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结课论文10篇

大学心理结课论文篇1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它在高等学校学生的思想***治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概论”又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概论”课的重要地位和理论特色决定了讲授好这些课程的必要性与艰巨性。怎样才能提高授课效果是“概论”教师们一直在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原著在“概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作一简要探讨,以期对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有所裨益。

一、 “概论”课教学中忽视原著阅读

“概论”是“05方案”实行后全国高校新设立的一门公共***治理论课,当时叫“***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8年确定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自“概论”课程设立后,该课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成果,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内容上大多数老师采取重点讲授与一般讲授相结合,以解决“概论”课内容丰富与课时相对较少的矛盾;有的老师把课程内容与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相结合,不回避、不敷衍,增强“概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的老师采取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式,授课过程既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讲授,又不完全按照教材照本宣科,而是对教材的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和优化。〔1〕

在教学形式上基本上改变单纯数说教式教育,把传统的“填鸭式”变为“启发式、讨论式”。大多老师都能采取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外自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等形式。有的老师采用专题讲授、案例教学、问题研讨、实践体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互动结合”教学模式〔2〕 ;有的老师采取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过程尽可能设计成与大学生的生活情境、社会环境、专业学习、个体具体的生活、职业相结合的课堂情境,以充分唤起大学生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经验和体验。〔3〕 这些尝试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手段上,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学手段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网站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上述创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在大多数高校,“概论”课内容生动了,方法灵活了,教学效果提高了。但不容忽视的是,仍有一些学生对该课程兴趣不大,或者认为虽然课堂上热热闹闹,但并没有学到什么,未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尽管很复杂,但笔者认为上述探讨和创新没有抓住“概论”课的特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上述探讨创新的主要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并未针对“概论”课的特点而采取一种恰当的教学模式。

二、原著阅读符合“概论”课程特点

作为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概论”课在高等学校学生的思想***治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定:“概论”课要着重讲授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4〕 为充分反映***的十七大精神,“概论”课第一章第一节又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后者是一个包括了***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贯穿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涉及***治、经济、文化、***事、外交等各个领域。与此同时,“概论”课又是一门比较抽象、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其重点是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以及这些理论成果之间的继承与发展。这些理论是中国***领导中国***、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是通过中国***历代领导人的著作以及***和国家的大量文献展现出来的。

课程背后有大量原著存在“概论”为一课程的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必然要在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上体现出来。常言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只有与该课程特点相契合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此而论,原著阅读是符合“概论”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从本质上讲,“概论”课是通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这两个主要的手段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与认同的。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体会到,原著阅读可以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第一,阅读原著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全面地掌握“概论”课程的基本精神。“概论”课中的思想、理论都是对***、***、***、***等大量著作和***的文献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这些原著的浓缩。阅读这些原著,可以从“原汁原味”中认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体系、基本观点、思想精髓及其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把握“概论”课中所阐述的那些具体原理,避免理论的枯燥与乏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第二,阅读原著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原著阅读教学模式不仅单纯地传授知识还注重能力的培养。阅读原著有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阅读中撰写小论文和心得体会有助于促使学生思考总结,提高他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伴随原著阅读进行的演讲、辩论、讨论等活动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口才、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第三,阅读原著可以帮助学生自觉接受、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论”课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接受、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践证明,要提高思想***治教育效果,使正确的、科学的道理让教育对象接受并自觉转化为行动,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仅仅靠既定的结论灌输是不行的。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眼界开阔,既定的结论灌输并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只能引起他们的不满和抵触。原著阅读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原著,自主地探索问题的答案,从自己的研究成果中逐步形成和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原著阅读在“概论”课教学中的具体方法

结合原著阅读进行“概论”课教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真正调动起学生阅读原著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教师还必须进行认真地探索与总结,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的放矢,精心选择阅读篇目

“概论”作为一门理论课,涉及诸多领导人的著作,以及***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仅《***文选》三卷就收文205篇,约80.2万字。因此,在这短短的一学期让学生全部阅读是不可能的,针对“概论”课教学重点和难点精选原著篇目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例如,在第三章《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教学中,针对该章的重点和难点,笔者选择了***的《新民主主义论》作为精读篇目。通过阅读,使学生对中国近代国情、中国***的时代特征、历史进程、新民主主义***的特点与必然性有了透彻的了解。

(二)适当辅导,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由于大多数学生原来没有阅读过原著,所以他们在开始阅读时不知如何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阅读原著时要加以适当指导。首先要适当介绍历史背景。在让学生阅读原著时,事先给学生讲清楚这一著作是在什么背景下,针对什么问题而写的,让学生读前心中有数。其次要提出问题引导阅读。要提高学生阅读的实效,关键是要求学生带着一定问题去阅读。在让学生阅读原著时,结合著作内容,提出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原著。三是为了保证学生真正读懂,对所选篇目的主要观点以及文章的提纲进行了归纳整理,发给每个学生。起到辅助阅读的作用,强化阅读效果。

(三)读写结合,阅读后写心得体会和小论文

心得体会和小论文是阅读和思考的结晶,是认识的升华。因此,在每篇原著读后,都要求学生写心得体会。小论文的选题以及写作时间不作具体要求,只是要求他们遇到感触较深或比较熟悉的篇目,可以撰写小论文,到课程结束时每人需上交3篇小论文。通过写心得体会和小论文,深化了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在个人写好心得体会和小论文的基础上,搞好学习交流,达到互相学习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科学考核,切实保证原著阅读效果

大学心理结课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案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正处在从少年走向青年,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身心发生剧烈变化,容易产生种种矛盾,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当前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目的是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其他知识性的课程教学不同,心理健康的教学包含了大量内隐性的知识和社会技能,采用传统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活动训练、自我探索等。其中案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最常用的方法,尤其采用多媒体方式呈现的案例,能够为学生创建一种再现的真实情景,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讨论、反思,促使学生掌握内隐的心理调节知识,形成健康的人格,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但是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并非总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是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二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我们根据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案例在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并对总结了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

一、多媒体案例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实践

(一)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与制作

选择一个好的多媒体案例对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教师在选择心理多媒体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典型性。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反应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帮助学生将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

2.真实性。案例应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真实的案例才能令人信服,引起学生的共鸣。多媒体案例在人物背景、性格特点、事情的前因后果上都应加以完整介绍。

3. 时效性。社会在不断发展,中职生所面临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中职生所处的时代背景,选择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找到符合标准的多媒体案例并不容易,教师可以考虑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拍摄相应的情景剧。情景剧取材于中职生中职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作、拍摄。

以“人际交往”一课为例,我们根据沟通的理论,按照表达、倾听、礼节、心灵四个部分,拍摄了四个人际交往小故事,每个故事均以AB剧的方式呈现。AB剧是指多分枝的故事,有A、B两种不同的情节发展。在本研究中则是由于其中的主人公的处理方式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沟通结果,其中一种为错误的沟通方式,会导致误会、矛盾和冲突,另一种则是正确的沟通方式,沟通的结果是互相理解、顺利解决问题。

除了AB剧情之外,还加入了专家分析,动画演示等材料。采取主持人、专家访谈的形式,让专家点明A剧和B剧中沟通之所以出现差异的原因,解释其中所涉及的沟通原理和技巧。当专家解释时,辅助以动画、情节重现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在每个小故事的最后,设立了一个问题环节,即给出一个虚拟的沟通情景,要求学生选择在该情节中会怎样采取行动。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以便对本段内容有更深入认识,并且能够真正达到训练沟通技巧的目的。

(二)多媒体案例在心理健康教学课堂的使用

我们在北京某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案例,并验证其教学效果。A、B两个班在一节课内都学习案例1和案例2,分别以文本和视频形式呈现。其中A班先学文本案例1,再学视频案例2;B班先学多媒体案例1,再学文本案例2。每个案例看完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之后,教师均根据案例组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之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上课的状态进行观察,并记录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课程结束以后,让学生根据对故事内容的兴趣在5点量表上打分。

结果表明,对于先学习文本案例,再学习多媒体案例的A班,在兴趣量表上,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与文本案例的兴趣差异边缘显著(P=0.06),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大于文本案例。课堂观察也表明,学生对多媒体案例部分的教学更投入,全班出现多次笑声,分组讨论时也更加积极,在全班讨论时有8名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平均回答时间为20秒。对文本案例的注意力则较为分散,在全班讨论时有6名学生主动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6秒。值得注意的是,观看多媒体案例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涉及自己的感受较多,而观看文本案例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多围绕案例本身来进行。A班的结果显示,多媒体案例比文本案例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更高。

对于先学习多媒体案例,再学习文本案例的B班,在兴趣的得分上,两种形式的案例差异不显著(P=0.55)。课堂观察表明,学生在多媒体案例时的注意力并不投入,有部分学生开小差,课堂较为嘈杂。分组讨论时,有3名学生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5秒。在观看文本案例时,学生们分神的状态依然较严重,但课堂较为安静。分组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在2分钟之后很多组就停止了讨论。全班讨论时,只有1名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课后对AB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访谈,两个班的学生都认为,多媒体案例形象生动,容易理解,文本则较为枯燥,容易走神。但B班对本课的评价低于A班,认为这个课程的用处不大。以往的多媒体案例教学法主张首先利用多媒体案例的真实性、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但我们在本研究中发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使用的多媒体案例并不适合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呈现。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本片采用的情景剧案例他课堂常用的“纪录片”式案例不同,由于与真实生活情景非常接近,其中所含的人际沟通知识也是内隐性的,并没有将主题用显而易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没有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学生在观看中注意的焦点不够集中,在后面的讨论也只能限于肤浅的表面理解,导致讨论的积极性不高,也没有深度。

其次,由于学生长期接受“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对课堂开展的方式已经有了预期,一般的课堂开始时,学生是从下课时的“松”进入上课时“紧”的状态,随着课堂内容的开展,教师会适当地让学生再“松”,然后再次“紧”。但是在B班,教师一开始向学生呈现视频,让学生直接进入“松”的状态,打破了学生已经习惯的课堂教学节奏,学生来不及调节自身的状态,导致对多媒体案例注意不足,对随后讨论的兴趣也不高。对于后面的文本案例,学生觉得更加枯燥,出现了完全不在状态的情况。相反,对于A班来说,文本案例的呈现方式与平时较为接近,提供了一个缓冲调整的时间,后面的多媒体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差异,授课形式、师生互动上也有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总是强调体验式学习、在行动中学习,常用游戏、训练,鼓励学生发言,参与讨论,但是传统课堂以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主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其它课堂上已经习惯了这种学习模式,对课堂的呈现形式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猛然转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常常表现出不愿意参加活动的心态。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往往不愿意参加游戏活动,但如果是在放学后的课外活动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就能够非常积极。两者的差别正是由于学生对“正式课堂”和“课外课堂”的预期不同造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要必须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程中设计一定的过渡环节,逐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活动、讨论的参与程度。

二、基于多媒体案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多媒体案例为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但要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其优势,还需要适当的教学方式和精心的教学设计。Dooley & Skinner(1977)指出,案例教学方法中,教师不是进行通常宣讲式的教学,而是进行苏格拉底式的讨论,即教师只批评与提问,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案例进行教学时,要采用以案例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师生交互为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经过前期的实践探索,我们总结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的基本过程如下:

(一)课前准备

教师选择、熟悉有关视频片段,包括情景剧、专家讲解,以及相关的沟通理论和技巧。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心理健康类的多媒体案例的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一般来说,一段视频在3-5分钟左右,学生讨论时间在15-20分钟,教师总结时间大致在5分钟作用较为合适。

教师还需要设定课程相关的认知、情感、技能教学目标,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讨论认识到基本原理。学生在上课前要对本课的目标有了解,知道本课的内容,最好在课下有过相关的观察和思考。

(二)知识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教给学生关于身心发展的常识、关于自我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课程体系方面要注重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将案例学习中学会的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在教学开始时,先向学生介绍有关的知识和理论。这部分主要以教师讲授、提问、讨论的方式来进行。通过讲授、让学生进入对相关的知识点的思考状态,以便学生能在后面的案例学习中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三)多媒体案例呈现

在呈现多媒体案例之前,向学生简单介绍多媒体案例,并让学生观察并体验案例中的人物所遭遇的情景和冲突。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冲突场景进行分析和反思,形成对该问题的看法。

(四)案例分析讨论

分析讨论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完心理多媒体案例之后,教师根据多媒体案例,结合本课的内容给出几个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每位同学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形成认知冲突,并通过讨论获得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开阔思维,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在讨论中教师还可以再次重复播放多媒体案例材料。学生第一次观看多媒体案例时,容易忽略其中的一些细节,或者未能抓住案例的重点。经过讨论之后学生形成了对问题新的看法,这时再次观看案例,学生能根据讨论所形成的想法更仔细地观察多媒体案例的内容,获得更多的体验。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只播放多媒体案例中普遍被忽略的重点细节,引导学生去体会、思考。

大学心理结课论文篇3

[关键词]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板块;核心课程;信息球

Abstract:Thecurriculumsystemininstitutionofhigherlearningfallsintothreepatterns:Thetreepattern,theplatepatternandtheglobepattern.Thetreepatternconsistsofonedimensionaltypeofline,twodimensionaltypeofplaneandthreedimensionalpatternofspace.Theplatepatternincludesthetheoryofplatestructureandthetheoryofcorecurriculum.Theglobepatternprefersmainlytothetheoryofglobemodel.Thethreepatterns,whichhavetheirowncharacteristicsandaresupportedbytherespectivetheories,maybefollowedbythedesignersofcurriculumsystemininstitutionsofhigherlearning.

Keywords:[JP3]institutionofhigherlearning;curriculumsystem;platetectonics;corecurriculum;informationglobe[JP]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由理论到实践的工作。它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在全面考察课程体系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确定课程体系目标,组织课程资源,制定课程体系并做出评价的过程。其任务是贯彻教育思想,制定课程实施方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试***运用已有的课程设计理论,结合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发展状况,探讨课程体系的树状形态、板块形态和球体形态及其设计。

课程体系犹如一棵富有生命活力的树。树的各部分形成一体,干和枝主次分明;根枝地位不同,方向有别,分叉点高低不同分层次,离根越远越易动摇;活生生的树四面八方都可延伸,是开放的。课程体系的发展如同一棵树的成长,其变化遵循生物学规律,有生、老、病、死的过程;有枝叶繁茂,残枝败叶之象。同时,还遵循遗传学规律,可以嫁接,“倒插杨柳”等等。

在树状模式理论中,最典型的是一维线型模式,即主干学科论。在纵横交错的课程体系中,存在着树状的主干与枝叶的关系。树干代表主干课程,枝叶代表拓展课程,“树干”与“枝叶”的有机结合,才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架构。主干学科论强调课程体系结构的组织上要突出主干,兼顾枝叶。主干学科是指作为专业主要理论基础的学科。主干强调把某门学科中已公认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规律和事实作为它的重点内容,并同时强调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例如:工科专业,其主干一般是指技术科学类学科,而不是作为工科共同基础的数学、自然科学类学科和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枝叶课程是与专业的关系不如主干学科密切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是职业领域的需要,体现职业性;可以是工程对象的需要,体现工程性。枝叶课程起着配角的作用。课程体系中有了明确的主干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才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和理论水平,具有适应技术进步和工作领域的迁移能力。

依照学科主干论,设计课程体系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在课程时序上要遵循学科的内部逻辑,符合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的规律性。在学科逻辑上,尽量按照从易到难、从未知到已知,以及由感性到理性,由基础到专业的逻辑顺序安排相应课程要素、组织课程结构。这里可以按一定的逻辑组建“课程群”。所谓“课程群”是指课程体系中由具有某种性质或担负类似功能的几门课程组成的小集群[1]。有了“课程群",我们就可以按照“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递阶制约的方式,分层次来组织和优化课程体系。

正确处理好基础课程和前沿课程的关系。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新科学、新技术日新月异,但相对来说,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发展变化并不大,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一方面要使课程内容要素具有前沿性、实用性,另一方面要使课程内容要素具有基础性、稳定性。

保持合理结构在课程体系中的相对稳定。“平台加模块”课程体系结构是一种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功能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专业课程模块设置,可以使这些课程在编制时跳出单门课程的框架束缚,按照功能类型、需求类型、学科类型等进行编制,从而以不同的模块组合去满足各种个性化的课程体系目标的需求,同时也能较好地保持课程自身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作为基本训练和打基础的课程如英语、计算机等实行连续性设置。

树状模式理论还包括二维平面线型模式和三维立体线型模式[2](P94-108)。

所谓“二维”就是指纵向维和横向维。纵向维就是指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直接为专业服务的课程系列。这一系列(如工科)通常按理论与应用、一般与特殊的逻辑顺序分为三个层次: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等,一般称“基础课”或“科学基础课”;技术科学课程,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学、电子学等,一般称“技术基础课”;工程技术课程,如金属切削机床、电机设计等,一般称“专业课”。有的专业,再进一步把工程技术中一些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内容集中起来作为一类课,叫“专业基础课”。这只是第三层次即工程技术类中的一个子层次。

横向维是指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与专业有关的课程系列。这一课程系列,通常按其要达到的素养目标,分为若干课程组或知识块,如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组、经济管理课程组、相关技术课程组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组,是指那些直接研究与人类休戚相关的事物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如哲学、艺术、历史等。经济管理课程组是指有关经济与管理的课程,如工业经济、企业经济、企业管理等课程。相关技术课程组是指专业工作中需要运用的作为技术手段的课程,如材料、测试、控制等技术课程。它们虽非各专业的理论基础,但其作用不可低估,可以培养专业人员的品德、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专业人员的社会效益以及活化他们的思维。二维结构的课程体系反映了特定学科领域内具体规律的“硬课程”,即知识实体课程,但没有包括那些反映各门学科共同规律的“软课程”,即知识链课程或方***课程。因此,这种课程结构仍是不完善的。于是,在“二维”之上又发展出“三维立体线型模式”。

所谓“三维”就是指“纵向维”和“横向维”以及贯穿两者的“轴向维”,即专业维、素养维和方法维。方法维课程包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各门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方***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方***体系,具有哲学思辨能力,善于跨领域地进行概念和方法的移植。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分化与综合,方***课程在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结构中越来越重要。

高等学校具有为社会发展服务和为个体发展服务的双重目的。为了保证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目标要有基本的规格,相应地要有一套必修课程和教学环节来保障;为了满足个性发展的不同要求,在保证基本规格的前提下,具体的智能结构可以不拘一格,相应地要有可供选修的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就构成基本的模块。这就是板块形态或板块模式理论,或简称“模块论”,包括模块组合论和核心课程论。

首先看模块组合论。模块组合论,是指按照学科结构理论和智能结构理论,将课程组设置成模块,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拼搭课程体系。根据课程模块弹性化和因人而异的组合,使课程体系能够兼容多种类型人才的培养。模块组合论的基本要求是课程模块化、拼接合理化和体系弹性化。

课程模块化。全部课程按其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素养目标,分成若干个课程组。如:分成“必修课程组”、“指定选修组”、“任意选修组”;也可分成“必修知识块”、“指定选修块”、“任意选修块”;还可分成“主干课程模块”、“定向课程模块”和“辅修课程模块”;也可分成“专业基础知识块”(包括公共课、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知识块”(在同一专业中体现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辅助技术知识块”、“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块”和“经济管理科学知识块”等。课程或知识分块主要是根据本专业的社会需要、知识的类型以及个体的未来发展要求。有了这些模块,构建课程体系就有了前提。

拼接合理化。这是指课程模块之间的拼接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范来进行。这些要求和规范包括:①目标一致性:这是指各课程模块都要为总的培养目标或课程体系目标服务。②结构层次性:一方面,模块的组织和拼接要反映学科本身固有的逻辑;另一方面,模块的组织和拼接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思维运行轨迹,保证低水平、基础性的学习任务在先,较高水平、专业性的学习任务在后。前一方面是依据学科知识本身的规律提出的要求,后一方面则是根据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作出的规定。③接合意义化:就是要使课程模块与课程模块之间以及模块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由此使课程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体系弹性化。体系弹性化,首先是课程要求上的弹性化。以往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统一要求,很少照顾到不同学生不同专业方向的要求。“吃不饱”、“吃不了”和“不够用”、“用不了”的情况同时存在。因此,同一门课程对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方向,应开出几个品种和档次以显出课程要求的弹性。如:同是体育课,可开出基础体育课、专项体育课、保健体育课等,可使学生量“体”选学,各得其所;同是力学,根据不同方向,可开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使学生量“力”定“学”,各有专攻。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不同学生的需要。其次是课程组合中突显个体性。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基本实现,为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的多样性的需要,不拘一格育人才,课程体系也应体现个性化的要求。如:在指定的某个知识块中,具体选学哪门课程可由学生自定;在修满规定学分的情况下,增加哪些课程由学生做主;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仍有余力辅修其他专业,由学生自选。个性化的要求主要体现了学生的兴趣。但仅凭学生的兴趣,不一定能优化知识结构,还需要导师的选课指导。因此,建立导师制,由富有经验的导师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特长,指导学生选课,构建弹性化的课程模块,最终才能形成富有弹性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高等学校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发现必修课程模块比较庞大,限制了选修课程的开设。这种现象在不同科类之间是不同的,工科比文科更甚。这是因为工科的教学内容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变动性大,随生产力变化而变化;可选性小,在特定的生产力下,其必备知识和能力是比较确定的[2](P106)。因此,为了保证基本培养规格,工科的大多数课程应该是必修的,而选修课只限制在生产技术中那些即将出现尚未成为现实的内容上,或者同主干课程联系不太紧密的内容上。

其次看核心课程论。国内对“核心课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的是张华博士。他对“核心课程”概念的历史发展、“核心课程”的本质、“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这里主要援引他的一些观点。从词源来看,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课程,它与课程体系其他部分(或称边缘课程)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这一概念一般认为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德国赫尔巴特学派教育家齐勒(T.Ziller)所确立的“齐勒计划(Zillerplan)”,以及美国教育家帕克(F.Parker)的“帕克计划(Parkerplan)”为标志[3]。因此,齐勒的课程设计是文化核心或学科核心,“帕克计划”则强调儿童核心。这是早期核心课程开发的两个基本取向。

核心课程理论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四种典型的价值取向和课程体系设计模式,折射出不同的课程价值观。首先是社会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所体现的课程价值观是进步主义和社会改造主义,倡导两种典型的设计:“生活领域核心”和“社会问题核心”。“生活领域核心”设计以普遍的、无可争议的人类活动如“保健”、“生存”、“保护自然资源”等为基础;而“社会问题核心”设计则来源于当代社会生活各层次中困扰人们的关键的、有争议的问题。但两者的共同点是,均基于学习者作为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参与者的共同需要、问题和关切,而不是学科知识或其它。其次是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体现出倡导儿童中心的进步主义以及形形的当代人本主义价值观。这种课程观的设计是一种“活动—经验核心(theactivity-experiencecore)。它以学生直接感觉到的需要和兴趣为核心来确定通识教育。尽管这种核心课程观从未在教育实践中成为主流,但它却从未中断。恰恰相反,在那些倡导“理性***”的课程理论家的呐喊中,在那些追求自由的先进教育家的实践中,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一直在不断发展着[4]。再次是学科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所体现的课程价值观是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认为文化知识或学科知识在人的发展中具有根本性,文化知识或学科知识又有等级优劣之分,应把那些“文化精粹”或“经典名著”置于课程体系的核心,作为核心课程。第四是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观。这一观点认为,处于课程体系核心位置的课程应谋求学生、社会与学科三者间的平衡与整合。传统的核心课程观是传统二元论的思维产物,是受工具理性所支配的。新的核心课程观必须充分认识学生、社会和学科三者的关系,用一种连续论和整体主义的视野来重视审思三者的内在统一。因而,在课程设计中应体现这种统一,在统一中追求实践理性和***理性,最终生成个体的健全人格。这种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模式符合时代精神的发展趋势,理应成为核心课程体系的当代追求。在设计核心课程体系时,需处理好“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关系。在论述影响“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关系及其制约因素时,张华认为两者是一种有机的、生成性的关系;社会分工的需要和相关人员的利益,学生变化中的需要、兴趣与关切,以及社会需要和期待等是重要的制约因素[4]。我们认为,设计“核心课程”受到如下因素的制约:①国家意志是在阶级社会特有的制约因素;②社会生产力是根本的制约因素;③学术领域是最具高等教育特色的制约因素;④学生需要是终极的制约因素;⑤课程体系现有发展水平及课程论是来自课程自身的制约因素[5]。在设计课程体系时,“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课程的价值、评价主体的取向和社会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呈现出变动关系。因此,在考察以上制约因素时,不存在确定不移、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关系。开发“核心课程”、确定“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关系的过程,是一个价值追求的过程。

苏联数学家马库雪维奇把人脑储存的信息分为核与壳两类,提出了合理储存信息的模式[2](P97),为我们提出课程体系的球体形态提供了理论依据。课程体系犹如一颗原子。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使带负电的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最稳定。电子较灵活,受原子核控制。居于课程体系核心的部分是最为稳定的,围绕核心部分的是可变动的,须随着知识的发展而不断新陈代谢。这就是球体模式理论,或简称“球体论”。

在课程信息球体中,信息核贵在稳,信息壳贵在变(见***1)。课程体系球体核心的相对稳定即使在未来社会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社会变革加剧并不意味着稳定将完全消失,而是意味着稳定与变化的加速交替。而且在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并存的社会,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都具有存在的价值。因此,构建具有开放性、变革性和统合性的球体课程体系并不应排斥课程内容的稳定性及课程组织的一定的分化性。那么,如何将稳定与弹性、统合与分化有机地统一于同一课程球体之中,是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1信息球体剖面

球体模式论是在整体优化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普朗克在《世界物理***景》中指出:科学乃是统一的整体,它被划分为不同的领域,与其说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可见,客观世界是一个整体,仅仅为了研究的方便,它才被划分成一门门***的学科。然而,这种划分往往掩盖了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加之忽视了课程结构的总体设计和教学中的因人设课,使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培养方案中)变成了毫无联系的一门门课程的堆砌。它妨碍了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因此,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个整体和局部的矛盾,整体优化论(简称“优化论”)由此而生。

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它要不断接受来自社会、学生以及学科本身的发展、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成果等各方面的作用。无论是其整体还是局部,都会与外部的因素发生作用,是一个不断更新、改进和提高的过程。这样,课程体系才能与外界保持平衡,才能使内部彼此协调从而达到优化的结构。结构优化必须注意找到内容的结合部、课时上的配比度和时序上的衔接点。

首先,课程目标是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优化的结合部。课程目标是学校全部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直接目标。它包括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一致,对每门课程的目标起指导作用,某一门课程的目标作为分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只有课程体系内的分目标达成一致才能使课程体系目标最优化。一致性的课程目标应体现为:相关的几门课程要围绕同一个知识、能力或素养目标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既体现不同课程的不同要求,又体现课程体系的整体性。

其次,课程的课时配比度是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定位的关键。课时配比度是指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及其开课时量之间的比例。在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讲授课与自修课等课程关系,由于总课时一定,因而,这些课之间都有一定的课时规定。一类课时的增加,就会减少或削弱另一类课程的开设。可见,课时配比适“度”才能有效发挥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应有作用。课程之间的课时配比度,决定于该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借用类似巴班斯基所提倡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根据每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评出其“功能系数”,借助数学模型得出最优的课时配比。浙江大学采用培养方案结构因子分析方法,借助“结构指数”来定量地表述课程之间的联系,进而求得各类课程比例的范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P102)。

再次,在设计课程结构过程中找到时序上的衔接点。找到时序上的衔接点,是指根据学时的配比度与开课时序,各门任课教师了解自己所任课程在课程体系整体中的位置,从整体优化的观点出发来安排本课程。教育家怀特海认为:“真正重要的顺序,是教育应该采用的涉及质量的顺序。”[6]可见,此处最重要的是确定课程逻辑结构***。课程逻辑结构***是标明课程体系内课程要素与课程要素之间内在关系、开设先后顺序、时量等的***示。该结构***有助于揭示课程要素之间的重复和脱节,发现能力上的断线现象和课程时序安排上的不合理。上海交通大学就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优化作了一些探讨。该专业每学年开始时,都要召开培养方案论证会。他们把课程逻辑结构***公之于众,发动全体任课教师评头品足,以课程的新发展和教学上的新经验修改和完善课程逻辑结构***。由于切合了本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智能结构,所培养的人才素质也较高。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模式和表现形态不可一概而论,也不可仅从某种理念出发,想当然地凭直觉来判断取舍。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不仅要考虑开设哪些内容要素,而且要周密地安排合理的要素顺序,可流通的层次及互补的组合。如:单一课程(学科或活动)可与综合课程(综合学科或综合活动)组合,旨在实现它们之间的交叉互补;核心课程可与个别化课程匹配,旨在实现统一要求与个人基础的结合,一般目标与分层目标的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联姻,旨在统一安排与个别选择的结合,实现“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机制;系统课程与微型课程相辅佐,旨在实现广度与深度的融合,使课程内容、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相结合等。诸如此类的组合模式很多,但都必须实事求是,结合各类学校具体的培养对象、教学目标和办学条件等多种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在实证研究和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加以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1,(2):88.

[2]宓洽群.大学教学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

[3]张华.论核心课程[J].外国教育资料,2000,(5):15,19-20.

[4]张华.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0),(11),(12).

大学心理结课论文篇4

(池州师专中文系,安徽池州247000)

摘要:中学语文新课标没有规定基础知识的“内容标准”,体现了对知识的新的处理策略,即在弱化死记硬背,强化理解运用的原则下,强调课本和师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课本对知识的建构即课本研制者的建构。课本知识在几十年一贯而未变的情况下应进行一次大的吐故纳新式的重构。应特别注意的是:弱化汉语语法知识,引进并强化言语知识;强化和完善常用文体的结构知识;丰富和拓深文学作品的叙事知识。

关键词: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课本

中***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收稿日期:2003-11-20

作者简介:方武,池州师专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教育学和文章学研究。

与过去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相比,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删掉了体现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与所有其他课程标准相比,唯独语文课程标准没有体现基础知识的“内容标准”。有人由此断定新课标主张弱化知识。但笔者认为,从新课标对“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强调看,从新课标“可以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的提法看,从新课标对“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探究能力”的整体强调看,新课标对知识不是进行弱化处理而是进行了新的策略性处理:在弱化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的原则下,将知识的选择和建构的自下放给课程的执行者──课本的研制主体和课程的教、学主体,即强调课本的研制者和教师以及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建构。由于“知识获得是个体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经验的过程”,“知识的获得又是师生多个视界的经验融合过程”[1]而“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过程又具有更多的个体经验性和情感体验性的课程学习特性,这就使得这种处理策略是正确的:一方面可以抑制过去业已存在的死记硬背知识的情况,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课本研制者、教者、学者因文制宜、因教制宜、因学制宜地主动参与课程知识的建构,为课程知识的建构开拓无限的空间。为促进课程知识的建构,本文拟对课本对课程知识的建构问题略作论析。

课本对课程知识的建构也即是课本研制者对课程知识的建构。课本之于课程教学的意义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学生和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学和教的主要依凭。课本的研制要全面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知识的建构就应当是不容忽略的方面。“鉴于在教改的大背景下编写并正在使用的有些教材,由于编写者思路的改变,不约而同地将语文基础知识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2](37),鉴于语文教育界的确存在淡化知识的主张,有必要首先指出这种做法和主张是毫无道理的。有人把过去语文教育效率低下归咎于“知识中心”,把教学中出现的一切极为可笑的现象(诸如将学生作文中描写老鼠被撞得“不省鼠事”的“不省鼠事”判错,“同心协力”绝对不能写成“齐心协力”,表示“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的成语一定是“惟妙惟肖”而绝不能是“栩栩如生”等等)当做“知识中心”批。恰恰相反,这不是“知识中心”,而是教师无知识的表现,是教师轻视知识积累而结成的恶果。再者,“知识中心”固然不对,但只是错在将知识摆在不适当的位置而忽视了不应忽视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反对“知识中心”从逻辑上也并不能由此必然推出可以淡化知识的结论。就过去长期使用以及现在仍在使用的主流课本的知识状况而言,远未达到过分饱和亦即学生难以消化吸收因而必须淡化的程度:就文艺文体而言,“小说,除了被拧干了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概念,事实上已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诗歌在感知、背诵之外,只有体裁(如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几种词牌名称)、押韵等屈指可数而且极为表面的知识;散文,也只有‘形散神不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似知识又似套话的几句说法,以不变应万变;戏剧,除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套路简介,再不见有像模像样的知识。”[3]就常用文体而言,记叙文除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几要素以及顺叙、倒叙、插叙而外,也就没有什么知识可言;说明文的知识更是干瘪得可怜,干瘪得只剩下那几个诸如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喻之类的说明方式;议论文呢,除了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这些并不能全面反映议论文普遍规律的教条,以及“摆事实、讲道理”这种极为表象的论证方法之外,也就无所谓什么知识了。就汉语知识而言,修辞知识也就那几个辞格,唯一讲得多一些的是语法,而汉语语法又基本不符合汉语的特征(陈寅恪、王力、张世禄、张志公等都是这样持论的)。[4]因此从整体而言,语文课本知识是陈旧的、贫乏的,有的是脱离实际的(汉语语法知识)。正因为课本知识这种不如人意的状况,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知识所能引起的惊异/好奇/求知欲/挑战性/征服欲/欣喜/认同等心理反应不足,动机、兴趣、焦虑感、满足感四个基本的学习心理条件,在知识掌握的过程和结果中,所得到的支持度或满足度,客观上一般不高,换言之,这一知识群本身(在未被教学加工时)的认知含量尚不足以提供各种‘支持’‘满足’的功能。”[2](7)显然,这些更不能成为淡化语文知识的理由,相反,倒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地重新建构课本知识的紧迫感。因为,“对于知识系统的内在规律的把握,总是能够使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扔掉基础知识这根学习的拐杖,仅仅以感觉、感悟的思考判断来学习语文”“也很难做到为感觉和思考的内容提供基础,想要做到完全准确的、合理的、到位的感觉就更难了。试想,如果没有理性的、理念的、概念的东西作为学习能力的支持的话,这样的感觉理解能走多远,所谓思辨的、研究的、迁移的学习能力从何而来。”[2](37)因此对于课本知识,回避和淡化都不是办法,关键是既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又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既要对现有的课本知识进行审视和完善,又要放出眼光从相关领域的新成果中吸纳有用且能被学生理解接受的新知识。总之,课本的研制者应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极强的知识敏感性,使课本提供给学生的知识体系虽允许与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有一定的滞后,以便有一个进一步检验、挑拣的余地,但整体上应与知识的时展大体同步,这样才能从知识的维度保证课本不落后于我们这个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时代,才能负责任地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学习到尽可能多的适应时代进步的知识,而不是尽学习那些早已过时的陈词滥调。尽管这样的知识终究也有过时的一天,尽管终身学习是每个现代人无法回避的必然选择,

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老让学生学习陈词滥调的借口。这样说也并非是要课本知识一年一个样地变动不居,只是说在目前的课本知识几乎几十年一贯而未变的情况下,的确应该作一次大的吐故纳新式的重构,而当这种重构完成之后,就可以在保持大的稳定的前提下,根据知识的渐进性发展经常地作一些小步子的调整,以不断适应知识发展变化的形势。从语文课程知识的人文性特征看,这样做是完全可以的,即使吸纳的新知识增加了一些难度,只要处理和组织得当,也并不会对学生的理解接受产生多大障碍。“只有新鲜、丰富、有适当难度和有组织的语文知识,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智力和能力发展提供足够的精神食粮”。[5]对课本知识进行重新的建构工作是目前根据新课标研制新课本的复杂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本身也是异常复杂的,需要组织相关领域权威学者和课程专家集体攻关。这里仅就汉语知识、常用文体知识、文学知识这几个主要知识系统中的主要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聊备参考。

(一)弱化汉语语法知识,引进并强化言语知识。根据广义知识观和知识分类理论,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又可叫语义知识,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表征的主要用来描述事实或陈述观点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则是运用陈述性知识办事或解决问题的知识;策略性知识则是如何优化办事或解决问题的程序的知识。由于策略性知识也体现了办事和解决问题的程序,因此,“策略性知识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基本教学过程遵循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6](296)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应用,理应强化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建构。但程序性知识最初也必须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表征,经过多种条件下的练习,再转化为程序性知识,[6](124-125)故与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联密切(即经过练习能直接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知识也就不应弱化,所弱化的应该只是与形成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系不大的陈述性知识。根据汉语学习的经验,我们都能体会到汉语语法知识在形成汉语表达能力方面并无实质作用,它并不能有效地指导我们进行句法的组织以适应实际的言语交际的需要,属于与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系不大的陈述性知识,应在弱化之列。与言语表达能力关系密切的是言语知识,言语知识本质上是运用语言的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尽管它也必须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表征。言语知识的三要素是言语主体、言语环境、言语作品。言语主体包括言语活动的发出者和接受者,是言语的人员系统;言语环境是指言语活动得以发生并获得展开的背景因素,是言语的活动条件系统;言语作品包括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两个方面。任何实际的言语行为都必须是以上因素的综合协调的产物,而不可能是对语法知识运用的产物。据此,有人甚至主张将语文教学直接界定为“言语教学”[7]。如果不考虑篇章表达中的超乎言语层面的谋篇策略、主旨提炼、形象经营等因素,那么这种观点庶几可以成立。虽然言语学还是正在建设中的学科,但目前国内关于汉语语用学的研究已有相当的成果可资利用,在建构语文课本知识时可以斟酌吸纳,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语境和特定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适切地进行言语表达的能力。总之,淡化、弱化静态描写且不符合汉语特点的汉语语法知识,引进并强化动态生成的言语知识应当作为建构课本知识的一个战略性策略。

(二)常用文体的结构知识应该强化和完善。常用文体包括普通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它们的结构知识在各自的知识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属于常用文体内容层面的知识(诸如记叙文的中心、材料,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的性质、特点,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等)其主要作用只是在于提示阅读分析的关注点,对于写作则并无什么实质性意义。因为写作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活动形式,它产生于写作者的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不能凭空产生,而只能在一定的生活积累和感悟的基础上产生。当这种基于生活积累和感悟的写作需要推动写作实践活动真正发生的时候,原来的生活积累和感悟便会自然地转化为记叙文的中心、材料或说明文的对象、性质、特点或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等内容。因此,从写作发生的观点看,文章的内容不是从有关文章内容的知识中生发出来的,而是从写作主体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中生发出来的,有关文章内容的知识不能对文章内容的精加工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写过文章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对内容的精加工所依据的是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是对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事理逻辑的体认。而作为文章形式知识中的重要部分的结构知识,则对文章形成过程中的构思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结构的方式不是从文章的内容中内在地生发出来的,它具有外在的可选择性,体现了作者对形式美的追求。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结构方式,而选择的结构的方式不同,不但体现了文章整体架构形式的差异,而且能对文章内容的表达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在议论文中若采用“总论—分论—结论”(“总论”是提出论点,“结论”是在分论基础上对论点的归结)的结构方式,则表达了对论点的反复强调。人们一般把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也看做形式因素,但表达方式的选择并没有多大的自由度,对文章的内容具有很大的依存关系,本质上也是内在地生成的,而不是自由选择的,所以有关表达方式的知识,实际上也只能对文本意义的阅读分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指导文章写作意义不大。总之,在有关文章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许多知识中,唯有结构知识对文章的阅读和写作都具有指导意义,在建构课本知识时应该特别关注。

过去的课本对文章结构的知识并没有解决好。说明文的结构基本没有说,而记叙文和议论文的结构虽然说了,但存在明显的缺陷。如讲记叙文的结构总是与线索搅在一起,叫做“结构线索”。其实结构归结构,线索归线索。结构实际只是一种外框架构,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的外框架构,犹如建筑物的外框架构,它着眼的是部分的组合。《现代汉语词典》释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文章的~|语言的~|原子的~”[8]也是这个意思。而线索实际上指文章内在的情意上的前后承续的线性关系,它不是着眼于“部分”的架构,而是着眼于“前后”的关联。将记叙文的结构和线索搅在一起讲,什么也讲不清,多数情况是名义上讲结构,实际上讲线索。对议论文的结构课本一般表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表述虽不能说完全错,但却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它并不能揭示一切议论文的结构规律,具有片面性。具体地说,它只是适合中心论点属于行为性命题的议论文的规律,而不适合中心论点属于认识性命题的议论文的规律。“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既可以‘分析’又可以‘解决’的。比如‘学贵谦虚’这样的问题,就是只可以‘分析’,无所谓‘解决’的。如果硬要说什么‘解决’的话,那么‘分析’的本身便是‘解决’。就是说,只要‘分析’清楚了为什么学习贵在谦虚,那么作为‘解决问题’的‘怎么样谦虚’的问题,即谦虚的表现形式的问题,也就必然说到了,因为撇开谦虚的表现形式,为什么学贵谦虚的问题无法分析清楚。”[9](234)“学贵谦虚”属于认识性命题,由此可见,中心论点属于认识性命题的议论文是无法也无须构建“解决问题”的结构部分的。而以行为性命题(如“反对教条主义”)为中心论点的议论文,则又是既可能构建出“分析问题”的结构部分(分析“为什么要反对教条主义”),又可以构建出“解决问题”的结构部分(解决“如何反对教条主义”)。但由此而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规律推广为一切议论文的结构规律,显然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第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反映的是文章各部分的事理关系,作为结构也只能是事理结构。事理结构是内在的由文章内容的事理关系决定的,选定了一定的内容就意味着选定了一定的事理结构,因而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述议论文的结构,除了有利于阅读议论文时对各部分事理关系的把握外,对写作议论文并不具备有利于结构选择的意义。

学术界和语文教育界对常用文体的结构已经有较深入的研究。吴应天的《文章结构学》将记叙文除倒叙外的本事部分的结构分为“总叙──分叙──结尾”“分叙”几种类型;将说明文的结构分成“总说──分说──总结”“总说──分说”、“分说──总结”“分说”几种类型;将议论文的结构分成“总论──分论──总论

”“总论──分论”“分论──总论”“分论”几种类型。[10]应该说,这种从总分关系着眼寻找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结构规律的方法大体是可取的。不过其明显的缺点是:只注意到文章主体的“首”“中”“尾”三部分,而未考虑到在文章主体之外,有时还存在类似于“楔子”的端絮和类似于“尾声”的余絮部分,它们既超出对所记、所说、所议事物的记叙、说明、议论本身,又与对所记、所说、所议事物的记叙、说明、议论[:请记住我站域名/]有一定联系。我曾把议论文的端絮部分叫“引论”(区别于“总论”),把议论文的余絮部分叫“余论”。这样,根据“引论”“总论”“分论”“结论”“余论”的隐现,议论文的结构变化就有14种之多。[9](247)说明文、记叙文的结构变化有哪些,也是不难搞清楚的。(三)文学作品的“叙事”知识应该丰富和拓深。此前的课本知识中也有一点“叙事”知识,但过于肤浅,仅停留在叙述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和叙述次序(顺叙、倒叙、插叙)等极为表面的层次,体现文学作品的艺术匠心的叙事技巧难以描述,也难以发掘。20世纪80~90年代,西方关于“叙事学”的研究成果传到国内,使我们认识到叙事技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中学课本中当然不可能全面吸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但在较为浅近的适合中学生理解的层面上吸纳其中的某些成果,还是可以的。例如,我们可以吸纳一点简单的“叙事视角”的知识,则可以让学生懂得,无论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叙述,都还存在“内视角”和“外视角”的选择问题。“内视角”的叙述即叙述者从处于事件之中的角度进行叙述,“外视角”的叙述则是从处于事件之外的角度叙述;第一人称“内视角”的叙述即为“主人公讲他自己的故事”(如鲁迅的《伤逝》),第一人称“外视角”的叙述即为“旁观者讲主人公的故事”(如鲁迅的《孔乙己》),第二人称“内视角”的叙述即为“全知”的作者的叙述(如鲁迅的《阿Q正传》),第二人称“外视角”的叙述即为“作者从外部讲故事”式的叙述(如鲁迅的《药》)。[11]可见,吸纳了“叙事学”的有关知识,对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叙事技巧的分析便可以清晰得多,这对学生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和创作水平(高中语文新课标在选修课程中鼓励学生尝试文学创作)显然都很有益处,甚至可惠及普通记叙文的读写。

以上所谈三个方面,只是既重要而又被过去的课本所疏忽,因而是今后的课本知识建构时应当特别关注的几个主要知识板块,它们相互关联构成从语言运用的技能技巧到结构篇章的技能技巧再到选择叙述策略的技能技巧的较全面的知识覆盖网络,对于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智慧技能,尤其是书面的篇章的读写的智慧技能和策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然,课本在吸纳这些知识时必须经过为适应学生深浅度的“研发”即再创造性的精加工过程,以便以深入浅出逐渐渗浸的恰当方式在课本体系中进行表达。

除了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外,一些文体常识(包括文学文体常识)在编进课本时还应重新审视,并进行一些细化的分类性的特征描述,以便更贴近文体实际。过去的课本在这方面喜欢作笼统的大而化之的概括,也就难免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比如一说记叙文,便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大要素,其实写景的记叙文就可以没有事件甚至没有人物;一说到议论文便是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其实有许多议论文没有论证,有的虽有论证却没有论据(如墨子的《兼爱》,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一说到小说便是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其实有许多小说谈不上有什么情节(如鲁迅的《伤逝》,都德的《最后一课》等);一说到散文便是“形散而神不散”,其实也有散文神不散形也不散(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如果我们按有无人物和事件、有无论证和论据、有无情节、是否形散等特征对记叙文、议论文、小说、散文进一步细化分类,则对提升学生相应文体的读写能力显然很有意义。当然这只是一种分类方法,完全还可以有其他的分类方法。此外,关于文字、词汇、修辞知识和一些文学史常识,过去的课本处理得比较好,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1]潘洪建.当代知识观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3,23(8):9—15.

[2]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9.

[4]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58-359.

[5]韩雪屏.审视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J].语文建设,2002,(5):11-18.

[6]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7]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06-207.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46.

[9]方武.议论文体新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234,247.

[10]吴应天.文章结构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大学心理结课论文篇5

[关键词]地方高校 思想***治理论课 实效性 对策

[作者简介]张运明(1978- ),男,河南叶县人,平顶山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治教育。(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中***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062-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地方高校在生源数量、生源结构、育人环境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越来越影响当今在校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行为,导致地方高校大学生在思想认识、***治取向、价值观念上出现多元化、复杂化,思想***治教育工作遇到较大困难。思想***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如何提高地方高校思***课教学的实效性,使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科学理论,提升大学生的***治觉悟和社会分析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地方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概况

地方高校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努力推进思想***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当中。根据思想***治理论课 2005 年课程方案,地方高校本科段开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必修课。地方高校健全思想***治理论课相关制度,落实相关经费保障,加强教师培训和督导检查,推进了思想***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承担授课任务的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系(部)设置相应的教研室,并配备专业教师队伍,保证思***课教学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地方高校努力改进思想***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加强思想***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方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在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地方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方院校基本上都是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由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的,与重点大学和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在基础条件、生源素质、办学理念、目标定位等方面与重点大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思想***治教育理论课面临的问题更严峻。

1.部分学生在认识上存在功利性的倾向。地方院校的办学目标一般定位在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侧重于学生应用型知识的培育。学生学习的热情更多集中于掌握将来工作中的应用型技能和为顺利就业做准备。地方院校特别是地方理工科类院校的部分学生对思想***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在学习方面表现出了功利性倾向,认为开设的思想***治理论课对自己技能的提高和就业帮助不大,把思想***治理论课仅仅作为获取学分的工具,通过就行,课堂上课精力不集中,考前仅靠突击背书应付考试。

2.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目前地方院校思想***治理论课使用的是全国统一的教材,对当前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度不够。多数教师拘泥于教材,只讲解一些理论知识,所采用的案例和观点陈旧,理论与现实相脱节,没有根据地方院校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另外,由于我国现行的思想***治理论课各部教材强调内容的完整性和衔接性,追求形成相对***的学术体系,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教材内容的重复交叉,缺乏应有的针对性。

3.教学方法缺乏实效性。由于思想***治理论课授课内容较多而课时相对较少,所以地方高校更多地采用多个教学班合班上课的形式,以“灌输”为主要形式的注入式教学成为多数教师的首选。虽然多数教师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但仅限于文字、***片的呈现,没有将所授的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没有深入分析学生关注的时事热点问题,没有引导学生就时事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学习思想***治理论课的兴趣没有被充分调动。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不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少与学生交流互动,忽视了教学相长。

4.教学评价形式单一。目前思想***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评价通常依靠传统的考试成绩、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的教学评价方法,对学生成绩的评价考核往往强调对理论体系和理论知识要点的记忆和掌握,弱化了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不能有效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及其能力表现。对教师的评价如师生填表、打分,或召开座谈会,或请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的专家提意见等,则往往很难反映出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貌,评价的偶然性、主观性较大,不能深入、客观、准确地评价高校思想***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

三、增强地方院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1.注重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思想***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是增强思想***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地方院校要制定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培训的制度,派遣教师参加脱产进修、攻读学位、社会考察、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培训进修活动,进一步提升思想***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可以通过让资深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的方式,经常进行新老教师双向听课。年轻教师通过听老教师的讲课,特别是教学名师的讲课,学到老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老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传帮带,促进新教师的成长。还可以经常备课及“同课异构”活动,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经常组织各类思想***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技能大赛,以赛带训,促进思想***治理论课教学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2.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地方院校的领导在重视学生应用性专业技能和学科建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治教育工作。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要在各种场合中强调思想***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思想***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真正理解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来分析问题,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结合实际,加强学生自我学习教育和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仅仅依靠思想***治理论课课堂上教师提供的知识已经满足不了信息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自我学习教育,提高他们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以主动学习和批判扬弃的态度来面对海量的知识信息,不断提高***思考、***判断及***行动的能力。要结合地方院校的实际,加强思想***治理论课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重视思想***治教育的功能性,内容更加贴近本校学生的实际,力***在学生关注度高的生活、就业、职业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与帮助。

4.积极探索教学方式方法。青年大学生好动、善疑、思维活跃,教学中要根据思想***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和不同特点,结合当今现实社会的热点问题,改变一言堂式的讲授法,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1)高效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思想***治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录像、广播、电视、多媒体辅助教学,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精心挑选的与讲课内容有关的电影、电视、录像等,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地反映授课内容,促进学生理论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2)积极采用合作教学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以学生为主体,以3~6人的小组为单位,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教学内容细化为不同的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小组成员采用自学、讨论等形式自主探究,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3)坚持进行反思式教学。反思式教学可以采用听课观摩、教学过程录像回放、多名任课教师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找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善于组织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具有直观性、生动性、深刻性等特点,通过具体、规范、系统的社会实践,达到对思***课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内化,推动认识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逐步树立***敏锐的思维品质。地方高校可以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将实践教学纳入思想***治理论课教学整体规划,明确考核方法及考核标准,采取辩论赛、调查研究、社会服务、参观考察等形式,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拓展思想***治教育形式,丰富思想***治教育内容。利用纪念建国、***、纪念辛亥***等重大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新生入学教育、***训、“比学习、比文明、比奉献”主题教育活动等,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成为富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5.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地域文化优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地方社会的***治、经济、文化、习俗等要素的不断积淀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生动地反映着地方社会的乡村和城市发展、地方社会历史与思想文化的变迁等。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发掘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充分浓缩这些资源中的精华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拓展为思想***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而达到深化和丰富思想***治理论课的目的。

6.创新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是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机环节之一,是对思想***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影响其实效性的重要因素。随着思***课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已不能适应实际发展的需要,要逐步确立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课堂教学评价与社会实践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同时,要将学生平时的思想行为表现,包括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等纳入到考核评价范围之内,力***从多种角度考核大学生思想***治理论课成绩。合理确定相关考核评价指标所占的分值比例及权重,构建指标科学、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思想***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贾建鹏.浅谈***学院思想***治理论课的教学困境及其对策[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

[2]骆郁廷.论高校思想***治理论课评价之深化[J].思想理论教育,2007(11).

[3]粟迎春.提高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2).

大学心理结课论文篇6

[关键词]本校特色 思想***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李立菊(1967- ),女,黑龙江龙江人,黑河学院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冰(1981- ),女,黑龙江黑河人,黑河学院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治教育;马丽丹(1983- ),女,黑龙江黑河人,黑河学院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黑龙江 黑河 164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治理论课)“依托地方人文资源构建实施高校思***实践课程的教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53Z004)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166-02

一、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内涵

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生活与实践,获得思想品德方面的直接体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治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在2010年第8期《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上,***全国高校马克思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陈占安教授就大学生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小实践”与“大实践”谈了自己的看法。“我们一般讲的‘社会实践’相对着思想***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教学’那是‘大实践’。这种实践包括组织大学生参加******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很广泛的内容,这种实践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其目的是促使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这个‘大实践’是不能全部由思想***治理论课教学承担,思想***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是‘小实践’,它是同课堂讲授这种理论教学既联系又区别的教学环节,偏重于直观性、形象性、感性、便于学生参与的环节,它一般表现为观看教学录像(或电影)、组织课堂讨论、举办征文写作,以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排某些调查访问活动,等等。”同时他批评了“那种要思想***治理论课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想法和做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实践”的作用,同时处理好“大实践”和“小实践”的关系。

二、当前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即使制定了计划,但形同虚设,得不到切实落实。传统思维定式认为,思想***治理论课以教材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重心,以教师为中心,实践教学仅仅是理论教学的补充环节,处于从属的辅助地位。实践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与理论教学相比要复杂得多,涉及的不仅有教师、学生,还有场所、经费、教学各个环节的详细布置。很多学校实践教学还只是一般性的要求,实践教学多无计划、无大纲、无方案,即使有,在教学形式、教学目标、教学安排、资源配置等方面也没有统一标准,更谈不上将这些标准落到实处。

2.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组织。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重形式轻实效,主要是因为对于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缺乏相应的科学规范。实践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与科学规范的管理是分不开的。高校的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特别是“大实践”的实施,不仅涉及教学部门,也涉及学生工作部门,更需要一些社会团体、机构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这就要求建立相应的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机制。

3.经费缺乏和基地建设是制约思想***治理论课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经费的缺乏是制约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践教学所有学生都要参与,深入社会参加实践就要走出学校,实地参观、调研,广泛接触并了解社会,这就要求有专项资金提供保障。社会实践也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教学基地,很多高校没有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或基地数量不足,并且没有专项资金支持,有的学校即使有实践基地,数量也很难满足实践教学的基本需要。“由于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涉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和重大事件,或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因此其实践教学难以在狭小的实验室和实习工厂里进行,而只能在社会这个广阔的大课堂里进行。目前,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地建设十分有限,特别是对于庞大的学生队伍而言,短缺将是长久的话题。”①

4.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在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评价上,目前也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在对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的问题上,有些学校随意性很大,没有形成相应的考核与评价机制。而且受人力、物力、财力等制约,一些高校对学生的实践效果评价不能体现激励性。每次社会实践结束后,不能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体验的交流、实践教学成果的深化,对实践教学的成果也缺乏必要的管理与考评,有的学生或鱼目混珠、或剽窃他人实践成果也获得合格成绩,对学生实践教学成绩评定分辨不出真正的好坏,客观上挫伤了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构建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1.构建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各高校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2008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明确指出:“要从本科思想***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提供制度、条件和环境保障,确保不流于形式。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陵园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要对开展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行免票。”目前关键是各高校如何从实际出发真正重视起来,进一步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组织落实。二是充分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思想***治理论课教师的积极性。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在实施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积累等方面是决定性载体。实践教学的组织、指导、设计,包括教师的道德水平、人格魅力,以及教学技巧、教学艺术,直接关系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管理和行***管理部门加大力度调动思想***治课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对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实践教学必须改变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受教育者的传统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大学生的知识积累、技能、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社会的基本看法,是首要的、基本的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②大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基本形成了带有个性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这就需要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处理实际问题,养成良好的情感意识、价值观。精心设计各种生动形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使枯燥的理论说教变成生动活泼的情感体验,让科学理论入脑、入心,在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社会改造的实践中,了解社会,加深对所学***治理论的理解和深化,进而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2.构建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一要建立社会各部门联动机制。实践教学需要较多的社会资源,除了需要校内***、行***、后勤、团委、学工部门的支持外,也需要实践基地******及实践协作单位的配合。单靠教学单位和教师本人往往力所不能及,***、宣传部及地方******部门有必要联合发文,要求各省市县的***门、宣传部门及相关部门予以配合。二要建立专项资金,建立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金保障机制。2008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指出:“各高等学校要建立思想***治理论课教学专项经费,列入预算,并随着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三必须“制定规范化的教学管理文件,将实践教学制度化、常规化”。③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的编写、内容的编排与整合、时间的安排、实践形式的设计与选择、教师的指导考评和学生参与的方式方法等都还没有成熟的经验。首先,制订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编制教学大纲、教材和指导书,制订实践教学的计划实施方案和调研课题指南等。将实践教学纳入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内容和实现的目标,结合实践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编制教学大纲及实施方案,这是实施实践教学的第一步。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实践教学课程化、制度化,以避免将实践教学随意化、无序化,导致实践教学有其名无其实。其次,优化课时分配、精选优选教学内容。在编制教学大纲时,把实践课课时分配作为突破口,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时数,通过实践使学生去理解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教学目的。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包括***、建设、改革、发展、稳定,***治、经济、文化、内***、外交、国防和***建各个方面,这就需要对实践教学内容精选优选。选择实践教学内容,第一,体现目的性,结合教材,选取教材上的教学重点内容。实践教学活动立足于为理论教学服务、围绕教学目的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第二,体现渐进性,分阶段、分层次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实践教学主要以体验式为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相结合、参加志愿活动、义务劳动、走访校内或系内专家或优秀教师、到法院旁听等;对于三、四年级学生,主要应以探讨研究式为主,结合学生专业课的学习,着重让他们利用专业所长,在实践活动中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第三,遵循知、情、意、行统一的原则。把思想道德观念内化为思想品质,把思想认识内化为行为,这才是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的真正目的。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实践教学内容在选择上要结合时代和学生思想的变化,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密切相关的内容,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做到教育人与关心人、塑造人、服务人的统一。避免脱离实际大而不当流于空泛。④再次,教学设计必须优化。实践教学是个复杂的活动,需要精心的设计。这就要求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管理部门,特别是教师,必须精心策划。在实践教学之前、过程中、结束后都要精心组织并有效指导。部门制订教学计划,把实践教学列入课表并计算学时,纳入学生成绩考核;思想***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思想***治理论课教师根据实施方案,具体实施实践教学。

3.统一规划,选择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形式,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每一个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形式由内容决定,最佳的形式能够更好地体现内容。相同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同一形式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因时、因地、因势地选择最恰当的实践形式,对于增强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十分重要。由于实践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外延十分广泛,划分标准各不相同,实践教学的类型更是多种多样,因此教师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选择适当的实践教学方式,做到有的放矢。要统一规划,优化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选择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形式,发挥两个资源的优势,做到三个结合。要具体划分出实践教学内容哪些在课堂、哪些在课外;哪些在校内、哪些在校外;集中与分散形式做到科学化,资源配置做到最佳化。

打破传统的单一的“课外实践”教学模式,即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大实践”与“小实践”相结合,形成多部门相互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课内实践主要通过“红色经典影片点评”、主题演讲、辩论、原著选读等形式;课外实践可以通过社区志愿服务、参观考察等,既节约时间、节省经费,又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规模。课外可以是校内也可以是校外,校内实践教学根据理论教学实际需要,可充分利用校本资源,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进行,让学生亲身参加实际生活体现自身价值。校外实践教学(大实践)鉴于目前经费等实际情况,可以搭大学生寒暑假社会调查和“三下乡”的顺风车。结合思想***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实践教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思想***治课实践教学也应该体现一定的灵活性,遇到重大的、突发的事件,思想***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并迅速作出反应,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思想***治课实践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在正确理解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以制度保障为基础,以选择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形式为实践教学实施关键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大实践”与“小实践”相结合的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的教学模式,逐渐建构起科学规范的教学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才能解决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注释]

①余京华.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困境及对策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09(5):98.

②李尚敏.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3):61.

大学心理结课论文篇7

关键词 本科教学质量 课程论 教学论

中***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0 导言

本科教学质量问题于1998年在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自此该议题进入学术界视野。至2012年,***相继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策性文件,明确提出多条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要求。国内高校本科教学要朝着正规、创新的方向发展就必须从观念上改变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

1 一流的培养目标

国内高校要找准定位,明确自身目标。现以研究型大学为例从系统论的角度将目标可设为:①培养具有健康体格、健全人格、文化修养,具备认知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的人才;②培养具有爱国心、具有国际视野,敢于承担风险、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人才;③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知识宽厚的研究型、创新型人才;④培养具有“仁慈、公正、诚实、宽容、信用、克制、孝廉”等伦理道德价值观的人才。

2 完备的课程体系

2.1 知识结构课程

课程的知识结构类课程可分为通识课、大学科基础课、小专业课和高级拓展课四大模块。

通修课应注重知识系统的完备性,可分为国学类、艺术审美类、人文社会类、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医学类、世界视野、英语、计算机等几大板块。通选课之“通”并非意味着课程冗杂、繁琐,高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切记内容过多、过滥、而应取其精华,坚持精义论与多元论相结合,取其精华。大学科基础课即相似专业或学科基础课,对相似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统一规划设置,把有内在联系的相似学科、相似领域的内容或问题统一起来,淡化专业界限,为培养宽领域人才打好基础。小专业课由各院按照本院专业具体发展要求而设置的具体专业课程。该课程贵在“专”,意在“精”强调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升华。高级拓展课则是是对专业知识的升华或者是向研究生教育的过渡和衔接,例如各专业学科前沿讲座类课程、高级研讨班、跨学科综合课程,高峰体验等。

2.2 能力提升课程

(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内高校突破就业瓶颈的一种有效选择,课程设计既应包括开展科研活动、学术讲座、氛围营造、文化熏陶等氛围模块,也应设置体验模块,让学生进行真实情景训练,例如组织创业论坛、创业沙龙,模拟创业公司等。课外实践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有实际创业愿望的学生高校可组织学生走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进行市场调研,大学生创业科技园以及***府可提供***策帮助。(2)社会实践课程。学生能力提升既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也离不开社会实践的磨练,由于文理学科方向差异,文科类的学生可直接参与导师课题调查与研究,在研究中查阅资料、归纳总结,拓展知识洞察能力,增强认知实践能力。理科生可参与项目建设,走进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在训练中加强动手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3)思维训练课程。国家提倡培养创新性人才,学生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创业的能力,就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因此,笔者认为思维训练课程是能力提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可设置一些高峰体验、seminar,低年级的研讨课与补习课,中高年级的科研计划,高年级的顶峰体验等类型的课程,通过研讨,让思维在碰撞中进行创新创造。

3 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直接关乎教学质量。传统教学大都以教师、教材为中心,过多关注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失去自主、自动的机会。笔者在综合考虑了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以及杜威的经验主义理论后,建议采取SSR模式、基于问题学习模式、高峰体验模式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在授课方式上,教师在理论授课的同时,强调seminar研讨会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在讨论、辩论中深化知识学习。从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上,强调宿舍生活、合作性研究小组、兴趣小组活动、讲座、多元文化艺术活动等活动的重要性,加强学生间的沟通和联系,培育良好的学术氛围及学术团体。从课程实施与评价上,重视对教师授课的指导,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要利用高新技术丰富课堂,发散学生思维。此外,对于一些偏才、怪才、天才,注重因材施教,建立优秀人才快速成长通道,引入“特区”观念,具体课程和教学方法具体设计。现以教学过程为例进行说明:教学过程可分为问题自学、课堂讨论、服务性学习、高峰体验等四个环节。

(1)问题自学。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找问题,可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尽量多的问题,从中取一,确定某个核心问题,由学生查资料自学,并限期自学,在自我学习中培养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2)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学习过程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讨论,可先分为小组讨论,小组整和观点后,以小组为代表进行全班讨论,老师进行知识总结,老师在此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的纠正和补充,在不断讨论中使师生达到观点上的一致。在争论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以及批判思维能力。

(3)科学研究,服务性学习。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服务性学习也不可或缺,所谓服务性学习即社会实践学习。文科生可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进行实地调研,理科生参与实验项目建设。此观点在上文中已经阐述,不再过多涉及。

(4)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首先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令人满足、兴奋的情绪体验,是一种自我肯定与认可、自我价值获得的心理状态。课程后期,教师可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辩论,探析,再思考,升华,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完整的教育体验,在探析中得到自我认可、自我肯定,将潜能发挥到最大程度。

4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单元,传统的教育评价仅把考试成绩和学生出勤率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新型教育评价应该颠覆这种考核制度,利用学生评价与教师自评、互评等方式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结果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学生一个客观真实的评价。

5 总结

本文从课程论和教学论方面阐述如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给出了一些建议,高校要实现自我突破,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改革创新”的理念,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理清思路,更新观念,强化教学管理,完善学院管理体制,从而提高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工作思路和关键举措[J].中国大学教学,2011(7).

[2] 龚威.论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课程保障.江苏高教,2003(3).

大学心理结课论文篇8

[关键词]审美教育 文艺学 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师会敏(1980- ),女,河南安阳人,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重庆 401331)

[中***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160-02

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艺学课程主要是一个专业性和学理性、基础性和前沿性、理论性和现实性并存的课程体系,肩负着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陶冶学生人文情怀的功能。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文学概论、美学概论、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为必修课,马列文论、文艺美学、文艺心理学为选修课的多向度、开放式的课程结构。文艺学具有典型的学科间性特征,与美学、哲学、文化学、艺术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目前,我国高校文艺学课程的教学却存在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通识教育意识等缺陷。因此,以审美教育为出发点,从理论教学与审美实践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基础性与前沿性相结合等方面重新审视文艺学课程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审美能力,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理论教学与审美实践相结合

与文学史课程相比,文艺学课程最大的特点是以传授理论知识、培养理论思维为基本目标,具有强烈的抽象性、概括性和思辨性。例如文学概论这门课程是以文学基本范畴和基础理论为重点,系统地讲授文学的特征、功能、创作、传播、接受和发展的规律,帮助学生确立开放、发展且具有兼容性的文学观念,体现了透过文学现象洞察文学本质与规律的哲学思维特点。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文学理论基础知识,注重对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思维习惯的培养和提高。因此,文艺学课程的教学要全面呈现理论的独特魅力,依靠理论本身的学理力量来吸引学生,尝试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以培养他们的怀疑精神和***思考的习惯。

文艺学理论的建构是通过理论的反思和概括,为理解和评价文艺作品、文艺现象和文艺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价值尺度。今天,我们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色文学流派都纳入了文学理论研究的视野,把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把纯文学和杂文学,都纳入文学理论研究的范围,使得我们的理论体系既具有足够的覆盖力,又不会成为碎片的聚合,而能构成理论自足的体系性。这些理论的提出往往反映了理论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思考问题的路径与方法。因此,我们要利用文学理论自身的严密性和思辨性来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准确性、宏观性和穿透性,提升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使得中文专业的学生在具备感性思维的基础上,也能够具有较强的理论素养。

童庆炳先生在《文学理论要略》中曾说:“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所提供的大量材料经验和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如果文学理论不植根于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文学发展历史的研究,文学理论所概括的文学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失去存在的依据。”长期的教学实践也证明,文艺学课程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审美实践紧密结合,在感性、生动、丰富的文学和文化现象中讲授理论问题,才能改变传统理论学习枯燥、呆板的状况。将宏大叙事与文学事实有机结合,文本阅读法已被实践证明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文学阅读注重以自觉的理论意识为指导,对文本进行学理性分析,在分析中得出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评价。

换言之,文艺学课程必须做到理论与精彩的作品分析相结合,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和经典,再辅之对当下热点文化现象的讨论和解读,使理论教学具有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既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思考的习惯,又把学生带入一种多维的视野,获得多样的人生和艺术体验,提升当前的人文和价值观教育水平。例如在讲“意象”这个概念时,我们可以结合具有典型意象描写的诗歌文本来进行理论分析和阐释。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余光中的《乡愁》、庞德的《普罗旺斯晨歌》和松尾芭蕉的《古池塘》,通过对诗歌中的审美意象与诗人情感关系的解读,使学生从理论上明白,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理论学习与审美实践相结合,在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使学生获得审美享受和艺术熏陶,也是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方式。

二、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

审美教育是促进教育追求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是实践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而文艺学课程作为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方面,在践行大学素质教育方针方面,都充当着重要角色。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文艺学课程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充分施展文艺学课程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才能,就必须将通识教育与文艺学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使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得益彰。

从近年来文艺学课程的发展状况来看,打破学科界限,重视通识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欧美国家的大学文艺学课堂上,跨学科的文化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最贴近社会生活的批评潮流。它关注社会问题,相对减少纯粹的理论阐释,紧密联系当下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在充分发挥文学理论阐释有效性的同时,又能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高雅的审美价值取向,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审美的人,实现对物欲的超越,走向审美化生存。国外文艺学课堂在宏观和微观上的变化,对于我国当前文学理论课程的内容和方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从总体来看,我国现有文学理论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过于突出专业性和理论性,过于重视体系化和本质化,忽视了跨学科性和应用性。难以适应文学类人才培养的需要,甚至不能阐释当下文学的发展,失去了原有的批评功能。人文学科,尤其是文学,均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构成真理,这与我国大学目前极力追求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形成了内在冲突,也致使其中的文学教育越来越趋向于工具性,尤其是在文艺学学科的教学中,改进这一情形不是仅在学科内部做技术性调整,而是在理念方面凸显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性,处理好思想与知识的悖论,立足于文学教育,尝试某些可把学生带入问题、思维训练和审美实践的教学模式。换言之,要改变目前高校文艺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就要在专业教育中凸显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性,并将这一特性贯穿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教学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就文艺学课程而言,将理论学习和文本阅读相结合,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紧扣一个个经典或优秀批评文本,借助理论的阐释功能,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雅的审美境界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获得一种多样的人生和艺术体验,进而提升他们的审美品格。

同时,将专业性和跨学科性结合起来也是实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例如可以在专业领域增加其他知识模块,促进专业内容的延伸和多向渗透。使得学生通过文学理论课程的学习,既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结构,又具有对实际的文学作品的解析能力。广泛的人文生存空间、知识空间和话语空间,使文学理论获得更多支撑,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阐释性,向宏观的文化研究拓展,使文艺学课程跨越文学专业的限制,大胆地向其他学科拓展。去纯文学的性而还原文学文化生命的完整性,去杂文学观的浑浊性而推进了文学文化学的严密性,并在融合二者的长处中,深入地开发丰富深厚的文化资源,创建现代中国的文学学理体系,包括它的价值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文学理论要借鉴社会学、经济学、哲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相关的知识方法,拓展文学理论的空间。

三、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

文艺学的课堂教学不能再延续传统的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而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平等的交流与对话。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必须改革。心理学认为,智慧不同于智力,也不同于智能,智慧除了包括智力与智能外,还包含一种健全的生活态度,健康的信仰、丰富的情感体验、深刻的思想和观念。在文艺学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博大的人文情怀,赋予学生以诗性智慧,仅仅由教师向学生单方面地灌输文艺学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遵循智慧的生成规则,在课堂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让对话渗透于一切教学要素的相互关系中。

1.对话式教学。对话式教学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改变单一的理论灌输局面,实现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现代开放式、启发式教学模式的转变,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之间的对话并不是为了得出固定不变的文艺学知识,而在于通过交流,沟通师生之间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经验,获得审美洞见。例如在讲授文学的起源时,可以把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康德的天才说、黑格尔的理念显现说以及中国的诗言志说等放在同一话语平台上,通过提示等手段,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学说之间的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化知识为技能,使学生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理论阐释能力。我们还可以尝试运用讨论、交谈、体验等手段,沟通师生各自的审美感受,丰富各自的审美经验,获得人文生存智慧。

2.助讲式教学。针对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助讲式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讲解、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归纳总结三个步骤完成,实现教学相长。例如讲授“文学体裁”问题时,学生在之前的基础写作课中已经对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征有了初步的把握,因此就没必要再详细讲解。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教学内容安排给学生,采取分组的形式,每组推荐一位同学上台讲课,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评析,教师总结归纳。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理论知识的热情,还可以让学生在自由愉快、轻松自然的状态下进行艺术欣赏和审美体验,激发学生进行审美创造的热情。此外,为了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还可以借助***片资料、音像资料、幻灯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加形象性和直观感觉,既便于学生理解,又能提升教学效果;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趣味化,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追求智慧的热情,又能培养学生健康而敏锐的审美能力,学会运用审美的态度和美学思维来分析艺术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大学文艺学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童庆炳.文学理论要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张宁.“知识”与“思想”的悖论――通识教育与文艺学教学改革[J].中州大学学报,2009(12).

[4]杨义.中国古典文学***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大学心理结课论文篇9

关 键 词核心素养;个性化发展;学校特色;n程

中***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4-00-06

学校教育中,承载人才培养职能的核心载体是课程。树立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本的新人才观,切实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有赖于学校课程的深层变革。这一变革有两层含义:其一,实现课程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真正回归培养人的教育原点;其二,围绕育人目标,科学选择与合理建构学校课程体系,实现以课程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的再造。本文试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顺峰中学为例,探索基于新世纪人才培养理念下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建构路径,以期为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化提供借鉴与参考的经验。

一、学生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目标体系建构

要建构学校课程体系,首先应建构课程目标体系。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课程当中的具体体现”[1],因此,建构学生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目标体系,既是核心素养育人目标体系在课程中得到体现的关键所在,也是学校课程回归教育原点的必然要求。课程目标体系的建构,不仅需要明确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更应该思考核心素养如何融合学校特色,才能建构出充分体现该校学生特色的个性化课程目标体系。一所学校要完成课程目标建构,必须努力“运用关系思维将理论研究、实践研究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研究纳入理性的轨道,摆脱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2]。教育既是理想的事业,需要理论指引,同时也是实践的活动,不能脱离实际。因此,学校课程目标体系的建构必须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人文理解,可采用文献分析法,从哲学、美学、历史学等方面入手,进行文化分析;二是实证研究,可采用调查法和访谈法等,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方面切入,了解实际情况。

(一)基于学校办学理念的理论分析

探究学校课程目标,思索“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必须植根学校文化背景,理清学校文化的由来及其特点,以此作为学校课程架构的逻辑起点和上位依据。顺峰中学自建校以来,就对和美特色学校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实践探究,明确了学校的和美文化价值诉求,构建了和美教育的特色办学理念。为此,研究组首先对“和美”进行了词源考察研究。“和”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和,相应也”,其最初的意义,即相互应和,这个意义在后来被保留下来,常引申为表达一种温和、和睦交融之意。“美”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后来的引申义逐渐覆盖到所有事物之中,包括物质层次和精神层次,用以表达一种能给人带来良好感受的属性。由此推断,“和美”一词,一般可理解成“和谐美好”之意,泛指一种温和、适度、因素间和谐交融、令人感觉美好愉悦的状态,可用于形容某种情景或人的精神品质。

(二)面向学校师生群体的实证调查

立足学校现实,从实然与应然两个角度切入,深入调查分析师生群体对课程目标体系的理解与愿景,可以为建构满足学校现实需求的课程目标体系

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组首先通过小组访谈获取各科任老师对和美教育的基本理解。访谈围绕教师对和美教育理念及其表现形态的理解展开。访谈结束后,对各科任老师的访谈录音进行文本分析,提出编码方案,最终形成了课程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本身、学校四个一级指标及其下属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具体编码方案见表1)

小组访谈之后,研究组请全校各科任教师(共134名)和学生(共867名)完成一份调查问卷。问卷的设计围绕对当前课程目标的看法以及对未来课程目标的愿景展开。调查发现,大部分师生认为,和美特色的课程目标主要应该定位在身心、人际交往、责任意识和实践创新四个方面,此外还有自主学习能力、生活技能、思维能力等(如***1所示)。基于此,研究组将“和美”人的核心素养初步界定为上述四个主要方面。

(三)基于学校核心团队的意见征询

研究组对学校核心团队进行了进一步的意见征询,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结合学校特色文化,围绕“和美人”核心素养表述的合理性及具体内涵进行探讨;二是思考“和美人”的核心素养在内容和内涵方面,如何实现与国家层面核心素养的接轨,使之既反映国家要求,又体现学校特色。在专家团队与学校核心团队多次智慧的碰撞下,顺峰中学和美特色课程目标体系基本确立。

(四)和美特色课程的目标体系

和美特色课程目标体系(见表2)不仅立足现实,植根特色学校文化土壤,还实现了与***提出的核心素养的结合,是全校师生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和愿景的体现。

四大素养标准内涵阐述如下:

1.身心健康包括:①悦纳自我:与自我相处时的综合表现,包括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我尊重。②强体尚美:具有保持身体健康的意识,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掌握审美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

2.友善互助包括:①沟通交流:能具有与他人良好沟通的态度,掌握基本的沟通技能和方法,理解彼此间观点的差异。②团结合作:主要指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听取他人意见,正确处理他人意见与自身立场的关系,明确团队任务与目标,共同解决问题。

3.责任关怀包括:①人文精神: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②国际理解: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处理与国际关系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

4.实践创新包括:①劳动参与:指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体验劳动价值并享受劳动快乐的一种行为倾向。②问题解决:主要指在一定的情景下,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问题过程中所具有的思想态度,价值取向,行为方法。

除此以外,***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和美课程目标体系中均有所体现:“健康生活”与“悦纳自我”“强体尚美”相对应,“责任担当”与“沟通交流”“团结合作”“国际理解”相对应,“人文底蕴”与 “人文精神”相对应,“实践创新”与“劳动参与”相对应,“科学精神”与“问题解决”相对应,而“学会学习”则贯穿于整个课程目标体系当中。

二、围绕目标体系建构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

围绕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目标体系建构课程内容体系,需要“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这一学校教育的原点出发,打破传统的三级课程分类体系,将原有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扁平化,通过整合、拓展、补充等方式重组课程内容”[3]。具体而言,可以采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首先,基于实际考察,自下而上了解课程的现状与需求,M行课程内容的清理;其次,基于理论分析,自上而下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与整合;最后,结合学校核心团队的意见征询,实现对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

(一)自下而上的内容清理与建构

研究组对学校师生关于课程内容设计开发与实施的现状、课程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当前学校课程内容开发设计与实施等方面都存在有待改善的地方。例如,调查显示顺峰中学的教师团队课程主体意识明显偏低(如***2所示),这意味着教师在课程内容开发和设计方面缺乏考虑学生的需求。

研究组分析学校原有课程表,发现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的分类以课程制定主体为标准,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造成各类型课程内容的目标指向不清晰。二是以学科课程作为课程内容体系中的主导部分,但这些分科课程建立在分离割裂个体培养目标基础上,导致当前学校在完人教育方面的困境。

(二)自上而下的内容选择与建构

研究组结合自上而下的理论分析,对原有的课程内容体系进行重组与整合,对新的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内容的选择与建构,主要有两方面的做法:一是改变传统以学科分科课程为主导的课程内容体系,建构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主题课程群。二是打破传统三级课程分类体系标准,将课程的组织形式、呈现方式、选修的自主性纳入分类体系,将课程分为学科必修、学科选修、活动必修(微课程、节日课程)、活动选修课程,归类到各主题课程之中。研究组还致力于通过专题培训等途径,提高教师的课程内容理论水平,鼓励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建构。

(三)基于学校核心团队的意见征询

通过自上而下的内容选择与建构,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在此基础上,学校核心团队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进一步讨论。一是针对每个主题课程群所指向的课程培养目标,结合学校和美特色文化,对主题课程群进行命名;二是对各主题课程群下设的课程类别进行研究,将原有课程归纳整理后纳入新的框架当中。而对于未纳入原有课程表中的课程,例如部分微课程,也进行了整理和统合。

(四)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

基于以上三个步骤,围绕学校课程目标体系,顺峰中学构建了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见表3)

1.内容设置多元化

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根据课程目标的不同划定了“和馨、和善、美心、美行”四大主题课程群,每个课程群由不同类别的课程组成。以“和馨”课程群为例(见表4),“和馨”课程群主要由健康类、艺术类课程组成,每个类别的课程又由相对应学科必修课程、学科选修课程、活动必修课程(微课程、节日课程)、活动选修课程构成。课程内容覆盖面广,涵盖内容多。除学科必修课程以外,还开发了涉及体育、艺术、人文、科学、实践、本土、技能等方面的学科选修课程。并且注重活动课程的打造,通过学生直接或间接参加的各类活动,多维度、浸润式地培养对学生的核心素养。

2.相互交融的网状结构

在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中,课程的结构呈现出一种相互交融的网状结构。这意味着某一具体素养的培养,不由单一种类的课程决定,而是以某一类型的课程为主导,多种类型的课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样,单一种类的课程,也并非只服务于某一具体的课程目标,而是在不同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都起到不同层次的作用。例如,围绕“身心健康”这一具体素养的培养,学校主要开设了“和馨”主题课程,并在该主题课程群下设健康类课程与艺术类课程,这意味着该主题课程群范围内的课程,所服务的课程目标是“身心健康”这一具体素养,但与此同时,“和善”课程群中的语言类课程,“美心”课程群中的人文类课程,同样可以融入发展“身心健康”这一素养的理念,服务于这一素养的培养。因此可以看到,在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当中,课程类别的隔阂被打破,共同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本

和美课程内容体系体现了学校、教师、学生的主体性。学校的教师团队在充分考虑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开发设计并实施相应的课程内容。例如“顺德家常菜”“中国画”等活动选修课程,既融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又采取了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课程形式。顺峰中学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反映了学生发展需求,关注和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一个学生的意愿都能够体现在课程的设计、开发、实践、实施、评价的过程当中,使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三、落实课程目标体系的和美课程实施文化价值体系建构

课程要真切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就必须通过课程实施来落实。课程实施是“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把书面的课程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4]。按照大课程论的观点,课程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实践的、整体的教育活动,“现代课程作为一种‘实践状态’的教育,其属性和类型,既包含了各种课程类型和课程形态,也包含了各种途径和各种形式的教学”[5]。因此,课程实施是课程的一部分,是课程体系建设应重点关注的环节。课程实施必须回应课程目标体系,同时又要与课程内容特色紧密结合。在传统学科分科课程观念下,教师对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或者说课程目标以课程内容掌握的熟练程度为标准,造成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对具体知识的记忆,而缺乏方***、态度情感等方面的指引,这就需要在具体的课堂中,融入相应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以对教师进行引导。需要打破学科隔阂,超越学科边界,根据具体的课程目标,结合课程内容来建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体系。基于此,在建构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采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首先通过实际情况的观察与调查,对课程实施文化进行提炼与归纳;其次基于理论分析,对课程实施文化价值进行演绎与整合;最后结合学校核心团队的意见征询,完成相应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体系建构。

(一)自下而上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提炼

立足学校实际,研究组采用了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研究组深入不同学科课堂,了解课程实施具体情况,对学科内容特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路径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记录,寻找当前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炼不同性质的课程所应具备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在问卷调查中,研究组主要从实然与应然两个角度,针对当前的课程实施现状以及师生对课程实施的愿景展开。

(二)自上而下的n程实施文化演绎

接下来的工作,则是在理论基础上通过整合与归纳,提炼出相对应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理念。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各主题课程所应具备的课程实施文化进行界定。研究组将各类课程提炼出来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根据课程内容体系的分类,进行了新的整合。例如,将艺术类课程所提炼出来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审美”,将健康类课程所提炼出来的课程文化价值――“躬行”,均归纳到“和馨”主题课程群当中,作为该主题课程群的主导课程实施文化价值;二是对各课程群所主导的课程文化价值进行内涵阐述。首先对其进行文化分析,挖掘其文化内涵;其次对其所应具备的实施要素进行理论分析。

(三)基于学校核心团队的意见征询

基于提炼与演绎两个步骤所获得的课程文化价值体系,还应经过学校核心团队的分析与检验。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所对应的课程实施价值的合理性作进一步的研究与调整;二是对课程文化价值进行可行性分析,结合教师团队的实践经验,对其具备的实施要素作进一步阐述。

(四)和美特色课程实施文化体系

和美特色课程实施文化价值体系――“躬行”“审美”“互助”“自律”“思辨”(见表3),既是对和美课程主题思想的深化和扩展,也是课堂教师实施的具体价值导向和评价标准。这五大价值起着联结课程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目标与评价的立交桥作用。

1.躬行。躬行语出《论语》“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作为一种课程实施文化价值理念,既体现了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继承,也是杜威“做中学”思想的中国化理解,同时还是陶行知的“教育即生活”的现实表达。在教学内容组织方面。“躬行”强调教学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体验而非书本知识,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课堂实施过程方面,“躬行”课堂的活动要素包括情境、问题、分析、操作与体验、总结五个方面。教师需要通过具体情境的导入,找出问题并进行分析,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亲身的操作与体验获取知识,并最终得到经验的凝练与总结。

2.审美。“审美”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isthetikos,最初的意思是“对感官的感受”,是人们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情感的关系状态。在中国,儒家的“曾点之乐”、道家的“逍遥游”、佛家的“林下风流”、理学家的“浑然天成”与“无入而不自得”,均蕴涵着审美的文化情趣;在西方,从亚里士多德、马克思直到海德格尔,无不把审美作为理想人性及生存状态的表征。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审美不仅应该作为一种培养目标,还应该作为一种课程实施文化价值。打造“审美”的“和美”特色课程实施文化价值,首先要加强审美知识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审美世界。其次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3.互助。“互助”主要描述一种个体间通过合作方式都获得利益的关系。“互助”的课程实施文化,主要是指构建互助学习型课堂。它要求“教师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转化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行为,转化为学生多样化的自主参与方式,变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为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变教师是主宰为学生是主人”[6]。互助学习型课堂面向学生的认知差异,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生动起来,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思考能力,使得和美课程体系下的每个孩子都能够全面健康成长。在具体操作中,第一步是创设小组文化氛围,使每个同学都感到自己是不可替代的一员;第二步是实行小组自治管理,让每个学生在自主管理中成长;第三步是依据实际教学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形式,增加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4.自律。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基于此,我们推崇以自律作为和美课程体系下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是希望培养出具有自律道德,自由人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美课程体系要求要在生活的各方面进行道德自律教育。自律的课程文化,要求改变在课程实施中从一而终地传授道德认知,让主流价值观居于思想高地。

5.思辨。简要地说,思辨的主要特征,就是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分析,清楚准确、明白有力的说理。思辨作为一种课程文化价值理念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所要培养的“和美人”,必须是能够进行有意义的思考,依据自身价值标准,最终作出有理据的判断的能力的人。打造“思辨”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一改自己讲台上的“权威” 角色,放下身段,在课堂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实现充分的话语、信息和情感交流。其次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课堂行为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和反馈,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活动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使他们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

这五大课程实施文化价值,既是对和美课程体系主题思想的深化和扩展,也是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的具体价值导向和评价标准。其在课堂上的落实,将使课程内容真切地影响学生,从而成为课程目标有效实现的保障。

我们相信,在新的时代,课程将是推进和深化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着力点,也是学校文化生成和发展的核心点。未来课程改革将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一教育目标,不断回归育人的原点进行深度探索,更多地以整体、宏观的视野去看待课程,以多维联动、富有逻辑性的课程体系为标志[7],实现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与师生发展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4]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6,166.

[2]靳玉乐.黄清.课程研究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284.

[3]左璜.论回归学校教育原点的校本课程[J].中小学德育,2016(06):5-9.

[5]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05):1-7.

大学心理结课论文篇10

1.1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个挑战主要来自下列几个方面第一不断增长的社会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使医疗服务的对象内容范围和形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二医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上迅速发展第三人的健康保健与社会文化因素关系密切第四随着医学的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正向新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第五国际高等教育正出现重视人文教育和课程综合化发展的新趋势。为此1992年WHO卫生人力开发司教育处处长BOELENC博士在医学教育改革需采取全球行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概念即评价和改善卫生保健的质量能对病人综合预防***和康复的总体卫生保健需要出反应能从伦理学费用和对病人的最终利益去考虑新技术的合理应用能运用通讯技巧和保护公众健康的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能协调个人的或社区的卫生保健需要平衡病人的期望与全社会短期和长期的期望能在卫生部门内部和卫生部门有关的其他社会经济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协同作业这一概念已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同也反映了医学与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人文素质的新要求。

1.2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不合理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十分普遍实践课比例太少选修课太少且不规范等其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薄弱的问题较为严重有关研究表明国内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只占总学时的8左右其中以意识形态教育类课程为主而国外的医学院校医学课程基本上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三大类组成其中人文医学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以美国德国为多,达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相比之下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偏少。

2如何进行改革

2.1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它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有着重大作用和影响因此难度也很大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开展了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医学院校原有课程体系的特点总结了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初步设想其内容包括。

2.1.1明确课程目标

首先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目标应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合格医学人才其次就课程目标的具体内容层次而言更应注意对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注意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2.1.2确立课程地位

高等教育与普遍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在高等医学院校既要强调专业教育又要重视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要在人才素质构成各要素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就决定了在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和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应当贯穿于医学教育全过程。

2.1.3改革课程体系

首先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应当是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或子系统在整个医学教育计划和课程安排中应当与总的课程系统保持协调一致这就决定了在课程内容上要考虑医学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符合医学人才的成长规律其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也应建立自身的体系这个体系的构成既要符合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在逻辑关系也要符合受教育者各心理要素知情意行等变化发展的关系和医学人才的成长规律其中两课仍然是这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2.1.4更新课程内容

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内容至少应包括三大类第一类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有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等第二类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主要有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规等第三类由学科综合后形成的专题课程或综合课程主要有生态与环境社区卫生保健人与自然中国传统文化文学与艺术大学语文科学方***卫生国情医学人文学等。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改革人文社科课程体系的方案遇到了许多困难首先是医学院校的总学时已经很高一般都在3700以上当时的浙医大达到4200左右要再增加课程和课时已不可能其次要开设这么多人文社科类课程师资也跟不上最后人们的观念还没有转变在单科性大学中还难以接受开设这么多非专业类课程为此我们经过思考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了改革思路提出了在人文社科课程体改革的同时进行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计划首先在课程内容的层面进行改革与实践。

2.2课程内容的改革

考虑到医学院校的特点和人文社科教育的要求我们一方面继续探索和稳步推进课程体系的改革另一方面又积极开展了建立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尝试其思路是根据需要与可能在很少增加课时的前提下结合专业特点以健康保健为中心把与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整合为一门课程在临床医学护理口腔医学等专业中试点开设并根据教学需要撰写了相应教材该教材的特点是既介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又融会了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综合研究产生的成果其特点是课时很少但涉及内容广泛又与专业相联系紧紧围绕健康保健这个中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打下基础。

2.3教学方法的改革

2.3.1借鉴国外医学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成功经验形成自己的特色

我们在改革中积极吸取PBL教学法的优点注意保留传统教学法的长处充分考虑国情和校情的差别既要创新又要继承要发挥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和特点取长补短有机结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2.3.2把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内容的改革结合起来坚持方法服务于内容的原则

教学方法的改革目的是更好地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服务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以卫生保健为中心整合了许多人文社科类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并与社会***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的社会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也应当考虑这些内容的特点有些内容要以讨论为主有些内容要以授课为主还可以开展一些现场调查和考察总之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使教学方法的改革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3.3要把培养综合素质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衡量标准

我们在研究和借鉴各种教学方法基础上形成了PDG和CDG教学法并在开设综合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实践PDG教学法即问题讨论引导教学法是让学生收集和提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然后由教师进行归类让学生在查阅资料和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辅导总结CDG教学法即案例讨论引导教学法是由教师提供与教学有关的案例让学生根据安全和教学要求查阅资料和自学再组织学生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辅导总结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4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改革中建立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分三个层次即以两课为核心的思想***治教育理论课层次主要在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中开设一般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层次主要在公共选修课中开设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交叉融合形成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层次主要在专业课程模块和综合课程模块中开设。

3对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改革的初步评价

3.1评价的方法

以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重点的课程改革只是初步的为了进一步改进工作推动改革我们对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改革进行了初步评价评价的方法主要有第一课堂观察第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第三教学的近期效果从学生作业和座谈之中的反馈。

3.2评价的初步结果

调查表明95以上的学生都对该项综合课程改革持肯定态度认为开设这样的课程很有必要同时也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给予了积极的肯定通过问卷座谈等调查等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结论拓宽了医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职业态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文字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1经费问题

原有的课题经费很少只有5000元难以满足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如学生选题想去社区医院搞社会调查但没有经费很难实施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改革我们想编写以问题和案例为主线的新型教材但由于缺少经费这项工作只进行了一半学生完成的作业很有特色但由于没有经费无法汇编成册。

4.2大班上课难以组织讨论式教学

有部分教学班级人数过多最多的达到150多人难以开展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的效果也难以保证。

4.3教师工作量大没有精力投入教改

这项教学改革对教师要求很高需要任课教师投入很多的时间精力但学校没有相应的***策所以要从课题和试点的基础上推广并且长期坚持有很大难度需要学校有制度和措施的保证。

4.4教学改革的远期效果难以评价

因为在课题研究和试点阶段可变因素相对容易控制所以效果容易评价但远期的效果究竟怎样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手段和经费进行长期跟踪和评价。

5下一步的工作和几点思考

5.1下一步的工作

5.1.1新教学计划的实施

我们将借助于学校教学计划的改革调整分三个层次落实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计划并对这三个层次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化的调整明确各自的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

5.1.2对教改的理论研究

进一步开展关于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方法的理论研究探讨这些内容与方法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机制发挥作用影响受教育者研究人文素质教育是怎样对医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能力产生作用的其作用的大小及方式等。

5.1.3编写新型教材教学指南

我们将根据教改的需要编写以问题和案例为主线的新型教材。

5.2关于医学人文社科类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根据21世纪对医学人才的要求结合高等医学教育的特点建立与医药类专业教育相辅相成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为了建立适合于高等医学教育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通过研究和实践笔者认为确定如下原则是必要的。

5.2.1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这种结合可以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其一学科层面上的结合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应以医学及医疗卫生保健领域中的社会心理及其他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把实际问题结合到课程中进行讲授其二以两大类学科交融产生新型边缘学科的形式结合如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其三以理论或知识层面进行的结合两类课程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学科的发展而且也将有利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此外要在非文科类专业中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还应确定合适的学时和学分比例有些专家认为大约点总学时的13左右为好当然不同的专业可以确定不同的人文社科课程计划和培养目标但其总目标是一致的即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载体重在精神塑造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全面发展人的素质。

5.2.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如果说专业学习有赖于专业实践那么人文教授和人文精神的塑造综合素质的提高则有赖于积极的生活积累和行为养成因此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能只注重课堂教学而更应强调实践要充分利用***训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机会在理论知识不断内化的基础上促使医学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态度品质和行为发生根本的转变这也是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

5.2.3课程的导向性原则

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为此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两课的改革同时又要拓宽学科发展的领域保证医学生能走上又红又专的道路

5.2.4课程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原则

为了提高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可采用多种课程形式其中应以必修课为主辅之以选修课和专题讲座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组成课程模块每一模块内含有若干门相互联系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选择修完一定量的课程并参与有组织的实践后方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在课程的内在构成上可以以学科为主也可以以多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综合为主使教学内容符合受教育者的心理变化发展规律在教学方法上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授课讨论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PBL教学等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5.2.5课堂教学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

人文科学知识的内容十分丰富不可能只依靠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为此应当在保证和适当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必要学时增加其在课程体系中比重的同时也要强调少而精要管用积极鼓励学生以自学为主在学习中学会学量的文学历史社会知识需要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可以在课程或业余活动中进行讨论教师只给予必要的辅导和引导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医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格不断得到改善。

大学心理结课论文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大学心理结课论文10篇

学习

标准营销方案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标准营销方案10篇,内容包括标准营销方案,餐饮营销引流方案。2.1建立统一的营销档案管理标准为保证营销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统一的营销档案管理标准至关重要。在“大营销”体系下,以往的营销档案管理流程和管理方式有

学习

固定资产管理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固定资产管理10篇,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怎么管理案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责任不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没有明确管理部门,出现多头管理的状况。往往是财

学习

陪伴作文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陪伴作文10篇,内容包括陪伴作文100篇,陪伴作文400字6篇。每当夏天,香樟树的枝叶密匝匝的撑起,树下一大片阴凉。而金银花恰好蔽在阴凉中,碧绿的叶子,或金或银的小花舒展着自己迷人的娇躯,坐于树下,凉风习习,花香扑鼻,真叫一个惬意!邻

学习

微波通信技术论文10篇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微波通信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微波应用方面的论文,微波技术论文。1.2SDH微波通信概述SDH微波通信传输线路是由一条主干线与若干分支组成[4]。为了更好地和现有光纤传输网络予以融合,还需要对新型微波设备予以改进。不管是设

学习

量子通信论文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量子通信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量子通信论文100篇,量子通信论文的摘要。量子通信技术的研究方向除了包括量子隐形传态还包括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等,突破了现有信息技术,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与传统通信技术相比,量子通信除

学习

生物教育论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生物教育论文,内容包括生物教育论文参考文献,生物论文七年级上册。需要指出的是,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并非是对以往生物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在新时期形势下生物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完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学习

学校科普馆工作计划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科普馆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学校科普基地对外开放方案,校园科普室建设方案。2021第二届辽宁省近视防控创意大赛一、竞赛规程(一)竞赛名称第二届辽宁省近视防控创意大赛(二)竞赛目的与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儿童青少年

学习

团队管理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团队管理10篇,内容包括团队管理与建设论文十篇,企业团队管理论文十篇。1团队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共同愿景。由于人的需求不同、动机不同、价值观不同、内心的恐惧不同,团队在组建之初,需要团队成员用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讨论和完善

学习

建筑施工管理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施工管理10篇,内容包括建筑施工管理实际案例,建筑施工管理软件。1建筑施工管理1.1施工质量管理质量问题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点,为了保证质量管理水平,首先需要拥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从而防止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其次

学习

美容营销方案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美容营销方案10篇,内容包括汽车美容店营销方案100例,美容养生拓客引流营销方案。1、把握节日促销商机,通过活动内容和活动对象创新避开“价格比拼”和“客源争抢“的恶性竞争,并给予顾客新鲜感,刺激其消费欲望;2、提升美容院销

学习

营销实战方案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营销实战方案10篇,内容包括营销方案实战技巧,关于营销方案实例精选集。经过我们对A市市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调查与分析,我们掌握了准确的市场资料,对市场做出了客观的评价:A市市场除高档啤酒市场竞争对手(以青岛、百威、喜力、

学习

病毒营销方案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病毒营销方案10篇,内容包括病毒营销方案内容怎么写,病毒营销方案1000字。第四,原始信息的和推广。最终的大范围信息传播是从比较小的范围内开始的,如果希望病毒性营销方法可以很快传播,那么对于原始信息的也需要经过认真筹划,原

学习

商务管理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商务管理10篇,内容包括项目商务管理,商务管理全过程及流程。2、从交易对象角度看,延伸到企业与***府、消费者与***府、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3、从交易的完整性角度看,包括网络安全认证体系和网上支付体系的建立。狭义的电子商

学习

品牌管理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品牌管理10篇,内容包括品牌管理案例分析,品牌管理比较好的范例。一、品牌管理在制药行业中的意义制药行业的新药开发费用巨大,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而成功开发出新药的概率并没有提高,因此充分利用上市新药获取高额回报是制药公

学习

微波通信技术论文10篇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微波通信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微波应用方面的论文,微波技术论文。1.2SDH微波通信概述SDH微波通信传输线路是由一条主干线与若干分支组成[4]。为了更好地和现有光纤传输网络予以融合,还需要对新型微波设备予以改进。不管是设

学习

量子通信论文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量子通信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量子通信论文100篇,量子通信论文的摘要。量子通信技术的研究方向除了包括量子隐形传态还包括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等,突破了现有信息技术,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与传统通信技术相比,量子通信除

学习

生物教育论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生物教育论文,内容包括生物教育论文参考文献,生物论文七年级上册。需要指出的是,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并非是对以往生物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在新时期形势下生物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完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学习

视觉形象设计论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视觉形象设计论文,内容包括视觉形象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视觉形象设计毕业设计作品。视觉艺术形象的独创性是指形象的视觉特征和视觉感受是独一无二的,形象的造型风格、基本色彩、声音、形态动作、性格特征都必须有区别于其他任

学习

电子类专业论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类专业论文,内容包括电子类毕业论文可参考资料,电子专业相关的论文题目。1.课程体系突出“综合化、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民办普通高校的办学实际,强调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工程实践、运用现代

学习

学生心理问题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心理问题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论文,关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论文题目。而这一切也让有关专家忧心不已,杨叔子院士曾经提出:“智商越高,情商出现问题,对社会的危害越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复杂、多变,具有独特

学习

畜牧发展论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畜牧发展论文,内容包括畜牧业发展论文摘要范文,畜牧业学术论文100字。首先,畜牧合作组织根据成员需求与市场需求,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了外部经济的内部化,改变了单个养殖户在大市场的弱势地位,提高了产销各环节的议价能力,经济收益

学习

心理健康结课论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健康结课论文10篇,内容包括心理与健康结课论文,心理健康课程结课论文1000字。一、案例教学法概念《教育大辞典》一书中将案例教学法定义为:“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某些科类的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