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篇1
1.学生参与率低。由于学生长期接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并且很多的高校存在一定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品质,因此严重的影响了多数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以此制约着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从大学生参与“制作(撰写)科技作品(论文)、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申报学校科研立项项目”等三项活动中不难看出,大学生虽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但是真正进入科研领域的比例是少之又少的。虽然“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打算在全国各高校引起强烈的反映,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但从每年高校的参与人数来说,也是凤毛麟角,更多高校只是把它作为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一个口号,唱得很响,但是并没有充分调动绝大多数大学生积极行动,参与其中。
2.缺乏专业教师指导和帮助。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创新性和专业性特点决定了专业教师的重要指导作用。在普通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往往是一些大学生有创新意识和愿望,自己动手进行一些科技含量较低的小制作,由于没有相应的***策支持,指导教师几乎不参与,或参与非常少,导致学生科技创新的成功率低,作品科技含量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3.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是促进大学生能够不断深入研究科技创新活动、平衡有效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基础,与学分设置、课程改革以及学生评价体系,物质和精神激励等因素密切相关。但一方面,以获奖、、申请专利、转化效益等特定标准来衡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虽然也形成了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但这种激励标准高,太过于苛求、让大部分学生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一些高校还没有建立联系这些因素之间的机制,只注重传统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而忽视学生的学分及评价制度创新,激励学生科技创新制度还没有真正形成。
4.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活动场地、必要的资金和实验室仪器设备都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目前,大学生由于科技活动投入的严重不足,我们可以从以下进行分析:忽视管理团队的组织和专业指导教师的培训;活动经费来源,一般主要依靠学校的补助;专门为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设施和场地非常的有限,有些高校甚至是没有的。这些物质条件的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着学生技术创新活动的发展。
二、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1.加强宣传,营造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根据参与学生少的现象,应该积极尝试通过各种渠道(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宣传,给学生解读学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和保障激励***策,同时介绍科技创新活动在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完善中的强大功能,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活动,并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宣传和指导,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加强科技创新制度建设,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机制。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完善运行管理体制。首先,大学生创新活动能够开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第二,要制定完善的***策和制度,提供相应的活动经费和硬件支持,以此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正常开展;第三,要培养一支业务水平高、事业心强、有吃苦耐劳精神、经验丰富的专业指导教师团队,这也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要不断完善相关的奖励机制,以此加大科技创新的表彰力度,并与奖学金评定以及优秀学生的选拔等评比活动挂钩,要把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体系,从而调动学生主体和个体的积极性。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篇2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取得实效
1.加强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高校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相关校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科技处、学生处、团委、研究生院、工程训练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办公室设在教务处。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高校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方案,制定、修订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实施办法,统一协调各院系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工作组的工作,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场地、资金及设备支持。
2.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项目评审指导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各院系、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团委共同推荐组成。专家组具体负责对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评审、立项、检查和验收,对创新实践活动的有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抓好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1.创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要注重依靠行业内的龙头企业,通过校友会等组织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积极争取与企业合作,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在企业设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实验室特别是重点实验室都要结合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为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场所、设备和技术支持。各实验室每年都要制订接纳本科生参与创新实践的计划,要通过实验室开放、创新性实验等方式,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学生到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2.创新实践基地要按照专家推荐和自由申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都要确立一批具有基地学科特色、代表学术前沿且适合学生参研的创新实践课题,择优参加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活动。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创新实践基地负责为每个立项项目联系一位或几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热心从事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
3.创新实践基地要充分利用报纸、展板、网站等媒体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宣传,扩大创新实践基地在教师和学生中的影响力。同时,要定期组织并举办各种科技讲座、学术沙龙以及学生间的学术交流活动等,为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对于条件成熟的创新实践基地,学校要积极鼓励、支持其开设一批实践性强、特色突出的全校性实践选修课供学生选修。
(三)以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组织为载体,以项目经费为保障,深入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1.加强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组织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百家争鸣”的原则,建立形式多样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组织,包括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社团、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俱乐部、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组(工作组)等。课外科技创新组织开展的活动要有学术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2.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组织以课外科技创新实践项目为日常活动载体,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参加相应的科技创新竞赛。学校有关部门和院系要对创新俱乐部活动的开展给予经费支持。
3.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设立校级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验项目,按照“公开立项、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原则进行立项,对项目给予经费支持。创新实践项目可以来源于教师科研,实验室、创新实践基地的推荐等,也可以由学生自行拟定,定期报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严格规范指导教师的聘请制度,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1.发动学校各方力量,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为各级各类学生科技创新组织组建指导教师团队,为科技创新项目聘请指导教师,全方位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2.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领域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选择前沿问题、热点课题,进而确定主题新颖、有一定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项目供学生参与研究实践,并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指导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指导经验,在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更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篇3
论文摘 要: 现代科技***的沿革及其特征告诉我们要实现科教兴国,真正使我国成为科技强国,必须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特别是要更加重视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出人才培养困境和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目前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国内高校如何更加有效的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的教育理念和具体措施。
现代科学技术***是在当今时生的科学***与技术***合流,以产业***为后果的空前大变革,它涉及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各学科、工程技术生产技术的各领域。现代科学技术***创造着新的技术群、产业群,改变着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对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巨大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1]。
在现代科技***背景下,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得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应用、科学研究和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是科技创新的主力***,担负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历史使命[2]。应该指出,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不能适应国家科技创新形势的要求,这是与高校的地位不相称的,因此,正确认识科技创新和实施科技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科技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现代科技***的特征
现代科学技术***比起以往的科学***、技术***,以及与其相关联系的其它领域中的***有如下几个特征[3]:
1. 现代科学技术***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紧密联系综合变革的总和,它使社会生产力的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 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了整个科学技术系统及各学科向综合化、整体化发展。科学理论趋于统一,技术发展趋于综合,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结合。
3. 现代科学技术***使人的主体因素在现代世界中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人对自然的关系由解释过渡到控制;由分析物质结构和自然过程过渡到有目的地合成物质结构和影响自然过程,甚至合成生命和影响生命的过程。体现了人在生产体系中的地位上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们从直接参加生产过程者转变为监督者、调节者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并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 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个全球性过程,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发达国家中进行着同一的科学技术***。
5. 现代科学技术***是一次使人类劳动智能化的***,它被用之以代替或增强人的体力,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而现代科学技术***最核心的问题是强化信息科学技术,是普及以自动化系统为结果的智能化。
6. 现代科学技术***是在科学技术前导下而实现的现代生产力根本变革,它突出地表现为社会生产的高技术化、科学技术的产业化的进程大大加速。
二、现代科技***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挑战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增强的作用越来越大。哪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走在世界前面,哪个国家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科学和技术创新又要靠人才来完成,只有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拥有大批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经济发展才有巨大潜力。相反,缺少科学技术储备和创新型人才,则科技创新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有丰富知识又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是自然产生的,是依靠教育培养和造就的。
现代科技***的浪潮已席卷全球,呈现出加速化、整体化、物质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这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无疑是顺应科技***的需要谋求大发展的良好机遇,自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然而,所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大学的培养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形成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4]。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5]。
三、高校如何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和储备的重要基地,成功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高等教育的成功关键所在,特别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解决人才培养困境,也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重要举措。高校既是知识传播传承,知识创造的重要基地,也是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思想新理论,创造新技术,推广科学技术理论等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的最佳基地,将知识、理论和技术的创新研究工作融入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佳培养方式。但是如何很好的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融入结合到高校教育的实际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则是我们高等教育成功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关键。本人觉得在我国高校内更加有效的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思想改变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和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改变教育理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师就必须革除陈旧的教育观念,大力推行创新的精神理念,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具体的各种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高校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应着眼于将创新的理念要渗透到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提出各种基础性理论问题或技术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否定某些事物或理念,对于提出的问题给出多种解决方法方案。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倡导学生要敢于怀疑的做学问精神,通过怀疑,自己提出发现问题,最后自己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资料研究解决问题。在具体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首先,教学内容是培育人才的物质载体,是传递知识、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基本手段。及时地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坚实基础。其次,要使用最新、最适用的教材融合相关学科知识追踪学术前沿,增加应用性内容[6]。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如何科学正确利用现有的理论技术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所掌握知识理论的应用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因此要改革单一的讲授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积极培养学生对新事物新理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对专业的兴趣爱好。将创新的理念渗透于具体的教学方法手段中。
3. 加大高校教师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应该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将创新理念渗透于实际的科研实践活动中,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国家和高校应该高度重视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要进入相关科研生产制造实体企业中,到生产车间中认识了解掌握最新的生产加工制造技术,在实践中发现和形成新的科研课题,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技术难题,加大推广校企合作,建议重视程度应上升到***府主导和国有大型企业积极支持配合。
4.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大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理论的正确与否都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而且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有更深的认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更容易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和想法,更加容易发生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因此大学的实践教学应该更多地融入到生产实习,科技预研活动和实际科研项目中。开放校内更多的各种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研究所等实践教育研究场所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和自主创新活动。
5. 近年来国家和部分大型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竞赛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现象。通过参加此类活动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学习掌握新技术理论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要进一步促进和加大科技竞赛活动的支持力度和奖励机制。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大更多更广的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和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更多的科研活动和科技竞赛中。
6. 要倡导高校内部建立院系***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可以依托相关行业的大型企业,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或者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再培训,吸收更多的行业内高级技术人才到基地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使校企合作基地成为相关行业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中心,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流,技术合作和行业新技术推广工作。使在校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学习掌握到行业内的最近技术手段,使学生学习目的性更强,好奇心更强,求知欲持续时间更长,对新技术理论的认识程度更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欲望。
7. 加大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孵化器。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者之间的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模式。大学要***完成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功能上是有限的。而产业与科研系统较之学校教育系统更直接地面对知识、技术创新的实际,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产业与高科技开发部门更是立足于科技的前沿,他们对创新趋势、信息的掌握程度,生动而又实在的创新工作等不仅直接贡献“实力”,而且蕴藏着教育的潜能。这种优势一旦被补充到大学,那么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就可能产生优势互补式的飞跃。
因此,从优势互补考虑,在宏观上让大学、产业和科研三要素,以合作的联结方式组成更大的教育系统及产学研合作教育系统就具有更完备的结构,也就能期待它发挥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 史小俐.现代科技***与教育体制改革[j].机械高教研究,2002(4):1-3.
[2] 王余丁.在现代科技***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9(3):1-4.
[3] 蒋恕,王华.现代科技***条件下高校育人模式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s1):168-169.
[4] 徐金梧.培养创新人才[n].科技日报,2004-6-29.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篇4
关键词:兵工精神;大学生;科技创新
中***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289-02
探索实践创新与课程相结合,实践创新与科研相结合,实践创新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实践创新与学生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完善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策,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团队,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沈阳理工大学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沈阳理工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展规划中指出,弘扬“兵工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至2015年不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使兵工精神深入人心,不断提高学风建设,大力推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大学生参赛获奖数量及质量。
一、“爱国奉献”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精神支柱
爱国奉献精神集中表现在对自己学校的热爱。爱国奉献成为一个民族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崇高美德,也是促进学校稳定、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能让教师创造性地教学,能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学生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同时,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激励学生扬长避短, 学有所长, 逐步形成多种特色、风格各异的创新素质。在各种创新实践活动中,学生与教师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激励教师与学生互动, 形成教与学的创新意识的良性循环。通过组织开展学生学术科技活动, 引导同学们充分利用和合理安排时间, 勤奋学习, 刻苦钻研, 在学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 积极投入到学术科技活动中去, 促使大家多读书、多思考些问题、多参加各种科技比赛活动,对学风建设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自强不息”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巨大动力
要求学生具有奋发***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同时也要求学生要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旨在“以活动促创新,以创新促成才”,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开展创新实践,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大学生有热情,有精力,有知识,有自强不息的可贵精神,他们的种种优势使得他们成了国家创新的动力源泉。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然而,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都缺乏创新欲望。为了克服这一难点,必须用实际内容、具体形式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增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动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是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为龙头举行各类竞赛,如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机械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竞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的开展全面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了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二是设立科技创新项目。如学生科研计划项目、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项目等,提高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完成项目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求真务实”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根本准则
“求真务实”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对其认识论的精神实质的精辟概括。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当代大学生要依据***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辅助教育教学,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拓展相关学科的知识量,有利于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同时,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意志情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对大学生科技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都能起到推动作用。可以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参与教师科研,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构建学生创新科研平台,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2)探索实践创新与课程相结合,实践创新与科研相结合,实践创新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实践创新与学生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完善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策,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团队,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四、“追求卓越”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
成功从无定式,卓越贵在创新。鼓励学生兼容并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泛,鼓励拔尖人才成长,培育追求真知、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校风学风。鼓励学生艰苦创业,培养创新意识和持续创新能力,以国际化的视野和目标激励师生不断超越自我,成就非凡事业。以学习能力培养为落脚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新时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重视奠定人的终身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我们要研究大学生怎样学习和应当怎样学习,要教大学生学会学习,追求卓越。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适应他们自身特点的自学方法及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学会用已知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养成创新的习惯。因此,追求卓越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
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精英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重点在于通过弘扬“兵工精神”,组织引导大学生对于科技文化知识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是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续,同时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精英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加书.论信息化背景下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J].山东社会科学,2010,(8).
[2] 章熙春,马卫华,等.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3).
[3] 邹海贵.知识经济条件下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2.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篇5
0引言
***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重要论断[1]。随着全球化竞争的不断扩大,引进吸收和科技创新成为了国家科技进步的主要途径。所谓科技创新就是对新知识、新技术发明创造和应用的动态过程,它是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根源和直接源动力,也是衡量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尺度[2]。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一个科研单位、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保持和提高竞争优势,超前制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有效提高区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实中,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一直是人事工作者较为棘手的问题,而且国内对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工作的研究较少,目前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工作一般都从科技基础、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创新效益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3],虽覆盖面广,但评价体系繁琐复杂,评价时需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且评价周期长,不利于科研单位科技创新评价工作的开展[4]。专利和论文作为科技产出中的重要指标,其拥有量可以反映科研院所的原始创新能力,也是科研院所综合科技实力、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本文拟运用统计计量法对专利和论文的刊表量、引用量以及等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予以概括,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1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力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科技投入力度低
我国的农业科研体系基本上是按照行***区设立,而不是按照自然资源和农业生态区域分布设立。而且,国内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研究的单位众多,学科专业设置存在低水平重复,各科研单位在自身封闭的系统内活动,多学科交叉项目较少,造成有限科技资源极大的浪费,也使得农业科技创新综合水平低。
农业科技投入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和必要条件。但国家财***一直以来对农业科技的公共投资都处于较低水平,仅占农业GDP的1%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也低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这极大延缓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5]。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难以集中使用,导致农业科研单位的试验条件,基础设施,科研力量以及经费资助方面,都与发展现代农业对科技创新的要求相距甚远。
1.2科技创新人才缺乏,科技成果结构不合理
现有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矛盾已成为制约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一般型农业科技人才相对过剩,外向型、复合型以及高尖端人才缺乏,尤其是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前沿领域的人才高度缺乏。人才结构分布不均,高中级农业科技人才主要分布在省部级农业科研单位,而县,乡(镇)的高级农业科技人员则极其缺乏[6]。农民受教育程度有限,科技文化素质较低,严重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进展。
由于科技人才结构不合理,致使在一些重要的研究领域,尤其是高新技术自主创新领域缺乏相应的核心技术,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以及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成果供给明显不足。在成果结构上,单项技术较多,综合性、集成性研究成果较少;在提高产量方面的技术较多,农业功能拓展性成果少;低水平重复技术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的成果少[7]。
2 论文、专利产出在创新能力分析中地位
科技论文是衡量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可以从侧面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状况。论文的数量可以直接反应出该科研单位、科学家、机构或地区科学产出的能力。论文影响力,即论文的被引用频次,可以间接的反应该科研单位在科技交流中的作用,也反映了科研成果对该地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8]。所以,科技论文产出是评价科研主体创新能力真正价值和质量的重要体现。
专利也是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区域科技核心和经济价值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的拥有量既能反映出科技成果的原始创新能力,又能映射出科技成果的转化潜能。而专利的质量和专利转化能力,是城市综合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由此可以看出,专利在科技创新评价体系中的科技产出中占有重要地位。
总之,科技论文及专利可以准确的反映出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同时,对论文和专利统计,可以有效降低科技创新评价的投入、评价周期较短。若能客观、全面地对科研单位论文和专利进行评价,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出不同地区科技创新能力间的差异,才能有效地推动区域农业科技及经济的发展。
3 论文、专利计量统计评价体系的分析
3.1论文、专利计量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研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推动国家/地区,科研单位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目前农业科研公益类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主要集中在科技人力、研发成本、知识产权、绩效及文献计量等方面,共6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组成[9]。虽覆盖面大,但统计周期长,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大,指标中对论文和专利的统计,只注重数量的分析,而在、专利的学科分布、基金资助情况以及论文、专利的引用情况等方面的统计研究较少。在评价方法方面,农业科技统计方法较为单一,且未能准确、科学地反映出公益性科研单位科技创新能力间的总体差异以及科技产出发展趋势。
3.2论文、专利计量统计及主成分分析
3.2.1科研单位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所构建的科技统计指标主要反映农业科研院所主要科技产出指标,包括论文、专利产出的5个一级指标,并一级指标之上,对进行分析构建二级统计指标(见表1),从而构建适合农业体系科研活动客观实际的科技统计指标体系。在二级指标方面,主要是根据农业科技创新中,科技产出中论文、专利数量、质量以及学科分布、发展趋势进行设计。
表1 论文、专利视角下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论文 论文产出数量情况X1 论文数量总体评价X11
趋势X12
论文质量情况X2 SCI/ EI /ISTP期刊收录数量及比例X21
SCI/ EI /ISTP期刊收录逐年趋势X22
CSCD期刊收录数量及比例X23
CSCD期刊收录逐年趋势X24
论文分布情况X3 论文学科分布情况X31
论文体裁分布情况X32
专利 专利申请授权情况X4 专利申请情况X41
专利授权情况X42
专利分布情况X5 专利类型分布情况X51
专利学科分布情况X52
3.2.2 主成分分析
为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一般都会设定多个指标,这也导致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为把原始指标组合成较少的综合指标,仍能较好的反映样本各指标的变化,所以引入主成分分析,以减少信息的损失。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方法如下:
用F1的方差表示第一主成分,若F1不足以表达原指标的信息,则构建第二主成分F2,并依此类推分别构建第三、第四.....、第P个主成分。
3.2.2.1 主成分模型
其中a11.....,apm为X的协差阵R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X1,....,Xp是原始指标的特征向量值。
3.2.2.2 主成分分析法步骤
先对样本数据先进行标准化处理,再计算原始指标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R。R表示各测评指标间的相似状况,发现各原始指标间的信息重叠程度。计算R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积方差贡献率Q和因子载荷矩阵A。
据累积方差贡献率大小确定主成分个数,并用主成分的因子载荷矩阵A计算相应的单位特征向量,则:(i,j=1,2,....p),最终求得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最后由主成分方差值及其方差贡献率构建综合评价函数方程,并得到不同地区的综合评价值F,确定不同地区、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
4 小结
农业科技创新涉及指标较多、资料收集难度大,统计过程较为复杂,因此,对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过程难免会对指标的选取兼顾不全。若涉及指标较少会影响科技创新评价信息的完整性,但涉及指标过多会增加统计难度。本文以论文、专利等角度探讨农业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从而较为客观地评价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当然,本文所提出的评价指标是否能完整的反映科技产出信息,能否科学地反映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篇6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影响因素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组织引导大学生通过对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转化、运用和自主创造,培养其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客观认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深刻分析当前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诸种因素,对于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
本次调查以湖北省内部分部属和省属高等学校为调查样本,其中部属院校7所,省属院校13所。分别向各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单位发放问卷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份;学生抽样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5份,回收率95.5%。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1.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体上呈良性发展态势
1.1.1学校重视程度明显增强
调查问卷显示,在1999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前,不少院校特别是省属院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兴趣小组或学生社团自发组织开展为主。但此后,湖北高校普遍在学校层面开始重视起这项活动。在对20所学校的调查中,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营造学校的学术氛围的”占75%;“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的占50%;“有利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占98%;“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占100%;“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占96%。同时,各高校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学生处、团委、教务处或科研处牵头组织实施和管理,并从制度、机制、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1.1.2活动组织形式多样
湖北地区高校数量众多,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因此而多样。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外,共青团系统、***府科技部门和科学技术协会、科技企业等纷纷加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推动者行列,全省、地区性的科技竞赛活动层出不穷。各高校作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阵地,通过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科技处以及学生社团等组织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内容涉及高校开设的大部分学科专业领域,活动的组织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形式已日趋多样化(见表1)。
1.1.3学生关注度与自信心增强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给予了积极的关注,认同程度明显加强。调查显示,87.5%的学生表示应“大力支持和关心科技创新活动”。如果承担了科研课题任务,71.5%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信心和能力通过科研活动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在谈到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时,88%的学生认为可以“增强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巩固”,75%的学生认为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83%的学生认为可以“实现自己的科技创意”,79%的学生认为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打下创业成才基础”。可见,大学生科研意识和关注度在逐步增强。
1.1.4活动质量与效果逐步提升
实践证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与效果得到明显提升。以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为例,经过16年的发展,“挑战杯”竞赛引导和吸引了一届届大学生踊跃参与,超过200万名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了竞赛。湖北地区参赛高校逐届增加,武汉大学还承办了第四届“挑战杯”,活动参赛作品数量与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已经成为湖北高校展示科研、教学能力和学生科研水平的重要窗口以及社会选拔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的重要平台。
1.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不平衡
1.2.1学生实际参与率低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校期间曾参加科技普及性学术讲座的比例仅占28.6%,参加过科技节系列赛事的学生占21.8%,而有63.3%的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任何学术科技讲座和竞赛活动。尤其是在对湖北大学生参与“申报学校科研立项项目、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撰写科技作品(论文)”等三项科技创新活动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真正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早进入科研领域的比例普遍较低(见表2)。
在对关于参加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调查时,15.3%的学生比较了解但是并不想参加,28%的学生有欲望参加,5.8%的学生曾经参加过,但是仍有50.9%的学生对于该项竞赛了解甚少或者不了解。由此可见,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仍有待提高。
1.2.2学生科技创新水平急待提高
调查显示,大学生科技创新水平急待提高。10%的学校认为“学生参与热情较高,但缺乏长久坚持下去的意志品质”;25.4%的学校认为“学生科技成果突击的多,注重平时积累和实践总结的少”;32.3%的学校认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数量多,但活动质量好、水平高的较少”。
1.2.3高校之间差异明显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从学科、专业种类上看,理工科院校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情况明显要好于文史经管类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在发明创造、科技制作、工艺设计等方面有专业优势,文科专业学生在上明显多于理工科专业学生。从参与的学生层次来看,研究生在校期间几乎都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而本科生参加的科技活动明显少于研究生,仅占研究生的15%,高年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从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看,重点高校比一般高校显示出较强优势。如被调查的20所高校连续四届都参加了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但在评选结果中,省属地方13所高校获奖总项目数仅占全部获奖的45%,且三等奖和优秀奖居多,高级别的成果奖几乎空白。
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2.1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价值性认识偏差
在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其价值和价值观念起着主要的导向作用,它会影响人们以什么价值判断的标准去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无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无论是对高校,还是对大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的三大表现形式:论文及其鉴定和获奖越来越束缚高校组织者的手脚。追求论文数量、计较鉴定评价、追求科技奖励,几乎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全部内容。其结果是大部分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不愿进行系统性的长期研究,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鉴定、报奖,这些短期行为既难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突破性成果的产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功利性追求。如少数学生认为其科研成果一经发表,或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或被企业看中,不但项目可以获奖,还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收益,名利双收。还有少数学生其实就是抱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想从科研方面走出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为就业求职打“基础”。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的观念因素。
2.2教学环节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要普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基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利用课内的教学实践环节。但大部分高校还没有真正开设专门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理论课程,也没有把大学生科技创新研讨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中,研讨式教学也尚处于倡导阶段。尤其是随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张,教学实验条件满足正常的教学尚且困难,更不用说满足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如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严重不足,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走进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因此,即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理论再多,因为没有经过实验室实际操作的训练,其理论知识也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科技创新能力。这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的根本因素。
2.3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是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均衡和有效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应与课程改革、学分设置、学生评价制度、物质精神奖励等因素相互之间的联动密切相关。但一方面,部分高校还没有建立起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联动关系,仅重视传统的物质精神奖励,而忽视了课程、学分以及学生评价制度的革新,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另一方面,由于以、获奖、申请专利、转化效益等固定标准来衡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虽然形成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但是,这种激励太过于苛求、标准高,让大部分学生望而却步,不利于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参与面,形成不了科技创新的校园氛围。
2.4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
必要的资金、场地和实验设备等是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当前,对大学生科技活动的人、才、物投入不足问题,主要表现为忽视科技活动的组织管理队伍和指导教师队伍业务培训和素质提高,学生科技活动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校行***拨款方式,学生科技活动阵地少,专门用于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设施设备数量极其有限,有的高校甚至是空白,此类现象在省属高校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些物质保障条件的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层次与质量的同步提高,是影响大学生科技活动的重要物质因素。
3讨论与思考
在创新型人才日益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情况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虽已走向良性发展,但发展又是不平衡的。这需要在国家层面,以***府为主导,提供社会舆论和资金支持,广泛开展校企对接;在学校层面,建立和完善学生科技创新的组织机构,加强资金保障,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在教师层面,引导和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将教书育人功能延伸和拓展;在学生层面,增强刻苦学习、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全社会构建起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与实践体系。
参考文献
1华正伟.关于大学生科研创新的调查研究[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崔玉娟,周凯,龚瑜.科技挑战未来,创新凝聚人才[N].中国青年报,2005-11-17
3沈炯.对影响科技创新制约因素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3(13、14)
4薛绯,管桂香.构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意义与路径[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9)
5任小龙等.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5(12)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篇7
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至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此问题,经济理论界的研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Smith(1776)认为资本、劳动和土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一经济思想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被大家广为接受。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变革,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传统经济增长因素理论难以解释的经济现象,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经济现象就是国民收入的增长除了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贡献之外,还出现了一个“余额”。那么这个国民收入增长的“余额”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经济学家经历了长期探索。Solow(1957)认为这个因素就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经济突破传统模式增长的根本原因。Denison(1962)也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要素,另一类就是提高生产要素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即广义的技术进步。以Lucas、Romer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通过建立人力资本溢出模型(Lucas,1988)和知识溢出模型(Romer,1990),把技术进步作为经济的内生变量纳入了增长模型的理论框架之中,认为各个国家或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是由其技术进步水平差异所致。因此,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要想实现经济赶超,必须要依靠各种形式的创新。之后,以Young(1991)为代表的技术扩散模型,Aghion、Howitt(1998)为代表的Schumpeter主义增长模型等对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拓展,深化了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认识。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Kydland和Prescott认为宏观经济的波动是技术的冲击变化所引起的。迄今为止,科技创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已成为人们的普遍性共识,并深深影响着***府的宏观经济***策。我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就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十二五”规划也强调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未来将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目前,我国学者更多的研究焦点不是侧重从理论上阐释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更多的是围绕着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估算,进行量化研究。如,刘伟、张辉(2008);袁堂***(2009);胡宗义(2010);陈诗一(2010);高昌林等(2012);何锦义(2012);张浩然、衣保中(2012);邹心勇、赵丽芬(2013),以及周绍森近几年的一系列成果等。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由于学者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测算函数形式不一、科技进步的内涵界定不一、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假设的前提不一,以及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方法不一,导致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估算结果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大多数测算结果都在30%-50%之间,这一方面进一步说明经济增长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不同侧面的贡献,能起到互相补充或交叉验证的作用。
二、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演进的理论研究进展
产业升级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产业结构逐步高级化的一个过程。Clark(1940)通过经验分析揭示出了三次产业逐步演进的内在规律。那么这个规律是如何形成的呢?Clark研究发现这个规律形成的原因除了需求因素之外,不同产业的技术进步效率才是关键。Schumpeter(1942)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重要贡献,并认为科技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在时间上也不呈均匀分布,先是一些企业科技成功创新,领先市场,之后是大多数企业争先跟进、模仿;产业发展的实质就是由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一个不断破坏旧的、创造新的内部经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破坏过程。20世纪50-60年代,Kuznets在研究产业演化规律时指出单一产业部门的兴衰往往是与科技创新紧密联系的;Rostow(1963)认为主导产业部门是区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指标,而由科技创新所带来的产业持续增长则是这些产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主导产业部门的一个关键原因。Porter(2008)认为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专有知识的扩散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产品的创新可以扩大企业的市场范围,实现产品差异化,进而增加企业利润;过程创新或者工艺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专有知识的分享或扩散则会影响到整个产业或行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产业演进发展的根本原因。当前,更多学者对科技创新作用和影响产业演化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以1978年哈佛大学的Abernathy和麻省理工学院的Utterback提出的描述产业技术创新分布形式的A-U创新过程模型最为典型。Abernathy和Utterback指出创新类型和创新程度取决于产业发展的成长阶段,形成了以产品创新为中心的产业技术创新分布规律。A-U模型为我们更好理解技术创新和产业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线索,它不仅考虑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的关系,而且指明了在单一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应如何对创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变迁。吕明元(2009)运用A-U模型对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成长的路径及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有其自身特点,应该结合产业的自身属性以及特定的国家和历史阶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A-U模型。除此之外,众多学者还探索了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如,张倩男(2008)、赵玉林(2012)等;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如,施建***(2009)、江可申(2011)、孙冰(2012)等。近年来,个别学者开始从科技创新的需求侧,即从需求空间、需求异质性和需求条件、需求约束等视角出发勾连市场需求、科技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孙***(2008)、孙晓华(2012)等,从而改变了以往过于侧重如何改变技术创新的供给,进而推动产业发展的传统研究范式或路径。从上述研究文献可知,学者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演进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不同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有其自身的特点,还应该结合产业的属性以及特定国家和历史阶段进行具体分析。
三、现代科技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进展
以“文化产业”、“文化与科技”、“文化产业与科技”为关键词进行CNKI检索,之后再经过筛选,发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文化产业概念的层系研究(段莉、胡惠林,2013);文化产业集群的研究(雷宏振,2012);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分析(朱智文,2013;冯根尧,2014);文化产业国际比较研究(郭玉***,2012);文化产业发展***策和战略研究(金元浦,2012),等。仅有部分文献围绕文化产业和现代科技的融合问题进行了一般研究,但大多是理论的可行性辨析,或者散见于数字产业、内容产业等新兴文化业态的零星论述中。如,胡惠林(2007)就认为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和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正是现代科技的不断更新与突破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解学芳(2007)、张培奇(2010)、祁述裕(2011)等在研究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重要性。解学芳(2010)进一步深入地对现代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逻辑演进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现代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形成了互动和谐的逻辑关系;但短期内,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与现代科技进步之间往往存在时滞性,现代科技的反文化特性以及管理主体的利益之间会存在明显的时间差。顾江(2010)通过构建赫芬达尔指数对我国大多数省域的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进行了测算。张京成(2011)、朱自强(2012)等在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等过程中纷纷认为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是这些新兴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典型特征。近两年,个别学者还对文化产业的科技贡献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如郑世林和葛珺沂(2012)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但由于我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起步晚,统计口径不一致,导致数据收集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总体来看,当前国内外有关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交叉研究的文献规模相对而言较少,且比较零散,亟需开展系统化的研究。当前研究更多侧重于理论可行性辨析,实证研究还非常薄弱,也有待今后加强。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篇8
和普通学术型硕士相比,专业硕士的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显得较为薄弱,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都不是很理想,相当数量的科技论文只注重于现象、方法和概念的表述和总结,没有对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而且,不少论文由于与实践相脱离,缺少实验数据和结果,针对性不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模式不利于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
专业硕士要求毕业后能够承担生产、研发、技术服务等的一线工作,与传统的纯学术上的研究生教育相比,高校在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上更着重于联合企业生产研发的实践环节的培养。因此,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就要求增多实践实习类教学。以材料工程专业硕士为例,他们有一部分时间是在工厂或企业中度过,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必然会减少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时间和能力。
2.高校对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课程重视不够
目前高校虽开设了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但课程主要讲解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及内容,学生只能学到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缺乏基础载体,对于给定的研究对象,用什么方法加以研究,还是无从知晓。而且,高校在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和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方面结合得还不够,学生不能很好地将实践成果如实验数据等归纳整理到科技论文中去。
3.学生写作能力差,主动性不强
目前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写作水平较低,面对科技论文感到压力很大,往往带着强烈的排斥情绪去完成写作,更提不上主动地开展科学问题研究。不少研究生对科技论文、研究报告甚至毕业设计都采取应付的态度,缺乏创新思维和能力。学生还存在实践过程中不知如何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不能很好地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献等问题。
4.缺乏提高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实践活动
进行科技论文的创作,需要大量的写作经验和素材。科技论文写作活动的开展,如开放高水平科研平台资源,开展交叉学科学术交流,定期开展课题组科研报告,邀请有经验的老师和同学做学术交流等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能够锻炼学生快速有效地获取并分析科研资源和综合运用科研知识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但目前高校在这方面的培养主要停留在理论课程方面,缺乏提高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实践活动。
二、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其知识构成既要专业又要全面。加强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也有助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语言组织和总结归纳能力的提高。笔者从专业硕士的特点入手,针对这个新生的研究生群体探索和归纳了如下几点提高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举措:
1.提高高校对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的重视
首先,我国现有的针对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高校各级领导和老师应从制度上重视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采取灵活实用的教学方法,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管理和监督机制来保证论文写作质量。其次,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制,导师在提高研究生论文写作水平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为此,各高校需要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打造优秀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增强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使命感,聘请具有丰富写作经验的老师授课。最后,高校应重视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教学,编写具有针对性的教材,建设国际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注重写作课程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2.优化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
传统的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主要在理论层面,对于专业硕士而言,可以通过结合写作理论课和写作实践课来达到优化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除了向学生讲解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内容、要求和创作思路外,还应做到:(1)向学生介绍和演示常用的论文检索方法。例如对材料工程硕士而言,要使学生学会利用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ISIWebofScience、EIVillage、Springer、Elsevier和Google学术搜索等检索资源查询文献。(2)向学生介绍不同研究方向的中英文专业词汇和关键词,以利于学生检索和阅读文献。(3)教会学生使用Excel、Origin等数据处理软件,现场演示,增加学生学习的好奇感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软件的实际操作。(4)举例说明写作过程,在学生心中确立参照,激发其写作的动力。(5)实时以作业强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进行论文写作能力的实践,以撰写综述类论文的方式对学生的课程掌握程度进行考查。
3.建设科研平台、举办科研活动
科研平台和科研活动是提高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有力手段。为此,各高校应注重科研平台的建设,如开设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成立专项创新基金用于学生科技立项及科学研究,让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学实验,以及通过校企结合和科研孵化搭建研究生科技创新平台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技论文写作条件。学生在各种科研平台的有力推动下可以将其科研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结合项目内容撰写科技论文。同时,高校应注重创造有利于学生科技发展的学术研讨氛围,利用科研活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强化研究生课外训练,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专题讲座,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科研竞赛等,使学生掌握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充实专业知识。此外,高校应完善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可设立科研基金对研究生科技论文等科研成果给予奖励,转化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4.联合实践教学与科技论文写作教学
科研实验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的开展能够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而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旨在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践活动,把课内教学、课外科学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较快地承担起企业生产研发和技术服务等的实际一线工作,这就要求其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的比例要高于传统的研究生教学。针对专业硕士的这一特点,应强化学生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系统地构建联合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和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来提高专业硕士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容和实现方法。首先,需要学校重充分利用现有实践教学资源,结合国内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及时解决实践教学中暴露的问题,利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来推动研究生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其次,需要强化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增强研究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用科技论文的创作思维去进行科研实践活动,也能将实践中的收获运用到科技论文的创作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校目前和重庆理工大学联合培养有十六名材料工程硕士,学校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培养模式上实行校内和企业双导师制,已与华益机械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招商局铝业(重庆)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永红机械公司、成量集团有限公司、都江堰光明玻璃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协议。课程体系上,学校为突出专业硕士特色,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群,开设有材料成型、粉末冶金、微纳米材料与器件和薄膜材料四个研究方向。学校还实施专项基金,设立“材料工程研究生创新基金”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既利用现有实验室条件,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基于以上优势并通过研究生的写作课程教学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我校专业硕士近两年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科技论文十余篇,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结语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篇9
【关键词】高校 创新力 科技 现状 发展
一、引言
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就是高校师生的整体创造力。积极利用高校内的各项教育资源创造新的技术与成果,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与研发创新型技术、成果的重任。我国大部分科技研究人员都工作于高校,产生于高校,高校是创新型人才的聚集地。明确高校的创新优势,认清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前景,才能让高校的教育作用呈现出来。
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状分析
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无论是创新性论文还是创新性科技成果,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存在问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成果不佳,主要受以下几点原因影响。
(一)高校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不优
目前,社会上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聘难两大问题,两大问题同时出现证明高层次人才数量无法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科技人力资源的配置有问题。高端人才的流失,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的配置。在社会文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只有极少部分留学之后选择回国,回国发展的高端人才数量更少。高校中缺少关于创新的高端科技人才,会影响高校的科技创新教育质量。除了人力资源,我国高校的科技研究设备配置也存在一些问题。教育条件的改善,让大部分高校都有充足且先进的科学仪器,但部分高校没有正确使用科技创新仪器,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二)高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有待优化
在传统科研理念的影响下,SCI核心论文是评价科研人才科研能力的重要依据。在这一标准的要求下,很多高校的科研人员过于重视短期科研利益,希望在短时间内写出核心论文,以此获得个人级别调整与工资待遇提高的福利,也就是说,科研创新成果与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相关。在错误的引导下,很多高校科研人员将写论文与***文视为科研的重要部分,没有关注科研项目本身的意义。学术氛围过于浮躁,科研人员的思想急功近利,影响了高校的科研创新氛围。
(三)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方向不符合市场需求
高校,是为社会生产与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的阵地。然而,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不尽密切,使得其无法正确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无法通过校内的教育与科研工作来满足企业的需求。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作过于盲目。像英国剑桥大学就建立了工业联络办公室,时刻了解企业的需求,并为校内师生的科研创新成果寻找市场。只有符合市场的需求,才能让高校的科技创新实践具有价值。
三、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研究的深度远远不及社会的实际需求。积极转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观念,建立健全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相关制度,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作保障护航,才能取得更为丰富的成果。
(一)高校科技创新资源配置逐渐合理化
对高校内的科技建设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做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作的第一步。与科技创设能力建设相关人力、物力与财力得到合理配置,才能创设良好的科研环境,让高校师生更加便利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首先,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人力资源来讲,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科研队伍,是实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高校应当积极提高优化科技创新工作者的个人待遇,以此来留住与吸引优秀人才。给优秀科技创新工作者外出留学与学习的机会,通过培养高端人才来提高校内科技创新人才的质量。高校学生有高端引导者,其在校的科技创新思维才会更加开放。其次,高校要给予科技创新工作足够的财力与物力支持。积极采购最先进的科学仪器,引导师生利用最新技术开拓新的技术,开拓新的领域。
(二)高校科研创新成果考核逐渐完善化
科研创新成果考核机制的完善,对于高校科研创新氛围的和谐化与学术化十分关键。高校管理者要意识到科研成果学术价值的分析,不能只关注科研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少论文,绝不能将核心论文的发表视为科研者级别调整与工资上调的唯一标准。高校应当关注科研创新项目本身的价值以及科研人员在这一项目上的付出,以科研成果最终的社会效益以及学术价值去评价与考核科研人员,促进高校学术氛围的成熟化。
(三)高校科技创新实践逐渐市场化
在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贴合市场需求开展科技创新,有利于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得到社会的认可。各大高校应当借鉴教育发达国家高校的科研创新经验,建立一个专门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以此为桥梁加强高校科研创新成果与社会市场需求的联系。这一机构的工作者要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进行分析,为其寻找能够发挥价值的企业与领域,寻求科技创新合作。科技创新实践的市场化,能够给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供更多动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经济增长与社会经济繁荣的重要动力。高校,是科技创新力的集合地,各大高校应当认清自身在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中所处的地位,积极发挥科技创新作用。正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不足之处,本着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发展助力的原则明确科技创新发展的理念,创新方法,才能让高校与社会共同强大起来。
【参考文献】
[1]张秋华,李铁范.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现状分析与评述[J].考试周刊,2014(98):152-154.
[2]杨思洛,韩瑞珍.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1-6.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篇10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有效措施;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陈立福(1979-),男,河北沧州人,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何纯芳(1965-),男,湖南益阳人,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书记,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151)、长沙理工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CN1209)的研究成果。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32-03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高水平结合。周济同志曾说:“中国的大学要构建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创新型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这是围绕如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对高等学校提出的历史性要求。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
在我国,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了重视分数而轻视能力、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的习惯,养成了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2]大大抑制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有不少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很好,但走出校门面对实际工作中的科研问题时往往感到一筹莫展。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能力使他们因不能学以致用而对未来感到迷茫,同时企业又因找不到具有创新能力的实用性人才而焦急万分。[3]因此,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通过在校期间的科技创新活动来得以锻炼、[4]培养和积蓄能量,使得学校培养的大学生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出色的创新能力。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
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主要呈现两个特点。
1.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氛围不浓,积极性不高,意识比较淡薄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学生本身原因。许多学生目前还停留在接受型的学习方式上,尚没有主观意识到创造型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学习的知识只注重巩固理解,而没有和实践相结合来消化吸收。据统计,有近87%的学生把课余学习时间用在复习功课上,只有7.5%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或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二是学校的科技活动影响力不够大,没有做好宣传和普及工作。据调查,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总是集中在一部分大学生身上。这些学生有很浓厚的兴趣,且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但这部分学生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主要是学校没有对学生加大动员力度,往往挑选比较有基础的学生进行比赛,不注重大学生总体科技创新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和良性发展机制。
2.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时后续保障措施不完善,不能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
目前有些大学生想进行一些科技创新活动或是得不到经费及***策等方面的支持,或是由于教学计划的安排导致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很少,或是虽有想法但得不到老师指导而不知如何下手,或是传统的大学生评价体系和奖学金评定标准过分看重考试成绩,而科技创新活动的考核标准难以制订等,从而影响了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这些都使得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热情大减,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进程。
二、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学校的育人目标总体上是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课堂”来体现和落实的。教学环节是主渠道,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业务素质,也培养学生的非业务素质;“第二课堂”——课外实践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是教学主渠道的有益补充和拓展。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他们提出的更高要求。
1.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优良品格
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不断遇到问题和挫折,需要他们去解决和接受挑战,将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锻炼,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吃苦耐劳、严谨求实、团队协作及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品格。这将会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也为日后进一步的科研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将会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在活动中又会发现新问题和很多不了解的知识,进一步激发他们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实现学习与成长的良性循环,从而使得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得到较大提升。
3.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将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他们开动脑筋思考,调动所有知识并想出新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使得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挥、展示和锻炼,为以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4.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和社会提出的更高要求
近些年,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吃苦耐劳能力等。在学生参加的科技创新活动中,他们相互讨论,集思广益,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这些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锻炼,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从而使他们在人才市场上增强了竞争力,在就业竞争中掌握了主动权,也为未来国家发展培养了出色的创新人才。
三、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探讨
由目前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及意义可知,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发展还很不乐观,社会和国家对这种能力的需求缺口也很大,因而有必要探讨较为有效的措施来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措施:
1.学校和院系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动员力度要加大
据调查发现,在制约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六大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到3%,其余都是非智力因素,主要表现在:缺乏自信、缺乏开拓精神、不能自觉创造科技创新机会等。大部分大学生或是不知道有科技创新活动,觉得很陌生;或是觉得太难,离自己太遥远,没信心参加。因而学校、院系要发挥宣传和动员作用,积极利用校内的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介积极宣传科技创新活动。并对科技创新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通报奖励,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人心;通过召开表彰大会、举办优秀学生论文报告会等活动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和辐射功能,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2.学校和院系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支持、后续保障工作要到位
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学校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具体支持措施和对教师的激励考核上。
(1)提供资金支持,开展多个创新平台。没有资金支持,再好的想法也不能较好地得到实现。因此,为了发展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可以在多个方面提供资金的支持。如:可以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学生科研活动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允许他们申报各级创新性项目,学校组织评审并相应批准觉得可行的项目,尚有问题的项目可继续修改。在完成这种项目的过程中将锻炼他们的文献综述能力、[5]创新思维、创新设计及团队协作能力,将使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有较大的提升。还可以建立并利用好一些科技创新团体。这些团体通过参与科技竞赛、申报创新性实验项目、举办大学生科技节、各类学术讲座、大学生课外学术和科技成果展吸引大学生到各类科技创新的活动中,学校在这些活动中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扩大科技创新交流广度和提高科技创新素养。另外,为各种级别的科技创新竞赛或比赛提供资金支持。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校级或院级的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让大家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为学生设立科技创新学分要求及相应的奖励制度。为学生设立科技创新相关课时和要求,并健全创新的激励机制。每周设定几节课的创新课程编入课表,以便使学生有时间保证。对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给予创新学分,可调动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对于创新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作为评优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各年级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掌握知识的层次水平和知识经验情况实行有层次、分阶段的科技创新活动安排。
(3)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教师提出一定的指导学生要求。在对学生科技创新进行指导时要针对教师种类(如理论科研型、工程实践型教师)提出不同要求,明确指导老师的资格、职责、考核办法等相关要求。对指导老师给予合理的创新工作量和创新指导奖励,可使教师的工作和付出得到认可、激励。
(4)多次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各种讲座,并及时通知学生。每年举行数次院士、专家、教授及企业家的讲座,并鼓励学生积极提问,锻炼学生的勇气,激发积极思考的动力。设立覆盖多学科的博士讲坛、创业论坛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营造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冲动,消除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神秘感,吸引广大学生加入到科技创新的行列中来。
3.校企联合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
学校与企业可联合设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金。每年学校花费的科技创新资金由企业全额或部分出资,每年举行的科技创新比赛可以为企业冠名,扩大企业影响力,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大学生可以到企业实习锻炼科技创新能力,以达到学校、学生和企业三赢的目的。
4.建立并利用好科技创新基地
科技创新基地可有效实现科技创新活动普及化的目标,发掘和培养骨干学生,发挥优秀创新人才的旗帜作用。根据兴趣爱好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团队,进行分组重点培养,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以期提高高校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产生品牌效应,赢得社会声誉,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长沙理工大学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正在逐步得到提高,科技创新也越来越受到学校重视。以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学院的大学生经常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比赛。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湖南省“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院里举办的“华自杯”长沙理工大学校园电子设计大赛等。我院学子数次在这些比赛中获奖,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创新型大学生。学院还于2005年建成了长沙理工大学电子创新训练中心。它将原来分散单一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辅导转化为集中系统化的训练模式,每年吸引近300名大学生进入中心展开培训,为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此外,学院目前已经与多个公司和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拥有2个校内实习基地、16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湖南省电力公司为湖南省优秀校外实习教学基地。这些资源也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上尚有较大欠缺,取得较大进步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这就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宣传和动员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尤其是后续保障制度的制订和实施要做好;还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与企业深度合作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结论
本文就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对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探讨了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点较为可行的有效措施。最后根据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下一步还需深入思考如何在校企合作中最大程度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梅.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文化建设,2007,(4):74-75.
[2]夏婷.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探索与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6(2):47-49.
[3]张春华,孟令辉,徐慧芳.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能力培养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7-8.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