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篇1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以生产力为起点,当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原来的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迫使生产关系作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正如马克思所言:“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包括“(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3)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因此,改变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从调整所有制结构入手。我国确立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而只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实际状况出发。中国***人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具体实际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最终选择了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有效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多元化的混合经济而不是一元化的经济,与此相适应也必然要求所有制形式呈现出多元化而非单一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共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发展市场经济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就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角度来看,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抑制市场经济弊端的物质基础。由于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因此,要使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就必须使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而要使宏观调控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因为,公有制经济是宏观调控的坚强后盾。可见,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要求***府必须掌握一定的经济实力、保持一定数量的国有经济,只有这样***府才能克服市场失效、纠正市场偏差。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体现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特征,正如所说的那样:“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就非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角度来看,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其一,在市场经济中,交换应是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生产要素的让渡与转移,没有多元的产权主体,就不能形成真正的交换,也就不能形成真正的市场。其二,市场经济对市场主体有着独特的要求:***的经济实体,以市场信号为导向,以利润最大化为动力,机制灵活、决策适时、应变能力强。因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是不可能形成市场经济的,适应上述要求的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具有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总而言之,“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努力增强公有制经济的实力,又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
为此,中国***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由最初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要补充调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最初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一项长期方针,调整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再到强调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22因此,不断完善和发展这项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败。”23如果从1992年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算起,到2000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正式运行不到十年,就使中国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伴随的新的经济组织和利益群体。”“1992年私营企业的户数和私营企业主人数是13.96万户和30.0万人,到了2000年私营企业的户数和私营企业主人数是176.18万户和395.3万人。”带来这一重大变化的是市场经济,在自由竞争、优胜劣汰这种机制的作用下,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客观地说,这种局面已经超出了仅仅把市场经济当作一种发展社会主义手段来认识的解释范围。它使执******陷入了两难的选择:如果恪守社会主义原创理论,就需遏制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弱化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比重,其实质是限制市场机制的作用;如果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就需承认市场经济对社会经济关系调整的合理性,从***治层面认同新崛起的发展生产力的社会群体,把其中的先进分子纳入执******的队伍,其实质是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到底。市场经济是中国***人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摸索出来的最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源配置方式,当然不可能因社会阶层的变化而放弃市场经济,使得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改革中途转向。以为代表的中国***人,不是从否定市场经济出发来化解这种两难的选择,而是通过调整***的性质和宗旨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中共十六大把***的性质由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调整为既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把***的宗旨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拓展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形式上看,中国***对***的性质和***的宗旨的新表述,回答了当代条件下社会主义执******的建设问题;但从深层次上来看,执******作为上层建筑的主导力量,这一新的表述显然是对经济基础出现重大变化后的反映。就此而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坚持市场经济的结果。为此,中共十六大在全面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对民营企业家等新兴社会阶层的地位做出了新的判断: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并进一步强调:“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27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以及由它所决定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又共同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形式。市场经济的确立,带来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和社会阶层的变化,必然要求社会产品的分配方式做出相应的改变。为适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中共十五大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一方面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现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另一方面“实行按劳分配,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28市场经济的两大运行机制自由竞争、优胜劣汰,首先要求劳动者能够自由运用自身的劳动能力参与经济活动,还要求市场能够根据劳动者能力及其贡献进行成果分配。而按劳分配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具有以劳动为尺度的经济平等关系,它的真正实现要求两个前提条件的存在:一是每一个劳动者都拥有自身的劳动权并且拥有对劳动岗位的选择权;二是社会的分配建立在以劳动为尺度的社会平等基础之上。显然,市场经济所提供的正是这样的经济环境,自由竞争允许拥有自身劳动权的劳动者对劳动岗位进行选择;优胜劣汰保证社会分配体现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及其对经济的贡献。就此而言,市场经济需要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也需要市场经济,双方是自然一致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还要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主要是因为完善和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对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调动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就必须依据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中的贡献取得报酬,不然,要素所有者宁可闲置其要素,也不会让他人无偿使用。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就是对具有稀缺性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而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的关键在于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即生产要素能够依据各自的贡献取得报酬。由此看来,按生产要素分配强化了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功能。总之,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之所以能够很好的解决我国当前分配领域的众多问题,不仅是因为这一制度适应了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更重要的是这一分配制度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正如所言:“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不能再搞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根本的还是要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如果我们对市场经济的理解仅仅局限在生产力或生产关系方面,那么我们不仅没有完全理解市场经济,更不可能敏锐地抓住当前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确,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各种资源参与经济发展,促使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体现出生产力性质;而“优胜劣汰”机制,带来了社会阶层的迅速变化,要求生产关系做出相应调整,具有生产关系特征。但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两大运行机制,双方联系紧密,互为因果;不仅“自由竞争”导致“优胜劣汰”,而且“优胜劣汰”促进“自由竞争”,既不能放弃“自由竞争”也不能取消“优胜劣汰”。为了保证“自由竞争”之“自由”的实现,就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每个人所拥有的基本权利,规范人们参与竞争的基本规则,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上层建筑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能够运用民主***治原则,制定合理的法制体系,使“自由竞争”有序运行。为了缩小“优胜劣汰”之“优劣”的差别,首先,必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保证竞争中失败者的基本生存条件,缓解社会因贫富差距所导致的社会冲突。其次,必须建立公平的教育体系,通过提供越来越多的受教育机会,使人们获得发展自身能力的条件,以此缩小能力水平方面的差距,从源头上影响或改变优胜劣汰”之“优劣”的过分悬殊。市场经济的原创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完成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逐步确立了民主***治体系、法制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教育体系基本上适应了国内市场经济的实践要求。然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由竞争”并没有真正实现竞争中的“自由”,“优胜劣汰”所造成的两极分化趋势也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实现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必须运用上层建筑的主导力量对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四大体系进行改造和创新,以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治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协商民主建设。注重协商民主,不是取消票决民主。我们不否认西方的选举民主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绝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治制度模式,我们要在积极借鉴人类***治文明有益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把***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的实效性。”协商民主这一民主形式不仅赋予每一个个体参与***治生活的权利,更使得每一个社会群体的意愿都能通过协商得以彰显,过程是人民的公平广泛参与、结果是不同群体利益的共同体现。建立在这一民主制度之上的法律及相关上层建筑,将既保证自由竞争的实现,又能彰显每一个经济主体的权益。
在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增加道德约束内容。法制是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道德是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对市场主体的行为不仅要依靠法制来规范,还要依靠道德来约束。法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依托,没有健全的法制体系,市场经济就不能有序运行。道德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思想行为规范,没有道德、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正如所言:“为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同时也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在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应该说市场经济也存在公平正义,但必须明白这种公平正义是经济上的公平正义: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并根据每个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来分配经济成果。经济上的公平正义解决的是个人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公平,彰显的是经济成果分配的正义,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维护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和经济发展的效率。社会的公平正义解决的是人们多方面需求的平等问题,是更广泛意义上的公平正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两大运行机制,依靠维护经济的公平正义,带来了经济的高效率,促进了生产力快速发展,却无法完全保证每一个人生存和发展权利都能得到有效维护。因为,“每个人的自由竞争”无视人们在先天禀赋和后天际遇方面的差别,让不同等的人遵循同一规则,其结果肯定是不平等。正如马克思所言:“这种平等的权利,对不同等的劳动来说是不平等的权利。”
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不仅要保障每个人的生存权利,还要保障每个人的发展权利,把“每个人的自由竞争”转变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竞争需要同一衡量尺度,发展却是因人而异,所有个体都能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这就要求***府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后进地区、弱势群体加大扶植力度,不仅保障其基本生存权利,而且为其发展创造条件。换而言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依靠市场经济两大运行机制进行资源配置,还要依靠***府的有效调控,实现市场和***府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有机统一,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创造条件。在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提升教育公平的地位。教育是一种基础性产业,“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通过教育公平提升每个劳动者的能力,以缩小劳动者个人能力的差别,从源头上扼制优劣的过分拉大,以保证社会贫富差距不至于过分悬殊。这样就不难理解,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一重要论断。当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完备的教育体系,社会成员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劳动能力更为接近,但两级分化程度却有增无减,这表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实现竞争机制的扬长避短,其原因在于在私有制条件下市场经济至少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生产效益单项流入生产资料所有者手中,必然拉大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二是雇佣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各自不同的劳动条件,又使他们不可能平等地投入竞争。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公平教育体系的建设,能够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因为“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级分化。”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改革
中***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5—0117—0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呢,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在论述这个问题时,都是以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中的概括作为理论根据。我们认为,“正处”的概括是用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来替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大家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普遍地存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形态中,既存在于以敌我矛盾为主的社会形态中,又存在于以人民内部矛盾为主的社会形态中。这两个矛盾是组成人类社会的决定性的因素。无此矛盾,就没有人和人的社会。人和动物,人类社会和动物群体之间的本质区别也就体现在这里。这两个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发展,规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一天,它们就存在一天。因此,我们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所反映的是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形态的共同的、一般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概括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未尝不可。因为它们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当然也可以看做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过这种概括,一般地说,只能反映、说明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人类社会某些共同的、一般的东西,不能反映、说明社会主义社会自身所固有的本质和特征,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别的什么社会。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任何社会形态都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马克思恩格斯就是依据这一原则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他们在剖析资本主义时,不是只停留在对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上,而是着重地分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具体的特殊的表现。这样,马克思恩格斯既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又科学地概括了资本主义社会自身所固有的基本矛盾,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的本质。恩格斯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的矛盾。这个矛盾“已经包含着现代一切冲突的萌芽。”我们只有在把握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同时,又把握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才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不可避免地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同样,也只有把这个原则应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研究中,才能揭示社会主义社会自身所固有的特殊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我们经常这样问自己: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到社会主义社会,会不会像它运动到资本主义社会那样,也以一种具体的特殊的形式表现出来呢?社会主义社会是否有它自身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呢?能不能像恩格斯表述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那样,用科学的精练语言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表述出来呢?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我们认为,***的所概括的“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就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具体的特殊的表现形式,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最初表述。这个表述在文字上虽然不够准确,但是从它所表述的基本思想说来则是完全正确的。这个表述肯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肯定了***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了,肯定了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的中心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十一届六中全会又把这个基本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概括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它吸取了的成果。又比的概括更为准确。我们认为只有把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确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才标志着我们已经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理由如下:
这个基本矛盾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社会主义社会是消灭了剥削阶级及其剥削制度、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在于它能够提供极大丰富的物质产品和健康高尚的精神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可是由于历史的、***治的、认识的等原因,中国社会生产力还很不发达。我们搞了近三十年的社会主义,截至1978年,工人的每月平均工资只有四十五元,社员一个工分只合一毛钱,有的甚至只合几分钱。据报载,直到1982年,安徽宣城地区农民的年收入仅74元。劳动一天只挣到两角钱。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目的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又不发达,社会生产落后,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样就发生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具体表现。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这个基本矛盾揭示了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矛盾的一方,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矛盾的另一方,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在这里,人民既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求者、消费者,又是社会生产的主体、承担者。这就是说,人民生产,人民享用。人民创造的财富,第一归人民,第二归国家,而归国家的那一部分,最终还是用之于民。这种人民生产为人民的直接一致性,充分说明了我国社会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少数人的私利,而是为了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一句话,就是为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就叫做社会主义。***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治问题。
这个矛盾是我国社会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总根源。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诸如三农问题、医改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腐败问题、道德严重滑坡问题、央企改革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科技问题、稳定问题、调动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等等问题,都是在这个基本矛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这些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都取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基本矛盾的解决。如果社会生产发展了,国民经济增长了。人民富裕了,其他许多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反之,如果这个基本矛盾得不到较好的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这一情况就足以说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产生、发展的基础和总根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这个矛盾存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非到这一过程完结之日,是不会消失的。从时间上讲,不只一百年,两百年,甚至还要更长一些。我们***在社会主义社会所进行的一切工作和一切斗争,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解决这个基本矛盾的。解决这个基本矛盾的过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就是从“事实上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走向“够格”的社会主义的过程。
这个基本矛盾是我们***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的客观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就是根据对于中国实际情况和对这个基本矛盾的认识,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就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通过改革开放,消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某些方面和环节,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科学管理方法和资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文化,使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生活不断得到提高,从而进一步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基于以上简析,我们认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理论上是站得住脚的。这一矛盾,既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又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反映。我们只有把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才能够科学地说明社会主义中国历史进程的客观必然性。
这个概括是否只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呢?它是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有的现象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可以肯定在所有发展中国家搞社会主义,都会出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且是基本矛盾。因为,这些国家同中国有相同的遭遇。过去,我们都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掠夺和剥削,社会生产力不发展,国民经济不发达,科学技术落后,人民贫困,这种国情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搞社会主义,就一定会出现上述基本矛盾,这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尽管在不同的国家对这个矛盾的概括有所不同,表述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其实质仍然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上述概括是否适用于资本主义国家呢?我们认为,基本上也是适用的。所谓基本上适用,就是说,在资本主义国家搞社会主义,在一定时间内和某种程度上,同样也会出现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情况。只是由于资本主义发达程度不同,这一基本矛盾的表现有所不同罢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也可分高、中、低三种类型。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中,这一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作用范围、作用时间都会有所不同。但是,不管怎样特殊,它总是要起作用的。拿美、英等国来讲,占人口中的绝大多数的还是工人、低收入者和失业者,腰缠万贯的富有者毕竟是少数,这是其一。其二,这些国家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比较高。因此,在这些国家搞社会主义,人民会在较高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产生出更高的物质文化需要。可是,由于***成功后出现的种种原因,在旧的社会秩序、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已被废除,而新的社会秩序、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尚未建立之际,不可能马上生产出极大丰富的物质产品,更不可能及时地生产出健康高尚的精神产品。这样,在一定时间内,就会出现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民在原来较高的生活水平基础上产生的更高的物质文化需要。当然这种“不能满足”与由于社会生产落后而引起的“不能满足”是有着很大差别的。
总之,上述概括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有的现象。它具有普遍的国际意义。
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怎样概括,怎样表述是一个学术问题,可以进一步探索,研讨。这里必须指出,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以无产阶级理论家的气魄,突破斯大林的框框,在理论上肯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对这些矛盾从性质上和作用上做了精辟的论述。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这个科学概念,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社会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明确指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治生活中的主题,并对这些问题做了十分有益的探索。的这些独创性的见地,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重大发展。
二、中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如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基本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发展社会生产。而要发展社会生产,就必须进行改革。因为旧的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
所谓改革,从过去和现在的情况看来,主要是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体制转换问题、利益调整问题和观念更新问题。问题就是矛盾。说得具体些,就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就是解决分配不公、贫困和富裕的矛盾;就是解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矛盾、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矛盾、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矛盾。说到底,就是解决我们的认识——理论观点、方针***策、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之间的矛盾。再讲得具体些,这个矛盾就表现为一些人比较正确地反映客观规律同一些人比较不正确地反映客观规律的矛盾,即正确和错误、革新和保守的矛盾。自觉地解决这些矛盾,或者说,根据对于矛盾的认识,自觉地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某些已经过了时的、不适合生产力发展和限制人们积极性发挥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革。
现在,大家都清楚地看到,上述矛盾是大量地、普遍地存在于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还会日益突出起来,有的甚至有些激化。这些矛盾都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在大规模的急风暴式的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之后,敌我矛盾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主要矛盾。这个时候,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就成为我国***治生活中的主题了。因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人民积极性的发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要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这样讲,绝不是危言耸听。这个问题,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明确地提出来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应该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我国***治生活中的主题了。所谓“主题”,就是说在***治生活中是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的因素。用哲学的话语来说,就是应该把人民内部矛盾看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就能把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带动起来。这些年来,***和***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农民收入,连续几年提高企业退休员工的退休金,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以及大力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所有这些重大措施,都是为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
怎样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呢?说到底,还是要靠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社会生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我们认为,从客观存在着的诸多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当然人民内部矛盾是主要矛盾。如果我们从实际工作这个层面来看,改革就是主要矛盾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实际工作也是方方面面、千头万绪的,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矛盾的。实际工作就是由各种不同矛盾组成的一个复杂统一体。但是,其中总有一项是中心工作,中心任务,或者说,总有一个主要环节。从***和***府的方针***策和实践活动来看,中心工作,主要环节,就是改革。我们之所以把改革看成是实际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原因是:
一,主要矛盾是改革的实质内容,改革是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更是主要矛盾在实际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抓改革,不仅意味着抓住了主要矛盾,而且意味着在动手解决主要矛盾。改革是主要矛盾和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的一致体。
二,如上所述,实际工作千头万绪,这些“头”和“绪”,又是相互矛盾的。在这些矛盾构成的实际工作中,改革的地位和作用最为重要。抓住了改革,在实际工作中就分清了主次轻重缓急。抓住了改革又善于改革,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一盘棋就走活了;反之,就会造成全盘败局,就是死路一条。30多年来,我们之所以取得了胜利,创造了奇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国际威望,无一不是改革的结果。30多年的实践反复证明:哪里敢于又善于进行符合客观实际和人民愿望的改革,哪里的气氛就热烈高涨,群众的干劲就大,工作就有创造性,经济就能迅速发展。全国是这样,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工作也是这样。
三,从总体上来看,社会主义就是一个不断改革的社会。1890年8月21日,恩格斯在致奥托·伯尼克的信中写道:“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应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改革中解决矛盾,在解决矛盾中深化改革,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每循环一次的内容,都会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一些,更加成熟一些。
我们就是基于以上的认识,把改革看做实际工作中的主要矛盾。
当然,我们所说的改革,决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改变,是社会主义根本性质的改变;恰恰相反,而是社会主义的质的不断积累、扩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人们已经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显示出来的巨大的优越性,但它还不完善、不健全、不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在深化改革中才能逐步走向完善,走向健全,走向成熟。
现在有些人认为,改革已经搞了三十多年了,应该改得差不多了吧。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从全国的情况来看,改革的进展是不平衡的,有些棘手的问题还没得到解决,新的规章制度也未完全建立起来。改革不是差不多了,而是需要进一步深化。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通过改革而得到解决,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辩证规律。
同样,怎样看待改革也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然的话,也会犯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篇3
【摘 要 题】理论探讨
【关 键 词】***/主要矛盾/根本任务/贡献
【 正 文】
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以此来确定某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根本任务,事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由于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只提供了一些认识的原则和方法;***同志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和建设的实践,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理论,但在实践中也有较大失误;***同志则在总结社会主义事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马恩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方***原则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具体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但是,他们对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揭示,对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提供了重要的方***原则。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指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P80)在致帕·瓦·安年科夫的信中马克思又指出:“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P532)“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相应的***治国家。”(P532)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人类社会一切经济形态、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社会制度演化的根源,“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P532)。因此,研究人类社会的历史,必须同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加以系统分析。
第二,从分析社会基本矛盾入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首先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桔。那时社会***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P32-33)。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是我们认识和把握某一社会形式主要矛盾的根本方法和理论基础。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两者之间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抽象和具体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是从各个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中概括出来的,它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而社会主要矛盾则是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某一阶段的集中表现,对某一阶段社会的发展起支配和决定作用。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决定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特点,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为指导,具体而深入地研究某一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补充、丰富和发展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而不至于使它成为枯槁和僵死的东西。
第四,马克思恩格斯指明了正确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方向,那就是要***和发展生产力。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他们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P33)。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他们阐述了一条总的原则:“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生产力全部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P33)。
二 列宁、斯大林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理论上的贡献
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家和理论家,列宁不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且在社会主义***和建设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理论。
首先,列宁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基本矛盾范畴,但是,他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作过多次概括。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书中,在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得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结论时,列宁指出:他们“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即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P(6,8)。把思想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这两个归结的实质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篇4
深入研究***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矛盾问题的理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来自全国理论界的100多位专家学者重温***的光辉著作,研究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路。
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历史地位。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详细阐明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有学者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不仅在***哲学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首次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揭示,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石。
我认为,这篇不朽的文献经历了实践的检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奠基之作。对我们现在以及未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理论贡献在于: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为辩证地发展地看待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石;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敌我矛盾同人民内部矛盾的区别;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民主***治建设指明了方向;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规律和基本道路,对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示。有人说,今天的人民内部矛盾同五十年前的人民内部矛盾,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如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等,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仍然适用。
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矛盾。
和谐是动态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要促进社会和谐则需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要特别注意通过深化改革,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正确认识和协调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要注重从分配制度上化解矛盾,从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上化解矛盾,从文化资源的合理搭配上化解矛盾。
四、我国社会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上作出了重大历史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我们国家虽仍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但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我们仍旧在不断根具现况不断调整解决。
判断现状的依据:
第一,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比如,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国仍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一定要准确地把握这种不断变化的特点,并根据这个变化来不断解决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第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这个变化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阶段中发生的变化,只反映了当前时期社会矛盾运动的内涵和形式发生了变化,不足以说明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发生了变化,因此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本身发生了变化。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篇5
***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论断,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是在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中逐步深化的,是随着对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特殊性认识的深化而逐步深化的。
任何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社会主义本质及其属性在不断发展,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
所谓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它是事物本身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是由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决定的。组成事物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是事物本质存在的客观基础,一事物和他事物的本质区别是由事物的各个特殊组成要素及其关系结构决定的。一般来说,本质和规律、必然性是属于同一层次的范畴。***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考察这一重大理论成果形成的过程可以看出,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随着对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特殊性认识的深化而逐步深化的。
对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认识
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是在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中逐步深化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主要是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矛盾运动本质上来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所以当时我们大体上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本质属性,把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人民民主作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本质属性。但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还没有充分展开,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主要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有关论述特别是从《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等著作中来寻找理论根据和作出理论判断的,而不是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来进行分析和得出结论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逐步展开,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再仅仅停留在本本上。比如,我们逐步认识到:计划经济并非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本质属性;公有制与按劳分配各有多种实现形式,至于哪一种实现形式更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更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仅是理论问题,而且是应由实践来回答的现实问题。同时,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人民民主的认识,也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民主***治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对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继续进行不懈探索。***同志提出,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问题。1992年,***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认识主要是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本质来概括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反映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关系实现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显著特征。作出上述理论概括的实践基础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依然会存在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那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改革***生产力,所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生产力的历史任务。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从社会形态方面发展到生产方式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论述,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特殊性的认识
从***的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进入了新的时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实践日益丰富、广泛、深刻,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也逐步在社会基本矛盾特殊性、社会主要矛盾特殊性、社会结构矛盾特殊性等不同层次的一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新认识,体现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特殊性的深刻把握。
关于社会基本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表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种基本矛盾的特殊性在于它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改革来解决。1980年,我国改革从农村开始起步,1984年改革的重点逐渐转入城市,随后展开了全面改革。当前,我们仍在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改革虽然体现出某种***的性质,但这种***是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完善的过程,并不表现为剧烈的大和对抗。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表现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自然而又自觉的历史过程。这是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最深刻的内在根据。
关于社会主要矛盾。人类自有阶级以来,社会的主要矛盾有时表现为阶级矛盾,有时表现为阶级矛盾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民族矛盾或宗教矛盾。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的明确提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重要论断没有坚持下去。***的十二大之后,我们***对这一问题又作了比较准确的表述,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其他矛盾应当在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同时加以解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特殊性。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依循的主要原则一是发展生产、二是共同富裕,其中共同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基础条件。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就存在于社会主要矛盾特殊性的一定关系中。
关于社会结构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结构主要表现为阶级结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由阶级剥削和阶级对立所造成的对抗和冲突。新中国的成立,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作为完整的剥削阶级已不存在。虽然社会还存在着一定的阶级差别,社会结构也划分为不同利益的各种阶层,但是这种阶级差别和阶层差异之间的矛盾已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我们***在上世纪50年代就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强调以民主的方式、以“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以和风细雨的方式来解决这些矛盾;同时提出要努力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治局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社会结构的核心是社会阶层结构,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特殊性。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不仅有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还有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人民内部矛盾更多地表现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因此,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不仅在实践中明显地表现出来,而且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矛盾特殊性的一定关系中。这就要求我们深刻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社会主义本质及其属性也在不断发展
事物的本质与其现象相比,相对地比较稳定,但它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按照列宁的说法,不但现象是短暂的、运动的、流逝的、只是被假定的界限所划分的,而且事物的本质也是如此。本质在自己的发展中,转化为自身矛盾的多种多样的联系。这种联系包括对象内部和对象之间本质的和非本质的、稳定的和不稳定的、重复的和不重复的、一般的和特殊的联系和关系。因而,人们对事物本质包括本质属性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
社会和谐这一概念,可以表达某种社会理想,也可以表达某种对象的本质属性。就概念本身的规定性来说,它是不同历史关系的产物,所以,只有把它置于这些关系内并在一定历史关系中才具有充分的意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本质在一定历史关系中的表现。社会和谐是人类自古以来追求的社会理想,但已往由于种种历史条件的限制,这种社会理想无法转变为现实。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使和谐社会由空想变为现实,社会和谐有了一定的历史关系的根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从应然可能向现实可能转化的持续过程。它具有现实可能性,合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现实中有充分根据并具备了由可能转变为现实的必要条件。这些必要条件包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所需要的经济、***治、文化、社会等基本条件。社会和谐的实现程度,取决于这些基本条件所形成的一定历史关系。这种历史关系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本质也是不断发展的;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社会结构矛盾特殊性所形成的历史关系中,也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逐步深入而不断发展的。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篇6
【关键词】矛盾;物质基础;发展
【中***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0351(2012)03—0059—04
一、坚实基础的经典论述
在2010年9月中共中央***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时,***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眼于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更加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特别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我们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充分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对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的基础性意义。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问题成堆,诸如落实***策、知青返城问题等急需解决。***汲取历史经验教训,针对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提出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和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从根本上妥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1]182“从根本上说,手头东西多了,我们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就立于主动地位。”[2]377在世纪之交,***多次指出:“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3]16国家的统一、稳定和强大,是我们解决国内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前提和基础。发展是解决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抓住和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来带动全局。在新的世纪,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
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意义,是基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实际。现阶段我国经济、***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解决这个矛盾,最根本的是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中国的总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途径。”[4]214
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意义,是基于矛盾表现的重点。人民内部矛盾当然表现在经济、***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但更为大量地表现为利益矛盾,尤其是涉及到经济利益,诸如劳方资方、贫富悬殊、地区差异、城乡差别、效率公平、分配不公、就业失业等新的矛盾。这些矛盾表现在不同经济成分之间和各种经济成分内部,贯穿于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特别是劳资矛盾、分配不公、失业就业、贫富悬殊等成为当前人民内部矛盾中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经济利益矛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主要依靠经济办法来解决。***指出,解决这些矛盾,“***治工作是要做的,而且是要好好地做。但是,***治工作要落实到经济上面,”[1]195不重视物质利益不行。“***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1]146***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论述比较侧重于***治方面,对经济领域的矛盾及用经济方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认识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实践证明,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的最大需求,完全离开物质利益去认识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仅仅依靠单纯的和空洞的说教来处理人民内部的诸多矛盾问题,是不
能真正收到良好效果的。不能笼统地把人民内部矛盾都归结为思想是非矛盾,不能简单地认为“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唯一方法,必须重视用经济的手段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得失矛盾。
二、坚实基础的全面作用
经济社会发展对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具有基础性作用。
第一,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足是诸多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根源。当前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发生的原因,从根本上来看,还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导致各种利益的冲突较为普遍。***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少数人闹事”部分中谈到:“一九五六年,在个别地方发生了少数工人学生罢工罢课的事件。这些人闹事的直接的原因,是有一些物质上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5]236。当前一些地方的重大事件,几乎全部是为了经济利益问题,诸如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策的限制,各类群体的利益诉求难以得到完全满足。***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重心是放在***治思想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上,而对物质利益这个产生人民内部矛盾的最根本的原因研究不够。忽视利益矛盾和利益分析,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没有在实践中真正落实的一条重要原因。当然,这也不是说社会发展水平高就没矛盾了。穷有穷的问题,富有富的问题,如同***在晚年所指出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6]1364但是,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上,矛盾的表现不一样,解决的方法也不一样。
第二,生产力发展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提供基本支持。加快经济发展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治本之策。经济搞不上去,一切都无从谈起。经济发展了,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为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发展了,还能增强人们的信心,从而稳定人心,进而稳定社会。老百姓腰包鼓了,怨气就少一些,文明程度就高一些,社会矛盾发生率就会降低。目前我国综合国力大为增强,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从整个国家看,统筹协调各种差别、利益的经济能力提高了,解决社会矛盾的回旋余地增大了。
需要指出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并不必然导致人民内部矛盾自然而然地解决,生产力的发展与人民内部矛盾的缓和也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性。运用发展的基础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要有有效的相关***策。
要增加民生投入。发展的物质成果究竟多少用于投入再生产,多少用于投入民生,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过去经济发展基础差,社会财富较多地投入到再生产方面。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经济中投资主体的变化,社会财富就要更多地用于改善民生。今天民生方面的矛盾比较突出,需要引起重视。当前中国***府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占gdp的比重,无论从自身的需要,还是与国际比较来看,都严重偏低。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发展成果更多地落实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 重视用经济办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府要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向低收入阶层倾斜,确保低收入阶层的最低生活保障,突出解决失业、医疗、养老保障问题,加大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
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目前人民内部一个突出的矛盾是利益分配不均问题。许多人民内部矛盾,表面上是由于各种诉求没有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而引发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各种利益之间的博弈和冲突。
在共享成果方面,要致力于社会公平。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证明,社会成员之间、地区之间贫富差距过大,就会引发民族矛盾、地区矛盾、阶级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就会出大乱子。因此,收入分配差距和地区差距扩大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当前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既要着重解决初次分配非正常收入造成的差距,还要着重解决再分配的社会公平保障,建立公正的收入分配体制。需要以公平为原则,加大***府调控力度,通过经济立法、经济***策,运用税收、金融、行***等调节干预手段,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采取切实措施保证低收入居民的保障性收入,解
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部分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调节收入,缩小贫富差距,总的原则应该是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当然,公平也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把社会分化、社会差别控制在适度的范围。
在共享成果方面,要致力于统筹兼顾。人民内部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局部和暂时的矛盾,我们***历来强调要采取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在《论十大关系》中,***说:“国家和工厂,国家和工人,工厂和工人,国家和合作社,国家和农民,合作社和农民,都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5]30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专列一节“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说:“这里所说的统筹兼顾,是指对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5]227 - 228***指出,无论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少数民族问题,以及其他各项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统筹兼顾这一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在新的历史时期,***也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是统一的,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是统一的。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1]175解决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不是抹煞其中任何一方相对***的利益,而是在保证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条件下,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使各方面利益协调发展相得益彰。***指出:“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7]706
三、坚实基础的辩证思维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要充分发挥发展的物质基础作用。过去如此,今后还要坚持这样的方针。处理矛盾的辩证法是,主要矛盾决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影响和制约,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必须与解决我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相统一,并服从服务于主要矛盾的解决。我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根本办法就是发展。《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8]652因此,***就扎实做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工作提出四点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要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不断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打牢物质基础。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为解决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创造有利的条件。
人民内部矛盾既有思想是非矛盾,又有利益得失矛盾,还有差异互补矛盾。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是一个由许多矛盾构成的多层次、多领域、多类型的纵横交错的复杂系统,这些矛盾分别在经济、***治、意识等领域表现出来。因而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处理矛盾的手段不能简单化,更不能单打一。解决这种矛盾就要运用综合的方法,包括利益调节、说服教育和民主法制的方法等,而不仅仅是依靠经济发展奠定雄厚物质基础这一种方法。
在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注意各种手段综合协调地运用。对于各种矛盾,要区分不同情况,通过改革和发展,通过加强思想***治工作,通过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教育等各种手段,妥善加以解决。***在三十三次***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责任,创新机制,统筹兼顾,落实措施,认真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不断提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和水平,扎实做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各项工作。***提出的四点要求包括:一是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要强化***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
,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坚持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制定***策、部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各项决策符合客观实际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二是注重维护群众权益。要健全***和***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到社会管理各领域和全过程,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依法保护群众权益。三是注重做好群众工作。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和国家方针***策宣传教育,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及时了解群众心声和实际需求。四是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管理发展变化,积极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健全民主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建设,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这四点要求,既突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又体现了全面性和协调性。
参考文献:
[1]***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文集:第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年谱(1975 - 1997):下 [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篇7
一、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是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提出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发展到今天,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又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而且一些问题和矛盾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解决。有人说,改革开放近30年,成绩那么大,为什么问题和矛盾又会那么多呢?这就要辩证地看问题。***90年代初就讲过,现在看来,发展起来了的问题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发展起来,问题反而多了,这就是辩证法。这叫做“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矛盾”。比如,贫富差距和贫困问题。改革开放至今,贫困率从31%下降到1.8%,绝大多数人解决了温饱,达到了小康,贫困人数大规模减少,贫困人口绝对数很少了,但贫富差距拉开了,贫困问题相对突出了。
***还有一句话,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比解决发展的问题还难。辩证法就是如此,事物的辩证法并不像人们主观想象那么简单。打天下难,但坐天下比打天下还难。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如果不解决,就会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要实现“五统筹”。“五统筹”针对的就是五对矛盾,即城乡之间的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社会之间的矛盾、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一方面,发展起来了,有了基础和条件,所以要构建和谐社会;另一方面,有问题、有矛盾,而且因为问题多了、矛盾多了,需要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也就是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所以要构建和谐社会。
总之,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旧的问题和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和矛盾。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也只有靠更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不能简单地把问题和矛盾归咎于改革和发展,存在这些问题和矛盾,恰恰是因为改革和发展不够深入。因此,只有深化改革,加大发展力度,才能解决好发展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解决好发展问题。而要进一步发展,必须破除阻碍发展的种种障碍和弊端,这就要深化改革。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这就必须清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积极推进改革,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不断发展,只有发展,才能逐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有效地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第一,和谐与矛盾。
最近,有一种说法,认为哲学思想是斗争哲学,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是和谐哲学。斗争哲学是错误的,和谐哲学是正确的。这种说法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意,又不符合实际情况。这里首先有一个把哲学思想同本人晚年在哲学认识上的失误区别开来的问题。哲学思想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成果。而本人晚年在哲学认识上是有偏颇的,但并不能由此而否定哲学思想。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它们的哲学基础也是一脉相承的。既然具有一脉相承的理论来源和哲学基础,那么,把它们对立起来,割裂开来,是不适当的。我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
对立统一观点客观地反映了对立统一规律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辩证关系。在《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这两篇文章里,把对立统一规律作了中国化的解释,概括为矛盾规律,把对立统一观点概括为矛盾观点。对立统一观点,即矛盾观点告诉我们:第一,世界充满了矛盾。没有矛盾是不可能的,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现实生活中充满了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第二,矛盾是事物包括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第三,必须用对立统一观点,即矛盾观点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在不同的具体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所处的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是***,通过武装斗争,消灭“三座大山”,用新中国代替旧中国。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要强调斗争性的一面。当然,在强调斗争性的同时,也重视同一性。比如,提出抗日民族战争中的统一战线问题,不就是解决同一性问题吗?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实际上也是哲学上的同一性问题。问题在于一切以时间条件地点为转移。条件变了,形势变了,人们强调的方面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斗争了,这就不能过分地强调阶级斗争,对于人民内部矛盾,也不能用一个吃掉另一个的办法来解决,不能把战争年代历史条件下的大规模阶级斗争的办法,运用到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离开了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和实践条件,片面强调斗争性,这是晚年在哲学认识上的失误。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用很长的篇幅论述社会矛盾问题,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观点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认识现实社会的矛盾,分析现实社会的矛盾,善于化解现实社会的矛盾。
第二,社会和谐和社会基本矛盾。
把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观点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就会发现,在社会历史领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的辩证发展,即矛盾运动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那么,这个矛盾是否仍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呢?1936年,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斯大林认为,苏联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完全适合”,没有矛盾。这种形而上学观点是导致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失误的一个重要认识原因。“完全适合”,没有矛盾了,就不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具体体制上的变革,就会逐步形成僵化的经济***治体制,从而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提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基本适应,但仍有不相适应的问题。这是一个正确的判断。后来发生的错误是在矛盾的状况、性质和解决矛盾的方式等问题上的错误。***理论坚持唯物史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回答了这些问题,从而找到了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这就是改革开放,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今天,虽然我国初步形成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人民积极性发挥的社会主义民主***治体制,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还有不适合的方面,这些方面仍然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积极性的进一步发挥。所以,一定要针对影响发展的体制障碍继续深化改革,使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进一步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从体制上解决好和谐社会的建设问题。
第三,社会和谐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不断提高的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初级阶段的社会矛盾集中表现为人民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一方面是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另一方面又是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面对有限的、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社会生产,就使人民内部矛盾在物质利益分配上更加突出。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根本问题是正确处理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当前一些突出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这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第四,社会和谐和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也好、主要矛盾也好,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表现为人民内部的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量的、反复的、经常出现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际关系上的主要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人民内部矛盾从总体上来讲是非对抗性矛盾,但处理不好就可以激化,转化为对抗性矛盾。
当前,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突发性事件、,就是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和对抗化的具体表现。目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突发性和正处于多发期,这是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隐患,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新动向。
当前人民内部矛盾还有一个新动向,就是“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矛盾越发增多。所谓“无直接利益冲突”,是指参与的当事人与事件并无直接的利害关系,也没有直接的利益诉求和纠纷,但也容易参与到中。一些群众中存在仇官仇富心理,尽管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但积淀下来的这种心理,一有诱因,也很容易爆发出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要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关键要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社会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存在形式。有关系就有差别,有差别就有矛盾。一定的利益差别表现为一定的利益矛盾。适当地保持一定的利益差别对社会发展是一种动力,会产生利益激励效应,推动人们去积极工作,以谋求更多的利益。利益矛盾处理好了,对社会发展有利;利益矛盾处理不好,对社会发展不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现实的经济社会状况决定了在人民内部必然存在复杂多样的利益矛盾。物质的、经济的利益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产生和变化的根源。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诸矛盾的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就必须认真研究和妥善协调新时期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
三、社会和谐与多元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文化建设角度来看,既要考虑到文化多元化,又要考虑到文化统一性。
文化的多元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之一。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人们必然产生多元文化需求,造就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在全球化浪潮下,人们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文化的更新转型日益加快,新的文化层出不穷,文化发展越来越呈多元化趋势,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文化的多元共存意味着各种文化既是***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多元文化之间存在冲撞,同时又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和谐社会需要多元文化的共存,需要不同的文化之间保持一种平衡,避免过分偏离,或过分融入,或过分冲撞。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篇8
[关键词]矛盾 矛盾辩证法 一分为二 和谐社会
〔中***分类号〕B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3-0005-04
“矛盾辩证法”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用过的概念。恩格斯列举了“运动本身就是矛盾”,数学中高等数学以至“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1] (P462、463) 以证明矛盾辩证法的存在。实际上从黑格尔起不少哲学家都重视矛盾在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2] (P407)“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2] (P278) 他把矛盾辩证法的含义讲得更清楚了。有的学者对矛盾辩证法提出质疑(《矛盾辩证法质疑》,载《岭南学刊》2006年第4期,以下简称《质疑》),主要集中在质疑矛盾范畴上,并认为,“我们今天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清除矛盾辩证法及其影响。”因此,怎样认识辩证法的矛盾范畴以及矛盾辩证法,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很有意义,《质疑》提出的问题,有利于学术争鸣,把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故提出几点商榷的看法。
一、矛盾范畴的由来
作为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是和韩非在他的《难一》与《难势》中提出的形式逻辑矛盾律的矛盾不相同的。韩非所讲的“不可同世而立”的“矛盾之说”,与亚里士多德差不多同时提出了形式逻辑的矛盾律,形象地表述了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伪的矛盾律含义,在逻辑学上作出了杰出贡献。但这一“矛盾之说”,同辩证法的“矛盾之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正像《质疑》所言:“从出处上看,说的本来并不是辩证法的问题。”但在中国哲学史上并不是如《质疑》所说:“未见有哪个哲学家用‘矛盾’一词来说明对立统一关系的”。唐代刘禹锡谈到祸福相依附的矛盾时说:“祸福之胚胎也,其动甚微;倚伏之矛盾也,其理甚明。”[3] (P225) 强调祸福之间存在互相倚伏和转化的矛盾。当然刘禹锡尚未从普遍意义上概括出辩证矛盾概念。明清之际的方以智,详细论述了“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的辩证矛盾观,并说,“正信之子,只学天地,……学天地者不妨矛盾。不必回护,不必玄妙,不妨矛盾。”[4] (P225) 在肯定客观世界的矛盾前提下,肯定了人们在认识和主观逻辑上进行矛盾表述的合理性。当然,这还是一种朴素辩证法的矛盾观,只是以直观方式认识到了矛盾变化规律。但刘禹锡、方以智等人对矛盾辩证法的探索,却为辩证矛盾的提出打下了哲学史的基础。
那么,辩证矛盾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质疑》认为,韩非的矛盾是一个本来和辩证法没有什么关系的词,后来何以会成为几乎和辩证法具有同等意义的重要哲学范畴并为人们普遍认同呢?是“由于的崇高威望和绝对权威,《矛盾论》所阐述的理论观点,演变为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最高权威阐述”而来。这是不符合中国哲学史实,特别是中国现代哲学史实的。我倒同意著名的中国哲学史家冯友兰所说的:“‘矛盾’是一个翻译出来的名词,上面所讲的故事(指韩非《难一》所讲的楚人叫卖矛和盾的故事――引者注),只是这个译名的出处。”[5] (P446) 就手头资料来看,这个译者最先可能是研究黑格尔哲学的著名学者贺麟先生提出的。他在1930年发表于当时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中的《朱熹与黑格尔太极说之比较》一文中,称“黑格尔全系统的中坚是矛盾思辨法(dialectical method)。”[6] (P631) 并说:“黑格尔则认为太极的矛盾进展,经过正、反、合三个历程。”[6] (P631) 说明贺麟当时已用矛盾一词来翻译黑格尔关于“既对立而又统一”这种辩证关系。贺麟在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黑格尔学术〉译序》中提出:“黑格尔的矛盾法”包括“矛盾的实在观”、“矛盾的真理观”、“矛盾的辩难法”。并把这种实在观的矛盾列为:“相反的矛盾”、“递进的矛盾”和“相辅的矛盾”。他还分析了黑格尔与马克思之矛盾法的异同,以及肯定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似乎切实领会到黑格尔相反相成的根本观念”。[6] (P654-655) 从《矛盾论》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是读了《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这本书的。1936年出版的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读过;1936年11月到1937年4月读了西洛可夫、爱森堡合著的《辩证唯物论教程》译本;1937年5月读了李达寄给他的《社会学大纲》,这三本书都是把矛盾与对立统一当作相同的规定使用的。这说明在写《矛盾论》前所读的这些著作都将矛盾一词与对立统一一词同等看待,这种情况并不是如《质疑》所说由《矛盾论》阐述的理论观点所演变成的。《矛盾论》讲矛盾规律还是沿用了艾思奇、李达和《辩证唯物主义教程》对矛盾的用法。至于后来的教科书、哲学论文“几乎无一不以《矛盾论》为权威的根据”,矛盾辩证法“成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并在现实中发挥重大作用的理论观点”,这确实和《矛盾论》的宣传、普及有关,但是否也和《质疑》所说:“矛盾分析法对人们分析和认清当时形势、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确起过重大历史作用”有关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理论在实践中的显著成效,往往使它的影响不胫而走。
二、“矛盾辩证法的理论困境”从何而来
矛盾辩证法揭示了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循着这个实质和核心去了解和掌握辩证法,才能把握辩证法的精髓和灵魂,在实践中做到分析矛盾,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从而游刃有余地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为什么《质疑》会认为把“矛盾范畴设定为辩证法的核心范畴,或者将辩证法直接地称为矛盾辩证法,必然在理论上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我想主要是由作者对矛盾的理解有问题引起的。
矛盾具备作为哲学范畴的特性。《质疑》认为“组成矛盾这个概念的‘矛’和‘盾’是两种具有明确指向的古代兵器”,“属于抽象层次较低的概念”,“不具有作为哲学范畴的特性”。虽然《质疑》也肯定:“由矛和盾组成的矛盾概念不再用来专指两种具体器物,而主要是在两者关系特性上的运用,”但作者仍然摆脱不了矛和盾曾指向的古代兵器,所以不能把握到矛盾“作为哲学范畴的特性”。这里的原因就在于作者对矛盾只停留在表象的理解上,而没有由具体表象进入到抽象反映的上升和深化阶段,实现认识过程的飞跃。矛盾概念是反映客观对象的思维形式。思维形式并不直接属于客观对象,而只是客观对象在我们头脑中的主观形式。正如马克思所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7] (P112) 这种“改造”就是通过理论思维扬弃它直接的外在表象,而深入到它的间接性去把握它的内在本质和规定性,把握和运用这种思维形式。《质疑》在否定矛盾作为“哲学范畴的特性”时,处处不忘矛和盾这两种十分具体的古代兵器,说明他始终脱离不了矛和盾的表象。黑格尔讲过:“表象固然以矛盾为内容,但不曾意识到矛盾,它仍旧是外在的反思。”[8](P68) 这是由于表象的直接性掩盖了矛盾的本质内涵,使他只能陷入外在的反思。《质疑》承认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哲学范畴,当然是具有“哲学范畴的特性”的。如果只停留在基础和上层建筑这种建筑物的表象上,那就思考不到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和建立在这种生产关系上的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设施的体系之间的本质关系,它们同样也没有“哲学范畴的特性”了。
矛盾不是马克思所讲的那种简单范畴。《质疑》为了说明矛盾“不具有哲学范畴的特性”,还举出马克思在《〈***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话来说明矛盾是不可能表现“较多方面的联系或关系”的简单范畴。其实,马克思这段话是阐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抽象思维行程是符合于现实的历史过程的。简单范畴所反映的关系在“较不发展的具体可以已经实现”。[7] (P20) 但它只有在比较发展的具体里,才能在精神上表现出“较多方面的联系或关系”。[7](P20) 马克思举了占有、货币等范畴的变化来说明。货币在资本存在之前、银行存在之前、雇佣劳动存在之前就存在过,但它“较多方面的联系或关系”是在资本、银行、雇佣劳动等等出现以后才产生的。矛盾则不然。矛盾是以扬弃的形式把同一、差异、对立诸环节包含在自身的统一体中的具体范畴,它本身就包含“较多方面的联系或关系”。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把黑格尔的本质“通过各种有区别的环节的运动”概括为:“同一―差别―矛盾”,[2] (P139) 说明矛盾是比同一、差异、对立更深刻、更本质的东西,它具有的“哲学特性”绝不亚于辩证法的其他范畴。
矛盾要在运动、变化中才能把握。恩格斯曾说:“当我们把事物看作是静止而没有生命的,各自***、相互并列或先后相继的时候,我们在事物中确实碰不到任何矛盾。……但是一当我们从事物的运动、变化、生命和彼此相互作用方面去考察事物时,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在这里我们立刻陷入了矛盾。”[1](P461-462)《质疑》认为,矛盾双方不是互相依存、更不能互相转化,至于互相渗透、相辅相成、互相合作等,则是和矛盾概念正好相反的属性。我觉得这正是没有在运动、变化中去看矛和盾。试想:一手持矛,一手持盾的士兵在战场上作战,他手中的矛和盾在运用中自然是相互依存的,不但盾要依赖矛,矛也要依赖盾,他手中的矛和盾在运用中也会互相贯通、互相转化,更会相辅相成、互相合作。何况现代***事装备,从坦克、***舰到导弹,都是把攻击(矛)和防护(盾)结合在一起,它们不但互相渗透,而且融为一体。可见,只有在运动变化中,才不会只看到矛盾互相排斥的“本意”,而是也能看到它们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相辅相成等“固有属性”。
这说明要摆脱所谓“矛盾辩证法的理论困境”,不是如《质疑》所说:“不再使用矛盾辩证法的提法”,而是要从哲学高度、从辩证法高度正确理解矛盾,克服用表面、静止的观点去了解矛盾的内容。
三、“辩证法在现实中的扭曲”不是由矛盾概念造成的
“矛盾哲学”同“斗争哲学”没有直接联系。《质疑》 认为,把矛盾设定为“反映事物对立统一关系的最高范畴,必然造成辩证法在现实中的扭曲”,“矛盾哲学”直接联系的是“斗争哲学”,在“”中“直斗到昏天黑地……也是矛盾辩证法在现实中的逻辑结果。”《质疑》在前面已告诉我们,把矛盾“设定为对立统一关系的最高范畴”是从的《矛盾论》引起的。《矛盾论》发表于1937年8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时我们***正开始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矛盾哲学”不但没有“直接相连”产生“斗争哲学”,而且纠正了王明在统一战线中实行的“一切斗争,否认联合”的关门主义路线,促成了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随后又纠正了王明的“一切通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即“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阶级投降主义路线,在统一战线中建立了“又联合,又斗争”的全面***治路线。中,***内产生了“团结―批评―团结”这种处理***内矛盾的“公式”,对犯错误的同志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纠正了“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错误方针,实现了全***的大团结。实践是包含理论而又高于理论的,这些实践上的成功证明了***在这一时期包含《矛盾论》在内的各项基本理论方针***策是正确的。《质疑》也认为《矛盾论》的确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肯定了《矛盾论》的真理性。我们怎么能将《矛盾论》发表20多年后出现的“斗争哲学”作为它“在现实中的逻辑结果”呢?实际上“斗争哲学”是1957年以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产生以后提出来的,是同《矛盾论》中关于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背道而驰的。***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同志这方面的错误所做的科学分析,为我们正确认识“斗争哲学”的错误思想根源指明了方向。所以把“斗争哲学”造成的祸乱,作为矛盾辩证法的逻辑结果,是逻辑与历史完全脱节的。
“一分为二”是一个辩证法命题。《质疑》认为,“矛盾斗争再深入一步就是一分为二。……改革开放时,为什么每出现一种新事物,有人就要先问‘姓社还是姓资’呢?就是把事物放在一分为二的框架去思考。”确实,矛盾理论要求观察问题一分为二,一分为二是一个辩证法命题。但矛盾理论同时也要求合二为一。黑格尔认为,“不能把对立面结合起来,不能达到统一”,“那就是空洞的辩证法”。[2] (P311) 列宁也同意黑格尔的观点。所以,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的统一,就是矛盾的对立性与统一性的统一。上个世纪60年代初,“左”倾错误批判杨献珍同志的“合二为一论”,认为只有一分为二是辩证法,而合二为一则被批判为形而上学和修正主义,对矛盾理论进行了片面的割裂,已经脱离了矛盾理论的框架。我们不能把这种片面的一分为二观点当成马克思主义的矛盾理论的命题,这是不言而喻的。至于在改革开放中,有的人对于新的事物要先问姓“社”姓“资”,这不是“一分为二”、“两点论”,而是否定一分为二的“一点论”。因为这些人看改革开放,不是把重点放在“三个有利于”上,而是放在制度上;在制度上,他们又只要社会主义的东西,不要非资本主义的东西作补充,更不能让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合作、联合和混合生长,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他们总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路,所以在改革开放上迈不开步子。这里最深刻的思想障碍不就是一点论吗?很显然,他们把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事物放在“一点论”的框架中去思考,而不是《质疑》所说的“放在一分为二的框架去思考”。
和谐社会不能建立在无矛盾论的哲学基础上,既然“斗争哲学”和把“一分为二”片面化是违反矛盾辩证法的,那么,《质疑》还把矛盾辩证法视为“‘左’的错误路线的深层次的哲学思想理论基础”是站不住脚的。《质疑》还认为,如果不去掉矛盾辩证法,“我们今天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必将阻力重重”。按照《质疑》的意思,只要“不再使用矛盾辩证法的提法”,也就没有“阻力”了。这倒很容易,但能行得通吗?《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何况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正处于空前的社会变革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正是各种矛盾的多发期,怎么能无视矛盾的存在,去落实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呢?所以《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决定》要求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既然如此,如果我们不想回避矛盾,不让矛盾积累和发展起来,就不应“清除”矛盾辩证法,而是应该学习掌握它,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去正视矛盾、分析矛盾、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全集(第38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3]刘梦得文集(卷二十四)[M]. 转引自. 中国古代同一思想史[M]. 济南:齐鲁书社,1991.
[4]方以智. 一贯问答[M]. 转引自. 中国古代同一思想史[M]. 济南:齐鲁书社,1991.
[5]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新编(第2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贺麟. 黑格尔哲学讲演集[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篇9
[关键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自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阶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达到此目的的关键则是能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同志就对此做了积极探索,他的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对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启迪意义。
一、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基本观点
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深入阐明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其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根据对立统一的观点,肯定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也存在着矛盾。并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前进的动力。
第二,根据矛盾特殊性的观点,第一次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内部有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1]而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内部矛盾又分为人民内部各阶级、各阶层的矛盾及各阶层内部人与人的矛盾、人民***府与人民群众的矛盾,包括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民主与集中的、领导与被领导的矛盾;***与非***的矛盾,民族之间的矛盾等等。“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2]。
第三,根据矛盾相互转化的观点,阐述了这两类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认为,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具有根本对立的性质,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敌我矛盾是对抗性质的,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质的,但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在一定条件下,人民内部的某些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也会激化成为对抗形式。分析少数人闹事,重要原因是领导上的,无视某些群众的合理要求,引起人们的不满;或者对某些群众的不合理要求,缺乏及时到位的思想***治工作,激化人们的对立情绪。这些需要由上级机关负责。如何防止人民内部矛盾激化?指出,一是坚决克服,及时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治教育,经常把发生的困难向群众作真实的说明,同他们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恰当地化解各种矛盾。二是要运用正确的手段,把闹事的群众引向正确的道路,以利于解决先前没有解决的问题。“群众闹事是坏事,是我们所不赞成的。但是这种事件发生以后,又可以促使我们接受教训,克服,教育干部和群众。从这一点上说来,坏事也可以转变成为好事。”[3]
第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治生活的主题。根据用不同质的办法解决不同质的矛盾的观点,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和方法。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内部矛盾应当用民主的、讨论的、批评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这是“分清是非的问题。”[4]我们***的历史经验表明,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要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协调经济领域内的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要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慎重对待科学文化工作中的是与非;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策,搞好同派、民主人士的关系,搞好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及团结和教育知识分子;特别要加强思想***治工作,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的领导这两条最重要的原则。
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人民内部矛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本质上看,人民内部矛盾仍然是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但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及时化解带有新特点的人民内部矛盾,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目前我国社会在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它们集中表现为我国社会发展现阶段具有新特点的人民内部矛盾。
第一,经济利益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中最为突出的表现。经济利益矛盾是我国社会现阶段人民内部的核心矛盾。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方面发展和繁荣了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以往的利益分配格局,拉大了人民内部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差距。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多元化”利益格局代替了计划经济时代的“一元化”利益格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利益和社会结构的“多元化”。这种多样性的利益行为,使得存在利益差异的社会群体之间产生摩擦、冲突和矛盾。
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较大的收入差距,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
如何化解这一矛盾?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解决这一矛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按照所提倡的“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原则,要坚持用经济的方法来化解得失矛盾,合理调整社会利益关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曾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因此,理顺分配关系,合理调节利益差距,建立公正的收入分配体制对于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稳定来说就十分重要。
第二,新社会阶层的出现,扩大了人民概念的范畴,加剧了人民内部矛盾的冲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基础发生深刻变化的产物,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他们的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但在具体利益上却存在着矛盾和差异,并由此构成大量的经常的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来解决这些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第三,应对人民内部的。往往源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或某些***策损害一部分群众的切身利,如征地、拆迁等。总是与群众的要求缺乏畅通的合法诉求及有效的合理解决有关,它总体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处置的***策性非常强,如果措施不当则会激化矛盾,由非对抗性转为对抗性。
正如***指出的那样,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着眼维护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注释:
[1]《文集》第7卷,第205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篇10
〔关键词〕 ***,人民内部矛盾,和谐社会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同年6月1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在***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发 展的新篇章。重温***《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光辉著作,对于我们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理性承认与正确把握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
1956年前后,社会主义国家出现
了一系列复杂事件。***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内 部矛盾理 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 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 但是,它又还 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 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①“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现在才有的,但 是在各个***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 实际的天真的想法。”②“我们各方面的建设事业都在蓬勃地发展着,成绩很大,但是, 在目前社会大变动的过渡时期,困难问题还是很多的。又发展又困难,这就是矛盾。”③ “许多人不敢公开承认我国人民内部还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 。”④社会在发展,其内部的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有其存在的逻辑,即使是社会主 义社会也不例外。
“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 盾。”⑤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是人与 人的和谐相处。和谐绝非不包含任何矛盾和差异的绝对同一,而是矛盾对立的统一,是各种 矛盾和关系的协调配合。“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因而使得他们在社会矛盾面前缩 手缩脚,处于被动地位;不懂得在不断地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将会使社会主义社 会内部的统一和团结日益巩固。”⑥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没有理由回避矛盾,而 应正视矛盾。任何社会任何阶段都不可能没有矛盾,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 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过程。“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 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 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的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⑦当前人民内部 矛盾的出现,反映社会中各种矛盾的碰撞摩擦比过去更复杂,矛盾的内容、性质、领域、构 成和表现形式与过去相比有了新变化,是各种敏感矛盾错综交织的矛盾网络,矛盾触发点增 多,为当前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增加了难度。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情况下,***指出:“在这个时 候,我们提出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 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 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就是十分必要的了。”⑧我国已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正确处 理新形势下人 民内部矛盾所具有的紧迫性,不仅具有***当时提出的必要性的内容,更具有了新的时代 内容。“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 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 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⑨
二、用民主的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 要求。 人民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构建和谐社会靠的 就是人民的劳动和创造。只有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实现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不仅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且具体阐述了矛盾的性质。在社会主义社会 ,人民内部在经济、***治、文化等方面存在着矛盾,其中,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只能根据民主的原则去建立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社 会之间的正确关系,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而不是诉诸暴力。“专***的制度不适用于人民内 部。人民自己不能向自己专***,不能由一部分人民去压迫另一部分人民。”⑩***总结 了历史经验,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民主方法生动地具体化为“团结——批评——团结”。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要坚持方针,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 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我们现在的任务, 就是要在整个人民内部继续推广和更好地运用这个方法……都采用这个方法去解决他们内部 的矛盾。”B11凡 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 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严厉批评那种“企***用 行***命令的方法,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 ”B12***明确指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 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治局面”。B13后来他又指出 :“我们充分发扬了民主,就能把***内、***外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能使占总人口 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民大众团结起来。做到了这些,我们的工作就会越做越好,我们遇到 的困难就会尽快地得到克服,我们事业的发展就会顺利得多。”B14
人民内部矛盾的发展变化,要求工作中我们要有新思路新办法。然而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告 诉我们,千条思路万种办法,都离不开用民主的办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总原则总方向,健 全社会主义民主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途径。***提出的“团结——批评——团 结”的公式,仍是我们在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不能用咒骂,也不能用拳头,更不能用刀***,只能用讨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批评和自我 批评的方法,一句话,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让群众讲话的方法。”B15对于人民 内部矛盾,***主张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讨论中、在辩论中解决。重 视民主***治建设,充分发扬民主,能极大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民 主是实现社 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是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最有效机制。和谐社会的构建不能建立在专制基 础上,也不是靠个人权威来维系的,它存在于民主之中,没有充分的社会民主,就无所谓现 代社会的和谐。执******驾驭现代民主***治的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 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治的能力是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前提,构建和谐 社会就要发展民主***治,以人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
三、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效果如何事关社会稳定和谐,一个大量充斥矛盾的社会无论如何也不是和 谐社会。如果说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那么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内 部矛盾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人民内部矛盾减少了,构建和谐社会就有了坚定的群众基 础和社会基础。
第一,抓好发展第一要务是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途径。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产生,根本上是受社会主要矛盾制约的,源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穷”依然是社会不和谐的总病根。发展了,社会不一定和谐;但不发展,社会一定不和谐。 所以,减少和正确处理人民内 部矛盾,从根本上讲要用加快发展的办法来解决。“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 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B16发展是硬道理, 离开发展这个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就没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转 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在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进步。只有奠定坚实的 物质基础,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矛盾的发生,出现了也比较容易解决,否则,正确处理和减少 人民内部矛盾只能是空谈。
第二,继续深化改革是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必要途径。社会主义社会矛 盾同旧社会的矛盾 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 决。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方法就是也只能是改革。只有根据构建和谐 社会的需要大胆探索,进一步在体制的改革创新上下工夫,消除体制弊端,全面贯彻四个尊 重的方针,把改革热情同求真务实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创造潜能,才能 健全领导处理机制、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疏通调解机制以及公平分配机制、利益诉求 的表达机制等一整套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旧体制下尚未根本解决的 深层次矛盾以及由改革引起的新矛盾,才能使整个社会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和活力。
第三,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是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措施。人民内部矛 盾是根本利益一致 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但这不排斥事实上存在的具体利益差别。面对利益矛盾 冲突新格局,我们应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正确反映并兼顾 各方面利益,找准利益关系的结合点,调节利益差距,高度重视和维护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 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形成能够全面表达、有效平衡、科学调整社会 利益的协调机制,建立更合理的分配体系,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让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群众,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诱因和有效化解 矛盾。
第四,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克服官僚主义,是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 方法。“发生闹事的更重要的因素,还是领导上的官僚主义……为了 从根本上消灭发生闹事的原因,必须坚决地克服官僚主义,很好地加强思想***治教育,恰当 地处理各种矛盾。”B17***多次讲过,能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不 是方法问题 ,而是立场问题,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必须充分 发挥***的领导作用,坚持立***为公、执***为民,以***的执***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治保证。”B18 广大干部要确立和谐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纠正片面的***绩观 和浮躁现象,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把构建和谐社会的成效真正体现 到为群众排忧解难上来。
第五,做好法治工作,依法调处人民内部矛盾,是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法制基础。 当前人民内部矛盾面广量大且以权利诉求为内容,不能只靠行***手段来解决,更要 靠法治来解决。光有好的理论和***策是不够的,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保障,还是很难 解决矛盾的。法律 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民主的打造器,规范着主体行为与利益关系,较其他规范更具权威 性公正性强制性。法律是解决敌我矛盾的武器,也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依据和准绳。依法 办事能摆脱无理纠纷和人为干扰,有效防止矛盾激化,避免从主观认识出发处理矛盾可能导 致失误的历史悲剧重演。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依法治国,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 会和谐方面的作用,把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坚持依法行***,切实维护好 群众合法权益,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防止和纠正以权代法、有法不依、***不严甚至徇 私枉法的现象,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的权利。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⑧⑩B11B12B14B17***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 民出版社,1986.767-768,757-758,782-783,766,744,766,770,760,764,759-762 ,838,791-792.
⑦⑨B16B1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纲领〔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 ,3,29,3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