用投入产出理论,将信息产业细分为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以安徽省2007年和2012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为例,揭示了信息產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指标,并对安徽省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由此揭示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前言

信息化已经成为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诸多行业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交错关联。国内不少学者对信息产业的关联效应作了相应研究,例如徐丽梅指出我国信息产业是中间投入型产业,对上下游产业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推动力;盖建华认为信息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力很强,但整个信息技术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比较低;周敏认为浙江省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具有不同程度的依赖,但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对信息产业的推动作用还比较小。

目前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认识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并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信息产业以及促进国内信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现有的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应用我国或者某一个地区的单独一张投入产出表,这并不能看出信息产业的关联效应动态变化情况。安徽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首个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份,其信息产业经济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如何?基于以上分析考虑,本文基于最新的安徽省2012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以及安徽省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对安徽省信息产业经济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进行动态比较分析。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选取

1.投入产出分析说明。投入产出分析法是利用投入产出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再生产各环节之间数量依存关系进行分析的经济数量方法,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是:中间需求+最终需求=总需求(总产出),中间投入+初始投入(增加值)=总投入,总需求=总投入。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工具是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是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投入与产出的数据表,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是:中间需求+最终需求=总需求(总产出),中间投入+初始投入(增加值)=总投入,总需求=总投入。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指标有:

(1)直接消耗系数也称作投入系数,计划公式为,其中,是部门生产中消耗的第部门产品的数量,是部门的总投入。直接消耗系数越大,说明部门对部门的依赖程度越大。

(2)影响力系数。影响力系数越大,说明该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越大。大于1,说明产业对社会生产的影响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小于1,说明产业对社会生产的影响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等于1,说明产业对社会生产的影响程度等同于社会平均水平。

(3)感应度系数,感应度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受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大。某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大于或者小于1,说明该部门的感应程度在全部部门中位于平均水平以上或者以下。

2.数据来源和结构调整。我国或者某地区的投入产出表每逢尾数是7和2的年份编制一次,本文所需基础数据来源于安徽省2007年以及2012年投入产出表中的42部门表。根据2007年投入产出表与2012年投入产出表,结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1)中对信息产业的表述,本文将信息产业分为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其中信息制造业主要是指“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主要是指“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研究需要,本文将2007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调整为包含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剔除信息制造业)、信息制造业、第三产业(剔除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的5×5部门的投入产出表。

三、实证分析

1.信息产业发展状况。为了了解安徽省信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我们利用调整后的2张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出各产业部门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整体而言,安徽省信息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少,远远落后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且信息产业2012年的比重比2007年有所减少,说明安徽省信息产业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还较低,从信息产业内部来看,2012年信息制造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7年有显著增加,反映出信息制造业发展相对较好。

2.产业关联效应。产业关联效应是指经济系统中各部门间的关联关系,其衡量指标主要有直接消耗系数。通过计算安徽省5部门各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信息制造业对第二产业、信息制造业自身以及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大于0.1,说明信息制造业每增加1万元的总产出,需要第二产业、信息制造业本身以及第三产业各投入1000元以上,反应了信息制造业对第二产业、信息制造业自身、第三产业的依赖度较强。信息制造业对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2007年和2012年均为0,说明信息制造业对第一产业的发展没有起到任何拉动作用,且这种状况没有得到改善。(2)信息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大于0.1,说明信息服务业每增加1万元的总产出,需要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各投入1000元以上,信息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依赖程度较大。信息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的依赖度较强,这主要是因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对为其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的上游产业的拉动能力较强,但是2012年的系数要小于2007年的系数,反映出信息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这种情况应该得到重视。信息服务业对剔除自身的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较大,说明部门内部产业性质相近、相互关联度大的特征,这有利于服务业内部集聚经济的形成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且2012年的系数要高于2007年的系数,说明信息服务业对其它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在增强。以上主要分析了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对其它产业的依赖程度,下面分析其它产业对信息制造和信息服务的依赖程度。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低于0.01,且2012年的直接消耗系数都要比2007年有所减少,反映出这些产业对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直接关联度和依存度本就较低,且依赖程度还在减弱,尤其是第一产业对信息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均不大于0.001,第一产业每增加1万元的总产出,需要信息产业投入不高于10元,反映出安徽省农业对信息化的需求较低,安徽省农业信息化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3.产业波及效应。产业波及效应指某一产业发生变化后,會引起其直接相关产业的变化,并且这些相关产业部门的变化又会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下去。反应产业波及效应的具体测度指标有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1)通过计算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可知2007年、2012年信息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分别为1.2670、1.2351,信息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都高于1,说明信息制造业对社会生产的影响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信息制造业对国民经济有较大影响,加大对信息制造的投资,将促使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信息服务业无论是2007年还是2012年的影响力系数都小于1,但2012年的影响力系数要高于2007年系数,说明信息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有所增加,其对国民经济其它产业的影响、辐射能力在逐步提高。(2)信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2007年和2012年的感应度系数都低于1,说明信息产业还没有成为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且和2007年相比,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2012年的感应度系数有所减少,这说明其它产业的发展对信息制造和信息服务的需求在减少,但也反映出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受其它产业的制约作用有所减少,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性在逐步提高。

四、结论和***策性建议

1.分析结论。(1)安徽省产业结构仍然体现出明显的“二三一”格局,第二产业比重最大,信息产业规模还比较小,且信息产业2012年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7年有所减少,说明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2)安徽省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对其它产业有不同程度的依赖,尤其是对第二、三产业的消耗系数较高。(3)无论2007年还是2012年,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都要大于感应度系数,因此安徽省应该采取主动发展的模式来发展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其他产业来推动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4)安徽省农业信息化程度还不高。第一产业对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很小,说明农业对信息产品的需求极少,反映出安徽省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

2.***策性建议。(1)推进信息产业与其它产业的互动融合。信息化在安徽省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体现的作用还不够,需要安徽省积极实施“互联网+”系列行动,逐步提高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三化”融合。(2)加快信息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作为科技大省,安徽省应积极推进现有的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同时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以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契机,积极加大对研发创新平台的引进力度,逐步增强安徽省的科技创新水平和信息化水平。(3)加大***策支持力度。单纯依靠信息产业自身能力还很难实现快速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府通过集聚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加大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等信息产业细分行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培育基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信息产业发展新动能。

信息产业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信息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论文

摘要:新时期,人类社会走向了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通讯科技等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朝着信息化时代转变。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正在以强大的势头和动力走进人类社会、人们的生活,形成了庞大的信息产业,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全新力量。本文分析了信息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关键词:信息产业;经济发展;贡献;研究

中***分类号:F127;F49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信息产业的发展既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成果。新形势下,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我国逐渐走向了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了以信息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我国形成了巨大的信息工业产业链,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根据行业专家的总结,信息产业是一门服务型产业,负责信息的生产、传输与服务,能够为社会各个行业、企业提供及时、到位的服务,推动整个社会的高效建设与发展。

目前,我国信息产业通常包括两大部分:第一,信息设备加工业,该行业主要负责通讯设备等的生产加工,这些设备或产品具有电子处理、记录与检测等功能,从而有效控制设备产品的生产过程;第二,信息服务业。利用电缆系统来进行信息的处理与传输、通讯,这其中主要是指软件开发行业、信息服务业等。

根据调查显示,工业化道路以来,我国的信息产业一直处于稳步发展的状态,信息产业的增加值已经达到千亿元,而且始终保持稳固上升的增长势头。与信息设备制造业相比,信息服务业的增幅更大、增速更快,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整个社会正在走向信息新时代,人类社会对于信息服务的需求度也必将有增无减,信息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也意味着信息产业正在走向结构优化阶段,发展方式得到了优化调整。总体来看,信息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信息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信息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入了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流,对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具体体现在:首先,信息产业自我产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其次,优化与改造传统产业创造的间接经济增长值。

下面将利用贡献率指标来深入剖析信息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直接贡献,同时,通过弹性分析法来预测信息产业所创造的间接经济增长值。

1.直接贡献率分析

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分析标准,贡献率一般有直接和间接之分,前者主要指信息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后者则是指不同产业增加值和GDP增量之间的比值,用于信息产业,则分别用Cd(it)和C(it)来表示,具体有如下关系式:

Cd(it)=AVit/GDPx100%

AVit------------信息产业增加值

C(it)=ΔAVit/ΔGDPx100%

经***调查显示,信息产业对GDP的直接贡献率仅有12%上下浮动,在2007年甚至只有10.85%,随着国家财***支持性资金的投入,一些重要的信息产业项目建设、开发,才逐渐提高了其对GDP的直接贡献率,在众多与信息产业相关的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异常迅速,在整个信息产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最近几年内一些与信息设备相关的硬件加工、制造等行业企业也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创造做出了直接贡献。

总体来看,信息产业对GDP的直接贡献率逐渐呈向上发展的趋势,这就意味着信息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有着巨大的潜力,而且信息产业的发展稳中求进,同时,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其他与之相关的产业,甚至一些传统产业也都得以带动发展、优化与改造,由此来看,信息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间接贡献率正在逐步上升。

2.间接贡献率

所谓的间接贡献率则指的是GDP对信息产业增加值变化的反应程度,这种反应程度用Eit来表示,具体可以通过GDP变化的百分比和信息产业增加值变化的百分比间的比例关系来表示,具体的关系式为:

Eit=ΔGDP/GDP/ΔAVit/AVit

由于无论是GDP还是信息产业增加值,都呈正向发展,此公式得出的结果通常为正数,对整个社会近五年的统计数据带入此公式,最终得出的Eit结果趋近于1,甚至大于1。

当Eit<1时,信息产业自身发展较快,超出了GDP的增长速度;当Eit>1时,则意味着信息产业发展放缓,落后于GDP发展速度。

经过近五年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信息产业对于GDP的间接贡献率相对较小,这就意味着对国内经济的贡献更多地体现在直接贡献率方面。

3.提高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率的对策

(1)加大力度扶持信息服务业

在以信息通讯为主流的现代社会,信息服务业势必会对GDP的发展带来更大的贡献,对此,国家有必要加大力度来扶持信息服务业,既要调动市场经济的作用,驱动企业自主研发信息服务性产品,又要加强***府的调控,利用经济、***策等职能性措施来支持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加大财***资金的投入,同时,逐步创建人才吸引机制,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招贤纳士,形成巨大的人才储备力量。

(2)加快信息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信息产业的发展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要重视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信息型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自主研发能力,开发出更多的信息服务产品,并不断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善于利用国内、国外先进技术,以此为基础来逐步开发、创新,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信息产品,参与国际竞争。

创建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部分实力相当的信息服务类企业努力走向国际市场,逐渐占据更多的国际、国内市场份额。要进一步优化信息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同时,也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支持并带动与之相关的其他行业,例如:传统工业、制造业等的信息化发展,逐步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此外,还要积极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支持传统产业科学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信息服务来辅助支持传统产业的发展。

经济信息毕业论文篇2

论文摘要:信息不对称将降低市场效率,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丈章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大学生就业系统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以此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进人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03年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进人快速增长期,“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状况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目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劳动力供给充沛、经济发展的动态不均衡、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毕业生的择业观等因素都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然而大学生就业的信息不对称也是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试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高校毕业生择业遇到的诸多问题加以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内涵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美国三位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彭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经济学理论,为此他们获得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当市场的一方无法观测和监督另一方的行为或无法获知另一方行动的完全信息,抑或观测和监督成本高昂时,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所处的不对称状态。该理论主要是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是如何运转、失灵或消失的,揭示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次货市场”理论与人们的“逆向选择”行为。

“次货市场”出现的关键原因是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时,产品的卖方市场比买方市场拥有更多的信息,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众多卖者加以限制,其结果只能是众多参差不齐的企业所生产的品质不同的商品充满市场,买方又无法根据市场价格信息来判断产品的优劣,最终优等产品被劣质产品挤出市场,形成产品价格质量螺旋下降的恶性循环。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逆向选择”是指当市场交易的一方缺乏完善的信息,无法观测到产品或服务的类型和质量,或者当市场交易的一方无法观测到另一方的行为,而这种观测不到的行为又会直接影响到交易的结果,一方出于利己和机会主义的动机而作出损害对方利益的“败德行为”。

在就业双向选择制度下,高校、求职者与用人单位都从最大可能维护个体利益的角度出发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的拘私行为,导致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难以最优化。

二、大学生就业的信息不对称及效应

信息不对称使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充满了风险。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之间长期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其实,信息不对称贯穿于大学生求职前准备与求职进程等大学生涯的全过程。

1.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学生和家长对学校信息及未来就业信息掌握和判断的不足,容易形成不完善的预期,造成报考风险。甚至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听从父母的意愿报考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使其个体难以充分得到发展。同时,在招生时高校只通过网络录取,对于学生的素质、能力缺乏了解,无法知道学生是否合适本专业的学习与成长。进校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面对众多学生难以进行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指导,无法准确掌握学生的信息。

2.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高校应当在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设置招生与专业,合理安排课程与知识结构,促进学校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相接轨。然而市场经济的瞬息变化、大学生的培养周期,使高校很难及时地获得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数量等的信息;同样,用人单位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专业的设置,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合乎他们的要求,也没有能够通过效的途径向学校传递这些信息,这也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3.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交易过程中,信息经常处于不对称状态。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畅通,一些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信息如岗位、人数等,由于公布渠道不同,毕业生未能及时获得。用人单位因为招聘时间仓促并不能知道求职者的真实工作能力,这就会造成招聘录用的决策失误,从而引发招聘的风险,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用人单位良芳不齐,经常会有以招聘为由欺骗毕业生;或为了吸引毕业生,也将单位情况进行包装,制作虚假的宣传海报,许以丰厚的待遇,最终双方以不愉快结束。

4.大学生就业中信息不对称的效应

信息不对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而这种信息不对称会产生的各种效应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分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交易过程中,信息经常处于不对称状态。任何一方对信息的隐瞒、虚构都会造成另一方的损失。当双方都意识到了这种状况发生的可能时,就会出现“逆向选择”或“败德行为”。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逆向选择”主要表现在: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存在着大量优秀的毕业生和能力一般或很差的毕业生,其能力各不相同。在签订就业协议前求职者知道自己的能力信息,而用人单位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一些毕业生通过“包装”使自己看起来很优秀,用人单位在不能掌握学生个人信息的情况下,会作出错误决策。对次优的毕业生录用必将很多优秀的毕业生排除在外,即造成人才招聘中的“以次充好”、“次货市场”现象,“次的”毕业生最终把“好的”毕业生排挤出了市场。通常情况下,应聘者所愿接受的最低工资应充分体现毕业生的能力和才华,能力越高者其要求的工资待遇的预期底限越高,否则将不愿屈身受雇;相反,低能力毕业生趋之若鹜。假如企业在目前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中产生“物美价廉”的招聘原则,降低工资的后果会引发更多的“优秀生”退出求职者队伍,形成愈演愈烈的逆向选择,导致大量优秀的毕业生闲置与浪费。然而,当用人单位被虚假信息蒙蔽后痛定思痛,则可能提高招聘的条件。虽然能使求职的毕业生能力上升,但它所支付的高于市场一般水平的工资就成了它挑选高能力毕业生的额外成本,从而就会减少招聘人数。如果全体用人单位都采取提高工资这一措施,就会造成社会工资水平的不断抬升,从而最终引致整个社会对毕业生吸纳能力的下降,进而促使本已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境况雪上加霜。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信息不对称还突出表现为败德行为。败德行为也称为道德风险,是指信息占优势一方为自身利益而隐瞒相关信息,对另外一方造成损失的行为。目前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缺乏有效监督惩罚机制的情况下,交易双方在作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决策时,很容易发生道德风险。如有些单位为利用招聘会来推销企业形象而夸大招聘名额,甚至只“招”不“聘”;或挖掘大学生中潜在的培训市场,以招聘为诱饵进行岗前有偿培训,其不良影响却是:无形中损伤了大学生就业的信心,浪费了社会资源,又挥霍了应聘学生的精力与财力。另一方面,少数毕业生在求职简历中弄虚作假,结果促使用人单位对其产生过高期望,当真实表现与高端期望形成强烈对比时,由此而引发的“高分低能”的心理暗示将促使企业进一步抬高雇佣槛,从而对其他毕业生的应聘产生不利影响。还有一些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有“保底签约”的情况,等再找到了更满意的工作时就无情毁约,导致用人单位的损失。精通博弈的用人单位为应对无故跳槽的出现,只与毕业生签订临时协议而非正规的劳动就业合同。这类单位在协议中设定实习期,而在期满后以各种借口单方终止协议,拒绝把受聘者转为正式职工。这些道德风险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

三、对策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是由于信息传递的失真和非零成本造成的,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根本办法就是有效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降低信息传递成本。因此,我们要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基本特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市场机制,从“软”、“硬”层面为解决问题创造更好的条件。

1.高校科学规划专业设置,适时进行战略调整

伴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进而推动人才结构的调整,因此,高校作为输送人才的基地应具有战略眼光,科学制定学校发展长期规划,并根据外界客观条件与自身主观条件的变化对学校专业、门类方向进行适时的调整。笔者认为,高校在学科专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专业调研与市场调研相结合。即充分在调研国内外相同类型学校专业发展基本趋势的基础上,结合考察人才市场在各领域中的需求状况、历史变化、成长阶段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本校专业特色、专业调整、课程设置等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效率。

2.加强大学生就业公共信息化平台建设,减少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

企业与毕业生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性,造成这种不对称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传递的途径。从企业岗位需求信息到毕业生之间夹杂诸多环节,使信息所包含的内容受到各种主观影响而失真。因此,***府部门、高校、企业应加大信息化公共平台建设的力度,利用网络技术通过就业网将企业的岗位需求同毕业生个人信息直接挂钩,减少了中间环节信息载体的主观影响。我们可以借鉴香港联校就业信息系统的模式,构建省市高校毕业生信息服务公共平台,快捷、安全地向毕业生提供大量有效的就业信息,向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毕业生信息,向就业工作人员提供便捷强大的信息管理手段,从而实现信息共享、***策、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学校可从就业网信息中判断出未来几年社会所需专业人才的类型,进而设定相关专业。

3、拓展校企合作领域,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目前,随着企业和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深人,校企开始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全方位合作,合作力度也逐步加强,甚至“订单式教育”悄然出现。校企共建教学科研实验室,建立就业、实践基地,很多毕业生参与了相关的合作项目,对企业有深刻的了解后将其作为自己的毕业就业选择。企业在与高校的合作过程中,一方面更加清楚了高校在该领域的人培养水平,另一方面也更好地宣传介绍了自己。校企合作是促进学生同企业沟通了解的有效信道,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样降低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最大限度避免了前文所提到的人才“逆向选择”与“次货市场”等问题的出现。

经济信息毕业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就业信息;信息不对称;就业观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由此三位经济学家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程度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一方,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一方,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为两种结果:一是信息占优方面利用信息优势常常会做出“败德行为”;二是信息处于劣势方面要承担风险,从而使自己在面临交易中做出“逆向选择”。由于“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信息不对称市场缺乏效率。这一理论为很多市场现象,如股市沉浮、就业与失业、信贷配给、商品促销、商品的市场占有等提供了解释,并被广泛应用到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等各个领域。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部长袁贵仁在全面总结了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时指出,在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并强调指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6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然而,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众多,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出现了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与学校提供的大量毕业生之间存在匹配差异。因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下大气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进行分析,提供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信息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大学生毕业生拥有更多信息,另一种是用人单位拥有更多信息。其结果是:当大学生毕业生拥有更多信息,其表现是大学毕业生不知道哪些企业用工,以及用工要求如何;对企业的真实情况、承诺的可信度、工资发放情况、工作环境如何以及劳动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等信息不能全面掌握。当用人单位拥有更多信息时,企业不知道所需人才在哪里,即使有可选择的大学毕业生,但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对大学毕业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劳动能力、文化素质不能全面了解,出现企业招工难现象。两种情况的最终结果是大学生资源不能得到有序的整合和合理的配置。

二、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表现

1.宏观层面上的表现

(1)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培养人才的目标已由精英教育转变到大众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美国高等教育专家马丁·特罗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大众化教育理论,认为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英才(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在15%~50%之间,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在50%以上,为普及教育阶段。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在9.8%左右,2006年增至22%,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因此,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而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成为相对多数人的权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2)从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方向发展,大学毕业生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社会精英、“天之骄子”,而是社会普通劳动者。从1999年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1998年的招生人数为108万,1999年扩招比例高达47%,达到160万。其后三年分别以25%、17%、10%的速度增长,到了2009年,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629万人,几乎达到1998年招生人数的6倍。大学扩招,全国从最初5%的毛入学率一跃到目前的27%,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短短10年中,“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事实上,在2002年中国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目标,实现了精英到社会普通劳动者身份的转变。

(3)就业方式发生了变化,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分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溃乏,大学生一向被视为“天之骄子”,光彩夺目,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稳定,收入不菲,素有“铁饭碗”之美谈。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进一步扩招,就业制度进行了改革,由以前的“统包统分”转变为“市场调节、***府调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策,所有的毕业生均需进入人才市场双向选择。毕业人数增长了,就业机会在同比增长的同时,却相对减少;就业期望提高了,就业岗位质量却相对下降了,因此,双向转变(就业***策转变、就业环境转变)促使大学生务实地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回炉”现象雄辩地证明了就业理念与行为日趋理性。

(4)社会的需求状况发生了变化,企业用人不再是唯学历、唯文凭,而是创造社会效益、个人能力转变。用人单位用人观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学历论”转为“能力论”。用人单位开始抛弃过去那种“学历论”的人才观,如海尔集团在对待人才方面不是通过“相马”的形式,而是通过“赛马”的方式选聘合适的人才。20世纪90年代,许多用人单位招聘方式只看学历,以学历论能力,对大专以下的专门人才不屑一顾,事实证明,以“学历论”作为选聘人才的方式有不合理之处,因为个人的能力是多方面构成的,文化知识仅是其中一项而已。专业壁垒限制逐步淡化,招聘职位需求,不再专门为科班出身的毕业生提供,用人单位在招聘职位时明确表示,专业不限、有从业资格证、工作经历即可。反映了用人单位在用人观方面发生了改变,从实际岗位出发选聘适合岗位的人才。

2.中观层面上的表现

(1)培养人才的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学校是培养与输送合格人才的阵地,是联结用人单位与学生的纽带。事实上,学校不能为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架设宽方通道,一方面,学校不了解当地经济状况,用人单位的用人情况,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同样,用人单位对高校培养怎样的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合乎他们的要求,不甚了解,没有很好的沟通与合作。另一方面,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弱,学校无力应付信息时代每日“爆炸性”信息,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如个别用人单位习惯于***府举办的供需见面会,还是人才市场的招聘会、如何让用人单位对学校学生的分布情况和专业水平有充分认识等等。

(2)教学计划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不明确,不能适用社会需要。一般而论,高等院校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责任,目标过于宽泛、不明确,没有合理的市场定位,以致学生学习理论时间过长、理论过多,知识面太宽泛,而专业技能相对不足,到手实际操作的能力大打折扣。因此,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学校没有一个具体、详尽的定位,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不会被市场接受,毕业生就业难也成为必然的现象。

课程设置内容陈旧,实践性差。“应试教育、偏重理论”大学课程大部分是原理性教育,而不是案例性学习,更不是实操训练。学完一门课程绝大部分的学生只掌握到“理解”的层次,缺乏将理论转化成自身——大量的项目实践,学生求职时别人问“你会做什么”,他只能答“我学过什么”。学校制定出的教学计划仍然强调理论教学,结果是学生的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损失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实践性课程开设较少,且少数实践性课程也变成讲技术的课程,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

(3)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从专业理论教学方面来看,教学方法单一、死板,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差,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教材中的各种例题、习题,没有和具体项目需求相结合,不能够对课程内容作深入的理解。对于学生其他素质、能力方面知之甚少,对个人特长与潜质没有完整、清晰的了解。

3.微观层面上的表现

(1)主体意识增强。一方面表现为自身身份认同,大学生自我认识到与一般劳动者之间的差异,即使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也不会放弃自我身份认同。另一方面表现为自我意识、主体价值观及价值取向认同。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仍能获得社会普遍的积极评价。而大学生自身也是素以富有理想、抱负和社会责任感而著称。在今天就业形势不甚乐观的情况下,大学生也以对社会的责任感而积极地应对这一社会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从自身出发,广泛联系用人单位,通过自荐、他荐的形式,甚至有的大学生通过“零工资”就业的形式,挖掘社会需求,解决社会整体就业形势难的局面。

(2)家庭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大多数毕业生生活于“人缘、地缘、血缘”关系的熟人社会,社会关系简单;另一方面,经济还不能***,加之有的家长管的太多了,使一些大学生缺乏独自生活的能力,到毕业时还摆脱不了家庭的影响;此外,农村或边远贫困地区的毕业生,家长不愿让孩子毕业后再回到家乡。城市父母的工作不好的,就不愿让子女继承父母之业;相反,父母工作好的,就千方百计让子女回到身边来。

(3)从大学生本人来讲,职业目标模糊、职业意识淡薄。高考目标是进入大学求学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入学后学习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如缺乏对社会需求、专业培养目标的了解及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倾向的认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报考学校的专业、报考学校的培养人才模式存在着不了解的状况,加之缺乏对自身的理解,容易受外界的干扰。有一小部分学生对所报考专业不感兴趣,个人特长与潜质不能正常挖掘与发挥。

三、就业信息对大学生就业观产生影响的机制

1.从大学一年级始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始择业观教育,引导学生对就业信息的重要性正确认识

(1)从认识层面来看:社会整体就业的状况,学历已不是大学生就业的通用敲门砖,技术型应用人才倍受用人单位青睐。现在,用人单位对技术型的人才需求量大,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受到青睐。高级技工、技师占技术工人总量的3.5%左右,与发达国家占20%~40%的水平相差甚远。因此,在人才市场随处可见中专生打败大专生,大专生打败大学生的事例。因此,就业***策与就业环境的变化,技术型应用人才受到普遍欢迎的现状。

(2)从情感层面来看: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与学生自主成才目标配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需要什么,给予什么,不要太好,也不要太差。随着中国人事制度改革后,大学毕业生直接进人才市场,为大学生自主择业提供了灵活的空间。另一方面,随着人才市场竞争状况的加剧,也给高等院校培养人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才的培养的主攻方向不再以计划经济体制下培养精英的模式,而是应当转变到以培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方向上来。因此,从市场需求出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既节约培养人才的社会成本,也节约了培养人才的时间成本。一切以市场为导向,一切为经济建设服务。既不以“精英化”培养方式,也不以普通劳动者的培养模式,而是切实地通过实际训练在短期内能适应工作岗位的技术型应用人才。

(3)从意志层面来看:创新观念,与时俱进,以实用的理念指导各项教学工作。大学生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就业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社会声誉。“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学校和毕业生就业的生命线”,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学校应当从市场需求出发,改革专业培养方式,革新陈旧的课程和内容,鼓励教师改变呆板的授课方式,代以之实操的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因材施教,培育集知识、能力、人际交往、创新意识、团队合作、实践能力于一身的适合市场需要的技术型应用人才。

2.重视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面对现实,适应社会的择业能力

加强技能培训,课程与项目相结合,培养实际操作能手。以课程为先导,一个课程就是一个项目或几个项目,课程与实际项目紧密结合起来,以用人单位具体岗位目标为指南,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通过三至四年的训练,学生的各项技能均会有所增长。据调查,从用人单位对各种能力的要求来看,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65.9%),人际交往能力(56.8%),自我表达能力(54.5%)、专业能(47.7%)和外语能力(25%)。这就为加强技能培训与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通力合作,联合培训应用型人才。学校多到用人单位中走访调查,打破传统的“象牙塔”式的封闭教育风格,走出去、引进来,加强沟通与交流,把用人单位状况、用人标准等向学生宣传、讲解。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制定培养人才的方案,在用人单位技术、设备、作息时间等条件允许下,将教学活动直接迁移至办公现场,让学生亲身体验工作的愉悦。

经济信息毕业论文篇4

1.1闽台高校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比较分析

福建省本科高校信管专业布点于福州、厦门、泉州3个地区,每个地区各有3所,共9所高校,分别是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仰恩大学。漳州师范学院原来有设该专业,于2010年始可能因就业等方面原因停止招生。台湾的本科高校分成普通本科高校以及应用型本科高校两大类,科技大学属于应用型本科高校。部分科技大学设有硕士、博士点,拥有成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综合考虑高校类型、办学定位、资料收集情况以及我校与台湾合作办学情况,选取福建地区4所高校和台湾地区4所高校,进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闽台高校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比较如表1所示。由表可以看出,在台湾高校中,资讯管理系是一个开设时间较早的专业,且专业均归属于管理学院。福建高校开设信管专业相对较晚,部分高校开办专业较早,如1998年以前,华侨大学该专业时为管理信息系统专业;1995年仰恩大学开始招收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生,1999年更名为经济信息管理。然而,大陆信管专业归属于不同的二级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等),大部分院校沿用了国家规定的信管专业培养目标,少部分院校(如仰恩大学)做了些许改变,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和学校的办学定位做出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独特定位;在专业发展方向的设定上,各院校没有明确的规定,人才的分类培养意识不强。然而台湾高校以企业信息化作为社会需求来培养人才,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了具有各校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且台湾高校注重“全人教育”i在专业方向的划分上,各高校注重学校资讯管理系的办学长处,提出了不同于其他院校的特色发展方向:

(1)台湾辅仁大学:产业企业资讯管理、企业e化与产业资讯系统整合、资讯科技应用研究;

(2)龙华科技大学:网路管理与网路程式设计、软件程式设计、资料库系统应用、产业电子化资讯整合应用与管理;

(3)建国科技大学:电子商务程式设计与应用、资料库应用与企业资源规划、商业智慧系统分析;

(4)明新科技大学:资料库规划与管理、应用软件设计开发、网路系统管理、电子商务系统规划开发、系统分析与导人。由专业属于交叉学科,由于福建省信管专业教师大多出身计算机科学技术。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实施以来,福建省各高校均在当年将信管专业改为工学学位。信管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如何根据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特征和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设定合适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找到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各校信管专业的办学特色,推进人才培养改革的实施。因此,学校应根据区域发展的不同需求和学校的办学定位确定其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校的办学长处和教学侧重确定专业发展方向,以企业信息化作为社会需求来培养人才。

1.2闽台高校信管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培养目标经分解可转化为课程目标,课程目标通过课程设置实现,包括课程类型、课程结构、课程学分学时等。不同课程模块比例、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比例、必修课选修课比例、理论课与实践课将影响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对口率。如何合理设置其课程学分、学时比例,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台湾高校的最低毕业学分相对一致,大部分为128学分;福建高校的最低学分差异较大,在160?185之间,这与各校制定学分标准不同有关。从课程模块设置上,闽台高校均有公共课程和特色课程。台湾高校的课程模块设置较细化,重点在于专业的选修课程上,重视学生在专业方向确定的基础上选修相应的课程,做到课程自主选择。福建高校的课程模块设置特色则在于实践课程的集中设置,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做到时间自由支配,提高实践课程的完成度,各校对于选修课程的重视程度不一。从课程性质上,福建高校的理论课程比例明显高于实践课程,理论课程学分占最低毕业学分在80%?90%之间,实践课程集中在最后一学年或一学期完成;台湾高校虽未在实践课程方面设置相应的学分,但在理论课程中设有专门的实践(实验)课时,进行阶段性实践通过认定。在必修课和选修课方面,福建髙校较台湾高校的选修课比例较低,只占最低毕业学分的一至三成;台湾高校选修课比重相对较高,且设有相关跨校选修课程,校际间实行“学分互认,课程互开”***策。

1.3闽台高校信管专业主干课程开设情况比较分析

主干课程对于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应根据其专业特点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需求有计划地开设主干课程。1999年4月,受***高教司委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5所高校联合组成课题组,进行专业研究与讨论,确定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6门主干课程: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学基础、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管理。鉴于台湾高校资讯管理系和大陆信管专业对于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经济学)要求的一致,以大陆要求的信管专业6大主干课程及其在台对等课程进行专比较分析,比较福建高校和台湾高校6大主干课程的开设情况。闽台高校对6大主干课程的开设情况不尽相同。福建高校对各课程的学分和学时设置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管理学基础、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这四大课程较为重视,相应开设的每门课程学分在2?4分之间,学时在32?78间不等,并含有相关的实验课时;而对于信息管理概论及信息资源组织和管理两大课程,部分院校没有足够重视。台湾高校对资讯管理系发展方向的侧重点不同,对于管理学基础、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管理概论、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及信息资源组织和管理的开设情况各不相同。

1.4闽台高校信管专业实践教学比较分析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演练、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见习观摩、毕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设计竞赛等,这些实践教学环节综合集成了“实践教学体系”。台湾高校的实践教学重点在于实践与课堂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课堂的手脑并用,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另外,台湾高校并未设置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而是侧重于寒暑假的专题研究,形成相应理论报告或实践成果。必修课信息系统专题要求学生以一年时间研发一个真实完整的系统,并公开发表。实践课程是考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体现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环节,合理安排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很深刻的意义。因此,学校应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专业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内容。2.5福建高校信管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比较分析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托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设计基本方法去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教学过程,是高校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实践创新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衡量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尺度。由于台湾高校没有毕业论文(设计)的课程要求,现对福建高校信管专业的近5年内毕业论文(设计)研究方向进行比较。福建高校的实践教学着重于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两个方面,在毕业论文或设计方面,主要以学生自主选题、导师指导的方式完成相应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项目;另外,福建高校在信息技术的实践方面设置了相应的课程,重视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上的应用。福建高校信管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对于管理类、经济类、信息技术类的选题比例不尽相同。华侨大学主要侧重于管理类的选题方向,信息技术类选题也占有一定比例,但在调研访谈中,该校要提高信息技术类论文比例;集美大学2009届、2010届、2011届的毕业论文(设计)呈现了一边倒的情况,全部选题均为信息技术类,体现该校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泉州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类选题逐渐占有较大比例;随着办学时间的推移,仰恩大学近三届的毕业论文(设计)则均为信息技术类。经济类选题在各校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中都只占有很小的比例。学校应根据社会对信息化人才需求日益迫切的现状,适量加大信息技术类毕业论文(设计)的比重,根据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平衡各类毕业论文(设计)的比例。

2闽台高校信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差异性分析

(1)信管是多学科交叉专业,闽台髙校均围绕企业信息化为主题进行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从人才培养目标看,台湾高校“全人教育”(人的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培养理念可值得大陆借鉴。正如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所说:“大学要真正成为新观念、新知识、新人才的源泉,就必须彻底摒弃功利化的办学趋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2)台湾高校资管专业均隶属于管理学院,但提出了不同于其他院校的特色发展方向;大陆高校信管专业隶属不同学院,人才培养有不同侧重,但人才分类培养的意识不强、办学特色尚未明显形成,也未形成完善本硕博的人才培养体系。

(3)从实践能力培养方式看,福建高校实践培养重毕业论文环节、轻专业实习;台湾高校的实践教学重在实践与课堂理论教学相结合、各项专题研究。

经济信息毕业论文篇5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微观研究

中***分类号:F2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1-0110-02

一、中国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情况

1.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现状。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9年以来,中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使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根据***的统计数据,扩招前的1998年中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为643万人,到2007年已达到2 650万人。短短几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上升到2006年的22%,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阶段。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也急剧增加,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2.大学毕业生市场的形成与当前大学生就业体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形成是以中国劳动人事制度和教育制度的改革为前提,以社会人才市场的产生为基础的。在经过近十年的改革变化,中国目前高校毕业生求职实行的是自由求职、用人单位与应聘者之间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毕业生的求职结果和薪金基本上由劳动力市场决定。

二、中国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微观机制

1.大学生就业基本流程。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已开始搜寻企业(或用人单位)发出的招聘信息;获得了用人信息后,对这些信息进行比较,选择出符合自身要求的用人单位,而后根据需求信息中的要求参加各种方式的招聘,对用人单位发出求职申请;在获得用人单位肯定回复后,双方进入面试、笔试等求职谈判阶段,当双方达成一致后,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需要签订大学生就业协议;此后,由于大学生就业协议中一般有违约条款,往往是规定一定数额的违约金,如果双方有一方违约的话,大学生的就业搜寻就回到起点;如果没有违约发生,学生毕业就将参加工作,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这是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流程。

2.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的第一步是获取就业信息,这些就业渠道信息对他们找到好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通常而言,其就业获取渠道如下:(1)网络,包括人才招聘门户网站、各学校就业指导机构网站、企业网站等。(2)电视、报纸等媒体。由于招聘单位和中介机构通过这类媒体招聘信息的成本较高,同时这种媒体的受众过于广泛,缺少针对性,因此大学生在这类媒体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3)传单、海报等。(4)亲戚、朋友、同学等提供的信息。这类信息渠道经常伴有熟人关系,可以提高被录用的机会,但这些渠道与学生社会关系、家庭背景等有关。(5)其他途径,比如手机短信息等也开始推广。

在国内,已经有许多学者对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渠道进行研究。2005年,以北京大学闵维方教授和丁小浩教授为代表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专门对就业信息获取渠道进行过调查,得到如下数据,47.3%的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求职信息来源于学校(包括院系)就业指导机构的需求信息;其他择业渠道中除了人才洽谈会获得的信息占16.4%外,其余均不超过10%;可见,学校就业指导机构的需求信息对毕业生是是最重要的,这些信息往往登在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网站上。2008年清华大学的朱宁洁运用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过程进行了研究,指出就业信息渠道的匮乏和不畅通增加了毕业生的搜寻成本,也令用人单位未能找到合适人才感到迷茫。2006年应松宝从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两个方面研究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得出如下结论: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各信息来源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校园信息、熟人信息、网络信息、报刊电视信息和短消息,在运用多配对样本的Kendan协同系数检验后其发现各学生对各求职方式的评分标准相当不一致。

以上就业信息获取渠道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对大学毕业生还是对用人单位而言最重要的就业信息渠道都是学校的信息。通常这些信息都是由学校就业指导机构直接从用人单位获得或间接的搜集起来,并在学校就业网站上。这些就业信息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含金量往往比其他渠道更高。分析其原因,我认为在于学校的就业信息往往是校园招聘信息,来自于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直接的诉求。这些企业往往和学校在先前就建立过联系,对相关学校生源较为信任,其招聘的意***真实、可靠。对毕业生而言,从学校网站获取信息方便、快捷,在当今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不健全的条件下,校园信息的搜寻成本更低,真实性和应聘成功率也比通过网络或报纸获取的信息更高,从而使得其成为毕业生的首选就业信息获取渠道。

3.大学毕业生招聘方式。招聘方式和招聘信息获取渠道是不同的。招聘方式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直接接触和匹配的渠道;用人单位采用的招聘方式是唯一的,但是毕业生却可以通过多种信息渠道,例如:学校网络信息、同学或报纸得知企业的需求信息。招聘方式是毕业生就业的渠道,只有经过了招聘的流程,毕业生才能最终和用人单位签约。

国内对大学毕业生招聘方式的研究如下:2006年何亦名、张炳申以五级量表的形式把大学生就业渠道即招聘方式分为:校园招聘、互联网招聘、人才市场和中介、兼职和实习、家庭背景(父母帮助)、校友关系、老师和学校的推荐以及亲戚朋友关系等,指出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对于不同学历的毕业生是不同的。在三个学历层次毕业生身上,专科生认为亲戚朋友关系是最有效的;本科生最看重校园招聘和兼职与实习的作用;硕士研究生的工作搜寻渠道方面,老师推荐、兼职和实习的接触、亲戚朋友的介绍是最有效的搜寻方法。2006年,应松宝认为大学毕业生的招聘方式可以分为:网上招聘、双选会、直接在用人单位招聘、熟人介绍。其搜集的数据显示: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的方式最主要的是校园招聘,其次是网上招聘、校外招聘会、直接到用人单位拜访和熟人介绍,后四种方式的重要性彼此差别不大,但都远低于校内双选会;并且经Kendan协同系数检验各用人单位对招聘方式的评价比较不一致。

4.大学就业指导的情况。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需要经常接触的一个部门就是大学的就业指导机构,要想对其就业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就需要了解中国当前的大学就业指导情况。中国的大学就业指导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提出并推广。全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分为学生处下属模式、就业指导中心***模式和招生―就业合一模式三种类型。在***部属高校中,超过一半的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按第三种模式运作。

2006年曾湘泉指出,大学生就业问题从供求匹配的角度看,关键是就业服务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的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薄弱。例如在英国,大多数大学均设立了专职的职业服务部门,提供大量的职业服务。除了帮助毕业生找工作,还为那些难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提供特别服务。他们帮助学生开发职业管理技巧,提供建议,甚至在学生毕业二年之后还为他们提供这些服务。2006年何亦名、张炳申得出结论:学校对学生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够增加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概率。那些得到学校更多帮助的学生,越有可能在毕业前签约。联系到之前大学毕业生在搜索就业信息时,把校园信息作为最重要信息来源;企业把校园信息作为其传递招聘信息的最重要渠道,由此可见,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对毕业生就业来说至关重要。

5.大学生就业三方协议。大学生就业三方协议是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一个中国式特色的文件。这是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留下的特殊印记。就业协议一般由***门或各省、市、自治区就业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它是***门制订就业计划的依据,是进行毕业生派遣的根据,是确认就业意向和劳动需求的凭证,也是进行劳动统计的重要依据。需要注意的是就业协议不同于劳动合同,在毕业生到工作岗位报到后,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以明确劳动雇佣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就业三方协议对毕业生工作搜寻的影响:虽然就业协议只有一份,但是由于就业三方协议可以被毁约,所以毕业生即使在签订了三方协议后,出于防止用人单位的考虑或是找到更好工作的考虑,仍然可以去搜寻工作,抢占其他没有签订就业协议毕业生的面试机会;另外,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用人单位并不会知道自己在面试的毕业生是否已经签订过就业三方协议,很有可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对其进行面试,最后还招不到足够的人员。用人单位招聘太晚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搜寻、错失优秀生源,招聘的太早又将面临毕业生的违约风险。

三、结语

至此,我们已经从微观角度对中国大学生劳动力市场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全面的了解。本文在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中,重点阐述了就业信息的重要性,得出结论:在大学毕业生的多种就业信息获取方式中,从学校就业网站上获取的信息最为重要;在招聘方式上,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最看重校园招聘。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方面高校与用人单位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提供更多校园招聘的机会;另一方面高校应更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以及招聘信息的提供,加强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这些都对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C].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

年会会议论文.

[2]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

[3]何亦名,张炳申.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高教探索,2006,(1).

[4]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4).

经济信息毕业论文篇6

关键词:社会资本;大学毕业生;就业

中***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78-02

一、什么是社会资本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理论开始受到各个学科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无论是在***治学、社会学还是经济学界,学者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了深度的讨论与研究,并且给出了各自不同的定义,但至今“社会资本理论”仍然没有一个可以得到普遍认可的明确定义。这既说明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社会资本理论的丰富性。“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经济学的研究,是与“私人资本”相对应的,是指“那些用来作为在社会经济方面获得财富的手段和产品”。后来“社会资本”的概念在社会学中得到发展,“社会资本”被定义为一种通过“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得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

真正对“社会资本”这一概念进行较为系统论述并使之产生较大影响的是美国人科尔曼,他认为所谓“社会资本”就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社会团体和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社会资本包括社会团体、社会网络和网络摄取三个方面。

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危机

1.高校扩招、岗位有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精英教育逐步转化为大众教育,自1998年高校扩招***策的实施,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显著增加。2001年至2012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14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3万、495万、559万、610万、650万、680万和700万。而社会所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是有限的,而且根据就业刚性化,目前我国的就业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能吸纳的就业人数会相对减少,这就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日益加重。

为适应科教兴国战略而实施的扩招***策和较低的社会就业率之间形成了极大的矛盾,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2.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就业信息不通畅和就业市场中介不健全。

在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与求职大学生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充分、不对称,很多大学生为了获取有价值的岗位信息不惜支付高额的信息交易成本,而用人单位也不能准确地掌握求职者的基本素质、职位需求等。

另一方面,各高校设置的毕业生分配办公室或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按行***区域设置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或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生就业仲裁机构等,是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三个中介机构,然而,虽然这三个层次的中介组织大多已经建立,但是其沟通供需双方市场信息、维护供需双方合法权益和促成合法交易、调节双方争议等功能还远远没有得到落实。

3.大众传媒影响大学生就业观

大众传媒传播的可以是具有正面影响的社会规范文化和***府态度,也可能传播具有负面影响的信息。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评价影响某职业的社会地位。一般说来,毕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都更倾向于选择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所以,由社会评价而形成的职业社会地位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具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日益累积而成的,即使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某职业社会地位根深蒂固的评价不会在短时间内立刻改变,因此,它还会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影响大学生就业。尤其是在长期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职业的社会地位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国外学者研究,职业的社会地位对求职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由此可见,毕业大学生对职业的社会地位是十分看重的。

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大众传媒在传播消极信息,扭曲大学生就业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树立积极进取、奋发***强信念的决心,更甚者会使一部分人不思进取,认为一味地依靠社会关系就会谋得美好的未来,从而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培养,最终在社会竞争中丧失自身优势。

三、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获得就业信息

社会资本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信息获取阶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招聘单位与求职大学生之间信息不充分、不对称,缺乏公开性,再加之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与外界的联系毕竟是有限的,这就导致很多大学生不了解用人单位的可信度、所需岗位等真实情况,用人单位也不能准确地掌握求职者的基本素质、职位需求等。然而,就业信息的获取是大学生们成功就业的关键一步,因此,很多大学生为了获取有价值的岗位信息不惜支付高额的信息交易成本,但是,如果充分利用自身以及学校、亲戚、朋友的社会资本,为大学生求职者提供一些可信度较高的就业信息,就会使得大学生对用人单位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信任度也会增强,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信息不充分、不对称的缺陷,从而加快了就业速度,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

因此,从交易成本角度来看,尤其是在当代中国劳动力市场机制还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社会资本网络起到了信息桥梁的作用,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信息成本的节省有着特殊的贡献。

2.劳动力市场分割

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存在主要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主要劳动力市场收入高、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培训机会多,具有良好的晋升机制。次要劳动力市场则与之相反。大学生掌握的社会资本资源与其进入的劳动力市场层次有直接关系。激进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者甚至认为,劳动者工作所属的劳动力市场与其家庭背景有密切关系,劳动者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其家庭背景已经决定了他能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次要劳动力市场。父母从事主要劳动力市场,则子女从事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较大;反之,父母从事次要劳动力市场,则子女从事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较大。父母与子女从事不同劳动力市场层次的可能性比较小。不可否认,大学生的家庭背景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的重要社会资本,因此,具有良好家庭背景,父母从事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子女,在求职过程中更容易获得较好的工作机会,充分利用制度性和非制度性两种手段就业,更容易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具备优势和地位。

四、利用社会资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1.“强弱关系”的正确运用

毕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获得就业信息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学校、招聘会等制度化的“正式渠道”;二是通过社会关系,如亲戚、朋友等“非正式渠道”,而根据社会关系的强度,又可以将“非正式渠道”分为“强关系渠道”和“弱关系渠道”。

马克・格拉诺维特认为,同其他社会中的经济活动一样,大学毕业生的求职行为也会受到社会网络的影响,并非像某些经济学家假设的那样人们的经济活动存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大学生的求职活动也并非存在于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由此可见,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在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马克・格拉诺维特看来,双方强弱关系可以通过互动频率、情感程度、密切程度和互惠交换四个方面来衡量,互动频率高、情感深厚、密切程度大、互惠交换次数多的表明是强关系,反之则代表弱关系。拥有强关系的人往往都是特质比较相似的人,而拥有弱关系的人往往特质相差比较大,难以有共同的背景、爱好等。

在毕业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信息获取阶段,往往是弱关系在起作用,而获得信息之后,决定大学生是否可以获取某份职位的往往是强关系。因为关系强度越高,就意味着对方越愿意提供资源。作为大学生群体,其强关系大部分是同学或者亲戚,而同样作为刚刚步入社会的同学,他们的群体特性基本相似,所以利用这一类的强关系很难谋到较好的职业。而亲戚如果具有较为丰富的社会资本,则可以帮助大学生得到适合他们的岗位。

2.帮助获得就业信息、协助推荐就业

在毕业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大学生们往往要面对大量的用人单位信息,因此,如何在庞大的信心量中筛选出可靠地、有效的,且适合自己的单位的信息是十分重要的。然而,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与外界社会的联系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如果充分利用其社会资本,比如亲戚、朋友、老师等,就可以迅速地建立起一个可信度较高的信息网络,从而辅助筛选、分析大量的就业信息,从中选出对自己求职有帮助的,大大提高了获得有效信息的速度和成本。

求职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作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岗位需求选择适合专业、素质的大学生,作为供应方的大学生也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因此,供需双方的相互了解便显得举足轻重。例如,用人单位的老员工了解单位的用人需求、薪酬高低、福利制度等基本条件,就可以为单位推荐自己所了解的具有相匹配人才素质、工作需求的优秀大学生,可以大大提高就业率,也降低了交易成本。

五、结语

一般说来,社会资本只有在社会信息量非常大和社会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作用。针对大学生求职而言,社会信息是指所有用人单位提供的招聘信息,这些信息无疑是大量存在的,而在目前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也理应是相当激烈的,所以在求职市场中,大学生无法充分掌握用人单位提供的所有信息,更无法从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社会资本便有了更大的运作空间。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本,以便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谋求一份较为适合的岗位,缓解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赵延东.再就业中的社会资本:效用与局限[J].社会学研究,2002,(4).

[2]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经济信息毕业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衡交易费用

论文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失衡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之间的内在矛盾,其实质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发生错位。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人力资本专用程度过高通过作用于交易费用,将加剧整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衡的程度。为此,在现行制度框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各参与主体应积极地进行合作博弈,减小过高的交易费用对失衡的影响。

在现代人力资本市场上,人才的供给和需求是一个双向选择、自由竞争的过程。人才供求平衡不但表现在一定的货币价格(这里表现为工资和各种福利待遇)水平下人才总量的供给和需求的平衡,而且还表现在人才供求在结构上相互吻合的状态。相反,人才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则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失衡所造成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情况。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从过去以土地和劳动力为主向倚重技术创新和资本投人的方向转变,此时,若劳动者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跟不上调整和转变的步伐,将导致整个人才市场上出现地区、行业或部门人才有效需求不足和供小于求并存的状况。众多的理论和实践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失衡不仅表现为供大于求的总量性失衡,更重要的是一种结构性的失衡状况。本文基于交易费用的视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失衡现象进行初步探讨。

一、交易费用理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失衡成因的解释力

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对交易进行了抽象和概括,把交易纳入到经济学的分析范畴。在他看来,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共同构成了人类的全部经济活动,前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后者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按照他的观点,高校毕业生在人力资本市场寻找用人单位的行为可以理解为一种交易行为,只不过交易的客体是蕴藏在人体之中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交易的过程表现在高校毕业生让渡部分人力资本产权,用人单位因使用这部分人力资本产权而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即人力资本的价格。围绕着人力资本产权的交易。会产生诸多的交易费用:一是事先的交易费用,即高校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契约、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所花费的费用,包括大学生搜寻信息的费用、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费用、双方的谈判费用、签约费用等;二是签订契约后,为解决契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条款到退出契约所花费的费用。事后费用包括双方维护契约秩序的费用、一方违约的费用等。这些费用的高低,往往影响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决策。如果交易费用过高,有些大学生宁愿暂时失业也不愿就业,而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会采取同样的策略。那么,为什么会存在如此之高的交易费用,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结构性失衡?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的存在取决于三个因素: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以及资产专用性…。本文拟从这三个维度解释大学生人力资本市场交易中的各种费用,进而加深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衡的认识。

1.有限理性导致人力资本交易双方的信息搜寻费用过高。美国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认为,有限理性是指“主观上追求理性,但客观上只能有限的做到这一点”。有限理性的产生可归因于人自身的信息加工和计算能力的有限性和外部信息繁杂性。具体来说,其一,在信息化社会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充斥着形形,真伪难辨的信息。由于信息加工和处理能力有限,人们无法了解和把握所有的信息。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各相关主体为了获取有用的信息,需要在信息库中进行甄别和挑选,其成本的高低直接取决于相关主体的信息来源渠道的通畅度和辨别能力。其二,相关信息在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和***府之间的不对称分布对人力资本市场的交易行为和运行效率也将产生重要影响。在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之间,由于公布渠道问题,招聘信息不能及时在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之问进行交流。另外,“***府对用人单位的发展状况、对人才需求的量质的情况未能充分掌握;用人单位对***府的经济发展计划、策略、方向等不能充分了解”。其三,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传播机制还未健全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为获取有价值的职位信息,用人单位为获取有价值的人才信息,都需要花费较高的费用,由此增加了大学生找工作的成本和企业的招聘成本。

2.机会主义扰乱了就业市场的正常秩序,增加了人才有效供求的难度。机会主义描述了“狡诈地追求利润的利己主义”,是指人们通过不诚实甚至是欺骗的行为获得个人利益。在人力资本交易市场上,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可能存在机会主义行为。首先,用人单位在招聘高校毕业生过程中经常出现唯“文凭”是举的现象,而将实际能力的考核放在次要地位。特别是在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掌握了较大的选择自,为了减少各种隐藏信息所带来的风险,同时又能简捷、快速和经济,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就提高了,于是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中专生能做的事要大专生来做、大专生能胜任的工作让本科生担当、本科生能做的由研究生代替。文凭至上的招聘潜规则带来的严重后果是:(1)各种假文凭、假证书充斥市场,致使用人单位难辨真伪,在招聘过程中十分谨慎,有时甚至宁愿职位空缺也不找与职位特征不吻合的高校毕业生,而那些真正适合用人单位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在错误信号的指示下无法觅得贤主,由此造成人力资本市场供求的错位;(2)人才层次下移,呈正偏态分布。即需要高能力的工作岗位招纳不到贤士,而在低端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的比重增大,高校毕业生在低端市场面临着众多的竞争对手。由于高校毕业生的流动性相比中专生的更强,因此,用人单位为减少道德风险所导致的内生交易成本,偏向于使用拥有一技之长,能安守本分的中专生,于是大学生成了“上不能上,下不愿下”的失业群体。其次,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各种性质和规模的企业孕育而生,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也不断降低,出现了一些所谓的“皮包公司”。这些“皮包公司”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向外界虚假的招聘信息,承诺应聘者以丰厚的待遇和发展前景,并绞尽脑汁地劝服应聘者交纳各种形式的“费用”,待应聘者上钩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见,机会主义侵蚀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诚信机制,使高校毕业生和企业的交易成本上升,这也是高校毕业生不愿进中小企业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一些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和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深受机会主义之害,发展受人才资源匮乏的制约。有效供求的结构不合理则集中体现在大企业的招聘现场“门庭若市”,中小企业的招聘现场“门可罗雀”。

3.人力资本的专用性限制了高校毕业生的自由流动。从人力资本的适用范围来看,人力资本可以分为专用性人力资本和通用性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专用性程度决定了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在地域之间、行业之间甚至企业之间的转换成本。专用性程度越高,人力资本所有者就越不可能流动,因为流动意味着要付出极高的交易费用。目前,我国的户籍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刚刚起步,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基于原有“身份”的各种制度和社会歧视,加上某些相关的区别对待的就业***策,使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受到严重的限制。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非发达地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全国性人才市场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才自由双向流动受到很大限制,仅仅是乡对城、非发达地区对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对东部地区等单向流动。细化到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上主要表现在:(1)大学生初始专业选择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劳动力职业生涯,其工资水平、职业定位、行业选择及流动收益都会受到初始专业选择的影响。专业选择表明了“教育的职能由通用(一般)性人力资本培训第一次进入到了专用性人力资本培训,路径依赖导致初始专业选择形成的专业专用性投资积聚了基本的职业专用性人力资本,限定了未来可能的职业选择和流动方向”。(2)伴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有些行业的知识和技能专业化程度特别高。对于收入前景不看好的行业,许多高校毕业生为了避免将来转行所导致的专用人力资本的损失,在初次就业时就相当谨慎,他们宁可在东部发达的城市地区暂时失业,也不愿到西部落后的地区寻找就业机会,尽管西部有些地方的待遇要优于东部的某些地方。(3)从本质上来说,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产权交易是通过人力资本的转让、实现人力资本产权权利束的分解和转让,以获得部分产权转让的收益。为尽快收回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高校毕业生只能将高专用性的人力资本产权与合适的用人单位进行交易。若与一般性的用人单位进行交易,可能会减少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效应,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也可能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收回。

二、现行制度框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合作博弈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确了一点,即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各主体在信息方面是不对称的。不健全的信息传播机制将有可能导致整个就业市场的供求信号出现“失灵”的状况,另外,机会主义使得就业信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府、用人单位、高校和高校毕业生搜寻就业信息的成本将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在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和人事制度短期内无法实现根本转变的前提下,各参与主体只有通过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提高就业市场“供求”结构和关系的透明度,来减少高校毕业生市场中各种额外的交易费用,实现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博弈。

1.***府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府劳动行***的基本使命是调整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权利。因此,***策应发挥自身优势,为高校毕业生市场的各参与主体提供必要的、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指导。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来增加信息的透明度,从而保证信息能被如实、快速地传递。具体而言,***府应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作为:(1)建立一整套信息识别和评价制度,对劳动力需求方的身份、信用水平、经营状况等进行严格认证,对高校毕业生的从业资格、学历水平及各种证书进行严格审查,减少机会主义的发生。(2)与劳动部门合作成立一个专门的信息部门,负责将高校、学生、各种企业和劳动力市场的准确信息建成数据库,劳动力需求方可以通过网络快速检索到适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3)通过各种优惠***策鼓励高校毕业生由人才高消费的发达地区转向人才短缺的欠发达地区,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区域结构性失衡。

2.劳动力市场方面。劳动力市场是沟通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供求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劳动力市场产生于人力资本产权交易双方降低交易费用的需要。试想,如果缺少劳动力市场这种中介结构,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将要花费更高的成本来寻找信息。然而,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还没完全发挥其中介、协调管理及信息沟通的职能,放松了用人单位和求职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要求。为此,劳动力市场应建立文凭证书评估鉴定机构,以降低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的鉴定成本,同时改善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耗。

3.用人单位方面。用人单位可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择优选择高校毕业生,并且制定严格的招聘录用制度,对参加应聘的高校毕业生进行笔试、面试及试用等考核。另外,***府和劳动力市场应鼓励企业之间加强交流与联系,在招聘过程中实行互荐制度。例如,当A公司在招聘录用高校毕业生时,若发现某毕业生不适合A公司需要,但符合B公司的用人条件,此时A公司就可以向B公司推荐该毕业生。很明显,为减少招聘者和应聘者的各种交易费用,互荐制度也可存在于用人单位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之间。另外,***府还应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欠发达地区建立分公司、办事处、销售点等二级或三级机构,目的是吸引发达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到欠发达地区就业,减少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前往发达地区就业的人数。此举既能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又能提高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

4.高校方面。高校在缓解毕业生结构性失业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公立大学为达成一致意见需要高额的谈判费用,这种高交易费用限制了学术评价准则的选择。公立大学被迫选择用文章、课题的数量和级别等易观察、好量化的指标来做学术评价准则,使得大家都去搞理论,不愿搞实务,造成实务型人才不足,理论型人才过剩。其结果是高校的培养模式与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即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理论学习轻实际操作,造成了高校出口与社会入口对接不流畅,时常发生梗塞。为此,高校应根据产业和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培养方式和管理方法,及时调整招生计划,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并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高其信息收集、甄别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在与用人单位联系方面,高校可根据当年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和人数比例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邀请一些用人单位直接到学校举行招聘会,这样既能减少毕业生的就业成本,又能使毕业生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

5.高校毕业生方面。在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市场化就业机制日趋完善的情况下,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思想观念上还未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就业期望值与市场实际需求存在着严重的错位,对发达地区、大城市、大单位、外资企业趋之若鹜,而对偏远地区、中小城镇及条件较差的小企业或民营企业则退避三舍。原因之一是高校毕业生没有认识到随着我国户籍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人力资本专用性程度不断弱化的趋势。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的关键在于,通过各种渠道助其了解劳动力市场激烈竞争的现实。此外,高校毕业生还应公开透明、准确有效地向用人单位传递个人信息,从而降低信息交易成本。

经济信息毕业论文篇8

关键词: 民生型***府 就业 高校 经济建设

所谓“民生”,最早的说法出现在《左转・宣公十二年》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生指人民生活的物质需求;后来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一书中曾提到:“民生指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这里的民生不仅代表人民的基本生计,还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人民的社会权利。新中国成立之后,***和***府本着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民生型***府”的说法,根据十七大报告的内容,“民生型***府”包括全社会的医疗、教育、就业、社保、分配等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执***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将全面改善民生作为***府工作的重心。笔者认为就业问题作为构建民生型***府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需要从中央到地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改善和解决。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就业角度出发,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了当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区域结构不平衡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在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新闻会上的通报,2013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总数53.2万人,初次就业率达到87.14%。从就业区域看,毕业生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大部分毕业生留在江苏省内,省内毕业生则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苏北、苏中地区相对较少,毕业生去向呈现区域间不平衡现象。

2.学历层次就业率不平衡

一方面,学历与就业率的倒挂现象成为江苏省甚至全国性就业问题。据江苏省教育厅的通报,在江苏省201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就业率分别为86.37%、89.51%、91.34%,学历最高的研究生群体在三大教育层次中的就业率反而最低。另一方面,江苏省处于长三角地带,加工制造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外向型经济占有较大比重,因而更需要技能型人才。而高校教育尤其是本科及研究生教育阶段,技能培训的缺失使得学历较高的毕业生与企业需求存在不对称现象。如许多文科的学术型研究生的在校学习过程中由于偏向理论研究,缺乏实际实践经验,因而与企业需求之间的不平衡现象非常明显。

3.毕业生预期与就业现实情况不平衡

一方面,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不能很正确地面对当前就业形势,一部分毕业生对于当前学历教育过度信任,将学历等同于竞争力。在非名校毕业生中较为常见等级性思维,在求职过程中质疑自身学历背景和学校名气,高估竞争对手的竞争力,从而限制自身发展。上述两种错误的自我评估都可能导致一个问题,就是求职意愿与所获职位之间产生落差。另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和“中庸”思想的影响,认为仕途是最好的归宿。“中庸”本义指适中和不偏不倚,反映在当下高校毕业生的思维中就是求稳与规避风险,认为公务员与事业编是“铁饭碗”。但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与录取比例使得绝大多数报考的毕业生事与愿违。

二、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主观方面:毕业生自身素质欠缺

直至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招生尚处于“精英教育”阶段,但是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教育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教育形式也越来越多,学历的影响力相对减弱。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在招聘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并且能迅速投入工作的应聘者,而非仅仅是专业对口或者名校毕业生。而高校毕业生中残留的“精英意识”造成了预期与现实之中产生巨大的落差,一定程度上造成自愿性失业现象。

2.客观方面

(1)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引发结构性矛盾

如上文所说,留在江苏省内的高校毕业生大多集中在苏南地区,苏中与苏北地区相对较少。从中观层面讲,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会直接影响区域内各个行业的招聘行为,由于在交通条件、社会资源、薪资水平等方面的相对欠缺,对于许多专业性较强的企业来说,很有可能发生“无人可招”的情况,根据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这种劳动力的不完全流动,是造成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2)高校与社会的不对称

这里所说的不对称主要指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不对称。在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与实践脱节,讲授的内容中重视理论而不能有效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中存在窄化与过细情况,但社会上产业结构的调整幅度较大,对多元化、跨学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培养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

三、解决现存就业问题的方法探析

1.完善相关***策体系

江苏省目前已经实施了多项针对应届毕业生的优惠***策,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但同时要看到,许多相关***策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如2006年颁布的《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中就曾提出对于部分高校专业,如果连续三年就业率偏低,就要面临停止招生的危险。将就业率与招生资格挂钩为高校在毕业生就业率上造假埋下伏笔,一旦影响数据的真实性,进而就会影响相关***府决策。再如始于1958年的户籍制度,同样是影响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的重要因素。户籍制度与住房、社保、子女受教育等问题息息相关,户籍制度引发的就业歧视对来源于农村及外地的学生而言,无疑是树立了一道就业壁垒。

2.调整高校培养机制

对于前文中提到的毕业生技能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课堂教育中偏重于理论教育,而由于各种原因忽视实践环节。将课堂教育中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全面提升。并且在高校学科设置方面,应该以培养跨专业、多元化人才为目标,防止出现学生知识面窄化现象。

3.完善就业信息渠道

通过笔者与毕业生的交流探讨,发现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指目前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尚不健全,目前在省内尚未出现一个完整、权威的就业信息系统,因此造成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群体信息传达存在障碍。虽然目前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承担了较多的招聘信息职能,但是在高校学生中的影响力仍然有待扩大。

四、结语

充分就业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充分发展的重要内容,民生型***府下的就业不是简单地追求社会劳动生产率,更多的是在执***中增加人文关怀,将民众利益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江苏省作为教育大省和经济大省,在构建民生型***府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协调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配置的关系,从宏观***策和区域行业及微观主体等各个方面进行协调和统筹,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汤小松.江苏省大学生就业***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2]杜娇.我国民生型***府构建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0.

[3]吴霖.“江苏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4]张卫,孙功谦.现代化进程中经济文化协调发展需求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江海学刊,2002:100-106.

[5]蒋爱红,王大勇.经济增长与就业――江苏与全国的比较[J].中国商贸PKU,2014(17).

[6]杜静静.江苏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74-76.

经济信息毕业论文篇9

[关键词]职业搜寻理论;保留工资;二元劳动力市场

[中***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3-0124-03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快速扩大,就业体制改革的推进,大学生知识性失业问题日益突出。如表1所示,大学毕业生从2003年的212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611万人,增长了将近3倍,这些毕业生面临着越拉越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就业率,从2003年的75%到2008年的70%,呈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在2009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日益加深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知识性失业”问题将会加剧。

知识性失业,是指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知识型劳动者,劳动力处于一种不得其用的状态。表现为:一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又不想低就于较低层次工作而成为显性的知识性失业。二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找不到适合于自己工作但迫于生计或为达到其他目的屈就与较低层次的工作成为隐性的知识性失业。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Peter Diamond、Dale Mortensen 和Christopher Passerines的职业搜寻理论为知识性失业提供参考价值。该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充分条件下,工作搜寻者通过活动来逐渐了解工资分布,通过比较工作搜寻的边际成本和可能获得的边际收益来决定是否继续搜寻。因此,本文将尝试运用职业搜寻理论解释知识性失业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1 职业搜寻理论

职业搜寻模型最早由Stigle(1961)提出,McCal(1965)在其后构建了完整的搜寻模型框架,Phelps(1970)等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该理论认为: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是不完全的,求职者花费一定的搜寻时间是一种理,搜寻行为不仅有助于改善信息分布结构,而且有利于人们作出最佳判断和抉择。

假设毕业生A面临劳动力市场上一定的工资分布,其工资分布函数f(W),如果A保守工资Wo<w,则他找到工作的概率为:

A的工作搜寻行为如下:如果W≥Wo+SC,则停止搜寻,接受工作;如果W

由成本―收益分析法,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A应该继续搜寻,直到二者相等时才应该停止搜寻。如下页***所示,其中E(max W)表示最大的工资期望值,cn是搜寻成本(单位:元),n为搜寻的工作单位数(单位:个)。当寻访总成本曲线的斜率等于最高期望工资曲线的斜率时,即是理想的寻访数量n*。在职业搜寻时间到达最优点之前的这一段时期,A 处于失业状态就是理性的选择。

由于持续的职业搜寻会推迟就业,未来工资的折现等间接寻访成本就会出现,折现率反映了A 的急躁程度。A的折现率越高就越急躁,越倾向于早日找到工作。较高的折现率一般与较低保守工资相对应,会促使寻A尽快寻找工作,终止搜寻活动。因为时间本身是一种稀缺性资源,目前A一般在毕业的最后一年开始寻找工作,越临近毕业,在其他同学大多都找到工作的压力下,其搜寻的边际收益将越来越低,同时保守工资也将与时俱减,从而终止搜寻活动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高。

2 知识性失业成因解释

2.1 保留工资

保留工资理论是对职业搜寻理论的一种改进。该理论认为每一个职业搜寻者心目中,都有一个足以让其接受工作而不再搜寻工作的工资报价或预期工资。因此,如果工资条件超过他预定的价位,他就接受这个工作,否则就拒绝接受。这个心理价位的工资水平被称为保留工资。决定大学生保守工资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①搜寻者所观察到的劳动力市场上工资分布的情况;②寻找到超过保守工资水平的职业所需花费的时间;③搜寻职业时所需要花费的成本;④大学生个体基于对自己能力的判断而形成的工资的要求。根据保留工资理论,当毕业生发现市场提供的工资与其保留工资相差太大时,即宁可暂时失业,继续寻找工作。因此,一般认为,导致毕业生自愿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保留工资和市场愿意提供的工资相比偏高。

据有关调查显示,48%的硕士生对薪水的期望值为3000~5000 元,38%期望值为5000~8000元。博士生中,49%的人对薪水期望值为5000~8000元,26%期望值为8000元以上。只有26%的硕士生和19%的博士生表示,“愿意在达不到期望值时降低标准”。而中华英才网的英才薪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最近3 年内硕士的平均月薪是4839 元,博士的平均月薪是4904 元。可见,实际薪酬标准与期望值落差有较大的差距,许多大学生自然难以接受。

2.2 工作所在地搜寻――二元劳动力市场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最先由皮奥里(M.J.Piore)在1970年提出。该理论将劳动力市场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高工资、良好工作环境以及工作稳定等特定环境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另一类是工资低廉、工作环境恶劣和高度不稳定的次要劳动力市场。两类劳动力市场很难流动。一方面,主要市场的劳动力不愿意到次要市场上去就业;另一方面,次要市场的劳动力很难到主要市场就业,这就形成了两类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当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供给过剩时,如果主要市场的失业者愿意进入次要市场,他们较容易找到工作。但是,如果他们不愿意接受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低工资和较差的劳动条件,他们只有处于失业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自愿性失业者。

根据该理论,高校毕业生自愿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存在二元劳动力市场,致使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我国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较为明显的国家,户籍制度、人事制度、用工制度等将劳动力市场分割为相互隔绝的二元,直辖市、沿海发达城市、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学校与科研单位等可以看做是主要劳动力市场,其信息资源丰富,收入较高,工作稳定,社会地位较高,生活质量高;而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广大农村、中西部地区可以视为次要劳动力市场。其信息不畅,工资较低,工作环境差。

表2为大学生理想就业地区调查。有22.44%的毕业生希望能够在直辖市就业,37.96%希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而只有14.16%的毕业生愿意在中小城市就业。

在就业制度上,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是不同的。主要劳动市场如发达城市,会使用如户籍制度等实行保护本地劳动力的***策。某些城市为了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采取保护性的就业***策来保证本地大学生就业。例如,北京在2009年,由北京人事局组织的“首都人才市场促进高校毕业就业服务月活动”启动,旨在将北京本地9万余名大学毕业生强势推荐到8万余个工作岗位。如果大学毕业生先到其他的地方就业然后再回到城市,则受到的限制会更多。由此,大学生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进入成本”是相当高的。

而在次要劳动力市场由于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大学生进入这些劳动力市场是没有障碍。但是考虑到经济压力、精神需求、立业成家等因素,次要劳动力市场并不是大学生所期望的理想工作目标。因此,这些劳动力市场的单位和企业招到大学生的难度比较大,一旦招到,他们总会通过一些制度和手段尽量把大学生留到本单位。大学生想要离开,就必须付出“离去成本”。

社会保障制度也存在二元结构:不但城乡之间分割严重,而且不同性质的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也处于分割状态。从整体来看,我国享受社会保障的居民主要集中在城市,而企业与行***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水平差距十分明显。***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能够提供较好社会保障。一些中小企业,则短期行为严重,社保待遇十分随意。2008年正遇金融危机,***府为了解救中小企业,人社部、***、税务总局就出台缓缴社保费的措施,计划实行期为2009年。到2009年8月19日,***又一次提出对困难中小企业的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费率***策执行期延长至2010年年底。这种差别很大程度上影响毕业生职业搜寻,在当前社会保障尚不能完全随着劳动力的流动而流动情况下,毕业生一旦转换工作,则可能面临着失去在原单位享受的社会保障的风险,而较高的工作转换成本会使毕业生的保留工资提高。另外,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社会保障水平的过大差异使得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倾向选择社会保障水平高的单位和行业,这也会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加。

2.3 其他原因

导致知识失业的其他客观因素如:经济体制转型使得隐性知识失业问题显化;高等教育有精英向大众化发展使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剧增,就业压力增大;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轨,窄化学生择业口径,加大就业难度。造成知识失业的其他个人因素如教育信号模糊导致的“文凭病”和教育投资的逆向选择行为等。

3 结论与建议

3.1 高校毕业生

第一,大学毕业生应将保留工资的范围从一个工资点扩大成一个工资区间,上限为不再寻访的最低工资,下限为可接受的最低工资。工资标准定得过高或者过死,都会造成就业困难。毕业生可以灵活一点,在市场行情普遍看好的时候,寻访的目标应定到不再寻访的最低工资;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一旦找到大于可接受的最低工资时,就立即参加工作,但是可以在工作中积累更多的经验。

第二,降低寻访的成本。由上文模型知,成本降低使得期望工资相对下降,则求职行为也会相对容易。毕业生在信息搜寻的过程中便会产生搭便车现象,从而可以降低其获取信息的成本。同时还可以通过同学、亲戚朋友、网络等资源充分了解信息,避免因脱离现实而产生的非理性预期。

3.2 高等院校

第一,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适度规模重新界定。高等教育适度规模的确定,不仅要考虑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而且必须考虑所处阶段的制度环境。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是以城镇单位为取向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适度高等教育规模应该以城镇人口为统计基数。在制定教育长期发展战略的时候,要把现阶段面临的制度约束和经济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在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保证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发育相协调的前提下,使其保持一个相对超前的发展速度。

第二,加强就业指导。职业搜寻和保留工资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效率的损失主要源于信息不对称和不充分,因此,大学生就业匹配措施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对其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其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高校应明确学校的办学方向和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既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要加强就业市场的需求分析,研究分析国民经济发展趋势,提前调整、改进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

3.3 ***府部门

第一,改变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建立规范统一、可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的约束,逐步减少依附在户口上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和劳动者因户口不同而在就业和社会福利上产生的差异;二是逐步建立覆盖整个劳动力市场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在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前提下,减轻各行业和部门在社会保障水平上存在的过大差异,将社会保障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使社会保障制度分割对劳动力流动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步消失。

第二,采取优惠***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一是促进当地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从而减轻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地区性差距,扩大大学生的择业范围;二是这些地区出现技术进步后,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增加,大学毕业生需求不足的问题将得到缓解。

第三,在大学生创业扶持方面也可以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在美国,从公司注册到开业所需的审批步骤为4步,从申请注册到开业所需时间为7天,而为此所需支付的***费用为人均年薪的1%,成立新公司的注册资金底线为0。而在中国,依次所对应的数据为:申请步骤为7 步,所需时间为111天,***费用占平均年薪比为11%,注册资金底线为10万元。在风险投资方面,美国已经相当成熟和发达,而中国却刚刚起步。因此,***府部门可以从优惠贷款、减免税费、简化手续、培训扶持、舆论引导等方面着手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扶持。

参考文献:

[1]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赖德胜,田永坡. 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J].经济研究,2005(11).

[3]孙强.我国结构性失业原因与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2009(4).

[4]杨东民. 对人才资源中“知识失业”现象的探析[J].经济问题,2004(4).

[5]王萍. 大学生毕业工作搜寻行为[J].财经问题研究,2010(6).

[6]吴克明,赖德胜.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2).

经济信息毕业论文篇10

论文摘要: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研究型高校和职业类院校的定位不同,地方院校信管专业承担着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的重任。从中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人才市场需求出发,强调地方院校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结合地方院校信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指导性规范,解析本校信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以资借鉴。

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各高校争相设置和重点建设的专业。区别于以科研为导向的研究型高校和按具体岗位量身定制人才的职业类院校,地方院校信管专业应以“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1]。这就要求地方院校信管专业加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构建与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相匹配,以实际应用和职业需求为导向,以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

一、地方院校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认识

目前中国已有300多所高校开设了信管专业,由于各院校类型不同、所在地方经济状况不同,特别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得各院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建设模式等也不尽相同。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地方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单向输出教学方式依然根深蒂固。调查发现多数地方院校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侧重于课堂理论的讲解,教学内容与专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教学方法和手段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节奏;在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上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实践教学过程缺乏科学的管理;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师资薄弱,经验欠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环节薄弱,效果不尽人意[2]。

信管专业是实际应用要求很高的专业,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地方院校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研究型高校和一般职业类院校的定位不同,承担着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的重任。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信管专业人才,同时,信管专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其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的专业优势。因此,地方院校信管专业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是社会所需,又是专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地方院校应提高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根据新形势下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使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地方院校信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指导性规范

2010年,由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联合国内十余所高校组成中国高等学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cisc 2010)课题组,构建了中国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并依据工作组成员多年在教学和教学管理一线的经验,形成了一个以“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境”为主轴的信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指导规范[3]。

根据cisc2010课题组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地方院校信管专业要培养用人单位经过简单培训就能直接承担具体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需要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手段,总体上可以设计“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专业实习与课外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多个环节,从实践教学内容层面加以规范。同时,为了适应和满足cisc2010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内容的要求,各地方院校信管专业应根据自身教学规模,建立和完善与自身专业发展相匹配的实践教学环境,包括实验室环境和校内外实习基地,确保信管专业学生各项实践教学活动的进行,从实践教学环境层面加以规范。

三、我校信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吉首大学信管专业是2002年由国家***正式批准承办的专业。经过十年的努力,该专业已基本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近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通过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增设综合性、探索设计性实验等措施,为学生较早地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创造条件,收到了明显效果。

1.关于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我们将信管专业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的改革作为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措施。2005年以来,我们加大了对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建设力度,进一步规范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对原有课程实验内容进行更新改造。重新修订了课程大纲25份,编写实验指导书18本,课程设计指导书5本。目前,本专业可开出的实验项目有85个,其中综合性实验项目有22个,占整个实验项目总数的26%。从专业课程角度来看,可开出的实验课程有18门,改造后有综合性实验项目的有16门,占89%。随着学院对实验室投入的不断增加,开放条件不断成熟。我们不断增加开放时间,增设开放实验项目,逐步由限制性开放向全面开放过渡。现在还组织开发了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现了教师、学生网上安排实验项目和预约开放实验,促进了实验室从时间、内容和形式等领域的全方位开放。实验室开放为学生科研和创新活动提供了重要平台。通过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使学生对本课程或相关课程形成总体认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这种灵活机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4]。

2.关于专业实习与课外实践的改革与实践。根据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的相关规定,2006年我们重新修订了专业实习教学大纲。对实习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考核以及成绩评定等做出明确规定,要求实习指导教师严格执行。为了规范实习过程,增强实习效果,我们大力加强实习过程、实习考核等环节的管理。实习方案和进度由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根据学生特点、单位情况共同研究制定。指导教师编制“实习实施计划表”,由教研室审议、系部主管领导审核。将学生的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习单位的鉴定、实习表现等作为对学生实习考评的重要依据。实习完成后指导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实习答辩,对实习过程及效果进行总结。另外,学院教学质量督导组还要对实习情况进行督导,以保证实习质量。在专业实习场所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不断改革实习方式。由以分散实习为主转变为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专业实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实习方式[5]。充分利用学院与“数字武陵源”工程项目部、用友软件、中软国际、成都华迪等单位的合作关系,坚持信管专业学生必须到生产一线进行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的要求,让学生了解中国生产企业信息管理现状,接受工程实际训练,主要突出对学生现代管理思想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了保证分散实习与课外实践的质量,明确规定指导教师对全过程负责的具体要求,要求学生在实习完成后提供详细的实习支撑材料。

3.关于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与实践。我们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培养信管专业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基本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毕业实习时间从原来的第七学期调整到第八学期,与毕业设计合并安排。毕业实习地点大多安排在与信管专业实践教学有合作关系的校外实习基地或这些合作单位的用户企业。强调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的内容相联系,倡导“一人一题,真题真做”。采用集体指导与专业教师指导相结合,重点抓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选派、开题、组织和答辩。首先,对毕业设计选题严格要求。2005年编制了《信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对毕业设计工作做了详细规范。2006年对《信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进行修订,并单独制定了“信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规范”,从制度上保证了毕业设计工作的规范化。近年来,针对信管专业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大部分结合科学研究、工程或实际,为保证这些科研类、结合工程和实际类选题的毕业设计质量,我们以校外专业实习基地为依托,积极推进校内校外“双导师”制,聘请的校外指导教师数量逐年增加。其次,对毕业设计管理严格规范。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毕业设计的质量实施监控。第一,严格资格审查。每位拟题的指导教师,由学院督导组严格把关。所有带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具备讲师以上职称,并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通过审查,把个别不够资格和没有能力带毕业设计的教师筛选下来,从源头上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第二,双向选题。学生与指导教师进行两轮双向选题,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严格控制纯理论研究题目,指导教师的拟题应紧密联系学生毕业实习的内容,引导学生选择生产实际的题目。第三,重视过程监控。在毕业设计的前期与中期,集中进行毕业设计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第四,严把答辩环节。将全体指导教师分组,组内指导教师加强交流,共享毕业设计指导信息。答辩集中,宁慢勿松,严把答辩质量关,少数忽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学生经过多次答辩方能通过。

四、结束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信息化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朝阳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从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出发,抓好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社会信息化发展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人才,以促进信管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乐鹏,潘华,等.地方高校信息管理专业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54-155.

[2] 陈延寿,宋萍萍,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5):139-143.

[3] 张戈,刘位龙,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基于cisc2010研究成果[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9):151-153.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经济信息毕业论文10篇

学习

建筑经济管理论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经济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建筑经济管理方面的论文题目,建筑经济管理论文。【关键词】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建筑施工中药严格做好质量、项目和成本管理,给企业带来最

学习

农林经济管理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农林经济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农林方面论文发表期刊,农林经济管理学论文。一、农经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一)农经专业实践教学概况我国目前共有农林高校39所。从各高校农经专业学生培养计划看,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

学习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世界经济格局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世界经济及发展趋势论文,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的论文。10年前的人们对三极实力地位的概括是:崛起的日本,复兴的欧洲,衰落的美国。然而90年代后的情况表明,美国遏止了实力地位相对衰落的态势,显示了其

学习

工业经济发展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工业经济发展论文10篇,内容包括新材料与工业技术论文,工业仪表发展论文。工业经济从整体上看,体现出严重的地域不平衡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业经济规模总量分布不均衡;二是工业的税收和税负不平衡;三是工业企业区域

学习

经济硕士毕业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硕士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懒人经济毕业论文,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一、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特征1.学术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和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学习

国内经济形势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国内经济形势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国内经济形势论文,当前国内经济形势2000字论文。②王建农等(1997)认为特色农业是具有区域地缘、工艺特色和高新技术特色农业产业的总称。③刘志民等(2002)认为特色农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业是利用

学习

农村经济管理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经济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农村经济管理探索论文模板,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精选。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认真执行农业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按照规定设置会计账户、科目,实行规范化记账。凡是一事一议工程建设业务,必

学习

民办非企业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民办非企业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民办非企单位工作总结,民办非企业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2、民办非企业单位***组织的隶属关系。成立中共枝江市民间组织发展促进会民办非企业分会总支部委员会(以下均简称为民办非企业分会***

学习

国际经济法学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经济法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法学国际经济法论文题目推荐,国际经济***文选题问题及对策。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际经济法教学本身蕴含的多元法律文化语境也日益明显,其跨文化传播特质也愈发凸显和普遍化。因此,在从事国际

学习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世界经济形势论文10篇,内容包括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论文1000字,全球十大经济论文期刊。报告显示,2004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普遍提高,美日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欧元区经济增长率相对较低。2004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增长率分别可

学习

经济信息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信息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信息管理论文,经济信息管理论文10000字。经济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其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部门之间形成良性沟通提供桥梁性的

学习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发展优势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挑战论文,经济发展方式的论文。1978年底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1978-2004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4%,2004年GDP的规模为1978年的10.3倍,而世界同期的

学习

农业经济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农业经济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农业经济管理的论文题目,农业经济管理核心论文。关键词:大数据;农业经济管理1农业迎来大数据时代1.1大数据及其特性人才素质的提高和基础信息设施的完善,加快了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互联网发

学习

国际经济关系论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经济关系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国际经济关系论文。1.生产经营的全球化美国学者D·F·西蒙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产业全球化。因此,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生产经营的全球化。而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流通活

学习

经济硕士毕业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硕士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懒人经济毕业论文,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一、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特征1.学术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和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学习

经济专业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专业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结合约翰逊和科利等人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发展型国家在东亚一些国家的出现,是这些国家在国家治理上的重大转型。一是治理权威的确立。

学习

经济学毕业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学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学最简单的毕业论文,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1.1城市化建设成本增加近年来,随着《城乡规划法》、《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上涨,都会现代城市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

学习

经济系毕业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系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经济系毕业论文选题,17年经济系毕业论文题目。l、高职教育应坚持以就业、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原则以就业为导向,也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对企业来说,就是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对高职院校来说,

学习

经管类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经管类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经管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的特点,凸显出实践教学体系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

学习

大数据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大数据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数据技术毕业论文,大数据毕业论文免费。1.系统设计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采用三层结构,操作简单,用户无需进行培训即可使用,该系统能根据统计数据或用户的查询情况生成***表,能通知公告,能将数据保存

学习

经济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毕业论文参考题目,经济类毕业论文网。1.市场结构不合理房地产开发商为追求高额利润,往往将自己的项目投向高档住宅、别墅、商业用房,而对于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普通住宅、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却不愿

学习

商务英语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商务英语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商务英语毕业论文题型,商务英语毕业论文难度。2、检查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并将论文成绩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主要依据之一。3、训练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的技能,同时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