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篇1
论文摘要:本文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基于就业难的社会问题,采用量化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当代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和职业决策困难的内涵,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解决他们职业决策困难的有效性和实践意义。
1.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究其原因,除了客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自身存在的职业定位不清、职业决策不当、对职场及职业了解不足、不具备岗位要求的某些基本素质能力等问题更是其就业难的关键原因。
职业决策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必要环节。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相当多的大学生在做出职业决策时出现困难,影响了顺利就业。同时,面对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就业环境,无论是对应聘单位、应聘方式、甚至是应聘结果,大学生都有很大的自由选择权,还可以采取一系列主动行为来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就业难的现状要求大学生更具主动性,从而积极创造自己的就业机会。
主动性人格(Pr0activePers0nality)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具预测力的人格特质。$ateman和Crant(1993)认为〔z7:主动性人格作为一种倾向性的特质结构,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个体采取行动改变环境的过程。主动性个体主动改变环境,较少受环境约束;他们能识别有利机会,并采取一系列主动行为,直到能带来有意义的改变。相对而言,不主动的个体表现了相反特征:他们被动地对环境做出反应,消极适应环境,甚至为环境所塑造;他们无法识别机会,更不用说抓住机会来做出改变。
职业决策困难(careerdecisi0n-makingdifficulties)是职业心理学领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杜睿(2006)提出了我国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四因素结构:职业信息探索是指个体主动获取信息,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职业自我探索是指个体主动探索自我,多种渠道探索自我;职业规划探索是指个体主动寻求职业决策、职业规划的信息;职业目标确定是指个体对未来职业发展目标的确定程度。本研究中的“职业决策困难”涉及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所遇到的所有困难。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解决他们的职业决策困难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我国对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对于主动性人格及其与职业决策困难关系的研究更是非常困乏。鉴于此,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基于就业难的社会间题,针对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和所有大学生都不可避免出现的职业决策困难,研究二者的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十分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2.研究设计
2.1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Bateman,Crant(1993)编制的“主动性人格问卷(PPS)”和杜睿(2006)编制的“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2个量表作为研究工具。为保证样本更具代表性,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男、女生比例,随机抽取大一至研二的学生,学科覆盖管理、工科、理科和文科。第二阶段采用访谈法对问卷法的研究结果予以支持和补充。访谈提纲根据第一阶段问卷法量化分析的结果设计,选取北航大一至研二的30名学生,其中每个年级5名学生,包含3名男生和2名女生。
对回收的有效数据用SPSS1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访谈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结合量化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
2.2量化研究工具
“主动性人格量表”是单一维度,包含17个项目,采用Likert7级量表计分,从1到7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得分较高,则代表具有典型的主动性人格。在本研究中,此量表的。系数为0.902。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由职业信息探索、职业自我探索、职业规划探索和职业目标确定4个维度构成,包含16个项目,采用Likert5级量表计分,从1到5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说明职业决策困难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总量表的。系数为0.906,4个分量表的。系数分别为0.747,0.656,0.623和0.700。
3.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03份,有效回收率86.6%。其中,男、女生人数比例约为7:3,管理、文科、理科和工科人数比例约为Z:i:2:2,本科、硕士人数比例为3.7:1,农村、小城镇和大中城市生源人数比例约为5:5:4。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将不罗列数据处理过程。
3.1主动性人格
被试总体主动性人格的均值为79.267,标准差为15.672;男生均值为79.488,标准差为15.401;女生均值为78.744,标准差为16.371。男、女生在主动性人格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平均水平上,男生具有更高的主动性人格。不同学科类别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存在显著差异(p=0.00l)0用Sidak法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管理学科学生显著高于文科生、理科生和工科生(p1=0.023,p2=0.018,p3=0.003),文科生、理科生和工科生无显著差异。本科生的主动性人格显著低于硕士生(p=0.009)。来自不同家庭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存在显著差异(p=0.0414)。用Sidak法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农村生源显著低于大中城市生源(p=0.0350),小城镇生源与大中城市生源无显著差异。
3.2职业决策困难
女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伽1=0.004,p2=0.012,p3=0.008,p4=0.029,户=0.005)。不同学科类别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1=0.00l,p2=0.0l0,p3=0.005,p4=0.010,p5=0.000)。用Sidak法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在总分上,文科生显著高于理、工科生(p1=0.007,p2=0.003);在职业信息探索维度上,文科生显著高于理、工科生(p1=0.013,p2=0.025);在职业自我探索维度上,工科生显著低于管理、文科生(pl=0.026,p2=0.011);在职业规划探索维度上,文科生显著高于工科生(p=0.032);在职业目标确定维度上,管理学科学生显著高于理科生(p=0.029),文科生显著高于理、工科生如1=0.00l,p2=0.002)。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1-5=0.000)。用Sidak法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在总分上,大一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如1=0.00l,p2,3=0.000),大二显著低于大三、大四、研一和研二如1=0.00l,p2,4=0.000,p3=0.004);在职业信息探索维度上,大一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伽1=0.041,p2=0.004,p3=0.000),大二显著低于大三、大四、研一和研二(p1,2,4=0.000,p3=0.003);在职业自我探索维度上,大一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p1=0.003,p2=0.002,p3=0.000),大二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p1,2,3=0.000);在职业规划探索维度上,大一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1,2=0.000,p3=0.001),大二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p1,2,3=0.000);在职业目标确定维度上,大一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如1,2=0.0l0,p3=0.000),大二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p1,2,3=0:000)。在总分、职业信息探索和职业自我探索维度上,本科生显著低于硕士生((p1=0.014,p2=0.00S,p3=0.040);在职业规划探索和职业目标确定维度上,本科生和硕士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总分、职业信息探索、职业自我探索和职业目标确定维度上,来自不同家庭的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如1,2=0.00l,p3=0.007,p4=0.003)。用Sidak法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在总分、职业信息探索和职业自我探索维度上,农村生源显著高于小城镇生源(p1=0.002,p2=0.001,p3=0.009);在职业目标确定维度上,农村生源显著高于小城镇和大中城市生源(p1=0.007,p2=0.022)。
3.3主动性人格和职业决策困难
不同程度主动性人格的大学生在总分和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1-5=0.000)。用Sidak法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在总分上,高者显著高于中等和低者(p1,2=0.000),中等者显著高于低者(p=0.033);在职业信息探索维度上,高者显著高于中等和低者(p1=0.001,p2=0.000),中等者显著高于低者(p=0.015);在职业自我探索维度上,高者显著高于中等和低者(p1,2=0.000);在职业规划探索维度上,高者显著高于中等和低者(p1=0.004,p2=0.000);在职业目标确定维度上,高者显著高于中等和低者(p1=0.007,p2=0.000)。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和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四维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20.327,0.3000.252和0.259。因此,以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为自变量,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四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主动性人格对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四维度的预测效率较高(R1=0.322,R2=0.327,R3=0.300,R4=0.252,RS=0.259,p1=0.243,p2=0.084,p3=0.060,p4=0.043,p5=0.055),回归方程有效(p1=0.000,p2=0.000,p3-0.000,p4=0.000,p5=0.000);以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四维度为自变量,主动性人格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职业决策困难四维度对主动性人格的预测效率较高(R1=0.016,R2=0.274,R3=0.537,R4=0.648,β1=0.951,β2=0.521,(β3=0.305,p4=0.213),回归方程有效(p=0.000)。
4.讨论
根据量化分析和访谈的结果,分别对大学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困难和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
4.1主动性人格
随着社会进步,社会分工的性别界限日益模糊。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的***意识和主动意识日益增强,不甘落后于男性。高校教育对于男、女生具有同等期待,不会歧视女生,也不会对她们降低标准。因此,男、女生在主动性人格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管理学科学生的主动性人格显著高于其它学科的学生。一方面是由管理学科的专业性质、毕业后的工作性质等因素决定的;另一方面,管理学科学生的就业去向更广、更灵活,这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和更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便寻找一份更理想的工作。而文、理和工科生,可能就算采取更多的主动行为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就业去向。
硕士生的就业需求比本科生更强烈,因为不少本科生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硕士生的经历普遍比本科生更多,具有更细致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更强的目的性,可能惰性相对弱并更能发现采取主动行为给自身发展带来的好处。所以本科生的主动性人格显著低于硕士生。
农村生源的学生普遍毕业后不愿意回农村工作,努力改变命运的信念很强,所以主动性人格较强。此外,农村、小城镇和大中城市生源的学生,在家庭条件、成长环境上依次更优越。优越可能使人享受安逸、养成惰性,从而降低主动性人格。
4.2职业决策困难
男、女生生理条件有差异且社会角色不同,使社会和家庭对女生的期望相对低,使女生在求职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性别歧视,因而使女生在面临职业决策时很可能降低自我效能、影响对胜任某一岗位的信心。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知识女性走向职场并获得成功。虽然女生存在更大的职业决策困难,但是并没有使她们甘于落后,反而使她们更加努力。
理、工科专业性很强,专业和岗位对应性明显,一般都是技术岗,所以其学生在做职业决策时方向较明确。管理学科专业性较强,其中一些专业兼具文、理科性质,就业去向较广和灵活,虽然这是一个优势,但也是一个劣势。文科的专业性最弱,职业决策的目标最不明确。所以,职业决策困难是存在学科差异的。
大一学生刚进人学校,主要任务是完成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以适应大学生活,对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都不甚了解、且也不急于了解。大二学生已经逐渐熟悉大学生活,专业学习也逐渐步人正规,开始有了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但缺乏科学和系统的辅导。大三学生会主动考虑职业选择问题,开始考虑求职或者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两难选择,其职业决策意识显著增强。大四学生面临毕业,职业决策意识更强,从而职业决策困难也更大。研一学生步人新的学习阶段,职业决策意识比大三、大四学生有所降低。研二学生再次面临毕业,普遍选择求职,少数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且一般而言,研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最充分,职业决策意识最强,从而职业决策困难也最大。在访谈中发现,不少大学生对职业决策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职业决策是临近毕业时的事情”,并不把职业决策看成是持续终生的人生规划。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的重要性。
学历是求职的拍门砖之一。争取更理想的职业是学生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硕士生比本科生具有更强的职业决策意识,从而导致更大的职业决策困难。此外,虽然硕士生的就业面可能比本科生更广,但他们的就业需求却更迫切。
相对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被家庭包办的更多,成长环境更优越和安逸。农村中独生子女较少,所以农村生源的学生从小就有更多的决策机会。考上大学,农村生源的学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他们同样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4.3主动性人格和职业决策困难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和职业决策困难是密切联系的。一般而言,具有较高主动性人格的学生,其职业决策意识出现得较早、程度上也较强,从而职业决策困难更明显;具有较高职业决策困难的学生,为了解决困难,会发挥出较高的主动性人格。在访谈中,大多数学生认为,更“主动”意味着比别人更早、更好、更有准备的完成一件事情。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主动”采取行动才能比他人抢先发现机遇、才能捕捉机遇,从而能缓解或者解决职业决策困难。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篇2
关键词 新闻传播 职业预期 核心竞争力 职业能力构建
中***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新闻传播学作为一个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学校在培养新闻传播学类学生时,其主要着眼点是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提升学生在职场的竞争力应该充分考虑其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毕业后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同的学生对未来的不同的预期,学生在自己职业预期的指引下,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接触相关项目,从而达到构建自己职业能力的目的。
一、职业预期与职业能力
大学生的职业预期是指其为自己将来职业做出的设定和选择。职业预期的实质就是在专业内二次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一次选择。每一个专业培养学生都是按照教学要求,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学分,以及每门课程要达到什么样分值才能结业,这种设计是根据本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设定,每个专业的专业课程都可能成为未来学生就业的方向。新闻传播类学生毕业后,既可能是做记者,也可能是做媒体经营人员,还可能做企业宣传人员。在就业专业化的格局下,记者这一岗位又可以分为经济新闻记者、时***新闻记者、社会新闻记者等多个方向。所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为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做出一种选择,并依据自己的职业预期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即是要从事某项工作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它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一般职业能力是一种基本能力,是要从事该项工作的基本要求;专业能力是从事某项工作时在专业上的基本要求;职业综合能力是出色地完成本专业工作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等诸方面。
职业预期是职业能力构建的根本指南,职业能力培养是增加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新闻传播类学生一旦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或者目标岗位就需要着力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使增强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预期。
二、职业能力构建的误区
大学毕业后要做什么和能做什么困扰大学生的问题。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考虑得更多的是“我要做什么”,很少去考虑“我能干什么”,作为大学毕业生,首先是要衡量自己能干什么,再去决定自己要干什么。新闻传播类学生在构建自己职业能力时,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容易进入误区。
1.通修所开课程导致个性缺失
由于新闻传播类就业口径较宽,学生不知道如何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学生就不在专业内进行细分,或者进行再选择,于是把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毫无选择地进行选修,毕业进入社会时,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调动知识支撑其岗位需求。但是。由于本科在校的学习时间有限,要用大量时间来学习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并不是每一门课都能精通,这就导致学生原来全才预期发生偏差,甚至全而不才。也就是目前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不强,甚至不能***完成一项具体工作。大学生眼高手低直接后果是就现在一些学校的就业率不及中职或中技,以及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后回到中职或中技去学习。也就是说,大学生在校中没有自己的职业预期,就很储备自己的职业能力。也就是说在职业预期时,不能把自己培养成全才,而是婴把自己培养成专才。
2.职业预期飘浮常换更换预期
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去想“我要干什么”,由于人的成长具有阶段性,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想法,或者不同的阶段受到外界的影响不同,不少学生在受到外界影响会不断地调整自己对未来的预期。不同的职业预期所要具备的知识是不同,所以这些学生就根据某一阶段对自己未来的设定选修相应的课程,有的甚至完全不同的就业预期,这样导致学生所修课程没有系统性,其后果同学生毕业后,所学很多课程,却没有能真正可以增强其竞争力。
3.理论实践能力不能同步发展
职业能力由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构成,对于新闻传播类毕业生而言,既要能讲出理论,也能动手操作具体事件。可一些在学生构建自己职业能力时片面理解能力,一部分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理论知识点,烂熟于胸。可是让他们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操作一项具体工作却无能为力,甚至案例分析也会不会做;相同,另外一部分学生虽然可以动手操作一些具体项目,但问及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时,却无法回答。所以学生在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时,既要学好理论知识,也要善于操作实际项目,更重要的是,不仅培养自己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做到二者都不偏废。
三、职业能力构建的路径选择
职业能力构建关键的一步就是使自己从通才、全才向专才转换,落实到在校的新闻传播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构建简单地说就是打牢基础,突出专长,重在运用。
1.学分与修业时间突破原框架
大学教学计划是按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安排,一般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等几个体系构成。其中专业选修课是学校根据本专业学生在达到的基本能力所安排,学生根据自我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目前众多学校开设的选修课是在本学院或本专业内开设,学生自主选择。这种选课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学生自主性,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但其存的问题也不能规避。新闻传播类学生就业口径相对宽,每一个岗位的要求也不一样。有论者认为,随着传媒科技的发展,新闻传播业岗位人才需求也正在细分。如果一个的预期是毕业后从事财经新闻工作。这就需要学生要具备经济学知识、***治经济学知识,统计学知识以及财务知识等,而对于一般新闻传播类专业组织教学的院系一般仅根据本学科知识配置教师和课程,这就需要院际之间、校际之间打破原有的专业壁垒,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相关课程,且所获得的学分互相承认。
与跨专业选课同等重要的是灵活学制,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中止在校学习,而选择校外见(实)习,后恢复在校学习,补充学分。在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学校推行灵活的学制。目前国内大学正在推行以学分制教学改革。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学校可以推行弹性学制,要求学生相应的时间内完成课业修完学分即可申请毕业和学位。允许自主选择毕业时间,鼓励学生在校期间,不选课或少选课而到相关岗位从事相应的工作。
通过课程选修和休学实践,学生基本可以为自己的未来职业预期构建所需要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基本具备期望岗位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2.课堂教学与考核方式的突破
课堂教学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组织的教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在于传授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课堂教学本身需要突破原有大一统的内容灌输,在传播必要有知识点后,留出必要有时间让学生自修。主要体现在案例分析上。在
应用教学环节,针对同一门课程,可以细分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预期进行案例选择和分析。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传媒经济专业《传媒经济概论》、《新媒体产业导论》、《媒介资本运营》等课程教学中,遵循这一原则,完成课堂教学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相应课程细分的案例进行分析。如在新媒体赢利分析的案例分析课中,学生根据自己对新媒体的理解,自己的爱好,选择诸如电子杂志、地方门户网站等媒介的赢利模式进行分析。因为是学生自己的爱好,其准备较为充分,教师根据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有针对性的评析又有效地补充了学生分析的不足。对同一门课而言,课堂教学实现了必修知识的掌握。通过案例课使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与大课教学相对应的是,对课程考核的方式需要多元化。对课程的结业考试或考核使用得最多的是统一考试、课堂论文和课程设计等几种方式。几种方式各有优劣。目前采用的考核方式是同一门课程考核方式相同,但不同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预期不同,针对课堂结业的方式可以尝试多元化,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预期和自己的擅长选择适合自身的考核方式,也就是说,同一门课程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由学生申请,教师和相关部门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进行审核,确定是否同意其申请。
3.根据职业预期选择论文方向
独特的学业个性是大学构建职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学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可以通过论文选题构建自身学业个性。要求大学生撰写论文是考核其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撰写好学生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论文的要求决定了学生必须对所选题目涉及到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强化。所以在论文撰写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论文方向,通过完成论文促使学生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新闻传播类学生的论文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项目设计。论文主要是运用某个工具解决某一个问题,或者把某些现象上升到理论。项目设计则是根据要达到的目标,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完成一项工作。前者注重理论培养,后者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学生毕业需要就业,可以选择做一个项目策划;毕业后需要考研或者从事其他非实务性工作,可以选择做论文。不管是项目设计还是撰写论文,学生都可以自主选择,这种选择都导向是构建自身的竞争力。该项学习不能为完成而完成。要着实通过这种方式去了解一个行业,并能把握这个行业动向;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使自己能完成预期职业所要完全的基本工作。
4.构建导师制实现教与学互动
对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需要充分发挥两个基地两个导师的作用。即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和理论导师、专业导师。卡尔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新闻机构联手合作开设了覆盖全国的实习项目。这些实习项目主要是针对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的一周到三周的新闻实践,诸如到CTV新闻、TSN、CANWEST新闻、探索频道、加拿大地理杂志等媒体进行实习,并让他们***制作影视节目。。校内实践基地学习根据理论教学需要建设的实践基地,该基地可以保证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校外实习基地既要保证理论知识的转化,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校内的教师担任的是理论导师,因为学校教育强调学理性,校内教师具备较强的水平,可以解决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理论知识不足的问题,
而校外导师是一些在业内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他们中。有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的具有丰富从业经验,却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两个导师相互配合,学生一旦遇到相应的专业问题,可以直接向两个导师寻求帮助。特别是在专业导师的引导下,培养动手能力,并反向作用,促使其对理论知识的补充。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传媒经济专业几名学生在学习新媒体产业课时对电子杂志产业兴趣,创办了《默闻》杂志,两个月时间,单期最高网络***量达到900余次。学生在制作电子杂志过程中,不仅熟悉了媒体内部运作程序、机理,还学会了相关的软件使用。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篇3
【关键词】评测指标; 职业认知成熟度; 对比分析
一、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成熟度的概述
职业认知成熟度,是指个体本身实际水准与自己相对应的职业发展的水平,是个体本身与相应职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决定与应对适应性职业发展任务的把握程度,当代的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成熟度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于职业态度的认知,包括职业选择的唯一性、实际性、***性等;二是对于职业能力的认知度,包括职业的技能要求和实际经验等。
二、国外的大学生职业认知成熟度的现状
职业规划的先驱者Westbrook通过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以及自我反省,定义为了导致职业选择成功与满意的核心,提出了大学生对于职业认知的外在表现主要为对于职业的认知、对于工作条件的认知、对工作职责的认知等方面,初步的从而侧面的评测了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成熟度。Super通过改变思考的角度定义不同的参考维度,从职业选择取向,职业基本信息,职业的规划,职业的爱好度判断了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成熟度。职业成熟度研究的集大成者Crites`,1978年他提出了多维度多层次的职业发展模型。该模型与智力层次模型类似,模型的顶端类似于一般智力因素,是职业发展的总体程度;第二个层次就是概括,主要有两个因素构成:职业选择过程、职业选择内容。职业选择的稳定性和现实性是职业选择内容的两个特定因素。稳定性是指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选的的职业领域是不是一致;现实性是指个人性格与所偏爱的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类型是不是匹配。现在已经有许多量表可以用来测量职业成熟度, 其中较为成熟的是Crites的《职业成熟度问卷》(简称CMI)。整个量表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态度量表》及《能力测试》,它们的目的主要是测量个人在进行职业决策时的态度和个人作出可靠职业决策时所运用的能力或技巧。
三、我国大学生职业认知度研究状况
和西方国家相比而言,我国的职业成熟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主要集中在量表的制定以及对一些普遍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上。
1.理论研究
2000年,在国内职业成熟度的概念首次出现于龙立荣[1]等发表的《职业成熟度研究进展》文章以及同年沈之菲[2]编写的《生涯心理辅导》编著中。朱云立[3](2003)《职业成熟度理论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文章的发表,才标志着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实证研究的开始。郑海燕[4](2006)研究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构成和发展特点;臧刚顺[5](2006)作了关于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团体咨询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的影响的方面的研究。
通过分析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我们可以看到,学者们对职业成熟度的具体内涵、影响因素等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这就需要我们对职业成熟度进行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研究。
2.评测方式
在对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测评中,虽然已修订、自编或修编出了很多信可度和效用度较好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但目前仍然没有统一而且被广泛使用的测评方式。
(一)问卷修订
我国的研究者根据我国现状和已经发表且应用较广的职业成熟度量表,重新进行修编。所修订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例如,吴宏和马蔷(2010)在台湾学者孙仲山的职业成熟度的问卷上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问卷可作为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测评工具。
(二)问卷自编
我国研究者以国内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如何构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理论,并根据这些理论自编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比如,郑海燕初步构建职业成熟度的理论并编制出信效度较好的《职业成熟度量表》,但该问卷取样局限于西南地区。我国研究者自编的问卷结合了我国大学生特点,构建了适合我国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理论模型,并且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但是由于编制重复较多,选用的对象有地域性的特点,因而不能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自编问卷在构建理论、选择被试、信度和效度等方面都待于提高。
(三)问卷修编
部分学者在其他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修编。例如,李晨(2012)对刘利敏的问卷进行修编,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部分地区抽取编制有较好信效度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
四、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研究的反思
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研究涉及理论模型的建构、测评工具的编制等方面。但研究数量和质量方面仍有不足。第一,理论研究方面,我国研究者仍主要以西方原有理论为基础,缺少适合我国国情且广泛运用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理论模型;第二,测评方式方面,研究者修订和自编了很多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但是样本具有局限性等问题,使得这些问卷有待于接受更多的实证研究的检验;第三,出现对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相关研究,但对于其它特殊专业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研究仍是空白。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更为复杂、任务更加艰巨。职业成熟的测评能够帮助大学生合理选择就业和创业,以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出规划。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研究,不但对高校就业指导计划的开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还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建议和方法,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龙立荣,方俐洛,凌文辁.职业成熟度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0,23(5):595-598.
[2]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朱云立.职业成熟度理论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学位论文,2003.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篇4
论文摘要:大学冲.结构性过剩是目前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新问题。笔者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本架构,分析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择取蓝领耳、业的内在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结构性过剩是摆在各级***府和教育机构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有调查显示大部分本科大学毕业生将来希望从事白领职业,相对于本科生,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对于从事蓝领职业的态度又是如何呢?要提高民族竞争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关键是要转变就业观念,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自身的客观的基础上得到改善和提高。笔者从高职高专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选择问题人手,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本架构,分析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择取蓝领职业的内在因素。
1研究架构
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本研究平台,搭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自我认知就业能力,再通过职业选择相关文献整合后建构出整体性的研究架构(***1),以了解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行为模式。以下分别就各层面的假设做说明。
2研究假设
2.1行为态度
根据原始的理性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模式可知态度是个人对某种行为的信念也是决定行为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态度是依据人们对行为结果所产生的知觉偏好或厌恶的研究均支持在职业选择的内容当中,对于目标职务的喜好程度与正反向观感会影响求职者追求工作的强度。
所以本研究提出假设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对从事蓝领工作的正向态度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职业的行为意***。
2.2行为的主观规范
个人的主观规范会受到重要关系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已婚的求职者在寻求工作机会时,动机与强度会受到伴侣与家人的压力影响职业选择的权衡,将兴趣与成就感涉及工作满意等考虑因素放在现实因素之后。套用计划行为理论模式在工作搜寻的内容中显示,男性感受到养家活口的压力会促使男性工作者在工作搜寻的态度较为积极。在大学生的职涯选择时。美国大学生往往较愿意从事具有***创意、冒险性的工作。而相反,中国大学生权衡的因素中,职业选择同时要满足自己的期望与顾及家人的感受。
因此、本研究推导出假设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对从事蓝领工作的主观规范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工作的行为意***。
2.3认知行为控制
在理论建构时曾阐述认知行为控制与自我效能两者关连性,内容上支持若个体的认知行为控制能力愈强,自我效能也会越高,反应出行为者本身自信心的强弱,因此认知行为控制能力越大成就出的行为可能性也越高。而高自我效能面对生涯选择时,焦虑感较低、对自己的认识较深入更比低自我效能者能找出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
所以本研究提出假设三:高职院校毕业生从事蓝领职业的认知行为控制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工作的行为意***。
2.4就业能力
根据文献资料的研究来看,就业力不是保证就业的能力,而是提高工作取得的可能性。主要是以个人自我认知的心理层面(我可以做的)与工作现场愿意提供的劳力缺口(a}司所需要招募的)的交集。这个层面有三个构成要素:
a.工作者对职场现况的认知与自己的因应方式。
h.工作者本身的属性,特质与专长。
c.工作者所拥有选择工作的工作弹性与转换工作的自由度。
在就业力衡量指标的层面当中加入系所专业领域与学校声望排名,保留就业能力的自信心与外部劳动市场因素。本研究欲比较高职院校中,就业能力是否会影响选择蓝领职业或非蓝领工作的行为意***(***2),因此提出假设四: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外部就业能力越高越会促使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非蓝领职业的行为意***。
3研究变量的选定
自变量定义:
研究变量包涵了计画行为理论层面(从蓝领工作的意***、态度、主观规范与认知行为控制)与自我认知就业能力层面(包含学业成就、学校声望与自陈式就业能力)。问卷记分方式则依据理论采用Liken量表分析,分数越高代表越同意该问项。
3.1行为意***
行为意***是个人想从事某种行为的主观机率也是测量个人想执行某种行为的程度。依据本研究的内容定义行为意***为:“欲从事蓝领工作的意***”。在问卷中共有三题,例如:我会
选择(5分代表非常有意愿、1分代表完全没有意愿;)以技术工人作为我的职业。
3.2行为态度
态度是依照行为结果的喜好而定。在问卷中则转化为符合职业选择内容的题项。例如:我认为成为技术工人是:(5分代表非常有价值的、1分代表非常没有价值的)。
3.3主观规范
主观规范是测量个体从事特定行为时,重要关系人对该行为的感受与对行为者的压力。因此,本研究对主观规范的题项中包含了家人与亲友的压力,例如:我的家人认为我选择技术工人为职业是:(5分代表非常应该的、1分代表不应该)。
3.4就业能力
本研究采用等学者所建构的自陈式就业能力量表,题项中针对大学生在学校主修的科日与就业市场缺口是否互补、学院声誉对求职的影响力、对于就业市场的与就业现况提问。例如:我认为学校声望会是我找作的竞争优势(5分代表非常同意,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以及我所就读的科系在专业领域中有,:1越的声望(5分代表非常同意、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等等。
4研究过程
根据前文所描述的研究架构,对回收的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篇5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整体社会就业形式趋于紧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super的职业生涯理论与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各阶段相结合,分析了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力***找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学生和学校两个角度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促使大学生毕业人数急剧增长,高等教育正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过度。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如何更好地实现毕业生就业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毕业生是否能够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做出恰当、有效的决策显得犹为重要。职业决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选择,会影响最终的职业决策。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本文所探讨职业生涯规划特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super是美国著名职业学家,他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大学生时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个人将认真的探索各种可能职业,对自己的能力和天赋进行评估,并根据未来的职业做出相应的教育决策,完成择业及初次就业,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①尝试期((1 5一17岁),个人对需要、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就业机会等因素都有所考虑,并通过幻想、讨论、课外工作等方式进行择业的尝试性选择。②过渡期(18一21岁),个人进人劳动力市场或专门的培训机构,该时期的发展任务是明确一种职业倾向。③试验和初步承诺期(22~25岁),选定工作领域,开始从事某种职业。结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与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可以划分为出现、定向、执行、稳定四个阶段。本文以浙江林学院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专业共300名毕业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253份。
职业生涯的出现阶段主要集中大学一年级,核心任务是适应大学生活、唤醒职业意识和适应专业学习。出现阶段的现状主要从专业选择、专业认知、职业定位及对口专业就业面了解程度四个方面进行衡量。在所调查的253个同学中,70.4%的学生为自主选择专业,在这70.4%学生当中,有将近45%的学生对于择业范围没有明确认知;剩下29.6%的学生为非自主选择专业,即由父母做主或学校调剂,在这29.6%的学生当中,对于择业范围没有明确认知的比例高达60%,明显高于自己选择专业的学生。从这里可以看出,自主选择专业的学生职业意识觉醒得比较早。关于专业认知方面,约83.4%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定认知,但程度也仅为“了解”。
定向阶段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时间上处于大学二、三年级,核心任务是了解个人兴趣、爱好,进行职业探索,制定职业目标,考虑专业发展。定向阶段的现状主要从社会实践的执行情况,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及学生对于职业技能了解程度三方面进行衡量。在社会实践方面,有42.7%的同学在大二和大三学期参加过实习,“没参加,但有这方面打算的”的占了所有被调查者的52.6%。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有自主学习行为的同学,已经工作或实习的比例达高51.5%,没有主动学习行为的同学,这一比例为38.1 %。对于将来从事工作所需技能有清楚认识的同学,其就业比例高达56.1 %,而完全不清楚的同学,其就业比例仅为29.4%执行阶段出现在大学四年级,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搜索求职信息,掌握求职技能,进行职业选择。该阶段学生的核心任务包括建立职业价值观,获取就业信息,掌握求职技能进行职业决策。就业执行情况主要通过职业价值观调查,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求职技能的掌握,就业决策的影响因素,目前工作的获取途径及就业情况六个方面进行衡量。据统计显示,择业时学生比较重视的几个问题依先后次序分别为:公司待遇,发展空间,个人兴趣,工作地点,专业对口。学生签约时对这几个问题的重视程度有所改变,排序为:公司待遇,发展空间,工作地点,个人兴趣,专业对口。在被调查者中,对于第一份职业执“先实现就业”态度的学生占总数的51.9%。在衡量职业生涯成功标准这一问题上.49%的学生选择了高工资,其次才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各类求职网站及学校网站是大学生获得有效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次则是从同学、朋友处得到消息,接下来是在人才市场与报纸上找到信息。在求职过程中,自主意识对职业决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和朋友的意见也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稳定阶段一般出现在学生即将离校时期,通常指达成就业协议后,适应工作,寻求职业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包括签订就业协议,熟悉工作及寻找更好发展等
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职业生涯规划不足:专业选择及学业规划意识不足。学生在人学之后一至两年的时间内,对专业发展方向都没有明确的概念。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对于职业技能要求也不甚了解。大学三年级是职业生涯教育的“黄金阶段”,而学校在这一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不足之处,未能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择业观。
就业指导工作巫待完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缺乏科学的决策指导。大学生面临就业、求职困难时,辅助渠道单一,除了***解决外,一般求助于同辈群体及家长,相比而言,老师的影响力较为微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软件不足,缺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难以保证工作质量。学生在就业选择上缺乏引导,对于应聘岗位了解不足,在面试技巧方面也缺乏相应指导
就业指导观念上的落后:目前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大部分仍然采用的是一种就事论事的方式。这种纯粹的就业指导,更加关注的是解决学生在求职时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因而更多的指导往往会围绕求职应聘技巧、就业***策等方面进行,千方百计促成毕业生找到工作。这种就业指导只能称作是“毕业生就业指导”,是就业指导的最低层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个复杂的系统,存在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学校、家庭、社会、职场等。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无疑是大学生自己。而学校的任务之一是实现学生的社会化,尤其是指导他们顺利的向职场过渡。本文从学生和学校的角度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能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完成社会化,顺利地走向职场。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篇6
关键词:职业生涯发展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研究综述
职业生涯发展是指组织或个人在其职业发展中所经历的各种经验以及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组织或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策划或规划,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能力、知识,改进工作心态等,使个体的职业生涯目标与组织的目标相结合的过程。国内外学者对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探索,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一.国外职业生涯发展研究现状
1909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在其著作《选择一个职业》中提出人与职业相匹配是职业选择的焦点,他认为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并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强调人与职业之间的匹配,是最早的职业辅导理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霍兰德教授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人格类型理论,他认为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反映和延伸,并将人格类型划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家型、传统型六种。这些理论都是在基于职业选择的基础上提出的。
美国心理学博士格林豪斯研究人生不同年龄阶段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将职业生涯发展分为职业准备阶段、进入组织阶段、职业生涯初期、职业生涯中期和职业生涯后期五个阶段。萨帕是职业发展领域最具权威性的人物,他提出了人一生的完整职业发展阶段模式,认为职业生涯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与其相匹配,并将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五个阶段。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金斯伯格将职业生涯发展分为空想阶段、尝试阶段、现实阶段三个阶段,从而揭示了早期职业心理或职业心理意识对职业选择的影响。综上所述,这些学者都是以年龄作为划分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依据。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埃德加?H?施恩教授提出职业锚理论。职业锚实际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20世纪 70年代,施恩教授将职业锚归纳为技术/职能型、管理型、自主/***型、安全/稳定型、创造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型八种类型,并推出了职业锚测试量表。职业锚强调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整合,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断调整的。职业锚问卷是国外职业测评运用最广泛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二.国内职业生涯发展研究现状
20世纪初期,我国开始出现职业指导,最早提出职业指导理论的是清华大学周寄梅,最早倡导职业指导的团体是中华职业教育社。之后,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探讨,提出一系列关于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我国的职业生涯发展研究主要是五阶段论,根据职业发展进程,将个人的职业生涯分为职业准备期、职业选择期、职业适应期、职业稳定期和职业结束期。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罗双平提出年龄阶段论,将二十岁至三十岁、三十岁至四十岁、四十岁至五十岁、五十岁至六十岁各分为一个阶段。中国科学院龙立荣教授论述了职业生涯管理与员工心理行为之间的关系,采取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编制了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组织职业生涯管理问卷。经过实证研究,发现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对员工的职业承诺、组织承诺、工作绩效、职业生涯需求满意度、工作卷度等产生积极的影响,证实了职业生涯管理在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台湾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黄英忠博士在其专著《人力资源管理》中论述了职业生涯开发的意义、影响职业抉择的因素、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生涯管理等内容,推动了我国职业生涯发展的研究。廖泉文、陈社明、姚裕群等学者也相继提出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理论。
三.国内外职业生涯发展研究述评
国外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主要有职业选择理论、年龄阶段理论、职业锚理论三个方向。国内对职业生涯发展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是在借鉴国外理论基础上结合国情改进而来,思想上缺乏创新,对职业生涯发展的研究还处在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刘娜.中国女性公务员职业生涯发展困境探析[D].吉林:吉林大学,2014.
[2]孔春梅,杜建伟.国外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综述[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1(6)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篇7
关键词:霍兰德理论;人格类型论;职业生涯辅导
中***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02-02
职业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活动,解决好职业问题对人一生的发展有重大意义。首先,职业作为个体谋生手段,个体通过职业来满足生存和安全需要;其次,职业为个体提供社交场所,使人获得对社会、行业、集体的归属感,满足人们对爱和归属的需要;再次,择业的成功和职业上的成就,人们实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满足了受到社会尊重的需要;最后,职业的选择,使人发挥自身的特长,满足自己的兴趣,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职业生涯的成功是人生幸福的基础。而要使人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以人职匹配为理念的职业生涯辅导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作为我国就业市场的主力***,国家建设与发展主要力量,如何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选择,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使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幸福而充实地生活,则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本文根据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的实践,就如何运用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对大学生进行辅导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霍兰德人格类型论要点
“人格类型论”是霍兰德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其发展的基础是特质因素论。人格类型论是人格与职业类型相匹配的理论。其包括以下原则: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一种延伸;有相同职业的人,就有相似的人格。因为一种职业的人有相似的人格,所以他们对各种问题所作出的反应也大致相同,因此就塑造出特有的人际环境。个人对职业的满意度、职业的稳定性与成就感,都由个人的人格与环境特性间的适配性决定。
1.霍兰德提出的主要假设与衍生假设。
(1)主要假设。霍兰德将美国社会的职业归纳为六大类型,相应的,也自然有六种不同类型的人,会去从事和自己类型相同的职业。其主要假设包括:①在美国,大多数人用六种类型来概括:研究型(I)、社会型(S)、现实型(R)、企业型(E)、艺术型(A)和常规型(C)。②在美国社会环境下,职业同样被分为相应的六种类型。他们按照顺序排成一个六角形:RIASEC(见***1),两个类型之间是过渡类型。③人都在寻求某类工作环境,这类环境能施展个人的技术与能力,能展示个人的的态度与价值,能胜任问题解决和角色的扮演。④人的行为表现,是由人格与所处环境交互作用所决定。
六种类型内容如下所示:现实型(Realistic type)。现实型的人喜爱具体明确、需要动手操作的工作环境。他们通常情绪稳定、忍耐力强,给人的印象是谦和、节俭、脚踏实地。喜欢用实际行动代替言语表达,重视现在胜于重视未来。对于操作机械、修理仪器等需要技术、体力的活动表现浓厚的兴趣。喜欢从事机械、电子、建筑、农事等方面的工作,较不喜欢社交、与人接触的活动。研究型(Investigative type)。研究型的人擅长运用心智能力去观察、分析、推理,喜欢与符号、概念、文字、抽象思考有关的活动。他们个性***、温和、谨慎、保守、内向、头脑聪明,思考理性、有逻辑。在工作上,表现出优异的科学能力,能提出新的想法和策略。喜欢从事理化、生物、医药、程序设计等需要动脑的研究工作,较不喜欢领导、竞争等需要企业能力的工作。艺术型(Artistic type)。艺术型的人喜欢自由自在、富有创意的工作环境。他们喜欢借助文字、声音、动作或色彩来表达内心想法和对美的感受。个性热情、冲动,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工作上,乐于***思考、创作,不喜欢受人支配。他们对美的事物有敏锐的直觉,喜欢从事音乐、文学、舞蹈、美术等艺术气息浓厚的工作,较不喜欢从事文书处理等方面的传统性工作。社会型(Social type)。社会型的人喜欢从事与人接触的活动。他们个性温暖、友善,乐于助人,容易与人相处。对人慷慨、仁慈,喜欢倾听和关心别人,能敏锐察觉别人的感受。在团体中,乐于与人合作,有责任感,喜欢和大家一起完成工作,不爱竞争。他们关心别人胜于关心自己,喜欢从事教师、辅导、护理、宗教等与帮助他人有关的工作,较不喜欢从事需要技术、体力等机械操作方面的工作。企业型(Enterprising type)。企业型的人喜爱冒险、竞争,精力充沛、生活紧凑,个性积极、有冲劲。他们的社交能力强,是沟通协调的高手。在工作上表现出强烈的野心,希望拥有权力、受人注意并成为团体中的领导者。做事有组织、有计划,喜欢立刻采取行动,领导人们达成工作目标、赚取利益。喜欢从事销售、管理、法律、***治方面的活动,不喜欢花太多时间做科学研究。常规型(Conventional type)。常规型的人个性保守谨慎,注意细节,有责任感。做事按部就班、精打细算、清清楚楚。他们喜欢安定,奉公守法,不喜欢改变创新和冒险。在工作上,表现出有秩序、做事仔细、有效率、尽本分、值得信赖。他们喜欢在别人的领导下工作,乐于配合和服从。喜欢从事会计、秘书、银行等数字计算、文字处理方面的工作,较不喜欢从事艺术活动。
(2)衍生假设。霍兰德为了测量这六个类型,发展出《职业自我探索量表》(Self-directed Search),简称SDS。从SDS中,可以得到六个不同的分数,分别代表六个类型的强度。从这六个类型中,霍兰德提出以下几个在理论操作上的假设。①一致性。一致性(consistency)指每一个人第一个类型与第二个类型之间在心理上一致的程度。霍兰德认为,如果分数最高的这两个类型,在六边型上的位置相邻,距离最近,即表示其心理上相似的程度最高。反之,如果这两个类型的位置相对,则距离最远,即表示其心理上相似的程度最低。居中者是相隔的位置。通常一个人的一致性程度愈高,表示其内在兴趣范围的同质性愈高。“霍兰德代码”是取三个排列分数最高的码。因此,“霍兰德代码”中所呈现出来是三个强势的类型,表示这三个类型较常被使用。相对的,其他三个类型并不是不重要,而是较少被使用。因此,从一致的角度来看,类型与类型之间无冲突可言,只是人们在使用这些兴趣的强度上,有弱势与强势之别。②分化性。分化性(differentiation)系指内在六种兴趣强度差别的程度:分化性愈高,表示这六个类型中,有的兴趣组型特别突出;分化性愈低,表示六种兴趣的类型之间的差别不大。分化性低的人有两种情形特别注意:一种是六个类型分数普遍很高,另一种则是普遍很低。前者显现出这个人对什么都有兴趣;后者则是对什么都没兴趣。③适配性。适配性(congruence)系指个人类型与环境特性配合适当与否的程度,这是霍兰德理论三个衍生假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人与工作配合得当,如R型的人在R型的工作环境,其适配性就高;反之,R型的选择了S型的工作环境,则适配程度最低。根据霍兰德的假设,适配高低可以预测个人的职业满意程度、职业稳定性以及职业成就。④统整性。统整性(identity)包括个人统整性与环境统整性两类。个人统整性(personal identity)系指个人在生涯目标、兴趣及能力各方面的清晰度与稳定度。环境统整性(environment identity)则是指某一类型的环境或职业是否有清楚的目标、任务与报酬系统。
2.霍兰德人格类型论的补充。①霍兰德认为六类型的一种可概述大多数人。但是由于人们有很强的适应力,所以他的人格类型也能趋向于另外两种,因此也就能适应另外两种职业的工作。②六角形模式可以用来解释各种类型或环境的关系。a.其中一种类型都有与之相近的两种类型,如与现实型相近的就是常规型与研究型。这说明类型之间有相互一致的地方。b.每一种类型都有与其保持中性关系的两种类型,如与现实型保持中性关系的就是企业型及艺术型。这说明类型之间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c.每一种类型都有与其相斥的一种类型,如与现实型相斥的就是社会型。这说明类型之间没有共同之处。③个人找到与其人格相重合的职业环境称之为理想的职业选择,如艺术型人格的人在艺术型的职业环境中工作,就说明其“一致性”。④假如一个人工作在与他的人格类型一致的职业环境中,那么他就容易感到满足,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才能。⑤假如一个人工作在与他的人格类型相似的职业环境中,那么经过长期的努力,就能适应此种环境的工作。⑥假如一个人工作在与他的人格类型相斥的职业环境中,那么他将感到压抑,难于适应,甚至将影响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霍兰德理论的应用
第一,霍兰德人格类型论在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中起引导作用。霍兰德认为职业兴趣是人格的呈现,职业兴趣测验是一种人格的测验。其中职业兴趣是职业选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职业兴趣测验可以使职业者认清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选择最合适的职业环境。据霍兰德人格类型论,个人的职业兴趣将影响其对工作的满意度,如果个人职业兴趣类型和从事的职业相一致时,职业者的才能将充分发挥出来,工作业绩将大大提高。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没有工作经验,对自己的未来也没有好的认知,因此,通过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对大学生的职业兴趣进行测试,使他们能做好职业选择,在以后的工作中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
第二,霍兰德人格类型论是大学生确立职业方面的理论依据。怎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进行职业定位,把自我认知与职业选择相结合,是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基础。在职业辅导中,引导他们确定正确的职业方向。职业者所学的专业与职业兴趣共同确定了职业方向,但现实中,大部分大学生并没有按照自己所学专业来选择工作,在这种环境下,就要以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为依据,不断地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修正自己的专业定位。
第三,霍兰德人格类型论在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与发展中起指导作用。首先,大学生选择职业,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能力倾向、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工作经历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估,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其次,了解各种职业的性质,知道哪些职业具有好的发展前景,了解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职业需要的素质与条件等。再次,寻求职业与个体的理想契合点,用来满足“人职匹配”的职业原则。据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职业者所选择的理想行业应根据自己人格类型与霍兰德理论中六角形的一个顶点相一致,若不能重合,则应根据自己的人格类型,选择与之相邻的两个顶点之一类型的工作。最后,职业的校正与调整。一个人的职业选择与发展应该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逐渐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选择和发展相关的职业意识。随着个体对自身认识的深入,职业者就会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取向,选择职业中具有核心价值的东西,并不断完善修正自己的职业选择,进而寻求到个体职业兴趣与职业环境的最佳结合点,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目前,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职业指导、商业领域及社会科学,其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我们认真分析、借鉴这些已有成果,会帮助我国职业生涯辅导研究的发展。当然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是针对美国社会设计的,有些地方并不适合中国人,还需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作者简介:时树奎(1973-),男,江苏涟水人,淮海工学院,讲师,研究方面为学生思想***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辅导。
参考文献:
[1]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吕国富.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3]李可.霍兰德兴趣类型理论与大学生专业、职业选择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3).
[4]刘海玲,王利山.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及其价值分析[J].职业时空,2005,(22).
[5]王来顺.霍兰德职业选择理论及其现实运用[J].求索,2009,(7).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篇8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理想化、模糊化、现实化等特点。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原因,指出***府、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都应做出适当调整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达到人职合理匹配,从而引导大学生顺利就业。
职业价值观是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是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简言之,职业价值观是一种外显或内隐的,有关什么职业“值得做”的看法,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人生方向和生活方式具有引领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就要求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以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
一、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分析
1.职业价值观念趋于理想化、模糊化、现实化。部分大学生存在严重的享乐主义思想,自我评价过高,过分看重经济待遇和物质条件,而较少考虑个人的长远发展。如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毕业生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作为自己择业的第一意向,而选择去农村等困难地区工作的毕业生不到总数的5%。还有一些学生对自己缺乏了解,择业时产生模糊心理和盲从心理,这使得他们在选择面前常常犹豫不定、错失良机。
2.在职业价值目标上过分强调自我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职业价值目标是职业价值主体所设想的自身实践活动的结果,它是职业价值观最集中的反映。范凯在“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择业心理”的调查研究中指出,当代大学生择业时主要的参照因素排在前三位的是:“发挥个人特长,符合个人兴趣”(64.68%)、“经济收入高”(64.68%)、“能实现个人抱负”(23.88%);而选择“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比例最低,只有3.04%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个人追求应该服从国家需要”。可见,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目标追求过分强调自我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目标短期、多变。
3.职业价值取向的自主性与矛盾性并存。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是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态度和选择性行为,是大学生对自身价值的定位。当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自主性与矛盾性并存。如在就业制度的认同上,既想走向人才市场进行自主择业,又不愿承担风险,希望***府能保障就业;在择业竞争上,既想主动竞争谋取理想职业又缺乏竞争的勇气;在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上,既想发挥专业特长又有放弃专业、准备改行的心理准备。
4.职业价值实现手段多元化。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更多,对就业单位的选择也更为宽泛。他们选择工作时不再囿于国有企业,对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等更为青睐,而且有很多大学生倾向于自主创业。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原因分析
1.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竞争机制、等价交换原则对于当代大学生强化竞争拼搏意识、自主创业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大行其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扭曲。
2.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社会文化是大学生确立职业价值观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文化向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崇尚个性自由、实现个人价值的社会思潮促进了大学生务实进取的职业价值取向的形成;但同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也使得一些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带有浓烈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倾向。
3.高等教育扩招的影响。自从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就从“精英教育”逐渐过渡到“大众教育”,大学生也从“天之骄子”变成了普通劳动者。这就要求他们正确审视自身,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然而,部分大学生不能适应这一改变,择业时眼高手低,最终错失良机。
4.家庭的影响。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教育方式及家庭氛围等都会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家长对择业、就业的一些看法也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择业观念和行为。
5.个人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与个人的兴趣、理想、能力等相关。霍兰德的职业理论提出人有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六种职业个性。他认为多数人都是一种或两种职业个性的混合型,并提出不同职业个性的人适合的职业类型不同;相邻混合型的人每次择业相似性大,交叉混合型的人每次择业分歧较大。可见,个人的职业个性会影响到自己的职业选择。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1.***府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中应发挥导向作用。首先,***府可利用大众传媒在大力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其次,要制定一系列优惠***策发挥***府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节和刺激功能。如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大毕业生择业的地域自由度,运用优惠***策鼓励大学生到边远和贫困地区、国家建设最需要的地区去工作,建立创业扶持***策鼓励自主创业等。
2.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高校应从一年级开始就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指导课、讲座、专家报告会、就业信息服务、心理咨询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教育,使其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自身应具备的各种素质,了解自身的适应性以及工作目标,逐步形成适合本人特点的职业价值取向,达到人职合理匹配。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篇9
【关键词】教师成长 选择
选择决定人生,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可能有很多很多,但最根本的我一向认为是源于选择,源于教师本人自己的选择。
1.教师的专业成长源于教师职前的选择
人才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专业人才的成长分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教师作为专门从事教育人培养人活动的专业技术人才也不例外。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源于其职前的选择。如果没有职前对职业的选择就谈不上以后的什么专业成长。我们曾经对我市二十所农村中小学600名在岗的中青年教师进行调查。其中67%的来源于师范院校的毕业生,9%的来自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22%的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学毕业后做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后来通过函授、电大、自学考试等途径拿到文凭转正定级的教师,大约2%的来自部队转业或退伍的***人。我们说无论是哪一种出身、哪一条途径来的教师,当初从事这种职业、走上这个岗位都是他们的一种选择。报不报师范院校是一种选择,大中专毕业了或当兵退伍转业了从事什么职业是他们的选择。无论是他们主动的选择还是迫不得已的被动的选择,最终都是他们的选择。没有这一次的选择就根本谈不上以后的专业成长。
2.教师的专业成长源于教师职后的自觉选择
理论和实践已经告诉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取决于两个驱力:一是内驱力;二是外驱力。所谓内驱力就是一个人自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就教师而言即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部动力、根本动力。这种内驱力主要表现为发展主体思想观念的认同、职业道德的追求、事业心、良心、责任感、荣誉感、被爱被尊重的向往等,是一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众所周知,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教师本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对教师来说更容易具备,有更强烈的追求。一个教师如果选择了这种自我实现的追求,选择了对职业的认同,选择了事业心、良心、责任感、荣誉感,那么他们就会勤于学习、勤于实践、勤于总结、勤于反思。他们就会主动积极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他们就会得到很好的专业成长。相反,如果他们选择了随遇而安、满足现状,就容易缺少自信、没有压力,没有竞争意识、危机感淡薄。他们就不思进取,没有追求。他们就谈不上什么专业成长,至少不会有很好的专业成长。
如果说内驱力解决的主要是价值取向、职业认同、思想观念的问题,那么外驱力解决的主要是行为态度问题。所谓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驱力就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外在驱动力。主要是外在的条件、环境、制度规范的制约等所形成的外部动力。比如社会和学校为他们提供***书资料、配备电脑、树立榜样、营造氛围、创设环境、提供经费、制订各种规章制度(如职称制度、考核制度、督导制度、绩效奖惩制度等)所形成的外在动力。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长期生活在基层学校、相对封闭、容易满足、容易安于现状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如果没有这些外在的动力,一般他们不会主动积极地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如果一个教师对这些不做选择或做出不正确的选择,比如不去利用这些资料设备、不想向那些榜样学习、不追求职称和相差不大的利益,排斥或消极应对相关的规章制度,他们就不会主动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他们就没有什么专业成长。
3.教师的成长还源于教师本人不断的选择
关于教师成长的相关研究成果表明,教师职后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两次飞跃。第一个阶段是角色适应阶段,主要是从新教师刚走上教师岗位到适应岗位工作的一段时期。这个时期的年轻教师为了尽快地适应岗位角色、轻松工作、为领导同事学生家长认可,一般他们对两个驱力都会有正确的很好的选择。他们遵章守纪,学习榜样,勤学好问,积极上进,专业成长普遍比较快。第二个阶段是经验积累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成长,大多数的教师积累了很多经验,能轻松地胜任本职工作,成为了合格教师或教学骨干。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次飞跃,这是很多教师都能实现的一次飞跃。这时候每一个教师都面临新的、又一次的选择,那就是是否选择通过第二次飞跃进入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三个阶段,即专业成熟阶段(真正成熟的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第二个阶段的教师往往是人到中年,工作得心应手、轻松自如,有了中高级职称,似乎已经很成熟,似乎不再需要什么专业成长。他们没有了专业成长的动力和方向,出现了专业成长的“高原现象”。这时候很多教师放弃了选择,不会了选择,因此很多教师实现不了第二次飞跃,到达不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三个阶段,不能成为真正成熟的专家型、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
其实,即使一些教师到达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三个阶段,成为了专家型学者型的教授级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也还有一个选择的问题,有一个专业成长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教育有两个根本的规律:一是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二是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发展。社会日新月异,对教育的要求不断变化,学生的身心状况也在不断的变化。我们教师必须不断的进行选择,不断的专业成长,才能即时的适应和满足社会和学生的发展要求,才能够有效高效地促进社会和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即使一个教师已经成为真正成熟的专家型教师还有个自我选择是否继续成长、如何继续成长的问题。否则你会很快成为被时代淘汰的九斤老太。
综上所述,教师的专业成长源于选择,源于教师本人的选择,源于教师本人不断的选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选择过程。教育行***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必须千方百计地引导教师不断的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从而使所有的教师得到长期的稳定的高效的专业成长,以便为社会为百姓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卢乃桂, 操太圣.中国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变迁.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 方中雄,刘维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心理健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 钟祖荣.现代教师学导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 陈惠津.教师职业成熟的阶段和标准,教育评论》.2005年5期
[1] 张登山.教师职业成熟的理性分析及提升对策,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5期
[1] 王文增, 刘晓明.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应对策略,教育探索》.2005年2期
[1] 徐长江, 钟晨音.教师职业高原期的培养对策,天津教育.2005年2期
[1] 韩华山.浅谈提高教师职业认同的三个维度,小学教师培训.2011年6期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篇10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职业选择; 问题; 教育策略
中***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115-03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教育体制和就业机制的变革,我国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选择问题日益凸显,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职业选择是指一个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工的各种行业中,经过各方面相关因素的权衡,决定进入一个部门,占有其中一个工作岗位的过程。职业选择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发展与前途,对于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过程。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紧张的问题,深入思考其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择业观、择业价值观的变化影响以及在职业选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教育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择业观、择业价值观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择业观是人们对职业选择的基本看法。择业观对人们的求职、择业、就业准备等方面都有直接的影响。周慧琴认为大学生择业观落后于形势主要有四种表现:一是单纯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过分突出自我。这种人在择业时,把个人兴趣、爱好放在第一位,把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作为首选因素或唯一因素,不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即使单位看中了他的一技之长,但如果不能满足他个人的需求,也不肯“屈就”;二是求舒服实惠,避艰苦风险。择业时首选考虑的是工作岗位和生活环境等“硬件”是否舒适、现代化,待遇是否丰厚,把城市、机关、科研单位定为首选目标;三是择业期望值过高。由于过去“天之骄子”的优越感仍存留在一些人的意识里,所以择业时,往往追求“到城市去,到公司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一味向往******机关、教学科研单位、效益好的大中型企业单位等,而对国家特别需要且需求量较大的乡镇企业、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却不屑一顾;四是以不正当的竞争,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大学生择业观的不同表现,导致了其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的障碍。[1]
择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人们在选择职业时,个人的择业标准以及对具体职业的评价集中地反映了他们的职业价值观。研究发现,80年代初,中国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以“发挥个人特长”和“有社会贡献”作为首选标准;到了90年代,大学生把“发挥个人特长”、“丰厚的收入”、“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晋升发展的机会”作为择业的标准。到了当下,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把“高级职员”作为理想中和现实中的首选职业,把“收入丰厚”、“充分发挥能力”、“职业中的自主程度”作为择业时的主要标准。这表明,随着社会制度变革、转型社会利益结构重组、价值环境多元发展以及文化价值变迁,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标准也在不断改变,表现出择业标准趋向现实化、择业主体意识自我化、择业价值取向呈现功用化、多元化的特点。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选择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职业选择存在的自身问题
首先,大学生没有科学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模糊不清。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对职业的体会并不深,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今后要从事何种职业也说不清,所以仅根据大学生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来决定和影响其职业倾向,大部分大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对自身没有合理定位,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很迷茫,不能科学的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他们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社会竞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其次,大学生择业倾向现实化,突出个人价值,追求自我发展,缺乏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在择业时自我主体意识增强,强调个人兴趣的满足、专长的发挥,倾向于关心个人利益、实现个人价值,更多地考虑个人发展空间、企业福利待遇、地理位置,而不愿意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缺乏社会责任感。最后,大学生心理不成熟。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着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高,成才期望强,但在择业时部分大学生却表现出茫然、焦虑、自卑、怯懦、心理承受能力低、抗挫折能力低等问题。他们选择职业时有的优柔寡断,没有主见,把希望寄托于父母和社会关系上;有的不从自身实际出发,盲目跟随、盲目攀高;有的求职失败后自尊心受挫,消极懈怠。大学生这种不成熟的择业心理对其择业行为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