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优势论文10篇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1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1978年底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1978-2004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4%,2004年GDP的规模为1978年的10.3倍,而世界同期的年均GDP增长率仅为2.8%;中国国际贸易年均增长16.7%,贸易规模增长了56倍,进出口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1547亿美元,同期贸易依存度由9.5%增长到69.3%;中国的发展对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东亚金融危机中,中国的人民币没有贬值,为东亚经济的迅速复苏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现在中国虽然是一个存量的小国,但是,已经成为增量的大国。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主要来源,成为拉动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国有可能在本世纪中叶前变成全世界最大的经济。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特性

世界上大多数转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是赶超战略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领导人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发展战略。然而,重工业作为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是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其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与中国当时的经济状况相冲突,使重工业优先增长无法借助于市场机制得以实现。解决这一困难的办法,就是做出适当的制度安排,人为地压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即压低资本、外汇、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的价格,降低重工业资本形成的门槛。于是,适应于重工业优先增长的赶超战略,一套以扭曲要素和产品价格为内容的宏观***策环境就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安排,是对经济资源实行集中的计划配置和安排,并实行工商业的国有化和农业的集体化直至化,以及一系列剥夺企业自的微观经营机制。

世界上大多数转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是这种赶超战略的结果。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经济学界普遍看好苏联东欧的“休克疗法”,而不看好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但事实证明,遵循“休克疗法”的国家经济发展困难重重,而实行渐进式改革的中国却取得了前面所说的巨大成就。原因在于,执行赶超战略的转型经济的许多企业是没有自生能力的。

三、自生能力、比较优势和经济发展

只有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形成竞争优势;不发挥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形成不了的。

如果一个企业通过正常的经营管理预期,能够在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市场中赚取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那么这个企业就是有自生能力的。否则,这个企业就没有自生能力。一个经济中的多数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关键取决于该经济中的企业在行业和技术上的选择是否与经济的资源禀赋结构相一致。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就是指要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选择符合自己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只有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选择符合自己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经济中的多数企业才会具有自生能力,从而能够促进经济体的资本积累、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比较优势可以说是经济学中最古老的概念,在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这个概念已经在很多地方利用。但对之加以提炼并明确提出的则是李嘉***,在他那里,比较优势是各个国家进行国际贸易的最主要原因。这个理论提出来后得到不断发展。现在经济学讲的比较优势是从各个国家的经济要素的比重结构来分析的,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各地拥有的资本量,二是各地拥有的劳动力,三是各地的自然资源。如果一个地方劳动力相对多,资本相对少,则应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生产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品,用劳动力相对密集的技术。反过来,如果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少,就应该发展资本密集产业,生产资本比较密集的产品,用资本比较密集的技术。自然资源也是同样的道理。

但是,最近几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又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这个概念国内国外都非常盛行,于是,有不少人就认为比较优势理论是200多年前提出的,现在则是应该用竞争优势理论替代比较优势理论的时候了。我想进一步分析并说明,各地只有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形成竞争优势;不发挥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形成不了的。

波特教授所讲的竞争优势理论到底是什么?他认为,一个地方要形成竞争优势,必须符合四个条件。一是该地有什么廉价的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就要多利用这些廉价要素。其实这也就是比较优势的概念,比如说为什么在劳动力多资本少的地方发展劳动密集的产业,因为那个地方劳动力相对便宜,资本少,资本必然要相对昂贵,所以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其实是比较优势。

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还有另外三个条件:一是市场规模。一个地区生产什么产品、发展什么产业,只要这个产品和产业在国内市场有很大的市场规模,就可以发展。二是发展的产业最好是在当地形成产业群,很多企业生产产业链中各种不同的部件。三是这一产业是竞争性的产业。

与比较优势相比,市场规模显然不那么重要。从历史实证来看,美国是一个大国,当然有其国内市场规模大的优势,但是在发达国家中,也有国内经济规模非常小的国家,比如瑞士、瑞典、比利时、荷兰等,都是很小的国家,国内市场规模很小,但也发展得非常好。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在现代经济中,交通运输条件弥补了一国国内市场规模小的不足,国际规模在全球化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这样看来,大国在发展某些产业上固然有其优势,但这些优势也完全没有办法补偿比较优势不足所带来的问题。

从产业群和市场竞争性的形成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形成产业群聚的前提,恰恰是这一产业一定要符合一个地方的比较优势,没有比较优势,基本不可能形成产业群聚。以美国为例。今天美国人均收入达3.8万美元,其人均资本拥有量非常多,造成劳动力相对昂贵,资本相对便宜。在这样一个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于资本而言非常稀缺非常昂贵的国家,要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基本上没有可能,所以,不会有太多企业投资这个产业,生产相关的部件,所以形成不了产业群聚,除非***府予以补贴保护。在开放的市场中,国家保护补贴的企业数量一定很少,这样会形成市场垄断而不会有竞争。这样看来,竞争优势的概念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任何产品要占有市场、获取利润,就一定要有竞争力。但竞争力的来源是什么?首先就是比较优势。不符合比较优势,就不可能有产业群聚、市场竞争形成竞争优势。

四、如何发挥比较优势

不解决企业自生能力,外在地改变制度安排是没有效果的。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编制“十一五”规划,以指导各地的产业发展。在此过程中,突出比较优势非常重要。一般而言,中国现阶段劳动力相对多,资本相对短缺,应该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型的产业,或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区段。但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或者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区段,可能成千上万,每个地方的资源不可能把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所有产品都生产出来,这就必须作出选择。

如何选择?我有四点建议供参考。

一是选择当地有传统的产业。举几个例子:扬州有一个“杭集镇”是全国的牙刷之都,如果杭集镇牙刷厂不开工,全世界的牙刷都要配给。这个镇从清朝道光年间就开始生产牙刷,有历史传统。南昌有一个“文港镇”,是全国的铁笔之都,国内生产的70%的铁笔都出自那个地方,“文港”这个地方也是从宋朝就开始生产笔了,所以也有历史传统。

二是当地有国有企业。上世纪50年代,国有企业在很多产业不具备比较优势,当时我国一穷二白。改革开放26年,我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长速度9.4%,经济规模提高了10.3倍,现在,资本拥有量、技术拥有量和上世纪50年代比已经改善非常多,许多原来不具备比较优势、需要***府保护补贴才能生存下来的企业,现在其实可以焕发活力了。以重庆为例,重庆原来是老工业基地,现在则是全世界的摩托车生产之都,全国摩托车每年生产一千多万辆,重庆要生产400多万辆。这是因为,过去的重工业基础,为此打下了许多装备业的基础,当地有国有企业形成的产业群聚,现在已经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

三是当地要有独特资源。宁夏的“枸杞子”,***哈密的葡萄干,都是当地的独特资源。

四是当地已有产业可以向上下游延伸。比如说义乌,原是农区,基本上没有工业,但现在义乌有很多工业,如织袜业、文具业等,因为义乌有市场,从销售可以延伸到生产,生产的产品属于劳动力密集、技术相对比较传统型的产品,符合比较优势,又同市场经验相结合。

许多转型经济的企业是赶超战略的产物,其所在的产业不符合这个经济的比较优势,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没有自生能力,因此其生存只能靠***府的补贴和保护,所以说,转型经济中许多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是因为其企业没有自生能力,在没有解决企业自生能力这一内在问题的情况下,外在地改变制度安排是没有效果的,这也是“休克疗法”不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形成竞争优势,这样的产业就不需要***府扶持,可以占有很大的市场获取利润,随后就能再投资,实现产品技术的升级,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挥比较优势,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了,***府能动员的资源多了,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就好了。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得比较好,在社会问题上也解决得比较好,就业、社会救济、农村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问题都解决得比较好,这是和经济增长以及***府财力越来越强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除此之外,我还要特别强调技术创新、人才、资金以及***府的重要性。

1、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还要重视技术创新。具备同一比较优势、又有历史传统的地方非常多,各地在竞争中如何脱颖而出?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技术的不断创新。科学家讲技术创新一般是讲新发明,但是对企业家和经济学家而言,只要新采用的技术比现在的技术好,就是技术创新了。这一点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技术差距,许多在发达国家也许早已过时的技术,拿到国内来都比现有的技术要好很多。只要拿过来,就是经济学或者企业家所讲的技术创新。众所周知,最前沿技术的研发费用非常高,失败概率也非常高,当然,研发以后的专利费等收益也非常高。在一般人看来,研发成功、有市场的技术有很大的回报率,可是,按照统计学研究,95%的研发不会产生任何可用的技术,5%可以有技术被研发出来、申请到专利,最终,十项研发中真正有市场价值的大概只有一项。对于我们而言,现在有很多技术已经过了专利期,引进不需要成本;即使用成本付专利费,也只需研发费用的三分之一就够了。为什么二次大战以后,世界上出现了几个经济发展的奇迹?日本在二次大战后,用了40多年时间,到1988年人均收入就赶上了美国,亚洲四小龙的香港和新加坡上世纪60年代进入经济高速增长,80年代人均收入达到美国的三分之二。我国改革开放后,连续26年实现了平均9.4%的经济增长。所有这些奇迹的发生,主要原因都是经济快速增长时比较好地引进了技术。

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不需要研发了。当在某一产业上我们自身具备了比较优势,而比我们发达的国家没有在同一产业上具备比较优势,这种状况下,通常我们必须自主研发。

需要强调的是,重视技术,并不意味着技术越高越好。研发新技术的动因,在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开发新产品。在质量相同的状况下,成本总是越低越好。一些地方邀请我们去参观,当地人总是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说那里的生产线是德国引进的,或者是意大利引进的,只需一个工人就可以了。我经常会产生疑问:引进这样的生产线,在经济上是不是合算?其实,国内的劳动力便宜,引进技术的同时特别要考虑如何增加更多劳动力的使用。

2、人才的重要性。把资源与技术市场结合起来,靠的是人才。任何一个取得成功的地方,任何一个取得成功的企业,背后总有一群人才。上世纪80年代,中国许多有名的村庄、企业的经济能够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有能掌握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市场资源的人才。进入21世纪,原来在市场竞争中涌现出来的一批人,会继续有这样的人用这样的方式涌现出来,然而更多的会是从正规的学校教育里培训出来。学校教育也是一个进程,在市场中面对的是竞争,在学校里通过考试也是一种竞争,这种竞争也是大浪淘沙。各地要在选用人才上多花力气,尤其进入21世纪,人才一方面可以当地培养,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外面引进。有时候引进一个人才就会形成一个产业。在美国与日本的竞争中,美国的优势就在于,它的开放经济是从全球引进人才的,而日本则是相对封闭的经济,基本只用当地人才。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2

理论的融合将从两个方面展开,从世界经济理论来看,我们已经难以将“一带一路”地共同发展简单看成一个贸易问题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或是国际投资理论难以解决“一带一路”地区所表现出的较大的异质性以及严重的经济地理分割问题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中强调贸易的形成来源于劳动生产率差异而形成的比较优势,而传统要素桌赋理论则认为要素桌赋差异是比较优势的真正来源。但无论是比较优势理论还是要素桌赋理论其重要前提条件都是零关税与零运输成本。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经济分割的“一带一路”地区,满足这样的条件并不容易,因而潜在的比较优势将难以发挥。此外,国家经济水平的差异性也使得克鲁一格曼提出新贸易理论以及林德提出的需求重叠理论难以适用于该地区的贸易,这两者都需要贸易国之间存在较大本地市场规模或相似的消费偏好以便形成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国际投资理论同样难以支持“一带一路”地区的发展。比较优势以及规模经济同样是国际直接投资发生的重要前提,而这此正是“一带一路”地区所缺乏的发展基础。虽然东亚地区凭借国际直接投资的进人参与了国际分工,最终促进了贸易的增加。但对于“一带一路”地区而言,过大的经济差距以及远离世界市场的经济地理条件都使得落后国家难以承接产业转移,因此难以吸引跨国公司的进人总之,传统国际投资理论包括垄断优势理论(Hymen1960、产品周期理论(Vernon,1966)、内部化理论(Buckley,1976)国际生产折衷论(Dunning,1977)等理论均是以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微观层面来理解国际直接投资。对于“一带一路”地区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及外部性较强的国际直接投资,跨国企业显然难以满足。可见,“一带一路”地区发展需要先行社会资本的投人,而只要是遵循着严格的比较优势假定的提倡新自由主义的贸易理论,都难以支撑“一带一路”地区发展。打破经济地理分割,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是实现“一带一路”地区贸易重塑的重要方向。

同样,我们也难以将“一带一路”倡议简单看成一种发展战略从发展经济理论的角度来看,传统的发展经济学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为研究问题,以***府主导的结构调整为***策手段,其中强调了投资的不可分性与部门之间的互补性,突出***府的大规模投资如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此思路虽然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内容如出一辙,但发展经济学中强调的是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强调的是中国带动的区域共同发展,因而需要发展经济理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开放条件中进行更多的拓展。同时,也有人采用对外援助理论来解释“一带一路”倡议,将“一带一路”倡议当作是中国主导的马歇尔计划,认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人能够帮助欠发达地区实现工业化。这显然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相违背,同时也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相符合。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提倡的是共同发展。当前中国经济进人新常态,中国通过需要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中实现互补性,进而实现经济转型,而且中国当前的经济地位尚未达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由中国倡导的以基础建设投资为重要实现形成的“一带一路”倡议不能仅仅看成一种对外援助的发展战略,其日的是通过基础设施的投人以及促进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来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

因此,“一带一路”地区发展的理论基础需要从世界经济理论与发展经济理论两者融合的角度来思考,而且一日_从这个视角来看待问题,一此在某一框架下矛盾的问题将在新的框架下得以解释。“一带一路”地区贸易发展离不开具有“不可分性”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际直接投资,而在新古典的框架下大规模投资的进人仍然需要以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即区域内的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为前提。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循环因果关系在发展经济学的框架下就迎刃而解,“一带一路”地区可以通过发挥类似“大推进”理论中***府作为经济体系中的协调者的功能进而打破低水平均衡陷阱。因此,对于比较优势缺失的“一带一路”地区而言,需要存在区域贸易核心国并发挥其提供基础设施投资以及促进贸易分工的国家能力,如此才能打破新古典框架下的增长陷阱,这也正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思想。本文将核心国的这种国家能力称之为区域发展的“国家优势”,而将核心国通过发挥国家能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为,称之为贸易发展中的“大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逻辑则是通过发挥核心国的“国家优势”,实现区域发展所需要的“大推进”投资,进而促进区域贸易的形成与重塑。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3

一、问题的提出

产业是地区经济增长的载体和推动力,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首要的是研究区域产业问题。在以往对区域产业问题研究的文献中,基本上都是主张在区域主导产业理论框架下研究问题。但是对于区域主导产业的内涵及分析框架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我们概括为先“主导”再“区域”。他们认为区域主导产业是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研究体系和方法在区域经济问题上的应用。因此这一类的分析一般是遵从先介绍主导产业的一般理论及其发展脉络,然后再引申至区域经济分析的模式。第二种观点我们概括为既“区域”又“主导”。一些学者主张把区域专业化产业与主导产业选择合二为一。

对于第一种观点,我们认为区域经济问题并不是一个国家经济问题的“微观化”,一个国家要建立一个综合的产业体系并不意味着一个区域也要建立“大而全”的产业体系。

第二种观点显然是建立在对第一阶段观点的理论反思基础上的,这也是目前区域经济研究中的主流。但是这种分析思路并没有形成自己内在的一致的逻辑关系和分析框架。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一方面沿用了主导产业的分析框架,一方面又补充进了区域经济学中的区位理论,分工理论。其综合集中体现为选择基准的综合。这种简单加总带来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把各项指标水平地赋予不同权重,一个产业关联度大的产业即使在该地区没有比较优势,也可能因为对产业关联度赋予较大权重而成为了区域主导产业,显然这种理论分析应用到实践上会带来错误的产业***策。

二、区域主导产业和区域优势产业的辨析

1.基本概念

(1)区域主导产业

迄今为止,区域主导产业(regional leading industry)并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我国主导产业的范畴来自罗斯托主导部门理论。罗斯托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根据他对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史的研究指出,在任何特定时期,国民经济不同部门的增长率存在着广泛的差异。整个经济的增长实际上是某些关键部门的迅速增长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效果。他把这些关键部门称为驱动部门或主导部门。据此,我们认为,区域主导产业作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区域产业结构研究的一个范畴,主要是因为现代产业经济关于主导部门理论在区域经济分析的延伸和应用。

(2)区域优势产业

为了研究区域优势产业的涵义,我们首先对“优势产业”“区域优势产业”的定义进行梳理,然后从其定义的发展归纳出其涵义。

“区域优势产业属于资源配置范畴,表示某一地区在某种产业的全国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这种区位优势可通过产业的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来衡量。”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的原因:(1)资源禀赋差异。(2)规模经济要求。(3)区域分工协作关系的深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是由其具有优势的产业发展所决定的,而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则取决于区域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宏观和中观层次的区域比较优势是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必要和前提条件,而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优势则是决定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充分条件。可以说,区域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共同决定了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产业分工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是形成一个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基础。”

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区域优势产业”的内涵在不断拓宽:首先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引入,带来了对区域产业问题研究视角的一个转向,即从单一区域的封闭视角到强调区域分工的开放视角;其次是竞争优势理论的引入,使我们从竞争力角度来认识区域产业问题。

承接以上思路,本文作者认为“区域优势产业”(Regional Industry of Advantage)是基于区域比较优势上的具有竞争优势的这样一类产业。这类产业又可分为外生比较优势产业和内生比较优势产业两种层次。

2.理论框架

(1)研究视角

主导产业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是早期的发展经济学家从一些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动中总结出来的一般规律。他们的研究视角有两个特点:第一,分析的起点是从单一的国家开始,强调的是各个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共同路径;第二,着眼产业结构演化理论,把产业看成是一个有机体,强调产业具有自身的属性。这种研究视角运用到区域经济层面,就会导致忽略区域差异,强调各区域产业发展的殊途同归,强调产业共同属性。

区域优势产业研究兴起于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全球经济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最突出地表现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出现和蔓延。在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条件下,优势产业的研究视角截然不同于主导产业:第一,分析的起点是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随之产生的区际分工和区域专业化;第二,着眼区域经济理论和竞争力理论,主张从区域差异性上分析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差异性。

(2)理论基础

区域主导产业的理论基础是产业经济学中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的研究,抽象掉了产业在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其理论脉络可追溯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库兹涅茨和霍夫曼的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的理论。区域优势产业的理论脉络则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分工理论是利用区域差异进行专门化生产并进行区域贸易,以获得比较利益的理论。此外,优势产业的理论基础还应包括最新发展的竞争优势理论,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该理论主要研究产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和机制。

(3)***策涵义

罗斯托在分析主导产业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必须集中资本,优先发展主导部门的思想。把主导产业思想应用到***策上最突出的代表是二战后的日本,日本从主导产业评选的理论可能性、实现途径及其相应的运行机制等构筑较为完整的理论分析体系,为***府制定发展战略和实施产业***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帮助日本在短期内实现了经济起飞。

而优势产业理论,从其比较优势原理的鼻祖亚当・斯密开始就是坚持市场竞争,反对***府干预的经济自由主义者,而倡导竞争优势理论的迈克尔・波特更是反对传统的国家干预和补贴,认为产业发展的主体是微观层面的企业而非宏观层面上的***府,国家在形成竞争优势中的作用就在于维护和优化经济环境。

可见,如同经济学中的其它许多名词,概念之争往往是因为其背后的***策涵义不同所至。主导产业理论更强调***府在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而优势产业理论更强调市场机制在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4

关键词:

产业集群优势;区域品牌;文献综述

中***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00601

1 引言

产业集群是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及支撑机构在某一特定产业内部空间上的集聚,其空间聚集效应降低了集群内企业的生产、运输、交易、营销等成本,有利于集群内企业间资源共享,使集群企业形成了既相互分工协作又竞争的局面,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了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因此,利用产业集群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帮助企业争创名牌乃至地区培育区域品牌成为地区、企业及学者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相关学者已经围绕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第三意大利”和“硅谷”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一种新兴的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突显出的外部经济性、交易费用降低、知识共享等优势带动了经济的良好发展,形成了产业集群优势,推动了产业集群优势理论研究的进展。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围绕产业集群优势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

3 产业集群优势的概念研究

对产业集群优势的概念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学者们主要从三个角度对产业集群优势的内涵进行了定义:网络组织角度、产业角度以及竞争角度。

从网络组织角度来看,吴翔阳(2005)对产业集群优势的定义来源于分析J.A.Theo,Rolelandt和Pim dan Hertog(1998)对产业集群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些相互依赖性强的企业、知识生产机构、中介机构和客户通过增值形成的价值网络。从产业的角度,盛亚***,张沈清(2009)提出了集群产业优势的概念,指集群内各种资源交互产生的优势,这些优势是在集群专业分工、根植性和创新属性基本形成之后产生,不仅具有“自我繁殖”功能,而且有较强的外部效应,即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的促动作用。从竞争角度来看,学者对产业集群优势的定义几乎都是一致的,这种持续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增长速度、市场占有率和生产率等方面。

总结以上观点,本文认为产业集群优势指集群所拥有的持续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是其他非集群企业无法比拟,在形成专业分工、根植性和创新属性的条件下,集群内的资源通过交互产生的各种优势,是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独特比较优势,这些优势不仅具有内部增值功能而且能够产生较强的外部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4 产业集群优势的相关理论研究

产业集群优势是产业集群形成后所产生的一些列优势,关于其相关理论的研究学者主要从四个视角来研究,即空间聚集、竞争优势、创新能力、区域品牌构建视角四个方面来阐述产业集群优势。

4.1 空间集聚视角

从空间聚集视角来看,学者们都是基于产业集群的空间聚集特征来研究产业集群优势。产业集群利用空间集聚方式共享基础设施、企业内外部资源和技术创新网络,从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使得集群企业在生产成本、营销成本、运输成本、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和学习成本方面占有优势,并且集群的分工提高了效率、竞争促进了创新、联合提升并扩大了影响,又充分体现了集群企业的附加值。产业集群内企业合作行为中的非交易性合作和聚集经济中带来的外部经济性共同促进了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的形成,而企业合作行为中的交易性合作和聚集经济的专业性共同促进了成本优势的形成。

4.2 竞争优势角度

从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看,产业集群优势即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为产业集群优势提供了很好的解释。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群优势理论提供了基础,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是“外部经济理论”和新竞争理论。

4.3 创新优势视角

地区经济中的创新常常来自产业集群。基于创新视角,促进集群创新网络发展和集群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动力来自产业集群内部的知识溢出效应,该效应也是集群创新产出和生产率提高的源泉。集群内众多的中小企业共享公共资源,通过正式的合作关系或非正式的信息交流,形成了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创新网络。

4.4 区域品牌构建视角

区域品牌和一般品牌一样,都由名称、标志、包装、声望等多种要素组成,但区域品牌代表的是地区形象和吸引力。它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个产业集群产品的主体和形象代表,具有广泛性,持久性,公共性,外部性,抽象性与具体性。从区域品牌的视角,大部分学者认为产业集群优势是促进区域品牌形成的重要助推剂。产业集群为区域品牌提供了三个方面的竞争优势:一是外部经济效应,二是人才聚集效应,三是学习创新效应。

5 总结与述评

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集聚在某一区域生产同种或同类产品,集群内企业之间结成了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本文从三个角度对产业集群优势理论相关文献做了简洁的回顾之后,总结出产业集群优势主要体现在资源优势、成本优势、产品优势、营销优势、创新优势、市场优势、渠道优势、关联产业带动优势等各个方面,这些优势是地区发展经济、企业提升竞争实力乃至培育区域品牌的重要因素。产业集群优势理论成果对促进我国不断发展产业集群,进行产业集群升级和创新,从而培育区域品牌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吴翔阳.产业集群优势与“以群引外”策略[J].华东经济管理,2005,(9).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5

关键词:优势理论 自主创新力 终身学习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正当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产业发展和贸易转型换代如何凭借自身优势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竞争中并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此,本文试从优势理论的回溯和中国“引进技术”路径的反思中探索科技创新之路。

国外优势理论研究回溯

从斯密(Adam Smith)(1776)《国富论》创立绝对优势学说以来,优势理论就一直成为国际贸易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争论的焦点。在斯密基础上李嘉***(David Ricardo)(1817)提出相对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 Ohlin)(1933)提出要素禀赋学说(即H-O理论)(尹伯成,2005)。然而里昂惕夫(W・ Leontief)(1951)运用投入产出法,发现作为先发国家的美国其资本相对丰富、劳动相对稀缺,理所当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但现实却与H-O结论相反,传统优势理论和当时的分析技术面临“里昂惕夫反论”的严峻挑战。1957年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通过其“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法(TFP)”进行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模型中起决定性作用。1960年基辛(D.B.Keesing)用分类分析方法也论证了美国出口产品含有较多的高技能劳动,显示出美国出口的是较高数量的高技能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的则是较低值的低技能劳动密集型商品和相对较高数量的资本密集型商品。20世纪60年代里昂惕夫的劳动熟练说、凯南(Kennan)的人力资本说、波斯纳(M.U.Posner)的技术差距说、弗农(R.Vernon)的产品周期说等成果丰富了国际贸易理论,对智力劳动要素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说明美国出口产品含有较多的高技能劳动。

1962年美国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Alexander Gersehenkron)总结19世纪德国、意大利、俄国等后发国家实现经济追赶的工业化成功经验,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他认为后发国家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资金和成功经验教训,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自己的发展模式,节约科研费用和时间,快速培养本国人才,采取优化的赶超战略,使后发国家一开始就可以处在一个较高的起点,少走弯路,从而有可能缩短初级工业化时间,较快进入较高的工业化阶段。列维(M・Levy)和阿莫拉诺维茨(Abramovitz)的“追赶假说”,伯利兹(Brezis)和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等的蛙跳模型,范艾肯(Van Elkan)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追赶模型等,这些理论都较多突出了***府的作用和市场的失灵现象,主张赶超型,甚至是歧视性的经济发展路线。

20世纪60年代后,国际贸易格局仍表现为70%以上的贸易额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不像理论研究和预测的那样发生在要素禀赋差异较大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且其产业内贸易成为发达国家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传统理论无法解析这种现象。20世纪80年代后主流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为了更贴近经济现实不得不放松经济模型的前提条件假设,引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市场竞争以及人力资本等新要素的分析技术和创新思想,才取得较大的发展。林德(S.B.Linder)的需求重叠论,克鲁格曼、赫尔普曼(Elhanan Helpman)和格罗斯曼(Grossman)等的“产品差异论”,杨小凯的专业化视角等,分别给予了不同的解答。1980年波特(Michael.Porter)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由于当今世界竞争更多是依赖于知识的创造和吸收,一国的贸易优势不是简单地决定于一国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利率、汇率,而是更多决定于一国的产业创新和技术升级的能力。一国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日益超出单个企业或行业的范围,成为一个国家价值观、文化、经济结构和历史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990年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 )和哈默尔(Gary Hamel)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组织的集体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以及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它是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核心。1991年克鲁格曼创立的新经济地理学,把空间概念引入经济系统,解决了以往理论无力解决的集聚经济现象,较好解析了偶然历史事件循环累积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路径依赖”是决定某地区“非理性”经济决策可能产生次优均衡的区位分布的主要原因。这些理论无疑都给不同类型国家为谋求自身发展寻求出路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国外优势理论研究困境

古典经济学从18世纪斯密开创以来多次放松了理论的假设前提,经历了四次大的整合发展,新古典经济学至今仍然是当代西方世界的主流经济学理论,自由市场经济成了一代代主流经济学家的信仰。然而从总的趋势看,优势理论研究的演进也暴露了两个突出的问题:

(一)主流经济学均衡分析范式面临着演化分析范式的挑战

自然科学理论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论等自组织理论,以及之后的混沌学纷纷发展起来,自然科学领域原来坚守还原性、均衡性、可逆性、无时间性、单一性、确定性、可控性的传统机械论世界观面临着最严峻挑战,主张变易、不确定性、非均衡性、非线性、目的性、历史性的生物学有机进化论的世界***景应运而生,使当代自然科学理论呈现出一个存在科学和演化科学并立的基本格局。这一变化深深影响着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方向,新古典经济学一直以来所坚守的静态简单还原论的机械世界观受到诸多的质疑。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信息技术的迅速扩散,带来了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增长,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讯、物联网等以创新为核心的技术要素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此时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预测力和解释力愈加暴露出局限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和***策在拉美国家和前欧转型国家的运用失败以及世界贫富差距的扩大昭示着追求帕累托最优的“华盛顿共识”破产,2000年法国大学生们发起“后我向思维经济学运动”开启了向脱离现实、离群索居的新古典经济学前所未有的挑战。2009年8月霍奇森(Geoffrey M.Hodgson)教授为首的十大英国经济学家在解答英国女王2008年曾提到“为什么没有人预见到信贷紧缩的到来”的疑问中检讨了过分强调数学模型的主流经济学忽视经济现实研究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一个复兴的演化经济学范式以动态的有机本体论为研究纲领,集结了老制度经济学、法国调节学派、奥地利学派、熊彼特学派、演化发展经济学、演化生态经济学等流派在其旗帜下,突变、新奇、反还原、比较、回溯、累积因果、能动性与结构、分层级、量变到质变等演化方法成了学术界的时尚,形成了经济学领域一场新的***―演化***(黄凯南,2010)。

虽然现代演化经济学经历了多年的复兴发展,在某些复杂现实问题上显示出比新古典经济学更具有预测力,但是现代演化经济学至今还没形成一致公认的代表性理论,也由于其自身在分析方法上仍然存在诸多缺陷,如缺乏一套对价格决策的统一判断标准等,而受到不少主流经济学家们抵制,目前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均衡分析与演化分析并存互补的趋势。

(二)主流发展经济学后发优势理论存在实践应用的问题

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理论模型的推演,空洞的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等国家发展战略探讨,难免有“玄而又玄”之嫌。发展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主要是从低成本引进先进技术的角度阐述后发国家的后发优势,然而后发优势不应该只体现在技术引进上,发展中国家在制度创新、结构调整和优化、规模扩张、外资引进等方面也拥有后发优势。发展中国家不同国家的国情、所处的发展阶段、已有的发展条件、面临的困难各不相同,因而虽然后发优势理论只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个别欧洲国家和日本等地得到部分验证,但是它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应用却不太理想,不少国家甚至还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相反,在一些国家,例如新加坡的国家干预***策在国家高速发展中就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韩国***府也积极扶持大型工业企业的发展(德布拉吉・瑞,2002),这些做法都是信奉自由市场理论的传统发展经济学家们所不认同的。可是现实与理论的反差已动摇了主流发展经济学的公信力,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难以在现有的发展经济学理论里找到现成的答案。

中国选择技术创新路径之争

中国在世纪之交关于“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问题曾引起过一场争论。在2003年***第一次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研究论坛上,江小涓主张:“充分利用全球知识储备,通过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林毅夫(2004)曾撰文认为: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府采取一系列扭曲措施优先发展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是不符合该经济的比较优势的,这些产业中的企业是没有自生能力的,反而会“造成资源配置扭曲、寻租活动猖獗、宏观经济不稳定等,使经济的效率低下”,“如果欠发达国家遵循比较优势发展产业,那么就会有最大可能的经济剩余和最高的储蓄倾向”,“取得比发达国家更快速的要素禀赋、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所以林毅夫反对“赶超战略”(2001)。与会中林毅夫再次重申“引进技术推动本国产业技术升级,这是一种现实可行、成本低、效益好的战略”。对这种观点,科技界人士提出反对,孔德涌就认为:“企业核心技术绝对不会给竞争对手”,“如果没有自主开发,我们在引进技术的时候,往往会处在被动的地位”。梅永红认为:“许多行业表面上看起来热火朝天,实际上已经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还是落后’的陷阱” 。其实,经济学界也有相关学者对此观点表示赞同,高鸿业(1982)认为:“比较成本学说不应构成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洪银兴(1997)也曾指出:“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贸易战略无力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要警惕“比较优势陷阱”。廖国民和王永钦(2003)还进一步论证“一国尽管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但若缺乏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该国企业就不可能有自生能力” 。

事实上,中国的经济环境和理论上所设定的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框架相去甚远。林毅夫等人强调了市场机制的机会公平与效率,但却忽略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市场起跑线上非平等竞争的事实,由于市场完善程度不同,一旦市场竞争使后发国家引进的技术或制度被锁定,后发劣势就会泛滥。中国近30年在既有的国际比较优势格局下充分发挥自己的后发优势,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然而中国从发挥异质性竞争后发优势过度到竞争同质化时能否克服后发劣势的膨胀和出口的贫困增长,以及避免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实现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关键是看中国能否在利用已有的比较优势的渐进发展当中发挥好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学习效应,持续突破自身学习能力的上限,增进活智力劳动增量的比较优势,从而增强自主创新力。所以,中国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构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

优势理论研究反思

从要素禀赋学说把人们的眼光引向从每个国家拥有的资源稀缺程度上思考产业分工与贸易问题,到“里昂惕夫反论”和索洛的“TFP”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在智力劳动要素之上的时候,20世纪60年代优势理论的研究已经开始发展,西方开始步入信息社会,迈向知识经济时代;从波特到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已经表明国家的竞争优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来源于活的智力劳动要素―其实质是自主创新力。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向也清楚地证明国与国之间交换的实际上主要不是物化智力劳动存量的比较优势,而是活智力劳动增量的比较优势。这种活的智力劳动要素的积累显性是反映在过去的人力资本投资上,但其隐性是反映在一个国家的制度创新之上。即,要使活的智力劳动要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充分迸发出来,就需要依靠制度创新的培育和激励。

新中国前30年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让中国人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利益驱动的市场机制运行,使得我们难以回避一个按比较优势原则配置资源的市场规则。中国对外开放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策似乎促进着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但就在舒亚・库珀・雷默(S.K.Rehmer)胜赞中国渐进式改革路径的“北京共识”时,我们应认识到,中国的技术水平多年来事实上仍然徘徊在产业链的低端,现有的科技贡献率仅30%,与70%-80%创新型国家的水平相比差距较大,而且前面还将面临更多需要克服的障碍。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要抢抓机遇,坚持自主创新,突破外部封锁,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科技领域,集中力量,提高自主创新力,抢占制高点,实现跨越式发展。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对外开放已30多个年头,以市场换技术的设想被事实证明是不可行的,至今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中国企业迫切需要改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的局面,然而许多大企业却因习惯于利用廉价劳动力竞争优势而裹步不前,本来应该最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却深陷困境―“不创新是等死,创新是找死”。这说明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不高,同时存在***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现象,亟待通过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来帮助***府和企业协同合作跨越难关。

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主要表现为金融衍生品泡沫的破灭,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技术创新力不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不断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在降低人们使用资本代价的同时,也降低了投机的成本,由于技术创新不足,实业投资的回报率不高,结果大量的游资投向了资本市场,形成虚拟的经济繁荣。可见,世界经济要走出危机,唯一的出路在于技术创新。现在各国都在为抢占科技和产业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进行新的部署,对核心技术实行严格的贸易保护主义***策。中国也应借鉴相关国家经验,把发展战略从企业降低成本转变到提高企业效率上来,关心技术革新,坚持以自主创新为战略基点的科技发展路径,全面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面对危机,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情况不同。西方国家是资金链断裂,流动性不足,通货紧缩,而中国是外需经济滞销,内需又严重不足,产能过剩,消费疲软,加上2009年***府一揽子“双松”***策的救市,资金流动性过剩刺激了资本市场的泡沫,中国目前宏观经济已经出现进退两难的“滞胀”问题。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应该先解决“经济停滞”的问题,改变“歧视性”作法,鼓励、扶持、振兴民营经济,扩大就业,推动城市化进程,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另一种声音则认为,中国应该先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物价、地价的居高不下,积重难反,直接会推高未来投资的成本,导致经济后劲乏力,错失良机。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会左右相克。从国家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出发,解决“滞胀”最好的出路在于把资金引入科技创新领域,集中力量提高自主创新力,提高要素效率,在重大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用现代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抢占先机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那么,***府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力,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二)建设学习型社会

教育落脚点要放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建设学习型社会,养成终身学习的生活方式,让教育真正成为竞争优势之源。

德格(Ares De)曾说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也许就是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 。知识更新一日千里,18世纪是80-90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30年,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只需5-10年。网络可以使消费者、供应商在一次买卖中货比多家,商品价格在激烈竞争中迅速下降。正如坎博斯(John Campos)所说:“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的吃慢的” 。速度成了新经济的自然淘汰法则。我们避忌“路径依赖”的定向思维,要使自主创新力不断,就要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现在美国已经有2000多家公司大学,它们有***的经费预算,专用校舍,广泛、前卫而系统的课程设置。它们已经不是简单的公司培训机构,而是实现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开发相融合的重要保证,连接学术界和商界的桥梁,这些公司大学正在而且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之源。它们使接受教育的学员从学习中不断开拓前瞻性视野,获得新知,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提升“干中学”的能力,从中得到持续的创新力。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终身学习宣言》强调正规教育要与非正规教育领域合作,呼吁全世界***府、成人教育机构和成人教育工作者应激发、鼓励、引导和辅导成人“主动终身学习”,而不是“教”他们知道什么知识和做什么事情。因此要使终身学习成为21世纪中国人的社会行动和生活方式,就必须加紧建设学习型社会,这无疑对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尹伯成. 西方经济学说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美]R.M.索洛.经济增长因素分析[M].商务印书馆,1999

3.亚历山大・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M].商务印书馆,2009

4.Krugman,Pual R.,The Accidental Theorist and Other Dispatches from the Dismal Science[M].New York:W.W.Norton.1998

5.黄凯南.现代演化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6.[美]德布拉吉・瑞.发展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江小涓.理解科技全球化―资源重组、优势集成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J].管理世界,2004(6)

8.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高鸿业.比较成本学说不应构成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J].经济问题探索,1982(4)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6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选择

中***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6—0031—05

作者简介:陈萍,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郑州450002)。

近年来,内陆地区都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追赶沿海地区,实现经济跨越的有效途径,但究竟以何原则来安排产业结构,却一直存在争议。目前有两种导向形态的比较优势理论,一种是静态比较优势理论,一种是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这两种导向形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对外开放改变产业结构,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进一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我国东部地区最初就是以静态比较优势理论为依据,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取得资本的原始积累。静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具有劳动力优势、资源优势,就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以此为依据,东部沿海地区大力发展玩具、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近年来,内陆地区也开始效仿东部地区,试***依据劳动要素充裕的特征,单纯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因此各地都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区。但是必须看到,经过30年的发展,单纯依靠静态比较优势发展的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了产品附加值低、污染大、产业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这需要我们对继续以传统比较优势战略为指导的产业结构安排进行反思,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的产业选择是否应该继续以比较优势为指导,如果需要改变,又该依据什么原则来安排产业结构?下文通过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探讨来寻找答案。

一、理论问题的探讨

1.静态比较优势的适用性

静态比较优势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现已具备的生产要素条件,着眼于静态的眼前的物质财富增加。也就是说遵循静态比较优势导向原则,就是根据现有的资源禀赋状况大力发展比较劳动生产率处于优势的产业,并形成相应的产业结构,通过该产业的扩张和其产品出口贸易的扩大来带动经济的发展。[1]根据静态比较优势导向的原则,对于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就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资本相对丰富的地区,就应该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各个国家或地区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加入国际分工,通过国际产品交换表现出各国的要素禀赋差异,从而形国际比较利益结构,最终形成该国的产业比较优势。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在经济处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通常会以静态比较优势导向为产业发展的指导原则。

在静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中有许多假设条件,比如生产要素和资源不能在国际间流动,各国的供给条件、生产条件不可改变等,这些假设条件实质上将贸易国的比较优势限定为垄断优势。同时,该理论以规模报酬不变、技术水平不变等静态假设为前提,忽略了空间上规模递增收益和时间上的规模递增收益。这与当今新技术***浪潮推动下,经过投资和新技术的采用,自然资源可以被改良、再造,也可以被新材料所替代;经过人力投资,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又可以克服劳动力数量不足的矛盾。[2]从理论上说,在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这些假设条件已不复存在。从实践上看,在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产业要升级,如果落后国依然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加入国际分工,在贸易中很难有大的收益,贸易条件将会恶化,与发达国家差距越来越大,陷入静态比较优势陷阱。以静态比较利益来指导开放型经济发展,实质上只涉及各国在既定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通过国际分工来获利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提升的重大问题。

2.由静态比较优势向动态比较优势的转变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是用来描述一个开放型经济在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下,发展竞争的主体立足于自身现有的条件和资源状况,着力培育其未来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发展优势的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动态比较优势是一种创造的优势,因为它着眼未来,常常会与现实的市场力量作用结果不一致,需要借助***府干预的力量,***府的干预主要表现在产业***策的制定、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府可以采用多种***策培育和扶植一个产业的发展,但最重要的是***府要识别谁是有潜在影响的主导产业,然后鼓励资源流向最具增长前景的产业。

产业结构变动和动态比较优势转移的一般规律: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及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重心由轻工业到重工业,从原材料工业向组装加工工业的转移,再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产业的资源结构和比较优势也会发生相应的转移,呈现出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到资本集约型为主,再到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为主的发展轨迹。[3]在比较优势动态化的过程中,核心的因素是资本积累,即生产要素(主要是资本)的积累和技术进步,最终推动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于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而言,必须坚持根据传统比较优势原则安排产业结构,根据自身禀赋安排生产才能实现资本的积累,从而实现经济的内生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说,从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内陆地区在产业选择上应继续发挥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新兴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积累资金、技术,培养企业家才能,从而为技术创新、突破生产要素的投入瓶颈和促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升级打下基础,为资源在宏观层次上的配置效率提高打下基础。[4]根据资源禀赋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实现资本的积累,为绝对比较优势向动态比较优势转移创造条件。与此同时,必须不断地发现比较优势的变化,主动寻求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努力规避“比较优势陷阱”。

二、现实问题的探讨

我国广大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从理论的角度,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应该以传统比较优势为指导,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但随着经济发展,产业要升级,产品要更新换代,需要动态地按照新的比较优势来安排产业结构。因此,如何衡量比较优势竞争力,以准确判断产业发展阶段,并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从而在该阶段中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并适时培育资本密集型产业是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内陆地区的典型代表,下文以河南为例,从实证的角度对这一现实问题进行探讨。

衡量比较优势竞争力的指标有很多,根据数据的可得性,首先按国际贸易分类标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密集型产业作一划分,然后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衡量河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状况与发展趋势,从而确定他们所处的发展阶段,以更好地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1.劳动密集产业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划分(SITC分类)

一般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包括纺织服装工业、食品工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包括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等。[5]本文参照国际通用的商品贸易分类体系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分类标准。国际贸易在测算中对出口产业给出了SITC标准分类,SITC采用经济分类标准,即按原材料、半制成品、制成品分类并反映商品的产业部门来源和加工程度。SITC0指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1指饮料及烟类,SITC2指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SITC3指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SITC4指动植物油脂,SITC5指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SITC6指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SITC7指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8指杂项制品,SITC9指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一般把SITC0到SITC4称为初级产品,把SITC5到SITC8称为制成品。①如果一个行业的人均工业增加值小于整个制造业的人均工业增加值,该行业就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如果一个行业的人均工业增加值大于整个制造业的人均工业增加值,该行业就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以此为标准,SITC6(按材料分类的制成品)和SITC8(杂项制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制造这些产品的产业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SITC7(机械和运输设备或称机电产品)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制造这些产品的产业就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2.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RCA是对Balassa提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的进一步引申。RCA定义为一国某种产业出口额占该国总出口额的比重与世界出口贸易中该产业出口比重之比,表达式为:

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指某个经济区域的某种产品在该国的相对优势,它等于某产品在该区域出口总额占该区域所有产品的出口总额的份额与该种产品在该国的出口总额占其出口总额的份额的之比。它反映一个区域的某种产品在该国贸易中的竞争强度和专业化水平,用公式可表示为:

与RRCA相比,RCA更具有普遍性,以某商品的世界出口总额为参照,但本文之所以选择RRCA,是因为RRCA更具针对性,他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由世界范围内缩小到一个区域内,可以用来分析一个区域内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竞争力,反映该国在与某些特定国家或地区进行贸易时的优劣状况。如果计算出中国的RCA,可以反映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在某商品上的比较优势,但无法比较中国内部内陆地区与东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所以选用RRCA,就更清楚地反映内陆地区在全国区域内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按照上文分类标准,可以通过对STC6和STC8的RRCA计算粗略估计劳动密集型产品的RRCA时间序列,可以通过对机电产品STC7的RRCA的计算粗略估计中国资本密集型产品的RRCA时间序列。

3.对河南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测算

基于以上对国际贸易产品的分类,我们选取近10年河南劳动密集型产品,即SITC6和SITC8,包括塑料、橡胶及其制品,皮革制品,木及木制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鞋、帽、羽毛及其制品等,以及STC7包括机电产品,交通运输设备,钟表、光电、医疗器械等进行统计,计算出其RRCA,计算结果如下:

由表1可以看出,从2001到2010年,河南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国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都在1.3之上,2004年达到1.65,2008年,2009年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有所下降,这与爆发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有关,国外市场需求不振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需求不畅,金融危机寒冬期过后,河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又开始上升,2010年基本上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整体来看,河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整体上呈上升趋势,这说明河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2001—2010年河南资本密集型产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绝对数值整于0.5以下,这说明从全国来看,河南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竞争力还较差,但从发展趋势来看,整体呈上升趋势,2004年,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仅为0.2,但至2010年已经上升至0.42,在全国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上升。

4.河南产业结构选择与演进的理论基础

结合上文分析,沿着从劳动密集到熟练劳动—资本密集,再到熟练劳动—技术密集的演进路线,最后跨越资本密集,直接发展到技术和知识密集产业占主导地位的顺序演进,是一条有效的发展路径。[6]现阶段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具有发展空间,不但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而且其发展趋势也是上升的,换句话说,从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河南的产业结构目前还处于较低的层次,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实践都证明,河南还要坚持传统的以比较成本和要素禀赋为核心的比较优势,即继续发挥劳动要素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选择上来说,应该选择那些替代性小、高附加值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将劳动密集与先进技术有机结合,大力发展技术含量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同时加快高科技产业终端环节或外部配套的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业的发展。这里必须提到的一点是,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对全省产业结构有极大的影响。但根据目前比较优势所处的阶段,急需要做的是将先进科技与农业特色产业相结合,培育高效特色农业产业结构。同时,根据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正在上升的机电产品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现实,应及早制定相应的产业***策,结合新的优势,逐步培育电子信息产品、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符合河南实际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上结论基于河南近十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数据所得出,河南是内陆地区的典型代表,这些结论也适应于广大内陆地区。

三、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产业选择的对策建议

1.继续发挥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走集约化经营之路

各国资源禀赋不同产生了产业的比较优势,任何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都会受到其国内资源禀赋和比较成本的制约。我国内陆地区的工业化还处于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人口众多,技术相对落后,要素禀赋上的比较优势主要还在于大量的非技能劳动力,劳动力呈典型的“无限供给”的特征,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潜能尚未完全释放出来,在这种现实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还要持续较长的时期。劳动密集与先进技术有机结合,是内陆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最佳模式,利用新生的知识、技术、制度、信息诸要素改造传统要素,大力发展技术含量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坚持切入价值链中高增值环节与持续占据价值链低增值环节并举的方针,促进传统产业走向现代化。在这种实现路径中,要通过广泛地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深加工、细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形成易被市场接受的产品差异特性。同时,要破除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一定是技术落后产业以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不能利用我们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旧观念,真正认识到在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也有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再次,还要在世界市场上实行品牌建设,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策支持、鼓励、引导、保障企业自主创新,使制造业企业超越生产价值链的最低端,赋予产品更多的质量和技术内涵,创造高价值品牌。[7]

2.制定相关产业***策,培育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产业

为培育内陆地区未来的竞争力,摆脱这种建立在低水平、低层次的比较优势上的产业结构,必须着眼长远,培育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产业。应根据一定时期内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过程,并按照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制定相关产业***策,保证产业结构顺利发展,最重要的是规划目前及未来应重点扶持的主导产业,同时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吸引外来资金,出台扶持***策。以河南为例,过去的经济体系使各个产业发展比较齐全,但经济是否具备发展动力,关键要看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不是产业门类是否齐全。产业的竞争优势又取决于主导产业定位是否准确,只有选择好主导产业,才能充分发挥自身所长,支撑经济发展。目前河南的主导产业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农业等,而且也正在向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即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应采取适当的产业***策促进这些主导产业的发展,包括促进设备投资,促进技术发展,促进产品出口等,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运用就业奖励、劳动成本补贴、减免税等***策工具,对创造就业多的企业提供鼓励,从而使其尽快成长为强大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3.发展教育,培育适应符合新的比较优势的劳动力

在一个动态的世界中,不同国家以不同的速率进行着技术进步,而我们就要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创造新的比较优势,以适应技术含量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培育适应经济发展阶段的劳动力。要通过大众化教育和大规模培训,形成一支规模庞大的高科技人才队伍,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创新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从而赢得未来发展的动态优势。发展职业教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而且还具有很显著的生产率和工资效应。随着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的两极分化,低技能就业岗位减少加剧了低技能劳动力的失业率和失业期限,而高技能劳动力不仅拥有就业竞争优势,而且还拥有良好的工资和社会福利条件。需要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从而为不断升级的新产业提供足够的劳动力支撑。

4.发展产业集聚,提升开放型经济产业竞争力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对于该国或该地区资源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和市场环境的反映和调整能力。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力的放大,产业集群的崛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趋激烈的需要。它是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通过本地特有的、不可移动的生产要素粘住在全国甚至全球流动的生产要素落户本地,从而形成资源的有效配置。[8]地方***府要科学制定产业集聚发展规划,要根据地区具有的生产要素的不同,制定适宜当地发展的产业集群***策,培育集群内龙头企业,实现层次性布局。再者,地方要重视区域创新网络的建立,它的有效运行会加速形成产业集群和空间集聚,产生集聚经济性。最后,产业集聚还可以形成规模经济,利用规模经济效应,及时延长企业的生产过程,采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管理手段,同其他厂商建立生产、技术联系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带来各种要素投入、公共设施、交通运输、产业服务等,从而促进优势产业的发展,使该地区在该产业的竞争中更具比较优势,最终提升开放型经济产业竞争力。

注释

①它是一种用于国际贸易商品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于1950年7月12日由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正式通过。该分类法将商品分为10大类、63章、22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项目。

参考文献

[1]于润.坚持和创造动态比较优势──对贵州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新思考[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6,(8).

[2]白英姿.跨越比较优势陷阱[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6).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7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都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参与国际分工的,这种比较优势又是以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优势为基础的,这种比较优势理论在全球化背景下遭到了严峻的考验。因此,比较优势理论是否适应,比较优势的内涵与外延是否有待进一步拓展,以及如何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等是本文思考的问题。

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质疑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是指建立在李嘉***的比较成本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基础之上的比较优势理论,这种比较优势是以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等与现实不符的假设基础之上,是一种静态比较优势理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个假设条件已经不复存在。因此,许多学者都对这种比较优势提出了质疑,概括来说主要可分为比较优势陷阱说和比较优势弱化说。

比较优势陷阱说

比较优势陷阱说认为,如果一国完全以静态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即完全接受由边际生产成本状况确定的国际分工角色,运用本国自然资源优势和廉价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获得较低的附加值,而忽视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则最终将陷入低附加值循环,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不断扩大。目前有学者发展了上述比较优势陷阱(张小蒂,李风华,2001),指出如果一国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不当,即过度地依赖技术引进,使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完全地发挥后发优势,则只能跟在先进国家之后,从而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比较优势弱化说

比较优势弱化主要是指建立在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基础之上,从长期来看这种比较优势将逐渐弱化。比较优势弱化的原因可以从发展中国家国内国际两个角度来分析。从国内环境看,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一般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数量不丰裕,经济增长使国内资源消耗显著上升,导致国内不少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已接近或甚至已超过国际市场,使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优势逐渐弱化;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工资水平必然会不断上升,使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断弱化。从国际环境看,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弹性小、附加值低,易出现出口的“贫困化增长”;同时,随着新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的扩展,使资源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受到诸多贸易壁垒的限制,在国际上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有限。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存在比较优势陷阱和比较优势弱化并不意味着比较优势理论已经过时或者不适用了。本文通过合理地拓展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发现比较优势理论仍然是指导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内涵和外延的拓展

从静态比较优势到动态比较优势

从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学者在将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方面做了许多努力。理论上来说,第一次将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的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创新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处于创新期的产品实际上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入发展期则变成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入成熟期则变成资本与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当进入衰退期时基本成为一般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转变,产品的生产也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比较优势也将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斯蒂格利兹、克鲁格曼、格罗斯曼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发展了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其对传统理论的重要发展是将技术进步、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经济增长等问题结合起来综合动态地研究一国的比较优势。

在国际贸易的根源上,动态比较优势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不仅仅来自于两国要素禀赋差异产生的产品相对价格的差异,而且受技术因素影响的规模经济差异将会导致生产成本差异,从而产生价格差异,因此,国家间相对要素禀赋差异和规模经济差异共同决定贸易格局。在贸易的构成上,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方面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每一个国家根据产业内专业化模式仅能生产某一产业内广泛的潜在的产品系列的一个或几个子集;另一方面由于示范效应的作用,消费者总在效用最大化原则支配下,偏好商品种类的增加,这样从生产和需求两方面找到了产业内贸易的依据。在贸易利益上,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的动态理论认为,贸易利益不仅来自于比较优势利益,而且还会因生产效率提高、生产集中、生产的合理化以及产品多样性而存在潜在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化,为发展中国家先天比较优势的升级和后天比较优势的培育奠定了基础,这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第一层次的拓展。

从先天优势到后天优势

所谓的先天优势是指一国先天存在的资源禀赋和劳动力成本等优势,也叫自然优势;后天优势则是指原本没有,通过后天培育而形成的优势。后天优势的培育不仅要通过国内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要通过“技术外溢”和“干中学”效应带来产业部门的制度创新,使得先天的比较优势上升到后天的比较优势。“技术外溢”和“干中学”效应往往成为后进国家参与国际竞争,获得“后发优势”的源泉。有的学者甚至将这种“后发优势”纳入广义的比较优势(张小蒂,2002)。但是,本文认为“后发优势”仅仅是后进国家所具有的潜在的比较优势,它要转化为现实的比较优势,还要取决于“技术外溢”效应的大小和“干中学”中学习效应的大小,如果一国仅仅被动地接受先进国家的技术外溢,并且在“干中学”中缺乏消化、吸收与创新,则不可避免地陷入由于技术创新路径选择错误而导致的比较优势陷阱。因此,本文认为后进国家如果能在主动接受先进国家的技术外溢效应和干中学过程中,加快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就可以在特定产品或特定行业上,或者在技术、管理、营销上,替代或赶超同类的国际竞争者,获得后天优势。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波特创立并发展完善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波特相继发表了《竞争战略》(1980)、《竞争优势》(1985)、《国家竞争优势》(1990),系统地阐述了竞争优势理论。波特把国内竞争优势理论运用到国际竞争领域,提出了著名的波特菱形理论。该理论包括四个要素:生产要素,包括一国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基本要素和后天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出来的推进要素,且后者对竞争优势更为重要;国内需求,包括国内需求结构、规模、成长率、高级购买者压力以及需求的国际化,波特认为扩大国内需求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进而获得竞争优势;相关支持产业,即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品的国内产业,包括上游供给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其是影响一国主导产业取得规模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程度,包括企业的形成与组织方式、竞争激烈程度、创新与企业家才能,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有利于企业成长和竞争力的维持,***府应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此外还有***府和机遇两个辅助要素。波特指出,上述要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动态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进而产生一些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相对具有以下新特点:竞争优势理论除了考虑现实的利益外,还考虑潜在利益对比,考虑一国取得或保持竞争优势,从国际分工中获得更大的利益;竞争优势理论认为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国的创新机制,取决于企业后天的努力和进取,只要勇于创新、积极竞争,后进的国家可能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家。此外,竞争优势理论涉及产业和企业,强调非价格竞争,更注重要素质量和市场的需求档次。

总之,比较优势理论主要论证国家间产业分布与产业互补的合理性,强调不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而竞争优势理论主要论证国家间产业冲突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强调各国间相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竞争优势不能完全消除或替代比较优势,但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有必要将原有的比较优势拓展到竞争优势。

上述比较优势三个纬度的拓展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传统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可以视为对比较优势理论内涵的拓展;从先天优势到后天优势,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可以视为对比较优势理论外延的拓展。比较优势动态化要求比较优势内容即外延的不断拓展,以资源禀赋等先天优势为基础的狭义的比较优势必然发展到以后天通过努力而培育形成的优势为基础的广义的比较优势。

推动比较优势升级的因素

比较优势既然是动态的,那么如何推动比较优势的升级呢?一种观点认为,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市场力量实现自动升级,持这种观点的人主张贸易自由化,***府不应该干预自由贸易;另一种观点认为,一国的比较优势不能自动升级,主张国家保护幼稚工业。本文支持后一种观点。在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极不平等,发达国家占据高附加值的一端,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低附加值的一端,导致了全球化利益严重偏向发达国家。实际上,如果通过市场力量来推动一国比较优势的升级,不仅做不到,而且在利润最大化的作用下,各国都偏向于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这就使原有的比较优势不断强化。发达国家继续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获得高额附加值,而发展中国家则继续出口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获得较低的附加值。因此,通过国家力量推动比较优势的升级就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现实的选择。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8

关键词:文山州;区域竞争力;比较分析;结论

中***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29日

一、区域竞争力概述

在《辞海》中,将竞争定义为:竞争并逐为竞,对辩为争,是相互争胜利的意思。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斯蒂格勒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中写道:竞争是个人或者国家间的角逐,凡是多方力***取得并非各方均可以获得的某些东西时,就会有竞争。

(一)区域竞争力的概念。波特从产业的角度认为: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地区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即改变地区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王秉安从资源优化的角度认为: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大区域中与同一类区域之间争夺市场和资源的能力,具有优于其他同类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赵修卫从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角度研究,认为区域的核心竞争力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构成,比较优势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而竞争优势是核心竞争力的主导,是区域经济获得发展的内在能力,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同时也要推动区域发展创新力较强的特色产业。

(二)区域竞争力相关理论

1、区位论。区位的含义很多,地理学认为区位是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衡量地理事物占据空间的大小;经济学家认为区位是企业进行生产布局、基础设施体系在空间经济格局中的最优位置。通过对区域发展条件的分析,选择合理的区域进行生产与布局,能够获得利润的最大化。

2、比较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提出“绝对优势学说”,认为一个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低于其他地区,就获得绝对优势。绝对优势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自然禀赋的优势;另一种是通过技术水平的发展优于其他地区而获得的优势。从绝对优势、相对比较优势到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解释了区域之间发展要素的差异是导致贸易发生的原因,所以需要提高生产技术,才能在市场交易过程中获得优势。

3、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是于20世纪50年代,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研究创新与扩大规模厂商作用的理论时,在其论文《略论增长极概念》中提出来的,他认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出现于多个经济发展的强度点上,通过多种传递路径向外扩展使得整个经济区域的生产方式受到极大的影响。新经济增长理论,是由罗默、斯科特、卢卡斯等学者在借鉴哈罗德-多马模式、新古典增长模式的理论基础上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增长要素时提出来的,引入外部经济效应、不完全竞争理论及其边际收益递增理论,认为区域经济要获得快速增长,主要取决于区域经济本身构成要素系统的演进推动。

二、文山州经济发展概述

经济发展的总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地区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累积结果,代表着财富的累积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投资奠定物质基础。

(一)经济总量不大,占全省份额较小。近10年来,国家对边境地区***策的优惠、对农业的补贴***策及财税减免***策,使文山州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提高。文山州国内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78亿元发展到2011年的401亿元,10年间翻了两倍多。与2001年相比,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36%,十五规划以来经济增长较为平稳,并且有明显加快的趋势。这是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对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优惠***策所取得的发展成果。文山州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从2001年的3.7%增长到2011年的4.59%,显示出文山州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例份额偏低,也反映出文山州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

(二)人均总量较低,与全省差距较大。2010年文山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9,456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0%;人均社会消费额为4,078.4元,是全省水平的75%;人均固定投资4,040.9元,是全省人均量的70%;人均财***收入为632元,是全省水平的33%;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806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9.7%。可见,文山州经济发展水平不佳,总量规模较小,导致财***收入较低;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就业率不高,影响区域的人均收入等。

(三)产业演进缓慢。从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关系来看,2001~2011年的11年间,文山州产业结构变化和全省基本上经历一致的演变过程。相同点都是第一产业处于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不同点是全省第三产业比重低于第二产业,文山州总体是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2011年文山州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22%,高于全省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GDP比重为38%,低于全省8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0%,则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

(四)贸易量较小。2011年文山州对外贸易额为11.4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为3.29%,对外贸易的发展份额较低,占国民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1.7%到2011年的3.29%,10年间也存在着较***动,说明对外贸易的发展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贸易的增长并不稳定。

(五)城镇化率低。2011年文山州城镇化率为30%,全省平均水平为3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个百分点,从2001年以来城镇化率的发展在1%~3%之间波动增长,在全省城镇化发展中还处于落后地区。

主要原因是文山州经济发展规模较小,以自给自足的自然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不发达,工业发展滞后,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另外,地形地貌状况严重影响交通发展与城镇扩张,导致城镇发展规模较小、质量不高。在桥头堡战略***策的实施下,***府应该加大对城镇化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加工产业的发展,拉动就业、提高人均收入、改善民生、扩大城镇的建设规模,规划出城镇发展体系,实现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三、文山州经济发展区内外比较分析

(一)经济总量竞争力。文山州的经济综合总量在云南省16个地州市排名第8位,处于云南省16个地州市的中等水平,经济总量竞争力排名前两位的,是昆明市与曲靖市,较为落后的是迪庆州、怒江州。从计算出来的主因子反映城镇投资、社会总消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国民生产总值的发展情况,文山州的总量经济规模较小,影响城镇投资的固定资产额,也造成总量竞争力的指数排名。

(二)产业发展竞争力。文山州的产业发展在云南省16个州市的竞争力排名第8位,产业发展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排名在前面的是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竞争力排名弱的是怒江州、德宏州、迪庆州。从计算特征值与贡献率中可以看出,主要因子反映产业产值、多元化系数和工业个数。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作为一个不发达地区,企业的数量也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层次,产业的结构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文山州经济基础相当薄弱、工业生产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协调。

(三)居民生活竞争力。文山州在云南省16个地州市的居民生活竞争力中排名第14位,处于云南省16个州市的中下水平,排名在前面的是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排名在后面的是昭通市、文山州、怒江州,通过主因子的旋转计算,主因子是反映农民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工业生产总值、城镇化发展水平,文山州属于中国少数民族集中而经济发展落后的自治州之一,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影响城镇化的发展,经济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影响就业,人均收入水平也较低。

(四)社会发展竞争力。文山州在云南省16个地州市的排名为第8位。排名在前面的是昆明市、昭通市、曲靖市,排名靠后面的是迪庆州、丽江市。

(五)区域竞争力排序。在前面的5个竞争力指数的基础上,将5个竞争分力的得分作为指标,通过计算得出各州市最终的区域竞争力得分。按照以上的分析步骤得出竞争力指数。

四、研究结论

区域竞争力是表征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能力,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在市场经济一体化下获得发展的优势。本文从 “桥头堡”战略背景出发,运用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采用2001~2011年的全省、文山州经济发展相关数据,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评价了文山州经济发展的特征,构建了文山州在全省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指标体系,计算出竞争力指数。基于此,探索了“桥头堡”战略条件下文山州的经济发展定位与提高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思路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

[1]伍来定.当前中小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探讨[J].江苏商论,2003.8.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9

关键词 后发优势;跨越式发展;工业化道路

一、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的内涵

后发优势的研究最早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的绝对优势理论。此后,学术界便从资源禀赋理论、区域理论、制度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方面对后发优势理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美国的社会学家M·列维和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的理论。列维认为现代化进程的后来者,其后发优势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后发国对现代化的认识要比先发国在自己开始现代化时对现代化认识丰富得多。第二,后发国可以大量采用和借鉴先发国成熟的计划、技术、设备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第三,后发国家可以跳越先发国家的一些必经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技术方面。第四,由于先发国家的发展水平已达到较高阶段,可使后发国家对自己现代化前景有一定的预测。第五,先发国家可以在资本和技术上对后发国提供帮助。而格申克龙认为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后发国家能够利用发达国家经验,学习先进的成果来加快自己的发展,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第二,后发***和知识分子具有危机意识,从而为国家发起的现代化运动提供了思想准备。

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依据是后发优势理论。该理论的提出主要受到戴维·罗默1986年提出的“新经济增长”模型理论和世界银行总结的韩国快速追赶发达国家的模式启发。跨越式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有可能追赶发达国家。社会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进程,但不排除某个历史时期的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它是指落后国家或落后地区,为了缩小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的差距,直接吸收人类先进文明成果,主要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先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率先突破,并带动和促进其他行业、其他领域和其他地区快速跟进,最终实现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和国家发展水平整体跃升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式。

二、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

后发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它不等于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是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在巩固、创造和发展优势上下工夫,使优势真正转变为胜势,后发优势才能形成跨越式发展的充分条件。

(一)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

首先,世界经济一体化为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经济、贸易、资本、技术与信息的全球化,为后发地区引进先发地区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创造了条件。这些都为后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其次,后发地区对外开放为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提。后发地区的对外开放并不仅限于经济,它更是意识、行为和观念的开放。它不是单纯的进出口、招商引资,而是整体经济外向度的提升,是各个领域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后发地区通过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学习提高,把本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从而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可能。

最后,后发地区存在的要素禀赋优势为后发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要素禀赋的后发优势不是指后发地区要素拥有的绝对量、相对量或要素禀赋条件的好坏、优劣方面的优势,而是在于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后开发以及资本相对稀缺而形成的后发优势,这是一种后发性的比较优势。要素性的后发优势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劳动力成本低和资本相对稀缺。

(二)利用后发优势向跨越式发展转化的条件

1、后发地区具有良好的制度创新环境。制度是经济活动中内在的核心要素,制度创新是经济活动内生变量的核心,经济活动中的一切创新都要依赖制度的创新来推动和促进。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而不是技术、资本因素,制度变迁决定着技术变革,决定着资本的配置方式。因此,后发地区首先必须发挥制度创新的优势,深化改革,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才能真正推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后发地区实行对外开放的***策。后发地区经济落后、技术落后拉大了同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地区的距离,从而产生了可以跨越的空间。通过对先进地区的开放,使自己认识到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进而通过引进先进的因素特别是先进的科技要素,大幅度增加资本和技术投入,实现超常规发展。如果后发地区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策,那么跨越式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3、后发地区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采取跟随战略的结果很可能是差距越来越大,被拉得越来越远。盲目的赶超战略违背经济成长规律,事与愿违,不仅不能实现总体上的经济赶超,而且还会扭曲资源配置,阻碍经济发展。渐进式、分步式的追赶战略即后发优势战略则是可行的选择。后发优势战略是通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资本、技术、结构、制度等方面的差距,加速后发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其着眼点在于学习,力求通过模仿创新来实现经济追赶,后来居上。

4、后发地区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本。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不仅可以使落后国家和地区以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参与国际竞争,而且是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和高技能的熟练工人可以使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顺利进行,并使技术创新成为可能。落后国家和地区应注意人力资源的开发,其中用科技武装起来的劳动者的培训更为关键,这是跨越式发展实现的重要条件。

5、后发地区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市场潜力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市场扩张是任何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落后国家和地区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建设一些新兴的产业和部门以及对传统产业和部门进行改造,通过上述产业和部门的发展来带动经济的起飞,进而带动其他方面的全面进步,实现跨越式发展。但一个产业和部门的发展,除必须具备一定技术和设备外,更重要的是看该产业和部门的产品是否拥有市场或市场潜力。如果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那么将会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形成巨大的推动力。

三、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江西工业化跨越式发展

(一)后发优势在江西的一般表现。后发优势是在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并存情况下,发展中地区所具有的内在的、客观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发展相对落后的江西具有的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技术的后发优势。技术性后发优势表现为后发地区从先发地区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并经模仿、消化、吸收和改进提高所带来的利益。另外,后发地区还可以利用信息资源,在高新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不仅能使传统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还可以依托高科技人才,利用新信息在高新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对于江西来说,经济的落后、工业化的差距,直接表现为技术上的巨大落差和技术进步的缓慢。江西要加快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实现对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的追赶和超越,必须要以更短时间和更低成本实现技术的持续创新和进步。而今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化日益普及,为江西发挥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江西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技术,实现比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更快的技术进步速度;同时,要在引进、消化、吸收过程中,不断培育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这是江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2、制度性后发优势。制度性后发优势是后发地区向先发地区的制度学习,即效仿和借鉴各种先进制度并经本土化改进所产生的效益和益处。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决定着一种经济的激励结构、决策结构、信息结构及其运行方式,从而决定着经济变化的走向,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而制度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的制度安排,将会鼓励和促进社会的资源开发、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对于后发地区来说,经济落后的关键,在于制度的不合理。因此,学习、借鉴、模仿和移植发达国家经过长期实践积累和探索所形成的成熟、完善的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使用的各项制度,并对之进行本土化改造,以较快的速度和较低的成本完成各项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实现较快的制度创新,是后发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10

关键词:比较优势;金融危机;要素逆转;H-O理论

根据海关最新统计,2009年前10个月,我国外贸出口9573.6亿美元,同比下降20.5%;进口7981.3亿美元,同比下降19%。出口价格总体下跌6.4%,金融危机使我国面临的出口形势急剧恶化。在这种形势下看清我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对于遏制出口下滑,改善出口结构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金融危机与我国外贸出口

前段时间以来,我国外贸警钟不断,先是轮胎特保案,继而欧盟又对我国开始反倾销,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连续数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反倾销受害国。应该说此次金融危机正是加剧我国外贸出口困难的罪魁祸首之一。

早在2008年底,世界银行在《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便预测2009年世界贸易额将下降2.1%,为198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行将年末,2009年全球贸易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2009年12月,WTO总干事拉米表示贸易保护主义压力还至少要持续1-2年,全球贸易额可能将下降10%以上,大大超过了世行的预期。归纳起来,本轮贸易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一)几乎所有国外市场需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

自金融危机以来,与各国黯淡的国内经济增长率伴生的是各国日益上升的失业率。不断攀升的失业率直接导致了发达国家居民购买力下降,外贸市场的萎缩。2009年9月,OECD国家整体失业率为8.6%,与8月份失业率持平,但比2008年同期上升了2.3个百分点。欧元区失业率则是创纪录的达到了9.7%,美国更是超过10%的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达到10.2%。

(二)在世界贸易中,全球供应链的作用日益明显

根据WTO的说法,贸易萎缩和扩张不再仅仅是贸易流向在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改变而引起的结果。生产过程中,货物在通过关境时贸易额被多次计算了,为避免这种错误,只能通过基于衡量在生产过程中的增值部分来核定贸易量。日益完善的全球供应链越来越强调纵向的生产能力在一国范围内的衔接,分散的国际分工逐步让位于全能的国内生产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贸易量的萎缩。

(三)贸易融资自身的缺陷

贸易融资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进行贸易融资的初衷背道而驰。贸易融资的需求方讲究资金的快速流动,而资金的供给方则注重资金的安全性,除非与银行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否则融资审核期限较长,国际贸易市场上价格波动剧烈,贸易机会很可能稍纵即逝。融资的不便利性和需求的及时性的矛盾也是发展国际贸易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各融资机构则是不约而同捂紧口袋,融资条件更加苛刻。

(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各国日益高涨的保护主义冲动也极大地制约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欧洲经济***策研究中心表示,自2008年11月以来,各国***府共出台近280项贸易保护措施,其中几乎一半(121项)出自G20国家。同期俄罗斯共出台20项贸易保护措施,涉及117个贸易伙伴,是全球实施贸易保护措施最多的国家。以下依次为德国(15项)、印度、印度尼西亚(各10项)、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各9项)。而我国成为各国贸易保护措施的最主要对象,同期针对和涉及中国的歧视性措施最多,共有100项(来自55个国家),其次为美国(86项)、德国(84项)。

二、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基石。该理论认为一国应该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并参与到国际贸易中来,但是,该理论也有其内在不合理性,并可能导致“比较优势陷阱”。

(一)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以来一直是指导国际分工和解释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家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生产的发展导致国际分工,国际分工导致国际交换,通过国际贸易进行交换能最大程度地使贸易双方获得利益。而各国进行国际分工的基础的便是资源禀赋差异导致的比较优势。加上这一时期勒纳、里昂惕夫,尤其是萨缪尔森等人的努力,比较优势理论在以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为支撑的理论框架中得以最终建立。

(二)我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

30多年来,我国在国际上的贸易出口地位逐渐增强,从1979年的第33位,到1997年的第10位,2004年挤入前三甲,拜金融危机所赐,2009年很有可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出口的NO.1。直观上看,30多年来,我国培育了一大批在国际上有较强比较优势的产品,从理论上对此进行研究也会得出相似的结论。

国际上通行的衡量一国某种出口产品比较优势的指数是TC指数(即竞争优势指数,有些文章里称作净出口比率指数NTRij),其中xij和Mij分别表示j国第i种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

TC=

TC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当其值接近0时,说明比较优势接均水平;大于0时说明比较优势大,越接近1则越大;反之,越接近-1越弱。本文采用联合国的标准国际贸易分类对中国出口贸易进行分类并计算。按1位数的SITC分类,出口产品包括10大类。

通常将SITC0-4类产品定义为资源密集型产品。SITC6和SITC8定义为劳动密集型产品,SITC5和SITC7定义为资本密集型产品。根据计算可以知道,SITC6-SITC8类产品是我国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产品大类,其中SITC6和SITC8比较优势较SITC7更为明显,这基本符合我国目前的现状。虽然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加上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所以应当把我国归为资源禀赋相对匮乏的国家行列。在进行国际比较优势竞争时,要充分发挥劳动要素禀赋丰裕的优势。国内不少学者就我国出口产品比较优势问题也做过大量的工作,傅朝阳(2006)研究了20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认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得到加强,并将保持下去;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劣势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从发展趋势来看,很有可能变成比较优势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逐步成比较劣势趋势,且劣势地位一直恶化。危机期间,我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变化不甚明朗,但是如果考虑到国外人为设置的进口障碍,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变化基本符合上述趋势。

三、对策与建议

金融危机袭来,我国产品出口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外向型的经济发展导致我国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对外出口已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极,因此稳定出口,对于国内经济发展和就业都有相当大的意义。同时,如果我们能把握住金融危机的机遇,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那么无疑是金融危机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据此,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切实把经济增长的方式由发散转向内敛,由粗放转向集约,化危为机。

(一)化产业比较优势为国际竞争优势

目前,我国业已形成了一大批在国际上有很强竞争力的产品,相关产业竞争力也得以增强。SITC6-SITC8大类产品,即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运输设备和杂项制品在国际上具有相对比较优势。

但是,产业的比较优势不会自动成为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这需要一定的培育和转化。相反,如果***府、企业不作为,我国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很可能成为日后阻碍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陷阱”。应该通过行业整合,培育有优势国际地位的大企业或者在国际上有突出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来完成产品相对优势向国际竞争力优势的转型。目前,制约我国国际竞争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惰性的发展,地方官员和部分企业领导人安于现状,看不到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的急迫性。转变发展观念和培育国际视野对于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都具有深远地意义。

(二)进行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比较优势理论的一大硬伤是在解决产生贸易的原因时,把发生贸易的原因同时当成发展经济的依据。简单地说,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进行生产很可能是生产自己能生产的,而不是生产国际市场需要生产的。继续按照该理论进行国际分工和生产很可能适得其反。

因此,按照创造产业优势的要求,我国在开放型经济中不仅仅是要获得借助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带来的比较优势,而是要借助开放经济提升和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提高技术资本、密集产业的比重。霍夫曼(1931)认为,在整个工业化的过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因此,得益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并非是遥不可及的。在产业升级过程中要立足我国国情,既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又要考虑到我国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只要抓住机遇,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规划,通过税收、信贷等途径进行引导和示范,就一定能够成功。

(三)合理引导密集要素转换

刘易斯(1963)认为,如果增长的引擎是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出口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无疑,发达国家的引擎比发展中国家的引擎转动的略快一些。发展经济学也认同这种观点,并形成了所谓的“双漏出”理论。

解决的办法就是合理引导要素密集度的转换,而且经典国际贸易理论也承认要素密集度在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后会发生逆转。逆转的前提是长时期的积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已经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加上国内居民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应该说我国从劳动力密集向资本密集的要素转化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通过研究近30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也可以初步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资本密集型商品比较优势已出具规模。

(四)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经济发展的本质是创新(熊彼特),创新对位维系现有的比较优势和开拓未来的比较优势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加快创新体系建设,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形成***府、社会和民间三位一体的鼓励创新的投资机制;要完善企业创新的激励***策和保障措施,使企业想创新,创得起,赚得了;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总之,创新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而创新从来是伴随着风险的,一旦先他人一步取得创新成果往往会形成相对长时期的比较优势。但是金融危机使得金融机构惜贷、捂贷,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受到重创,因此,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府更要为企业的创新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经济研究,1997(6).

2、李辉文.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性质――兼评“比较优势陷阱”[J].经济评论,2004(1).

3、傅朝阳,陈煜.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1980-2000[J].经济学,2006(1).

4、王佃凯.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贸易战略选择[J].经济评论,2002(2).

5、(美)刘易斯.增长引擎的减慢[M].商务印刷馆,1984.

6、杨圣明.当前经济危机显露的特殊规律性[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10篇

学习

经济信息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信息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信息管理论文,经济信息管理论文10000字。经济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其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部门之间形成良性沟通提供桥梁性的

学习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世界经济形势论文10篇,内容包括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论文1000字,全球十大经济论文期刊。报告显示,2004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普遍提高,美日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欧元区经济增长率相对较低。2004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增长率分别可

学习

国际经济法学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经济法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法学国际经济法论文题目推荐,国际经济***文选题问题及对策。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际经济法教学本身蕴含的多元法律文化语境也日益明显,其跨文化传播特质也愈发凸显和普遍化。因此,在从事国际

学习

民办非企业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民办非企业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民办非企单位工作总结,民办非企业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2、民办非企业单位***组织的隶属关系。成立中共枝江市民间组织发展促进会民办非企业分会总支部委员会(以下均简称为民办非企业分会***

学习

经济信息毕业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信息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统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经济信息小论文。一、前言信息化已经成为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诸多行业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交错关联。国内不少学者对

学习

建筑经济管理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经济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建筑经济管理方面的论文题目,建筑经济管理论文。【关键词】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建筑施工中药严格做好质量、项目和成本管理,给企业带来最

学习

农林经济管理论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农林经济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农林方面论文发表期刊,农林经济管理学论文。一、农经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一)农经专业实践教学概况我国目前共有农林高校39所。从各高校农经专业学生培养计划看,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

学习

农业经济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农业经济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农业经济管理的论文题目,农业经济管理核心论文。关键词:大数据;农业经济管理1农业迎来大数据时代1.1大数据及其特性人才素质的提高和基础信息设施的完善,加快了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互联网发

学习

国际经济关系论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经济关系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国际经济关系论文。1.生产经营的全球化美国学者D·F·西蒙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产业全球化。因此,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生产经营的全球化。而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流通活

学习

市场经济理论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市场经济理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市场经济论文范文,有关市场经济的论文。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2.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4.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5.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

学习

企业经济管理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经济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企业经济管理论文,企业管理经济课程论文题目。管理与人类几乎同时产生,它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共同劳动和集体协作。作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管理也是生产力,特别是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

学习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管理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管理毕业论文下载,公共经济管理毕业论文题。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思想并根据社会需要确定的人才培养的总体样式,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其他教育内容、课程及内容的组织及实践中的

学习

经济形势分析论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形势分析论文10篇,内容包括对经济现状分析的论文范文,下半年经济形势与预测。报告显示,2004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普遍提高,美日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欧元区经济增长率相对较低。2004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增长率分别可达

学习

国际经济管理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经济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国际贸易经济管理论文。如果我们承认全球化导致各国在货币经济领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加深,那么一国资本市场的异常波动就可能影响和波及国际资本市场,而国际资本市场

学习

经济信息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信息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信息管理论文,经济信息管理论文10000字。经济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其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部门之间形成良性沟通提供桥梁性的

学习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世界经济形势论文10篇,内容包括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论文1000字,全球十大经济论文期刊。报告显示,2004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普遍提高,美日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欧元区经济增长率相对较低。2004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增长率分别可

学习

国际经济法学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经济法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法学国际经济法论文题目推荐,国际经济***文选题问题及对策。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际经济法教学本身蕴含的多元法律文化语境也日益明显,其跨文化传播特质也愈发凸显和普遍化。因此,在从事国际

学习

经济信息毕业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信息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统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经济信息小论文。一、前言信息化已经成为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诸多行业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交错关联。国内不少学者对

学习

建筑经济管理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经济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建筑经济管理方面的论文题目,建筑经济管理论文。【关键词】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建筑施工中药严格做好质量、项目和成本管理,给企业带来最

学习

农林经济管理论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农林经济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农林方面论文发表期刊,农林经济管理学论文。一、农经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一)农经专业实践教学概况我国目前共有农林高校39所。从各高校农经专业学生培养计划看,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

学习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世界经济格局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世界经济及发展趋势论文,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的论文。10年前的人们对三极实力地位的概括是:崛起的日本,复兴的欧洲,衰落的美国。然而90年代后的情况表明,美国遏止了实力地位相对衰落的态势,显示了其

学习

工业经济发展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工业经济发展论文10篇,内容包括新材料与工业技术论文,工业仪表发展论文。工业经济从整体上看,体现出严重的地域不平衡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业经济规模总量分布不均衡;二是工业的税收和税负不平衡;三是工业企业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