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导论论文10篇

新材料导论论文篇1

[内容]

供材作文是高中生习作的常见形式。也是近几年来考试中常见的作文题型。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寓言故事、社会新闻或一幅漫画作品等材料,按照已列出的标题或按照要求自拟标题,进行习作或考试作文,大多是写结合记叙谈个人观点的议论文。

供材作文的主要特点,是给学生提供审题、构思和发表议论的依据。学生依据所供的“原材料”,比较只面对一个议论的标题而言,容易调动自己的感觉和知觉的“形象”,自然地产生联想,打开思路。这些具体、形象的材料,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呢?必然地要“过渡”到对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等抽象逻辑思维活动。因为是供材作文,必须符合材料的要求;又因为是写议论文,必须按议论文的要求去审题、选材、组材和表达。

实践证明:教学供材作文,指导学生根据所供材料,提炼出自己有所认识并且能够论证清楚的一个论点,是学生通过习作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和议论表达能力的前提。怎样根据所供材料,提炼出一个论点,有一个思维导向的问题。

按照提炼论点的思维方向分类,大体上有以下四种导向形式:

一、顺向思维

“原材料”是正面褒扬的实例,而且作文命题是正面判断句式或短语。这样的供材作文,学生阅读“原材料”后的思维特征,大部分是调动自己感觉、知觉的同类材料,去论证标题确定的论点:一般很难提炼出一个既切合题旨,又有新意的论点。在“导向”教学中,可以循着“原材料”的直接指向,指导学生作顺向思维,使学生自然地说出相似的材料和自己的看法。他们这样说,不会感到困难。譬如写供材作文《愿做造桥人》,他们能读懂提供的材料:茅以升从小立志为祖国“造出长久不倒的坚固大桥”,经几十年奋斗,终成著名桥梁专家。他们也会从此例联想到茅以升成才后的事迹(如造南京长江大桥),联想到类似名人成才创业的事迹。教师针对学生“顺向思维”表达的看法,引导他们提炼出一个符合他们认识实际的论点,就不是困难的事了。有同学可在“顺向思维”的过程中,提炼出不同一般的见解:我愿人际和谐,做一个架设友谊之桥的人。“我学茅以升、更学上海造桥人。”大多能扣住“愿”、“做”两字进行论述,传输出较活泼的时代气息。

二、反向思维

供材作文的“原材料”如果是反面事例,或者是对所供材料以问句形式命题的,学生的思维如果是“顺向”的,往往是追究“反例”的根源,或者一味地对“原材料”质疑,而容易因阅历和认识的局限性,可能作出片面的偏激的结论。那么,一般的同学就会提出一个带片面性的甚至是不太正确的论点。这类供材作文,教师应首先做好提炼论点的导向工作。我认为,主要应抓住两点:一是引导学生对论题作正确的分析,提高思想认识;二是结合“原材料”进行“逆向思维”的指导。去年在大力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时,同时也披露了一些忽视科技工作的现象。《***日报》曾登过一则消息:某乡镇企业由于产品不对路,没有经费研制新产品,科技人员不得不改行。最后提出一个问题:“靠科技振兴经济难道只是一句空话?”老师就以这一问句作题,出了一个供材作文题目,在指导教学中,首先抓住题中“科技振兴经济”这个短语,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治经济学常识,联系中外有关的实例,分析“科技”与“经济”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再进一步认识科技对发展经济的关键作用。然后,用这些认识去分析“原材料”,就把学生“追根”和“质疑”,从反面“逆向”地引导到“如何解决这一类问题”上,对文题中“只是一句空话吗?”作出正面的、积极的回答。经过“逆向思维”,学生大多能提炼出较正确较切实的论点,如“发展科技要有长远目标,振兴经济才不是一句空话”、“靠科技振兴经济,必须因时、因地制宜”、“科技人才对路,经济发展才能对路”等。

三、双向思维

供材作文中,有很多含蓄显示论点的客观性命题,如《谈谈“择善而从”》、《议“东施第二次仿效西施”》、《学然后知不足》、《徐洪刚的生命价值》这是倾向于褒扬的;《说“生日热”》、《漫话“自卑没有出路”》、《东坡错改诗》是倾向于批评的;《“我要学”与“要我学”》、《从课内到课外》、《“爱”的利弊》是从比较中见褒贬的。在指导他们阅读、分析“原材料”时,注重从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起点进行“双向”思维的导向教学,对他们结合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帮助。同时为他们提炼出一个自己能把握的论点创造了条件。对此类供材作文的“双向”思维导向,既要达到帮助学生由“原材料”提炼出正确论点的目的,又不要束缚学生的思想而有利于他们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打开思路。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对“原材料”的分析,要以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依据,以便做到“思维导向”的有的放矢:(二)由正而反或由反而正,从一方面到另一方面的“双向思维”引导,必须以原作文命题的倾向为重点,即使是“从比较中见褒贬”的命题,也不可平均用力,而须有侧重点:(三)要允许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双向思维”过程中,提炼出反映论题的新颖论点,但对其因个人体会局限而表述片面的文句,必须作引导,再加提炼,直至表述的论点理正句顺为止。抓住这三点,通过一两个学生的典型指导,对其他学生依据“原材料”,结合本人实际,提炼出切合题意的论点。

四、多向思维

所谓“多向思维”,实质上是指使思考中信息朝多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以引出更多的新信息的发散性思维。不过,在供材作文的指导中,由于受到“原材料”和作文命题的限制,是不可能“任其自然”的。进行“多向思维”导向的供材作文指导,也要针对“原材料”与“命题”的特点来选定。这类供材作文,多数在“材”和“题”上就不拘泥于一个指向,不局限于一个既定的理解,给学生留有可作出切题的多种解答,可作求异创新论述的余地。

有这样一道作文题就只提

供一幅漫画(见下***),要求学生“先仔细观察漫画、理解画中寓意,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根据个人认识,写出一个看法(论点)并具体地写出理由(论据),自拟作文题,写300字左右即可。” 死里逃生

(附*** {***})

新材料导论论文篇2

一、撰写***治小论文的积极意义

由于撰写***治小论文需要与时***热点相结合,有利于促使学生更多地去关注时事***治,了解社会百态,进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现实问题的深入分析也有助于巩固课本的基础理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初中生由于受知识水平、生活阅历所限,理解新闻事件时可能过于片面,通过写***治小论文,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使学生更全面、客观地认识新闻事件。

二、如何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

1.引导学生选好题目

***治试题中常常给出一则或多则材料,要求围绕材料内容撰写小论文,题目通常为自拟。假如论题太大,学生必然泛泛而谈,说理空洞且缺乏说服力,所以选题必须要“小”,或从“小”现象切入来讲“大”道理。例如,一次考试的试题材料中倡导广大网民要遵守“七条底线”,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有的同学便立题为“上网安全”,这样的题目使人读不出所写论文的主旨内容,如果把它改成“文明上网,人人有责”或“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就会通俗易懂,论点明确。优秀小论文的题目应该立意新颖,富于启发性,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使人一看题目就有一种新鲜感,并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提炼观点之后就要对观点进行说理论证,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尽量把***治理论生活化。如针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一论题,可以收集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了解国家针对环境问题制定的方针***策,思考青少年能为保护环境做哪些事情。针对“责任一路相伴”这一论题,可以收集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材料,并结合材料阐明学习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重要性。

结合生活实际撰写***治小论文,既有利于巩固书本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养成关心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凸显创造性思维

写小论文时教师要给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使学生在写作中能够表现出对情景材料认识的深刻性、灵活性、***性和批判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参观、访问、调查、实践等活动搜集材料,并将其归纳整理,结合材料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学生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4.通过批改以提高其写作能力

批改、分析、校正是撰写***治小论文不可忽视的几个重要环节。教师在批改小论文时切忌包办代替,直接把自己的理解或想法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写进小论文里,这样的结果往往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所以,要通过批改小论文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指导学生如何修改小论文。此外,也可以采用学生互批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互批过程中借鉴他人的优点、查找自身的不足,借此提高写作水平。

三、其他常见问题和应对方法

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治小论文时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总结了几点应对方法:

问题一:对时事的认识不深入,对文章的分析不透彻。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时间紧,对时事***治了解得少,平时看电视也不关注新闻;部分学生关心时事,但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上。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我把课本知识与时***热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握写小论文的要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二:对***治小论文的文体特点把握不好。有些学生片面追求华丽的语言,未能遵循***治小论文的文体特点和写作要求,有些学生的小论文逻辑和条理不清晰,缺乏推理性。针对这些情况,我经常张贴范文供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克服对写作的畏难心理。此外,在教学中我还结合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组织写作比赛,帮助学生养成敢写、乐写的好习惯。

新材料导论论文篇3

校企联合培养依托行业发展,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通过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与市场“零距离”接轨的教材体系和基于就业需求的“零距离”素质拓展培养体系,培养接地气的高素质行业人才。问世以来,不仅对各国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大大提升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性。通过借鉴国外成功模式,我国高校与企业积极探索和发展了多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例如:大学科技园、校办企业、国家产学研工程、“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和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等,联合培养本科人才、工程硕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

在湖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国防科大)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时代新材)合作建立了湖南省复合材料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探索联合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在高校,课题研究在企业)、合办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合作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模式和方法。笔者正是该创新基地培养的博士研究生,现作为教员,对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探索和实践,有些微体会。

一、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校企联合培养共赢的基础

校企联合培养追求“高校一企业一学生”共赢的目标。理论上,共赢目标的愿景无限美好,但实际上国内外不断实践和探索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共赢”必须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基础。深度融合,则“共赢”枝繁叶茂;不然,则空空如也。

根据邢素丽等人的论述,产学研深度融合应包括:(1)需融学科和产业、学问和技术、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内涵于一体;(2)需融高校科研、企业课题、国家和省课题内涵于一体;(3)需融高校学科优势、企业需求内涵于一体;(4)需融新技术、新需求、新理论、新应用内涵于一体。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以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为平台,发挥校企各自优势,促进不同领域、不同范畴、不同层次等之间的融合,为研究生营造创新环境、激活创新动力、提升创新水平、增强创新能力。

国防科大与时代新材料,以共同研发兆瓦级复合材料叶片为契机,深度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实现共赢。兆瓦级复合材料叶片研发需要解决四大关键技术:气动布局、结构、制备和全尺寸测试。气动布局直接关系叶片捕捉风能的效率和风能的利用率;合理的结构设计是确保叶片安全运行20年的保证;叶片效能的最终实现,关键在于如何制备出质量稳定的兆瓦级复合材料风电叶片,难点包括模具设计与制备、工艺设计与实现、制备控制与效率等,稍有不慎,整个叶片制备失败或质量差下,动辄就是百万级别的经济损失;制备完成后,在国际认证机构(例如船级社)的监视下,完成全尺寸静力测试和疲劳测试考核,才能获得市场准人资格。

国防科大充分利用自己气动设计、结构设计、大尺寸复合材料整体成型制备和大型构件全尺寸测试等方面的学科优势,结合时代新材资金、场地和人力,共同研发了1.5~4.0MW、低风速型、超长型、海上超大型等多款兆瓦级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并实现产业化,目前相关产品巳在国内外50多个风场装机运行,为国家新能源战略计划做出了重大贡献。该项目校企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笔者)全程参与了兆瓦级复合材料风电叶片气动设计、结构设计、成型制备和全尺寸测试的所有工作,涉及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复合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复合材料学、流变学、热力学、化学等多学科知识,理论知识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同时以超大型碳纤维复合材料风电叶片为研究背景,针对结构设计和成型制备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机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源刊8篇,EI源刊6篇),申请国家发明10余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顺利完成博士毕业论文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支撑了2项科技鉴定成果。高校一企业一学生三方共赢,其根本原因就是校企合一,深度融合!

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通常是两段式,即课程学习阶段在高校进行,完成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培养阶段在企业进行,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阶段,如果没有产学研深度融合,博士生难以顺利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困难主要是人、财、物三方面的保障问题,此问题对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尤为突出。博士生在企业进行课题研究,往往是单***匹马,企业的性质决定了难以给博士生配备助手,而很多论文的实验研究是必须有帮手才能完成。比如,我们采用光学测试系统监测大型风电叶片极限载荷下的变形,需要十几个助手才能完成,在企业往往一个助手都没有,如果不是深度合作,此类实验就无法完成。此外,材料学科开展研究通常需要购买大量的原材料,购买原材料的资金谁出,如果没有明确,学生就不知所然,如果高校出,学生只能通过高校购买平台进行购买,来回奔波,疲于奔命,浪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假设企业出资,如果需要层层审批和控制,以学生一己之力,难以协调。因此,校企联合培养,深度合作,解决博士生资金和资金使用问题,是保证其论文课题顺利开展的前提。

二、双导师制是校企联合培养成功的保障

校企联合培养,采取双导师制培养方式,即由校方导师与企方导师组成导师组共同指导研究生。校方导师为主导师,企方导师为副导师。校企联合培养课题论文阶段在企业完成,这种双导师制,很好地解决了导师随时指导、监督和协调的难题,可以确保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顺利完成论文研究。

两导师的分工,有专家提出,选题确定后,由企方导师负责工作安排、现场学术指导、学位论文的初审;校方导师根据研究生论文题目及培养人才的需要,负责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学术指导、论文审阅与组织论文答辩等工作。校企双方导师及时交流,共同解决在创新基地研究生的科研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每月按时向校企双方导师汇报工作学习情况,双方导师填写《指导情况记录表》,及时指导学生。这样,既保证了研究生培养要求,又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加强科研实际训练,提高研究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以亲身经历而言,两导师的分工,笔者有不同的看法。企方导师的精力首先是以企业为主,负责企业的各种任务,目前令人尴尬的情况是:企方导师根本无暇顾及学生论文的指导,更别谈负责工作安排、现场学术指导和学位论文的初审。因此,笔者认为,校方导师不仅要负责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学术指导、论文审阅与组织论文答辩等工作,还要负责工作安排。这肯定有人会问,如果这样是不是就不需要企方导师了?答案是当然需要,而且非常必要,只是角色定位应该是负责人、财、物的协调,保证学生论文的顺利开展。人、财、物的协调对于学生开展论文工作至关重要,而且对于企方导师来说,往往易如反掌。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通常都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每周或每月定期向校方导师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完全可以做到积极主动,这样校方导师综合研究的学术和应用价值,与学生一起讨论制定研究方案、工作安排也是水到渠成的事,而且高效可行。

双导师制是一种很好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但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分工,才能保障校企联合培养的成功,否则,就是纸上谈兵,空谈误人。

三、完备的创新平台是校企联合培养可行的前提条件

有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基础、双导师制度的保障,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是否可行,还取决于一个重要条件一一完备的创新平台。

国防科大与时代新材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之所以行之有效,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时代新材拥有一个新材料检测中心,该中心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研究所需的多数检测设备和系统,即便是需要搭建平台,该中心也能快速完成。笔者博士论文涉及的实验和检测,几乎都是在该中心完成。假设时代新材没有该检测中心,即使是简单的力学性能测试都需要在高校完成,那么学生必然疲于奔波,留给论文研究和项目开发的时间还会剩多少?因此,一个开展论文课题研究所需的创新平台,对于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实在是太必要了!如果没有,笔者建议不要轻易提校企联合培养,高校和导师要慎之又慎,以免误人子弟!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只有建立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双导师制给予保障,企业拥有开展论文课题研究的创新平台,才能实现高校一企业一研究生的共赢。

新材料导论论文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实施任务;驱动型材料

中***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86-01

在新课改时期,高中语文作文考试题目在逐渐加强对学生作文思维能力的考查,其中很多地方已经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进行了广泛的考察。为什么当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这么流行呢?主要原因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对于事件类和事理类方面的材料引用非常广,已经具备了非常成熟的考察体系,对学生的作文思维能力能起到很好锻炼效果。另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能按照传统的作文考察方式进行教学,否则会出现学生应考能力不足,作文卷也就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教师在进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教学时,应该打破常规,教会学生合理进行发散思维,给学生提供思维迁移空间,鼓励学生多元的思考事件或者材料说明的问题,做到立意角度创新。同时要求学生整理好卷面,字迹要清楚。做好细节工作。

1.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考察方向分析

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最近是比较流行的,我们可以结合新课标全国卷的作文要求看出许多新变化和新的考察方向。首先,在材料作文的考察上都注重通过材料来激发学生的思考,用具体的任务导向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全国卷甲卷和乙卷的材料作文要求上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新课改对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考察倾向,并且在学生阅读材料的过程中需要仔细思考其中的任务型指令,确保自己的作文思路是和主题相符合的,还要注意自己的写作是否能和材料吻合,增强写作的目标和针对问题的态度的阐述。学生通过阅读任务材料不仅能考察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还能考察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的心理认知能力。学生能在关键的情境中明确概念和关系,才能在比较多的角度中选定符合题意的能进行较好说理的角度进行作文写作。如在高中语文全国新课标甲卷中就通过"女儿举报"事件的材料让学生了解了关于举报的信息,学生在作文时就要和生活中子女、长辈的相关关系,当事人心理、自己的认知等角度去思考,确立自己写信如何才能在情理之中,而自己要谈论的东西却又能在事件以外,若是就事论事则不能取得谈问题、讲道理的最佳效果。

2.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分类

结合作文写作对能力方面的不同要求和角度,作文题型从材料的主体意境方面包含了阐释型作文以及任务驱动型作文。阐释型作文的主体结构在于学生要在作文时确立"材料――阐释――话题"的结构,作文材料方面介绍的是相对固定的主题,学生的写作思路和中心基本上确定了范围,学生想要在这类作文中取得好成绩需要充分调动自己储备的知识,结合证明的思维结构,把丰富的素材和论证资料充实的作文中。在此过程中则主要考察了学生对于材料的理解和破题,然后在论证中考察学生的立意是否正确,论证展现是否一致。而在任务型写作中则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能否在阅读材料中审准任务指向和任务写作能否准确表达自己的思维两部分。其中要求学生重点要能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提取适合自己写作的信息,也就是要根据材料和任务指向理解材料。学生要掌握足够的材料信息,结合自己知识储备,确立准确的写作方向,才能写出好的作文。同时针对自己发表议论的主题需要和材料中的某些主题是完全吻合的,比如找准论题里的中心词,关键语句,然后去立意和论证,这样才能确保写作不偏题。另外,要充分阅读材料,提取最准确的读后有感的方向,从而才能在任务指向中把读的内容和感受到的信息结合,实现作文出自材料而又高于材料,真正做到作文的突破。

3.高中语文任务型材料作文写作的指导策略

3.1平时要加强阅读,以读材料锻炼学生信息感悟力。任务型写作的关键在于学生读懂材料,理解材料中蕴含的知识信息和主题思想,提高认识能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该有针对的去概括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

3.2题材要广,训练积累不能少。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内、课外的不同的阅读素材都应该加以利用,在环保阅读、时事话题、教育科技等的方面都要加强材料的使用。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阅读材料进行议论,让学生学会发散性分析素材,学会积累创新的话题。

3.3树立发散、创新思维。在上课时教师对于学生身边发生的的事要多参与分享,以电脑学生讨论各类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培养学生发散、创新思维。在写作的模式上可以进行"引-议-联-结"等模式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

3.4实践活动不能少。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借助不同地方的真实考题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材料阅读分析,然后进行写作练习。比如:这几年的全国卷大部分作文都可以让学生进行"引-议-联-结"等模式实战训练,甚至可以让学生针对相同的材料写出新的立意角度。

3.5做好细节,做到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任何作文都是讲究细节处理和卷面整洁的,任务型材料作文想要取得突破,在用词用语、标点使用等细节上要做好,然后在练习中要严格要求学生保持书写整洁,争取给阅卷老师好印象。

参考文献:

[1]谈幼珍.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摭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28)

新材料导论论文篇5

关键词:开发内化;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方法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1-0085

一、开发内化教学模式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开发内化教学模式强调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开发潜能、引导和促成学生将知识“内化”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谓“开发”,是开启学生的智慧,发掘学生的潜质、潜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活力和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成学生的内化。所谓“内化”,是将外在的教学内容通过记忆、理解、运用,转化成内在的素质。因材施教是开发内化教学方法的原则。

二、课程特点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土木工程材料》是开课较早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土木工程中常用建筑及功能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应用,并使其获得重要材料的检测和试验方法的基本技能训练。此外,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密切配合,为后续课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砌体结构、施工技术、工程管理等提供必要的材料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工程实际,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土木工程材料,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然而,课程内容大多是理论叙述,在教学中常会遇到以下问题:①缺乏系统性:材料种类繁多,内容庞杂,章节间基本没有联系;②逻辑性较差:各类材料与工程实践经验密切相关,应用性强,经验性内容多、概念多、专业术语多;③看似简单易懂,没有深奥的原理,实则不易把握。学生觉得一听就懂,但一考就不会。由于本课程具有上述特点,学生普遍感觉内容枯燥,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差,对知识理解不深,对材料性能及选择使用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欠缺,无法灵活应用,并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三、教学经验探讨

开发内化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启迪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兴奋点,提高兴趣。本文结合开发内化教学模式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的应用,对教学方法进行以下探讨:

1.重视第一堂课——绪论。绪论作为第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对教师能否胜任教学的信心。所以,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讲好绪论课。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通过***片、影像等介绍,让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有一种全新的认识,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什么是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材料与建筑的关系”,而后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生动的阐述分析,既完成了相关内容的传授,又能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课程的坚定信念。

2.运用课堂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导”知识、“导”方法是开发内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填鸭式地“灌”给学生。结合本课程叙述性较强的特点,以问答促思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灵活应用一些与材料性能相关的生活类常识,活跃课堂气氛。例如,针对材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小案例并进行分析,简单的课堂提问,既紧扣知识点,又提升学生的兴趣。

3.结合工程实例,理论联系实际。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备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工程材料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适时引入工程案例,尤其是结合材料如何影响建筑结构性能,选用典型的工程事故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消除理论知识的枯燥,更能加深学生对材料特性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明确理论知识指导工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4.讲授方式多样化。教师通过制作***文并茂的PPT、录像、动画演示等,结合教学内容安排适量板书,使课堂内容生动化、多样化,提高学时效率;此外,可选择适合学生自学的章节,请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分组讨论并试讲,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和创新的良好习惯。

5.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因此,实践环节必不可少。当前,由于本科教学条件所限,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实验占课程总学时的35%。在实践环节,学生不仅能真实接触到材料,还能观察到材料性能变化的整个过程,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针对无法开展的实验,教师可通过视频和***片进行讲解。

6.丰富教学内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必须服务于工程应用,但教材对新技术、新标准有一定滞后性。因此,为了丰富教学内容,除选用的教材应能反映土木工程材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外,在教学过中应适时讲授有关材料的研究动态、发展趋势及应用状况,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另外,鼓励学生以课外调研的方式,自行安排到建材市场等进行学习和调查,了解材料的价格、生产工艺、性能差异和使用方法等,这个过程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材料的感性认识,也能锻炼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实践表明,开发内化教学模式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方面提供了新思路,教师应自足岗位,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探索和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勇于改革创新,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开创理论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吴芳.重庆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9

[2]徐静伟.《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分析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1

新材料导论论文篇6

【关键词】材料化学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一、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从“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总体要求出发,设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学校材料化学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五大部分内容构成。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教育,体育活动,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等。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社会类,自然科学和艺术类等知识体系。

专业课程包括:大类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和材料化学专业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材料化学专业方向性选修课程。

实践性课程包括: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材料化学专业实践训练知识体系。

二、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材料化学作为化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其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材料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具有材料的制备、表征、技术开发和生产的基本能力。在构建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时,我们一直强化教学环节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将所有教育环节分为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五个知识体系。其专业课程体系以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基础,把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等作为本专业的入门专业课程。在经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之后,陆续学习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性能学、材料现代分析技术、机械制***等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形成专业特色方向。并通过开设材料科学导论、纳米材料导论等任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了淡化专业界限,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和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实施按大类培养,统一设置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平台。在2011年修订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教学计划课内总学时为2633学时,学生毕业应取得总学分为154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与我校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一致;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和综合教育的课程体系与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有区别的开设,更加突显材料化学的特色。

三、构建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材料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在教学计划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我们优化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实验层次,注重基础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二是测量实验层次,注重专业技能训练,设置了课程设计、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三是综合实践层次,注重综合素质训练,设置了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践活动等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更新重组实践教学内容。

在2011年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为35学分,占总学分的22.7%。实践教学内容重点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和重组了原四大化学(无机、有机、分析和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与结构,将实践教学内容分层次进行教学,确立了基础实验、测量实验和专业实验三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涵盖了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等教学内容。同时,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方法手段的改革,减少验证性实验,积极创造条件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强化毕业论文实践环节的检查和指导;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安排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材料化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探索和完善将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今后多年的一大工作任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实际,研究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课程体系遵循“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教学计划,在四年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分析理论教学相关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分配理论课程学时数,使课程体系逐渐趋于科学、规范,达到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禹筱元,罗颖,董先明.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1).

新材料导论论文篇7

[关键词]材料科学基础 大学本科实验 教学改革 创新意识培养

[中***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093-02

一、问题的提出

时代特点决定了当代大学生除了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自主学习意识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人面对未知世界时大脑的一种反应,是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它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建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自信和方法,首先应该在大脑中建立通过***自主学习可以获得成功的自信,然后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摸索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获得自主学习的手段。[1]可见现代大学教育,还要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对未知世界探索欲望的培养。[2]

二、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特点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机械、化工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是锻造工艺、焊接工艺与焊接性、铸造工艺、材料成型与检测等众多材料课程的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同时材料科学基础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所以还具有探索性。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能使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并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三、材料科学基础教学的组织

根据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可将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分为两个方面: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抽象、微观,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抽象方面,比如晶体的原子排列、晶格类型以及晶面晶向等,都是晶体材料原子排列一般规律的总结,并被赋予了客观的准确描述,使其成为材料性能和组织分析的依据。与此相似的还有凝固理论、扩散原理等。

微观方面,材料科学基础中的晶体结构、晶体缺陷、合金相***等理论都涉及原子的排列和运动,学生只能借助高科技手段对原子运动的结果进行观测,并借助理论分析原子的运动。

在理论性方面,材料科学基础的内容涉及大学物理、化学等理论课程知识,教材中引入了大量的理论推导,以及通过理论推导的预测,要求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3] [4]

正是由于上述三个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对教学内容理解困难、不透彻。这不仅加大了教学的难度,也为高校将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对未知世界探索欲望的培养融入这门课程的教学创造了条件。

为了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本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目前此课程仍存在实验教学同理论教学脱节的问题:1.实验内容犹如蜻蜓点水地从理论教学内容中抽取部分知识点设计实验,覆盖面小;2.实验内容不具备连贯性,在已安排的材料科学基础实验中,实验内容之间没有关联(实际上很多理论内容之间都是存在关联的),知识脱节。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实验的效果都不理想。

受考研和就业的影响,学生平时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上所能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也为了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我们必须对材料科学基础的实验进行改进,其指导思想如下。

1.实验内容需包含材料科学基础的主要教学内容,实验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即前一个实验的样品和结果是后一个实验样品制备的开端。

2.为了降低制备实验样品的工作量,减轻学生负担,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使用一个样品,但是不同实验对样品处理的方法和步骤不同。

3.实验教学进度同课堂理论教学进度相匹配,实现同步,这样理论和实践可以相互促进。

4.修订实验指导书,其中应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与实验操作相关的内容,使学生可以***自主地完成实验,培养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此外,实验指导书也包含一定的拓展内容。

根据上述的指导思想,表1按次序列出实验名称,同时给出了实验内容和对应的理论知识以及要达到的实验目标。表1中的实验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次序和实验知识点的承接性安排的。正是由于内容具有承接性,所以样品可以连续使用,即晶相样品制备实验中使用的样品也是淬火处理及晶相组织观察实验的材料,然后对淬火后的样品进行退火处理及晶相组织观察实验,再对样品进行塑性变形及再结晶组织观察实验,最后用这些样品进行金属材料硬度同组织的关系实验。由于样品贯穿整个实验使用,降低了制备晶相样品的难度,同时没有增加学生的负担,实验内容也涉及了材料科学基础的主要教学内容。

为了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安排做实验的时间,进而发挥自己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为了更好地同课堂教学相配合,要求学生的实验安排同课程教学的进度相匹配。在教师给学生的实验指导书中,需要明确实验目的,细化实验步骤,以及进行相关的试验结果讨论。同时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实验指导书中需要提供更深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为了锻炼学生学习的***性,在学生遇到不易解决的问题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自主查阅相关的科技***书文献解决,其次鼓励学生主动与实验教师探讨获得解决方案,最后教师统一讲授给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样的安排对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以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有很大帮助。[5]

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同时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融入其中,使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明显提高,期末考试成绩大幅度提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通过率和成绩也都得到提高。

四、结束语

材料科学基础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材料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在其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讲授之外还要进行与理论紧密联系的实验。将这门课程的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紧密结合起来,在培养符合21世纪需求的合格大学本科毕业生方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注 释 ]

[1] 郭元祥.知识的教育学立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

[2] 周亨近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宽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2.

[3] 石珂德.材料科学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新材料导论论文篇8

命题具有“时事”性;命题藏有任务性;命题凸现自我性。

面对叙事性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新要求,如何更适时有效地指导考生应试呢?

一、与智者同行,提升思想高度

语文教学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四个方面的考查,通过“一点四面”实现高考语文的育人导向,所以要引领考生关注社会生活,深入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为立身处世之准则,思考个人成长方向,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2015年新课标卷的作文题已经给出明确的导向,卷Ⅰ体现了“法治、公正、诚信”等内涵,卷Ⅱ体现了“创新、敬业、爱国、文明”等内涵。但是中学生思想认识毕竟有限,要快速提升他们的认识,必须以有深度的杂文滋养他们,以大家名人之作拓宽他们的视野。可以有序地指导学生阅读余***绪选编的《现代杂文的思想批判》、冯小平编著的《叩响命运的门》、梁文道的《常识》以及每年的《随笔》合订本等。刚开始读这些大家的文章,学生必然感到艰深,但恰是在这条艰深的阅读路上,学生或许能汲取一两点思想的精华。

二、审题指导抓任务

目前出现的任务驱动型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选择型的材料,提示语为“思考、权衡与选择”;一种是是非类的材料,提示语为“谈谈你的看法或感受”,“你对此有何看法”等。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任务点也不一样。总的来说,叙事性任务驱动型写作在审题上首先要寻找写作的任务指令,促使学生思考被评论的事是何事,被评论的对象有哪些,可评论的点在哪里,各评论对象之间有何联系。其次要明确什么是驱动点与材料关键点,以关键词来确定写作的重心。如选择型的材料,驱动点是“更”“最”,行文时必须有选择有权衡,材料的关键词或观点的关键词必须有界定,从而使观点更明确,分析更到位。而是非类材料,以写作任务“谈谈你的看法或感受”“你对此有何看法”寻找关键点,寻找可评论的点与各评论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2015年新课标卷Ⅱ为例,被评论的事是“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的最后三名候选人”,被评论的对象大李、老王、小刘,可评论点为“谁更具风采”。考生可任选一个人物的“风采”作为评论点,评论他们各自成功的原因和成就,以及对他们的贡献、价值、意义作用,但这种单向度思维显得浅显平庸。想要有更高的起评分,就必须找到驱动点,而这则材料的“更”字即是驱动点,这个关键词把各评论对象联系起来,表明不管你选定哪一个风采人物,都需拿他和另外两个人物做比较、衡量,比较分析必须到位。

三、谋篇布局讲套路,拓宽思路有走向

在谋篇布局上,对于初学者可以做写作套路指导。对于是非类的材料作文,形式上依照议论文三段论展开:引论,本论,结论。提出问题部分,引述材料要被评论的点,提出自己的论题或观点。分析问题部分,重在分析成因、危害、作用。解决问题部分,重在提出相应的对策。

对于选择类的材料作文,可以起转承合为框架底子,分五步走:第一步概述材料,做出选择;第二步,做比较,决出优胜者;第三步,从功能分析的角度,阐述优胜者的作用、意义所在;第四步,结合时代背景做分析,指出优胜者在当今的现实意义,有着针砭时弊之疗效;第五步,或表明不同态度,再次肯定优胜者,或简明扼要重申观点。

与其他类型的议论文写作相比较,叙事类任务驱动型写作的最大任务是就事论事,就事说理。但是对于考生来说,就事论事常常会使他们思维局促,展不开说理,陷入“一条道儿走到黑”或是“原地打转”的困境,如何在本论部分拓宽思路的走向呢?第一,在同类横向比较中找到延伸拓展的关联点,由此及彼,说古论今,由实到虚,可用多向度思维中的并列型、转折型关联①进行布局。如朱健国的《早叫的公鸡》②,此文先由“鸡”论“鸡”,后由“鸡”及人,先古后今,由虚(寓言中的公鸡)及实(预示地震而早叫的公鸡和先知先觉者),由寓言中的被杀的早叫的公鸡,说到现实中被迫害的先知先觉者,最后亮出自己的观点:是公鸡,当早叫就勇敢地早叫吧。第二,在纵向切入中找到剖析链接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小到大,可以用多向度思维中的递进型、假设型、条件型关联进行布局。

四、说理有角度,分析有方法

叙事类任务驱动型写作的第一原则是就事论事,就事说理,所以思路关联必须与材料的具体“任务”紧紧相扣,论辩说理必须有的放矢,不能随意蔓延。说理时可以从原因根源、作用功能、时代背景、措施办法等角度进行,分析时主要运用例证分析、比较分析、假设分析、推理分析等办法。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就退秦一事就事论事,就事说理,从退秦的利弊角度,用比较分析的办法指明灭郑于秦有害无益,存郑于秦有益无害,接着烛之武列举了秦伯曾亲身领略过的事实,例证分析了晋国忘恩失信,进而运用假言推理③出亡郑必“阙秦以利晋”,使秦伯顿悟,秦晋联盟就此瓦解。

目前这种任务情境式作文确实能引发考生理性思考,引导考生说实话说人话,这是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进步。

――――――――

参考文献

①国家玮:《手把手教你写作文――单向度思维与多向度思维》,国家文化出版公司,2015年版第59-64页。

②余***绪选编:《现代杂文的思想批判》,《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58页-59页。

新材料导论论文篇9

关键词:课程项目;功能材料;工程教育模式

中***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090-02

一、引言

我国传统的通识教育过于强调基础科学理论,弱化专业内容和工程实践,企业普遍反映毕业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西方国家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实践,成果丰富,其中尤以工程教育模式更为突出。它是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从科研到运行为生命周期,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以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做中学”是工程教育改革的战略之一,中国***于2008年开始组织课题组进行试点。

《功能材料》是一门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体现。本文就是根据这一实际需要,适应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素质教育,满足培养综合性、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就工程教育模式下《功能材料》课程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教学实践进行探究。

二、工程教育模式应用到《功能材料》课程的依据

将工程教育模式应用到《功能材料》课程,符合高等院校工程教育培养的目标要求。工程教育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通过选取项目创设情景,协作学生学习开展教学,通过完成项目达到意义建构,通过解决问题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充分体现我院以研究型和应用型人培养为目标的教育特点。

功能材料作为能源、计算机、通讯、电子等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近年来已成为材料科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新型功能材料正在众多不同领域对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目前根据我院2009版新大纲要求,《功能材料》课程涉及面广、头绪多、内容繁杂、系统性不强,而且课程的理论教学时数相对较少。如果还像以前一样照本宣科,在课堂上根本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且,事实也证明,按照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的应用能力也比较差,不能达到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标准。

三、工程教育模式应用于《功能材料》教学的实践

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开展项目式教学,能使学生亲身经历产品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项目开发生命周期,在与课程紧密联系的项目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1.构思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选取研究项目。课程研究项目是《功能材料》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课程研究项目,学生可以深入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提高综合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2.课程研究项目设计

为了实现项目教学目标,我院设计了《功能材料》课程研究项目指导书,主要内容包括:①项目的题目;②项目组成员;③项目的研究背景及意义;④项目拟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⑤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或研究工具等;⑥项目主要的日程安排或时间节点;⑦主要参考文献。让学生在完成研究项目指导计划书的过程中掌握项目所包含的理论知识,真正实现“做中学”。

3.任务实现

教师经过简单的理论介绍和导入之后,带领学生实施项目,鼓励学生自己选取感兴趣的项目。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最多3个学生),每一小组选出一个组长,全面负责该组的任务。所有环节任务的实现都靠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

研究项目选取的难易程度,研究内容的多少,都会影响到每组的最终成绩。每个小组要在项目报告中标明每个人在总体工作中的贡献和工作比例,或者每个人负责的内容。

4.成果展示

所有的项目都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对教师和全体学生进行演示汇报。演示汇报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和其他学生了解各组的工作和研究成果。小组的学生都要在台前汇报,汇报前由教师指定主汇报人。每个项目演示汇报时间不超过10分钟,另外有5分钟的提问时间。每个组必须严格控制演示时间,超过时间1分钟以上要扣分。

不同项目的设定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便于开展个性化、差异化教学。通过个体和合作的形式进行项目学习和实训,学生不仅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合作、沟通和组织能力。项目完成后的及时反馈,又有利于学生间经验的分享。该模式构建出一个开放性、研究性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四、在工程教育模式下教师的角色

将工程教育模式应用到“功能材料”课程,有利于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要将工程教育模式应用到课程教学,教师必须结合院校教学实际,以及本校学生的知识层次、结构能力,合理制定教学大纲,优选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理论结合实践,设计工程项目,体现以能力培养为主的原则。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知识、提高理论层次和教学水平的过程,也是工程教育的具体体现。这个过程有利于进行多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设计经验和教学组织能力,而且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能极大地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

五、结语

《功能材料》课程结合工程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本质性理解,促使学生结合课程主动考虑并构思满足要求的设计,设计的任务紧扣《功能材料》课程的核心内容,并具有丰富的题材和多样的结果。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系统调控能力。使学生养成主动查找书籍资料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学会关注科技发展,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系统调控能力。

参考文献:

[1]殷景华等.功能材料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出版社,2002.

[2]郑昌琼,冉均国.新型无机材料[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田莳.功能材料[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

[4]马如璋.功能材料学导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

[5]李玲,向航.功能材料与纳米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6]贡长生,张克立.新型功能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7]李俊寿.新材料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8]宋英等.《功能陶瓷材料导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9).

[9]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10]贡亚丽.“CDIO”模式在《EDA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09,(31).

新材料导论论文篇10

关键词:高考作文;写作能力;策略

近年来新课标下的高考作文都是新颖的材料作文,在作文的立意和选材时,都会针对不同角度和空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认知能力。高考作文不仅能考查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作文素材的积累,而且能够从智慧、情操、人格、审美、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多方面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这对于考生本身来说具有较高的要求。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探究了关于高考作文的写作策略。

一、有计划性地为材料作文确立目标

要学会多角度地看待生活,体验人生情感,丰富生活经历,感悟社会、自然和人生。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目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针对目标要有科学理性、认真负责的态度。明确表达自己观点,充实作文内容,融会贯通思想情感,围绕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合理安排作文内容和结构。在作文的表达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在对作文选材上不要脱离材料作文的立意和要求。追求有创造性和有个性的表达,根据自身所擅长的和创作兴趣进行写作。在学习和生活中多积累作文素材,多感悟,多实践,做到笔随心动。写作中独特新颖的部分就是自身情感最好的表达。

二、有针对性地为材料作文开展训练

1.思考积累

教师在作文指导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身边周围的事物、关注民生、关注个体和群体,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对于这些素材,学生要学会改变角度,整合运用,思考这些关注点的***治、经济、文化、社会背景以及含义。善于写作的人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能够辨别生活中的是非,辩证地看待问题,并融入自身的情感,只有这种写作态度才能创造出丰富且有内涵的文章。

2.练习审题

多项组合类、评述论说类、寓言故事类、析思名言类的写作材料都要让学生有所涉及。教师在指导学生高考写作的时候,要训练学生审题的严谨性和认真性,引导学生揣摩材料作文含义,特别要重视要求学生在开始写作时不能脱离材料作文的立意,不能扩大或者缩小材料作文的内涵,在教师的日常指导工作中,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3.选择立意

对于考生来说,什么是最佳立意?最佳,指的就是考生在读完材料作文后,运用感悟最深的、掌握最多的、认识最深的素材积累而写出的文章。在这些前提下,新颖和独特才是要考虑的。

4.文体训练

文体训练多以议论文和散文为主,考生应该在练习过程中,弄清自己所擅长的文体进行练习,针对所选文体的语言要求、结构特点,选择自己的训练方向,让自己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自身的写作优势,创造出丰富有内涵的文章。同时,学生也应该根据考试对文体的严格要求,尝试其他文体的写作,这样可以从总体上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一般来说,议论文重点是如何挖掘更深的立意,如何丰富论证材料,如何避免“二段式”写作,这些都是议论文写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此外,记叙文写作相比较议论文来说更容易出彩,但是记叙文写作需要丰富的语言表达和对于故事事件的真情实感,在记叙文选材上,除非是故事情节具有感人性和独特性,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否则尽量别写。

5.联想想象

联想和想象是写作中需要重视的环节,新课标写作中应该是由两大理论组成的,一是理论,二是联想和想象。新课标中提出:“写作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作文中,运用好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就能在高考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如,在2012年的材料作文中,一个油漆工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却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事。根据这个材料作文,如果是一个对社会漠不关心的学生,很难写出让教师满意的文章。这既需要学生具有独特的思维,也需要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的高考作文正是期望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心。

总之,学生要想提高高考作文写作水平,必须重视思维的培养,除了严谨审题、准确立意之外,还需要重视自身联想和想象能力的提高。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脚踏实地,积累作文素材,多体验生活,做好每一次高考作文训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使学生创造出丰富且独特的文章。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新材料导论论文10篇

学习

大学生导论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导论手写论文2000字,大学导论论文模板范文。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在校园里处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校散

学习

电子导论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子导论论文,电子类专业导论论文2000字。1.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专业的特点及需求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依托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因此,设立以电子商务为

学习

电气应用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应用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子电气论文题目,电气论文1000字范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能力的培养,而基础能力培养又是其他各种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调研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毕业生在择业、就业时连专业相关

学习

中国科技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科技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国科技论文1000字,中国科技论文百篇国际最具影响力。基于滑模和PI的多轴转向系统交叉耦合控制侯宇栖,杨丽曼,HouYuxi,YangLimanCORDIC算法在DDS中的应用戴尚义,李东新,DaiShangyi,LiDongxin嵌入式无线

学习

电气安全论文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安全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气安全论文1000字,电气安全基本知识论文5000。电气工程(本文所指的电气工程泛指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强电及弱电工程)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建筑比作计算机,结构相当于计算机的硬件,建筑装饰相

学习

高级职称的论文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高级职称的论文10篇,内容包括高级职称论文发表刊物,高级职称两篇论文。2.教学效果好,教育质量高,得到县(市)级以上同行的公认,并获得一次一等奖或两次二等奖;3。受到市(厅)级以上教育行***部门表彰4.结合教学实际,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研

学习

教育管理职称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管理职称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管理职称论文,教育职称论文题目大全。一、我国职业教育职称评定制度的演变“职称”一词,在我国最早被人们称为“学衔”,从语义上可以理解为“职务的名称”。1960年***颁发《关于高等学校教

学习

电气化铁道论文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化铁道论文10篇,内容包括铁道电气化热门论文题目,电气化铁道论文选题方向。通过对济南铁路运营维护管理段、济南铁路局供电段等电气化铁道建设运营单位的实地调研,发现目前新开工的快速铁路建设项目和既有线路的电气化改

学习

专业导论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专业导论论文2000字免费网站,专业导论课程论文2000字范文。1.3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层次性培养实践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确立了层次性培养模式

学习

专业课导论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课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专业导论课程论文2000字范文,专业导论课程论文怎么写。(二)完善教学模式在课程中,要尽可能的凸显出教师和学生两方在课堂中的积极互动,创造出良好的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的去引导学生去认识到有

学习

材料导论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材料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材料导论论文1200字,材料学导论论文3000字。上世纪中叶,单晶硅和半导体晶体管的发明及其硅集成电路的研制成功,导致了电子工业***;上世纪70年代初石英光导纤维材料和GaAs激光器的发明,促进了光纤通信

学习

信号自动化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信号自动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毕业论文选题,信号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亮点。作为教育手段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最深层的本质体现就是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

学习

大学自动化论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自动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专电气自动化论文,自动化毕业论文20篇。为了远程教育事业,只有进行远程教育合作,澄清远程教育合作中的文化迷雾,建构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电大人才能全面实施“远程教育文化工程”,创建

学习

建筑自动化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自动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建筑自动化论文,建筑设备及自动化论文。一、我国建筑施工中电气自动化施工管理现状分析就我国当前多数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现状来看,实际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普遍性的缺失。其中,管理体制建设以及

学习

大学生导论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导论手写论文2000字,大学导论论文模板范文。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在校园里处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校散

学习

电子导论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子导论论文,电子类专业导论论文2000字。1.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专业的特点及需求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依托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因此,设立以电子商务为

学习

电气应用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应用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子电气论文题目,电气论文1000字范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能力的培养,而基础能力培养又是其他各种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调研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毕业生在择业、就业时连专业相关

学习

中国科技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科技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国科技论文1000字,中国科技论文百篇国际最具影响力。基于滑模和PI的多轴转向系统交叉耦合控制侯宇栖,杨丽曼,HouYuxi,YangLimanCORDIC算法在DDS中的应用戴尚义,李东新,DaiShangyi,LiDongxin嵌入式无线

学习

电气安全论文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安全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气安全论文1000字,电气安全基本知识论文5000。电气工程(本文所指的电气工程泛指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强电及弱电工程)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建筑比作计算机,结构相当于计算机的硬件,建筑装饰相

学习

高级职称的论文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高级职称的论文10篇,内容包括高级职称论文发表刊物,高级职称两篇论文。2.教学效果好,教育质量高,得到县(市)级以上同行的公认,并获得一次一等奖或两次二等奖;3。受到市(厅)级以上教育行***部门表彰4.结合教学实际,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研

学习

教育管理职称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管理职称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管理职称论文,教育职称论文题目大全。一、我国职业教育职称评定制度的演变“职称”一词,在我国最早被人们称为“学衔”,从语义上可以理解为“职务的名称”。1960年***颁发《关于高等学校教

学习

土木工程研究生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研究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工程论文选题怎么选,土木工程研究生论文选题方向。1创新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模式产学研有机结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的创新,就是在毕业设计与研究论文中,实现毕业设计[7]、教学与土木工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