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气质篇1
[关键词]跨性别扮演 电影《雄雌莫辩》
一、性别展演
电影《雌雄莫辩》是一部色调冷峻的爱尔兰电影,主人公阿尔伯特家道中落,又在14岁时遭到,从此将自己装扮为男性,以服务生的身份安稳生存了近四十年,她的梦想是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开一爿烟草店。片中出现的第二位女扮男装者是木匠佩吉,佩吉为了躲避酒鬼丈夫的暴力对待,从家中逃跑,从此也以男性的外表和身份来生活。可以看出,她们变装的原因之一都是由于外界的压力,她们对男性装束的模仿,是出于对自我的保护,并借此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而不至像当时的女性一样因身份低贱而任人摆布,这种模仿可以用“性别的结构与权力结构共存”①的观点来解释,福柯第一次质疑,颠覆了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关系,对于这种观点,李银河在为《消解性别》一书的序言中做了简要解读:“生理性别(包括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都是随历史的演变而变化的,是话语的产物,是异性恋霸权的产物,它是在性实践和性别实践中形成的。”②用巴特勒的“展演理论”进一步解释就是,“纯粹天然的身体并不存在,我们所说的‘身体’,实质是重重社会规范,依赖社会强制反复书写的结果。”③阿尔伯特的做法,正是要冲破这种制约(regulation),而这个词显示了性别对人的规范化是如何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显示了目前被当做天经地义的性别差异实际是由权力生产出来的,在当今,何种性别依然持有特权不言而喻。尽管阿尔伯特在做出选择的当时并未预见所有可能的不平等:社会权利机制对女性身体的物化,以或褒或贬的态度将其形容为充满;或在社会机制之中对其生育权加以控制;将家庭义务与其相捆绑等等。
二、渴望承认
与阿尔伯特多年谨小慎微的清冷生活截然不同的是,佩吉已有妻子,值得一提的是,佩吉与妻子的关系是依据主流异性恋家庭构建的,她们相对平静的生活是建立在对世人隐瞒生理性别以及对一夫一妻制的严格模仿之上的,结合现今的酷儿理论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妥协:以传统父权制家庭的情感模式构建了一种看似平凡的家庭亲情,以这种策略试***掩盖同性恋身份认同的焦虑。阿尔伯特开始计划自己的个人生活:她幻想能与旅店的美丽女侍海伦一起构建“家庭”,并让她成为烟草店的掌柜。由这个决定可以看出,三十年的“伪男性生涯”无可避免的对她人生指向造成了影响,这进一步佐证了我之前提出的观点:男人与女人都不是天生的,只要存在着固化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性别就是可模仿的,它我们来说更近似于一种习惯而非既定,甚至异性恋也是可形成,可习得的。巴特勒在《消解性别》一书中强调:“性别是以生理性别为基础的社会建构,每个人生而为男为女,并没有天生的性别认同,他们是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性别认同的,在经过社会的建构之后成长为男人和女人。” ④社会的建构包括了时间与文化的不同与演变,为人熟知的实例如:当某种文明要求女人被动和柔顺,那么当地女性的人格特征就会这样建构起来。
阿尔伯特真的喜欢同性吗?究竟哪一种性别才是她从内心深处更愿意接受的呢?影片给出了答案:佩吉妻子曾留下两件意味深长的遗物――亲自剪裁的女式长裙,两人穿上它们来到了海边。暌违三十年,阿尔伯特再次穿上女装,戴着阔檐帽,连脚步都激动地开始发抖,在远离人群的海边,她抛开了长年作为侍者的拘束谨慎,在沙滩上漫步,快走,最后迎着海风完全奔跑起来,她享受裙摆的弧度,享受将天性释放给吐纳秘密的大海。与她形成对比的是远远落在后面的佩吉,她显然不适合也不爱女装,佩吉是确定自我性向的同性恋者,但阿尔伯特的情感则注定被自己所扮演性别的条框所挟持,继而无法自如选择最适合真实自我的伴侣性别。社会性别不仅是一种对生理性别的认同,它也限制了必须指向异性,是性别分工创造了男性与女性,并把他们创造为异性恋。“既然选择了男性身份,那么就应该去爱一个女人”这种看似非常自然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她的思想。所以在阿尔伯特决定以男性身份将生活进行到底时,真正的麻烦出现了:她遇到了迄今为止最难扮演的一个任务,唯有激情是无法模仿的。 她的僵硬,不懂得如何示爱归根于其不知该以何种身份性别去行动:作为心理女性,阿尔伯特对姑娘没有慕,这也导致了作为外表上的男性,她无法表现出冲动的言行举止。
阿尔伯特在爱情之中是压抑的,不自由的,她对于自身定位也存在着误差,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判定她的整个人生是失败的。我们并不能妄言,女性的一生是她该有的归宿,真正经历的路途反倒是第二人生;我们惊喜地发现,在她的身上,性别正在被消解。
三、性别展演的现实意义
女性究竟如何才能不被损害,不在有色眼镜之下生活工作?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影片中,更多的见诸于当今的现实生活:在大多人眼中,如果一个女人没有家庭,她就什么都不是。反之相同的问题对于男人,第二套莫名宽容的说辞就立刻出现了。这些陈腐的思想甚至曾被某些男性哲学家持有并至今遗留着极坏的影响,黑格尔曾无理地说:“女人担任征服***时,国家就立刻陷入危险。她们不按标准办事,而是凭自己的偏好和冲动。”这是黑格尔被称为“女性的掘墓人”的原因之一,但这绝非黑格尔一人的想法;很容易举例:当在任的某位女性***要或高管决策出错时,人们喜好将她的问题与她的性别联系起来,(对于女作家,女演员,女画家,女***治家,人们更乐于讨论其性别,窥探其情感生活,能否将家庭照顾好,而非她们的成就);而当男性***要有相同错误出现时,从古至今是否有一个人说:因为他是男人?将一个人的成败与其性别相联系,严肃地说,这与凭肤色判定人种是否劣等别无二致,而这种荒谬的待遇在今天依然被半数的人类享受着;人们习惯于心里想着,嘴里咕哝着:哦,因为她是女人嘛。这些性别歧视在男性(包括女性)口中不仅登得上台面,而且深入生活中的边角以至于无法大多数人已经麻木,无法感知。一个性别居然就这样被随便否定着。
四、性别角色固化之弊端
黑格尔同样为女性主义者所诟病的是,他建议将女性限制在家庭领域,将家庭领域的活动和道德等同于女性的活动与道德,他掘的墓就是“家庭”与“私人领域”,而我们坚决反对将“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自然化,永恒化。戴锦华说:“在社会的性别秩序中,‘女人’是一系列的固定角色,如果拒绝这些角色,必须付出代价”,要求女性呆在家中的父权制,长久以来都将女性界定为情感,内心,从而导致其内在性,事实上,一切生存者都应该同时是内在性与超越性的。女性的身体并不天然代表着要养育,以及照顾别人,或者成为外表美的载体。
男人在今天代表积极的人,是他举着生活的旗帜向前,就是说他既代表男性,又代表人;而女人被放任沉溺于自己的情感,她整个是内在的,她注定内在性,她只是消极的人――女性,“她不论何时作为一个人去行动,都要宣称自己是与男性一致的。在男人为‘主体’(subject),女人为‘客体’(object)的既定扮演中,她若是扮演主体角色,就是做出了不真实的选择。”⑤有人质疑,阿尔伯特表现出了对自我女性身份的极大不认同,以及焦虑逃避,那她的举动是否是对男权妥协助长?是否是对女性自身的贬低?
“女性之所以感到劣等,是因为某些做女性的要求确实贬低了她,是缺乏男性特权的,因此她本能地选择了健全的人。” ⑥如果说这一选择具有男性化倾向,这就说明了,已有的女性化气质意味着不健全,亟待被审视,被,被重建。阿尔伯特身着男装,表现出男性的举止,甚至比男性更儒雅,更有风度,不错,这是演戏,但这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这是“男性化”的抗议,她已经拒绝把自己变成客体。
“有人反对说,当女人和她的男性一模一样时,生活将失去其精华和趣味。这个观点并不新鲜。希望永远保持现状的人,才会为过去即将消失而流泪,却不为年轻的未来而欢笑。正如消灭奴隶贸易就是意味着布满山茶杜鹃的美丽壮观大种植园的消失,就是意味着整个高尚的南方文明的毁灭。某种“女性魅力”也处在到达同样布满灰尘的陈列室的路途上。”――西蒙娜・德・波伏娃⑦
我相信,男女气质的差异终将消失在人类发展史之中,因为这种差异是基于贬低打压一种性别而使另一种性别获得红利。股神巴菲特说:“我之所以获得如此大的成功,是因为我只需要与人群之中的一半竞争”,而当代戏剧家林奕华也温柔地表示:“如果占人口半数的女性们不快乐,我们的生活怎么会不出问题?”之所以引用这两位国籍相异,专业领域悬殊的男性的话语,是为了表明,女性的力量正在被看见,被期待。而女性自身应该做的是:消解陈腐消极的性别气质,反思传统性别思维定式究竟还在如何影响现代女性的选择;少从性别差异去思考问题,是女性解决自身问题的唯一方式。
注释:
①米歇尔・福柯,《性史》,范千红,林莉,张廷深等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1月,第279页
②朱迪斯・巴特勒,《消解性别》,郭,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11月版,第17页
③朱迪斯・巴特勒,《消解性别》,郭,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11月版,第37页
④朱迪斯・巴特勒,《消解性别》,郭,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11月版,第5页
⑤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ⅠⅡ》,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9月版,第500页
⑥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ⅠⅡ》,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9月版,第516页
⑦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ⅠⅡ》,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9月版,第519页
参考文献
[1]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ⅠⅡ》,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9月版
[2]李银河,《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
[3]朱迪斯・巴特勒,《消解性别》,郭,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11月版
[4]米歇尔・福柯,《性史》,范千红,林莉,张廷深等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1月
[5]海德 《女性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6]威蒂格《人类性心理》,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女性气质篇2
这场大秀是设计师Raf Simons在迪奥的最后一季作品。他曾形容这一季成衣说道:“我希望能赋予本季服装一种纯粹感,在保留力量感和冲击性的同时,以简单的线条着重体现女性气质中柔弱与感性的一面。本季的成衣也许看起来十分简单,实则包含着极其复杂的工艺。这些设计中的的确确蕴藏了历史的痕迹,比如维多利亚风格的内衣与透明的斜裁连衣裙,经典的迪奥套装(Bar Jacket)和粗织针织衫的搭配,它们带给我的是一种超凡的未来感和卓越的浪漫主义,我们面对的好像是一位即将在时间和空间中自由旅行的女士。”
迪奥国贸全新旗舰店,是迪奥在中国内地最大的女装旗舰店,也是其在北京的第三家女装精品店。坐落于北京国贸商城(China World Mall)的全新旗舰店双层落地玻璃饰有迪奥经典藤格纹(Cannage)***案。该旗舰店为两层,店内分别设置了女装成衣、鸡尾酒会礼服、晚礼服、皮具、配饰、鞋履、高级珠宝及腕表专门区域。全新旗舰店由知名建筑大师彼得・马瑞诺先生(Peter Marino)亲自设计,承袭了迪奥位于巴黎蒙田大街(Avenue Montaigne)总店的一贯风格,将法式优雅与建筑艺术完美结合。一系列世界顶尖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陈列其中,为店内装饰增添奢华感。
Chado Ralph Rucci重返纽约时装周
设计师Chado Ralph Rucci 将重返纽约时装周秀场,他将于2016年2月在时代广场举行时装秀。设计师讲:“我想要给大家一个惊喜,因为我现在做的事情暂时不能透露。”他的新工作将包含服装和鞋履产品。他说:“很多人认为我只为特定年龄的女性制作某种价格范围内的服装,其实我从来没有这样做。”2002年Chado Ralph Rucci 成为首位被邀请到巴黎参加高级定制女装秀的美国人,但他仍继续留在纽约展示女装高级成衣系列。
Kering集团出售Sergio Rossi
Kering集团将Sergio Rossi品牌出售给欧洲投资公司Investindustrial,交易涉及品牌所有商标权和分销网络。Investindustrial的资深合作伙伴Andrea CBonomi表示公司将为Sergio Rossi规划一条与旗下其他品牌如Aston Martin等相似的发展路线。Kering集团于1999年收购Sergio Rossi品牌,2005年完全持有,但是由于品牌创始人的离开,再加上接任的创意总监变化不断,品牌发展未能达到Kering的预期。
Tom Ford取消时装周T台秀
2015秋冬伦敦时装周后,Tom Ford第一次把女装大秀带到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Tom Ford或许是告别世界四大时装周,在非传统时尚都市举办时装秀的最顶级的品牌。Tom Ford跟一般自我的设计师不一样,他认为设计师应懂得怎样面对人,响应每人的需要。过去的经历告诉他,没有商业基础支持,创意只会一文不值。Tom Ford设计师取消时装周T台秀,他更倾向与媒体和买家进行一对一会面。
路易威登2017度假将在里约热内卢开秀
继香奈儿方面表示2017度假系列将于古巴举行之后,路易威登也宣布将把2017年春夏度假系列选在里约热内卢举行,时间为2016年6月份。消息显示出大型奢侈品牌偏爱异国城市举办时装秀,今年路易威登选在棕榈泉,香奈儿则前去韩国首尔开秀。尼古拉・盖斯奇埃尔的2017年路易威登度假系列将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前举办,届时这个巴西城市将是全球焦点。
女性气质篇3
2、结局只要是你和你在一起,过程让我怎么痛都行。
3、只要心是晴朗的,人生就没有雨天。
4、你是什么人,你便吸引什么人。所以,亲爱的,你要更美好。
5、泪,是幸福旳点缀,没有人能够体会。
6、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
7、你越跟我过不去,我就越高兴,因为你嫉妒。
8、擦亮你的眼睛,看清这个现实的社会,有用你就是一块宝,没用你就是一根草。
9、带上耳机,世界的喧嚣与我无关。
女性气质篇4
关键词:雌雄同体 失衡 自我身份危机
一、引言
《》是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以女性为题材的短篇佳作,小说情节简单,寓意深刻。本文将从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出发,对伊莉莎面临的自我身份危机进行解读。
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提出“雌雄同体”构想――同一人身上既有男性气质,又有女性气质,而且最完美的境况就是这两种气质和谐相处。《》中,伊莉莎身上虽然既有男性气质,又有女性气质,但两种气质处于一种严重失衡的状态,无法达到和谐相处的境况,因而导致她面临着自我身份危机。
二、强烈的男性气质
斯坦贝克从一开始就将伊莉莎描写成为一个具有男性气质的农妇形象。在对其外貌描写中,他用了“坚毅”、“男式的黑帽子”、“粗笨的鞋子”等突显男性气质的词语。在其劳动描写中,她拿剪刀的样子都“那么有力”,让杆显得“纤细柔弱”,她会用 “犀利无比”的手指消灭害虫,象征着女性气质的“一绺乌发”会被她抹开。在其语言描写中,她态度强硬,果断坚决,“我告诉过你我没有什么要修的东西”,被连续拒绝的补锅匠顿时痛苦,“就连声音也变得呜咽了”,但她仍旧拒绝,“我没什么东西好让你修”。反映出伊莉莎具有强烈的男性气质,缺乏女性应有的同情心。
在被补锅匠欺骗前,她身上的男性气质明显高于女性气质,她的长相“坚毅”,穿着似男人,言语果断绝情,缺乏同情心,男性气质强烈,女性气质处于被压抑的状态。
三、释放的女性气质
在补锅匠编造谎言之前,伊莉莎身上的女性气质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在意识到补锅匠注意到自己栽种的后,“伊莉莎脸上的恼怒和拒绝缓和了”。而当补锅匠编造老太太需要种的谎言时,不知情的伊莉莎变得“热切起来”,这与之前果断拒绝的男性气质相反。而且当补锅匠进一步夸赞伊莉莎的非常漂亮时,伊莉莎拉下男式帽子,“乌黑漂亮的头发散了开来”,被压抑的女性气质释放出来。与此同时,她的同情心被激发出来,去屋后的罐子堆里找了两个铝炖锅,让补锅匠修理。补锅匠走后,伊莉莎将代表男性气质的脏衣服扔掉,不断注视自己身体的行为暗示伊莉莎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女性美,并进一步把自己的女性气质显现出来,新内衣、精致长袜、裙子、梳头发、描眉、涂口红,这些行为将伊莉莎作为一个女性所特有的女性气质完全释放出来。
四、失衡的男女气质
伊莉莎在补锅匠的刺激下,把自己的女性气质全部释放出来。但这没有得到亨利的肯定,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伊莉莎的女性气质,并用“强壮”等代表男性气质的词来形容她。被丈夫否定的伊莉莎,转而也否定自己的女性气质,她认为“我很强壮”,“我以前从不知道自己有多么结实”。她又带上了代表男性气质的帽子,同丈夫亨利前往克民诺斯酒店吃饭,在途中发现被补锅匠丢弃的代表女性气质的,身上的女性气质再次被否定,年仅35岁的她像一位老太太一样轻轻啜泣,这也暗示了伊莉莎身上的女性气质处于消亡状态。
“在女性的脑子里女性胜过男性。最正常、最适宜的境况就是在这两个力量在一起和谐地生活,精神合作的时候。”在伊莉莎的身上,男性气质明显高于女性气质,严重失衡的两种气质让伊莉莎面临自我身份危机。
五、总结
从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出发,我们不难发现,伊莉莎身上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一直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男性气质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女性气质慢慢处于消亡状态。正是因为这两种气质不平衡,才导致伊莉莎面临着自我身份危机,身为一名女性,但是自己一直压抑身上的女性气质,而丈夫亨利又否定她身上的女性气质,只看到了她身上的男性气质。也正是男人的无法理解与自己的压抑让她面临自我身份危机。
参考文献
[1] 苏索才.约翰・斯坦贝克其人其作[J].外国文学,1996(1).
[2] 赵金昭,吴少珉.外国文学作品选[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3] 张磷,冯瑞贞.伊莉莎・阿兰的心路历程――解读斯坦贝克的《》[J].镇江高专学报,2003(4):24.
女性气质篇5
付静 ,女,(1990.01-),四川省安岳县,研究生在读,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
摘要:随着妇女事业的发展,女性双性化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梳理了女性双性化概念,和中国女性双性化发展现状,并对探究女性多重社会角色、中国独生子女***策对中国女性双性化的影响。
关键词:女性双性化;社会角色;独生子女
一、 女性双性化
“双性化”这一概念在1964年为A.S. Rossi首次提出。A.S. Rossi认为双性化的人就是那些同时拥有男性气质特征和女性气质特征的人。(Ashmore R D,1990,487-521.)20世纪后期,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人们追求男女平等。妇女***运动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求男女同工同酬,妇女能够收到更高的教育,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改变人们对性别差异的成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是不一样的。在生理上男女之间的差别是天生的,社会性别确是社会塑造的结果。有些学者认识到,要改变传统的女性心理健康标准,即认为心理健康的女人必须十分女性化的这种传统观念(方俊明,1996,165)。
女性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性别刻板规定的温柔、顾家、温顺等等词语中,而与勇敢、果断、好胜等形容男性的词语无缘。同样在现代社会中,女性可以吸收男性气质中优秀的部分,更加完整地生活。
贝姆认为,双性化人格的女性比女性化人格的女性***性更强。双性化人格的归因模式更加积极。双性化人格的人更易将成功归于内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这种归因模式使得成功具有永久性而失败具有暂时性(方刚,2010,6-7)。
二、中国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对女性双性化的影响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女性基本没有社会地位,对男性有极强的依附性。男女关系处于“男尊女卑”的状态,妇女安分、婉约、娴静、恬静、温柔、顺从、依赖、忍耐等女性气质受到推崇。时期,中国极少数受过教育的女性,接受了女性主义思想的启蒙,追求***意识,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向往自由婚姻,参加民主***,出现了一批颇有影响的女性***家。时期是一个抹杀性别的时期,可以说是一个没有女人的时代。改革开放至今,妇女事业蓬勃发展,女性获得平等受教育权,经济上追求***,渴望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撑起明媚半边天。(马莉,2005,45)
第三期妇女社会地位报告统计调查数据也表明,女性双性化气质加强。调查显示,女性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意识,86.6%的女性对自己有较强的自信心。“88.9%”的女性在生活中主要靠自己,很少依赖他人。(第三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2011,11.)
中国女性如何选择自身性度呢?中国女性双性化发展存在必然性,是由我国特有的社会经济、社会文化、人文传统导致。
社会构建理论者Henderson指出“社会性别的意义是社会构建的。我们中的每一个分子均被纳入这种结构中。因此,社会性别是指一系列社会建构的关系。它产生并再现于人们的行动中(Henderson K A,1994,119-137)
男女心理的区别来源于社会角色不同,这也是社会建构论者的重要观点(方刚,2010,49)。传统社会中和现代社会女性由于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导致女性向双性化气质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女性扮演好贤妻良母的角色足以。女性化气质是贤妻良母需要的性别气质。女性化气质非常受当时处于主宰地位的男性的推崇。在男性的社会期望之下,女性更倾向于选择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待人温和等女性气质。她的角色分配业已注定:主内,做一个媳妇、妻子与母亲。在这之前,她必须在娘家(女儿期)接受一整套的妇德教育,为着将来扮演好这些角色而精心准备(林丹娅,1997,71)。
现代社会,绝对意义的“男主外,女主内”正在瓦解。女性参与家务劳动时间减少,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城乡在业女性工作日用于家务劳动时间比2000年减少了70和123分钟。男性更多地参与家务劳动中。调查显示,88.6%男性认为,“男人也应该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男女从事家务劳动时间差距减少。(第三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2011,11.)为适应调整后的社会分工,女性向双性化气质发展,女性拥有果感、***、自信等男性气质,在职场能更加胜任工作要求。
三、中国计划生育***策与中国女性双性化发展的影响
中国女性化还受中国计划生育***策的影响。1978年,我国颁布《新婚姻法》,其中规定“我国鼓励推行计划生育***策”。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具有文化优势。独生子女父母亲文化程度普遍高于非独生子女父母的文化程度(陈昌文,1996,73)。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都拉认为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和儿童周围的性别榜样有很大关系。儿童通过模仿同性个体行为获得性别判断标准。有选择性地学习同性个体的共同点,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标准。并且通过观察同性榜样的行为和原则,给自己的性别标准提供合理依据(方刚,2010,67)。邹萍认为,双性化气质形成,主要受母亲教养方式和母亲个性的影响(邹萍,1999,71)。由此可知,核心家庭中的女儿,受母亲的印象很大。母亲文化程度高,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较文化程度低的女性更少地想女儿关注传统性别刻板印象观念。文化程度高的女性比文化程度低的女性更容易进入职场,从而给女儿树立双性化女性平衡家庭职场角色良好榜样。从而促进独生子女家庭成长女性比非独生子女家庭成长女性,有更加良好的双性化气质形成环境。
四、结论
中国女性承担多重社会角色/中国独生子女***策都中国女性双性化的发展的有利因素。中国女性双性化气质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和美国相比,仍然有小量差距。
女性双性化气质的养成,有利于女性处理好职场和家庭中双重角色的要求,增强幸福感。女性双性化的公约化有利于社会公平,消减社会刻板印象对妇女发展的禁锢,为女性提供更多就业、晋升机会。(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昌文. 独生子女与中国社会[M].成都:四川儿童教育出版社,1996.
[2]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课题调查组.第三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R).北京:妇女研究论丛,2011.
[3]方俊明. 性别差异与两性化人格[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学版),1996.
[4]方刚. 性别心理学[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5]林丹娅.中国女性文化:从传统到现代化[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J],1997
[6]马莉.论中国广告中女性形象问题[J].女性文化.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5.
女性气质篇6
关键词:男性身份 男性气质 男性研究 媒介语境
中***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01-02
身份本义指谁,是什么拥娜耍是人类社会成员交往时用来识别个体差异的标志、称谓和象征,以使社会保持一定的秩序和结构。社会学家华伦・基德认为:“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作为人的特点,如何看待身边的其他人,以及认为他人如何看待我们。〖KG-*3〗‘身份’意味着要‘确定’或是‘了解’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1]也就是说男性身份是社会对男性的整体身份和地位的定位,属于意识形态的一个部分。
男性身份在父权社会里一直被认为是***自主的本质性的存在,是不言自明的存在。但是随着20世纪西方现代女权主义、同性恋和少数族裔权利运动以及精神分析学等的兴起,男性身份的认同和构建遭到挑战,传统男性身份的人为性、压迫性和矛盾性日益凸现,随着社会更加开放和文化的全球化和多元化,男性开始成为有问题的性别,男性危机日益严重,男性身份的确立开始变得模糊。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流行第三性公关和反串艺人所开创的扮装风潮,时尚杂志封面出现了半裸男性,2003年夏“都市美型男”热潮和男“同志”的出现都展现了多元化男性形象和男性气质。近几年来媒介中的男性扮装越来越女性化,影视媒介中虽有各式传统型男性形象,但是趋女性化的男性影视明星似乎更受粉丝欢迎。这些现象似乎都在显示男性开始被女性化,开始被物化,进入了被“看”的时代。这些都说明了现代社会和媒介语境对男性身份的定位和传统有了区别,男性形象和男性身份定位越来越模糊,标准也不确定,越来越把男性和女性联系在一起。男性身份的定位和男性气质的新问题就成为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性别研究等不同学科都试***建构起男性身份研究的理论和学科平台;男性身份研究的理论成果在文学研究、大众媒体、学校教育、社会***治等场合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男性研究”开始于19世纪至20世纪的欧美,发展脉络明晰
男性气质研究一直到20世纪后半叶才成为一门***学科,男性身份研究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明是传统男性文化构成的历史,从古希腊开始,西方哲学就明确认为男性高于女性,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性别差异论影响了西方哲学界。直到20世纪后半叶“男性研究”才成为一门***学科,着重研究男性的社会行为、价值观以及男性气质和男性身份的建构等,但对男性身份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却开始于19世纪中期,早期西方心理学试***用智力水平测量方法来区分两性的智力差异和区隔两性身份,这种做法曾引发了众多争议。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女权主义的兴起,西方社会开始重新审视性别差异,女性主义开始寻求“性别公正”,将男性和男性身份问题化和对立化。至此,性别研究的学科性越来越明显,男性身份和男性气质的根源、结构以及动力学、心理学因素等受到了西方各学科领域的关注。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心理学的性别角色理论是西方关于性别身份问题的主流话语,美国心理学家特曼和迈尔斯提出的两极对立论是心理学性别角色理论的源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从20世纪初开始影响美国心理学的性别身份研究,到20世纪40年代更是推动性别角色概念向多层次发展,帮助区隔出无意识和意识层面性别气质的差别。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西方第二波女性主义和新兴的同性恋研究区分了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动摇了父权制男性至上主义的理论根基,加剧了男性身份的危机。在女性主义的直接影响下,20世纪70年代社会学领域形成了***的男性研究,开始从意识形态、权力关系、性取向、族裔身份等多角度来考察男性身份问题,标志着男性研究从性别角色研究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的学科。男性研究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是西方社会性别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角几乎涉及了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甚至包括生物科学和自然学科。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西方男性气质理论综合了当代西方学者对男性气质的研究历史。
男性身份研究主要集中在美、英、澳及北欧的一些高校和科研研究机构,成果较为丰富。亚洲国家20世纪上半叶经济文化社会都比较落后,战乱频繁,女性地位低下,学界很少关注重视男性身份的研究,成果寥寥。20世纪90年代由于全球化,东亚国家开始把男性研究本土化,更注重媒介语境中的男性身份和男性气质的呈现与建构。
二、男性研究涉及多种学科,呈现出多元的文化建构
男性身份研究主要见之于心理学的性别身份研究领域和社会学的男性研究领域,在男性身份研究的历史变迁过程中,精神分析学、女性主义和同性恋研究具有重要的开启意义和推动作用。从早期的性别角色两极对立论到“双性同体”论再到女性主义影响下的男性研究等研究方法的出现都说明男性研究的学科体系日趋成熟并呈现出多元发展和跨学科研究的态势。
早期心理学以测量智力水平来区隔两性身份,美国心理学家特曼和迈尔斯的研究指出,两性的差异不在于智力,而在于性别气质,个人的男性化和女性化倾向和程度是可以测量的。[2]性别角色两极对立理论坚持性别角色身份的生理决定论,认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属于同一纬度,是互相对立的,是相反的,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同一个人不能兼具两种气质。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新的历史条件下两性性别身份的社会和历史构建问题的出现,性别角色的本质主义研究方法无法解释这些问题,于是出现了关于男性身份的研究方法社会构建论,开始采用“双性同体”的研究方法,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男性都绝对符合男性气质标准。例如本恩的“双性”论认为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和生理性别没有必然联系,二者并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相互***的两个维度,是属于不同心理维度的身份标志,一个人可能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男性气质的形成是个体社会认知发展的结果。[3]性别角色两极对立论和双性论都认为男性气质是个体内部的自我建构的过程,由从生理遗传决定到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个体认知、社会环境等对男性气质的影响,这说明了研究方法在不断成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女权运动和新兴的同性恋研究区分了两性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动摇了夫权制男性至上的理论基础,加剧了男性身份危机,加上具有非传统男性气质的“新男性”的出现使学者们开始重新评估男性身份的问题,思考男性危机以及未来的男性的发展方向。英国女性主义学者西格尔在《变化中的男性:大背景下的男性气质》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细致观察了受女性主义影响具有非传统的乐于发掘自身“女性化”庵什⑾硎艽统“女性气质”的快乐的“新男性”,由此分析了在女性主义维护性别平等的斗争和男性气质呈现多元化的大背景下,男性与女性可能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提出男性能否改变?将会有怎样的改变?玛莉安・苏兹曼在《未来男性世界》以当代美国男性气质为出发点,侧重于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男性世界的变化,如男女经济地位的转变导致了男女婚姻观念的转变;受媒体和商品经济的影响,媒体塑造的男性形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男性气质。还分析了男性该如何应对这些巨大变化,提出需要重新定义男性气质和男性身份等问题。
三、与西方比我国的男性研究起步要晚,深度和广度不及西方
相比较西方而言,中国本土的男性研究缺乏系统性、理论性,偏重于社会实用,尚未本体化,现有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虚拟的男性批判和男性权力批判层面,偏重于探讨男性研究是否能与女性研究、性别研究同路的层面上。我国港台地区的男性身份研究较内地要早,成果也较多。内地对男性身份和男性气质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资源有限,几乎是空白,且一直被女性研究当作批评男性的证据。本土的男性研究没有进入主流研究中,在高校教育、学术研讨以及实践行动层面都缺少有力的支持。2003年前后,才开始性别阅读与出版的高潮,翻译介绍了一批西方男性研究的前沿著作,如《男性的终结》《男性气质》《未来男性世界》等,但是其价值没有被充分开发,依然被片面地利用于以女性为主体的性别研究中。最早研究男性问题的是中国社会学学者方刚博士,他在《男性运动与女性主义:反父权文化的同盟者》中把男性气质的研究作为男性***的一部分,认为“父权文化”是最影响男性气质的一个因素。隋红升在《危机与建构――欧内斯特・盖恩斯小说中男性气概研究》中认为,当今两性关系的新格局与残留的男权文化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错位,对男性气概进行反思和重构是男权文化所不能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与女性研究相比,文学领域中的男性研究很薄弱,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范式;学术视野不够宽广,没有形成问题意识。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把男性身份研究和媒介语境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就更少了,这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由于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性主义的影响,男性已经和传统社会中的男性在社会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转变很大程度上被科学、技术和经济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所驱动,并为无所不在的媒体所夸大。现代媒介通过其特有的语境塑造和展现了许多新的男性形象、男性的生存状况、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以及男性气质的变化。从哲学的高度,以文化为视点,以大众媒体为平台,从媒介语境出发去解读中国当代男性身份问题和男性气质的变化,研究男性的生存现状、生命境遇、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感情与日常生活,有利于我们考察当今的男性文化状态,男性生存的历史根源、现实生态、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男性身份的重新确定。我们需要审视男性在两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失去了什么?在一个由他们父辈不能容忍的规则和禁忌统治的社会里,当代和未来的男性该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社会又该做何改变来适应变化着的男性身份和男性气质?在研究时可以介入审美文化批评、消费主义、女性主义、性别主义等学科和理论基础,将父性、***治身份、文化身份等因素结合起来多元解读男性形象、男性的文化表征、男性身份的认同和重构男性身份等方面。使社会重新审视评价定位当今男性,以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消除性别歧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Warren Kidd.Culture and Identity.Basingstoke:Palgrave,2002:7.
女性气质篇7
关键词:双性化气质;男性气质;女性气质;《榆树下的欲望》;爱碧
中***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312-02
男性气质是指“成就取向、对完成任务的关注或行动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征。”[1](P2)男性的性格特征包含的三个成分是“地位、坚强、非女性化。”[1](P2)也就是说:男性要有所成就、受人敬重;要坚强而自信;男性不能软弱、不能依赖,而要主动活跃、大胆好强,比女性更有雄心和抱负。在爱情方面,男性气质表现为坦率直接、对爱的要求强烈而主动等。
女性气质则指“富有同情心、令人感到亲切、对他人关心等亲和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征。”[1](P2)女人味通常意味着“羞涩、腼腆、胆小、多愁善感、被动等”。[1](P2)同时,女性对爱的要求是被动的,含蓄的。可见,男性气质(或男性人格)与女性气质(或女性人格)有着各自的优势与长处。
1964年,A.S.Rossi首次提出了双性化(Androgyny)这个概念。Androgyny是希腊语的词根“男”(andro)与“女”(gyn)的结合,“双性化”正是“‘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混合和平衡”,[1](P3)是“一种兼具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性人格类型”。[1](P5)具有双性化人格特征的人,也被称作性别双性化的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1](P3)尤其在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1](P3)这种双性化气质,亦即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融合,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气质。
奥尼尔代表作之一《榆树下的欲望》的女主角爱碧就兼具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具有双性化人格特征。爱碧自幼丧母,在成为第三任凯伯特太太之前嫁了个酒鬼丈夫,她整日给人干活,后来孩子夭折了,丈夫也病死了。在痛苦之中挣扎过的爱碧身上有一种鲜明的男性气质,但又不失女性之美。
一、爱碧的男性气质
爱碧的男性气质可以归结为:坚强而自信,从不示弱,富有征服欲以及占有欲。从她的外表上就可以看出来,她身上带有不同于其他女性的气质,“她的嘴角有力、执拗,眼睛里有着一股坚决的、毫不退却的神气。身上有一种和伊本身上一样的骚动、野性和不顾一切的气质。”[2](P129)爱碧不仅看上去如男性一般刚强自信,她在进门后与家中的四个男往中,更是将这种气质一展无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物质的努力追求、对爱情的主动争取、对冷嘲热讽的大胆反击。
爱碧在嫁给凯伯特之前就对物质有强烈的欲望。她曾对伊本提及:“我一直是在给别人干活,从来没有给自己的家干自己的活。这时你爹来了……”[2](P134)由此可见:其一,爱碧在嫁给凯伯特前从没有过自己的产业,因此一直期望有自己的家,期望为自己而干活,期望拥有***的人格和地位;其二,爱碧和男人一样拥有明确的目标,她嫁给凯伯特就是为了他的农场和家。从爱碧进凯伯特家的那一刻起,她像男人一般表现出了对物质的强烈欲望。
当凯伯特跟对刚进门的爱碧说:“咱们到家了”时,她立即对“家”这个字产生了欲念,“两眼得意地察看这幢楼房”。[2](P130)尽管在爱碧看来,自己嫁给凯伯特不***别的,就是要和他一起共享他的所有产业,但是自私冷酷的凯伯特却不愿意。当凯伯特对她投以锐利眼光,她却敢于用同样的目光回奉他,并坚定而坦荡地说:“一个女人是得要个家!”[2](P130)凯伯特听了不得不半信半疑地点头称是。此后,爱碧更是反复在凯伯特面前以理所当然的语气和主人的口吻“我的”来提及房间、床、卧室、农场等。即使凯伯特每次听到“我的”两字都会回以“咱们的”,她的占有欲也丝毫不减。凯伯特的前两任妻子生前均敢怒不敢言,伊本的母亲被凯伯特称为“软绵绵没头脑的家伙”。她们只能低头干活,直到被活活累死,而爱碧则有勇气在素来强势的丈夫面前表达自己的心声,与她们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财产问题上,爱碧不仅对丈夫坚持自己的女主人地位,在年轻的伊本面前也是毫不让步。听了爱碧本人述说的悲惨身世,伊本气急败坏地说:“他就买了你——像买个***妓一样?……这个田庄现在是我的!”[2](P1340)爱碧听了虽然愤怒,但仍然自信地反问:“你的?咱们倒要瞧瞧!”[2](P135)爱碧坦然面对伊本的挑战充分表明了她不怕挑衅、敢于竞争的性格。在剧本的第二幕第一场,伊本与爱碧都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农场的主人,这使得两人的隔阂越来越大,最终爱碧发誓:“你等着瞧吧,永远别梦想有那一天,就是一棵烂***也甭想到手!……只要我愿意,我就叫你爹用马鞭子抽你!”[2](P139)爱碧在宣泄自己的愤怒时,她的男性气质更加明朗化——具有报复心、争强好胜。
爱碧对爱情的追求也是她具备男性气质的一个重要表现。爱碧性格直率,不仅主动追求伊本,也要求得到伊本回报以爱。伊本失去了母亲,是一个孤独柔弱又恋母的人。而在嫁给凯伯特之前,爱碧的经历同样不幸:母亲早亡;丈夫是个酒鬼,两个人都得帮人干活;后来孩子和丈夫相继去世了,爱碧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和爱情的幸福。所以,自从第一次见到比自己年轻几岁的伊本,爱碧就心生怜爱,并且大胆表现自己的爱慕之情,“上下打量着他,欣赏着他那强壮有力的身体,”[2](P133)直到自己被他身上的青春气息彻底吸引。爱碧开始主动追求伊本,语调充满诱惑,想方设法说服伊本与其做朋友。
即使伊本很冷漠很鄙视她,她依旧不放弃,在过门两个月之后又一次主动追求他。这一次,伊本有所动容,但囿于父亲的威严而恢复理智。如果说爱碧后来引诱伊本有一半原因是对农场的占有欲,那么,在爱碧下定决心利用伊本之前,她作为主动一方,对伊本的感情是真挚而纯粹的,没有丝毫对物质的欲望在作祟。此外,爱碧自始至终都在渴望得到伊本的爱。爱碧在杀死婴儿之后歇斯底里地对伊本说:“了,伊本!我告诉你我已经干了!我向你证明了我爱你——胜过一切——现在你再也不会怀疑我了!”[2](P167)这几句话充分说明了,爱碧弑婴的目的还是为了得到伊本的爱,她对被爱的要求十分强烈,对爱情的追求尽管草率莽撞,却也勇敢坦荡。
在对付西蒙与彼得方面,爱碧内心的一股自信使她有力量面对继子们对她的蔑视与憎恶。对于伊本最初对她表现出的不屑一顾,爱碧自信而轻蔑地说:“也许我会让你和他(凯伯特)合得来的。我想我能叫他为一切事。”[2](P134)爱碧在刚进家时对自以为是的西蒙与彼得也进行了大胆反击。她不仅对他们视若无睹,甚至当着他们的面对凯伯特说:“门口有两个游手好闲的家伙,像两只迷了路的猪一样望着我。”[2](P130)她丝毫不担心过门后后继子们对自己的仇恨与报复,反而用一针见血的言语激怒了暴躁的丈夫,引发了他对儿子们的厌恶与斥责。而表面上年富力强的西蒙与彼得也只有在她不在场的情况下才敢奚落父亲、贬低爱碧,这种畏首畏尾的行为进一步反衬了爱碧之敢言敢为、大胆刚强。所以,在对她嗤之以鼻的继子们面前,爱碧无论是在言语行为上,还是在心理精神上,都成了征服者。在这一方面,仅具有单纯的女性气质的柔弱女人是做不到的,也只有具备双性气质的爱碧才有胆识为自己赢得优越感。
二、爱碧的女性气质
爱碧作为一个剧中人物,首先是作为女主角而为读者所接受的。但是由于奥尼尔在这个三幕剧中主要表现的是各个家庭成员为了心中的欲望所做的勾心斗角的斗争,因而对爱碧作为女主人为家庭付出的劳动着墨不多。尽管如此,爱碧仍然流露出了女性之美。
爱碧在剧中首先获得了凯伯特的喜爱,而后又取得了伊本的信任和爱情,这都与她身上的那种女性美分不开。就长相而言,三十五岁的爱碧原本就是一个漂亮女人,“丰满,充满活力。她圆圆的脸蛋很美。”[2](P129)爱碧在追求伊本的过程中,不仅付出了勇气,而且尽显女性的温柔体贴与善解人意。
爱碧第一次追求伊本是在她刚过门时。出于爱慕之心,爱碧试***靠近伊本并获取他的信任。这个时候,爱碧表现出了她感情细腻、善解人意的一面。爱碧深知自己对伊本而言是一个家庭的“入侵者”,伊本一定对此心怀芥蒂,因此,爱碧一开始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企***消除伊本的厌恶感:“我不想装腔作势地做你的妈,伊本。……我想和你做个朋友。”[2](P134)而当伊本报以轻蔑的诅咒时,爱碧又十分体谅地说:“要是诅咒我对你有好处,你就尽情诅咒吧。……要是有个陌生人来代替我母亲的地位,我也会这样的。”[2](P134)爱碧的这几句话直接点出了伊本的顾虑,是对他心理的一次冲击。
爱碧接着述说了自己的身世和婚姻:“你一定很想你的妈,是吗?……我很小就死了妈……我不是世上最坏的女人——你和我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我以前的日子也很苦——无穷无尽的痛苦,除了干活以外什么也没有。……可丈夫是个酒鬼……往后孩子死了,丈夫病了,后来也死了。……我一直是在给别人干活,从来没有给自己的家干自己的活。”[2](P134)这段话是爱碧在整部剧中说的最长的一段话,讲明了她的不幸身世和婚姻。更重要的是,爱碧让伊本知道了自己在长期痛苦中从不低头认输,反而认定了生活的方向。这样做使伊本渐渐对她产生了爱慕和同情。可见,爱碧将自己感情细腻、温柔顾家的女性气质展示出来以后,伊本更被她吸引了。
不仅如此,爱碧也将她富有母爱的一面表现了出来。爱碧第二次向伊本求爱最主要是引诱他和自己剩下儿子,她对他的感情也已经变得半真半假。但爱碧在真正面对伊本时,她对伊本表现出了母亲对儿子的爱。在伊本回忆起自己的母亲进而呜咽起来时,爱碧流露出自己柔和的一面,像母亲一样搂住了伊本。她的“举动和声音里已没有那股压倒一切的,有的却是真诚的母爱——一种可怕的和母爱混合的感情。”[2](P151)她甚至安慰伊本:“我会代替!我会做她为你做的一切事情!……别害怕!我会纯洁地吻你,伊本——像母亲那样吻你——你也吻我,像儿子那样吻我——我的孩子——对我道声晚安![2](P152)”这些充满母爱的话语最终打动了伊本,赢得了伊本的信任和爱。尽管爱碧弑婴行为残忍,但是,她的身上也曾流露出母性的光辉,正是这道柔和的光芒把勇气和力量带给了伊本冰冷孤独的心,并赢得伊本的尊重与爱慕。
三、结语
爱碧生活的19世纪50年代正值美国的资本积累时期,人人都在拼力争夺财富。爱碧为了夺取农场也不择手段,家庭关系剑拔弩张。她对物质的强烈欲望的确令人可畏,但对爱碧行为的评价应当考虑她生存的社会大环境。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爱碧的所作所为是大时代的产物。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值得肯定一点的是:爱碧已经具备女性自主意识。这种自主意识的外化就是爱碧的双性化气质——刚柔并济:既有男人一般的坚强自信、敢言敢为,又感情细腻,不失温柔。这种气质使爱碧具有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她不仅成为奥尼尔笔下的经典人物之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也为文学评论家们所津津乐道。
参考文献:
女性气质篇8
一、体育教育与性别塑造
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并乐意参与到体育课中。男生最不喜欢的是舞蹈课,而女生最钟爱舞蹈课。同样,对健美操的热爱也是女生多于男生。对一些男性老师的采访表明,女生在体育方面的弱势与男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坚韧性形成鲜明对比。
相比男生来说,在大多数与体育相关的游戏和运动中,女生缺乏热情,更难激发积极性,应变能力和技巧性差,较排斥体育教育实践中的方式方法。考虑到舞蹈和体操,情况便截然不同。接受采访的男生认为,女生在体育活动中不如男生有竞争性,无法像男生一样尽情地略显粗野地参与其中,并且不愿意付出努力。男生只欢迎那些跟他们一样热爱此项运动并且技术尚可的女生参与其中。
不管是通过观察女生的自我表现,还是通过采访男生和男教师,都表明女生在体育活动中缺乏技巧性和掌握相应技能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道德品质上的坚韧和勇气。即便是在女生的优势项目(如舞蹈和体操)上,老师也不倾向于认可女生的能力和技巧。
在大多数老师看来,女生是体育教育中的障碍。一些男性体育老师会将一部分女生纳入男生的队伍,但也仅限于那些在体育方面足够优秀的女生,因为她们才易为男生群体所接受。
由于女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不积极表现以及男生和男性老师对女生的不认可,使得女生一直处于弱势,长期以往,女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形成了相应的女性气质;而男生由于一直处于优势地位,逐渐塑造了相应了男性气质。
体育活动中的身体反应促进了性别分化,而塑造而成的性别差异又导致了男女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和参与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又会激发不同的身体反应。因此体育活动与性别塑造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二、体育教育中学生的性别隔离
既然体育教育与性别塑造互相促进,那么体育教育是否可以分性别教学,以此达到更好的性别塑造和教学效果?体育活动塑造了相应的男子气概和女性气质:女生安静,柔韧;而男生热烈,强健。这些差异迫使教师根据性别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并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同中国一样,在很多欧洲国家,中学体育教育也是男女混合的,而芬兰的体育教育实行男女分开教学,成为一个有趣的个案研究。在一定年龄段之后(中学阶段),芬兰的体育教育实行男女分开授课的方式。五年级(10或11岁)之前,男女生的课程设置并无不同。
五年级到九年级期间,体育教育必须考虑到男女生在身体发展和自我需求方面的差异,即应分性别教学[1]。分性别教学主要出于以下原因:为男女生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和心理上出现的差异做好准备,男女生对体育活动的动机差异,男女生的竞争意识不同。
三、体育教育中老师的性别隔离
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体育老师的权威来自于身体素质的强健。男性体育教师有着天生的模范作用,即身体素质的有形资本和男性气质。
这种模范作用只为男性所有且不随年龄和身体状况而下滑。然而女性体育教师的权威则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身体状况的下降大打折扣,因此女教师需要在工作中隐藏自己的女性气质和年龄[1]。男性体育老师的技能普遍高于女性老师。
我们可能会怀疑女老师教男生的能力,但并不会怀疑男老师教女生的能力。如果让一个女性体育老师来教曲棍球、棒球、足球和篮球等球类运动,则其模范作用会大大逊色于男性体育老师。而且就性别塑造来讲,女性体育老师的女性气质可能并不会对男生的男子气概造成威胁,但男性体育老师的男性气质则会对女生的气质塑造构成威胁[1]。
芬兰体育教学中的分性别教学不仅是男女生分班教学,而且对教师的性别也有规定,限定男性教师教授男生,女性教师教授女生。体育老师的性别隔离和学生的性别隔离一样成为一种传统[1]。在一些以分性别教学为传统的学校,分性别教学并且限制女生只参与非接触活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保护女生免受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2]。
四、结语
分性别教学有其长处,特别是在男女生身体素质差异明显的青春期,可以更好地控制体育教学的强度,从性别特殊性出发进行教育。但分性别教学不可避免地将学生二分化和层次化,对男生的能力赋予更高的价值,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擅于球类运动的女生才可以和男生相提并论,这显然不利于女生体育素质的培养同样。混合教学有助于女生了解与男生在体育素质方面的差距,是一种向男生学习的机会,此时男生树立了一种模范作用,有利于男女生性格优势的互补。
体育教育应该致力于增加学生体育活动的经验,并且是愉悦的人生经验,应该充分考虑到女生的兴趣和需求,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方法。重新定位女性在体育活动中的地位,改变女性一贯脆弱、依赖消极的形象。只有在体育教育中一改以往的思维模式(男性化的活动应将女生置之门外,女性化的活动应将男生置之门外),才能大大拓宽男性和女性在体育活动中的选择余地,也才可更好地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
女性气质篇9
天癸,源于先天,为先天之精,藏之于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是促进人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人体发育到一定时期,肾气旺盛,肾中真阴不断得到充实而化生并成熟。本文就天癸的物质基础做一初步探讨。
1历代医家对天癸的认识
1.1肾间动气说《金匾要略》:“先天天癸,谓肾间之动气。”《医学入门》:“人两肾之间,白膜之内,一点动气,大如箸头”即肾间动气。
1.2主说以马玄台为代表。他说:“天癸者,也,盖肾属水,癸亦属水,由先天之气蓄积而生,故为天癸也”。
1.3女精学说清·沈尧封《沈氏女科》说:“天癸是女精,由任脉而来,月事是经血,由太冲而来。即认为天癸是女精,为女性所独有的。”
1.4男女之精说如王冰说:“以月事为天癸者非也,男女之精,皆可称天癸。”
1.5男精女血说如明·万密斋在《保命歌括》中认为“在男子为精,在女子则为血,皆曰天癸”。
1.6元阴、元精说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阴阳》篇中说:“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强弱系之,故亦曰元精”。在《质疑录》中亦说:“天癸者,天一所生之真水,在人身是谓元阴”。并认为主天癸为精血说者,是不明经旨,他说:“天癸之义,诸家俱以精血为解,是不详《内经》之旨也。本经云:“女子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时下;男子二八天癸至,精气溢泻。则见天癸先,而后精血继之,天癸非精血之谓明矣”。
1.7精气说明·张介宾在《上古天真论》的注解里更为明确:“天癸者,天一之阴气耳。气化为水,因名天癸。是谓元阴,亦曰元气。人之未,则此气蕴于父母,是为先天之元阴。人之既生,则此气化于吾身,是为后天之元气。第气之初生,真阴甚微,及其既盛,精血乃王。故女必二七,男必二八而后天癸至,天癸既至,在女则月事以时下,在男则精气溢泻,盖必阴气足而后精血化耳。然则,精生于气,而天癸者,其即天一之气乎。”说明天癸是化生精血之气,而非精血本身。又如杨上善《太素》云:“天癸,精气也。”
1.8主***说张志聪曰:“天癸,天一所生之癸水也”说明天癸是属***的一种物质,乃人身的体液之一。
1.9主肾水说张山雷在《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中引徐亚枝语说:“谓天癸者,指肾水本体而言。癸者水也,肾为水脏,天一生水,故谓肾水为天癸”。
1.10主月经说如***甫的《妇人良方》说:“天谓天真之气,癸谓壬癸之水,壬为阳癸为***,女子阴类,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天真气降,故曰天癸”“天癸过期……”。
医家对天癸见仁见智,争议颇大。众说虽殊,但异中有同,即都承认天癸的物质属性,并认为天癸的物质基础与肾气、精、血密切相关。
2关于天癸的物质基础的认识
明·张景岳《类经》说:“天癸者,言天一之阴气耳,气化为水,因名天癸,此先圣命名之精而诸贤所未察者。其在人身,是为元阴,亦曰元气。人之未生,则此气蕴于父母,是为先天之元气;人之既生,则此气化于吾身,是为后天之元气。第气之初生,真阴甚微,及其既盛,精血乃旺,故女必二七、男必二八而后天癸至。天癸既至,在女子则月事以时下,在男子则精气溢泻,盖必阴气足而后精血化耳。”这里进一步说明天癸源于先天,藏之于肾,是在肾气旺盛时期,肾中真阴不断充实而化生并成熟,天癸及先天之精。对天癸属的物质属性来说,可以理解为“元阴”[1]。
《景岳全书·传忠录》指出:“元阳者,即无形之火,以生以化,神机是也,性命系之,故亦曰元气;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强弱系之,故亦曰元精。元精元气者,即化生精之元神也”。从上述原文可以看出,天癸是元精、,是一种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物质基础,一种无形的体液,为肉眼看不见而存在体内的一种微量物质。
2.1肾精是天癸的物质基础肾作为人体内最为重要的脏腑之一,被历代医家称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肾所化生与闭藏之物——肾精是人体生命活动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机体的生殖繁衍、生长发育、各个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发挥与维持,都无一不是依靠肾精作为物质基础,都无一不是肾精生理效应的体现。
2.1.1关于肾精的认识肾精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肾精是指肾所藏的精微物质的总称。从来源看,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从功能看,包括温煦、滋养脏腑之精及生殖之精。狭义的肾精是指肾所藏的生殖之精。其中包括禀受父母的生殖之精(先天之精)和部分后天水谷之精。狭义肾精是构成广义肾精的一部分,并由广义肾精所化生。是在机体成熟阶段转化为生殖之精而具有主生殖作用的部分,它不具备调节全身各脏腑及生髓充骨、填补脑髓、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之精的作用。先天之精在后天之精的充养下化为生殖之精,以繁衍生命;后天之精在先天之精的活力推动下不断得以化生。如果表现出生殖效应,则成为生殖之精;如果表现出生气养神、激发各脏腑的功能活动、调控人体的生命进程的生理效应则成为广义肾精[2]。
肾藏精是肾主生殖的基础。对于肾所藏之“精”,郭氏[3]认为肾所藏之精是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有男女媾和之精(为先天之精),是生殖发育的根本;有水谷化生之精(为后天之精),是人体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两者均藏于肾。肾所藏的所谓先天之精的充盈与否,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的强弱有着密切关系。
2.1.2天癸的物质基础是肾精天癸是肾气在育龄阶段产生的特殊内涵,是肾气的一个重要分支。而“气”属阳,必有其物质基础。肾精可以化生肾气,肾气则是肾精的机能体现,又是肾精所化生的物质之气,肾精足则肾气盛,肾精不足则肾气衰,精化气,气生精,精气互根。无肾气,肾精不生;无肾精,肾气不化。故肾精是女性生长发育和生殖之本。只有肾精充足,肾气盛,才能天癸泌至,冲任通盛,才能经调孕子。所以可以认为肾精是天癸的物质基础。
这种肾精应当是肾中的先天之精,亦即生殖之精。先天之精就是禀受父母、与生俱来的、为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先天之精藏于肾,在后天水谷之精的资助下合化为肾精,是肾脏各种功能的根本所在。
《景岳全书·传忠录》说:“精合而形使生,此形即精,精即形也。”父母生殖之精结合,形成胚胎之时,便转化为胚胎自身之精,此即禀受于父母以构成脏腑组织的原始生命物质。因此先天之精,藏于肾,包括原始生命物质,以及从父母所获得的各种营养物质。
《灵枢·决气》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以及《灵枢·本神》所说:“生之来,谓之精”,这里所说的“精”即是先天之精,因来源于父母,禀受于先天而名。先天之精封藏于肾,后天脏腑之精又归藏于肾,两者相结合即是“肾精”。如果五脏精气充盛,肾精也就充盛。肾精盈满之后还可以外泄,这就是《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说的“故五脏盛乃能泻。”这种外泄出来的肾精,因为具有生殖、繁衍后代的作用,所以又称为“生殖之精”。生殖之精与生俱来,为生命起源的原始物质,具有生殖繁衍后代的作用。由此可见,肾精是繁衍后代的物质基础,故天癸的物质基础是肾中的生殖之精。
天癸是人体内主管生殖的活性物质。它是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程度,由肾脏之精产生的,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女子十四岁,男子十六岁左右,肾气旺盛而“天癸至”,人体生殖机能成熟,女子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男子精气溢泄,阴阳和,故能有子。到女子四十九岁,男子六十四岁左右“天癸竭”,女子月经闭止,男子精少,不能再生育。同时,人体也就逐渐衰老了。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衰老无不与肾精的盛衰息息相关,天癸是肾脏发育到肾气充满时,而由肾精化生的一种促进生殖机能的物质,等到肾脏衰弱,肾精不足到某种程度时,天癸也就不能再产生了。人体也同时丧失了生殖能力。
3卵巢、应属天癸的物质基础
由于中西的理论体系迥异,所论内容不易对号入座,但作认识上的思维联系,则有易于认识的深化。笔者认为现代医学中卵巢、应属天癸的物质基础。人胚42d时,约有1000个原始生殖细胞,妊娠21周男性胎儿的组织中已含有精原细胞。女性“胎儿发育到5个月时,卵巢中约有200万个卵原细胞和500万个初级卵母细胞。”可见人类生殖之精在先天孕育阶段已经具备,生殖之精是肾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子代胚胎的原始物质。由于性器官的正常发育是产生生殖之精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而性别在父母媾精之时,胚胎形成之初已经决定,并且在胚胎时期已经形成了生殖器官,具备了生殖细胞,女性胎儿于妊娠12周始,卵巢开始分化,因缺乏苗勒氏管抑制物质及5α-还原酶而使胎儿向女性发育。因此可以把胚胎期卵巢看作是先天之精的物质基础。卵巢排卵、分泌性激素的功能正常与否,是生殖的重要条件。卵巢影响着女性生殖器官的功能及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这与肾主生殖的理论相一致,即肾之精气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性腺的特性与功能来实现的。人出生以后,在后天水谷精微营养下,随着“肾气盛,天癸至”,生殖器官及机能得到进一步的发育而成熟[4]。
系(卵巢系)的主要功能是产生能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发动的物质阴液,同时产生生殖之精。系应包含生殖和内分泌的功能,确切地讲是从青春期开始,但青春期前也有它的功能,如胎儿期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生殖细胞是个体发育的物质基础,男女生殖细胞积累了机体产生的遗传因素,是机体内的一种特殊细胞,同时系、卵巢系产生精浆、宫颈黏液等物质及其性激素等。生殖之精具有生殖以及遗传能力,生殖之精源于父母之系(卵巢系)[5]。所以笔者认为现代医学中卵巢、应属天癸的物质基础。
综上所述,天癸是一种源于先天、藏之于肾,受肾气支配和制约的、专门作用于人体生殖系统、生殖机能的精微物质。天癸的物质基础是肾精,现代医学中卵巢、应属天癸的物质基础。所以我们要以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的结合点为指导,将中医学与新科技相结合研究天癸,发挥天癸在女性生殖与不孕方面的潜在价值,中医学才能超前而不是落后于现代科学之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宝璋.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9
[2]江海身.生殖之精非肾精说[J].中国中医药,2003,8(4):39,
[3]郭文友.肾主生殖汇论[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9,(3):19.
女性气质篇10
性别角色社会适应中学生民族性别角色是指每种性别在所属的社会和群体中所占有的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所规定及希望的特定的行为模式[1]。根据个体身上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倾向程度,性别角色可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未分化四种类型。BEM等人提出,双性化的个体被认为在许多情景下表现得更为灵活、应付自如[2],具有更好的调控和应对能力[3]。双性化赋予女性更大的好处,双性化女性的心理适应更良好[4]。也有学者提出,典型的男性特质有利于男性的社会适应,而性别角色异性化者的女性的社会适应状况优于性别角色刻板者,成功男性身上的女性气质起重要调节作用[5]。
中学生处于性发育逐渐成熟的时期,是形成性别角色、发展同一性的关键阶段。个体一旦形成某种性别角色,即会对个体的人际交往、压力应对、问题解决、职业抉择等方面产生影响。了解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性别角色发展情况,并考察不同性别角色类型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状况,对于指导民族地区青少年发展良好的性别角色行为、健康成长以及人才培养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整群抽样方式,在云南省巍山回族自治县、云龙白族自治县、丽江纳西族自治区、瑞丽傣族自治区各选取1~2所乡镇中心校初一至初三学生为研究对象。同时,还选取富民县东山乡中学的汉族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在各中学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共发放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224份,问卷有效率为81.6%。其中男生共520名(41.6%),女生共729名(58.4%),平均年龄14.46±1.12。汉族学生共359名,回族学生共246名,白族学生共212名,傣族学生共155名,纳西族学生共252名。
2.研究工具
(1)《BEM性别角色量表》(简称BSRI),经由国内学者翻译校核,为性别角色研究的常用工具[6]。BSRI通过形容词评定法编制,总计60项题目,每项采用1~7级记分法。分别计算男性气质得分和女性气质得分。当男性气质得分和女性气质得分均超过中位数时,判断其为双性化;若仅男性气质得分高于中位数,则判断为男性化;仅女性气质得分高于中位数为女性化;两项得分均低于中位数者判断为未分化。
(2)《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由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编制,主要考察个体对生活、学习和人际环境的适应情况。该量表共有20个项目,0~2三点计分。总分越高代表社会适应能力越强。有研究表明使用该量表的α=0.702,信效度符合要求[7]。
二、结果与分析
1.民族中学生的性别类型分布情况
民族中学生性别类型总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民族中学生性别类型人数与比例(n,%)
调查结果显示,男、女生的性别角色中,双性化和未分化所占比例较大,男生男性化比例高于女生女性化比例,女生双性化比例高于男生。男生中未分化类型所占比例最高,双性化比例低于男性化。女生的双性化类型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未分化类型。由此可见,民族中学生的性别角色向多样化发展,男生向未分化分流明显,传统性别角色有一定的保留,女生性别角色向双性化和未分化分流明显,传统女性角色保留不明显。
不同民族中学生性别类型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各民族学生性别类型人数与比例(n,%)
从表2可看出,男生中,回族和纳西族男生的男性化比例较高,汉族和傣族男生的男性化比例较低且未分化类型比例较高,傣族男生的双性化比例和未分化比例均较高。女生中,傣族女生的女性化比例最低,双性化比例最高,纳西族女生和回族女生女性化比例较高,白族女生未分化类型比例最高,双性化比例最低。由此可看出,不同民族中学生性别角色发展有差异。回族男女中学生保留了较多的传统性别角色,傣族男女中学生性别角色更倾向于双性化和未分化类型,汉族男生和白族女生向未分化类型倾向明显。
2.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社会适应状况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社会适应量表得分见表3。
表3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社会适应量表分(M±SD)
(*P
调查结果显示,双性化类型学生的社会适应分最高,未分化和女性化类型的社会适应分最低。不同性别类型学生的社会适应量表得分差异极为显著。进一步的t检验显示,双性化与男性化的社会适应分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双性化、男性化学生与女性化、未分化学生相比,社会适应分有显著差异。男生和女生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双性化和男性化的社会适应状况良好,而未分化和女性化社会适应较差。
三、讨论
1.各民族的性别气质及性别角色类型分化存在差异
在以往的调查结果中,男女生的双性化程度各有高低,还有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向未分化类型偏移[8]。本研究结果显示,总的说来,民族中学生双性化在男、女生的均占较高比例,但未分化的比例也较高,女生双性化高于男生。各民族性别角色的发展中,回族和纳西族中学生保留传统的性别角色类型明显,傣族向双性化和未分化类型分流明显,汉族和白族学生中未分化类型较多。
之所以出现上述结果,与各民族的文化变迁及当地经济活动形式有较大关系。在所调查的白族和傣族聚居地,旅游和贸易逐渐成为主要经济产业,外来文化的冲击、对外交流的需要,都促使男性和女性认同并兼具两性的性格特点与行为方式,这必然影响青少年在性别角色发展中向双性化或未分化趋向的现象。回族历来强调遵循本民族的宗教教义,家庭教养子女时很重视传统文化习俗的保留传承,回族学生传统性别角色保留程度较高。纳西族的女性拥有较高地位,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认可度较高,这使得纳西族女生的女性化比例相对较高。
此外,女生双性化较高,与传统的男性气质特征与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更为匹配有关。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得男、女都有机会参与到社会竞争中来,男性特征往往更符合社会要求,也受到更高评价,当女性顺应社会要求表现出相应的个性特征时,就表现出具有了“男性”特征。因而,在性别角色发展中,更多看到的是女性向男性气质靠拢、女生双性化现象,而未看到男性向女性气质靠拢的现象。
2.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类型的社会适应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社会适应是个体主动调控顺应环境,以达到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关系和平衡状态,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研究显示,男性化和双性化的社会适应好于女性化和未分化,双性化个体、特别是双性化女性自我调节能力更好,更受欢迎,社会适应能力更好[9]。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学生适应能力存在差异,双性化类型学生最好,其次是男性化学生,女性化学生较差,未分化类型学生最差。双性化个体因为兼具了自立、进取、果断、自信等男性特质和理解、善良、合作等女性特质,从而使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好的适应能力,传统男性特征较符合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使得个体的社会适应良好。
未分化个体身上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均不明显,这种类型学生既不能取另一种性别角色所长补所短,又可能为本性别中的消极特征所累,且容易形成低自我认同,使得其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这提示,在形成性别角色时,若模糊两种性别角色特征,反而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四、教育建议
第一,帮助中学生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正确对待。首先,应让中学生认识到性别不仅指生理上的性别,还包含心理和社会属性上的性别,个体有不同的心理需要和行为表现是正常的。其次,应认识到不同的性别也各有优势和劣势。男女平等是基于男、女客观差异顺势而为的平等,是给予男生、女生发挥各自性别优势同等机会的平等。因此,应帮助中学生悦纳自己的性别,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消除刻板印象,开发潜能,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强教育女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克服劣势,发扬优势,让女性在社会中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第二,引导中学生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发展良好的性别角色。双性化是兼具男性和女性积极性别特征的性别角色类型,具有孤社会适应能力。应将积极正性的“男性”和“女性”特征,作为一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所应具备的人格特质,引导男、女生相互学习,长善救失,不断调整、完善自己的人格特质。另外,回族、纳西族女生的性别气质相对极端,要注意加强引导融入更多的积极男性性别特征。对白族女生的教育,应注意强调和突出不同性别气质中的良好的个性特征。
第三,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性别角色。中学生良好性别角色的获得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努力。教师和父母应向学生传递积极、正确的性别角色理念和性别期望,指导男、女生恰当的性别行为。学校的环境和制度文化建设中也应彰显对良好性别角色的提倡。还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体验不同的性别特征的重要作用,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实践另一性别角色良特征,开发潜能,完善个性、发展良好性别角色。
――――――――
参考文献
[1] 郑新蓉.性别与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 BEM,S.L.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7442(2).
[3] FOSTERMD,DIONKL.The role ofhardiness inmoder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lobal/Specific attributions and actions against discrimination.SexRole,2004,51(3-4).
[4] HEILBRUN AB.Sex-basedmodels of androgyny,A further cognitiveelaboration of competence differences.J Pers Soc Psycho,1984,46(1).
[5] 赵田田,王学臣.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适应性的关系研究―性别角色异性化者与刻板化者的对比.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3).
[6]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7] 龚茜.当代中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调查分析.社会心理科学,201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