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导论论文10篇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篇1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人工智能(AI)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兴起的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活动去求解问题的学科,与空间技术、原子能技术一起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大科学技术成就,目前广泛应用于专家系统、机器翻译、语音识别、文字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人、电子游戏等方面,已经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以及许多高新技术产品中的核心技术。

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技术日益广泛的需要,国内外高校普遍开设了“人工智能”方面的课程,特别是作为计算机方面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我校自从1993年开始为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开设“智能控制”选修课,1996年为自动化、计算机、机械等专业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导论”、“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课程。目前,我校软件学院、信息学院、机电学院都开设了“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已经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许多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也是面向包括人文社科等全校所有专业的公选课之一,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学习和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技术和前沿内容,拓宽知识面,启发思路,为学生提供最基本的人工智能技术和有关问题的入门性知识,提高学生应用开发软件的能力和水平,为今后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设好“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和很广的受益面。

由于人工智能是交叉学科,涉及面广、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往往有望而生畏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生学都比较吃力。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协调好教与学的双边关系,使学生由望而生畏的感觉,变为有用有趣的感觉,根据已有人工智能课程在教学与实践方面的经验和方法,结合“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的近几年教学实践,对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

2 调整与优化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人工智能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许多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也是面向包括人文社科等全校所有专业的公选课之一,其研究领域及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基础面广。因此如何选好教学内容,既能使学生了解本领域的概貌,又能适合学生的基础,便于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是一件重要而又困难的事情。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学科又有了新的发展。为了及时反映人工智能研究和学科的最新进展,我们修订了“人工智能导论”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和更新,极大充实了各个系统的内容。我们确定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1部分为概论,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主要研究领域及发展过程;第2部分是知识表示,推理和搜索技术,讨论几种常用的知识表示方法、推理技术(包括确定性推理方法和不确定推理方法)和搜索求解策略;第3部分是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领域,包括专家系统、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等。其中第2部分是基础理论,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基础,应该循序学习。第3部分是人工智能的应用,由于每个研究内容都相对***、自成体系且有其专门的学术著作研究、热点,因此针对高等院校的本专科生来说,不必循序学习,而且结合专业特点可以选择其中几个研究领域。例如对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同时可增加在自动控制领域的应用,包括专家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进化控制等热点:而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来说,可以选择专家系统、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等,并辅以动物识别系统、语音识别系统、智能机器人等实例。总之就是要把握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调整本课程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以有限的时间学到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另外,在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时必须兼顾基础知识和新兴技术,注意与相关课程(如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概率论、自动控制原理、Matlab系统仿真、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等)的链接,密切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外训练,注意学生能力培养,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整体素质。

3 加强课程立体化建设和系列教材研究

在课程的立体化建设中,教材充当了地基的角色,所有的课程内容安排,无不体现出以教材为基本,以教材为模板。所以本着基础、实用的原则,我们先后编著出版了《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课程教材导论部分概括性强,引人入胜;基础部分系统全面,叙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应用部分密切理论与实际关系,典型形象。其中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证据理论、模糊推理、神经网络等理论的一些典型应用,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另一方面,又新增了自然语言理解及其应用内容,以适应目前计算机翻译、人机自然语言交互等技术日益广泛应用的需要。系列教材适应了人工智能导论新课程开设的需要,反映了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为人工智能课程确立了基本框架,发挥了重要作用。系列教材的问世不仅解决了本校“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教学用书的问题,而且也被各兄弟院校普遍采用,促进了该课程的普遍开设,推动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

为了配合教材第二版的教学和自学,在已有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积累的基础上,制作了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和完整的教学视频录像,并刻录成光盘随书供读者使用;同时又研究与开发了网络课程(http://),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本课程的教学改革。

包括主教材、电子教案、教学视频录像、网络课程及教学资料库等在内的课程立体化建设符合二十一世纪高校教学的要求,支持教师提高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水平,更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教学新路,经过数年辛勤试验,结合蔡自兴教授等对人工智能课程的建设经验,对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一些的改革与创新。

(1)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受到学生兴趣和参与意识的影响。由于这是一门导论性前沿课程,一般来说,学生开始学习兴趣很大。但是,当一些学生开始接触到抽象概念和算法时,往往感到不易接受。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 论、布置读书报告和课外实验、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专题讨论/辩论等形式。特别,我们精心组织和准备了模糊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智能交通、BCI(脑机交互接口)等专题,以及智能调度软件、语音识别系统、动物识别系统、足球机器人比赛、机器人轨迹跟踪、倒立摆的智能控制等课内演示,使学生扩大了眼界,增加了感性知识,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与效果。

(2)面向问题的启发式教学

人工智能中的许多问题,有的似是而非,有的引人入胜。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提出相关问题,提请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解决方案。然后逐步进入教材中的解决方案,启发学生求解这些问题,并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到比较抽象的“遗传算法”时,提出“遗传算法如何用于优化计算?”这一问题。针对该问题,先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入手,讨论“遗传”、“变异”和“选择”作用;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从特殊到一般地启发学生思考“遗传”、“变异”和“选择”的实现,最终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导出遗传算法用于优化计算的基本步骤。这样,学生不但从中学习了遗传算法,而且得到一次逻辑思维的训练,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课堂辩论与交互式教学

组织课堂辩论,讨论的议题包括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和其他比较等有争议的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激发了学习潜能,明确了学习目标。例如,为了加深学生对智能机器人内涵的理解,我们组织了“机器智能能否超过人类智能”的辩论会。会前正反双方结合本课程内容及其相关知识,认真进行准备;辩论会上正反双方唇***舌战,激烈争辩,气氛热烈。辩论后,学生余意未尽,讨论热情不减。无论是哪一方获胜,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教学中我们还注意采用了多种交互式策略,如课堂上教师提问可鼓励或指定学生提问,也可由学生自由地就某个知识点进行主题发言后老师点评等。

(4)个性化学习与因材施教

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例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报告的形式,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多提新颖思想,有意识地鼓励优秀学生探讨比较深层的内容,并辅导优秀学生将其成果以科技论文和发表文章的形式转化为成果。又如,在教学设计和实验设计中,注意要求学习有余力和兴趣的学生选作部分探索性、创新性的功课和实验(选学内容,如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进化控制等),从而引导学生发挥个性优势,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时注意分析学习较差的学生的具体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5)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的使用

本课程在PPT演示文稿和网络课程上,采用了大量的多媒体表现形式,如视频、动画、声音和***像等。目的在于使得人工智能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例如,课内让学生***观看涂晓媛博士的计算机动画“人工鱼”的录像片段、人工生命Floy中生命智能体在环境中不断的适应进化构成演示等,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激发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使学生创新意识得到增强。此外,随教材附赠的教学光盘和开发的网络课程(http://)提供了学生课外自学用的高质量的电子课件、完整的教学视频录像、丰富的实验和案例资料等,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7)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适时布置一些人工智能实验给学生进行课外练习。设计的课外实验包括产生式系统实验,归结反演实验,主观Bayes推理网络实验,A搜索实验,以及基于Maltab工具箱的模糊控制位置跟踪系统、两车追赶模糊控制系统、神经网络模式识别仿真、遗传算法优化计算等实验。通过实践和参与,保持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人工智能基本概念和难点的理解,掌握基本方法和技术,为从事智能系统应用开发打下基础,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我们组织学生参观我们的研究生综合自动化实验室,观看机器人臂取物、倒立摆控制、语音识别软件、指纹识别软件、智能调度软件等演示,密切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我们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探索的这些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鼓励学生发挥***思考和创新思维,有利于多方位培养学生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

5.1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构筑“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的现代教学模式,是本课程的主要特点之一。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丰富表现形式,利用网络课程的交互性、情景化等,进行教学。采用的方法包括:

(1)抽象知识内容的多媒体表示

通过动画和视频来演示抽象的概念、算法和过程,包括机器人轨迹跟踪、机器人臂取物、足球机器人比赛、倒立摆控制、“人工鱼”等录像片段,以及智能调度软件、语音识别系统、指纹识别系统、动物识别系统等软件演示。

(2)通过PPT撰写教案

精心编制PPT,组织好课件内容,做到***文并茂,提纲挈领,便于学生理解,便于教师讲授。

(3)开发与应用网络课程

“人工智能导论”网络课程较好的实现了交互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习过程的情景化。在交互性方面,通过网络课程的课堂练习和章节练习,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学生提出学习建议。在情景化方面,采用了***答疑形式,使得学习过程丰富有趣。

(4)先进实验系统的观摩与演示

利用我们的研究成果等有利条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成果演示(包括智能调度软件、语音识别系统、指纹识别系统、动物识别系统等软件),使学生知道学了有用,而且很有用,很有趣,很有意义,从而进一步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效果通过上述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且也取得很好的实际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5.2 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1)改革作业方式与方法

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书面习题作业,发展成为必须交给教师评阅的书面家庭作业、不必交给教师的课外思考题目、口头布置的思考题或阅读材料以及大型作业等。其中上交作业通过网络进行,教师批阅后的作业也通过网络返回给学生,实现了作业呈交和返回的网络化。

(2)改革考试方式与方法

如何对本课程的考试方式进行改革一直是我们探索的问题。我们综合考虑课堂出勤情况(10%)、平时正式作业成绩(20%)和期末课程考试(70%),进行综合评分。期末考试有时采用综合试题考试,出几个大题目让学生选择其中几个进行开卷笔试,当面交卷后评分;有时采用课外开卷论文结合或口试面试。最近,我们还对部分学生结合实验或实际问题提问等进行考核。我们正进一步改革、试验和探索,使考试成为衡量与培养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篇2

关键词:情绪智力 组织有效性

一、情绪智力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是心理学的一个新生概念,自提出之日到现在,关于情绪智力概念的界定及主要理论流派的归类在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1]故本文主要以时间为主线来阐述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历程。

以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加特纳的“智能多元理论”为基础,塞洛维和梅耶创造性地发挥了人格智能的基本思想,首次将情绪智力这一术语运用于他们的著作中。[2]他们最先提出了情绪智力概念,并将其定义为:鉴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并区别它们、利用它们为自己思考和行为服务。[3]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先后两度对情绪智力的概念进行完善,最终于2000年提出了情绪智力的四分支能力模型。[4]

1995年,戈尔曼《情绪智力》一书的出版使情绪智力这个心理学专业术语迅速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及开来。他最初将情绪智力定义为:识别我们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鞭策和激励自己、并驾驭我们的情绪以及把握人际关系的能力。根据此定义,他提出了情绪智力的五因素理论。[5]以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关联性研究为依托,戈尔曼、博亚兹等人提出了情绪胜任力概念,并将其与情绪智力进行区分。[3,6]

巴昂在汲取前人关于情绪智力理论研究精华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情绪智力定义:影响一个人成功处理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非认知性潜能、能力、技巧的综合。[3]在此基础上,他将情绪智力的结构界定为五大主成分及15种相关能力,并以1-5-15式结构形成了独特的情绪智力系统。

二、情绪智力在组织中的有效性

自情绪智力问世以来,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智力、人格等因素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并且有许多研究证实了智力、人格对工作绩效有显著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情绪智力在组织管理中的有效性作以探析:

1.情绪智力与组织绩效

在影响组织绩效的诸因子中,管理者和员工的情绪智力占据了半壁江山。管理者的情绪智力之所以对员工的工作绩效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管理者对权利和资源的占有。员工需要通过出众的工作表现获取管理者的信任和偏爱,继而得到管理者手中的资源和多于他人的奖赏。高情绪智力的管理者能够及时地觉察并理解员工的情绪,并与之其进行深入沟通。毋庸置疑,沟通利于问题的解决,与此同时,员工会以更加努力工作来回报管理者的信任、理解和帮助,以期得到更多的资源和偏爱。由此便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良性循环,管理者的高情绪智力间接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绩效。而员工情绪智力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则是直接而显著的。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调整员工的情绪状态使其工作绩效在积极情绪的影响下得到提升。由此可见,情绪智力对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7]

2.情绪胜任力与管理者的领导力

前文在阐述戈尔曼的情绪智力理论时已提及情绪胜任力,并将情绪智力和情绪胜任力加以区分。情绪胜任力作为情绪智力的实践能力表征,又是最根本的领导力。[6]领导即影响他人的过程,领导力即影响他人的能力。管理者作为组织沟通的联系人,是组织风险和组织职责的首要承担者。优秀的管理者往往不是通过职位权力和奖惩权力对其下属产生影响,而是凭借包括人格魅力、精神感召、情绪掌控等在内的魅力因素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情绪胜任力在此过程中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戈尔曼在《是什么造就了领导》一文中指出,能否胜任领导岗位的关键不在于管理者的智商和专业技能,情绪胜任力才是杀手锏。智商、技能双高却不能胜任领导岗位的实例屡见不鲜。【6】

3.情绪智力与组织认同感、组织氛围

情绪智力有助于管理者有效地感知组织所面临的挑战、风险和机遇,并通过觉察和了解员工的情绪状态提出让员工感到有价值的目标愿景。管理者借助有效的沟通让下属接受并认同组织的愿景,支持组织目标的完成,产生对组织的认同感。与此同时,员工的组织忠诚度也得到巩固和提升。 情绪智力也有助于形成和维持组织内部的良好氛围。管理者通过准确地感知下属的情绪,理解影响他们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预期在不同的情景中下属的不同反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调控。管理者能够通过情绪管理的策略让下属意识到问题所在,感受到组织的集体愿景,并拥有信心解决问题,对组织及自己充满信心,营造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

4.情绪智力与组织发展

研究表明,管理者的情绪智力对组织和团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组织的活力依赖于组织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而有效合则作主要依靠组织成员有效的知觉、表达、调控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这些能力能够消除组织内部的沟通障碍,加强组织凝聚力,进而帮助员工和组织达成目标,促进员工个人和组织整体的共同发展。[4]

参考文献

[1]刘衔华,蒋湘祁.情绪智力研究评述[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5(5):114-116.

[2]肖静宁.情绪智力辨析[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12.

[3]张辉华,凌文辁.管理者情绪智力行为模型及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组织行为,2008,11(2):

50-60.

[4]逄伟.论情绪智力在组织中的应用[J].陇东学院学报,2008,19(4):58-60.

[5]王华女.情感智力――智力研究的最新进展[J].台州师专学报,2001,23(1):78-81.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篇3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基本内容 契合点 职业教育革新

职校生大多是中考或高考的失败者,因成绩不好大都存在自卑甚至自弃心理。他们因种种原因走进职业院校,希望能学习一门技术,找一份工作。他们对学校的期望不高,对自己的要求不严,甚至对自己的未来也没有信心,总是感觉前途很渺茫。在这种现状下,如果职业院校能够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优势智能的作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扬长避短,则不仅能体现职业教育的公平性,而且能大大增强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兴趣和自信心。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引入多元智能理论,加强多元智能理论的借鉴和应用研究,将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本文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职业院校和职校生的现状,从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参加竞赛和评价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内容

多元智能理论自1983年由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提出以来,迄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已经逐渐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9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加德纳认为,支撑多元智能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领域相联系的八种智能:语言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1.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

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或及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灵活掌握语音、语义、语法,具备用言语思维、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治活动家、主持人、律师、演说家、编辑、作家、记者、教师等。

2.数学逻辑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是指有效地计算、测量、推理、归纳、分类,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逻辑的方式和关系,陈述和主张,功能及其他相关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他们适合的职业是:科学家、会计师、统计学家、工程师、电脑软体研发人员等。

3.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

是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及周周一切事物,并且把所感觉到的形象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关系很敏感。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室内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画家、飞行员等。

4.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灵巧地运用双手制作或操作物体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运动员、演员、舞蹈家、外科医生、宝石匠、机械师等。

5.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

是指人能够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音色等能力。这项智能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强,与生俱来就拥有音乐的天赋,具有较高的表演、创作及思考音乐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歌唱家、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调琴师等。

6.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是指能很好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这项智能善于察觉他人的情绪、情感,体会他人的感觉感受,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治家、外交家、领导者、心理咨询师、公关人员、推销等。

7.自我认知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是指自我认识和善于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这项智能能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意识到自己的内在爱好、情绪、意向、脾气和自尊,喜欢***思考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哲学家、***治家、思想家、心理学家等。

8.自然认知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

是指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对物体进行辩论和分类的能力。这项智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能了解各种事物的细微差别。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考古学家、环境设计师等。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职业院校的契合点

1.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符合职业学校的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国力、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则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大量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的中高级实用技能型人才,强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和制造产品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为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学校进行课程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多元智能理论与职业学校的学生评价相符。

职业院校的学生受传统智力评价标准的影响,被应试教育淘汰而进入职业教育。多元智能理论证明了人类至少存在八种智能,各种智能既***又共同起作用,并且认为各种智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好坏之差,每个人都有可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职业院校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力,让学生在职业教育中找到人生的方向。

3.多元智能理论实践性特征与职业教育的基本观点一致。

加德纳把智能看作是个体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和创造新产品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只靠一种智能是很难处理好这些问题的,必须依靠多种智能的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职业教育革新

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教育哲学拓展了对人的潜能的视野,提供了对人的更为全面和清醒的认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在以人为本、人人能成才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可调整职业教育的观念,推进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

1.校园文化建设

斯肯等认为,学校文化是由教师、学生、家长和行***管理人员长期以来工作和生活所共同建构的组织传统与规则,并且内化为人们思考、活动和感知问题的方式。马云鹏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生活中积淀下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等。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能使学生具有广泛认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使学生持续学习和提高,具有对全体学生负责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并能为个人实践提供机会。学校应该认识到:所有学生都有智能强项,都能学得好;学校内人们之间的彼此尊重和关怀是最基本的东西;学习应该成为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校园文化中找到归属感,才能不断地前进。

2.课程改革

传统的课程过于陈旧,基本还是沿袭中学的教学方式,课程的实施过程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应注意课程设置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程目标应变知识灌输为建构力、想象力、批评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在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保障每一位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及动手操作智能,这样才能使职业院校的学生找回信心,找到人生发展的方向。

3.校企合作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职业院校更要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校企合作可以使职业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并能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在这样一种思想方针的指导下,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能有机地结合,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学生可以更快速地实现从学生到工人的转变,掌握更先进的技术,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有力帮助。

4.职业竞赛

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竞赛。职业竞赛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助推器。通过技能竞赛可以促进学校的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一些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脱颖而出。

5.评价方案

传统智力观支撑着学校教育制度,多元智能理论向传统的以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为核心智力的教育理论提出了挑战。

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课程评价应立足于智能结构的各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并把这种通过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得来的资料作为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使评价名副其实地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

总之,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通过理论研究、探索实践来推进职业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如何使职业院校的学生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是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肩负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襄译.重构多元智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林宪生.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4]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5]宋歌.开发中职生潜能的实践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篇4

一是始终注重科学理论指导。

市委市***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支撑和指导。早在2006年,南京市提出了“发展智慧产业、构建智慧城市”的初步构想,同时一直在跟踪研究世界智能城市发展的路径、理念、方法和实践进程。2007年“重洽会”期间,举办了“智慧产业发展与城市创新”高层论坛,论坛邀请了一批国际顶级专家,分别做了《发展智慧产业、打造软件名城》、《构建国际化的智慧产业生态区》、《谋划智慧城市发展、促进智慧产业创新》、《智慧产业发展与知识安全工程》等演讲。时任市委书记、现任省委书记罗志***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2010年11月16日,市委联合南京大学等举办了“智慧南京高峰论坛”,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应邀到会就智慧城市发表演讲,论坛共同探讨“智慧城市”和“智慧南京”建设发展的构想和路径。省委***、市委书记朱善璐在论坛上指出,“智慧南京”既是实现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目标中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人文绿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南京未来发展的方向。建设“智慧城市”,是市委、市***府重要工作目标和任务,研究“智慧南京”发展模式,是应对金融危机之后的发展阶段,必须抢抓机遇、摆上日程和认真研究解决好的重要问题。它是南京利用自身特点充分发挥优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南京长期文化积累、城市进步的结果,还是顺应新潮流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在这之后,市***府又召开了若干场智慧城市的专题论坛,市***府领导及有关专家就智慧南京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建议。

二是始终注重顶层设计引领。

南京十分重视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把它放在智慧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市长季建业多次明确要求,要深化细化智慧南京顶层设计、系统设计、构架设计。智慧南京建设就是要推动城市的信息化应用。在规划上要进一步明确智慧南京的架构。季建业市长指出,要推进智慧***务、智慧商务、智慧事务建设。智慧***务就是***府管理的智慧化智能化;智慧商务,也属于智慧南京的一部分,现在我们考虑得不多,但是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平台搭建出来。智慧事务,就是指与城市有关的管理体系,包括医疗、城管、环保等。***务商务事务加起来就覆盖了整个社会。***府的管理通过***务来运行;城市的商业运行,包括其他一些新的公司,都要通过商务平台运行;事务就是有关对社会事务管理的一些东西,跟老百姓生活直接相关的一些东西。还要推进智慧产业发展。之后,市***府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智慧南京的顶层设计,要求不断深化细化顶层设计、系统设计、构架设计,不断加大信息化基础建设投入,大力拓展信息技术市场应用,着力破解“信息孤岛”现象,构建统一规划、集约投入、集成发展、资源共享、高度整合、高效运转的智慧城市架构体系,更好地推动城市功能转型、产业发展转型和百姓生活品质提升。

南京市“十二五”智慧城市规划也是按照顶层设计的总体要求编制的,提出了智慧南京的总体架构,概括为“一大平台、三大领域、六大体系”,即以智慧城市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为核心,以满足***务、商务、事务三大领域应用需求为导向,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体系、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策保障体系建设。三是始终注重示范工程先行。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城市发展历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并无完备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当前智慧南京建设必须要有先导型示范工程的引领,抓住其关键环节,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围绕城市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升级的战略重点和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迫切要求,来确定应优先实施的项目。从而使百姓尽受到智慧城市所带来的便捷。南京把***务数据中心、市民卡、车辆智能卡三大重点项目(简称“两卡一中心”)的建设确定为现阶段“智慧南京”的目标和雏形,即以车辆智能卡为物联网建设的突破口,以市民卡为行业应用整合的载体,以***务数据中心为城市级智能管控中心,试***先行构建一个能够代表智慧城市核心特征的微缩模型和智慧南京的基础,也是现阶段智慧南京的标识,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全面推进智慧南京建设奠定基础。

四是始终注重民生项目优先。

南京始终把关乎民生的项目作为智慧南京重点推进的工程和抓手,把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城管、智能交通等重点项目是智慧南京惠及民生的重点工程。目的是使市民感受到智慧南京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实实在在的便捷,从而使智慧城市建设由***府意志主导变成市民自觉的行动。

五是始终注重突破传统思维。

南京一直充分认识和牢固树立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更高阶段的科学理念。2011年4月7日,市委杨卫泽书记强调指出,我们的根本目标是建设人民幸福生活城市,五年发展目标是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长远发展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跻身世界发达城市行列。杨卫泽书记进一步指出,在规划和建设中,要全面融入现代化理念。要真正把低碳、绿色和智慧不是作为口号,而是从基础设施、城市营运和管理等方面真正融入、体现出来。这充分体现南京市主要领导对智慧城市的科学认识。

“人文绿都”是南京的城市定位,“智慧南京”理应引领南京的智慧人文的发展和城市的文化复兴。深厚悠长的人文底蕴、高素质的城市市民、创新型的城市建设和管理人才是智慧南京的灵魂、丰富的科教资源是智慧南京的财富。

南京将智慧人文列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领域,把提高城市市民的素质,造就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管理人才,作为智慧南京的灵魂。南京城市人文底蕴厚重,既是优势,也可能是桎梏;南京科教资源丰富,如果充分利用就能变成智慧城市建设的财富,如果用不好,就有可能丧失已有的优势。南京正在充分挖掘高校、科研机构、大型骨干企业等资源优势,为构建智慧南京提供坚实的智慧源泉。以软件园、工业设计园、大学科技园、动漫创意园等园区为依托,努力构建有利于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展示才华的舞台。要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发现、引进和使用机制,切实营造“引得进、育得精、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环境。同时,通过有效举措,鼓励市民终身学习,营造学习型城市的良好氛围,树立南京特有的智慧人文的良好形象。智慧城市努力挖掘和利用南京历史文化底蕴,梳理现实文化资源禀赋,加大智慧南京的文化含量,把创新、创业、创造等现代城市市民精神与智慧城市加以整合,突出大文化、大智慧,丰富智慧南京的内涵。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篇5

一、常州“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景设计的“导航仪”

智慧城市的理念、布局、建设是“有规划的社会变迁”过程,刻写的是***府、企业、组织和公民“全面互联、充分整合、激励创新、协同运作”的新模式。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的“量化版”,它对城市的布局、重点、层次、结构、空间、流程、特色等都有导向性的意义。目前,全球应用层面的智慧城市评估体系主要有:欧盟中等规模城市智慧排名指标、IBM智慧城市评价标准、上海浦东新区智慧城市指标体系2.0、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南京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智慧台湾绩效指标等,这些指标对本城市以及其他智慧城市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先驱”角色和“导航”价值。

(二)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发展样态的“度量衡”

智慧城市是由城市各个组成要件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反映的是一个城市体态结构与功能的运行质量和水平。基于不同的视角和层级,智慧城市呈现为不同的城市空间和城市意象,因而,测量的指标和维度不尽一致,如IBM认为“互联网+物联网=智慧的地球”,侧重于现代科学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感知和运用;欧洲中等规模智慧城市从“智慧人群、智慧经济、智慧治理、智慧流动、智慧环境、智慧生活”6个层面、31项二级指标来测量;国际智慧社区论坛(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n)把“宽带连接、知识型劳动力、创新、数字融合、社区营销与宣传”作为评价智慧城市的标尺;智慧南京走的是“智慧服务、智慧产业、智慧***府、智慧人文”的发展战略,因此,不管“智慧”邂逅“城市”耦合成怎样的面貌和样态,都需要指标体系来度量、细化和修正。

(三)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纵横比较的“方位器”

目前,智慧城市的推进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市场主导型,即市场和企业对智慧资源的研发、推广和运用享有支配权,而***府只是协调者、协作者,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美国和西欧;二是***府主导型,即***府是智慧城市构建的主要推动力量,从规划、配置到实施都由***府主治,如上海、北京、深圳、常州等;三是市场+***府型,即把市场、企业的科技力量与***府的规制力量有机衔接起来,共同推进城市的智慧化治理,如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各具千秋,这些根植于民族、区域经济、***治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更能反映城市治理变革和进步的个性,而与之相契合的指标体系就是智慧城市“胎动成型”的方位器,其理念与***景、机制与体制、路径与战略、规模与层次、重点与布局都洋溢着自身的特色、定格自身的方位。

二、常州“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这是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的最基本原则,要保证指标体系配置的科学性:首先,明确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既要论证理论预设的合理性、可行性,又要根据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发展和创新,对智慧城市的丰富内涵、框架构成、基本特征、目标愿景、层次结构、发展动态、规律趋向等有科学认知和全面测量;其次,指标的名称、内涵、口径、范围、适用要有精准的界定和目标导向,指标选择与层次划分要合乎自然逻辑和标准尺度,不能有内容重复、标准不一、越界划分、顺序混乱等错误。

(二)系统性原则

智慧城市是许多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因此,指标体系应遵循系统性构建原则,把相关领域纳入系统整体,正确调适和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基层与***府、行动与目标之间的关系,信息量得到充分反映,体现指标群的***和完善,从各个角度、不同层次彰显被评价对象的特征和实态,而且还要体现对象的发展变化趋势。在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指标选取、分值赋权上,要抓住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注重各个部分、要素的关联,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以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

(三)导向性原则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将全面反映智慧基础设施、智慧规划、智慧人群、智慧***务、智慧治理、智慧民生、智慧产业、智慧家居、智慧意象、智慧生态等方面的内容,从发展的视角集中展示了智慧城市的最新理念、未来愿景、建设目标、内在逻辑、架框体系、感知能力等核心要素,必须具备强大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力量,能起到指导和牵引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预测智慧城市趋向、推动智慧城市提升的作用。

(四)可操作性原则

构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一项理论研究课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工具,要充分利用其进行实践分析,对现有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进行评价,这才是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因此,指标体系的拟设计要充分考虑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其一,数据获取的简易性和精确性;其二,数据的可综合性和可分解性;其三,经济成本的低廉性和可承受性;其四,测量手段和工具的明细化和量态化。

(五)可比性与发展性原则

可比性是构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实际操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着评价结果的公信力。所以,选用指标时必须注重指标口径的一致性,保证指标体系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上的比较优势和鉴别品质,同时在指标选取上注重把不可比要素转化成可比要素,并尽量与国际通用的指标相统一,以提高智慧城市评价的国际性。同时,适应区域和区段的特殊性,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有其特色和个性,指标体系的设置和赋权也应相应变动、修正和发展。

三、常州“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1.Smart模型理论。此模型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智慧城市评价咨询中心设计,通过以下五要素为内涵展开:Service(服务);Management(管理);Application(应用);Resource(资源);Technology(技术),依托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务、企业、组织和个人之间的深度感知和高效协同。

2.城市演化理论。其代表人物主要为伊利尔・沙里宁和黑川纪章,此理论从城市生命体和城市生态学出发,认为城市的各要素、部分,如设施、物流、资金、信息、人群、服务等是共生关系[1],具有紧密的“功能性关联”,它们之间有机演化、互动协同、战略联接,共同推动城市从物理城市向空间城市的递升。

3.城市系统工程理论。该理论主要从系统工程论的视角,把城市大系统分解为若干高度联系的次系统,城市规划、景观、水电气资源、建筑、交通、排污、绿化等,以“时空观为理念,城市与发展为主题,城市系统、城市逻辑与城市制度为维度,发展阶段、发展规律、发展战略与发展调控为问题”[2]。

4.数字城市。数字城市是表征城市信息化的新形态,其代表人物有沃尔曼、卡斯泰尔、布互索等,他们从信息空间(I-space)的角度,构建和论证数字城市交互的海量性和虚拟性,认为人类的未来栖身之地不在“钢筋混凝土构造的现实城市中,而是在数字化组建的‘软城市’(Soft Urban)里”[3]。

5.网络拓扑理论。即城市空间中“人与人、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段落、距离”[4],构成网络拓扑的空间结构,其主要特性为定向性和路径连通性。

6.城市意象理论。该理论由凯文・林奇创立,他认为,城市意象由路径、边界、节点、地区和标志五个元素构成[5],意象是观察者的主观感知,具有很强的审美性。

(二)现实依据

常州市***府通过了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如《常州“智慧城市”发展规划(2012-2016)》、《常州市“智慧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有力指导了智慧城市的发展。

第一,国民经济各领域信息化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建成了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常州名优农产品营销信息系统等一大批为农服务信息系统。互联网宽带实现了全市所有行***村的通达。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工业经济各个领域,全市建成了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验)区2 个、示范(试点)企业77 家,产业服务示范园3家。

第二,电子***务促进管理型***府向服务型***府转变。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三合一”网络平台,实现了行***权力运行、法制监督、行***监察三大功能的全覆盖。“金审”、“金财”、“金税”等“金”字工程的建设推进了***务系统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库等项目初步建成运行。

第三,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水平获得较大提升。社会保障市民卡已初步推广,逐步开始发挥服务公众的载体功能。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全面运行。建成城乡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响应系统投入运行,实现110、119、120、122 的应急联动。

第四,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末,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是“十五”期末的3.6倍,太阳能光伏、新型电子元器件等优势产品群的市场竞争力得到较大提高。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1.38 亿元,是“十五”期末的10.5倍。

第五,以集约化为特色的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通信网络基本实现了宽带化、数字化和广覆盖。信息通信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数字电视、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服务基本实现按需接入,生活信息化主要指标在全省领先。

第六,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成。市电子***务安全体系逐步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协调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建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信息安全产业有所发展,涌现出一批从事企业、机关、公共机构信息安全保障的专业企业。

四、常州“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从智慧城市的系统性出发,构建智慧城市“智慧资源”、“智慧动能”与“智慧精神”三维一体的指标体系,在一级指标之下创设二级指标,并赋予5%的权重,彰显智慧城市建设的一般性与特色性,蕴含智慧城市构建的物质性与人文性,催生智慧城市发展的丰富性与国际性,进而实现常州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化。

三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智慧资源、智慧动能和智慧精神,相对应的二级指标分别是:智慧法律***策制度体系、智慧化基础设施与资金保障、信息化网络化物联化覆盖率、智慧产业集聚与发展、智慧组织和智慧人群、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居、智慧生态与可持续城市化;电子***务与高效***府、智慧治理与协同服务能力、智慧安全与智慧城管、智慧优质民生保障、智慧发展与推动能力、智慧生活便捷性、智慧救济与法治回应力;智慧城市安全感认同感和幸福感、智慧创新创意能力、智慧智力资源潜能、智慧人文底蕴与软项目发展、智慧城市意象与个性化、智慧城市品牌文化体育卫生等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日]黑川纪章.共生城市[J].建筑学报,2004(1):7-12.

[2]寇晓东,薛惠锋.城市系统工程的理论框架探讨[J].中国会议,2004(6):380-382

[3]徐静,陈秀万.基于信息空间理论的智慧城市模型构建[J].科技导报,2013(8):5.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篇6

【关键词】***建智库;前瞻性;应用性;专业性;灵活性

【中***分类号】D26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码号】1674―0351(2016)05―0092―04

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强调要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在2016年3月22日召开的全国***建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国***建研究会坚持正确的***治方向,发挥***建高端智库的作用,发扬成绩,发挥优势,为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建理论体系,为加强和改善***的领导、确保***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建设***建高端智库,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前瞻性、应用性、专业性和灵活性,不断推进***建高端智库健康发展。

一、瞄准前瞻性

智者前瞻,智库谋远。智库是思想新的源泉,是企业、行业乃至国家“软实力”和话语权的重要标志。***建高端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建高端智库建设,首先要求我们要瞄准前瞻性。只有超前谋划,才能高瞻远瞩、洞察未来。

推动***建高端智库建设,要站在***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谋划长远、规划超前,既着眼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面向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超前研究,提供决策储备。在***的领导下,中国***、建设、改革事业日益生机蓬勃,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与此相伴随,我们***的理论日益丰富发展,充满生机活力。***的十以来,以为***的***中央立足全面从严治***的新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治宣言,是指引我们***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告诫全***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求全***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前,我们要以学习、研究和宣传***建思想为主线,以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建理论体系为主攻方向,真正做到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明确主攻方向不走偏。

树立超前理念,引领智库建设。放眼未来,以先进的理念引领***建研究工作,以“策为天下先”的超前理念指导***建高端智库建设。要坚持把***策阐释与战略预测结合起来,把总结经验与理论创新结合起来,不能单纯地停留在***策解读阐释层面,更不能生搬硬套。在重大问题的预测、预判和预警研究工作中,努力做到先见、先知、先谋,争取提供更为超前的科学决策依据。要深入研究组织工作如何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深入研究人才工作如何适应“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要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评价、流动、引才用才等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研究工作的前瞻性,更好地发挥***建高端智库的作用。

二、着眼应用性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旦离开实践,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将失去生命力。如果没有任何应用价值,再先进的理念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需与时俱进、同频共振。推进***建高端智库建设也一样需要着眼应用性。只有形成具有真知灼见、切实管用的研究成果,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真正起到咨***建言、服务决策的作用,才能体现出***建高端智库的价值。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的建设面对着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建高端智库要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有所作为。智库的基本职责是服务决策,提升咨***建言的能力,以科学咨询服务科学决策,使智库的“文章”完善“文件”,智库的“对策”融入“决策”。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要坚持问题导向,紧跟时代声音,贴近工作实际,强化责任担当,始终发扬崇尚理性、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要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理性思维,不好高骛远、不脱离现实,真正做到深入实际而不浮躁,***思考而不跟风,敢说真话而不人云亦云。要着眼于正在做的事情,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深入研究***的建设理论和实际问题、***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影响制约***建工作的体制机制问题,及时分析研判各种错误思潮和值得注意的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总结反映地方和基层***组织、广大***员干部加强***建工作的新鲜经验和有效做法,进一步使研究工作具有现实针对性。要聚焦***建工作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适当设置议题,引导大家开展研究。当前应当重点研究八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解决***员领导干部精神缺钙的问题,使***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二是如何规范***内***治生活,引导***员做良好***治生态的维护者、建设者,进一步净化***治生态;三是如何落实“两个主体责任”,贯彻落实好《中国***问责条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四是如何加强***的基层***组织建设,着力解决部分基层***组织***的领导弱化、软弱涣散的问题;五是如何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以***建促脱贫的问题;六是如何把握好干部的标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解决干部带病提拔的问题;七是如何激发广大***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强化“为官必为”意识,提高“为官会为”能力,追究“为官不为”责任,营造“为官愿为”环境;八是如何形成激发人才活力,发挥人才作用的氛围,加快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问题。

三、彰显专业性

***建高端智库,主要是研究中国***的建设,涉及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等方面,***治性、思想性、专业性都较强。专业化的学术研究是智库研究的基础与前提。没有一定学术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的人,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智库工作者;同样,没有专业研究特色和优势的团队,也无法打造高水平的智库。精准定位、彰显特色,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建智库要成为战略“谋划者”,就必须明确主***方向,坚持走专业化的路子。

注重队伍建设,打造核心团队。推进***建高端智库,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核心团队。经过多年实践,***建研究会汇聚了一批德高望重、理论水平高、***治智慧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老领导、老同志,凝聚了一批***治立场坚定、热爱***建研究工作、有较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特邀研究员,团结了一批有一定理论功底、实践经验丰富、工作作风优良、工作在一线的实际工作者。今后要注重统筹协调,使三支力量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形成合力。要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工作,提升在职***建研究人员的素质,还要注重整合社会各领域的资源,掌握一批高水平***建研究领***人才,选拔一批***建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尤其要发现使用一批中青年优秀专家,及时补充新鲜血液。

凸显专业特色,打造研究优势。只有打造无以替代的研究领域和无可比拟的研究优势,***建智库才能凸显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建思想,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这个主线,统筹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统筹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科学回答了“怎样管好***、治好***”这一时代课题,形成了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的领导、加强***的建设、全面从严治***提供了根本遵循,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包含十个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优势是中国***的领导。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指明了“确保***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个***的建设的根本目标。二是***要管h才能管好***、从严治***才能治好***。这一重要思想深刻指出了新时期加强***的建设的根本原则、基本路径、重大举措,是对***要管***、从严治***方针的创新发展。三是以人民为中心,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这一重要思想深刻诠释了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进一步指明了***的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四是思想***要摆在***的建设首要位置。这一重要思想体现了对铸魂育人规律的深刻把握,抓住了加强***的建设的根本。五是培养选拔***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这一重要思想极大丰富拓展了***的干部路线的深刻内涵,从用人标准条件、用人原则程序、用人方法机制等方面,阐明了干部队伍建设与伟大事业的关系,回答了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等重大问题,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立起了刚性标尺,为组织路线更好服务***治路线提供了科学指引。六是从严治***必须从***内***治生活严起,全面净化***内***治生态。这一重要思想从***的独特优势、优良传统、经验教训、现实问题等方面,深刻阐述了严肃***内***治生活的重要性紧迫性,并从目标定位、重要内容、行为规范、关键环节等方面,为严肃***内***治生活指明了正确方向。七是作风建设是***的建设突破口、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一重要思想抓住了***的建设的要害,深刻揭示了干部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的为***之道以及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容易反弹的特点,构成了加强***的建设的重要篇章。八是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这一重要思想精辟阐述了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指导方针、基本路径、工作格局、资源保障,让我们更加明白***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在基层的深刻道理。九是深入推进***风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一重要思想从体制机制、战略重点、制度创新、责任主体、廉***文化等方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思想宝库,为我们***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指明了正确方向。十是坚持制度治***、依规治***。这一重要思想体现了新形势下我们***推进管***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新理念,凸显了***内法规制度在***和国家制度体系中的牵引、保障作用,阐释了制度治***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联系,为全面从严治***指明了治本之策。推进***建高端智库建设,就是要围绕这些内容加以深入研究探讨,不断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建理论的创新发展。高端智库要坚持走专业化路子,着力在提升研究质量上下功夫,多出优秀成果。这样的智库才有竞争力、生命力和影响力。

四、注重灵活性

***建高端智库不是行***机关,不能单纯用行***眼光、行***思维去思考,更不能生搬硬套行***手段,而应该去行***化,淡化行***色彩,突破行***束缚。在运作模式上,要采用更加灵活、自由、开放、有效的方式。

一是实行课题招标和委托制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首先,科学设立招标项目,***建高端智库每年列出的重点研究题目,应聚焦热点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招标机制,进行公开招标,组织专家学者、有丰富经验的实际工作者,对申报课题进行论证评审。再次,推进课题研究的实施,签订项目合同书,确定好“时间表、路线***”,明确责任。

二是建立以内容创新为导向的成果评价办法和奖励机制。课题评审标准突出实践性、理论性、***策性。按照评审标准,对课题成果列出不同等级,对优秀成果给予奖励,同时要按照职称评定有关规定给予鼓励。

三是建立与其他智库交流合作的机制。应秉持开放的态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在中外智库交流互鉴中促进***建高端智库健康发展。

四是更加注重改进研究方法。在信息化社会,大智慧离不开大数据,***建高端智库只有掌握现代化的研究方法,重视互联网时代的需求,善于运用云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不断加强决策咨询的高端化和科学性。要运用“大数据”研究***员、干部的思想动态。通过分析***员、干部平日浏览的网页信息、博客内容、关注的微博以及论坛发帖等相关数据,综合判断某一地区、某一部门***员干部的思想状况。要运用大数据研究***群干群关系。通过采集各级***、***府网站的群众留言,某一时间段内各网络论坛的热点话题以及某一地区***员、群众搜索的主要内容等数据,分析***群干群关系。要运用大数据研究***建制度的运行状态。将基层调研得到的数据同日常谈话记录、部门工作总结、网上相关评论等信息综合在一起,整合为一个新的数据库,通过全面深入分析,对***建制度体系运行状况作出科学的评估。

五是加强***建研究人才队伍建设。要营造识才、爱才、用才的氛围,搭建平台,引进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篇7

【关键词】多元教育;阅读目标;方法;测评

多元智能理论,是指任何一个人的智能不仅仅限于语言智能与逻辑数学智能,还存在其它多种的智能,如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以及人际智能等等。我们实践这套理论方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应用多元化教学使所有学生的各种智能在语文阅读过程中都能发掘出来,他们不仅仅是获得了学校语文阅读的课本知识,更能获得了社会实践的能力。这样培养出来不同智能强项的多元人也更符合社会需要,真正印证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观点。那么,如何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多元化呢?

1.阅读目标、内容的多元化

基于多元教学理论认定学生智能的多元化,那么每个学生的个性、感悟、智能的展现兴趣偏好当然都不会完全一样,如果用统一的目标去套用本身就不合理,也不符合我们一贯强调的“因材施教”的观念。

所以目标多元化的实质是对于不同的学生和他的智能强弱展现,应该赋予这门阅读课程中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了这一点,即三维目标的确定,从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出了要求。除此之外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补充读物也比较开放和灵活,允许教师在一定范围内作选择。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使选择的读物既符合教学目标又符合个人兴趣爱好以达到最好的阅读效果。总之, 语文阅读教学中,既要做到目标的层次性,又应结合学生多元智能的强项,教师指导或学生自行寻找适合自己感兴趣的多种课外读物,使语文阅读目标、内容多元化,让学生有比较广阔的活动空间,做到事半功倍。

2.阅读方法的多元化

“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方法是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工具,是入门的钥匙,过河的桥梁。 只有承认教学系统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才能更好地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贯彻多元智能理论。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实践中,根据每个人的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比如说:有的学生擅长于记诵,就让他多记;有的学生则擅长于动手,就让他多实践;有的学生则需多种方法配合效果更佳,则引导他注意协调;如此等等。总之,让学生掌握各种科学方法,随机而用,使拥有的多元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习效果。

3.阅读测评的多元化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阅读语文,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质量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还可进一步来检验他未来在运用这些阅读知识来最终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在当前教学中存在着侧重于单元智能的测评倾向,过分看重于文字答卷和教材的文字内容,在中高考中仍然是一卷定乾坤。而工作中的能力检验绝不像回答问题那么简单,众多的其它智能诸如人际智能与自我认识智能以及空间智能等缺乏的话,那就很难适应社会工作的实际需求了。而如能在语文阅读中开始进行运用与试验,使学生开始接受从书本到社会实际的多元智能教学,展现自己的多元智能才能,不仅使之能够应对考试测评,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应对今后复杂的社会实际,学会生存,使学生全面发展。

没有一个人所有各项智能都处于强势的,大多数人总是有几项弱项。多元智能理论主张强化优势使其在某一方面智能达到天才程度。而对于弱势智能则予以补偿,使之逐步由弱变强。这样就可以挖掘每个学生本能的潜力,特别是对于某些智能弱势的学生,可以增强其信心,与社会需求部门相配合提高培养的成才率!使学生在未来专业工作中发挥强势,达到较高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篇8

【关键词】多元教育;阅读目标;方法;测评

多元智能理论,是指任何一个人的智能不仅仅限于语言智能与逻辑数学智能,还存在其它多种的智能,如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以及人际智能等等。我们实践这套理论方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应用多元化教学使所有学生的各种智能在语文阅读过程中都能发掘出来,他们不仅仅是获得了学校语文阅读的课本知识,更能获得了社会实践的能力。这样培养出来不同智能强项的多元人也更符合社会需要,真正印证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观点。那么,如何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多元化呢?

1.阅读目标、内容的多元化

基于多元教学理论认定学生智能的多元化,那么每个学生的个性、感悟、智能的展现兴趣偏好当然都不会完全一样,如果用统一的目标去套用本身就不合理,也不符合我们一贯强调的“因材施教”的观念。

所以目标多元化的实质是对于不同的学生和他的智能强弱展现,应该赋予这门阅读课程中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了这一点,即三维目标的确定,从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出了要求。除此之外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补充读物也比较开放和灵活,允许教师在一定范围内作选择。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使选择的读物既符合教学目标又符合个人兴趣爱好以达到最好的阅读效果。总之, 语文阅读教学中,既要做到目标的层次性,又应结合学生多元智能的强项,教师指导或学生自行寻找适合自己感兴趣的多种课外读物,使语文阅读目标、内容多元化,让学生有比较广阔的活动空间,做到事半功倍。

2.阅读方法的多元化

“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方法是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工具,是入门的钥匙,过河的桥梁。 只有承认教学系统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才能更好地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贯彻多元智能理论。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实践中,根据每个人的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比如说:有的学生擅长于记诵,就让他多记;有的学生则擅长于动手,就让他多实践;有的学生则需多种方法配合效果更佳,则引导他注意协调;如此等等。总之,让学生掌握各种科学方法,随机而用,使拥有的多元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习效果。

3.阅读测评的多元化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阅读语文,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质量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还可进一步来检验他未来在运用这些阅读知识来最终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在当前教学中存在着侧重于单元智能的测评倾向,过分看重于文字答卷和教材的文字内容,在中高考中仍然是一卷定乾坤。而工作中的能力检验绝不像回答问题那么简单,众多的其它智能诸如人际智能与自我认识智能以及空间智能等缺乏的话,那就很难适应社会工作的实际需求了。而如能在语文阅读中开始进行运用与试验,使学生开始接受从书本到社会实际的多元智能教学,展现自己的多元智能才能,不仅使之能够应对考试测评,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应对今后复杂的社会实际,学会生存,使学生全面发展。

没有一个人所有各项智能都处于强势的,大多数人总是有几项弱项。多元智能理论主张强化优势使其在某一方面智能达到天才程度。而对于弱势智能则予以补偿,使之逐步由弱变强。这样就可以挖掘每个学生本能的潜力,特别是对于某些智能弱势的学生,可以增强其信心,与社会需求部门相配合提高培养的成才率!使学生在未来专业工作中发挥强势,达到较高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篇9

关键词: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因材施教;计算机教育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和他的同事们经过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多元智能的概念,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它,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建在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智能理论,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深入系统地研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于丰富和完善我国的计算机教育教学理论,加快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1.1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传统教育理论强调学校教育的功能在于筛选出智能发展水平不同的学生,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接受不同水平的教育,成为社会所需的不同层次的人才,这就导致了教学中的唯智主义和英才教育,忽视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加德纳教授在研究中发现,人是具有多种智能的,个体的智能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而是以相对***的方式存在的。在他看来,智能并不像传统的智能理论所说的对个体的发展那样重要,智能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他认为传统的智能理论过于强调个体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忽视了个体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传统的智能理论无法说明现实生活中智能的多元性和创造性,因此他在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智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智能的概念,认为“一个人的智能必定会带来一套解决难题的技巧,它使个体能解决自己所遇到的真正难题或困难,如果必要的话,还使个体能创造出一种有效应的产品[1]”,即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2]。

根据新的智能的定义,加德纳认为每个人智能的类型和特点是各不相同的,他在实践中发现个体具有7种不同类型的智能,即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知――自省智能。

加德纳认为以上7种类型的智能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能忽视任何一种智能的作用,他说:“事实上,我认为这7种智能同等重要。当你一旦离开学校,是否仍然能有良好的表现,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拥有和能否运用除此之外的一些智能。我所给予同等注意力的,正是语言和数学逻辑以外的智能[2]。”

加德纳在研究中发现,不同的智能在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存在于个体的多元智能不是高度相关的,而是相对***的;在加德纳看来,个体在解决自身面临的实际难题或创造新产品的过程中,仅靠某一种智能是无法完成任务的,他必须运用多种智能的组合来解决问题;智能是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潜能,自身的周围环境在个体的智能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总而言之,周围环境在决定一个人智能高低的问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多元智能具有相对***性、组合性和情景性或实践性等性质[2]。

1.2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在加德纳看来,既然个体的智能是多元的,个体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就不能运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而应采用以个人需求为中心的多元教学模式。他认为在运用以个人需求为中心的多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 教育工作者要确立新的学生观。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7种智能,由于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殊的优势发展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只要为他们提供了合适的环境和教育,他们必然会成为社会需要的多种类型的人才。因此他强调学校里不存在什么也学不会的差生,教育工作者要真诚地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造就之才,要深入了解他们每一个人的智能发展类型和特点,并要为学生身心多方面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和科学的教育,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他说:“人与人心理智能不同的观点,已经广为接受,教育方法的确立,就应该反映这个差异。我们不能忽视,不能假设每个人都拥有(或者应该拥有)相同的心理潜能,而是应该努力确保每个人所受的教育,都有助于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智能潜能。按照我的观点,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爱好。我相信得到这种帮助的人在事业上将会更投入、更具有竞争力,因此将会以一种更具有建设性的方式服务于社会。”

2) 教学内容多样性和教学模式多元化。

在加德纳看来,既然学生的智能类型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他们每个人在学习中的具体需求也不尽相同,那么教育者在教学中就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应让学生根据自己智能的特点和具体的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和进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按照自己喜欢且能够理解的方式自主学习。他说:“按照多元智能理论,智能既可以是教学的内容,又可以是与教学内容沟通的手段或媒体。这个特点对于教学是很重要的。例如一名儿童正在学习某种数学原理,但他的数学逻辑智能并不好,故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原因很简单:孩子所要学习的数学原理(教学内容),只存在于逻辑数学的世界里,只能运用数学语言(媒体)来沟通。虽然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来说这个问题必定会产生,我们还是可以想出多种解决的方法。以这个例子来讲,教师应当设法找到另外一条通向数学内容的途径,例如运用另外一种媒体作比喻。虽然语言也许是最常用的替代物,但用空间模型甚至身体运动作比喻,在某些情况下也是恰当的。如此一来,这个学生就有了解决问题的第二条途径。也许用作替代物的另一种媒体,恰恰属于对该生是强项的那一种智能。”

在加德纳看来,多元智能理论主张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智能类型和发展水平及具体的需求确定学习的方式和进度,在自己的优势发展领域取得成功,并不是说不让学生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技能,而是让学生首先在自己的优势领域中通过经常的成功建立自信,并把这种自信迁移到其他领域中,通过积极主动的努力在其他领域也获得成功。

3) 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加德纳看来,既然学生的智能类型多种多样,他们的智能发展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他们在学习中的具体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就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如用传统的智能测验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而应当对不同的学生提出有差异的评价标准,真正体现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他认为教育工作者只有做到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才能促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既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重视他们的学习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促使学生促进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

2计算机教育工作者要确立新的人才观

长期以来,受传统智能理论的束缚,许多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固执地认为,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是认识能力的核心,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水平好的人就是优秀人才。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个体的智能类型和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发展领域和特点,现实生活里没有一无是处和一事无成的人,只有优势发展领域不同的人,只要为他们提供适合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他们都能够在自己所喜欢的领域有所作为,成为社会需要的多种类型的人才。因此,要全面推进我国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我国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系统地学习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质,确立多元人才观,相信学习者只有智能类型和特点的不同,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优势发展领域,没有聪明和愚笨之分,现实生活里没有单一的评价人才好坏的标准。教育工作者只有确立了多元人才观,从内心深处对每一个高校学习者的发展持乐观的态度,才能真正地理解每一个具体的学习者,真心地对待每一个学习者,才能帮助学习者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多种类型的人才。

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技能

高校的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因而在知识的传授中,过多而又复杂的理论讲授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影响教学效果,而计算机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突出实践性,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为保证学生能把所学知识加以实践,教师要尽量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要通过反复的实践,强化熟练性,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提高实践技能。就像学游泳,非要下水,才能学会。学电脑重在“上机时间”,所谓的“上机”就是坐在电脑前一再上它的“当”,上的当多了,才一点点聪明起来。

除合理加大实践比重,还应在每次实践教学前应具体安排好实践的内容,不要让学生随便练习,让学生有的放矢,并且不能泛泛而指,要让学生在每次实践教学中都有新的收获,要详细制订出每次实践教学要完成哪些内容,要达到什么程度,使实践能充实饱满。克服练习的盲目性,增强学习的紧迫感,使学生能有效地提高实践技能。

4教师要按照学习者的智能类型和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理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计算机教育也实行班级统一授课,以传授知识技能为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把理论教育教学模式照搬到计算机教育教学中,完全忽视了计算机专业学习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因而在教学中很难对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不利于学习者实际工作能力和个性的培养。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既然学习者的智能类型和特点不同,对参加计算机教育的具体需求也不同,教育工作者就不能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要按照学习者的智能类型和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应该让学习者有选择教学科目和活动的权利,切实加强学习者所学内容与他们周围实际生活的联系,体现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层次性和探究性,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智能类型和发展水平及需求确定学习的目标、方式和进度,要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与交往中有所进步和提高,不断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尽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实际工作能力和形成主动求知的情感、态度与习惯。

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有3种:集体教学(班级授课制)、小组教学、个别教学。这3种形式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实效性,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加以运用。全日制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采用集体教学,其优点是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强,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它不能照顾个性差异,不利于教师创造性发挥,不利于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挥。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3种教学组织形式相结合,即大课中分小组;程序教学,即小步子教学,等等。例如,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的实验,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较差的学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结构的程序设计;编程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们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承担一定量的任务,使其得到真正的锻炼,使他们毕业就能直接进行科学研究;编程能力一般的学生,适当地加大他们的编程数量,使其尽快提高编程能力。

5计算机教育机构要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个体周围的环境条件特别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好坏是影响和制约他们智能发展的重要条件,要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智能发展,就必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接触现代文明成果。因此,要提高我国计算机教育、教学的质量,各级人民***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就要切实加大对计算机教育机构的教育投资力度,确保计算机教育机构能够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设施现代化、信息化的层次,丰富校园文化环境,使他们在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中,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不断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使他们受到多方面的启迪和教育,引导他们在活动与交往中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现代的实验环境中得到更好的锻炼。

6教育行***主管部门尽早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近年来以提高学习者综合素质为核心的计算机教育改革在我国各地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制约我国计算机教育改革进程的因素很多,其中缺乏科学的、完善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则是最重要的原因。教育行***主管部门要求计算机教育机构在课程与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但却用过于强调记忆书本知识的数量等应试教育的指标体系去评价专业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使广大的教师和学员无所适从,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只能在口头上高喊素质教育,而在教学中扎扎实实地实施应试教育,因而影响了计算机教育机构素质教育改革的效果。实际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剧,我国计算机学习者学习的目标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学习一些书本知识,获得毕业证书,而是要更新观念,获得更多的实用知识技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改善自身的社会地位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因此,要切实有效地推进我国计算机教育改革,教育行***主管部门既要向计算机教育机构的教师和学员介绍课程与教学的新理念(如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是具有独特优势发展领域的个体,学校里没有差生等),又要尽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计算机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使计算机教育教学评价过程成为促进教师和学员共同探究学习,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全面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过程[3]。

7结语

教育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是全面提升全民素质的过程。本文只是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计算机教育领域中做了初步探讨,在教育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为学习者智能的健康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计算机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霍华德•加德纳. 智能的结构[M]. 兰金仁,译.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466.

[2] 霍华德•加德纳. 多元智能[M]. 沈致隆,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258.

[3] 谢书良. 创设“多元”条件,激发学生潜能: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之感悟[J]. 计算机教育, 2010(1):17-20.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Its Inspirations to Our Computer Education Reform

SUN Hui-jie1,2, WANG Jian-hua1

(1.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2.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篇10

关键词: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量子计算智能导论;教学实践

人类正被数据淹没,却饥渴于知识。面临浩瀚无际而被污染的数据,人们呼唤从数据中来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技术。而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数据中识别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理解的知识和模式的高级操作过程,所以数据挖掘也可以说是一个模式识别的过程,因此模式识别领域的许多技术经过一定的改进便可以在数据挖掘中起重要的作用。计算智能(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CI)方法是传统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扩展,它是模式识别技术发展的新阶段[1]。

科学家预言:“21世纪,人类将从经典信息时代跨越到量子信息时代”。创立了一个世纪的量子力学随着20世纪90年代与信息科学交叉融合诞生的量子信息学,已成为量子信息时代来临的重要标志[2]。量子计算智能导论作为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智能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专业课程,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开设。

由于量子计算智能是一门跨越包括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电子机械、通讯、生理学、进化理论和心理学等学科在内的深奥科学,因此量子计算智能导论的教学内容和侧重点的安排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尤其作为研究生课程如何使得学生在掌握深奥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将理论转化为技术与工具,从而提高动手能力,这是每个研究生专业课任课老师的核心探索所在,因此就要求老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关注前沿,以该学科的前沿领域为教学指引,进而更好的培养研究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1教材选择

一本好的教材为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教材的选择即是老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我们选择教材,期望该教材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可读性好,具有系统性、交叉性、前沿性等特点。由于量子计算智能导论为全校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而量子计算智能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型学科,因此我们要考虑到来自学校不同专业背景,以及在物理,数学,工程优化和进化理论基础有限的两难困境,所以首先选择了一本关于量子计算的英文原版书作为教材之一,Michael Nielsen等人所著的《Quantum Computation and Quantum Information》[3],200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全面介绍了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学领域的主要思想与技术。到目前为止,该领域的高速进展与学科交叉的特性使得初学者感到困惑而不易对其主要技术与结论有综合性的认识,而该书特色在于对量子机制和计算机科学给予了指导性介绍,使得那些没有物理学或计算机科学背景的学生对此也易于接受,为学生提供了详实的关于量子计算的物理原理和基本概念;另外考虑到这门课程面向研究生,无论将来他们是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都要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要能够将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转化为技术和工具,去解决实际的工程和科研问题,因此我们还选择了另外一门书,由李士勇教授所著的《量子计算与量子优化算法》[4],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该书着重讲解了量子优化算法,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启发大家在量子计算机没有走出实验室的今天,如何利用现有的数字式计算机构造具有量子特性的快速算法。当然考虑到全校研究生的专业知识背景不同,我们也推荐了中南大学蔡自兴教授等编著,2004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研究生用书(第三版)》[5],该书是蔡自兴为主讲教授的国家精品课程人工智能的配套教材,该本书中系统全面的讲解了高级知识推理、分布式人工智能与艾真体、计算智能、进化计算、群智能优化、自然计算、免***计算以及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等近年的热点智能方法,从而辅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到计算智能,使得学生全面认识学科的发展和传承性,为今后学习量子计算智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教学内容

本课程从量子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出发,重点讲解量子计算基础和基本的量子算法;并从量子优化算法拓展开来。该门课程我们安排了46学时,具体安排如下:第1章,量子力学基础(2学时);第2章,量子计算基础(4学时);第3章,基本量子算法(4学时);第4章,Grover量子搜索算法的改进(4学时);第5章,量子遗传算法(8学时);第6章,量子群智能优化算法(8学时);第7章,量子神经网络模型与算法(8学时);第8章,量子遗传算法在模糊神经控制中的应用(8学时)。

3教学方法

3.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量子计算智能导论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型学科。选课的同学来自全校,各个的专业背景不同,但是大家的共同需求是一样的,就是从课程中掌握一种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但是工程技术的掌握也需要理论的支撑,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方法,具体做法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理论型和实践型。

理论型教学指的是发展完善的量子计算基本原理和方法。其内容包括:量子位、量子线路、量子Fourier 变换、量子搜索算法和量子计算机的物理实现等。而其中量子位、量子线路以及量子算法都是以量子相对论为基础的,这也是量子计算的本质原理,而较之我们熟悉的数字式计算机和计算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在教学中由浅入深,通过PPT授课,采取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讲授方式。下面给出了一个我们在教学中的实例:将量子计算问题形象化。具体内容如下。

让我们想象一下下面这个问题。我们要找一条穿过复杂迷宫的路。每次我们沿着一条路走,很快就会碰到新的岔路。即使知道出去的路,还是容易迷路。换句话说,有一个著名的走迷宫算法就是右手法则――顺着右手边的墙走,直到出去(包括绕过绝路)。这条路也许并不很短,但是至少您不会反复走相同的过道。以计算机术语表述,这条规则也可以称作递归树下行。现在让我们想象另外一种解决方案。站在迷宫入口,释放足够数量的着色气体,以同时充满迷宫的每条过道。让一位合作者站在出口处。当她看到一缕着色气体出来时,就向那些气体粒子询问它们走过的路径。她询问的第一个粒子走过的路径最有可能是穿过迷宫的所有可能路径中最短的一条。当然,气体颗粒绝不会给我们讲述它们的旅行。但是 量子算法以一种同我们的方案非常类似的方式运作。即,量子算法先把整个问题空间填满,然后只需费心去问问正确的解决方案(把所有的绝路排除在答案空间以外)。这样以来,一个枯燥晦涩的量子算法就被很形象的解释,因此增强了学生的记忆也加深了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型教学指的是正在发展中的量子计算智能方法的热点问题。其内容包括:量子遗传算法,混沌量子免***算法,量子蚁群算法,量子粒子群算法,量子神经网络模型与算法,和这些算法在实际工程优化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属于本学科的前沿,但也是热点问题,因此这部分我们在教学中忽略理论推导,重点强调实际操作,在PPT课件中增加仿真实例的讲解;并在课下布置相应的上机操作习题,配合上机实践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去关注这些前沿,从而培养他们的科研素养。

为了体现该门课的教学特点,我们在考核方式上,采取考试与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理论部分我们采取闭卷考试,占总考评分数的40%;实践部分采取上机技术报告考核,内容为上机实践课程布置的大作业,给出详实的算法流程***和仿真结果与分析,占总考评分数的40%;出勤率占总考评分数的20%。

3.2科研素养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科研素养的最核心部分,就是一个人对待科研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研素养的培养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其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正如***说的那样:“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当学生将课本内容遗忘后,遗留下来的东西即是他们所具备的科研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的宗旨也是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量子计算智能导论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该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信息处理领域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了上机实践和技术报告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掌握各种量子计算智能方法的原理和流程是这门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学生结合各自研究方向实现量子智能算法在实际科研任务中的优化问题求解。在上机实践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该智能算法的流程而且重点关注学生对

自己科研任务的建模,学会系统分析问题,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并给出理论分析。上机实践验收中,我们不但考察其结果展示,更增加了上机实践的技术报告,用来分析模型建立的合理性,从而培养学生对待科研问题的分析素养和建模素养。在技术报告中,我们要求学生给出几种可供参考的建模模型,并分析各自的优势,和选择这一解决方案的依据。由于量子计算智能导论是面向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在教学中,我们更佳关注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合理性的思考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4结语

把教学当做一门艺术,是我们作为高校老师毕生追求的目标,如何做到重点讲透,难点讲通,要点讲清,这也是我们多年教学中一直关注的关键点。我们在教学中反对“灌输式”,强调“启发式”,以实际应用先导教学是非常可取的,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量子计算智能导论是一门综合型交叉学科,且面向研究生开设,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通过上机实践和技术报告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动手,积极思考。希望这些教学中的点滴供同行们交流探讨。

参考文献:

[1] 焦李成,刘芳,缑水平,等. 智能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 田新华. 跟踪国际学术前沿迎接量子信息时代:《量子计算与量子优化算法》评介[J]. 科技导报,2010,28(6):122.

[3]Michael A. Nielsen ,Isaac L. Chuang. Quantum Computation and Quantum Information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李士勇,李盼池. 量子计算与量子优化算法[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5] 蔡自兴,徐光v.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研究生用书[M]. 3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Exploration on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LI Yangyang, SHANG Ronghua, JIAO Licheng

(School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Xidian University, Xi’an 710071, China)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10篇

学习

计算机导论课程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导论课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计算机导论论文范文大全集,计算机学科导论课程论文3000字。计算机导论是关于整个计算机学科综述性导引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先导基础课程,它主要讲述计算机科学的特点、历史渊源、发展

学习

机械及自动化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机械及自动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机械自动化论文题目,机械自动化论文范文免费。从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现状来看,其还处于刚性自动化、单自动化的阶段,但国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集成化、智能化

学习

自动化专业科技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自动化专业科技论文10篇,内容包括自动化专业综述性论文范文大全,电气自动化论文完整版。2003年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成立[1],这标志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破冰期;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文化体制改革,经过10

学习

农学专业导论论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农学专业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农学类论文讨论部分,农学专业论文范文大全。农业信息资源指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技术资源的信息化。农业信息来源除了网络电子期刊、文献数据库系统、专业搜索引擎等资源外,农业学术信息资源

学习

自动化控制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自动化控制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自动控制毕业设计论文,自动化控制专业的毕业论文。

学习

电气和自动化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和自动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气自动化专业论文选题哪个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论文100篇。一,前言建筑行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行业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

学习

电气工程自动化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工程自动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气工程自动化论文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论文选题方向。2.1变电站及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技术主要是由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信息

学习

工业电气自动化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工业电气自动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气自动化发展前景的论文,电气自动化论文完整版。当前教学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可概括为散慢、肤浅和随意。从面上看,实践教学环节安排的比较松散,实践过程衔接不紧,逻辑性也不强;实践过程中说闲

学习

电气自动化毕业生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自动化毕业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气自动化论文完整版,电气自动化专业论文选题哪个好。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研究4.略论高职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探讨6.农业机械

学习

自由教育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自由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自主教育的10000字论文,关于自由与教育的论文。【中***分类号】G1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458x(2013)01―0027―06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建构是人类存在与作为的产物,它诞生的前提就是

学习

统计学专业导论论文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统计学专业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统计学专业导论课程论文结束语,统计学专业论文选题参考汇总。一、从统计学专业特色看统计专业毕业论文的特点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经济学和数学知识,系统掌握统计学

学习

电气自动化论文论文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自动化论文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气自动化论文3000字到5000字,电气自动化专业论文选题哪个好。2.1变电站及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技术主要是由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

学习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论文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与自动化工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气自动化专业论文选题哪个好,电气自动化论文完整版。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H12181)、2012年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教学质量与建设工程项目的研究成果。中*

学习

电气专业导论课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专业导论课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气导论论文,电气信息专业导论简介。1电气工程导论教学的重要性及内容今后若干年内对电气工程发展影响最大的主要因素包括:(1)信息技术的决定性影响。信息技术广泛地定义为包括计算机、世界范

学习

计算机导论课程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导论课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计算机导论论文范文大全集,计算机学科导论课程论文3000字。计算机导论是关于整个计算机学科综述性导引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先导基础课程,它主要讲述计算机科学的特点、历史渊源、发展

学习

机械及自动化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机械及自动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机械自动化论文题目,机械自动化论文范文免费。从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现状来看,其还处于刚性自动化、单自动化的阶段,但国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集成化、智能化

学习

自动化专业科技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自动化专业科技论文10篇,内容包括自动化专业综述性论文范文大全,电气自动化论文完整版。2003年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成立[1],这标志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破冰期;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文化体制改革,经过10

学习

农学专业导论论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农学专业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农学类论文讨论部分,农学专业论文范文大全。农业信息资源指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技术资源的信息化。农业信息来源除了网络电子期刊、文献数据库系统、专业搜索引擎等资源外,农业学术信息资源

学习

自动化控制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自动化控制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自动控制毕业设计论文,自动化控制专业的毕业论文。

学习

电气和自动化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和自动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气自动化专业论文选题哪个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论文100篇。一,前言建筑行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行业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

学习

电气工程自动化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工程自动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气工程自动化论文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论文选题方向。2.1变电站及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技术主要是由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信息

学习

计算机新导论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新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计算机导论论文,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1200字。“计算机导论”作为我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它是新生入校后所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是本科教学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对应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