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论篇1
【摘要题】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英文摘要】Inhiseconomictheory,Marxdiscussesandanalyzescompetitionfromtheangleoftheunityandcontradictionbetweenproductiveforcesandproductiverelations.ThistheorycanbeveryinstructiveforChinainparticipatingininternationalcompetitionundertheframeworkofeconomicglobalization.Forinstance,Chinashouldconcentrateresourcesonindustrieswithcomparativeadvantages,developscienceandtechnologyandeducation,maintainandnationaleconomicsecurityandsovereignty,enhancethedegreeofopening-up,andactivelyembraceinternationalcompetition.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世界市场
Marxism/competitiontheory/economicglobalization/internationalcompetition/worldmarket
【正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日益融为一体。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能置身于国际竞争之外,笔者试***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出发,分析当代世界经济的国际竞争问题,并提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具体策略。
一、马克思的竞争理论
竞争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并不构成一个***的理论部分,而是贯穿并服从于他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平均利润理论之中。马克思正是在其经济理论中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统一和相互矛盾的角度讨论与分析了竞争问题,从而形成了内容丰富的竞争理论。马克思的竞争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竞争的本质是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在竞争理论发展史上,马克思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为研究竞争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他超越了古典经济学把竞争看作与人的本性相符合的永恒范畴的观点,第一个把竞争当作历史范畴加以考察,揭示了隐藏在竞争背后的经济关系本质。马克思认为,竞争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在商品经济下的社会分工体系中,交换双方都具有自身的物质利益和要求,要实现这种利益就必然产生竞争。他指出:“社会分工则使***的商品生产者互相对立,他们不承认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只承认他们互相利益的压力加在他们身上的强制”(394)。他第一次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竞争现象背后所掩盖的经济关系本质,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在竞争中是以颠倒的形式表现出来的”(251),“只有了解了资本的内在本性,才能对竞争进行科学的分析,正像只有认识了天体的实际的、但又直接感觉不到的运动的人,才能了解天体的表面运动一样”(352)。因此,竞争是一个历史范畴,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资本主义竞争的本质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生产者之间争夺经济利益的斗争。
2.竞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技术进步决定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从而决定竞争双方的胜败。马克思考察了在竞争中由于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价值形成和价值实现的影响,并且把这一变化过程看作是规律性的、长期的必然趋势,从而在竞争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竞争的动态性质。他指出:“竞争首先在一个部门内实现的,是使商品各种不同的个别价值形成一个相同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201)。这个相同的市场价值是由在竞争的作用下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而且受劳动生产力高低的影响。“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每一变动而变动”(53)。这里,马克思是从社会经济运行的角度,把竞争与其他相关因素放在一起,在其相互作用中,揭示竞争的性质和功能,从而为研究竞争提供了科学的动态分析方法。马克思还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生产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影响。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家为了在竞争中获利,不断地改变他们的行为参数。其中,总是有少数资本家率先进行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于是,其他资本家也不甘落后,竞起摹仿,使这种创新的收益得到扩散,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基于对新的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又会导致新一轮的创新,而后又是创新的扩散,带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消失了,但相对剩余价值却增加了。如此循环往复,就使竞争过程表现为一个周期性的动态过程。
恩格斯曾从一般意义上把竞争使供求变化导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概括为竞争规律。他指出,“竞争的规律是:供和求始终力***互相适应,但是正因为如此,就从来不会互相适应”(613)。在这里,恩格斯实际上揭示了竞争的作用是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即通过竞争导致供求关系的变化,迫使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而形成商品市场上供求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运动。这种运动促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一个生产领域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领域,使社会劳动重新趋向合乎比例地在不同生产部门进行分配。通过竞争调节供与求的平衡,但又由于竞争的作用,使供与求的平衡不断被打破,从而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3.资本主义的三种基本竞争形式。马克思认为,竞争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而价值规律的要求包括三个层次,竞争的基本形式也包含三种:
(1)生产领域的竞争。在生产领域中,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各个资本家的个别劳动时间量不一样的,为了解决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只能通过同一部门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从而形成商品的价值,在这一层面上,单个资本家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进行的竞争,其目的在于缩短个别劳动时间,降低社会价值,获得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
(2)流通领域的竞争。在流通领域中,价值规律要求商品按其内在价值量进行交换。但在不同的供求状况下,价格和价值在每个个别场合往往是不一致的,这就构成了价格与价值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只有通过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才能解决,商品价格才能以它的价值为基础,商品价值才能转换为生产价格,等价交换的原则才能实现。
(3)分配领域的竞争。占有和瓜分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目的,但资本家内部如何瓜分剩余价值是通过竞争规律的作用由平均利润率规律决定的。就资本的性质和目的而言,任何单个资本在客观上都要求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种内在客观要求是通过内部之间的竞争使利润趋向平均化来实现的。由于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利润率,通过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以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为特征的激烈竞争,转化为平均利润率。这时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可见,利润平均化过程也就是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资本家激烈竞争的过程。
4.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并推动资本主义生产集中和资本积聚,为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最后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毁灭提供条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生产的无***府状态加剧了市场供求矛盾,从而形成更大规模、更激烈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总是许多较小的资本家,他们的资本一部分转入胜利者手中,一部分归于消灭”(687),这“是资本家剥夺资本家,是许多小资本变成少数大资本”(686),是“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831)。这一过程不断进行,最后由于各种矛盾的尖锐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最后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毁灭提供条件。对此,马克思精辟地指出,“随着这种集中或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劳动的生产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构所训练、联合和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831-83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而资本主义积累是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世界市场的竞争推动了世界市场商品的供求变化并引起商品国际价格的波动,促使商品国际价值的形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当商品超越国家的地域范围进入世界市场时,其价值就不能再由任何一国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不同国家由于其经济技术水平、劳动强度以及劳动生产率不同,商品的国别价值有高有低,“因此,不同国家在同一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同种商品的不同量有不同的国际价值”。(614)但是,决定商品国际价值量的,并不是某一个国家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而是一定时期内,国际市场上绝大多数国家在大致相同的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和劳动强度的情况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量,这就是国际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当然,在国际市场上这个平均单位是通过竞争来形成的,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变化的。通过这个计量单位,可以将每个国家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还原为国际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正如马克思所说:“国家不同,劳动的中等程度也就不同,有的国家高些,有的国家低些,于是各国的平均数形成一个阶梯,它的计量单位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614)它构成商品的国际价值。商品国际价值在世界市场上的货币表现就是国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的基础是国际价值,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根据商品的国际价值来进行,这是国际市场价格形成和变动的基本规律。但这并不是说,在每一次交换时,国际市场价格都是和国际价值相一致的。因为国际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都是变化不定的,这种价格上的不一致,通过竞争,反过来又会影响世界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使它们逐渐趋于平衡,从而使国际价格接近国际价值。价值规律在国际市场上的作用也是通过竞争来强制实现的。
二、马克思竞争理论的意义及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策略
马克思的竞争理论以资本主义竞争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竞争的本质、形式和结果;既包含了对资本主义竞争特殊性的分析,也包含了对竞争一般性的深刻分析,是两者的高度统一。因此,马克思的竞争理论为我们研究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竞争问题奠定了科学的方***基础,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竞争的理论基础。
1.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特别是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又反过来推动了国际竞争的发展。早在16世纪,随着欧洲一些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兴起,并力***把其产品向国外推销,世界市场即开始萌芽。到了17世纪中叶,商业和航运的快速发展,使各殖民地开始成为廉价的原料来源地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各国瓜分已开辟出来的世界市场的斗争渐趋激烈。而17世纪后半期开始的资本主义工业***则采用机器生产,实行最广泛的分工,使大工业得以尽快发展。技术进步、机器的大规模使用、交通工具的更新极大地拓展了市场范围。这种资本主义世界化的趋势,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一直在不断地强化之中,并形成了全球范围的国际竞争。可以说,正是生产力发展特别是国际分工的细化和深化推动了国际市场竞争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国际分工构成了国际竞争的基础,反过来,国际竞争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细化。从深度上讲,正是国际竞争的激烈使国际分工日益细密,由过去单一的垂直型分工发展为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等多种分工形式并存的新格局。而从广度上讲,国际竞争使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和地区遍及全球,国际分工的细化和深化把每一个国家都纳入全球经济体系之中,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面前,中国绝不能将自己置身于国际竞争之外,而只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自我,依靠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马克思指出,只有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89)。为了提高整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首先,在企业层次上,要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组织能力;通过科技进步和有效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绩效,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在不断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中开发设计出具有创新性、高需求、高附加值、高价格的产品;并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以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其次,在国家层次上,建设与竞争相关的基础设施,培育企业生存、应变和发展的环境;积极促进市场开放和高新技术引入,使企业始终感到外在的竞争压力而不得不提高生产率,最终缩短与世界最具创新和竞争能力企业的差距;精心制定增强国家新优势的产业***策、科技***策、贸易***策和规划***策;由***府出面对国内各个部门和组织的竞争力进行系统整合,即根据国家总体发展的战略目标,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以网络与数据库为手段,把权力、资金和知识在产学研一体化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
2.从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的观点来看,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本质上仍然是体现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在国际市场上,国与国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又是经济利益关系,是世界各国为了追逐更大的自身利益向外进行扩张形成的一种国际利益关系。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82),而“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关系表现出来”。因此,各个国家为了追逐经济利益,都不会囿于国家边界的限制,而是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他们在国内无法实现的经济利益。比较优势原则的本质是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来建立产业和配置资源,在国际市场上用本国花费劳动较少的产品交换到本国需要劳动较多或即使花费较多劳动也一时生产不出来的产品,这样就能够获得廉价的原料、燃料以及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使不变资本更加便宜,从而节约了用于不变资本的成本费用,提高了剩余利益。为了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壮大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的生活福利水平,我国也必须根据本国国情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竞争。当前我国的要素禀赋状况仍然是劳动资源丰富而资本和技术有一定积累但仍短缺,因此,中国必须集中资源继续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产品,并向具有较好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倾斜。
3.根据马克思的竞争理论,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及技术进步的程度在竞争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在竞争中,为了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总是要千方百计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资本的内冲动和经常的趋势”。(355)“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既会使采用新方法的资本家感觉到,他必须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来出售自己的商品,又会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迫使他的竞争者也采用新的生产方式”。(354-355)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是在国际市场上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但这种竞争的背后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因此,中国应对国际竞争最根本的策略是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积极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培养一支精干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和各类学科领头人。我国在人才资源配置机制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人才激励不完善,管理和专业人才收入水平相对较低,高效率与高收入相关性差,高素质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为此,应当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疏通人才流动的合理渠道,消除人才浪费现象。同时,启动吸引专业人才工程,加大改革和完善优秀人才的收入分配制度,大幅度提高国内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级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学术带头人的薪酬水平,形成示范效应,实现高效高薪的良性循环,达到吸引和留住人才并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竞争论篇2
[关键词] 酒店 竞争战略 选择 研究
一、竞争战略含义
1.竞争战略的涵义
“战略”源于***事,意译于希腊一词“Strategos”,其含义是“将***”,词义是指挥***队的艺术和科学,也指基于对战争全局的分析而作出的谋划。在***事上,“战”通常是指战争、战役,“略”通常是指筹划、谋略,“战略”即是指对战争、战役的总体筹划与部署。我国古代兵书早就提及“战略”,意指针对战争形势做出的全局谋划。三国时期诸葛亮对战略有精辟论述:“不谋万事,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战略”决定战争全局的成败。
商场如战场,受美国经济学家安索夫《企业战略论》一书影响,“战略”开始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并延伸至社会、教育、科技等领域。在西方,“战略”有多种定义:战略是设立企业长远目标,制定经营方针及资源分配等的经营决策;战略是对企业长远目标、经营方针、所需资源分配的规划;战略是针对产品与市场有效组合,实现经营环境、战略方向、管理组织相协调的策略。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的本质是抉择、权衡和各适其位。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多种解释。但无论对“战略”赋予何种定义,其本质都脱离不了经营环境分析、未来发展预测、远景目标设定、勾划远景目标轨迹和制定战略策略等要素。
2.竞争战略的作用
有效的竞争战略对酒店具有关键作用,主要体现为:第一,方向永远比效率重要。有战略目标才会有成功,战略管理是酒店成功的前提;第二,战略管理有利于员工认清酒店使命,为实现使命而奋斗;第三,竞争战略有利于对酒店发展进行正确的评估、调整和决策;第四,竞争战略为日常经营管理提供了方向、目标和灵魂。
二、中国酒店行业存在的战略问题分析
1.管理者缺乏战略意识
不少酒店对战略管理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对其框架及内涵缺乏完整的认识,对其重要性停留在口头上,认为战略是“虚”的东西。许多酒店并没有制定真正的竞争战略,而是根据市场状况做出适当的决策或营销策略,由于缺乏战略和战略计划,孤立地把利润放在第一位,盲目追求年度经营目标而忽视酒店的长远发展。
2.战略定位不准或雷同
制定战略目标,必须和核心竞争力联系起来,更要明确市场定位。酒店业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战略定位不准,没有明确的消费群体,不知道酒店应如何定位,导致日常经营中对目标顾客的针对性不够。同时,酒店业战略缺乏创新,同化现象严重。许多酒店未从自身出发,而是追随市场领先者脚步,制定雷同的战略。每个酒店都有其独特之处,战略定位不应完全雷同。
3.战略执行力差
即使有了可行的战略,也需要高效率的战略执行,而许多酒店就缺乏执行力。其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员工培训不力,导致员工素质未得到提高,无法实现酒店战略;二是管理层缺乏和员工必要的沟通,虽有战略,但员工并不知情,也就不会高效率地执行。
三、酒店竞争战略的选择及执行策略
1.行业分析
战略大师波特认为,一个行业的激烈竞争不是巧合,而是在于内在的经济结构。行业竞争,不只在已有竞争者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即潜在的竞争者、代用品的威胁、现有竞争者的抗衡、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五种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决定着行业获得利润的潜力。
行业环境直接制约和决定酒店的发展途径、机会和速度。我国酒店业处于成长期,发展较快,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投资主体多元化,行业外大量资金进入酒店业。供给大于需求,强化了卖方竞争。二,酒店与国际接轨,国际酒店集团大规模进***中国,必将使我国酒店业整体管理水平提高到新的层次,促使酒店往专业化、规范化、个性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威胁,只有提升自己,才不会被残酷的竞争淘汰。三,酒店业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倾向严重,价格竞争惨烈,多数酒店经营效益不高。因此,选择竞争战略极为重要。独特的品牌、差异化定位、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将成为竞争优势。
2.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核心竞争力”意为:一种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包括三个特点:一、具有不可替代性;二、能够持续赢利;三、是竞争壁垒的主要构建物。核心竞争力能使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但它本身不会自动转化成竞争优势。没有相应的机制和条件为支撑,它将一无是处。核心竞争力可以是知识、技术、产品、服务、外部资源获取能力;也可以是核心价值观、使命或愿景等核心文化。而核心竞争力需要战略来指引、构建和管理。
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种类企业,其核心竞争力的获取有所不同。在酒店这种服务型企业中,核心竞争力围绕顾客满意(CS)展开。由于行业特性,酒店一般很难做到核心竞争力的第一和第三点,即: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是竞争壁垒的主要构建物,这样,品牌就成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向。
3.建立共同愿景
建立共同愿景,以理念的形式进行渗透。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描述:“共同愿景是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共同愿景最简单的说法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想和景象,当人们有共同愿景时,这个愿望会紧紧将他们结合起来。”
建立共同愿景,确立酒店目标。将员工愿望与酒店目标联系起来,并将目标细化分解到部门和员工,与员工切身利益挂钩。与此同时,愿景要内化为信念、制度和口号等,对员工进行理念和文化渗透。
4.确立竞争策略
竞争优势的两种基本特性(独特性和低成本)与战略目标相结合,可引导出酒店三种基本竞争战略:
(1)成本领先战略。成本领先战略要求酒店达到有效规模,全力以赴降低成本,重视对经营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尽管质量、服务等不容忽视,但战略的主旨是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为此,管理层一方面要详细检查已有价值链每一产生成本的活动和驱动因素,管理每个活动成本,通过价值链管理追求成本节约;另一方面,重组价值链以消除不必要的工作程序和低价值活动。低成本提供者往往是节俭的支持者,通常为了降低经营成本而在资源和能力投资上更具动力。
成本领先战略的酒店,通常也会面临激烈竞争,其他酒店也可采用一样的战略。尽管如此,一旦酒店处于低成本地位,依然可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因为低成本意味着当别的酒店在竞争中失去利润时,其依然可获取利润。
(2)差异化战略。当顾客需求和偏好多样化,而标准产品或具有同一生产能力的酒店不能充分满足其需要时,差异化战略更为合适。酒店想通过差异化获得成功,必须认真研究顾客需求和行为,了解什么是顾客认为重要的,什么是顾客认为有价值的,什么是顾客愿意购买的。然后,针对顾客期望设立产品和提供服务,才可使自己和其他竞争对手区分开来,达到明显的差异化。
实现差异化有多种方式,可以是品牌形象、服务项目、环境、设施、建筑外观特点、营销网络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理想情况是自己在几方面都标新立异。成功的差异化战略必须以竞争对手不能相比的方式创造顾客价值,同时保持持续差异化。与酒店核心竞争力相连,独特竞争力和高水平的管理价值链能力会使竞争对手望尘莫及。当差异化基于产品革新、技术领先、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全面的客户服务和独特竞争力时,会长时间获得较高利润。
差异化战略往往会增加成本,酒店必须对其他方面进行整合来降低成本。差异化战略并不意味着酒店可忽略成本,但此时低成本不是酒店的首要战略目标。
(3)集中一点战略。集中一点战略是指酒店致力于为特定的细分市场服务,主攻特定顾客群,而不是将力量均匀地投入到整个市场。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都试***在全行业范围内实现酒店目标,集中一点战略却是围绕为特定目标市场服务这一中心建立的,它所制定的职能性方针都要考虑这一目标。如商务酒店等。
通常,集中一点战略包括集中低成本战略和集中差异化战略。两种战略的代表有:Motel 6的集中低成本战略和丽兹-卡尔顿的集中差异化战略。如丽兹-卡尔顿通过提供一流的食宿和无与伦比的个性化服务与其他面向高端市场的竞争对手拉开差距。虽然战略迥异,Motel 6和丽兹-卡尔顿都可能成功,因为酒店业由多样化偏好和多样化支付能力的消费者组成。
(4)其他竞争战略。除三种基本竞争战略外,酒店还可根据资源情况,选择建立战略联盟、网络营销、绿色营销等战略。
5.培育企业文化
(1)重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提高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制胜法宝。企业往往借助于企业文化的力量来实现战略。酒店文化是酒店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渐培育成的、占据主导地位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守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内容包括酒店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还有处于核心地位的精神文化。
对中国而言,酒店文化应建立在商业道德原则和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基础上。进行酒店文化建设时,可通过三种方式来培育:①对酒店战略意***进行广泛交流,并验证工作原则和经营方法的诚实性和透明度;②引导酒店员工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③树立“酒店道德准则”,并为行动、决策和***策提供合适的标准。
为使酒店文化深入人心,在文化传播时,一要充分发挥经理的垂范作用和英模人物的影响,以增强员工的企业意识;二要建立完善的文化网络,并利用文化载体和重大事件进行传播,树立酒店形象。
(2)以人为本。酒店文化必须以人为本,人力资本是保持酒店持久竞争优势的根本。酒店应认识到:对人力资本进行有效管理是保持品牌优势、质量优势、成本优势的依托,也是培育酒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重视人才建设,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挖掘人力资本潜力,才能创造出竞争对手无法提供的差异,塑造竞争优势。实践证明,通过人力资本获得的竞争优势比其他手段获得的竞争优势会更持久。
服务业是古老和永恒的行业,靠个人智慧和能力不够,仅靠精英也不行,酒店需要大批优秀人才。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管理制度、专业技能和技巧,合力形成优秀的酒店文化。酒店文化气氛是独特的,作为团队文化中的个人,可以感受,但永远无法复制或带往别处。
6.战略实施管理
一旦制定了战略,酒店管理层就要强化战略执行的管理。一般情况下,为促进战略执行并实现高绩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战略执行进展、指导执行进程、解决执行障碍。
(2)对组织施以积极的压力。
(3)确保组织集中精力做最优秀的事。
(4)发展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5)以道德为航标,坚持以模范道德标准规范酒店和员工行为。
(6)不断改善行为来强化战略执行力以达成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美)小阿瑟A・汤普森著 蓝海林等译:战略管理获取竞争优势[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著 陈小悦译:竞争战略:分析产业和竞争者的技巧[M].华夏出版社, 1997
[3](英)D・福克纳(D.Faulkner) (英)C.鲍曼(C.Bowman) 著 李维刚译:竞争战略 [M].中信出版社, 1997
竞争论篇3
竞争锁定是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通过将企业的目标集中在某一领域以获得企业绝对竞争优势的竞争行为,也是企业防范和控制竞争风险的重要举措。企业锁定的领域可以是核心技术、服务范围、产品种类,也可以是企业的生存空间或是其他内容。
2.竞争锁定策略
①企业生存发展与技术锁定
技术锁定是国际上研究跨国公司的经济学家最新提出来的一个名词。技术锁定常用来解释很多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很难有创新型的跨国公司出现的原因,并断言这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技术差距所产生的。技术锁定作为企业竞争的有效策略之一,并不仅仅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竞争,同时也有别于企业竞争中采取的技术封锁、技术壁垒或是技术垄断等竞争策略。所谓技术锁定,是指企业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对市场前景的把握,专注于对某一核心技术的绝对竞争优势的培养,从而实现对该技术领域产品的绝对市场控制。
Arthur提出的锁定思想是指,当多种技术在市场中竞争时,使用不同的技术所需支付的成本和所获得的收益不同,并且不同的技术使用者具有不同的偏好性。当在某一时期内使用某种技术的人数增多时,这一技术将相对成熟起来,由此使得采用其他技术的使用者也转向使用这一技术。随着使用者的数目越来越多,该技术在竞争中的相对优势越来越明显,并且这种相对优势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下去,也就是实现了对技术的锁定。本文所界定的技术锁定不同于Arthur所提出的锁定思想,这里的技术锁定是指企业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某一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之上,以点带面,从而保证企业在某一竞争领域的相对优势。
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企业的规模由小到大,实力逐步增强,企业逐步走向成熟期。技术是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本,如果企业缺乏必要的技术积累,不能把握技术的发展方向,预测不到技术前景,也就无法锁定技术,企业只能在模仿、跟随中生存,企业将很快由成熟期进人衰退期。缺乏对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锁定,企业很难有进一步的发展,企业生命周期将大大缩短。
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和并购战略都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随着企业实力不断的增强,企业为进一步增强自身实力,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所采取的策略。然而,太阳神、沈阳飞龙、巨人集团等企业的多元化战略实施实践表明,多元化经营不再是“馅饼”,而是陷阱。企业并购战略失败的例子同样比比皆是。究其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企业的盲目扩张。企业的相关多元化战略,特别是同心多元化战略相对于其他方式的战略来说,成功率更大,风险更低。同样的道理,如果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存在业务上的关联性越高,成功率也越大。归根结底,企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实现对技术的锁定。如果企业不能锁定自己的技术领域,涉足新的领域、新的市场,将导致资源的过度分散,企业最终也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②生态位理论与生存空间锁定
所谓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用以描述物种在非生物和生物环境中占有的地位。生物的生态位,既包括其栖息地的温度、湿度等非生物环境的范围,也包括其食物和能量来源,以及它与天敌的关系等。哈奇森以多维空间或超体积描述物种的生态位,并称物种能栖息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为基础生态位,把有竞争者存在而实际上占有的空间称为实际生态位。生态位理论表明生物的生存空间是一定的,处于竞争状态中的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群体,其生存空间也是一定的。
综观现今企业的市场竞争,正逐渐由无序、感性、盲目跟随性的竞争走向追求有序、理性、个性化的经营之路。生态位理论所倡导的企业生存空间错位,也就是错位竞争,可以有效避免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具体来说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寻找原始生态位。企业的产品在刚刚进人市场时,由于竞争对手来不及作出反应,企业往往没有竞争对手从而独占市场,企业的赢利空间很大:但随着市场挑战者和市场跟随者的逐渐进人,专利保护到期或是竞争对手模仿成功甚至技术突破,企业的生存空间将相对缩小。特别是当市场份额一定时,企业与其竞争对手为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必然会产生残酷的恶性竞争,因此企业需要寻找原始生态位,即市场空档。格力集团公司进人空调时间较晚,当时春兰、华宝、美的等一批国内企业已经崛起,在市场份额与品牌声誉等方面占有了很大优势,格力的实力显然不足以与这些企业抗衡,于是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营销策略。格力公司集中开发“春兰”、“华宝”等著名企业影响较弱的地区,在皖、浙、赣、湘、桂、豫、冀等省树立品牌形象,建立巩固的市场阵地。格力在这些市场空档中重点经营专卖店,通过良好的售后服务保证顾客利益。20世纪90年代中期,格力已经基本锁定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并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国内较大的城市北京、广州、南京等地发展,同时逐步进人海外市场。根据有关资料,在1998年全国主要城市各种品牌空调器的占有率中,格力占13. 5%,春兰占11. 2%,三菱占8. 5%。格力的产品出口量位居全国同行第一。
第二,避免生态位重叠二生态群落中的动物为了避免因争夺食物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它们栖息、捕食的时间和生存空间都是错开的。市场竞争也是如此,当两个企业同时去争夺某一有限的市场时,必然会导致价格大战或是广告大战的两败俱伤局面,这是理性的企业所不愿接受的。虽然市场竞争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如果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开竞争对手的制约,这种策略可以有效减少竞争的激烈程度和企业不必要的损失。避免生态位重叠,需要企业有特色经营的思想。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由于浙江民营经济各自形成自己的特色,使自己的生态位不与同行重叠,为自己赢得了极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浙江民营经济也得到了大力发展。俄国生态学家CP. Gause提出的竞争排斥法则认为,如果两个竞争种体能共存于同一生存环境中,那么他们一定是生态位分化的结果,也即它们的现实生态位之间存在着分化。再以武汉市的酒店为例,“醉江月”以物美价廉为特色,“大中华”以瓦罐汤为特色,“谢先生”以富丽堂皇为特色,“湘里菜”以湖南风味为特色,“口味堂”以农家餐饮为特色……。由于这些酒店形成自己的特色,锁定自己的生存空间,使自己的生态位不与同行重叠,才使得餐饮市场得到了最大利用。
第三,合作竞争与相互依存。现实的企业竞争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当企业越是以自我为中心,压制竞争,企业的业绩反而平平。反之,企业与竞争对手共同谋求发展,互惠互利,却能创造出更多的市场需求,将蛋糕不断做大。美国商界有句名言:“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就加人到他们中间去。”事实上,现在企业的竞争已不完全是生物界中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合作性的竞争使得企业不必再为生存空间争得你死我活,惠普与康柏合并,共同打造“新惠普”;微软与Intel的战略联盟,共同引导计算机潮流,等等,这些都是合作竞争的成功典范。依存性的合作竞争使得企业与竞争对手具有相同的生存空间,共生共荣,但根据生态位原则,此时的企业的生态位仍然是不可重叠的,也就是企业与竞争对手的锁定不可能锁定在同一空间。因此合作竞争中的生存空间锁定是短期的、瞬时的。
③注意力经济与眼球锁定
所谓注意力,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主题、信息等保持关注的持久程度。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可以将人们关注信息和事件等中的接受端提取出来加以量化,企业的顾客群或市场份额是与这种量化的注意力成正比的,因此注意力具有无可估量的经济价值。现在世界上的信息量是无限的,而注意力是有限的,有限的注意力在无限的信息量中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张朝阳认为:“再好的产品,如果不与注意力和瞩目性相结合,也创造不了市场价值。”
注意力形成经济,争夺眼球形成竞争,这已是世界不争的理论和事实。早在1996年英特尔的前总裁葛鲁夫就提出“争夺眼球的竞争”。他认为,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21世纪的主宰。
注意力经济使得眼球成为诸多企业的竞争目标,其主要原因在于工业文明形成生产过剩导致竞争目标转移。特别是随着生产同类和同质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的绝对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小。企业生产能力过剩,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产品的生产力同需求相比,从不足到过剩导致竞争目标从直接经营商品转变为经营注意力。企业若想在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就必须实现对眼球的锁定,吸引更多顾客的注意力。
以眼球锁定作为策略的竞争方式在互联网络上体现得最为突出。在互联网流行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俗语受到了质疑,注意力比“酒香”更为重要。眼球的锁定意味着更多的点击率、浏览量、访问时间和登陆数量,而这些指标正是一个网络的生存之本。因此对于网络经营者而言,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只要能够吸引到网民的注意力,企业就有机会因此而产生巨大的商业利润。在产品展销会、博览会当中,产品质量、产品功能往往相差并不是太多,谁更能获得顾客的亲睐,就在于谁更能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当产品的外形、款式、色彩等的差异化因素能够锁定顾客的眼球时,产品就能够在较量中胜出。
对于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了解的人数越多,企业的市场空间也越大,这就是企业不惜重金加大广告投人、媒体炒作甚至发动广告大战的真正原因。请歌星、影星、球星做形象代言人,花巨资赞助运动会,报纸宣传,路牌标识等等,企业的这些举措无一不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通过广告宣传让更多人的认识和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刺激他们的消费欲望。秦池酒以2. 2亿元赢得央视一套节目黄金时段的使用权,成为当年的“标王”,秦池酒也因此一炮打响,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就是眼球锁定的魅力所在。
竞争论篇4
没有哪一种说法能说清楚
何谓国家竞争力?
国家竞争力的强弱,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有些人把国家竞争力看成是由汇率、利率、***府预算赤字等变量所引导的总体经济现象。但是有预算赤字问题的日本、意大利、韩国,面临货币升值压力的德国,以及实施高利率***策的意大利和韩国,这些国家的生活水平仍在快速提升。
有些人则主张,国家竞争力源自廉价而充沛的劳动力。然而如德国、瑞士或瑞典等国家,不但薪资高,而且劳动力短缺,它们的经济照样繁荣。此外,高薪似乎正是一个更合理的竞争目标。还有一派将竞争力的大小与国家资源丰富与否画上等号。不过,又该如何解释德国、日本、瑞士、意大利和韩国这些资源有限、必须依赖进口原料的国家?
近年来,也有人将左右竞争力的源头指向***府***策:在***府的产业目标、保护***策、奖励出口和补贴等推波助澜下,日本与韩国的汽车、钢铁、造船、半导体产业纷纷登上世界主要舞台。但仔细考查就会发现,这类推论并没有扎实的资料佐证。在意大利,***府干预的效果奇差,但是意大利产业的出口成长率一度仅次于日本,高居世界第二位。德国***府很少直接干预出口产业。即使在日本与韩国,传真机、复印机、机器人、高级材料等重要产业中,***府的影响力也很薄弱;而一般认为是***府主导成功的日本缝纫机、钢铁、造船等产业,早已过时老去。
最后,还有一种蔚为风行的国家竞争力说法,认为这是由各国管理模式差异造成的。然而,这类解释也有它的问题,因为不同产业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在意大利,小型、私人与松散的家族企业构成制鞋、纺织和珠宝等产业的骨干。这类产业的成功管理模式,如果被移植到德国汽车或化工、瑞士制药厂、美国飞机公司,结果可能是一场灾难。此外,也不可能找出管理劳资关系的通则。一般说法认为,工会强大会伤害竞争优势,但是在德国和瑞典,工会势力都非常强大,这却无碍于这两个国家发展出国际知名的大企业。
显然,前面的解释并不能令人满意,更没有哪一种说法能清楚说明,在国际竞争中产业与国家的关系。它们似乎各自成理,但是竞争优势显然来自更广泛也更复杂的力量。
众说纷纭的观点也暴露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即一个国家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被称为“有竞争力”。一个“有竞争力”的国家,它的产业与企业是否也都是竞争高手?似乎没有哪个国家符合这个标准。
国家的“竞争力”,其实是个伪命题
我们不能只看整体经济表现
“有竞争力”的国家是否表示它拥有大量的贸易顺差?瑞士的贸易收支只能勉强平衡,意大利则经常出现贸易赤字,但是这两个国家的国民所得都在上升。“有竞争力”的国家是否必须是低工资和低劳动成本?印度与墨西哥符合这个标准,但它们的产业模式似乎都缺乏吸引力。在国家层面上,有关竞争力的唯一有意义的概念就是“生产力”。国家的基本目标是为其人民提供高水准的生活,实现这一目标的能力则取决于运用劳动力与资本等国家资源所得到的生产力。生产力是每单位劳动力与资本的产出价值,并且由产品的质量、性能(这两者决定产品价格)以及生产效率决定。人力资源的生产力决定员工薪资;资本的生产力则表现为投资回报的多寡。
国家生活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企业达到高生产力水平的能力,以及继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生产力的持续发展需要经济持续升级。企业必须培养出在生产力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精致的产业部门进行竞争的能力。
国际贸易与海外投资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给国家提升生产力的机会,但同时也威胁该国的生产力。由于国际贸易,一国得以专注于企业生产力较高的特定产业或产业区间,并且进口生产力不如外国竞争对手的产品与劳务。没有哪个国家能在所有产业中所向无敌,理想的状态是,有限的资源被运用在最有生产力的领域。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也并非每家企业都有竞争力。当然,国际贸易与海外投资也可能威胁生产力的发展。它们让国家的产业暴露在国际标准之下。与国外的竞争者相比,如果产业的生产力并未高到足以抵消国内的较高薪资,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如果一个国家无法在高生产力或者高薪资产业中竞争,它的国民生活水准便会受到威胁。
这也是为什么贸易盈余或贸易平衡并不代表一个国家有竞争力。一个国家如果以低工资和货币贬值扩大出口,同时又依赖进口精密高档产品,纵使创造贸易顺差或贸易平衡,也可能损及国民生活水准。竞争力也并不等于创造就业机会。决定经济繁荣的因素,并非以低工资创造就业机会,而是工作的类别。
因此国家的“竞争力”,其实是个伪命题。我们不能只看整体经济表现,而必须先认识决定生产力的因素,以及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接下来从细处着手,针对单个产业和产业部门的表现,了解生产力。我们必须知道,有商业价值的技能和技术是何时及如何被创造出来的,这些问题只有在对特定产业进行全面观察后才能得到解答。
企业如何在国际市场制胜
创新者通常是来自产业外的人士
尽管成功的企业各有其独门兵法与特别的操作规矩,但是它们的特质与成功的轨迹,其实大同小异。企业通过创新形成竞争优势。许多创新是平凡观点的累积,靠的是些微的领先与洞察力累积,而非单一、重大的科技突破。创新的点子通常并不“新”随处可见却很少有人当真。
有些创新是察觉到一个受到忽略的全新市场机会,或为新的市场细分提供服务。当竞争者反应太慢时,这类创新就会带来竞争优势。以汽车和家电业为例,日本企业最早提出轻薄短小的产品形态,加上外国竞争者认为获利不高、不重要、缺乏吸引力而不当一回事,于是形成竞争优势。
在国际市场中,引发竞争优势的创新是不分国界的。比方说,当今国际上越来越在意产品安全,瑞典的沃尔沃汽车、阿特拉斯·科普柯与AGA公司的成功,就是因为它们提前预见到这个领域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如果本国市场所关心之事与状况并未与国际同步,这类创新只会减缓企业发展国际竞争力的速度。美国庞大国防市场的诱惑,就扭转了美国材料与机床业者对全球市场的注意力。
在改善与创新的过程中,信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信息可能是竞争对手无法取得,或是并未设法取得的事物。有时候,信息只是很单纯地从研究开发或市场研究中冒出来;更多时候,它来自努力、开放的态度,来自不受传统观点或盲目假设的影响、追求真相的态度。
这也是为什么创新者通常是来自产业外的人士,或来自不同的国家。创新也可能来自新公司,因为它的老板可能非科班出身,或是在老字号大公司中怀才不遇。
当高级经理人是该产业的新人,他们更有可能察觉与追求机会,从而给现有公司带来创新。企业在多元化经营过程中引进新的资源、技能或对其他产业的观点时,也可能带来创新。还有,创新可能来自不同环境或不同竞争方式的国家。
新书速递
《爱与意志》
作者:[美] 罗洛·梅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年8月
定价:45.00元
罗洛·梅是美国存在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把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思想介绍到美国。《爱与意志》是他的代表作,一问世就风靡世界。全书用高屋建瓴的气度,妙趣横生地描绘了人类本能之一的爱与意志的科学规律。
《请勿在此丢弃尸体》
作者:[日]东川笃哉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8月30日定价:26.00元
作者东川笃哉26岁辞职,连续八年边打工边做专职作家。2002年以《密室的钥匙借给你》获得“Kappa-One”奖。2010年出版《推理要在晚餐后》狂销181万册,创下日本小说单本销量纪录,并获2011年日本书店大奖。
《全球经济12大趋势》
作者:丹尼尔·阿尔特曼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竞争论篇5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创新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又称核心能力、核心竞争优势,最早由两位美国战略管理学家帕拉哈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公司的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来的。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协调各方面资源的知识和技能,即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而把企业界关注的焦点从研究竞争策略转向了增强核心能力是企业战略理论的一个里程碑。”为了与已有的企业能力的概念相区分,潘汉尔德和哈默进一步提出了判断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标准:(1)核心竞争力必须为市场所认可,即能够提供进入相关潜在市场的机会;(2)核心竞争力必须给客户带来特别利益,也就是说核心竞争力应当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帮助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或创造价值来扩大客户的利益;(3)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得以持续。其后的研究者,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判断标准。如:核心竞争力应当是异质的;核心竞争力应当是难以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较强的延展性等。
而实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就有一批管理学家以解释被新古典经济学视为“生产函数”的企业和探寻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所在为目标,以反叛主流企业理论和梅森——贝恩范式为基础发展了企业竞争优势外生论。鲁梅尔特(r.p.rument)还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企业表现为超额利润的竞争优势并非来自外部市场力量,而是来自于企业自身的某种因素,即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或竞争优势是内生于企业。在此背景下,管理学界提出了一种既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也有别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全新企业理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企业核心竞争力论。
这种从管理学角度提出的企业理论,在内容上实际经过了三个阶段的的演变。最初是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这是一种资源依赖论。该理论把企业看作具有不同适用性的各种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企业绩效的决定性因素或竞争优势源于企业的特有资源和能力,而竞争对手很难模仿或购得它们,可成功的企业战略依赖于积累专门化的资源,并通过创造业务单位来开发利用资源,使资源与市场机会相匹配。再次是以能力为基础的企业观,即企业能力论。该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系统,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并非都可以成为企业绩效或竞争优势的源泉,真正成为企业绩效与竞争优势决定性因素的是能够有效利用、开发企业内部资源的能力,因此,企业之间的能力差异是企业之间绩效差异的根本原因。最后就发展到了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观,即企业知识论。1990年帕汉拉德和哈默在企业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核心能力这个概念,即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
对于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如李正中和智勇所写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起源及内涵》一文中,作者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有着详尽的描述。他们指出:企业所拥有的每一种资源都能够形成一种或几种企业能力,但是,在这些能力中,只有那些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被市场所认可,从而为企业进入某种现实潜在市场提供机会的能力,才会被企业用于参与市场的竞争,这种能力才真正成为了企业的竞争(competence)。只有当企业的某种竞争力具有了异质性,即能力与众不同,为本企业所独有,或者相对其他企业具有更高的效率时,才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如:企业拥有一条或多条业务链或生产链,这些价值增值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竞争优势的来源,而如果企业在这一环节上的能力能够以更高的价值或较低的成本,通过最终产品为顾客创造更多的消费者剩余,那么这种具有了异质性、独到性或比较优势的能力就可被称为独特竞争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持续竞争优势是竞争优势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部分,为了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在自身所拥有的独特竞争力中寻找那些难以模仿,又难以替代的部分,只有建立在这部分能力基础上的竞争优势才能得以长期持续。因此,只有当某些独特竞争力同时具备了某种难以被模仿和替代的性质时,这种独特竞争力才成为了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和构成,越来越多的学者以罗蒙西巴顿(dbbarton)为代表人物相信,核心能力不等于公司经营资源的拥有量,而是来自于公司的创造性工作。核心能力不只是技术和人力技能,更是一种制度化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能够识别和提供竞争优势的企业知识体系。其构成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知识与技能;(2)管理体制;(3)实物系统;(4)价值观。由此,巴顿提出,组织开发核心能力的方式必须是一种制度化、系统化、长期化的行为,其重点是构建能够为公司创造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以核心技术能力为基础的一个多层面、多角度的构成体,最为重要的是表现为八种能力:(1)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企业的新产品研究与开发、工艺与材料的创新,以及企业技术储存量与动态技术优势问题,均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2)企业的核心市场营销能力。指企业营销网络与渠道、营销过程与促销***策等一系列营销环节的运作,这些运作优势对于将企业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来说,是不可缺少的;(3)企业的核心品牌形象能力;(4)企业的核心服务能力。在技术差异化日益缩小的今天,服务个性化与差异化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5)企业的核心生产能力。企业核心能力的水平需要通过产品来展现,而制造能力则是技术成为产品的中介,它决定着企业由技术优势变成质量优势和成本优势;(6)企业的核心管理能力。企业的管理也是生产力,它涉及企业结构组合、信息传递、沟通协调、激励奖惩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高效优质的内部运作,保障技术优势的发挥,也保障了将生产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7)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决定了企业对自身优势、劣势、机会点、风险点的认知和把握,能有效地积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准确地分析产业与产品的前景,为企业发展选定良好的方向;(8)企业的响应能力。指企业对外界重要事件或机会或威胁作出有效的反应,从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在很多国内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研究中,都特别提到创新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从各方面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首先,是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企业领导者首先要不断进行观念创新,以敏锐的眼光时刻把握外部环境的变化,以最快的速度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在管理理念、企业发展模式、营销理念、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创新,与国际同步才能保证自己不落后。其次,是企业文化创新,它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一个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所体现出的市场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塑造和丰富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消费者的忠诚,而且优秀的企业文化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增强了员工的团队精神和企业的凝聚力,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全体员工在极强的创新精神的鼓舞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企业各种资源得到最佳配置,效用得到最好发挥,自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会发挥到最强。企业文化的排它性、难以模仿性、建设的长期性都会使竞争对手忘而兴叹,就是模仿,也往往是貌似神离。第三,科技创新也是非常关键的。第四,市场营销创新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市场是企业决胜的擂台,也是检验企业实力强弱的裁判,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的强弱对企业在竞争中的胜负至关重要。第五,管理创新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管理出效益,管理也是生产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
小结:笔者认为,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培养起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也是无庸质疑的。加入wto之后的中国企业能否在面临国外企业大规模入境所带来的挑战时,能在竞争中取胜,关键就在于能否培育出上面所描述的核心竞争力。一旦企业把竞争力培育成为核心竞争力,那么即使竞争对手很强大,企业也能在资源的占有上具有一种类似于“垄断”的地位,获取长期超额利润而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在整体实力上挑战国外竞争对手。所以,国内现代企业应当积极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生产用户需要的产品,提高服务的能力,多方面获取和创造新技术。企业还应有良好的领导者、良好的运行体系和良好的管理队伍,保持敏锐的超前意识,必须以全新的学习力来全面适应社会的需要,建构信息系统获取、处理、吸收必不可少的市场信息,坚持技术领先。必须进行相应的资源投入来细心保护珍贵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所构成的产品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服务优势、营销优势与市场优势。还要能够有效地集中、组合、配置和重组资源,营造、适应和改善环境。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依靠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经验与知识的累积。
参考文献:
1.帕拉哈德(c.k.prahalad),哈默(gary hamel).公司的核心能力.哈佛商业评论.1990.
竞争论篇6
关键词:奥地利学派竞争理论经济学
前言
当竞争概念经由亚当、斯密(AdamSmith)及其前辈而进入经济学时,它未被明确定义,但一般是指厂商进入可获利的产业(或退出不获利的产业),以及现存厂商根据市场状况提高或降低价格。对于在这些或其他一些竞争形式中可能反映出来的企业素质,人们很少承认,事实上也未加分析。不过他们承认,在多数情况下,企业对市场价格确有某种程度的控制,控制程度与该产业中厂商的数量成反比。这些基本思想经过不断发展与补充,与绝大多数现代奥地利学派分析,总的说来并不抵触。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所反对的,是19世纪与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学派的完全竞争概念。完全竞争概念的发展始于古诺(Cournof,1838年),他竭力要说明竞争的作用:在竞争过程后到达极限。被他所概念化的完全竞争状态是一个市场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可以把任何一个厂商的产量从整个产业的产量中抽走而不会对价格产生可见的影响。杰文斯(Jevons)、埃奇沃思(Edgewworth)、老克拉克(J.B.Clark)和弗兰克·奈特(FrankKnight)尔后作出的贡献,导致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完全竞争模式(施蒂格勒(Stigler),1957年;麦克纳尔蒂(McNulty).1967年)。
根据奥地利学派的观点,如F·A·哈耶克(F.A.Hayek)所强调的,完全竞争概念的毛病在于它描述了一个均衡的状态,却缄口不谈导致均衡的竞争过程。事实上,这个概念夺走了厂商与动词“竞争”理所当然地结合在一起的一切业务活动(哈耶克,1948年)。于是,在完全竞争模式中,厂商不提高或降低价格,不区分产品,不做广告宣传,也不试***针对其竞争者而改变成本结构,或者做一些在动态经济体制中厂商所做的任何其他事情。熊彼特坚持认为,完全竞争概念不适用于理解资本主义过程,其道理盖出于此。
在熊彼特看来,任何合乎事实的竞争分析,需要将分析的焦点从经济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转向经济如何创造又破坏资源的问题上去。在古典和新古典学派经济学中,企业家是个受忽视的形象,但在熊彼特的分析结构中,它占据着中心位置。通过打断经济生活的“循环流程”,即在现有的技术和生产与组织方式下正在进行的现有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企业家起着一种打破均衡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即引入新产品、新市场、新技术、新原料与其他要素投入、新工业组织形式等等来实现的。其结果是以成本与质量优势为基础的竞争概念,熊彼特认为这比传统理论的价格竞争更为重要,并且是资本主义经济过程的“创造性破坏”的基础。熊彼特认为,这种竞争在企业中产生了一种内部效率,它对经济福利的重要性远胜于传统理论的配置效率(熊彼特,1942年)。
对企业内部效率优势的强调,使熊彼特比同时代许多更为传统的理论家对大规模的企业组织甚至享有一定程度垄断权力的企业,持更加宽容的态度。这也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共有特征。例如哈耶克,他对划地为牢的垄断与以高效率为基础的垄断加以区别,认为前者的代价超过了必要,但后者并无坏处,因为十分可能的是,一旦一个提供相同或类似商品或服务的企业具有了更高的效率,垄断会消失或者被迫调整,以适应市场条件(哈耶克,1948年)。这正是熊彼特的观点。由于来自新企业、新管理或新思维的竞争威胁,即便是大规模的企业,其立足点也是不断地在动摇的。熊彼特的竞争分析,倒不是为垄断力量辩护,而是为某些企业活动正名;这些活动只是根据完全竞争模式的比较观点,才被判定为垄断性的。他坚持认为,一个企业的素质远比它的规模来得重要。
竞争论篇7
【关键词】企业 核心竞争力 理论 创新 途径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企业一般竞争力是通常意义所指的企业功能领域上的竞争力,如研究开发竞争力、营销竞争力、理财竞争力、产品竞争力、人员竞争力、品牌竞争力等。这些竞争力通常为企业活动的某一方面、某个领域的竞争力,是一种浅层次的竞争力,其波动性有时较大,如一个产品寿命周期进入晚期,该产品的竞争力就消失。核心竞争力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到多项核心流程。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处于企业核心地位、影响企业全面的竞争力,其在较长时期内相对稳定,是一般竞争力的统领。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核心竞争力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从企业战略角度看,核心竞争力是战略形成中层次最高、最持久的,从而是企业战略的中心主题,它决定了有效的战略活动领域;从企业未来成长角度看,核心竞争力具有打开多种潜在市场、拓展新的行业领域的能力;从企业竞争角度看,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是企业独树一帜的能力;从企业用户角度看,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实现用户最为看重的核心的、基本的和根本的利益,而不是那些一般性的、短期限的好处。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有资料表明 :国内有代表性的五万家大中型企业中,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有自主品牌的不到10%,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则更少。企业的经营过程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过于主观化、随意化,这就造成企业的竞争力很低。以销售额看:我国520户国家重点企业的销售收入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两名销售收入之和的98%。核心竞争力的缺乏不仅体现在具体技术层面,更体现在管理模式和理念方面,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一)现代企业制度不够完善
虽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把国有企业改造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法人实体,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传统意义上***企不分的局面仍然存在。企业制度不够完善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管理的创新,打消了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积极性。国有企业搞不活和竞争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不完善的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特别是产权不明晰、出资人不到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组织和管理不对称等,使得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不足或无暇顾及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切实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
(二)知识储备及企业研发能力缺乏
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征来看,知识是企业独具特色的技能。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核心竞争力必然表现为对知识拥有的深度和广度,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将会更显出企业竞争中人才的重要性。不少企业对知识资源的投入作用认识不够深刻,操作也很不到位,目前我国主要处于高新技术的引进时期,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新技术的产品还比较少,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就造成我们在很多方面特别是在一些信息产业方面还不能与国外大企业抗衡。
(三)企业管理战略意识不够
由于企业家自身能力的限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缺乏制定企业发展规划的意识,对企业自身定位也不够准确,缺乏发展的眼光,认为企业管理战略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由于企业家管理水平偏低,往往无法应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规划企业的发展战略,主观臆断的决策占主要地位,企业管理战略执行力度远不够。企业往往建立了科学的管理战略,却没有保证战略实施的相应制度和机制,往往使管理战略无法正常的运转下去。
(四)企业组织结构僵化
企业的组织结构对其自身的长远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好的组织结构能够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保证企业高效运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员工在事务性工作上消耗的精力。组织结构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系统中的人力、物力、信息的顺利流通和组织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组织结构,整体来看,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不合理,而且不能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而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固化于某种单一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僵化,部门繁多,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而且内部等级森严,沟通不畅,信息传递慢,部门间协同性差,这必然会导致员工士气低落,对企业失去信心。
三、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主要是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能力。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包括,企业的R&D能力、产品和工艺创新能力,核心技术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将技术资源向技术优势进行转换能力的水平。要想将企业的技术优势转换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则还需要企业不断提高其它几个方面的能力来辅佐,其中包括:
(一)创造良好环境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好基础
必须全面、深入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着力点应是进一步转变***府职能,清理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规章制度,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体制环境;杜绝***府对企业的行***干预,依法规范***府、企业、市场三者关系,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主体,让各类企业展开公平的市场竞争;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垄断,把***府的主要职能转到培育规范、有序、公平的市场环境和秩序上来。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发展壮大一批核心能力强的跨国公司,是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经受住经济全球化的各种挑战和考验的迫切需要。
(二)以创新精神推进企业自身建设
我们如何依托企业创新,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笔者认为,至少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1.提高全员职工创新创业的竞争力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铸造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强化全员职工的创新创业意识,坚定他们对创新本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的认知。
2.重视管理创新,培育创新型领***人才。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井深太先生创立的“东京通讯研究所”,初始默默无闻,靠借贷发工资。当获悉美国倍尔实验室“晶体管”研发信息后,立即抓住契机、买下专利,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研发出“便携式半导体收音机”,凭其质量好、重量轻、成本降低70%,竞争“电子管收音机”市场。又通过“便携式”创意,3年占领美国市场,5年占领全球市场。善捕捉创新信息,抢先开发高科技产品,是一条见效快的企业竞争力发展捷径。
3.要关注科技创新,培育大批优秀的原创人才。“原”,源的古字,起始和起源;“创”,开创或首创。“原创”人才,指的是善驾驭“原创灵感”的科技攻关人才。综观古今,任何原创理论或原创事物,都是那些具原创力的人,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积聚中,先是萌发奇想,继而大胆创新,最终以其创造性成果,推动社会历史前进。
4.要紧扣企业内外创新,铸造个性化的核心竞争力。从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企业内部渠道看,应把握好“三个着力点”。一要对全员职工进行创新教育;二要从整合公司资源入手,集中进行某一领域的“差异化”创新运作,逐步形成具有企业独特个性的体制、制度、机制、文化和核心技术;三要找准适合本公司发展个性的关键要素,形成唯我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从企业外部渠道看,可运用企业兼并、知识联盟、形象策划与传播、发展忠诚顾客群等创新举措,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如“知识联盟”,有助于产业技术的优势互补,联盟各方合作紧密,参与者广泛,具有巨大的战略潜能。
(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是人力资源整合
人力资源整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人力资源整合是指引导组织内务成员的目标与组织目标朝同一方向靠近,从而改善各成员行为规范、提高组织绩效的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日益认识到人力资源整合对提升企业http:///list/2-15.shtml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意义。通过有目的地进行人力资源的整合,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潜能,和谐处理企业经营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并对相应的各种管理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从而促成企业革新、提高企业组织效率,增强企业http:///list/2-15.shtml核心竞争力。
竞争论篇8
关键词:国际货币竞争 货币竞争力 媒介货币
货币竞争在货币领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自货币产生以后,货币竞争就已经存在,但初时其主要表现为国内市场不同币材的货币或不同私人发行者发行的各种货币之间的竞争。后来各国***府接管并垄断了本国的货币发行权,货币竞争的问题也陷入了沉寂。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浮动汇率制度的实施以及资本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的日益便利,使得不同货币间的国际货币竞争日益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陈雨露(2003)就认为国际货币竞争主要表现为不同国家之间的货币的竞争。而Hartmann(1998)则从货币替代角度,将国际货币竞争界定为决定不同国家的货币在何种程度上被非居民所使用的过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美元危机以及新兴国家货币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使得针对国际货币竞争问题的研究被再次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国际货币竞争模型分析
货币竞争存在境内市场货币竞争和跨境货币竞争两种形式。境内市场货币竞争遵循“格雷欣法则”,即劣币充斥市场,良币退出流通,劣币驱逐良币。但跨境货币竞争的实践却是反“格雷欣法则”的,即良币跨境流通(李义奇,2009)。货币替代的本质更为普遍地反映了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而不是劣币驱逐良币。蒙代尔(2003)论述到,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强势货币总是在国际竞争中替代弱势货币,夺得支配地位。内在一致、高度稳定、质量优越是伟大货币的共同品质,它们将在竞争中胜出而成为国际性货币。国际货币的竞争遵循的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一)单极货币模型
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可以被兑换,其他国家的居民对该货币就存在着需求,那么其他国家的本币与该货币之间就存在竞争关系。本币与国际货币的区别就在于本币是由货币供给支配,而国际货币则是受各国居民对该货币的需求支配的(Krugman,1984;Alogoskoufis and Portes,1992)。理论上讲,单一货币似乎很难被全球大部分国家或地区所使用,从而在货币竞争中成长为一种垄断性的国际货币。然而纵观国际货币史,由一种货币充当媒介货币(Vehicle Currency)的这种单一性或者纯粹性似乎是自然而然存在的(Hartmann,1998)。
回顾国际货币竞争的历史不难发现,一战前的英国先令和二战后的美元都充当过这种极端货币。***1揭示了美元在二战后被选中在世界贸易中充当媒介货币角色的情况。从***1可以看出,若日本是进口方,而英国是出口方,那么在日、英两国间的国际贸易中,日元和英镑都必须首先与美元进行兑换才能完成交易。之所以首先需要与美元完成兑换的重要原因在于,美元的使用在当时已经具有了规模经济效益。由于美元在国际贸易与投资市场中更具活跃性,因此与美元的交易更容易,交易成本与风险也更低(Kubarych,1978)。
Krugman(1984)结合另外一个例子对于美元通过货币竞争成为媒介货币也给出了一个模型(见***2)。在荷兰与厄瓜多尔的国际贸易中存在三个国家:A(美国)、B(荷兰)和C(厄瓜多尔),以及三种货币a(美元)、β(荷兰盾)以及γ(厄瓜多尔苏克雷)。在***2a中,首先假设交易双方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以下三种支付方式:PAB、PBC和PCA。这些支付方式在真实世界中是如何完成的?一种可能性是这三种货币直接进行兑换,并完成支付(见***2b)。如果是这样的话,货币兑换量与实际支付货币量是相等的。但若假设相对于B 和C 之间的贸易来说,A对于B和C都是更为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事实也正是如此),那么在此次贸易中,β或γ与a首先进行间接兑换显然比β与γ之间直接进行交易的成本更低(见***2c),并且实际上也并不存在一个活跃的βγ外汇市场。此时,a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更加巩固,其竞争优势不断显现。
(二)双极货币模型
尽管存在类似先令或美元垄断媒介货币的情况,但随着日元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欧盟货币统一后欧元的日益强大,国际货币竞争中出现了两极或多极媒介货币共存的情况(Alogoskoufis and Portes,1992)。
首先,仍仔细考察Krugman(1984)的研究。他假设存在一个五国(A,B,C,D,E)、五货币(a,β,λ,δ,ε)及双极媒介货币(a,β)模型。国家间的支付和交易分别为PAB、PBC和Taβ、Tβλ,以此类推。***3显示存在两个货币区:a区域(包括A和C)以及β区域(包括B和E),其中a区域的一切支付都通过与a兑换才能完成,而在β区域则需要首先同β进行兑换。此时,若在模型中加进国家D(并不属于任何一个货币区),那么将存在aδ与βδ两个活跃的货币市场,此时双媒介货币模型构建完成。Krugman认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元与先令是上述模型的一个很好的实例。
Hartmann(1998)则将Krugman的模型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条件约束。他认为,如果上述两种货币的网络外部效应非常强大,则会出现***4中所示的情况。即其他任何货币都与其中一种媒介货币进行兑换,而两个货币区内国家间的货币兑换则完全通过两种媒介之间的兑换才能完成。
(三)三极以及多极货币模型
经济学家对于上述单极与双极货币模型都给出了真实世界中的实例。那么三极货币模型是否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Hartmann(1998)认为,三极货币模型的存在至少在理论上是可能的(见***5)。在这种模型中,每一种货币仍然都存在一种对应的货币区,而三个货币区与外界的唯一联系纽带即为这三种货币之间的兑换关系。有趣的是,这三种货币所支配的货币区规模的不均等性正是三极货币模型可持续存在的重要条件。因为一种规模较小的媒介货币可以通过降低其汇率波动性来弥补其规模的缺陷。
Hartmann(1998)认为,讨论四种、五种甚至更多极的货币模型在当前并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原因如下:首先,即使在全球化趋势日益蔓延的国际经济局势下,在全球外汇市场中也只能存在几种少数的货币能够具备充当媒介货币的能力或者潜力。其次,经济学理论已经证实限制媒介货币数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第一,将货币的价值标准功能与交易媒介功能区分开来会产生一定的成本。换句话说,若只使用单一货币作为衡量其他货币价值的标准,将减少套利行为的发生或降低套利成本(Suvanto,1993)。第二,规模经济效益和使用的惯性也将阻碍其他货币成为媒介货币。最后,多种媒介货币并存是否有利于经济运行的稳定仍然值得商榷。多种媒介货币共存,在过去常常被看作是扰乱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一个可能性因素(Eichengreen,1987)。上述所提及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先令与美元同时作为媒介货币共存的时期,也经常被认为是国际货币体系失序和不稳定的一段时期(Kindleberger,1973)。但Hartmann(1998)始终认为,多种媒介货币共存与国际货币体系失序之间是否具有必然的联系仍然值得进一步分析。
货币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从上述单极到多极货币模型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只有当某种货币具备足够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促使其在国际货币竞争中胜出,并最终成长为国际媒介货币。影响货币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货币发行国的经济实力与***府的国际***治影响力以及货币本身的特性和货币交易成本与收益的权衡等。
(一)货币发行国的经济实力与***府的国际***治影响力
刘锡良和王丽娅(2008)以及严佳佳和梁俊(2012)用国际货币度来刻画货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其公式为:I=λ1I1+λ2I2+λ3I3。其中I表示货币国际度;λ1、λ2、λ3分别为各指数权重;l1、l2、l3分别为本币境外流通范围指数、本币境外流量指数和本币储备占比指数。其中范围指数等于使用该货币的国数除以与该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数的比值,表示该国货币被接受的范围。流通指数等于该国货币的境外流通量与该国货币发行量的比值,表示该国货币被接受的程度。储备指数等于该国货币被作为***储备的量与该国货币发行量的比值,表示该国货币被接受的程度。上述各个变量的最终决定因素无疑是国家的经济实力。
可见,一国货币能否在国际货币竞争中胜出并最终替代他国货币而成长为国际货币,首先取决于该国经济与金融的综合实力。例如,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确立,主要是归因于美国强大的经济规模与实力以及发达的金融市场。正是因为美元所具备的自然吸引力,众多国家在过去相当长甚至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才自主选择了本国货币汇率与美元挂钩并自愿地选择了美元资产作为其最重要的***外汇储备。
此外,虽然货币竞争的胜负并不能完全由货币发行国***府的意志所任意决定,但***府的国际***治影响力却不能被忽视。因为,每一个参与竞争的经济体同样都活跃在国际***治舞台上,所以无论是国家还是超国家行为体,其国际***治影响力都至关重要。发行国的***治稳定至少在货币跨境使用的起始阶段支撑了对该货币未来价值的信心。2007年3月,美国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桑德拉·皮亚那托(Sandra Pianalto)在题为“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National Currencies”的讲话中对货币竞争进行了精辟分析,认为国际货币竞争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就是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以及***府间的实力竞争。
(二)货币特性
从货币特性角度分析,货币的标价与结算、货币交易便利性、货币价值稳定性均会对货币的竞争力产生实质影响。
1.货币的标价与结算。长期以来,针对国际贸易中计价结算货币的选择,学者们展开了丰富的研究。西方经济学家Grassman(1973)通过长期的实证研究发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中,一般采用前者的货币计价结算;在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中,贸易品种决定着标价货币的选择。一般来说,石油和农产品等同质性强的产品往往选择以美元结算;而制造业等差异性强的产品则以出口商所在国的货币结算(刘锡良、王丽娅,2008)。Baeehett和Wincoop(2002)研究发现:市场份额和产品差异度是影响计价货币选择的两个主要因素。当出口国出口的产品差异度大并且占该国总出口产品的份额较高时,出口商更倾向于用本国货币定价;反之,出口商会以竞争者所在国的货币定价。Friberg(1998)则考虑了选择贸易第三方货币作为计价货币的可能性。他证明了当利润函数是汇率的凹函数时,如果本国货币和贸易伙伴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大于第三国和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汇率波动时,第三国货币将被选择为计价货币(姜波克、张青龙,2008)。
2.货币交易的便利性。交易的便利性首先体现为一国货币交易规模形成的网络外部性。克鲁格曼(1980)指出一种货币交易网络的建立存在着固定成本,交易规模越大,该货币的单位交易成本就越低。另一方面,交易的便利性也体现在一国在对本国资本管制放松的前提下所产生的资金流动的便利性。只有在充分开放的金融市场下,流动性强的货币才能成为对非居民颇具吸引力的储备资产以及便利的价值储藏工具。
3.货币币值稳定性。与其他计量尺度不同,货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本身的价值是变动的。具体表现为货币的购买力是经常波动的,在通货膨胀期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货币的购买力上升。但在货币的购买力波动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合理假定所采用的记账本位币是一种稳定的计量单位,而不致对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造成大的影响。货币币值的稳定包括国内市场价值的稳定,即较低的国内通胀率和国际市场价值的稳定,即货币汇率的稳定。在信用本位制下,由于纸币自身缺乏价值,因此货币的竞争不在于其自身价值的竞争,而在于其币值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只有币值稳定的货币才可能成为强势货币,才更具有竞争力,并据此在货币竞争中占据支配地位。
(三)货币交易成本与收益的权衡
上述对货币竞争模型的分析已经表明,选择媒介货币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于交易双方对交易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在双边贸易协议中,媒介货币的选择必须要能降低交易成本和控制结算风险,并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的进一步开展。人们使用国际货币和使用语言类似,存在相互模仿行为(Dowd 和Greenaway,1993)。货币现行使用范围越广、越频繁、交易成本越低,就越具有竞争力。如果贸易双方认为将本国货币与第三方货币(媒介货币)首先进行兑换,然后再进行支付,比直接在双方货币之间进行交易更能降低交易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那么,相对于两国货币来讲,这种媒介货币就更具有竞争优势。
结论
在国际货币体系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种货币若要成长为国际货币并在国际范围内充当计价货币、媒介货币甚至是储藏货币,都不可避免地会与他国货币产生竞争。可以说,作为一种货币现象,国际货币间的竞争不可避免,会长期存在。
货币竞争并不是一个崭新的词汇,更不是一个前人未能触及的研究。但真正探讨货币竞争如何展开的经典文献却并不太多。这其中以Hartmann以及Krugman二人的研究成果最为著名。
对国际货币竞争理论进行研究的任何模型与检验都可能变成一场“赛马”,在其中也许会看到哪个学者的哪个理论是最好的。但是,我们所强调是当面对现实问题时该如何选择能够完成眼前任务的最合适的模型工具,而并非是对所有相关理论进行简单堆积。此外,货币若想在国际货币竞争中取胜,必须提高本国经济实力与***府的国际***治影响力。同时当货币已经满足国际货币的诸多特性时,必须辅之以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交易收益的***策,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保持***策的一贯性和可信度,如此才能在国际货币竞争中占据优势。
参考文献:
1.Hartmann P. Currency Competition and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The Dollar,the Yen and the Euro[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2.陈雨露.东亚货币合作中的货币竞争问题[J].国际金融研究,2003(11)
3.Krugman,P. Vehiele Currencies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Vol.12,No.3,1980
4.Krugman,P. The international role of the dollar:theory and prospect,in Bilson,J.and Marston,R.(eds),Exchange Rate Theory and Practic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5.Akigisjiyfusm G,and Oirtesm R.European monetary union and international currencies in a tripolar world.in Canzoneri,M.,Grilli,V. and Masson,P.(eds.),Establishing a central Bank-Issues in Europe and Lessons from the U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6.Kubarych,R.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in the United States.NewYork:Federal Reserve Bank,1978
7.Suvanto,A. Foreign Exchange dealing-essays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The Reaserch Institue of the Finnish Economy(ETLA),Helsinki,1993
8.Eichengreen,B.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Brookings Discussion Paper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54,Washington,DC,1987
9.Kindleberger,C. The World in Depression,1929-1939[M].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3
10.Grassman,S. A Fundamental Symmetry in International Payment Patterns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73
11.Baeehett P,Wincoop E.V. A theory of the currency denomination of intemational trade,Working PaperSeries177,European Central Bank,2002
竞争论篇9
【摘 要】本文从现代市场观念和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重新审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及外贸竞争力(1)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并指出发挥了比较优势是实现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捷径,最后简要评述了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方面转变,即提高外贸竞争力的战略措施。 【论文关键词】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外贸竞争力 1.比较优势含义的再认识 传统的比较优势概念源于李嘉***的比较成本说。比较优势系指各国在土地、劳动力及金融资本等有形资源禀赋上存在着差异,而使一个国家可以在某类产品的国际贸易中形成比较生产费用优势,据此说明其参与国际分工的依据和条件。由于受时代的局限,该理论的缺陷在于:生产要素仅局限于土地,劳动力及资本等有形资源要素上,没有考虑知识、技术、商誉等后天累积形成的无形资源要素会对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形成比较生产费用优势产生重要影响,也不可能考虑以产业***策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府有效干预是影响比较优势变化的重要因素,是后起国提升比较优势,重塑国际分工形象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日本、韩国的兴起就是一例。 2.比较优势和外贸竞争力 外贸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外贸的企业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从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变化可以看到比较优势仍然在外贸竞争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中国而言,劳动力丰富而低廉,这正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所在。因此我国的出口产品主要由劳动密集型产品构成。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并不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就一定是具有竞争力的,就一定能够打入国际市场了。理论上可以想象,在一个两各国家的世界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其贸易伙伴的市场上是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在一个多国世界中,如果各个国家的要素禀赋或生产技术完全不同,各自都生产一种不同于其它国家的产品,这种产品同时也是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然而,各国的要素禀赋或者生产技术并不会完全不同,因此各国生产的产品常常是相似或相同的。当几个具有相似比较优势的国家向另一个国家出口相同产品时,哪一个国家的产品能在该市场上取胜就取决于竞争优势而不是比较优势了。 竞争力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因此,在一个多国家、多要素、多商品的世界里,一个劳动力丰裕的国家并不必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竞争力,以我国输往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的产品来看,总体上根据比较优势我们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由于我们出口的这些产品大多数还是粗加工低档次的产品,主要依靠低价竞争,因此我们的产品一方面面临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相似产品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又常常遭到发达国家的倾销指控。总之,从整体上说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意味着劳动工资成本相对较低。不可否认,我国的纺织业具有先天的资源比较优势,然而以上优势属于低层次优势很容易被取代和超赶,近年来我国工资水平有了较大的增长而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单位产品所耗的劳动力成本有上升趋势,劳动力工资成本己经超过巴基斯坦、印尼、孟加拉国等国家。我国纺织业目前竞争优势缺乏。长期以来纺织业单纯依靠价格优势,忽略了技术创新,缺乏技术优势;我国的纺织品,很少有自己的品牌,更不要提国际知名品牌,缺乏品牌优势;虽然从1999年以来,纺织机械的进口一直维持在20%以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装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不高,缺乏硬件方面的优势;管理水平不高、专业人才缺乏、研发创新能力不足、营销网络不健全,缺乏软件方面的优势;工厂规模小,缺乏内部规模效应、产业集群不够,缺乏外部规模效应;信息不灵,市场敏感度不够,缺乏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并不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国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没有竞争力的,但是具有比较优势产品并意味着它会自动具有竞争力。 3.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飞跃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个国家使其公司或产业在一定的领域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一国兴衰的报本在于国际竞争中是否赢得优势,它强调不仅一国的所有行业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并且要形成国家整体的竞争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的取得,关键在于需求条件、要素条件、相关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者四个基本要素和机遇及***府行为两个辅助要素的整合作用。 4.从比较优 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战略措施——提高外贸竞争力的战略措施 (1)发挥比较优势是实现竞争优势的基础。比较优势认为,产业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禀赋的充裕程度。无论是以劳动生产率为基础的李嘉***的比较成本说,还是以各国生产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论。其假设前提都是各国的生产要素不可流动,供给条件、生产条件不可改变。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跨国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生产要素方面的天然优势不再被一国所有;随着新技术***的到来,自然资源可以被改进、替代、培养;随着人力资本的投入,发达国家的劳动技能和熟练程度日益提高,克服了数量上的不足;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产业内贸易、差异化产品快速发展。比较优势退位,竞争优势表现在依靠抢先投入发展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依靠长期积累并持续对设备、技术、R&D投入获得的技术优势;依靠个性化产品、个性化服务所获得的差异化优势;依靠长期在营销上投资而获得的优势;依靠持续的创新改善、升级换代获得的自我提升优势;依靠***府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支持性制度的外部环境优势;领先独特的管理方法降低交易成本的能力优势;依靠挑剔的消费者和有力的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优势;依靠网络信息、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对市场敏感而做出瞬间反应优势等。对于我国来说,充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发挥比较优势,有效利用资源,为增强外贸竞争力创造条件。这也等于相对提高了资本及技术资源的丰富程度。资本积累多了,并逐步由相对稀缺到相对充裕,就可以较快缩小与发达国家在资源、技术及产业结构上的差距,从而加快了资源及产业结构的提升,增强了产业的竞争优势。相映之下,不按比较优势发展经济,则这些产业不可能较经济地,并在较短时间内产生竞争优势。如中国的骑车业、电子信息产业以目前状况很难进入国际市场。经济发展是一个持续积累,渐进的过程,知识经济的来临给中国带来的不仅是契机,更是双重压力(工业经济体系的完善及知识经济带来的产业变革)和更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发挥比较优势,稳步前进才是提高竞争优势的捷径。 (2)发挥***府作用促进外贸竞争力提高。***府要为企业创造一个支撑生产率提升的良好环境,在确保强有力的竞争,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方面扮演积极角色,***府最根本的角色是信息提供者。国家是企业最根本的竞争优势,因为国家能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条件,国家不但影响企业所做的战略,也是创造并延续生产与技术发展的核心。按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源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者,机遇以及***府行为六个因素。如果***府不加干预,前四个基本要素可能很长时间才能孕育成熟,所以***府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我认为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府在制定***策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发展教育产业,积累人力资本。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熟练劳动力的比重是提升比较优势的关键环节。对我国来说,技术、知识是稀缺生产要素,知识经济的来临使智力资源成为发展经济的战略性资源,要提高外贸竞争力,就必须通过劳动力素质和技术创新来提高效率和开发新产品。而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教育投入占国民收入总额比例为2%-3%之间,低于发展中国家的3.5%,造成人力资源匮乏;我国在全部劳动力人口中受大专以上教育的仅存2.8%,受初中以下教育者为86%;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场所,高等教育投入更为不足。因此,我国***府应制定相应的***策,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具体如增加劳动力进行终身教育和培训机会;改革教育体制,在培养“通才教育”的同时,注意培养创新精神,这对于形成一个富有活力的企业家阶层,对于提高基础研究水平,自主开发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增加科技投入,促进企业的自主研究与开发。我国技术开发能力低下是制约外贸竞争力的因素,而技术开发能力低下除了企业规模小,劳动力素质不高外,R&D投入严重不足,如R&D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1996年为0.5%,同期发展中国家为1%,发达国家为2%。按波特的观点,先进要素在竞争优势中起决定作用。先进要素不同于自然赋予的基本要素。先进要素是个人、企业及***府投资的结果。为培养先进要素,***府的作用就在于创造一种有利于先进要素生成和循 环转化的环境。因此,除了加人教育投入外,***府还应该加大R&D投入,支持企业的研究与开发,促进企业进行创新。 第三,制定产业倾斜***策,保护关键产业及新兴产业。***府要为企业创造一个支撑生产率提升的良好环境,确保强有力的竞争。对于关键产业及新兴产业,***府可以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如关税保护、出口补贴等方式。高技术产业对于改善中国产业结构,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起着重大作用,***府应对这些产业战略性扶持。就当前来说,为取得或保护在一些高科技产业或关键性产业上的优势地位,发达国家广泛采用了多种扶持***策和保护措施,仅美国而言,就频繁使用了有秩序的销售安排,单方面的贸易制裁等手段。我国为了尽快提高外贸竞争力,有必要对一些技术含量高、外部效应大的高技术产业,进行适当的、一定时期的保护,建立有效的高科技产业风险基金,如,应继续对技术含量高的机电产品实行退税优惠,扶持其出口,加速国内产业结构向高科技化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发达地区由于工资成本上升,逐渐失去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我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发达地区率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同时可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充分利用我国低廉劳动力成本的优势。
竞争论篇10
[关键词] 竞争法 经济*** ***机构
广义上讲,竞争***机构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使竞争***权,处理竞争案件的组织。由于竞争立法模式的不同,在统一竞争立法的国家往往设置一个统一的竞争***机构专司解释竞争法律法规、调查处理竞争案件和竞争事宜;反之,采用分别立法的国家则会针对限制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设立分别的***机构。我国竞争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还带有较强的公法色彩,推崇的是“行***权治”理念,由多个行***机关共同行使竞争***权,竞争***机构分散而低效亟待改革。
在改革我国的竞争***机构的实践中,我们也应该具有世界视域,观察一下其他国家关于这方面的主要设置。美国采用统一竞争立法,其统一竞争立法机构是:联邦一级的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和联邦贸易委员会;州一级的州司法总长办公室下设的反托拉斯处和消费者保护处。反托拉斯局于1903年作为司法部的一个***机构而建立;联邦贸易委员会是根据1914年《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所设置的一个******机构。德国采用分别立法,其反限制竞争行为和反垄断行为的竞争知法机构分别是:对联邦经济部负责的联邦卡特尔局和各州卡特尔局;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机构是相关行***机关。
应当指出,不同的国家在设置竞争***机构时都面临一个问题:是另设置***的机构还是在原有机构中增加职权。美国选择了前者,德国采用了后者。
一、我国的竞争***机构及评价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机构同世界各国不同,没有专门设置全国性的权威机构,而将***权授予***府的相关职能部门。据统计,在实践中主要有11个部门享有竞争***权:县以上工商行***管理局;国家专利局;技术监督局;物价局;卫生局;***证券委员会和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文化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城建局等工程主管部门;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交通、邮电、铁路、民航、烟草专卖等行***主管机关;监察局等。它们统一组成了一个多头行******体制。这种体制实际上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不相适应,越来越暴露出其无法克服的弊端。
1.竞争***机构***性不强。这些机构大多在性质上属于行***机关,其机构组织、人事任命、经济财务上受行***相关体制的制约;在这些方面的受制于人必然会造成***上的顾虑重重,***的公正性将大打折扣。
2.竞争***机构专业性不强。我国竞争***机构是***府的职能部门,在组织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具体的问题,许多反竞争问题夹杂其间令这些机构应顾不暇。同时,处理竞争案件所需的专业知识、人员、设备等这些机构往外缺乏准备,要求这些机构全部具备这些条件又会造成重复配置的浪费,使竞争***水平大打折扣。
3.同时,由于竞争案件的复杂性,一个案件可能牵涉到数个***机构管辖,处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有关部门会出现争夺或推诿的现象。这将导致严重的***内耗和派生沉重的协调成本。
二、通过立法设置专门的竞争***机构的必要性
参考各国的立法实践,我们可以看出通过立法创设专门竞争主管机关的优点:
1.管理的专业性。主管机关只负责对竞争行为的监督与***,其组织机构和运作程序适应反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的特殊性要求,从而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创造竞争、保护竞争的工作目标上,保证了行动的快速与及时。
2.行***级别较高。如匈牙利的经济竞争局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行使职权的国家机构,它的***和副***由共和国***根据***的提议委任或免职。
3.较高的行***级别带来了更大的权力,使其能在经济改革中抵御来自其他***府部门的压力和利益集团的影响,更有效地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保证自由竞争***策的顺利实施。〔2〕
三、争***机构改革主张
为了解决我国现存竞争***机构的弊端,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机构已是大势所趋。
笔者认为立足于修补和妥协是不能适应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现实的。其实无论统一立法还是分别立法(统一立法更便于实施)都应设置一个统一的***机构,机构的设置应与行***体制改革同步进行。
(1)统一竞争***机构能够达到统一***。竞争***机构负有依法制定竞争法律规范文件,解释竞争法律规范文件的精神,调查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的经济状况等情况,核实、处理实施反竞争行为当事人等基本职权。如果众多***机构负责***的话不仅难以保障法制的统一,还可能出现职责权限不明,配合不力的情况,导致竞争秩序的混乱。
(2)设置统一竞争***机构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①在中央一级,竞争***机构应直属于***,统一行使竞争***权。在地方一级,应由中央竞争***机构的派出机构充任,授权行使竞争***权,对中央竞争***机构负责。
②配备竞争***人员。由于竞争***具有专业性的特点,一般的行***干部是不能适应的。因此,应组织专家委员会具体实施竞争***权。专家委员会主要由经济学家、法学家、管理学家组成,其他竞争***人员由该委员会根据需要,长期或短期聘任包括技术、检测、评估、会计方面的专家组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