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教案例1
为做好2021年中小学招生工作,广泛征集意见,现将《南宁市青秀区2021年中小学招生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招生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起草情况作如下说明:
一、起草背景
2021年3月-4月,自治区教育厅、南宁市教育局相继出台了2021年招生工作文件,对规范中小学招生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要求,要求严格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工作。我局认真研读了自治区、南宁市相关招生***策,结合实际,在***、自治区、南宁市招生***策的基础上制定我城区招生工作方案,对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做了详细安排。
二、文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二)《中共中央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
(三)《***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厅〔2019〕1号)
(四)《自治区*** 自治区人民***府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桂发〔2019〕31号)
(五)《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意见》(桂教规范〔2020〕2号)
(六)《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桂教基教〔2021〕24号)
(七)《南宁市教育局关于做好 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南教〔2021〕6号)
三、起草过程
(一)调研阶段(2021年1月—2月)。我局根据自治区有关文件要求,成立了由教育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股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文件起草小组。小组深入辖区各中小学校开展实地调研;通过网上调研,学习借鉴其他市、县区好经验好做法,为起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起草阶段(2021年3月)。3月份,文件起草小组在认真学习、反复研究、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起草了《招生工作方案(初稿)》。
(三)征集意见阶段(2021年3月—5月)。3月-5月,我局收集了有关来访来文意见,科学合理采纳有关意见。4月初,我局组织教育局安稳股、教研室、基教股等股室负责人及九个学区长学校招生工作分管领导召开招生工作方案征集意见会,充分听取各有关股室、各学区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招生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5月初,我局向城区各有关单位发函,征集各有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南宁市重大行***决策网站向社会大众征集意见;教育局局务会对招生工作方案进行集体讨论,并完善了《招生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四)风险评估及论证阶段(2021年5月中旬)。5月中下旬,青秀区召开2021年中小学招生工作方案风险评估会和专家论证会,听取各有关部门和各有关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并进一步完善了《招生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五)合法性审查(2021年6月份)。6月初,通过相关单位进行招生地段划分方案合法性审查。
(六)进行集体决策(2021年6月份)。6月初,上报并进行集体决策。
四、主要内容
我城区招生工作方案,原则上与自治区、南宁市招生工作方案保持一致,重点内容如下:
一是明确了公办中小学一年级入学招生对象、入学年龄、入学原则、报名材料与优先入学、招生时间安排。
二是明确了民办中小学一年级招生对象、报名材料、报名地点、时间安排、报名录取流程与原则。
三是明确了公办学校在人口密集、学位不足的区域进行排序,排序按照“房户一致、***产权、实际居住”优先的原则进行,分批录取,录满为止,对超量生源进行协调安排入学。优先顺序为:
1.房户一致,***产权。
2.房户不一致、***产权。
3.非***产权、按份额大小排序。
4.有户无房(第一种情况)。
5.有户无房(第二种情况)。
6.有户无房(第三种情况)。
四是明确了民办学校不得跨市招生,如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人数则进行摇号抽签入学。北京大学南宁附属实验学校、南宁市卓立实验学校、南宁市青秀区半岛卓立小学、南宁市青秀区卓立苹果园学校等四个承担接收***府安排义务教育地段生的学校,首先要确保所有符合***策的地段生入学后仍有剩余学位才能向社会招生。
五是明确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排序。按市教育局的***策,在“四证齐全、三证一致”情况下,居住证领取时间、连续居住时间和连续就业时间满1年及以上的(截止日期原则上按随迁子女申请入学当年7月3日止计)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申请由***府安排入学时优先排序。结合青秀区实际,对其他情况下的入学排序亦作了相应规定。优先排序原则如下:
1.购买住房。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青秀区辖区内购买家庭***住房并居住,优先安排;
2.实际居住。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提供《居住证》地址登记为准,合法住所登记地址应与《居住证》登记地址一致;对持有青秀区核发的《居住证》、在青秀区有合法稳定住所、已合法稳定就业,且居住证领取时间、连续居住时间和连续就业时间满1年及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截止日期原则为2021 年 7 月 3 日,下同),其随迁子女在申请由***府安排入学时应优先排序。
3.经商或工作。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青秀区辖区内经商或工作时间为依据,报名时提供工商营业执照、缴纳社保凭证或纳税证明,时间越长越优先。
《居住证》首次领取或者连续签注时间、连续合法就业时间和连续居住时间满1年在同类条件中优先排序。对符合入学***策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尽可能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若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通过***府购买学位等方式安排在普惠性民办学校就读。
五、向社会公布
6月中旬向社会公布招生工作方案。
小草教案例2
课题质疑不但能够让教师充分有效地引领教学,还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小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一、课题质疑引领教学的重要性
课题质疑引领教学能够培养小学生的主动性与***性。小学生正处于求知阶段,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其主动性和***性都表现得明显不高。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课题质疑,便能够引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就会想“为什么这篇课文会取这个题目?”这样便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小学生的主动性。进而带着疑问,小学生便会主动地去阅读课文,这样便又培养了小学生的***性。下面就从人教版小学语文中的两个实质性案例进行分析。
二、课题质疑引领教学案例
案例一:在《可爱的草塘》一课中,教师便可以围绕课题“可爱的草塘”对学生提出疑问,如,“作者为什么把文章的题目取为《可爱的草塘》?”“草塘到底可爱在哪些地方?”“你们见过草塘吗?如果见过,阅读这篇课文后进行比较,看看你们见过的草塘可爱,还是作者描写的草塘可爱?”之所以对《可爱的草塘》提出多方面的课题质疑,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此课题质疑提出之后很明显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并主动积极地参与进课堂学习当中去。
小草教案例3
“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苏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第一节“单细胞生物”中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一个重要的探究活动。作为七年级上册生物课本中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后正式遇到的第二个探究实验,该实验的实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可以巩固与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以学生认识单细胞生物可以***完成生命活动为基础,是学生解释生物体生命活动现象和举例说出生物体生命活动特征的实例,为学生建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重要概念提供了依据。在分析《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和《生物学》教材后,笔者将本探究实验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确立如下。
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的反应。
能力目标: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参与观察、探究、讨论,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1.2 教学重点
① 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的反应;② 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1.3 教学难点
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2 学情分析及设计理念
由于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用肉眼不易观察。在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活动中,需要学生制定探究计划,由于学生已有了科学探究的基础,但是仍然处于初步掌握阶段,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一步步设疑,引导学生制定出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可能产生反应的实验方案,帮助学生实施方案并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实验中教师让学生直观感受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帮助学生理解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探究时要借助显微镜观察,由于学生使用显微镜不够熟练,所以需要教师适时指导,并提倡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
本实验是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倡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理念而设计,由于理解科学探究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亲历探究性学习过程,因此采用问题解决法和探究实验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完成实验,学生通过质疑、尝试、摸索、探究、实践、分析等一系列的思维与活动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 教学过程与策略
3.1 准备教学,亲自实践
本实验是一个探究性实验。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进行预实验,实践在前,杜绝纸上谈兵,亲自尝试与体验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的实验。在预实验过程中,首先要采集和培养好草履虫,牛肉汁或稻草培养液可作为培养草履虫的材料。温度较低时,可将装有草履虫培养液的容器放入恒温箱培养。在尝试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程中,选择了食盐、糖、牛肉汁三种刺激物。经过实验,笔者发现草履虫对糖、牛肉汁的趋向性不是很明显,而食盐一旦放入载玻片上培养液的一侧,两滴培养液中的草履虫会因浓度过高而死亡。经过多次尝试后,笔者发现选择生理盐水代替食盐作为刺激物,既能刺激草履虫,又不会伤害到草履虫,而且对生理盐水的刺激,草履虫会避开,实验效果较明显。
3.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需创设一个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探索的教学情境。以学生曾经做过的探究实验的对象――“鼠妇”受到光或者触碰的刺激蜷缩成球的***片引出生物能对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的生命现象,设置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生物能否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3 回忆方法,作出假设
想要知道单细胞生物能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需要借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科学探究一般方法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提出“单细胞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吗”的探究问题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作出合理的假设。假设并不是无端的猜测,而是对问题合理的解释,所以在引导学生作出假设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教师通过提问“草履虫可能对哪些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呢?”或者“你想给草履虫提供什么外界刺激呢”,让学生主动、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猜想。学生在学习过“生态因素”概念的基础上,可以提出很多的猜想,比如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光”,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温度”,有的甚至会提出“酒精、醋”……教师要及时肯定并鼓励学生大胆地将自己的猜想应用于课外探究。
教师出示课堂上给学生准备的刺激物――生理盐水,解释使用生理盐水作为刺激物的原因,引导学生就生理盐水作为刺激物作出假设。由于有了具体的刺激物,学生作出假设的难度也降低了,可以作出“草履虫会趋向生理盐水”或者“草履虫会避开生理盐水”的假设,为下一步制定实验计划提供了具体的材料,也让实验设计更有针对性。
3.4 依据原则,制定计划
科学探究过程中,设计实验应依据三个原则:对照实验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科学性原则。这三个原则是学生设计实验的前提。教师友情提醒学生明确该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生理盐水,变量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教师将探究实验推荐器材呈现给学生:草履虫培养液、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显微镜等,这些是课本中原本提供的实验器材,教师根据实验需要,增加两个器材:生理盐水、牙签。然后学生以4人一小组的合作探究形式,借助于课本中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反应的实验设计参考***(***1),制定出小组的实验计划,并将实验方案写在学案上。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由于课本中并没有详细地用文字的方式提出实验设计建议,只有一幅实验参考***,所以学生对于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照实验的设置以及***示理解的能力欠缺,可能会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瓶颈期,比如为什么要滴两滴草履虫培养液?生理盐水到底滴一侧还是两侧都要滴?牙签用来干什么的?中间的通道有什么作用?小组进行思考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巡视了解各个小组的合作情况和商讨结果,有针对性地并适时地提出指导建议。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选取一些代表性小组在全班汇报制定的实验计划,依据他们汇报的结果及时进行点评,并可鼓励其他小组针对汇报组提出疑问,让汇报组进行解答。最终,各小组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基础上完善各自的实验方案,并为实施计划做准备。
3.5 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实验方案是实施计划的依据,在制定好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小组的合作探究有了重要的依据。以2人一小组的形式,按照计划,实施实验,教师要求学生细心操作,细致观察,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地记录结果,并建议多次重复实验,比较观察得到的现象和结果是否一致。教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巡视、指导,善于发现各组学生实验中的优点与不足,在学生完成实验后,由“观察到什么现象”的问题,以“看谁描述地最清楚”激发竞争的意识,开始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小组的探究成果。
通过小组竞相交流,大部分小组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相吻合或接近。学生观察到“草履虫会避开生理盐水”的现象,由此可得出“单细胞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结论。
3.6 分析个案,倡导拓展
全班以2人一小组为单位的探究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后未必都能成功,教师要鼓励学生实事求是,勇于交流,大胆说出自己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教师通过巡视,发现个别小组实验的不足,“某些小组探究的结果与我们预期的有差距,请该小组的同学来说说他们如何进行操作的吧,看一看我们其他小组的同学能不能帮助他们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失败呢?”教师以这样的表述,鼓励学生交流互助,不要因为失败而丧失信心,及时发现问题,扬长避短,为今后的探究活动积累经验的同时也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
其实草履虫不仅可以避开有害刺激,也能趋向有利刺激。由于课堂探究的时间和场地是有限的,而课外探究的平台是教师通过努力可以为学生搭建的。学生可以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尝试课外探究,不仅可以尝试不同的刺激物对草履虫的刺激,也可以观察到有利的刺激会使草履虫趋向。生物教师可以与实验员做好沟通,约定时间和场地,提供实验器具和材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倡导学生课外拓展。
4 教学设计优点与创新
4.1 设计优点
小草教案例4
我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及烟草工业的技术升级改造对工科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相关专业在核心课程的授课中应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以培养造就能干事、会干事、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满足时展对工科人才的需求[1,2]。以烟草加工为特色的烟草工程专业(方向)是郑州轻工业大学的优势品牌专业,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也是我国高校第一个烟草工程本科专业,该专业主要面向我国卷烟加工行业,培养具备实践创新能力,可在产品设计与开发、工艺技术研究、品质控制、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3]。烟草加工技术课程是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核心专业课,主要围绕烟草原料到卷烟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在制品质量控制等原理及方法讲授,注重提炼加工过程中的共性基础物理过程,重在使学生掌握烟草加工的技术原理与方法,熟练运用化学化工等专业知识,分析解决烟草加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烟草加工技术课程是在本科阶段各门专业课开设的基础上,面向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如何避免授课内容与前序课程的同质化,实现基于已学习知识上的灵活应用,激发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尤其是注重课程思***元素的挖掘融入,培养知识素质能力兼具的专门人才,是本课程教学团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本文总结本教学团队在授课中形成的基于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介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开展的有益探索,旨在为相关课程的案例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1基于课程案例设计的教学内容重构
案例教学是集知识性、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于一体的现代教学方式,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基于紧贴生产实践的案例设计重新规划课程内容是实施好教学过程的重要前提[4]。烟草加工技术涵盖从烟草原料到卷烟产品的整个加工过程、方法及相关配套技术,主要包括打叶复烤技术、制丝技术、烟梗加工技术、再造烟丝技术、卷接包等技术过程,其中涉及到的部分工艺过程已在前序课程中有所涉及。围绕着创新型、应用型、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以课程案例设计为导向,挖掘提炼烟草加工过程中的共性基础物理问题,从而深化串联、合理重构课程内容是前期所做的重要工作。笔者所在学校烟草加工技术课程的授课对象已经过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学习、卷烟企业生产实践等教学活动,对烟草加工过程有一定的认识,因此从生产实践中导入案例,围绕案例开展教学活动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烟草加工技术共安排32学时,笔者将主要课程内容划分为打叶复烤均质化加工、片烟尺寸调控、制丝特色工艺、切丝新方式及控制、叶丝干燥技术原理及方式、烟丝配送及卷制、卷烟材料研究与应用、卷烟产品质量综合评价等主题内容,在每部分的主题知识介绍中,均设计了来自于生产一线及前沿进展的教学案例。下面简要介绍两则笔者在教学中设计的课程案例。传统的卷烟制造工艺流程介绍方式,是按照原材料的加工顺序,逐一介绍各工序的工艺任务、质量要求与技术要求等内容。本课程授课中综合考虑烟草加工过程各工序,提炼其中涉及的共性基础问题,以使学生把握规律,抓住加工过程的本质。例如,笔者总结了热风润叶、松散回潮、加香加料等工序中涉及到的相转移/吸湿性基础问题,提炼了打叶风分、风选除杂、烟丝配送等环节涉及到的多相流动问题,从共性物理过程理解各工序的加工原理,为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烟草加工过程提供了思路。同时,让学生举一反三地进一步思考烟草加工过程中还涉及到的哪些共性基础问题,并举例阐述。在讲解打叶复烤过程中片烟尺寸调控手段时,以某卷烟企业在细支烟卷制过程中卷接质量问题频现引入,提出是由于烟丝结构与规格不适宜造成的,使学生思考烟丝结构与片烟尺寸的关系,并基于打叶复烤工艺过程及设备的认识,给出打叶复烤过程中能够调控片烟尺寸的可行途径;同时,在讲解片烟切丝过程时,注重思***元素的有机融入,切丝即是将片烟制成适宜于卷制要求的叶丝,其初心应围绕“适宜于卷制要求”开展,并且不应使烟丝色泽转深,此谓不改烟草“本色”,启发学生思考何为初心本色,作为一名学子应怀有怎样的初心使命。经过连续两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基于课程案例设计的烟草加工技术课程内容优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了创新意识,开阔了学习思路,训练了利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围绕课程案例的教学方法改进
围绕设计的课程教学案例,在课程授课环节改进教学方法,教师改变“满堂灌”式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和吸收的形式,充分利用基于“学习通”的网络教学平台,结合丰富的***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采用问题启发式、师生探讨式、任务驱动式、小组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通过多样化的师生互动形式,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将班级同学划分为多个学习互助小组,对于部分案例的教学实施,可提前一周将相关案例资料发送给学生互助小组,例如以“国产卷接设备发展历程及趋势”为主题,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文献,课堂时间开展20分钟左右的PPT展示,并由老师进行针对性点评。国产卷接设备的发展历程折射了我国工业制造业水平的整体提升,在相关知识掌握的同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我国装备制造的蓬勃发展与成绩得来的不易,凝结了国人艰苦奋斗、实干兴邦的精神。这种以小组任务为驱动、师生探讨式教学方法既督促了学生课前预习准备,锻炼了团队协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又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升华,将价值引领自然融入知识传授中,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厚植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了积极投身专业研究的使命感。
3基于多元评价的考核方式优化
课程考核是评价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的基本手段,对教学过程的开展具有反馈导向功能,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避免单一的期末考试决定最终成绩的传统模式,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能力素质的综合评价。将本课程的考核扩展为平时课堂参与度、案例任务达成度、过程作业完成度、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形式,建立了基于过程评价的多元化考核方式,连续两学年的考核及学生反馈显示,培养出的学生对烟草加工技术的掌握及理解程度明显提升,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课程案例为载体的思***教育得到彰显。
4结语
本文探讨了如何围绕紧贴生产实践及行业前沿热点设计课程案例,将案例教学引入研究生烟草加工技术课堂教学。分别从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改进及考核方式优化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同时兼顾思***元素在课程案例中的精准嵌入及彰显,通过以案例任务为驱动、师生互动探讨的教学方法,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后续将继续优化课程案例,更好发挥案例对课程思***的承载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N].新华社,2016-12-08.
[2]王昌松,熊翠蓉.浅谈如何提高工科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以化工传递课程教学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0,37(5):7-10.
[3]张果,刘春奎,王建民,等.基于课程思***视角下的卷烟工艺学教学改革探索[J].轻工科技,2020,36(7):222-223.
小草教案例5
高三学生已对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复习、巩固。在这一前提下,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晶体结构、化学平衡和电离理论,氧化还原规律推测、并设计、实施实验验证一种不太熟悉的化合物――草酸晶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交互式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交流方式。
本节课以“草酸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为载体,采用引导探究模式,通过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启发学生大胆推测,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网络推测实验现象与结论,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质疑和肯定。使学生体会到探究过程的乐趣,让他们在和谐的合作和竞争中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教学用具]
接入局域网的电脑、实物投影仪;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表面皿;
实验试剂:蒸馏水、草酸晶体、草酸饱和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锌粒、碳酸钠粉未、碳酸钙粉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pH试纸。
[教学过程]
[引言]以“大力水手”动画片引入。大力水手爱吃菠菜,菠菜含有哪些主要成分呢?
请各小组浏览“草酸的故事园”网站中的“拓展视野”,了解菠菜的主要成分。
[学生浏览网页]
[讲述]菠菜中含有很多营养成分,但含有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就是……
[学生]草酸!
[讲述、板书]你认识草酸吗?
[学生]不认识……
[讲述]那怎样认识呢?
[学生]研究、做实验
[讲述,PPT]好!我们每个小组有一瓶草酸样品。请你进入“草酸的故事园”网站中“我们要做什么?”,根据“性质推测”中的条件确定或推测草酸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是你推测出的请写明推测依据。
请填写学案,并汇总你们小组的结论,在“信息平台”上。(“性质推测”内容如下)
[性质推测]
请讨论推测乙二酸可能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是你推测出的请写明推测依据。
请填写学案,并汇总你们小组的结论,在“信息平台”上。
已知:乙二酸(Oxalic acid ), 俗名草酸。
乙二酸晶体的化学式:
H2C2O4・ 2H2O
乙二酸的分子式:
H2C2O4
结构简式:HOOC-COOH
[学生浏览网页、观察、填写学案、结论]
[讲述]现在请各小组浏览“交流平台”,总结大家观察或推测的草酸的性质中你认为有哪些对的?哪些是不对的?
[学生]能观察到草酸晶体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晶体。
能推测出的物理性质有:
1.可溶于水,也溶于酒精(因分子中含有羧基)
2.熔点不会太高,应在几十度到一百多度(因草酸属于分子晶体)
能推测出它的化学性质可能有:
1.具有酸性(因分子中含有羧基)
2.能发生酯化反应(因分子中含有羧基)
3.具有还原性(因草酸中碳元素的平均化合价是+3价)
4.受热可分解(根据大多数有机物具有热不稳定性,推测其受热可以分解,因草酸晶体含水,所以其分解产物中一定有水)
[讲述]大家的观察、推测和总结都很好!但事实是不是这样应该怎样确定呢?
[学生]做实验!
[设计意***]“草酸的故事园”网站是一个学生可随时、自主浏览的,其中包括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拓展视野”,提供基础知识支持的“学习资料库”,起探究目标导航和探究基础支撑作用的“我们要做什么?”,以及实现课堂上生―生、师―生高效交流信息的“信息平台”、“交流平台”、“评价平台”等栏目的网站。这样就实现了教师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自己归纳,得出规律,这样就能学得深刻,掌握得好。
[讲述,PPT]好!请你进入“草酸的故事园”网站中“我们要做什么?”。根据“实验设计1”的要求进行小组活动。(“实验设计1”内容如下)
[实验设计1]
现有: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表面皿
实验试剂:蒸馏水、 草酸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氢氧化钠溶液、锌粒、碳酸钠粉末、碳酸钙粉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pH试纸
请各小组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探究草酸的酸性[至少四种不同原理的方法](编号1)和还原性(编号2)。并登录“信息平台”,填写“实验编号”、“小组编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同时可浏览“交流平台”了解其他小组的信息。对同一性质可用不同的方案验证,最好不要使用“交流平台”上已的方案,但对某一方案有不同意见或改进的欢迎发表!注意语言简练,化学用语规范。
[学生浏览网页,设计、实施实验,填写学案,实验报告]
[讨论]现在请各小组浏览“交流平台”,总结大家探究草酸酸性的实验方案有哪几种?它们各有哪些优缺点?
[学生可能设计的实验方案]
1.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草酸溶液点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粗略测出溶液的pH值,若pH
2.用试管取少量草酸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说明草酸溶液呈酸性。
3.向盛有少量Na2CO3粉末的试管中滴加草酸溶液,若有无色气体生成,则说明草酸溶液呈酸性。
4.向盛有少量Zn粒的试管中滴加草酸溶液,若有无色气体生成,则说明溶液呈酸性。
5.向滴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草酸溶液,若原溶液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消失,则说明草酸溶液呈酸性。
[引导]以上实验方案中既能验证草酸具有酸性又能证明一组酸的酸性相对强弱的方案是……
[学生]方案3
[讨论]现在请各小组浏览“交流平台”,总结大家探究草酸还原性的实验方案有哪些优缺点?
[学生]向盛有草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入3滴用硫酸酸化的的KMnO4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
[小结]草酸具有还原性。
[讲述,PPT]好!请你进入“草酸的故事园”网站中“我们要做什么?”。根据“实验设计2”的要求进行小组活动。(“实验设计2”内容如下)
[实验设计2]
乙二酸、二水合乙二酸的有关数据如下:
请各小组根据已知信息,利用“草酸分解模拟实验”任选试剂和仪器,设计简单、可行的实验验证草酸的不稳定性。
[学生浏览网页、利用“草酸分解模拟实验”任选试剂和仪器,设计简单、可行的实验验证草酸的不稳定性]
[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先用无水硫酸铜变蓝的现象验证水的生成,再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验证CO2的生成,最后用使黑色CuO粉末变红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现象验证CO的生成。
[设计意***]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内容形象化,按需“延长或缩短”实验的时间,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直观、有趣的学习情景,从而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有意注意,消除学习的疲劳和紧张。在学生们一开始接触这种教学形式的时,觉得很新奇,借助于此,我们的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但当学生对此习以为常时,它所带来的效果开始下降。究其原因,以上只是改变了呈现方式,学生还是被动接受。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学生自己的反思性理解与他人(同学或教师)的理解之间的相互启发,进行创新学习并获得个人的创新意识的不断提高。这首先就要使学生有充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交互式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交流方式,为我们扩大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时间和空间,提高交流的效率,提供学习支架等创造了可能性,从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打开了新的突破口。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安装 原版全文
[讲述]很好!下面请大家观察老师设计的实验,评价它的优缺点。
[观看实验视频]
[学生评价]……
[质疑]实验中石灰水变浑浊了能否证明草酸晶体受热分解了?
[学生]……(可以……,不可以……)
[播放实验视频、启发]取变浑浊的石灰水,滴加乙酸溶液,观察到沉淀不溶解,滴加盐酸,观察到沉淀溶解。说明生成的沉淀不是碳酸钙!这个沉淀可能是什么?
[学生]可能是……是草酸钙!
[追问]为什么?
[学生]因为草酸在达到分解温度前会升华。
[追问]在草酸钙沉淀中滴加乙酸溶液,沉淀为什么不溶解呢?
[学生]因为草酸的酸性比乙酸强。
[讲述]很好!
[追问1]如何改进以排除干扰?
[学生1]在装置C之前装一个洗气瓶以洗去CO2气体中的草酸蒸汽。
[追问1]洗气瓶中装什么试剂?
A.水 B.NaOH溶液
C.饱和NaHCO3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学生1]A 。草酸易溶于水,溶液呈强酸性, CO2在酸性溶液中溶解度减小而不被吸收。用水即可洗去CO2气体中的草酸蒸汽。
[启发]此实验还有什么不完善之处吗?
[学生2]在试管口有小水珠产生也不能证明是草酸分解生成的水,因为草酸晶体受热时会失去结晶水。
[引导2]看来,只进行定性实验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了。定量实验怎么做?
[学生2]实验前测草酸晶体的质量,可以计算出草酸晶体中含结晶水的质量。通过测装置B反应前后质量的增大量比较反应中总的失水量与草酸晶体含水量的相对大小判断草酸晶体是否分解生成了水。
[追问2]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2]1.草酸晶体完全分解
2.反应生成的水燥剂完全吸收
[追问2]第一条是容易做到的。第二条要做到,用无水硫酸铜作吸水剂可能不合适,如何改进?
[学生2]用吸水效率更高的中性或酸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或五氧化二磷。
[总结]我们就草酸的性质展开讨论,完成了草酸性质的推测、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验证其部分性质以及实验方案的评价。现在请大家反思一下这节课,总结设计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关键。
[学生]略
[教师补充(PPT)]1.熟悉各种性质的验证途径,注意杂质的干扰;2.重视基本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3.注意整体设计的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和简约性。
[教学后记]
在一开始设计这节课时,笔者便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探究课题。通过一次次的试教、反思,又得到专家和同事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这个最初的问题越来越明朗化,也使我明白了一个真理:带着问题去设计、实施一节课的收获会更大。
首先,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基础是什么?我认为是适切学生学习基础的学习目标和能获得与老师对等的信息。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适切学生学习基础的学习目标是引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导火索,能获得与老师对等的信息是保持这种学习欲望的有力支持。以往的课堂中学生不能保持这种学习的欲望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信息保证,从而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主动学习,反正老师知道的比我多,最后会给我结论的。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设计了一个学生可随时、自主浏览的“草酸的故事园”网站,实现了教师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自己归纳,得出规律,这样就能学得深刻,掌握得好。
而且,由于学习目标(任务)不再是由老师一步一步提出,学生跟着老师“齐步走”;而是由学生随时浏览“我要做什么?”网页,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调整学习、探究进程,这样学生获得了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使得观察、思维这些探究活动的主要环节得以充分展开,这样更能使学习目标接近甚至达到“最近发展区”。
同样,在遇到困难时,同学们可立即查阅“学习资料库”获得所需的基础知识,而不会因为困难丧失信心,失去学习的欲望。尤其是在设计、实施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实验报告,使别人看到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己也能看到别人的实验报告,这样大家在既有竞争,又有帮助、支持的氛围中进行探究学习,会发现探究并不难,兴趣盎然。
小草教案例6
聚焦
保密法修订等多部法律草案接受审议
【本刊讯】(记者 叶逗逗)6月22日至6月26日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会第九次会议,将首次审议《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草案、《驻外外交人员法》草案以及《海岛保护法》草案。
此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法》草案、《统计法》修订草案以及《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都将在此会议上进行第二次审议。
现行的《保守国家秘密法》制定于1988年。由于中国的行***管理长期实行“以保密为原则”的趋向,所以这部法律也因保密范围过大广为诟病;随着《***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对这部法律进行修改的呼声不断高涨。
今年4月1日,***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草案。此草案制定过程颇为保密,而且内容修改也以增加信息系统的保密措施以及加强机关、单位和人员的保密管理为主。
《国家赔偿法》修订草案于2008年10月25日经十一届全国人大***会第五次会议首次审议。在立法部门向全社会公开草案,征求意见后,法学理论界普遍认为此次修改幅度太小,不能有效解决现行《国家赔偿法》在实施过程中因法律原因导致的众多问题。
除了前述法律草案的审议工作,此次全国人大***会还将审议***关于2008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审查和批准2008年中央决算;审议***关于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议***关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等。■
案讯
天津滨海原书记被移交司法机关
【本刊讯】(记者 欧阳洪亮)天津市原市委***、滨海新区原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因涉嫌受贿、等罪名,经中央纪委立案检查后被“”(即、开除公职处分),已于日前被移送司法机关。
58岁的系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人,1984年8月,出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下称管委会)研究室负责人,此后一直在开发区任职。直至2000年9月起跻身中共天津市委***之列,并兼任滨海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2007年6月10日,被免职;2008年12月被证实已由中央纪委立案审查。
“哈尔滨警民群殴案”一审宣判
【本刊讯】(记者 欧阳洪亮)6月12日上午,曾引发舆情强烈震荡的“哈尔滨警民群殴案”在哈尔滨中院一审宣判。
参与斗殴,将哈市青年林松岭殴打致死的警察齐新、刘力男因故意伤害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12年,二人还被判处共同赔偿被害人林松岭家属经济损失人民币334534元。其余三名在场民警无罪释放。参与斗殴的林松岭的同学杨森,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并被判赔偿受害民警李鑫宇、王金刚的经济损失人民币37245.11元。
法制
最高检:严防刑讯逼供和涉案人员自杀
【本刊讯】(记者 欧阳洪亮)在近日举行的全国检察机关检务督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最高检察院***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张耕对今后检务督察工作作出部署时强调,加强对落实办案安全防范措施,包括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情况的督察,坚决防止刑讯逼供和涉案人员自杀、脱逃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名法学家赴最高检察院挂职
【本刊讯】(记者 叶逗逗)日前,第二批前往最高检察院挂职的法学家名单公布,三名法律专家已于本周赴任。
这三人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刑法学博导李希慧,挂职侦查监督厅副厅长;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刑法学博导张明楷,任公诉厅副厅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诉讼法学博导汤维建,任民事行***检察厅副厅长。整个挂职实践期为两年。
法意
刘剑文(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法学会财***法学研究会会长)
根治“小金库”问题,要靠制度建设
【背景】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9]18号)和《中共中央纪委******审计署关于印发〈关于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中纪发[2009]7号)要求,全国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关目前正着手清查本单位的“小金库”。
“小金库”的成因非常复杂,既有历史长期形成的原因,主要还是法律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的原因。根治“小金库”能够减少多少腐败?
小草教案例7
一、抓起步定方案,确保普法工作有序开展
一季度主要是制定各项法制宣传工作的计划和方案,如起草下发了县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成员调整的意见报告和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的通知,起草印发了20__年全县“五五”普法计划。起草了全系统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起草了大学生村官培训方案。起草了组织万名学生学法竞赛的方案,起草了在《秦淮源周刊》创办“五五”普法园地的文件,起草了组织专场“农民工”大型法律咨询服务活动的通知,起草了“五五”普法考核验收方案;起草了组织小学生法制书法比赛及百村万户农民学法比赛的文件;同时,向市上报了“五五”普法有关总结、经验等文字材料及***片,撰写了“溧水‘五五’普法掠影”专题录相片解说词。由于认真制定了各项工作方案,使新年度的普法工作顺利开展。
二、抓亮点抓(来源:文秘站 )特色,巩固完善创新工作成果
紧紧围绕普法工作创新,抓亮点、抓特色是我科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今年3月份我们举办了大学生村官法制培训班。主要协调县委组织部、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县社会劳动保障局等部门联合举办了大学生村官法制培训班,全县85名大学生村官参加了培训。去年,我们聘请了85名大学生村官担任了农村法制教育宣传员,大学生村官们在农村法制教育中充分发挥了生力***的作用。今年3月13日,《法制日报》头版报道宣传了我们注重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作用的经验做法,并引起了强烈反响。
为使大学生村官们进一步提高农村工作的法律知识水平,推进新农村建设法制教育的深入发展,县4部门联合举办了大学生村官法制培训班。培训班上,既有具体法律法规内容的讲解,又有普法教育、矛盾调解实务工作的讲解;既有大会交流发言,又有实地参观考察学习的安排。__市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司法局副局长王淑琴给大学生村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宣传教育的作用”的一课,使大学生村官们深受启发教育。通过3天的培训,使全县85名大学生村官们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提高了法律知识水平,在农村法制教育中更加得心应手。
三、抓活动造影响,积极营造普法工作氛围
组织了万名青少年学生学法竞赛。为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进一步提高青少年法律知识水平,县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县教育局共同组织全县万名青少年学法竞赛。溧水县万名青少年学生学法竞赛主要是组织全县初一、初二年级和高一、高二年级的在校学生参与。竞赛主要采取了初赛和决赛进行,主要考核了《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管理法》、《人防法》、《气象法》等六个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通过学法竞赛扩大了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真正做到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在学法竞赛中,有100多名在校的参赛学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
小草教案例8
具备了好的“案例”以后就需要对相应的内容进行信息的分析,在课上让学生对该“案例”自己搜集资料,整理出论文和文案,让学生主动地深入挖掘其文化背景。以《大学生运动会的海报案例》为例: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每届大学生运动会的海报资料和历史背景,不仅仅学到了设计的知识还让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在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个内容:第一,分组合作:开始尝试个人与团队思维的创作方式,在不同的合作中学会团队的协作精神。第二,每组同学的搜集方向需要不同,以《反对皮草国际竞赛》为例:每组的搜集内容需要有方向的不同,需要每个小组确定自己的方向。
有的小组搜集皮草制作衣服的内容以及过程;有的同学以消费群为主要信息的搜集方向,购买皮草的消费人群的心理以及过程;有的同学则调查皮草的历史形成的过程等等。不同的方向调查不仅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的设计角度和广度一下子打开。“案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是一种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互动式教学,不仅仅是老师单一的灌输式的讲授,而是学生可以自己参与进来选择自己有兴趣并能主动与老师交流的新的教学模式。
学生搜集和整理好信息,与老师、学生共同分享信息的一个过程,学生拿来信息需要进行整理,选择自己所认为的重要点,并能够自己在讲台上讲解给老师和各位同学选择这些重点的原因。学生讲解完信息后可以跟同学们讨论在众多的信息中选择一至两个更为适合自己设计的方向,老师也可以在旁进行信息的分析和指导,并指导学生在选择的方向中如何融入招贴设计的理论知识点。
学生们将众多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过程都是一个加法的过程。招贴设计需要简练,清晰并迅速的表达信息,所以在信息的简化和处理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由于是“案例式教学”所以每一个案例都具备自己的独特性,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所以是需要一些方法来进行简化。
第一,质疑简化法。当学生门搜集并整理后的信息是否存在问题,这种质疑的形式,可以在学生的小组内进行,也可以全班同学对某个小组的方向进行质疑。最后是老师的质疑,我们将质疑较多的方向去掉,选择一个质疑较少的方向进行最后的设计。第二,推理简化法。通过运用理性的推理方法,将所有的信息简化成词语,做成词语的排列***形,然后在词语中选则重要的信息,运用理性的推理去掉繁复的信息,留下简单并能够准却表达的信息。
小草教案例9
这种模式实施的要点是:
■
一、设置问题或构建问题环境
根据教学内容常常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提出、发现问题,根据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设置问题,根据学生在学习、讨论、研究中的发现引出问题,在上课开始的几分钟复习小练习中引出问题等。有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仅仅根据学习任务或待研究的小课题,自己设计相应的问题。
我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这一节课的教学中与学生一起设计了如下课题:
1.根据草酸(HOOCCOOH)的结构推测草酸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2.设计实验证明草酸具有酸性。是强酸还是弱酸。
3.根据草酸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推测草酸还可能具有什么性质。
4.课后研究性课题:草酸真的能使蓝墨水褪色吗?
问题是思考的起点,问题的设计应该是围绕教材或本课待解决问题而提出的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正确思维、激发探索的导学问题。在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尽可能地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通过探索讨论、合作,形成猜想或将目标分解
对设置的问题通过类比、实验、对比、观察、联想、归纳,形成化学问题,或形成引人探索、有希望成立的猜想,或者分解成更小、更具体、更可操作、可熟悉、更清晰地表现出递进层次的问题。
例如我在性质实验方案设计中的有关草酸受热分解产物的验证教学中,进行了如下教学:
1.提出问题:根据草酸的分子结构,草酸受热分解可能得到什么产物?
2.演绎推理:由于草酸分子结构中有两个羟基,草酸在受热分解时可能有水生成;因草酸结构中含有碳、氧元素,草酸受热分解可能有二氧化碳生成;因根据草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推断草酸可能具有还原性,既然有CO2生成,那就还可能有CO生成。
3.实验论证:
装置一:
■
装置二:
■
实验证明:(1)草酸在受热分解时所得到的产物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证明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之一是水;(2)草酸在受热分解时所得到的产物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之二是CO2;(3)草酸在受热分解后,先除去产物CO2和水,所得到的产物还能使黑色的CuO在加热的条件下变红色,反应的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之三是为CO。
三、激励学生自主地尝试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解决问题,特别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是“各自为战”,也可搞“分组分群”,还可以“你一言我一语群起而攻之”。
例如:在有关草酸酸性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我没有设定过多的限制条件,而是让学生充分讨论并互相展开评价,设计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通过教学中联想和比较法的渗透,学生掌握了如何把这一事实与另一个事实进行联想对比,重新进行组合分析,提出新问题,创造出新规律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打开了思维,启迪了思想,去进行新的设计和新的创造。
四、引导评价,及时总结巩固成果
引导学生对探索发现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比如问题解决得是否有效、彻底、简洁?得到的方法和结果有何意义,又有何应用价值?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些练习来巩固学习成果。
例如:在验证草酸是强酸还是弱酸时,学生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案:(1)将草酸溶液加热,测定草酸溶液加热前后的pH变化;(2)配制pH=1的草酸溶液,稀释100倍,测定稀释后溶液的pH;(3)测定1 mol/L的草酸钠溶液的pH。在学生提出了以上方案后,我让大家经过充分的讨论最终学生明白了(1)虽然灵活地运用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原理,但由于剧烈加热时水分蒸发也会导致草酸浓度的增大进而使草酸的pH减小,而稍微加热,由于草酸pH变化不大,无法用pH试纸测定草酸溶液的pH;而(2)理论上可行,可配制pH=1的草酸溶液实际并不容易操作;而(3)则简便易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注意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五、求异探新,把问题的探索和发现解决的过程延续到课外和后继课程
课的结尾,引导学生用变维、变序等方式发散式提出新问题,将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需强调的是这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设问、发问、想问题的习惯而至于能否最终解决问题已不是最重要的,但因受多种条件限制,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
六、结束语
我们应该看到,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地发现、探索、解决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并且有所感悟、有所创造。它反映了化学教学中强调学生主体参与,强调在实践中完成学生自身知识建构的发展趋势。“导学・自主・合作・探索”作为一个有教师指导、学生高度自主参与的学化学、用化学的过程,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4.
[2]龚春燕.创新学习的方法.中国教育报,2005(510).
[3]王慧.中学教学模式和方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01.
小草教案例10
关键词
乡村小学 校本课程 跨学科 课程整合
校本课程建设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欧美国家的广泛重视,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推进,这一策略在我国也备受关注。早在1999年,我国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的举措”。[1]2001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2]乡村小学在教育资源短缺的现实条件下,校本课程建设逐渐面临困境。尽管如此,一些乡村学校仍然结合自身实际,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济南市西营镇南营小学采用跨学科整合的方式来开发中草药校本课程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其课程设计理念对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困境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总体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条件优于欠发达地区;城市学校的教学资源优于乡村学校。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成为难题。
1.教师资源相对薄弱
乡村小学教师资源比城市学校薄弱,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乡村教师水平较低。大部分教师长期工作在乡村,这里生活条件艰苦,社会、家长对教育关注度低,很多教师不思进取,工作缺乏激情,难以专心教学。其次,乡村教师数量紧缺。2001年起我国乡村小学进行了撤点并校,并没有取得整合教师资源的效果,反而因为辞退大量代课教师而使教师数量更加紧缺,乡村小学尤其缺乏英语、音乐、美术学科的教师。再次,乡村教育条件和工资待遇依然较差,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依然较弱。“调查显示,农村教师队伍中有51.2%的人被初次配置到乡村学校,但在二次配置中有56.9%的教师调进了县城,有36.7%的农村教师‘想要离开’现在的岗位。在县域教师流动中,有67.3%为‘向上流动’,28.2%为‘平行流动’,只有4.5%为‘向下流动’,而且流动者多为年轻教师、高职称教师和优秀教师。有77%的城镇教师不愿意交流到边远艰苦农村学校任教;有80.2%的师范生‘愿意当教师’,但‘愿意去农村当教师’的仅有38%。”[3]教师流动的单向性造成农村学校已多年没有补充新教师,特别是部分有一技之长的优秀青年教师不断流向城区学校,使得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失衡,中老年教师占多数,非语数学科教师难以专业化。
2.学生厌学情绪蔓延
乡村小学生主动性的丧失,也同样使校本课程设置举步维艰。乡村小学生相比于城市孩子,缺少了更多自我发展的平台。在偏远山区,他们很少能充分享受城市学生司空见惯的互联网资源,很少有机会参加素质拓展培训班,他们寻求自我发展的最主要场域就是学校,而城乡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依然存在较大差距。“2013年小学各类器械配备达标率,乡村仅为42.2%,镇区为59.6%,城市为76.5%,城乡差距依然较大。”[3]乡村学校环境的落后,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影响;在原始的包班教学和管理体制下,学生们往往面对一成不变的教师。教师既是班主任,又是各科教师,不仅教师疲惫不堪,学生对此也倍感厌倦。面对没有任何新意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在课程实施中逐渐丧失主动性,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3.课程建设负担沉重
遵循国家课程设置标准,乡村学校既要考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全面开展,又要考虑学校自身建设。伴随课程开足、开全的压力,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负担沉重。音乐、美术课程缺少专业教师,学校开足这些课程都很困难,只能安排其他学科的教师代课,这些教师由于没有受过正规训练,课程实施缺乏专业素养,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更谈不上课程资源开发;而乡村优秀教师的教学负担本来就重,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更加力不从心,在提出校本课程设计方案时,多是从互联网上搜集现成资料,很少有自己的建设思路,课程内容往往平淡如水,起不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二、跨学科整合:困境中的有效探索
尽管校本课程建设是困扰乡村学校发展的难题,但是体现特色、内容充实、促进学生发展仍是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努力方向。南营小学立足现实,积极思考:设置综合课程可以缩减学科门类,减轻教师的负担;课程内容贴近乡村生活,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学校决定采取跨学科整合的设计思路,建设综合化的乡土课程。
1.结合乡村实际,制定课程目标
为了进行有效的课程整合,南营小学课程建设团队根据乡村实际,从乡土文化传承、国家课程拓展、学生全面发展三个维度出发,规划设置了“中草药课程”。其课程目标为通过中草药课程,使学生认识身边常见药材,知道它们的生长环境、药性、药效;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部分劳动技能,培养观察、分析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造力;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悟家乡资源的丰富,增加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从而激发他们研究事物的信心与决心。
首先,立足乡土文化传承。中草药课程建立的最初原因是校领导充分考虑了当地资源和文化环境,西营镇位于济南南部山区,群山林立,是济南市拥有药材最多的乡镇,仅植物药材就有千余种。镇里人熟悉百草,有着丰富的药物学经验,当地也孕育了诸多老中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南营小学尝试设置“中草药校本课程”。在对课程进行跨学科整合的实践探索之后,学生可以通过“中草药歌谣诵读”、“中草药的采集”、“中草药文化探究”等活动了解家乡文化。使学生打开生活视野,从不同方面学习中草药知识,促进乡土文化的保留与传承。
其次,推动国家课程拓展。南营小学试***将该课程打造为国家课程的拓展平台。中草药课程面向三至六年级学生开设,设置系统的总教学目标和阶段性教学目标,自主开发教材,每个年级以主题的形式开展教学,并设有系统的课程评价制度。西营镇南营小学,在国家要求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必修课的前提下,积极考虑把两门课程融合在一起,开发中草药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素质拓展的机会。运用课程综合化的方法不断对课程内容做体系化开发和深化,打破该课程建立初期单一传授药物知识的局限,使国家课程的相关内容在本门课上得到深化和拓展。
最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乡村小学地处山区,有广阔的活动空间,与其把学生禁锢在书本和教室中,不如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近自然。儿童和成人一样,他们所认知的周围世界不是以学科的形式出现,而是以综合的、整体的自然事物或社会现象呈现。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共设九门课程,加上省级地方课和乡土课,多达十几门。就小学生而言,学了这么多课程,念了这么多知识条条块块互相割裂的书本,很难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们加工整理,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4]中草药课程的开设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感知自然地理,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提高自己的劳动技术、社会交往等多项技能,实现自身素质的综合发展。
2.融合不同学科,设计课程内容
目标的制定为内容的安排提供了依据。南营小学课程建设团队在课程内容的深化和拓展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探索,形成了最终方案:课程设置围绕活动主题展开,在每个主题的框架内筛选和整合其他学科内容,逐渐走上了课程综合化的道路(如表1)。在目前的中草药课程中,主要实现了四个学科的有机整合。
(1)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稿)》中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校本课程共占总课时的比例为16%~20%。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南营小学在建设中草药校本课程中,将国家必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其子学科来开发。目前,已经开发了四项较为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分别为野外中草药采集活动、中草药香包制作活动、药膳加工活动、中草药民间故事搜集活动。中草药采集活动与劳动技术教育相结合,中草药香包制作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药膳加工与社区服务相结合,民间故事搜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2)音乐学科的融合。中草药课程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个活动主题的教学设计中,整合了小学音乐课程的相关知识,本主题设计有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为“中草药谚语精选”、第二课时为“中草药歌”、第三课时为“西营中草药赞”。由于在小学一二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了沙锤这一简易乐器,并注重打节拍的训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主动引入沙锤等小型打击乐器,与学生同唱歌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一二年级学到的乐理知识付诸实践,进一步提升个人素质,这一课程设计对一二年级学生的音乐素养起到检测和拓展作用。
(3)历史知识的渗透。中草药课程在开发的过程中,也注重与历史学科的综合。例如,三年级第二学期前两个模块由两大活动主题,八个课时组成。第一主题为“中草药的起源”,分为两个课时:“原始群时代”、“神农尝百草”;第二主题为“医药名人”:分为六个课时开展,依次为“华佗――麻醉散”、“药王孙思邈”、“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扁鹊的传说”、“皇帝的传说”、“医圣张仲景”。学生通过在课外阅读相关书籍,在课上小组汇报的形式,系统学习与中草药相关的历史知识。
(4)品社课程的拓展。品社课程在中草药课程中以隐性融合的方式存在。中小学品社课程是小学高年级的必修课程,其课程设置具有三大基本理念: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核心,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基础,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在中草药课程中,教师积极思考,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合作的平台:在中草药采集活动中,学生之间劳动合作;在药囊香包制作中,小组之间协调分工;在药膳烹饪中,家长与学生沟通交流;在民间故事收集中,学生与社区积极互动。参与这些合作交流活动,学生能始终与同学、班级、学校、家庭、社会保持良好关系,使他们真正在生活中学、在做中学,无形中提高了德育修养,激发了他们的生活热情,这是对纯文本授课的品社课程的深化和拓展。
3.引领多方参与,构建评价体系
南营小学采用跨学科整合的设计思维打造“中草药课程”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不断反思和总结,立足于课程的长期规划和建设。为此,学校构建了一套多方参与的课程评价体系。
首先是学校领导的评价,这一评价贯穿于整个学期。在每学期开学前,中草药课程的指导教师要撰写好本学期的活动预案、活动计划,经过学校领导审核后方可开展活动;在学期中,分管领导通过公开课加强指导检查,关注课堂中教师的组织能力,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发展,监督教师积累学生活动过程的资料或素材,建立综合活动学生档案;在学期结束后,学校领导要审阅授课教师整理的经典案例、特色作业和撰写的课程论文。学校领导通过整个学期的监督和评价来筛选课程内容,不断修正和完善新学期的课程内容。其次是师生互评,这方面的评价主要集中于每个主题的教学结束之后。依据是学校编制的“学生自我评价单”,该评价单分为七部分“活动参与”、“体验获得”、“方法运用”、“能力发展”、“学生反思”、“小组评语”、“教师评语”。前四部分共设置17个标准,每个标准都有相应的分数,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给自己打分即可;后三个部分,属于开放性的评价,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学校课程建设团队,通过学生的打分和评语,进一步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修正新的活动主题。最后是校外专家的评价。一方面,南营小学聘请当地优秀中医作为课程顾问,为中草药课程建设提供思路;另一方面,南营小学积极寻求高校专家的指导,希望通过专家的观察与评价发现不足,为校本课程长远的规划和发展提供保障。
三、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启示
济南市西营镇南营小学中草药课程资源还没有达到精细化开发的程度。但是,学校扎根西营镇独特的乡村环境来建设本门课程,已经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通过现有成果,我们深刻体会到“跨学科整合”是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1.制定长期规划,打造课程特色
采用跨学科整合的设计思路建设校本课程之前,乡村小学需要制定长期规划,这是本门课程资源进行有序深化和拓展的保障。校本课程建设不能一蹴而就,要经过一个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综合、从粗略到精细的过程。
学校立足于自身实际,制定校本课程建设的长期规划。首先,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团队。乡村教师资源缺乏,校本课程开发不能仅仅依托个人力量,需要教师群策群力。课程开发团队建设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专业教师的参与、校外专家的指导,还要充分考虑到课程的传承性,使本门课程的师资能够长期保留,并不断得到建设和完善。其次,要规划课程开发的阶段性目标和实施策略。南营小学将校本课程建设规划为三个较为合理的阶段:第一阶段为2008~2009年是中草药课程的探索建立阶段,主要目标是打造单一科目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中草药课程;第二阶段为2009~2013年处在课程的规范实施阶段,主要目标是建立和完善活动课程,规范主题教学,做好课程计划、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第三阶段为2013年至今,主要目标在于保留经典活动,建立课程的主体框架,并尝试以跨学科整合的方式,拓宽课程内容,做好校本课程的长期建设。
2.有机整合资源,深化课程内容
乡村小学采用跨学科整合的思维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是一条可行性的路径,但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要认真考虑整合哪些资源,如何整合的问题。
跨学科课程整合,绝不是机械拼盘――将学校任意几门学科的课程内容拼凑在一起。一门优秀的校本课程应该充分整合资源,深化内容。南营小学的中草药课程融合了音乐、品社、综合实践活动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但这种融合并非机械整合,而是保持了多门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比如,目前南营小学的中草药课程将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为子学科,把中草药课程本身规划为音乐和品社的拓展学科,将来进一步精细化设计之后,中草药课程也完全可以将自身设计为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拓展学科。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始终要以学校为本位,学校要积极考虑在现实条件下建立自己的课程体系,而不是对国家课程全盘照搬、机械实施。倘若,乡村小学能够找到一门课程作为彰显自身特色的平台,并以此为焦点,进行课程的有机整合和规划,学校课程建设将不再是难题。
3.完善评价方案,促进学生发展
学校采用跨学科整合的思路建设校本课程,离不开完备的评价方案。由于各校的特点、情况不同,校本课程评价方案的制定不可能有统一标准,而是要因校而异,采取适合本校特点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但是,无论采取何种评价方案,校本课程开发离不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的制定,要综合考虑评价对象的全面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标准的差异性,评价活动的及时性和全程性”[5]。南营小学首先遵循了三个基本评价原则:注重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的统一,注重描述性和等级性评价的统一,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与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其次,在评价主体方面作了规划,学校领导参与课程评价,主要通过开学伊始的材料验收,与学期期中之后至期末前一个月的校本课程公开课两个环节来监督;学生在进行完每个活动主题之后进行自我评价;授课教师制定了课程评价单,在每次活动主题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打分,并为每位学生写评语;学校还组建了由校领导和专业教师、家长组成的7~8人校本课程评委会,通过每学期的公开课展示对本门课程做出评价。再次,在评价标准方面,学校根据课程中的活动内容设计标准,并通过打分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
总之,乡村小学的校本课程建设应该是学校为解决自身的教育问题,根据国家或地方课程实施纲要的基本精神,结合现实条件,以学校师生为主体进行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3]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课题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2014)[Z].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