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综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公平性的相关概念界定与内涵分析、公平性的分类以及公平性原则三个方面对公平性理论进行分析。首先将帕累托的效率公平观作为其公平观,其次通过对公平性理论研究进展的分析,为公平性的分类做好理论基础。将公平性分类为税收公平与投资公平以及起点公平、规则公平、结果公平。最后,对公平性应该包含的几项原则性的规定进行阐述。
【关键词】 公平性 概念界定 分类 原则性规定
一、公平性的相关概念界定与内涵分析
1、公平的概念界定
公平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是道德和法律的核心问题。但是公平是什么,一直以来各个领域都对其有不同的解释。中国文化中对公平的解释是公正、不偏不倚。例如《管子・形势解》:“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
然而,对于公平的解释,西方则更侧重于经济学中的公平,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福利经济学的公平观。福利经济学本身就是关于公平的一个学科,但是在福利经济学派内部也有不同的观点。其代表人物包括罗尔斯、帕累托、瓦里安和弗利等。在罗尔斯的公平观中,正义是其评价的价值标准,也是收入分配的准则。他强调公平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不能以损害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获取自己的利益。瓦里安和弗利二人均以个人的情绪作为判断公平的准则。具体来说,瓦里安认为,在分配中没有一个人羡慕其他人,那么这种分配就是公平的。弗利则是用相反的情绪――嫉妒作为公平的判断标准的。帕累托则是从效率的角度认识公平的,这一点与罗尔斯和瓦里安、弗利不同。他认为,对于某一种经济资源配置,在不使任何人情况变坏的情况下,不能再令某些人情况变好,这种配置就是最优配置。这种状态也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通过比较福利经济学家的公平观,我们可以看出罗尔斯的公平观更符合对公平的理解,更合乎正义的标准,但是人类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很难做到获得利益的同时不损害他人的利益,而且公平的标准也是不断将修改的,所以罗尔斯的公平观具有非常严重的理想主义。其实,瓦里安和弗将羡慕或者妒忌作为公平的价值判断准则也是理想主义的,并且是唯心主义。为了不让公平影响效率,帕累托提出了效率的公平观,但是与罗尔斯的公平观相同的是,资源配置活动很难做到使一部分人受益而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所以帕累托的公平观也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综上所述,福利经济学派的公平观理想主义色彩比较浓厚,但是却为我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一条公平准则,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相比较而言,在经济现象中帕累托的效率公平更容易衡量,因此将其作为本文的公平观也更符合今后经济学意义的解释。
2、公平性理论
公平性理论是1965年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约翰.斯塔希.亚当斯(John Stacey Adams)首次提出来的。该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员工的激励程度和直觉比较之间的关系,亚当斯认为员工的激励程度的大小跟自己和参照对象的投入报酬比例的主观比较感觉有关。
公平性理论中指出,不仅仅是实际工资报酬的多少可以影响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人们对于报酬分配公平与否的感觉也会影响。人们总会下意识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得到的报酬与他人比较,并作出公平与否的判断,进而指导行为。
亚当斯认为:职工的积极性取决于他对于分配结果的公平感,而职工的公平感取决于一种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职工在进行比较时通常采用投入报酬比这一指标,而投入报酬比指的是所获得报酬与所做的投入的比值。所谓横向比较,又称作社会比较,职工将自己的投入报酬比与他人的进行比较。所谓的纵向比较,是指职工将自己的投入报酬比与自己在历史上某一时期的这个比值进行比较,因此也称为历史比较。
事实上不仅仅是企业里面的职工,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将自己的投入报酬比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之后,如果相等,便会感觉自己受到了公平待遇,从而心理平衡,工作积极性会提高,反之,便会感觉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从而产生怨恨情绪,影响工作积极性。
3、国内外学者对公平性理论的主要研究综述
关于公平性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国外学者对其研究较多。首先,在公平性理论的发展方面,Bies和Moag(1986)首次提出了交往公平性,认为交往公平性包括诚信、礼貌等人际交往因素;Elizabeth C. Clemmer(1988)第一次提出了服务公平性概念,并且认为服务公平性也包括结果公平、程序公平、交往公平三个方面;Gerald Greenberg(1993)首先提出信息公平性的概念,他认为,信息公平包括两个方面即解释和信息沟通。其中“解释”主要是针对特定程序的实施、利益结果的分配,“信息沟通”是指的是信息是否及时、充分、适合等;Sxby、Tat和Johansen(2000)认为过程公平性中包括程序公平性和交往公平性。
其次,在公平性理论应用方面,Hupperz、Arenson和Evans(1978)首先将公平性理论应用于营销领域,认为顾客在消费过程中会进行横向比较,即顾客会将自己购买过程中的支出与所得跟其他顾客比较,只有感到公平时才会对购买过程满意;Blodgett、Hill和Tax(1997)在研究顾客抱怨行为时,讨论结果公平性、程序公平性和交往公平性对再购倾向的影响。另外,一些学者专门研究公平性在服务领域的应用,例如Lapidus和Pinkerton(1995),在服务补救公平与补偿效果运用公平性理论,发现获得高补偿的顾客比获得低补偿的顾客感知公平性要高;Tax和Brown(1998)提出消费者会从服务补救措施结果公平性、程序公平性和交往公平性三个角度来评估自己是否获得公平的对待。
国内学者关于公平性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平性理论的应用,而且主要集中在企业服务方面和薪酬管理方面。首先,在企业服务方面,韩小芸和汪纯孝(2003)认为在正常服务当中,顾客的公平性感知可以分为结果、程序和交往三个方面;温碧燕(2004)在进一步研究中认为,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对顾客信任感是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且程序公平比结果公平的影响更大,但是交往公平性对信任感仍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直接影响。其次,在薪酬管理方面,赵利红(2004)提出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外部公平性和个人公平性是影响薪酬满意度的主要因素;闫威(2006)在研究薪酬差距、员工努力程度与企业内部薪酬结构问题时,运用公平性理论的横向公平理论,发现员工对于薪酬差距的关注程度越高时,企业应使薪酬差距越小,并让这种差距与员工的努力程度相关;吴联生(2010)在研究高管薪酬不公平程度时提出了高管薪酬中的额外薪酬这一指标。
二、公平性的分类
公平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对于公平性的分类有很多种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种类。确定公平的这些分类内涵和不同种类,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公平的真正意义是十分有必要的。
1、税收公平和投资公平
从财***收支的角度来说,公平性应该包括税收的公平性和投资的公平性两方面。
(1)税收公平性。国外对税收公平的研究发展较为成熟,许多学者就税收公平性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做了相应的实证研究。以下从税收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两方面进行总结和评述。
其一,横向公平。国外学者Musgrave在1959年最早提出了税收公平的经典定义,他把税收公平分为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较早研究税收横向公平的还有Feldstein等,Feldstein指出横向公平税制是对负担能力相同的人征大致相同的税,并且在二次分配后保证居民收入的等级与征税前不变。之后的学者,大都以税前收入分配和税后收入分配的排序来衡量税收的横向公平。
其二,纵向公平。税收的纵向公平,又称税收的垂直公平,就是根据支付能力或者收入对经济条件不同的人予以区别对待。税收的纵向公平比横向公平更为复杂,因为在考虑纵向公平的过程中既要考虑纳税能力相同的情况(即横向公平),又要考虑纳税能力不同的情况。因此,税收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的关系是,横向公平是纵向公平的起点,纵向公平是横向公平的深化。
(2)投资公平。***府投资是***府实现其职能的方式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中的资金需求,通过投入资金用以转化为实物资产,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府投资应该充分体现其公平性,所以其投资方向应该严格限制在公共领域,包括基础设施项目和公益性项目。由于基础设施更能贴近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府对基础设施性项目进行投资,更应该体现公平性原则,以使***府投资的结果被认为是公正合理的。
2、起点公平、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
从实现公平过程的角度来看,起点公平、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在时间上是顺次发生的,因而这种分类方式具有一定的时序性。
(1)起点公平。起点公平是指在某一过程或某一阶段起始点上的公平。造成起点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自然条件限制,是先天因素造成的,有些是社会原因影响,是后天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起点差异的问题,最终需要通过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现阶段,对于***府投资而言,只能是先照顾多数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最终再照顾到社会全体成员的根本利益。与此同时向起点较低的群体进行倾斜时,应该注意倾斜的力度与该类群体的能力相匹配,如果倾斜力度过大,则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如果倾斜力度较小,则不能满足其需求。
(2)程序公平。程序公平性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的两位社会学家John W. Thibant和Lauren Walker在研究司法环境中决策过程公平性对人们的影响中提出的。他们从中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人们在关心决策结果公平性的同时,也会关心决策过程的公平性。
在对顾客的服务过程中,程序公平性是指顾客对服务程序公平与否的判断。对于服务型企业来说,服务具有生产和消费同时发生的特点,顾客在享受消费的过程中可以参与到服务中去。服务程序公平性的提高对于增加客户满意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顾客对于服务结果不满意,服务程序公平性的提高会降低顾客的不满程度 (Greenberg,1990)。
(3)结果公平。结果公平性是顾客(职工)对服务(薪酬分配)结果公平程度的一种主观判断。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是判断结果公平性的重要原则,人们会对服务(薪酬分配)的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来判断结果的公平性。如果顾客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获得的利益与自己的投入相当、与其他顾客平等,顾客就会感到满意。但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不是判断结果公平的唯一原则,例如美国学者莱文赛尔(Gerald S. Leventhal)提出了平等原则和符合需要原则。平等原则是指,不论交易各方投入多少,都应当得到相等的分配结果,符合需要原则则指顾客得到的服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
起点公平、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这三个方面紧密联系,互相衔接,互相影响,在研究公平问题时不能将这三个方面分割开来单独研究。而且,这对于研究***府投资公平来说也非常重要。
三、公平性原则
虽然前文中提及关于公平的内涵,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解释。但是笔者认为,公平还是有一些核心的、原则性的规定的,即使这样的规定比较笼统,就像罗尔斯的“三原则公平理论”,对于公平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还是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笔者通过整理国内外文献,借鉴其中的合理和有效的部分,认为公平性原则应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享有的基本权利应该完全平等
这也是充分借鉴了罗尔斯的公平原则。笔者认为,基本权利就是人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必要的、最低的权利,是满足人们***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最低的、最基本、最需要的权利。人人享有的基本权利应该完全平等。只有基本权力完全平等的情况下,比较其它公平才有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2、机会的平等原则
笔者认为,机会的平等原则是指某一部分人拥有的生存和发展的资产、权利等越多,其对此应该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例如在税收方面,高收入群体应该负担更多的税,低收入群体应该负担较少的税。
3、差别和补偿原则
在制定公平***策时,笔者认为应该引入差异性原则。由于人无法确定其何时何地出生,不能选择其父母、家庭和种族。在出生之后就就有了性别、民族、地域、家庭、贫富等各种差别,这种差别是先天确定自身无法更改的。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国家、***府有义务实施实施一系列的***策,对这种差距进行补偿,以保障那些出生环境不力的子女享有同样的生存和发展机会。而***府的这种做法也正与罗尔斯的公平性原则相符合。
诚然,公平性的原则可能不止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不同的学者也会有不同的见解,但是笔者认为这三点原则是公平性原则之中比较基础,公平性的原则应该至少包括这三点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Adams J.Stancy:Inequity in Social Exchange. In:Lenard Berkowitz,ed.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M].New York,NY:Academic Press,1965.
[2] Hupperz J W,Arenson S J,Evans R H.l:An application of equity theory to buyer-seller exchange situation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asearch,1978(2).
[3] Bies R,Moag J.:Interactional justice:Communication criteria of fairness[J]. Research on Negotiation in Organizations,1986(1).
[4] Lapidus R,Pinkerton L.:Customer complaint situations:An equity theory Perspective[J].Psychology and Marketing,1995(2).
[5] Blodgett J G,Hill D J,Tax S S.:The effects of distributive, procedural,and interactional justice on post complaint behavior[J].Journal of Retailing,1997(2).
[6] Tax S S,Brown S W,Chandrashekaran M.:Customer evaluations of service complaint experiences:Implications for relationship marketing[J].Journal of Marketing,1998(2).
[7] Saxby C L,Tat P K,Johansen J T.:Measur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ocedural justice in a complaint context[J]. 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2000(2).
[8] Calderon Cesar,Luis Serven:The Effects of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on Growth and Income Distribution[M].The World Bank,2004.
[9] 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0] 韩小芸、汪纯孝:服务性企业顾客满意感与顾客忠诚感关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1] 温碧燕、汪纯孝、岑成德:服务公平性、顾客消费情感与顾客和企业的关系[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12] 赵利红:如何提高薪酬的满意度[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5).
[13] 闫威:薪酬差距与员工女里:基于横向公平的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2006(3).
[14] 吴联生、林景艺、王亚平:薪酬外部公平性、股权性质与公司业绩[J].管理世界,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