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普洱茶书

普洱茶文化热起来,是许多人、许多媒体一起努力的结果。如今,虽然网络、影视等各种立体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势头,似乎远远压过了书籍、刊物、报纸等平面媒体,但在普洱茶文化的兴起和传播过程中,书籍等平面媒体依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回顾过去十余年来的普洱茶书,不难发现,其中的许多书籍对普洱茶文化的兴起和传播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加以铭记。

在古代,唐代的樊绰、清代的阮福等人就写过普洱茶的文字。其中,阮福的《普洱茶记》短短800余字快炙热口,堪称古代的普洱茶文字中的经典之作。

“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福来滇,稽之《云南通志》,亦未得其详,但云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慢撒六茶山,而倚邦,蛮砖者味最胜。”

这段文字,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它写出了清代时期普洱茶最大的特点,所谓“味最酽,京师尤重之”,二是因为它明确说明古六大茶上的名称,具有历史考据学的意义。另外,阮福的《普洱茶记》也是古代文人第一次系统的研究考察普洱茶的作品,是第一篇给普洱茶进行正式命名的文章,堪称普洱茶在古滇时代里的“普洱茶经”。

但具有丰厚历史传统的普洱茶,一部只有800余字的“普洱茶经”显然太单薄,令人遗憾。于是,许多后人乐此不疲地继续撰写普洱茶文字,希望留下更多的普洱茶经典论述。

20世纪30年代,云南的国学大师方国瑜先生又撰写过一篇普洱茶的考证文章,名叫《普洱茶》,发表在当时的报刊上。方先生的那篇文章,存在着一些弊病,比如,因为当时资料所限,文中所说的普洱茶的原产地“银生城”、“银生府”,方先生就出现了混乱,一会儿说是在景东,一会儿又说是在版纳。并且,方先生还颇为自信地说,思茅(现在的普洱市)一带历史上并不产茶,只不过是茶的集散地。而这,显然是错误的。但尽管如此,方先生的这篇文章还是值得重视,因为他第一次以现代学术的眼光来考察普洱茶,开创了普洱茶文化现代性的历史学术研究的先河,值得后人充分重视。

虽然零星的普洱茶文章不少,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普洱茶的研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连系统的普洱茶专著都极为罕见。一直到90年代中后期,普洱茶的专著才逐渐多起来,并陆续出现了一些现代普洱茶经典著作。

一种文化,是需要有文字的经典来支撑的。一种文化,如果缺乏这种支撑,那很难说是一种成熟的文化。今天,类似“普洱茶有文化吗?”这样的话题已经再无意义,因为答案早已不言而喻。如果说,过去的普洱茶有文化,那是因为有一种古典的普洱茶文字经典在支撑。那今天,我们论及普洱茶文化,那也是因为有十余年来大量的普洱茶书文字经典在支撑。

在大量的普洱茶书中,我们只能择其要者,简单扫描一下那些曾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的普洱茶新茶书。至于大量没有扫描到的茶书,以及大量普洱茶杂志上的文章,它们并不是不在支撑,而是在这里,我们只能让它们缺席了。

当然,缺席并不是不存在。它们,只是默默地存在着。

经典普洱茶书之一:

黄桂枢主编《中国普洱茶文化研究》

(云南科技出版社1994年4月出版)

这本书已经很少有人记得了。某种意义上,这是一本被忽视掉的书。

1993年4月,由思茅地区(今普洱市)主办“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来自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181位学者出席会议。这次研讨会收到学术论文76篇。会后本次会议的秘书长黄桂枢先生主编《中国普洱茶文化研究》一书正式出版,选编了从向大会提交的76篇论文中的42篇论文。这是第一次研讨普洱茶的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总结了普洱茶研究的学术成果,提出了普洱茶研究的新思路、新观念,对于推动普洱茶的研究,对于普洱茶文化的探讨与传扬,对于普洱茶的生产与销售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经典普洱茶书之二:

邓时海著《普洱茶》

(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台湾邓时海先生的《普洱茶》一书,最早是1995年在台湾出版的。但这本书真正热起来,却是2004年在大陆出版以后的事情。这本书的影响极大,甚至被人戏称为现代普洱茶的“圣经”。许多人最初认识普洱茶就是通过这本书。书中,邓先生提出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概念成为了人们的口头禅,“喝熟茶、藏老茶、收生茶”的教导成为许多人的对待普洱茶的行为准则。这本书赞美极多,争议也极大,但无论如何,它第一次系统地给普洱茶的核心价值下定义,刚好在普洱茶刚刚热起来的时候在大陆面世,恰当其会地赋予了普洱茶非同寻常的品饮价值和和文化价值。

经典普洱茶书之三:

周红杰主编《云南普洱茶》

(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周红杰教授云南农业大学教授,主攻普洱茶研究。这是一本系统介绍其普洱茶研究成果的书,平实而准确地介绍了云南普洱茶的历史、茶区、加工、鉴赏、选购与贮藏极其保健功效,科学而系统地阐述了普洱茶的历史、现状、未来。如果说,邓时海先生的《普洱茶》是一本充满感性的普洱茶书的话,这本书却是充满理性的。在人们对普洱茶刚刚开始了解的时代,这本书,帮助人们理性而科学的认识普洱茶,功不可没!

经典普洱茶书之四:

邹家驹著《漫话普洱茶-普洱茶辨伪》

(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邹先生是老茶人,文风平实、好读。和许多板起脸来对人进行普洱茶布道的茶书相比,这本书真是漫话,津津乐道,娓娓道来,充满爆料,轻松诙谐。但别以为邹先生没有见识。恰恰相反,书中流露出的许多见识是发人深省的。比如,邹先生书中强调的,云南普洱茶应该从传统“茶学”中***出来,如果云南普洱茶再不摆脱传统“绿茶”、“茶学”里面的一些“关系”,迟早要被整乱整垮!比如,被太强调普洱茶的“香气”,那是绿茶里的概念。普洱茶再香,香得过龙井?

这不,没热过几年,普洱茶就陷入了一次寒冬。如今呢,邹先生的话言犹在耳,如何摆脱传统“茶学”,特别是“绿茶”的论述,树立***的普洱茶的价值观,看来,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经典普洱茶书之五

雷平阳著《普洱茶记》

(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2000年11月)

这是云南著名作家、诗人雷平阳先生的一部普洱茶专著,也是大陆第一本关于普洱茶的原创专著,并被韩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地翻译出版。作为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本普洱茶专著,该书力求在史料和典籍的基础上,让事实说话,拒绝虚妄之辞,还读者以知情权。作者不辞辛苦,行走在田间野外,采集最原始的资料,采访与普洱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诸多茶人,以充满人性与灵气的语言为普洱茶界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被许多人认为是一部“了解普洱茶必读之书”。

其实,雷平阳《普洱茶记》的最大价值,也许是开创了一种当代优秀文人对普洱茶的诗性写作。尽管在雷平阳的《普洱茶记》写作中,那些实地的田野调查令人印象深刻,但最重要的,是在他的文字里,普洱茶获得了一种柔软和诗性。或许,这也是普洱茶文化最为重要的灵魂所在之处――始于人心,归于人心,茶热上去,人凉下来。

经典普洱茶书之六

沈培平主编《走进茶树王国》

(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年3月)

普洱市***府主编的《走进茶树王国》有近50万字、345张***片,可以说是一部融资料性、实用性和学术性于一体、***文并茂的精品著作。这是我国第一部由地方***府主编的,关于茶树、茶树品种资源、古茶树资源的巨著。该书的出版为从事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茶叶生产和贸易、茶文化风情考察提供了较为全面和专业的工具辅助,对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及推动,普洱市茶产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走进茶树王国》一书的出版,就是普洱市倡导、推进科学普洱迈出的有力的第一步,相信在企业和科研院校的努力下,科学普洱将给茶产业带来巨大效益,我们将把科学普洱、健康普洱、文化普洱发展成具有人文情怀和个性化服务的人文普洱,这是普洱茶发展的最高境界。

这部书,可能是迄今为止的一部普洱茶最权威、最严谨的普洱茶集大成之书,是全面深入地认识普洱茶的一部必读之书。

经典普洱茶书之七

邹家驹著《漫画普洱茶―金戈铁马大叶茶》

(云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9月)

这本书延续着《普洱茶辨伪》干净利落的风格,并用证据拨开历史的迷雾与尘埃,努力还原出历史真实的一面:一部云南大叶种茶叶的历史,就是一部多民族的交往史、迁徙史。这其中,不可避免地浸染上***事、***治和经济的掠夺。在《漫话普洱茶―金戈铁马大叶种》里,邹家驹先生动用了20多部历史著作来探寻云南大叶种茶叶的蛛丝马迹,结合自己走南奔北忽东忽西换位实地考察,为大叶种茶叶的传播提供了科学的证据。

但这是不够的,至少对于邹家驹来说。他更看重的是人和人性以及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是人在创造历史,亦是人在伪造和篡改历史。作者试***在茶叶中找到历史的脉动,而读者亦感同身受。

经典普洱茶书之八

《普洱》杂志5周年典藏本

(《普洱》杂志社,2011年3月)

从2010年年底开始,本刊编辑部策划《普洱》杂志五周年典藏本。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编辑部召开了几次策划会,对增刊构成、栏目调配、***片、封面等进行了交流、探讨,加班加点完成了典藏本的内容准备和设计工作。典藏本由三册组成,分别是《普洱茶健康行动》、《普洱茶文化觉醒》、《普洱茶生活风尚》,***文并茂地表现了普洱茶健康(科学)、文化和生活三大主题,生动而厚重地诠释了普洱茶的内涵,是对《普洱》杂志四年精华内容的高度提炼,可以说具有极大的收藏价值。从内容上看,典藏本既关注普洱茶产业、生活方式,也不限于普洱茶本身,而探究中国茶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有态度,有担当,有趣味,有关照,文字或鲜活,或厚重,值得一看。

经典普洱茶书之九

李旭著《茶马古道》

(新星出版社,2005年7月)

说到普洱茶,自然绕不开茶马古道。这是一条伟大的线路,这也是普洱茶宏大的故事背景。打开《茶马古道》,亲历者的形象跃然眼前:一脸虚张声势的胡须掩饰不住文质彬彬。一个经历过大山大川、千辛万苦的旅行者观察者言说者,他的行走显示了刚强豪迈,却依然目光亲和,嗓音柔和,内心祥和,文笔温和,让你看到千年古道虽已废弃,为现代公路所覆盖,只在偏远地方依稀存留,但作为形上存在,它不仅活在当地的口啤中,从此也在当代文本中再次活过。李旭为我们提供了眺望茶马古道的全景视角,我们也由此看到了他行走其上的身影――亲切的李旭,也是茶马古道风景中的风景。

经典普洱茶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经典普洱茶书

学习

打造成功的渠道战略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打造成功的渠道战略,内容包括部门战略模板,渠道战略案例。渠道的高成本和低效率是很多消费品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的首要挑战,渠道转型势在必行。渠道的未来发展方向怎样?消费品企业该如何进行渠道变革?

学习

中国碳排放因素分解:基于LMDI分解技术

阅读(60)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碳排放因素分解:基于LMDI分解技术,内容包括碳排放峰值怎么预测,碳排放演化博弈分析。摘要:碳排放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评估各种因素在碳排放中的贡献程度对于抓住其中的关键因素,促进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

学习

通往幸福之路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通往幸福之路,内容包括通往幸福的路文案,通往幸福之路原文。【关键词】子君;曾树生;出走;幸福;道路

学习

细品红楼之三:共读西厢

阅读(17)

宝玉的大姐元春封了贵妃,获准回家省亲,荣国府为了此事,专门花大钱修了一座美轮美奂的大观园。事后,元春特意让家中那些能诗会赋的姊妹搬进园里去住,命宝玉也随着进去读书。于是林黛玉住了潇湘馆,薛宝钗住了蘅芜苑,探春住了秋爽斋,贾宝玉住了怡红

学习

论元杂剧的本色派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论元杂剧的本色派,内容包括元杂剧的本色和文采,元杂剧以本色为主。关键词:元杂剧;本色派;案头派;内容;情节关目;语言

学习

分类思想漫谈

阅读(23)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的本质认识。数学思想是相应的数学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基础,数学方法则是实施有关数学思想的技术手段。张奠宙教授认为:“同

学习

诗文化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诗文化,内容包括诗文化,诗文化散文。诗文化

学习

陈汉典:综艺“B咖”也有春天文

阅读(62)

本文为您介绍陈汉典:综艺“B咖”也有春天文,内容包括陈汉典爱奇艺综艺,陈汉典爱剪辑完整版。他可以是不用正眼看人的纨绔子弟陈致中,也可以是歪着嘴角发表道歉声明的陈冠希;可以是《赤壁》里那匹难产的马,也可以是用卫生纸做绷带裹满全身的

学习

广场文化范文精选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广场文化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村级文化娱乐广场申请报告范文,有关广场舞蹈的文章。广场文化篇1随着现代化都市广场的建立,以及乡村文化集散地式“文化广场”的形成,作为群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场文化也在近年应运而生,成为引导

学习

痕迹检验学漫谈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痕迹检验学漫谈,内容包括痕迹检验与侦查破案,痕迹检验学知识点总结。在刑警中有这么一群特殊的人,每当他们出现在一个犯罪现场时,总是戴着手套和口罩,他们的装备也不是先进的武器,而是一个装着各种稀奇古怪玩意儿的铁箱子,他们―

学习

我的二十年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二十年,内容包括二十年小说全文阅读,我去世后的二十年全文。坦率地说,如不是在《中国残疾人》杂志上看到,我还真不知1988年3月15日这天是令所有残疾人感动的日子。我现在记下了,就终生难忘了。

学习

浅谈学习控制

阅读(12)

【摘要】本文综述了学习控制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方向,并对目前学习控制的几大前沿热点加以考察,最后根据学习控制目前的运用状况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方向。

学习

简析逻辑推演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简析逻辑推演,内容包括事件过程逻辑推演,什么是逻辑推演。论文关键词:逻辑推演程序设计数据结构

学习

女人经典问题及应对教程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女人经典问题及应对教程,内容包括给女人的22个建议,女人需要面临的问题。女人和小孩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时喜欢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不过面对纯真的小朋友,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用真理来回答,再不济也可以将问题推给学校里的老

学习

几则经典中医故事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几则经典中医故事,内容包括经典古籍中的中医故事,几则经典中医故事。1病入膏肓

学习

索罗斯的经典理论:反身性

阅读(21)

“Reflexivity”-——“反身性”理论,是索罗斯创立并在金融市场上成功应用的极具个人特色的重要投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