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自动化论文10篇

大学自动化论文篇1

惟其如此,笔者确信,仔细考察、透视远程教育合作文化活动及其过程,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现,其实,在它的“现象的后面什么也没有”,只有远程教育合作文化自身,只有逐渐从“它在”走向“自在”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本体,正是远程教育合作文化活动,为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建构,提供了一个不断展现和“揭示它自己”的绝佳机会,并使它逐步由“现象的存在”,转化为“未被揭示的存在”、“未被显露为现象的存在”、“等待被揭示的存在”。基于上述判断,笔者认为,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存在假设,绝不是一个“自欺的说谎”;远程教育合作理论的学科构建,绝不是一个“自欺的行为”;人们对于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执着坚守,绝非是一个带着美丽光环色彩的“自欺的相信”。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应当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前沿学科理论。

如果说,世纪之交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建构,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即“自为的存在”发展阶段的话,毫无疑问,肇始于新世纪的广播电视大学的远程教育文化课题研究,以及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工程的启动和实施,则意味着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已面临一次深刻的转型,并进入“自觉的存在”发展阶段,亦即“自省的存在”、“自悟的存在”的发展阶段,它使得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体系建构摆脱了盲目的规范,而进入一个明确的体系建构进程。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那样,“文化自觉”让“生活”在广播电视大学这个特定“社会”系统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而不带有任何的偏见[1]7。由此可见,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自觉的存在”发展阶段,就是要让广大远程教育工作者具有“自知之明”,让他们增强合作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7。惟因如此,我们认为,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诞生是电大人“文化自觉”的结果,意味着生活在远程教育社会组织系统中的电大人,开始从自身的存在出发,审视并反思自身与环境、存在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并且从过去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现实世界中走出来,认识到多元主体并存的客观现实性和存在合理性,意识到文化合作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在全国远程教育界,电大人率先进行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研究,并对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思想萌芽、形成过程、存在价值和作用方式,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研究,以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具有“自知之明”。值得注意的是,电大人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建构的“自知之明”,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自身的生存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

为了远程教育事业,只有进行远程教育合作,澄清远程教育合作中的文化迷雾,建构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电大人才能全面实施“远程教育文化工程”,创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远程教育文化范式。当前,认为必须开展远程教育合作,建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研究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集体公益维权论

长期的远程教育合作,使得电大人尝到了远程教育合作的甜头,意识到了系统建设的重要性,体会到了合作办学、合作教学的优越性,也使得电大学生领悟到了合作学习的种种妙趣。与此同时,人们也强烈感受到了***办学、***教学、***学习的种种局限性,并深受无序办学竞争、恶性办学竞争之害。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化竞争为合作,变彼此孤立为相互支援,维护大家的共同利益,这是我国远程教育走向良性发展可持续之路的必然诉求。只有各个远程开放教育大学、机构和单位携起手来,才能共创远程教育的辉煌,变“一损皆损”为“一荣俱荣”,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人帮我,我帮人人”、“人人教我,我教人人”、“人人学我,我学人人”的良好文化氛围。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建构的集体公益维权论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种观点认为,集体的利益是最高的利益,合作文化能够将开放大学、教师和学习者转化为战略伙伴,成为“公益劳动者”而共同奋斗,实现共谋发展、共同发展、共赢发展的美好愿景。所以,这种观点也成为人们加强远程教育合作,建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深入研究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一个动力。就像季亚琴科所说的那样,较之普通教育,远程教育更应看重集体劳动的公益性质,看重它的杰出贡献。在集体教学中,某个人懂得的东西,其他所有人也应该懂得,集体知道的一切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财富,把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拿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以期实现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这是远程教育发展的最高境界,是远程教育合作的唯一目标,是远程教育合作文化及其理论建构的终极目的,是远程开放教学情境里,大学、教师、学习者自我寻求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他们共同的文化权利之所在。集体公益维权,迫使人们不得不制定出合作游戏规则,构建起能够给彼此带来互惠利益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

2.组织方式变革论

也有人认为,集体公益维权论并不是远程教育合作及其文化理论繁荣的唯一依据。远程教育自身的社会化系统教学组织方式,要求人们不得不加强合作。由于学习者遍布天涯海角,远程教育资源的开发、传输、配送牵扯到许许多多的行业、部门和个人,没有哪一所***的大学、机构和单位能够完成如此艰巨的系统工程。因此,变革传统的大学组织方式,改革落后的远程教育办学模式,形成一种全新的能够与时代同步的适合各方面需要的远程教育合作机制,创设一个行之有效的远程教育合作体制,是远程开放大学、教师和学习者的共同需求。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有许多人认为,既然远程开放大学是一种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跨时空、全方位、多层次远距离教学的大学,其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多元活动主体共同展开的交往时空结构,那么,它的合作文化形成就不可避免,其大学文化必然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共同性的组织合作文化,远程开放大学的系统变革,其实恰恰正是社会合作教育组织方式的频频变革和转型。由于这种教育模式和人类的社会组织方式有着过于密切的文化联系,而田园牧歌式的小农经济单干模式,又根本无法显示出固有的文化优越性,因此,只有采用大工业式的现代企业经常采用的那种连锁经营生产方式,它的集约化、批量化、高效率的优越性才能体现出来。正如奥托•彼得斯(OttoPeter)所言,“我们不应忘记这样一个事实:随着知识的变化和转化,不仅我们关于知识的概念,而且我们的‘教育’都将发生变化”,“在数字世界,传统的知识概念、获取知识的标准行为模式以及相应的知识生产者和携带者模式都将失去其重要性”,“对时空结的突破可促进和帮助在跨越边界的知识获取过程中与同伴和小组间的合作”,“在这里,知识生成可能是某种合作过程中的结果,例如在知识构建共同体(knowledgebuildingcommunities)中”[2]175。毫无疑问,远程教育合作文化及其理论有助于促进这种“知识构建共同体”的诞生,所以,我们说,远程教育的自组织系统,或“个别化”、“个性化”、“个人化”的“媒体教学”和“自主学习”,绝不是简单意义上“单干”的同义语,相反,它只是一个具有高度自主性、自治性、变革性的合作教育组织方式的称谓而已。由此可见,远程教育合作文化诞生的组织方式变革论也并非无稽之谈。

3.教育技术推动论

无须怀疑,教育技术的发展是远程教育合作及其文化理论生成发展的助推剂,正如诺贝特•博尔兹(NorbertBolz)所言,仅仅“基于书本文化的教育方法的时代已经结束了”[2]176,面对花样不断翻新的教育技术媒体,人类的知识传播方式将不得不处于动态的变革和重构之中,在以课堂为中心的农耕文化式的传统教学组织方式向以课程为中心的具有工业文化特质的现代教学组织模式的演进中,虽然人们遭遇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重障碍,失去了传统教育文明的悉心守望和深情呵护,但是所得到的意外之喜却远远超过他们的心理预期。在广播、电视、计算机互联网络等所创设的多媒体远程教育教学情境中,人们每天摄取着大量的知识信息营养,尽管他们之中的有些人可能会变成网虫、网痴、网迷,甚至失落在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时空误区里,但绝大多数人的收获则或许更加令人振奋、惊羡和称道,他们所取得的骄人学习成就,早已不是什么公开的秘密。人们业已注意到,这种由教育技术不断革新而导致的远程教育模式,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方式。多元化知识符号传播渠道,因为创设出了一种能够四通八达的知识情境,很容易促进学习者自觉利用资源,形成问题反思,遇到问题甚至可以通过媒体链接,向世界各个角落的开放大学教师和学习者求援,以获得问题的完满答案。显然,正是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媒体这个“全球方式分布的知识的开放结构”(奥托•彼得斯),促进人们形成了新的知识学习策略,而这种策略是在传统的教学情境中所不可得到的。正如迈克尔•穆尔(MichaelMooer)、格雷格•基尔斯利(GregKearsley)所指出那样,实施远程教育的创新受到了新数字技术出现的推动,技术带来了学校如何组织方面的变化;以及他们如何看待其使命;他们服务的学生的类型和数量;他们提供的课程;他们如何雇佣人力资源;他们如何支持学习者、提供教学、评估学习;甚至其课程受到如何高度的评价,而这些问题,也只有在系统研究远程教育合作文化模式时才可能得到解决。惟其如此,两位学者认为,将来从技术的创新中得益并在全球市场竞争的挑战中幸存下来的课程,将来自那些州和组织,它们能够对呈现信息以及学生将这种信息加工成个人知识时确保学习者和助学者的互动的、最适合远程的方式给予支持,而这种支持,其实,也就是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或许可以叫做支持文化问题,它是一个可以归结为教育技术推动的远程教育支持服务合作文化问题[3]。

4.小组协作支援论

在长期的远程教育支持服务过程中,开放大学的教师们也发现,学习小组的建立以及开展灵活的小组学习活动,可以弥补远程学习者***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局限性。不论是课堂上的分组学习讨论,还是课外的兴趣学习小组;不论是网上的远程学习支援,还是电话中的即时学习咨询;不论是同单位的近距离学习支持,还是跨行业的遥距学习交流;不论是朋友圈中的频繁学习互动,还是社区里的经常学习探讨,可以说,这些行之有效的学习协作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了学习者的知识范围,深化了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也正由于此,指导学习者建立学习小组,参与学习者的学习小组活动,评估学习者的学习小组活动效果,成为开放大学专业教师的一项艰巨任务。借助学习小组的相互支援,推动学习者开展合作学习,成为开放大学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正如学者庞维国所说的那样,“合作学习之所以成功,是缘于:第一,在合作学习情境中,学生所接受的帮助不仅来自教师,也会来自同伴,而同伴的帮助对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支持。第二,同伴更可能为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学习方面的社会性支持,如鼓励、表扬,而那些学习‘偷懒’的学生也会更多地受到别人的督促和批评。第三,与仅仅接受教师的讲解相比,合作学习中还有同学的‘互教’和讨论,这样会加深、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4]在远程教育学习活动中,小组学习协作支援,已成为促进远程学习者彼此互助互勉,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有效学习策略。由于合作学习不仅帮助学习者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还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集体学习心理需求,增强了他们远程学习的自信与自尊,加深了他们在时空分离条件下的情感有机联系,增强了他们的互爱意识和社交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因而成为远程教育合作文化及其理论中最有魅力的一部分内容。正由于此,许多人认为,小组协作支援论是推动远程教育合作文化形成及其理论构建的一大动力,正是它的出现,促进习惯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学习者很快地融入远程教育学习情境中,并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学习协作和知识建构,把远程教育文化及其理论塑造成一种能够唤起更多人关注响应的、教学交往民主平等的、能够充分挖掘学习者相互交往学习潜能的建设性文化主体力量。

5.团队意志打造论

不可否认,远程教育合作文化增强了远程学习者的凝聚力,使得开放大学这个原本具有社会离散性教育结构大系统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远程教育系统,也使得原本天各一方的远程学习者群体成为一个跨时空的学习型团队,它使得远程学习者逐步意识到,个人的协作责任感和彼此的相互依赖感是确保远程学习走向成功的关键,所有成员都应当自觉奉献,精诚团结,结成一个远程学习同盟,形成一个远程教育合作学习共同体,才能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正由于此,许多学者认为,远程教育合作文化及理论的打造,有助于形成开放大学的系统向心力、知识创新力、教学执行力、学习行动力、协作沟通力、团队意志力等关键能力,有利于打造出一个充满激情与信任、忠诚与感恩、创新与卓越的学习型组织。惟其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开放大学不断向所有的人开放和不断强化教学质量的今天,无论学习者其种族、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背景如何,他们都能通过远程教育这个社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结新友,他乡遇故交,从相遇到相识,从相信到相知,然后通过彼此间的互帮互学,实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景。显然,在这样一种学习型组织中,携手共进这个教育理念,对于开放大学的师生来讲,都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大家为了一个共同教育目标而共同奋斗。“由于共享价值观与愿景,每个成员都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当一个学校创立这样的一个学习型共同体时,每个人的天赋和职责汇集成集体的力量,推进所有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5]恰恰正是在这样一种持续不断的远程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合作中,每位师生都会形成一种配合默契、共同承担的意志品质,并通过积极有益的教学对话、学习对话等无言承诺,解决远程开放教育和学习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我们对于远程教育的教学改革、质量标准、教育效率深信不移,对于开放大学教师群体、学习者群体的团队精神敬佩不已,对于远程教育合作文化及其理论建构充满期待。

6.教育效益提高论

大学自动化论文篇2

Abstract: Promoting the popularity of the Contemporary Marxism in China is a new require to Seven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congress report points that "carrying out the popularity of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motes popularity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思想***治教育

Key words: contemporary china; popularity of Marxis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中***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123-02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高校的首要***治任务,同时也是高校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那么,高校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才能有力、有效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发挥高校***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

发挥高校***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发挥高校***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就要高质量地讲授***治理论课程。要生动的高质量的讲授高校***治理论课程,要认真学习高校***治理论课的基本内容,深刻领会和把握***颁发的教学基本要求;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班、备课会和教学观摩活动等,提高任课教师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妥善处理好高校***治理论课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关系,注重教学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并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2支持高校学生创立理论研讨组织的发展

任何有效的教育,都是教育与自我教育两个内在统一的过程。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支柱,就必须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批评、自我教育活动。近些年来,高校涌现的大量学生理论研讨组织,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宣传和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大众化,就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理论研讨组织的指导和管理,发挥好学生理论研讨组织的重要作用。要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团,逐步形成校、院(系)、班三级网络;要为理论研讨组织配备学术造诣较高、热心学生公益事业的专家学者担任指导教师;要在理论研讨组织进行建立***团组织的试点;要为理论研讨组织开展学习、宣传和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活动提供活动的场地和必要的经费。

3突出高校理论教育的社会指导功能

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达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指导社会就是从理论认知转化为理论实践的重要载体和桥梁。因此,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突出理论教育的社会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实践,知行结合,在实践中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实践服务团、宣讲团、考察团,支持、指导大学生到社区、企业和村镇中宣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真正落实学生思想***治教育实践课经费,确保学生思想***治教育实践课顺利开展;要在专业实习、***事训练、劳动、勤工助学以及其他社会服务活动中有机渗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努力争取和借助社会教育资源,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社会指导基地建设。

4增强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的相关性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全方位的理论系统,它涵盖了经济、***治、文化和***的建设等多方面。高校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必须在各类学科特别是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关联上狠下功夫。一是高校专业课特别是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的设置,必须要紧密结合,通过教学实践,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观点与各门课程的学科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于教学之中;二是利用高校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力量雄厚的优势,参考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集中力量,加强研究,进行理论创新。三是借鉴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在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设置上的经验,相互学习,进行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和思想***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探索和改革。

5突出网络在校园理论学习中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突出网络在校园理论学习中的作用,通过校园网开辟理论学习的阵地,开展互动式学习和开放式学习。一是在有关主题网站或网页中开设“理论辅导”、“学习动态”、“文章点评”、“师生对话”或 “专家***”等互动性比较强的栏目,就学生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热点、难点问题,适时开展有关问答以及讨论、对话等交流活动。二是要为有关主题网站、网页或栏目及时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推介有关学习书目。三是通过建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网站,设立学习、宣传和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题网页或栏目。四是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学生公寓在理论学习阵地的基础作用。学生公寓作为高等教育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出现的新鲜事物,随着高校教学组织形式和学分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公寓对学生学习、生活和成才的影响力不断增强。鉴于此,高校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公寓的管理,大力推动思想***治教育进公寓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发挥学生公寓在理论学习中的堡垒作用。为此,就要做好学生***团组织进公寓,辅导员进公寓,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组织进公寓,组建学生自我管理的社团,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进公寓,学生综合考评进公寓等工作。五是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优良的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优良的高校校园文化不仅能够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还能够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6利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

一要充分利用校报、广播、电视、网络、橱窗等宣传阵地,营造学生学习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化氛围。二要使学习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三要加强校园精神和校园环境建设,丰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于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和体育活动中。

总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这一系统工程在高度重视主渠道和主阵地建设之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多渠道和多阵地的建设,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网络和体系。与此同时,加强理论研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积极探索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思路、新举措,是新时期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举措,以此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参考文献:

[1].论“三个代表”[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大学自动化论文篇3

***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十再次提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引领大学生提升文化自觉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就目前而言,思想***治教育必然是其中最重要的承担者,思想***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主渠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的重任。

一、充实思想***治理论课堂,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要充分发挥“思想***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要充分挖掘学科专业的文化要素,自觉地把文化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治教育之中,增强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文化意识,深化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文化认同,提高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文化含量。***中央对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既是***中央的期待,也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重托,人民的期望”。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建立对思想***治理论课意义的自觉。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充分发挥文化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中的特殊优势,实现文化的育人功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育教学,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通过《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育教学,凝聚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育教学,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通过《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教育教学,形成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过程中,要加入学生喜闻乐见、便于理解的现实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教学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加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思想***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主渠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帮助大学生深刻了解我国文化,使其在对中外文化比较的基础上,形成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自知之明,并在此基础上自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头脑,思考并解决现实问题的重担;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纳入到教学内容中来,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激发大学生创造活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将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纳入思想***治理论课体系,辩证取舍,增强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选择能力。历史一再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全球化的实践活动或理论探索都必定负载着某种价值观、某种文化观。文化全球化,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面对不同文化的冲突,要引导学生既反对“文化霸权主义”,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又反对“文化割据主义”,坚持“和而不同”。不仅要理解、认知自身文化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要尊重、借鉴异质文化,取长补短,充分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有益成果并最终内化为自身“谋强”的思想品质和精神动力。注重自主能力培养,引领大学生文化自觉。

二、在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育能力

在校内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高校是***的文化阵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是一种具有明确前进方向的文化。它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目的在促进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高等院校的师生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弘扬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文化的建设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高等院校既是思想文化的产生地,也是思想文化的传播地。思想***治理论课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校文化创建过程中,通过开展学术、科研、文化、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文化自强的力量,推动学校文化的发展。组织“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比赛和“我的梦・中国梦”主题班会,结合近代以来中国的坎坷历程,开展“传递正能量,共话中国梦”综合讨论,强化学生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认识。全面开展“我的中国梦”宣传教育,要丰富途径渠道,创新手段方法,让人乐于接受、易于理解,便于贯彻落实。在校外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加强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体验的有机结合,引导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知之明”。定期组织大学生深入农村、工厂、机关体验生活。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史迹、场馆、人物进行***传统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还可以通过“三下乡”活动了解社会。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参与本地的文化建设,特别注意科学普及工作。创建“知行课堂”,提升学生文化自育能力。

参考文献:

[1]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思考与探索[C]国家教育行***学院编著.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

[2]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

注:本文是黑河学院教育科研项目思想***治理论课在建设文化强国中作用研究(项目编号:JYY20120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大学自动化论文篇4

一、教材分析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和其他科学理论的发展一样,不是简单的新理论对旧理论的否定和排斥,而是新理论对旧理论的修正、深入和扩展。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及现代进化理论的由来,大体都走过了这样的轨迹。这些应该成为处理本节教学内容的基本脉络。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生物进化的内容,知道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但是现在已经遗忘,而且拉马克进化论,达尔文进化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尚不了解。因此介绍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分析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的重要贡献和历史局限性,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不是一个静态的体系,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三、设计理念

学习从问题开始,以问题调动思维,让学习环绕问题进行。新课标教材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本节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自学,教师适当加以点拨。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四、教学目标

1.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3.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①提出问题:世界上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

②观看关于进化的一段视频。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边看视频边听解说,很多学生脸上流露出好奇的表情。(课堂气氛活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自主探究学习:拉马克的进化理论

【教师活动】屏幕展示拉马克的人物及介绍,并看书思考以下问题: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绝大数学http://生通过看书总结出答案,并用拉马克的进化理论来解释部分实例。

【设计意***】学教师进一步规范指正。(锻炼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

3.分组合作探究学习: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教师活动】播放四段关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录像,诱导学生思考观察。

【学生活动】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合作,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了解生物进化学说的内容,收集并整理材料。

【设计意***】通过录像形象而直接的阐述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过渡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四则内容环环相扣,学生易懂而又深刻。使本来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把理性知识通过感性认识来潜移默化。

4.辩论赛:比较拉马克的观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

【教师活动】把本班学生分成两组,尝试运用进化的观点解释“长颈鹿为什么脖子长?”

【学生活动】学生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观

转贴于 http://

点,得到正确的解释。

辩论赛结果:学生纷纷响应,踊跃参与,各抒己见。一部分同学还是以拉马克的观点解释,但后来听到其他同学正确的解释,才恍然大悟。

【设计意***】教师最后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现出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并通过对课本中***示的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一些生物现象。即比较了比较拉马克的观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又使课本的知识得以迁移运用。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5.互助讨论: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否否定了拉马克的观念呢?如何评价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贡献和局限性)引导学生看书并分组讨论的出答案。

【学生活动】经过学生的讨论,并争执后最终得出答案

【设计意***】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学会***思考,并学会从课本提炼知识,归纳知识,懂得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不是新理论对旧理论的否定和排斥,而是新理论对旧理论的修正、深入和扩展。

6.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学习内容,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系统

大学自动化论文篇5

论文摘 要: 校园网络舆论是构成校园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舆论的整体走向和趋势有重大的影响,如何使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是目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内涵的概述、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分析、高校在引导校园网络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建设健康向上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路径与方法,以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积极营造“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舆论氛围,积极引导网络道德自律和加强高校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等方法推动促进健康向上校园舆论环境的建成。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舆论相较于传统舆论,在传播内容、服务功能、传播方式、传播范围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是***府洞察民意、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窗口[1]。以校园网为载体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及话语权的提升[2]。对于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调查与分析,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水平,对于促进高校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进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网络舆论的内涵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作为高校校园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托校园网建设的主流媒体网站及其举办的bbs(电子公告系统)等载体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3]。校园网络舆论具有传统舆论社会意识性、公开传播性、评价引导性等共同性特征。同时还融入了互联网独特的交流性、开放性、及时性、针对性等特征,由于其与高校特定的区域文化密切相连,在舆论主体、客体、数量、质量、强烈程度、持续性、功能表现等要素构成上呈现出与传统媒体舆论不同的特点:自由多元,分散性特征明显;个性张扬,开放性特征明显;偏激盲目,非理性特征明显。 

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源于社会上的突发事件,高校热点,学术上的争鸣,校园内部改革,以及校园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质量问题。大学师生通过网络发表自己对焦点事件的意见并由此在网上引发广泛的社会议论。随着点击率的攀高,跟帖和发帖数量的增多,各种观点、意见通过相互交流、整合后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舆论定式及舆论环境,个体关于公共事务的意识也通过整合而成为一种公众意识和社会舆论意见。 

二、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 

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群体,拥有自己的语言、思想和兴趣。当前,随着高校校园网络建设和应用日趋完善和广泛,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接受行为逐渐依赖于校园网络,基于信息内容、网络媒介、大学生用户群体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校园舆论环境,校园网络舆论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点个性化、多元化[4]。网络身份隐匿性使得大学生在言论方面拥有极大自由度,他们在发表言论的时候顾虑很少,大多为真实的意愿表达和心声倾诉。青年学生思想和视野具有多维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每个人对事件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而且,网络舆论一般是自发性的,没有经过精心的组织,是无数个网友个人观点的汇集。因此,网络舆论中的观点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在校园网上,无论是理性的表达,还是另类的言论,甚至对现实不满的声音,都可以被容纳,都有被尊重、被理解的机会。 

2.现实信息放大化[5]。从“芙蓉姐姐”、“胡戈恶搞”事件到女青年“虐猫”录像等事件,均是从各大校园网上发源,然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各界强烈关注,进而延展到道德层面的反思和讨论。种种事例表明,校园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学生民意表达的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场”,网络就好比一面放大镜,现实生活中微小的变化、校园中的突发事件包括个人行为等一旦公布在上网,就会成为焦点内容和中心话题,从而引发大量热烈的讨论。 

3.“意见领袖”平民化[6]。意见领袖又叫舆论领袖,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的人。在高校校报、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上,通常都是专家、学者、编辑、权威人士的评论左右舆论,他们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而在校园网络中,人与人之间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他们完全可以抛开现实社会中年龄、社会地位、资历、学历等的区别,***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受到任何因素干扰。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学生,都可以通过不断发表帖子,赢取高点击率和高回复率,久而久之,产生号召力、公信力和权威性,成为网络世界的意见领袖。 

4.舆论内容多为感性表达,情绪化色彩浓厚。网络的隐匿性特点增加了网络言论的开放性,同时也减少了言论的原则性和理性化色彩。在网上发言,因为身份隐匿,发言者不用考虑承担责任的问题,加之大学生易冲动,在网上容易出现过激言论及情绪宣泄。同时,部分学生网民很少质疑信息的真实性,也没有进行成熟的思辨,仅凭主观臆断对信息发表意见,导致网络舆论的内容带有很严重的感性色彩。 

三、当前高校在建设校园网络舆论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1.重“堵”不重“疏”,缺乏“引导”的主动性[7]。目前,校园bbs已经成为各类焦点问题的讨论场所和思想观点的交流碰撞场所,成为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发源地。针对出现在校园bbs上的负面言论,尤其是学生关于学校管理事物方面的负面评价,在大多数高校,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很少能做到针对问题及时给予正面回应,采取的措施多是让网管员删除帖子。这种“堵”的做法使得学生的情绪得不到宣泄,更容易招致学生们的反感,诱发他们的抵触情绪。古语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高度自由的网络世界,更是如此。网民具有自主选择权,一旦网民觉得知情权与发言权被剥夺,他就会选择另外的阵地如微博来发表意见。这样,不但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会助长矛盾的激化。 

2.重“平台作用”,轻“媒体效应”,校园网络媒体的主阵地作用未能完全发挥。高校网络媒体应该达到的效果是通过网络整合和联合校内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以新闻信息的整合、重构和各种信息形态的相互转换,使学生产生比接受传统媒体的报道更加逼真的“沉浸感”,从而使宣传效果最大化。但是目前由于硬件设施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校园网络新闻媒体仅仅是为校报、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上网提供了一个平台,网络上仅仅是文字、***片、音频、视频等资源的简单陈列,网络其自身作为“媒体”的作用,“多种手段,一个声音的动态立体传播效果”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3.重“宣”,不重“教”,高校网络媒体的育人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掘。要营造良好健康的校园网络舆论氛围,最主要的是靠广大网民,也就是大学生群体网络道德的提高和文明上网意识的加强。高校网络媒体不仅仅具有宣传功能,而且由于网络本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教育载体,在高校广泛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因而具有育人功能。高校网络媒体在现实中主要着重于事件的报道、动态讯息的传递,仅仅停留在舆论育人的层面上,在实践育人方面还未能充分挖掘,不利于强化大学生的***治敏锐性和新闻分析判断能力,从而影响到正向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 

四、建设健康向上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路径与方法 

1.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引导正确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首先应积极面对网络环境,充分认识并拓展网络功能,建设一批“红色网站”,提升其影响力,使其成为大学思想***治工作的有力武器。其次是拓展网站功能,发挥交互作用,使网络的影响力渗透到高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开通建设基于校园主网的校长***、学工***、勤工助学***等校园管理网络,可以使网站与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更加紧密相连,促进学生和学校、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整合内容、创新形式,逐步规划覆盖校园生活的全方位,能够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最后应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多种网络应用。学生既是学校网络资源的使用者,又是开发者,他们贴近自身需求开发设计各类网站、主页,自我管理,自我维护,既能学习网络知识和技术,又能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网络思想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积极营造“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舆论氛围。各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在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建立网上文化课堂等网络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积极发掘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隐性舆论宣传载体潜移默化的作用,以网络为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网上辩论赛、网站(网页)设计大赛、网上咨询服务等活动,既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能提高学校引导舆论的能力,为引导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广大师生在享受互联网传播信息便利、快捷的同时,增强***治敏锐性和***治鉴别力。 

3.积极引导网络道德自律。各高校应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渠道,强化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及网络“慎独”境界的教育,不断提高网民自我约束、自我选择、自我规划、自我评价等内在的道德制约力,使他们的网络行为能够自觉地置于正确的善恶引导之下,进而增强网民在网络舆论过程中的自我教育及自我控制能力,并有效提高其信息道德,使其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要加强对校园宣传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自律,要培养其社会良知和高度的责任感,以严格的自律精神来约束自己,认真地履行网络媒体行业自律公约,积极地倡导文明办网,促进绿色网络建设。 

4.加强高校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8]。博客团队建设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助于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提升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效率;有助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班级同辈群体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有益网络知识的效率。 

五、结语 

总之,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将网上虚拟延展到网下现实,将网络虚拟空间有机结合到校园现实中来,倡导并建设网络文明,培养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塑造大学生的校园网络责任,形成积极向上成熟理性的舆论导向。这对于构建和谐文明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玲.网络时代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之思考.文教资料,2009,(10). 

[2]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杜骏飞.网络传播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4]张瑜,焦义菊.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影响机制及其引导策略.学校***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6,(8). 

[5]王玲玲.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思想理论教育,2006,(3). 

[6]孙超.论高校新闻媒体的系统整合及其作用互动.理论月刊,2006,(11). 

大学自动化论文篇6

关键词:高校网络文化;实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4-111-03

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更是***的十对全体国民提出的重要课题。在高校,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把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融入思想***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一、增强大学生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认同度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高校师生通过网络进行的校园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中形成的文化,是校园文化内容得以表达和实现的条件与载体。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了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促使人们思想活动的***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些因素既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自强意识、创业意识、成长意识的形成,也给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挑战。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就是要通过发展和完善校园文化的各种形式和内容,把符合时代和国家发展需要的先进科技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念通过网络渠道融入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师生共进”的和谐氛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化,促进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文化的交融与繁衍日益广泛,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治性特征隐性存在于经济和文化以及社会活动中。受西方不良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一些片面追求个体自由、以自我为中心的世俗思想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因此,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文化的潜性教育作用和渗透作用,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精神已是当务之急。把高校网络文化融入思想***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增强大学生对高校网络文化的认同度显得尤为重要。

1 高校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发挥高度自主的创造性。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创建数字化互动媒体,如论坛、博客、QQ群、手机短信等形式,以发送和接收数字化信息为核心内容,不断提升青年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创建、参与中的互动、开放、平等又凸显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校园网络的参与热情和兴趣。在参与、互动、创建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借助高校网络文化形态进行传导和散播。这就需要把思想***治教育纳入到高校网络文化的视野中加以思考,以校园网络文化为载体和途径实现思想***治教育的有效建构。思想***治理论教学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治教育的主阵地,因此,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应关涉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对社会文化“热点”和学生思想“兴奋点”的内容要深度挖掘、深入解读。在理论课课堂上围绕“热点”问题,选准时机,找准事件,设置议题引导舆论,深入挖掘其教育内涵,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引导教育。

2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高度开放的社会性为大学生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高校网络文化具有“载体移动方便,信息来源高度开放,交流共时互动,传播跨越时空和身份界限”的开放性特征。同时,它还“打破了校园疆界,破除了地狱鸿沟”。为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架构了桥梁。此外,校园网的网络信息资源极为丰富,这些资源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精神食粮。但同时又易引起学生对信息资源内容的误解,对信息处理的错误观念,导致信息污染、信息过载的现象,这又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思想***治教育发挥其文化选择功能,“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对各种环境影响进行选择和调节,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有意识地抵制环境中的消极影响,甚至转移环境影响的某些因素,将其纳入思想***治教育的正常轨道,从而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情景”。因此,在理论课教学中,应依据思想***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维护主流文化,批判异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网络文化中的主导性作用。

3 高校网络文化复杂的价值多元性挑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网络社会是一个充斥着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中国与西方等一系列尖锐矛盾和冲突的纷繁芜杂的多元世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对现实高校校园文化和社会网络文化的共同反映。信息来源的开放性带来了内容的多元化,加之新兴社会文化传播方式以更为自由的传播途径,无孔不入,使各种社会舆论信息良莠不齐,这些状况冲击并消解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导致少数学生社会道德生活呈现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这给思想***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维护和倡导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困难和障碍。面对如此复杂形势,思想***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其文化整合功能。要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性,积极提升国家文化的凝聚力,形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观念有效地传送给受教育者,内化为他们的***治认同与自觉追求,并始终引领各种文化思潮有序发展和谐共存。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对校园网络文化呈现出的多层面、多渠道的不同声音分门别类,有效识别,唱响主旋律,使校园网络真正成为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新阵地。

二、加强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研究

高校网络推动了大学生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巨大变革。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互联网与手机的联合与发展,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的依赖性愈加强烈。网络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由于网络的自由性和虚拟性,使得部分大学生完全将自己置身于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从虚拟空间中得到心灵的慰藉、情感的满足。网络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填补了他们内心的空虚和无助,缓解了他们生活中的压力和紧张。但同时,网络中的污浊和混沌也在腐蚀着他们的意志和心灵,迷惑他们的行为选择。高校网络文化的这种特性对大学生性情的培养、行为的规范增加了难度,因此,必须把思想***治教育融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同时,把高校网络文化融入思想***治理论课的教学,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研究,并将其作为思想***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任务。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以高校教师与学生作为建设主体,以高校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网络渠道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因此,依据高校校园网络文化鲜明的育人导向功能,探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如何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准确概括其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网络文化的特殊功能,是思想***治理论课教师进行研究的重要内容。围绕***的十报告中提出的“立德树人”的先进理念,对高校网络文化功能的研究应以育人为主旋律,构建智育、德育、美育、行育、教育“五位一体”的研究模式。

1 智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播和科学技能的锻炼开发大学生的智能。这就需要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治教育的全程性研究,积极构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一体化”的高校校园教育网络,营造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和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自愿科研、自专学术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智育功能。

2 德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这就需要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法艺术,遵循思想道德形成规律。将学生内在需求和时展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立体式思想***治教育模式。着眼于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解决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着眼于时展语境,利用校园网络构建思想***治教育新载体、新途径,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 美育,是指以美育人,使大学生在美的创造和鉴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逐渐实现心理更加健全、人格更趋完美、个性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这就要求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要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大美育”观为指导,高校网络文化内容要能够切实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例如,网络文化内容按照美的内涵分设“内在美”和“外在美”两个专栏。“内在美”专栏可通过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等优秀作品的正能量的发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在美”专栏可设置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内容,打造青年学生喜爱的时尚、健康主流,在传递富于美感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对美的外在表现形式加以正确引导。

4 行育,主要指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行为教育,加强高校网络的行为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高校网络建设要抓好网络舆情工作。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关注校园网、博客群、网络社区、BBS论坛等网络空间,真正参与相关内容的建设与交流,建设公平、公正、和谐、友好的网络舆情队伍,营造积极向上的高校网络主流舆论。此外,思想***治理论课教师还要积极主动研发网络产品,如师生共创微电影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高校网络文化教育活动,利用大学生喜欢的个性化沟通平台,如博客,对大学生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5 教育,指大学文化育人既要通过显性教育方式。如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等具体形式来实现,又要通过隐性教育,即大学的学风、教风、校风所营造的文化环境和“润物细无声”的隐性途径来实现。这就要求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在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前提下,还要注重在高校网络文化中营造和谐、唯美的校园文化,注重寓教于“境”。如将学校的校史、优良传统记载于网络文化中,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独特气质和校园气派,自觉地融人到校园情境中。此外,校园网络文化还应匹配相关课程教育的教育资源,如思想***治理论课教学中相关人物的介绍、评论。通过榜样人物实例引领思想***治教育,增强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高校网络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根植于社会,容易受到社会网络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特别是受到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和碰撞,更易呈现思想纷呈的局面。因此,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研究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和原则,以培养德育、智育、美育、行育、教育“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切实增强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提升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在思想***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效性

***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很多学校开辟了高校校园网络并将其作为“第三课堂”与理论教学的“第一课堂”、课外实践的“第二课堂”并驾齐驱。网络课堂具有超越时空、随时随地开展工作的育人优势。因此,优质的校园网络文化能够协助思想***治理论课教学,提升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1 建设优质高校网络文化,丰富思想***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网络既是舆论阵地,又是思想宣传阵地。对高校来说,积极采取措施,创新方法,开拓路径,不断加强校园网络管理,营造健康、积极、文明的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建设和谐、优质的高校网络文化,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对思想***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领导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以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为基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的现实问题。例如,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实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目的;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现存的社会问题,不被现实问题所困惑。强化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使高校网络真正成为宣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阵地,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治教育的新平台。

大学自动化论文篇7

论文摘要: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文艺学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1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么,树立问题意识、间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等学术意识,对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wwW.133229.cOM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马克思主义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文学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家与生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作用和交流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生活,而是把事物也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其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我听过我的身体进入到那些事物中间去[3_,它们也像肉体化的主体一样与我共同存在”。“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也曾多次描绘过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亲相融、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显然,在艺术家眼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来源于自然,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因而人和自然之间是天然地可以相通的,是一种真正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的关系。事实上,作家在创作中所描绘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自己与事物之间所建立起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这是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活动总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来加以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作为主体间性活动,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真实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息息相通的另一个自我。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在这种对话交流中,自我主体以最大的诚挚和最深切的同情对待文学形象,倾听文学形象的述说;同时自我主体也向文学形象敞开了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文学形象与自我主体是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主体之间始终贯彻着平等的对话、交往精神。

艺术接受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读者不仅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的世界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的倾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或欣喜、或愤怒、或悲哀、或惊骇、或振奋……读者与作者作为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在进行着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某种共识。因为,文学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文学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活动。

三共生意识

文艺学学科不可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真理,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建设,文艺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应当凸现出一种交往对话、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思维。

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被当作一元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文艺理论流派都一一遭到批判、排斥。这一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定式,就会成为教条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完全是一种只讲对抗不讲互动、只讲斗争不讲融合的思维模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马克思主义文论就是从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并在同它们的对话交锋中得到确立并超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体系性是毋容置疑的,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可能代替全部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中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被古人和今人讨论着,而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更是他们不可能涉足,也难以预见的。我们发现,20世纪8o年代以来传人我国的各种外国的文论学派有许多新的主张与独特的见解,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所看不到的。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语言,文艺理论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对立走向了互动。

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一种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交往、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中,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艺学学科不可能孤立地就文学谈文学,文艺学学科总是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艺术学甚至自然科学相联系。如产生于2o世纪中期以后的当代文化批评,其思想资源除了马克思主义以外,还包括2o世纪各种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批评也是跨学科的。宣扬美学上的形式主义或是学科上的自足性是成不了生态批评家的。生态批评特别从科学研究、人文地理、发展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哲学(伦理学、认识论、现象学)、史学、宗教以及性别、种族研究中借鉴阐释模型。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说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

四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从根本上说,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发展意识。西方文论在发展。2o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流派繁多,数十个文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l9世纪西方文论的流派数量;二是批评新潮不断迭起,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一般说来,当代西方文论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荣时期的周期更短,以至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文论流派“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景象;三是多个流派之间既有尖锐的冲突交锋,又相互交叉、渗透和吸收,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少文论家同时成为两个甚至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可能同时吸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正因为这些,2o世纪西方文论才得以繁荣,才得以快速发展。

中国文论也在发展。二三十年代传人我国的马列文论,近十多年来吸引我国不少学者注意的文艺心理学、文艺符号学、叙述学、文学本体论、原型批评、文学接受理论等等,它们既使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得到了更新、发展,又拓宽了文艺理论研究的道路,文艺理论出现了交往对话、开放多元的新局面。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同样受到新观念、新方法的激活而使其深邃的内涵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世纪之交发生了从语言论到文化的转向,给文艺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营养。影视与网络的发展,使文艺的传播变得快捷而方便,而大众文化的发展,则对传统精英文化提出了强劲的挑战,并使许多边缘化群体和个人参与到文学艺术之中,而文化诗学则以它的***治学旨趣、跨学科方法、实践性品格、边缘化立场和批判性精神,给文艺学的发展增添了十分强有力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大学自动化论文篇8

论文摘要: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文艺学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1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么,树立问题意识、间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等学术意识,对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生活在急剧变化。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1]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之间、各个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家与生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作用和交流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生活,而是把事物也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其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我听过我的身体进入到那些事物中间去[3_,它们也像肉体化的主体一样与我共同存在”。“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也曾多次描绘过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亲相融、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显然,在艺术家眼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来源于自然,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因而人和自然之间是天然地可以相通的,是一种真正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的关系。事实上,作家在创作中所描绘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自己与事物之间所建立起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这是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活动总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来加以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作为主体间性活动,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真实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息息相通的另一个自我。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在这种对话交流中,自我主体以最大的诚挚和最深切的同情对待文学形象,倾听文学形象的述说;同时自我主体也向文学形象敞开了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文学形象与自我主体是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主体之间始终贯彻着平等的对话、交往精神。

艺术接受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读者不仅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的世界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的倾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或欣喜、或愤怒、或悲哀、或惊骇、或振奋……读者与作者作为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在进行着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某种共识。因为,文学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文学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活动。

三共生意识

文艺学学科不可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真理,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建设,文艺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应当凸现出一种交往对话、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思维。

我们看到,文艺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被当作一元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文艺理论流派都一一遭到批判、排斥。这一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定式,就会成为教条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完全是一种只讲对抗不讲互动、只讲斗争不讲融合的思维模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马克思主义文论就是从西方古典、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并在同它们的对话交锋中得到确立并超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性、性,体系性是毋容置疑的,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可能代替全部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中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被古人和今人讨论着,而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更是他们不可能涉足,也难以预见的。我们发现,20世纪8O年代以来传人我国的各种外国的文论学派有许多新的主张与独特的见解,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所看不到的。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文艺理论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对立走向了互动。 [2]

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一种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交往、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中,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艺学学科不可能孤立地就谈文学,文艺学学科总是与、学、学、学、学、学甚至自然科学相联系。如产生于2O世纪中期以后的当代批评,其思想资源除了以外,还包括2O世纪各种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批评也是跨学科的。宣扬上的形式主义或是学科上的自足性是成不了生态批评家的。生态批评特别从科学研究、人文、发展学、社会人类学、哲学(伦、认识论、现象学)、史学、宗教以及性别、种族研究中借鉴阐释模型。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说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

四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从根本上说,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发展意识。西方文论在发展。2O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流派繁多,数十个文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l9世纪西方文论的流派数量;二是批评新潮不断迭起,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一般说来,当代西方文论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荣时期的周期更短,以至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文论流派“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景象;三是多个流派之间既有尖锐的冲突交锋,又相互交叉、渗透和吸收,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少文论家同时成为两个甚至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可能同时吸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正因为这些,2O世纪西方文论才得以繁荣,才得以快速发展。

中国文论也在发展。二三十年代传人我国的马列文论,近十多年来吸引我国不少学者注意的文艺心理学、文艺符号学、叙述学、文学本体论、原型批评、文学接受理论等等,它们既使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得到了更新、发展,又拓宽了文艺理论研究的道路,文艺理论出现了交往对话、开放多元的新局面。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同样受到新观念、新方法的激活而使其深邃的内涵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世纪之交发生了从语言论到文化的转向,给文艺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营养。影视与网络的发展,使文艺的变得快捷而方便,而大众文化的发展,则对传统精英文化提出了强劲的挑战,并使许多边缘化群体和个人参与到文学艺术之中,而文化诗学则以它的学旨趣、跨学科方法、实践性品格、边缘化立场和批判性精神,给文艺学的发展增添了十分强有力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文艺学要发展,就应该坚持走自己的路,要在“立足于我国已形成的文论传统的基础上,以开放的胸怀,一手向国外,一手向古代,努力吸收人类文化和文论的一切优秀成果,进行创造陛的融合和发展,逐步建立起多元、丰富的适合于说明中国和世界文学艺术发展新现实的、既具有当代性又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开放体系”。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西方文论资源无疑成为了我们重要的理论参照。对于西方文论资源,我们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从自己的问题意识出发,认真分析在引进、选择中的得失,通过积极地对话交锋,使西方文论中真正有用的东西能为我所用,以起到推动我国文论发展的作用。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不可能撇开我国的文论传统。对于古代文论和“五四”以来的文论传统,我们应该把它作为建设新的文艺理论的重要资源,对于那些揭示了文学艺术的某些普遍规律,能我们当前的文学艺术创作实践的东西,我们应当继承吸纳,使之成为文艺学学科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

大学自动化论文篇9

关键词: 文学理论 建构 洞察力 考试改革

新世纪以来,文艺与审美活动日益走向日常生活化、商业化和市场化,文学艺术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大众的文化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理论》课程也在不断调整与转型,以期能够积极有效地介入当下的社会文化审美活动。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新编》(修订版)、王一川的《文学理论》、陶东风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南帆的《文学理论(新读本)》、汪正龙的《文学理论研究导引》等几部独具特色的文学理论教材的出版,促使文学理论的教学有了较为可观的改进和发展。

综观目前的课堂教学,大部分课堂仍然是知识传授和思想规训。主要表现在:第一,循规蹈矩的知识教学。目前流行的文学理论教材,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内容在不断增值与膨胀,在传统的“五论”即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和发展论的基本结构上,不断吸收中外文学理论资源的最新成果,一直在努力地建立一座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的宏伟精致的理论大厦,使天下文学理论皆备于我。结构庞杂,内容繁多,将产生于不同的哲学观、价值观、审美观基础上的众多不同形态的文学理论融合在一起,教材变成了一个庞杂的知识拼盘,很难消化吸收。

第二,理论与现实相脱节。“哲学的生命不在哲学的技术性,而在于哲学的人间性”[1]。文学理论的学术创新能力虽然有诸多来源,但最根本的动力还是来自对于现实中提出的问题的积极参与和回应,一旦脱离现实,理论的生命力就会枯萎、衰竭,意义和价值也会大打折扣。目前,文学理论的教学从总体上说没有能够对这些新的文化与文艺状态作出及时而有力的回应,这导致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的厌倦和漠视。一些学生反映,目前的文学理论学习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不能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不能解释他们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现实的文艺知识和审美经验。

第三,文学与理论的分离。目前的文学理论教学,能够让学生基本掌握相关的概念、范畴等基础理论知识,但是面对陌生的或者当下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却大多不能够灵活运用,只能泛泛而谈,缺乏对文本“肌理”的独特体验和发现。这说明,文学理论课程的习并没有调动他们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关注和敏感性,能够进行文学研究的人就更少了。在当前的教学中,理论与文学相互***,学生的理论修养与文学审美鉴赏能力没有能够很好地进行统一,因而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提高。

要走出目前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需要从事文学理论教学的教师与研究者们树立一种建构意识。“建构主义”是当代西方的知识社会学与后现代主义学说中的一个关键词。福柯指出:“人的本质――假如人有本质的话――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固定的、普遍的东西,而是由许多带有历史偶然性的规范和准则塑造而成的。”[2]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和赛义德的《东方学》等充分体现了福柯的建构主义思想。陶东风在《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中谈到,他这本书的基本思路即以当代西方的知识社会学为基本武器重建文艺学知识的社会历史语境,有条件地吸收包括“后”学在内的西方反本质主义的某些合理因素,以发挥其建设性的解构功能[3]。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建构意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建立开放的文学观念。“不把‘文学’视作一种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的概念,而是转向把“文学”视作一种话语建构”[4]。没有一劳永逸的、普遍有效的关于“文学”的定义,它们只是某个时期、某个学术团体或某种意识形态条件下的产物;也不存在无条件的、纯客观的“文学本质”,它必然受到社会历史等因素的制约,其中包括我们从属的群体归属、民族认同、文化教育、意识形态,以及作为社会实践的语言符号的中介和影响。比如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时期被奉为“圣经”的“三突出”、“高大全”等曾经的“普遍真理”原来是作为具有特定***治目的的“事件”出现的。同样,文学理论课程也是一种话语活动形态,而不是一种知识体系形态,因而不具有绝对客观性,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误区之一在于用本质主义的态度理解“文学”及其本质,把那些从以往经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文学特征”当成文学的普遍标准和本质,把现有的文学理论体系当成“天然正当性”的认识,认为现有的体系结构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文学艺术问题,从而建立起一种机械的评估――筛选――排除机制。这就使得目前高校的文学理论课程呈现出逻辑化、演绎化的特点。

理论体系的封闭性、确定性常常意味着理论的终结,正如文德班在《历史与自然哲学》中指出:“人类的理智愈是努力追求概念和规律,也就愈要把个别的东西本身抛掉,忘掉,放弃掉。”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对“文学”和文学的“本质”应采取一种历史的、非本质主义的开放态度,应深刻认识到文学理论的开放性、未定性、过程性等特征,应使目前的文学理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培养与当下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积极对话的能力。文学理论的课程教学应不断追问这样一些问题:如何在动态的历史关系中理解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如何使文学理论与时代的文化旨趣保持和谐?构成文学理论前提的那些要素是否仍是恰切?文学理论对于现在和未来人们的文艺实践所具有的解释力是否依旧充足?通过这些追问,目的是使文学理论永远保持自我更新的欲求和能力,从而推动文学理论不断开启着各种新的“可能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把所谓的“本质”、“原理”当做一种话语的建构。其次,把这种话语建构事件化、历史化与地方化。

第二,具有深刻的现实洞察力。抓住文艺的现实问题或时代问题,始终正视文艺现实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现象,这就是文学理论的深刻洞察力。文学理论教学既要面对当今形形的西方文艺思潮,又面对当代文学变幻莫测的创作实践;既要面对当下各种文学活动中的具体问题,又要面对文学是什么、为什么,人为什么需要文学等普遍有效的问题。比如,21世纪,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中西文化交融沟通明显增强,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突然“崛起”、大众文化的蔓延,这些新的文化景观给我们提出了非常多的需要回答的问题,这也对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知识传授提出了新要求。在传统的文学理论课堂上,我们比较集中地探讨文学作品的文本解读、文学家的个体才能与创造力、文学艺术生产的精神观念属性等,很少考虑到物质的、机构的、技术的维度,也很少有教材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但是,数字媒介大量涌现,网络写作大肆盛行,商业化、产业化、功利化等一些新的文化因素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我们对传统意义上的写作方式和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方式的理解。这都需要我们从事文学理论教学的人具有现实的洞察力,将文学历史与文学现实紧密结合,不要让理论模式将我们封闭在学院高墙里,无法与社会现实形成有效的对接。

当下文学理论教学受到一些质疑和抗拒,很大的原因即是现实洞察力的缺失。由于教师知识与视界的原因,一部分人对于当代文艺发展的新经验、新问题缺乏前瞻意识;一部分人不愿、不屑于关注当前文艺实践中涌现出的大量的新现象;还有一些人回避乃至抗拒文艺发展前沿动态。当既有的理论框架无法解释新的文艺现象时,文学理论研究者如若不能与时俱进,则只会削足适履,将新的文艺现象硬塞进某种理论框架,抑或抱怨新的文艺作品缺少品位或创作方式不合“规范”,这些都束缚了当前的文学理论教学。

当前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应从两方面增强现实洞察力。首先,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在生活现象的认知和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考和熏陶,形成对文学理论相关概念的认识与理解。例如,阐释“女性主义”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践出发,寻找一些社会热点和具有普遍意义事件,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加之教师的理论梳理和点拨,相结合就会对“女性主义”这一既具个性又能反映社会本质的概念有进一步的了解。它既遵循了文学由于生活到艺术再到理论总结的规律,又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对于生命主体的尊重。通过引导学生对于生活的关注、体验和思考,使学生在自主的实现过程中,释放、确认自我。其次,直面新的文化与文艺生活。南帆说:“文学终于将日常生活带入历史。尤为重要的是,文学***了这个领域的巨大能量。所谓的‘***’意味了这种时刻:个别、琐细、日常经验、个人的感受与气息―――这一切在文学之中汇聚起来,瓦解种种成规,甚至冲出一个历史缺口。”[5]比如,在介绍“文学的传统与创新”这一章节时,在感性体验的层面,可以创设讨论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当前“文学的传统与创新”的现状及其得失,从而进入理论层面探讨。有了理论准备之后,即可在回到文学活动的现实本身,为当前文学传统与创新的问题开出良方。如此,在教学过程中,便形成了“文学现象――理论总结――回归生活现实”这样的逻辑理论,文学或文学理论,从来都是与体验及日常的生活世界和经验密切相关。

第三,进行考试改革。大学文学理论教学固化考试――评估制度与方式妨碍了文学理论的学科的建设。现有的考试模式无论从题型、内容到形式、比重具有一些弊端,与课程的性质特点、考核目的不太相符,不易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易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能力。以题库统一出题、流水交叉改卷的形式将教师和学生牢牢地束缚在教科书以及教科书宣讲的知识上,不能发挥个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导致学生的思想被纳入统一模式中,忽视了思维的活跃性和个体的创造性,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极为不利。所以,文学理论课程的考试环节应从单一的偏重知识考察的笔试型,改变为对学生基本知识、文学审美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的综合考评。通过考试改革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考试改革带动课堂教学和作业形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考试改革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的死记硬背、接受知识型变为主动学习、***思考型。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利用已有的文学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提高自主学习、***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1页.

[2]李银河.福柯与性.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4.

[3]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参见陶东风.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0页.

大学自动化论文篇10

一、“情境―探究”教学模式的提出

情境教学是近几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想,“其理论核心: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原动力,学习者将根据个体原有经验进行知识建构;教育者的职责就是为学习者创设进行情境学习的环境”。同以往的学习理论相比,“情景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通过与外部信息的相互作用而建构个体的经验;强调社会性的相互交往和作用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强调把所学的知识与真实任务情景联系起来”。这种关注学习者内部生成、社会性学习和“情景化”学习的教育思想与远程开放环境下的传统文化教学在课程目标、特点等多个方面存在着本质的一致性:

第一,社会性学习特点的一致性。从教学对象考察,远程开放环境下的传统文化教学,目前在远程开放大专、文科类本科学习者中进行。作为成人学习者,他们具有以下学习特征:功利性较强,自我导向意识明确;强调学习内容与个人体验的整合;大多是在职学习等。教学对象的社会性决定了社会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第二,学习者内部生成目标的共同性。传统文化教学的课程目标不同于财务报表解释、法律基础与实务、证券投资分析、电子商务应用、实用文体写作等一大批实用性的课程,专以培养学习者的职业能力为主。它的文化性、社会性、历史性决定了它的教学目标必以濡养学习者的人文素养为重要指归。以《中国文化导论》课程为例。《教学大纲》规定:“本课程旨在使学员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基本了解,并能以所学理论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现象加以分析,从而能更深刻更准确的了解我们自己及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规定“本课程为研究性课程,在掌握一定的知识点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员因尽可能从某一侧面对传统文化做深入的理解”。在此所谓的“以所学理论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现象加以分析,从而能更深刻更准确地了解我们自己及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等,就是要学习者将理论知识内化生成为实际的人文素养及能力。这一目标要求与情境教学理论存在着共同性。

第三,情境化学习的可能性。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果把整个传统文化比作球体的宇宙,课程教学所涉及的一百多个知识点就是宇宙中的星星,而且许多星星又自成星系;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世世代代的文化传承,近百年来又不断遭遇外来文化的冲击,于是在社会及日常生活中表现的文化形态就较为复杂。根据乔纳森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学习者必须将新旧知识联系整合起来”才能实现能力的迁移,“学习者是不可能学会老师知道的东西,他们只能学会自己知道的东西”。要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内蕴就必须构筑生活情境与传统文化相贯通的桥梁。远程开放学员成人化、社会性的学习背景使得创设这种情境化学习环境成为可能。

笔者在2004秋远程开放现代文员专业《中国文化导论》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将情境教学理论用于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并加以总结归纳,名之曰“情境一探究”教学模式。

二、“情境―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探究”的前提:“情境”的创设为学习者创设进行学习的环境是“情境一探究”教学模式得以实施的前提。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为他们创设以下两种学习情境:

1.***探究学习情境。即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探究的学习情境。在远程开放环境下,主要针对网上资源的建设。包括CAI课件、Web网页以及学校电子书籍的充实等;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要的对教材的学习、页面的浏览和文件***等活动的指导。

2.协作探究学习情境。远程开放环境下的协作性探究情境的创设主要指网上探究空间――网络教室的开辟和学习者互助协作小组的成立。

网络教室不仅包括中央电大、省电大、自建设资源等多级平台互动,还开包括教师管理功能区(学生行为统计、文章管理、考试作业管理、课程评估)、交流空间(留言板、公开讨论区、课程讨论区、公开答疑室、我的发言)等多个区块的活动空间的开辟。

互助协作小组的组建也是创设协作性探究学习情境的重要手段。在远程开放环境下,学生和教师处于准分离的状态;学习者更多的时间是面对网络,缺乏一定的学习氛围,学习者不免感觉枯燥。组建互助协作小组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憾。尤其在涉及到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的学习,如对复杂的综合的问题的求解等,学习者之间的协作显得特别重要。一般根据学习者的基础、能力、居住环境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和谐”的原则,4至6人分为一组。目前建立在远程开放环境下的协作学部分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支持(即网上小组讨论),辅导教师可以是协作学习的组织、参与和指导者。如《中国文化导论》的课程学习,我们首先依据基础、性别把全班24人分为4个学习小组,指定固定的小组长,并初步拟定了小组协作学习的具体方案。

(二)学习者的“情境一探究”活动

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原动力,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只是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表现形式略有差异。

1.***“情境一探究”活动

学习者从学习生活、工作情境、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广泛阅读、浏览相关网页、认真思考、亲身体验等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作出新的判断和新的结论,此所谓***“情境一探究”活动。

如在学习了《中庸的文化内涵》一节后,许多同学对“中庸”的文化意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学们一方面收集了社会生活中多个与“中庸”有关的事例;一方面通过网上***有关文章,把生活事例和传统文化理论相结合,纵谈“中庸之道”的积极和消极意义。由于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自定专题、自我准备,于是就有许多富有个性的见地。一位在网络公司搞营销的学员就这样写到:“中庸”就是对上司要客气中带尊严;对工作,在懒惰中带用功,在用功中偷懒……发自肺腑的感悟,说明对“中庸”的文化内涵已有深切的领悟。

2.协作“情境一探究”活动

学习者通过BBS论坛、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学习小组等形式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协作性探究学习的过程,称之为协作“情境一探究”活动,网上讨论和小组讨论是其最主要的两种形式。

由于传统文化的教学不似对某种公式或理论的阐 释,各种文化现象互相渗透,精华和糟粕彼此依存,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就非常有必要对具体问题开展讨论、辨析。特别是BBS论坛支持的实时性、非实时互式双向教学途径极其便捷地支持了协作“情境一探究”活动的展开。如关于“如何正确对待‘信”诚’等传统文化精神”这一专题。指导教师预先从网络、报刊搜集多个现实生活中关于“信”“诚”的事例,分发给各学习小组,要求结合传统文化精神对事例进行评析,并设定,如果你处于故事的情境中,你将如何处置?由各小组长组织讨论并做记录,讨论结果成为判定形成性考核成绩的依据。各学习小组积极组织了讨论,每位学员都发表自己的看法。各学习小组或者采用网上讨论的形式或者定时、定点小组讨论的形式,都能很好地完成对问题、情境的探究活动。事实上,对事例的讨论,或否定或认同,或设想第三种情境的过程,也就是情感的内化、能力的迁移过程。

虽然,在整个***和协作“情境一探究”学习活动过程中,学习者是原动力,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这并非意味着,教育工作者在为学习者创设完成“情境一探究”的学习环境后,就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置之不理。在远程开放环境下,师生形成了一种特别的关系:教师是情境学习的环境的创设者,也是沟通“情境”与“探究”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是促使学习者内部生成的催化剂。在探究性学习活动开始后,指导教师就要适时进行个别谈话、要随时进入网络教室了解学习者探究学习活动的进展,并根据学习进展的情况,加入提示,以便及时引导学习者进入探究学习情境,完成“情境一探究”活动的全过程。

三、“情境―探究”教学模式实践的几点反思

1.远程开放环境下的“情境一探究”活动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

任何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活动都是学习者对资源的发现、获取、管理、利用和创新的过程。远程开放环境下的“情境一探索”教学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习者的兴趣,形成性考核的要求又给学习者施加了一定的压力,使得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得到了较充分的利用。一学期以来,对《中国文化导论》的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考察:文本资料(教材)、***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了100%;相关网页能及时跟踪并***有用资料,有所发现、感悟的占40%左右。达到了远程开放环境下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

2.远程开放环境下的“情境一探究”活动有利于传统文化教学目标的

实现《中国文化导论》课程目标:“旨在使学员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基本了解,并能以所学理论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现象加以分析,从而能更深刻更准确地了解我们自己及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远程开放环境下的“情境一探究”活动,通过“情境”的创设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将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置于真实世界的情境学习环境中,打通“学习内容――学习主体――学习社会”的通道,这有如“近取诸身,百理皆具屈伸往来之义,只于鼻息之间见之”的便捷(程颐《语录》),也是“万物之间俯仰皆有道”的认知途径,有利于促进新旧知识的整合以及情感、能力的迁移。本学期对04秋现代文员专业24位学员进行了追踪调查:80%的学员认为,自从学习了《中国文化导论》课程后,更懂得如何处理与同事、上司、朋友、家人之间的关系了;工作上更讲道德感、责任心了;以前许多不明白的生活现象,用传统文化理论去理解,很容易就明白了……实现传统文化教学目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大学自动化论文10篇

学习

信号自动化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信号自动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毕业论文选题,信号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亮点。作为教育手段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最深层的本质体现就是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

学习

材料导论论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材料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材料导论论文1200字,材料学导论论文3000字。上世纪中叶,单晶硅和半导体晶体管的发明及其硅集成电路的研制成功,导致了电子工业***;上世纪70年代初石英光导纤维材料和GaAs激光器的发明,促进了光纤通信

学习

专业课导论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课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专业导论课程论文2000字范文,专业导论课程论文怎么写。(二)完善教学模式在课程中,要尽可能的凸显出教师和学生两方在课堂中的积极互动,创造出良好的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的去引导学生去认识到有

学习

专业导论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专业导论论文2000字免费网站,专业导论课程论文2000字范文。1.3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层次性培养实践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确立了层次性培养模式

学习

电气化铁道论文10篇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化铁道论文10篇,内容包括铁道电气化热门论文题目,电气化铁道论文选题方向。通过对济南铁路运营维护管理段、济南铁路局供电段等电气化铁道建设运营单位的实地调研,发现目前新开工的快速铁路建设项目和既有线路的电气化改

学习

新材料导论论文10篇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新材料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材料学导论论文3000字,新材料论文大全。供材作文的主要特点,是给学生提供审题、构思和发表议论的依据。学生依据所供的“原材料”,比较只面对一个议论的标题而言,容易调动自己的感觉和知觉的“形象

学习

大学生导论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导论手写论文2000字,大学导论论文模板范文。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在校园里处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校散

学习

建筑自动化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自动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建筑自动化论文,建筑设备及自动化论文。一、我国建筑施工中电气自动化施工管理现状分析就我国当前多数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现状来看,实际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普遍性的缺失。其中,管理体制建设以及

学习

经济学导论论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学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学导论的论文,经济学导论论文范文3000字。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可采取新闻时事介绍法,这是一个可行又实用的教学方法。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分组,每一组在课后通过报纸或网络了解当前的社会经济时事

学习

毕业论文自动化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论文自动化10篇,内容包括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选题,毕业论文自动化。关键词:数控技术;自动化机械制造;运用在近年来,自动化机械制造有着突飞猛进的提升,为了将提升最大化,大多数企业都渐渐的把数控技术融入到其中。但在全世界的

学习

管理学导论论文10篇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管理学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管理学导论论文,管理学论文案例基本原理分析。(二)***辅导教师***辅导教师,简单而言即从事***辅导工作的教师,其内涵一般有两种,一是将“网络技术支撑者、教学资源建设者、教学内容辅导者、教学模

学习

电气控制论文10篇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控制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气控制技术论文3000字,电气控制的论文怎么选题。任务布置下去之后,下面就是组织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分3~4人。分小组的时候,考虑到学生的层次不同,要求按照动手能力的强弱合理分配。考虑到原来的实

学习

电力电子技术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电力电子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力电子技术论文摘要范文,电力电子技术论文。3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避免一人堂和填鸭式教学方法,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安排教学内容。由于“电力电子

学习

自动化科技论文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自动化科技论文10篇,内容包括自动化科技论文,自动化优秀论文100个题目。科技文化是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文化,是源于科学技术而生成的一种文化形式,是以科学技术的发生发展为根据,并对科学技术本身和科学技术的社会运用进行认识与

学习

信号自动化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信号自动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毕业论文选题,信号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亮点。作为教育手段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最深层的本质体现就是语词符号与形象的动态

学习

材料导论论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材料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材料导论论文1200字,材料学导论论文3000字。上世纪中叶,单晶硅和半导体晶体管的发明及其硅集成电路的研制成功,导致了电子工业***;上世纪70年代初石英光导纤维材料和GaAs激光器的发明,促进了光纤通信

学习

专业课导论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课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专业导论课程论文2000字范文,专业导论课程论文怎么写。(二)完善教学模式在课程中,要尽可能的凸显出教师和学生两方在课堂中的积极互动,创造出良好的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的去引导学生去认识到有

学习

专业导论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专业导论论文2000字免费网站,专业导论课程论文2000字范文。1.3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层次性培养实践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确立了层次性培养模式

学习

电气化铁道论文10篇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化铁道论文10篇,内容包括铁道电气化热门论文题目,电气化铁道论文选题方向。通过对济南铁路运营维护管理段、济南铁路局供电段等电气化铁道建设运营单位的实地调研,发现目前新开工的快速铁路建设项目和既有线路的电气化改

学习

新材料导论论文10篇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新材料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材料学导论论文3000字,新材料论文大全。供材作文的主要特点,是给学生提供审题、构思和发表议论的依据。学生依据所供的“原材料”,比较只面对一个议论的标题而言,容易调动自己的感觉和知觉的“形象

学习

大学生导论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导论手写论文2000字,大学导论论文模板范文。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在校园里处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校散

学习

电子导论论文10篇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子导论论文,电子类专业导论论文2000字。1.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专业的特点及需求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依托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因此,设立以电子商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