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自动化论文10篇

信号自动化论文篇1

关键词:符号,形象,信息技术,动态整合

 

[[1]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亮点。作为教育手段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最深层的本质体现就是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整合。建立在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整合的基础上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应处理好形象直观与抽象概括、信息呈现的方式与学生的认知方式、知识的容量与学生的承受能力三个关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发展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的发展。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研究,确定其基本原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发展至关重要。论文参考。它不仅影响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建构的内容与方向,而且影响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的应用与成效。

本研究立足于学习心理学、课程论与多媒体技术等多学科视野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理进行初步探讨,从教学手段的不断演变来分析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整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活动奠定理论基础。

1、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亮点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酝酿到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评价观等方面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它对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行为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冲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只有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才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经过几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已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的研究。

一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广大教师的整合水平正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理想目标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无担忧地发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愈是进入深层,遇到的瓶颈问题就愈加突出,理论研究与实践差距太大,仍然存在着许多误区和问题,比如:整合中只注重形式和流程而轻视教学成效;整合的出发点脱离课程教学这一宗旨而为了运用技术进行整合;。

正是由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缺乏基本原理的研究和自身理论的探讨,因此本文从教学手段的发展来逐步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理,阐明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整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奠定理论基础。

2、语词符号与形象动态整合的基本原理

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整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支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整合为基础。可以这样说,没有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整合就没有现在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它是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平台。

2.1 几个概念的解释

2.1.1 语词符号

Saussure 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语词由“能指(signifier) ”和“所指( signified) ”构成; 所谓“能指”就是词的语音形式, 而“所指”则是一个概念。词的语音所代表的事物以某种方式通过心理上的联想(association)与概念实体相联系。语词符号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

在所用符号中,语言符号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语言中有大大小小的单位,例如句子、词、语素、音位等。音位不是符号,因为没有和某种意义相结合。语言中最小的符号是语素。人们自然地感觉到的语言中的单位是词而不是语素。词在说话时能够自由地卸下装上。如果说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符号,那么词是语言中能够***使用的符号。句子是符号和符号组装的成品,是符号的序列,不再是单个的符号。

2.1.2形象

《辞海》中对“形象”的解释:“①形状相貌。《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宁少而丧母,不识形象。②指文学艺术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映现实的特殊手段。即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喝审美意义的具体生动的***画。”(《辞海》,1979年版,P1862)

实际上,“形象”是感性材料,包括事物的形状、体积、颜色、声音和气味等等具体形象,是以表象的形式存在的。它带有直观性和鲜明性。人的记忆都是通过事物的具体形象开始的,即形象记忆。儿童出生六个月左右就会表现出形象记忆,如认知母亲和辨识熟人的面貌,就是形象记忆的表现。人有了形象记忆,复杂的心理活动才有可能进行。

2.1.3 动态整合

这里所说的“动态整合”主要指生动形象化的、多感官的各种刺激,而且所传递的信息是不断动态变化的。

2.2 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整合的特点

2.2.1 多感知性。通过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整合,可以同时提供给学生多感官的刺激,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刺激;提供资源丰富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高级能力;在教育教学中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2.2.2 形象性。论文参考。论文参考。利用特殊手段不仅可以实现信息的形象概括,简化不必要的因素;还可以再现现实现象的各个细节,如感觉不到是真实环境还是虚拟世界。

2.2.3 技术性。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整合是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的,需要技术的表现。

2.2.4 动态性。既然是动态整合当然是动态变化的组合,而且整个宇宙空间都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的,符合一般的客观世界。

以计算机为核心,对数据、文字、声音、音乐、***形、***像、视频、动画等媒体信息进行整合处理的技术,以较高处理声音和***像信号的能力,高质量的显示***形、视频和音频信号的能力以及高级的交互能力而见长。它无论提供的任意感知都是形象化的动态***像或者动态心理***式。

2.3语词符号与形象动态整合的基本原则

2.3.1 语词符号与形象直观

语词符号与形象直观的整合要有限度,不能为了形象直观而直观;语词符号与形象直观的整合要符合现实现象;语词符号与形象直观要符合科学规范。

2.3.2 信息呈现的方式与学生的认知方式

人所具有的知识结构是人获得和理解新知识的基础框架,也是人进行联想、推理和思维活动的基础。信息呈现的方式与学生的认知结构要相适应;信息呈现的方式与学生的认知结构要配合;信息呈现的方式与学生的认知结构要互相补充。

2.3.3 知识的容量与学生的承受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数字化环境的知识容量特别巨大,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课堂45分钟)使学生全部掌握、吸收消化。知识的容量要符合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知识的容量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对知识的接受能力

3、运用语词符号与形象动态整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

要创造这种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运用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整合为平台,为更好的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使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较高的学习动机。能够及时地获取信息和长久地保持记忆、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和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可以采用下列策略:

3.1 建立丰富的数字化资源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包括视频、音频、***片、动画、文本、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件等。如果在授课中把这些可以用影像或动画表现的事物在课堂上用多媒体的技术表现出来,将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学科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学科基本技能,发展学科思维能力。为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实现数字化教学,我们首先要创设数字化教学资源,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学科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结合实际,自制课件;开发网络课件,利用网络教学;利用因特网收集终秀作品,建立优秀作品文件库,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2 做好学习支助服务

学生不是天生就会自主学习的,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信息资源的选择能力都需要在学校和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逐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接触的到的信息也会有多有少,所以学生学习支助服务对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如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和学习进程中学术和资源等方面的困难,以适当的方式和补充材料的形式进行解决。

3.3 凸现学科的性质与特点

利用信息技术要有所侧重,信息技术虽然很先进,但是不是每门课程、每个知识点都要真实呈现出来,要适当的侧重于所教内容,可以有所取舍的接近现实现象。

3.4 指导学生适应信息技术环境、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学习。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协作学习

3.5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认知实践活动的主动性。

利用信息化学习资源,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竞赛等活动形式,完成教学目标;利用信息化学习资源,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动手操作,尝试错误等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整合之初,(缺乏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师学习信息技术和基本的整合理论,将技术尝试整合到教学中,用技术帮助教学经验发挥作用,并不断积累经验。随着经验的增加,教师能较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并可能结合学科内容的特点将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学风格和教学能力比较充分地展现出来。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的探索,逐步实现深层次的整合,在以后的操作实践中会不断有新的收获,对我们的实践作出更大的贡献,而且充分突出教育作为创造性劳动的魅力,教学不再是枯燥的活动,教师不再是古井不波的职业,学生真正有望成为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F. de Saussure.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3] 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 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伊俊华,庄榕霞,戴正南.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6] 刘利民,官忠明.概念的心里特性及其语词符号启动[J].四川大学学报,2003.NO.6.

[7] 何克抗. 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

[8]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信号自动化论文篇2

【关键词】新媒体 网络宣传 符号化

在新媒体时代,随着Web2.0技术的不断成熟,新媒介的普及率和利用率越来越高,其强大的宣传辐射力吸引了众多企业建立电子营销模式,而互联网是许多企业进行品牌宣传的重要媒介。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企业的网络宣传形式多种多样,但都需要语言符号及非语言符号的支持,这些符号被赋予符合企业文化的意义为品牌宣传造势,并在宣传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符号文本,在拟态环境中反复传播。因此,正确运用符号学理论解读网络符号化传播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能够揭示符号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传播环境

新媒体的产生和应用建立在传统媒体的发展上,并且拥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新特点,其普及和应用为传媒行业带来了新技术和新理念。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相互融合逐渐改变了网络传播环境。

1、拥有开放平台,传播主体多样化

新媒体时代最突出的特点是媒介类型的多样化,每种媒介都拥有特定的应用功能和技术支持。不同的受众群体有独特的信息获取习惯,受众根据自身能力和具体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传播工具。聚美优品的垂直细分电子商务平台就利用了新媒体的相关技术,开放营销平台,与不同类型消费者进行线上交流,并***下利用传统媒体的优势与线上活动联动宣传。

2、实时传播,迅速有效

新媒体大大加快了信息的和接收速度,实现了即时传播的要求。因为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日渐增多,电子媒介的信息把关门槛较低,所以人们可以任意不触犯法律的信息内容,其他人可以通过不同的电子媒介及时浏览这些信息,传播过程非常迅速。同时,受众可对这些信息进行反馈,进而实现互动传播。

3、多点对多点的传播特征

新媒体实现了多对多的传播模式,且信宿将成为新的信源,继续向多点传播。这就是所谓的“裂变式”传播。这一特点在社交网络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企业在微博的产品宣传广告,经过网民的叠加转载后,会形成惊人的辐射范围,以极小的宣传成本收获巨大的广告效益。

与此同时,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和信息传播的公开化,使得网络传播内容及传播时间形成了碎片化的特点。

二、符号学理论的应用

符号学理论的应用多见于对传统媒体传播行为的研究中,随着数字媒体的兴起,我们可将符号学研究推进数字领域,对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传播活动进行分析。本来主要采用的是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符号学理论。

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索绪尔是当代符号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是现代语言认知范式的奠基石。索绪尔将符号分成两个组成部分,即能指和所指。能指是语言的物质方面,可认为是符号的外在形式。能指是一种思维概念,是符号的内在意义。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映射式的辩证法。一方面,索绪尔强调不存在没有能指的所指,也不存在没有所指的能指,二者相互依赖。另一方面,他认为符号的物质形式和非物质内涵是相对***的两部分。因此,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积淀会赋予一个符号多种不同的意义,也导致一种意义同时拥有多种符号形式。

罗兰·巴特继承和发展了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理论,他更注重对现实文化现象和文化信息的研究分析。他肯定索绪尔的语言二分法,不过,巴特对符号学有新的想法,他提出语言只是表达符号意义的一种方式,语言学并不能等同于符号学。例如,一座海景别墅的基本功能是提供居住空间,除此之外,它的位置、外形和内部装修都在传递别墅主人的财富和地位信息。这些信息并没有通过语言向他人传递,而是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和固有价值观所作出的判断。另外,巴特对符号学理论作了分析和修正,他认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物的追求不再满足于物质需要,而是更多地关注物的文化功能或其符号意义上的满足功能。

符号在不同研究领域具有特殊的价值意义。在商品的符号价值问题上,后现代消费理论认为,我们消费的是商品的符号或象征,而不是它的具体实用性。这在广告宣传中表现得最为典型。一般来讲,商品的能指是确定的,而广告可以将无数意象赋予该能指,形成多种所指。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不仅考虑商品的实用价值,更关注附属在商品能指上的所指意义,比如档次、知名度和美誉度等。

三、对聚美优品网络宣传活动的符号解读

在新媒体时代,电子商务企业借助Web2.0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积极宣传品牌形象。作为我国最大的化妆品限时特卖网络商城,聚美优品的网络宣传活动的符号化极具代表性。

1、对语言符号的应用

(1)聚美优品“陈欧体”励志广告的走红。语言文字是人与人之间最常用的沟通工具,因此文案创作是企业广告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欧参与拍摄了聚美优品的两则广告。第一则广告的文案主打温情牌,通过普遍的蜗居和裸婚现象使“80后”潜在消费者产生心灵亲近感,并鼓励他们对生活建立信心。2012年11月,聚美优品推出第二则广告,以五个排比句和一句鼓舞人心的总结构成文案。这五个排比句均以“你……,我(们)……”的形式出现,前半句分别陈述外界对类似陈欧的追梦人的浅层认识和不屑,后半句则表达追梦人勇敢面对质疑,继续前行的决心。文案的最后一句“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成为点睛之笔。这就是红遍各大社交网络的“陈欧体”。这则广告在《快乐大本营》的广告时段播出,短短两分钟的视频1个月内在优酷网的转发量就达到了370万次。年轻受众受到广告触动,纷纷在社交网络模仿该广告文案的写作方式,属于自己的励志“陈欧体”。自此,“陈欧体”成为了聚美优品的励志符号,引来了无数追捧和效仿,这便是媒介融合和舆论热议所导致的符号化倾向的传播形态。

(2)商城自设的口碑中心。聚美优品的首页导航中有个别具匠心的“口碑中心”板块。它不同于淘宝商城打开相应产品才能看到商品评论的形式,而是在口碑中心的首页实时滚动更新消费者对所买产品的即时评价。聚美优品将消费者的口碑评价作为网站的特殊宣传符号,让消费者为自己做广告。在潜在消费者眼里,购买过商品的消费者是相对可信的,因此这些可信的符号就成为了他们选购商品的风向标,而聚美优品也为此省下一笔不小的宣传开销。

2、对非语言符号的应用

(1)总裁代言。企业通过数字媒体进行广告宣传时,通常会请明星作代言,主要利用其知名度和粉丝增强宣传效果。但聚美优品选择由总裁“为自己代言”。总裁作为企业的核心人物,出现在广告中,显示出了聚美优品开放的品牌文化和融洽的团队气氛。同时,陈欧在广告片中表现出自己曾经追求梦想的状态,与绝大多数受众形成认知共鸣,完成从追梦人到企业总裁的蜕变,成功地为自己赋予了符号意义,成为一个励志象征,收获了令人满意的宣传效果。

(2)微信二维码的应用。聚美优品商城页面的右列显示有其微信二维码,用户只需用手机扫描该二维码即可获得聚美优品的黑钻卡,成为网站会员并享有特殊优惠。聚美针对其最庞大的年轻消费群体进行微信宣传,每天向会员发送美妆贴士及网站优惠活动,体现了其时尚、专业的企业素质。

(3)网站的色彩符号。聚美优品的网站页面以红色系为主,既符合人们对女性的色彩定义,也使女性消费者在浏览页面时有种专属的优越感。色彩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在无形中辅助语言符号,使得网站的宣传效果更为立体和全面。同时,从网站色彩的应用可以看出聚美优品极重视细节设计,对企业形象的树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网络传播活动符号化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由于网络媒体特殊的传播环境,网络热点常在经过人们点评后衍生出新的热议话题。这些网络亚文化丰富人们娱乐生活的同时,也对网民素质和网络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自从聚美“陈欧体”走红网络,各领域各阶层的网民纷纷效仿该文体创作出众多版本的“XX体”,目前已有医学版、甄嬛版、网站论坛版和各大高校版等等,甚至有低俗的恶搞和人身攻击版本。上海大学教授胡申生认为学生对于各种“体”的效仿是在浪费时间,这些“体”的流行只是一次集体娱乐消遣,已经开始危及学生健康的精神生活。另外,网络亚文化的发展具有任意性,它随着人们的想法改变而改变。互联网具有多点对多点传播的特征,信息交换十分迅速,低俗内容的复制繁衍速度惊人。因此,做到全面监管网络低俗内容尚有难度。

关于类似“陈欧体”的符号不良异化问题,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解决。

首先,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普及相关法律常识,使网民在享有足够言论自由的同时保证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其次,符号主体可在适当的时机对有畸形异化趋势的网络亚文化进行正确引导,既有助于净化网络环境,又可为企业进行新一轮宣传。在“陈欧体”备受关注的同时,聚美优品可在舆论可控之时推出新的宣传活动,转移受众热议焦点的同时,保持人们对本企业的持续关注和期待。最后,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网络监管机制,细化相关规定,同时联合各大社交网站,加强对自身的监督,及时清理具有人身攻击等恶趣味的内容。

参考文献

①吴信训:《新媒体与传媒经济》[M].上海三联书店,2008

②匡文波:《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③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④杜积西、严小芳,《舆情事件的符号化传播及其存在的问题》[J].《东南传播》,2012(6)

⑤彭敏,《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特点与应用》[J].《传媒》,2011(11)

⑥张丽莉,《从“贾君鹏”事件看网络传播语境下的符号解读》[J].《东南传播》,2009(9)

⑦周蔓,《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CEO营销引爆“两分钟”》[DB/OL].[2012-12-30].http:///shoppi-ng/20121230/190268.shtml

信号自动化论文篇3

一、微信研究缘起

微信(英文名:wechat)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片和文字。2011年出现到现在不过三年的时间,朋友圈插件出现的时间更短,2012年上线后,迄今只有两年的时间,但是目前国内关于微信朋友圈的研究专著和论文已经比较可观。笔者在中国知网中以“微信朋友圈”为关键词检索到3720篇有效结果(截至2015年1月30日)。覆盖了新闻传播学,金融,计算机软件,信息经济等多个行业。从数量上,新闻传播学最多,主要考察微信朋友圈传播机制,使用与满足以及针对朋友圈谣言泛滥提出的问题。学者聂磊,傅翠晓,程丹在《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中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延伸了微信朋友圈的概念,认为微信朋友圈作为基于社会网络的虚拟社区,呈现出强连带与弱连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社会资本的培育。

在《微信朋友圈“点赞”文化与网络情绪传播》中学者魏宝涛和王爽认为微信朋友圈“点赞”文化可以说是从社会互动层面追求和凸显自身存在方式的某种路径,也是确保用户与他人进行平等互动的基础条件与游戏规则,传递出较为强烈的情绪性表达立场。微信朋友圈的媒介使用与微信用户自身的情绪相关联,并且情绪成为驱动朋友圈特定行为的根本动因,它广泛地存在于微信朋友圈内信息传递与人际互动的过程之中。

在《微信朋友圈――亲密关系的表演舞台》中,作者提出,如果把朋友圈视作一个巨大的“虚拟剧场”的话,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进行精心表演,目的是为了建构在好友圈朋友中的理想形象。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解释了人们是如何在朋友圈中建构“公共形象”的。

由以上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微信朋友圈的研究比较集中于从人际交往和朋友圈中的自我身份塑造等方面入手,鲜有从符号互动的角度探讨微信朋友圈的文章或研究,本文找到这一缺口,从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的角度解剖微信朋友圈。

本文的研究建立在以下理论基础之上:人作为高级动物,在生理性冲动与反应性理智间的互动中形成了心灵。人们通过冲动和理智的内在协调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姿态”,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通过表意的姿态引起他人的反应。这种“姿态”的意义并不是先天就具备的,当我们是婴儿时,我们的姿态只是无意识无意义的动作,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观察以及与他人的互动后,我们对同一姿态的理解渐渐同一。心灵就是在我们学会用符号去表达和行动的时候开始成形。米德还认为,人能够像对待客体一样用符号标示自己[1]。自我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结构,是从社会经验中产生的。当一个自我产生之后,就为自己带来了各种社会经验。自我实际是“主我”和“客我”的统一。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自我决定了我们之后的行为以及不断控制事物的进程。同时我们还会根据对象的不同区分出各种不同的自我。人们通过互动和沟通形成了社会。社会并不是如同自然界那般客观存在,而是在个体的互动中建立起来的。人们通过交流建立起了组织和模式。人们通过自我的指导调整自己的行为,与他们理解,交流和合作,维护社会的稳定运行。

微信在短短几年间飞跃成为亚洲***量最大的手机即时通信软件,充分说明了微信在这个互联网时代里程碑的地位。用户使用微信朋友圈的热情一直劲头不减,每天无数人在上面分享自己的生活,评论点赞别人的内容,甚至出现了“朋友圈依赖症”这种社会病,这种狂热浪潮下是什么机制在推动着,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够在米德符号互动论的框架之下对此做出解释和分析。

二、“姿态”――表达自我的媒介

用户为什么会发朋友圈?发送这些内容的意义在于什么?符号互动论的三个前提可以帮助我们回答这个问题――人类的行为是建立在他们给事物赋予的意义的基础上;这些意义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形成的;这些意义会被用来解释面对的事物,意义在这一过程中被使用和转化。发朋友圈作为一种姿态,它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下文列出几种可能,我们来分别进行讨论。

米德认为姿态是表达情绪的工具。正如狗摇尾巴代表高兴一般,我们也会通过姿态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朋友圈中发自拍***片,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我们的表情这一姿态来向朋友传达我们的情绪。这也是微博自拍泛滥的背后原因之一。相比于文字的模糊性,***片可以原样传达自己的表情姿态,通过发“哭”、“笑”、“生气”等表情的自拍传达自己的情绪。对于他人而言,在看到这类***片时便会采取对应的行动,或祝贺或安慰,反过来自己也会被他们的反应而刺激进行下一步的反应,由此打通了互动的链条。人们在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的平日生活也是在进行一种示例。比如吃了什么很好吃,买了什么牌子的衣服很好看,去了什么地方觉得很好玩,不仅是一种客观表达,同时也是在向他们推荐,即示例。我们通过***文并茂的内容传达了富有意义的姿态,来达到更好的效果。有意义的姿态作为一种符号,它还是人们进行自我身份塑造的一部分。我们通过在朋友圈中发送自己的兴趣爱好,设置自己的头像,签名,来塑造和强化我们的身份。电影爱好者会通过分享影评或是设置电影明星为头像明确他“影迷”这一身份。教师会通过分享教学照片或是文字来强化他的这个身份。点“赞”也是一种姿态,这种姿态的意义在于能够像他们传达对于他们所发消息的兴趣和喜爱,或是对发送人的喜爱或兴趣。在所有的姿态中,声音这一姿态并不能在朋友圈中被使用。有声符号作为表意符号中最重要的内容,它的优势在于有声的符号不仅可以引起他人的反应,我们在说话的同时也是对自己说的,这样直接双向的交流才更容易引发双方的进一步交流。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微信朋友圈作为一个以强联系为主,弱联系为辅的社交平台,这一功能的缺失是一个遗憾,这也应该成为朋友圈将来升级改进的内容。

三、自我――内容的把关人

米德指出,自我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社会结构,是从社会经验中产生的。当一个自我产生以后, 它就从某种意义上为它自己提供了它的各种社会经验。“主我”和“客我”的互动构成了“自我”。“主我”具有冲动性,自发性和创造性,“客我”具有约束性和控制性。我们从幼时就具有角色扮演的能力,随着社会经验的不断增加,我们的社会性不断提高,成为泛化的他人。也就是说我们不再任“主我”信马由缰,而是不断提高了“客我”的控制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共同规则,传达有意义的言语。我们所说的有意味的言语指的是,这种行动是一种个体本人的行动,我们通过反思性智力计划活动。这种思维过程是一种姿态,它的完成隐含着对一个人打算向观众讲述的东西的表达方式和途径。一个人把他正在对其他人说的话的意味与他实际的言语区分开来,而且在说出这种意味之前把它准备好。

那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发送朋友圈的内容?

在这里起到把关作用的就是客我。微信作为基于强联系的社交平台,它的实名性和以熟人圈子为主的特点决定了人们在朋友圈中要受到比微博更强的约束力。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自我的社会方面的客我就会起到把握方向的作用,使发送的内容符合社会规则。

同时客我作为社会我,会不断评估他人对自己所表现的姿态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比如每次在朋友圈中发送养生的内容获得的点赞数更多或获得的评论更多而发自拍没有获得任何反馈的时候,自我就会调节自己发送的内容,以期获得下一次的成功互动。

自我作为内容发送的把关人,在评论中也使用,当我们对某一好友的内容进行评论,客我会通过观察他们的反馈来调整态度,产生最终的行为。比如一个人在评论他人后未获得反馈,可能下一次就会不再评论或是换一种方式评论。

我们还可能针对不同的人区分出不同的自我。与这个人交流音乐,与那个人交流电影,与第三个人交流***治。社会我通过对社会的观察调整自己的行为。朋友圈中的“分组可见”这一功能实质上也契合了这一理论。客我通过收集反馈来调整合适的姿势和话题,来取得更有效率的沟通。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所讨论的自我的把关偏重与探讨客我维护人际交流顺利进行,维护朋友圈这一网络社区有序运行的作用。

四、社会――从线上圈到线下圈

社会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之间产生的,代表着个体间有组织的、模式化的互动[2]。人们通过角色扮演协调行动,通过评估他人的观点来评价改正自己。这在虚拟社区也同样适用。

微信朋友圈把熟人圈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网络造成情境的分离和融合也改变了社会成员之间特别是不同社会地位的成员之间的交流方式。由于在微信朋友圈的平等性和有限的符号选择,人们的社会地位在朋友圈中被淡化,扁平式的交流打通了社会各个层级的联系,上传下达更快捷高效,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对于社会身份的淡化,使人们更容易出于本能的冲动去反思,理解他人。站在他人角度,进行评论和交流。交流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微信朋友圈对于社会沟通交流起到的积极作用会提高社会沟通效率,增强不同阶级之间的沟通,维护社会稳定。

五、结 语

信号自动化论文篇4

关键词:认知;演化;制度分析

中***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8-0136-05

一、引言

经济活动的实质是对自然和社会范围内稀缺资源的获取和配置。在获取和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人类构建出各种形式的制度加诸经济活动之上。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经济社会现象。随着新制度经济学逐渐融入主流经济学(其领***人物先后获得诺贝尔奖),制度,这一一向被视为经济活动的约束条件的外生变量也开始内部化,成为决定经济绩效、解释经济演化的重要内生变量。然而,如何认识和理解制度的本质特征。并进而理解制度的均衡和演化现象,当下占据主流的博弈论制度分析并未取得共识。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博弈论的分析范式还存在着较强的局限性。因此,能否跳出博弈论制度分析的框架,选择一个更加适当的切入点对制度进行剖析是制度理论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制度是一个复杂的高维系统,包含成千上万个变量和参量,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幅非线性的***像。要对这样多的变量和参量进行分析和计算,不仅在实际上行不通,而且其计算结果也难以检验,所以一个好的经济理论或模型通常是将实际的经济社会制度投影到一个恰当的子空间上去。这个子空间具有较低的维数,但反映了所讨论的制度问题的本质特征。近年来,从个体认知这一制度现象的子空间出发来探讨制度发育及演化的文献大量涌现,诺斯(north)等学者也承继哈耶克的理论思路,从信念、学习等角度重新诠释制度内涵。展现出制度分析新的发展方向。本文的立意即在于拓展这一方向的理论进路,以个体认知调整和共同知识演化为基点,讨论制度的发育、均衡及演化问题,以对相关理论上的争论作出回应。

二、几类典型的博弈制度观

由于博弈论分析工具的引入,近30年来,以个体策略互动为核心的博弈论制度分析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大量文献运用重复博弈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对诸如声誉机制、交易制度、自组织体系等自发扩展制度进行建模分析,取得了一大批富有洞见的研究成果。归纳相关文献的理论脉络,博弈论制度分析分别将自发扩展制度看做是博弈的参与人、博弈规则和博弈过程中参与人的均衡策略。纳尔逊(nelson)明确将自发扩展制度等同于博弈的特定参与人,他声称诸如“行业协会、技术协会、大学、法庭、***府机构、司法等等”都是经济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这一观点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制度的看法相似,但问题在于,将制度等同于组织忽略了二者之间的重要差异,以致无法对自发扩展制度展开真正有效的分析。诺斯早期将制度定义为正式或非正式的博弈规则,认为,制度是“人类设计的制约人们相互行为的约束条件”。赫尔维茨(hurwicz)对这一定义做了更为技术性的处理,从博弈的三要素(参与者、策略空间、支付函数)出发对制度的博弈规则观进行细化。这一定义抓住了自发扩展制度的表象,但仍未触及制度的本质内涵。容易理解,经济博弈中正式规则的确立必须先于博弈过程,而这立刻面临两个问题:谁有激励来制定博弈规则,而谁又有激励来监督规则的实施?因此,仅仅将制度视为博弈规则是无法对经济社会系统中大量的自发秩序作出有效解释的。第三种观点是将自发扩展制度视为博弈均衡。肖特是这一观点的始作俑者,随后诸多学者从两个方向拓展了制度的博弈均衡观。萨金(sugden)、扬(young)和鲍尔斯(bowles)从演化博弈论的角度讨论制度的发育和变迁,他们认为,个体的行为习惯可以自我形成,不需要第三方实施或人为设计。当惯例演化时,个体在进化选择的压力下,倾向于发现某些适应性更强的特征(如认知、偏好、技能等)。这样,习俗惯例与个体特征将共同演化。格雷夫(greif)、米尔格罗姆(milgrom)、诺斯和温加斯特(weingast)则从重复博弈论的角度来讨论制度,把制度看作是重复性囚徒困境博弈下的子博弈精炼均衡。作为子博弈精炼均衡的制度为每个博弈参与人界定了一种行为策略,该策略是在所有可能的博弈状态下行动决策的完备计划,

单地说,制度为个体提供了场景条件下的行动“脚本”。

演化博弈的制度观明显赞成制度乃自组织系统。但是它没有进一步说明该自组织系统得以建立及运作的根源,而是仅仅停留在对它的描述上。重复博弈的制度观假定个体具有完备的演绎推理能力。然而个体如何能够在多重均衡的情况下联合选择相互一致的策略?重复博弈又如何解释制度演化历时结构的多样性?正如青木所指出的,“子博弈精炼均衡理论根本无法解释某种制度出现在此地而非别的地方的原因”。因此,尽管博弈论制度分析接近一般均衡理论,但正是这一看似优点之处也是它在制度分析上的软肋。

如果把自发扩展的制度视为众多参与个体通过行为互动而达成的一个能够自我实施的激励相容的博弈均衡的话,那么关键的问题就是,参与人相互之间如何形成关于博弈的共同认知,并且参与人关于博弈的共同认知与其基于这些共同认知做出选择所导致的实际后果之间的一致性究竟是怎样建立的呢?若这种一致性被打破,制度的变迁方向和演化路径又将如何?这些问题乍看起来像是一个常规的系统均衡的稳定性问题,但其实这些问题比系统均衡的稳定性更为根本,不能简单对待。回答这些问题,将对制度的内涵本质、制度的路径依赖性及突变有更深入的理解,也将对传统的制度博弈均衡观做出重大修正。而这些需要提出一个新的切入点来解剖制度的内涵及其演化机制。

三、认知制度主义

沿着奥地利学派(austfian school)注重个体行为选择的研究传统,无论是新古典还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当前都开始转向通过对个体认知和学习过程的考察来揭示制度的发育与演化过程,这一研究取向可称之为“认知制度主义”。认知制度主义认为,制度的发育和演化是人类知识积累和认知过程的一部分,制度变迁应该被理解为个体认知与系统环境的互动调整过程,即内隐的认知调整和外显的制度变迁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同构性。以认知调整和信念学习的视角探讨制度的发育和演化将为理解制度系统的复杂性奠定经验基础。 秩序理论中,哈耶克强调认知作为制度的经验基础的重要性,奠定了认知制度主义的理论基础。在讨论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时哈耶克指出,“假如某人的大脑知道所有的事实(正如我们假设所有的事实对于作为观察者的经济学家来说都是给定的那样),就会有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即使我们能够证明这一点。也无法解决上述问题。相反,我们必须说明,一项解决问题的办法究竟是如何通过每个只拥有部分知识的人之间的互动而得以产生的”。哈氏讨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指的就是调规经济社会系统运行的种种制度设置,而这种制度设置恰恰是携带局部认知的个体通过交互作用而发育出来的。在比较制度分析文献中,青木昌彦尤其关注个体交往的信念和符号系统,认为制度是行动主体之间共享信念的概要表征。近期,抛开个体完全理性还是有限理性的问题,诺斯将个体学习过程运用于制度分析,提供了关于认知、信念系统和制度互相影响及其如何影响经济绩效的理论观察。诺斯认为,个体信念的演化过程是理解经济变迁基础的关键,经济系统演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被人们对自身行动结果的信念和认知所塑造的一个精细的过程(a deliberate process)。在这一见解的基础上,诺斯构筑了“现实——信念——制度——专门***策——产出(改变了的现实)”这一解释社会变迁过程的框架。马克斯·普朗克学会(max planck institute)集体物品研究小组将制度理解为共享的心智模式或者是共享的针对重复发生的社会交往问题的处理方式(shared mental models or sharedsolutions to recurrent problems of social interaction),制度“被锚固”(anchored)在人类的心智中并与特定行为相对应。此外,新兴的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理论也为深入理解认知行为和制度演化的关联提供深刻的洞见。

在认知制度主义看来,制度是个体间关于策略博弈如何进行的共同认知的自我维系系统。制度的本质是对均衡策略显著和固定特征的一种浓缩性表征。该表征被所有参与人所感知。这样,制度就以一种自我实施的方式制约着参与人的策略互动,并反过来被他们在连续变化环境下的认知不断再生出来。因此,从认知的角度来阐释制度是充分解释制度形成、演化和发挥作用的关键。可以从个体认知和共同认知的形成演化过程着手,构建一个基于认知的制度分析框架。

四、基于认知的制度均衡与演化分析框架

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制度代表了重复参与博弈的当事人之间自我维系的基本预期(共同认知均衡)。从认知角度重塑制度分析框架,关键在于刻画个体间共同认知均衡的收敛过程。由于共同认知均衡是个体间认知试错与动态调整的结果,因此,首先需清楚单个体局部认知的形成和动态调整机制,在此基础上再考察单个体局部认知向多个体共同认知均衡的收敛过程,从而建立基于认知的制度分析框架。

(一)个体局部认知的形成

考察单个体局部认知的形成过程,需要了解个体在具体决策场景下如何启动自身携带的交往知识。归纳哈耶克关于个体经历与共同知识的研究,基于朱宪辰的个体知识分层、知识积累与演化理论。本文引入个体“认知一行为”的简化分析框架,以解释个体局部认知的形成和调整过程。

首先。将个体“认知一行为”模式简化为四个相互关联的部分:认知结构、信号加工、适应性学习和外界环境。

个体的知识结构好比是个体认知系统的存储器。其中存储了哈耶克所谓的“分立的个人知识”及个体间共同知识。这两类知识的核心构成了个体的认知传统。认知传统则决定于个体自身偏好和个体以往的经历,其中,个体偏好又依赖于个体资源存量和个体控制资源的能力、范围。在这里,认知被界定为个体对于一个信号和另一个信号(或事件)的联结。例如,“红灯停绿灯行”——个体在基本损益评价和学习能力的作用下形成联结(认知):红灯亮(绿灯亮)——危险(安全),当看到红灯亮(绿灯亮)时,具有此认知的个体表现出危险(安全)意识,进而采取相应行为,而没有此认知的个体就不会有这些反应。认知结构中充斥着这样的联结,同时,认知结构也对认知联结进行动态处理,即个体根据偏好、结合自身经历和拥有资源量的大小对这些联结进行损益分析,从而区别情况新增或淘汰联结。

外界环境(自然的、经济社会的、其他个体的行为)给予个体以信号刺激,信号加工部分对这些信号刺激进行处理。个体主动或被动接受环境信号后。对信号中包含的成本、收益及相关参照系的信息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信号的方式和技术以及学习调整部分反馈回的信息指示,做出接受或屏蔽该信号的决策。若个体做出屏蔽的决策。则停止该过程;若接受这一信号,则将导入个体的知识结构部分。

认知系统将导入知识结构的信号与知识结构中的既存联结进行比对(这种比对是依据个体偏好、个体经历和个体所拥有的资源量的大小进行损益分析),首先产生对所面临的外部条件的判断:(1)个体认知结构中存在与当前所接受的环境信号较强的相关联结,便会启动固定预期或行为模式行为。这种固定的预期或行为模式可能是原有惯例或交往方式;(2)在个体认知结构中有关联结较弱,甚至不存在时,个体便会通过收集、加工信息,重新进行理性计算形成预期并付诸行动。上述第一种情况称为规则支配行为,第二种情况称为目标驱动行为。

1.当个体认知结构中存在与所接受环境信号较强的相关联结,采取规则支配行为:行动结果与行动前计划一致,则个体将保留强化原有的行为准则:行动结果与行动前计划不符,则个体将重新进行理性计算,调整或彻底改变预期,直至两者趋于一致,个体便接受经过调整的行为规则。

2.当个体认知结构中没有与所接受环境信号较强的相关联结,个体启动目标驱动行为:经过理性计算做出的预期与行动结果一致,个体将继续维护、积极遵循该行为规则;个体进行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计算做出的预期与行动结果不符,个体将继续搜寻新的信息。重新进行理性分析,不断地试错,直到各自预期与支付结果相一致,个体的行动准则也达到稳定。 配或目标驱动行为,每得到一个支付结果,个体将在进行一次适应性调整之后把信息反馈到信号加工部分和知识结构部分,最终都将影响个体的资源存量,并影响个体的经历,从而促使个体调整偏好及认知结构。个体局部认知构成了多个体间共同认知的基础。

(二)个体间共同认知的形成——制度发育与演化

制度作为个体间共有信念的自我维系系统,本质上是个体间共同认知形成、演化的动态过程。在经济社会系统中,个体为应对环境不确定性而组织和协调集体行动。但这一任务显然不能依靠单一个体运用其局部知识独自完成,而需要多个体间的共同知识或共享信念来协调集体行动。制度能否形成、集体行动能否发起均取决于个体间的共同认知能否普遍建立并维持稳定。

此,共同认知的本质和共同认知的形成及动态调整是制度的认知基础最核心的问题。本文将共同认知视为个体针对其他个体面对场景信号时行为反应的共同预期而建立的信号间联结,可以对共同认知进行如下的形式化表征:

个体i发出行动ai,i对ai依个人知识中的意义mii联结将发生的事件11,记为ai——mij,(11)。mij,(11)表示11对i、j分别具有奖惩意义mi、mj。j接收的是ai的信号,依j个人知识中的意义mij联结将发生的事件12,记为ai——mij(12)。若mij(11)异于mij(12),则称个体i与j就ai没有关于将发生事件的共同知识;否则,将发生事件的奖惩意义相同,j的知识(联结ai12)就等同于i的知识(联结ai11),则称个体i与j就ai具有关于将发生事件的共同认知。

当信号出现时,个体间基于基本效用评价和学习能力,通过试错、观察和模仿等学习方式逐渐形成对该信号行为反应的共同预期。共同认知存储于社会的集体记忆里,分散在个体的知识体系中,在共同认知的协调下,个体之间便能在相同预期的基础上交往互动。

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其携带的局部认知在个体群的交往互动中得到调整提炼。从而形成共同认知。我们从两个体互动与多个体互动两个方面来简化共同认知的发生过程。

1.两个体间共同认知发生简化。将交往情境简化为两个体面对面互动场景。由于社会环境变迁,譬如市场交易机制替代行***控制经济,个体在经济交往中必然做出相应调整。此时,个体a对个体b发出行为信号sa,个体b经评价反馈对信号sa做出行为反应sb。若sb与个体a的联结(sa-sb)预期不符,则a将依一定学习规则调整发出第二次行为信号s’a,于是s’a又将与个体b联结(sa--sb)的预期不符,再次引发个体b的调整行为s,b,……如此类推,经过长期的面对面试错、模仿,最后形成了对于信号sa的共同行为反应预期。

2.三个体间共同认知发生简化。两个体间的互动行为及反应,对于其他个体又是一系列新信息,其他个体在评价反馈的作用下也通过预期试错、观察模仿对信号形成联结,如果该联结结果与前两个个体一致,即形成了三个个体的共同认知。由此类推到n个个体的共同认知。这种通过较长时间个体面对面交往形成的“共同认知”通常是个体“理性不及”的,扩散过程更多地通过个体潜移默化的“隐性学习”(implicit learning)进行,由此形成较稳定的共同“默会”知识。当个体群中绝大多数个体都采纳这一共同认知或固定预期时,在该个体群中一种制度便形成了,见***1。

但共同认知一经形成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系统不确定性和个体认知不断演化的作用下持续(缓慢或者急剧)调整,打破个体之间对博弈规则及可能结果的共同预期。个体通过在行为反应层面的交流互动,发现新的联结(或信号)。再互相调整预期并作出行为反应,直到达致新的认知收敛状态,呈现出“共同认知均衡——系统不确定性、认知冲击及认知扰动——共同认知常规性落空、认知失衡—认知搜寻、试错——新的共同认知均衡”这样一个螺旋式波动调整的过程。因此,制度变迁应该被理解为个体信念系统与环境互动调整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认知演化的过程,而认知演化的方向是促进信念系统所型构的制度框架能在怕累托意义上提高个体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效率。根据诺斯“信念系统调整——个体行为互动——制度局部发生”的分析思路,可以建构基于认知调整的制度演化框架,见表l。

如表1所示。既有制度以共有信念系统为内核存续下来,个体分享依场景启动的相同的策略集,现存制度以共有信念系统的概要表征来约束个体在经济社会场景下的行为选择。随着环境的演化(如***府***策变化、技术进步、法制完善、基层秩序自发扩展等),原有制度所设定的决策集合不能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如计划经济条件下配给制的垂直型物品交易方式无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平横向的交易环境中发挥作用),因而发生制度危机。在危机中,各种相互竞争的制度规则——由新的信念系统决定——为部分个体所运用试验,进而发生个体适应性学习、模仿新决策等认知调整现象。在认知的动态调整过程中,若个体的认知结构内存在与当前所接受的环境信号较强的相关联结,便会规则支配行为,可能是原有惯例或习俗;若在个体认知结构中有关联结较弱,甚至不存在时,便会启动目标驱动行为,重新进行理性计算形成预期并付诸行动。个体的认知调整导致各种变异性策略以一定的规模进行

试验和竞争;并且各种策略均在“演化选择压力”下接受演化考验,随着某些决策在演化过程中逐渐上升至主导地位,并成为个体群内的共同认知,新的制度均衡开始形成。特殊地,在环境变化——制度的形成或变革中,原有制度(固有行为模式)就可能阻碍个体对新行为模式的选择(创新),或者个体自身依赖原有制度,当此类个体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社会的演化力量被束缚。可能出现制度“锁入”(look in)或路径依赖(parth dependence)现象。

五、结论

近年来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进展是,认知要素逐渐被纳入制度分析框架,成为制度变迁理论的重要构件。本文以近年发展起来的认知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点,对个体局部知识及个体间共同知识的发生和调整过程进行简化,以期厘清制度的内在发育及演化机制。

信号自动化论文篇5

关键词:晚期资本;信息;媒介讯息;批判理论;大实践境域

中***分类号:B56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2-0051-06

当代实践综合、复杂的发展趋向改塑着工业社会的主客范型,促使主客二元认知理性向着多维、全面、深刻的实践信息转化。然而,这种转化却与晚期资本及其制度性权力的抽象化展拓相互抵牾,衍变出一种充满着综合现实与符号抽象张力的时代境况:一个方面,诸实践因素大时空、多维度、全方位地交织、融合与流动,以自然、人与社会历史互为目的、手段、中介的境域特征,以历史、现实与未来多维交叉的“场”化特色,以诸因素内在的本质的丰富多彩的互动、互生之流,冲决着工业模式和资本主义的窠臼;另一方面,由于实践和理性的时展受控于资本主义的整体框架,其全面丰富的意蕴被资本权力与资本化符号的抽象作用所侵蚀,因此,也出现了一个蔓延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以“扁平化”、“碎片化”、单维度、商业化、抽象化为特征的“符号黑洞”,吸摄并异化着大实践境域之中全方位、多维度的综合信息,使时性的创新面临着海量的符号“分延”的严峻挑战。

一、拉什对信息以及信息社会的相对主义阐释

继德里达等在哲学领域、鲍德里亚等在社会学领域标榜符号化、相对化之后,英国社会学家斯各特・拉什在《信息批判》一书中,又以晚期资本主义的异化现实为依据,“杂拌”式地利用后现代相对主义的思想资料,对信息做出了符号的、讯息的、技术的和商业的曲解,将之诠释为即时的、漂浮的、零碎的、弥漫的、无理性和现实趋依的时代幽灵。拉什认为:“信息的主要性质是流动、拔根(disembeddedness)、空间压缩、时间压缩、实时关系。”① 以此为线索,他对信息和信息社会做出了以下几种阐释:第一,他认为信息社会被缺乏现实底蕴的无根文化所统摄,是一个被信息字节的混沌式组合所遮盖的非理性社会,也即“被蒙蔽的信息社会”。由于各种现实因素都吸摄进符号的“黑洞”之中,结成了一个既无主次、也无基底的内在平面,因此,符号讯息的混沌式流动已经取代了理性的现实追寻,信息社会已经成为一个被符号流动所覆盖的无根文化网络。现实实践场景已经衍变为“一个行动者――网络的内在平面:通通被拔了根――而且绝无必要再着根――的人与非人、文化之物与物质之物的一个内在平面。行动者、网络、非人类、人机接口是拔了根的,信息是拔了根的,这是一个‘……和(and)……’的社会,不是一个‘那里(the there)’的社会”②。信息字节无根的差异替补,与晚期资本及其制度性权力的抽象化展拓互为表里,共同异化着实践发展的综合现实趋势:“信息生产造出的产品――不是那些富含信息的物品与服务,而是很大程度上脱离控制的信息字节(byte)。”③ 结果竟是,高度的工具理性之因(比如信息技术)却结出了非理性的社会之果:“以最高的知识与理性为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东西,其无心之果竟是最极端的(也是信息性的)非理性的充斥与超载,这讲的就是被蒙蔽的信息社会。”④ 第二,他认为信息秩序就是各种符号讯息在人――机接口之间的大批量即时流动,其海量的创意蕴含了无限的机会,从而使理性以及理性批判失去了从容反思的基底,成为受经济效应左右的符号讯息的添加或删改。“高度理性化和知识密集的生产导致了信息扩散和流动的准无***府状态,这种信息的失序产生了属于它自己的权力关系,这些权力关系一方面包括了信息字节直接的权力/知识,另一方面包括了在知识财产范畴内信息秩序的再造。”⑤ 第三,他认为信息逻辑就是反对逻辑,就是各种文化符号与碎片的拼贴和不连续的网络连接。由于信息浓缩了时间与空间,其逻辑链条被多维的时空穿梭所打断,“它们被拉得太长、太远以至于无法与线性兼容,它们被拉得长到断成了许多碎片,空间上的联结和社会纽带断了,于是它们重新组构为非线性、不连续的网络联结”⑥。因此,“我们就被丢进了不可预期的后果逻辑里”⑦。而这种“后果逻辑”实质上就是商业讯息在资本空间的排列与组合,就是媒介符号在网络空间的流星式闪烁。第四,他认为信息价值就是无关现实的符号价值,它转瞬即逝,没有任何历史和现实意义,只存在于“媒介场景”(mediascape)的即时和实时之中。在“信息化”的背景中,无孔不入的资本与无孔不入的媒介符号加速融合,积累原则与符号原则结成了可以相互替换的联盟和伙伴,共同编织着无所不包且无所不“能”的资本符号网络:“不仅是机器与物品,也不仅是文化与媒介,甚至连自然与生命本身也被信息化了。这种信息化的自然可能随后就要被当成知识财产注册专利,并被整合到全球资本的积累战略之中了。”⑧ 媒介本身登上了生产权力的宝座,而生产、生活却都被平铺在媒介讯息的界面上:“不仅新闻纸和数码信息,连整个消费资本主义的都市都可以被理解为信息。在信息性都市里被严重品牌化的环境中,物品、生活方式和设计都是瞬息万变的,延续短、周转快。”⑨ 信息价值成为“主要不是关于社会地位而是关于符号价值的转瞬即逝性,以及其无休止的、不停歇的无所不在”⑩,它“既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而是只在实时之中”{11}。

资本挥动技术的魔杖造出了一个“信息”的“利维坦”,这是晚期资本主义对实践复杂化和理性信息化的曲解、误解、利用与践踏,是用旧的框架剪裁新的现实的时代性悖谬:它将综合、复杂的实践异化为资本化符号的“无根”流动,进而将全面、丰富、深刻的实践信息纳入资本化符号的扁平网络之中格式化。以至于关于信息的种种无根化、相对化、流动性阐释,成为一种在当今西方社会甚嚣尘上的普遍现象。齐格蒙特・鲍曼曾经用唯名论者的上帝来比喻当代西方社会,认为它是“反复无常的、可怕的、不可知的、不可预测的、不受本性和理性约束的和善恶不分的”{12}。这用来形容拉什对信息以及信息社会的解释,也颇能曲尽其妙。

二、在一个“全面信息内在性”的时代,批判理论何以可能?

我们认为,复杂实践时代的理性趋依就是信息。这种信息不仅具有大实践的境域诉求,而且具有综合的多维的现实丰富性。对它的理解需要超越资本主义窠臼的批判与创新。然而,拉什在这里却犯了双重错误,首先,他“杂拌”式地利用晚期资本主义的相对化思潮曲解信息,并竭力将之关联于各种非理性主义的时代悖谬之中,在这里他没有创新;其次,他不仅在自己的论述中消解了批判的时代性力度,而且还进一步否认任何批判,提出了在信息社会批判理论是否可能的问题。他将自己对批判理论的质疑概括为相互关联的两个问题。其一:“批判理论如何在这个全面信息内在性(informational immanence)――在其中不再有所谓‘外界(outside)’存在,任何事物的存在可能性也都没有根本的或先验/超越的前提条件――之中运行?”{13} 其二:“信息的速度和瞬时即逝性(ephemerality)几乎不给反思留下任何时间。于是问题变成了:在一个没有什么时间去反思的年代里,批判理论的未来是什么?”{14}

首先,针对第一个问题,拉什的论证是,在信息时代,媒介符号蔓延于一切领域,消弭了内在与外在、现实与超越、经验与先验、文化与非文化等现代性区分;现实的一切已经被整合于“信息”的弥散与漂浮之中,成为同一界面内可以随意打开的数字文本,“社会变得越来越像信息,理论就变得越来越像媒介”{15},从而,批判理论所需要的外在超越性也就没有了本体的或者先验的支点,批判理论已经被符号的所淹没。

晚期资本制度性的“神圣”抽象膨胀了媒介讯息,异化了综合、复杂的实践现实,使诸实践要素多维、全面而又深刻的大时空融合被一元、单维、即时的媒介讯息所吞噬,从而,造就了一个否定现实差别和区分的、“内在化”的媒介场景。詹明信讲到:“一个非同寻常的文化扩张在社会领域实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一切――从经济价值到国家权力,从实践到精神结构,都在某种原始而且不可理论化的意义上成为了文化。这是与社会的模仿与幻象化病态发展相适应的,是与社会由崇尚真实到充满伪装相适应的。”{16} 拉什非批判地接受了这种异化现实,他讲到:“信息秩序、媒介社会的兴起爆破了二元分歧、炸掉了工具性和终极性之间的‘差异’。它把之前的这种先验性炸碎成了一种更为普遍的内在性、一种属于信息与通信的漠然”{17} ――媒介讯息内爆了现代性二元区分,抹平了文化要素之间、文化对象和观众之间的差异。甚至,文化表象和现实的差异也经由媒介符号的轰炸而日趋混沌。一切实践和文化要素都被吸摄进一个符号网络的“内在平面”之中了。这种“信息化”的“内在平面”,用一元、单维的符号“分延”整合了现实,用“内在性”的符号循环维护了晚期资本的排他性和封闭性,留下了一个没有批判余地的符号相对主义的“内在”世界:“批判素来需要有先验/超越、隔绝的另外一个空间好让批判性的反思从中启动……在我看来,全球信息秩序本身已经抹灭并吞噬了一切先验/超越的事物,再也没有这种批判存在的余地了……我们已经无所逃于信息秩序之间,因此对信息的批判,将不得不来自于信息内部。”{18}

在这里,必须指出,批判虽然具有理论的表象,虽然常常借用符号的工具,但在根本上却是实践的现实的活动。马克思曾经批评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19};也曾经批驳德国理论界“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20}。从这个意义上说,拉什所谓的依赖先验/超越本体的理论批判,只能是形而上学的抽象批判。作为这种批判之逻辑原点的本体超越被消弭在符号循环的“内在平面”之中,并不等于大实践境域之中的综合现实理性及其批判力度的丧失――在符号循环的界限内诠释批判,在晚期资本主义的异化现实中解释信息,将之等同于无根流动的即时讯息,这是拉什走向错误的起点。

由于对批判与信息的双重误解,拉什得出了信息时代之批判不可能存在的结论。他认为,在先验/超越情景不复存在的“信息化”的内在平面里,批判是不可能的,或者说,即使有“批判”,那它也必须像网络附件一样,成为“全球行动者网络”的一个附加或补充:“就在我们被全球信息文化从社会关系的肌理中拔起来投入网络之际,我们原有的基底的脉络就逐渐被摧毁了。”{21} 他认为:“全球信息社会拥有一种内在主义的文化,彻底单一、平面的世界文化,故此它的文化机制是极端经验主义的。”{22}可以看到,拉什这种“极端经验主义”是“信息化”的,它虽然以反对本体论、二元论和形而上学相标榜,事实上却以一元、单维、抽象的符号逻辑,抹杀了诸实践因素多维、全面、深刻的相互作用以及蕴涵其中的综合现实理性;它在反对“在场”形而上学的同时,所藉助的却只是一个“不在场”的符号形而上学;它是以各种符号“互为踪迹”的“极端经验”,消弭了理性与理性批判。同样重视符号化的“极端经验”的理查德・罗蒂,就曾经将文化理解为“我们时代的思想(它所使用的描述、运用的词汇)”与某个“替换词汇”之间的关系{23},并进而讲到:“无论是牧师,还是物理学家,或者诗人,还是******都不会被认为比别人更‘理性’、更‘科学’、更‘深刻’。没有哪个文化的特定部分可以挑出来,作为样板来说明文化的其他部分所期望的条件。”{24} 以符号相对主义为底蕴的“极端经验主义”,所认同的只能是资本化、商业化的媒体讯息。这恰如麦克卢汉所说:“我们就是电视屏幕……我们把全人类当做皮肤披在身上”{25};或者如鲍德莱尔所说,做一个迷失在“符号森林”中的孩子。

其次,拉什对第二个问题的论述是,由于信息社会的批判理论必然是内在于信息秩序的,而信息又是与商业性传媒讯息等量齐观的,因此,批判理论愈益具有媒介讯息特征:它既没有现实的深刻性,也没有逻辑的严谨性,其特点是即时、实时、转瞬即逝,既无所不在,又空洞乏味,成为文字符号和信息字节杂乱无章的堆砌。从而,商业性媒介符号的空洞和朝生暮死就成了批判理论的“信息化”样态。

在此,有必要对西方社会的媒介化、符号化现象做一些简要分析。我们认为,以资本与符号“神圣联盟”的形式出现的媒介化、符号化现象,是资本主义的晚期综合症,是资本所固有的抽象与矛盾逻辑的总爆发。鲍德里亚就曾经指出:“如果是资本培育着现实和现实原则,那么也是它率先在使用价值的根除中、在对每种真实等价物以及产品和财富的根除中,消灭了现实和现实原则……当它将现实的最后一次闪光神秘化,来反对这种灾难性的螺旋,在此基础上发现权力的最后一次闪光时,它只是繁殖了符号并促进了模拟的游戏。”{26} 马克思对资本的矛盾、抽象和媒介化逻辑有许多精到的分析。他认为,“资本是一个活生生的矛盾”{27},它的本性是实现物质追求的规模化和规范化,这促使它不断向外扩张,把自己的现实性体现在日趋扩大、不断变换的理性合作形式之中,但是,物欲的片面性又腐蚀着各种关系,异化着理性与理性合作,使得普遍展开、意蕴丰富的理性与理性合作关系因物欲的酵化而趋于干瘪和抽象。不仅如此,资本还具有媒介的抽象本性:“因为媒介是支配它借以把我间接表现出来的那个东西的真正的权力,所以,很清楚,这个媒介就成为真正的上帝。对它的崇拜成为自我目的。同这个媒介脱离的物,失去了自己的价值。”{28} 在社会实践愈益趋向宏大与复杂,自然、人文与社会历史等诸种实践因素愈益交叉融合的今天,以片面的物质欲望和工具理性的“抽象物质”面目出现的资本,一个方面,其物质生产的现实力度被全面、多维、综合的实践趋势所消融,另一方面,其物化、片面、矛盾与抽象的制度性权力又在信息技术的平台上得到了“文化性”展拓,因此,通过将自身隐藏于文化的“科学”与“神圣”之中来逃避时代大潮的批判,实现资本的文化化和文化的资本化,就成为了晚期资本最后的策略:它促使科学文化向商业性媒介讯息的方向衍变,并利用高度发达的信息通讯技术,营造了一个弥漫于生产、生活一切领域的资本――符号迷宫。正是由于“资本正在变得愈来愈像信息那样日益全球化、日益无孔不入”{29},其矛盾、分化、物化、异化与抽象逻辑已发挥到了“信息化”的极致,因此,就出现了如大卫・哈维所描绘的以非理性、肤浅、即时等为特色的晚期资本效应:“效果战胜原因,即刻性战胜作为深度的时间,外表和纯粹客观化战胜欲望的深度”{30};同样的,也出现了如齐格蒙特・鲍曼所指出的各种德里达式佯谬:“家存在于许多家之中;要不然就是在同一时刻既在里面也在外面,从而把隐私与外人品头论足式的注视结合起来、把包含与分离结合起来。”{31}

晚期资本全方位的“信息化”展拓,为拉什否定批判提供了现实依据,他讲到:“情况已经不再是商品化推动着信息化,而是信息化推动着商品化。”{32} 他认为,当今社会,资本与媒介的联盟已经将知识、货币、商品、人员以及影像的流动等等一网打尽,文化理论自然也不例外。这种情形,在晚期资本主义表象即实质、理论即批判的符号逻辑中,也就等于说,“批判就变得越来越是媒介理论”{33}。使得既丧失了现代性的本体超越基底、又不能走向大实践境域之现实丰富的“批判理论”,只能寄寓在晚期资本的符号“天网”之中,与商业性传媒文化一起朝生暮死:“信息批判本身被打上品牌,成为知识产权的又一个对象,然后用机器传输……信息批判的文章是这些流动、这些符号与空格的经济的组成部分,它也许能够支撑得稍微久一点、得到稍微多一点的反思时间,但仍旧是不折不扣的全球信息和媒介场景(mediascapes)当中的一部分。”{34} 其结论就是,理性与批判,已经被商业符号的“电流”击中,被媒介讯息所渗透,被广告式的鼓噪所俘获,其现实力度已经丧失殆尽,它只能与媒介符号一起“无根”漂泊,成为一种“无止无休、不间断的、即时的流通”{35}。

三、理性超越在非形而上学的实践境域里何以可能?

如上所述,拉什对批判的“信息化”质疑,完全建立在错误的前提之上。首先,他将批判等同于先验理性的批判,认为它需要一个外在性的本体超越基底,而在一个“全面信息内在性”的时代,此种批判已经不可能。针对此点,我们认为,正如理性超越是实践诸因素大境域耦合的现实有效、有序指向一样,批判也历来都是实践的现实的综合批判――形而上学批判的寿终正寝,恰恰是新的理性批判在新的实践氛围里诞生的契机,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在非形而上学的实践境域里批判理论何以可能?其次,他将理论批判等同于“信息”,又将信息等同于商业性媒介讯息,从而以媒介讯息的朝生暮死取消了批判和批判性反思。针对此点,我们认为,复杂实践时代的理性和理性批判的确是信息性的,但是,这种信息要从超越资本主义窠臼的大实践境域去理解,要从大时空、多维度的综合现实性角度去理解,而不是从即时的、一元单维的商业符号讯息的角度去理解,于是,问题又转化为:在非资本主义的大实践境域里信息理性何以可能?将上述两个问题综合起来,我们对拉什问题的回应,所要解决就是:在非形而上学的大实践境域里信息理性如何祛除符号的虚妄?

事实上,在理性的问题上,历来都存在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那就是,理性必须具有某种不同于实践现实的外在超越性,否则理性就没有了标准和尺度,就难以摆脱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的诘难。古典理性推崇形而上学的超越,具有非现实的本性,面临着诸多无法解决的悖论。近性虽然更加关注经验现实,但是也为理性超越的问题所困,在经验论的怀疑趋向与理性论的独断趋向之间争论不休,最终在黑格尔“绝对精神”的演绎中达到了形而上学的极致。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开创了当代哲学的非形而上学时代,竭力把类似“圣灵在空气中运行”的理性融入生活与实践的现实。但是,维特根斯坦用以解释一切的“生活方式”本身,也是一种一般化、抽象化、平面化的哲学构造,也以潜在的方式把自身转换成了一个“超级表达式”和“哲学的最高级”,成为一种新形式的形而上学。海德格尔更是慨叹:“对形而上学的尊重甚至在克服形而上学的意***中也很普遍”{36}。他对之做了实践构成性改造的“存在”,本身仍然是“地地道道”的“transcendens(超越者)”{37},是德里达所意谓的超时代的“先验所指”或“第一所指”{38}。他的哲学也因此而被德里达称为“在场形而上学”。

面对理性超越的阀限,哲学在形而上学与非形而上学之间进退维谷。诚如马克思所讲:“哲学家和基督徒不同之处正是在于:基督徒只知道逻各斯的化身,不管什么逻辑不逻辑;而哲学家那里则有无数这种化身。”{39} 实践的转向,仅仅是哲学在非形而上学的路途上前进了一小步。在这之后,它还面临着一个更具挑战性从而也更有时代意义的抉择,那就是:要么继续贯彻理性与实践相融合的非形而上学思路,在对形而上学进行实践批判的同时,进一步反思并批判产生这种形而上学的实践本身,用当代综合、复杂的实践发展趋势挑战资本主义工业模式的窠臼,从实践诸因素大境域的超循环互动之中发掘其内在的理性超越因子,从而在实践自反和理性自反的双重维度中实现二者的相互开放和相互超越;要么就是“解构”或者说颠覆理性,将理性超越等同于形而上学,否认任何现实理性的可能,进而以符号“互为踪迹”的“分延”、“撒播”、“替补”取代严肃的理性追寻和理性探索。应该说,后一种选择更加符合晚期资本主义的抽象逻辑,也因此而成为了所谓后现代哲学的致力方向。德里达解构哲学就是其典型代表。德里达通过将本体性观念“问题化”、“***化”,“解构”了理性本体,颠覆了“在场”与“不在场”、所指与能指、现实与符号的传统关系,并以反对“在场形而上学”的名义,将现实理性消弭在了符号的互为踪迹之中。

德里达解构哲学的核心是:符号不是现实“在场”的自身呈现,而是与“不在场”的其它元素互为踪迹的。针对此点,我们认为,任何因素在开放的、耗散的实践结构之中都是与其它因素共生互动的,其它的因素并非“不在场”,而仅仅是超出了某种因素之自身结构的封闭性而已。在当今自然、人和社会历史互为目的、手段、中介的大实践境域之中,由于实践诸因素多维度、大时空、全方位的相互促动和相互激发,并不断以多维的实践反馈重构自身,已经使其自身摆脱了传统的静止、稳定和孤立状态,“没有可供外物出入窗户”的单子式实体已经转变为开放的有机的“自催化”、“自复制”因素:不仅彼此交融,而且与整体实践境域存在着全方位的反馈关系。因此,在这里,所要探寻的并非符号的差异替补,而是诸实践因素全方位互动、互生的综合有效、有序性。德里达解构哲学的“创新”或者“新颖”之处,仅仅是突出了符号的“不在场”和“他者”特性而已。而在我们看来,这种“不在场”,这种“他者”,无非是德里达本人的一种绝对化构造。他的解构哲学,也仅仅是以一种“不在场形而上学”解构了传统的“在场形而上学”而已。

如果我们把德里达的符号与拉什的“信息”做一个比照,就可以发现,德里达关于符号的非实体、无根基、互为踪迹、差异替补等论述,与拉什关于信息的“流动、拔根(disembeddedness)、空间压缩、时间压缩、实时关系”等论述,是不谋而合的,甚至可以说,前者就是后者的哲学基础。这里有很多一一对应,比如,“不在场”与“拔根”,“互为踪迹”与“‘……和(and)……’的社会”,“符号循环”与“反馈循环是信息批判的住所”{40},如此等等。二者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前者专注于哲学领域,后者却做了社会学的推衍;前者所关注的文字符号还相当狭隘,后者却将社会实践的一切方面都用一个“全面信息内在性”的网络一网打尽。

四、大实践境域的信息理性如何祛除符号形而上学的虚妄?

当代哲学非形而上学的实践转向,因缺乏实践本身的批判而陷入符号的虚妄。这与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有类似之处,马克思对此曾有如下评判:“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与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王国。”{41}形而上学有自身深刻的实践根源。在当今时代,晚期资本的物化、异化、片面、抽象逻辑,与大实践境域的综合、复杂、全面、深刻要求相抵牾,并力***将时代性实践趋势纳入其抽象权力模式的企***,就是各种理性悖谬尤其是符号形而上学的深刻根源。

实践的大境域展拓是当今时代的现实――自然生态、人文进步与社会发展全方位的互融互生,***治、经济与文化深广层面的实践交融,资本与物欲因素实践地位的下降,全面、协同、持续发展的现实紧迫性与深层次革新诉求,如此等等――说明工业模式大规模、规范化的物质生产,以及资本作为社会化的物质欲望主导社会发展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综合诸实践要素之有效、有序性的大境域的信息化实践方式已经成为了一种现实要求。如果说“文艺复兴”发现了主体化了的人和客体化了的自然,我们的时代则要求发现自然、人与社会历史的实践的现实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如果说工业化造就了物质生产和物质欲望的规模化、规范化和社会化,造就了生产、生活、科技、文化以及社会关系的资本化,造就了全面发展的扭曲和物神崇拜式的资本形而上学,我们的时代则要求超越这种物神崇拜,实现世界历史性的多维有序、积极互生的全面、协同和持续发展,并将诸要素综合互动的有效、有序性体现于实践的现实哲学之中。基于上述判断,我们认为,确立自然、人与社会历史等诸现实因素多维度、大时空、全方位的互为目的、手段、中介的大实践观,把自然、人与社会历史融贯互生的现实丰富性从天人、主客、符号游戏的狭隘窠臼里***出来,以大实践境域的信息理性祛除片面发展的符号抽象,已经成为实践发展和理性进步的时代趋向。

实践的大境域展拓,孕育着一种既高度重视诸因素全面互动的现实、又反对任何形式的形而上学的时性,这就是超越了各种本体论、概念论的框架,突破着各种狭隘、片面的实践窠臼的信息理性。信息,不是一元化的天道、天理对现实的辐射,也不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技术范畴或者主体认识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的真理范畴,更不是各种能指符号互为踪迹的虚拟性、游戏性范畴,而是各种实践因素多维、全面、深刻地互动、互生的有效、有序性范畴。它在本性上要求一种诸因素多维互生的机制,要求一种大实践的境域。信息具有现实存在性、大时空交互性、多维耦合的系统性、发生和传播的开放性、互动互生的有序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只有立足于实践的大境域,诉诸各种现实因素深广层面的互为目的、手段与中介,并从诸因素互蕴互生的有效、有序性的角度才能有现实的理解和解释。因此,我们认为,信息是大实践境域之中多维度耦合的现实有效、有序性,是新的时性。它具有深广的现实涵蕴,并非即时、漂浮、零碎、无根的符号幽灵;具有大境域的多维、全面、深刻特性,并非一元、单维、抽象的媒介讯息;它内蕴着全面发展、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趋向,并非商业广告式的符号展览。而且,作为多维有序、全面互生的现实理性,信息也具有与形而上学格格不入的彻底的实践品格:它反对把任何一种实践因子以所谓纯粹性、本原性、绝对性的名义抽象到天上,更反对用简单的概念框架或公式去剪裁现实;它尊重实践的现实的客观性、主体性、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等,尊重它们大境域耦合的有效、有序性,但又反对把其中任何一者绝对化、纯粹化、抽象化、本体化;它促使理性走出实验室的理想条件与狭隘生活的游戏窠臼,进入到更加丰富、深刻、全面的大实践境域,以诸因素全方位、开放式互动互生的超循环取代媒介符号片面的、抽象的“反馈循环”。进一步说,信息作为大境域的综合反馈与现实理性,既内在于实践过程中的事事物物,又以普遍的有机的互动、互生体现着它们的现实关系,从而也消解了当代哲学在实体现实性与关系构成性问题上的本体性矛盾;它不是简单地将一切诉诸实践,而是注重研究实践本身的现实开放性、多维交叉耦合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等,因而,它既不回避实践的现实矛盾,也不会将实践抽象化……

不仅如此,大实践境域的信息理性,还蕴含着多维度的“更”的动态结构于其当下的现实稳定之中,并以这种“更”的现实结构的复杂耦合而实现着信息倍增的超循环,因而,它具有现实的理性超越和批判力度。事实上,大实践的境域在其开放性中还呼唤着“更大”, 信息化的理性在其现实性中还促发着“更现实”。这种“更大”与“更现实”的实践信息连接,使得超越迈越了自身在一定实践境域之中的目的、手段与中介局限,并使自身变成了实践的信息化发展问题。在大实践的境域中,诸因素有机互生的形式,并非如拉***尔所说,是以“某种速率、速度、波、连续的流动、脉动、流度和黏度、节奏、协调、不协调以及紊乱”等进行的混沌式循环{42},而是具有超循环的现实指向――大实践生生不息的现实境域,促发着诸因素内在的自催化、自复制机能,并将其有机地叠加、耦合起来,形成非线性的突变和涨落,使实践呈现超循环样态,出现了信息倍增效应,具有了更现实、更全面、更深刻、更理性等超越与批判力度。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实践现实与理性超越的矛盾,根本不是一个本体论或者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是实践自身的信息化发展问题;超越的“更”的价值诉求,也不是非现实、超现实的形而上学追寻,而是实践自身的全面性、有机性、协同性发展问题。这种全面、有机、协同的发展,落实在自然、人与社会历史复杂交织的大实践境域中,便转化为价值诉求指向的全面发展与自然历史指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历史指向的共同发展之现实融通。

因此,我们认为,在信息社会,理性及其批判,不仅是可能的,而且,还具有全方位的现实力度。只不过,这种信息要从大实践的境域去理解,要从诸现实因素互蕴互生的有效、有序性角度去理解,要将之诉诸于全面发展、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相互融通的时代现实之中。它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批判的武器”,不仅仅是理论,而是要在理论与实践、“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之高度结合中,自觉抵制晚期资本的物化、异化、片面与抽象。詹明信曾经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纯粹理论批判的失败:“论者在演绎其分析系统时愈表现得强而有力,读者在把握其系统的具体规律时就愈显得无能为力,一筹莫展……一方面,论者力求建立一套日趋完善、***自足的阐释系统,以统辖社会变化的整体现象(就此而言,理论确有其优越之处);但另一方面,论说者千方百计制成的一套骇人听闻的阐释机器,却反而使他的理论系统丧失其应有批判能力。结果是,读者发现身处一个庞然怪物般的理论模式之中,却不但无法借阐释系统的力量来牵起社会改革的动力,甚至不能借之以发挥批判社会所需要的***力与反叛力。这么看来,理论终究还是失败了。”{43} 可以看到,詹明信与拉什都是在抽象理论的非现实化怪圈中来理解批判的,都严重忽视了信息及其批判融合实践与理性的时代力度:信息是大境域的综合现实反馈,它以彻底的实践理性姿态,全方位的生生不息,大时空的协同与促发,多维度的反馈与自反实现着突茧破巢的时代批判;它将晚期资本所设置的抽象名利枷锁,所营造的即时化、碎片化符号幻象,所蕴涵的“人类中心”、“自我中心”虚诞,暴露在全面、协同、可持续的深广现实面前,揭露着其时代障碍的本性。当然,信息也具有高度理性的维度,其发生、传播、交流、应用等也离不开理论、符号、通讯网络等媒介,但是,这些媒介因素,在脱离了资本与工具理性的物化片面与异化操纵的大实践境域中,只不过是诸因素全面、多维、深刻地相互作用的一个现实环节。这些媒介因素融汇在时代性、人民性、历史性、社会性、客观性、主体性等现实意蕴之中,不是空中楼阁式的“阐释系统”,更不是被晚期资本的制度性权力所吹胀的商业符号。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晚期资本通过媒介符号的虚妄所颠覆的只能是其自身的抽象权力,而信息化的探索与批判,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涨落与聚变中所赢得的将是整个现实世界!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3}{14}{17}{18}{21}{22}{25}{29}{32}{33}{34}{35}{40} [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杨德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6-27、15、124、18、38、37、276、230、119、233、27、13、124、112、《导论》第1、26、263、277、236、17、107、28、182页。

{12} [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15}{42} [英]约翰・厄里:《全球复杂性》,李冠福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1、153页。

{16} Jameson, Fredric,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e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48.

{19}{20}{39}{4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24、106、17页。

{23}{24} [美]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黄勇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4页。

{26}{30}{43} 转引自谢立中编《西方社会学经典读本》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72页。

{2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08页。

{2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页。

{31} Z. Bauman, Liquid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2000, p.207.

{36} 转引自罗蒂著《哲学与自然之镜》,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87页。

{37}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4页。

信号自动化论文篇6

关键词:RLS算法,SPRLS算法ISPRLS算法

 

1、自适应滤波器模型

随着自适应信号处理的飞速发展,自适应滤波器在通信和信号处理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为自适应滤波器能够作为系统信号传输的逆模型和模型,所以它可以用于自适应预测、自适应估计和自适应均衡等。求解自适应滤波器通常采用递推的方法来进行,该求解方法的准则是以某种恰当的定义下的估计误差最小,之后来解出这些待定的参数。自适应滤波系统主要分为两种:自适应逆模拟系统和自适应模拟系统。前者可以通过一个自适应系统来模拟一个可以随时间慢慢变化并且是未知的系统,它属于信道估计。后者能够消除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通过媒质和器件受到的一些影响,它属于信道均衡。博士论文,RLS算法。时变信道对于均衡和信道估值来说是一个未知系统,由维纳滤波理论可得到,自适应滤波器的最佳权向量的变换是参考输入信号入信号两者之间的输入信号互功率谱与输入信号的功率谱的比。

实际上,内部的系统噪声主要体现在系统的输出,一般可以看成为一个加性噪声,而且通常认为系统自身的输出和该噪声是不相关的。博士论文,RLS算法。博士论文,RLS算法。假如自适应模型是一个权值已经调整到使均方误差达到最小的线性组合器,那么它的最小均方误差解将不再受到噪声存在的影响,而主要是取决于被控系统的冲激响应,换而言之,未知信道的传输函数就是信道估计的最优解,但噪声还会影响自适应收敛的速度。博士论文,RLS算法。

2、经典的RLS算***述

RLS(递归最小二乘法)算法的追踪能力非常强,RLS算法在传统的自适应滤波系统中主要是通过采用在每个时刻对所有己经输入的信号和平方误差重新估算的最小的二乘准则(LS准则)来克服LMS(最小均方)算法的一些缺点,例如:较差的信号较慢的收敛速度和非平稳适应性等等。博士论文,RLS算法。但是RLS算法也有缺陷,为了减小预测当中会出现的一些噪声,当预计的参数趋向于实际值的时候,RLS算法中的Kalman增益向量在这个时候就会趋向于0,那它可能就适应不了这种信道参数的突变,从而使其跟踪能力大大的降低。人们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型的RLS算法,比如:SPRLS(自扰动RLS算法)算法、指数遗忘的加窗RLS算法、MRLS算法(抗噪声的快速跟踪的RLS算法)、ISPRLS(基于Kalman滤波的快速跟踪的抗噪声RLS算法)算法和重新初始化迭代相关矩阵的方法,这些改进型的RLS算法都是对信道进行估值,它们能够比较好的一致噪声,并且具有较强的跟踪能力,能够很好的应对信道的突跳。但是,仍然有一个问题还待研究,那就是当它们用于信道均衡时是否拥有同样较快的速度来跟踪信道。

3、改进型RLS算法实现信道估计

根据分析可以看出,在信道估计中,自适应滤波算法能够追踪出未知信道的传递函数。像SPRLS算法、MRLS算法和ISPRLS算法等一些改进型的RLS算法,可以准确地克服了传统RLS算法在时变信道中追踪能力比较弱的缺点。几种改进型的RLS算法都是通过改变迭代协方差矩阵j(O来进行改进的,加入一项与预测误差相关的自扰动项到j(t)中,该自扰动项对于噪声的影响没有反应,但是却对信道参数的变化的反应很强烈,一旦信道发生改变,迭代在上述的三种算法中,SPRLs算法的j(O)的扰动,该前向预测误差能够反映预测值和信道实际值之间的差异,该算法对于噪声小和信道参数变化很大的情况非常有效,但是由于前向预测误差会受到道参数变化的影响和噪声的影响,因此当噪声较大时该算法就差不到无法进行工作了。在MRLS算法中,f函数会影响j(O矩阵。因为N(O)是高斯白噪声,所以,不管噪声强度的大小,一个比较大的M在预测参数己经收敛到真值时能够使f函数的返回值为O。由于该算法中使用了运行窗口M,因此对信道参数变化的检测存在一个时延。M越小,收敛的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MRLS算法中M窗口和Z参数的大小都需要依据噪声的强度来进行选择,这样比较麻烦,而ISPRLs算法的自扰动项Q(t)的R及M窗口大小不需要依靠不同的信噪比进行选择,这样便可以快速地跟踪信道而且比较好的克服噪声的影响。

这几种改进型的RLS算法用在信道估值时,都可以较快地对信道的变化进行追踪,但从噪声的抑制程度的角度上来说,MRLS算法和JSPRLS算法都比SPRLS算法好,而且ISPRLS算法在实际应用中不需对参数的设置进行监测。在仿真中,对ISPRLS算法、RLS算法和MRLS算法用在信道估值进行了对比。调制方式为ZPSK。当迭代信道发生变动时,MRLS算法和ISPRLS算法能够较快的追踪信道的变化,并且收敛能力较快。这两种算法比正规的RLS算法应对信道的突发现象时有较快的跟踪能力和收敛性能。当信噪比较低时,ISPRLS算法和MRLS算法收敛时的参数误差比没有改进的RLS算法大。信道估计中,ISPRLS算法在较高的信噪比下,在信道发生突跳时具有比较好的较快的跟踪能力和收敛性能,MRLS算法比RLS算法稍微强一些,ISPRLS算法是这三种算法中跟踪能力最强的一个。ISPRLS算法和MRLS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它们性能和RLS差不多。博士论文,RLS算法。

4、仿真结果与分析

从前面的分析和仿真可以看出,可以先通过自适应滤波算法对信道进行估计,这种自适应滤波算法必须可以很快的对信道变化进行跟踪,并且对噪声能够进行抑制,然后再进行信道均衡,信道均衡就是把信道估值的参数映射为均衡器系数,这样可以改善自适应滤波算法对于噪声的敏感程度。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论是高信噪比还是者低信噪比,只要信道估值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能够得到保证,那么通过信道估值的均衡算法的性能要比直接均衡的性能要好,而且无论是在衰落信道还是快变信道都比传统的迭代算法完善。

参考文献

【1】石文孝.通信网理论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3

【2】孙锦华,金立***.几种改进型RLS算法在自适应滤波器系统中的应用。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3.9

【3】王金龙,沈良,任国春,蔡跃明,陈瑾,吴启晖.无线通信系统的DSP实现.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4

【4】沈允春,田园.信号检测与估计.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5】赵树杰,赵建勋.信号检测与估计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信号自动化论文篇7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直播邓州》;运营

中***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5.033

微信公众平台,简称We Chat,由腾讯公司在2012年8月推出,曾命名为“官号平台”和“媒体平台”,是公众号主持方与订阅者之间进行互动、沟通与对话的平台,同时也是用户在移动端的一个重要信息接入口。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可免费申请微信公众账号,并通过后台编辑将内容推送给用户,是一对多的多媒体信息平台,支持定向推送、一对一互动、智能回复等功能。

《直播邓州》公众平台于2015年3月24日开通运营,是河南经济报服务邓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网络信息平台,推送邓州市新闻,服务邓州市民,传播邓州地方文化,截至2016年9月,用户量大约有11万。在其运营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特色。

1凸显地方特色的文本内容

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置身在互联网媒体发展的大背景下,必然受到互联网议题更新迅速、信息含量巨大、用户关注点分散等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推送内容的选择上,《直播邓州》选择了凸显地方特色的文本内容。笔者对《直播邓州》2016年7月和8月推送的496条信息做统计分析,发现《直播邓州》每天推送八篇***文消息,每天有一到两篇自采新闻,其余则固定推出当地***信息或网络转载信息,标题带“邓州”字眼的共209条,涉及南阳及邓州周边县的,共52条,同时,在制定文本标题时,使用地方方言,增加亲和感和接近性;在内容的选择上,也多以传播具有地方特色的信息为主,展现当地人物风采,体现地域特色,传播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邓州文化。《直播邓州》自开通以来,先后推出了“仁爱杯・萌宝大赛”、“映像・邓州”、“翰林杯”邓州“魅力・影像”等活动,该平台对***精神活动、花洲书院、翰林学院等代表邓州风貌的公益活动的宣传有50多条。

微信公众平台是以手机为传播终端的自媒体,如何在几寸屏幕内编辑既适合阅读又颇有深度的微信推文,需要运营团队仔细探巧。《直播邓州》根据公众号的自身定位确定简洁生动、***文并茂的编排风格,围绕这一风格再根据内容需求插入合适的音频、视频等,从细节中释放每一文本的个性。《直播邓州》文本编辑选择了秀米***文排版工具和微信后台相结合的方式,并逐渐摸索和制定了一套符合自身定位的微信文本编辑规则,***片与文字交叉分布,一两段文字之间插入一张***片,***片的选用和尺寸设置文字内容和格调相匹配,文字用分级标题、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多段落,短段落,注重编辑、排版的艺术。在报道“印象・邓州”活动时,每期推送的主持人信息,不仅配以***片、***表、音频、视频,并在文末附加投票活动,吸引对活动的关注,并提高用户量。

3丰富多彩活动的开展

从“仁爱杯・萌宝”大赛、“映像・邓州”到“翰林杯”邓州“魅力・影像”等活动,《直播邓州》重视活动的开展和线上线下活动的共同进行。每场活动均是在上一活动未结束时,立刻开始对下一个活动的宣传,让活动前后相继、不断衔接下去。邓州“翰林杯”“魅力・影像”摄影活动,以记录邓州沉淀的岁月印记,留住城市现有风貌,探寻历史文化本源为宗旨,面向全社会征集作品,并且设置各类奖项,提供各种福利,引发了人们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老城历史文化根源的探究,吸引老用户的关注的同时增加新用户的积极参与,提高了用户的稳定性,增强了用户黏度,活动推出三十多期,每期的阅读量均在两千以上。

4畅通无阻的互动参与

《直播邓州》公众号留言功能的开通,更为互动增加了捷径。《直播邓州》推送的“看脸测年龄”一文,因其游戏性娱乐性强,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后台及时、迅速与用户进行交流沟通,用户在推送的文章下进行评论,评论被选中后,将有入选通知,将读者的评论内容呈现在文尾的信息评论处,文章推送当天即有近千用户参加。有效积极的互动,拉近了该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心理距离,带来每天每篇文本阅读量最低在八百人次,最高达一万人次,留言二十到三十条,留言点赞二十多个。

5多媒体联动的推广机制

《直播邓州》还建立了多媒体合作的推广平台,每天推出消息后,会在相应的关联平台进行文章的推送。《直播邓州》平台相关工作人员每天消息文本推送后,在微播、凤凰、头条等推送平台的重大新闻信息,同时在朋友圈、微信群、QQ群里进行转发当天推出的所有消息,还通过《南阳微报》、《微播南阳》、《邓州消息》等微信公众小号来扩大受众受面,增加阅读量。通过1+n次的转发,提醒用户对信息的关注,提高阅读量,克服了微信后台一天只能发一组***文消息的弊端。特别是在微信群里转发信息后,用户还可以对推送信息进行讨论、及时反馈,知道用户的关注点和需求,对工作的改善极为便利。

6专业的运营团队

尽管微信公众号是自媒体运作,没有专业媒体的严格标准,但运营者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了公众号的运营效果,加上运营微信公众号本身是一项需要协作的工作,包括内容、技术、推广等多方面的配合,因此团队成员间的协作能为也十分重要。《直播邓州》有一支专业的队伍负责运营。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是运营主体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的内容、理念、资讯等多方面信息的推广和互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一对多"的传播行为。《直播邓州》运营团队包括两名记者,一名编辑,一名业务人员。团队人员均为专职,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负责周一到周日每天的信息推送和与用户线上线下的有效互动,更在资源燃、内容制作、平台建设、作品推广等方面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时间上和专业程度上都占一定优势。该团队还运营《南阳微报》、《微播南阳》、《邓州消息》等微信公众小号,转载《直播邓州》的重要时事信息,来扩大受众受面,增加阅读量。

7信息推送时间机动灵活

按照微信公众号的管理规定,微信订阅号每天只能向关注粉丝群发一条消息,群发的信息直接出现在订阅号文件夹中。因此,运营者需要把握好每天的推送机会,并提前做好文章的编排。邓州市总人口160万,城镇人口40万,由于人们的生活、工作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会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增加用户活跃度。笔者对2016年7月和8月推送的31次文本数据统计,该平台文本推送时间如***2所示。

从上***《直播邓州》的时间可以看出,该平台时间虽不间断,但却不固定,推送时间相对机动灵活。

参考文献

[1]刘景景,杨淑娟,沈阳.2014年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分析[J].新闻与写作,2014,(1).

[2]张艳萍.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研究――基于4N核心科技期刊的量化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05).

[3]王海燕.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编辑与运营策略分析[J].编辑之友,2015,(02).

[4]程琴娟,闫琼.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04).

[5]吴中堂,刘建徽,唐振华.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杂志,2015,(04).

信号自动化论文篇8

摘要:随着当今科技世界的迅猛发展,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正在迅速崛起。当互联网也成为全球性文化时,由此衍生出新的网络文化—网络“客”文化。网络“客”文化是一种在后现代主义下催生出的模式,它具有独特的传播模式和沟通模式。

一、网络“客”文化的现状

(一)网络“客”文化的概念

网络空间(cyberspace)又被称为“赛博空间”,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兴的社会生活空间。2009年12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2009年中国即时通信用户调研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已突破2. 77亿,同比增长23. 7%,其中手机即时通信用户占总体用户的三分之一,规模达9 141万。由此,中国成为世界上上网人数最多的国家。

网络文化是随着计算机联网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它以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作为物质载体,以上网者为主体,以虚拟的赛博空间为主要传播领域,以数字化为基本技术手段,为人类创造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狭义的网络文化实际上指的是知识和信息以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代码形式记录下来,并且通过计算机互联网进行传播和交流。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展现。

网络“客”文化是网络文化的一种,但是它主要强调的是“客”这个词语。它是一种在后现代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衍生出的一种文化现象。“客”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的象征。“客”文化是在数字领域内,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工具,网民以个人身份显名或匿名地实现自我价值,不计结果好坏的一种新兴的后现代网络文化。

(二)网络“客”的分类及特点

根据网络“客”文化的概念,“客”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博客。“博客”对应的英文单词是blogger,它是web和logging的组合,意为“流水记录”。第一次使用“web log"这个词的是美国人约翰?巴杰(John Barger)在1997年时,在自己的网站robotwisdom.中使用的。同时,巴杰也初步确定了博客的写作方式,即“自由书”写而非“流水账”。到1999年4月,另一位美国人彼特?莫霍尔兹(Peter Mer- holz)第一个用缩略词“blog”来命名博客。f27而后,博客进人中国网民的视野中也不是什么难事了。2002年8月,我国拥有了博客网;2003年我们有了国内第一本关于博客的书。此后,许多网民纷纷建立自己的博客,大发感慨。其中,女星徐静蕾的博客点击率突破千万。

一位***logger定义博客时说:" Blog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短明了(Brevity)以及个性化(Personality )。”

首先,更新速度快。博客就是网民的电子日志,相当于我们平时的日记一样。不过,日记我们可能不会给别人看,和别人分享,而博客的主要目的就是“晒”出来。这就需要博客们不断更新自己的日志,可以吸引更多的网民进行点击。

其次,篇幅有限。博客的篇幅一般都不会太长,如果篇幅过长,势必会影响网络读者的兴趣。所以,众多的博客们在文章的篇幅上都是很讲究的。

第三,个性化。博客最主要的就是自我书写、自由书写,所以,博客中的个性因素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博客能否拥有较高的点击率就取决文章是否有新意、是不是很个性。因为现在我国网民的主力***就是青年人,青年人对个性的追逐是痴迷的。

2.黑客。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黑客崛起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黑客对计算机的最大潜力进行了自由探索,为电脑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倡导了一场个人计算机***:以现行的计算机开放式体系结构,打破了以往计算机技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局面,开辟了个人计算机的先河。他们是电脑发展史上的英雄。黑客最初源于美国,它的出现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种能力的象征,是众多计算机工作者的偶像,他们是计算机英雄。随着时代的发展,黑客逐步成为现在意义上的违法犯罪的意思。值得提及的是,作为一群技术精英,黑客身上潜藏着一种反对权威、反对技术专制的倾向,蕴含了一种自由精神。

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秦州副教授将黑客文化特征归纳为五个方面:1.热衷挑战。如果能发现大公司机构或安全公司的问题,就证明自己有能力。2.崇尚自由。这种自由是一种无限的自由,包括不为金钱而写程序。3.主张信息共享。过去,生产工具的共有是困难的,但在信息社会,信息就是最有价值的生产资料,这一生产资料可以也应该被共享。4.具有反叛精神。凭着过硬的技术,藐视技术饭威5.具有破坏性。在进人他们权限以外的计算机系统时,因为良性或恶性的动机造成系统程度不同的破坏。

3.维客(威客)。维客:原名wild,通常译为维基,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kee wee kee",中文为“快点快点”的意思。wiki的概念始于1995年,当时在PUCC ( Purdue Univer-sity Computing Center)工作的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建立了一个叫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的工具,其目的是方便社群的交流,他也因此提出了wiki这一概念。Wiki系统创造者Ward Cunningham为Wiki下了定义:一群相互连接并可自由扩展的网页、一套用来储存与修改信息的超文本系统,所有的网页储存在一套数据库中,任何人透过具有表单功能的浏览器用户程序,皆可轻易加以编辑。wild最大的特色就是协同创作、版本控制以及独有的语法规则。wild通常用于知识管理系统、百科全书、使用手册等,目前最大的wiki系统是2001年开始运行的Wikimedia百科全书系统,可惜在国内被封,无法访问。

维客有如下特点:第一,身份双重性。“在维客中,每个人既是阅读者,同时又是书写者。维客们在Web页面上内容,其他任何人都是可以在同一个Web页面进行修改和添加内容。第二,群体互。维客可以说是网络志愿者,他们对知识的修改都是无条件的,甚至可以说是无偿的。他们只是运用网络,在网上进行一种知识共享。

4.闪客。黑客给人的感觉是神秘的,而闪客则要平易近人得多了。“闪客”得名于英文单词“flash",翻译成中文是闪光。我们现在流行于网络上的“flash”是指“网络动画”,而闪客的流行是与flas软件密不可分的,该软件是Macromedia公司的产品,最初是Future Wave公司的Fu-lure Splash Animator动画软件。1996年Macromedia公司收购了FutureWave公司,并将Future Splash Animator改名为Macromedia Flashl.0版。在这一软件的发展下,闪客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闪客”这一名词出现在中国是1999年的时候,是“边城浪子”(原名:高大勇)在创建自己的Flash网站的时候无意在一个帖子里出现的。从此,中国就有了“闪客”这个词。

闪客主要有如下特征:第一,具有丰富艺术情感。闪客主要是通过Flash视频表达自己的思想,而Flash的制作不仅仅需要动画软件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和音乐素养。所以,一个成功的闪客不但精通动画软件,在人文修养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功底。第二,接民百姓的生活。闪客的许多作品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它反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D版裸》、《猫》、《刁破孩》等等,都和平民百姓的生活很接近。第三,极具个性。闪客以Flash为工具,以网络为媒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表达自身的个性。每种Flash都有自己的风格,都表达了闪客的个性。第四,信息共享性。网络就像是一个公共家园,网络上的成员都可以使用家里的物品。网络上的资源都是可以共享的,闪客们不会在乎谁盗用的谁的东西,他们都具有信息共享的基本精神。

5.其他“客”。在网络世界中,除了之前提到的博客、黑客、维客和闪客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客”,比如奇客(geek) ,数字朋克(cyberpunk)、播客、秀客等等。这些“客”都是网络时代的产物,他们的出现不仅丰富的网络文化,同时也使得网络受众更加的广泛,信息时代更加的真实。

二、“客”文化的传播模式

网络空间是一个符号的世界,信息以比特的方式存在,简单的符号—"0”或“1”完成了所有的编码,现实世界、可能世界和幻想世界在这里都得到了表征。

(一)符号学及符号互动论

1.符号学。符号学学者索绪尔提出:“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二元关系。”他说:“我们建议保留用符号这个词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后两个术语的好处是既能表明它们彼此间的对立,又能表明它们和它们所从属的整体间的对立。在此同时,皮尔斯提出了符号三元关系的理论。皮尔斯把符号解释为符号形体、符号对象和符号解释的三元关系。美国著名的符号学家莫里斯(MOIT15 , C )将符号学整体分为语形、语义、语用三部分。

2.符号互动论。乔治?米德指出,人类互动的本质是符号互动。布鲁默作为米德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米德的思想,提出“符号互动论”这一名词。同时提出来符号互动论的研究方法。布鲁默认为:“人类的互动是以使用、解释符号以及探知另一个人的行动的意义作为媒介的。这个媒介相当于在人类行为中的刺激和反应之间擂人一个解释过程。”戈夫曼师承布鲁默,他的方***与布鲁默有些相同之处,但是戈夫曼的创新在于将戏剧引人了社会学。将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分为剧场、前台、后台和剧组。

(二)网络“客”文化的传播

“客”文化和其他网络文化相同,它们的传播都是以数字化网络空间的存在,从而建立一种交互关系。这种数字化的网络空间是一种虚拟的世界,人们以计算机作为身体的延伸进行网际互动。在我们的经验世界中有两种不同的基本形式的存在:一种是以物质形式为主体而存在的现实世界,它作用于我们的意识,并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所反映;另一种是以数字化符号方式构成的虚拟世界,它既是我们意识的产物,又是可以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所反映的、实际上不是事实的存在。而赛博空间作为一种虚拟世界,从本体论的意义上来说只是现象学意义上的显现性存在。

网络“客”文化的互动作为一种新的互动方式,有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各种各样的“客”们在网际互动时,以自己独特的“作品”作为传播符号,上传到网络上,让其他的网友进行理解。网络中形式纷繁的“客”们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准备自己的“作品”,然后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内发表自己的“作品”,从而在网友中产生一定的反响,影响到其他的网友,让其他志同道合的网友加人其中。这样,“客”的队伍就在扩大,渐渐地形成一种网络文化,从而在网络中得以传播扩大。

从自我认知的角度看,网络互动的种种特点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尝试建立新的自我的可能。自我认知的形成,像费孝通教授所说的那样是“我看人看我”的过程。网络互动的符号化特点,使这个过程突破原有的种种限制,实现多样化的展示。

三、“客”文化的沟通模式

(一)哈贝马斯与沟通

人们在网络中以某种符号为载体,主要就是为了可以和他人沟通。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认为:“所谓沟通行动(communicative action),是指至少有两个行动者通过语言的交流,求得相互理解、共同合作、协调相互间关系的互动行动。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是以社会理性为出发点的,他认为沟通行动的合理性要满足三个有效性要求,即“对客观世界事态做出的陈述是真实的,沟通行动建立的人际关系是正确的,言词表达与说话和的意***是一致的。如果以上都满足,就是合理的沟通。当然,这种沟通是难以实现的。同时,他也认为沟通的目的就是达成共识,而非个人的意***,这就涉及到“公共领域”(公众、“公共意见”或“公众舆论”、公众媒介和公共场所)。

(二)网络“客”文化的沟通

网络世界中“客”与“客”的沟通很难以合理或者不合理进行评判,因为网络是一个公共领域,人们在网络世界中是为了交流,从而,应该从公共领域的角度对网络“客”文化的沟通模式进行探究。

1.“客”文化主体的多样性。“客”文化主体的多样性是毋庸置疑,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流行于网络中的“客”不下二十种。这些“客”们都具有***的人格,他们根据自己的私人领域中出现的或者遇到的问题,利用某一网络工具进行发表。从而使其自由地进人到公共领域,同时也可以对自己的言论进行更改或者对他人的东西发表意见。

2.达成共识是“客”文化沟通的目的。网络上的“客”们以自己的“作品”为符号,以网络为载体。通过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东西,从而吸引网络上其他志同道合的网友。他们会针对同一件事情展开讨论,进行沟通。这种沟通不是单向的沟通,是一种动态的、多向的沟通。通过彼此的沟通了解,从而达成共识。当大家具有相同的“标签”时,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文化。

3.良好的媒介刺激了“客”文化的沟通。自从互联网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后,网络平台越来越能反映大众的声音。网络“客”文化以信息为载体,以网络为媒介。随着世界上网民数量的剧增,网络媒介也受到了大众的重视。人们觉得在网络上信息影响力大、涉及面广、意义深远。在这种良好的媒介刺激下,网友们自由地信息,自由地进行探讨。从而使网络“客”文化得到良好的沟通。

四、网络“客”文化的未来展望

互联网将全球信息一网打尽,它的技术与在技术基础上衍生的文化都具有全球性,网络诸“客”,不论是黑客、闪客、博客、维客、奇客还是数字朋克,都成为一种国际现象。“客”文化作为一种诸“客”背后所显现的文化潮流,各自从独特的角度丰富了整个网络文化。

随着中国网民队伍的不断扩大,网络“客”文化的发展前景总体上是乐观的。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不再只能容纳单一的文化元素,而是倡导一种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同时中国的民主制也越来越完善,监督体制越来越透明。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揭露社会弊端,完善社会体制。在网络诸“客”的身上,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一种反叛色彩和挑战者的姿态,他们“洁难通常被认为天经地义的宏大叙事,无所顾忌地进行解构,消解所有典章制度的合法性,蔑视传统的社会权威”网络“客”文化在这样一片沃土之上必定能得到自由的、积极的发展。

信号自动化论文篇9

关键词:电力线载波通信;自动增益控制;自动电平控制;直流伺服环路

中***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069-02

“电力载波通信原理”是讲授电力系统利用电力线传输语音和数据的基本理论及实现方法的课程,[1]是电力通信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环节。该课程在介绍通信原理的基础上讲述了电力通信相关知识,如电力线载波通信原理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学科交叉渗透,该课程内容有了较大充实。为了在有限的学时中引导学生尽快入门,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与实践能力,笔者引入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本文以幅度反馈理论的应用为例介绍了现代反馈控制理论在电力载波通信中的应用。

一、幅度反馈理论在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应用

在载波通信原理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稳定电力线载波信号幅度的理论和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线载波信号稳幅的基本原理(主要是自动增益控制原理)、幅度反馈稳定性分析和工程实现方法。课程中介绍了较多的基本原理,但对反馈稳定性分析和工程应用的介绍较少。学生在实现与此相关的课题时(如“简易电力线载波机设计”课程设计),一般采用教科书上介绍的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但载波信号的幅度不是特别稳定,而且不能准确地设置和控制载波功率的大小。[2]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学生利用现代反馈控制理论改进实验电路:将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改进为自动电平控制(ALC)电路,在单片机的控制下成功地实现载波功率的设置;为了解决ALC电路中运算放大器的失调电压、失调电流、温度漂移等因素对载波功率稳定性的影响,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在ALC电路中采用锁相环中广泛应用的有源比例积分放大器代替一般AGC电路中的固定增益放大器。理论和实践证明,改进后的电路不仅带来了更好地稳定载波幅度的效果,而且能够实现载波幅度的精确控制和显示。

二、改进前的电路――AGC电路

1.AGC电路简介

传统电力线载波机中的AGC电路原理如***1所示。

***1所示的AGC电路中的反馈网络由检波器、低通滤波器和直流放大器组成。检波器检测出载波输出信号振幅(有效值电平或峰值电平),经低通滤波器滤去不需要的高频分量,然后进行适当放大后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反馈网络设计的原则是:当载波输出信号幅度增大,检波器检测出的信号也随之增大,直流放大器产生一个较小的电压,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趋于减小;反之当载波输出信号幅度减小,检波器检测出的信号也随之减小,直流放大器产生一个较大的电压,使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趋于增大。[1]无论何种情况,通过环路不断地循环反馈,使得载波输出信号幅度保持不变或仅在较小范围内变化。

由于电力线载波通信需要采用调幅技术来传输信息(语音和数据),因此环路中的低通滤波器非常重要。由于发射功率变化、距离远近变化、电波传播衰落等原因引起的信号强度变化是比较缓慢的,所以整个环路应具有低通传输特性,这样才能保证AGC电路仅对载波信号电平的缓慢变化有控制作用。[3]当载波输入信号为模拟调幅信号或数字基带调幅信号(ASK)时,为了使调幅波的包络变化不被AGC电路的控制作用抵消,必须恰当选择低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使其对高于某一频率的调制信号的变化无响应,而仅对低于这一频率的缓慢变化有控制作用,这主要取决于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2.AGC电路的缺陷

***1所示的AGC电路有以下缺陷:一是载波放大器的输出幅度不够稳定;二是不能准确的设置和显示载波信号的输出幅度;三是在稳定幅度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过冲现象。

产生第一个现象的原因是不仅反馈网络中的检波器存在较严重的温度漂移现象,运算放大器也存在温度漂移、失调电压、失调电流等各方面的影响。由于直流放大器具有固定的增益,上述现象造成的电压变化被直流放大器固定放大因而产生变化的控制电压,造成载波信号幅度的波动。造成第二个现象的原因是反馈网络中缺少一个可变的参考电压,无法对载波放大器的输出幅度进行准确的比较和判断(有一些电力线载波机的AGC电路中包括一个参考电压,但通常是固定电压,不能作为可变的电压参考)。第三个现象的产生是反馈网络中的低通滤波器造成的,由于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设计的相当低(为了适应低速率基带信号的传输,这一点是绝对必要的),而带宽很窄的低通滤波器的瞬态特性往往很差,当载波信号幅度瞬间产生变化时,低通滤波器的响应较慢且有明显的充放电过程,因此带来载波信号幅度的起伏。[4]为解决上述缺陷带来的问题,考虑采用ALC电路取代AGC电路。

三、改进后的电路――ALC电路

1.经典ALC电路简介

经典ALC电路原理如***2所示。

与***1所示的AGC电路相比,***2的ALC方案作了两个重要改进:一是用瞬态特性良好的Bessel低通滤波器取代普通的低通滤波器,用以改善载波输出信号的瞬间起伏;[4]二是用积分器取代固定增益的直流放大器,同时由单片机控制的DA变换器产生一个可变的参考电压UR作为积分器的电压基准,从而将载波幅度的稳定过程转变为动态调节过程。这样有两个优点:一是无论反馈网络中的检波器或运算放大器性能如何,只要参考电压UR稳定且积分器本身失调小,载波输出信号幅度都能实现稳定;二是改变参考电压UR的大小可以达到新的动态平衡,从而实现载波信号幅度的程控。

ALC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载波输出信号首先经检波器检测出信号的包络电平,该信号经低通滤波器滤去不需要的高频分量后送到积分器的反相端(通常是直流电压),将可变的参考电压UR加到积分器的同相端作为积分电压基准;当载波输出信号幅度增大时,加到积分器反相端的直流电压也随之增大,若该电压大于参考电压UR,积分器输出一个负斜率的电压(积分器反相积分),这个电压作用到可变增益放大器上,使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趋于减小,载波输出信号幅度随之减小;当载波输出信号幅度减小时,加到积分器反相端的直流电压也随之减小,若该电压小于参考电压UR,积分器输出一个正斜率的电压(积分器同相积分),这个电压作用到可变增益放大器上,使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趋于增大,载波输出信号幅度随之增大。这两种情况下,加到积分器反相端的直流电压都以参考电压UR的大小为平衡点来变化。若环路参数设计适当,最终使得加到积分器反相端的直流电压等同于参考电压UR,载波信号幅度保持不变。由此可见,改变参考电压UR的大小可以达到新的平衡点,从而可以实现载波信号幅度的程控和显示。

2.经典ALC电路的缺陷和解决方法

采用积分器取代固定增益直流放大器来实现载波信号幅度的自动控制会带来一个问题,即载波信号幅度会出现低频的周期性起伏过程。其原因是积分器的输出是以参考电压UR的大小为平衡点,是一个动态调节的过程,若电路形式不合适或环路参数设计不当往往造成载波信号的幅度不能稳定在平衡点上而是围绕着平衡点周期性的振荡,造成载波信号幅度的不稳定,[4]这一问题也常常出现在锁相环的工作工程中。

为了解决该问题,考虑采用带阻尼的有源比例积分放大器代替普通的积分器,具体电路如***3所示,[4,5]在此采用的是二阶有源比例积分放大器。

为了兼顾数据通信的要求,积分器设计了两种不同的低频截止频率,分别是200Hz和1.5KHz,用电子开关进行切换。电路参数需要根据要求进行设计,一是积分器的两组时间常数τ11、τ12和τ21、τ22,通过时间常数可以计算出电路中各个元件参数并验证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fc1和fc2,不能大于要传输的语音和数字基带信号的速率;二是根据理论分析确定阻尼常数ξ,由ξ的大小可以评估积分器的稳定性。在具体电路中,采用电位器W1来调节阻尼常数ξ,通过电位器的调节,学生能够观察到载波信号幅度的低频起伏过程及消除过程。

3.二阶有源比例积分器的理论计算

二阶有源比例积分器的理论计算不是一个复杂的课题,由于应用环境是电力线载波通信,所以需要考虑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具体要求。对于兼顾语音通信(载波电话)和数据通信(数据传输和抄表)的电力线载波机,其语音通信最低频率为300Hz,最高频率为3.3KHz,数据传输的最低速率为640B/s,最高速率为8KB/s,[6]根据这项要求确定二阶有源比例积分器的最小带宽约为200Hz;在应用于高速率数据传输时,由于占用带宽更宽,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将二阶有源比例积分器的带宽设计为1.5KHz,两者采用电子开关进行切换。电路中元件参数的设计过程如下:

3)计算τ12:根据τ12=2ξ/ωn,计算得τ12=4.6ms,再根据τ11=R2C1,求得R2约为1KΩ。

(2)1.5KHz带宽的相关参数计算。1.5KHz带宽相关参数的计算与200Hz带宽计算过程相似,在此环路带宽ωc=2288rad/s。由于环路带宽的增加,电容C2的数值应当相应减小,调整为0.1uF。计算结果是:τ21=190us,R1约为2KΩ;τ22=613us,R3约为6.2KΩ(应用时为了切换带宽方便,将两种带宽共用一个电阻R1,这也是调整电容大小的依据之一)。最终确定的各项参数如***3所示。

四、结论

本设计的内容和难度已超出本科生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指导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查阅并借鉴参考文献,完成对系统模型、控制方法、系统设计、电路仿真及实物制作的流程,进行一次较系统的科技方法训练。在整个课题设计和制作阶段,学生们不仅巩固了理论教学的内容,还自发融入了其他课程及参考资料中的方法,真正得到了一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锻炼。

参考文献:

[1]孙同景.PLC原理及工程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刘晓胜,胡永***,张胜友.低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与新技术[J].电气应用,2006,25(2):5-7.

[3]B.Williams,Fred J.Teaylor.电子滤波器设计[M].宁彦卿,姚金科,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许建***.数字化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信号自动化论文篇10

[论文摘要]由于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结构性错位,从广告文本的表层结构到深层逻辑都存在着符号不对称性。随着广告的信息价值逐步让位于符号价值,广告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符号层面的支配权。然而,广告对符号权力的扩展与滥用加剧了符号的不对称性,导致了文化伦理冲突。采用认同一示范和亲近性一陌生化的广告策略有利于规避符号不对称性带来的传播失效,注重受众的符号权力有利于符号在受众广告受众之间的和谐循环。

传播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全球文化交往的渐趋频繁,跨文化传播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许多跨国公司在推销其商品和服务时,已经充当了跨地域文化符号的制造者、传播者和强化者,广告是其中重要的实现工具。在不同文化的互动中,由于缺少对共同符号以及符号背后所隐藏的价值内核的理解,冲突时有发生。符号一方面扩大了人们的信息传播,同时也局限了信息的传播,这一问题在广告传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随着广告从告知功能向说服、诱导功能的转变,广告的信息价值逐步让位于符号区的价值,广告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符号层面的支配权和影响力,在符号不对称的情况下如何控制符号权力成为广告传播中的重要问题。

一、广告文本的表层结构

在研究广告符号之前相应地需要有一个关键性的前提:广告文本的概念,即什么是广告文本。从传播学的微观角度来看,广告实质上是一种符号的传递行为,即利用语言文字或视听觉形象来传播有关商品或服务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广告者对既定信息进行编码形成“广告文本”,受众在解读广告文本的过程中接受到产品或服务的信息。广告文本的概念包括三个基本层面:首先广告通过各种媒介传播有一个基本可识别的表层文本;其次是现实环境和有关的知识背景构成的第二个“潜层次”的文本,表明广告的基本文本是怎样转化为不同的受众所认同的意义;最后的文本是受众自己所生产的文本:人们对广告的印象,对产品的认知和记忆,这一层文本将最终影响人们在生活中对广告的态度和消费选择的采纳。从文本的层次人手,由表及里来论证广告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符号不对称性。

(一)符号能指与所指的选择

广告是经过编选的社会理想,这种选择具有高度的抽象化。符号学之所以对广告研究有重要意义,是因为它试***破除“中介”(mediation)这个概念,并显示,一个语言系统之内的关键关系不在于一个词和它的指涉物之间,一个词的意义是经由它与其他词的关系建立起来的。文本分析的基本概念是“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能指”是一个符号的表达形象,而其所代表之意就是“所指”。两者结合是“意指”(signification),意指可以被理解为一个过程,它是将能指与所指结成一体的行为,该行为的产物是符号。符号学理论指出符号与符号之间是以其差异性来达成彼此关联的,广告中的能指,其实是经过整合所有相关广告所塑造出来的固定意象,至于所指本身,是受众参照其它文化形式的表现,指认一个特定广告意象所传达的意义。一个复杂的广告传播过程其起始点是广告的者,在既定的文化背景下,广告创意者须先从通用的代码规则中选择一个适合于传播该品牌特质的所指,然后与能指联系起来,通过合乎需要的符号组合形成广告信息,使用恰当的媒介渠道,将广告传送至目标群体,最后为人们所认知。如果传播过程按照广告者的意***发生,受众就能通过媒体识别出广告中的符号集合,并且认知到一个个能指,再通过解码指向某个所指,结合符号与信息外在的文化语境来解读广告,并产生与创作预估状态接近的态度。广告创意是为了达到说服传播的目的,依据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与行为模式来选择能指与所指的思维活动。所指不是一种具体的物本身,而是一种物的主观意识,是存在于符号的编码者与解码者共通的思维模式中的,如果没有这种共通性,广告者既不能将产品信息正确地转换为一个所指,受众也不能对这个所指完整无误地理解,这种共通性也是传受双方在长久接触与互动中习得。

(二)符号的内涵与外延的对应

任何传播过程都不是机械的信息流动,广告的特殊性在于符号关系的迁移,即从一个相对固定的所指出发,可以与各种文化下规模不同的能指联系在一起;同时,能指的扩展也伴随有语义丢失的现象。由此可见,探讨广告的符号运作并不是一个由能指与所指构成的简单逻辑,而是一个关系结构。

符号能指/所指的第一系统构成外延层面,由第一系统作为新的能指延展而来的第二系统构成内涵层面。我们可以说,内涵系统是这样一个系统,它的表达层面本身由一个意指系统组成。从之前的能指/所指关系中产生的符号成为下一个关系的能指时,内涵便产生了。符号内涵与外延的形成条件是社会文化约定俗成的,比如在广告中采用龙的符号,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有丰厚的人文意蕴,它既是帝王天子的标志,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背负着宏大的精神价值;而在西方基督文化中,龙的符号是“狂妄心魔”,通常以邪恶和恐怖来解读,同样的符号其内涵与外延也相差甚远。在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层面,广告文本存在四种不对称情况:一是传播者文化中的符号内涵与受众的理解文化中相应符号的内涵不同;二是两个对比文化有相同的外延,但传播者文化中的符号没有内涵,而受众的理解文化中符号却产生有内涵;三是两种文化中相对比的符号有同样的内涵和外延;四是在传播者文化中某符号有内涵和外延,可在其他文化中却没有相对应的符号。

(三)横向组合与纵向聚合的重构

符号产生意义有两种基本情况:一种是横向组合(Syntagmatic),即在既定序列中受规则制约的符号组合,另一种是纵向聚合(Paradigmatic),指有某些共同点的符号在人们记忆中的集合。符号的横向组合与纵向关系试***解决的是符号链的结构问题,我们可以在结构上,将广告视为由信息的能指和观念的所指这两个部分,前者传达商品资讯而成为广告符号本体,后者则把广告中符号的意义依附、转移或嫁接到另外一个载体上,此过程并没有直接的呈现,而是通过横向组合和纵向聚合的重构方式实现的。在横向组合的方向上,产生了广告传达的逻辑意义;在纵向聚合方向上,产生了广告的联想、隐喻和象征意义。广告文本的形成,是在横向的组合轴和纵向的聚合轴形成的符号系谱中双重选择的结果,广告的创意本质上是文本在组合层面上的自由与超越,对不同聚合系统的创造性排列。

对于广告传播者来说,掌握并控制各种文化背景下的符号系统是沟通得以实现的前提。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用经济货币流通领域的不断变化来解释符号,认为符号秩序中的意义浮动和经济秩序中的货币浮动类似,加速的无限流通和一种变动的反复组合的符号阶段,等同于浮动货币的瞬间运动平衡。符号在横向组合与纵向聚合的自由重构,成为现代广告的显著特点,就符号与指涉的物之间关系而言,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即符号是物的反映,符号掩盖了物的缺失,符号偏离了物,以及符号与物无关。符号在性质上实现了裂变,符号与它的现实指涉物相脱离,不再有内在确定性,可以自由地、无限地替换与整合。由此,广告传播的差异化重点从物的价值和功能逐渐转移到符号价值,在物层而的信息传播存在的是信息选择与信息隐藏的权力,而在符号层面的广告传播则更具自由性,广告的传播权力转化为符号形式,赋予符号消费以合法性与合理性。符号操纵权的提升,以及符号与物的指涉偏离加剧了符号的不对称性。

二、广告文本的深层逻辑

由于广告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结构性错位,从而导致对方符号权力的不平等。文化研究学者霍尔曾对信息编码与解码做过深刻的分析,认为编码的信息一经传递,编码者对其就失去了控制权。读解的多义性是由符码之间缺乏相宜性造成的,因为传者与受者之间关系与地位的结构差异,编码者与解码者之间符号的不对称性引起了误读。也就是说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传受双方符号系统的不完全对等,受众对文本的解读不一定会和广告传播者所期望的一致。探讨符号不对称的生成,须从广告文本的符号系统的深层结构追根溯源,符号从内在走向外显,表层结构是一套符号的“语法”,深层结构定义了符号的生存机制。

(一)模态结构的不同位

符号学家格雷马斯结合几种符号系统,总结了符号的一般模态理论:他认为符号拥有不同的存在方式,可分为潜在性、现实性和实现性。符号的深层结构是潜在的,语符一叙述结构是被现实化的,而话语结构是起实现化作用的,其中有两个决然不同的机制——确直主体的机制(以/应做/和/或/欲做/之动力因模态的出现为标志)与赋予主体资格的机制(/能做/和/或/知做/模态决定以后的行为方式)。

模态理论揭示了广告符号系统构成的深层逻辑,从能力到行为,可以划分为潜在化模态、现实化模态和使之实现的模态,涉及应做一应是模态,代表符号的必须性和义务性结构,欲做一欲是模态代表想要达到的趋势性结构,能做一能是模态代表符号的能力和支配性结构,知做知是模态代表符号的知识与信息性结构。由此而言,广告传播一般是足说服——使知之的过程,根据不同的目标侧重运用应做-应是、欲做-欲是、能做-能是和知做-知是的不同符号模态,并呈现为必需的、想要的、能够的或者知识的文本。广告文本拥有传者嵌入的模态标记。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解读的可能性。除了广告传播者对符号模态的选择与操纵之外,受众本身也参与了广告文本中符号模态的生成与传播。但是,传受双方的不同位模态决定了意义阐释的差异性,也是产生符号小对称问题的深层原因。

这种阐释的差异一方面受到结构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和受众所处的地域文化背景与社会阶层等因素有关。由于应-欲-能-知模态体现了信息传播的深层内容,即价值理念、思维方式以及道德伦理层面,不同文化群体对于符号模态的具体理解是有所差异的。如广告创作采用儿童稚语中的欲做一欲是符号模态,目的在于表现母慈子孝的和谐场景,受众却在应做一应是符号模态的框架之下指责广告的倾向;广告在能做-能是符号模态下体现物的效用与影响,受众则在知做-知是符号模态下批评广告的虚假成分,不同的符号模态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解读。因而,广告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不同位的模态关系会导致观念、文化和伦理冲突。当编码者在文本中应用相关符号模态时,面对的受众群体其模态以何种方式呈现是重要前提。

作为一种符号象征互动,广告文本不只是在传递关于物层面的信息,还在物与受众之间建立共识联系,在受众消费能力与消费行为之间搭建意义闸释的空间。文本有封闭和开放之分,开放的文本意义是不确定而多元化的,封闭的文本意义通常具有唯一性。为了追求创意与新颖的表现形式,文本采用开放式结构为受众的联想提供r意义的多重空间,由此创造出的符号关系与实际意义之间,存在着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不对称现象。格雷马斯用逻辑中的合取与析取关系来定义符号结构,认为意义不是处于“合并”的状态中,就是处在“分离”的状态之中。

广告主体和受众之间意义合对的关系称为合取,是指二者兼有的逻辑关系,如基于一般受众的生活经验与认知,提供他们熟悉的文字、声音与***像,这样的符号组织结构有助于增强受众对文本的解析。而另一类广告主体与受众之间意义疏离的关系称为析取,此类文本更具复杂性和多义性,往往采用半开放式文本结构使得文本的意义产生析取。广告传播者试***通过析取关系,用鲜有接触的新鲜元素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形成独特的品牌意象。一般而言,文本解读者只有在身体意义或精神意义上介入文本编码者所处的语境,才能在疏离的时间当中获得相类似的意义解读经验。然而,广告文本追求创意的目的使得文本直接获得合取意义的过程变得辗转曲折,通过大量非在场的情境描述与冲击视觉的拼贴剪辑降低了受众对文本意义合取的能力,使得“潜层次”的广告文本没有实现相应地外显与转化,呈现为受众所认同的意义。因而,符号结构关系上的不对称,使得基本可识别的表层文本与受众自己所生产的文本之间从兼容到冲突;符号构成逻辑上的不对称,造成了广告文本传播者与文本解读者之间符号权力的不均衡分配。

符号权力是通过特有符号资本而取得支配社会资源、影响他人观念与行为的权力。由于传播者在广告传播场域中所处位置的优势,他们更容易影响或建构受众的符号认知与意义认同。符号权力的扩张随之而来的是意义域的拓展,广告在追求创意的过程中也创造了新的符号关系。符号总是能对我们展现其他东西的东西,没有解释者在适应他所解释的符号时不移动其界线。创意本身代表着难度推理的意义,不少广告让人不得其解,是由于相关符号关系不是被某些代码固定的,而是阐释性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引导受众去认识并理解广告文本新的代码规则,另外,在受众与广告的长期博弈中,受众注意力分散的同时,受众对广告创意的抗体也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在广告文本的创意层面受众符号力量的崛起使广告传播者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三、平衡不对称性的广告策略

符号存在语言(langue)和语语(parole)的差别,“语言”指的是语言的规则,也就是最基本的符号组成顺序,也即是普遍意义上的代码规则,而由于情境的不同,人们对于语言规则的应用实践就成为“言语”。广告一方面遵循着一定的抽象规则,建构商品、人与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常常打破已有的代码规范,以不断变化的言语行动来影响整个语言系统。在广告传播的言语实践中,如何避免符号不对称性所引起的文化冲突与传播失效,需要一些平衡策略。策略的基点在于受众符号权力的强化,促进广告的传播和谐。受众的自一方面受到文本符号表义结构的限制,一方面与各种观念与意义的接触机会相关。受众在社会关系中的文化身份决定了哪些符号可供他们来选择和认知,把握受众符号权力是实现对抗性解读到合作式解读,符号不对称到平衡的关键,可采用示范一认同机制和亲近性陌生化的广告策略。

(一)广告文本的示范一认同机制

建立符号关系是广告传播特性的重要体现,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人与人的互动是运用符号来进行的。在人的本体与文化本体之间,符号运作的功能就是把人与文化联系起来。人通过符号认识世界、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建构社会文化。人之所以成为主体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个人身份的彰显和社会地位的确立。对于自我的想象受限于个人接触到的外部世界,因而,人们对自我的认知一方面在意别人的看法,另一方面必须在特定的群体中找到认同的对象。也就是说,为了完成自我认同,必须在周围找到他者作为参照,消费成为人们在群体交往中确立身份以及对身份进行想象的行为。“不仅因为这种种实践实现了功利主义的需要,而且因为它们为自我认同的特定叙事赋予了物质形式。”处于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之中的消费者,在跨国品牌的全球化推广战略之下,消费行为也呈现出相近的趋势,广告利用符号塑造他者示范便成为避免不对称性的策略之一。

个性化示范是文本背后的本质,根据广告符号所构建的范例来对自我进行参照,通过消费达到自我“赋值”的目的。广告操纵下的这种符号运作机制类似于一种***腾主义,是观念得以成为意识形态的机制。受众不只是简单地认同这种生活方式,在观看的同时他们已经感觉到自己很自然地属于广告所描述的群体,并从认同中寻求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归属感。广告文本的内在结构是一个分享符号的存在,它既需要人们用行动去充实所处环境的符号意义,又要根据外在的符号化示范来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

(二)广告文本的亲近性一陌生化

在研究广告运作时,经常提及的理念是“国际品牌,本土文化”,这既是广告定位的策略问题,也是一个跨文化沟通的认识问题,广告是否能与目标受众在符号认知层面相交融成为创意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结合不同的需要,在广告文本中可采用亲近性和陌生化的符号运作策略。

1、广告文本的亲近性

广告文本的亲近性首先体现在符号表达方式上,能够与目标受众容易接受的方式相一致;其次是在思维方式上,与目标受众的思维方式要比较接近,能够以受众的思维方式来创作广告文本;再次是在符号解读上,能够与受众意义域接近或者重合。亲近性文本,可以拉近群体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广告具备现实的传播基础。

亲近性文本之所以能产生作用究其本质原因在于广告活动是针对人进行的物的诉求,广告的中心是物,而物为人所用,人们在群居的社会环境中选择、消费产品,就绝非是简单地对物质的接受,从某种角度讲,符号是群体文化需求与文化认同的直接或间接的表现。符号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是同一文化背景之下人们共同遵守的一套规则,因此,采用亲近性的表意符号与思维方式成为广告传播中减少不对称性的一个重要规律。作为传递商品信息的广告要将自身的表述意义准确地传输给大众,依赖具有约定俗成意义的符号是较好的方式,习惯性的符号象征往往是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在大众接受层面具有最大的可理解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品牌跨文化的包容力与渗透力。当然,跨国品牌与民俗符号的这种融合如果处理不当,也会产生深层次的不兼容。亲近性的广告文本并非文化象征符号的简单借用,没有深入符号文化内核的广告是一种“伪民族化”的符号拼凑。

2、广告文本的陌生化

跨越不同文化的新奇性与广告追求注意力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广告中异域文化的神秘性和展示性与人们的心理认知规律也是一致的。这就涉及到了广告传播的另一个符号运作逻辑,即“陌生化”文本。“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也是文艺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假设:美感产生自对寻常事物的“陌生化”。陌生化实质上是不断更新人们对事物的机械化的感觉,采用异乎寻常的方式来重新构造这个知觉世界。日的不是使其意义接近于我们的理解,而是造成一种对客体的特殊感受,创造对客体的“视象”。具有陌生化效果的形式就足永远在牛成意义的载体,旧的意义在陌生化中碰撞运动成新的意义,而它们所附着的经验情感便随着它们的更新而更新。因而,陌生化又称为“反常化”、“间离化”或“奇异化”。

信号自动化论文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信号自动化论文10篇

学习

材料导论论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材料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材料导论论文1200字,材料学导论论文3000字。上世纪中叶,单晶硅和半导体晶体管的发明及其硅集成电路的研制成功,导致了电子工业***;上世纪70年代初石英光导纤维材料和GaAs激光器的发明,促进了光纤通信

学习

专业课导论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课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专业导论课程论文2000字范文,专业导论课程论文怎么写。(二)完善教学模式在课程中,要尽可能的凸显出教师和学生两方在课堂中的积极互动,创造出良好的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的去引导学生去认识到有

学习

专业导论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专业导论论文2000字免费网站,专业导论课程论文2000字范文。1.3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层次性培养实践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确立了层次性培养模式

学习

电气化铁道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化铁道论文10篇,内容包括铁道电气化热门论文题目,电气化铁道论文选题方向。通过对济南铁路运营维护管理段、济南铁路局供电段等电气化铁道建设运营单位的实地调研,发现目前新开工的快速铁路建设项目和既有线路的电气化改

学习

新材料导论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新材料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材料学导论论文3000字,新材料论文大全。供材作文的主要特点,是给学生提供审题、构思和发表议论的依据。学生依据所供的“原材料”,比较只面对一个议论的标题而言,容易调动自己的感觉和知觉的“形象

学习

大学生导论论文10篇

阅读(10)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导论手写论文2000字,大学导论论文模板范文。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在校园里处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校散

学习

电子导论论文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子导论论文,电子类专业导论论文2000字。1.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专业的特点及需求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依托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因此,设立以电子商务为

学习

大学自动化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自动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专电气自动化论文,自动化毕业论文20篇。为了远程教育事业,只有进行远程教育合作,澄清远程教育合作中的文化迷雾,建构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电大人才能全面实施“远程教育文化工程”,创建

学习

建筑自动化论文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自动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建筑自动化论文,建筑设备及自动化论文。一、我国建筑施工中电气自动化施工管理现状分析就我国当前多数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现状来看,实际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普遍性的缺失。其中,管理体制建设以及

学习

经济学导论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学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学导论的论文,经济学导论论文范文3000字。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可采取新闻时事介绍法,这是一个可行又实用的教学方法。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分组,每一组在课后通过报纸或网络了解当前的社会经济时事

学习

毕业论文自动化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论文自动化10篇,内容包括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选题,毕业论文自动化。关键词:数控技术;自动化机械制造;运用在近年来,自动化机械制造有着突飞猛进的提升,为了将提升最大化,大多数企业都渐渐的把数控技术融入到其中。但在全世界的

学习

管理学导论论文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管理学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管理学导论论文,管理学论文案例基本原理分析。(二)***辅导教师***辅导教师,简单而言即从事***辅导工作的教师,其内涵一般有两种,一是将“网络技术支撑者、教学资源建设者、教学内容辅导者、教学模

学习

电气控制论文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控制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气控制技术论文3000字,电气控制的论文怎么选题。任务布置下去之后,下面就是组织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分3~4人。分小组的时候,考虑到学生的层次不同,要求按照动手能力的强弱合理分配。考虑到原来的实

学习

电力电子技术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电力电子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力电子技术论文摘要范文,电力电子技术论文。3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避免一人堂和填鸭式教学方法,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安排教学内容。由于“电力电子

学习

材料导论论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材料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材料导论论文1200字,材料学导论论文3000字。上世纪中叶,单晶硅和半导体晶体管的发明及其硅集成电路的研制成功,导致了电子工业***;上世纪70年代初石英光导纤维材料和GaAs激光器的发明,促进了光纤通信

学习

专业课导论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课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专业导论课程论文2000字范文,专业导论课程论文怎么写。(二)完善教学模式在课程中,要尽可能的凸显出教师和学生两方在课堂中的积极互动,创造出良好的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的去引导学生去认识到有

学习

专业导论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专业导论论文2000字免费网站,专业导论课程论文2000字范文。1.3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层次性培养实践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确立了层次性培养模式

学习

电气化铁道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化铁道论文10篇,内容包括铁道电气化热门论文题目,电气化铁道论文选题方向。通过对济南铁路运营维护管理段、济南铁路局供电段等电气化铁道建设运营单位的实地调研,发现目前新开工的快速铁路建设项目和既有线路的电气化改

学习

新材料导论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新材料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材料学导论论文3000字,新材料论文大全。供材作文的主要特点,是给学生提供审题、构思和发表议论的依据。学生依据所供的“原材料”,比较只面对一个议论的标题而言,容易调动自己的感觉和知觉的“形象

学习

大学生导论论文10篇

阅读(10)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导论手写论文2000字,大学导论论文模板范文。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在校园里处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校散

学习

电子导论论文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子导论论文,电子类专业导论论文2000字。1.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专业的特点及需求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依托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因此,设立以电子商务为

学习

电气应用论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应用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子电气论文题目,电气论文1000字范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能力的培养,而基础能力培养又是其他各种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调研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毕业生在择业、就业时连专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