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专业篇1
广告学专业(传播策划与新媒体方向) 培养目标:为适应信息时代各类媒介市场人才需求,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媒介传播理论与创业实用技能,能胜任网络、纸质、声像影视等多种媒体的文案广告策划创意与制作,以及信息与营销等相关行业经营与管理工作的技能,兼备新闻采编的基本技能;
培养拥有文理复合型理论文化知识、具备扎实的广告专业技能、毕业生能在各类新闻媒体、广告公司、市场调查公司、信息咨询行业、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策划以及新闻采编制作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来源:文章屋网 )
传媒专业篇2
浙江传媒学院没有专科,浙江传媒学院是人民***府共建高校,是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
扩展资料
学校的前身是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由浙江广播电视学校(创建于1978年)和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84年)于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学院正式更名为浙江传媒学院。
(来源:文章屋网 )
传媒专业篇3
关键词:新媒体;实践教学革新;新闻学专业
我们处于向多媒体进发的时期,媒介融合是新媒体时代的最大特色,所以这个时代也可称为全媒体时代或媒介融合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推广,新媒体技术快速成熟,以电子化及数字化为特点的全新媒介使传媒生态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当今传媒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媒介融合,而固有的媒体和新媒体融合进步,是传媒界正在面临的一项深刻及关键的变革。
1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1.1教育理念较为传统,对实践教学部重视
在近几年高校学生增加及办学规模扩大的情况下,我国的新闻教育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到2011年底,***备案的新闻传播专业本科在校大学生人数接近20万人,教学部门高达975个。很多具有高学历的青年老师毕业于新闻院校并进入工作岗位中,没有经过媒体实践的锻炼,不具备丰富的业务经验及实践本领,专业教学缺乏实践训练。
1.2设置新闻专业的课程不能紧跟时展的需要
首先,固有的新闻教育中,专业导向是新闻实务课程的内容指向,以广播电视、报纸及网络等单一媒介介质进行区分,不重视当今不同媒体间逐渐融合的总体形势,缺乏媒介融合的思想。专业间分业比较显著,学生不具备较好的适应能力及跨专业学习的本领。与此同时,针对不同媒体,对同一种实务技能进行课程的划分,也必然会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及教学内容的重复。在新媒体阶段,这种课程体系所塑造的学生的专业本领不能很好的满足新媒体发展的需要。另外,在设置新闻专业课程时,或因为没有及时转变老师的思想,或受有限的专业实践平台条件的制约,我国很多的高校面临轻实践课程、重理论课程的状况,实践课程很少,导致实践教学仅仅是流于形式,学生没有实质性的锻炼及改进实践动手能力。
1.3专业实验室较为单调,且媒介技术的发展提前于建设
因不同的高校具备有差异的办学经济状况,高校新闻院系不一定开设专业实验室。尽管某些高校具备专业的实验室,实验室彼此间也具有相互分离的情况。例如,摄影实验室、报纸编辑实验室、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实验室等,这种彼此无关联的实验室不能使融合性实验教学得到满足;另一层面上,媒介技术逐步发展,革新速度快,我国高校目前的专业实验室装置较为落后,不能适应新时代实践教学的要求。
2新媒体视阙下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
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媒体人需要掌握的能力是资讯整理、跨媒体传播策划、大数据的收集及分析能力及“融合新闻”的制作本领等,都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水平的准则额。目前很多综合类高校新闻专业的培养方向是一专多能的高素质综合性新闻传播人才。“一专”指的是深厚的新闻传播知识的能力,“多能”表现在多媒体技能及多学科环境,在媒介融合的时期,单一的专业技能不能符合媒体工作的需要。从新闻传播学可采用综合性的人才培养目的角度上出发,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制度创新的两个关键点是跨媒体工作能力教育制度的塑造及专门学科基础教育制度的引入。
3媒介融合时期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途径
3.1加强教学思想的创新及专业教师全媒体实践技能的训练
面对新媒体背景,高校新闻教师团队面对着实践技能迈向全媒体发展、知识系统重新组装的紧急状况。首先,高校应注重专业间的彼此结合,分析新闻专业及与媒介息息相关的专业在实验室建设、教学等方面的合作,在新闻专业师资队伍中引入具备多媒体技术背景的老师,在这个基础上,带领本专业老师学习多媒体技术及网络,增强其全媒体实践的本领。
3.2创新考察形式,增加融合媒体实践课程的比重
我国媒介技术的高速进步及高校专业课程安排的周期性存在很大的冲突,媒介技术的发展提前于新闻专业课程内容。媒介融合环境下。我们必须结合未来的发展安排课程专业实践类课程,同时,还应增加融合媒体实践课程的比重。
3.3改进教学装备,努力搭建融合媒体实验基地
建设交互式的新媒体教学实验背景。媒介融合时期的新闻专业应打破固有的教学实验平台建设以媒介形式为根据,努力构建跨媒体、多功能的融合媒体实践教学基地。并不断的更新平台的教学装置,努力实现前沿性及时新性。
4结语
随着新媒体时期的到来,媒体融合逐步发展,作为国家文明程度的象征,新闻传播对社会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影响力及地位得到了更多的社会人士的关注。为促进新闻传播事业的逐步进步、满足全媒体时期新闻传播工作的要求,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及前所未有的机遇,只有与时俱进、坚持理想、改革创新及放眼世界,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敏***.探析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的影响[J].西部广播电视,2015(21)
[2]王雅琴.媒介融合背景下受众的“二律背反”变化[J].鸡西大学学报,2016(02)
[3]王哲浩.融合背景下新闻生产经营管理的优化策略[J].新闻战线,2015(16)
传媒专业篇4
[关键词]传媒类专业;专业导向;大学英语;ESP;教学改革
一、传媒类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特点分析
(一)文化课成绩较低,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传媒类专业一般主要指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摄影摄像、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大都属于艺术类考生。在我国,艺术类考生高考成绩由专业课和文化课两部分构成,通常情况下高校都赋予专业课成绩以更大的权重作为录取的重要考核指标,这也就导致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的录取分数线要远低于其他专业的录取分数。文化课入学成绩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知识素养。同时,包括传媒专业在内的艺术考生,为了通过专业考核,往往高中阶段就开始进入各类学校、培训班强化专业基础,与普通类考生相比,又失去了三年高中系统的文化课学习的训练和经历。势必造成其包括英语在内的文化课基础薄弱,更有一部分学生是直接从职业高中和中专考进大学的,中学阶段就缺乏系统的英语学***历,适合于普通类高校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对于这些艺术生来说是很吃力的。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英语的信心,甚至造成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
(二)传媒类专业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心理特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语学习
不同专业领域的人群,受专业特有的思维和行为习惯的影响会形成特有的思维模式与心理、行为特征。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受其艺术生背景的影响,大都带有以下共同特征:做事比较感性,理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相对较弱;从思维习惯上看,艺术生的思维往往带有发散性的特点,思维的跳跃性比较大,常常天马行空、突发奇想;传媒专业的学生通常思维活跃、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不拘一格,喜欢追求新生事物,表达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从心理特征和意志品质上看,传媒专业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持久度都不够,自主学习精神和自控力不强,往往三分钟热情、一曝十寒,课堂英语学习容易分心走神儿,专注精神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十分欠缺。
(三)传媒专业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
学习本身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要想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必定是存在着外在的压力或是内在的动力。前者比如升学、就业、考试,后者比如专业或职业兴趣,个人爱好等。就大学英语的学习而言,一方面国内高校普遍已经将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与学位证的获得脱钩,公共外语等级考试、四六级考试等语言考试已成为学生的自愿行为;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的特点导致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毕业后没有考研和进一步提升学历层次的欲望,就业是大多数学生毕业后的主要目标,这是导致其英语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同时,就大多数传媒专业本科生来说,他们感到自己未来的工作接触英语的机会不是特别多,况且本身英语基础又都薄弱,学习英语的兴趣不足,考虑到与自己的专业学习以及今后的就业和工作关系不大,必然导致英语学习的内在动力匮乏。
二、传媒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与人才培养方案脱节,缺乏应用性和实用性
传媒类各专业不论是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摄影摄像、表演、网络还是新媒体与传媒策划,其培养目标都是要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具备广播电视相关专业知识和互联网传媒方面专业知识和能力,并掌握一定的新闻学、经济管理学、网络传播学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各级电台、电视台、互联网传媒公司、IT行业、各种影视剧、电视栏目及广告制作公司以及企事业单位、***府机关从事新闻采编、网络媒体经营与管理、网络策划与营销等工作的复合型、实用型、创业型人才。***于2007年7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我国高校开展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指针,其中明确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可见,不论是传媒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都将“应用能力”和“实用性”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而目前高校传媒类专业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实践却仍然可以看作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延续或者说是“2.0”升级版,仍然将教学重点放在英语语言的词汇、语法、结构等知识的灌输和训练,侧重点仍在“输入端”而非“输出端”,学习效果的考核也依然是以包括四六级在内的过级考试为目标,偏离了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使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和国际交流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没有与专业有效结合,缺乏专业教学特色
适应时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于2014年***出台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作为对《课程要求》的修订和完善。《指南》特别强调了“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体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结合学校的类型、层次、生源、办学定位等,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形成反映本校特色、动态开放、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2]然而现实情况是,国内大多数传媒类专业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与普通类学生如出一辙、别无二致,通常为两年四个学期,修完大学英语1至4级,计16个学分。使用的教材也是各种综合类的《大学英语》统编教材,教学内容也完全与传媒类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不相匹配,未能如《教学指南》中要求的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学校类型、生源和办学定位,反映本校特色。正因为大学英语的教学与传媒类专业几乎没有任何的相关性,导致学习内容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英语学习只是成了应付考试拿学分的不得已行为。
(三)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有效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从笔者所在的高校传媒类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来看,课堂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与普通类学生毫无区别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以讲授单词、词组、语法、篇章为主,穿插一些英美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于其中,学生完全是被动地、填鸭式地接受课本知识,毫无主动性与主体性而言。受教材和教师本身知识结构的限制,教学内容很少能真正将所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及未来职业想联系,由于教学内容都是在脱离了具体语言环境下“抽象的”语境下进行的,这样的学习必然是脱离生活、远离专业和职业,必然是只注重语言知识的单纯的记忆,而实际上忽略了对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样的语言只能是一种“死语言”,一旦离开了课堂,应付完“考试”和“试卷”,自然也就“自生自灭”。英语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三、构建基于专业导向的传媒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全程ESP教学
中国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当属语言环境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从小学(甚至学龄前)就开始学习外语,一直到大学毕业后有的人还在继续学习,学习效率和效果却差强人意的主要原因。因为我们的外语学习和我们生活工作实际上是“两张皮”。离开了课堂和学校,我们并没有使用外语的环境和需求。这种脱离真实环境和实际需求的语言就是一种“死语言”,是没有生命力的。那么,在我们无法解决真实的语言环境(很多在国内英语考试成绩平平的人在国外生活居住一段时间后,语言能力都得以大幅提升很快就能正常沟通)情况下,更现实的方法就是将语言学习与专业或职业相结合,创造一个人为的语言环境。而这方面,ESP(专门用途英语)作为一种内容与语言有效结合的语言教学方法就成为有效的解决之道。ESP(专门用途英语)是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的缩写,20世纪60年代由语言学家Haliday在TheLinguisticSciencesandLanguageTeaching一书中首次提出。指的是与某一学科或某种职业相关的英语。Strevens(1988:1-13)认为ESP的目的和内容取决于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它具有四个特征:(1)教学目标必须能够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2)教学内容必须与某一个专业、职业及其实践活动密切相关;(3)教学重点落实在与特定的专业或职业相关的词汇、语法和语篇运用上;(4)必须具有与通用英语(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相对照的特征。[3]可见,ESP的核心理念重在强调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工具性、服务性和专业性,是一种为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的需求引领型英语学习。我们希望通过将目前高校传媒专业普遍实行的通用英语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转变为与学生专业深度融合的与未来职业密切关联的专门用途英语,以传媒学科专业内容为媒介,以英语语言为载体,在向学生呈现传媒类专业所涉及的专业术语、专业词汇、句法结构和交流策略的基础上,将英语学习与传媒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有机结合。由于结合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因而都能有效刺激和维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帮助学生找到英语学习的新的兴奋点,大大提升英语学习的效率。同时,也能帮助学生们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胜任未来工作所需的英语能力。由于ESP教学是学科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结合,这种结合使学生们能够将英语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去,从而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英语词汇和结构,并在专业实践中运用和强化所学到英语知识;而学生在其专业能力的提升也能有效促进其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因为专业知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英语学习所需要的情境。[4]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大学ESP课程可采取“两步走”的方法,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的ESP课程是以宽基础专业知识为载体的大学ESP基础课程,即大一两个学期可安排《传媒英语综合教程》,每学期2学分,32学时,介绍传媒类专业的基础和通用知识;高级阶段的ESP课程为高阶大学ESP课程,以窄基础专业知识为载体,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专业选择相应的课程,大二两个学期可根据不同专业开设《传媒英语教程》的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动画、网络与新媒体分册。
(二)探索与传媒专业结合的教学方法
1.“微剧”表演
可在广播电视编导、表演、播音主持专业开展。首先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选定主题,由学生依据教师给定的主题编写微剧本。“微剧本”通常可以以某个剧本为蓝本或以当下发生的时事新闻、生活故事,进行改编创作,也可改编自经典电影、古典名著。在课堂上学生们根据自己编写的剧本进行表演。通过微电影表演的模式开展传媒英语教学,由于贴近学生专业,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在微剧的创作和表演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得到充分锻炼,解决了以往口语难练的问题。
2.英语新闻播音和英语节目主持训练
与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结合最紧密的当属新闻播报和节目主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要求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分组用英语播报当天的新闻,或用英语主持一段“脱口秀”节目。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纠正学生的发音、语调、语速、用词、表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课上也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BBC、CNN经典的脱口秀节目和有影响的电视节目,也可选择国内媒体中一些比较好的英文栏目,比如CCTV-news或是杨澜访谈录等英语访谈类节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观摩学习。长期的英语播音和主持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提高发音的准确度和表达的流利度,帮助他们掌握最新的及高频的词汇。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新闻灵敏度,丰富他们对各国***治、经济、文化的了解。并且从这些国内外成熟的电视栏目和知名主持人身上,同学们也能学习节目主持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和一些主持技巧,这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都是大有裨益的。
3.原声电影的配音训练
电影被公认为世界第七大艺术。经典的电影是一个国家***治经济、历史风情、人文风俗的集中展示。好的英文影视作品大都涵盖了语言学习中语音、语调、用词、节奏、思维、感情等元素。原版电影中纯正的语言环境,既能让学生不断提高听力,丰富口语词汇,还为学生创设了实际的英语口语情境,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模仿能力。在训练的初期,可选择一些发音准确清晰、语速适中的迪斯尼的动画片起步。刚开始配音练习的片段不宜太长,从一到两分钟逐渐递增。配音训练可以先从听力训练开始。能够听懂故事内容后,可以让学生跟着影片进行配音。先注重流利度,再加入感情及声音的模仿。在模仿的训练结束以后,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来进行配音。
4.用英语介绍说明自己的作品
对于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摄影摄像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用英语来对自己编辑的影视作品、制作的网页或摄影摄像的作品进行介绍和创作说明。这是一种对专业知识与语言训练有效整合的锻炼。虽然作品说明的时间不长,所用的词汇量也并不太大,但要说清楚一个创意的实现过程,却要求学生对于内容与语言的有效且精准的拿捏与结合,是对学生专业沟通能力的训练与检验。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施建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视域下的传媒类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4).
[3]杨枫,孙凌.关于大学英语教学ESP论的一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3).
传媒专业篇5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传媒类专业;“项目制”教学;适用性
2020年3月,西安工商学院从***学院成功转设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改革中坚持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跨学科教育、个性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全方位融合,同时在实践方面落实“项目制“教学,深化校企合作的“二元育人环境”培养模式。“项目制”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思路上以“项目驱动”为核心,教学过程围绕“项目”实践创作展开。“项目制”教学要求学生注重理论结合实际,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具体任务,从而提升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影视传媒类行业与“项目制’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随着5G时代下媒体融合的发展,我们把传媒行业实际项目工作流程引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校体验相关工作岗位的真实场景,紧扣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本课题以西安工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9、2020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项目制”的教学方法,对其培养过程及效果进行观察,并分别从传媒课程中引入“项目制”教学存在的必要性、实施过程、质量保障措施、反思与启示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传媒类人才培养中引入“项目制”教学的必要性探析
近年来,影视传媒类专业受到很多高校青睐,发展较快。据笔者了解,西安市绝大多数的高校都开办了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与艺术、影视摄影制作等艺术类专业,尤其是影视传媒类专业在招生时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火爆现象。但很多高校其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模式还与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区别不大。适逢民办院校转型的关键时期,教学改革还没有成熟的经验,目前的传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还存在很多弊端。具体表现如下:
(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在社会发展转型的大环境下,人工智能即将普及,大学生就业压力空前加剧,加之传媒行业的内容创作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只有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才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及行业需求。但实际上许多地方性高校影视传媒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单一,普遍重理论轻实践,尤其是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对未来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特质缺乏认真调研,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特色不突出。如此循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人才荒”难以调和的问题。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据笔者调研,不少高校传媒类专业存在以理论课为主,且相似课程内容重复开设的情况。以西安某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专业理论课的安排缺乏知识层面的连贯性,有重复开课之嫌。例如,《新媒体概论》《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网络媒体研究》等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存在大量重复;《中外电影史》《电影大师研究》《影视经典赏析》等课程在内容上也存在相似之处。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了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影视行业发展尤为迅速,对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实用性要求较高。由于目前不少应用型高校的教师一毕业就进入学校,缺乏实践经验,他们的授课内容与当前行业需求不能有效挂钩,人才培养方案中除了《摄影与摄像》《非线性编辑》《影视特效与包装》《平面设计》等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其他的实践教学均分布在如《短视频创作》《纪录片创作》《影视编剧》等课程中,实践内容都是课内实践,学生不能出校门,且受限于每周2节课程的创作时间,导致大多数的作品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缺乏创作。此外,教学中实践与实训环节多在校内完成,与企业的合作也多流于形式,实习考核只需要学生提供用人单位证明,而对其真实学习状况缺乏考察和检验。以上种种,说明了当前不少高校中的传媒类教育与行业发展有一定脱节,不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2019年,西安工商学院成立了影视创客孵化中心,深化教学改革,采用“项目制”教学模式,使所有学生不同程度地参与到项目的操作中,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二、“项目制”教学模式的优势与特点
(一)符合学校定位,利于应用型本科
高校的转型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校转型问题,提倡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能型大学转变,地方民办本科高校的定位主要是服务于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专业技能型、应用型的综合性人才。高校影视传媒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要求加大,但如何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是最大难题。引入在国外及国内高职教育已开展多年的“项目制”教学,为这一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从学生特点来看,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媒类专业学生属于艺术类考生,一般情况下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对学习理论知识的欲望较低,尤其缺乏钻研精神。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上了大学后,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得过且过,只求混个文凭。针对这一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很难扭转学生的学习习惯。而采用项目制教学方式,学生需要自己组建团队,分工完成任务,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且在完成项目任务后,容易产生成就感。基于传媒类学生的特点,“项目制”教学更适应学生学习需求。
(三)从行业发展来看,它符合媒体业务的运行模式
近年来,各级各类广播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节目制作、大型活动、品牌营销乃至基础建设中都越来越多地实施项目化运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运用“项目制”教学符合各类媒体业务的运作模式,也使学生就业后能更加适应媒体的工作环境。
三、传媒类专业项目制教学实施
(一)常规性项目制教学实践
在教学改革中,以“项目制”的方式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将实践性较强的内容以项目的形式安排于每个学年,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的最核心技能,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大项目,该项目包含大一至大三所学的专业素质及实践技能,而每一项技能又以小项目的形式分布在不同学期或寒暑假。每个学期的项目内容与课堂教学的理论相同步,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分阶段、分步骤地完成子项目,最终完成整体项目,完成毕业汇报,从而实现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项目制”运用的实践过程为例,探析项目制教学运行的过程。学生刚入学的第一年,课程多以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理论为主,如第一学期开设了创意写作训练项目,第二学期开设的新闻采写实训项目,让同学们以参与项目的形式完成校园或学院公众号的推送以及学院活动新闻的采编。第二学年,分别开设了电视节目制作实训和新媒体视听节目制作实训等项目。第三学年开设了无人机航拍实训,专业采风实践项目。至此,学生已经能够掌握前期策划、中期录制、后期制作等全流程的专业技能。
(二)开展校企合作,拓展项目制教学深度
除了常规性项目制教学活动外,还要积极联系实习实训基地,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学生入学后,首先组织大一新生去实践基地参观和调研,直观感受媒体或企业的工作氛围和行业常态。在平时的教学中定期邀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名师进校开讲座或进行技术指导,让学生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将部分实训项目放到企业完成,由企业进行项目实践技能考核。学生实训项目按照企业实际运作制定,按照企业的管理完成学习和绩效考核,实现企业真实环境实训。此外,也要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一方面便于和企业共同管理学生,一方面积累了一线实战经验,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实践指导。
(三)建立师生项目合作团队和工作室
在国家大力提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背景下,专业教师选拔人才,鼓励学生组建项目团队,成立影视工作室,同时与学校负责“双创”的有关部门积极沟通,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撑和指导,如提供办公场地等。学生自愿组建团队成立工作室后,教师协助学生办理营业执照等手续,帮助同学积极拓展社会资源、洽谈项目。在第一次项目运作中,教师参与其中,对项目的开展进行指导、把关,直到项目顺利交接。经过一次完整的流程,教师把权力与责任下放给学生,由其主要成员完成工作室经营、管理以及与社会的对接,自负盈亏。一位教师可同时指导多个工作室,但最多不超过5个。此外,各个工作室还定期举办交流活动,讨论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经验,相互学习,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
(四)项目制教学的逐级推进
针对大一、大二低年级学段的学生,专业课教学要注重理论结合案例分析,不能过度强调实践操作,这是因为低年级学段的学生知识面较窄,实践性技能不够熟练,如果过分依赖项目制教学,有可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产生对“项目制”的抵触心理,降低学习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高,逐渐加大“项目制”教学的比重,尤其是大三年级,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参与校企合作或者创立影视工作室,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四、传媒类专业项目制教学质量保障
(一)建立多样化的师资队伍
项目团队的指导教师由设计与创意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相关教研室主任、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组成,专业教师队伍中有高级职称的占40%,有行业背景的实践型教师占40%,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占20%;企业导师聘请校企合作单位中主管业务的领导或项目经理,以及实战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一线人员。院系领导、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制定项目教学的课程体系,策划不同项目的具体教学内容,明确项目实践中每位教师的分工和职责,全流程跟踪、指导学生,并最终通过对项目成果的评估完成对教师的考核及评价。
(二)完善项目制教学管理机制,注重考核过程化
基于“项目制”教学初期实施状况调研发现,学生的考勤管理存在问题:如果管理宽松,一方面会给部分学生带来“摸鱼”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按时到岗学生的不满情绪;如果过于严格,会打击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们采用全过程考核、灵活机动的方式来进行考勤管理。项目组建后,指导教师要对团队成员从前期调研、文案策划、拍摄、剪辑、包装与特效、公众号营销与宣传等全过程进行指导和把控,并对整个项目的所有环节进行细致严格的时间把控,按阶段考核。比如对调研报告、策划方案、视频素材、后期制作、宣传思路等每个环节严格记录考勤和质量评分,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在每个项目结束后采取“项目成果”分享会的集中汇报形式,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参与打分,增加项目汇报的仪式感。
(三)构建多元化评价标准
在项目的评价标准上,以成果论成败的“一刀切”评分方式无法衡量学生参与项目过程的复杂性,也会打击一部分同学参与项目的信心。因此,我们对“项目制”教学的评价采用了“过程”与“成果”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并让项目团队成员及其他年级、专业的学生都参与到评价打分环节。教学项目评价总分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项目内部成员评分,占总分的40%。项目组的负责人为成员的考勤及工作态度打分,占比20%;项目成员互评,即学生之间对合作者态度、能力的评价,这部分占比20%。为了避免学生评分的主观和情绪化,我们会使用统一的工作量表来进行评分。第二部分是项目成果质量评价,占总分的40%。由3位以上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估,从前期策划、画面、声音、剪辑、客户满意度等专业角度对作品打分,核算总分后取其平均值计入总分。第三部分为其他学生打分,占比20%。在成果展示环节,邀请校内外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从自己的个人审美出发,对作品打分。项目成果的最终成绩,由以上三部分综合而成,保障了评分的客观公正。另外,校企合作的项目主要根据企业的管理方式对项目的完成质量进行考核,与工资、业绩与绩效挂钩。教师根据企业考核的成绩,并结合对学生的态度评价,最终作出考核。
五、项目制教学适用性反思
(一)与传统课堂教学管理的冲突
西安工商学院实行“项目制”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方式。每个学期设置1-2个项目教学,其余课程仍采用“传统课堂”的教学管理模式。对于参与项目中的学生,如何平衡项目实施和正常上课的时间以及项目成果和平时课程的学分问题;对于学校来说,如何协调学生项目参与和正常上课的管理问题;对于老师来说,如何保障“项目制”教学和课堂教学质量、项目过程中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如何配合协调等具体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究来完善。
(二)与传统课堂教学管理的融合
在传媒类专业中,进行“项目制”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放弃或者削弱传统的课堂教学。以理论知识为主的专业基础课程,如《广播电视概论》《艺术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电影史》等,开设此类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影视传媒专业的知识面有所掌握,同时为后面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和提升实践技能打好基础。还有一部分专业课程如《非线性编辑》《摄影与摄像》等更适合课内“项目制”实践教学模式。课内“项目制”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学生逐步掌握实践技能。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前期课堂讲授与学生练习结合,后期实践部分可采用项目制的方式,让学生组建团队以完成任务并在学期末提交实践报告和项目作品。六、结语“项目制”教学在国内外高职教育中已有不少成功的典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引入“项目制”教学还在实验性阶段。要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项目成果,学校必须与合作单位进一步加深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从师资队伍组建、课程设计、教学方式、产教融合等多方面进行改善提升,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跨专业知识,练就更强的专业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趋势,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岭.新媒体时代艺术硕士广播电视领域人才培养特色及课程建设创新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6):78-80.
[2]赵纪娜.新闻采写课程项目制教学的应用[J].青年记者,2016(29):95-96.
[3]陈皓.创新创业视角下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戏剧之家,2018(30):136-138.
[4]魏佳.艺术院校编导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传媒观察,2018(12):83-88.
传媒专业篇6
>> 兑现承诺 电广传媒收购标的业绩承诺难兑现 兑现入世承诺与全面推进开放 财产公开与公信力重建 中国兑现申奥承诺 绿色承诺 足色兑现 用行动兑现承诺 用心兑现承诺 兑现承诺,很重要 张忠:兑现承诺 用科技兑现承诺 中国兑现承诺等 传媒公信力与公众信心凝聚 传媒的透明度与公信力 广告与新闻混杂挑战传媒公信力 承诺在奉献中兑现 股改承诺兑现知多少 IPTV:艰难兑现的承诺 多数“官员承诺”难兑现 李东生兑现承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央视网.央视评论:消失这一年:媒体公信力下降[EB/OL].[2013
-12-31].
[20]刘行芳,刘修兵.西方新闻理论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232.
[21]施鲁佳.美国总统的记者招待会[J].中国记者,1987(6).
[22]陈畅君.浅论司法公信力[J].法学研究,2012(10).
[23]黄晓芳.公信力与媒介的权威性[J].电视研究,1999(11).
[24]中国新闻出版报.公开道歉只是重塑公信力第一步[N].2013-12-12.
[25]互动百科:专业.http:///wiki/专业.
[26]财新网:胡舒立、展江对谈新闻专业主义[EB/OL].2012-12-10.
[27]彭菊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多级命题及其理论体系[J].新闻记者,2004(5).
[2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EB/OL].传播与信息,http:///new/zh/communication-and-information/.
传媒专业篇7
(济南市长清区融媒体中心,山东,济南 250300)摘 要:不同时代的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广播电视行业的要求。为了应付不断更新变化的广播电视行业环境,如今传媒时代传媒人才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更高挑战。本文以播音主持专业为例,探究新传媒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
传媒专业篇8
摘 要:近年来国内高校传媒专业发展迅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切实提高影视传媒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成为当下高校专业教学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立足影视传媒专业文学写作教学实践,通过明确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性教学理念,突出专业教学特色,尝试富有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及手段,改变专业考核形式等途径,力求探索出构建具有实践性的教学体系,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毕业就业能力。
关键词:文学写作;同质化;传媒特色;专业结合;实践性教学
中***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142-02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媒体的迅猛发展,普通高校传媒专业招生也呈现井喷之势,“到2005年我国新闻学类专业已有1994年以前的66个发展到661个,其中2004年一年间增加了202个专业点”[1]。但绝大多数中国高校的传媒专业正面临着就业困难的尴尬局面。
资深记者出身现为著名新闻教育者的陈婉莹表示“新闻系培养出来的人就业很紧张,很多单位都不愿意要”,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董天策教授认为当前的新闻教育存在“专业基础薄弱”、“技能训练不足”、“不读新闻文本”、“专业理念淡薄”的四大缺失[2]。这些问题作为传媒艺术类的专业,不仅和新闻专业同病相怜而且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因此在基础教学中落实传媒专业学科的实践性有极大的意义。
一、传媒艺术专业基础写作教学概况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基础写作》一直作为普通高校人文学科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既有助于专业论文的写作也能成为就业的优势所在已成为许多大学师生的共识。但这种写作意识主要局限于应用文。
传媒艺术专业要培养能适应现代媒体要求的综合性人才,简言之即能说会写强制作,显而易见,写作能力即是媒体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因此《基础写作》一直是普通高校广电编专业的通识课之一,也是广电编专业的必修课,通常开设在大一年级,为以后开设的《网络新闻编辑》等课程打好写作基础。因其课程本身的实践性要求,一般高校在设置写作理论课的同时配套有相应的实践课时。
目前市面上高校《基础写作》教材多按照写作理论、新闻文体写作(消息、通讯等)、文学文体写作等内容顺序进行编排,如陈亚丽《基础写作教程》、董小玉《现作教程》等。这种编排较好地体现了从写作理论到写作实践的过度,同时也基本满足了一般人文专业包括传媒专业的写作要求。
二、影视传媒专业文学写作教学中的问题
传媒专业的写作教学目标为“让学生熟悉写作活动的动态过程,并能自觉地以传播工作者的‘眼光’审视生活、表现生活;应掌握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文学评论的文体特点和写作规律;应熟练地撰写散文、微型小说、剧情介绍”,这种目标显然是基于培养合格传媒人才。
在文学写作实践教学过程中,真正贯彻这一写作教学目的并非易事。传媒艺术学生大多数文化课基础薄弱,文学写作能力普遍较差。不仅如此,艺术生在文化学习中还普遍存在着自律性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及习惯、文化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通过笔者从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文学写作教学的实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同质化教学。在过去大多数高校,一些新闻传媒专业一直作为中文系的专业分支,即使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部分新闻传媒专业开始发展成为***院系,其绝大部分师资仍然是来源于原来的中文教师,因此其在基础写作教学上仍然停留在中文专业人才的培养思维模式上,这样忽视了传媒专业的实际及培养目标的写作教学难以达到传媒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这种教学弊端尤其体现在文学写作上,如果说新闻文体的写作还能够较好地体现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那么在文学写作上则很容易雷同于一般中文教学,即把传媒学生当中文学生来教。这种同质化教学抹煞了传媒艺术专业及学生群体的特性。而实际上,无论是在学生的基础层次还是培养理念上,二者相差甚远。
2.质疑文学写作教学存在的意义。写作能否通过教学来提高?对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声音。2009年复旦大学在全国首开先河开设“创意写作硕士”,旨在培养高水平的写作人才,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许多作家对于写作能否通过培养提高的讨论。很多师生都承认通过模仿等写作训练可以提高应用文的写作能力,而对于文学写作教学的作用,包括许多成功的作家都以自身的事例提出质疑。这种思想也影响了高校学子学习文学写作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不将文学创作能力作为专业能力的传媒学生更是对文学写作的教学产生消极排斥情绪。许多传媒艺术类学生对文学写作教学对于传媒艺术专业的意义存在怀疑,一些文学写作教师也认为文学写作应当在广电编专业写作教学中删减,导致在影视传媒专业的文学写作教学中,文学写作教学敷衍应付,某些文学写作理论教学变成了文学理论课或鉴赏课,长此以往,文学写作教学在传媒艺术专业教学中成了一块鸡肋。
传媒艺术专业文学写作教学亟待新的转机。那么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实践,影视传媒专业的文学写作如何为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服务呢?
三、凸显传媒特色的文学写作教学尝试
以董小玉所编《现作教程》为例,文学文体写作包括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影视文学等几种文学体裁的创作。文学与传媒的天然紧密关系使得在广电编专业中构建有专业特色的文学写作教学体系成为可能。教师要从教学理念上树立正确的意识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实现与本专业的最大结合,最终达到传媒教学目标的实现。
1.树立传媒专业意识。教师的教学理念将直接影响其教学实践,影视传媒专业的文学写作教学是为培养本专业合格人才服务的,因此要牢记广电编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撰稿、编剧、制作及节目主持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影视传媒专业是实践性强的学科,广电编学生思维活跃、勇于表现又具备一定的制作能力,本专业又能提供相关设备,这些都是广电编专业的优势所在。因此教师应当利用这些优势在文学写作教学中贯穿传媒专业的特点开展教学,大大促进教学效果。
2.凸显传媒艺术专业特色。在散文、小说、诗歌这些纯文学的写作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之与专业结合。
(1)积极建立文学写作与传媒艺术专业教学环节中的结合点。例如散文写作教学,作为重要的文体之一,学生已经在中学阶段了解了关于散文的基本理论,掌握了基本的散文写作及鉴赏能力,许多学生对于散文写作也具备一定的散文写作经验。如果仍旧重复进行散文理论讲解、散文鉴赏及散文技能分析的教学,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失去了高校专业教学提升拓展的意义。
散文写作与传媒艺术专业的结合点是什么呢?传统的散文写作教学以散文文本为教学主体,文稿写作为主要训练手段,而传媒专业文学写作教学则可以适当选择电视散文作为教学形式的尝试。电视散文是视听语言与文学语言高度结合的艺术形式,运用电视的形式介入散文创作,并对文字解说词和画面编辑都有较高的艺术要求,尽管电视散文与散文在写作上因载体形式等不同有不同的写作要求,但传媒学生具备画面拍摄、剪辑等专业技能,鼓励学生通过策划、写作、拍摄等手段自己动手制作散文,将散文的写作融入到专业技能中。传媒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文学与传媒之间的结合,在电视散文制作的过程中也会更加认识到文学语言运用的重要性。而电视散文的最终制作质量将直接显示出创作者的审美思维和传情达意的表现能力。这种审美能力是散文和电视散文的共同要求和终极追求,因此电视散文的创作不会影响学生的散文文学写作思维,反而会加强学生对这种审美艺术的感悟。充分运用传媒专业的特色及优势,加强文学写作的教学。如在诗歌写作中,传统的诗歌写作教学主要是鉴赏与模仿训练,教学效果低下。在当前大学生功利性学习动机的氛围下,部分传媒学生认为诗歌学习远离传媒专业应用,对诗歌学习兴趣较低,教师可以积极尝试寻求诗歌教学与专业应用的结合。如在诗歌教学中,诗歌鉴赏是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鉴赏诗歌名作,使学生充分感悟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但传统的高中诗歌鉴赏分析法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思维创作诉求,若将诗歌赏析由传统的文本分析转变成视听语言的表达,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诗歌艺术的整体感悟更能促进其专业技能练习。如设想将诗歌《错误》拍摄成MV,请设计其分镜头脚本。分镜头脚本是将文字转换成立体视听形象的中间媒介,若要设计出优秀的分镜头脚本必须要充分理解原作诗歌,揣摩创作者的意***,最终选择适宜的画面、音乐等表现手段,体现出与原作忠实一致的风格,这也是文学鉴赏中的二次创作的体现。而脚本创作还涉及镜距、镜位等的选择说明,所以合格的分镜头脚本是一次诗歌写作和专业创作的双重检验。同样诗歌MV和诗歌鉴赏都为了训练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意象、情感的艺术感悟和实践表达,同样都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思维。
(2)探索文学写作与传媒艺术专业教学考核环节的结合点。教学环节中转变思维,积极寻求文学写作与专业实训之间的结合点能大大提高学生对文学写作的积极性。而在教学考核环节若能体现出文学写作与传媒艺术专业的结合点,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大胆积极的文学写作与专业技能之间的结合尝试。在文学写作试题设置上,侧重体现文学写作在传媒专业中的实践运用要求和技能考核,如在小说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在影视圈中小说翻拍影视的热潮,通过改编成影视剧本的小说与原著比较对小说写作技巧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将小说改编成小品、话剧等形式。
笔者曾设置了这样的考题:
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冯巩、王宝强等演的小品《公交协奏曲》剧本来源于一位在校大学生的小小说。请阅读以下一则小说(略),以此为蓝本发挥创造力将之改为小品、戏剧或影视故事等。(允许内容编排、人物设置等合理增删改动)。
3.明确文学写作教学的定位。传媒艺术专业的文学写作不是为培养专业作家而应该是广播电视编导体系教学中的一环。因此认识到传媒艺术专业的文学写作教学是服务于这个系统,是为培养综合人才服务的,所以文学写作教学应该是立体综合的。
文学与传媒的渊源紧密深厚,传媒学生必须要加强文学修养及提高文学综合能力的学习,为今后就业工作练好内功,文学写作是传媒专业的基础通识课,有效的文学写作教学将切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解说词创作及文案策划等能力。最终培养出真正具有较强就业能力能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传媒专业篇9
一、跨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
在跨媒介融合发展过程中,多种媒介背景下媒体对所需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综合素养等方面,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探讨的焦点问题。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化,特别需要两类新型人才:一是能够对多种介质的媒介平台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掌握各类传播技能的全能型记者编辑。 互联网时代需要传统的新闻传播专业进行拓展和改革创新。目前新闻传播教育的学科体系,已有一定历史而且相对成熟。但当面临新闻传播的物质基础即技术平台发生了***性变化时,如门户网、微博、数字报、新闻客户端等,一方面需要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以适应传播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内容,增加新的专业方向教学形式,即开展跨媒介新闻传播教学。
多媒体信息技术发展,使新闻传播业更加快捷、多样和个性化发展。新兴媒体介质,如门户网、微博、数字传媒、手机报、新闻客户端等,以高速度、大容量、交互性、多媒体形态特点见长,它以自己的技术优势,不仅给社会公众提供了自由阅读空间,媒体受众的互动,新闻事件的还原等,这就使新闻传播能够在一些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焦点人物上,形成了个性化的舆论环境。同时,多媒介新闻传播使新闻源、传播者、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彻底改变了传统新闻媒介中人们难以与原始信息源直面,被动接收新闻的现状,而表现出在复杂的社会信息中,运用多种媒介自主、个性化选择阅读、吸收、交流以及发表观点。这些事实就对新闻传播类学生具备相关从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需要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新媒介、跨媒介的教学形态。
跨媒介实践教学课程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新闻传播教学体系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计一贯按照传统媒体介质安排,不同媒介形态的课程分门类***存在。因此,新闻传播类学生在某一门课程学习结束后,往往难以熟练掌握多种媒介、跨媒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综合思维观念,缺乏复合型动手能力。针对相关情况,在本科生教学改革中,按照专业性质要求设计了跨媒介实验课程,让学生在实践教学环境中掌握报刊、广播电视之外的互联网、数字化终端新媒介业务运用能力。
二、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的主要途径
在互联网、多媒体信息技术发展的现代社会,媒介融合、媒介形式创新对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媒介融合、跨媒介运行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在全球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在技能方面,要求从业者能够综合使用各种传播工具,强调跨媒体的复合技术能力; 在媒介经营与管理方面,强调跨媒介平台的管理能力,要求管理人才具有宽阔的视野和复杂媒介环境下的整合管理才能。
构建跨媒介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体系。按照新闻传播业界需求,主要研究新时期对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的特殊要求,一方面应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以适应新闻传播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拓展实验教学内容,更新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形式,开展跨媒介新闻传播教学。从而达到媒介融合对职业新闻传播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懂新闻、懂技术、懂管理而且擅长策划 ,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的新闻传播行业素质。
与媒介创新力量融合、把握媒介创新形式。随着现代媒介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体形态多样化的不断更新,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已得到普遍认同。门户网、微博、数字传媒、手机报等媒介环境的改变,直接影响到媒体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改变,传统的纸质、理论式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在社会的要求,必须根据多种媒介要求,把实践教学与多媒介,跨媒介深度融合,时刻掌握媒介创新动态和灵活的变化形式。
建立协同实践教学模式,建立融媒实训机制。通过校内解说模拟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数字语言实验室、演播厅、实验剧场等基础是实训场所,让学生掌握基本业务技能后,协调、拓展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台、门户网站、微博、数字报业、数字移动媒体等实训基地,进行交叉性,交互性,渗透性融媒实践能力综合实训,进行探索与实践,特别是实务专业课教师, 应该了解网络数字信息时代新闻传播的技术核心与技术趋势, 各种媒体形式之间的能量互换方式和传播效果控制的原则及手段, 建立跨媒体工作能力,为培养具有跨媒介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创造实践教学平台。
跨媒介融合正在影响新闻传播方式,就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建构媒介融合的教学生态,让学生从传统的课堂走到纯粹的媒体,融入到媒体的工作环境中,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 更需要教师应具备跨媒介的知识技能,对专业知识体系进行更新,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以建构跨媒介融合教育的全新体系。
三、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构建跨媒介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时,专业面涉及新闻传播概论、编辑学、影视编辑技术学、摄影摄像、数字化媒体、多媒体技术等,要在总结教学改革、教学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深入研究,面对新问题、新观点去思索解决。
首先,多媒介融合、跨媒介实训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问题。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教育实验法、调查法去解决构建问题。跨媒介综合实训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行业标准,同时也对实践教学指明了更高要求。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应注重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多种媒体介质相互融合,运用合理的途径处理好实训与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关系,明确实践内容、目标,关注多种媒体平台交叉渗透,以此为原则才能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迫在眉睫的。
传媒专业篇10
关键词:新媒体 传播学 教学创新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新媒体技术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教学手段。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信息传播的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学手段的发展。广告学专业作为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是较早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课程教学的。传播学是广告学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广告学专业的学生的特点是重实践、偏实务,希望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并重,这给教授传播学课程的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技术的出现营造了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可以借用当前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和便捷的网络交流平台,强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应用。
一、运用新媒体技术丰富传播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传播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在教学当中,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如两极传播理论、议题设置理论、知沟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等,在教学和学生的理解中,都存在相当的枯燥性和深奥性。但如果要求学生在手机上安装五到七个网络新闻客户端,以四周时间作为媒介观察周期,通过这个时间段的新闻事件的报道文本数量、编辑位置安排、文本分析,使学生以观察者的身份主动自觉地在接受的新闻信息的同时产生理性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在加上教师准确地论述和适当提问,激发学生从宏观角度理解把握议题设置理论,最终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这个理论并正确运用它。
二、运用新媒体技术改善教学环境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动机中最重要的是认识兴趣。现在教师面对的学生都是90年后出生的,他们的阅读特点是读***重于读字,娱乐重于教育。前几年,绘本漫画大行其道正可谓是投其所好。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可以使用新媒体对传播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案例导入,诱导学生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从而达到提纲挈领,系统掌握有关知识的效果。
三、新媒体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
新媒体教学强调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动性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具有非常强大的交互能力,教师要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学习新媒体知识,学习网络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观念,掌握新媒体使用技能。增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成为实施新媒体教学的重点。同时需要教师搜集大量素材以备媒体开发时选用。教师要主动建立传播学课程网站,包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材介绍、授课教案(PPT)、电子教材、参考教材、国内外教学案例、前沿动态等方面的内容。网站的建成及其上网,让学生可以更方便、更充分地了解当前国内外最新的课程资源、实践案例、广告理论前沿、广告技术动态、人才需求趋势等方面的情况,从而使学生获取必须而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切实扩充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四、传播学新媒体教学中高度重视教学设计的优化
新媒体技术的教学设计,就是要应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按照教学目标、教学课程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地选择和设计新媒体,好的教学内容,通过好的新媒体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它的应用价值升值。传播学的优化教学设计中包括详细分析广告学专业特征和传播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体系,根据广告学专业要求选择和设计传播学新媒体信息,优化传播学知识结构和教学程序,并加强教学互动与教学效果的及时评估。
五、运用新媒体技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
新媒体教学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探索钻研精神。同时新媒体技术增加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互性,这是新媒体技术的最突出特性,它能使信息发送和接收两者之间进行实时的交换,而不像电视、广播那样,受众只是被动接收节目内容。以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与学的互动。除了建立课程网站教学互动平台外,还可建立主讲教师与学生的课程QQ群,以网络的方式开展教学互动,提高交流互动的快捷性和多样性。另外,当课堂教学中讲到“传播的受传者分析”时,正值电影《小时代》成为社会讨论热点,教师可以适当在课间为学生插播该影片片断,针对大众传媒的受者特征与倾向这一理论问题并结合影片的主题思想、受众定位组织讨论。学生可以借助新媒体对电影的评分及评价对《小时代》的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刻的辩论与剖析。
六、加强学校与新媒体行业从业者的交流
在课堂教学之余,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方式,有目的地邀请有关新媒体行业的开发者、设计师、运营者等来高校开展学术交流与讲座活动,针对新媒体时代的广告传播中的实际案例和所遇到的问题作深入地讲解和赏析,让学生从抽象的传播理论中走出来,通过实际操作,丰富补充课堂理论教学的单一与局限。与业界人士的学术沟通、交流,激发学生对新媒体行业及传播学理论知识的热爱。在与业界交流中教师应该讲课本知识延伸到的实践操作中,让学生既深化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苗露.浅谈网络广告与新媒体[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06)
[2] 吴辉.时髦话题的理性思索――我国新媒体广告研究综述[J]. 东南传播. 2007(12).
[3] 付东燕.开展新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M].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