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礁湖》的悲剧意蕴解读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悲剧意蕴。与其他小说相比,短篇小说《礁湖》虽鲜为人提及,而作品中多次出现的悲剧性死亡、主人公的幻灭及压抑悲剧氛围都显示出康拉德对人生的悲剧性思考。对《礁湖》悲剧意蕴的解读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康拉德的悲剧哲学与创作艺术,进一步加深对西方现代悲剧文学成就与进展的认识。

关键词:康拉德;《礁湖》;死亡;幻灭;悲剧意蕴

0 引言

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中,悲剧艺术一直是诗之骄子。在19世纪以前,悲剧主要是指一种以高贵的、杰出的非凡人物为主题的戏剧类型,强调在悲剧情景中人的崇高神圣感,并把悲剧情景当做对于人格尊严与力量的一种考验。它传达出的是对完美人性的渴望和历史进步的信念。然而,19世纪末期以后的悲剧观念呈现出反传统的趋势。西方现代悲剧是一种本体异化的悲剧,它以人类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为其精神内涵。西方现代悲剧失去了传统悲剧的英雄主义光辉,失去了往日的庄严和崇高,以一种现代主义色彩的悲剧眼光对个体生存和人类文化进行重审,展现了人类生存中的种种悖谬。

作为西方现代文学的先驱之一,波兰裔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创作较早的体现了西方现代悲剧发展的某些最初征兆。康拉德的作品中不仅充满着内部矛盾,而且凝重、压抑,具有浓厚的悲剧意蕴。他的短篇小说《礁湖》虽鲜为人提及,却内涵丰富。对《礁湖》的悲剧意蕴进行解读,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康拉德的悲剧哲学及创作艺术的理解,从更广阔的层面上去认识西方现代悲剧文学的成就与进展。

1.触目的死亡书写

关于“死亡”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文艺心理学大辞典》对其定义全面可取;“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在生理学的意义上,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但人作为自在自为、具有精神层面的存在物,他的自我意识使他在面临死亡时反现自身,产生对死亡的意义、价值、本质等问题的思考和判定。人类在奋斗、梦想及欲望求得之际,都必须面对死亡。无论哪种方式的死亡都能启迪人们选择更好的生存方式。在死亡意识中,人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感激生命的意义。”[1]审死一如审生,死亡实际上都是对生命与存在的思考与探索。

文中主人公阿萨特的哥哥悲壮的死亡以及妻子戴墨伦的莫名死亡给整篇文章抹上浓郁的死亡气息,使作品沉闷、压抑,反应康拉德对死亡的独特认识。主人公阿萨特爱上了首领的女人,而他的哥哥则鼓励他要为爱情和自由不惜一切,要藐视权势,像个真正的男人去争取自己的爱;同时,他自己也鼎力协助阿萨特。当他掩护着阿萨特带着心爱的女人逃离时,首领的大队人马追踪而来,可是阿萨特却处于爱情和求生的本能,眼看着哥哥为自己倒下,并没有留下来救自己的兄长。在死亡的前一刻,兄长向他发出了三次求救,而阿萨特头也不回地带着自己心爱的女人逃离了危险之地,他的哥哥死在首领人马的刀***之下。出于对阿萨特的爱,哥哥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牺牲是崇高的却是悲剧的。

在死亡面前,阿萨特选择了逃避。通常在人的内心深处对死亡都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恐惧心理,因为“死亡毕竟是对生命的否定,拒死恋生是所有人类甚至生命的本性“。[2]对死亡的恐惧使阿萨特选择背叛兄长,良知受到谴责,最终导致了阿萨特灵魂中永远的罪恶感和痛苦体验。哥哥的死始终萦绕在他脑海中,无法摆脱痛苦的回忆使他甚至想了却自己的生命。他说道:“你曾看见我像别人寻求生命那样去寻求死亡!”阿萨特活在兄长死亡的阴影下,灵魂难以平息。兄长的死使通篇处在悲剧的意蕴之中。

如果说兄长的死让阿萨特承受道德上的煎熬和蚀心的罪恶感,那么妻子戴墨伦的死则让阿萨特直面内心的魔鬼,并最终幻灭了。在戴墨伦死亡之际,阿萨特的绝望也达到了顶峰,他悲伤地说道,“她不在燃烧了。”(康拉德,1897)不仅兄长死去了,连他唯一的爱也离开了这个残忍的世界,踏上了死亡的旅程。阿萨特的世界中充满的是荒凉与虚无。“现在我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看不见!世界上没有光明也没有安宁;有的只是死亡。”(康拉德,1897)人们感受到的是阿萨特将很快抛弃现世走向死亡。

康拉德透过死亡书写意在揭示人类险恶的生存状况,以及人类在极限处境中的生死态度和价值取向。这些事件承载着康拉德对生存和死亡的形而上的思考,使人们在关注作品的悲剧性之外,更加去寻找走出困境的途径。

2.异化和幻灭——现代人的生存悲剧

与传统悲剧不同,现代悲剧表现的是一种本体异化的悲剧。在现代西方人眼里,“异化”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悲剧性境遇。异化中的人类,失去了昔日的崇高和神圣感,弥漫在现代西方精神中的是一种失落感、挫折感、孤独感和荒谬感。

《礁湖》真实的反应了现代人的孤独和幻灭。首先,从自然环境来看,阿萨特生活在一个污浊的、不流动的。没有生机的礁湖上,四周弥漫的是黑暗的味道和森林的毒药味,所有这一切都暗示着主人公的于世隔绝的状态。在年轻和勇气的蒙蔽下,他幻想着为了爱所牺牲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哪怕以背叛自己的兄长为代价。像所有的年轻男人一样,阿萨特也有着心里的乌托邦,“一个死亡被忘却,也不会被知道的国家。”他相信只要带着自己爱的女人逃离到一个那样的地方,自由就会展现在他们眼前。然而这对不幸的夫妇却悲伤地发现等待他们的礁湖中的彻底的隔绝,有的只是黑暗和一望无际的森林。他一个人在孤零零的岛屿上。尽管太阳划破了黎明的黑暗,他什么也看不见。“现在我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看不见!世界上没有光明也没有安宁;有的只是死亡。”(康拉德,1897)冷漠的世界,冷漠的人让人产生一种异化的感觉。这种源自于人周围的孤独的异化感,又因为人在这冷漠的世界中感到人生的变幻莫测而被加深了。异化感和孤独感笼罩着整个故事,对人的心灵产生了悲剧性的影响。

《礁湖》中揭示了存在于人类本性中的邪恶,透漏出康拉德在其作品中关注“人性中丑恶的、动物性的、原始的、野性的、龌龊的、软弱的、渺小的方面”。[3]阿萨特在危机时刻抛弃了倾力协助自己的哥哥,选择了最原始的欲望-女人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在自我的欲望和亲人的命运、爱情和亲情产生冲突时的一种本能和自私。他的自私性背叛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悲剧性结局。面对哥哥在临死前的呼救,阿萨特无动于衷,他自私地宣称:“我管是谁死,我想要的是内心的宁静。”(康拉德,1897)然而他最终感受到的是“世界上没有光明,也没有安宁。”逃离使阿萨特一步步走向沉沦。

礁湖呆滞的氛围象征着阿萨特的灵魂早已死亡,精神一如死水一样没有生机。戴墨伦德死证明了自私的欲望是痛苦的种子,做出自私的决定,阿萨特失去了两个最重要的人,对至亲的背叛使他陷入自责与孤寂之中。因此康拉德在此昭示出欲望后的背叛,良知觉醒后的矛盾,以及爱人死去后爱情和亲情的双重矛盾。尽管他说道,“我爱我的哥哥。”(康拉德,1897)但他的所作所为,只能让大家想到“该隐弑兄”的场景,是欲望驱使下的道德沉沦。值得欣慰的是,爱人的死似乎使他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在小说结尾处,他说道:“我们是同一个母亲的儿子,我把他留在敌人中间,现在我准备回去”(康拉德,1897)。他发誓返回故乡,回到各个身边,去接受自己的死亡。但试想,如果戴墨伦没有死亡,阿萨特又是否能***起来,直面自己的内心的邪恶呢?在康拉德的笔下,女性成为欲望的化身,使男人走向沉沦。象征着欲望的戴墨伦的死,使阿萨特重新直面内心,康拉德在此暗示的是一种拯救人类沉沦的路,那就是重拾真情,抛弃恶念。

3.象征艺术——渲染悲剧气氛

《礁湖》是康拉德最富象征意义的作品之一。在《礁湖》中,康拉德以象征主义手法表现了现代人精神的困惑和迷茫,流露出一贯的悲观性思考。为了表现这种思考,全文都笼罩在阴暗的色调下,出现的亮光也是转瞬即逝的。在这篇短篇小说中,康拉德运用了各种对比,黑暗与光明、白与黑、日出与日落、水与火,以及运动和凝滞来表达他的悲剧精神。

小说一开始就像其他丛林小说那样刻画了对森林的描写。“森林,昏暗而阴沉,毫无生机地静静地立在河流两边。”(康拉德,1897)一动不动的森林被抹上了一层神秘邪恶的色彩。随着故事的展开,停滞的河水,死气沉沉的环境都为我们展示了黑夜来临前的礁湖的阴郁的状况。小说的中心意象礁湖蕴含着深刻的意蕴。处在遥远的,远离人世的马来亚丛林中的幽深而神秘的礁湖象征着阿萨特生活的孤独与异化。隐藏在黑暗丛林中的面目诡异的礁湖也象征着人性中的邪恶的部分。“溪流开阔了,进入了一大片停滞不动的礁湖之中。”(康拉德,1897)把礁湖描写成停滞的、没有生机的、死亡的,作者实际是在描写阿萨特和戴墨伦来到岛上后的生活状态,也是在描绘人类孤独隔绝的生活状态。

正如阿萨特在其他的作品中所展现的那样,日出和日落展现了康拉德对人生的思考。日出和日落的交替出现象征着真理及一切正义的源头从来没有完整的展现出来,我们对它们的理解一直在变化。我们对真理及一切正义而美好的事物的理解总是被错觉所蒙蔽,就像短暂的日出总是被日落的阴影遮盖一样。笼罩全文的黑暗意象的描写,反映了生活其中的人们的心理状况,以及康拉德对人的生存环境的悲剧性思考。

4.结语

《礁湖》中对悲剧性死亡的描写,对阴暗人性的探索以及主人公的异化和幻灭的刻画使整篇文章充满悲剧意蕴,反映了康拉德对人类生活状况的悲剧性思考。他在人类心灵深处善与恶的永恒悲剧性冲突中,揭示了人类理性能力的脆弱和人类本质的阴暗;在小说中描绘了一个异化的世界,所有这些预示了文学中将要反复出现的悲剧主题。小说蕴含的深刻的悲剧意蕴为我们展现了现代人类生存的真实面目,也为我们呈现了精神主题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这种悲剧意蕴影响到后来许多小说家的创作。对《礁湖》的解读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康拉德创作思想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二十世纪西方小说的成就与进展。

[注释]

[1]孙利天.死亡意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008

[2]胡宜安.现代生死学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1

[3]张国清:《中心与边缘—后现代主义思潮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1页

[参考文献]

[1]王琦.康拉德小说中的死亡意识探析[D].江南大学 2011

[2]刘建.约瑟夫·康拉德小说的悲剧意蕴[D].南京师范大学 2006

[3]王守仁.英国文学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李勤.“映像”中的“他者”—拉康的主体理论映照下的康拉德作品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礁湖》的悲剧意蕴解读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礁湖》的悲剧意蕴解读

学习

陈汉典:综艺“B咖”也有春天文

阅读(66)

本文为您介绍陈汉典:综艺“B咖”也有春天文,内容包括陈汉典爱奇艺综艺,陈汉典爱剪辑完整版。他可以是不用正眼看人的纨绔子弟陈致中,也可以是歪着嘴角发表道歉声明的陈冠希;可以是《赤壁》里那匹难产的马,也可以是用卫生纸做绷带裹满全身的

学习

经典普洱茶书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普洱茶书,内容包括普洱茶书,普洱茶鉴赏书推荐知乎。普洱茶文化热起来,是许多人、许多媒体一起努力的结果。如今,虽然网络、影视等各种立体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势头,似乎远远压过了书籍、刊物、报纸等平面媒体,但在普洱茶文化

学习

打造成功的渠道战略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打造成功的渠道战略,内容包括部门战略模板,渠道战略案例。渠道的高成本和低效率是很多消费品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的首要挑战,渠道转型势在必行。渠道的未来发展方向怎样?消费品企业该如何进行渠道变革?

学习

中国碳排放因素分解:基于LMDI分解技术

阅读(63)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碳排放因素分解:基于LMDI分解技术,内容包括碳排放峰值怎么预测,碳排放演化博弈分析。摘要:碳排放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评估各种因素在碳排放中的贡献程度对于抓住其中的关键因素,促进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

学习

通往幸福之路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通往幸福之路,内容包括通往幸福的路文案,通往幸福之路原文。【关键词】子君;曾树生;出走;幸福;道路

学习

细品红楼之三:共读西厢

阅读(22)

宝玉的大姐元春封了贵妃,获准回家省亲,荣国府为了此事,专门花大钱修了一座美轮美奂的大观园。事后,元春特意让家中那些能诗会赋的姊妹搬进园里去住,命宝玉也随着进去读书。于是林黛玉住了潇湘馆,薛宝钗住了蘅芜苑,探春住了秋爽斋,贾宝玉住了怡红

学习

论元杂剧的本色派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论元杂剧的本色派,内容包括元杂剧的本色和文采,元杂剧以本色为主。关键词:元杂剧;本色派;案头派;内容;情节关目;语言

学习

广场文化范文精选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广场文化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村级文化娱乐广场申请报告范文,有关广场舞蹈的文章。广场文化篇1随着现代化都市广场的建立,以及乡村文化集散地式“文化广场”的形成,作为群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场文化也在近年应运而生,成为引导

学习

痕迹检验学漫谈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痕迹检验学漫谈,内容包括痕迹检验与侦查破案,痕迹检验学知识点总结。在刑警中有这么一群特殊的人,每当他们出现在一个犯罪现场时,总是戴着手套和口罩,他们的装备也不是先进的武器,而是一个装着各种稀奇古怪玩意儿的铁箱子,他们―

学习

我的二十年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二十年,内容包括二十年小说全文阅读,我去世后的二十年全文。坦率地说,如不是在《中国残疾人》杂志上看到,我还真不知1988年3月15日这天是令所有残疾人感动的日子。我现在记下了,就终生难忘了。

学习

浅谈学习控制

阅读(18)

【摘要】本文综述了学习控制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方向,并对目前学习控制的几大前沿热点加以考察,最后根据学习控制目前的运用状况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方向。

学习

简析逻辑推演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简析逻辑推演,内容包括事件过程逻辑推演,什么是逻辑推演。论文关键词:逻辑推演程序设计数据结构

学习

安全生产持续稳定意见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生产持续稳定意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安全生产的创新意见。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学习

音乐的精神特质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音乐的精神特质,内容包括音乐艺术特质,音乐作品的精神内涵。Whatisthespiritualaspectofmusic?

学习

解读沈从文的小说《长河》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解读沈从文的小说《长河》,内容包括沈从文小说长河简介,沈从文小说长河全文。摘要:说到沈丛文湘西题材的小说,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他的《边城》,而《萧萧》、《柏子》、《贵生》等作品,同样展现了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常”与“变”。

学习

从“春哥”到“著姐”:性别异化现象的文化解读

阅读(21)

摘要:近年来,性别异化不仅在大众媒体上受到热捧,而且渗透到了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是社会转型期的一种反应,也是消费社会的催生以及审美趣味异化的表现。性别异化现象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以盈利为目的的大众文化产品的风靡,对青少年性格

学习

“浮士德精神”解读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浮士德精神”解读,内容包括浮士德精神是什么,浮士德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关键词:浮士德精神悲剧追求理想

学习

古代诗歌中水之爱情意蕴解读

阅读(135)

本文为您介绍古代诗歌中水之爱情意蕴解读,内容包括古代诗歌中的爱情,对古人爱情诗歌的理解。摘要:对水和爱情在古代诗歌中频繁出现的认知已成定论,本文从《诗经・蒹葭》等古代爱情诗出发,分析其中的水意境描写以及水的象征意义,从而探讨水象

学习

宫崎骏动漫作品《龙猫》主题解读

阅读(161)

本文为您介绍宫崎骏动漫作品《龙猫》主题解读,内容包括宫崎骏动漫龙猫背后的故事,宫崎骏龙猫的深度含义小月和小梅。[摘要]宫崎骏是世界级的动画大师,宫崎骏是日本甚至可以说是全球动漫界的一个传奇,他在日本的动漫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习

沈从文《箱子岩》解读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沈从文《箱子岩》解读,内容包括沈从文箱子岩的文章解读,沈从文箱子岩著作时间。《箱子岩》这篇文章写了两件事情,当中相隔十五年。

学习

对电影《不可触摸》多维主题思想的解读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对电影《不可触摸》多维主题思想的解读,内容包括电影对传统的解构,电影中的不可靠叙事。[摘要]《不可触摸》是在2011年底上映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是围绕着由于运动导致残疾的中年白人和他招聘的黑人助理之间的故事展开叙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