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前,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撰述“钱柳因缘”这一主题,对后人给予柳如是太多的误解和不解,发出“殊有待发之覆”的感慨。在他的笔下自然有对这位女性“孤怀遗恨”的深切同情与理解。他的《柳如是别传》由此确立了当代人关注柳如是的基本视角。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诵“明清痛史新兼旧,好事何人共讨论”,在此后数十年间,众多的艺术家关注着这段充满传奇性的钱柳因缘。剧作家郑怀兴通过笔下的戏剧形象,将“明清痛史”直接深入到钱、柳二人痛苦的内心世界,让“痛史”成为特定时代的 “心史”,代表了当代解读钱柳因缘的新高度。上世纪 90年代初他创作发表《红豆祭》,用“祭”的严肃态度,一改人们关注柳如是的单一视角,浓墨重彩地描摹钱谦益的内心世界,由此寻找这位文士被历史遮掩住的人性风采。颇有趣味的是,这部作品在时隔 20年后才被搬上了戏曲舞台,而它的知音则是昆曲、苏剧兼善的旦行名家王芳。《红豆祭》也被修订为《柳如是》。
苏剧《柳如是》与前此敷衍钱柳因缘的作品,如小说《白门柳》和取材于这部小说的广东汉剧《白门柳》颇有不同,它没有刻意渲染明末清初惊心动魄的时代巨变,也没有涉及太多对于新朝旧国的忠孝节义。该剧只是从人物的对话中,透露了所在时间是清兵占领南京一年后的某几天,而人物活动的地点则是钱谦益与柳如是的居处半野堂和我闻室。
故事叙说柳如是因不齿其夫钱谦益变节偷生,在红豆村广交义士,将抗清受伤的黄毓祺救助在我闻室内。钱谦益听闻流言蜚语返回家乡,正逢族人钱朝鼎以“不守妇道、有伤风化”之名带人前来搜查,因此斥退族人;但是烈性的柳如是仍然与其分居两处。受到冷落的钱谦益回忆当年情定西湖的情景,对时代变迁导致的夫妻失和心痛如绞;念及旧情的柳如是前来半野堂,不料二人回味昔日真情时,因意见不同,不欢而散。柳如是无意间听到了黄毓祺谈论钱谦益“恋红颜而忘国恨,损晚节以续欢情”,深有感触,于是代夫谢罪,并以钱的名义赠银以扶助抗清大业。钱谦益得知此事,自愧错怪了柳如是,月下徘徊,见妻荷锄带酒,醉酒埋欢,为意气已经不再的自己筑就衣冠冢;袒露心迹的哭诉让钱谦益终于发现了隐藏在柳如是冷淡外表下的真情至爱,夫妻二人将前此郁结于心的件件往事相互倾诉,彼此反省,由此达成“守节岂是殉明室”的共识。在钱朝鼎串通清兵再次来到我闻室时,钱谦益毅然将黄毓祺从一墙之隔的半野堂放走,并且主动领罪;面对重新恢复“元气”的丈夫,柳如是情愿陪同前往南京,二人向红豆祭告:悲欢与共,生死不渝;凛然正气,永飘人间。
上述故事展示了一对乱世夫妻,因为***治见解的区别而产生言行与情绪的冲突。而海誓山盟的真感情又让他们相互发现,相互理解,最终疏通了因为道德、理想、观念等导致的分歧,也重新竖起了他们对于文化操守的自信与坚守。苏剧《柳如是》没有像《铁冠***》《桃花扇》那样,描写明清之际改朝换代的惨烈,但是处处都是以明清易代作为背景,着力展示改朝换代带给人的心灵创伤,以及经历创伤之后的自我修复。
剧中的女主角柳如是以看似放荡不羁的生活,来表达对丈夫屈节仕清的不满,甚至用“故园水暖,才教你顿萌死的念头 ”来讽刺钱谦益首鼠两端的不齿行径,展现着一个有着***思想的女性对故国之思的秉持。当她发现士林猜测钱谦益晚节不保的原因竟然与自己有关后,借酒浇愁,垒筑衣冠冢,呼唤着久印在心中的丈夫“雄风”,同时也反思自己的义气节操竟将丈夫推到了 “风口浪尖 ”;她痛悔丈夫跪迎清兵,“才华自埋没”,但又清楚地知道了“末世英才多无奈”,是廉耻丧尽、人欲横流的时代最终断送了大明王朝,也让他们“偷生于乱世”的美好愿望化为泡影。而剧中的钱谦益,如同柳如是人生的镜像,虽然在时代巨变面前有着与柳如是相反的抉择,但是在夫妻之爱逐渐趋于冷淡的时候,也从柳如是的身上不断地发现自己已经消逝的情怀。深藏在内心的羞耻感甚至让他在返回红豆村的时候,都“迟迟不敢把门扣”,但是当他以“天下万般皆可弃,不能失去此红妆”的心态来维持婚姻家庭的时候,透过柳如是不断地反观自己身不由己的诸多抉择,才从羞愧乃至麻木的状态中,惊讶地发现了自己只剩下“一副臭皮囊”,这种内省最终促使他从心灵深处找回了属于自己的气节。
应该说,柳如是、钱谦益共同面对的是“胡人入主岂天数,中原正气早衰微”的时代,同时通过对自己和对方的审视,共同发现了自己与对方在生命境遇的一致性。这一过程无不通过内心的细腻变化得以淋漓尽致地呈现。特别是他们从不同的生活角度,一个从尽节尽忠的大义气出发,一个从委屈偷安的小苟且立足,共同品尝到了无奈的生存尴尬,即所谓“生不如死忒凄惶”。这种悲剧性与其说是钱、柳二人在感慨“天下人欲横流廉耻丧”导致大明王朝灭亡的必然,莫如说是一个有着冷静历史观的作家,试***透过纷纭的个体人生,思接千载,在寻找文化命脉断续存亡的机枢。这是一个知识分子透彻反思的结果。
其实,在中国文化史上,朝代更迭最能激起人无限的历史情怀。不论是王朝苟延残喘后的最后寂灭,还是王朝盛世颂声时的撼然崩塌,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体都会承载难以隐忍的苦痛。具体的种族、征战、人事纷争等等原因,总能让这种苦痛展现出独特的时代风采。当然,这也让后人在解读每个痛苦的心路历程时,都不得不拨开浓重的历史印象,从那些已经被视作想当然的行为判断中,艰难地去了解特定的人生和特定的心灵。例如历史上的钱谦益,在文学上提倡“情真”、“情至”,有所谓“一字染神,万劫不朽”的名言(《季沧苇诗序》)。但是他对“一字染神”的文心解读,其知名度远不如他在王朝覆灭与异族凌侵面前说出的“水太冷,不能下”和他“头皮痒甚”以致做出 “
辫而入 ”的屈节抉择(史敦《恸余杂记》)。即便如此,其反复无常的状态不免将自己送入《贰臣传》中。而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柳如是,却在天崩地裂的时代面前,以柔姿弱质的低微出身,俨然作“女侠名姝”、“文宗国士”(陈寅恪语),展现出让须眉汗颜、让后人击节的言行,真正应验了钱氏倡言的真情至性。不过,这样的奇女子生前困扰于家族争斗,身后是一.寂静的荒冢孤碑,令人嘘唏不已。这种体现于钱谦益和柳如是个众多异代知音不断探求他们心灵之“真”的最初动因。
显然,郑怀兴在《柳如是》中,拨开数百年来笼罩在钱、柳二人身上的历史风云,用特有的冷静,直视两人共同的内心痛苦,用他们的心灵之“痛”,呈现明清易代的时代之“痛”。通过人物心灵的痛苦反省,以及他们对于国家命运从对立到理解的包容态度,展示对于文化操守的重新回归。从衣冠冢前的哭诉,到红豆树旁的酹祭,完成了一个身处黯淡世界的人对自己生命气象的救赎和烛照。剧作独创的“衣冠冢”场面,用痛哭为钱、柳二人纯粹的精神世界做了一次形象化的呈现,冢中埋葬的是被时代和命运撕裂的尊严与正气,但是这些被埋葬的高贵,又因为衣冠冢的垒筑重新确立起来,重新保存起来。无论是柳如是,还是钱谦益,通过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细碎情绪,完成着对自我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这种诉诸于人物心灵微妙变化的戏剧结构方式,代表了对于钱柳因缘的独特观照,也让剧本文学创作以“写心 ”为最高境界,达到了当代戏曲创作的新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苏剧在搬演 20年前的旧本《红豆祭》时,将钱谦益从一号人物变为二号配角,让柳如是成为剧中的核心主角,同时也将钱谦益的大量唱词予以削减,并对一些配角的唱念进行删略。这种在剧本文学上的瘦身变化,确实也略去了不少词情烂漫的文学句段,但无改作家为这一题材所赋予的深层解读,也无改作家对钱谦益这一内涵丰富的形象
人言行身份与内心精神的反差,才是引发所做的创造,同时删繁就简的工作让柳如
是这个已经深入人心的形象定位变得更加逼真立体。
从《红豆祭》到《柳如是》的变化,显然与慧眼发现这部剧作的艺术家王芳,以及她所执着的苏剧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近代以来,苏州昆剧传习所的老一辈艺术家们曾经接受苏剧班社的恩养,让昆曲艺术命存一线,苏昆的传承者们亦多能昆曲、苏剧兼善。当昆曲的发展逐渐趋于良性之时,苏剧艺术却走向了式微,任何一个苏昆的传承者们都有责任为苏剧的重新复苏奉献力量。作为苏州昆曲的代表,王芳所做的努力正是重新恢复苏剧应有的戏剧品格。
苏剧原本为江南地区滩簧系声腔,其剧目分前滩和后滩两类,前者一般通俗化地展示昆曲剧目,在保持典雅细腻的文学风格时,将曲牌体变为板腔体;后者则结合地方审美趣味,将昆曲及地方戏中戏剧场面予以搬演,尤以对子戏见长。显然,《柳如是》的生、旦人物配置与苏剧的行当组合是吻合的;而该剧侧重内心描摹、饱含诗情画意的文学风格也与苏剧习染于昆曲所形成的典雅清丽的剧种个性是一致的。谙熟于昆曲和苏剧艺术规范的王芳,在诠释柳如是这一独特女性时,既能通过严谨的昆曲艺术手段发掘形象超越于时代的文化底蕴,也能通过灵活的苏剧唱做表演展示形象身处低微的个性气质。尤其是她与钱谦益的扮演者张唐兵、与小红的扮演者朱璎媛,在第四场展现垒筑衣冠冢的场面时,始终秉持着传统身段的韵律节奏,既能展示歌乐一体的动作体系,也能利用生活自然的表演特点。这种创作法则显然是非常符合苏剧创造人物的艺术规律的。当然,由于苏剧肇生于近代社会文化生活,也就没有太多的传统家法的严格束缚,这让它本身具有吸纳新兴艺术表现形式的活力,在《柳如是》中,当代戏剧的审美元素也频频出现,例如灯光变化带来的场面调度,模拟真实的园林装置,背景移动变幻的江南风光,苏州方言的生活化对白等等,都能与严谨的唱作表演不相悖违,这同样来自于苏剧开放的演剧体系。
上述艺术的通变与统一,带来了郑怀兴与王芳的合作,也让 20年前的剧本与苏剧结缘。深邃的思想,成熟的剧本,优秀的演员,正逢合适的剧种,加上通力合作的表演团队,共同为新时期的戏曲舞台推出这样一部优美而具有时代感的舞台艺术,这是令人赞赏的!浓郁的苏州风格一改苏剧长期不振的局面,让苏剧这一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化品格得以全面彰显,毫无疑问也让这部《柳如是》成为苏剧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自然会成为苏剧传承者们在当代创造的典范性作品。“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辛弃疾《贺新郎》),多少年之后,人们重新欣赏苏剧,重新欣赏《柳如是》,应该能够看到这一剧种的传承者、这一作品的创造者与众不同的艺术品位和艺术境界!这是需要倍加珍视的!
王 馗: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戏曲研究所副所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