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铺垫与伏笔是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写作手法,也经常被混淆。铺垫是对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伏笔是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本文结合具体的文章例子从铺垫和伏笔在文中出现的位置、在文中呈现的形态和在文中的作用来辨识。
关键词:铺垫;伏笔;作用;位置;形态
中***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009-01
铺垫和伏笔是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写作手法,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点,都有为下文服务的作用。所以经常有教师和学生把两者混为一谈。但笔者认为,两者在文章中还是可以区分的。
一、何为铺垫
通俗地说:铺垫是“打基础”。铺垫,作为一种表现手法,从字义的来看,“铺”为“陈列、展开、铺叙”之意。在《辞典》中的解释为“在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或高潮到来之前,所作的环境、情绪、气氛等的描写。借以造成‘呼之欲出’、‘先声夺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通过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达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和要出场的主要人物的目的。其关键在于“垫”和“衬”。可这样简单的理解:先描述出来的内容是为文章最想突出的内容打下基础、做好准备、作出陪衬和起到烘托作用,为主要情节积蓄气势。一般做到铺垫功能的这段文字出现之后,主要内容即刻就承接而来。
铺垫时,所用笔墨可谓浓墨重彩;是“显性”的。作者虽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甚至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但其着眼点却是主要人物或事件,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制造悬念、增加情节伸张力度,使主要人物、事件更为突出,使情节结构更符合事态发展,使人物得形象更立体突出,使主题更加深刻。
铺垫按照情节发展的方向来分,有背景式铺垫、衬托式铺垫、反差式铺垫。
背景式铺垫,即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或环境。例如,鲁迅的《孔乙己》中这样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此处就是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的寒冷,为下文抒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衬托式铺垫,是用次要情节衬托主要情节,用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在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章《绝唱》中,琴师、黑妞和王小玉,三人接连登场。博得“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琴师的轮指,让观众“以为观止”黑妞的弹唱都是更好地衬托后来出场的说书艺人王小玉技艺的高超。
反差式铺垫是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相反,出乎意料,又叫反面铺垫。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中选了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文章开头花了很多笔墨描述“我”一家人如何日夜盼望“发了财”的叔叔于勒归家,对于勒的钱拟定如何使用的上千种计划,然后情节突转,写全家人在船上意外地发现了于勒竟是个靠卖牡蛎为生的穷水手。这样,前面的铺垫与后面的情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使情节接宕起伏,造成了意味深长的表达效果,达到了讽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裸的金钱关系的效果。
二、何为伏笔
通俗的说,伏笔就是“作暗示”。伏笔也是在文学创作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叙事手法,《辞海》的解释为“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的呼应。这种手法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谨严、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它是通过前面故意设置的提示或暗示制作的埋伏的线索,才使读者读到后面的似乎出乎意料的情节在情理之件。
巧妙的伏笔,貌似“闲笔”,看来无意,这正是 “伏”的可贵之处,它在隐蔽之中埋下关子,设下包袱,到了后面当抖开包袱,揭开事件之后,才让读者明白原来上文已经对此处作了结果的暗示。它的作用使文章内容含蓄,结构严密、紧凑,当读者读到后面内容时,不会产生怀疑突兀之感。
伏笔出现的位置主要有两种:一是在篇首设置伏笔,如冰心的《小桔灯》这篇课文中,作者开头从看望朋友写起,交代时间、地点时特意交代了竹凳、墙上的一架电话,这看似淡淡一笔,好似与文章的中心事件无关,其实巧妙地为后文小姑娘挪动竹凳、要打电话为其母寻医而与作者初遇作了暗示,埋下了伏笔。
二是在文章中设置伏笔。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就多次使用了伏笔这种方法, 题目为“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一是实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是暗示了爱花的爸爸去世。第一处伏笔为文章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第二处伏笔为“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并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是在暗示妈妈已经了解爸爸病情的严重,想到他将离开人世时难以抑制心中的悲痛之情。
第三处伏笔为: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在文章中这是爸爸即将离开人世的伏笔。在写小英子进家门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失去爸爸的伤痛之情发展到了最高潮。文中的这几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的作用,使文理通顺、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又不突兀。
三、铺垫与伏笔的区别
综上所述,铺垫和伏笔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仔细辨别还是可以区分来的。
(一)出现位置的区别
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按照情节发展的方向来分,有背景式铺垫、衬托式铺垫、反差式铺垫。根据其出现的功能来讲,铺垫之后紧跟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很少有间隔开的现象。而伏笔为就其位置而言,不仅可在开头出现也可在文章中间出现,它起到对文章情节的发展事先说明的作用,使后来发生的事情不至于让读者感到疑惑或不理解,避免了“前文没有交代,后文突然冒出来”的不合理现象,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为了文章引人入胜、情节波澜起伏,“伏笔”和“照应”的文字往往总要相互隔离开来,中间有一段的距离。
(二)呈现形式的区别
为了起到衬托的作用,铺垫部分往往用大片篇幅渲染抒写,惟恐读者看不见,因此,铺垫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绝非简单的几个字或三言两语所能奏效的,可谓是“显性”的;于此相比,伏笔的位置通常比较隐蔽,也不会让读者留心。就文字量而言,“伏”的文字不多,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初读并不一定留意,但当读到“照应”处时,才明白前面“提示”或“暗示”的用意,因而伏笔一般是“隐性”的。
(三)目的和作用的不同
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一种写作方法上的技巧,常以衬托形式出现在文章中,主要对文章内容起作用。虽然作者是在非主要人物或事件上下笔,但其着眼之处却在主要的人物或事件。可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伏笔是一种谋篇布局和结构上的技巧,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的提示或暗示,在读者读到下文的情节是再回头看前文才发现前文已存在暗示,恍然大悟作者的用心良苦,从而使文章在结构达到前后呼应。它经常和“照应”同时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参考文献:
[1]语文.九年级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三版.
[2]语文.七年级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三版.
[3]语文.八年级下册[M].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4]束兰平.“铺垫”与“伏笔”的区别例析[J]. 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10月.
[5]王菊芳.从课文辨识 “铺垫”与“伏笔”[J].语文.2009年12期.
[6]王超.铺垫与伏笔一样吗[J].语文教学之友.2009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