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游体验是旅游者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旅游活动的核心所在,对旅游体验的研究过程中,谢彦君曾从现象学的视角,提出了从生活世界中逸出的旅游世界的概念和旅游场的概念来说明旅游体验的情景模式,提出旅游体验研究的基本框架,文章在此基础上阐述对旅游体验的看法,以及从三维的角度构建旅游体验在主要客观条件约束下的形态及特征。
关键词:旅游体验范畴;旅游体验形态
一、旅游体验的基本范畴
体验是以生命来验证的事实,是亲身经历的深层次的感受。在生活世界里,我们每天都在体验着生活,说到体验,人们很容易就把体验与心理学联系起来,这确实不无道理,体验的完成需要依赖于有思维能力的主体,和对主体产生影响的客体环境,但两者之间并不仅仅是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刺激-反应(S-R)”公式所表达的关系,体验的产生应当是“刺激-融合-体验”这样一个因人而异的过程。“融合”是指刺激物所传达的信息与主体所固有的信息体系之间的相互融合。旅游体验作为体验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体验的一种特殊类型,同样是遵循上述过程的,可以表达为“旅游环境刺激-旅游者对信息的加工融合-旅游体验”,谢彦君曾根据“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心理场”的概念引出了旅游场的概念,并将旅游体验的过程描述为“旅游场刺激-旅游者行为反应”,近一步将“旅游场”解释为“地理环境刺激-旅游者心理组织”的过程。这种说法客观反映了旅游体验的产生过程,在这里,“构成旅游场刺激的因素非常复杂,其中首先是来自外界的地理环境刺激因素,而这些因素会作用于旅游者心理,先是引起旅游者心理与这种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浸染――也许通过知觉或移情,从而逐步使地理环境的心理意义得以呈现,旅游场便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在旅游场的形成过程中,起作用的并不仅仅是外界地理环境,各种各样的环境都有可能产生刺激。也正是由于外部环境和旅游者心理类型的多样性,才导致了旅游体验的“因人而异”。
体验与旅游体验之间虽是一种从属的关系,但由于旅游活动的特殊性,让其体验迥异于平时的生活体验。在此基础上,曾有学者根据现象学的观点,提出了旅游世界的概念,并指出旅游世界是生活世界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一种逸出。这种说法可以用来解释日常生活环境和旅游环境的不同之处,但是以先验主义为基础的现象学中所指出的生活世界只是一个哲学范畴,在这个大的范畴下,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理解为,在生活世界的基础上,旅游世界是日常生活世界的一种逸出。同时,旅游体验充满着整个旅游世界。
引入旅游场和旅游世界的概念,从现象学的视角构建旅游体验研究的基本范畴,体现旅游体验的核心性,是研究旅游体验的主要框架。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旅游体验的形态进行分析,从而更进一步地认识旅游体验。
二、旅游体验在其可行域上的形态
旅游体验形态是指在一定的可行域上旅游体验随着旅游环境的刺激和旅游者的心理融合,呈现出一种高低起伏的状态(如***1)。
影响旅游体验的因素以及主客观条件都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客观因素是旅游者的闲暇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根据旅游者的实际情况可以确定每个人不同的可行域,那么旅游体验就可以看作是旅游者在这个特定的可行域上发生的旅游满足感高低起伏的变化。从这一角度来分析旅游体验则具有以下特性。
(一)旅游体验的高峰和低谷
旅游世界对于日常生活世界来说,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暂离性,旅游者一旦进入了旅游世界,就会获得迥异于日常生活世界中所经历的体验,这也正是大多数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主要目的,旅游体验的高峰点就是指旅游感受获得极大满足的点,比如获得了意外的惊喜,看到了向往已久的景色等等,***1中的a点和b点就是这一类型的点。旅游体验的低谷点是指旅游者在出游的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或其他因素所造成的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距过大的情况。旅游低谷点的出现通常会伴随着后悔、气愤、抱怨等一系列负面情绪的产生。这也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想尽量避免发生的状况。***1中的d点就是这一类型的点。
由于旅游体验的满意度或者说是体验的质量主要是由于旅游者个人的心理环境所决定的。所以在相同的可行域范围内,不同的旅游者面对同样的环境刺激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旅游体验的起伏状。这就取决于旅游者的不同心理类型对外部环境的反应程度。
(二)旅游者的心理类型左右旅游体验的形态
旅游体验最主要的一个决定因素就是旅游者的心理类型,如***2所示,***2中的方格代表着每个旅游者不同的兴奋区域,由于每个旅游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审美能力以及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每个人所拥有的方格的数量并不相同,兴奋区域越多的旅游者兴奋点就越多,获得旅游体验高峰和低谷的几率也就越大,相对于兴奋区域较少的旅游者来说获得的旅游体验就更丰富,对于旅游环境的刺激反映也会更强烈。比如一个生活经验丰富,文学功底深厚的人看到的草木山川不同于一个普通的学生看到的山川河流,一个性格外向善于观察的人与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获得的体验肯定会不同。
(三)旅游体验具有传递连带效应
在旅游世界中,旅游体验的获得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有高低起伏但不会有断裂,由于每个人的心理环境不同,所获得的体验的高低也不同,起伏的落差虽不能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每次体验的获得并非是一个单一兴奋点的升起和降落,正如***2所示,每一个兴奋点的波动都会带动邻近的兴奋区域做出相同趋势的波动,这就是传递连带效应。也就是说某一体验的获得引起的波动越大,其带动的兴奋区域就越广。对于兴奋区域多的游客来说就更容易获得较多和较高的旅游体验高峰点,由于传递连带效应的出现,高峰点会引起周围区域的波动,也有可能带动别的兴奋点,当高峰点所带动的整体面积大于低谷点带动的面积时,可以理解为旅游者的这次旅游活动获得了较高的旅游质量。当然,旅游体验的低谷点同样具有这样的效应,当低谷点的波动范围过大的时候同样会影响整体的旅游体验质量。
三、旅游体验的动机和行为以及质量问题
(一)旅游体验的动机和行为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获取的各种体验,都可以称为是旅游体验,只不过是在旅游体验形态***中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有学者认为旅游者最主要的动机是为了获取旅游愉悦,而旅游愉悦又是“逃逸与追求的统一”。国外也有很多学者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的出游动机进行了分类,大都认为是需要产生动机。对于纯粹为了旅游目的而出行的游客,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商务旅游和会展旅游等形式的旅游来说就未必全是,针对这种观点有的学者提出了目前旅游概念过度泛化的观点。有些类型的旅游者也许不是出于自身的需要,但是同样获得了旅游体验。所以旅游体验又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旅游动机决定着旅游行为。旅游愉悦感的获得是大多数旅游行为的目的,也是旅游体验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
(二)提高旅游体验的质量
提高旅游活动中旅游体验的质量,也就是提高***中旅游高峰点的数量和高度,以及由这些高峰点所连带起的面积。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是旅游者所期望的,因为这样的经历可以成为其永久性的记忆,可以反复性的给其带来愉悦。提高旅游体验的质量可以从旅游者自身和旅游经营管理者两方面入手。旅游体验的质量取决于***2中兴奋区域的多少和兴奋点波动的幅度。就旅游者来说,旅游者自身应当主动的增加兴奋区域,通过对预期行程的了解,相关知识的关注,对目的地的向往,对人际关系的期待等方面来增多兴奋区域。就旅游经营管理者来说,应当在游客出行的过程中帮助其建立兴奋区域,并根据旅游主题的特色来增加兴奋点的波动幅度。整体旅游体验质量的高低取决去高峰点和低谷点的影响范围和力度的对比。提高旅游体验的质量就是通过高峰点的传递连带效应来弥补旅游低谷点所波及的负面影响。
(三)旅游体验质量的测量
旅游质量是旅游者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但是旅游质量究竟是高还是低,笔者认为,这是因人而异的,并非能用统一的标准来判断,文中用***形模拟出来的旅游体验的形态虽然能说明其特性,但实际中并不能用来测量旅游体验质量的高低,因为即使可以测量高峰点和低谷点的数量,但也无法计算出它们波及的范围与深度。因为每个旅游者的心理类型,生活阅历的不同,都会引起对同一事件的不同体验。总之由于旅游体验各方面的特征导致了旅游体验质量的不可测量性。因此,旅游质量只能够根据旅游者本人的情况给出一个宽泛的满意与否的评价。
参考文献:
1、谢彦君.旅游体验的情境模型――旅游场[J].财经问题研究,2005(12).
2、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4、张树夫.旅游心理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