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技术创新论文10篇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篇1

关键词:哲学思想継电保护

2004.9再修定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自然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已经主要不再是不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相对“既有理念”而言)类发展进步模式,而是与时俱进地演化为各种“新兴发展的共性技术理念(后简称“共性技术理念”)优势”(如“数字计算机技术”升华形成的“数字化共性技术理念”等)在不同专业技术领域里推广应用类再创新发展模式。所谓“理念”就是指规律性本质特征。

本文探讨上述这种再创新发展模式中技术思想观点方法方面的一些规律性。同***治经济领域一样,自然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也需要加强构建学术民主文化氛围与健全法制法规建设,以促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的光辉典范,同样是自然科学技术研究与实施其创新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1、创新发展的同一标准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其创新发展的标准都可归结为具有内在同一性规律的统一标准。这就是哲学思想早曾倡导过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如针对自然科学技术范畴,是否适宜增补一点,即:

“共性技术理念优势”为其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所用。

这里在于强调与明确:

对于自然科学技术范畴的整体、全局意义上,无疑“共性技术理念优势”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然而对于一具体个例专业技术领域而言,则其“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即使相对于“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的形成与存在,其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往往是滞后性的。毕竟“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是创新发展的“内因、依据”,而“共性技术理念优势”则是创新发展必要适应的、有利性“外因、条件”。

2、“捷径、同化”潮流、单纯“高起点”模式的“半”创新发展

在一具体个例专业技术领域里,如果依然同针对科学技术整体、全局意义那样继续强调“共性技术理念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则容易导致忽视甚者摈弃其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研究,与满足、停滞于“共性技术理念优势”与“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相结合、单纯“高起点”模式的“半”创新发展技术进步形态。“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是“半”创新发展技术进步形态的标志特征,并无建树阻力。

该技术观点,是发达国家、先进性“共性技术理念优势”推广与追求立竿见影效益、尽早占领市场的“捷径、同化”潮流。对其产生之根源,另文分析讨论。

显然,一具体个例专业技术领域里,相对这种“半”创新发展、单纯“高起点”的“捷径、同化”潮流而言,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研究与其“全”创新发展的“高起点、高标准”技术进步形态,必然是要付出持续更多的研究与时间(滞后)代价的(技术性研究的分野,将是具体实际、明晰确凿的)。

3、“高起点、高标准”模式的“全”创新发展

在一具体专业技术领域里,如果认知与正视其“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占据主导地位时,将能够超越(而非停滞)于“共性技术理念优势”与“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相结合、单纯“高起点”与“半”创新发展技术进步形态,后来居上实现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与“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相结合,达到“全”创新发展“高起点、高标准”技术进步形态模式。“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是“全”创新发展技术进步形态的标志特征。

这一技术观点,主要包括两部分研究内容:

“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的深入性研究;

“共性技术理念”在专业个性技术领域里应用与发挥的、充分必要的个性特征形态的深入性研究。

其同“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的诞生,都是同一轮与时俱进新共识的基础。

这种技术观点之所以不可能忽视或摈弃“共性技术理念优势”,是因为“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给予对应的“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开辟了付诸实践的有利性保障条件(***“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的进步发展情形除外)。

这一技术观点将可能是发展中国家、滞后性“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研究必然后来居上的一种发展进步道路。特别是针对普通工程技术产品领域,认知、正视与研究“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及其后来居上的规律性是必要、有益的。主要是事物本身内在性质规律的客观反映。

4、“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是与时俱进认知的升华

“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与“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两者具有鲜明不同的特征:

“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是简单的、无需研究确认“精华”与“糟粕”的划分,沿袭“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体系”的全部或主体特征的,它是构成“捷径、同化”潮流模式的本质性标志(包括承袭既有遗留技术问题的无奈);

“既有理念(非优)”不符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创新发展标准,其与“共性技术理念”的结合,是有如“穿新鞋走老路”的、“半”创新发展、单纯“高起点”而非“高标准”的技术进步,不足以代表发展进步的主流。

“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困难的正是必须研究提取“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体系”中的精华部分与升华发展为先进、新颖、现实性优势特征的;它是构成“全”创新发展“高起点、高标准”模式的本质性标志与存在建树阻力的认知过程;又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其与一具体专业领域“个性技术发展理念”的“难产”并无矛盾,如当今教育领域因材施教“发展理念”的形成谈何容易;

“发展理念优势”符合创新发展标准,其与“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的结合,是“全”创新发展、“高起点、高标准”技术进步形态,经得起认真对比、论证检验与新的共识的抉择,代表着发展进步的主流。

如果说客观上必要走过前者的发展阶段,那么两种技术观点的分野在于:

前者技术观点主要反映为,在其现行“半”创新发展进步形态停滞不前;

后者技术观点则主要反映为,主动进取、持续发展进步,直至实现这一轮到位为“全”创新发展、“高起点、高标准”技术进步形态。开头善始难,到位善终亦难。

如涉及人为思想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前者反映为“共性技术理念优势”的一种绝对化倾向性;后者则反映为对于相对普遍的“优优融合互补”理念重新的共识。

5、既有技术产品垄断性消极因素的转化

在一具体专业技术领域里,如果其权威专家方面忽视或摈弃了“专业个性技术发展理念优势”研究,步入了单纯“高起点”的、“共性技术理念优势”与“专业个性技术既有理念(非优)”相结合的、“捷径、同化”潮流与“半”创新发展规律的发展道路,不承认其“半”创新发展技术形态的固有技术欠缺,不给予“全”创新发展技术思想观点方法研究以内部“技术交流、奉献”、对比论证、检验共识的机会(后者又不能以“论文”方式公开,以免可能失去本应具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所以使其“奉献无门”正是对于后者的遏制)。这些非积极性意义的反映,是否正是现实一些相对比较突出的、垄断性行业技术进步创新发展的弊病或隐患?

具体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业科学技术产品领域,现实既有“微机保护”技术产品就是典型的“半”数字保护、“半”创新发展技术思想观点方法的产物。近20多年来,“微机保护”技术产品创造累积的财富与使之成为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其代表的只是“半”数字保护、“半”创新发展相对于机电式传统保护技术产品的进步,然而如今它相对于“全”数字保护理念技术无疑又是确凿地落后了。

当前“半”数字保护、“半”创新发展的“微机保护”技术产品方面,针对不同技术思想观点方法的研究成果(“全”数字保护、“全”创新发展)的“内部技术交流奉献”请求,何以再三再五不予置理、长久给予“拒之门外”?现实是多数?于是不以为然?然而终究是局部、暂时的,因为“半”的落后保守性质是人为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

现实一些垄断性行业的“技术垄断”消极性因素反映,可能算不上是国家经济运行中“不健康不稳定”性大问题,毕竟是其深入层次意义中的具体实际问题之一。

社会主义中国现实市场经济机制下,在其主流的“技术转让”法定规范模式之外,针对“技术奉献”应该保障其具有同样法定规范的一席之地。因为在上述垄断性行业里对于不同技术思想观点方法的研究成果,敞开法定规范的、“内部技术交流奉献”的大门,直接关系到促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符合国家发展进步大局利益的。否则就为以“不予置理”来遏制“不同”研究成果问题,遗留下法律空白的滋生土壤。不难共识:

①融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优势因素等方面需要法制法规保障,传承与发扬光大社会主义本质优越性、促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因素的方面,同样离不开法制法规的充分保障。

②以“讲学习、讲***治、讲正气”的科学性,能够成为将上述向消极性方面转化了的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再予转化到积极性方面来的重要精神力量。客观上,唯有将其再予转化到积极性方面来,并使之继续发挥起支配作用的积极性意义,才是创新发展所期望的、相对充分有益的结果(也是互补融合优势)。

③对于“交流、奉献”目的的、不同技术思想观点方法研究成果,试建议:可否请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等部门给予同样奉献爱心的关注,随时充分敞开“内部技术交流奉献”的大门,将可能建树中国市场经济机制又一本质特色。

④与此同时,如果国家专业大企业,对于针对现行技术产品的固有技术欠缺请求“内部技术交流奉献”者,是真诚欢迎(而非“拒之门外”),这样不仅与国家反技术垄断法规精神完全一致、更是维护中国市场经济机制特色的、模范的具体贯彻执行者。

在“三个代表”思想精神指导激励下,中国***、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已经做出与继续展示自己典范的光辉,也是中国科学技术研究与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篇2

摘要:产品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多学科的交叉。文章从企业微观层面对与产品创新有关的功能、客户需求和实现创新的几个维度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企业在任何一个方面的改进和提高都对产品创新的最终成功有着促进作用。

一、引言

本文对产品创新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解析,并讨论了实现产品创新的几个维度和产品创新的悖论,希望纠正过于重视设计技巧,而忽视方***研究的误区,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思考,共同探索实行产品创新的有效路径。

二、创新与产品创新

1.创新。目前,国内学术界公认“创新”的概念来源于熊比特的创新理论,比较权威的“创新”定义有两个:

(1)2000年,联合国经合组织“在学习型经济中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报告中提出:“创新的涵义比发明创造更为深刻,它必须考虑在经济上的运用,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到经济领域,它才成为创新”;

(2)2004年,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在向***府提交的《创新美国》计划中提出:“创新是把感悟和技术转化为能够创造新的市值、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标准的新的产品、新的过程与方法和新的服务”。

从创新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只有实现经济价值的发明创造才是创新,所以,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企业,而企业经营则应该一切围绕产品创新展开,产品创新能力已成为保持企业竞争力和维持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

2.产品创新。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是否为创新产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判别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自主创新和改进创新两大类。自主创新是指提出全新的产品工作原理或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自主创新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性,尤其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自主创新的风险也成倍增加。

所以,很少有企业有这样的实力进行自主创新的设计开发。改进创新则指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对相应结构、参数进行改良设计,这是产品创新中最为普遍和常见的一类另外,即使对本企业而言是自主创新的产品也有可能在别的企业已经不是原创产品,也有模型可以参考,所有完全意义上的自主创新已经很少,99%以上的产品创新都属于改进创新。文献也指出很多结构性创新只是对原有技术进行适当性改进。就可以带来了很大的竞争优势。

对消费者而言,并不在乎产品是自主还是改进创新消费者关心的是产品是否价廉物美,是否很好地实现了所需功能,是否带来了新的情感冲击。是否赋予了生活新的意义,尤其是买方时代的到来,消费者的需求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和多元化,给企业的产品创新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无论是从企业角度还是消费者角度分析,产品创新的目标都是实现功能创新对企业而言分为完善已有功能和创造新的功能,对消费者而言则分为实用功能创新和情感功能创新。另外,因为产品设计阶段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从根本上决定了产品的功能、质量、全成本、环境相容性和交货期等影响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所以产品创新很多时候指的是产品的设计创新。

三、产品功能

产品功能是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特定功效和性能,也是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主要依据。在早期,产品功能主要指的是产品的实用功能,其目标是满足消费者的生理需要。通过对设计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产品功能的相关理念主要来源于价值工程理论,该理论认为功能是产品的核心和本质,是产品竞争力的首要因素。具体产品结构只是功能的不同表现形式,而且遵循“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原则。在以生产为导向的卖方市场形态下,产品首先要满足消费者的功能需求。

然而,随着设计和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种类日益繁多,市场形态逐渐转变为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买方市场。在买方市场形态下,仅仅依赖产品使用功能方面的创新已经不足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这是因为市场上不同品牌的同类产品在功能、质量、价格等基本品质方面已经差别不大,产品同质化趋势非常明显。另外,现代社会亦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产品如何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日益显得重要。因此,产品功能的内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不仅要包含产品的使用功能,而且要包含满足消费者感性需求的情感功能,即形式不但要追随功能,而且要追随情感。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产品类别,实用功能和情感功能的侧重点不同。如工业产品的多数用户是企业,更强调的是可靠地完成某项使用功能或具有某种特有属性。情感功能的诉求降为其次:而日用消费品的选购则与消费者的情感息息相关。

四、客户需求

开发何种产品功能,与客户需求息息相关。因为只有经过市场检验的创新才是成功的产品创新。客户需求促进产品功能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促进客户需求的不断演化。同时也改变其消费方式,两者互为表里,共同促进产品的不断创新。

1.客户分类。对企业而言。产品的客户可以分为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外部客户主要指产品的最终使用者,即一般我们常说的消费者、顾客或客户,其需求一般映射为产品的功能需求,包括使用功能要求和情感需求,如审美、价格、环境等:内部客户为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管理人员以及零部件供应商、产品采购商等,其需求一般映射为产品的技术、结构和设计开发周期等需求。

内外部客户的需求都需要引起产品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但相较而言,内部客户需求较易获取,需求信息的表达也比较清晰,而外部客户需求的获取难度则大的多。且外部客户一般采用自然语言描述其产品需求,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因此其需求信息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对外部客户需求信息的研究是实现产品创新的关键,也是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如不特别指明,客户即指外部客户。

2.需求获取模式和方法。确定产品客户需求的方式主要有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两种模式

技术推动模式是通过对技术发展规律和消费趋势进行预测,从已有产品内部分析人手。以技术推动的方式获取客户需求,进而确定产品的开发规划和技术路线。Sony公司的奠基人AkiaMorita认为:“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要引导用户,而不是问用户需要什么。用户不知道什么是可能的,而企业知道”。即产品设计的原始需求和构思来自于企业自身,企业通过自主的技术创新来创造新的需求或者更好地满足已有客户需求。一般而言。对于自主创新的产品设计而言,更多的是依赖技术推动模式来创造新的客户需求,如数码相机、复印机等创新产品就是典型的代表。

市场拉动模式是指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确定用户需求,之后启动产品设计,设计的原始构思来自于市场调研的结果。现在主要采用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神经网络、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集算法等技术对这些需求信息进行预处理,通过分析不同信息的重要性,给出量化的权重值。最后利用质量功能展开等工具完成转换。对于产品的改进创新。更多的是依赖于市场拉动式的客户需求获取。因为这时消费者已经对产品有了一定的使用经验,可以提出自己新的需求。

3.客户需求的进化日本Kano博士提出了Kano模型来表示产品客户需求的进化性。如***1所示。客户的需求分为基本需求,规范需求和潜在需求三类,基本需求是对产品功能和质量的基本要求,如果产品未实现基本需求则会引起客户强烈不满。规范需求与产品的质量呈线性关系,产品的技术水平高。则规范需求的满意度提高。潜在需求是指用户未曾意识到的需求,但确实需要,对潜在需求的满足是产品创新的关键。

随着时间的推移。潜在需求会逐渐转换为规范需求,进而转变为基本需求。如轿车的空调开始阶段属于潜在需求。但随着客户对轿车的逐渐熟悉。现在空调已经成为轿车的基本配置,即成为客户的基本需求。再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目前还属于多数轿车客户的潜在需求,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GPS系统也会变为规范需求。

五、创新的维度

根据客户需求信息,就可以确定产品需要开发的相应功能,着手进行后续的产品创新设计。产品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活动,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下面主要从制度、技术、工具和理论与方法四个维度来讨论企业实现产品创新成功的途径。

1.管理制度创新。制度是组织运行方式的原则规定。制度创新是从社会经济角度来分析企业各成员间,尤其是设计团队之间的正式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其目标是实现对设计团队的有效管理和激励,提高设计团队的工作激情和开发效率。

从组织理论的角度来考虑,设计团队是由不同的成员担任的不同职务和岗位的结合体,设计团队的机构和结构的形成要受到产品设计活动的内容、特点、规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随着产品设计获得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比如产品设计的流程从传统的串行方式变换为并行方式就需要在管理和组织制度方面进行重大创新,才能适应并行设计的需要。面对复杂性程度高的产品创新开发。有时还要进行组织流程再造以适应各种变化。对于临时性的开发工作,可以组建自我管理团队,跨职能团队等业务小组等。

另外,企业文化对于产品创新的成功与否也具有重要性。顶尖的人才,可以精诚合作设计出世上最好的产品,也可以上演最惨烈的争斗企业如果缺乏富于凝聚力和团结精神的文化,不过是“一盘散沙”,就算人才再多,也必将沦于内耗,产生不了强大的合力所以组织管理制度的创新也必须着眼于建设合作与诚信的文化,因为文化也是生产力。

2.技术创新。一般而言,技术创新包括两个阶段,一是企业常规的技术储备创新,二是产品设计和制造时的技术创新。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加速。新的科学原理,工程算法、材料、制造工艺和发明专利不断涌现,通过选择新的产品工作原理、工程材料和工程算法,设计师能够得到创新性的产品设计概念,新的制造工艺也可以提高产品制造的效率、缩短上市时间。例如,是否可以用控制技术代替传统的机械传动和支承,是否可以用一种新的陶瓷或聚合物替换正在使用的材料等,都属于技术创新的范畴。有了产品创新概念后,是否能率先引入最新技术,在最短时间中开发成功,同时做到最小成本也是影响产品能否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3.工具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到来,为产品设计师在设计手段和设计工具方面的创新提供极大的可能性。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绘***、基于网络化的设计、虚拟设计技术、数字化设计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工具在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另外,像AutoCAD、Project等设计工具软件包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功能越来越强大,使用也越来越方便,都大大节省了设计的工作量,提高了设计效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环境下的产品协同设计亦成为跨国企业普遍采用的新兴产品设计方式,其目的是使分布在不同地点的产品设计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通过网络,采用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辅助工具协同地进行产品设计活动。实现产品信息的共享和交换、设计方案的讨论、设计结果的检查与修改,使产品设计工作能够跨越时空进行如基于WEB的多智能体异地协同设计等等,网络化的设计既是一种新的设计技术,也是新的设计工具,同时也需要组织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以适应设计团队和客户的网络化互动。

4.设计理论与方法。有效、科学的设计方法学的支持,是进行产品创新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发达国家设计界。创新问题解决理论(TRIZ),公理化设计、质量功能展开、田口方法、泛设计理论和约束理论等现代设计理论都是研究的热点。对设计过程、设计本质和设计思维的探讨都是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的重点领域,设计理论的突破性进展将对设计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如TRIZ理论极大改变了设计人员对创新的传统认识,增强了创新的自信心和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基于知识的设计理论研究,尤其是基于网络环境的设计知识获取和重复利用策略的研究都是未来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重点。

当今,我国很多企业并不重视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仅仅热衷于技术的引进,而没有把技术和理论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仅仅将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作为替代***板的绘***工具,没有与设计理论与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可以说,没有方***的指导,产品创新难以取得真正突破。

六、结论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篇3

内容摘要:本文提出了一个研究产品功能冗余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产品功能冗余指的是在某一时间段,某种产品的功能多于广为接收的必要功能的现象。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升级换代快、技术创新的外溢效应强、技术模仿的成本低、产品所要求的消费者学习成本较高的行业,产品功能冗余是效率机制与信号显示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产品功能冗余会影响企业的绩效和企业技术创新的程度。

关键词:产品功能冗余 效率机制 信号显示机制

问题的提出

从现有的学术文献来看,不同学科对“冗余(redundancy或slack)”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在系统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如自动控制系统可靠性理论研究了元件的组合方式与系统的功能性冗余问题。而最早将“冗余(slack)”概念引入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学者是两位组织理论家March和Simon(1958)。借用这一概念,组织与管理学界系统地研究了组织冗余的含义、分类、来源及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陈龙波、赵永彬、李垣,2007;方润生、王长林,2008)。与管理学界对组织冗余的热情不减相反,很少有学者关注和研究发生于真实世界中的产品功能冗余问题。

相对于学术界对该问题的忽视,新闻界和实业界(左延鹊,2006;Mathas,2008)却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从新闻界和实业界的报道和分析来看,产品功能冗余已经广泛地出现在手机、家电、汽车等行业。新闻界和实业界主要是从产品功能冗余对销售、利润影响以及如何避免过度创新以节约稀缺的资源的角度做了浅层次的初步分析。既没有提出一个学理性的产品功能冗余定义,也未实证分析产品功能冗余的成因,更未能就产品功能冗余对企业绩效和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提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基于此,本文的目的在于:一是凸显该问题以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二是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并提出若干可实证检验的命题,三是就该问题未来的拓展研究提出一些建议。本文提出了一个研究产品功能冗余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产品功能冗余指的是在某一时间段,某种产品的功能多于广为接收的必要功能的现象。

理论分析框架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是以产品功能冗余这一核心概念展开的,包括产品功能冗余的界定、产品功能冗余的成因(以产品功能冗余为因变量)、产品功能冗余对企业绩效和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以产品功能冗余为自变量),并在理论分析框架展开的过程中提出一些可实证检验的命题。

(一)产品功能冗余的界定

从国外学者对“冗余(redundancy或slack)”的使用来看,冗余功能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多于必要功能之外的功能。具体到产品功能冗余,实业界和新闻界也是在产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来描述产品功能的多余部分。而这部分功能是否多余,是否会演变为必要功能,最终取决于消费者对某种产品功能结构的认同程度,或者说取决于当前主流的消费惯例。如手机产品,最初的必要功能是通话,而诸如短信等功能在没有被广为接收的情况下则是冗余功能。而随着人们消费惯例的变化,短信功能从冗余功能演变为了手机的必要功能。所以,产品功能是否存在冗余,其参照系是某一时间段对该产品功能主流的消费惯例。由此,本文给出一个产品功能冗余的严格定义,即:所谓产品功能冗余,指的是在某一时间段,某种产品的功能多于广为接收的必要功能的现象。

(二)产品功能冗余的成因

就产品功能冗余的成因,新闻界和实业界主要是从营销和创新两个方面来寻找根源的。在他们看来,之所以出现产品功能冗余,一是因为现有的营销方式或手段还跟不上产品功能创新的步伐,无法快速地培养新的消费惯例,二是因为“过度创新”,盲目追求差异化战略。基于此,他们提出的改进方法是更新营销方式或手段和适度创新。但这些研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视域问题。在实业界和新闻界的反思过程中,视域被集中于某一企业,而非企业所在的行业。因此,他们思考得出的结论没有考虑行业对于企业决策的影响。以技术创新为例,在技术条件具备条件下,某一企业是否选择适度创新并不完全取决于自己,还取决于行业中其他企业的选择。这是一个典型的博弈过程。第二,将产品功能冗余归于企业过度创新,这种思考方式并没有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过度创新?”和“为什么会出现产品功能冗余?”

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产品功能冗余主要集中于诸如手机、计算机、家电、汽车等行业中。这些行业有一些共同点: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升级换代快、技术创新的外溢效应强、技术模仿的成本低、产品所要求的消费者学习成本较高等。以上这些特点说明,用单一的、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效率机制解释范式并不能解释产品功能冗余的出现。因为市场联系紧密会导致信息收集较容易和对某种技术创新的模仿成本低,因此,企业选择产品功能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进而获得高利润即使维持的时间极其短暂。并且,由于“搭便车”的存在,对于某一企业而言,独自承担创新风险和广告成本而进行产品功能创新并不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如果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理论上应该得出的结论是:产品功能创新停滞不前,产品功能只会维持在必要功能的水平上。然而,笔者观察的却是完全相反的产品功能状况,其中的原因何在呢?为了方便分析,本文将率先进行产品功能创新的企业称之为“先行者企业”,而进行类似的产品功能创新的企业称之为“追随者企业”。

笔者认为,出现产品功能冗余的原因是效率机制与信号显示机制在共同起作用。具体而言,先行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可能是基于效率机制,这是因为消费者并不是同质的,存在着一些追求时尚、新奇的消费者群体,先行者企业可以通过抢占这一部分消费市场而获得短暂的高额利润。在消费者偏好很难发生根本性改变和市场已被先行者占有情况下,追随者企业之所以选择生产功能冗余产品,其目的是为了发出一种信号,即本企业的生产能力也能生产高质量的产品。特别是,当产品的某些功能成为行业标准时(可能消费者并不一定认同,如汽车的安全气囊),追随者企业生产功能冗余产品的信号显示机制就具体化为一种合法性机制。这种合法性机制的直接目的不是利润,而是被认可基础上的生存(周雪光,2004)。由此本文得出如下命题:

命题1: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升级换代快、技术创新的外溢效应强、技术模仿的成本低、产品所要求的消费者学习成本较高的行业,产品功能冗余的初始原因是效率机制在发挥作用。

命题2: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升级换代快、技术创新的外溢效应强、技术模仿的成本低、产品所要求的消费者学习成本较高行业,产品功能冗余的扩散是信号机制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当产品的某些冗余功能成为行业标准时,信号显示机制具体化为合法化机制。

(三)产品功能冗余对企业的影响

新闻界和实业界主要是从绩效角度考察产品功能冗余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他们认为,产品功能冗余对企业绩效存在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浪费企业宝贵的创新资源,增加企业成本,二是影响企业该种产品的销售量,进而减少企业利润。他们的分析既没有考虑企业的类型(如先行者企业和追随者企业)的影响,也没有考虑产品功能冗余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本文认为,产品功能冗余不仅影响企业绩效,而且还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

首先,产品功能冗余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如上所述,先行者企业在产品必要功能上增加新功能会获得先发者优势,通过占有那部分由追求时尚、新奇功能的消费者构成的市场而使功能冗余的产品的销售量增加,进而获得高额利润。而对于追随者企业而言,因为模仿先行者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低,所以,其绩效如何主要是取决于其相应产品的销售收益。而销售收益的关键变量――销售量又取决于消费惯例的变迁速度和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品牌的忠诚度。如果消费惯例变迁速度快,那么,追随者企业的相应产品面对的就是一个供小于求的市场,因而销售绩效就好。而如果消费者对追随者企业的产品品牌具有高度的忠诚度,那么,追随者企业可以通过争夺先行者的消费者而取得良好的销售绩效。反之,追随者企业的销售绩效就会下降。由此本文得出如下命题:

命题3:产品功能冗余会增加先行者企业的销售绩效,而对追随者企业销售绩效的影响则视消费者消费习惯变迁速度和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忠诚度而定。

命题4:产品品牌拥有更高忠诚度的企业率先增加产品功能会增加企业利润。

其次,产品功能冗余不仅影响企业绩效,而且还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产生影响。新闻界和实业界认为过度技术创新将导致产品功能冗余。而本文则认为,过度技术创新并不是产品功能的原因,相反,它是产品功能冗余的结果之一。这是因为,本文认为由于发生产品功能冗余的市场的技术创新外部性强、模仿成本低、技术扩散快,因此,通过技术创新增加产品功能以获得高额利润的维持时间短。为了持续地保持行业领先和获得高额利润,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将加快技术创新速度以增加产品功能,从而导致过度创新。此时的技术创新也越来越脱离其功能性本质,而变成纯粹的信号显示。由此本文得出如下命题:

命题5: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升级换代快、技术创新的外溢效应强、技术模仿的成本低、产品所要求的消费者学习成本较高行业,先行者企业将持续率先进行技术创新。

命题6: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更新换代快、技术创新的外溢效应强、技术模仿的成本低、产品所要求的消费者学习成本较高行业,产品功能冗余将导致企业过度技术创新。

结论与建议

基于理论分析,本文发展了一个分析产品功能冗余的理论框架,并提出了六个可实证检验的命题。由于与产品功能冗余相关的学术智力积累极其有限且相关数据难以获得,所以,本文只是初步对产品功能冗余问题进行研究。本文认为进一步的研究应该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产品功能冗余问题并不仅是一个经济学或管理学问题,对它的深入研究可能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如研究最优产品功能设计的价值工程,研究市场营销、消费者心理学的管理学,研究产业、技术创新、企业生产决策的经济学,研究合法性机制的组织社会学,用于实证研究的统计学以及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

第二,进一步完善理论分析框架。现有理论分析框架基本上是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框架内、以产品功能冗余作为自变量或因变量来构建的。而这一框架是否适合分析产品功能冗余问题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第三,加大实证研究的力度。对产品功能冗余问题的深刻认识,不仅需要理论分析,更需要实证研究。如单案例分析和多案例分析、实验研究和准实验研究、跨文化研究、统计分析等。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如何获得相关样本数据,如何确定变量的测量指标,如何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等是实证研究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March,J.G.and Simon,H.A. Organizations[M].New York:Wiley,1958

2.陈龙波,赵永彬,李垣.组织冗余研究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9)

3.方润生,王长林.组织冗余理论研究综述[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8(3)

4.左延鹊.手机新品遭遇功能过剩危机[EB/OL].中国经济网.省略/cysc/communications/jdscdt/200605/25/t20060525_7091682_1.shtml,2006

5.Mathas,Carolyn.Cellphone design: Feature overload is"out"[EB/OL].EE Times, 省略/showArticle.jhtml?articleID=208401180,2008

6.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张铭(1968-),男,汉,湖北洪湖人,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制度经济学。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篇4

关键词:无形资产技术创新价值研究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人类经济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的本质就是知识的资本化。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成为资本,只有那些具有新的市场价值,并能够在市场中进行交易的知识商品,才能成为知识资本。企业能否充分利用以无形资产形态存在的知识资本来保证企业的发展,就必须认清无形资产在技术创新中的价值和作用,使无形资产适应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一、技术创新与无形资产的种类及特点

技术创新通常是指新的技术(包括新产品和新的生产方法)在生产等领域里的成功地应用,包括对现有技术要素进行重新组合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的活动。技术创新是一项风险系数很高的创造性的技术经济活动。尽管技术创新投入大,失败率高,而创新一旦成功,会给企业乃至产业、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推动的作用。然而,只有成功创新成果的扩散才能真正促进发展及增加财富。无形资产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1)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够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2)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按照国际通行的观点:无形资产一般由知识产权(包括版权、专利权、商标权、厂商名称、域名等)、技术秘密、经营秘密、特许经营权(经营权、冠名权等)等内容组成。技术创新资产是指创新者拥有或控制的、能够为其通过实现技术创新获得商业价值的资源与能力。技术创新资产的表现形式既可以是实物资产,也可以是能够带来某种未来收益的无形资产。技术创新无形资产一般分为三类:知识类无形资产、权利类无形资产和关系类无形资产。技术创新无形资产的特点:信息特征、磨损的特殊性、渗透性、独创性、收益性、积累性、动态性、公共属性、时效性。

二、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J·K·Galbrainth)是第一个提出知识资本这一概念的,在他看来,知识资本是一种知识性的活动,是一种动态的资本而不是固定的资本形式。

史特华(T·A·Stewart)进而在1994年又进一步论证知识资本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Stewart认为知识资本是无法触摸到的,但却是能使你富有的东西。员工的技能和知识、顾客忠诚以及公司的组织文化、制度和运作中所包含的集体知识都体现着知识资本。Stewart指出知识资本的价值体现在人力资本(HumanCapital)、结构性资本(StructuralCapital)和顾客资本(CustomerCapital)三者之中。人力资本是指企业员工所具有的各种技能与知识,是企业知识资本的重要基础。结构性资本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制度规范、组织文化等。而顾客资本则指市场营销渠道、顾客忠诚、企业信誉等经营性资产。人力资本、结构性资本、顾客资本三者相互作用,推动企业知识资本的增值与实现。

最近几年张茹苓、杨桂英、张继光、杨文圣、孔斌、余来文、陈明等学者就知识资本中无形资产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做出相关的评价,指出企业无形资产与技术创新是密切相关的。技术创新通常可转化为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往往又为技术创新成果提供专门法律保护。就技术类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技术秘密)而言,无形资产离不开技术创新,其专有权保护的对象就是技术创新的成果。技术创新的过程也就是无形资产的开发过程,持续的创新有利于增强品牌效应,是无形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手段。

三、无形资产在技术创新中的价值与作用

(一)可以提升无形资产自身价值及增值

以无形资产形态存在的知识资本,在产品中复制自身的价值并增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业不断向技术密集和智力密集型转化,以无形资产形态存在的知识资本,如专利技术、专业知识、经验技能、产品设计、管理方法、规章制度等,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当具体劳动应用这些知识资本制造产品时,也就把这些知识资本的价值复制到产品中,成为产品价值的构成部分。当产品销售后,收回相当于复制知识资本价值的货币收入,除少部分用以补偿专利等预付知识资本的支出,大部分形成价值增殖。(二)具有促进和提升社会收益作用

由于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增加,使得本企业拥有先进的创新技术,这些先进的技术再转化为无形资产成果,这样的无形资产成果必定是领先于其他社会企业,而由于溢出效应,必然扩大其他社会企业对创新的无形资产的模仿和利用,从而引起社会收益的增加。

(三)具有提升社会技术创新的开发效应

由于已有的无形资产的广泛使用,引起社会收益的增加,并使得创新者及竞争者为了取得新的比较竞争优势(如质量比较优势、技术比较优势、市场份额比较优势等),引发双方在相应的技术创新领域的竞争,以获得新的无形资产产权,从而导致该领域创新活动的增加。

创新致力于扩大企业间的经济技术差距,模仿或扩散趋于缩小这些差距。当两者之间的技术差距缩小后,创新就变得更加重要了,新的创新再次扩大两者之间的差距。如此循环往复,使得创新是一个不断扩大和缩小技术差距的动态过程。

(四)具有增强技术创新的保护作用

技术是企业生存的支撑,技术创新则是企业在竞争中发展、赢得和保持某种或某些竞争优势的根本动力所在。为此,各国企业不惜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开发研究、用于产品和工艺创新,用于组织和管理创新。但是在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过程,易被他人仿冒,抢先申请专有权等,使原创者不但得不到技术优势和超额收益,甚至连开发成本也无法收回。

企业有了先进技术及其成果和雄厚的经济资源还不能算作具备真正的技术经济实力,若达到此目标,必须借助各种有效手段寻求法律的保护,把企业的先进技术及其成果和品牌通过法律程序转化为无形资产专利权和商标权等。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无形资产,受到法律的相关保护,使得外来企业只有通过该企业的无形资产的转让来获取使用权,这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益。

四、简要总结

无形资产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自身实现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上,而且由于围绕获得这种无形资产进行的竞争和模仿所带来的效应,更是增加了无形资产对技术创新的促进和保护作用。企业的竞争体现在市场上,市场竞争体现在商品上,商品竞争体现在技术上,技术的竞争体现在无形资产产权保护上,在技术创新的资产中是以无形资产为核心,无形资产对企业技术创新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得,经济发展理论,何畏,易家详译

[2]何炼成,徐鸿,无形资产的价值源泉,当代经济研究

[3]吕天奇,知识资本理论与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探析,理论与改革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篇5

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Y=L∕[1+A?exp(-B·t)])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t为时间自变量,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这样,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其中,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避免了其缺点,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所以,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往往带有主观性,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以克服自身的不足,更进一步适应时展的需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1)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2)经济效果;(3)社会效果;(4)风险性,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例法等,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同时,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研究,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估方法,均处于研究之中,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1)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2)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情况下,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时,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测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测和评估,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大学习能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测值和评估值。

据文献查阅,虽然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现有原理和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文献[08]、[09]、[11]等,但尚未发现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在当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经济条件下,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来建立产品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是对技术创新定量预测和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三、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1)探索新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体系;(2)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的发展。

本项目研究的应用价值体现在:(1)提供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定量预测技术,有利于提高预测的正确性;(2)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估方法,有利于提高评估的科学性;(3)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工作提供新的方***和实用技术。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研究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并建立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及设计相应的模型计算方法,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对指标和模型体系进行实证分析,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

研究内容:

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佑的相关指标体系确定及其量化和规范化。从企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入手,密切结合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系统综合地分析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各相关因素,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并研究其量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及方法。

2、影响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各相关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影响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各相关因素在输入预测和评估模型时,需要一组决定其相对重要性的初始权重,权重的确定需要基本的原则作支持。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研究。根据技术创新预测的特点,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设计。根据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基本特点,设计其相应的计算方法。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学习样本设计。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学习样本,对预测和评估模型进行自学习和训练,使模型适合实际情况。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的实证研究。以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工作为背景,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进行实证研究。

创新点:

1、建立一套基于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在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方面,一种是采用传统的指标体系,另一种是采用国外先进国家的指标体系,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当前经济形势,参考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的研究工作,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此为本研究要做的首要工作,这是一项创新。

2、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神经网络技术具有并行分布处理、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能较好地处理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预测和评估的现实问题,本项目首次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也是一项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论证

1、重视系统分析。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研究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其相互之间的重要度,探讨其量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将国外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指标体系。

2、重视案例研究。从国内外技术创新预测与决策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和总结出具有共性的东西,探索技术创新预测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3、采用先简单后复杂的研究方法。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研究,先从某一行业出发,定义模型的基本输入因素,然后,逐步扩展,逐步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工作与具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相结合,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研究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成果。

六、开展研究已具备的条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人长期从事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工作,编写出版了《现代市场营销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等有关著作,发表了“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组织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观念创新”等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从事过企业产品技术创新方面的策划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与许多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对神经网络技术也进行过专门的学习和研究,所以,本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及实验场所已基本具备,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七、论文研究的进展计划

2003.07-2003.09:完成论文开题。

2003.09-2003.1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及其量化和规范化。

2003.11-2004.0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构建。

2004.01-2004.0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2004.03-2004.0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体系的实证研究。

2004.04-2004.06:完成论文写作、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01]傅家骥、仝允桓等.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02]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03]柳卸林.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04]赵志、陈邦设等.产品创新过程管理模式的基本问题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0/2.

[05]王亚民、朱荣林.风险投资项目ECV评估指标与决策模型研究.风险投资.2002/6

[06]赵中奇、王浣尘、潘德惠.随机控制的极大值原理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控制与决策.2002/6

[07]夏清泉、凌婕.风险投资理论和***策研究.国际商务研究.2002/5

[08]陈劲、龚焱等.技术创新信息源新探.中国软科学.2001/1.pp86-88

[09]严太华、张龙.风险投资评估决策方法初探.经济问题.2002/1

[10]苏永江、李湛.风险投资决策问题的系统分析.学术研究.2001/4

<11>孙冰.企业产品开发的评价模型及方法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2/4

[12]诸克***、杨久西、匡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石油勘探有利性综合评价.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4

[13]杨力.基干BP神经网络的城市房屋租赁估价系统设计.中国管理科学.2002/4

[14]杨国栋、贾成前.高速公路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4

[15]楼文高.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三江平原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与预测模型.中国管理科学.2002/1

[16]胥悦红、顾培亮.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产品成本预测.管理工程学报.2000/4

[17]陈新辉、乔忠.基于TSA-BP神经网络的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预测模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5

[18]刘育新.技术预测的过程与常用方法.中国软科学.1998/3

[19]温小霓、赵玮.市场需求与统计预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0/5

[20]朱振中.模糊理论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科学管理研究.2000/6

[21]KimB.Clark&TakahiroFujimoto.ProductDevelopmentPerformance–Strategy、OrganizationandManagementinIndustry.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Boson1993

[22]GobeliDH,BrownDJ.Improvingtheprocessofproductinnovation.Research,TechnologyManagement,1993.36(2):46-49

[23]SimonJ.Towner.Fourwaystoacceleratenewproductdevelopment.LongRangPlanning1994.27(2):57-65

[24]AbdulAli,etal.Productinnovationandentrystrategy.JournalofProductInnovationManagement1995.12(12):54-69

[25]EricVinHippel.ThesourcesofInnovati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88

[26]ShtubA,ZimermanY.Aneural-network-basedapproachforestimatingthecostofassembly.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1993.32:189-207

[27]Wee-LiangTan,DattarreyaG.Allampalli,InvestmentCriteriaofSingaporeCapitalists,1997InternationalCouncilforSmallBusiness,SanFrancisco,California,June1997

[28]MichaelHenos,TheRoadtoVentureFinancing:GuidelinesforEntrepreneuts,R&DStraregistMagazine,Summer1991

[29]ChowGC,TheLargrangeMethodofoptimizationwithapplicationstoportfoliandinvestmentdecisions.JofEconomicDymamicsandControl1996

[30]Jensen,R..InformationCostandInnovationAdoptionPolicies,ManagementScience.Vol.34,No.2,Feb,1988

[31]R.K.Zutshi,T.W.Liang,D.G.Allampulli,SingaporeVentureCapitalistsInvestmentEvaluationCriteria:AReexamination.SmallBusinessEconomics13:9-26(1999)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篇6

关键词:产业链;自主创新系统;技术自主创新

中***分类号:F4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2-69-02

一、技术自主创新的内涵与特点

基于产业链上技术自主创新是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链上现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基础。以提高产业链或企业竞争力为目标,以产业链上企业与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其相关机构进行联合对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到产成品的生成全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基于产业链上技术自主创新的实质是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的合作技术创新。按照产业链上横向和纵向企业之间技术创新的关系,又可以分为技术链合创新和技术竞合创新。

技术链合创新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上中游企业,即在整个产品链的原材料创新、零部件创新和产品创新阶段。假如我们把原材料创新、零部件创新和产品创新看成是产业链内部小的上中下游企业,那么技术链合创新,既可以是上游企业同中下游企业中的一个企业合作创新,也可以同时与中下游企业合作创新。这种技术链合创新主要以合作为主,能使产业链上各个企业之间的技术联系更加紧密,产品供应的依赖性更强,因此,产业链上技术链合创新具有经常性和长期性。

技术竞合创新贯穿于产业链上的每个阶段。集中于每个阶段的同类产品企业之间。表面上。产业链上生产同类产品各个企业之间存在争夺市场的激烈竞争,实质上。如果同类产品企业之间过度竞争。只会两败俱伤。但由于各方势力的有限性以及为了共同排挤其他和潜在的同类企业,为此在一些共同难以克服的问题上就必须进行合作。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叫做竞合。技术竞合创新就是为了应付共同的技术问题,而使同类企业组织在一起的技术创新。这种组织方式,可以是产业链上生产同类产品企业中的强强联合、弱弱联合和强弱联合中的一种。产业链技术竞合创新就是为了解决共同的技术难题。然后再进行技术创新成果的瓜分,主要以竞争为主,因此产业链上技术竞合创新具有不稳定性和短暂性。

根据以上对基于产业链上技术自主创新概念的分析,无论是横向技术链合创新还是纵向竟合创新。都可以将技术合作创新的基本特征概括如下:(1)以技术研究开发(R&D)活动为主且集中在新兴技术或高新技术中。新兴技术或高新技术具有更新换代快、竞争激烈、研究开发费用大、未来市场的不稳定性等特点,所以需要大量的合作创新。(2)合作各方共同参与和投入、共同承担风险和共享成果。(3)合作的目标明确并有规定的合作期限及合作规则。(4)合作方式多样化。有合同创新、项目合伙、基地合作和研究公司合作等。这些合作方式既可以采用正式形式,也可以采用非正式形式。(5)合作主体的不单一性。产业链上技术自主创新主要以企业为主。但有时可能涉及到大学、科研机构和***府部门。

二、基于产业链上技术自主创新的内容

共性技术创新。对产业链上共性技术创新的一般看法是,在产业链上已经或未来可能被广泛采用。其创新成果能对一条产业链或多条产业链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类技术创新。共性技术创新按其在产业链中的重要性程度可以分为:基础性共性技术创新。是指在同一产业链中。对产品进行统一标准技术锁定的创新,主要用于产品的测量、测试和检验。它为产业链上企业发展提供必需的基础性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它是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创新,特别是能够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如对产业链上工艺过程的全面改进:一般共性技术创新。是指除以上两种共性技术创新的共性技术创新。由此可知,共性技术创新对产业链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由于共性技术创新本身特点是处于竞争前阶段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所以产业链上单个企业不愿意或很少投资于这一领域,需要产业链上所有企业和国家各个研究部门进行合作创新。

核心技术创新。核心技术创新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技术核心创新,是指在共性技术的基础上确定技术路线的情况下进行产品生产的技术选择中的关键部分,完成这个过程的技术和工艺创新,就是核心技术创新;二是设计核心创新,是指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形成独特风格。核心技术创新具有不可复制性和研发投入大、周期长、代价高等特点。核心技术创新可以加强企业现有市场的技术优势,同时还可以打开多种不同类型产品潜在市场大门的技术,所以。它不仅关系到所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还关系到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技术创新。产业链上的关键技术创新是指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重大的商业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对提升产业链所在地区、产业链、产业链上企业的经济竞争力、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等都有巨大带动作用的一族技术创新或技术群创新。可知,关键技术创新定义是从技术创新对产业链所在地区、产业链和产业链上企业技术水平的重要程度进行定义的,因此关键技术创新的选择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准则,其原则主要有创新原则、战略原则、可行性原则和前瞻原则:准则主要有加强产业链上企业的技术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带动产业链整体发展以及产业链所在地区技术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关键技术按照这种原则和准则进行创新。能够减少失误。降低市场风险,为产业链上技术升级提供保障。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共性技术创新是核心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创新的基础,核心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创新在大部分上是不一致的,但有时是指同一项技术创新,即有可能重合。随着技术进步,原先的核心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创新有可能变成共性技术创新。因此。三者之间不是完全***分开的。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且相互影响。

三、基于产业链上技术自主创新的类型

合作主导型。合作主导型就是技术合作创新企业之间保持着高度合作。低度竞争,合作企业之间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关系。这种稳定的关系,要求合作各方战略目标具有极大的兼容性、资源具有互补性和市场重合性较低。目标的兼容性是企业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主导的基础:资源的互补性促使产业链上企业之间为了寻求各自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即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因此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这是合作主导的推动力;低市场重合度是指最终产品不同,相似度很小,市场竞争低。这可以避免因为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争夺相同市场和共同客户而发生激烈竞争,能够大大减少合作企业之间相互激烈竞争的可能性,这是合作主导的根本原因。本文产业链上横向企业之间主要以产品供应为主,市场重合度低,关联性大,由此可知技术链合创新肯定是合作主导型。

竞争主导型。竞争主导型就是技术合作创新企业之间保持着高度竞争,低度合作,或者说处于对抗性竞争。合作企业之间是一种极为不稳定的关系。这种类型一般

会出现在产品、市场和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很高相似性的合作企业之间。资源的相似性无法使合作企业之间实现优势资源充分互补,同时又由于产品和市场的相似性,促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这种高度相似性。使得企业之间的合作愿望大大降低。虽然说合作各方存在着相互冲突的利益,以及企业之间的信任和合作都是有限的。但企业之间所存在的合作,主要是因为同类企业对现有技术市场和资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格局分布,对扩展和开发新的技术市场与资源进行共同研究,这能够尽量避免和加剧恶性竞争,同时积极开拓新的技术合作空间。加强合作力度。这种竞争主导型主要出现在产业链上纵向同类企业之间技术竞合创新。

对等关系型。对等关系型是指在进行技术合作创新企业之间保持着高度合作和高度竞争或者保持着低度合作和低度竞争,合作企业之间保持着一种不太稳定的关系。产业链上保持高度合作、高度竞争主要是指产业链上横向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提品,同时上游企业也进行下游企业相同的产品的加工,这样。它们既需要在共性技术上合作创新。同时在销售市场又存在高度竞争。而对于纵向企业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更加明显。特别是生产同类产品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技术创新:产业链上保持低度合作和低度竞争主要是指产业链上横向上游和下游之间技术联系比较松散,且上游企业不生产下游企业的产品,这样,它们既不需要太多的合作意愿。也不会产生同类产品竞争。对于纵向上同类产品企业来说,企业之间本身就存在利益冲突,技术合作创新程度就低,同时对于那些达成协议来划分市场的企业来说。企业之间在短时期内不会进行高度竞争。因此,这种对等关系型无论是产业链上横向还是纵向企业都会出现。

参考文献:

[1]Autio E.Evaluation of RTD in 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998,(02)

[2]李海婴等,构建三级四体系的国家科技创新系统[J],中国科技论坛,2002,(06)

[3]吴贵生等,北京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缺陷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3,(03)

[4]任胜钢、关涛,区域创新系统内涵、研究框架探讨,软科学,2006,(04)

[5]徐作圣等,国家创新系统与竞争力――台湾集成电路产业之实证,经济情势评论季刊,2000,(03)

[6]赵黎明、冷晓明,城市创新系统[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7]张治河,“武汉――中国光谷”产业创新系统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篇7

关键词:过程论;动态过程;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哲学

一、作为动态过程的技术

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区别了四种类型的技术概念,即作为客体的技术,作为过程的技术,作为知识的技术以及作为意志的技术。关于作为过程的技术,米切姆曾提出,工程师注重制造的一面,社会科学家注重使用的一面,而传统的人类活动就划分为制造和使用两类。工程师认为技术的基础内容是发明和设计[CD2]制造的原初意识,社会科学家则认为是生产和实用,技术的社会应用才是最重要的[1]。在此,米切姆已经把技术理解为包含发明、设计、生产、使用的不同阶段的过程。

东北大学远德玉教授是国内较早探讨技术本质的学者之一,1981年11月,远德玉教授参加在苏州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技术史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技术是一个过程[CD2]略论技术史与技术论研究》,首次提出了技术过程论的观点。1982年,远德玉教授在《技术是一个***的研究对象》一文中提出,把技术列为科学的一个层次是不妥当的,需要从技术的角度来研究技术与社会、生产、经济、哲学的关系[2]。1983年,远德玉教授又提出,技术是一个人类实践的动态过程,技术在人类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才体现出自己的面目[3]。1984年10月,远德玉教授向第三届全国技术史会议提交了题为《历史中的技术》的论文,分析了原始时代、工匠时代和近代技术的各自存在方式和存在特点,提出技术概念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它本身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对技术的不同理解,是由于技术形态的不同引起的;不同时期人们侧重于技术的某一形态,便产生了不同的技术理解。在1986年出版的《论技术》一书中,他进一步论证了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的思想,并把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作了三方面的概括:技术是从无形技术向有形技术转化、从潜在技术向现实技术转化的过程,是技术软件与技术硬件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是知识、能力、物质手段不断更新的过程[4]。2003年,在《技术过程论的再思考》一文中,远德玉教授对技术是一个过程又增加了一条概括,即技术是目的与手段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目的性在技术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相应的手段也在变化,由此才有技术形态的变化[5]。

关于技术是一个过程的思想,是理解技术本质属性的关键。在《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本质》一文中,笔者从技术目的实现的过程性与技术形态转化的过程性两个方面作了分析[6]。一方面,目的性是整个技术系统发展的动力,是支配技术各要素的灵魂,技术的目的性指的是人们有意识地把某种自然对象转变为受人影响和被人加工、改造、控制的对象,使技术成为变革自然的手段,而不是指技术本身就是目的。在技术逐渐成为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的过程中,技术目的性也逐渐地得到实现,即技术目的的实现也是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技术目的在技术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技术目的的变化就会导致技术手段的变化,由此产生技术的不同形态。由潜在的知识形态的技术到现实的物化形态的技术的转化过程,就是技术的目的性具体化的过程:从抽象的技术目的性转化为具有特定功效性的目的性,并进一步转化为符合特定经济性和社会性的目的性。

从过程论的角度看,技术本来就是表现为多种形态的,诸如知识形态的技术与物化形态的技术,有形的技术与无形的技术,潜在的技术与现实的技术,一品技术与多品技术,等等。技术形态的转化就是它向生产力的转化过程,也是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化过程。由主观技术构想、创意而产生的技术发明是技术的初始形态,必须经过设计、试制和试验加以客观化、物质化,才能纳入到生产劳动过程中去,成为现实的生产技术。而单一的生产技术仍不能实现技术的最终目的,因为它只能完成产品生产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必须有许多与之相匹配的一系列生产技术才能形成产品和服务;只有多种生产技术的综合,即完成生产技术的体系化或形成产业技术,才能实现技术的最终目的

[7]。

二、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

从技术动态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完整的技术活动并不仅限于技术发明,它至少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其一是技术发明活动,即技术知识的创造、积累,科学知识的拓展;其二是技术创新活动,即把技术发明活动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技术的目的性。这两部分内容对于技术活动来说是互补的、缺一不可的。实际上,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也会伴随着技术发明的出现,这样的技术发明仍可申请专利,而且其应用于技术创新过程的时滞也许更短,因为这种发明是更加接近和适合市场需要的。因此,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完整地理解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技术。正如英国牛津版《技术史》一书的主编T·I·威廉斯在该书的6、7卷序中所指出的,我们不能把技术的发展与管理部门和工会的作用分割开来。在当代,曼哈顿工程和登上月球的实现,代表了技术发展的顶峰。但是,公正地说,这些成就既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以精湛的技术能力工作的结果,同样也是这些极为复杂的工作的管理者的巨大胜利[8]。

熊彼特最早对“发明”与“创新”进行了区别。他认为,企业家的职能是把新发明引入生产系统,创新则是发明的第一次商业化应用。只要发明还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那么它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而实行任何改善并使之有效即创新,是同它的发明完全不同的一个任务,而且这个任务要求具有完全不同的才能。把发明创造同技术创新相区别,被认为是熊彼特的重大贡献之一。日本学者森谷正规认为,创新与发明之所以被大大地混淆,是因为从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技术发展,包含创新与发明两方面的内容。作为这个时期标志的创新是众多发明的产物,一系列***性的发明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动力,掀起了滔滔不绝的技术创新的洪流[9]。我国理论界也探讨了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的区别。陈昌曙教授与远德玉教授合著的《技术选择论》一书,较早地初步区分了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提出企业技术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如何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实现经济增长,即做到技术创新。他们认为,技术发明是技术创新的一个环节,而不是技术创新的全部和实质。技术创新是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市场分析和管理决策等相互交错的全过程,是把发明应用于生产并实现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是过程创新[10]。陈文化教授则把技术发明比喻为“鸡下蛋”,把技术创新比喻为“孵小鸡”,认为技术创新是“孵化企业”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孵化出企业,才能实现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相反,如果把创新等同于创造,就是了创新的本质和灵魂,其结果又会退回到科技与经济相分离的老路上去[11]。对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进行的这种区分,其意义在于指出了技术(经济)活动包括的丰富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发明,事实上停留于技术发明的技术活动是不能为一国或一地区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的,技术活动还有其更为重要的一面,即技术创新。由此必然会合乎逻辑地过渡到技术创新的研究,因为技术创新实质上就是在技术原理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的技术形态转化过程。

就目前所见到的技术史方面的著作来看,重点是研究技术发明,弄清哪些人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发明了什么新技术,而且对做出过发明的人物生平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这种研究是很必要的,因为只有从这些发明家身上总结并吸收更多有规律性的东西,才能有利于我们在今天和未来的实践中做出更多的发明来。然而,仅有这种研究又是不够的。从过程论的角度看,只有深入到技术创新的内部,揭示技术创新活动的规律,才能完整地理解技术过程,因为在当代社会,发明家的创造性成果只有经过技术创新主体的创造性活动,形成技术商品而直接被最终消费者所使用和体验,技术发明家的目的性以及技术发明物的价值才能得以展现,才能实现技术的现实过程。在这种意义上,技术创新成为唯一能够揭示技术存在的方式,人们正是通过对技术创新的每一个阶段或环节的具体把握,才能领会技术的真实含义。不弄清技术创新问题,就谈不上真正理解技术的本质问题;脱离对技术创新过程的理解进行的有关技术本质和意义的探讨,也是缺乏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活力的[12]。

三、技术创新研究的新范式

从过程论的角度看,技术创新的内容可以理解为技术本身的、经济的以及管理的创新的结合。技术创新首先是技术本身的过程创新,包括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化过程,又包括该项技术同相关的一系列技术结合实现体系化的过程;其次是经济的过程创新,包括一系列的经济决策与经济行为的创新;再次是管理的过程创新,它使得生产过程中技术的诸要素、生产力的诸要素得以完善地组织、协调、平衡和配置,实现生产经营系统在功能和结构上的整体优化。三种创新在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和侧重点是不同的。技术的过程创新在创新的开始阶段比较强,随着创新过程的发展,技术的创新内容呈现弱化趋势,而经济的和管理的过程创新则呈现日益强化的趋势。只有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使技术变为直接生产力[13]。由于技术创新是一种呈现为某些阶段性的连续的渐进过程,因而研究不同阶段的创新特征、内容和方法,对于人们弄清技术创新的规律和规则,并按照这些规律和规则进行创新,从而缩短从发明到商业应用的时间,都是极为有益的。正因如此,远德玉教授积极倡导进行技术创新的工艺性研究,并提出了创新工艺研究的课题,包括如何对技术的、经济的、管理的三类过程创新的结合及其阶段性的研究,如何认识创新的内容随着创新阶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特点、规律,如何探求创新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采用的创新方法和手段。

沿着过程论的思路,技术创新研究的新范式逐步得以形成。这种新范式以技术创新的经济学研究、管理学研究、技术学研究、***策学研究等为基础,认为技术创新既不是纯经济学范畴,也不是纯技术学范畴,更不是纯管理学范畴,它是经济与技术相互结合的,既具有经济特征又具有技术特征的技术—经济范畴。在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过程中,管理起着关键性作用。从企业来看,技术创新是把发明成果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使之向产品化、商品化不断逼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产函数的多次转移,技术在形态上的多次改变,最终成功地把创新产品推向市场,并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才是完成了技术创新的一个周期。技术创新一开始就是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实践结合在一起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与管理实践的三重属性。尽管在整个技术创新实践活动中的不同阶段,上述三者的表现有所不同,但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构成现实的技术创新活动;而只有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使技术成果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技术创新的研究需要突破线性思维的误区,需要充分把握技术创新过程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各种途径对已有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必要的认识和总结,从中发现不同创新活动在其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以及遇到的具体问题,从而根据这些创新活动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预见现实技术创新过程可能遇到的不利情况,以便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加以特别注意,减少技术创新活动的盲目性。把技术创新看做是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社会化过程、产业化过程和商品化过程,是技术创新研究视角改变和研究新范式得以确立的方***基础,也是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同经济学的和管理学的技术创新研究区别开来的标志。

刘则渊教授在《试论中国技术哲学的东北学派》一文中指出,以陈昌曙教授为代表的技术哲学专家在20多年的研究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技术哲学的东北学派,他们基于技术本质、特征、体系、结构以及相关范畴的哲学分析,并把这种哲学的分析应用于技术选择的现实活动。其中,技术创新哲学理论是技术哲学东北学派的突出成果,它基于《论技术》中关于“技术是一个过程”的观点,把技术创新看做是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社会化过程、产业化过程和商品化过程,率先提出“技术形态的过程创新”思路,在技术创新实践中实现技术、经济、管理三方面的过程创新[14]。这种评价从过程论的视角来看,是比较中肯的。

四、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新进展

技术创新哲学的兴起和发展,本质上反映着技术创新对哲学发展的影响。在这里,技术创新哲学并不是从最普遍的哲学或“元哲学”中发展派生出来的,而是从技术创新研究和实践提出的问题中引导出来的;同样,也不是技术创新研究需要有哲学转向,而是哲学研究需要有技术创新的转向。从哲学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就是要对各有差异的技术创新实践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哲理性的思考,从中揭示技术创新的本质规定和基本特征,探讨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因素,研究促进技术创新的能力与动力机制,以便为技术创新实践及其理论研究提供方***指导。

就国内学术界对技术创新哲学的研究来看,陈其荣教授在对不同的技术创新观点进行归纳、比较后,根据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哲学角度把技术创新界定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在创新环境条件下通过一定的中介而使创新客体转换形态、实现市场价值的一种实践活动”,并说明了技术创新的五个基本特征,即创新性、实践性、社会性、历史性、不确定性[15]。肖信华以范式思维方式为研究方法,从技术创新的特点、机制、方法、途径等研究入手,对技术创新的哲学理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技术创新的三对范畴,即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形式与内容[16]。夏保华教授则呼吁自然辩证法学者应特别着力于进行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并为发展一门技术创新哲学而努力。他还开列了关于技术创新的本质、客体、活动、主体、动机、知识、条件、方法等八组哲理性问题[17],并探讨了作为哲学范畴的技术创新,认为技术创新是一种在人与自然、

人与人、自然与自然之间展开的由新技术构思到新技术物品生产的创新性社会活动价值系统[18]。宋海龙以明代中期以后中西方火药、火器理论及技术的发展为例,讨论了哲学思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认为哲学思想通过影响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创新题目的选择、创新方法的设计以及创新成果的理论解释等渠道,渗入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在近代史上,西方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主义哲学对于技术创新具有积极意义,中国“经世致用”、“天人合一”等传统哲学思想对于技术创新具有消极影响[19]。

除了上述研究成果外,东北大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自1993年获得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以来,远德玉教授和关士续教授就开始招收“技术论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先后指导完成有关“技术创新主体”、“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产业技术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历史阶段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整合”、“基于信息过程的技术创新研究”、“技术创新的契合模式”、“企业技术创新的多层次分析”、“产业技术范式的演化分析”、“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的历史与实践分析”、“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IT企业的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分析”等14篇博士论文,另外陈昌曙教授、陈凡教授和娄成武教授分别指导其博士生完成了技术创新研究方面的7篇博士学位论文,内容涉及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结构、技术创新组织及其演化、企业孵化器创新功能及其实现机制、企业形象及其创新、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创新系统中的多主体合作及其模式、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模式。这些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完成,均以过程论作为方***指导,从不同的层面深化了技术创新哲学的研究,而且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今,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仍然继续招收“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哲学”方向的博士生,并就高新区自主创新、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技术创新柔性激励机制、技术创新过程的协同创造、技术创新文化等内容展开哲学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也是以过程论为方***的,正如李宏伟博士在自己的学位论文的致谢辞中所说的,过程论思想已经上升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观念和思想方法,成为贯穿论文始终的思想基础[20]。

参考文献:

[1]米切姆C.技术哲学[J].科学与哲学,1986,(5):100.

[2]远德玉,吴明泰.技术是一个***的研究对象[N].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通信,1982-02-10.

[3]远德玉.关于技术本质属性的探讨[J].方法,1983,(试刊):69-75.

[4]远德玉,陈昌曙.论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62-64.

[5]远德玉.技术过程论的再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391-393.

[6]高菲菲,李兆友.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本质[J].辽宁教育行***学院学报,2005,(10):72-73.

[7]远德玉.产业技术界说[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22-25.

[8]辛格.技术史(第5卷(下))[M].陈凡,译.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13.

[9]森谷正规.日本的技术[M].徐鸣,陈慧琴,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5.3.

[10]陈昌曙,远德玉.技术选择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107-108.

[11]陈文化,刘华容.技术认识论:技术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A].工程·技术·哲学[CD2]2002年卷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年鉴[C].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15.

[12]易显飞,张扬.技术哲学应首先关注技术创新的哲学问题[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8-20.

[13]远德玉.技术创新的工艺性研究[J].自然信息,1992,(增刊):3-6.

[14]刘则渊.试论中国技术哲学的东北学派[A].工程·技术·哲学[CD2]2001年卷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年鉴[C].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34-141.[ZK)]

[15]陈其荣.技术创新的哲学视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4-20.

[16]肖信华.技术创新的哲学理性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7):132-133.

[17]夏保华,陈昌曙.简论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J]z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8):18-21.

[18]夏保华.论作为哲学范畴的“技术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1):53-57.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篇8

1.1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的过程产品的配套服务是企业生产活动的有益补充,能增加对消费者有形商品的需求。这对于企业的成长以及提升市场竞争力而言是至关重要的。HOWELLS认为提供新颖的服务项目能提升企业产品的可接受性、适用性进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且可以将商品有效地与其他商品进行区分,同时也可以提升顾客的忠诚度。WISE等研究发现,在发展较为成熟的行业中,“产品+服务”的组合已取代价格战的成为行业主要的市场竞争方式。MAL-LERET也认为在相对成熟的产业环境中,由于企业进行市场拓展和技术创新的速度相对较慢,因此配套服务的质量成为竞争的主要方式,该行业因此可以获得较稳定的成长的环境。但并非所有的生产配套服务都能够有效支撑产品营销活动,一些制造企业就面临着向服务功能转型的瓶颈。由于进入了相对较为陌生的领域,从出售产成品变为了提供相应的服务,这需要的不仅是技术上的转型,更依赖于企业管理者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企业员工能力的多元化。因此,尽管在理论上,生产型服务业能够给予制造业更大的利润空间,但在现实中制造企业能够通过服务创新有效获得这种利润的并不多。一些研究就发现,进行服务化战略转型的制造企业实际的利润水平似乎远不如纯粹的制造业公司,这种现象就被称为“服务化悖论”。尽管服务化战略的财务价值并没有被研究所证实,但仍有很多企业对此趋之若鹜,他们认为服务化会增加竞争对手渗透自身产品市场所必须花费的成本,这也就增加了对手的竞争难度。事实上,多数学者都认为保持竞争优势是制造企业进行服务化战略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因此,将制造与服务进行捆绑是一种企业对抗市场风险的手段。目前服务化主要包含以下几种途径:①将企业的商品和与之配套的服务“打包”,从而使得自身的商品更具有吸引力。如汽车制造商在销售商品时会一并将与汽车有关的金融信贷、车辆保险、售后4S维护等奉上,这样做有利于汽车的销售;②厂商不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而且提供消费者想通过商品的消费而实现的终极目的。这种例子较多出现在电脑生产企业中,他们提供的更多是一整套服务而非简单的电脑产品,如苹果电脑的销售网店就被称为体验店,而近年来“云计算”业务的拓展也吸引了足够多的眼球,其本质上也是厂商服务化的一种体现;③一种变卖为租的做法,例如国外的一些飞机制造公司,由于产品价格的昂贵使得很多客户望而却步,他们将产品由卖转为租,从而使得商品的可接受程度大大提升,这也被视为一种商业模式的转换。

1.2企业服务创新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很多学者相信服务创新不同于产品与技术创新,他们对于其差异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MILES所论述的3点:①服务业中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更容易得到凸显;②信息传输等技术设备对于服务业的创新显得更为重要;③服务创新所面向的是顾客,必须与顾客进行有效的合作与沟通,因此与客户的关系成为了服务创新的一个重要部分。现有的研究多分析这些因素对服务企业创新的影响,本研究需要证实,在制造企业进行服务化的过程中,这三方面因素依然能对服务创新产生影响。(1)人力资本在服务部门中,知识本身就是产品,人力资本是企业资本的主要载体,被视为创新活动的核心资源,尤其在知识技能要求较高的服务创新中更是如此。欧洲的一份调查表明人才匮乏是企业创新的最大桎梏。对企业来讲,培训是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的重要工作,可以藉此提升员工的技能,增加了组织的知识存量。所以通过技能培训提升人力资本对于创新活动的成功是一个必备的环节。现有的一些实证结果也证实了制造业中人力资本对创新活动的重要性,WALSWORTH等的研究显示培训对产品与流程创新有着积极的影响,BEUGELSDIJK也证实培训能有效增加企业创新绩效,RAMMER等发现有效使用人力资源工具能有效加速创新流程。现有的文献证明了一点:人力资本的提升是激发创新行为的关键要素。但多数文献论证的创新都局限于技术或产品。本研究将通过实证工作来证实人力资本提升与制造业服务创新之间的正向联系,制造企业的创新活动除了服务创新,还包括产品创新以及流程创新,本研究也将考察人力资本投资对这三方面创新的影响是否有所差异。(2)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中信息技术扮演了基石性的角色。信息技术与服务业创新是息息相关,因为商家一方面可以通过信息工具收集到竞争对手的产品信息以及顾客的需求,从而以此为基础对原有的服务及业务流程进行创新。另一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制造企业能够更合理地使用人力、设备以及原材料等资源,从而节约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为企业应对突变的市场环境留下了足够的弹性。此外,信息技术引进是一个激发企业内部学习的过程,有效增强企业的软实力。很多学者的研究旨在探寻如何使得技术的功能可以有效适应不同的组织环境,无论是在服务业还是制造业当中,如RAYMOND等就发现先进的信息技术正向影响了制造业企业中的产品创新绩效。因此,信息技术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本研究希望通过实证来分析该因素对制造企业中服务创新的影响,同样也想探寻信息技术的进步是否对不同类型的创新绩效有所差别。(3)客户关系对于企业而言,与客户的交流是服务流程中的基本工作,这一点对服务业显得尤为重要。服务业提供给顾客的不仅仅是服务本身,更重要的是将服务传递给顾客的过程与手段等。服务商与客户之间进行交流的目的旨在使服务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这可以使得企业不断对服务、产品及流程进行创新。国外的一些调查统计表明,创新绩效越理想的企业,往往越重视作为信息来源的顾客。如经济合作组织(OECD)2001年所做的调查就显示,各国的服务企业往往更需要通过与客户的交流进行创新活动。考虑到实施创新战略是高成本的行为,企业与外界合作降低成本成为了自然的选择,与客户寻求合作显得尤其重要,因为与客户的交流是服务创新的重要信息来源,因此,以顾客为中心是企业服务化的基本特征。本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实证数据佐证客户关系与服务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同时,本研究将探索客户关系对3种类型的创新绩效的影响是否有所差异。综上所述,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企业中人力资本、信息技术以及客户关系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有积极的影响。假设2上述3组因素对企业的服务创新、产品创新以及流程创新的影响是有着明显差异的。

1.3研究模型除了上述3个与服务创新相关的因素之外,在众多文献中还存在一些与制造业技术或产品创新相关的影响因素,包含了研发投入以及技术合作(涉及供应商、竞争对手等多方面)等。此外,行业及企业自身一些特点也可能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其影响在实证分析也应当加以控制。本研究将上述这些因素都纳入研究模型,探寻这些影响制造业的产品或流程的创新因素在服务创新中是否仍然会产生影响。***1总结了影响制造业中服务创新的基本理论模型,即本文的研究框架。

2研究设计

2.1样本与数据本文选择我国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2012年1月~2013年4月本课题小组在湖北、江苏、广东、北京、山东等地区采用邮寄问卷、MBA培训班问卷调查、企业访谈等多种方式共对100余家企业进行了重点调查,调查访谈的对象为企业董事、CEO或其他高管人员,所调查内容涉及到企业的服务、产品以及流程创新活动,企业对人力资本所进行的投资(如培训等),信息技术运用以及与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具体内容见本文变量设置部分。由于本研究所测度的一些企业经营行为来自于过去的2009~2011年,虽然发生时点并不久远,但为保证研究的有效,通过这些企业网站中“公司大事记”以及新浪网财经频道等渠道对所获得的数据真实性进行验证,严格筛选了其中有效的81个样本,因此虽然样本较少,但准确性还是较高的。需要指出的是,本文调查的是81家企业在固定年份中的一些经营行为,所以属于截面数据研究。对回收问卷的题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通过SPSS17.0软件的计算,12个题项的KMO值为0.812,Bartlett球状检验通过。研究结果表明:样本结构的有效性较强,每个指标在相应因子上的负荷量均大于0.5,3类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均大于0.7,表明本问卷所收集数据信度较高,效果较好①。

2.2检验模型由于有些企业创新行为赋值为0,不适合采用Logistic模型,因此本文用Probit模型的估计方法,为了考察上述因素对企业3类创新产出的影响,本文使用多元Probit模型回归分析,这主要是由于样本企业中将近半数的企业(38家)都在2011年中进行了2或3种类型的创新,而一般的Probit回归模型假定某家企业只能进行一种类型创新,而多元Probit模型并不要求企业有“非此即彼”的创新排斥假定,这样就可以考察同一家企业的前因及控制变量式中,Oi为i企业2011年度服务、产品以及流程3种类型的创新成果,取值为0或1;S表示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有关的3个因素;而M则为与传统制造业创新相关的2个因素;X表示控制变量,包括了行业与企业的特质因素;β、χ以及δ为3类变量的系数;α与μ表示常数与残差项。(1)结果变量本研究的结果变量涉及到了2011年企业创新绩效,本问卷要求受访人根据这一年的创新成果进行填报。为了能够有效地获得企业创新的成果数据,在问卷中设置了3类创新指标,即服务创新、产品创新以及流程创新:①服务创新(S)变量反映的是企业对自身服务活动进行的变革,本文以制造企业在这一年中是否推出了新类型的服务项目,或对原有的服务进行了商业模式的创新。该指标在问卷中设置为虚拟变量,如果企业在样本年份中推出了新服务项目为1,否则为0。②产品创新(P)表示的是制造企业在样本年份中是否推出了新型的商品,或是对产品技术工艺等进行过创新,在问卷中设计成虚拟变量,1表示进行了产品创新,0表示未进行。③流程创新(L)考察的是企业对自身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程、分销渠道进行了的变革,以企业是否进行过此类活动的创新作为表征,同样设置为虚拟变量。(2)前因变量前因变量主要包括了与制造企业创新活动相关的因素,考虑到企业活动对创新战略实施效果的滞后影响,文件所设置的前因变量都比结果变量要提前1~2年,换言之,本研究关注受访企业在2009~2010年的企业活动。在后文中采用提前2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同时为确保结论的稳健性,采用前1年的数据进行回归验证。根据***1,选择的前因变量主要包括2类,即与服务业创新相关的因素以及与制造业创新相关的传统因素。服务业创新相关的因素对应3个虚拟变量,数据通过问卷获得:①人力资本(T)以企业是否在样本年份进行过旨在提升员工创新意识的在岗或离岗培训,受访的企业家如果在问卷中选择进行过该类型的培训,变量设置为1,否则为0。②信息技术(I)则衡量企业是否在样本年份中购置了高科技的设备或是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以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③客户关系(K)反映的是企业在样本年份中是否与主要的产品客户进行过技术信息的合作。与制造业创新相关的传统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自主研发活动以及外部技术合作活动:①研发投入(R)一直被认为是影响制造企业产品及流程创新活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问卷同样设置了二值型的问题,如果受访者表示企业在样本年份投入了研发费用该变量设置为1,否则为0①。②外部技术合作(C)是企业获得信息的来源,提升企业的硬实力,通过合作能有效提高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产品质量可以得到提高,以企业在样本年份中是否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进行过技术合作为标准将该指标设置为虚拟变量。(3)控制变量除了上述2类变量,还需要对企业与行业部门的一些特质对创新绩效所造成的影响进行控制。对于企业特质,引入2个指标加以衡量,即企业规模(D)与企业年龄(A),这2类因素都会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如大企业往往可以对研发创新提供更多的经费,而生存周期较长的企业依赖的是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容易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也会因此长期不懈地进行科研创新活动。这里采用职工人数的自然对数值来表征企业规模。此外,大量研究表明企业的资本结构对企业创新活动绩效有所影响[15,16],但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围绕FDI问题展开,即外商资本比重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而我国制造企业中的资产由***府所控制的比重占了相当部分,所以本研究将样本企业中的国有资本(G)作为控制变量,以制造业企业中国有资本比重为该指标的表征。最后,将OECD公布的《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第3版)技术标准进行了一些简化,将样本企业的技术与研发水平分为3类,即高技术行业(Ht)、中技术行业(Mt)以及低技术行业(Lt),进而建立了3组虚拟变量(将中低技术行业与中高技术行业合并为中技术行业,这主要考虑到样本较少)。为避免回归分析中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后文实证分析时将低技术行业指标予以删除。本文各变量定义见表2。

3实证分析

3.1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表3展示了前因变量以及控制变量的简要描述性统计以及相关系数,尾列的各项方差膨胀因子(VIF)都远远小于10,这意味着这些变量在回归模型分析中将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表4显示样本中进行过3种类型创新活动企业的分布情况,总的来看,进行产品创新的企业最多(54.32%),而进行服务创新的企业最少(33.33%),而且其中仅仅进行服务创新的企业只有区区4家,这也就表明制造业企业中服务创新往往是伴随着其他类型创新行为而共同进行的,这证实了采用多元Probit回归方法的理论意义。

3.2回归结果分析本文利用式(1)的模型对各种创新活动与3类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表5展示了回归结果。在制造企业服务创新影响因素中,人力资本的投资显著支持了服务创新与流程创新产出,但并没有显著地提升产品创新的绩效。本研究进行了一组Wald检验以分析人力资本、信息技术以及客户关系三变量对于服务、产品以及流程创新影响系数是否存在差异。表6的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对于服务创新影响显著大于产品创新,但与流程创新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这一方面表明知识型员工对于服务创新而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也可能说明通过对员工培训提升其产品创新能力的难度要远大于提升他们对企业服务或流程创新活动的理解。表5中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制造企业中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对于3种类型的创新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将企业内部各因素进行合理地组合从而显著提升企业的组织能力,而通过表6中3类系数的Wald差异检验还可以发现信息技术的引入对于流程创新产出外溢效果最为明显。同为制造企业服务创新影响因素,企业与客户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可以提升企业进行服务创新的可能性,客户关系在服务行业中一直就被认为是服务业创新的动力源,本文的实证结果则证实在制造企业中同样如此,而且表6的结果也显示客户关系对服务创新的影响比其对于产品及流程创新的影响都要大得多。这样,本研究肯定了那些在传统意义上被认为对服务企业创新有积极作用的3个因素同样对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有正面的影响,这就证实了之前的假设1,而通过Wald检验假设2也部分地得到了证明,即上述3个因素对与服务、产品及流程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制造业技术创新的2个因素中,研发投入对3种类型的创新产出都有着正向且显著的影响,但对产品创新的影响系数最大,对流程创新的影响系数最小,这可能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部分制造企业对各类创新成果的重视程度以及投资方向。而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单位的合作仅仅与产品创新呈现出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说明目前我国的科研工作主要还是为企业提供与产品相关的科学与技术知识,而不是致力于提供面向市场需求的服务及流程创新等活动,即目前的技术创新是科研推动型而非市场拉动型,与市场和顾客脱离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中,企业规模的扩大对流程创新的影响大于产品创新,据此可以推断我国的制造业中大型企业往往更容易通过流程创新活动获得规模效应,而最关心的服务创新系数显著为正也说明大企业更容易进行服务创新活动,企业年龄并没有与任何一组创新产出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企业年龄增长所滋生出的“组织惰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对企业的研发热情有所抵消。此外,企业拥有国有背景对其产品与流程的创新都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对服务创新产生了负面作用,其原因并不明了,本文的理解是由于国企对于市场竞争的理解更倾向于提供更好的产品,采用更好的流程降低成本,但是对于企业服务创新与企业发展关系的认识比较模糊。当然这仅仅是一家之言,具体的原因还有待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进行发掘。最后,发现相比于中技术行业,在高低技术企业中,服务创新的活动更频繁,其中的原因可能如CUSUMANO等“产品-服务周期模型”所说的,在技术发展尚不成熟的行业中,企业往往通过服务包装来增加产品的特色,从而获得市场竞争优势。而当行业技术趋于稳定时,产品在功能上的特色逐渐消失,企业此时往往只能通过售后维修以及产品配送等相关服务来争夺市场,这一点在我国的家电行业中表现得非常典型。此外,高技术企业比中低技术企业在产品与流程创新上更为积极,这一点与之前的很多实证分析文献结果一致。

3.3稳健性检验本文为克服回归分析中的内生性问题,之前采用的前因以及控制变量为结果变量提前2期(即2009年)的数据,此处为检验本结论的稳健性,换前1期(2010年)的数据重新进行了回归,回归结果见表7,该表中回归结果与表5的结果完全一致,这说明本文的结论是稳定的。

4结语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篇9

关 键 词: 远德玉;技术过程论;技术创新;过程创新

远德玉教授是我国较早开展技术论研究的学者,在30年的技术论研究生涯中,率先提出“技术是一个过程”的观点,在《论技术》、《技术选择论》等著作中,同陈昌曙教授一起全面阐述了技术的动态过程论思想。在同日本学者进行比较技术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了技术过程论思想,并结合国内技术创新实践,拓展了技术过程论思想,开辟了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新领域。今天,比较全面地回顾和评述远德玉教授技术过程论思想的发展历程、主要贡献和理论特色,对于我们将来能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从事技术论或技术哲学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技术过程论的研究脉络

远德玉教授,1934年4月13日出生,辽宁省台安县人。1953年毕业于阜新煤矿学校,同年考入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采矿专修科学习。大学毕业后,留校做院刊的当时,陈昌曙教授写成的科学家故事经常在院刊刊登,“”中远德玉教授因此曾被指责为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树碑立传而受到批判。不过,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远德玉教授开始接触科技史,阅读了一些科技史的书籍,并进一步对科技史产生了兴趣。1970—1975年,远德玉教授在采矿系教改组工作,其间对工程技术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探讨。

粉碎“”后,东北工学院成立了自然辩证法研究室,1978年春,远德玉教授来到自然辩证法研究室工作。1979年4月,远德玉教授参加了在华中工学院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技术史学术会议,并向会议提交了论文《科学技术史中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同年,远德玉教授到北京***书馆查阅资料,在查阅日文杂志时,发现了日本《技术与人间》杂志刊登的关于技术论方面的文章。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资料室同志的帮助下,他详细查阅了相关的日文书籍。回到学校后,远德玉教授向自然辩证法研究室的老师汇报了关于日本技术论的研究动向。接着,他又同懂俄文和略懂英文的同志去北京,查阅并复印英文、俄文、法文资料,专门组织有关老师翻译,后来结集出版,这便是1980年第5辑《科学与哲学》(研究资料)。该辑研究资料对国外有关技术论、技术科学、技术史与技术管理方面的文章进行了介绍,成为全国最早发表技术论的译文集。后来,远德玉教授还同自然辩证法研究室的其他老师编译了1985年第2辑《科学与哲学》(研究资料),对国外技术哲学的发展概况、技术论的历史争论等进行了介绍。

1981年11月,远德玉教授参加在苏州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技术史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技术是一个过程略论技术史与技术论研究》,首次提出了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的观点。1982年,远德玉教授在《技术是一个***的研究对象》的文章中认为,应该把技术作为一个***的对象,需要从不同角度开展技术论的研究[1]。1983年,远德玉教授完成论文《关于技术本质属性的探讨》,该文从过程论的视角分析了技术的本质和属性[2]。1984年10月,第三届全国技术史会议在安徽黄山举行,远德玉教授向会议提交了题为《历史中的技术》的论文,分析了不同时代技术的各自存在方式和存在特点,明确提出技术概念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3]。

1986年,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远德玉教授与陈昌曙教授合著的《论技术》一书,该书进一步论证了技术是一个过程的观点。在该书的后记部分,作者这样写道:“它虽然由我们执笔完成,但应该说这是东北工学院自然辩证法研究室集体智慧的结晶。……日本技术论学者的著作给了我们很大启发。特别是日本帝京大学教授、东北工学院名誉教授星野芳郎先生的著作和思想给了我们很多教益”[4]323。在此,远德玉教授明确表述了他的技术论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也许是由于受到日本技术论影响较深的缘故,远德玉教授比较主张用“技术论”而不是用“技术哲学”来表示自己的研究成果[3]。

1986—1989年,陈昌曙教授、远德玉教授等同日本学者星野芳郎、林武等开展了“中日技术发展与辽宁技术改造战略思想研究”,这是他们与国外学者合作研究的第一个课题,《中日企业技术创新比较》是中方研究报告,由日本文化交流基金资助,东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星野芳郎则以“中日技术发展的***治经济背景”为题完成了研究报告并在日本出版,1995年,日本文化交流基金资助出版了该书的中文版《技术发展的***治经济背景》。中日双方的比较技术研究,加快了中国学者对日本技术论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了远德玉教授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深入研究。此后,他陆续承担辽宁省和沈阳市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和对策研究,并开展校企之间的合作研究。

1990年4月,陈昌曙教授与远德玉教授共同完成《技术选择论》一书,由辽宁人民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远德玉教授执笔完成“企业在技术选择中生存和发展”、“技术发展战略的选择”两章的内容,在该书中,他初步区分了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提出企业技术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如何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实现经济增长,即做到技术创新[5]。

1991年,陈昌曙教授主持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和能力研究”获得批准,远德玉教授是主要的完成人,1993年结题报告完成。但由此启动的技术创新研究却一直继续下来,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1994年,远德玉教授开始招收“技术论与企业技术创新”方向的博士生,在他的指导下,先后完成16篇“技术论与企业技术创新”方向的博士学位论文(到2007年9月,共有23名博士生毕业)。

2001年,远德玉教授承担国家***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基金课题“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2004年8月结题。该课题对技术过程论思想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在技术过程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与产业的关系,从而把技术、产业技术、技术创新与产业联系起来。2005年末,远德玉教授同丁云龙、马强共同完成国家“十五”出版重点选题《产业技术论》,对产业技术这一技术的最终状态进行了整体的深入研究。

二、 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

关于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的观点,是远德玉教授在1981年参加第二届全国技术史学术讨论会时提交的论文《技术是一个过程略论技术史与技术论研究》中首次提出来的。1982年,远德玉教授在《技术是一个***的研究对象》的文章中提出,把技术列为科学的一个层次是不妥当的,需要从技术的角度来研究技术与社会、生产、经济、哲学的关系,我国也应该像日本、苏联和美国技术界、哲学界对技术的整体研究一样,把技术作为一个***的对象,从不同角度大力开展技术自身规律的探讨,即开展技术论的研究,包括技术体系学的研究和技术社会学的研究两个方面[1]。

技术是一个过程的思想,是理解技术本质属性的关键。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这个命题提出后即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有的学者认为,说技术是一个过程不过是一种空泛的议论,难道一切事物不都是过程吗?说技术是一个过程又有什么确定的、特殊的意义呢?对此,远德玉教授在许多场合都进行了回答。1984年10月,第三届全国技术史会议在安徽黄山举行,远德玉教授向会议提交了题为《历史中的技术》的论文,分析了原始时代、工匠时代和近代技术的各自存在方式和存在特点,提出技术概念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它本身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对技术的不同理解,是由于技术形态的不同引起的;不同时期人们侧重于技术的某一形态,便产生了不同的技术理解。该文可以看做是对三年前提出的技术过程论的补充,也是对技术过程论批评者的回答。

远德玉教授提出,技术是一个过程是在对既已存在的有关技术的定义分析基础上作出的。既已存在的定义往往是从一个侧面对技术作的“静态分析”,通过对技术的静态分析,认识构成技术的要素,对于理解什么是技术是有益的,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着重从某一种要素来说明某种类型的技术活动。然而,这些说法只是指明了技术的某一个方面,而不是技术的全部,也不是技术的本质。技术乃是一个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有内在联系的系统,而且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作为过程的技术[4]52-53。“技术作为一个系统,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这是认识技术本质时的基本观点,而且也是符合现代系统论的思想的。”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输入和输出,输出是输入的结果。技术作为一个系统输入的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运动过程中,经过处理和控制,输出的是经过加工改造了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技术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在于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变。而物质、能量、信息的变化和运动都需要时间的积累,都要有一个演化过程,因此,“技术必然是一个动态系统”。只有把技术如实地看做一个系统或过程,才能揭示技术的本质和特征,并且为技术论的研究打开新的局面[4]55。

在1992年全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研讨会上,远德玉教授发表《技术创新的工艺性研究》一文,又对有关技术是一个过程的非议进行了公开回答。文章指出:“当科学技术成果商品化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并广泛开展技术创新研究之后,技术过程论似乎是可以接受的了。技术本来就是表现为多种形态的,知识形态的,物化形态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潜在的和现实的,从发明到一品技术再到多品技术。技术形态的转化就是它向生产力的转化过程,也是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化过程。……技术之所以需要和可能进行创新,就是因为技术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技术创新实质上就是在技术原理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技术形态的转化过程。”[6] 因此,“对技术作静态的考察,只是关注技术的一种形态,或关注技术的一个要素,或关注技术的最后结果,因而是片面的。当然,这里绝没有否定静态考察的价值。在特定条件下技术便有特定形态,对特定形态的技术作静态考察是必须的,但它所考察的并不是技术的全部,技术的全部乃是多种技术形态的总和”[3]。

在《论技术》一书中,远德玉教授对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的含义进行了三方面概括。①技术是指发明、设计本身就是一个从无形技术向有形技术转化、从潜在技术向现实技术转化的过程。全面理解技术,必须看到无形技术与有形技术、潜在技术与现实技术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无形技术与有形技术、潜在技术与现实技术只是技术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它们各有其自己的特点,如果只对技术作静态分析,就会引发关于技术本质的各种争论。②技术是指技术软件与技术硬件只有在动态过程中才能结合起来。技术软件是在同硬件的结合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也只有在同硬件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系统。因此,技术是软件与硬件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③技术是知识、能力、物质手段不断更新的过程。在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中,人们有目的地使知识、能力、物质手段结合起来变革自然,创造出人工物;在人们创造人工物的过程中,又会总结前一阶段的经验,从而产生出新的知识,积累新的经验,获得新的能力。如此不断反复和反馈,技术就不断进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4]62-65。在《技术过程论的再思考》一文中,远德玉教授对技术是一个过程又增加了一条概括,即:技术是目的与手段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技术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是人为所设定的目的寻求手段的过程,又是有了手段寻求新目的的过程。目的与手段的矛盾是技术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矛盾,二者的统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统一,由此才有技术形态的不断变化,并可以说明技术发展是一个无限的历史过程[3]。

基于以上的分析,远德玉教授在新近出版的《产业技术论》中进一步把技术的基本内涵概括为:技术存在于动态过程中,技术是一种过程性的存在。这样的概括有助于把技术是过程性存在同技术是实体性存在、知识性存在和活动性存在区别开来[7]7。远德玉教授曾经提出,关于技术的存在形态,人们往往只注意了技术的结果,并把技术的结果看成是技术本身。这样的后果是把技术看做一种静止的实体。正像人们只能从新陈代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生命的本质一样,人们也只能在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相结合的过程中了解技术的本质。必须把技术看做是人类从主观到客观的一种实践活动,技术是一个人类实践的动态过程,技术在人类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才体现出自己的面目[2]。总之,技术不仅存在于发明活动和过程中,还存在于技术创新活动和过程之中,更存在于生产与产业活动过程之中。如何把发明与创新、技术与生产统一起来理解技术,则是当代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研究的重大课题[7]5。

三、 作为中日技术发展比较的引申与技术动态过程

的展开的技术创新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是开展中日技术发展比较的结论,更是技术过程论的逻辑结果。

早在1983年7月,东北工学院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就特别邀请日本帝京大学教授、技术评论家星野芳郎来华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讲学,以便深入了解日本战后技术发展的历史经验。1986—1989年,陈昌曙教授、远德玉教授同日本学者星野芳郎、林武等开展了“中日技术发展与辽宁技术改造战略思想研究”,中日双方学者通过多次互访与多次到中日企业生产现场的考察,较为深入地了解了中日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在《中日企业技术创新比较》一书中,远德玉教授介绍了研究得出的几点基本结论:一是中国在技术、经济上与日本以及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二是中国与日本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主要地表现在批量生产技术的落后以及基础技术的落后;三是技术存在着不同的类型,只有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依靠改良提高型技术,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腾飞[8]3。根据日本学者森谷正规对技术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水平的界定[9],远德玉教授把技术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水平的总和称做技术实力,提出技术实力可以用发明的潜力和水平、样品制造技术的潜力和水平、开发的潜力和水平、批量生产技术的潜力和水平来表征,据此得出结论:中日之间技术实力上的差距是由技术开发的潜力和水平的不同而开始出现的,日本在技术开发的潜力和水平方面大大高于中国,而且在生产技术尤其是批量生产技术方面的水平更是强于中国。中国生产技术的落后突出地表现在基础技术落后,而基础技术是支持整个生产技术的基础[8]17-23。远德玉教授还描述了中日技术实力方面的现实状况:中国在发明能力和水平方面略高于日本,样品制造水平方面不相上下,中国在技术开发能力和水平(即发明成果商品化)方面要低于日本一个数量级,在生产技术水平方面则要相差两个数量级[8]26。产品开发与样品制造是技术创新的前期阶段,其创新能力对后续创新的成功与否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差异性是中日在生产技术方面出现差距的直接原因。因此,从中日技术发展的比较研究,必然会引向对技术创新的研究。

更为重要的是,技术创新是技术过程论展开的必然结论。在技术过程论看来,技术的形态包括:技术构想、技术发明、设计、试制或试验、生产技术、产业技术等。由主观技术构想、创意而产生的技术发明是技术的初始形态,必须经过设计、试制和试验加以客观化、物质化,才能纳入到生产劳动过程中去,成为生产技术。然而,单一的生产技术仍不能实现技术的最终目的,因为它只能完成产品生产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必须有许多与之相匹配的一系列生产技术才能形成产品和服务;只有多种生产技术的综合,即完成生产技术的体系化或形成产业技术,才能实现技术的最终目的[10]。也就是说,技术发明只是技术的初始状态,通过创新使其产业化变为产业技术,成为技术的最终状态,才能真正发挥技术的功能和作用[7]6。由此必然会合乎逻辑地过渡到技术创新的研究,因为技术创新实质上就是在技术原理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技术形态的转化过程。

从过程创新的角度,远德玉教授把技术创新的内容理解为包括技术本身的、经济的以及管理的创新的结合。技术创新首先是技术本身的过程创新,包括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化过程,又包括该项技术同相关的一系列技术结合实现体系化的过程;其次是经济的过程创新,包括一系列的经济决策与经济行为的创新;再次是管理的过程创新,它使得生产过程中技术的诸要素、生产力的诸要素得以完善地组织、协调、平衡和配置,实现生产经营系统在功能和结构上的整体优化。只有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使技术变为直接生产力[6]。由于技术创新是一种呈现为某些阶段性的连续的渐进过程,因而研究不同阶段的创新特征、内容和方法,对于人们弄清技术创新的规律和规则,并按照这些规律和规则进行创新,从而缩短从发明到商业应用的时间,就是极为有益的。正因如此,远德玉教授积极倡导进行技术创新的工艺性研究,并提出了创新工艺研究的课题,包括如何对技术的、经济的、管理的三类过程创新的结合及其阶段性的研究,如何认识创新的内容随着创新阶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特点、规律,如何探求创新过程不同阶段所采用的创新方法和手段。

在《技术创新的特质与功能》一文中,远德玉教授提出,技术创新是一种创造自有知识产权包括创造出专有技术、专利技术、商标、商誉等等的技术经济活动,能否创造出自有知识产权是技术创新与单纯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技术创新过程是多种知识的组合,诸如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商标、企业商誉以及专有技术等,只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获得垄断利润,并从自有知识产权的转让中获得收益,也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1]。

技术创新是发明成果在商业上的应用过程,是发明成果发生转化的过程,是技术发明变为生产技术和产业技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技术的目的性在变化,技术的各种要素在变化,该技术与其他技术之间的关系在变化,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发明成果在商业上的简单应用。当产业技术生成变为产业中的技术,并成为产业的一个要素之后,技术的生成与转化过程便结束了,作为技术的创造活动结束了,但又开始了产业的创造过程[7]25。产业技术的系统化不仅要考虑技术本身的结构和功能系统,还要考虑生产要素的供给系统,更要考虑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喜好和习惯等多种要素[7]27。对此,远德玉教授在《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田字型模式与动力机制》一文中,通过田字型转化模型说明,科学原理转化为生产技术需要经历:①横向的三个阶段的转化过程,即科学原理向技术原理的转化,技术原理向技术发明的转化,技术发明向生产技术的转化;②纵向的三种形态的转化过程,即科学形态从科学原理技术原理技术发明的转化过程,技术形态从技术原理技术发明生产技术的转化过程,人的目的性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过程。因此,从技术发明转化为生产技术是技术的体系化和社会化的过程[12]。

在《产业技术论》一书中,远德玉教授进一步讨论了田字型转化模型中的横向转化过程,认为该过程大致包括如下三个阶段:自然因果性向技术原理的转化,技术原理向技术发明的转化,技术发明向产业技术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达到功效性要求的发明,才有了转化为产业技术的可能性;而产业技术才是技术的完善化形态,也是技术体系化的标志[7]16-18。

远德玉教授认为,产业技术是生产技术的体系化,是多种生产技术组成的系统。产业技术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产业技术是体系化了的技术;②产业技术是社会化了的技术;?③产?业技术具有直接生产力功能;④与生产技术相比,产业技术是具有独特性的技术。他提出,以为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就是产业化了,从而中止了创新过程,将使创新半途而废;以为有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生产技术,只要引进过来不经过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就可以完全应用,就不是真正理解技术创新[10]。因此,正确理解产业技术是完整准确地理解技术创新过程的关键。承认技术过程论,必须承认技术形态论。技术本来就有多种形态,产业技术是技术完善化的形态。只有产业技术,才能制造出产品和服务,并形成现实生产力,真正显示出技术的社会功能。以技术作为整体来研究的技术论(包括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如果不研究产业技术,便难以揭示技术的本质、属性和功能价值[7]1。

总之,技术创新不仅是技术产业化的过程,而且是技术商业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这三个过程的统一。技术创新既是按照合目的的自然规律性技术原理进行产业化的过程,又是按社会经济规律的社会建构过程。把技术创新看做是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社会化过程、产业化过程和商品化过程,是技术创新研究视角改变和研究新范式得以确立的方***基础,也是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同经济学的和管理学的技术创新研究区别开来的标志。

四、 启示

以上简略地回顾了远德玉教授从事技术论研究30年的历程,并对其技术过程论思想进行了简要的评析,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

启示一:坚持研究路径的一贯性才能少走弯路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远德玉教授在谈到《产业技术论》一书的撰写经过时说,一个研究者不能既在东山养鸟,又想去西沟钓鱼,总要有一个比较确定的研究方向,并形成自己的研究路径。研究路径的惯性使得研究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7]1。远德玉教授在30年的技术论研究历程中正是这样走过的。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技术是一个过程”的观点,到把技术看做一个***的研究对象并探讨技术的本质属性、技术的社会价值与技术观,再到探究技术论的研究领域与性质;从战后中日技术发展战略思想的比较研究,到中日企业技术创新比较研究,再到产业技术论的研究;可以说,无论是对技术的宏观思考,还是对技术的微观分析,他都坚持了这一基本的研究路径。

启示二:努力追踪国外学术研究前沿才能在一个高起点上展开研究。陈昌曙教授指出,如果不十分重视了解欧美技术哲学发展的动态,不尽力追踪学科前沿,就不可能在前人和他人成就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有新意的见解,乃至几乎不能从事这门学科的研究[13]。远德玉教授的技术过程论思想是在借鉴和吸收日本技术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所学外语为日语,因此他能够直接阅读的外文文献便是日语资料。早在20世纪20年代,日本就有了“技术论”的名称,40年代前后,围绕技术的本质,日本开展了技术论的论战,因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技术论资料。通过与星野芳郎、林武等日本技术论学者开展中日技术的比较研究以及阅读日语文献,远德玉教授较好地把握了日本技术论发展的前沿,从而为自己的技术过程论思想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启示三:不断夯实技术史的基础才能拓宽技术论研究的视野。远德玉教授对于技术论的研究是在技术史的基础上展开的,“技术是一个过程”的观点就是在全国第二届技术史学术讨论会上最先提出,并在全国第三届技术史学术讨论会上加以拓展和深化的。他在向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1983年10月)提交的《技术史与技术论》一文中提出,技术论既可以说是技术史的现代化部分,又有时论的特性。技术史和技术论是相互促进的两个***学科,技术论要以技术史特别是近代技术史作为基础,技术史的研究必将促进技术论的研究。同时,技术论的研究成果,也为明确技术史的研究对象,解决技术史的分期,探讨技术发展的规律性,提供新的思想[14]。在《关于技术创新史研究的断想》(未公开发表)一文中,他更提出不仅要研究发明应用的社会史,还要研究创新过程的社会史,即研究发明成果的产品化史、商品化史、产业化史。因此,只有扎根于技术史和技术创新史的沃土,认真研究历史中的技术和历史上的技术创新,理性地概括我国技术发展实践和我国技术创新实际,才能找到适合于中国的技术发展理论和创新模式,也才能找到适合中国历史发展的技术创新理论。

参考文献:

[1]远德玉,吴明泰. 技术是一个***的研究对象[n].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通信, 1982-02-10(3).

[2]远德玉. 关于技术本质属性的探讨[j]. 方法, 1983(试刊):69-75.

[3]远德玉. 技术过程论的再思考[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5(6):391-393.

[4]远德玉,陈昌曙. 论技术[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5]陈昌曙,远德玉. 技术选择论[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1:107-108.

[6]远德玉. 技术创新的工艺性研究[j]. 自然信息, 1992(增刊):3-6.

[7]远德玉,丁云龙,马强. 产业技术论[m].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5.

[8]远德玉,陈昌曙,王海山. 中日企业技术创新比较[m].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4.

[9]森谷正规. 日美欧技术开发之战国际技术比较研究论[m]. 吴永顺,陶建明,译.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4:2.

[10]远德玉. 产业技术界说[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2(1):22-25.

[11]远德玉. 技术创新的特质与功能[j]. 求是, 2002(6):50-52.

[12]远德玉.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田字型模式与动力机制[j].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5,11(9):31-34.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篇10

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Y=L∕[1+A?exp(-B·t)])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t为时间自变量,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这样,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其中,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避免了其缺点,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所以,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往往带有主观性,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以克服自身的不足,更进一步适应时展的需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1)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2)经济效果;(3)社会效果;(4)风险性,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例法等,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同时,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研究,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

估方法,均处于研究之中,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1)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2)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情况下,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时,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测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测和评估,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大学习能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测值和评估值。

据文献查阅,虽然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现有原理和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文献[08]、[09]、[11]等,但尚未发现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在当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经济条件下,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来建立产品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是对技术创新定量预测和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三、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1)探索新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体系;(2)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的发展。

本项目研究的应用价值体现在:(1)提供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定量预测技术,有利于提高预测的正确性;(2)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估方法,有利于提高评估的科学性;(3)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工作提供新的方***和实用技术。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研究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并建立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及设计相应的模型计算方法,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对指标和模型体系进行实证分析,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

研究内容:

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佑的相关指标体系确定及其量化和规范化。从企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入手,密切结合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系统综合地分析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各相关因素,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并研究其量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及方法。

2、影响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各相关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影响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各相关因素在输入预测和评估模型时,需要一组决定其相对重要性的初始权重,权重的确定需要基本的原则作支持。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研究。根据技术创新预测的特点,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设计。根据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基本特点,设计其相应的计算方法。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学习样本设计。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学习样本,对预测和评估模型进行自学习和训练,使模型适合实际情况。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的实证研究。以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工作为背景,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进行实证研究。

创新点:

1、建立一套基于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在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方面,一种是采用传统的指标体系,另一种是采用国外先进国家的指标体系,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当前经济形势,参考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的研究工作,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此为本研究要做的首要工作,这是一项创新。

2、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神经网络技术具有并行分布处理、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能较好地处理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预测和评估的现实问题,本项目首次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也是一项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

基本方法、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论证

1、重视系统分析。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研究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其相互之间的重要度,探讨其量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将国外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指标体系。

2、重视案例研究。从国内外技术创新预测与决策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和总结出具有共性的东西,探索技术创新预测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3、采用先简单后复杂的研究方法。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研究,先从某一行业出发,定义模型的基本输入因素,然后,逐步扩展,逐步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工作与具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相结合,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研究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成果。

六、开展研究已具备的条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人长期从事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工作,编写出版了《现代市场营销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等有关著作,发表了“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组织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观念创新”等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从事过企业产品技术创新方面的策划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与许多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对神经网络技术也进行过专门的学习和研究,所以,本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及实验场所已基本具备,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七、论文研究的进展计划

2003.07-2003.09:完成论文开题。

2003.09-2003.1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及其量化和规范化。

2003.11-2004.0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构建。

2004.01-2004.0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2004.03-2004.0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体系的实证研究。

2004.04-2004.06:完成论文写作、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01]傅家骥、仝允桓等.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02]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03]柳卸林.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04]赵志、陈邦设等.产品创新过程管理模式的基本问题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0/2.

[05]王亚民、朱荣林.风险投资项目ECV评估指标与决策模型研究.风险投资.2002/6

[06]赵中奇、王浣尘、潘德惠.随机控制的极大值原理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控制与决策.2002/6

[07]夏清泉、凌婕.风险投资理论和***策研究.国际商务研究.2002/5

[08]陈劲、龚焱等.技术创新信息源新探.中国软科学.2001/1.pp86-88

[09]严太华、张龙.风险投资评估决策方法初探.经济问题.2002/1

[10]苏永江、李湛.风险投资决策问题的系统分析.学术研究.2001/4

<11>孙冰.企业产品开发的评价模型及方法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2/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10篇

学习

物联网技术论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物联网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物联网专业论文课题,智慧农业论文物联网。国内各高校都是从2011年开始陆续开始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大多数学校针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开设了RFID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短距离无

学习

发酵技术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发酵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生物发酵技术论文范文,发酵程度论文10篇。2开展发酵工程实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酵工程是利用工业微生物的特定性状和功能,通过发酵过程来生产目的产物或将生物直接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建立

学习

虚拟现实技术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虚拟现实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虚拟现实技术论文,虚拟现实旅游论文。概念设计是工业设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外大公司的产品设计部门包括:1)(Conceptdesign)概念设计;2)(Detaildesign)详细设计;3)(Manufacturingdesign

学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论文选题哪个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论文10000字。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Internet技术不仅在办公中实现了远程操作,而且在教育中,

学习

技术性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技术性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技术性论文题目推荐大全,技术成果论文范文。1.2半公共性农业技术从字面上解释,半公共性农业技术就是指一些农业技术只能获取一半的产权。实际上,通常半公共性农业技术只有一部分人共有其产权,但其产权

学习

托福复习计划模板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托福复习计划模板,内容包括托福雅思快速复习方法,托福考试资料怎么复习。2.制作词汇学习卡学习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背单词方法。考生可在卡片的一面写英语单词,另一面写其中文释义、词性、重要的固定搭配及用法。考生可以一次

学习

智能技术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智能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智能技术论文范文,最新智能科技论文。2同类专业比较调查我们对湖北2所高职院校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进行了调研,了解了他们学校的硬件设备和师资队伍的专业构成、最主要调研了他们开设的课程和

学习

重点项目申请书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重点项目申请书10篇,内容包括重点项目申请书的范文,重点项目申请书。初筛:形式审查???????????超项无公章不属于本学科资助范围不符合指南要求无推荐书无签字经费预算不合理、无详细的经费预算申请书写得过于简单、立论依据

学习

个性化服务论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个性化服务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个性化医疗论文,个性化教学方面论文。1.1个性化信息服务对信息资源整合的要求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是指为了方便用户利用其各种数字化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智能化技术对不同类型、不同

学习

转基因技术论文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转基因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分析论文,转基因技术论文。一、福音与忧虑:转基因技术及其特点基因一词是英语“gene”的音译,它源于印欧语系,是“开始”、“生育”的意思。很久以来,人们并不明白遗传的奥秘。19

学习

创新项目申请书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创新项目申请书10篇,内容包括创新项目申请书模板范文,创新实用型专利申请书。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我镇农村富余劳动力增长较快,为切实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力度,我镇拟建设农村劳

学习

数字媒体技术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数字媒体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数字媒体艺术论文大全,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论文大全。未来的媒体传播将要依赖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依托于互联网网速的提高,网络访问速度的提高更是决定于三网融合的拟合度和兼容

学习

电子科学技术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科学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论文题目大全,电子技术基础小论文。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出版周期:月刊出版地址: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际刊号:0732-2112国内刊号:11-2087/TN邮发代号:2-891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

学习

能源技术论文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能源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现代能源技术论文100篇,现代能源技术论文例文。物联网,简单的理解就是物与物之间相连的网络。物联网是信息技术和工业化时展的产物。物联网技术主要由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融合而成,能

学习

物联网技术论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物联网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物联网专业论文课题,智慧农业论文物联网。国内各高校都是从2011年开始陆续开始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大多数学校针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开设了RFID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短距离无

学习

发酵技术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发酵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生物发酵技术论文范文,发酵程度论文10篇。2开展发酵工程实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酵工程是利用工业微生物的特定性状和功能,通过发酵过程来生产目的产物或将生物直接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建立

学习

虚拟现实技术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虚拟现实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虚拟现实技术论文,虚拟现实旅游论文。概念设计是工业设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外大公司的产品设计部门包括:1)(Conceptdesign)概念设计;2)(Detaildesign)详细设计;3)(Manufacturingdesign

学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论文选题哪个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论文10000字。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Internet技术不仅在办公中实现了远程操作,而且在教育中,

学习

技术性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技术性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技术性论文题目推荐大全,技术成果论文范文。1.2半公共性农业技术从字面上解释,半公共性农业技术就是指一些农业技术只能获取一半的产权。实际上,通常半公共性农业技术只有一部分人共有其产权,但其产权

学习

智能技术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智能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智能技术论文范文,最新智能科技论文。2同类专业比较调查我们对湖北2所高职院校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进行了调研,了解了他们学校的硬件设备和师资队伍的专业构成、最主要调研了他们开设的课程和

学习

物流技术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物流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物流技术论文,物流技术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制定区域物流规划可遵循以下技术路线:首先对区域经济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区域经济的辐射区域以及区

学习

科学技术性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科学技术性论文10篇,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发展比较简单的论文,科学技术高端论文。科学技术系统创新运动是一个貌似无规则运动的有序性演化过程,具有典型的复杂系统特征。第一,多因素性。技术本身是各因素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