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故事篇1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更多经典的、优秀的儿童故事进入到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故事不仅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且对学生精神成长的作用巨大,它使孩子求真、向善、尚美,使孩子具有自由的想象力、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情感力,使孩子内心柔软、细腻而丰富……儿童故事教学要有儿童的立场,要有审美的视角,要摈弃教化冲动。儿童故事阅读过程中强调审美情感并不是挤兑语言的发展,反而是在促进语言的发展,是在实现审美能力培养和语言发展的双赢。
一、阅读儿童故事的选择方向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而低年级孩子年龄比较小,根本不知道什么样的读物才适合自己,所以自己在选择阅读故事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从性,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质量,还可能使孩子出现“偏食”现象。因而,教师和家长必须指导孩子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能理解的,并且有一定思想内涵的读物,来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
1.根据儿童特点和兴趣推荐书籍
低年级的孩子持久性比较差,比较适合浅显易懂、通俗简短、情节生动的读物比如童话故事,民间故事以及一些儿歌等,耳熟能详的有《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等。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各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还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
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推荐阅读儿童故事
一本好书要打动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自然是要联系读者的生活情感,脱离生活实际的书籍很难让人亲近,更不要说深入阅读了。儿童故事更是如此,尽管在其中有一些不切实际的童话故事或者神话故事也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但那正是孩子尚未成熟的心智对未来美好生活实际的向往,反言之,它也是孩子生活实际的憧憬表现。因此,我们在选择推荐的时候,不要脱离了儿童世界的界限,要联系他们的生活,推荐阅读和他们紧密结合的,让他们有浓厚兴趣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可以来自于民间故事,也可以是儿童文学中叙事性很浓的作品,比如《伊索寓言》、《皮皮鲁传》等等。
3.根据孩子需要推荐有一定知识性的儿童故事
光靠学校里老师教的知识,是远远满足不了当今社会对孩子的要求的。所以必须向他们推荐有一定知识性的书籍,比如《十万个为什么》、《蓝猫淘气三千问》等包容各方面知识的注音读物,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父母、老师无法给予的知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让儿童故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
1.静静地听故事
记得我小时候听故事的时候,多余的,老师什么都不说,什么也不做,只是打开故事的话匣子,我们就能立刻被老师吸引过去了。静静的教室里,到处充满的都是故事本身的曲折氛围,还有我们和主人公共鸣时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因此,我想,要让孩子们听得进故事,必然先要练就当初老师的本领,在语言表达,动作配合,还有表情烘托中让我的学生为我所吸引!哪怕没有高科技多媒体声色的配合,也能让我的学生被我独特的表现深深陶醉。好在有先前情感丰富的基础,每每在班上讲故事的时候,我只是保持住那安安静静的环境,每一个故事都让我从孩子们的脸上感觉到:他们听进去了,他们很有兴趣,这些故事有作用了!因此,要想让孩子爱上故事,要想让故事有作用发挥,必得老师先练成讲故事的功力!就算是徒口,也能惟妙惟肖展示故事的精彩!
2.用心地讲故事
聆听一段时间的故事以后,我们可以依据学生对故事的喜爱特点,在班级举行讲故事活动,要求学生把课外阅读中看到的童话、寓言、故事等讲给其他同学听。这样类似于故事会的形式能激发学生对故事更大的喜欢,也能帮助学生积累得更多!因为要想讲好故事,就必须去找恰当的材料,而且要进行选择,这就需要他们用心地阅读大量的儿童故事。
3.巧妙地用故事
将孩子们带到故事的天地中来,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发挥故事的作用,利用他们由故事迸发出的兴趣全面地学习语文,培养素养。因此,知道了那么多的故事,还可以在恰当的时机用用它们,也是重新回味思考那一瞬间的感动、思考或者恍然大悟。
语文故事篇2
一、听故事,启心扉
传统文学与历史是紧密联系的,从文史分家而自成体系后,也仍然是以事为主、以文记事、事文并茂。教材中已选录了许多这样的例子。诸葛亮、鲁智深、孙权、吕蒙、陈胜、吴广、孔子……然而,离开了他们传奇的经历、叱咤风云的人生,何来感染力?教师应当提供给学生一些经典史实,用鲜活的故事来启迪学生的心扉。其实,生活才是最好的故事书,教师应当让学生听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和课文内容进行比较,能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如讲读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时,我在导入环节让学生先讲讲他们的童年趣事,共同回忆爬山、野炊、钓虾、摸鱼等许多有趣的往事,与课文中的“平桥村的乐事”进行比较,既有助于理解文中洋溢着的生活情趣,以及作者对那段生活的热爱,也有助于理解小伙伴身上善良好客、纯朴无私的美德,从而获得身心的陶冶。
二、说故事,练口才
语文教学方法中对学生影响最大或者说最长远的当数讲故事,孩童时代我就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故事,讲故事比赛争当故事大王是许多人童年的一抹亮色,而长大了还能不能讲呢?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交流对文章的总体感悟,既锻炼了口才又巩固了所学。就是整个教学过程本身完美流畅的线条,不正是戏剧性故事的再现吗?有人说老师是导读,学生是演员。读什么?就是故事。讲的内容可以是今古奇观、街巷小趣、人间沧桑,故事可大可小、风格亦谐亦庄。我在讲《斑羚飞渡》一课时,为了使文本与教学互动,积累了一些能体现奉献牺牲主题的事例,如抗灾英雄、感动中国人物故事等。但没有讲出新意,未能激起学生情感的火花。课后,有个学生给我提供了美国大片《垂直极限》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家三口在攀岩时,突然发生意外,绳索上的钉子从崖缝中崩落,唯一剩下的一个钉子,也是吱吱作响,随时都有可能脱落,绳索上一家三口人的性命危在旦夕。为了减轻绳索上的重量,保住一对儿女的性命,父亲毅然命令儿子削断了悬挂自己的绳索,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人性的美丽,父爱的崇高、伟大。故事与课文内容十分吻合,主题极其相似,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果我能安排学生在课堂中讲讲自己的感悟,引出这些生动新颖的故事,定能激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的心灵受到冲击和震撼。课堂效果自然更好,学生的口才也能得到锻炼。
三、读故事,积素材
宋代大文豪苏轼主张博观而微取,厚积而薄发。的确,世态人情、百态万象,光靠听、说还不能实现“厚积薄发”的目标。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治愈学生表达中内容陈旧、语言枯涩、人云亦云等顽症,重视材料积累,无疑是一剂良方,而故事则是一味主药。上至历史典故,下至街头巷议,都可常读常诵,最好进行摘录、摘要或缩写加工。在积累过程中,既可感受美趣,又可陶冶身心,何乐而不为。只要持之以恒,多积累,多体味,小小故事也能读出生命真谛,心灵感动,从而使你文思如涌,出口成章,让语文学习“活”起来。
四、写故事,创精彩
如何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一个问题,而故事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把钥匙。首先要懂得用故事引故事,许多学生写作文时下笔艰难,内容空洞,这与他们在生活中体验不深有关,许多感触如水过沙石,不着痕迹。这时,借鉴一些简明而又含蓄的故事可以得到启迪,产生共鸣。如班上的生活委员在练笔《成长的烦恼》中,流露出自己的工作既辛苦又得罪人的消极情绪,于是有辞职的想法。后来她听到一个故事从而改变了态度:有人问三个泥水匠:“你们在干什么?”甲说:“砌墙。”乙说:“挣钱。”丙说:“造世界上最有特色的建筑。”通过这个故事,她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正视平凡,积极进取才能有所作为。引用这样生动地记录生活的故事,既耐人寻味,也更富有人生启迪的意味。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写故事的能力的培养。其实人的平淡一生,要经历千奇百怪的事,这当中就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故事。语文教学正是将故事加以浓缩,并使之典型化、系统性、丰美式。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可用故事丰富内容,增添文采内涵,也可在充分酝酿之后,经过选择加工再创造,而成一家之言。
语文故事篇3
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各种冠以“微”的热词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国已悄然进入全新的“微”时代,教育也烙上了“微”的印记:“微课堂”、“微教研”、“微观察”、“微课程”、“微公益”……“微”时代下的课堂内外会有什么样新的风貌呢?能否给我们教育教学新的启示?让我们跟随几位老师一起来体验“微”教育吧!
策划:李 淳
不确切地说,“微故事”是“微博客”的衍生物,其共同点是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本学期,我担任高一7班的语文科任老师,结合班情,开展了“语文微故事”征集活动。
我发出的征集通知是这样的:
同学们:让你的脑细胞兴奋起来,一起跳个舞吧! 这是一次对灵感、睿智、情感和文字驾驭能力的挑战―― 用140个字,讲完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要跟高一7班有关,要跟高一7班的语文课(含课内课外)有关。征文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培哥)
这里先说明三点:一是我的最初动机。我的初衷其实是要训练学生们记叙文的细节描写。因为我发现,学生们升上高中后,复杂记叙文特别是复杂的亲情记叙文写得越来越不知西东。要么把父母写雷同了,要么文章平平、毫无亮色。在与学生面批面改作文的过程中,我针对他们屡教屡不改的作文“硬伤”,总结了五口诀:一是“把句子陌生化”(不自言自语、不搬用照抄现成词语);二是“一步三回头”(行文要反复扣题);三是“一美遮百丑”(以词、句、段的某个亮点“抢救”整篇文章);四是大题小写、虚题实作(构思要巧、切入点要小);五是“真人实意”(写个性化的人,表达真实的情绪)。而要训练这“五口诀”,我发现采用“微故事”的方式最为“经济”“实在”。三是上述通知中的奖品是种诱惑,平日在推动某项“额外”工作时,我会“刻意”拿出一起令学生们感到“意外”的奖品,比如自己经常开会发的本子、水杯等纪念品,比如《读者》杂志社赠送的订刊“优惠券”,比如自己手写一首诗或一幅对联等等;三是通知中的“培哥”指的就是本人,学生们课余无尊长,沿袭毕业了的学长们的戏称,而用“培哥”的称呼也吻合“微故事”的轻松调侃色彩。
经过一学期的训练,我发现“微故事”有意想不到的“功效”,竟把学生们的德育、智育、美育总体提领起来。
德育:管理是严肃的爱
每当想起放学后培哥的身影,总会让我们不寒而栗。“哎呀,培哥又要让我们留下来了!”同学们窃窃私语。果然,第四节数学课后还得留下来。数学老师后来就习以为常了。“是你们培哥又要留你们吗?”“是。”全班异口同声地说道。“数学老师,要不你多拖拖课吧,这次我们不怪你。”有同学小声地建议道。只见数学老师狡黠的眼睛一闪。“好,我们接着讲课。”放学铃响了,只见数学老师向我们挥了挥手,说:“祝你们好运。” (陈海强)
一直在不紧不慢地背着《离骚》,谁知道老师要我们马上默写《氓》。正在辛苦回忆时,老师说:“不会背的自己出去外面走廊背。”因为自己真的不会背,所以我迅速拿起书走到外面。一阵风吹来,我立马知道现在已经是冬天了,天上还偶尔下了几滴雨,伸出手去接凉凉的。可能是温度让脑子更清醒,让自己更有前进的动力,没用多少时间我就背下了《氓》。(肖雅彬)
语文教学管理中的细节数不胜数,但如何做到精细呢,这对老师来说确实难以把握,在我的教学管理实践中,主要靠规则。我把规则分成两个部分:一是程序,即该做什么,怎么做;二是制度,特指规则中警示学生不该做的事情,包括做错了怎么办。我美其名曰“基本法”。
陈海强同学写的微故事是写“留课”,上学期期末考临近,为了让大多数同学语文成绩能明显进步,我采取“留课”形式,陪着学生们一起“补读”和“补默”。为了不使初衷太霸道和强势,我动员的时候说:“刚下课,食堂太挤,你们也买不到饭菜,我们可以多读20分钟。人在饥饿的状态背书效果最理想;而且此时校广播台的钢琴曲刚播出,伴着音乐读书,人生大享受啊!培哥也陪你们一起享受。”动员之后就定方案,即背诵的量和默写的质。这样试了十次,效果还不错,学生也尝到甜头,有部分家长还打来电话表示支持。
肖雅彬同学的微故事是写“背书”。在“基本法”中,不会背书或不及时背书会受到适当惩罚,这次的惩罚是到走廊上站着背书。我的“动人”解释是“让全年段都知道你的刻苦”。这样做的好处是让会背的有荣誉感,能安静的在教室里默写;其次是让不会背的同学有紧迫感,下次不会再犯。教学管理有松有弛,但总体应是严肃的,对学生的“惩罚”不能娱乐化。我的体会:管理,先把学生当“傻瓜”。当然,不是真说学生傻,他们聪明着呢!但制订“基本法”时就要假定所有人都不聪明。规则做得不细、不透,学生就可能心存侥幸。
智育:告别“哑巴语文”
一天,班里的同学都像往常一样被语文老师留下背文言文。当晚,在宿舍,林海强同学在熄灯后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放着好好的觉不睡,突然念道:“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生管老师在门外看了看后,摇了摇头,便无语地离开了。午夜时分,大家鼾声正起,我起身小解。回来时,正欲关门,突然听见海强兄喊了一声:“岂不痛哉!”惊得我一身冷汗。(陈俊豪)
七班的背诵秒秒算开始了!培哥计时,俊豪用23”29完成《离骚》第二段,伟东因紧张耗时1’43”37,毓新以43”49暂居第二。很快,比赛进入胶着状态,伟东与毓新以34”33获胜。就在大家以为一切已成定局时,学霸江河以23”48差点撼动俊豪的地位。迫使俊豪再创新高,仅用时22”34。最后,他拿到培哥的奖励:一张电影票。(黄晓娜)
语文教学能不能让学生从“哑巴”走向“响亮”呢?我在本学期的尝试首先是推行课前荐读,让大家按座号上台演讲。其次就是经典文段诵读。诵读似乎与提高语文成绩没有直接联系,但是诵读能培养良好语感,能增强学习自信,同时能积累名言警钟,提高作文水平。
陈俊豪同学的微故事写的是背《兰亭集序》的例子。这则微故事期末被评为一等奖,奖品是水杯一个。这则小故事写得形象动人的原因在于“岂不痛哉”四个字上。情景错位会产生美,同时也体现班上开展的背诵活动既“痛苦”(即“折腾”人),也“痛快”(即会背的感觉真好)。
黄晓娜同学的微故事写的是“背诵秒秒算”,这里补充说明一下,为了提高大家背诵的积极性,我开展了“倒背如流”“流水背”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刚好万星影城与我校联合举办观影征文活动,我把获得的赠票当作奖品奖给仅用23”29的陈俊豪同学。为什么要选择《离骚》这篇文章呢?因为我把《离骚》“戏称”为高中阶段最难背的文章,鼓动他们“上了大学,可以把背诵《离骚》当作晚会节目保留下来”。
美育:领会“难言”的精彩
如同往常一样,39号同学羞涩地捧着阿来《尘埃落地》轻声细语并保持此姿态完成了此次荐书。不过座下和者寥寥,培哥说:“其实这本书中有一些的描写。”我们一听齐刷刷地睁大眼,等待培哥的下文。“老师,《白鹿原》也有啊!”钟炜靖挥动着手中的书,娇羞地说道。倏地,全班笑翻了。(林婕)
培哥讲到《红楼梦》“送宫花贾琏夫妇白日宣***”一节,很“猥琐”地问宝玉第一次性经历是几岁。同学们异口同声“九岁”。我嘴快补了一句:“在第六回”。说完看见培哥很有深意地看了我一眼。又讲到薛蟠有龙阳之好,调戏柳湘莲,遭到苦打。我扯着同桌袖子,深情看着她,戚戚地说:“亲爱的,你为何离开我?”原本嘈杂的教室顿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笑声。培哥说:“海林是个老手啊!”我羞了……(郑海林)
这两则“微故事”共同提到一个话题:“性。”是文学恒久的母题,一直是被阐述和颂扬的对象。如何跟学生们讲“性”,如何把握讲“性”的尺度,一直以来是困扰我的问题。本学期班上开展了名著荐读活动――我在卓越网上代学生们购买了44部书,然后每天由书籍持有者向同学们荐读。而这些荐读的书中,不能回避的似乎就是小说中的“性”。
在林婕同学和郑海林同学的微故事中,我最后都把“难言”的“性”娱乐化,让学生发笑。现如今与“性”有关的文字描述或***片在电脑里比比皆是,回避肯定是回避不了的,只好正视。我通过文学作品的鉴赏,告诉学生“性”对于《红楼梦》薛蟠、贾琏之流无异于道德败坏、诲***诲盗,但是对于《白鹿原》中田小娥的“性”则有求***、求生存的一面。“性”有本身的文化营养,“性”是爱的进一步,“性”的基础是爱,否则与动物无异。
语文故事篇4
有一天晚上,兰兰正在睡觉,迷迷糊糊听到耳边传来吵闹声。
“你天天在我身上画来画去,写来写去的,有时,写错了字还用橡皮小弟擦在我身上,把我的皮剥了一层又一层,可疼了;甚至有时更过份了,不仅把我的皮擦破了,有时还流血呢!呜……呜呜……”语文书伤心地说。钢笔大笑起来:“哈哈,那是你活该。你想想,我饿了,兰兰姐姐喂我喝水,嘴脏了还帮我擦,你呢,什么都没有!哈哈……”语文书听了伤心地大哭起来:“啊……姐姐不爱我了,呜呜……呜呜……”“哭哭哭,就知道哭,哭有什么用!”钢笔骂语文书。这时,语文书一下子停住了哭声,骂道:“‘大尖嘴、刺嘴大姐’这俩外号还是兰兰姐姐给你取的呢!你牛啥呀?哼……”“什么,你在说什么……”钢笔大声囔道。
这时,兰兰姐姐被吵醒了,一骨碌坐起来,看了看时间说:“半夜三更的,谁在吵呀,还让不让人睡觉的?”耳边传来细小的声音,她想:不对呀,吵架声为什么会那么小呀?她随手打开书包,看见了钢笔和语文书,对她们说:“干啥,你们吵什么呢?”“啊……是兰兰姐姐,你一定要替我主持公道呀!”语文书说。“怎么啦?”兰兰问。“钢笔骂我?”“是吗?”兰兰问钢笔。“语文书也骂我!”“你们为什么骂对方呢?”兰兰姐姐问。钢笔说:“她骂我呗!”“你呢?”兰兰问语文书。语文书回答道:“因为他擦破我的皮了,弄得我好痛好痛,所以……”“芝麻大小的事干嘛吵呢?就不能互相谦让吗?非得大吵大闹,能解决问题吗?……”
听了兰兰姐姐的话,语文书和钢笔都感到很愧疚,主动向对方赔理道歉,并且握手言和,大家会心地笑了。
从那以后她们再也没有吵架了,每天快快乐乐地陪兰兰姐姐上学了……
(完)
作者:黄慧琳
备注:
语文故事篇5
我在三年多的语文学习过程中,经历过许许多多的成功与失败,现在我把其中一个故事跟大家分享!
我从小就在爸爸妈妈的"极度"呵护中长大,他们从不敢说我一个"不",因此,我养成了好胜,怕输的性格,所以,我从不敢在课堂上发言,因为我怕答错.可是,一堂特别的公开课,把我改变了.
记得刚升上四年级,开学不久,我们班要上一堂公开课.上课铃打响了,班主任陈老师带着微笑走进了课室.我像以往那样,一声不响地坐在座位上听着老师和同学在非常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一问一答,看着同学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我的心痒痒的,手也慢慢上举,但又马上缩回去.我怕呀,说错了怎么办?会被同学们取笑的.不管对与错,老师那中肯的评价,和蔼可亲的笑容,又叫我把小手举起来.老师好象看穿了我的心思,马上提问了我,我鼓起最大的勇气,低着头,结结巴巴地把问题回答了一遍老师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我,我心理美滋滋的,原来我也能行的.接下来,我又参与了几次抢答,其中确实有错的,但是.老师那中肯的评价,让我明白到错的原因,也学到了思考的方法,我的心是舒甜的.课后老师也找我谈了话.使我明白了:"失败乃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积极举手发言,不懂得问题就问老师,我的语文成绩就更好了.
语文故事篇6
一、通过故事,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把故事有机融入到学科教学中,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有益充实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真正与生活交融,让语文课堂源源不断地涌进生活的清泉,把多彩的生活当作语文的广阔课堂,引领学生在与语文亲近中体悟生活,在对生活的体悟中亲近语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请学生根据故事的主题、故事的人物、故事的类型等方法搜集故事。在搜集故事的过程中,要翻阅大量的故事资料,要筛选哪些故事是符合条件的,哪些是不符合的,在筛选中提高了信息整合能力,而且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的语文课程资源。结合单元课文的特点,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学生通过家庭阅读、建立家庭小书柜、班级***书角、学校***书馆、好书交换场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了突出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时代感,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地把报刊、杂志、电视等反映时代风貌的故事引入到教学实践中。
语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发展、完善于生活。教师凭借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故事实施生活化教学,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操。这样的教学将学习活动介于学生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是真正的内部动力驱动下的主动学习。
二、通过故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 听故事,培养学生听辨能力。
听是说的基础,孩子听取了丰富的信息,再经过大脑的整理、提炼、形成语言的源泉。听的能力直接影响语言表达,传统教育的最大失误之一,就是在学生还没有学会如何倾听时,讲课就开始了。学生首先应该学习的技巧是听课,只有有效地听课,学习才会进步。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是我们国家教育的精粹,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听”与说、读、写同样重要。通过听故事,可以训练学生对语言的听辨能力和概括能力,促使他们养成边听边思考的好习惯。
2. 讲故事,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是语文训练的重要内容。口语交际的特点是“双向互动”,在合作、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虽然说口语交际可以表现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课程标准把它作为***的内容来阐述,教材也安排专项的训练,可见,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口语交际训练的有效性在于提供真实的或虚拟的交际情境,而故事恰恰符合了这样的教学要求与条件。学生可以通过听讲故事、演故事、评故事等方式,达到口语交际的训练目的。
3. 写故事,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随着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故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大胆创造,编出生动有意义的属于自己的故事。围绕“故事”进行写作练笔,是成功的教学经验。基本形式有:看***写故事、给开头写故事、续编故事、读儿歌、古诗写故事、组合词语写故事、模仿生活情景写故事、观察生活现象写故事、故事新编、自由创作故事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记自己的成长故事、班级成长故事等。学生写故事,也就是在写自己的生活、愿望、灵感,学生建构故事必然要融入自己的情感态度,从而反映了自己的人格,完善生命意义。
三、通过故事,实现语文人文性的追求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包含了情感、态度、兴趣、道德情操、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文化品味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抽掉人文精神,只有在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步入了排列组合文字的死胡同。”
通过阅读,让学生感悟人生,完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留下了无数个具有启迪、教育意义的经典故事,故事在讲述和倾听中强有力地塑造着一个人乃至全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故事,塑造了儿童美好的心灵,为儿童的心灵成长注入了一泓活水,提供了必需的精神滋润与营养。学生从故事中得到了判断是非的能力,找到了行动的榜样,心灵变得更美好。他们会因之表现出爱劳动、爱集体、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尊敬老师、孝敬父母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美好的人格品质。
四、通过故事,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语文故事篇7
一、“***文”的内涵理解
“***文”即***片和文字。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的每一单元中都设置了完整的教学故事,这一故事配有生动形象的***片,每幅***片都配有相应的文字。这里的“***”包括静态和动态的***,涉及教学挂***、教学卡片、教学视频、PPT、简笔画等。“文”指中文、英文,涉及书面文字、口头文字等。教师要采取恰当方法深刻揭示***片和文字的意义,从***片和文字入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效果,达到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目标。
二、“***文”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作用
(一)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儿童具有独特的心理年龄特征,善于模仿,好奇心强,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但他们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控能力很差,在复杂语言的理解上也存在困难。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儿童这一特征不断变化活动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学习保持兴趣,因为对儿童来说,保持兴趣比培养兴趣更重要。①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因为兴趣可以让学习者长久保持英语学习的动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兴趣是最重要的,让儿童快乐起来是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第一要素。只有让儿童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们才能激励其进一步学习。②因此,感觉到快乐是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源泉。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配备了大量丰富、形象、生动、直观的***片和文字,与教材相配的教学CD更为学生提供了声形并茂的教学素材。这些***文首先抓住了学生的视觉,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感觉到愉快。置身这种愉悦的英语学习氛围中,容易培养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③可见,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思维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推理、分析等能力。教材中的***文并非简单的***片和文字,它们蕴含丰富且深刻的信息,儿童难以直观发现,这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深入挖掘***文中蕴含的深刻信息。教材中的***文不仅是儿童的首要兴趣点,也是教师开展故事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带领学生主动观察***片、分析文字,逐步深入故事、理解故事。学生从***片和文字的观察、分析中,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景、情节等线索,培养观察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三)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发展学生阅读技能
随着时展,听和说的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新课标在课程目标及分级标准中多次提到“能在***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在教师的帮助和***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讲述简单的小故事”、“能借助***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等。可见,阅读技能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④在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片,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听、思考,这是语言的输入,学生的回答是语言的输出。输入和输出都是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让学生专心听,开口说,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文为突破口,增强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阅读技能。
三、“***文”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运用的案例
***文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作用是怎样体现的,下面以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Module 8 Unit 1 Is it a monster》⑤一课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一)借助***片,设置问题,整体感知故事
活动一故事的引入从一首chant开始,教师提问:“What animal is it in this song?”学生脑海中留下了cat的印象。接着,教师出示一张逐步呈现的cat kite***片,让学生猜What's this?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观看视频,再进行回答,逐步呈现的猫型风筝让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大胆猜测。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整体感知了故事,激发了学生深入了解故事的兴趣。活动二故事的导入则是在活动一故事学习的基础上设置问题,In the second story, is Sam flying a cat kite? 这一问题涉及故事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听,培养学生学会抓核心内容的能力。
(二)逐***分析,问题引领,深入解读故事
本单元活动二的故事中共有六幅***,每幅***都蕴含有不同的信息。教师逐***分析,每幅***都设计了不同问题,带领学生主动探索,深入理解故事。
T: Look at picture 1. What can you see in this picture? Are they happy? What do they say?
T: Look at picture 2. What animal can you see? What do they say?
T: Look at picture 3. What animal? Is it a dog?
T: Look at picture 4. What animal can you see? What does this girl say?
T: Look at picture 5. What are they doing? Why? What’s happened?
T: Look at picture 6. This is our friend, Sam. What do they say?
问题的设置要符合***片信息并切合故事内容,教师要根据问题难易决定教学策略,容易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回答,较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先听录音再回答,也可以让学生回答出关键词。
(三)利用***片,灵活操练,巩固复习故事
故事学完以后,学生只是理解了故事,还没有真正达到能读、会说故事。教师利用课文中的***片,抽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设计了Fill in the blanks的活动。在***片的帮助下,这一活动让学生迅速调动大脑的记忆系统,回顾故事线索。接着,教师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六张课文卡片及关键词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故事。角色扮演为本节课英语的学习创设了真实的环境,让学生不仅会读、会说,并且能演,满足了不同智能学生的要求,发挥了学生主体性,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四、结语
“***文”不仅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更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助手。“***文”就像“脚手架”,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发展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技能,而教师要引导学生爬上“脚手架”,并最终撤掉“脚手架”。
注释:
①王电建,赖红玲.小学英语教学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5.
②王笃勤.小学英语教学法导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14.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语文故事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故事元素;人教版;中段教学;应用策略
语文学科是一门知识容量大、想象性和创造力都非常强的自然学科,小学生往往由于认知水平和学***验限制,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障碍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教学品质一直是广泛受到关注的教育命题。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入故事元素,使小学语文课堂焕发新活力。
一、故事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应当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上,促使他们在学习兴趣的驱使下自觉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元素,在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一些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趣味故事,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孔子与门下七十二弟子的故事,如孔子误会颜回、孔子与子路、孔子与子贡的故事,以激起学生对孔子这个人物的兴趣,在学生想要进一步了解孔子的基础之上再开展本次教学就容易得多了。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故事元素十分丰富,有一些课文本身就讲述了一个故事,例如《孔子拜师》《开天地》《陶罐和铁罐》等。选入教材的文章包括小说、寓言、童话等多种文学体裁,这为教师开展故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莫大的便利。
除了本身就是故事的课文之外,教师在讲解一些散文、古诗时,也可以从作者身上出发,挖掘与作者有关的人物故事,进行良好的课堂导入。例如,在教学《望天门山》一课时,教师可以讲一些与李白有关的小故事,如赠汪伦、酒中仙、力士脱靴、水中捞月等,激发学生学白古诗的兴趣。
二、课本剧表演赛,升华学习品质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正处于成长旺盛期的孩子们总是在椅子上坐不住,上课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喜欢动来动去。倘若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采取灌输式教育,必然是无法获得学生支持与配合的。虽然小学生的纪律意识和约束力较差,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还能够比较明显发现的地方在于:小孩子们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较强,一些需要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总是能引发他们无穷的求知欲望。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大赛,将教材上那些情节曲折、趣味盎然的故事表演出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印象。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王尔德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还原课本内容、融入个性创意的舞台剧表演任务:学生自由结合成表演小组,每组控制在4~6人,各组给一周时间,尝试组内互相合作,就剧本编写、角色分配、舞台布置、道具制作、排练活动等展开分工合作,在下一周语文课上进行汇报表演。每组推选出一位小组长,适时向教师汇报本组的排练情况、请教如何解决排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课本剧表演,学生加深了对课文中故事情节的印象,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进一步升华了课文学习品质。同时,故事排练过程中,学生需要自编、自导、自演,这一过程也有助于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阅读课外故事,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了中高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应低于145万字的要求,在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教好教材上的课文,还应当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增长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所阅读的书目应当符合其识字实际和学习需要,推荐《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格列夫游记》《西游记》等故事书再适合不过了。这些小说、童话、寓言故事简单易懂,同时又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意义,组织学生阅读这些书籍,不会使学生感到排斥,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何乐而不为呢?教师在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找准学生的阅读兴趣点,以求一击即中,切实实现教育目标。
我们倡导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应用故事元素,但是教师需要端正教学态度,切记不可乱用、滥用。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仍在继续,除了故事元素之外,我们还有很多新思想、新技术、新理论可以应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如何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依旧需要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持续探讨。
语文故事篇9
故事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讲授的内容穿插简明、短小的故事,以说明注解强调所讲内容,或者干脆就用故事内容代替讲课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直接从故事中悟到蕴涵的道理,掌握其中的知识技术等的一种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在讲演《语文教学的启示》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富有生动性,即语文教师要会讲故事”。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小学生,更爱听故事,因为故事本身具有的形象性可以熏陶学生、感染学生。不言而喻,生动的故事胜过抽象的说教,没有人会欣然接受枯燥的说教,也没有人会拒绝精彩非凡的故事。因此,我常常在语文教学中尝试着给学生们讲有意义的小故事。
一、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故事与语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在一节极为普通的语文课堂上,老师给学生讲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朱熹所说:“教人未见乐趣,必不乐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例如,我在讲《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课时,先给学生讲了季羡林帮学生看行李的真实故事:
当时,季羡林在北大任副校长,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季羡林先生从这里路过,学生看季老穿着朴素,还戴着北大的红校徽,断定这个人是学校的老校工,就主动向季老招呼说:“请帮我照看一下行李好吗?我去办点事。”季老回答说:“行!不过要快点回来。”结果这位大学生好久不见回来,季老无奈,正好手里拿着一本校刊就顺便阅读起来,一本刊物看完了这位大学生还没有回来,季老只好在这位大学生的行李旁忠实地守候,三个多小时后,这位大学生终于回来了。几日后的北大开学典礼上,这位年轻的学子才惊讶地发现,***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这种带有趣味性的小故事,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调节课堂气氛,让语文课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下去。
二、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陶冶学生的情操
例如,我在教学《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之后,让学生讲母亲如何关爱自己的故事。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母亲早出晚归辛苦劳作,为了养育自己,母亲付出很多;有的说,在自己生病的时候母亲如何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有的说,为了多挣一些钱,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仍然在灯下做手工,日夜操劳……通过教师讲故事或者让学生讲故事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陶冶学生的情操,达到思想教育的效果,教育学生懂得关爱他人,感恩父母。
三、讲故事,可以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我在教学《匆匆》这篇课文后,让学生明确本文 “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的中心思想。为了让学生对这个中心思想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了名人珍惜时间的小故事:
爱迪生珍惜时间的故事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可以教育学生知道时光匆匆,要懂得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四、讲故事,可以积累作文素材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故事,无形中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成为学生作文的素材。例如,我在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时,给学生讲了贝多芬搬家的故事:
1792年,22岁的贝多芬第二次从故乡德国的波恩来到音乐之都维也纳,选择了一家房屋陈旧的寄宿店住下。他刚把行李和租的一架钢琴搬进来,就开始练习弹琴。天黑了,寄宿店的女主人怒气冲冲地推开他的房门,大声嚷道:“先生,你能不能歇一会儿?你这琴声让人没法安宁,我的丈夫还正病着呢!”“我并没有弹多久啊!”贝多芬申辩着。“还没弹多久?至少也有5个小时啦!”女主人下了逐客令。当天夜里,贝多芬就搬到别处去了。搬到新地方后,贝多芬仍然勤奋地练琴。由于弹琴的时间太长,手指常常发热。他在钢琴旁放一盆冷水,弹一会儿就把手放在冷水中浸一会儿,之后再把手上的水甩掉,继续弹琴。他不懈地弹琴,不停地浸手,不断地甩水,洒到地板上的水积少成多,最后从缝隙中漏到楼下房东的屋子里。房东为此与他吵了起来,贝多芬又得搬家……
语文故事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 寓言故事 教学实践
寓言故事指的是那些通过简短精悍的文字来表达一个做人处事的道理。寓言故事是我们都不陌生的,古今中外,寓言故事在文学史上都有一定的代表作,比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伊索寓言》、《掩耳盗铃》、《揠苗助长》等。伊索寓言的教学对象一般为小学生,因为寓言跳不出故事的框架,而对故事存在着强烈需求的往往是心智还不健全的小学生,毕竟对于中学生来说,童年的告别也让他们与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告别了。因此,作为小学语文里面的一个独特的教学内容,它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是教师教学反思的一个重中之重。寓言故事在篇幅上是比较短小的,而这就给学生理解故事内涵带来了一定的不便,而寓言故事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故事里面的道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寓言故事的教学困难来进行教学设计。
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寓言内容
正如前文提到的,一般的寓言故事在篇幅上都是比较短小精悍的,它不像学生日常阅读的一些课文一样在字数篇幅上比较长,它通过概括性的语句,亦或是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将整个故事所要表达内容和意义表达出来。寓言这样的篇幅文字形式,就给学生的课文理解和学习造成了困难。针对学生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进行课程安排设计时,要注重寓言大意的疏通性讲解,从而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理解寓言中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意义。毕竟,如若学生对于寓言所要讲述的内容都不能理解知晓,那么,他对这篇寓言故事的学习是不成功的。那么,教师要如何去疏通文章大意呢?教师可以通过关键字词的解释,固定语句的阐释讲解来进行,例如,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教师可以通过对“揠苗助长”这个名字来进行阐释,揠苗助长首先是一个成语,用以形容那些急于求成而违背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或事,“揠”,又通“拔”,“提、拉”的意思,苗“禾苗”,“助”帮助,长“长大、生长”,揠苗助长字面意思就是通过提拉禾苗来帮助禾苗生长。《揠苗助长》的内容大致为: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往上长。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办法帮助它们生长。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地拔,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他回到家里,十分疲劳,气喘吁吁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我帮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他的儿子听了,急忙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二、通过生活实际,来让学生体会寓言故事内涵
寓言虽然篇幅短,字数少,但它要表达的故事内涵绝不输于那些篇幅上,字数多的文章。寓言故事所要表达的道理和内涵往往简单易懂,但又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又会经常去犯错的地方。寓言故事的存在的一个重大意义,就在于它对于人的一个教育意义,尤其是对小学生、儿童、孩子的思想启蒙意义。寓言故事所要表达的内涵往往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比较贴近的内容,比如《揠苗助长》是关于农民种农作物的故事,《掩耳盗铃》是小偷偷东西的故事,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里都见到过,亦或是遇到过的事情,因此,对于寓言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来进行教学,比如教学《掩耳盗铃》时,可以让学生反思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犯过与故事中小偷类似的错误,比如偷吃了零食却忘了擦嘴巴;说完成了作业,却不见把作业交上来,等。
三、注重扩展性延伸教学
小学语文课本里所涉及到的寓言故事往往是有限的,因此,寓言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也是有限的,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给学生做一些延伸性的教学,比如给学生推荐一些寓言故事书,比如《龟兔赛跑》、《自相矛盾》、《农夫和蛇》、《会飞的乌龟》、《北风和太阳》、《农夫和金鱼》、《东郭先生和狼》、《混水摸鱼》、《狼与逃进神庙的小羊》、《狐狸和樵夫》。此外,还可以改写寓言故事。改写寓言故事的教学环节,可以根据寓言故事的寓意具有深刻的教训性、角色少和形象夸张可笑的特征设计。例如,《狐假虎威》这则寓言故事讽刺老虎的凶残、愚蠢和狐狸的狡猾、仗势欺人的可恶行为。因此,利用寓意的多面性可以在故事中增加角色,给人以更多的教育。如在小动物看见老虎来了纷纷逃走时,一只犀牛来了,它建议老虎站在旁边观看,让狐狸自己向前走,结果老虎恍然大悟。因此,可以根据自发的寓言故事编写和设计,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寓言故事的叙述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总结】
寓言故事是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的,它对于健全学生的任何,启蒙学生对道德教育的思考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对故事大意的理解,要求学生对故事能够有一个好的掌握,从而让学生在故事中真正的做到东西,而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得过且过。
【参考文献】
[1]苗增科 寓言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课外语文,2012,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