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社会学论文篇1
【论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陈染、林白等为代表的一批女性作家,在日益开放、开明的社会环境下,凭借女性特有的情感以及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转型时期的社会变革。她们以。创作自由为利刃,在传统的文学中开辟出一片独特的女性空间、在取得中国文坛上的一席之地的同时,也因频频触及传统社会道德的底线而备受社会的批评和争议。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女性”只是一个经常被关注、审视和描述的对象,女性的主体意识几乎被男权社会的话语霸权所淹役。在20世纪接近尾声的时候,中国的女性终于转换了角色,开始在文学的舞台上肆意舞蹈。她们用极其自由的方式在作品中表达和展示自己。无论是其表现形式,还是其内在意蕴,都是空前的自由和无拘。这种自由的创作为女性文学找到了突飞猛进的释放空间,并在文坛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陈染、林白等一批大多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女作家从开始在文坛上崭露头角时,就处在文学、媒体以及其他社会环境的论战中,遭受着被非议的命运。她们空前的自由和貌似被丢弃的社会道德成为非议的焦点。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学环境里,女性“个人化写作”的突起本身就是一种时代变革的象征。她们的创作让读者感受到了深入心灵的文学体验,但她们的创作自由对传统文学形式和内容的颠覆,消解了一些人心中社会道德的神圣地位,也导致她们自身在创作自由和社会道德面前难以两全的悖反境地。
创作自由:女性“个人化写作”的精神和灵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开明,女性作家开始主动出击,在男性创作空间之外的精神领域中,寻找更大限度的自由范畴。她们对精神空间探求的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也使她们的创作在文坛占据了独特的地位。被称作“新三巫”的陈染、林白、海男,以及同为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徐坤、虹影等作家,她们用鲜明的文学立场表达了新时代女性的意识和观念,用一种完全主体的姿态站到了文学的立场上述说感情、经历、观点,甚至***。在这里,创作自由成为了她们创作的精神与灵魂。可以说,没有了自由,就没有了她们的地位,没有了她们目前在文坛上拥有的一切。
女性“个人化写作”的自由首先表现为女性作为平等主体—人本质的根本自由。创作自由使女性作家真实的心声得以最大限度地展现,她们在写作中寻找到了自由的快乐和满足。林白表述她关于“个人化写作”的观点是:“个人化写作是一种真正的生命的涌动,是个人的感性与智性,记忆与想象,心灵与身体的飞翔与跳跃,在这种飞翔中真正的、本质的人获得前所未有的***。林白将“个人化写作”诊释为“***”,也就是“自由”。自由在她们笔下成了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名词,女性“个人化写作”依赖于这样的意义取得了它本身在文坛上的地位,并且日益冲击着文坛及文学人的观念、审美和评判。
女性“个人化写作”的自由也表现为表达方式的自由。仅从文字上看,这批女性作家书写的文字脱离了传统男性书写的厚重和深沉,以一种轻盈、飘逸、灵动的面貌在文坛登陆。看陈染的作品,我们会惊叹于她极度的想象力和挖掘力。其作品的题目就足以让人感叹,《站在无人的风口》、《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巫女与她的梦中之门》、《秃头女走不出的九月》……这需要怎样纵深的遐想和冥思。王蒙曾评价陈染的作品:“她的小说诡秘、调皮、神经、古怪,似乎还不无中国式的飘逸空灵与西洋式的强烈与荒谬,她我行我素,神啦巴卿,干脆利落,飒爽英姿,信口开河,行于当行,止于所止,坦诚得让你心跳,不仅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而且她的造句与句子后面的意象也是与众不同的。这就是独一无二的陈染!她有自己的感觉,自己的词汇,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符号!还有她的稀奇的比喻和暗喻,简直是匪夷所思!.这就是陈染放纵、自由的文字。林白等人尽管有其不同的常用语言、词汇,但她们的文字都是一种自语式的自由,显现着女性的丰富世界;她们的视角是千变万化的,从内心到内心的另一面,从女性到男性,不受拘束;她们的方式是随兴的,哪怕是缺乏逻辑到只有美丽文字的流淌。
女性“个人化写作”的自由还表现在对创作空间的拓宽上。她们把文学的表现范围扩张到男性作家不能触及的女性内心最隐秘的地方,把人与人之间、人自身隐性的任何感情都表现得极度唯美。在《一个人的战争》中,林白把女人内心的迷狂用跳跃的、支离破碎的文字进行深刻的描绘,竭力刻画了女人的独特的体验和精神的呼唤,显示出一种孤芳自赏式的挣脱。由于是对自我内心情感的体验和把握,在自己的笔下转化成文字自然也就游刃有余。在描写男女情感时也表现出女性的视角,突出女性的生存与体验,突出她们对自由的向往与态度。女性作家们就是用这样一种“让世界看我”的开放式书写来展现自由。她们的敏感足以让她们感受到女性精神世界里最细微的波动,使得女性的精神和灵魂在她们的文字间游走.并将之毫不掩饰地摆在世人面前。
社会道德:女性“个人化写作”的隐性尺度
以陈染为代表的女性“个人化写作”
之所以在文坛掀起轩然***,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她们张扬的自由旗帜,背叛了社会道德的要求。我们认为,文学自由不是道德的终结,而是在新的时代进程中体现社会道德的一种全新形式,是一种促进文学繁荣的表达方式,社会道德则是隐含在这种方式中的理性意义。它作为女性“个人化写作”的隐性尺度,是女性文学可以经受历史检验,并使之得以长存的内核。
从创作风格上看,这些女作家们的作品在貌似“标新立异”、大树自由旗帜的表层,涌动着深层的社会道德取向和自我的道德判断。以陈染为代表的一批女性创作被誉为“个人化写作”,所谓的“个人化”实际上只是形式上的个人化。其中个人化的体验几乎可以从所有女性身上找到相同或相似的经验。陈染对于她的“个人化”有一种自觉:“她是‘她’,即她是‘全体’。她具有独特性的个体,她又是人类全部特征的代表。她们关注自我,关注个人的出发点正是关注变化着的社会,关注以往被遗忘在孤独一角的女性生活。个人只是她们用来借述的一个符号,通过这个符号和符号所隐含的信息来传达具有人类社会普遍意义的生命意识。她们用女性的方式宜扬社会道德在时代变革中的演化和表现形式,其作品也因此具有了社会性的普遍意义。
事实上,从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来看,陈染她们的作品也是经得起推敲和考验的。在以道德为隐性尺度的前提下,陈染她们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女性心灵的颤动,张扬了女性特有的生命意识和生存哲学。陈染在她的《无处告别》中描写了一个鲜明的女性形象—黛二小姐,一个神经质又让人怜的女子。其中也写了黛二小姐和不同男人之间的关系,但绝不是简单的***关系,而是无处不在地显现着黛二小姐作为一个柔弱的女子在“现代文明”中的无奈和思索。“她探信女人是用情绪思索,男人是用屁股思索。在描写刻画当中,处处体现出作为一个女性所能具有的优越感,同时又流露出“无处告别”的无可奈何。这不仅是黛二小姐的感觉,也是很多女性共同的感觉。小说的几个部分:“黛二小姐与朋友”、“黛二小姐与现代文明”、“黛二小姐与世界”也处处突出黛二小姐作为一个个体在世界中的体验和她作为一个典型的普遍生命意识。“现代文明留不住她,移民留不住她,约翰·琼斯那充满激情的身体留不住她。她就是要表现这样一种女人独有的孤独和虚弱感。陈染的创作方式是新颖的、自由的,描写的对象是个性、个体的,出发点却着眼于整个外部世界。从个体身上,我们可以找到所有女性曾有过的、正在感受的或即将产生的心灵轨迹。她描写人物貌似偏离道德的行为,目的却在于揭示关于女性生存的种种问题。
一种新的视角:多样性文学观下创作自由和社会道德的宽容与超越
在由白烨主编的《2003年中国文情报告》中,“小说《沙家派》事件”、“木子美现象”成为了该报告中的“焦点事件和热点论争”。那么,在小说《沙家洪》中对传统经典意义进行消解、木子美在网上公开***日记都引起轩然***的背后,则是人们对创作自由和社会道德之间关系处理的又一次论争。由之引出的“什么样的文学是优秀的文学?什么样的文学观是符合社会、时代观念的文学观?”等问题又一次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认为,有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文学作为一种多样性的存在,其意义不是一个模式就可以展现的。文学所背负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使命,不是由文学是否自由、是否开放的表现方式来判定的,他们与文学的表现并没有本质的冲突,只是理解层面上的相互偏离或冲突。我们欢迎对社会责任、社会道德高度弘扬的作品,也容纳对个人内心情感的自由表达。惟有我们的文学显现出了多样的繁荣,才能代表我们对社会生活认识的深刻;惟有我们的文学显示出足够的雍容与大度,才能展示我们对生活的自信和骄傲。因此,我们需要的是对创作自由和社会道德的宽容与超越。
女性社会学论文篇2
一、引言
21世纪不仅是一个学科整合的时代,而且是一个学科分化的时代。传统的学科经过充分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需要在“向上兼容”原则的指导下,完成更高层面的整合;新兴的学科,风骨独特、活力四射,处于快速成长阶段,需要在“纵深发展”机制的激励下,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1]。由此看出,通过跨学科的视角,考察女性学的学科特征,促进新世纪以来中国语境中的女性学与妇女问题研究,具有理论探索与实际应用两个方面的意义。
二、女性学的学科渊源
女性学同女性主义之间的联系由来已久,与日俱增。女性学理论从问世之日开始,就受到女性主义活动家和妇女工作者的普遍欢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女性学与女性主义之间的跨学科研究范围不但日趋广泛,而且研究内容益发密切,有形成互补格局的趋势。为了全面揭示性别、文化、社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女性学试***扩大研究领域,寻求新的学科生长点,把观察范围从观察社会文化环境中性别的具体内涵,通过投射和扩展的方法,推衍开来,研究影响女性社会文化角色的诸多社会文化因素,其中包括阶层、人种、地域、语言、权势等。随着这种跨学科研究势头的发展,女性学研究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一方面,有学者对于现行的二元研究模式和学术话语结构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呼吁多层面、多视角、多范式、多学科、多渠道的互动,形成更为健康有益的学术交流模式[2]。另一方面,女性成长过程中文化因素与社会心理的研究、社会文本中的文化语式差异现象比较、性别话语模式及性别主体意识、性别角色声望度与角色认同关系研究、对女性个体因素与性别群体差异的关注日益凸显。作为女性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女性学强调女性自身的主体意识,并以建构以女性为中心的知识体系为目标。因此,它是关于女性的研究,由女性进行的研究,为女性而进行的研究。其中飘动的是女性的身影,回响的是女性的声音,追求的是女性的理想[3]。女性学在学术场合和总体有关中国妇女议题研究的集体努力上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术语,被理解为是一门对妇女议题持现代、科学态度的学科[4]。
三、女性学的学科定位
回顾女性学40余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认识:女性学不是一个从理论构造的种子发展起来的学科,因而具有学科开放性、边界不定性、内涵外延性、理论驳杂性、方法多样性、内容多元性、视角宽泛性的特征[5][6]。女性学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特色,具体体现在其理论模式的多样性、研究方法的随机性、研究群体的广泛性,以及研究内容的驳杂性等方面。毋庸质疑,女性学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学科特色,诸如历史学、文学、哲学、社会学、***治学、人口学、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研究者个人的教育经历、学术背景及研究兴趣无不带有跨学科对比的特质[2]。新世纪以来,在社会学研究这一大的发展环境影响之下,这些特征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与凸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女性学与其说是一个***的学科,不如说是一种研究的视角。其主旨在于揭示西方传统学术中的性别偏见和男性中心的(an-drocentric)假设,将被忽略和排斥的女性经验有形化、合理化,使女性成为研究的主体和知识获取中的主体,并以性别化(gendered)理解的方式重新诠释现有知识框架和社会现象,建构一种不同于西方主流学术的女性主义学术(feministscholarship)。女性学将焦点集中于公共的、***的、显性的或戏剧性的角色伴演者和情景界定以及非***的、支持性的、私人的、更少戏剧性的和隐性的社会生活和组织领域。
女性学假设:虽然男人和女人处于一个“单一的社会”(singlesociety)中,但男人和女人可能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社会世界中。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思考,女性学开辟了不同于以往知识体系的另一种认识视角及领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出一种新型的知识积累和建构逻辑,揭示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的内在知识价值(例如上述提及的非***的、私人的、非戏剧性的、隐形的、情感的社会生活和组织知识),特别是对于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及社会建构,提供一种曾经为男权观念及男性知识视角遮蔽、漠视了的、但却可能更为合理的、更符合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理性”选择,这不同于原有的理性含义,而是特指一种新的知识形态。就此而言,女性学方***应该包括两个方面:方***意义上的知识***和对知识获得的方法特点的再认识。女性学关注女性被边缘化和被遮蔽的私人生活领域、社会经验和知识贡献,并以此作为分析女性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以及两者关系变迁的工具[7][8]。根据《女性研究百科全书》[9],女性学的任务就在于:批判地评价性别是由生物性决定的观点,探讨性别歧视的假设是怎样曲解性别的意义,埋没或低估妇女的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对科学的真理性提出挑战,指出人文学科的理论基础所蕴涵的性别歧视,提出具有选择性的、范围更广的认识论框架。女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开发女人而非男人所关心的问题与议题,发展出另一种解释或假说,使用另一种证据,促进对女人世界观的理解,并在女性***运动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可以说,女性学就是以性别视角,重新审视已有的知识体系及其知识建构逻辑,在解构以男权为中心的主流知识体系的同时,探讨人类知识生产的新形式、新规律[7][8]。
女性学虽然强调本学科必须具备女性的立场、女性的视角、女性的意识、女性的经验、女性的出发点、女性的目的,但它不认为女性是一个有别于男性的阶级,也不与男性相对立,即不以男性为敌。首先,它注重的是研究成果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运行与发展,反对父权家长制对男女两性的压迫与摧残,力争与男性共同获得有利的生存与发展。其次,女性学关注女性的被剥削、被压迫、被边缘化的状况,重视女性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功能与作用,力求探寻、证实和开发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再次,女性学以女性的立场、视角和意识为出发点研究、探索社会运行的状况及其规律。它虽然强调其女性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但也注重对男性的研究,并通过对自身以及男性的研究力***在社会性别研究(gen-derstudies)中加强自己的学科建设,健全、完善自己的学科体系。女性学是一个在现有学科中增添了女性作为研究主体的学科群(如妇女史、妇女社会学),其研究方法之一就是从“有性人(sexedbe-ing)”的视角审视整个人类的存在[10][11]。女性学在理论构建中不仅考虑两性生存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共同性,考虑女性生存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共同性,也考虑作为有别于男性的另一种生物/社会性别的生存与发展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以及具有国别差异的女性的生存和发展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在对男性主流学术进行扬弃的基础上,力***形成自己的女性化加本土化的话语与体系,并证实这一话语体系较之男性主流学术将更适用于女性,也更有利于女性[12]。#p#分页标题#e#
由于在科学研究中包含严重的男性偏见,刻意突出男人的主体性,并予以自然界特殊的性别,用“它”指称自然界,显示出男性同时控制自然和女性的双重欲望,并主宰女人的自由,因此,女性学研究者需要通过对隐蔽在科学研究中的男性意识的反思与批判,对科学研究中的男性中心意识加以揭露,对科学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中的男性中心和男性偏见进行强烈抨击,确立女性主体意识。另一方面,女性学研究者反对传统经验主义的观点———认为科学研究方法只适用于检验假说和解释证据,或应用于“证明的情境”,而不适用于问题的确认和定义,即“发现的情境”。所以,女性学研究者认为,以往的科学研究方法并不足以消除包括男性中心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偏见,因为科学家在界定什么是科学问题时可能带有个人的偏见,并且不同的科学问题将会导致一个与之相关的不同的科学***景。由此可见,科学研究方法中存在着性别偏见和男性中心主义。因此,就科学研究方***而言,女性主义者对许多方面都提出了质疑,诸如区别主体和客体、研究过程的控制、研究的客观性、研究的重复性等[13]。女性学对科学研究方***的反思批判,其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否定科学研究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的传统解释,有助于人们从更深的层面中认识与把握科学研究领域中性别差异的根源及变革策略[14]。同样,女性学对科学研究方***的质疑和批判,其立论基础与贡献不仅适用于人们对传统教育观念及教育研究方***的反思和批判,也给女性参与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启示。尽管女性学关于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性别化证明未免有些简单化,但是,其反思给人们对女性参与科学研究问题的研究留下了更为深入而宽广的思考空间[13]。
男女两性作为现实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两种性别角色,他们的差异不仅在生理上体现出不同的性别功能和性别特征,更主要的体现是在社会领域中的不平等的性别角色、性别意识及不平等的社会地位。若干世纪以来,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两性之间不平等的社会差异乃是由生理特征决定,女性的从属地位被归结为其有异于男性的生理结构,因而被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更改。针对这种普遍潜存于人们思想深层的、由自然生理差别形成两性间的社会差异的集体无意识,女性学研究者提出了社会性别概念和社会性别分析理论,旨在揭示男女两性的社会地位等社会性别特征其实是社会文化塑造的结果,并非天生如此。如果说自然生理差异是形成性别不平等的基石,那么,社会性别概念的提出就成为铲除这块顽石的利器。在对男女两性平等问题的讨论中,引入社会性别概念及社会性别分析理论无疑为这一探讨开辟了崭新的视角[15]。
从认识论和方***的角度看,女性学提出的知识建构中性别等级制的权力关系,对包括社会学在内的主流社会科学构成了挑战。知识建构中包含着权力关系,其中包括两方面:(1)研究者与研究者的权力关系,即精英主义的主流方法对非主流方法的排斥,显现出通过维护某种方法的权威来建立学术霸权;(2)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权力关系,如研究者以预设的理论和方法控制被研究者的答案,以及对边缘群体经验的排斥。现实中,女性作为一个边缘群体,在性别等级中处于次等的、被忽略的地位,其经历还没有系统地进入现有的知识范畴体系。因此,女性学研究者认识到,在知识建构中,不同的分析框架、思维模式会建构出不同的“事实”与“阅读”,而且,研究者也会因介入“被研究者”的社会而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研究者对自己的反思极为必要。进一步说,女性学研究者的使命在于在学术领域中,以自己的学术著作来颠覆和改造男性中心的知识体系,创造从新的观察角度和社会立场出发的新知识[16]。女性学对所谓的“普遍的知识”提出挑战,并在探索相关知识时,对知识获得的方法特点再认识,因为科学与技术也应从妇女的生活出发并重新概念化[17]。这其中涉及知识论方面的三个问题:(1)什么是“知识”?(2)“知识”的主体是谁?(3)女性经验有无独特的知识活动特点及规律?其与既有的科学、知识及人类文明史据有怎样的关系[8]?在以社会性别/女性主义视角进行社会学研究,探讨主流学术理论、概念及结论存在的诸多缺陷乃至谬误时,研究和行动的实践使不少学者对西方社会性别/女性主义理论普遍适用性提出疑问,对社会性别/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国“本土化”、本土社会性别制度的特征与运作机制、性别与社会研究的本土理论的建构等议题的重要意义予以更多的关注和强调[18]。
就中国女性学而言,其经历了拓荒、奠基、建立平台、积聚力量等不同发展阶段,现已步入快速发展期。女性学成为学术领域新专业的主要标志之一,是高等教育体系对女性学课程设置、教学、女性学学位教育以及专业人才培养规模的认可。这些学位点遍及哲学、经济学、文学、史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门类,其中包括妇女史研究、女性心理学、女性与教育研究、性别与媒介研究、女性文学研究、女性社会学、妇女人权与妇女法研究[19]。
四、女性学的学科特性与理论发展
从本质上说,女性学属于社会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一个边缘学科。作为一个边缘学科,其长处在于便利的跨学科条件所产生的互补优势,即所谓不拘一格,左右逢源。女性学研究女性的生存现实、性别主体意识、社会性别差异、边缘话语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乃是基于对社会因素对女性个体和整体的影响的洞察。研究社会因素对于女性社会性别的影响与制约,有必要区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性别群体,社会性别群体文化背景的分析研究又涉及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文化学等方面。因此,从一开始,女性学就有与人类学、民族学等联袂的传统,试***解决一些边缘化的问题。女性学跨学科边缘问题的探索,还体现在性别与社会心理学、性别与语言学、性别与***治学、性别与教育学等结合,共同研究女性社会心理、女性主体意识、女性自我认同、性别发展意识、女性精神理性、性别言语行为规范、语言习得与使用中的性别差异、语言习得与性骚扰、性别与***治和权势,以及非婚同居、白领独身、性别暴力、变性人与同性恋等相关课题[2]。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女性学既可以在社会学研究层面上建立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两个研究层面,同样也可以在妇女发展研究层面上建立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两个研究层面,以便将各种与女性学相关的问题一并纳入这一学科领域的范围之内。针对女性学理论模式上的多元化、研究视野上的交叉性、考察范围上的外延性、研究内容上的多样性、参与群体上的广泛性,女性学可谓“自由开放的教堂”(broadchurch)或无所不纳的“垃圾场”(dustbincatego-ry)[1][20]。作为女性学的主导范式不但将其研究内容进一步扩展,而且更加关心社会文化语境中女性社会心理的研究。#p#分页标题#e#
就理论发展问题而言,女性学研究首先在理论建构上有必要向其他老牌的成熟学科看齐,创建更为科学规范的学科理论范式。其次,女性学研究者在解释社会文化语境中的女性现象时,有必要向哲学家看齐,注重寻求一般规律的解释[21]。再次,新世纪的女性学研究有必要采用“传承式话语”模式,从历史回归的角度,结合社会学理论和认知科学研究,重新审视文化绝对论的内在含义,丰富和拓展女性学研究的内容[1][22][23]。女性学还须进一步消除门派隔阂,理论与实践不可偏废,内省实证,比翼齐飞。最后,女性学有必要发挥兼容并包的学术传统,注重跨学科领域中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以便在理论建设的层面上,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配置。由此推下,女性学的理论发展,将会体现出更加鲜明的跨学科、多元化、应用型、微型化、变通性的趋势[1]。
回顾半个世纪以来女性学理论的流变,多半同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以及认知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密不可分。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内部机制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的影响。内部机制包括学科本质、理论来源、学术传统等内容:外部因素包括培养目的、社会职能、市场需要等内容[1]。
从学术传统上来说,女性学一直都是附属于社会学之下、深受心理学影响的一个应用型分支,在理论上依赖于相关学科的发展而进步,从来就没有获得过充分自主的理论创新机会。从学科特征方面而言,回顾近百年来女性主义发展历程,女性学一直具有以应用为主的工具性特点。不论是早期的女性主义探索,还是女性学自立门户之后的专题研究,都带有明显的格物致用的色彩。因此,格物致用是女性学学科内部的一种哲学思想,也可以说是女性学研究的一种学术传统。这种哲学思想和学术传统,是为女性学学科研究本身所特有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从女性学发展的外部因素来看,也体现出作为理论使用者的应用型特征,以及学科自身所具有的工具性特征。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女性学与实践存在着密切而广泛的联系,其来源于妇女运动的实践,反过来又对妇女运动实践给予指导,使之保持明确的行动方向,掌握恰当的斗争策略,明确各个阶段的任务和发展目标[24]。
从内部因素来看,女性学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一是如何促进妇女在劳动、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逐步得到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她们的潜能如何逐步得到最充分、最自由、最全面的调动,而不是离开人的发展的特定涵义,把作为人的发展子系统的妇女发展,直接链接到社会发展系统下去讨论[2]。作为应用学科的代表,女性学研究领域里一直保留着“二元对立”的概念与范畴的痕迹,由此形成其理论发展的另一个特征。新世纪的女性学理论发展,一方面会像社会学那样,体现出跨学科、多元化、应用型的特色:另一方面,随着学科细化的进程,也会出现一些专门化程度高、针对性强的“非通适性”理论模式[1]。
从理论上来讲,跨学科研究有两种可能:一是出现“双赢局面”,二是形成“两败结果”。从历史渊源、学科特性、理论发展过程来看,女性学同社会学的联袂,有可能开创一个双赢局面。跨学科视角下的女性学研究,拓宽了女性学研究领域,丰富了女性学的研究内容,增强了女性学的理论阐释力。然而,如何有效提高女性学理论的内在化程度,顺利完成从两性矛盾、对抗到两性平等、和谐的自然过渡,仍然是一个充满了问题与矛盾的艰巨探索过程。学科精细化、理论应用化、研究系统化已经成为二十世纪学科发展的三大特色。在这种情况下,跨学科研究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新兴学科的孵化器、学科发展的支撑点、理论创新的催化剂。女性学的跨学科研究当然也不例外,具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长的方***优势。面对新时期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中的女性学研究,其理论上的重要意义和实际的应用价值不证自明[1]。
总的说来,与其他学科相比,女性学的学术化进程较迟滞,在学科领域中也处于边缘地带。因此,就学科建设而言,女性学尚处在构筑阶段。今天,女性学的学科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发展和女性学本身发展的双重需求。从女性的、本土的、社会学的立场出发,女性学的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框架似应作如下构建:(1)中国女性学不仅应当强调本学科必须具备女性的立场、女性的视角、女性的意识、女性的经验、女性的出发点、女性的目的,而且应当注重研究成果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反对父权家长制对男女两性的压迫与摧残,力争与男性一起共同获得有利的生存与发展。(2)中国女性学应当在关注女性的被剥削、被压迫、被边缘化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妇女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功能与作用,力求探寻、证实和开发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3)中国女性学应着重以妇女的立场、视角、意识、出发点、目的对社会运行及其规律所进行的研究和探索,同时开展对男性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分层研究,力***在社会性别研究中,加强自己的学科建设,健全、完善自己的学科体系。一言以蔽之,中国女性学在理论构建中不仅要考虑到两性生存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共同性,而且要考虑到女性生存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共同性以及作为有别于男性的另一种生物/社会性别的女性的生存与发展的特殊性和差异性[11]。
女性社会学论文篇3
【关键词】社会性别教育 女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一、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理论基础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快速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它们从社会性别这一核心概念出发,将社会性别作为不同于生理性别的视角来考查人类的性别不平等状况,致力于消除、减缓因社会性别而造成的社会分化与矛盾。社会性别学与女性主义的日益成熟,使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笔者提供了基本概念术语。性别角色、性别社会化、性别认同、性别分工、性别发展、性别歧视、职业性别隔离等等,这些概念在性别社会学中都具有较完善的定义,它们和人生哲学中的理想、人生价值、自由、幸福及励志话语中的人生定位、适应、素质、成功等概念,一起构成了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课程的概念体系。其次,提供了基本理论支撑。性别角色理论、性别差异理论,自由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后女性主义、第三世界的女性主义等理论为课程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理论支撑与现成命题。再次,社会性别视角下以女性为主体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基于大量的社会事实与具体案例,这为课程提供了大量素材。将之纳入课程的内容范围之内,可使课程展现出更广阔的社会视野与理论空间。
二、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基本内容
社会性别教育中,首先应该明确男女两性不平等,社会性别机制不合理。这种不平等状态是“非自然的,即并不是建立在生理上的,而是由社会构建的”,因而是可以改变的。在此大前提下,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大致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阐明至今为止的社会性别文化和社会性别规范及两性的社会性差异贯穿整个人类历史。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的两性不平等状况的了解,寻找这种差异的历史性成因及男权的形成机制,可帮助女生理解性别社会及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的文化与制度基础。
(二)展示并分析当下社会的显性与隐性的性别不平等状况。这种不平等既体现在就业、收入、***治权力、教育、婚姻、家庭等显而易见的方面,也体现在语言、文学艺术、民俗、时尚文化、消费方式等隐性的方面。
(三)说明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对个人就业及人生发展的诸多影响,这种影响既体现为个体外部的社会,也体现为个体内部的个性、思想。要从女性性别的角度,指导女生就业与生活,帮助女生设计人生策略、调适社会行为,培养女生***性、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格,指明实践自身价值与女性价值的关系。
三、开展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女生建立起社会性别意识。作为社会适应指导与人生关怀性质的课程,应放弃较为激进的女性性别意识观点,选择较温和与平衡的观点,强调策略性与调适性,而不鼓励以激进的姿态与普通男权及社会性制度习俗对抗。
(二)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人生教育与就业培训相结合的励志型课程。课程的目的是使女生获得合理的自我认识和清醒的社会认识,强调女性的知性、尊严与力量,为女生的发展提供关怀与帮助,促进女生社会适应和自我发展,进而促进中国特色的性别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这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入分析性别社会学及女性主义的成果,审慎选择其中的内容,并采取稳妥的表述策略,而不是采取应付的态度敷衍了事,置之不理。
四、高校女生接受社会性别教育的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社会性别文化与社会性别规范的影响,女性对自身的认识存在着偏差,使得女性在社会规则、文化习俗和自己内在人格的多重束缚下,人生策略、价值取向和发展潜能受到极大束缚,失去了本来可能的更大的自由度、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更自主的幸福。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且即将走上社会就业的女大学生,在面临社会角色、社会地位转化之前,系统地认识社会性别的显性和隐性不平等状况及其产生的机制和文化根源,将有助于她们建立起女性的社会性别意识,明确适合自己性别的发展方向, 为以后获得两性间完美生活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美]格伦斯基.社会分层[M].华夏出版社,2005.
[2]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3.
[3]李银河.两性关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29.
[4][美]凯特・米利特.性***治[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33.
[5]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
[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86.
女性社会学论文篇4
女性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从女性争取自身平等到自我批评,自我反省,最后从争取权力的社会运动转向理论建构,产生了当代多样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本文以女性主义立场认识论与建构主义的相同的本体论为研究基础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两种理论在对权力,身份和性别研究的差异以及构建女性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的互补性。女性主义立场认识论以构成性别要素的社会建构和权力为对象,主张打破男女主从关系,重新塑造女性社会性别和地位,为女性重新回归国际***治打下基础。
【关键词】
女性主义;立场认识论;建构主义
一、女性主义立场认识论
1987年,女性主义哲学家桑德拉•哈丁的著作《女性主义和方***:社会科学问题》将女性主义国际***治理论依据认识论分为三大派:经验主义,立场认识论和后现代主义。其中立场认识论指出因为我们所处的社会位置不同,我们对于所生活的社会和世界有着不同的认知,社会由等级制度中的不同地位构成。而个人在社会位置的不同则会影响他们的社会认知,角色以及活动。立场认识论支持女性主义经验论的观点,认为性别主义和男性中心的偏见导致了社会偏见的产生,女性要么屈从于男性的世界中,放弃自由主义所标榜的自由和平等;要么屈从于男性这个特定阶层下成为二等公民,变为社会秩序中的另类。由此男性与女性成为从属关系,这成为男性压迫女性的根本方式。在私有制出现后,男性仍不满足居于人类繁衍的从属地位,以科学的名义“证明”人类在男性中已经成形,只是在女性的体内哺育长大,世界许多民族流行的“产翁制”便是典型的例子。瓦西列夫《情爱论》中剖析了“产翁制”的实质,这种习俗赋予男性的主宰权力以更大的说服力,使人们相信男人不仅能支配生命,而且能创造生命。它其实只是在确立父权制方面起重要的社会心理作用。男性在***治经济,文化,生育主导权等都取得主导权后,社会偏差不断扩大,女性也离国际***治舞台愈发遥远。女性主义经验论学者认为坚持规范和秩序,提高女性的观念才能消除社会偏见,也因此支持女性参与***治,科学研究工作。立场认识论学者认为,应结合女性的经验和从女性的日常生活为立场,提高女性的观念,纠正社会偏见,打破男女从属关系重新建构社会结构。
在当前男性主导国际***治话语权的情况下,国际***治的制度和规范都受到男性气质和世界观的影响,倾向于国际冲突。立场认识论学者认为女性的权力应该被赋予,女性也应该重新规划国际***治,因为女性热爱和平,参与养育,所接受的社会养育文化让她们也更加了解社会疾苦。国际***治中女性的是否缺席,成为国际冲突能否改善的重要因素。第一,女性的入席会打破单一的男略和等级的意识观念。第二,女性作为养育者的价值能够得到重视,社会养育文化会使女性在国际问题决策方面更趋于和平处理。
二、女性主义立场认识论和建构主义
(一)本体论的认同。建构主义和女性主义有着共同的本体论认同基础,这是两者对话的基础。一是两者都以理念主义为本体论的基础,重视观念的作用,认为物质因素通过观念而生效。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本体论的研究主要探寻世界的本质或本源。在国际关系学中,建构主义学说更多的是一种思索国家本体地位的方法,它以本体论为基点,质疑已经存在的国关概念,如:国家,无***府状态,权力等等。与以经典经济学为基础的理性主义不同的是它更主张以哲学的理念研究国际***治,主张人性的回归来释放***治的本质。女性主义立场认识论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强调女性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另一群体,必须回归***治;从女性的观念出发,打破从属制的观念,强调以人为本的行为体的实践活动会使国际体系发生变化。二是两者均强调国际关系的社会性。个人构成了群体,进而组成国家。个人间的互动构成了社会,国家间的互动则形成了国家社会。建构主义和女性主义的结构都是社会意义上的结构,是观念的分配。前者描述世界是逐渐建构的,后者认为性别是一种社会建构,社会性别是核心概念,由社会建构而成。波伏娃《第二性》中就解释了社会性别中的等级关系是不平等的,女性的等级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社会和男性观念下形成的制度促成的。女性在社会互动中被建构,被从属于男性权威,造成了社会性别的不平等。建构主义的社会性质强调施动者对结构的形成作用以及结构对施动者的建构作用。施动者的互动构成了结构,结构又反过来建构了施动者的身份和利益。施动者如果没有互动就没有交集,也不会产生结构。但一旦互动,双方会产生观念,所产生的观念将会决定施动者的行为和身份。同时,施动者的身份也只会在该结构建构中完成,这与女性在社会结构中被建构不谋而合。例如,包税人能成为包税人只有在***府许可,农民既定,包税制这种制度存在的情况下形成,也才能实施他作为包税人身份的行动。
(二)权力的认同。共同的本体论认同,使两者的研究都关注于一些概念,例如:权力,身份,制度,利益等。但两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却迥然不同。两者对权力虽都以本体论为基础,但是建构主义学者并不将权力作为研究的中心,而是将其过渡为对身份的研究,简单地划定为物质资源或是国家制度:在国外是物质资源,在国内是合法的权力,国家的制度。温特从建构角度而非因果角度考虑权力,认为只有在利益使权力具有意义的情况下,权力才能够解释所要解释的现象。人类得到权力是因为要实现志向和希望,要消除恐惧。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正是人类的希望,志向和恐惧,而不是单纯的物质力量。由此建构主义学者温特得出利益和身份是由存在于体系中的观念分配和物质力量构成。权力并非充斥于社会互动中,是由观念和文化情景建构而成,因此意愿认知成为建构身份的重要因素,权力和利益凭借缔造它们的观念而发挥作用,由权力建构的身份,而不是权力本身成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女性主义学者将权力视为社会结构,因为权力总是出现于社会建构的过程中,女性拥有权力才能建构出自身的身份和价值。权力是一种身份结构和主从关系的体现,它在社会互动中是无处不在的。同时女性也将性别理解为权力规范,作为分析国际关系的重要变量。两者的研究中心不在一处,前者侧重于权力建构的身份,后者侧重于权力本身。立场认识论学者很少强调身份是作为解释变量,而是身份的识别过程。身份的形成引起了性别权力,性别是结构性的充斥在实践和话语中。因此,重要的不是道义上宣称“对女性好点”而是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宣称:权力是什么和权力如何运作?忽视性别,建构主义学者会错过这一问题的关键要素。权力意义和利益的内容绝大程度上是由观念所决定的,而男女观念的迥异会造成权力意义和利益内容的变化。
(三)性别的认同。社会性别的建构是主从关系的一部分,建构主义学者把性别概念排除在权力***治之外。女性将性别理解为权力规范,权力现象。性别由社会和社会文化建构而成,它作为权力分配的一种,充斥于社会建构的国际世界和国际***治中。同时带有社会文化建构烙印的性别钳制住了女性角色和一些工作岗位,例如:护士,幼教等,越来越多的人以性别去衡量事物,造成了男性与女性上下不对等的从属关系。这样的关系属于垂直型:上层,即男性一方拥有权力,具有话语权;下层,即女性一方无权,没有话语权。权力和性别都由社会和社会文化建构而成,权力和性别都能够被塑造,是能动的,是通过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发挥作用的。费尔斯通的《性别辩证法》中处于社会文化中性别,即社会性别,会导致权力分配的失衡。男性代表权力和***治力量,而女性则被边缘化。因此女性主义学者认为性别在研究女性受压迫,不平等的关系和国际***治缺席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女性自身追求和平和养育文化的理念,是解决当今国际冲突的良药。女性越是能进入权力***治的中心越是能减少国际冲突时武力和战争的发生,性别的平等既限制了国际谈判时冲突的激增也减少了使用暴力的可能性。性别权力的增加无疑对国际***治冲突的缓解有着重要作用。
三、结语
女性主义以社会性别为研究中心,认为性别由社会建构和权力构成,权力总是出现于社会建构的过程中,女性拥有权力才能建构出自身的身份和价值。权力是一种身份结构和主从关系的体现,它在社会互动中是无处不在的。而建构主义则以身份为研究中心,重视观念而弱物质轻权力。权力并非充斥于社会互动中,是由观念和文化情景建构而成,因此意愿认知成为建构身份的重要因素,权力和利益凭借缔造他们的观念而发挥作用,由权力建构的身份,而不是权力本身成为主要研究对象。它们也把性别概念排除在权力***治之外。女性主义和建构主义共同以理念主义为本体论基础,前者以经验主义为认识论的基础,强调性别的重要意义;后者以科学实在论为认识论的基础,强调身份的重要意义。女性主义从建构视角提出以性别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治体系结构理论,以建构主义主张的观念和身份出发,在社会互动中打破旧的男女主从关系体制,建立新的女性形象和社会地位。女性的权力应被赋予,让其重新涉足国际***治,因为女性热爱和平,所接受的社会养育文化让她们更加了解社会疾苦。国际***治中女性的参与不仅会削减男略和等级的意识观念,同时女性的社会养育文化会使女性在国际问题决策方面更趋向于和平处理。女性主义国际***治理论的融合性会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看待世界。
【参考文献】
[1]小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克瑞斯汀•丝维斯特著;余潇枫等译.女性主义和后现代国际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女性社会学论文篇5
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哲学思辩的文学批评理论,是因为中国文化观念中儒学思想对文本的“言志”和“载道”的习惯严重影响了文学批评理论的构建和发展,在客观的现实处境下,借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结合中国文化特质研究中国文学是自然并合理的,应当秉承科学的、公正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之与中国文学的联姻。自19世纪末起,中国的文学理论业已受到西方的支配与影响,因此更应该考虑到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中所蕴含的西方文学理论基础。在中国文学批评的实践中,特别是从较为广泛的(国际性)观点研究中国文学,现代文学批评家将无法满足于仅是采用中国传统文学理论为其批评架构的做法。中西文学批评的概念、方法和标准的融合,因而成为必要的工作。西方的文学理论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思辨色彩,既是哲学的,美学的,也是历史和文化的。而中国文学理论的立场带有浓厚的***治色彩(封建社会所致),***治的专制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文学。
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寻找女性”和“构建女性文学传统”一直是重要的主题,尽管发掘和寻找的方式、途径有所不同。按照英美女性主义学派的设想,文学史中隐含着一个明确的女性传统,只是被男性文学史遮盖了,这有待女性主义批评来发掘。因此,英美女性主义学派大力挖掘湮没在历史中的女性作品,重新把遭受忽视成刻意封杀的女性作家加以重新定位,重建女性文学史,并在挖掘到的历史材料中寻找女性传统,为女性传统提供大量的证据。英美女性主义批评家在历史中寻找“显性”(visible)的女性时,法国学派则力***在潜意识中寻找“隐性”(invisible)的女性。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论从历史中寻找女性(注重压迫观点),或从(集体)潜意识申寻找女性(注重抑制观点),两者都和父权压抑有密切的关系,两种压制概念皆归为父权体制中范畴较为广大的总体压抑。把这种总体压抑范畴表现得淋漓尽致的是张爱玲,她把这个一体两面的问题——历史/潜意识的,显性/隐性的——切入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表达了最为真实的女性经验。
中国文学文本和西方论述这两者之间,存有接受、排斥和互动的关系。大体而言,在现代文学批评界里,中国文学批评和批评理论至今仍难以摆脱西方“话语”或“论述”(discomse)的影响,难以走出西方话语的“他者”的理论阴影。在批评理论问题上,阅读中国士性文学(张爱玲文本)也面对着另一个有关中国论述的主体危机。基本上。笔者致力于建构自身话语的主体性,但在中国整体论述条件的不足之下,尤其在中国自身女性主义理论的匮乏之下,而不得不借助西方女性主义理论(western feminist theories)的观点。这表示说,除了西方传统男性话语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支配之外,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介入,亦使中国如胜主义文学批评同样面对主体摇摆的危机。换言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在西方话语中的他者位置,同样亦落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里。在父权社会中,女性被界定为他者,并为男性主体所观照。相对于他者,男性则占据主体位置,是完整绝对的象征体。在中国的宗法父权社会里,女性在“天”、“阳”、“乾”、“君”、“父”等宗法象征主体下,即被定义为附属于男性的他者概念之下。倘若中国(男性)文学是西方论述中的他者,则中国女性文学在中国文学批评中便是他者之他者。
因此,中国女性主义批评不但必须解构当代西方男性话语和女性主义理论,亦有必要化解中国本身强大的、男性中心的(androcentric)批评传统,才不至于在中国自身的女}生主义文学批评中,落在他者之他者的处境中。在中国文学的阅读上,无须完全套用西方的模式来评论中国女}生文本。但即使如此,也不可忽视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在其批评实践中所发展出来的女性论述架构,以及透过女性经验的研究所建构的新论述模式。
笔者将中国传统宗法父权话语下的封建礼教: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男尊女卑、尊阳贬阴,以至“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宗法训示,视为宗法父权话语的总体压抑机制。这里从西方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出发,试***建构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以女性为主体的女性论述。
1 隐性的中国女性文学
中国先秦时期人们阅读文学作品开始偏重于好坏、美丑、爱憎等方面的直感判断。这种直观评论可以说是中国文学评论的萌芽。春秋战国时期,《诗经》出现,孔子从文学的社会功能方面提出了“兴、观、群、
转贴于
怨”说,从作家道德修养方面又提出“文德”说。后来孟子总结了中国初期的文学批评经验。提出了“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批评原则。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学批评出现了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等。唐宋以后,文学批评领域出现了大量的诗话、词话、典话,以及对小说、戏曲的评点、漫评、杂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特色。到了现代以后,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很大程度受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的文学批评,都具有强烈而鲜明的阶级意识,因而使文学批评带上明显的思想理论斗争性质和社会批评性质。 另外,中国的女性由于社会自然分工的原因客观地遭到男性的统治,加上人为的权利配置——严格的父家长制,完备的宗法专制主义使中国女性陷入了长达几千年的无人格状态。男性控制了社会的、***治的、艺术的话语的绝对权利,历史上几乎没有女人的声音,更谈不上女性文学、女性文学史及女性文学理论的建立。
中国女性的文学创作活动,曾长期处于农业社会形态和宗法制文化的背景之下,妇女传统的生存方式给文学创作带来极大影响。尽管确有一些女子在创作中发出过自己的人生之怨、不平之鸣,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女性的情感愿望,但从总体上说,由于妇女丧失了人格上的***,困守于家庭和儒教,其创作在内容的审美价值取向、艺术表现的方式、手法乃至具体文学体裁的选择运用上,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男性话语权利设置的局限性。就其实质而言,古代妇女文学只能是作为男性文学创作的附庸而存在。
传统妇女文学的作者,大致由女皇后妃、女官宫娥、名媛闺秀、***尼婢妾等阶层的女性构成,其作品所包容的生活空间、思维空间以及心理空间和她们创作主题所表现的,主要是妇女在宫墙、闺阁、庭院等狭小圈子之内的个人隋感,如离别之j限、遭弃之怨、寡居之悲、相思乏情,以及风花雪月引发的种种思绪等。人所可能具有的丰富的社会实践、深广的生命意识被扼杀,代之以与身边生活直接相关的个人情感,文学主题显示出很强的私人性与封闭性。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女性文学虽具有自身的特点,但始终是从属于这一文学系统。它没有形成***的女性文学体系,没有建构起完善的女性群主义 文学理论。与西方女性文学不同,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是在较大规模的社会***和思想文化***的历史际遇中发生发展起来的。西方进步思潮的推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催发,使之从诞生之日起就同时代和社会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长期从属于民主的、阶级的社会***运动。
事实上,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很多时候恰恰是女作家的创作率先引导了某一阶段文***流的转换或更新。例如现代文学30年间, “五四”时期冰心创作的“问题小说”:新时期初年舒婷为“人”的生命和女性价值讴歌的朦胧诗;刘真、茹志鹃的“反思小说”;八十年代中叶刘索拉、残雪等充满现代意识的“先锋文学”以及稍后方方、池莉等表现平民日常生活、心理情绪的“新写实”小说;再到九十年代陈染、林白“私人生活”主题的创作等。尽管女性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存在,但并末构成相对***的文学运动。
在“五四”女作家个性***的呼唤中,萌生了女性主题的幼芽。此类主题主要关注的是现代社会里女性基于性别特征所进行的社会实践、精神实践以及在其中的身心体验。然而,随着时代形势的急遽变化,这一主题未待很好地发育便很快被多数创作者所搁弃,取而代之的是带有强烈***治性、阶级性、民族性的创作。这种状况延续数十年,直到新时期以后才逐步改观。其中,批判封建传统和“左”的***治思潮对女性的压迫、扭曲和异化,寻求女性自我价值,可谓强音。然而,这显然并非女性文学“最后的停泊地”。人们很快意识到,此类创作实际上更多的依然是出自于社会视角,没有把文学视为对如-生生活和体验的再现。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在时代的变迁中,年轻一代女作家的性别意识进一步自觉,她们更强烈地追求女性精神的自由和女性生命的舒展,部分创作开始更多地向女性人生倾斜,注重从女性立场、女性视角出发,表现女性与社会、女性与他人、女性与自身以及女性与自然诸方面的关系。其中一些作品自觉地选择了向男性中心文化挑战的姿态,表现出鲜明而强烈的女性意识、女性情感。这类创作在社会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也引发了种种争议。
女性主题显示的女性文学特色及价值,不仅在于它拥有女性观察生活、表现自身所特有的视点、角度以及鲜活生动的生存感受、内心体验。更为本质的是它源于女性生命本体、无形中打上了性别烙印的世界观、人生观。实事求是地说,女性主题绝非仅限于展露和宣泄在父系文化圈中女性所承受的性别压抑,包括生存压抑、心理压抑、***压抑和情感压抑等,而是同时显示了女性在认识自我、理解社会方面所达到的深度以及所面临的困惑,其中蕴合的女性自审意识和批判精神尤具现代意味。此类主题的作品生动记录了时代女性的精神成长,在文学创作中的士性思维方式、女性生存本相、如}生情感特征、女性生命感受和女性审美情趣等。当然,在历史发展现阶段仍处于男性中心文化特定语境的情况下,女性文学处境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带有“宿命”意味的,因为女性***的程度任何时候都势必受制于历史发展的水平,同步于“人”***的程度。尽管在具体的女性创作中,作家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策略选择,但从总体格局上看,女性文学的发展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几乎是无可避免地要面临植根于男性历史文化的悖论,它制造着女性文学发展的困境。“五四”运动中萌发的现代女性意识,还未来得及进行对女}生意识的审视与自醒,就被卷入了三四十年代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洪流中,而这个时代的女作家更多地表现出阶级的、***治的阳性关怀。
新文学中的现代***女性形象在现实中能不能拥有自己***的精神人格和身份是令人怀疑的。实际上,***女性形象的出现是一种匮乏自我的虚假论述,这正好以反证的模式呈现出女性在现实中的边缘化处境,足以构成女性作家的重大书写危机:失去女性自我的定位。使女性文学陷入了“男性中心论”(androcentrism)中,掉入男性模拟的死角,无法扮演真实的女性角色。在文学世界里,无论女性形象如何崇高、革新、***,一旦落到现实中,广大女性依旧面临强大的压抑性命运。文学世界中的愿望在现实中宣告破灭,阳化女}生的面具不攻自破,女性的匮乏再度浮现。文化上习得的“女性”特征(被动性等)被看作是“自然”属性,女人同男人一样会使这些态度永久化,而在控制与从属的不平等与压抑关系中扮演这些性角色,以男性理论作为批评视角的评论把女性角色及其经验加以歪曲,从女性文本挖掘到的仍是男性观点下的女性。肖沃尔特指出父权批评下的女性典型的僵化形象其实就是父系意识形态下的女性假象,而非女性真正的经验与现实。
当二十世纪前半叶女性作家不惜戴着乐观的面具在文本的舞台上扮演阳化角色时,现代文学批评在追问:文本中有女性吗?文学史中有女性作家吗?张爱玲用她的书写模式充分表现了不屑于塑造虚假阳化女性人
转贴于
物的心态。她关注妇女在现实中的状况与女性受压迫的历史,既着眼于文化与历史分析,也着眼于女性经验的写作。在张爱玲的文本中,这些问题可望找到一种可供诠释的版本。她在《自己的文章》中说,即使像白流苏这样的女性,亦没有性别错位的意味:
《倾城之恋》里,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回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因之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他们也只能如此。(张爱玲,173)
从文学史角度来看,五四之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涌现,无疑在某种层面上阐述了女性在历史、文化、社会中,有关两性与***治、个人与整体角色的互动关系。但是,那时期的女性文学大体上还没有较为稳定的女性文学传统,或者说,这方面的女性文学传统还有待进一步加以建构。而在张爱玲文本中所隐含的女性主题、女性亚文化群体及女性话语,所触及的中国总体父权压抑问题,以及在此压抑机制下有关如-生u禹身份、性别认同或两性差异等问题,正是今日从总体压抑范畴挖掘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的女性经验(历史/潜意识的,显性/隐性的)来研究中国女性文学的关键而重要资料。张爱玲的女性经验模式以及在小说中所体现的文化素质,乃是以一种失序、疏离、丑怪、焦虑的面貌,去推演历史文化中的压抑和疯狂等女性问题。讲述了传统女性在宗法父权制中的边缘感受,一种“阴性荒凉”的情境。
2 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的强音
西方强烈的宗教信仰传统使女性在受压迫和主宰的同时清醒地意识到争取自由和***的迫切需要,因此,西方妇女运动的发生与发展成为必然。伴随西方妇女***运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女性文学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关注妇女作为读者或作者在文学话语中的体验,关注妇女作家的地位,妇女文学经典的构成,小说中女性的形象,男女体验的差异等问题,也注重妇女的平等、***和自主问题,一般具有较强的***治性,是一种具有强烈思想道德倾向的批评。当然,也有一些女性主义批评家关注文本的艺术性,
以玛丽·伊格尔顿(mary eafleton)编选的读本《女性主义文学批评》(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1991)面世作为界点,过去25年来,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出色地表现了矛盾、交流和争论。的确,它建立在一系列创造性的对立、批评与反批评基础上,呈现出一个不断创新的流派——它挑战、颠覆、拓展的不仅是其他(男性的)理论,而且也有它自己内部的种种立场和问题 因此,在它的范围内没有“宏大叙述”,只有许多“小叙述”(petists re cits),这些小叙述立足于特定的文化***治需要和阵地——例如阶级的、性别的、种族的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竞争。这表现了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创造性地“开放”的动力,同时也表现了这个胎生的、多样的、自我争论不休的领域的某种困难。其具有竞争力的种种优点及其内部的争论,有着广大的多元性,里面滋生着各色“理论”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这种开放与兼容的态度正是中国学者在看待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时应当秉承的态度,
随着中国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表现空前活跃、各种现代思潮纷纷涌进并发生影响的大环境中,在世界文***流融会渗透的文坛背景下,女性文学主题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具有现代意味的拓展但事实上中国现代女性意识的萌发、生长,又不能不受到特定社会历史环境的直接影响:一方面,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妇女***始终没有单独地从“五四”时期“人的***”以及其后的社会***和阶级***的大题目中提出来加以考虑,而是总被后者所遮蔽乃至淹没:另一方面,由于***治的、文化的以及其他方面的种种原因,整个中国社会人之个性意识的生长曾长期受到贬抑,正因为如此,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女性意识的成长历程曲折而艰难。很多时候,女性意识实际上被忽略,甚或被消融于民族意识、阶级意识和社会意识之中。与此紧密相连,由社会运动中崛起并发展的女性文学,一直在“人的自觉”和“女性的自觉”相碰撞、相交融中起伏演变
整体而言,中国文学透过西方论述的“镜子”媒介,能否准确映照自身的实体,抑或只是西方主体的投射,一直是个争论的问题然而,这里面对的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问题语言、文化、文学和意识形态的互涉性,在某种层面的表现往往是惊人的。在中国论述迈向自主的建构历程中,虽然还有很多细节问题有待克服与消解,但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匮乏中,以及西方论述在国际学术市场上的强势渗透之下,适当地转化西方论述的资源,作为建构中国文学理论主体性的手段,仍旧是当代文学批评发展的重要趋势。
结语
女性社会学论文篇6
【关键词】女性;社会保障;研究综述
在重提社会保障研究的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建设社会保障的初衷,他是为了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有效的缩小不公平的结果分配。女性社会保障不仅关乎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也关乎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和效率问题。目前有众多的学者对女性社会保障进行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女性由于其生理的特殊性,在社会中需要更多的保护和***策倾斜;(2)从性别差异角度关注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是否需要调整;(3)社会整体就业环境中对女性存在着不合理的待遇;(4)女性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重要,关乎下一代的健康和成长。
一、女性社会保障的主要研究内容
近年来,女性社会保障研究越来越得到各学者的关注。本人从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等网站上***到一百余篇有关女性社会保障的论文,并以此为根据进行文献研究。这些论文涉及到关于女性社会保障的方方面面,经过整理和筛选,我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了总结。
(一)国外女性社会保障研究(10篇文献)
美国女性社会保障,学者梁玉国对美国社会保障前美国女性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状况进行了概括和论述,并强调美国的社会保障变革不能牺牲女性的权益,他认为社会保障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女性等社会群体,提高妇女的经济安全,提高她们的退休收入,并且要促进平等雇佣、教育机会均等等。周立萍也认为,虽然美国在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日本,学者田庆立概述了日本的社会保障状况,以及运行机制,并着重解释了日本在女性社会保障立法及女性各项权益落实问题上做法对我国女性社会保障的启示。也有其他的学者对日本女性生育、就业、医疗、养老、受教育等方面的权利做了详细解释,并且清晰的认识到了日本在上述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以此对我国的女性保障起到警示作用。
(二)性别角度(19篇文献)
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男尊女卑”、“男主女从”所形成的性别意识,以及男女两性在发展中所体现出的不平衡性影响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这也是分析我国女性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的立足点。学者们普遍分析了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方面的性别差异以及成因,提出了女性在当代社会所遇到的一些挑战及不公平待遇,我国社会保障保障女性方面的缺陷,并就性别方面提出了对我国女性社会保障的改进意见,总之,以社会保障促进女性发展是人们的普遍目标。
(三)劳动就业方面(25篇文献)
研究女性劳动就业方面的文献比较多。劳动就业方面的问题是女性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通过研究文献发现,我国各省市都在不断完善女性劳动就业方面的社会保障措施,女性的就业环境在不断的完善,劳动权益也逐渐得到有效保障,社会保障权益也在不断落实。另外我认为,城镇就业女性,非正规就业女性,农村就业女性女性农民工等,她们有自身的特点,所以在享受普遍社会保障之余,需要针对实际需求的社会保障措施,才能真正的解决实际问题。学者刘伯红更是根据国际实践,提出对于女职工劳动保护“特殊保护势在必行,平等发展更需坚持”的口号。
(四)农村女性社会保障(14篇文献)
社会保障对农村女性的关注问题是更值得我们去关注的,我认为,这一群体确确实实是一个弱势群体。学者们都认识到,她们有特有的生理特点,思想认识以及受教育程度,并且社会领域对她们也存在思想上的认识误区,二元户籍制度带来的差距也是不容忽视,因此社会保障对于这一群体应给予特殊关注。
(五)法律角度(8篇文献)
众多学者在谈到完善女性社会保障的措施时都提到了提到了立法的重要作用,尽管我国在妇女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还不尽完善,但是所取得成绩还是值得肯定的。各种单行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府各部门行***法规中,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农村社会保障方面都存在保护妇女权益和促进男女平等的法律保护措施。但是,学者们也看到了立法中所存在的问题,例如立法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法律体系过于单一,基金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覆盖面窄,有些法律地方差异大、各自为***等等。完善的立法是完善女性社会保障的重要基础。此外,实践是各法律凑效的重要途径,实践也是最难坚持执行下去,这需要有效的监督和检验,以使关于女性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完善的更加科学。
二、当今女性社会保障研究的可取之处
通过对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在女性社会保障的研究方面存在众多的可取之处,值得其他的研究者学习和效仿。
(一)实证研究比较多
一般说来,实证研究更能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更具有说服力,也更具有启发性。具体到某个地区,虽然地方色彩较浓,特殊性比较突出,但是我们在全面了解了有关专家学者对地方女性社会保障的问题的研究以后,能为女性社会保障的总体研究提供更多的方向和有力的佐证,例如在广东、湖南,以及民族研究方向的少数民族的研究等。
(二)关注的女性保障问题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科学
社会热点讨论话题都成为女性社会保障研究的一部分,例如近年热论的同龄退休问题,以及多年来一直备受关注的女性就业保障问题,研究内容的更为科学。可见,对于女性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逐渐合理和科学。
(三)研究问题的层次越来越高
以前对女性社会保障研究的立足点大多基于女性群体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出现,关注的是女性在社会上所遇到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包括经济上,物质上,基本生活保障上的一些问题。现在对女性社会保障的研究开始关注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成才,女性社会价值的体现为主,当然这也是与我们现今的社会观念的转变密切相关的。
三、女性社会保障研究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对女性社会保障理论渊源的研究不够深入,角度不够全面
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发现大部分的学者对女性社会保障的理论工具研究挖掘不够深入。我们研究女性社会保障,必须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作为辅助工具,否则一切研究都是空搭空建,站不住脚。本文认为,女性主义、社会福利理论、社会福利性别化、人力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等等也是重要的理论研究工具。
(二)论及对策或问题解决措施时,老生常谈居多,鲜有创新
一般而言,对于某个问题的解决对策并不是一尘不变的。在研究女性社会保障问题的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问题也在不断的变化,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老套的对策并不能很好的应对这些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现实问题。因此,如何根据现实问题,提出及时、有效而富有创新性的解决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三)对女性保障的专门机构和相关机构的研究较少
我国针对女性设立的专门机构和相关机构是比较多的,譬如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各地方妇女联合会,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各地妇幼保健站等。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机构近三千家。但是目前我国学界对此问题研究还是相对较少的。
四、研究趋势分析
(一)低学历女性对于法律的认识问题
法律有没有是一个问题,会不会则是另外一个问题。通过有关资料的收集,我们发现我国在保障女性权益上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纵然这些法律并不是十分完备,但是如果加以充分的利用,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现实情况是,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能够拿起法律武器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些女性甚至认为,社会这些不公平的待遇,现处的不理想的生活状况是社会由来已久的问题,不必要动用法律武器。因此,如何让更多,甚至是全部的女性懂得并敢于运用法律武器将自己武装起来,需要更多层面更多角度的关注和研究。
(二)农村女性成才问题研究
目前对农村女性成才问题研究的文献比较少。本文认为女性成才问题不仅仅是那些学历较高,受过教育较多的女性的专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总体的发展和农村家庭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农村女性也同样面临着成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农村女性也渴望通过各方面的努力,逐步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当然,这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国家对此方面的***策保障和扶持是重要的方面,不仅能从实际上帮助农村女性成长,也能从观念上引导社会重视农村女性成才问题。这对我国全社会的发展,新农村的逐步进步,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农村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的改善都有着意义非凡的作用。
(三)女性劳动就业方面的保障研究
现今女性在职场上发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关注女性就业保障以及生育保障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我国在解决女性劳动就业方面的问题制定了不少的专项***策和相关***策。如何使这些***策发挥其预期的作用需要我们更多的研究。并且,目前在劳动就业方面,女性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如何解决这些不断变化着的新老问题,需要学界更及时而深入的研究。
(四)女性***治参与问题
女性的***治参与问题其实讨论已久。近年来,人们愈加重视女性在***治领域发挥的作用,女性在***治领域的凸显赢得了更多的社会关注,但有些人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一问题的。例如我国的,“最年轻女市长”、“80后美女副市长”、“最年轻美女副镇长”频频闪现,走红网络,遭到网友的质疑。撇开年龄问题不论,至少说明部分群众对女性参***议***存在着不合理的质疑。女性***治参与不是新问题,但得到的关注去逐渐增多。对女性***治参与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打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治环境,有利于社会正视女性***治参与,以给予更多的鼓励。
(五)研究外国的女性社会保障***策,为我国提供有益意见
一些其他国家在女性社会保障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是值得我国肯定和学习的,因此,汲取国外在此方面制定有益***策、制定合适的运行机制以及做出突出成就的经验,有利于我国在女性社会保障发展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以推动我国女性社会保障迅速发展。
关于女性社会保障的研究趋势,本文只是作一个大概的总结,并未触及到女性社会保障的更多方面。女性社会保障的研究应是多方面多元化多层次的,这需要学界的更多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斌.浅议我国妇女社会工作的困境和突围——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思考[J].中共宁波市委***校学报,2011(1).
[2] 齐小玉.女性就业权和发展权的基本前提[J].妇女研究论丛,2001(4).
[3] 柳莉.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女性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4] 黄桂霞.中国***妇女就业保障思想与实践的发展[J].妇女研究论丛,2011(7).
[5] 徐磊.关于女性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若干思考[J].商业经济,2010(6).
[6] 郭春华,范露.中国农村妇女社会福利现状及对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0(11).
[7] 林华.从性别视角看拉美国家的社会保护[J].拉丁美洲研究,2010(8).
[8] 周莉萍.美国妇女与新***时期的社会福利改革[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9] 刘继同,妇女与福利:女性主义福利理论评介[J].妇女研究论丛,2003(7).
[10] 李宇征.发达国家女性社会保障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6).
[11] 金一虹,保剑.多学科视野下的女性社会保障研究[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5).
[12] 刘伯红.中国妇女研究十年回顾[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4).
女性社会学论文篇7
1985年,美国文学批评家埃莱娜·肖瓦尔特(Elaine Showalter)在为文集《女性主义新批评:关于妇女、文学与理论》(The New Feminist Criticism:Essays on Women,Literature and Theory)所作的序言《女性主义批评的***》(Introduction:The FeministCritical Revolution)中承认:“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女性主义批评家、黑人批评家和后结构主义批评家之间正在相互靠拢。也许这仅仅是因为在80年代的气氛中,他/她们代表着先锋派的方向以及拥有共同的敌人,即那些力陈返回‘基本要素’和‘经典作品’的人们,那些信守传统的经典书目、指责新兴的理论学说和富于反抗精神的少数民族带来了所谓的‘危机’的人们。”[1](P141)可以这样说,女性主义文论是与当代诸多哲学社会思潮相互纠缠着共同步入后现代语境的。无论在时空还是逻辑指向上,它们之间均具有同一性。因此,不少学者将女性主义文论视为以颠覆与解构为特征的后现代文化思潮中的一支。
笔者认为,鉴于有关后现代社会特征与文化内涵的认识尚未形成公论,机械地将女性主义圈定于后现代范畴之内或剔除于外,本身并无太大的意义。关键在于通过分析甄别,界定其各自的主导特征。根据对后现代文化一般意义上的理解,笔者认为,在与后现代哲学社会思潮的碰撞中,女性主义确实充分借鉴了其理论观点与方***为自己的性别***治与诗学立场服务,然而,这一契合并不能掩盖两者之间难以弥合的本质差异。如果全盘接受后现代主义,或者用后现代主义来改造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文论甚至妇女***运动都将面临被解构的危险。
中国学者包亚明在《20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之《后现代景观》卷的序言中,较为深刻地探讨了女性主义与后现代诸多流派之间产生契合的内在原因。他指出,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思潮等在思想与实践方面的本质相似在于,它们都希望消灭现存的统治——服从秩序,反叛以心灵与肉体、精神与物质、宗主与臣属、男性与女性等为基本表现形式的二元对立结构,“而现代性理论及其本质主义、基础主义以及普遍主义哲学无疑一直倾向于支持对臣属、女性的压迫,尤其是人本主义话语中的大写的‘人’字直接掩盖了宗主与臣属之间、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别,暗中支持宗主对臣属、男性对女性的统治。”[2](P4)故而,“以攻击普遍主义、本质主义、基础主义以及二分法思维模式为目标的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理论,会对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产生如此巨大的亲和力,它们因为共同怀疑现代性、现代***治、现代哲学的傲慢与可疑的主张而一下子成为了同路人。”[2](P4)后现代思潮不仅因颠覆二元对立等级结构而与女性主义志同道合,它对多元性、边缘性与异质性的强调,同样在被边缘化,被排斥在理性、真理和客观性声音之外的女性群体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另一方面,女性主义之与后现代文化并非是单向度的先“拿来”、后接受的被动关系。女性主义由于从性别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菲勒斯中心和逻各斯中心的文化进行了激进反叛,同样有助于解构对于男性、女性范畴,甚至对于人的概念的本质主义认识,模糊甚至否定二元等级对立关系,揭露历史文化价值的人为性质。它不仅通过对经典文本的抗拒性阅读、对女作家作品的重新评价、对建构女性美学甚至女性话语的探索,为后现代文化提供了大量变化、断裂、矛盾的个例,而且以自己丰富的理论成果,充实与印证了后现代文化理论。因此,女性主义文论亦有力地促进了后现代文化的纵深发展。J.F.麦卡乃尔在《思考拉康:批评和文化无意识》中认为:20世纪西方文论“对所有被视为自然的东西进行批判,从而表明被视为或称为自然的东西实际上是历史和文化的营造。这是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解构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和……‘种族和少数民族研究’所共同信守的观点。”[3](P511-512)女性主义和其他文论流派一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说、语言本体分析、意识形态分析、解构分析等理论学说来理解和解释男性与女性文学创作,参与营构了20世纪西方文论的批判特征。
这一特点,在擅长抽象思辨的法国女性主义学者身上表现得尤为显著。美、英等国的批评家曾经注重文本批评实践而轻视理论话语建构。在她们的心目中,理论本来就是父权意识形态的产物和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将女性主义理论化,无疑有被父权文化同化与收编的危险。然而,随着女性主义文论的深入发展,学者们逐渐意识到总结批评方法、建构理论体系,使女性主义诗学话语足以与男性话语相抗衡的必要性,于是促成了女性文学批评的理论化、学院化。在这过程中,法国学者的理论在美英各国的传播与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理论成果的多元吸纳使女性主义文论如虎添翼。解构主义拆解文化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颠覆二元等级对立思维逻辑的思想,从哲学的高度给女性主义提供了破除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理论依据;罗兰-巴特社会语言观和福柯权力——话语学说的吸收,使女性主义学者将语言研究与社会历史研究这两种微观与宏观的批评形式综合为一体,从语言的层面揭示权力在历史文化的深层运作的机制,并着力探索表达女性的历史经验、情感与欲望特征的文学语言,以及适用于解释妇女的文化困境,评价妇女写作中独特的意象、隐喻、象征、暗示、风格、文体等的文学批评理论框架。在对各种批评流派研究方法的运用上,英国的朱丽叶·米歇尔(Juliet Mitchell)、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玛丽·伊格尔顿(Mary Eagleton),美国的盖尔·卢宾(GayleRubin)、埃莱娜·肖瓦尔特、桑德拉·吉尔伯特(Sandra Gilbert)、苏珊·古芭(Susan Gubar)、佳·C.斯皮瓦克,挪威的陶丽·莫依(Toril Moi),法国的埃莱娜·西苏(HeleneCixous)、露丝·伊丽加莱(Luce Irigaray)、朱丽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等,均有令人瞩目的成就。她(他)们“卷入……文本间的联系、***治历史与社会文化分析、马克思主义思想、精神分析,以及后结构主义的语言理论”[4](P211)之中,探讨性别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其在文学经验中或明或暗的投影。“正是这种自觉的卷入,引导着女性主义批评与当今处于中心的理论话语接轨,并进而预示着文学批评的未来发展趋势。”[5](P20)
然而,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并不能如美国哲学家南希·弗雷泽(Nancy Fraser)和琳达·尼科尔森(Linda Nicholson)所认为的那样,是“各自***地”“在一个共同的领域之内”“工作”着[6](P6)。美国文论家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在《论解构》(On Deconstruction)一书中,曾将许多女性主义论著放在后结构主义的范畴之下进行了讨论,但在该书《导论》的结尾部分,他又说:“如果将当代批评描述为新批评、结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间的一场争斗,那么对女性主义批评就未必恰当。女性主义批评比其他任何批评理论对文学标准的影响都大,它也许是现代批评理论中最富有革新精神的势力。虽然很多女性主义者是后结构主义者(反之亦然),但女性主义批评不是后结构主义,特别是如果将后结构主义定义为结构主义的反面的话。充分地讨论女性主义批评,需要一个不同的框架,在这个框架里,后结构主义只是结果而不是前提。”[7](P20)
那么,讨论女性主义所需的不同框架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要回答该问题,必须追本溯源,回到女性主义文论赖以产生的历史文化源头进行考察。正如埃莱娜·肖瓦尔特所说:“女性主义批评是妇女运动的‘女儿’之一”[8](P137),作为妇女***运动在学术领域的延伸,女性主义文论最根本的特色,应该是其改造充满性别压迫的文化乃至最终改造社会的实践宗旨。而这一鲜明的***治实践性与后现代主义的非***治化之间的差异,造成了它们最根本的分歧。
女性主义文论因源于轰轰烈烈的西方妇女***运动而始终保有鲜明的***治实践性与文化批判色彩,其最终目标是消除建立在性别压迫基础上的经济、***治制度与文化秩序,建构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符合健康的人性的两性关系与社会价值。而要建构这样一个美好的未来世界,两性之间的尊重、沟通与互补是必须的,这一切都有赖于相对稳定的男性与女性的范畴与身份。而后现代主义尤其是解构主义者站在反本质主义、反对宏大历史叙事的哲学立场,反对将人性作抽象化理解,认为其既非固定不变,也非普遍相同,而是随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产生很大的差异。于是,他们着力解构概括人类历史发展共同规律的宏大理论,否定关于男女性别的僵化二分,否定男性压迫女性这一抽象前提,认为这实则也落入了宏大叙事的圈套。总之,后现代主义以对稳定本质的消解,体现出反人本主义的倾向。尤其在解构主义内部,事实上存在着一个悖论:因为它声称一切事物都可以置于解构主义摧毁性的注视之下,只除了它自身。而这一将自身视为总策略、可以超越于历史具体性之上的逻辑,却与它解构权威的观点相矛盾。照这个逻辑推理下去,解构主义最终会解构自身,遗下一个不存在任何价值与意义的世界。可是,对女性主义来说,一旦女性的范畴与身份失去了明确的意义与限定,客观后果必然是,女性在刚刚成为谋求自身权利的主体时,就被剥夺了在普遍人性中存在的权利。所以有人尖锐地质问后现代主义:“为什么正当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开始为自己命名的时刻(过去我们一直沉默),正当我们起来作历史的主体而非客体的时刻,主体这一概念本身偏偏受到了质疑?”[9](P45-46)同理,否定性别压迫的历史前提,无疑等于否定了现实生活中的性***治格局和女性主义存在的现实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卢梭等人的启蒙思想为基石的女性主义不是停留于专业哲学圈子内部的论争,而是一种崇尚意义与价值的坚定的人本主义。
尽管女性主义内部对是否存在确定的女性本质以及女性心理与生理是否存在内在关联等问题仍然意见不一,但大多数学者还是倾向于承认相对稳定的女性范畴的存在。这样,女性主义与哲学化的、相对主义的后现论的内在对立就是必然的。后现代主义的相对主义和纯理论色彩无疑会消解女性主义存在的合理依据。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后现代的立场来看,法国作家西蒙·德·波伏瓦的著作《第二性》因以传统的两性划分及两性观念为基础而具有本质主义的嫌疑,但否定了当代女权运动之母波伏瓦,无疑等于否定了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这就无怪理论界因后现代主义对女性主义***治实践性的解构,而产生了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不可能既是女性主义者,同时又是后现代主义者,即“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不可能性”。[10](P138)
其次,后现代主义游离于现实生活之上的纯学理倾向,也受到女性主义学者的激烈批评。她们认为,后现论将话语视为一切权力的基础,从话语的角度揭露了意识形态建构的奥秘与运作机制,无疑对父权制具有釜底抽薪的颠覆意义。然而,过度停留于对语言的玩味与虚构,却会忽视真实的身体和现实的性,以及它们造成和体现的经济、***治与观念的压迫。例如家庭暴力和性暴力,都是真实存在于两性关系之中的性***治表现形式,不是理论,亦不是话语。如果一味坚持话语才是权力,易于走向乌托邦式地穷究学理,而回避现实生活中性***治的严峻性,丧失与真实的暴力作斗争的思想动力。就文论而言,女性主义必须避免陷入消解使命感的纯学理式、贵族化的理论游戏当中,而要坚持将文本与历史文化语境相联,将文本视作菲勒斯中心意识形态的话语场域,以抗拒性的姿态与形式,甄别、剔除文本中隐含的霸权意识,寻求反思历史、改造文化、矫正价值理想、改善社会生活,建立更为健康和谐的性别文化的可能性。因此,正如女性主义的名言所指出的:“个人的就是***治的”,女性主义学者往往对自身的性别生活高度敏感,注重个人生活与社会文化的联系,努力让细碎生活成为学术理论的源头活水,使学术与日常生活处于往复互动之中。
对后现代主义拘泥于狭隘的理论探讨,轻视女性主义意识形态性的倾向,美国哲学家苏珊·博尔多(Susan Bordo)如是说:如果性别角色完全决定于话语,这一话语又时刻处在变化和解构之中,两性的意义缺乏稳定性,那么女性主义批评家和理论家就失去了存在的支点。如果放弃了对社会性别的界定,要求女性正当权益的斗争就失去了理论基石。她因此呼吁,女性主义不能忽视女性受歧视的社会现实,不应该消解主体,反倒更应加强对现实的斗争策略的研究。[11]中国性社会学家李银河也认为:“后现代主义解构(消解)了主体,否定或摧毁了在这个世界上建立任何积极的行动机构的可能性。而离开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历史和性别的主体,就不会有什么女性主义意识,也不会有什么女性主义的***治。”[12](P132)
第三,利奥塔将“后现代”定义为“对元叙事的怀疑”。然而,被后现代主义彻底否定、认为不合法的一些属于宏大叙事的社会理论,比如说启蒙主义话语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等等,对于女性主义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故而,女性主义决不可盲目拒绝,因噎废食。即便是对后现代主义抱乐观态度的南希·弗雷泽与琳达·尼科尔森也承认:“对于像男性统治这样无所不在又呈现出多种形态的现象,仅仅使用他们将我们囿于其中的那点贫乏的批判资源是难以把握的”。“它(指女性主义——作者注)在最低限度上需要多种有关社会组织和意识形态变迁的大型话语:有关宏观结构和体制的实证与社会理论分析;有关日常生活的微观***治学的互动分析;有关文化生产的批判的和系统的分析;具有历史和文化特殊性的性别***治学……这个名单还很长很长。”[13](P136)
事实上,女性主义因“默认了一些有关人类特性和社会生活状况的被公认但未加证明的本质主义的假设”[13](P138))而成为一种准“元叙事”。尽管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在一元化的主体观念分崩离析的趋势下,在碎片化的后现代语境下,为了使理论具有更大的适应性与兼容性,女性主义文论不断在进行着自身的调整与修正,更加关注多元的文化身份的差异性,因而出现了以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同***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等为代表的少数族裔与群体的文学研究模式,但部分清醒的女性主义学者又深知,过于强调身份的不确定性,将使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失去自己的特色与立足点,变成一个大而无当、无所不包、失去焦点,因而也就失去了意义的东西。女性主义文论本来源于改造社会与文化的***治需要,只要父权制结构还是一个客观存在,只要扭曲妇女形象、对女作家作为文化生产者的作用视而不见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史依然存在,无论是对传统妇女形象的批评还是对妇女作家进行研究的话语实践就是必不可少的。过于强调社会身份的复杂变动性,有可能导致社会性别身份淹没在这种复杂变动之中,而使女性主义文论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点。所以,美国学者苏珊·斯坦福·弗里德曼(SusanStandford Friedman)提醒说,从现实的***治策略出发,现在要求女性主义同各种各样的进步主义(progressivism)结合得天衣无缝还为时尚早。面面俱到将难免会冲淡女性主义的分析效果,还有可能会将妇女生活的特点束之高阁而忘得一干二净。她提出:“一方面是对自然性别与社会性别的注重,那是妇女批评和女性文学批评所依靠的基础;另一方面是仔细研究社会身份的多重基体(multiple matrics),性别只是它的很多个坐标轴当中的一个。女性主义批评的任务一方面是要使自己成为文学研究中的一组有力的、响亮的而又与众不同的声音,另一方面是继续担负起创立社会身份和主体性研究的新的、更加复杂的疆界说的领导作用,这种新的疆界说一定会在即将来临的下一世纪的灵活多变的研究领域中诞生。”[8](P437)另一位批评家南希·哈特萨克(Nancy Hartsock)也在《福柯论权力,为女人服务的理论?》中强调,只有将女性视为一个社会群体,女性主义才有其存在的意义。过分强调女性内部的差异将导致女性主义自身的毁灭。解构“女性”观,无异于颠覆女性主义***治。[14]
女性社会学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女性主义;女性;概念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而产生的。是女权主义运动波及到文化、文学领域的结果,也是***治运动深入到文化领域的结果。它是一种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包括文学作品的女性形象、女性的创作、女性阅读等一系列问题,是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界一股重要的理论思潮。
对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理论界翻译、介绍了许多文学作品及其批评著作,而且这一流派的思想、文学批评,对中国的文学及其批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在众多的著作中,“女性主义”只是一个概括性的概念,几乎所有涉及女性主义的批评及其论著中,都是以一个限定词加“女性主义”出现的,例如:“自由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文学”、“女性主义批评”等,这样似乎就明确了“女性主义”的概念,明确了它是哪个流派、哪个领域、哪个方面的女性主义,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运用,大有大而化之的趋势,而对“女性主义”这一概念中“女性”的具体含义却很少给以明确的内涵诠释,只把“女性”的概念做一个普遍的概化来应用,但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诞生,并非在一个国家,也不是在一个地域,对于“女性主义”中“女性”的概念也不是一个同一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对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流派中对“女性”概念的理解有所模糊,对女性主义只是有所指,却没有很好的限定它的能指,当把“女性”这一概念具体化时,就没有很明确的概念了。这样对“女性”概念的具体所指的模糊性,就很容易造成具体内涵的含混不清,也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各个国家、各个流派关于“女性主义”的介绍。那么对于一些问题的把握也就很容易限于表面化、肤浅化而不能达到深层探究。本文力***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阈下,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各个国家重要流派中“女性”的具体概念,给予一个明确的解释。这样对于更好的理解女性主义批评视阈下,女性创作、女性阅读、女性心理、女性形象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对于梳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等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以女性为中心的文学研究。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是产生在一个国家,也不是统一的文学评论流派,所以“女性”的概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对“女性”这一概念的内涵也是很值得研究、探讨的。学术界对女性主义的划分,主要包括“英美派女性主义批评”、“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另外还有“其他的女性主义批评”,其代表就是“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和“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批评”。笔者也是以这种划分为依据,分别给“女性”的具体所指以明确的内涵。
首先,是“英美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学术界把英国和美国的女性主义批评放到一块讨论,并不是因为地域的原因,而是因为:一方面不约而同地对女性问题中的社会因素给予格外的关注;另一方面就是,因为英语国家,女性主义者寻找的文学传统和艺术形象都集中在相仿的经典之中。从总体上看,英美女性主义批评派形成了一种特色鲜明的批评方法,基本上是一种社会——历史批评,关注社会与文化的语境,发展基于女性经验的理论和方法,谋求理解作者及人物的女性主体;奉行女性美学的原则,研究妇女作品的特殊性,妇女作家的传统和妇女文化要求文学反映妇女的现状,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奉行明确的性别路线。笔者从英美女性主义批评的特征可以概括出,她们关于“女性”的具体概念:在“英美女性主义批评”这里的“女性”基本上是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女性,她们重视妇女的实际经验,并以将妇女定义为主体的方式克服男性文学批评将女性贬损为对象的理论。对女性的内涵主体实现是由英美国家的现实决定的。英国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国家,她们的女权主义***,在斗争中,更注重女性具体实际利益的获得,包括女性在***中,获得多少可以实现的利益和权利。例如,工作的权利、工资的提高、福利的保障等,是以行动代替文学作品,对女性是切合实际的要求,采用本土化的方法。美国是以实用主义为理论传统的国家,注重“女性”的实践性效果,注重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因此,她们关于“女性”的概念多是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概念。关于这一点,从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家那里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
英美女性主义批评的先驱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提出:“一个女人如果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自己的屋子。”在这里,“钱”和“屋子”不仅是指他们的本身,还是一种象征。女性要进行创作,首要的是经济基础,强调经济的作用,而且还要有自己的创作时间、空间,这些都是决定女性创作的必要条件,重视女性创作的实际决定因素,社会生活中的女性只有具备必要的经济基础,拥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才有进行创作的可能。
标志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正式诞生的重要著作是米勒特的《性***治》。在这本书中,作者将社会、历史、文化等外在因素,作为文学研究的重要方面,认为性别与“种族、阶层和阶级”一样具有“***治的”属性。这部作品从男女生理差异出发,重点揭示男性中心文学对女性形象的歪曲,抨击传统的“阳物批评”,进而批判男性的父权制社会,确立了女性的主体性,充分重视了女性作为生物学、社会学意义上的女性的阅读与创作,区分了性别的差异。
吉尔伯特和格芭在《阁楼上的疯女人——女作家与l9世纪的文学想象》中,分析了西方l9世纪前男性文学中的两种不真实的女性形象——天使和妖妇,揭露了这些形象背后隐藏的男性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歪曲和压抑,而且以一种新的女性主义视角重新阅读,并阐释了l9世纪一些著名女作家的作品,对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完善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诞生,是在法国大***的爆发之后产生的,法国大***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这场***的爆发,女性也参加进去。但***结束后,她们发现所谓的“自由”、“平等”、“博爱”只是男人的权利,女性的地位根本没有什么改善,于是,她们要求实现女性的权利,得到应有的地位,爆发了女权主义运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因此受到女权运动的重要影响。因此,她们的思想非常激进,并受后结构主义的影响比较深刻,相对于英美来说更理论化,注重语言学、哲学、心理学的分析和其他话语系统中的女性构成,注重妇女与语言的关系,她们对“女性”概念的理解不再是生理意义上的妇女,也不再是妇女的经验与历史,而是文化语境中的女性符号。她们认为女性是一种存在方式和话语方式,代表社会内部的一种反抗力量,而体现出一种浓郁的解构主义和心理分析的色彩,把女性作为父权制社会下的一种解构力量,是一种他者的符号化概念,而不是实体意义上的“女性”。法国女权主义代表人物克利斯蒂娃“认为‘一个人是女人’和‘一个人是男人’几乎同样荒谬,并且具有同样的蒙昧主义色彩”,“因此,我对‘女人’的理解是‘女人’无法预约、无法言传,存在于命名与意识形态之外。”“在更深的程度上,女人不是一个能‘成为’的某种东西。”这段话,用女性不可界定的符号学意义,模糊了男女的界限,目的是消解父权制度下的男女二元对立。法国另一位女性主义批评家西苏认为,在男女二元对立的社会中,男性代表正面价值,而女性是排除在中心之外的“他者”,只能充当男性存在及其价值的工具、符号,男性为了维护二元对立,极力压制女性。为了消解这种二元对立,西苏提出了“身体写作”理论,以一种全新的女性的语言,创造今天和未来的世界,注重重新建构一种女性的语言,利用女性的语言而不是女性自身,作为解构二元对立的男权社会的武器。
伊瑞格瑞是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又一位批评家,她对父权制社会中,坚持男女的二元对立做了尖锐的批判,指出社会中,人的肉体被符号化了,人的生物学、生理学结构被赋予了不合理的文化意义。“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人类的自身已经被符号化设置于社会网络之中,在文化中,并被赋予意义,男性被认为是雄性和,女性则被动和被的,这不是生物学的结论,而是自身的社会心理学意义。”
最后,其他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黑人和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所谓他者妇女,就是我们看得到形象,却听不到声音的女性,黑人和女同性恋妇女长期以来就处在他者的地位上。”但是她们的理论思想,对于丰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作为黑人女性,一方面,她们要与黑人男性一起受到种族歧视的压迫;另一方面,她们还要受到种族内男人的压迫。因此。从她们自身所受的压迫来看,她们关于“女性”概念的理解,不同于英美、法国的女性主导概念,白人中产阶级妇女的经验不能概括到黑人女性的概念中,她们关于“女性”的具体概念,是与种族和阶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黑人女性本种族内部,有别于自人女性经验的;是黑人女性意识的产物,她们关于自身的概念,具有强烈的***治色彩。巴巴拉·史密斯在《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萌芽》中指出:“承认黑人妇女创作中性***治与种族***治和黑人妇女本身的存在是分不开的。”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对“女性”概念的阐释,是以种族性和***治性为依据的。
在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对“女性”概念的理解,可从什么是“女同性恋”的概念中得到启示。到底什么是“女同性恋”,费得曼说:“‘女同性恋’描述了一种关系,就是一种两个女人之间保持强烈感情和爱恋的关系,其中可能或多或少有性关系,抑或根本没有性关系。共同的爱好使两位妇女花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一起;并且共同分享生活中的大部分。”也就是说,对于女同性恋女性主义中,“女性”的理解是,从恋爱双方的性别角度来理解的,这里的“女性”完全不同于父权制度下,以男女爱情为主要感情下的女性,而是以同性作为自己爱恋的对象,并与之共同生活,共同分享生活中的经验。关于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女性”的基本概念,就是以同性之问的爱为基础,并与同性共同生活的女性,这一关于“女性”的概念,彻底消解了男权社会中男女二元对立关系。
综上所述,英美派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比较现实,他们更多将对女性文学的揭示,同女性生活觉悟和女性社会实践相联系,因此,关于“女性”的概念多是社会学和生物学上的实体女性的理解;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受后结构主义的影响比较大,以语言为目标。试***通过颠覆男性的话语权利来实现女性主义的任务,因此,他们关于“女性”的概念多是一种符号学意义上的,“女性”是作为一种反抗社会的力量而抽象的存在;在黑人和同性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女性”概念,是对女性主义思想具体运用的结果,关于“女性”具体概念多体现出阶级、种族和个人经验,而非普遍意义上的概念,他们关于“女性”概念充分体现了共性基础上的个性要求与运用。
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女性”含义的具体理解,在已有的基础上,对女性主义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中,有关涉及女性的概念,我们可以更好的把握。对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下,“女性”的理解和阐释,我们也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对“女性”概念的理解,坚持共性基础上的个性研究。以后现代主义理论视角进行解读,提倡它多元共生性,既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身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那么对“女性”概念的理解也不应是以一用之,而应是多角度、多元化的。
女性社会学论文篇9
关键词: 《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 社会女性观 女子高等教育
由杜学元教授所撰写的《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一书(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是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史和女子教育研究方面的巨制。通读全书,该书有如下特色。
一、研究基础扎实
该书为西华师范大学筹建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女子教育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女子教育改革研究”成果之一。研究者在撰写之前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与本书内容相关的论文《民国之前女子高等教育的回顾与审视: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的比较》(《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第3期)、《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女子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中国男女分校与同校之争的历程、主要分歧及启示》(《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对父权制文化下女性教育的审视》(《传承》2008年第12期)、《社会性别制度在近代女子教育中的表现分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等,在此基础上撰成专著,经过修改出版。因而,该研究基础扎实,是作者长期潜心研究的结晶。
二、体系庞大
该书以社会女性观的发展变化及其对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影响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按女性主体意识的压抑时期(先秦至两汉)、复苏时期(魏晋至五代)、初步沦落时期(宋元)、彻底沦落时期(明至前清)、复兴时期(晚清)分别讨论了各个时期的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全书由“前言”、“导论”、“结束语”、“参考文献”、“后记”和5章正文构成。导论介绍本书的女性主义研究视角,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范围及意义”、“研究视角、维度与方法”、“基本价值观与理论假”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女性主体意识压抑时期(先秦至两汉)的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包括先秦至两汉的社会女性观、女子高等教育目标的确立及实施、女子高等教育家班昭的女子高等教育思想;第二章,论述了女性主体意识复苏时期(魏晋至五代)的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包括魏晋至五代的女性观、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陈邈妻郑氏和宋若华的女子高等教育思想;第三章,论述女性主体意识初步沦落时期(宋元时期)的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包括宋元时期的女性观、宋元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司马光及《郑氏规范》的女子高等教育思想;第四章,女性主体意识彻底沦落时期(明代至前清)的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包括明清时期的社会女性观、明清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和明清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家;第五章,女性主体意识复兴时期(晚清)的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包括晚清时期的社会女性观、晚清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和康有为的女子高等教育思想。在“结束语”中,论述了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关系,交代了本研究对假设的印证及研究所获的四点启示。
三、内容详实
该书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把女子高等教育的起源定为先秦时期,以女子主体意识的变迁为维度,将先秦到晚清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划分为女性主体意识的压抑时期、女性主体意识复苏时期、女性主体意识的初步沦落时期、女性主体意识彻底沦落时期、女性主体意识复兴时期五个阶段,每一时期又相应的从社会女性观、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和女子高等教育家及其思想三个层面加以论述。在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部分,独创性地把中国古代的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体系分为家庭、宫廷、学校、社会、寺庙等五个层面,把女子高等教育的内容体系分为女子高等经、史、文教育,女子高等艺术教育,女子高等科技教育,女子高等家***教育,女子高等宗教教育五个部分加以说明。因此该书内容详实。
四、研究视角独特
该书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史。认为从“男性中心”视角看待整个世界及以此建立的学术规范,并不能成为女性研究的视角和立场,女性研究应该有自己特有的学术规范。女性研究应强调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男女在社会和生理上的差异不应该受到忽视,应该承认其独特的价值,同时要重视女性文化在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传统的男性中心的研究视角往往忽视女性在历史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研究中国女子高等教育问题,从而呈现了一幅全新的***景,给中国古代女子教育重新的定位,且分析了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这种研究视角,破除了长期以来以男性主义研究视角的偏见,弥补了高等教育史研究上的不足,对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起源进行了重新审视。
五、观点新颖独到
该书认为,中国古代不仅存在女子高等教育,而且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作者从女性主义的独特视角反观中国古代女子教育的历史,创新了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判断标准,提出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具有独特的形式,从“有性的”角度审视古代女子教育应有的地位,并肯定了国外学者对中国古代存在女子高等教育的观点。(1)认为高等教育是相对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而言的,是否存在高等教育是以受教育的水平为标准的,随着女子受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高等教育就会出现。以中国古代教育偏重“德性之学”和中国高等教育“人文”阶段的学问不可能重在学校的观点为依据,提出了高等教育应该以传授高深知识、高深道德、高水平技能为评判准则。即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即是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要目标,虽然中国古代的女子在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得到的机会不多,但仍有一些女性在这些方面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在重德育的中国古代社会,同样出现了大批德行极高的女性精英。从而使评判标准融入了本土性和时代性。(2)从中国古代女子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形式并非以学校为主,而是以家庭、宫廷、寺庙等教育形式为主。女子在没有学校教育的情况下,家庭教育、宫廷教育和寺庙教育分担其责且功不可没。在内容上,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不是单纯地以“知识之学”为主,而是重在人文精神的教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教练。(3)认为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性质具有与男子高等教育不同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中国古代的男女之间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观念,其教育的内容自然有所差异,然女子的智慧与能力及女子高等教育的水平却与男子不相上下,应该给予培养女子高深学问、高深技能的教育以应有的地位。(4)提出研究女子高等教育必须从社会文化中的女性意识入手的论断。并在此理论基础之上,认为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具有其独特的体系。他把中国古代社会女性意识分为压抑、复苏、初步沦落、彻底沦落、复兴等五个时期,以此为维度,把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分成相应的五个时期。在每一个时期,作者又把其实施体系分为五个系统:①家庭系统是主流系统;②社会系统是次主流系统;③宫廷系统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补充与延伸系统;④寺庙系统是上述三种系统的补充系统;⑤学校和留学系统是偶尔的系统。这种划分具有独创性。与之相应的,女子高等教育的内容体系包括:①女子高等经、史、文教育;②女子高等艺术教育;③女子高等科技教育;④女子高等家***教育;⑤女子高等宗教教育。还对各系统在历史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处的实际地位进行了分析。(5)充分吸收了国外学者对中国古代女子教育的研究。如加拿大Rush Hayhoe认为,中国古代女子一直以来都在知识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深深地扎根在对知识的整体认识中。
六、史料翔实
在史料的挖掘、整理与综合上,该书为中国高等教育史的研究填补了重要的一页,这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本研究之前,虽然有不少学者的研究涉及了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但基本上都囿于近现代范围。本研究的重点则在古代女子高等教育上,许多内容都是在原始文献中寻找的,仅参考著作就达三百余册,报刊数十种。这一史料的挖掘工作价值极大,也为他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线索。翔实的史料也使该书的观点具有强力的支撑。因而,该书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可为他人研究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提供重要的史料线索。
七、结论正确
该书作者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的研究结论:认为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有着十分精密的关系。作者认为:“在壬子癸丑学制建立前的中国,社会女性观呈多元化趋势。社会女性观深受中国经济、***治、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是社会经济、***治和文化等的综合反映,它深刻地影响、塑造和推进着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使之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独特的培养目标、实施体系和内容体系,还涌现了一大批女子高等教育家。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与同期其他国家的女子高等教育相比,其发达程度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这一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与此后的女子高等教育有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其培养目标、实施体系,女子教育家的思想也有一些不同。壬子癸丑学制建立前,多元化的社会女子观促成了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丰富多彩性,而儒家女性观长期占统治地位与女性主体意识被压抑而沉睡甚至沦落,使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带有很强的儒家礼教色彩,并深刻地压抑着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1]作者还认为:“社会女性观作为社会经济、***治与文化等的综合反映,在发生巨大变动的中国近代社会,也有很大的变化。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的社会女性观受到了西方传入的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女性观、资产阶级的女性观,以及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太平天国的女性观、洋务运动的女性观、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女性观和资产阶级***派的女性观等的冲击,其统治地位逐渐被资产阶级女性观所代替。女性的主体意识也经过压抑—复苏—初步沦落—彻底沦落时期,又再度复兴。伴随着社会女性观的变化和女性主体意识的复兴,女子高等教育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新式女子高等教育、留学女子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并被世人所接受;家庭女子高等教育、宫廷女子高等教育和社会女子高等教育在教育内容中增加了与时展相宜的新内容;寺庙女子高等教育除藏区外,呈现明显的衰落趋势。随着中国女性主体意识的复兴,无数女子积极争取男女平权,最终促成了女子高等教育壬子癸丑学制的建立,这为女子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随后,学校女子高等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女性在受学校高等教育后,其主体意识更加觉醒。”[2]这些结论都言之成理,并很有见地。同时也印证了本书开篇所提出的假设,即中国古代存在女子高等教育,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有自己独特的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女性观强化着中国传统的女子高等教育,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变革传统女子高等教育的重要前提。
八、启示深刻
通过研究,作者获得如下启示:(1)社会女性意识的发展是社会***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促成的,其中文化因素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2)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是社会女性观在社会发展中的反映;(3)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女性主体意识觉醒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4)女性主义视角对建立男女平等的研究观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启示深刻,对于当今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女子教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九、社会反响好
该书出版后,随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笔者于2012年4与25日下午4时以该书名“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为搜索词,在大型搜索引擎Google(谷歌)中搜索,获得搜索结果约63,200条;同样以该书名在大型中文搜索引擎Baidu(百度)中搜索,获得相关搜索结果约6,870,000条。可见该书出版后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综上可见,《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一书,是一部集教育学、历史学、女性学与文化学于一体的学术论著,是近年来十分难得的深入探讨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关系的教育史学著作,填补了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的空白。而该书所获得的启示,对于当今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女子教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书对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的经验总结稍嫌不足,不过该书仍不失为女子教育史研究上的佳作。为此,笔者十分乐意向大家推荐此书。
参考文献:
[1]杜学元.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M].人民出版社,2011:312.
女性社会学论文篇10
摘要:依据“女性学”理论,探解女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启迪路径。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思想***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女性学;女大学生;价值观
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治教育的使命。2016年底,在中央全国高校思想***治工作会上强调,高校思想***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就要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1]。就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而言,据《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女大学生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可以说,未来的她们无疑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然而,面对当今社会的复杂变化,各种思潮的激烈碰撞,面对审美看法、学业态度、就业选择、自身安全意识、婚恋价值观等关乎今后人生方向的重要考量,女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困惑和彷徨。本文拟从女性学域提出对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探解路径,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治理论课。
一、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提出
2015年,复旦大学国家网络传播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开放大学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互联网与当代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2]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婚恋观展开全面调查,调查数据显示,40.2%的人会关注女大学生是否应该接受被包养这样的道德伦理问题;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则显示,59.2%愿意嫁给富二代,理由是可以让自己的人生走捷径……[3]当今中国,恰逢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在急剧社会变革的同时社会问题丛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并没有相应带来性别平等情况的改善,相反情况可能不进反退。在很多人都说“在中国男女已经足够平等了”的时候,数据显示却给出人们另一个答案:世界经济论坛的《2016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中国排名第99位,再创新低[4]。这说明当前中国社会的整体氛围对女性来说并不理想:从出生时的“弄瓦”①、非自然选择性别;入学时失学女童增多、未成年人频发;就业时面临的职业性别隔离和性别歧视、职场性骚扰、升迁发展的玻璃天花板;面临婚姻时的剩女难嫁、老公出轨、家庭暴力、离婚贬值……面对如此不乐观的现实状况,女大学生更多的是困惑和手足无措。整容之风盛行、妇女回家的呼声渐起、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越来越有市场,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遇到了新的挑战。究其原因,一方面,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别观念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我们;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转型发展,各种思潮汇聚、各种诱惑出现、各种欲望涌动,不断制造出新的女性社会问题。鉴于此,针对目前女大学生中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问题,需要依据女性学理论来探解这些问题,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思想***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女性学①(Women’sStudies),作为一门***的学科,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高校,如今已经成为西方高等教育中的主流学科。在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要求男女学生通修的性别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早已经在普通大学开设。而中国的女性学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妇女女发展纲要》(2001—2010)规定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为重要发展目标。2006年,***把女性学专业确定为高校新增专业,并开始招收首届普高本科生②,学位授予门类和思想***治教育专业同属法学门类,女性学专业正式进入国家教育体制。进入21世纪后,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女性学课程,将性别教育贯彻到高校,通过以性别为视角看待身边的人和事,贴近女大学生日常生活与成长成才的实际,为其释疑解惑,对女大学生走入社会后面对择业、婚姻、家庭等问题有很大帮助。为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和自身发展提供指导和建议,培养大学生男女平等、两性和谐的价值观念和女性***自主的人格特点,传播先进性别文化。
二、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分析
在女性学域探解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我们要考虑三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是培养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加强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角色意识建构,需要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二是要加强女大学生的性别观教育,需要以马克思关于妇女***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三要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需要以思想***治教育接受理论为基础。因此,本文在研究各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社会性别理论、马克思主义女性***理论、思想***治教育接受理论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石。
(一)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理论,是1976年由美国人类学家盖尔•卢宾(GayleRubin)提出的。“社会性别”在英语中为“gender”,它与“sex”是相对的。Sex指的是与生俱来的男女生物属性,两性存在着性染色体、荷尔蒙、脑结构等纯生理方面的差异,是生理性别,自然存在物;而社会性别是通过社会实践的作用发展而成的在角色、行为、思想和感情特征等方面的差别,是社会文化在二者生理差异的基础上,对二者行为角色、气质特征以及社会地位和分工等的社会期待,是文化构成物。社会性别一词用来指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5]。通俗点说,社会性别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男子气和女人味的社会既定角色模式。比如:男孩和女孩从出生取名的不同;从小喜欢颜色及爱好的不同;成长中性格坚强与柔弱的不同;成年后社会责任的期待不同……所以,世界女性主义运动的教母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deBeauvoir)一语中的:“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造就的。”也就是说,社会性别的男女,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由后天的社会文化制度造就的男女,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为赋予的性别。而这种人为赋予的社会性别差异会随着社会***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正是这种社会文化制度造成的男女性别差异导致了男女不平等。社会性别理论对这种不平等提出挑战,为两性平等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女性主义就是女性寻求自身权利的过程。哲学家尚塔尔•墨菲则用一句话来概括:“对我来说,女性主义就是妇女为平等所进行的斗争。”国内一些女性学研究学者认为,从价值观培养角度出发,男女平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应该涵盖在高校教育之中。通过规范高校性别教育的内容,构建社会性别教育的文化,来化解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的性别困惑。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女性学”课程,普及社会性别理论,消除女大学生对女性主义的误解,纠正女大学生性别意识偏差,加强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角色意识建构,使她们从“男优女劣”“男主女从”的自卑性别心理中走出,不再在潜意识中把自己定位为“性别弱势群体”,从平等意识、差异意识、协调意识三个维度去建构包括性别观念、性别角色定位在内的健康的社会性别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也是高校思想***治工作的应有之义。
(二)马克思主义女性***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专门的系统论述女性问题的著作,一般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女性***理论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经典作家文章中有关女性问题论述的重要概括和经典总结。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女性***思想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着手,马克思尤其是恩格斯通过独特的实践道路,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女性***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阐明了女性之所以受剥削和受压迫的根源,指出了女性实现***和发展的道路。为全世界女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的指导,对性别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女性***理论深刻强调女性***的重要性,指出女性***的前提、基础、条件、内容以及女性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和历史地位。马克思曾经指出:“每一个了解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6]这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争取平等地位提供了理论支撑。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中,对傅立叶“妇女***的程度是衡量普遍***的天然标准”[7]这一观点很是赞同。女性***既是女性自身的事业同时也是整个人类的事业。只有女性的***事业实现了,全人类的***事业才能实现。而所谓的女性***,是指女性不再受父权的压迫,首先在经济上***,进而在***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能和男性实现平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无疑这将是人类史上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事业。
(三)思想***治教育接受理论
思想***治教育接受理论作为思想***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是指“主体(即受教育者)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尤其是在教育的控制下,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8]思想***治教育接受活动作为一种接受客体对接受主体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和接受的过程,是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过程。通过有效的接受,社会和社会群体的一定的思想观念,***治观念,道德规范,就可以被内化为接受主体的品德思想,并外化为品德行为。”[9]这个接受包括知识层面的接受、信念层面的接受以及行为层面的践行三个维度。那么,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就要求教师对社会上一些性别歧视的现象进行分析,引导女大学生客观地审视生活中出现的性别问题,使她们正确看待不同性别主体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及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从被动接受到主观能动接受,从对自身行为模糊困惑到对人生规划有一个清晰定位,最终达到行为层面的践行———也就是形成科学的性别观,进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探解路径
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让女大学生接受系统的性别教育,可以使在校女大学生增加对自身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了解,促进对踏入社会后面临问题的反思,使她们今后在面临一些贴近女大学生日常生活与成长成才的实际,诸如性别角色、交往安全、就业发展、身心健康、恋爱婚姻、分手失恋、离婚权益、家庭暴力等诸多挑战时能够自信从容、处变不惊,豁达面对,冷静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惑。
(一)引导培育女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从审美角度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所进行的价值把握。在现代社会,女性被物化被商品化:女大学生找工作要面容姣好身材高挑;富豪相亲要美女没有性经历;小三儿要年轻貌美才能上位……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获得有利的身体资本,为了在婚姻生活中战胜入侵者,为了逾越现有的身份嫁入豪门改变命运,女性不惜整容、隆胸。如果说三寸金莲是对女性的压迫和践踏,那么隆胸、整容与之又有什么区别?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明白社会上这种扭曲的审美现象是把女性当作商品,是对女性尊严的一种消费,是资本主义和父权制对女性新的剥削压迫手段和形式。引导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多欣赏艺术培养气质,培育他们正确的审美观,懂得心地善良、乐观自信、关爱他人才是真正的美。
(二)引导培育女大学生正确的职业观
职业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职业的态度和追求,是其在职业选择方面的人生态度表现。对女性来说,首先要有自己的职业,经济***不依附于人,人格才能够***,获得尊严。现代女性大多接受高等教育,实践证明在智力、能力上并不比男性逊色。但是,在就业市场上女性经常受到各种或显性或隐性的性别歧视,在职业升迁上也仍然存在着无形的“玻璃天花板”压抑。甚至有一度,“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点甚嚣尘上,更有***协委员提议“妇女回家”。女性“生活在男人强迫她接受他者地位的世界当中。”[10]25在这些落后传统观念的潜移默化下,在这些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价值偏差的影响下,女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了功利性、从众性等特点。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生涯规划,使他们明白女性要从他者走向自我,不仅要像恩格斯所说的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更重要的是女性自身要有主体意识,有***生存的能力,有***自信的人格,才能打造一个完整的女性自我。
(三)引导培育女大学生正确的婚恋观
婚恋观是人们对恋爱婚姻的态度、看法和行为倾向,其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决定的,是个体的价值观在婚恋问题上的体现。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旧观念交替,传统价值观受到西方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使得女大学生的婚恋观趋向开放化和多元化。恋爱对于大学阶段来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如何处理学业和恋爱的冲突,上大学就是为了将来找个好老公吗?如何对待婚前,未婚先孕了怎么办?失恋了是不是人生的天空就塌了?这些跟父母和老师难以启齿的问题令大多数女同学困惑和苦恼。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如何与异性相处,承担起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学会自我保护,尽量减少和避免在恋爱中受伤害;理智对待感情,调整恋爱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处理好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近年来,在新时代新理念的冲击下,“大叔控”“试婚”“闪婚”这些与婚恋相关的词是屡见不鲜。“钓金龟婿”“傍大款”“***”等现象也是司空见惯。这些现象、观点和争议对当代女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开设“女性学”课程,让女大学生明白只有自身***才能获得有尊严的生活,不能依附于他人。正如波伏娃所说:“这条路很危险,因为他一旦踏上这条路,就会被引向被动、迷惘和毁灭,成为他人意志的造物,其超越将会受挫,其各种价值将会被剥夺。”[10]9新的《婚姻法》颁布后更是证明,只有自己双手创造出来的财富才会给自己安全感。比找一个能给自己幸福的人更重要的是,学会给予自己幸福。而经济的***、生活的***、思想的***,则是获得幸福的必备条件。所以,对于女大学生,在学好本领、成就事业的同时,培养正确的恋爱观、金钱观和幸福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女性自身***的人格,才能成长为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青年。
(四)引导培育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总则”中规定:“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于现代社会的女大学生而言,自卑、依赖他人,仍然是需要克服改进的弱点。引导培育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才能树立科学的性别观,不因为性别而自卑脆弱、怨天尤人,面对性别歧视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不盲从不屈从,善于发现自身性别优势,勇敢树立性别自信;在大学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科学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在就业市场上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做到经济***和精神***,不需要依靠别人和取悦别人,能够客观地评价自身性别的优劣势,正视性别差异,珍视性别尊严,摒弃社会上的物质拜金的观念,抵制消费和物化女性的行为。培育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引导树立科学的性别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她们的主体意识,更好地促进女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指出:“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性别平等原则,高等学校女性学课程普及程度提高……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加强社会性别理论培训,加强妇女理论研究和高等学校女性学学科建设。提高女性学学科等级,鼓励高等学校开设女性学专业或女性学课程,培养女性学专业人才。引导学生树立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11]重视高校的女性学课程建设,通过女性学课程教育来加强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治工作的全新命题。
作为高校的思想***治工作者,我们希望依据女性学理论,从女性学域来探解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问题,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通过在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帮助女大学生增强自信、摆脱自卑、学会自我保护和保持经济***、实现自身价值;指导女大学生正确对待异性关系,处理男女两性的矛盾和冲突,对将来走上社会后如何承担好各自的社会角色进行思考;引导女大学生在面对新的女性问题时,秉持科学的立场和应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她们能够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以自由、***的女性精神,平衡好事业和家庭的关系,既能够肩负起自身社会责任,又能够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从而能够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推动社会和谐有序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2]复旦《互联网与当代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EB/OL].
[3]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近六成要嫁富二代[EB/OL].
[4]何农.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N].光明日报,2016-10-25(01).
[5]谭兢常,信春鹰.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95:14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6.
[7]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49-250.
[8]邱柏生.思想教育接受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3.
[9]张耀灿.现代思想***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3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女性社会学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