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社会学论文10篇

旅游社会学论文篇1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后现代化成分的逐渐形成,人们颇为关注的不再是物质财富的更多拥有,而是倾向于追求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其中身心健康成为备受关注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以体育健身、娱乐、观赏和尝试体育刺激与挑战等为目的的体育旅游活动备受青睐,体育旅游成为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呈现出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带动相关产业联动的良好态势,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另一亮点。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六省三区一市;土地面积544.84×104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56.8%;拥有人口2.25×108(1998年)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2.89%[1]。如此广袤的地域,丰富的自然资源,秀丽的风光景色,深厚的文化积淀,地广人稀的便利条件,多坡地高原地形,亚热带气候,蕴藏着发展旅游产业,培育体育旅游市场的决定性因素。然而,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诸多原因,西部地区旅游业开发速度缓慢,发展的规模化程度不够,规范性较差,社会、经济效益不显著,特别是体育旅游市场的培育更是滞后。从社会学的视角,审视西部地区体育旅游市场的培育有着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1.体育旅游市场的培育、形成和发展有着特殊的综合效应

体育旅游概念众说不一,旅游理论中也没有涉及体育旅游的详解。这里引用较为公认的两种说法:一种是认为体育旅游是以非盈利目的离开家庭所在地,以前往某一目的地参与或观摩相关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旅游。它是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2]。分为参与体育赛事的体育旅游、观摩体育赛事的体育旅游、自发进行体育活动的体育旅游、参观体育胜地的体育旅游等多种类型。另一种是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规定,体育旅游属于休闲论文格式、娱乐、度假、健康医疗类,依其旅游特点有项目型和综合型之分。如登山、攀崖、滑雪、放风筝、钓鱼、草地式羽毛球、网球、蹦极跳、热气球运动、沙地排球、江河漂流等属项目型体育旅游;综合型体育旅游具有体育项目类型化、多样性、集约式布局的特点。培育体育旅游市场,发展体育旅游业有着综合性社会效应。首先是陶冶情感,促进和保持身心健康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人们的生活处于较为紧张的行进中,特别是信息业的发展,给人一种近地密集和远地压抑的心理感受,当然也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不良社会因素的存在和不时侵扰是现实情况。为此,通过体育旅游静化和放松被压抑的情感,保持和促进身心健康成为人们首肯的选择方式之一;其次是扩展视野,挑战人体极限,增长知识的作用。体育旅游者愿意选择自然风景区,特别是具有人文景观和探险地理特点的景区更为吸引人。究其原因,是为了满足城市化楼宇蒙蔽日久的视野渴望,是为了挑战自认为身体状况良好的身体极限,满足征服自然和险境的自悦心理,增长知识和见识,丰富人文史学占有理念;第三是体育旅游的社会、经济作用。通过体育旅游促进经济发展是旅游地和旅游企业的初衷,国家西部开发***策的转变,即由***府投资型转向民间、集体、个人投资型,允许在合理开发和正当投资的前提下,应得合理报酬。无形中盘活了资金运转和资金集中,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第四是有利于全民健身纲要的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是推进大众体育快速发展的有效举措,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举国策略,体育旅游具有体育和旅游双重属性,体育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和保持身心愉悦,旅游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可谓一举双得;第五是培养热爱祖国,塑造美好心灵的作用。体育旅游便利的提供给旅游者了解祖国壮丽山河的机会,特别是西部地区有着广袤的地域,一望无际的草原沙漠,顶天立地的蜿蜒山脉,波涛汹涌的江河湖泊,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人文景观,旷世的自然奇观等等。这无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塑造美好心灵的教育资源。体育旅游则是教育过程得以实施的组织形式和过程。

2.综合因素分析

2.1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提供了培育体育旅游市场的物质基础西部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根据统计资料,西部地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有8处,占全国总数的34.8%,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有40处,占全国总数的33.6%,部级自然保护区41处,占全国总数的33.1%,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座,占全国总数的31.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处,占全国总数的26.5%,部级森林公园39处,占全国总数的17.3%。(见表1)[3]不难看出,除森林资源较为缺乏外,其余将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如此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分布在占全国二分之一多的土地上(56.8%),且人口总数不到四分之一(22.8%)。可以说拥有地广人稀的便利条件,培育和开发体育旅游市场的资源和土地是丰富的。此外,西部地区还拥有大量全国乃至世界旅游之最,如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世界最深的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最为宏伟的溶洞贵州的织金洞,世界现存最大的殿内铜佛扎什伦布寺的强巴佛,世界最大的石刻佛像四川乐山大佛,我国最大的瀑布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关隘甘肃的嘉峪关等等。当然多达20多条正在规划和建设中的西部旅游黄金长线也是极具吸引力的旅游亮点。

2.2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多和越来越集中,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使体育旅游人口继续增长成为必然趋势首先,1999年***颁布了新的休假条例后,人们的余暇时间增多且更为集中了。有研究资料表明,农业人一生中自由时间为整个生命时间的22.9%,工业人达到38.6%;1997年国家统计局、全国总工会、劳动部等6单位对全国29个省71个城市14977位职工的调查,职工用于消遣娱乐的时间为每日1小时37分钟,聊天时间为每日1小时21分钟[4]。说明职工在新休假制度后,每日可用于体育娱乐、健身、医疗及体育消费等的闲暇时间超过3小时。双休日和长假期,保证了外出参与体育旅游活动的时间。加之长期以来计划生育***策的实施,小型化家庭(三口之家)成为主流型家庭结构,举家出游的可能性大为增加。其次,人们的旅游观念也由静态观赏型向新型动态参与型转变,这使得体育旅游市场的培育有了人口数量上的保证。但从研究资料看,我国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的人口构成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口类型和收入有着密切的关系,年龄特征表现为两头窄,中间宽的现象;工薪阶层和学生参加体育旅游的比重较大;文化程度集中在高中、大学文化程度以上;家庭结构的特点是三口之间的人数居多,其次是两口之间,四口以上家庭参与体育旅游的人数较少;体育旅游与经济收入成正比例关系,收入在900~2000元之间者占体育旅游消费人口的比重较高[5]。因此,营造良好的体育旅游环境,提高体育旅游服务质量,吸引中青年、中等以上收入者成为体育旅游市场的主体人群。这些群体对体育旅游的要求较为集中,大都期望通过旅游购买及消费来缓解生理和心理的紧张感,休闲、健身、观战、体育刺激和竞技体育等可能从不同方面能够满足人们的体育旅游需求。也是可被争取的体育旅游人口主体。第三,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提高生活质量的关注,追求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成为人们的共识。通过体育旅游满足和调整精神需求成为大众看好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体育旅游人口的继续增长将成为必然趋。

2.3挖掘、整理民族特色文化及遗产,有利于增添体育旅游市场培育的文化特色西部地区分布着壮、彝、白、傣、蒙古、藏、***、哈萨克等众多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也是当地宝贵的旅游资源。特别是西南地区聚居的彝族、白族、傣族、景颇族、纳西族等26个少数民族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也构成了当地丰富而极富魅力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6]。其中包括了大量少数民族体育类活动项目或形式,且具有娱乐、休闲和广泛参与性,成为从事体育旅游的良好机遇。西北辽阔的草原、雪山冰川、沙漠风光也成为不可多得的体育旅游资源。特别是积淀了中华文化之精华的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大足石刻和黄鹤楼、岳阳楼等西部独特的文化遗产,联同长江三峡、丝绸之路和四大盆地、四大高原筑成了西部体育旅游开发文化链,极具文人景观吸引力。既能满足居多数旅游人口的中青年、中等以上文化程度旅游者的需求,又富有深厚的人文景观。有利于培育体育旅游市场的文化特色。

2.4我国奥运会、亚运会、各论文格式类锦标赛等重大赛事申办权的成功获得,奠定了体育旅游市场培育的社会氛围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和各类锦标赛举办权的成功获得,大大促进了体育文化现象的深得人心。体育旅游集体育与旅游于一体,既有体验体育竞赛的成功感,又有旅游观光的心理满足和刺激感。但现代旅游已由“接待型”向“经济产业型”转变,体育旅游也不例外,不再是一种福利性享受,而是趋于消费性、产业化。因而对体育旅游的认可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人们参与体育旅游活动和进行体育旅游消费的动因,这些内在动因的透发与体育意识、体育价值观有关,国际性体育盛会的召开具有导向性。有利于激发人们从事体育旅游活动和消费的欲望,为体育旅游市场的培育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当然,也是吸引和扩大国内外体育旅游人口的有利机遇。

2.5西部地区体育训练基地的兴建,为体育旅游市场的培育提供了科学导向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气候环境,成为国家、省区兴建体育训练基地的首选地,目前有国家体育总局直属、共建和命名基地36家,其中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地区,如云南海埂训练基地颇具影响力。这些训练基地的建成和运动队的驻入,无形中形成了体育旅游的亮点,有旅游者专程去训练基地观光旅游。当然,训练基地还需与周边旅游线路统筹规划,丰富体育旅游内容和形式,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参与其中。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培育和发展体育旅游市场对促进旅游者身心健康、陶冶情感、美化心灵、挑战自我,繁荣经济,推进社会快速发展,全面实施全民健身纲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诸方面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1.2西部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提供了培育体育旅游市场的物质基础。

3.1.3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多和越来越集中,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保证了体育旅游人口继续增长的可能性。

3.1.4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集,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培育体育旅游市场有着丰厚的人文底蕴。

3.1.5大型体育盛会的举办和一批体育训练基地的建成,营造了培育体育旅游市场的社会氛围。

3.2建议

3.2.1鼓励和吸引多渠道融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培育体育旅游市场的前提和基础,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资金短缺成为规模化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的瓶颈。因此,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倾斜***策,多渠道吸引投资,综合开发,合理利用,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超级秘书网

3.2.2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研究。西部地区有着丰厚的旅游资源储备,包括自然的和人文的,而有些资源的开发具有一次性特点,因而加强开发利用的科学研究,做到保护性开发急为重要。

3.2.3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鲜明,体育文化极为丰富,有待进一步加强挖掘和整理工作。特色民族文化现象受现代社会的冲击异常严重,异化现象突出,整理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现象是培育体育旅游市场且得以长久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2.4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体育旅游人口参与。利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盛会,加强对西部地区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国内外体育旅游者参与到西部地区体育旅游行列,壮大培育西部体育旅游市场参与群体。

3.2.5体育训练基地的建设、利用,成为培育西部地区体育旅游市场的增长点,但急需科学评估,关注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双丰收。3基金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2005年)子课题。

参考文献:

[1][3]张蓬涛,封志明.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综合分析与开发对策[J].资源科学,2002,(2):26–281

[2]田祖国.我国西部地区体育旅游发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3):21

[4]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19-1201

旅游社会学论文篇2

[关键词]学刊年会;学术思想;知识创新;价值取向

[中***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6)11-0138-04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6.11.019

10月19日至23日,由北京联合大学和洛阳师范学院主办,洛阳旅游发展委员会、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旅游学刊》编辑部、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承办的“2016《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在洛阳举行。这也是自2011年开始,《旅游学刊》承办的第六届全国性旅游学术盛会。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旅游学刊》创刊30周年。为探讨未来5年中国旅游研究及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前沿理论与实践问题,梳理《旅游学刊》创刊30年来旅游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加强旅游学界与***府管理部门及业界的沟通和交流,“2016《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秉承“前沿・理性・责任”的永久会议宗旨,以“学术思想、知识创新与价值取向”为本届大会主题,对未来5年旅游学术研究的前沿关注进行展望,探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旅游研究与教育面临的挑战,“互联网+”时代体验经济VS分享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大遗址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等理论与实践相交融的前沿问题,分享旅游研究的最新成果,引领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发展,共商中国旅游及旅游研究的未来发展之路。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香港的40余位旅游以及智慧旅游、旅游信息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此次 年会。

一、主题报告――学术思想、知识创新与价值取向

本届年会期间,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Noel Scott教授做了题为《A Cognitive Psychology Approach to Tourism Experience Design》的演讲,介绍了他使用眼动感知、肌电感知等设备测量游客生理反应从而获得游客情绪变化数据的经验,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使用这些数据研究游客体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Daniel R. Fesenmaier教授做了关于《Designing Tourism Places: Design Science, ***ART Destinations and Big Data》的主题报告,深度剖析了旅游体验的本质,强调体验经济时代下支持旅游体验的共同创造,用智慧方法去设计旅游目的地。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潘冰副教授做了关于《Advances in Tourism Big Data Research》的主题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大数据研究、尤其是旅游大数据研究的现状,指出了旅游大数据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大数据分析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业管理学院副院长Brian King教授做了题为《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 Capacity Building in Tourism Education: Hong Kong, China and the World》的报告,从香港、中国与世界三种尺度讨论旅游教育中的国际合作与能力建设,讨论国际组织、学者、本地***府与社区在旅游教育建设中的合作。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王宁教授做了题为《情感部落作为吸引物:从浪漫主义范式到部落主义范式》的报告,在旅游和休闲研究中引入了一个新的社会学理论范式――部落主义,深刻对比剖析了旅游消费过程中的浪漫主义范式和部落主义范式不同的游客社会关系类型。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教授做了题为《旅游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与当代可能》的报告,戴院长谈到任何伟大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践,除了思想家之外更要寻找需要思想并有能力转化为社会组织和生产实践的群体。旅游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尤其离不开学者的自我认同、历史自觉和学术坚守。

二、对话论坛――思想碰撞、智慧火花

本届年会专设了“河南旅游发展”和“体验经济VS分享经济”两个对话论坛。

“河南旅游发展”论坛

东北财经大学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谢彦君教授、河南省旅游局副巡视员李宗***、上海财经大学何建民教授、北京巅峰智业创始人及首席顾问刘锋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张宝秀教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曾博伟副研究员参与了洛阳师范学院校长梁留科教授主持的“河南旅游发展”论坛,专家们就河南省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结合河南当前的旅游口号“老家河南”,从河南的历史文化、区位环境、产业结构以及河南旅游发展过程等角度深入探讨了其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与策略,分别提出“文化旅游”“旅游扶贫”“养老旅游”“乡村旅游”“度假旅游”“文化素养教育”等发展关键词,为河南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体验经济VS分享经济”论坛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王宁教授、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白长虹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冯学钢教授、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院长马波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吴承照教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李柏文教授参与了由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世界旅游城市研究中心张辉教授主持的“体验经济VS分享经济”论坛。在体验经济及分享经济时代,旅游及其产品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和更高的期待。专家学者们就分享经济如何颠覆传统的旅游商业模式、如何把体验经济完美引入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服务的全过程,以及“体验经济”与“分享经济”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展开热烈的探讨。

三、分论坛――百花齐放、深度交流

1. 第一论坛:旅游、社区与社会文化

本论坛由张宝秀教授主持,王宁教授、谢彦君教授评议。

贵州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副教授范莉娜通过对贵州黔东南处于旅游发展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3个典型侗寨中526位居民样本进行个体对本族原文化及旅游者主流文化偏好研究。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讲师万蕙等以傣族泼水节的网络游记文字为分析对象,从巴赫金“狂欢”理论出发,利用内容分析方法,研究游客在傣族新年泼水节活动中的旅游体验特征。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讲师张高***等结合中国当代社会巨变催生的具有独特性的XX后,选择国内典型旅游目的地杭州为案例,进行不同群体目的地形象的比较研究。参与第一论坛的还有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研究员崔庆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博士后魏雷、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尹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讲师张机、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汤利华。

2.第二论坛:旅游者与旅游消费

本论坛由蔡红教授主持,白长虹教授、谷慧敏教授、阎友兵教授评议。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蔡晓梅教授等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方法,援引邻避与迎臂效应的相关理论,探讨东莞豪华酒店与社区之间的互动关系,试***探究东莞豪华酒店与社区的景观模式及其相互影响效应,以及解释资本、地方***府及其社区区民在这一过程之中与东莞豪华酒店所展演的关系。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讲师季少***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对近5年来经济背景下旅游与接待业的发展研究进行了梳理。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曾丽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及焦点小组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基于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及消费过程的理论框架,通过中国公民赴日旅游购物消费探究中国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参与第二论坛的还有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周雪娇、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教授李志飞、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讲师张建荣、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赵强生。

3. 第三论坛:旅游体验与社会发展

本论坛由徐菊凤教授主持,朱f教授、舒伯阳教授评议。

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樊友猛从体验与经验相区别的角度,对体验的概念进行词源学和语义学辨析,继而借鉴伏尔泰、梅洛-庞蒂和杜威有关体验的代表性观点,进一步厘清体验的学术内涵,最后结合具体的旅游行为和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旅游体验具有具身性、情境性、流动性和生成性的特征。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梁增贤以河南焦作云台山景区周边社区为例,针对同一研究群体于2014年和2015年开展两年度的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自己认为值得的生活状况以及过去最好的生活状况是旅游地社区居民对自己目前生活质量评价的关键参考,而非未来期待的生活状况。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博士研究生韩静关注社会旅游对弱势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同时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调节作用,在对国内136名流动儿童进行旅游前后对比的问卷调查发现,流动儿童的旅游参与对主观幸福感有正向影响,领悟社会支持正向调节旅游体验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参与第三论坛的还有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贾一诺、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余构雄、武汉工商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刘苏衡、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讲师林敏慧。

4. 第四论坛:旅游经济与社会发展

本论坛由王兆峰教授主持,冯学钢教授、 张辉教授、马波教授评议。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讲师代姗姗以文昌东郊椰林为例,基于系统分析方法,剖析旅游地锁定在低水平均衡陷阱的表征与起飞机制,并构建了目的地脱离低水平均衡陷阱的起飞机制。浙江工业大学讲师赵磊基于中国1999―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以旅游业发展水平作为转换变量,利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技术,对旅游业和贫困缓解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讲师等采用CFPS2014年的数据,选取与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相关的部分变量,使用定量研究的“一般到特殊”的计量经济学建模方法,解释了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是旅游消费支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家庭旅游消费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城市居民家庭旅游消费多元化,进一步拉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参与第四论坛的还有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研究生卢凯翔、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徐文月、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赵宁。

5. 第五论坛:生态旅游与气候变化

本论坛由章锦河教授主持,钟林生教授、张玉钧教授、王静教授评议。

旅游社会学论文篇3

[关键词]空间的生产;旅游空间生产;空间转向;启示

[中***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6)08-0029-11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6.08.008

引言

在20世纪之前,人们出于对时间的优先性偏爱而表现出对空间不经意的遮蔽和忽视,空间概念的主流解释具有形而上学性质。亚里士多德的“有限空间”、牛顿的“力学绝对空间”和康德的“纯直观形式空间”是其典型代表,空间的实质在以往被看作是死亡、刻板和静止的东西[1]。近代以来,柏格森、前期海德格尔等思想家也把时间性看作体现人的本质的东西[2]。20世纪50―60年代,人们开始意识到现论过于偏重时间而降低了对空间复杂性问题的解释力度,“空间转向”思潮的出现及异***突起成为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治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事件之一[3]。其中,极具代表性且影响深远的有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哈维的“资本循环和时空压缩”以及苏贾的“第三空间”理论。这些论述及其倡导的思想不仅对启蒙运动以来占统治地位的笛卡尔式空间概念与康德哲学的空间概念发起了挑战,也因其将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辩证法翻转为历史辩证法的“空间化”而改变了西方批判理论的阐述视野。该理论传入我国后,在哲学和马克思主义[4-6]、社会学[7]、文化[8]及地理学[9]等方面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学者并为其提供了一种针对复杂社会问题空间转向的研究范式。20世纪90年代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旅游空间实践活动在客观上产生了旅游空间的社会化结构和社会的空间性关系,在一些地方引发了诸如价值取向、生产方式、权益分配、空间正义等社会性空间现象和深层问题。面对类似问题,研究者呼吁我国旅游规划应将空间生产理念本土化[10]。在中观尺度上,研究出现了将新区域主义的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古镇型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框架建设和系统分析[11]。微观上出现了针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方面的讨论[12]。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2015年6月之前发表在相关期刊、报刊及部分硕博论文刊载的与空间生产较密切的138篇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总体上“空间的生产”理论在旅游学界相关研究成果还比较有限,只占总发文量的14.5%(表1)。

文献分析可知,与当代社会空间化全球化和地方社会经济文化重组的实践相比,目前国内对空间的生产研究存在以下特点:第一,重复性介绍西方重要经典论述的较多,且大多集中在诸如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宏观领域。第二,从研究内容所指的对象分析,与城镇及其生产效应有关的研究是集中程度较高的领域。第三,在旅游域中虽然出现了一些针对空间生产的研究文献,但关注的时间相对较晚,且聚焦在中观如古镇、微观如村寨及日常生活等领域,宏观层面以我国30多年来旅游发展为背景的提炼性文献还缺少必要的学术跟进。在我国,市场经济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认识旅游空间实践带来的社会化现象?有何特征?如何规避旅游空间实践中权力、资本等带来的负效应?旅游空间实践如何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空间生产?回答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我国现代旅游空间实践亟需解决的哲学认识论和技术攻关问题。源自西方人本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的生产”理论将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辩证法翻转为历史辩证法的“空间化”,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研究领域重要的理论进展,因其直面这些问题的独特性和解释力度成为最合适的借鉴分析工具。本文引介西方“空间的生产”及其相关延伸理论,希望构建起一座“空间生产”与“旅游空间生产”的桥梁,对我国***府主导、市场经济语境下旅游空间实践出现的社会化问题及内涵认知进行尝试解析。

1 “空间的生产”及延伸理论解析

1.1 理论出场及核心内涵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面对资本主义发展形态及其深刻内涵,理论研究最显著的趋势是从传统经济社会现代化为重心转向以社会***治文化等研究为重心。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明确提出“空间的生产”概念[13],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从“空间中的生产”到“空间的生产”的转变1。在他看来,空间不是背景而是生产要素本身,空间的生产是一个不断自我生产和膨胀的“空间的实践”“空间的再现”和“再现的空间”三元一体复杂体系(***1)。

在此体系中,“空间的实践”属于社会空间被感知的维度,具有物理形态,担负着社会构成物的生产和再生产职能,是生产社会空间性之物质形式的过程。“空间的再现”属于社会空间被构想的维度,与生产关系的秩序或设计相连,是一切社会(或生产方式)中的主要空间和认识论的力量源泉。“再现的空间”是一种直接经历的空间,既与其他两类空间相区别又包含前者,属于被统治的、的、边缘化了的空间。列斐伏尔空间概念的核心即“(社会)空间是(社会)产物”,这一经典论述强调空间中弥漫着社会关系。在他看来,空间也是生产资料和生产手段,可以进入生产模式并被用于生产剩余价值。在此过程中由于国家(权力)和资本常常发挥重要作用,空间生产又具有***治性和意识形态,甚至会产生空间生产的矛盾,即空间占有和空间消费之间的矛盾。列斐伏尔从本质上揭示了空间生产的两种类型,即体现***治正当性和文化传统的象征空间的生产和为特定经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需要的功能空间的生产[13]。

1.2 空间生产的推动因素

在列斐伏尔之后,西方研究者围绕资本、权力和阶层等因素解析了空间生产的机理。卡斯特尔[14]认为城市化使个人消费日益变为以国家为中介的社会化集体消费,劳动力和资本以及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斗争使得城市空间成为劳动力再生的空间。哈维[15]认为空间的生产是资本投资于一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初级循环,投资于建成环境的第二级循环以及投资于科教和社会领域的第三级循环。三次循环不断流动和转移,本质上是资本为占有空间并生产相应空间形态的“不动产动产化”的过程。他还直接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空间改造联系起来,阐发了社会正义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并认为新自由主义2致使地理不均衡,继而造成资本累积出现社会问题[16]。一些研究者也认为资本***治运动导致了不平衡现象的产生[17]。新自由主义使权力和财富更为集中的“非均衡性”既给资本带来机遇,也带来障碍[18]。除此之外,权力对空间生产的发生起了很大作用[19],主要代表性人物如苏贾就认为***治权力和意识形态是空间生产的重要决定因素[20]。

1.3 空间生产的历史效用与未来指向

空间生产的历史效用体现在双重作用方面。其一,资本的空间化会带来空间的繁荣。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看,资本空间化把一切要素纳入其生产运作体系,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空间的资本化必然促使空间产生广泛的社会交往,进而造就日益丰富的社会关系。其二,空间生产的狭隘性也会导致空间生产的异化。资本的过度生产会造成资源过度浪费,生产的目的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背离了人的需求,致使日常生活出现“去生活化”景象,等等。这正是列斐伏尔三元理论中“空间的再现”的一个侧面,也类同于苏贾在其“第三空间”理论认为的那样,这个空间不仅有物质存在,还具有精神属性,是真实的、关涉生活的和想象的空间,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21]。

如何消除资本、权力等因素对空间生产带来的异化现象,以及如何定位未来空间生产的方向。哈维、列斐伏尔等指出了后现代时期“空间正义”的含义。其核心理念强调存在于空间生产和空间资源配置领域中的公民空间权益的社会公平和公正[22]。空间正义的提出涉及到人们空间生存方式的主要内容,大大强化了社会自觉保护空间权益的导向。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空间的生产应该有区别于资本主义价值和生产方式的生产,其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的空间需求。我国研究者指出社会主义空间生产实践要立足民众现实生活,民生幸福是社会主义城市空间生产的价值旨归[23]。这些观点呼应了列斐伏尔“社会主义空间的生产意味着私人财产,以及国家对空间之***治性支配的终结,这又意指从支配到取用的支配,以及使用优于交换”的价值立场[24]。

1.4 对“空间的生产”及延伸理论的本质认知

无论是列斐伏尔还是后续研究者均倡导并认同社会研究的空间化转向是当代需要关注的前沿焦点问题,他们独特的视角和经典论述使我们对“空间化”内涵有了深刻的认识,即空间化既不同于传统的物理空间,也不是静态的社会结构,它是从物质生产到社会关系生产为核心的一个基本视野。空间化指向人化自然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性生活空间”和人们在社会关系生产过程中构建起来的“空间性社会结构”。在对“空间的生产”动力及影响因素研究方面,从研究者关注的内涵可以看出,资本、权力和阶层等***治、经济和社会要素是主要因素,这从根本上丰富和拓展了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理论,使其在内涵和外延上更加丰富和饱满。笔者认为,研究者立足于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和人道主义价值观,提出空间批判理论和未来空间生产的目标和方向,在理论上基本形成了空间认识论(空间的本体论)、生产论(生产的逻辑及动力)、批判论(生产带来的影响和异化)和权利论(生产的未来指向)的系统性框架。这一框架体系是对种种经济发展带来的异化现象和现实困境进行文化和社会批判的有力工具。

在当代中国,以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社会空间实践是迄今为止我国历史上最为深刻和广泛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府主导、利用资本力量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模式,相应地我国也进入了空间生产的集聚时代。深刻理解“空间的生产”及其延伸理论内涵、逻辑和意蕴,对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各类型的空间实践具有非常大的启示意义。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后,我国旅游空间实践过程本质上也是一类特殊的空间生产过程,可以借用“空间的生产”及其延伸理论关注的问题指向和方***进行阐释。

2 基于“空间的生产”及延伸理论的我国旅游空间实践和空间问题透析

2.1 旅游空间实践过程

如果将历史视角的标志性事件作为观察点1,我国20世纪旅游发展可划分为20世纪2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的近代旅游发展阶段和改革开放后至今的现代旅游发展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旅游业作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延伸和补充,承担的是民间外事接待功能,不具备现代产业特征。因此,本研究分析主要以后一阶段作为基本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旅游是经济型事业,同时又是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6―1990年),提出“旅游是经济产业”***策和“适度超前发展”;1998年,确立“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0年,提出新世纪旅游发展目标是“建设世界旅游强国”;2007年,提出“实现旅游业发展方式、发展模式和发展形态转型升级”;2009年,提出“将旅游业的指导思想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5];2014年,国家提出“旅游产品品质和内涵,着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从上述简要梳理可以看出,作为一类特殊的空间社会化实践过程,我国30多年来的旅游发展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功能和定位。其中,重要特征主要是***府主导、市场化实践并统筹利用各类社会资源,旅游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功能凸显,尤其是旅游的经济属性最为明显。我国旅游的蓬勃发展,总体上完成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亚洲旅游大国进而向世界旅游大国的跨越。

2.2 旅游空间实践特征

我国旅游空间实践活动作为特殊空间生产行为嵌套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受到了同西方学者分析的权力、经济和阶层等因素的影响,且不同程度地凸显了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权力对旅游空间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旅游发展及其空间实践属于一种国家选择行为。除前述旅游发展的***策导向外,旅游空间实践深嵌于另一大背景中。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确立后,我国财***包干和分税制不仅重构了央地权力关系,也使地方财***压力的化解变为更为积极履行发展经济职能。“***府主导型战略”成为追寻产业化梦想的开始[26]。旅游空间策划、规划、开发等实践活动和旅游产业性质定位也更加突出了***府主导痕迹,甚至“旅游为经济服务”成为很多地方长期进行旅游空间实践的指导思想。新税制“将商品批发零售环节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使第三产业更集中为旅游行业的发展,地方从发展旅游业中获得的利益更直接,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旅游收益甚至成为分税制条件下很多地方财***收入的重要来源。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旅游空间规划建设、以旅游为导向的目的地形象和环境建设、以旅游为媒介的投融资活动行为等不仅成为旅游自身发展、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实践形式,而且也成为一些地方以旅游拉动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的主要途径。如在我国东部长三角发达地区,近年来低成本工业发展方式的外部效应逐渐彰显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新趋势,这使得地方越发重视旅游带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各种以旅游开发为导向的土地收益成为营业税、城建税、土地增值税等多种地方税收的来源,依赖于旅游土地经济收益(旅游空间变为资本积累的工具)成为创收重要渠道。“分税制―事权不匹 配―财***压力―招商引资―(围绕旅游的)土地财***”成为地方解决增收困境的新途径之一。此外,我国晋升模式中经济考核的驱动在客观上也进一步促使地方***府表现出以追求经济增长为主的动机,一切“能在市场体系中进行配置的资源”都可以成为经营资本。特别是在实体经济弱势的区域,在***治集权与财***分权并置约束与激励机制下,利用旅游的资本特性招商引资成为地方经济的新增长点,一些资源富集目的地旅游开发成为权力过度介入下的旅游空间生产。

旅游资源具有的资本属性是资本青睐旅游空间并进行空间投资的根本原因。旅游资源的资本特性主要表现为旅游资源区的土地资本、旅游资源及其物化的人文资本以及旅游历史文化资本,这些资本形态自身拥有的价值属性决定其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资本通过对旅游空间的开发(占有空间)实现了旅游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旅游空间成为资本增值工具。常见的做法如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旅游吸引物与服务、利用极差收益进行旅游核心区空间置换、利用旅游文化资源进行资本化开发等。另外,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和价值量)[27]的属性同样存在于旅游运动过程中,此过程不仅可以给旅游目的地带来“人流”,还将大规模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技术流”带给“地方”,并对“地方”进行环境塑造。在此背景下,“国家或地方”也愿意通过旅游产业或旅游活动勾勒概念化的空间想象(即旅游空间的表征)以***获得资本青睐,各种围绕旅游的商务活动、产品推介、“大事件”驱动、体育赛事,旅游营销下的口号包装,成为勾勒一个地方空间比其他地方更独特的专用手段,资本直接投资于旅游领域或通过旅游媒介投资于“地方”,凸显了旅游空间生产绕不开资本的事实。

旅游空间实践还是阶层行动者网络互构推动的结果。从实践判断可知,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凝视主要表现为对“风景”1的观看,“风景”被看成是空间和地方现实特征的美学框架,或者说是社会的象形文字。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普遍增长,旅游者对“风景”的观看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行为。现代社会消费观念融入的后现代“符号”和“***像”形式,加剧了“空间中的消费”向“空间的消费”转移,空间的消费成为增加财富、提升地位和权力的重要方式,“空间”能够成为现实旅游目的地正是旅游者对空间消费模式推动的旅游空间生产过程。在我国旅游空间实践所处的社会背景下,***府、开发商常常成为旅游地空间的支配者,旅游目的地“空间的表征”由这些制定者构想和规划而成。社会大众、社区居民等属于“表征空间”的使用者,处于被支配和消极体验地位,甚至在一些地方成为权益被动让渡的对象。多元主体间由于“权力”差异会更加固化彼此之间空间实践的关系,造成“旅游空间的再现”***景。旅游空间形象与环境、风格与品质、空间形式在作为商品被纳入现代旅游“生产-消费”体系的同时,体现出了空间消费、空间占有和空间权益分享等形式各异的“中心-”格局。

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空间实践是耦合于特定社会时空背景下的发展过程,权力对旅游空间生产的要素进行规制,资本主要推动旅游“社会-经济”空间的生产,阶层的网络互构固化了旅游空间格局的形态,三者之间相互关联,交叉影响,深深作用于我国旅游空间实践过程。

2.3 旅游空间实践效能与社会问题

正如西方学者对“空间生产的历史效用具有双重作用”认识的那样,市场经济背景下权力、资本等要素介入我国旅游空间实践呈现出的也是一个矛盾复合体。一方面,体现在旅游空间生产的积极作用。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看,旅游空间的实践把一切有利于空间生成的要素如权力、资本(经济投入)和知识(规划、科技)纳入其体系,推动了各类旅游消费空间的再现。城市现代与后现代建筑奇观成为新的旅游空间视觉消费,主题乐园以及城市休闲历史街区、文化形态、标志性建筑、社区、节庆、乡村风情民俗、自然资源景区成为生产和消费的旅游商品,带来了旅游经济收益的提升,甚至成为各地积极倡导且大力发展的支柱产业。从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来看,“旅游的运动”不仅推动了旅游社会空间组织要素的变化,还支配着旅游社会空间经济、***治和生活空间的形成,带来普遍的交往和社会依赖。从旅游效能角度分析,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不同层次和类型旅游空间的涌现满足了人们对消费时代新消费形式的基本诉求,带来了高层次精神愉悦和审美,成为大众生活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其狭隘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过度强调旅游业是一个产业,忽视了其社会事业属性[28]。资本与权力合谋介入旅游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资本主导下的旅游空间的资本化,资本围绕最大限度攫取剩余价值原则对一些旅游空间进行重构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旅游开发中的(物质或利益的)属地化运动、商业主义倾向或赋予商品属性的空间改造、粗放式发展、景观同质化再造、旅游空间高价消费;与此同时,旅游空间的资本化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到了后续空间格局的生产。导致诸如一些社区型文化遗产地的“去生活化”景象、旅游地优秀族群文化异化转向、传统乡村仪式从民俗到商业景观的变迁、旅游地神圣空间的娱乐化(如民族村寨祭司空间开发为旅游吸引物)、旅游空间中“人”的权能的非均衡发展、强势者对旅游空间权益的挤占、旅游空间区隔现象、旅游空间绅士化带来的空间关系再生产造成的“中心-”困局、旅游社会空间关系的杂化和再生产、旅游社区居民基本权利保障缺失、(一些地方权力与资本结合造成的)居民相对剥夺感和冲突等社会空间问题。比较典型的如在我国江南社区型文化古镇浙江乌镇社区,由于社区空间被当作像商品一样成为可追逐的对象,地方***府(权力)与资本力量的结合使旅游的“经济性”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理念上“以旅游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功能和地位,旅游开发使资本主导下的核心区发生居民置换问题,从而出现旅游地普遍绅士化现象,古镇作为特殊的人文社区从一个先前以社会团结为特征的“内源性自生式本体空间”逐渐过渡为一个多元要素互构共在的“外源性嵌入式建构空间”,市场逻辑下资本的渗透导致古镇在转型背景下无法形成广泛的“互容利益”,表现出“利益主体间不相容”的特征。再如在经历20多年旅游发展的江苏周庄社区,社区居民在“***府主导+企业开发+社区参与”模式下,表面上看似解决了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机会,但实质上却出现了“有参与,不能深入”“有机会,缺少能力”“有平台,缺乏引导”的深层问题,与原先居民对空间的控制权相比,本质上凸显出一种旅游发展中的“低质权能陷阱”新问题[11]。诸如此类问题在我国旅游发展中不胜枚举,这些旅游社会空间问题的出现证明,在过分强调以经济增长为目的的旅游资源配置中,物质性空间生产与社会性空间生产呈现生产与需求的断裂,说明在这些地方旅游开发不仅生产出景观空间,具有物理-地理空间的生产性质,还生产出了复杂的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具有社会-经济空间和文化-心理空间的社会性(关系的)生产性质,本质上属于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三元一体社会理论中“再现的空间”范畴,也印证了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理论中核心观点“(社会)空间是(社会的)产物”和“空间生产具有社会性”等经典论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上述围绕旅游发展理念和旅游经济如何获取、交换以及分配而生的现象与问题概括表述为由资本、权力和阶层等***治、经济、社会要素和力量对旅游空间重新塑造,并以其作为底板、介质或产物,形成空间的社会化结构和社会的空间性关系过程。资本、权力和阶层等***治、经济、社会要素和力量是参与我国旅游空间实践的重要决定因素。

3 新时期我国旅游空间实践的认知转变

3.1 范式转换:重视旅游空间实践中空间向度的研究

列斐伏尔及相关研究者面对资本主义发展形态和深刻内涵,论述中最重要的是将唯物主义基础从时间移向空间,强调的空间不是通常几何学和传统地理学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实践性的建构过程;不是同质性的抽象逻辑结构和既定的先验性统治秩序,而是一个动态的矛盾的异质性实践过程。从前述分析可知,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旅游空间实践中空间资本化是资本创新场景的必然结果,这是必要的。也可以看出,空间的生产在旅游空间实践中的逻辑因较长时间受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导向影响表现出如下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某地)旅游兴起―资本空间化―空间资本化―人地关系及社会空间关系生产;反逻辑循环,又体现了(某地)人地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进一步物化,进而产生异化集聚的社会空间效应。面对新现象,我们需要转变对旅游空间实践的理念认识,从传统旅游研究中的***治经济学对“物”的关注上升为旅游研究的空间***治经济学层面,除经济学家等所言的以物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作为参照外,还应更多采用多学科知识关注空间的社会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这自然不能脱离“社会-空间”辩证法的理论视阈,这是范式转向的视角层面理据。

在空间概念体系分类层面,我国理论界目前现有引用空间生产理论的旅游文献大多将该理论作为背景性指导工具,对具体如何剖析空间结构,关注空间的社会性需要,形成空间社会性分析范式的研究还较为欠缺,有碍于认知性和运用性研究基础的推进。如何更好地体现旅游空间实践中的“社会-空间”辩证法?受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社会理论的启发,以及根据我国现代旅游空间实践的特征分析,将现代旅游空间实践活动对接列斐伏尔及其后续研究者的系列理论内涵进行抽象,并进行结构层次划分显得十分必要。据此,第一层次可抽象为“旅游空间的实践”,指旅游地景观或文化物质载体的开发实践,是一切旅游实践活动的现实条件和物质载体,以“实在的自然空间”为基础,属于旅游物理-地理社会空间实践形态。第二层次为“旅游空间的再现”,指通过策划、规划等手段使旅游景观符号系统呈现的过程,是由各种功能系统交织耦合在一起的旅游社会经济系统,不同主体在旅游经济交往中形成不同组织形式,属于旅游社会-经济空间形态。如旅游策划规划的表达、旅游开发活动、目的地文化符号的对外展示、旅游利益分配形式等。第三层次为“再现的旅游空间”,即情感、信念和意志的空间,与游客和利益相关者联结,属于旅游文化-心理空间形态(表2)。如旅游空间实践对目的地社会生活的影响、旅游收益(如何)共享、旅游社会经济感知和体悟等。

上述划分可归纳为旅游“社会-空间”辩证分析范式,即旅游空间实践生产旅游社会空间,旅游社会空间制约旅游空间实践(旅游空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表现形式)。旅游空间是旅游实践的产物,体现了旅游空间的本体论。旅游空间负载着社会性,旅游经济发展、旅游文化生产、居民身份认同等铭刻于旅游空间,这个空间可以被认知和解读,体现了旅游空间的认识论。旅游空间是发展变化的,不仅有物理空间的生产,还有社会空间及其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体现了旅游空间的发展论。这种三维分类研究将旅游空间实践布展在“社会-空间”分析范畴中,通过分析旅游空间实践背后的社会意义、塑造旅游空间和社会动力以及旅游空间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来审视旅游空间实践活动,阐述了“旅游社会空间是旅游空间实践的产物”的观点,体现了旅游空间实践的社会性。

旅游“社会-空间”辩证分析范式反映了旅游社会空间各功能系统交织耦合起来的空间形态,静态上可以体现旅游空间实践的空间结构和空间样态,动态上可以体现旅游空间的重组与关系转换,有利于在认知和研究中区分关于旅游空间实践的“(物理-地理)感知的”“(社会-经济)技术规制的”和“(文化-心理)体验的旅游空间”之间的差别,对我国新时期旅游空间实践和生产正向作用的颂扬和反向作用的批判具有方***认识和指导作用。

3.2 深层指向:针对旅游空间实践资本空间化的批判

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旅游空间实践及文中谈及的典型案例地分析可知,旅游空间实践引发的空间生产受到了中国式的***治经济“推-拉”体制和资本循环中的“自利性”因素的制约[29]。在我国现行***治经济体制下,财***分税“推”下的“央地财***分权”迫使地方***府“更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晋升体制“拉”背景下分权化权威主义的存在形成官员晋升锦标赛,考核焦点是具有显性考核尺度的经济发展。土地***策具有的寻租优越性和资本增值性充当了“推-拉”体制下地方***府价值和行为更重视旅游经济产业数量增长的媒介。

结合实际,笔者认为资本循环中的“自利性”主要表现在资本循环中选择性转移和节奏性控制。资本在第一循环过程主要完成“社会经济空间的生产”,资本的“无止境积累性”最终出现“过度积累危机”。按照资本循环的内在规律,化解危机的二次循环将投向“建成领域”和三次循环的“社会领域”。结合前述分析和实践可知,无论在哪种类型和尺度的旅游空间实践中,首要任务是解决旅游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这其实属于旅游空间实践的生产性投资;随后集中在生产性和消费性投资领域,主要集中解决旅游者“旅游空间中的消费”(如旅游空间中的各种活动)和“空间的消费”(如现代旅游空间本身的视角消费、体验消费等)。按照资本循环规律,第三次循环将集中于旅游社会性领域,虽然列斐伏尔认为“资本生产的兴盛是由于在空间生产中无限扩展和自我突破”[30],但是由于存在“周期过长”和“投资有限”的问题,资本在此阶段有可能选择“推迟重新进入流通领域的时间”,即出现资本在整体循环链的节奏性控制现象。事实上,在旅游空间生产中导致诸多社会空间问题的出现便是资本在旅游域中的第三次循环放慢了速度或终止了循环。在旅游空间实践中,受我国***治经济“推-拉”体制和资本循环中“自利性”因素制约,旅游产品的交换价值而非使用价值成为主要甚至唯一的考量,旅游空间资本化的意识形态仅仅从旅游地人(尤其是原住民)的自然存在去理解人的发展,把此发展等同于自然生命的发展,其要害在于突出旅游地资本化对于人的自然生存的价值,而遮蔽或忽略了作为旅游地人的存在和社会关系实质的内涵发展。可以看出,正是“旅游开发中的经济导向”现象本质上服务于资本的积累,客观上导致了旅游权益惠民不足的问题。这可以较好地解释我国很多地方为什么在同一旅游地同时存在“景区绅士化”和“破旧化”的矛盾式微地理景观,也可以诠释不同主体间生产关系不断再生产的深层原因。给我们带来的认知启发是:对于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空间的实践,应该看到其实践的社会性及其带来的异化。扬弃旅游空间生产带来的异化现象需要警觉资本逻辑对旅游空间实践的另类牵引[31]。

3.3 愿景实现:凸显旅游空间实践新的发展伦理支撑

在空间生产理论体系中,列斐伏尔及其后续研究者均明确或暗示性地强调了空间的生产带来的非正义性可以使冲突者卷入某种“斗争”,这一认识暗含了反抗操控和扬弃异化的作用,对新时期我国社会建设具有相当大的警示性。旅游空间生产及其带来的空间异化促使我们产生了对旅游空间实践的正义性和新伦理进行探索。近年来,国家也提出关于“旅游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旅游可持续发展”“让大众享受到旅游开发带来的成果”等各类表述,落实上述精神的关键是在旅游空间实践中处理好***府、市场、社会以及社区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平衡关系。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旅游空间生产在本质上意味着空间由“被支配”到“被利用”的转变,是使用价值具有优先性的新型旅游空间实践方式,无论在何种类型或层次的旅游开发中,需要更多考虑旅游空间实践“为了谁”的本源问题,重视旅游空间生产的社会性,倡导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适度引导权力、资本对旅游空间实践的正当介入;尤其需要建立风险防范和保障体系,促进资本向第三次循环充分转移,协调“资本”与“人本”关系,明确旅游空间生产效能“以人为本”的需求面向,注重利益主体在旅游空间实践中的权利、机会和结果的平等性。未来旅游空间实践的***府主导模式、引进外资、壮大民营资本、利用外资等各种资本形式将会是越来越不可避免的行为,这为我们合理驾驭资本与创新旅游空间实践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利用资本促进旅游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有效防止权力、资本对旅游空间实践的另类牵引。从旅游发展的理念和终极目标来看,旅游空间生产需要以保障利益相关者的权能和合理分享旅游权益为核心(尤其是弱势利益相关者),促进旅游空间正义和空间生态文明,实现旅游利益共生,旅游空间共享。国家旅游愿景实现的终极目标就是要使不同主体能够相对自由平等地享有旅游公共空间权益,实现“让每个人梦想成真” “让好地方更精彩” “让落后地方有信心”“让目的地走向世界”[32]。

4 结论与讨论

(1)西方社会针对空间转向形成的“社会-空间”分析范式,能为化解我国包括旅游领域在内的各类社会主义空间实践出现的空间生产问题提供参考。“空间的生产”理论的主旨是将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辩证法翻转为历史辩证法的“空间化”,其核心内容宣扬“(社会)空间是(社会)产物”,强调空间社会性及其辩证法的重要性,这一认识可以激发我们对空间本体的深化理解。该理论立足于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和人道主义价值观,基于空间社会统一体的认识,已经形成了具有系统性、逻辑自洽的空间认识论、生产论、批判论、权利论的“社会-空间”分析范式。西方社会研究的空间化转向成果是我国进入空间生产集聚时代,重新认知、理解和解析空间的社会化结构以及社会的空间性关系形成过程需要借鉴的重要前沿理论。

(2)我国新时期旅游空间实践是基于***府主导模式下的市场化背景,并耦合于特定社会时空下的新型空间实践过程,具有鲜明的空间生产特征。我国现代旅游发展的30多年来,***治权力作为国家选择行为对旅游空间生产要素进行规制,资本完成推动旅游社会-经济空间的生产,阶层网络互构固化了旅游空间格局形态。我国旅游市场蓬勃发展完成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亚洲旅游大国进而向世界旅游大国的跨越,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空间的社会化现象和空间性危机诸多问题,甚至引发了旅游域中社会关系的生产、建构及新空间形式的涌现,这是我国新时期旅游空间实践活动出现的新的社会空间生产问题。

(3)未来我国旅游空间的理性实践需要融入西方社会空间转向理论成果,在空间认知的范式转换、资本化批判和新的发展伦理支撑方面进行筹划与审视。在研究向度上,我们不能脱离旅游“社会-空间”辩证分析的理论视域,这是范式转向的视角层面理据;在概念体系分类层面,可以将旅游空间的实践(物理-地理空间)、旅游空间的再现(社会-经济空间)和再现的旅游空间(文化-心理空间)作为旅游“社会-空间”辩证分析范式。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旅游空间实践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不仅是立场问题,还是社会主义旅游空间实践的伦理价值问题。作为一种批判理论,空间的生产理论可以作为指导人们更好地去从事实践的规范指南,面对未来,涉及旅游空间生产的多元主体,尤其是空间生产主导者、实践者、研究者可在旅游策划、规划、开发等方面增加“社会-空间”辩证思维,遵守旅游空间生产中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相匹配的原则,协调旅游空间实践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优化旅游空间生产关系和生产秩序,改变“见地不见人”的“增长主义模式”,实现旅游空间实践的经济、社会和空间权利协同发展。

(4)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空间的生产”及延伸理论主要是基于西方国家全球化资本主义空间扩展背景而提出,该理论内涵指向在空间批判视角和终极关怀上具有同马克思主义一样的一致性和传承性,但具体生产问题需要结合实情分析。本研究呼吁新时期我国旅游空间实践需要借鉴“空间的生产”及延伸理论,也是基于旅游空间资本化和资本空间化导致社会化问题和空间关系再生产现象而提出的。空间的生产理论在于揭示人类社会中的隐藏机制,该理论为新时期旅游地旅游空间实践研究范式转型提供了一个重要方向而不是唯一方向,是对传统的发展而不是摒弃。西方学者提出此理论有其特殊背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各类旅游空间实践有其特殊国情,权力、资本和社会阶层可以作为影响因素分析,但不能简单套用。从认识论的角度讲,“社会-空间”辩证法和分析方法是需要继承的精髓;从研究和实际操作角度讲,更多后续细化工作应注意与我国特殊国情相结合。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Guo Wen, Wang Li, Huang Zhenfang. Study on the production of tourism space and residents experience――A case study of Zhouzhuang Ancient Water Town in the south Yangtze River[J]. Tourism Tribune, 2012, 27(4): 28-38. [郭文, 王丽, 黄震方. 旅游空间生产及社区居民体验研究――江南水乡周庄古镇案例[J]. 旅游学刊, 2012, 27(4): 28-38.]

[2] Feng Lei. Understanding Space: Critique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Concept Space[M]. Beijing: Central Compilation & Translation Press, 2008: 1-3. [冯雷. 理解空间: 现代空间观念的批判与重构[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1-3.]

[3] Li Chunmin. Research on Marx's Theory of Social Space[M].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2: 3-7. [李春敏. 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理论研究[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3-7.]

[4] Wang Mina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production of space[J]. Foreign Theoretical Trends, 2006, (1): 46-52. [汪民安. 空间生产的***治经济学[J]. 国外理论动态, 2006, (1): 46-52.]

[5] Hu Daping. Production of space:The new growth theory of contemporar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N]. China Social Science News, 2009-09-01(4). [胡大平. 空间生产: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新的理论增长点[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09-01(4).]

[6] Zhuang Yougang. Logic, problems and trend of the western space production theory[J]. Marxism & Reality, 2012, (6): 116-122. [庄友刚. 西方空间生产理论的逻辑、问题与趋势[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 (6): 116-122.]

[7] He Xuesong. Space shift of social theory[J]. Society, 2006, 26(2): 34-46. [何雪松.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J]. 社会, 2006, 26(2): 34-46.]

[8] Lu Yang. Space theory and literary study[J]. Foreign Literature Study, 2004, (4): 31-37. [陆扬. 空间理论和文学研究[J]. 外国文学研究, 2004, (4): 31-37.]

[9] Wu Qiyan.The critic of the neoliberalism urban studies in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31(7): 769-773. [吴启焰.新自由主义城市空间重构的批判视角研究[J]. 地理科学, 2011, 31(7): 769-773.]

[10] Li Con. Tourism space produc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economy: Consumption patterns[J].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9, 6(1): 39-40. [李琮. ***治经济学视角下的旅游空间生产――消费模式[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6(1): 39-40.]

[11] Guo Wen. Production of Tourism Space: Theory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Ancient Town[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5: 44-74. [郭文. 旅游空间生产: 理论探索与古镇实践[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44-74.]

[12] Gui Rong, Lv Wanqing. Brief discussion on spatial production of ethnic cultural tourism[J]. Human Geography, 2013, 28(3): 154-160. [桂榕, 吕宛青. 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刍议[J]. 人文地理, 2013, 28(3): 154-160.]

[13] Lefebvre H.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 Oxford: Blackwell, 1991: 31-39.

[14] Castells M. The city and Grassroots[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3: 25-60.

[15] Harvey D. The Limits to Capital[M]. Oxford: Blackwell, 1982: 274-366.

[16] Harvey D. 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M]. London: Oxford Press, 2005: 1-39, 120-151.

[17] Smith N. Uneven Development: Nature, Capital and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 Oxford: Blackwell, 1984: 90.

[18] Brenner N, Theodore N. Cities and the geographies of actually existing neoliberalism[J]. Antipode, 2001, 3(34): 349-379.

[19] Wang Minan. Body, Space and Postmodernity[M]. Nanjing: Jiangsu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6: 104. [汪民安. 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104.]

[20] Soja E W. Postmodern Geographies: Reiterate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4: 56. [苏贾. 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56.]

[21] Soja E W. Thirdspace: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M]. Oxford(UK), Cambridge, Massachusetts(USA): Blackwell, 1996: 88-104.

[22] Qian Yu ying, Qian Zhenming. On the road to spatial justice: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the mechanism of Chinas urbanization[J].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2012, 28(2): 61-64. [钱玉英, 钱振明. 走向空间正义: 中国城镇化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机制[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2, 28(2): 61-64.]

[23] Wang Zhigang. People's livelihood: The value aim of space production on socialist city [J]. Socialism Studies, 2012, (1): 33-37. [王志刚. 民生幸福: 社会主义城市空间生产的价值旨归[J]. 社会主义研究, 2012, (1): 33-37.]

[24] Lefebvre. Space: 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M]. Wang Zhihong trans. Taipei: The plaintext, 1994:19-45. [列斐伏尔. 空间: 社会生产和使用价值[M]. 王志弘, 译. 台北: 明文书局, 1994: 19-45.]

[25] The State Council. Views 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N]. China Tourism News, 2010-01-04(1). [***. 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N]. 中国旅游报, 2010-01-04(1).]

[26] Dong Guanzhi, Zhang Yinling. A review of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discipline and tourism planning over the past 30 years in China[J]. Human Geography, 2010, 25(3): 1-4. [董观志, 张银铃. 中国旅游业、旅游学和旅游规划的30年述评[J]. 人文地理, 2010, 25(3): 1-4.]

[27] Marx K. Das Kapital (the 1st Volume)[M]. Guo Dali, Wang Yanan, trans. Shanghai: Shanghai Sanlian Bookstore, 2012: 1-3. [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M]. 郭大力, 王亚南, 译.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12: 1-3.]

[28] Shi Peihua. Research on the Comprehensive Function and National Strategy of Tourism[M]. Beijing: Chinese Tourism Publishing House, 2009: 1-4. [石培华. 旅游业综合功能与国家战略研究[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9: 1-4.]

[29] Guo Wen. Connotation, logical system and its reflections of production of space on Chinese new urbanization practice[J].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34(6): 33-39. [郭文. “空间的生产”内涵、逻辑体系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思考[J]. 经济地理, 2014, 34(6): 33-39.]

[30] Lefebvre H. The Survival of Capitalism[M]. London Allison and Busby, 1976: 70-71.

旅游社会学论文篇4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高潮,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WWw.133229.COm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 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 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 财贸经济,1998,(8).

[4] 陈忠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 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杨永慎. 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 白光润. 生态旅游[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旅游社会学论文篇5

背景:随着科学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在日常生活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重。旅游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业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行业。旅游活动要顺利进行,交通是影响旅游活动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没有交通的发展,旅游就无从谈起。便捷迅速的交通署旅游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充要条件。旅游过程一般以景点为节点,以交通路线为连接而形成闭合系统,其中包含了食、宿、行、游、够、娱等各种活动。从旅游业的发展里程来看,交通始终起着支配作用,是旅游业发展和产生的先决条件,同时,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不管旅游活动是以什么为目的,达到什么样的等级水平,若要完成这样的闭合系统运转,骄傲同是充分必要条件;换言之,就是既要有交通路线通达、交通工具运输,又要有交通路线,交通活动将素有旅游内容串联起来,设计出一个较优化的旅游计划。可以说,没有交通就没有旅游。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发明、应用、和普及,可以看成是交通发展的标志,所以研究交通、交通工具与旅游业的关系的非常必要的。各种不同交通方式的出现,也带来了旅游方式的转变。

研究意义:旅*业虽然兴起的时间不长,但是在这一课题的研究,国内国外都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例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经济学理论、旅游社会学、旅游中心地理论、旅游心理学等等众多理论成果和学科。虽然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众多成果,但是我认为,对这一课题的继续研究还是非常必要的。旅*业毕竟是一个兴起不久的行业,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业也必定会快速的发展变化。各种各样新的问题,新的情况都需要我们去继续研究,继续应对,所以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一课题仍旧没有过时,仍旧有其研究意义。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它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影响关系。从理论上讲,旅游业并不直接增加和创造社会财富,它只是通过旅游者的旅游消费使社会财富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进行再分配。如何让财富进行高效,合理的分配,交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高效的交通是合理高效分配的基础。旅游业是人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标志。旅游消费不属于人们的基本生活消费,它是社会经济实力、人们收入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以说,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的标志。同样一个地区的交通发展状况,也代表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使旅游日益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带薪假期的增加,旅游业将持续高速度发展,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据预测,未来10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府旅游消费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xx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达到8%;到20xx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作为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业,在我国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很多省区和重要城市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行业和重点行业来发展。如何处理发展机遇与其带来的交通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旅游交通的理论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旅游交通的概念(保继刚、楚义芳,1999;关宏志等,20xx;卞显红、王苏洁,20xx;吴刚等,20xx),普遍认为旅游交通是指游客所使用的交通基础设施、设备以及运输服务。孙有望、李云清(1999),指出交通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深刻地揭示交通在旅游中的作用和地位。另外,在旅游交通规划、旅游交通需求研究、旅游交通管理和***策效力分析研究等方面国内学者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国外旅游交通的研究状况主要集中在交通与旅游目的地发展关系研究、旅游佳通安全性研究、旅游交通的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面。

参考文献

Byung-WookWie,DexterJ.L.Choy,Trafficimpactanalysisoftourismdevelopment.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3.

I.B.F.Kormoss.FuturedevelopmentinNorth-WestEuropeantourism:Impactoftransporttrends.TourismManagement,1989.

PaulPeeters,EckhardSzimba,MarcoDuijnisveld,MajorenvironmentalimpactsofEuropeantouristtransport.JournalofTransportGeography,20xx.

崔利。旅游交通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杜学。旅游交通概论。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

来逢波。区域交通与旅游的关联性探析[J].交通企业管理,20xx(11)。

李伟。旅游学通论。科学出版社,20xx.

孙有望,李云清,论旅游交通与交通旅游。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9,(20)。

谭颖青。从罗定市旅游交通规划看区域旅游交通网络的规划原则。社会科学家,20xx.

汪正元。论我国旅游交通的几个特性及其发展方向。旅游学刊,1989(03)。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

本论文深入探讨交通与旅游业的关系,分析交通工具的发展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对交通的反作用。通过对比、类比、以及数据分析,交通与旅游业的发展展开研究。根据以上思路,我的研究方法如下:

1)仔细研读相关着作、作品,使自己对课题有一个透彻的认识。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将个人心得记录下来。

2)大量查阅国内外关于交通与旅游业发展的专业文献,总结他人的观点,并与自己的观点相比较,从而得到新的看法,并改进自己的观点。

3)借助互联网了解中外专家学者、各界人士、对于对于交通与旅游业的观点和看法,充实完善自己的观点。

4)和论文指导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寻求指导,为文章润色,力争出色。

3.预期成果形式。

4.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前期已开展工作。

重点:交通的发展对旅游业带来的积极意义,和应对消极影响应采取的策略难点:具体分析交通对旅游业都产生了那些影响,如何产生的。以开展工作:查阅相关资料,草列提纲。

5.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按周次填写)。

第七学期第7周:确定选题,与指导老师见面。

第七学期第8-9周:完成开题报告。

第七学期第10周-第八学期第9周:撰写毕业论文。

第七学期第14周:完成中期报告,参加中期检查;

第18周:完成一稿。第八学期第4周完成二稿。

旅游社会学论文篇6

参考文献的写作是体现作者对科学的严肃态度,参考文献也是有法律效益的,文中引用内容的要做上标注,在论文的末尾依次列出参考文献。关注学术参考网,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参考文献,下面是整理的生态旅游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鉴赏。

生态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1]吴章文.森林旅游区环境资源评价研究[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孟宪宇.森林资源与环境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卢云亭,王建***等.生态旅游学[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

[4]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经典案例[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

[5]文***.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生态风险及对策[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3.

[6]DavidA.Fennell.生态旅游[M].张凌云译.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11

生态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1]周笑源.生态旅游内涵再论,旅游学刊

[2]杨志平,潘文焰,赖玺婷.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法制与经济,

[3]步雪琳.禁建重污染项目治理酸雨污染开展生态监测张家界环境治理为旅游添后劲.中国环境报

[4]万绪才,朱应皋,丁敏.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

[5]张晓,郑玉歆.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

[7]王怀宇.生态旅游价值观的兴起与教育的使命---对教育价值观的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

生态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河池词条

[2]关于河池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措施,,更新时间:2012-9-16作者不详

[3]广西年鉴编委会,广西年鉴2004[M].南宁:广西年鉴社,2005。

[4]河池市生态旅游魅力,百度文库,更新于2011-11-29

[5]河池市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建议,河池论坛牛头马面于2011-9-8更新

[6]郝新娣,刘淑芹。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浅析--以定州黄家营葡萄酒庄为例[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6):58-62

[7]郭彩玲。陕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对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4):135-140

[8]陈学清。基于绿色营销观的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生态经济,2007,(6):97-99

[9]李锦宏,周蓓蓓。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以共生理论为视角[J].当代经济,2009,(11):54-55

[10]张金安,张吉立。大庆市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前景探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5):42-45

[11]张芝敏,陈颖。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析[J].农业经济,2012,(2):56-57

旅游社会学论文篇7

关键词:旅游文化;人文素养;教学

旅游作为一项文化型的经济事业和经济型的文化事业,它的生命是特色,特色的旅游才具有吸引力,才能减少旅游竞争中的可比性,才具有生命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人文素养的提高是旅游人才素质提高的根本。高职旅游文化课程作为一门人文色彩浓厚的社科类课程,在对高职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上具有一定的特质,对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旅游文化》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旅游文化》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历史学、地理学以及文学、艺术、风俗、宗教、考古等传统学科联系密切。我国有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宗教场所、古迹遗存、民族民俗等,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不仅能了解我国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旅游相关知识,还能建立起对中国传统文化宏观性的认识,能对各种旅游资源进行文化鉴赏。该课程的学习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文化修养和业务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如何通过《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素养”,即在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氛围滋养熏陶下而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学识才华等精神收获的总和。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在理论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旅游文化课程教学以“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协调发展”为宗旨,涵盖旅游资源环境、旅游生态环境等相关知识内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将科普环保、旅游形象、社会公德等观念渗透进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对资源、环境、道德等方面形成正确的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从课程的内容看,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就是学生感知美、认同美的过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片、视频、亲身游历等方式进行介绍,让学生接触各类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大家一起来进行讨论,学生通过感知美,升华到学会挖掘美,这无疑有助于增强学生审美的体验度,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也能通过他们的介绍让更多的游客领略到祖国河山的美。

(二)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要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在实践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非常重要。

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专门成立了由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社团――旅游协会,并且由旅游文化课程教师担任指导老师。这样整个旅游文化课程教学设计上,采用的就是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学生社团活动为辅”的方式。比如把课堂、社团和比赛三合为一,将课堂上无法充分展开但又承载着有利于学生素质养成的相关内容与校园文化大环境中的社团、赛事等载体相融合,通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活动将其素养能力激发、深化并提升出来。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协会策划设计“带你游武汉”、“旅游产品推介会”等多种活动,并在旅游文化课程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完成。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系统研究学习武汉及周边旅游资源,开展区域特色资源旅游项目策划,让学生参与到项目设计、组织、实施、推广的全过程中,既符合区域人才培育需求又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精髓;同时把素养教学、新生适应性教学、专业教学、社会实践等多项活动结合在一起,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旅游教学模式。

总之,旅游文化课程能充分体现人文素养培养的现代教育思想。利用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平台,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不仅是对高素质旅游人才的要求,也是现在旅游行业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

[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曾繁仁.现代美育理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4]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1.

旅游社会学论文篇8

[关键词]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展望

[中***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0)05-0073-03

综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活动在不同的理论指导下,会形成不同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对策,自然也会得到不同的发展结果。发展生态旅游在国际上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促进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被广泛地加以推广。[1]世界旅游组织(WTO)早在1997年12月就估计,生态旅游占整个旅游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20%。[2]。我国的生态旅游起步晚、增长快,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盲目开发、无序经营现象还非常普遍。高速膨胀的生态旅游市场、不断退化的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及复杂而多样化的影响因素等,都迫切需要我们尽快创新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并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体系。

一、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的生态旅游起步较晚,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框架,学科概念不清,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滞后。理论研究中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增长较快,但总体研究水平不高。我国的生态旅游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自1999年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从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所反应的情况来看,自1998年至2008年,以“篇名”含“生态旅游”在全部期刊中进行“精确”查找,共查询到3,248篇文献。11年间增长了12倍多,而同期“篇名”含“旅游”的文献数涨幅仅8倍,可见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研究的重视程度。(如表1所示)虽然我国的生态旅游学术研究开始有了一定规模,但总体上研究水平不高,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对生态旅游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尚显凌乱,缺乏比较系统性和统一严格的学术规范。有研究表明,国内学者提出的生态旅游概念有近100种,但至今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3] 我国对生态旅游概念的诸多不同提法,反映了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对生态旅游的理解。这一方面能够说明生态旅游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反应了理论界在生态旅游概念认识上的模糊性。

表1.1998年~2008年我国生态旅游研究文献总量表

第二,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尚比较零散,整体性质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不足。生态旅游研究具有很强的学科边缘性和交叉性特征。虽然不少人文、自然等学科,如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都开始涉猎生态旅游领域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大都从本学科的相关理论出发,主要是针对生态旅游的某个社会实践问题进行探讨,其系统性不够,更没有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也有不少理论研究成果落后于实际需要,常常缺乏可操作性。生态旅游学的研究一方面迫切需要更多的相关学科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引进;另一方面也十分需要对这些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整合,构建独特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理论体系。

第三,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仍以定性描述为主,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实验、实证研究较少,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差距很大。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的“生态旅游”文献研究为例[4],在所统计的1994年~2003年间的737篇文献中,定性描述用的最多,占76%;使用数理统计方法的文献数量次之,占18%;用数学方法构造模型的文献较少,占5%;运用“3S”技术采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的文章数量最少,仅占1%。生态旅游的研究要以生态学等学科为重要基础,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生态旅游研究的实验及实证分析也非常重要。国际上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已从概念探讨走向案例研究阶段,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从大量的实践中去总结、探索,才能丰富其理论。虽然我国的生态旅游案例研究也有了一定规模,增长较快,但这些研究缺乏时空上的连续性与整体性。现有的生态旅游研究往往只局限于单一时间或短时间的抽样分析,缺乏长时间的历史跟踪调查。研究空间地域比较分散,缺乏多区域的比较和检验,整体性把握不够,因此很难对生态旅游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趋势给出可信性结论。

二、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生态旅游领域的延伸和应用。与其它产业不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更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生态旅游的实践就将是盲目的、无序的。同时,生态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生态旅游学是一门集生态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各种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将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在生态旅游开发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际应用,为确保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的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就近些年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学科理论及其主要应用领域进行归纳总结(如表2所示),这些学科理论涉及生态、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等多个学科范畴,需要按照系统性、整体性要求对其进行必要的理论综合,以形成用于指导生态旅游实践,并具有本学科***特点的理论基础。

表2.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框架

三、生态旅游理论研究趋势

借鉴国际上对生态旅游问题研究的经验,同时考虑到国内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在生态旅游研究上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是:

1.生态旅游研究的理论创新

我国已有的生态旅游研究大多是借鉴相关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或根据国际上生态旅游研究的经验对国内具体生态旅游区所作的相关分析,总体上采取的是“拿来主义”策略。这种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做法在生态旅游发展初期是必要的,但在生态旅游发展一定阶段后,就迫切需要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有效的整合。根据对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研究的情况分析,生态旅游研究的理论创新需要着重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要严格界定生态旅游的学科对象和范畴,明确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和任务,防止对生态旅游理论的模糊化及泛化;二是要坚持对生态旅游的多视角,多学科交叉研究,加强对生态旅游环境的整体性保护与多功用价值实现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具有整体性质和独特学科特征的生态旅游理论体系;三是要继续借鉴国外生态旅游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成果,并针对我国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实际,通过消化吸收,实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的“本土化”,并不断提升我国生态旅游学科的研究水平。

2.推进对生态旅游评估标准及认证制度的研究

到目前,人们对生态旅游还存在许多片面的和模糊的认识。由于缺乏权威的生态旅游概念和有效的***府宏观规制,近些年社会上“伪生态旅游”招摇过市,大行其道。不少地区的生态旅游并不“生态”,从规划、开发、经营到管理,很大一部分沿用大众旅游的模式。因此,从理论上弄清生态旅游的评估标准,并通过认证制度对真正的生态旅游加以保护,使之与大众旅游相区别就显得非常必要。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除了必要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特色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各相关主体和要素的要求。[5] 生态旅游绝不是简单意义的以享受自然为目的的自然旅游,更不是传统意义的规模化的大众旅游。生态旅游具有同这些旅游形式截然不同的特定的尺度和产业发展模式,在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开发、社区参与、景区管理、环境保护和投资赢利方式上都应该有着不同的特点。

国际上,生态旅游标准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认证项目在数量上急剧增加,相关认证体系和生态标签多达上百个。[6] 认证所涵盖的范围从相对简单的旅游住宿的认证拓展到旅游行业的所有领域。这些标准的形成和推广对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在生态旅游的认证制度研究上才刚刚起步,有关生态旅游认证的组织、标准的形成、规范管理、与国际标准的协调、区域差异的处理等问题尚待深入研究。

3.提升生态旅游的实证研究水准

实证性研究方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双轮驱动”是搞好生态旅游研究的基本方向。在我国当前生态旅游的实证研究中,大多是对国内外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与开发实例的一般性介绍和经验总结,其研究水准亟待提高。借鉴国外研究经验,我国在生态旅游实证研究上需要加强的领域是:对有突出价值的典型的生态旅游区进行有针对性的,长期的实证分析;与国内外同类别生态旅游项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通过各因素的细微比较,找出真正的差距;以生态旅游环境的整体保护与综合利用为目标的区域范畴的生态旅游综合实证研究等等。

4.积极改进生态旅游的研究手段与研究方法

生态旅游研究成为当前热门研究领域之一,但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体系,缺乏深入研究的技术支撑。[7] 目前,将传统的生态学科研究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进行生态旅游区调查,对发掘的信息资料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积极开展各国生态旅游及相关领域的交流与比较研究,已成为生态旅游研究的大趋势。我国的生态旅游研究要改变单纯的文献分析、定性描述及简单化的实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注意应用计算机技术、3S技术(特别是RS和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并积极借鉴国际上在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上的新成果,同时注意将景观分析法、模式与模型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理化分析方法、生态实验方法等定量研究方法应用到有关研究领域,以提升生态旅游的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邵琪伟.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在全国生态旅游现场会

上的讲话[N].中国旅游报,2006-09-01(01).

[2]钟林生,赵士洞,向宝惠.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3.

[3]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胡卫华.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

刊,2007,22(1):67-71.

[4]全 华.生态旅游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宋 瑞. 关于建立我国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2004(1):56-61.

[6]杨彦锋,徐红罡.对我国生态旅游标准的理论探讨[J].旅游学刊,

旅游社会学论文篇9

[关键词]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分析;旅游研究;综述

[中***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7―0090―06

1 引言

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①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后,长期以来主要用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并基本停留在社会学范畴之内,这极大地限制了社会网络理论的拓展。社会网络不仅可以对一些社会现象加以理解和分析,而且对旅游学中的许多问题也同样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因为,旅游是由多维、复杂结构构成的一个系统,系统内各要素(网络节点)因各种联系(关系纽带)交织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因此,社会网络研究方法理应进入旅游研究者的视野,并成为分析旅游相关问题的重要工具。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社会网络理论在国外旅游研究中日益得到重视,甚至被有些学者视为是进行旅游研究的绝佳范式。虽然国外社会网络视角下的旅游研究尚不够成熟,但却已经成为较为活跃的热点研究领域②。本文将对当前国外旅游社会网络研究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述评,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2 社会网络理论(Soeial Network Theory,SNT)

2.1 社会网络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网络是西方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社会结构的方法和理论,也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20世纪30年代,它发轫于西方的社会学研究,以数学中的***形理论为基础,从“社会关系”、“社会结构”视角解析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基础的日趋成熟和一系列测量网络结构的数学分析方法的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SNT开始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经济学、管理学、***治学等社会科学中。20世纪90年代,一体化社会理论的出现,使得网络分析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在各个学科中的运用愈益普及,甚至在美国社会学和管理学界俱成为显学。

2.2 社会网络理论的核心要点

在***论中,“网”原指一系列的点及连接各点的线所构成的***形,引入社会学后,“点”引申为一系列人、事物或事件,网络则指这些人、事物或事件及其相互之间特定的联系方式,这些人、事物或事件又被称为节点。

社会网络理论核心观点是:社会行为者是嵌入于一个由非正式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之中,社会行为者的行为及行为结果受其所嵌入的社会网络的影响。因此,对于其行为与行为结果的研究需要放置于特定的社会网络之中。

社会网络既指行为者之间的关系结构,也是研究社会网络的方法。社会网络的这种双重角色为其在旅游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尽管理论界对这种新型研究范式的可靠性和解释力还存有一定的争论,相关的应用研究和案例分析却已经成为跨学科研究的焦点。

3 研究内容

旅游业是一个高度关联的行业,因此,任何旅游企业或旅游目的地都有一定的内外部社会关系与联结,都镶嵌或悬浮于由多种关系联结交织成的多重、复杂、交叉重叠的社会网络之中。其中,关系是因,联结是果。有关系就有联结,各种各样的关系与联结搭建起了旅游网络的基本架构。社会网络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其主要功能是描述和解释网络结构和行动者的关系连带。因此,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解和展现旅游运行中产生的一系列复杂关系应是恰如其分。然而,因旅游是一个年轻的学科,社会网络理论和分析方法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起步也较晚,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游客出游旅伴的选择研究。20世纪90年代,随着旅游研究的深入,社会网络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在旅游研究中开始得到关注,并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应用。进入21世纪后,旅游系统内各因素间日益复杂的互动交错,进一步推动了研究者从社会网络视角透视旅游现象,从而使得SNA成为了旅游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领域。

从社会网络在旅游领域的具体研究进展来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目的地结构分析、旅游***策网络、旅游企业成长、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等方面。

3.1 旅游目的地网络结构分析

旅游目的地是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旅游供应商和旅游组织构成的,所有的这些机构和组织围绕为游客服务这一纽带交织成了关系复杂的综合网络。

目的地网络的结构特点是研究者较为关注的问题。虽然利用数学工具,社会网络分析已经形成了较复杂的分析网络结构的方法,但在旅游目的地的研究中,学者们通常采用诸如网络结构***和密度、中心性、联系度等一般性工具探讨目的地网络的结构特点。2006年,石池(Shih)通过测量程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和结构洞等网络指标,调查了台湾南投16个自驾车旅游目的地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南投自驾车目的地网络存在结构漏洞,需要加强相关资源配置。2008年,司高特(scott)等对澳大利亚维多利亚4个不同类型目的地的网络结构和网络凝聚力进行了调研,指出工业化程度越高、规模越大的目的地凝聚力越强。同年,巴特(Bhat)等对新西兰目的地营销网络的密度、嵌入性和中心性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行为者在网络中所处位置不同对营销影响不同,对合作营销的理解也有差别。帕沃维奇(Pavlovich)研究发现密度越大的目的地凝聚力越强。

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提出的弱联结优势假设认为,由于通过强联结获得的信息往往重复性很高,而弱联结分布范围广泛,它比强联结更能充当跨越其社会界限去获得信息和其他资源的桥梁,所以弱联结在网络中更有价值。但是,旅游目的地背景下的经验研究没有完全支持格兰诺维特的理论。帕沃维奇(Palvovich)基于对新西兰旅游目的地维托莫(Waitomo)1887―2000年期间社会网络强联系(Strong Ties)和弱联系(Weak Ties)变化的文献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弱联系固然可以传递多种资源,增加新价值,但强联系可强化目的地凝聚力,促进目的地实现集团化发展。因此,目的地只有做到强、弱联系均衡发展才可保持竞争优势。

可见,网络分析法对目的地的认识,同时捕捉到了目的地内的各旅游企业、目的地整体和目的地的企业的关系结构,突破了行为与结构割裂的局限性,是分析旅游目的地的新范式和有效工具。虽然目前社会网络在对旅游目的地网络结构分析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于目的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演化等问题涉及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2 旅游***策网络(tourism policy networks) 定了基础。赛克森纳(Saxena)通过深度访谈对英国皮克德国家公园(Peak District Park)4个目的地之间的正式和非正式交流网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地内不同行为者之间的关系状况是它们进行合作和学习的重要资本。因此,他呼吁目的地管理者要注重对社会资本的培育。

从上述研究进展来看,目前社会网络范式下的目的地知识管理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一些重大问题如知识网络的结构与特征、如何利用社会网络改进知识管理等重要问题尚未破题。以网络视角透视目的地知识管理在未来旅游研究中将可能是一个内涵丰富且有探讨价值的研究领域。

此外,旅游营销网络和旅游企业社会资本等也开始逐渐进入旅游研究者的视野。

4 研究方法

传统旅游研究主要聚焦于研究对象的属性研究,社会网络范式下的旅游研究则着眼于研究对象的关系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与传统研究相比体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已有研究中既有定性研究也有定量研究,但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在这些文献中,定性数据的收集主要通过观察法、文献研究法、电话访谈法或面谈获得,而定量数据主要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总体而言,多数文献收集的属性数据仍用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和软件进行分析,而关系数据则转化为发生矩阵后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进行分析。

其次,社会网络边界的确定主要有两种方法:声望法(reputation approach)和职位法(position approach)。多数情况下,旅游网络样本是由不同身份的利益相关者构成的,较难通过职位法确定,因此,旅游研究中学者们更倾向于通过定性文献研究或通过声望法确定网络边界。通过声望法确定边界时,旅游研究者进行了一定的变通,大多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确定一小部分网络中的关键行为者,然后再请这些关键行为者推荐其他网络成员,直至加入样本中的成员数量迅速减少为止。类似于滚雪球抽样方法。

再次,在研究层面上,多数研究是零散的案例研究,对社会网络在旅游研究中的全面总结和理论提升甚少。在笔者查阅到的40余篇文献中,案例研究占到了90%。

最后,在研究对象范畴上,以整体网络为主,自我中心网络为辅。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社会网络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为研究者分析旅游决策、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企业成长和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等旅游学问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范式,推动了旅游研究向纵深的发展。但是,因为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引入旅游研究时间较短,再加之社会网络理论自身也不尽完善,因此,研究中难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5.1 研究不足

首先,社会网本身不管是关系连带还是网络结构都已有许多方法加以测量,但已有研究中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研究的定量分析方法,使定性研究成为主流,定量研究稀少,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说服力;其次,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一种结构分析,因此,已有研究更多的是对研究对象网络结构的回顾性描述和解释,而忽略了对网络的动态构建与演进研究;再次,不仅旅游系统本身是一张复杂的大网,而且旅游系统与外部系统相互联系,交错形成了众多异质网。但是,目前研究却较多关注了旅游内部网的研究,忽略了旅游系统与外部系统形成的异质网。最后,完善的社会网理论中的大型理论、中层理论与因果模型环环相扣,但目前社会网络范式下的旅游研究更多的是借用社会网络的大型理论进行案例研究,理论归纳和社会网络在旅游研究中的适用性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关注。

5.2 研究展望

基于上述对相关研究的梳理及对社会网络研究动态的了解,今后社会网络范式下的旅游研究将有可能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旅游社会学论文篇10

关键词:代际理论 “80后” “90后” 旅游行为

中***分类号:F5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200-02

一、引言

“80后”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第一代,他们成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环境中,追求个性、享受生活是他们与父辈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如今大部分“80后”都已经从校园走向了工作岗位,有了***的经济来源,对于金钱的可支配程度较大,愿意且能够购买自身所需求的各种产品。“80后”已经成为旅游消费市场的主力①。与此同时,“90后”也悄然长大,2008年,第一批“90后”跨入大学校园,这是“90后”首次以一个群体的概念出现在社会视野中,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等时代大背景使得“90后”一代可能有着许多与“80后”一代不同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特征,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求新求变,乐于探索与冒险,相对于80后有更多的时间、更丰富的资源、更充足的信息来了解想要的产品,但由于当前大多“90后”还是学生,且所需资金大多由父母支出,消费水平不高②,故在消费行为方面有着诸多的局限性。以上两代的差别正体现了本文即将阐述的代际理论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代际理论作为专门阐述“代”及“代际冲突”的形成机理和表现方式的一种理论学说,主要研究代际公平和代际冲突③④⑤⑥,在解释近代社会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代沟”方面具有普遍适用性。代际理论是从技术***、社会急剧变迁给不同辈份的人群可能带来不同的感受、认识和选择方面的可能性进行分类研究。尽管有其自身理论局限性,但它的针对性却是很强的。社会思潮往往是特定的时代趋向在思想上的集中反映,运用代际理论不仅能够分析不同年代青年思想上存在的差异――“思想代沟”,而且还能找到产生这种“思想代沟”的社会的或文化方面的根源。从而描述和研究不同代的人之间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和冲突。

目前,国内外学者也对旅游者消费行为进行分析,但他们侧重于研究青少年、大学生等某一群体的旅游消费行为⑦⑧,还没有利用代际理论研究“80后”和“90后”的消费行为差异。关于“80后”和“90后”具体消费行为差异,尤其是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差异目前文献中还没有涉及,“80后”已经进入社会,成为社会的新生力量,“90后”即将进入社会,研究“80后”和“90后”的旅游行为特点及其差异,可以了解“80后”和“90后”不同的旅游需求,从而为满足他们的需要制定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无论是对于旅游目的地还是旅游产品经营者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苏州、南京的“80后”和“90后”,其中“90后”主要为学生。调查内容包括“80后”和“90后”的旅游动机、旅游信息来源、出游频率、出游方式、家庭人均收入、旅游内容、旅游消费情况等等。

本次调查的采取的是问卷调查法,于2011年7―9月间在以上地区共有目的性地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475份,回收率是85%,其中有效问卷是418份,“80后”调查问卷有167份,“90后”调查问卷有251份,问卷有效率为88%。

三、“80后”、“90后”旅游行为差异分析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在代际理论的基础上阐述“80后”和“90后”的旅游行为差异。

1.旅游目的。在调查中,根据现实情况,将旅游目的共分成了7个类型,分别是:休闲度假、观光游览、商务会议、宗教朝拜、探亲、修学交流及其它。从***1中的调查数据可见,“80后”与“90后”的旅游主要目的是休闲度假和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中,“80后”与“90后”所占比例分别为40.93%、45.80%;观光游览则分别为42.49%和43.48%。两代在这两个选项上所占的比例十分相近。而在商务会议及宗教朝拜中“80后”占的比例和“90后”几乎为零的概率,可以明显分化出这两个时代人的主要特征。“90后”到目前为止,整体上并没有担负较多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且假期相对较多,生活状态还是比较轻松的,故在休闲度假、观光游览、探亲及修学交流方面比例较高,但与“80后”相比,差距并不是很明显。所以两代在旅游目的基本一致。

2.旅游资源选择。在旅游资源方面,表1显示他们最喜爱的旅游资源是自然风光类,“80后”、“90后”所占比例分别为39.42%与41.10%;其次是度假休闲类的,分别为30.29%与25.48%。在历史人文类上,两代所占比重近乎相同,分别为16.35%和16.71%;在主题公园类的旅游内容上“90后”所占比例相对较高,但两代差距并不是很大,这也从一方面反映了两代有着许多的共通性。

3.旅游时间选择及旅游频率。“80后”、“90后”在旅游时间的选择上,两代基本一致。调查设置了旅行的时间段(双休日、端午、五一、清明、元旦、中秋、不限)选择,调查中,在端午、五一、清明这样的短期假期中“90后”出游比重略大于“80后”,主要是“90后”占有大量的学生群体⑧,不会像“80后”的工作群体有着这些假期的不确定性。而两代在旅游时间段上最大的一致性就是“不限”时间的旅行,在旅行时间段的不限选项中“80后”“90后”所占比重分别为41.51%和33.33%,从这点可以鲜明地体现出现在青年一代的自由主义精神,注重享受生活、享受当下,向往洒脱、随性的旅行方式。

表2表明,“80后”“90后”每年旅游的次数基本集中在0~2次上,每年超过4次的出游对两代来说都是很少的现象。从调查得知,“80后”出游频率略高于“90后”的出游频率。

4.出游方式。在出游方式的选择上,“80后”、“90后”都更愿意与朋友结伴出行;其次,“80后”更倾向参团旅游和自驾旅游,而“90后”更倾向自助旅游、家庭出游和参团旅游。

5.住宿设施选择。表4显示,“80后”、“90后”对旅游住宿条件的主要选择都是经济型酒店、旅馆,在经济型酒店选项上“90后”所占的比例反映了“90后”生活条件优越及其较大的消费欲望和能力,且再次反映了这代人的消费随意性,更注重自我享受。一般商务型酒店的选择,“80后”所占比重则明显多于“90后”。

6.影响旅游选择的因素。表5显示,对“80后”、“90后”来说,影响旅游选择的最大的因素是个人偏好,特别是“90后”,这一代的***自主意识较之前者更强,有着更多的自己的想法并会大胆地付诸行动。其次影响较大的则是旅游价格,这一因素对“90后”影响更大,毕竟多数“90后”在金钱方面还是靠家里支持。最后才是朋友介绍、旅行目的地媒体宣传等等。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调查数据对“80后”、“90后”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80后”、“90后”在旅游目的主要都为休闲度假与观光游览,不过在商务会议和宗教朝拜上,“80后”所占比例远大于“90”后,两代人选择旅游资源主要是度假休闲类和自然风光类;在旅游时间上,两代的旅游时间一致性较高,基本分布于双休日、五一等一些法定小假日;在旅游住宿上,两代主要选择的为经济型酒店、旅馆,但是在商务酒店的选择上,“80后”明显高于“90后”。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旅游产品开发。“80后”偏爱于休闲度假、观光游览,旅游目的地可以多开发一些历史悠久,民俗风情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景点;旅行社也可以专门为“80后”设计一些商务人士的精品路线,在“80后”的旅游目的中,商务会议占到了一定比重,并且在对住宿条件的要求中,对商务酒店的选择也基本为“80后”。对“90后”则可以多设置些主题公园类的旅游项目,特别是新鲜刺激的项目,像目前的中华恐龙园、欢乐谷、方特等主题公园很受“90”后欢迎。可以结合一些益智类游乐设施,培养“90后”***自主能力、学习能力,这样会更加得到其父母的认可,对旅游目的地和旅行社都有着很大的发展动力。

2.旅游产品定价策略。大多“90后”旅游消费都由父母赞助,所以对出游有着诸多限制。建议旅游目的地及旅行社能够给广大的“90后”学生群体固定的学生优惠价,可以有:个人优惠、团体优惠、寒暑假优惠、季节优惠等等。给“90后”足够的吸引力,让他们能够利用充足的假期花较少的钱得到愉快的旅游,此“薄利多销”的策略对旅游地与旅行社来说会逐步得到可观的利益。

3.旅游产品营销。在当前的信息时代,电脑、手机早已成为“80后”与“90后”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尤其是“90后”。旅游目的地与旅行社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巨大的平台,在当前异常火热的“微博”、“QQ”、“人人网”等网络平台上,都隐藏着巨大的商机。旅游目的地与旅行社要抓住这个好机会,在网络上通过各种形式推广各种旅游产品,并借此树立良好的网络口碑,利用网络的广大人脉进行有效宣传。同时旅行社也不可忽略当前部分“90后”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这重要的一点,有针对性地推出“家庭游”计划,使消费目标群扩展到其父母,无论对旅游目的地还是旅行社来说,都是很大的销售商机。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S***790022),江苏省教育厅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苏教高2011(10)号)资助。]

注释:

①陈春.“80后”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8

②杜继淑,郑惠.“90后”大学生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4-37

③傅剑清.论代际公平理论对环境法发展的影响[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33-36

④王跃生.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理论分析[J].人口研究,2008(4):13-21

⑤蒋国保.论代际正义的理论基础[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5):60-63

⑥朱小静.代际公平的理论依据及其法律化之途径[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4):49-51

⑦刘嘉纬,蒙睿.中日大学生旅游行为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06(7):79-82

⑧杨瑞,白凯.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以西安市大学生为例[J].人文地理,2008(5):104-107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旅游社会学论文10篇

学习

论法律与道德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论法律与道德论文10篇,内容包括论法律与道德论文,法律和道德的关系论文。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关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一个值得人们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早在古代奴隶制的希腊,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等人就

学习

社会学学术论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学学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社会学学术论文选题方向,社会学基础小论文1000字。有人认为这种凸显观念而弱化审美的当代艺术不过是一场哗众取宠、虚张声势的符号游戏,它利用哲学化的观念外衣掩盖了其粗制滥造、胡乱剽窃的本质

学习

社会学研究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学研究论文10篇,内容包括社会学研究方法毕业论文,社会学论文及简介。“性与情”的关系。郭店楚简中的“性与天道”思想重视“情”,《上博简(一)》将《性自命出》改名为《性情论》。对“情”以及对“乐”之作用的重视,反映了

学习

经济学博士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46)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学博士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清华经济学博士毕业论文答辩难吗,经济学博士论文怎么写。本科阶段理论经济学主要专业是经济学,还可以加上经济学基地班,其他的则很少。应用经济学则包括大量的专业:金融学、保险学、统计学、金

学习

发展社会学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发展社会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社会学论文范文精选篇,发展社会学论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得我国这几年***治、经济发展有了很多明显新气象,2004年农民增收、粮食增产便是很好的例证。另外在加强社会保障、支持教育、科技、

学习

农业社会学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农业社会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农业社会经济类论文选题方向,特色农业发展的社会学硕士论文。1、新形势出现的主客观原因客观上,***结束后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实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需要从农史研究中获取借鉴,这

学习

音乐社会学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音乐社会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音乐社会学论文,音乐与社会的联系论文参考文献。新中国建立之后,随着各项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山东社会在物质基础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变换也彰显在《沂蒙山小调》的变化中。就歌曲本身而言,在歌词方面

学习

经济学专业导论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学专业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学专业导论论文2000字,对经济学的认识论文范文。2.专业性原则经济学本科毕业论文作为学位论文,选题理所当然应与学生所学专业和所要申请的学位挂钩。同时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四年所学专业知

学习

社会学概论论文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学概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社会学概论课程论文3000字,社会学概论论文题目大全。2.IE的目标是提高运作效率。尽管现代生产运营系统越来越强调对市场应变能力(效力)的研究,但提高效率仍然是经济活动基础性的永恒主题,IE正是在关

学习

教育论文免费论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论文免费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论文10篇,教育论文参考文献100篇。(三)免费师范生心理压力较大享受免费师范生***策的大学生和其他类大学生相比,其入学受教育的内容、形式、理念都有很大区别,尤其是目标定位、职业生涯规划都

学习

城市社会学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城市社会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城市社会学十篇论文相关总结,城市社会学的课程论文怎么写。3.城市化、公共***策与城市认同——市民创造城市:城市社会学与公共***策制定的探索4.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的***治经济学分析——西方城市

学习

艺术社会学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艺术社会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艺术的社会功能论文参考文献,社会艺术创作论文。有人认为这种凸显观念而弱化审美的当代艺术不过是一场哗众取宠、虚张声势的符号游戏,它利用哲学化的观念外衣掩盖了其粗制滥造、胡乱剽窃的本质;

学习

社会学与生活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学与生活论文10篇,内容包括社会学与生活论文,社会学与大学生活论文标题。1.3访谈法依据论文的研究内容,拟定访谈大纲,对农村大学生、基层领导干部及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村民等进行访谈,为本研究的顺利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依

学习

西方社会学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西方社会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西方社会学论文,西方社会学思想史论文题目。一、“无责任即无权利“——对受益者的工作要求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救助体系改革的明显趋势是对获社会救助的人们增加工作要求。在英美产生巨

学习

论法律与道德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论法律与道德论文10篇,内容包括论法律与道德论文,法律和道德的关系论文。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关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一个值得人们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早在古代奴隶制的希腊,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等人就

学习

社会学学术论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学学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社会学学术论文选题方向,社会学基础小论文1000字。有人认为这种凸显观念而弱化审美的当代艺术不过是一场哗众取宠、虚张声势的符号游戏,它利用哲学化的观念外衣掩盖了其粗制滥造、胡乱剽窃的本质

学习

社会学研究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学研究论文10篇,内容包括社会学研究方法毕业论文,社会学论文及简介。“性与情”的关系。郭店楚简中的“性与天道”思想重视“情”,《上博简(一)》将《性自命出》改名为《性情论》。对“情”以及对“乐”之作用的重视,反映了

学习

经济学博士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46)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学博士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清华经济学博士毕业论文答辩难吗,经济学博士论文怎么写。本科阶段理论经济学主要专业是经济学,还可以加上经济学基地班,其他的则很少。应用经济学则包括大量的专业:金融学、保险学、统计学、金

学习

发展社会学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发展社会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社会学论文范文精选篇,发展社会学论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得我国这几年***治、经济发展有了很多明显新气象,2004年农民增收、粮食增产便是很好的例证。另外在加强社会保障、支持教育、科技、

学习

农业社会学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农业社会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农业社会经济类论文选题方向,特色农业发展的社会学硕士论文。1、新形势出现的主客观原因客观上,***结束后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实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需要从农史研究中获取借鉴,这

学习

音乐社会学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音乐社会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音乐社会学论文,音乐与社会的联系论文参考文献。新中国建立之后,随着各项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山东社会在物质基础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变换也彰显在《沂蒙山小调》的变化中。就歌曲本身而言,在歌词方面

学习

中国社会保障论文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社会保障论文10篇,内容包括社会保障论文1200字,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