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互联网”是实体商业最有力的臂膀与助力,那么这其中离不开的必定是足够强大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不断掀起热潮,为传统企业提供前端建站、后台系统等电商技术服务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登台,各种信息化服务也随之面世。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报告称,全球大数据技术和服务市场将在未来几年保持31.7%的年复合增长率,2016年的总规模有望达到238亿美元。就国内来说,可以排的上号的第三方技术服务商数量已经超过千家。
应该说,数据技术服务商的涌现,对大多数实体商业的互联网技术不足带来了一大补充。通过整合数据,分析数据,精准营销等“无微不至”的技术服务推动下,实体商业+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大大提升。
海康威视的可视化应用
一般而言,每个商业综合体在交付时都会部署大量传统的安防系统,包括视频监控、报警、门禁、停车场等,几乎涉及到商业综合体的所有关键场景。因此,有不少部分安防企业借助先局优势,研发推出智慧应用,利用这些无处不在的安防终端设备为商业综合体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同时,大数据正在促使安防行业从传统的监控中心建设迈向数据中心建设,单一的数据也正在向多维数据转变。大数据的应用将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价值,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承载着安防大数据技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以视频监控起家的海康威视,则利用了先行优势围绕“可视化”帮助购物中心的商家进行管理与经营。它可以将一个购物过程分成八个过程板块。当消费者选定某个品牌之后,走进这家门店,和导购沟通情况选择商品,之后是支付。这个过程完成之后,再买其他商品,或者去其他楼层,其他门店仍然会重复上面这样一个流程。当把所有东西都选择购买完成之后,消费者拿着商品离开商场。
海康威视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六大核心数据,分别是视频数据、客流数据、WIFI数据、人脸数据、停车场数据和消费数据,这六大数据集成在海康威视自己的购物中心综合管理平台层面。
之后在这些数据发现隐含内容,比如通过车牌号车标识别,来判断车辆档次把人的基础框架框定,还有人脸摄像以及会员卡信息等,这样组成一个对购物者最基础的画像的描述。有了顾客属性之后,第二步便是记录顾客行为,即他干了什么。海康威视提出两个方面的内容依据,客流统计和客流定位。客流统计是把进入这个商场的人流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甚至包括季节、天气,节假日都可以有这样数据统计的方式。最后是进入购物中心的客流动向,停留原因等。之后通过比较快捷、及时的方式把这些信息实时的推送到整个购物中心板块运营管理者的手上。
对于购物中心商家来说,得出了客流数据、停车场数据,甚至人脸数据。这些自动采集的大量统计样本数据可用于商业综合体的消费人群的分析,以及客户的消费习惯统计挖掘与分析。
米雅:最大的愿望是干掉收款机
杭州米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德宏则认为,只为客户画像是不够的。“实际上零售业没那么复杂。就购物中心来讲,我觉得两件事情:第一,选址选对。第二,招商招对。这两件事做好了,购物中心的成功率80%就做对了。”真正要把零售商做好,把零售业做好,把消费者的体验做好,首先把这两件事做足,购物中心招的这些品牌是不是做到足够的便宜。做的这些营销活动是不是足以让消费者感到他拿到真正的优惠。
在接受《中国连锁》记者专访时,杨德宏告诉记者他的第一桶金是靠卖收款机赚取,但米雅最大的愿望却是要干掉收款机。他认为,收款机的功能并不都是有用的,比如打印出来作为退货凭证的小票有90%以上都不会存放,而退货凭证完全可以以电子形式发到顾客的手机里。“全世界有多少企业为了这个小票生产纸、墨盒、打印机,花这么多成本,但是这个给消费者不带来价值。我们有理由把它干掉。”
杨德宏告诉记者,他从1995年开始做零售业IT,做了15年对消费者的调查,问到对什么不满意时?始终有一项是对排队不满意。
“但是店面面积就那么大,增加不了更多的收款台。收款方式流程也说这样,我们必须要刷这个卡,刷完卡必须要打小票,必须得签字。如何来对这个小事进行改变?让消费者感到更多的实惠?让消费者购物的时候感觉更多的体验?”杨德宏说。
米雅做的第一件事是移动支付的接入,节省成本和空间,提升效率。成立一年半时间,已经为100多家企业10000多家门店做了移动支付的接入,比如永辉,华润,优衣库,耐克,京客隆,超市发,城乡超市等,全国前一百名的零售商有一半已接入米雅系统。
杨德宏表示,门店系统升级是非常高效的,比如优衣库全国300多家门店,通过后台把前端的门店系统升级,一夜之间即可统一完成。但他同时也坦承,前期沟通比较长,也是比较困难的,毕竟直接关系到收银系统,所以起初企业都会非常小心。
在杨德宏看来,那些大品牌商花大价钱请明星代言,打广告,弄标语牌,其实和消费者并没有多大关系。米雅思考的是,有多少营销费用进了消费者的口袋?如何能够让这些供应商的营销直接优惠到消费者的手中?
高成本 应用难
虽然技术服务层出不穷,但由于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规范,野蛮生长的行业现状使得商业信息化服务的成本始终高居不下,严重制约了整个实体零售行业的信息化进程,同时也变相地掣肘了商业信息化行业的发展。
尤其是传统商业信息化服务的高成本问题,严重制约了整个实体零售行业的信息化进程。据了解,目前,实体零售行业想要实现信息化管理运营,往往要承担一个较为高额的成本支出,不仅初次投入成本高,而且投入运营后还需根据企业的发展和规模的变化,面临更新换代的问题,随之而来的维护或者换新的设备成本同样不菲;采购成本高,决策风险大,使得不少实体零售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有业内人士指出,传统的商业信息化服务门槛高,采购及决策成本高,传统招标方式伴随着较大的决策风险,企业新建的系统也很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企业商业信息化的进程极大受阻。
目前,整个实体零售行业的发展规模差不多已经达到30万亿元人民币的容量,但中国小微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还不到80%。实际上,大多数发展中的企业,并不知道哪套系统真正适合自己,或者说适合未来市场的需求,因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实体零售企业的信息化的需求是不同的,也就无法提前预知结果。
虽然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信息化的需求是不同的,但企业大部分都存在一些共同的需求点,那就是希望这个服务是低成本的、易用的。正因如此,通过低成本、易用的新一代的商业整体解决方案,让更多的中小实体零售商户能够快速的加入信息化的进程当中,成为了技术服务商的最大追求。
对于用户来说,选择系统提供商其实也是在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模式,这个过程要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要结合自己的能力、优势、需求,想清楚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什么样的公司,再去选择适合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