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保障论文篇1
“中国经济论文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发展趋势”怎么写呢,请看求学网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中国经济论文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发展趋势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发展趋势”,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中国社会保障论文篇2
关键词: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历史分析
中***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6.008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国际残障分类(ICF),残障者是指身心功能紊乱和社会意外造成的损伤后果的社会人,而残疾人是指因先天和后天身体机能受损,而造成无法正常生活的病人。在2001年世界卫生大会上,我国和其他190个成员国共同签署了协议,同意采用ICF的划分标准。“残障者”和“残疾人”概念内涵与外延有重叠的地方,但是也有区别。“残障者”这个概念体现了在当代社会思潮中“正常化”理论的应用语境。“残疾人”是医疗模式下的概念,而“残障者”是社会模式下的概念[1]。“残障者”这个概念体现了国际组织与社会思潮的新趋势,论文将运用“残障者”这个概念去分析该群体的社会保障理论历史发展轨迹。
理论是指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理论除了是一种认知的总结和归纳,更重要的是在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由思想萌芽、理念、理论模式及其行动原则等部分构成。探索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不仅在于要弄清针对残障者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系统的认识,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个认识过程,了解它在指导残障社会保障制度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因此了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对于掌握其内在规律及其在实践过程中地位与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实践价值。
一、文献回顾
在国内有限的论及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专著中,大多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展开论述。例如余向东从残障者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角度,论及相关理论。在其论述中,他阐明了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基础有人道主义理论、公平正义理论、人权保障理论以及现代残疾人观等。同时在论及残疾人社会保障基本理论模式中,论述了先天宿命理论模式、个体残损理论模式以及社会缺位模式等[2]。马洪路从残障者社会工作的角度,论及了残障者社会保障相关理论。他把残障者相关理论分为四块:残障的发生理论、残障的预防理论、残障的社会参与理论以及残障的扶助理论等[3]。李迎升、厉才茂从社会保障角度论及残疾人社会保障理论,其论述主要围绕着残障者医疗模式理论与残障者社会模式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对比展开[4]。
在国内论及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学术论文中,大多从特定时期和特定的区域去展开论述。例如梅运斌、王国英在分析现代欧洲残疾观的演变过程中,重点论述了残障者医疗模式理论与残障者社会模式理论的发展演化过程,其划分时间的节点为1981年[1]。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残障者理论是由个体残疾理论向社会参与理论过渡,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残障者社会模式理论则更强调正常化理论与社会融合理论。李莉、邓猛在对近现代西方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的价值理念分析中,分析了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由社会公平理论、公民权理论到残障者社会模式理论的过渡过程[5]。
另外也有不少学术论文将焦点集中在残疾观念对比和发展上。冬雪分析了残疾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由“残废人”到收养、救济,再到“平等·参与·共享”的阶段[6]。奚从清在对新、旧两种不同的残疾观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新残疾观的基本内容、形成条件等问题[7]。郑雄飞分析了残疾观的演进过程——先天宿命论到个体残损论再到社会缺位论[8]。
在国外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学术文献中,学者们更多的是从一个较大的理论模块中去展开论述。Michael Oliver、Bob Sapey从残障者社会工作角度,论述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中个体型残疾理论与社会型残疾理论中,假设与理论内容的区别[9]。Raymond Lang以及Daniel Mont从社会公平理论出发,论述在工作和教育上应给予残障者更多的机会[10]。Richard K.scotch与Reiko Hayashi论述了人权运动对残障者福利事业发展的作用[11]。Paula D.Kohler与David H Dean论述了公民权理论在残障者社会保障领域的影响等[12]。
既往的研究,开拓了残障者社会保障领域的理论研究,但较缺乏对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同时也缺乏系统与历史的梳理。因此为发展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亟须对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历史发展轨迹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各个历史时期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具体内容与特征
探究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历史轨迹,首先要明确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各历史分期节点。根据一般的历史分期的划分,一般把历史发展过程分为古代、现代与当代。结合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相关文献,论文把在工业***之前的理论称为古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工业***之后到20世纪70年代的理论称为现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以及把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称为当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由于现代和当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基本在西方,因此在论述现代和当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中,论文只论及西方国家的相关理论。
(一)古代国内外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发展状况
1.古代国外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
由于西方中世纪的时间跨度较长,宗教对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种观点上:残障者宗教论与残障者慈善观。
宗教历史上,残疾被视作上帝的一种惩罚,残障者通常被视为罪恶、巫师等的化身。残障者往往会被驱赶,甚至被流放。宗教组织本着其教义与除罪的责任,往往会收容一部分残障者,对他们进行各种宗教礼仪和活动,对他们进行除罪。残障者宗教论认定残障者是罪恶的化身,但是从社会保障的角度讲,宗教通过教廷以及修道院给了残障者栖身之所,并给予他们一些物质生活条件。
与残障者宗教论对应的是残障者的慈善观。在基督教教义中就有规定,每个家庭要拿出十分之一的收入去救济穷人和残障者。但是在宗教的慈善观里面,残障者通常被视为悲剧和病态的个体。那些被救济和施舍的残障者,往往被看成是社会的寄身虫和无能者。在施舍的过程中,是建立在不平等关系的基础上,被施舍者往往要受到施舍者的歧视。
在中世纪后期,随着医学的逐步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残障者是由于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造成的。受当时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残障者往往被视为社会劣势群体。当时社会出于整体安全需要,给予了他们必要的关心和爱护。在这个基础上逐渐衍生出残障者的个体医疗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残障者被认为是病人,是与正常人相对立的“非正常人”。残障者的个人医疗模式对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古代中国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
古代中国残障者社会保障思想,是以国家为中心展开的,这点有别于西方的以宗教组织而肇始。中国古代统治阶层为维护自身统治安全,力推“民本”思想。“性善论”的孔子和“性恶论”孟子、荀子都力推该主张。
孔子提出的社会救助思想,是以其仁爱思想为基础,他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3]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得民心者得天下。他的民本思想同时也体现着中国古代对社会弱者的关注。荀子对孔、孟的与社会救助相关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荀子明确指出:“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矣。庶人安***,然后君子安位……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爱民矣。”[14]
在中国古代,***府层面,本着“仁***”思想对残障者展开救助,集中体现在“鳏寡孤独皆有所养”的社会治理思想之中。在中国古代***府普遍设立“问疾”类部门,这个部门主要负责聋哑、盲人等残疾人的国家收养,对他们进行***与生活照顾。同时基于家族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宗族系统承担了少量的残疾人生活照顾责任。在中国古代对残疾人社会救助系统中,***府和宗族系统的分工有着明确的划分。在《唐令拾遗》中就有明确记载:“诸鳏寡孤独贫穷老疾不能自存者,令近亲收养,若无近亲,付乡里安恤。”[15]
国内外古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基本都是将残障者视为非正常人,对病态的人加以社会扶助。在社会扶助主体上,西方主要是宗教组织,而中国是国家为主体的,这也从历史根源上造成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残障者社会保障发展路径。另外从严格意义上讲,国内外古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念,只能称之为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思想萌芽,它们还不是一种系统化的认识。
(二)现代国外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发展状况
工业***后,西方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变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各种社会发展问题不断突显。由于工业化大机器生产造成残疾人数目的激增,各个国家和主要国际组织对残障者等弱势群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从此,对残障者的保障措施和救助方式走上了正规化的轨道,并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残障者社会保障体系也是在这个时期才真正得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现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极其丰富,其内容主要是论述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中的社会公平论、公民权论和人权论等。
1.基于社会公平论的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
“公平”指公正、平等地对待人。到了近现代,西方对社会公平最具有典型解释意义的是罗尔斯的《正义论》,他认为,道德层面的社会公平,就是每个社会成员所追求和拥有的社会公平;制度层面的社会公平,就是某一个制度必须保证社会公平,这是社会公平的两种含义。只有保障这样的社会公平,社会制度才能维持下去[16]。在近现代西方国家的福利思想体系里,社会公平的含义逐渐发展到既包括***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公平,也包括权利、机会、规则、过程和分配的公平。
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利益群体,残障者与一般社会成员和其他社会群体相比,有着特殊的社会需求和生活方式。虽然如此,但残障者在人格上,在***治权利上,生存发展权利上与其他社会主体是平等的,毫无尊卑贵贱之分。《国际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宗旨是“促进、保护和确保所有残疾人充分和平等地享有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旨在说明残疾人是人,基于公平,社会就应该予以公平对待。
2.基于公民权的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
公民权理论使残障者与其他社会主体一样,取得了平等的社会地位权利,获得与其他群体一致的民事权、***治权以及社会权,尤其是社会福利权。T.H.马歇尔被视为在公民权理论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家。1950年,马歇尔指出一种与共同体的完全成员身份相联系的基本人类平等, 而这种平等意味着每个公民都应享受到文明体面的生活。他把公民权利分为三种类型:民事权、***治权、社会权。其中社会权,即包括公民享有国家提供的经济保障、教育、基本的生活和文明条件等权利[17]。
这一理论成为现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残障者社会福利权提升到基本社会需求,使残障者社会保障权脱离了传统的宗教残障观与慈善观,由被动的怜悯变成主动的社会诉求。在公民权理念下,人们把享有社会福利保障当作自己的应有权利,对残疾人的保障和救助不必再借助于宗教的同情与怜悯。残障者拥有了***治上和道德上的平等地位,在消除残疾人的社会歧视方面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3.基于人权观的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
人权理论是不断动态发展的,人权理论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从个人自由的权利,从***治权利发展到了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权利。
在人权理论下,残疾人是也是人,拥有与健全人完全相同的“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正是在这样的人权观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强调残障者作为社会主体平等、自由的一部分,他们享有基本的与生俱来的权利,以及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在这一理论推动下,在世界范围内相继推出了《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以及《残疾人权利公约》等一系列维护残疾人权利的纲领性文件。
综观现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是在现代三大社会思潮下,逐步建立起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理念,并在理念基础上,展开了制度与相关法律的建设。现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最突出的特质是平等化,强调残障者与其他社会群体,都是平等的。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残障者和其他群体的是不同的,是异质性,这是古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中非正常化的一种历史延续。
(三)当代国内外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后,英国学者迈克尔·奥利弗提出了“社会型残疾”概念,认为身体障碍是一种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并非完全是个人悲剧和特殊群体的状态。社会型残障理论模式是对既往个体医疗模式的一个重大转变,由关注于加在某些人身体上的限制,转变为关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加于某些群体和某些个人的限制[1]。在残障者社会模式的推动下,残疾人社会保障理论模式逐渐发展出残障者正常化,残障者社会支持网络,残障者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理论。
1.残障者社会正常化理论。
正常化理论强调残障群体作为社会中无差异的群体,同时强调应保证残障者的生活条件尽可能接近“正常”的生活条件。正常化理论指出残障者应获得一种尽量接近正常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的日常生活模式及条件尽量与社会中大多数人一样,而不是有意地将他们区隔开来,让残障者具有生活的尊严和普遍的价值共享。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就体现了正常化理论观点,在分类中强化了正常化理论的广泛性与平等性两个观点。该分类可以适用于所有处于不同健康状态的人群,不同于以往把残障者作为一个单独群体加以界定和分类。另外不同健康群体(包含残障者)均无参与和活动的限制。
在正常化理论指引下,各国都开展了具体实践。以丹麦、挪威为代表的北欧国家开始实施对残疾儿童进行“正常化”教育***策。美国社区居所和区域中心对智障人士进行了社会安置和服务。
2.残障者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残障者社会支持网络是基于社会网理论逐渐发展起来,针对残障者开展社会服务的一个行动理论。社会支持网络通常是一种非正式的支持网络,由家庭、互助小组、服务中心、民间非营利组织、社区等群体和组织组成,拓宽了残障者社会服务渠道,增强了针对残障者的社会服务功能。
根据残疾人的自身残障程度和身心需求,社会支持的目标是为解决低层次的生理功能康复,表达及应对的能力,自理日常生活及帮助少许家务等方面内容,同时也为达到帮助残障者树立自主、自尊意识和发掘个体潜能, 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等方面的问题。
残障者社会支持网络的行动策略包括个人网络策略、自愿连接策略、互助策略、邻里援助网络策略以及社区授权网络策略等等。残障者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旨在消除残障者社会支持鸿沟, 帮助他们融入到社会网络之中,强化其个人身心健康,提升残障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协调能力。
3.残障者的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入理论。
残障者的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入理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社会排斥理论旨在说明残障者由于什么原因、受到社会哪些方面的排斥,而社会融入理论则旨在阐明残障者通过何种渠道去消除社会排斥,达到与整体社会价值与权利的融合。
周林刚[18]、马洪路[4]对社会排斥造成原因进行了归类,大致上有三种:自我责任论、社会结构生成论以及社会***策创造论等。而社会排斥的主要方面为:观念排斥、就业排斥以及教育排斥等。在社会融入理论中学者强调了***府的责任和作用,同时多渠道开展残障者社会融入,提升非盈利性社会组织的维护功能等。1981年国际残疾人年的正式目标—— “帮助残疾人在身体上和心理上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就是社会融入理论的最直接表现。
在残障者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入理论的指引下,欧美各国纷纷开展《欧盟就业指令框架》、《美国残疾人法案》、《残疾人之平等机会:一个欧洲行动计划》制度与规划的建设。
综观当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在社会残障模式的框架下,已经形成了具体的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框架及其行动原则。并且,在这些理论指引下,各国开展了丰富而具体的实践,有力地提升了残障者的生活质量。当代社会保障理论的最大特质就是正常化,这是对既往理论中非正常化理论的升华。
三、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历史发展轨迹的启示
在从古代、现代到当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发展,从个体残疾概念逐渐发展为社会残疾概念,从狭隘的残疾救济到体现正常化要求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
(一)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提升
从社会保障学的角度看,针对残障者的公共产品和社会福利供给,是属于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过程,主要是通过***府转移支付完成。一个国家的财力和经济水平,将直接制约着对残障者的社会保障水平。从古代、现代到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比中,可以明显发现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而不断发展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在确定残障者社会保障理念和行动原则过程中,要依据国民财富状况和财***转移水平而定,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理念和行动原则。
(二)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随着社会保障理论系统而发展
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是针对残障群体而展开的社会保障理论。从其发展历程看,它与整体的社会保障理论具有时间的同步性和一致性。同时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也受到国家整体社会保障系统理念的影响。虽然欧美国家属于福利国家,但是由于在社会保障理念的顶层设计中,存在诸如剩余福利模式、工业成就模式以及制度再分配模式的不同,它也会影响到各个国家残障者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和实施。因此,我国在开展残障者社会保障理念建设中,应与我国整体社会保障理念保持一致。
(三)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随着社会对残疾人认识的变化而发展
古代、现代到当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基本上存在两种类型的残疾人认识:个体残疾型和社会残疾型,或者是残障医疗模式和社会模式。
古代与现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都应属于残障者医疗模式。这种模式认为残障者所面对的问题是由于自身损伤和机能紊乱造成的,忽视对家庭与社会的归因,以“疾病”来归类残障者。这样划分的后果直接导致的是残障群体的非正常和异质化。
当代残障社会保障理论属于残障者社会模式。这种模式更强调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融合。在残障者社会模式视野下,需要全社会进行共同调整,而不是简单对残障者个体进行功能恢复,它强调清除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合,以“功能残损”来归类残障者,从而消弭“正常人”与“非正常”之间的鸿沟。
[参考文献]
[1] 梅云斌,王国英.残疾观的演变:欧洲的例证与启示[J].兰州学刊,2008(4):107-109.
[2] 余向东.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2012.
[3] 李迎升,厉才茂.残疾人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实践[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4] 马洪路.残障社会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 李 莉,邓 猛.近现代西方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的价值理念及实践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7(6):3-9.
[6] 冬 雪.试论理念发展及“残疾模式”剖析与整合[J].中国特殊教育,2005(7):23-28.
[7] 奚从清.论两种不同的残疾人观[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45-49.
[8] 郑雄飞.残疾理念及“残疾模式”剖析与整合[J].***社科论坛,2009(1):34-38.
[9] Michael Oliver,Bob Sapey.Disabling homes:A stu-dy of the housing needs of disabled people in Cornwal[J].Disability and Society,1995(10):71-85.
[10] Raymond Lang.Human Rights and Disbiilitiy:Ne-w and Dynamic Perspectives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Disability[J].Asia Pacific Disability Rehabilitation Journal,2006(1):37-45.
[11] Richard K.Scotoch.Politics and Policy in the History of The Disability Rights movement[J].The Milbank Quarterly,1989(67) :145-154.
[12] Paula D.Kohler,Sharon Field.Trasition-focused Education: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J].Th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2003(3):33-38.
[13] 阎 韬,马智强.《论语》评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55.
[14] 鲁国尧,马智强.《孟子》评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201.
[15] 严雄飞.中国古代社会救助慈善思想种类与作用[J].前沿,2002(10):129.
[16]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
[17] 余逊打,陈旭东.人权与社会保障[J].浙江社会科学,1997(6):31-32.
[18] 周林刚.社会排斥理论与残疾人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2003(5):32-38.
Historical Analysis of Social Security Theory on the Disabled
HU Shi-yong1,2
(1.School of Politics and ***istration,WUT,Wuhan 430063,Hubei,China ;
2.Department of Sociology,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Hubei,China)
中国社会保障论文篇3
可喜的是,岳宗福博士的《近代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研究(1912-1949)》一书,由齐鲁书社于2006年12月出版,该书立足于历史文献资料整理和解读,充分发挥作者研究视野宽广的学术特长,熟练而灵活地从社会史、法制史和社会保障学多学科相结合的新角度人手,全面系统地完成了对近代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深入研讨,值得一读。
社会保障是一个包容甚广的制度体系,按照我国大陆学界比较趋同的认识,一般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方面,作者在书中对这四个基本概念进行了辨析,并结合中国传统社会保障的思想和实践活动,确定从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抚恤四个方面研究近代中国社会保障立法,既合理吸收了目前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又充分考虑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颇有创见。通读全书,有两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一是探寻中国近代社会保障理念的嬗变过程,二是建构中国近代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雏形,这也是全书的成功之处和精彩所在。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之中,社会保障学界立足于为现实服务、为改革服务的宗旨,一方面比较倾力于介绍和研讨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成熟经验作为资鉴,另一方面则比较热衷于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出谋划策”。这当然无可厚非,因为这些问题都是“急务”,也是“实务”。那么,置“急务”和“实务”于不顾。研究“近代中国社会保障立法”这样一个“冷僻”课题,又有多大的意义呢?作为作者的导师,我对该书的内容比较了解,并且早已通读过该书的初稿和修改稿,下面想就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研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史经验与研讨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经验具有同等重要的借鉴意义。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用来说明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经验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古人又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则可以用来说明研究我国近代社会保障发展的历史经验对发展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历史的发展具有连续性,新中国是在旧中国的废墟上产生的,要认识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对其进行成功的改革,对旧中国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仍然是必要的,即便仅仅作为一部旧时代的“病历”,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分析。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指出,近代中国出现的全面救济和全民救济的理念、教养并重的积极救济理念以及将社会保障视为国家责任的理念等,“对当今中国的社会保障立法仍然不无启示和借鉴意义”。
其次,研究近代中国社会保障问题可以丰富和完善正在成长中的社会保障学科体系。大家知道,社会保障学是近些年新兴的一门相对***的学科,其学科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其理论框架亦未最后定型,其各方面的研究力量还比较薄弱。但不论这门新兴学科今后如何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史研究都应该是该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诚如郑功成先生在《社会保障学》一书中所指出:“对社会保障进行纵向考察是发现社会保障规律、实现社会保障知识体系的基础”。近些年来,社会保障制度史的研究正在兴起,出版的论著和发表的论文虽然在逐年增加,但总体上看仍然十分单薄。因此,研究近代中国社会保障立法,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透视近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史,对于完善正在成长中的社会保障学科体系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中国社会保障论文篇4
[摘要]在全球化中,国家应如何调整国内的社会保障***策以面对更快速和全面的国家间资源流动,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几十年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前后的社会保障状况变化为例,加入该讨论,并提出全球化对国内社会保障***策的“双重作用”:国家更强调社会发展效率,减少其社会保障职能,并引入非国家机构填补其职能上的缩水;同时,国家增加其社会基本保障职能,为社会低收入人群提供更有效的基本生活保障。在这种全球化双重作用的调整下,国家能一方面减少公共开支负担,另一方面保障社会稳定和***权合法性,适应全球化挑战。
[中***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1)11-0014-08
全球化意味着更加快速和全面的跨越国界的资源流动,国家对内部事务失去了以往的控制力。学术界关于全球化对国内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并没有定论。国家在面对更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时,可能会理性地减少国内社会保障开支,引入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合作以共同完成社会保障的功能,增加经济发展的效率;同时,国家作为社会契约的履行者,有责任和义务为在全球化中失利的人群提供更有效和规范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基本意义就在于为个人提供不受市场波动的生活保障,则国家应该增加其社会保障的功能。本文认为,以上两个观点在现实操作中并不矛盾。作为理性行动者的国家,在全球化条件下,必然增加对效率的追求,减少其公共保障职能,并同时引入非国家的社会保障项目来填补国家功能上的缩水,这一举措可以增加市场经济的流动性,也创造新的效率增长点。与此同时,为了维护国家***权的合法性和维持社会稳定,国家应该扩大最基本社会保障项目的覆盖面,规范社会保障机制,以确保全球化中不具备任何资本优势的社会底层民众有可维系的生活保障。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实施了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和“走出去”的战略。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受到的最大规模的全球化影响。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塑造着中国国内***治的发展,并直接反映在国内***策制定上。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剧烈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天然的比较平台。本文采用中国加入WTO后全球化对中国国内社会保障***策的影响为案例,分析全球化对国家社会保障职能的双重作用。
一、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术界产生了两派相反的学术观点:(1)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为了保持国际经济竞争力,国家削减公共开支,减弱其社会福利职能;(2)作为抵抗自由市场作用力的国家,为了平衡在激烈全球化运动中的市场作用,应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WTO对其成员国开放性贸易***策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全球化运动。本文该部分将以加入WTO为背景,分别讨论这两派的学术观点,并提出本文的论点。
对于国家来说,全球化代表更开放的对外贸易、更大规模的跨国资金流动和劳动力资源流动。这些跨国界运动对已经建立起的国家对边界和国内事务的控制产生可观的冲击。这些国际局势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国内***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利益重组,同时间接调整国内社会福利的重新分配。减少社会福利是对抗开放经济所带来的通货膨胀、控制***府公共开支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加入WTO后,面对国外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和更广大的国际自由市场,为了更有效率地生产和追求更大规模的回报,国内生产商有动力减少福利投资,压缩工人利益。为了在全球化趋势中谋取经济发展的一席之地,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效率的追求可能会高于其提供社会福利的动力。同时,国家和非国家团体在社会服务中的合作形成“外包型***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缩小的社会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预期:
假设一:加入WTO,对外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国家减弱其提供社会保障的功能并加强市场的作用。
相反,罗德里克(Rodrik)认为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性,需要对抗全球化带来的自由经济的市场力量,加大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即国家需要通过扩大社会福利***策为在全球化中失利的群体提供补偿,重新分配公共物品和协调社会利益。加入WTO后,受外部经济冲击,更开放的国际市场意味着在社会精英阶层中间更大规模的资源流动,而没有资源的社会底层将赤手空拳对抗强大的市场力量。国家利用税收***策和再分配***策可以成为制约这些不平等的重要屏障。许多学者认可在整合社会发展中,国家和市场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并提出国家调控对市场分配的特殊功能。除此之外,WTO以其“贸易公平”原则而著称的对一国社会福利和劳工标准执行的严格监督,来自贸易交换方的压力,也成为迫使国家提高或至少维持国家社会保障标准的一个动力。由此,我们得出和假设一相反的一个理论假设:
假设二:加入WTO,社会不平等的加剧促使国家发挥更大的再分配功能,提供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本文对这两个理论假设的讨论将基于对中国这一个单案例的范例研究。马丁(Martin)认为,在研究国际组织对国内***策影响时,由于不能直接比较事实与反事实案例,跨时间和空间的比较能提供比较合理的比较平台。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中国和外部经济的关系经历了从弱到强的剧烈变化。尤其是中国加入WTO的这十年,其成员国间强制性的、更为自由的劳动力、劳动产品和资本资源的跨国流动,是与之前自愿性的国家间经济交换不同的概念。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中国经历的一次最直接、规模最大的全球化影响。为WTO成员带来了更广泛自由的经济交流空间。如***1显示,从2001年开始中国的对外经济额迅速增长。这些在同一***治体系内的变化趋势为我们自然地控制了一部分变量,提供了良好的跨时间的对比基础。
虽然已经有大量的文献参与中国国内***策制定的讨论,然而对中国国内社会福利***策制定的研究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现有的中国社会福利***策的研究为我们展示了社会团体、嘲***治和经济社会精英、国内***治结构和国外因素对中国国内福利***策制定的影响。本文加入国际因素对国内***策影响的讨论,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因素是唯一影响国内***策的因素。本文的讨论为以西方为中心的“全球化与国内社会保障关系”的讨论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发展中国家的案例研究,同时也为中国国内社会保障***策制定研究提供了一个WTO所带来的国际化的视角。
二、国家的退却和市场的加强
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国家减弱自身社会保障功能并且增强非国家社会保障功能。首先,国家意识形态直接决定国家***策制定,如假设一,在全球化下,国家增加了对社会效率的追求,而减少了社会保障的意愿。为了研究中国***府对社会保障***策的态度,本文对《人民日报》中的新闻报道采用文本分析法。
由于社会保障涉及广泛,同时养老保险作为***府社会保障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在《人民日报》的网上
资料库进行1994至2009年时间段的“养老金”关键词搜索,一共获得1875篇文章。本文随机抽样469篇文章进行文本分析,将这些文章分类为“社会平等”和“社会效率”两类,并排除一些与本文讨论不相关的文章。
***2展示了该文本分析结果。从1994到2009年间,“社会平等”类文章在总文章中的比例呈细微下降的走向,而“社会效率”类文章比例却逐渐上升,尤其是2001年和2002年之后三年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小高峰。“社会效率”类文章的发展趋势自然引起作者的猜想:是否2001年中国加入WTO对***府意识形态的变化产生影响;如果是,国家意识形态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因此,本文引入对该文本分析结果和WTO相关的全球化影响这两组数据的回归分析(见表1)。如上文所述,本文采用对外经济发展数据作为WTO的全球化影响的代表。
表1显示了“社会平等”和“社会效率”两类文章与对外经济额的回归分析结果。从系数上看,对外经济额一个单位的变化可能使***府增加对“社会效率”O.79个单位的关注,而只对“社会平等”产生O.48个单位的影响。通过R2值和P值的比较都说明,对外经济额对“社会效率”概念的影响比对“社会平等”的影响更持续和稳定。对外经济额和“社会效率”类文章分布之间明确的线性关系说明全球化强化了国家对社会发展效率的追求。
与此同时,加人WTO也增强了国家对非国家社会保障的强诃。加入WTO之前,中国的保险业刚起步,并且由几个国有大型保险公司垄断国内市场,中国***府只允许个别国外保险公司进入,并且规定了经营活动范围。在中国加入WTO的谈判中,保险业的对外开放是争议最激烈的议题之一。在2000年,美国***府在WTO提出进一步开放各会员国的国内金融服务市场以促进全球服务业的发展,而其主要强调的即保险业市场。[。寿险是绝大多数保险公司的营业重点,而寿险公司的进入与社会保障力紧密联系。中国***府在加入WTO的协议中同意:中国人世后,外资寿险公司可以以合资公司的形式在中国设立营业性机构,但外资股占比不得超过百分之五十。在寿险经营开放范围上,中国将在三年内逐步扩大外国保险商的业务范围。
如***3所示,从2004年到2009年,中国国内的保险公司数量激增。而相比于中外合资保险公司的增长速度,中资保险公司显示出更迅猛的发展势头。国外寿险公司的进入一方面对国内寿险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国内寿险公司的成立和发展。***4验证了上文所阐述的人寿保险业在保险业中的重要权重,国内的寿险市场在2007至2008年出现了发展的小高峰。保险市场的发展一方面刺激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保证,减少市场不确定因素对投资的负面影响。
根据劳动经济学观点,公共养老金***策在某种层面上是一种税收***策:通过税收,国家有能力提供社会福利;而社会福利的质量和覆盖面也和***府税收收入相关。既然是税收的一种形式,***府养老金除了提供养老保险外,还应起到重新分配社会利益的重要作用。在这点上,卡莱(Gokhale)总结了公共养老金***策重新分配社会利益的四个途径:(1)代际分配;(2)一代人间分配;(3)一生收益分配;市场与非市场利益分配,抵消市场不确定性。由于保险金融服务业的非国有性质,这些私营性质的寿险市场的发展缺少社会统筹机制,而成为单纯的个人缴费、个人收益的投资。社会保障的社会再分配特征不仅不能得到体现,并且这些非国有寿险公司的盈利目的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即闲置资金越多的人,越能保障生活不受市场行情波动的干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国家社会调节和保障功能的不足。
显然,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效率和市场化的追求,成就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社会保险体制革。 在计划经济中,国有企业在市场占垄断地位。在“国家包企业,企业包个人”的“高福利”保障***策下,国家包揽社会保障支出。随着经济对外开放,国有企业面临各种形式企业进入的冲击。与国有企业相比,这些企业并不带有强制性的社会保障义务。同时,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国有企业面临着“少职工,多退休人员”的尴尬处境。因此,从投入一产出经济生产效率角度而言,在和非国企竞争的过程中,国企明显处于劣势。90年代中期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配套改革之一。该改革是与国有企业改革和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相匹配的社会制度改革。与很多对西方社会保障合作主义合法性的讨论相同,中国加入 WTO后,许多理论和学术讨论围绕着“大***府、小社会”、“***府重组”的***府角色重新定位的改革。此部分分析 是对该讨论的延伸,体现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发展效率的追求。国家对私营保险业的开放,正是对国家社会保障功能重组理念的具体实践,体现了国家对国际经济竞争力和国内社会发展的重视,对私人社会保障团体与国家机构合作的开放态度。
三、国家功能的增加
WTO条款中虽然没有明确关于社会保障领域的***策承诺,但将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已成为很多WTO成员国进行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手段。国际劳工公约主要分为两个方向:基本人权和劳工权益。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将劳工标准与基本人权相挂钩,任何贸易和经济活动都应以保护基本人权为前提。这些基本国际劳工标准成为实际贸易中发达国家设立的贸易、投资壁垒。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府在废除强迫劳动和就业平等这两项基本劳工标准中已取得显著的法制和实际***策执行上的效果。在加入WTO后,中国***府在提供基本劳动保障上体现了国家功能的增加。
与私人保险不同的是,***府福利***策的本质在于“非商品性”,能有效减少市场波动对个人生活质量的大幅度影响。如前文提及的,全球化所带来的国内社会保障的商品化,加大了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如波拉尼(Polanyi)提出的,国家是对抗市场这支撒旦的邪恶力量的不可或缺的组织。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在全球化条件下,国家社会保障功能会得到提升。国家的财***预算和国家收入分配直接表明了国家的功能分布。通过分析中央和地方公共开支,本文发现不论是从绝对数字还是从总公共开支中的相对比例来说,总体的社会保障福利开支呈上升的趋势。
虽然由于数据统计口径的出入不能对社会保障支出和全球化规模进行系统的回归分析,但***5提供了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即***府在总体上增加对社会保障的开支,并且其增长规模与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情况相匹配。另一方面,***5显示相对于经济增长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并没有因为对外开放而大规模增加。根据理论假设二,在应对全球化中的***府社会保障开支并非是笼统的社会保障,而主要应面向自由市场经济中的失利者。因此,除了了解总体***府社会保障开支数额外,应深入了解
***府的社会保障项目支出。
从2001年底加入WTO至今,中国***府在社会保障方面通过了一系列针对社会低收入人群权益保障的法令法规。最显著的***府社会保障职能的扩张当属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民生执***理念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在2003年之前,农村社会基本保障基本完全依赖于农民个人缴费,2003年提出的农村社保体系开始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有财***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府财***对农村居民生活保障的补贴。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民生概念被细化为六个民生问题: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贯穿其中的概念即为“基本”,国家将民生的发展定位为基本生活保障。除此之外,具体的***府民生法规包括:2003年对规范失业基金支付的规定,2003年对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基本医疗保险的指导意见,2003年对扩大城镇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的通知,2004年公布的《最低工资法规》,2006年扩大失业基金试点的规定等,这都体现了***府对市场经济下社会不同阶层,尤其是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于2011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也是对国家基本社会保障的规范,增强了国家社会保障管理者的职能。该讨论也验证了假设二的理论假设。
四、全球化的双重影响
之前学术界一致认为,面对全球化对国内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国家社会保障功能也随之变化。而其间的争论点在于国家是减少提供社会保障,并社会化社会保障系统,以提高国际经济竞争力和提高国内经济发展效率;还是国家提高其社会保障功能,以保证在全球市场经济环境下失利者的利益。同时,一些学者提出,国内社会福利***治并不直接受国际因素的影响,国内***治起到过滤国际***治的作用。本文采用中国与国际化互动的案例来讨论经济开放对国家社会保障角色的作用。
通过以上对两个理论假设的论证,我们得出了似乎互相矛盾的两点发现:一方面,在全球化下,国家对社会发展效率的强调逐渐增强,明确个人对社会保障的责任和义务,社会保障逐渐脱离完全由国家包办的状况。在金融业全球化中,尤其是WTO带来的对国内金融服务市场的开放,国外保险公司进入国内社会保障系统,加上不断扩大的国有保险公司规模,这些个人投资性质的私人保险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和保障分化,减少了广泛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功能。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连年增加,并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国家并实施了一系列社会保障项目,尤其是针对低收入人群的基本保障。这些发现与之前的理论假设相印证。本文认为,这些发现并非矛盾,而恰好构成了一个更为现实和全面的全球化对国家社会保障角色的“双重作用”:在全球市场化的压力下,国家对发展效率的追求是必然趋势,国家从总体社会保障上的退缩由引入的非国家私人保险来填充人民对生活保障的需要;与此同时,国家的社会保障功能更明确地表现在对社会最基本保障的供给和扩大,以确保社会稳定性。这也体现了全球化对国内社会保障的双重作用:总体社会保障市场化,同时国家加强对最基本保障的供给和社会保障管理。这两者的结合为国家总体社会保障功能的缩小提供了有力的补充,一方面满足人民对保险的需求,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也刺激国内市场经济发展。
在全球化的情况下,国家面临着来自传统的国内选民和新的国际团体的压力,全球化必然会带来国家对国内社会保障***策的重新调整。按照对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三个概念的定义,本文认为,在全球化作用下,国家的直接社会保障功能退化到社会保险,甚至社会救助的层面,而由国家和非国家团体合作一同承担和完善国家社会保障的功能;但国家对其仅担任的社会救助功能给予更全面和慷慨的态度,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对***权合法性和国民信心的考量。可以预测的是,这种全球化市场下良性的双层次国家―社会互动将会带来更有效率的市场和相对稳定的社会。这也正是国家在权衡社会发展效率和公平中选取的中间路线,介于两种学术观点之间的现实选择。
五、结语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对全球化与国家社会保障功能之变动的讨论,成为学术界争论的一个议题。本文采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化后来者的案例,为这个以西方国家为视角的讨论加入新的论据。本文发现,在全球化中,国家更强调社会发展效率,即个人和社会团体对社会保障项目的责任和义务。国家允许扩大的非国家保险在市场的份额,商品化的私人投资的保险加大了社会保障的不平等,将原有单纯的全民社会保障变成为保障一部分人群的特殊待遇。这反映了国家缩小的社会保障功能。同时,国家从财***开支上并没有减少对社会保障的支出,反而根据经济发展的速度增加对社会保障项目的投入。增加点主要是保障社会低收入人群的最基本生活水平。综上两点,本文得出了全球化对国内福利的双重作用:增加市场化福利的提供,减少国家负担;国家增加其在社会最基本保险上和社会保险管理上的功能,保证社会的可持续性。
如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先生指明的,中国目前对社会保障项目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调节为基础而不是取代市场的功能,个人、家庭、社区和企业的责任仍是基础性的,***府***策仅是在此之上提供补充性的保障。国家的这种基本性的补充保障从原有的大覆盖面缩小为定位在市场下的低收入人群,这种***府功能上的缩小很大程度上需要由市民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来填补。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加入WTO10年,中国日益开放的对外经济,包括对之前相对封闭的金融服务业的开放,对国内社会、***治和经济产生了巨大挑战。毋庸置疑的是这些变化对国家社会保障***策的影响,而社会保障***策又继而影响到劳动者工作动力和对工作的选择、代际间分配和市场经济的繁荣。这种全球化的双重影响虽然是国家在全球化中选取的权宜之计,但从长远来看,不断扩大的全球化作用可能引致更激进的市场化改革。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如何体现其***权的合法性并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期发展将会是既亟待解决又长期有时效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Keohane,R and H.V Milner.Internation-
alization and Domestic Politics[M].Cam-
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2]DeLeon,L,R B.Denhardt.The Political
Theory of Reinvention[J].Public ***is―
tration Review,2000,60(2).
[3]Lindblom,C.E.Politics and Markets:The
World's Political Economic Systems[M].
New York:Basic Books,1977.
[4]Martin,L.Refiew Work[A].Xinyuan Dai.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National Policies
[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
ss,2007;Review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2008,(3).
[5]Frazier,M.W.Social Insecurity[M].Itha―
ca:Comell University Press,2010.
[6]Yang,D.省略/GB/
6519509.html.
[17]
中国社会保障论文篇5
【关键词】社会保障 文化 传统文化
一、社会保障是一种文化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现代社会制度,它同时表现为一种文化,具有文化的特性。这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在于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代表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也同样体现了一种以“人权”为支持核心的***治文化。社会保障是实现人权保障的有效途径,为此,联合国大会于1948年12月10日通过和颁布的《世界人权宣言》中,明确要求每个国家须承认和遵行“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并有权享受他的个人尊严和人格的自由发展所必需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各种权利的实现”。另外,在1966年12月16日由第二十一届联大通过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也对社会保障权利也做出了全面的规定:“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有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包括“足够的食物、衣着和住房,并能不断改进生活条件”,“确认人人免于饥饿的基本权利”。可以说,以“人权”为核心内容的保障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治观念诉求是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理念。
二、西方社会保障文化简例
(一)美国
美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个人主义、劳动主义、新教工作道德(以专注的现世目标、克俭的生活作风、负有责任感的勤劳工作和合理的行为算计为特征)、社会达尔文主义以及“美国理想”(缔造美国的精神)等。这种文化所造就的国民性格在当初对待社会保障时表现得一览无遗,那就是上至总统下至平民把接受社会的救济和各种保障看成是对个人的价值的贬抑,是个人无能的表现。在它建立第一部《社会保障法》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的当口,这个时候的国民意识也只是认为人们之所以陷入贫困而需要救济,是因为制度使然,非个人的原因所致。所以美国社会一以贯之的传统文化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人民的思想观念,也对美国现今的社会保障文化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今天美国社会保障文化所强调的仍然是认同通过个人的劳动奋斗来谋取财富,在它的社会保障条文中没有名目繁多的社会福利,而是根据个人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程度来考虑其生活保障;对于那些没有或不能参加劳动市场活动的个人,首先是创造条件力促其复归劳动市场,其次才是提供需要资产调查的救济。在这种社会保障文化观念下,美国的社会基本保障不是很发达,但是商业保险和作为补充养老保险的企业年金却很普及,这恰恰是个人主义和劳动至上的表现。
(二)英国
英国是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典型,它的这种社会保障模式与其一贯的社会保障文化价值观念是一致的。而英国的社会保障文化有两个方面深深地根植在其国民性格之中。
一是宗教互助文化价值观。可以说基督教教义是英国福利制度的一个重要文化理论渊源。基督教明确反对富人对穷人的剥削,宣传基督会再次降临人间并建立人人平等、普遍幸福的千年王国,表达了人类追求福利的普遍性与迫切愿望;早期的基督教社团还实行财产公有和平均主义分配原则;在幸福观上,基督教强调爱人如己,主张在施爱于他人中体验幸福的境界,摩西十戒则劝人净化心灵,努力向善,等等。在这种宗教文化观念的熏陶下,19世纪的英国慈善事业一直比较发达,教会举办的慈善救济占有重要地位。英国的这种宗教思想其实直接构成了对其福利制度产生影响的社会福利文化,它奠定并强化了社会公平与社会互助等道德基础。
二是社会平等价值观。这方面英国受到了北欧社会平等文化价值体系的重要影响。在北欧社会文化体系中,认为获得由***府提供的社会保障服务是国民的基本社会权利,而与他们的市场地位无关。在这种思想观念下,公民有“不工作”的自由选择权,当个人认为需要的时候,他们有权利自由选择不去工作或者脱离工作,而不失去其收入保障和基本福利。受这些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英国着重强调了经济平等主义,它把保障社会全体成员的国民生活水准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义务。由于有了这种文化的影响,英国宣传在世界上第一次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成了一种曾经令人称羡的社会保障模式。
三、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重视人与人的和谐;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提倡庄重自制,重视教育感化,提倡社会责任感,勤奋工作,很少强调私利。而这种文化传统形成了追求群体和谐的精神,表现出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重大区别。这种传统文化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天人合一”思想。这种思想最早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的核心是认为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按照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解释,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所以,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保证。二是“农耕型”文化。这种文化以土地观念为核心,在我国古代每个村社都有土地庙,都要敬奉土地神,居庙堂之高的皇帝每年也都要到天坛、地坛祭拜天地,象征性地躬耕,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农耕型文化讲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规律,要求人们事事脚踏实地,不违农时,循序渐进,切忌好高骛远,脱离实际。三是血缘纽带伦理型文化。敬祖孝亲、承宗接代、绵延世泽被称为“孝道”。而在血缘纽带基础上形成的伦常礼治秩序成了中国***治的一种法理安排。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礼治秩序。
(二)中国传统文化下的社会保障文化价值观
1.“民本”论
以民为本在中国古代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这种民本思想就是指主张以民众为社稷之根本,并以民众为发***施治的基础与标准。商代君王盘庚曾经提出“重我民”,也就是说统治者要顺民之欲、施德于民;西周***治家周公认为殷鉴不远,提出了“用康保民”的思想,要求统治者要“怀保小民,惠鲜鳏寡”;春秋早期管仲提出要凡事以民为念,“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要采取“慈民”、“敬百姓”的***策;孟子直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要思想。在当代,作为一脉相承的思想学说,中国***人以“民本”作为其基本的执***理念,如***提出“为人民服务”,***倡导“领导就是服务”,***提出“三个代表”,***要求“立***为公、执***为民”,这些思想的核心就是“以民为本”。它们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文化的重要部分。
2.“弱势生存”论
对弱势阶层的体恤和保证其生存是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文化的基本要旨。周代有“保息六***”,即“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孔子提出对“鳏寡、孤独、废疾者”要“皆有所养”。管子主张养长老,慈幼孤,恤鳏寡,问疾病,吊祸丧。
3.以“孝”为核心的“尊老”论(尊老文化)
《诗经雅廖羲》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幼劳”、“欲报之德,昊天同极”的说法;墨家则提出:“孝,利亲也”。《孟子历章上》论证“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而在汉简《王杖诏书令》中记载:“年七十始,授之以王杖。”律令,持这种特别手杖的老人,“入宫廷不趋”,“吏民有敢殴辱”者,处以“大逆不道”罪。
4.“大同”论
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是中国人民美好的精神追求,全面反映了社会保障的价值追求。最典型的如孔子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在理想的大同社会中,人们不仅要关心自己的亲人,还要为社会上的弱者提供帮助,使老年人得到赡养安度晚年,使儿童得到照顾教养而健康成长,使鳏、寡、孤、独、残者都得到社会的救济安置。应该说这种大同社会理想是社会保障的永恒价值追求。
5.“相恤和互助”论
这是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所自然延伸的一种乡规民约。在中国传统的自然村落里,乡亲邻里之间的“相恤和互助相帮”成了几千年来老百姓的重要文化观念。在实际的生活中,还有人特别联络乡亲制定互助相帮的乡约。如陕西人北宋大臣吕大防、吕大临兄弟俩在自己家乡蓝田与邻里亲友共同制定了《乡约》,(也称《吕氏乡约》或《蓝田乡约》),《乡约》把社会民众相互帮助的要求用契约规范的形式确定下来。其主要内容是:“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而这一《乡约》做法更经南宋朱熹推行于全国,成为中国农村很多地方采用的一种社会制度。
四、和谐社会下的社会保障文化建设
(一)弘扬中国古代“和”、“善”文化
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和”、“善”思想,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传统美德。在今天,“仁、义、礼、智、信,忠、孝、节、悌”的传统文化以及孔子提出的“和为贵”,墨子提倡的“兼相爱”、“爱无差”;孟子追求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理想,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传统观念和文化在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既可以规范和促进着人自身的身心和谐、也可以规范和促进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二)塑造“公平”和“正义”的制度文化
建国后,我国建立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保障作用。但是这种保障制度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这种社会保障制度反映出来的问题还是很严重,如现实中的不公平现象还很严重:长期以来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窄,正式规则的社会保障制度只覆盖城镇国有部门职工,其他从业者和广大的农村人口被排挤在国家社会保障范围之外,这种状况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改观;普通老百姓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存在等等。这种不公平的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真正核心,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建立正确的社会保障价值取向——人本主义
在中国,由于我们的国情与西方国家不一样,人口多,保障的任务特别繁重。基于这种国情,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关注某一阶层或特定的人群,而应该是整体上的“以人为本”。特别是弱势群体更应该应保尽保,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加强社会保障法律文化建设
制定《社会保障法》。在我国,长期以来社会保障只是一种国家行***式的条例,而条例并不是法律,在实践中容易随意变化,影响社会保障的执行效果。把我国社会保障的有关制度和***策法制化和规范化,切实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成果、***治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这既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要求,也是社会保障新文化建设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波.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文化传统探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2).
[2]马克.中西方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
[3]徐新.西方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林义.西方国家养老保险的制度文化根源初探.财经科学,2000,(4).
[5]王伟丽.试论传统孝文化影响深远的原因.文化艺术研究,2007,10(中旬刊).
[6]张郧.论社会保障文化的构建.江汉论坛,2007,(7).
[7]陈国庆.美国社会保障的文化背景.华夏文化,2006,(02).
[8]高秀玲.社会保障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文化价值.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12).
[9]论语.
中国社会保障论文篇6
>> 浅谈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浅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关于健全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分析 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浅论我国社会保障法的建立与完善 再论我国检察权及其管理体制的缺陷与完善 试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试论我国行***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对策 论我国财***税收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从社会保障权角度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论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存在问题和完善 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完善 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我国知识产权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浅议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浅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 论我国社会保障税的开征 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发展趋势 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改革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我国已连续8年大幅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EB/OL]. http:///china/20130109/160414234320.shtml.
[6]岳宗福. 新中国60 年社会保障行***管理体制的变迁[J]. 安徽史学, 2009( 5).
[7]安华.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思考[J]. 宏观经济管理, 2011(11).
[8]张中俊.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J]. 上海保险,1996(10).
[9]宋世明. 论大部门体制的基本构成要素[J]. 中国行***管理,2009(10).
[10]冯兰瑞. 再论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统与分[J]. 改革, 1996(2).
[11]唐钧. 社会保障领域实行“大部制”须慎之又慎[J]. 社会保障制度, 2008( 9).
[12]田家官. 论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J]. 中国社会保险, 1997(2).
中国社会保障论文篇7
社会保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社会保障学》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目前这一课程教学中仍然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先分析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系列教学改革建议,以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
社会保障;课程教学;教学质量
社会保障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作为一项正式制度,建立已有一百多年的时间,社会保障发展速度很快,原因在于社会保障属于国民再分配的范畴,关系到每位公民的切身利益,已经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保障机制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机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一个国家***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社会保障事业逐渐为国民所熟悉。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保障学》课程逐步进入大学的课堂,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社会保障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传统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模式,是当前授课教师的突出任务。
一、社会保障学在教学中存在的难点
经过二十几年发展,社会保障学教学体系逐渐成形。但是,社会保障学的学科属性比较复杂、涉及面宽广,理论框架虽已定型,但是学科体系还有待完善,在教学中产生了特殊的教学难点。首先,社会保障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社会保障体系中,各种规章制度非常琐细,并且世界各国规定千差万别。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都在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相关理念和制度或多或少发生变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时间虽然比较短,但发展速度较快,不仅社会保障***策变化周期短,而且每项具体***策在不同地区的执行上存在很多差异。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依据教材,必然使课堂知识内容滞后于现实发展。鉴于此,社会保障相较于其他课程,自身特点给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其次,学生容易受自身阅历和课程内容影响,感到社会保障学整门课程内容都与“生老病死”有关,至少这些内容现在与自己没有关联,所以对课程内容自然提不起兴趣。最后,学生容易对本课程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有的认为社会保障学不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六大模块没有体现出重要地位,导致学生对社会保障学不太重视。
二、社会保障课程教学研究目标
教学过程中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几方面能力:第一,通过构建社会保障理论整体框架体系,使学生能从整体观出发分析中国社会保障各方面问题。第二,深入社会保障各个板块,能有效分析问题,树立学生自己的问题观。第三,深入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社会保障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1.讨论教学法
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很多方面都不完善,专门依靠教师讲授远远不够,需要引导学生多读相关书籍,多关注社会保障领域相关问题,多思考社会保障制度未来应如何发展。例如:养老保险学习中,首先给出这三个问题让学生分析:
(1)我国养老保险面临的最大压力是老龄化,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在这种压力下我国养老保险实施现状如何?能否满足社会的养老需求?
(3)未来的养老保险如何才能应对老龄化?
其次分别就每一个问题让学生组织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进行补充。教师融入社会热点共同讨论,如:养老压力环节,让学生讨论会同意父母入住养老院吗?通过这些问题的辩论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未来养老院的发展趋势与要求。在这种教学思路下,学生学习一直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不同学生由于自身经历、学***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会从各个维度揭示基本概念的内涵和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形成激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员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以及产生自主性和协同性学习。
2.案例教学法
社会保障学课程的理论性、***策性、实践性都较强,教学中如果不结合案例,课堂教学形式就会显得死板,内容枯燥乏味。此外,单纯的课堂理论讲授无法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而案例教学法则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案例教学中,针对案例涉及的主要问题,首先进行与案例问题相关理论的回顾或者阐释,再对与案例有关的***策规定做出正确解读。因此,该课程案例教学实施和完成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对案例问题的相关理论和现实***策,提高学生自觉运用社会保障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例如:社会保险内容讲授中,对于社会保险的每一个险种而言,相关***策是实施依据,相关社会保险争议和问题往往是围绕***策实施形成的,借助相关案例认识分析和思考这些问题不但可以重新理解相关理论和***策,还可以激发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
3.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运用实际案例,让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感受和学习课堂知识。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在活动开始之前设计角色扮演情景,进而分配角色。社会保障学课程中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就是应用了该方法具有的游戏性质的娱乐性特点,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既能让学生学习效果有所增强,又能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课程实质,更为熟练地掌握并且运用课程内容。该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社会保障知识的兴趣,促进了学习过程中的良性循环。
4.实践教学法
由于教材偏重于介绍社会保障理论,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故设计了三种形式的社会保障实践性环节:一是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进行考察和调研,带学生到北京市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事服务大厅参观学习,了解该服务机构的工作性质与服务内容。二是到社会养老服务部门进行调研。三是进行暑期社会保障专业问题调研,结合教师相关研究课题进行,并要求学生提交专业的调查报告,主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社会调查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四、结语
因社会保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我们在课程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教授,又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摸索高效、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有较大收获,使学生走出校门后较快地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俊.关于社会保障课程教学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2011(4).
中国社会保障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综述
随着现代化的逐步推进,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的深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特征、家庭功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效率优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价值观的导向之下,在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社会建设严重滞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国民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整体落后的情况下,城乡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农村社会保障不管是在覆盖范围还是在保障水平方面都与城市社会保障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不仅体现在***策实践之中,在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上也表现突出。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教育网)中国电子资源总库中,以“社会保障”为题名作检索词进行跨库检索,查出在1978-2009年之间总共有17713篇专门研究社会保障的文章;在此前提下,笔者又以“农村社会保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查出在1978-2009年之间总共有1670篇专门研究社会保障的文章,大约只占到社会保障研究文章的9.4%。这一数据说明与我国整个社会保障领域研究相比,目前有关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理论研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根据进一步检索的数据,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理论量的研究真正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在2004年,年数首次突破百篇,达到134篇。这一数据说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起步晚、规模小。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为了对之前有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研究作一个总结,了解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笔者才下决心完成此篇关于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研究综述。
一、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现状
大多学者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是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以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为主体的制度模式,***府在此承担着很有限的责任;保障模式以社会救助、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江瑞平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它在保障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稳定农村并促进其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吴美满(2003)认为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基本模式是以农民家庭自筹保障为主、国家保障和集体保障为辅,首先把重点放在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的层面上,主要是救灾救济、养老保险和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服务。刘振杰(2005)认为在城乡二元体制之下,农村通过土地改革和集体化,实行家庭与集体相结合并以家庭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体系。夏明会、宋光辉(2010)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是在分类分层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基于城乡二元结构来设计的。吴云勇、马会(2007)认为1978年以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主要是家庭保障和集体保障,1978年以后,集体保障丧失而蜕变为单一的家庭保障模式张术环(2009)认为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953-1978年,建立起了“集体土地产权+集体”计划经济特征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1978年以后,建立起“集体所有权家庭承包权+家庭”准市场化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李斌宁(2009)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救助,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
二、困境与弊端
随着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现存的农村社会保障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的发展要求,其弊端凸显,且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困境。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出现的弊端和面临的困境。刘振杰(2005)认为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制面临着三大困境,即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社会集体保障功能迅速衰落、农民保障所依赖的土地的作用逐渐弱化和农村家庭保障因家庭规模、结构的变迁与人口流动的频繁而迅速弱化。韦雨欣(2007)在其硕士论文中阐述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五大问题:农村社会保障的范围窄、标准低、社会化程度弱、随意性大: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包括发展水平不平衡(东部发达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水平较高,西部不发达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低下)、农村地区各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平衡;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不足;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分散;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不健全。吴云勇、马会(2007)强调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确立使我国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受到挑战:计划生育***策的推行使独生子女增多,家庭规模缩小,极大地弱化了家庭的保障功能,农村青壮年的非农化及价值观念等的变化又进一步恶化了家庭的保障功能;土地的保障功能不仅没有得到强化,反而不断弱化;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因多种原因无法起到真正的“保障”作用。夏明会、宋光辉(2010)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的割裂,二者不能有效对接;同时,使得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与缺失。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出现困境与弊端的原因,有的学者从制度本身功能作出了说明,有的着重强调***府责任的缺失,还有的从制度运行的外部环境进行了解释。刘振杰(2005)认为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出现参保率低、覆盖面窄和退保现象源于多种原因:农村养老保险达不到基本养老的目的;因缴费未能实现国家、集体与个人责任的合理分担致使农村保障制度缺乏互助互济功能;保富不保贫,人为地加大了贫富差距。韦雨欣(2007)从***府责任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认为***府价值观念的偏差(“效率优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府组织引导不到位、在组织与引导农村社会保障组织、社团建立责任上的缺失,***府***策制度上自上偏向(实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府财***供应不足),***府管理监督不规范等是导致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李斌宁(2009)认为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影响因素有一般因素和经济因素,一般因素包括***治因素、人口因素、地理因素、社会文化与心理因素和传统保障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状况、经济理论导向、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
四、社会保障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基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不能满足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一事实,社会保障研究者们积极主张改革与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设路径与建议,以期在未来建立与我国农村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模式。
以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为基础构建多元化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江瑞平认为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要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主要依据,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并存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多形式指除了通过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建立社会保障外,还应大力发展以单纯缴费形式建立的社会保障;多层次指根据各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情况进行选择)。他主张在客观把握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等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和各个地区供求关系的差异性推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吴美满(2003)认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近期必须坚持农民家庭保障为主体,积极稳妥得推进从以家庭保障为主向以社会保障为主的转变。刘振杰(2005)认为我国应该建立以家庭保障为基础、以医疗保障为主体、以农村低保为底线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具体而言即以家庭保障为基础多途径地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恢复和重建农村合作医疗上来,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认真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高新才、汪振江(2007)认为重建土地和家庭保障功能,建立新型的以土地和家庭保障为主的保障模式是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理性选择,结合各个民族地区的实际,构建和完善现阶段民族地区农牧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自然灾害社会救济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
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分类建设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李斌宁(2006)从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关系出发,主张分类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即在贫困型农村建立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内容的救济型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立社会救济、加强社会扶贫、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在温饱型农村建立基本生活需要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在富裕型农村建立保险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即以农村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为主体,建立较为规范,而且保障水平相对较高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且可以适当建立一些社会福利项目。张术环(2009)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将迎来自助餐式的社会保障模式阶段,它以农民持有完整的土地使用权为前提,以财***投入保障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屏障,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出发、依据不同类型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设计和分类实施,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分层,力求符合村情、民情。
其他研究。吴云勇、马会(2007)认为克服现有社会保障模式的唯一路径是构建城乡合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夏明会、宋光辉(2010)主张以公民身份和雇佣关系为基础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在以公民身份确定社会保障获得的前提下,以雇佣关系为路径确定社会保障水平的获得。
五、***府贵任与角色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残缺不全、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府责任的缺失。在有关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中***府责任与角色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认同,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中,***府应该承担主体责任与角色,包括加强立法,制度设计与实施,财***支持,监督管理等。罗玉尧(2004)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府应该立足于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公平公正、有限承担和各级***府合理分担的原则,承担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立法进程、确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组织引导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进程、提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所需的财***资金和监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过程等责任。李迎生(2005)认为国内外经验教训表明,***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充当着主导的角色,担负着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构建适宜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兑现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责任,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监管机制,推动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建设,以及创造适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外部环境等重要职责。韦雨欣(2007)认为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府灵活应对农村社会保障时势变化的***策选择,根据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保障内容与模式,选择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策,并遵守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坚持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原则。王晓庆、黄大薪(2009)认为关于完善***府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中的职责中强调,要加强***府自身建设,提高各级***府公共服务的意识,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效率;搭建信息平台,运用媒介力量进行农村社会保障教育,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网络。陈萌(2009)鉴于我国***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越位与缺位偏差,认为应该填补***府“缺位”现象,建构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即完善立法,从法律上明确***府是农村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履行***府作为责任主体的义务;加大财***投入,树立***府是社会保障最后责任主。金雁(2010)以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建设为视角,认为我国***府因重点负责三大责任:一是制度供给责任,依法建立和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二是公共财***支撑责任,***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必须承担更多的资金供给责任,成为最主要的资金支撑力量;三是制度实施与监督管理责任,立足于城乡统筹的角度,深化社会保障行***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
六、研究评述
目前国内的许多学者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现状、保障的不足之处、出现问题的原因、未来改革与发展思路与途径以及***府因该承担的责任等方面做了许多有成效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认清、理解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特征与面貌,但是同时也会存在着一些不足。
过多强调农村居民家庭保障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其实一直以来,家庭保障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设计与安排从未放弃过家庭责任。而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发展中,一再强调家庭责任容易被认为是国家和社会推卸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而不利于新型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建立,不利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完善与发展。笔者认为,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中要更多地强调***府的职责。
重建土地保障功能的提法,也许与未来农村社会保障的供给与需求不相符。由于我国土地效益不高,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特征的变化,土地很难再起到保障的功能。我国数额巨大的农民工和新出生的农村人口,他们己经很少依赖土地,故土地保障功能这一提法也就值得商榷。转贴于
中国社会保障论文篇9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居民消费 面板数据
一、引言
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由来已久,国外有很多学者从多个方面对此问题展开了研究。近年来,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需求不足愈来愈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整体回升的重要因素。我国居民消费疲软及高储蓄现象也引起很多国内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开始从社会保障方面入手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关于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述评,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2004-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养老社会保障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二、文献述评
国内大部分学者的观点多是通过定性分析得出的,并且对社会保障影响消费的理论分析较少。在具有代表性的实证研究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一)社会保障能够促进我国消费
陈梦真采用2005年我国31个地区的横截面数据,以扩展的生命周期模型做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养老金财富变量与居民消费呈正相关关系。张继海以2002年和2003年辽宁省城镇居民家计调查数据为依据,进行社会保障影响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截面数据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养老金财富对户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是正效应。
(二)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抑制了消费
杨天宇、王小婷从社会保障的资产替代效应和退休效应角度,对我国1985年到2005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财***社会保障支出挤出了居民消费。王晓霞、孙华臣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和消费需求呈负相关,且社会保障支出每增加1%,消费需求将减少0.37%。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对整个社会的消费没有影响
顾海兵、张实桐另辟新径,通过对社会保障与消费的关系进行案例式逻辑分析得出结论:社会保障水平与消费水平不相关。
三、我国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由于研究角度、研究样本、研究方法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我国社会保障与消费的关系究竟如何,至今还没有定论。我国社会保障仍处于省际统筹,各省的社会保障情况存在差异,故对消费的作用也可能存在差异。同时我国社会保障对消费的作用也受到国家在各个时期社会保障***策的影响。鉴于此,本文选用面板数据模型来分析社会保障对消费的作用。在消费函数的选取上,国外主流研究通常以生命周期模型作为实证分析的基础,并引入社会保障变量,取得了良好的实证效果。本文也选取该消费函数。
(一)计量模型与数据
我们在莫迪利安尼(1963)的经典的生命周期假说消费函数中引入社会保障变量,构建新的消费函数。最初的生命周期假说消费函数如下:
Ct=α+β1Yt+β2Wt-1+ut
公式中,Ct 为居民消费支出, Yt为持久性收入, Wt为t年末家庭拥有的金融资产。现在将社会保障变量引入到公式中,构建存在社会保障情况下的居民消费函数: Ct=α+β1Yt+β2Wt-1+β3SBt+ut
其中,SB 代表社会保障支出。
因此,在面板数据中对应的计量模型方程为:Cit=αi+β1itYit+β2itWit-1+β3itSBit+uit( i =1,…,31;t=1,…5)
式中,i代表31个省份横截面观察数据, t表示2004年―2008年5个观察年份。
此外,我国农村地区主要养老保障方式仍为家庭养老,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小,对农民消费影响很小,故本文主要对城镇居民消费等数据进行分析。Cit使用的是各年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Yit使用的是各年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SBit使用的是各年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养老保险支出(由各年各地区养老基金支出除以各年各地区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数得到),加上人均基本医疗保险支出(由各年各地区城镇医疗保险支出除以各年各地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得到)。Wit使用的是各年底城乡居民储蓄余额除以各年城乡居民人口数(我国居民的主要金融资产还是货币存款,股票、债券只占很小的比例且数据很难找到)。由于2004年到2008年城镇居民储蓄在数据上很难找到,故在此使用城乡人均储蓄来代替城镇人均储蓄。
本文原始数据来源于2004-2008年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最终用于模型中的数据以2004年各省自治区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不变价格指数分别进行平减而得到,以消除价格变化带来的影响。
(二)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和结论
1. 面板数据基本模型的选择和检验
面板数据的估计方法主要包括混合效应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个体随机效应模型。究竟选取哪一种模型要根据一系列检验来筛选和检验来确定。
表1模型的假设检验结果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通过检验,最终选择固定效应模型。理论上认为当选取的时点数低于面数,而且研究的目的是仅以样本自身效应为条件进行推论,而非以样本对总体效应进行推论时,宜采用个体固定效应的面板模型。上述检验的模型与理论是吻合的。
2.常系数和变系数的选择与检验
在确定模型的形式是固定效应模型后,接下来要对模型的系数进行选择。依据回归系数的差异将模型分为常系数模型与变系数模型。常系数和变系数的选择是根据一系列F检验而得到的。运用eviews6.0结果如表2:
表2 常系数与变系数的选择
3.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
选定模型为变系数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后,运用eviews6.0运行后得到的回归结果为(***略):
Cit=1202.008α^i+β^1iYit+β^2iWit+β3iSBit+uit
R2 =0.998437 ,拟合优度较高,表明解释变量的解释力度很强。F=160.9707,值大表明参数整体上相当显著。全国城镇居民自发平均人均消费支出为1202.008元。其中, α^i为各省、市自治区人均消费支出的固定效应β^1i,β^2i ,β3i , 分别为各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的变系数。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人均社会保障支出SB的系数对应的P值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只有浙江、、上海的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影响显著,其余各省市均不显著。其中,浙江和的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产生促进作用,社会保障支出每增加1元,浙江的消费增加0.38元,的消费增加的不是很明显仅为0.03元。而上海的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产生阻碍作用,社会保障支出每增加1元,消费就减少0.12元。
四、结论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可见,社会保障对消费的影响对不同的省份是有差异的。对大部分省份来说这种影响还不显著,这可能和这些省份的社会保障完善程度、收入等多种因素有关。上海的社会保障对消费产生阻碍作用,这可能与上海的人口老龄化严重及各阶层收入差距较大有关。浙江省社会保障促进消费的作用很明显,这和浙江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关。
总体而言,我国社会保障对消费的影响不显著。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目前还不完善,正是这种不完善抑制了社会保障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如果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降低缴费率,提高保障的覆盖面,最终形成普惠式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将会很有效地提高社会保障对于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樊彩耀.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居民消费增长[J].宏观经济研究,2000 (7).
[2]陈梦真. 养老社会保障与城镇居民消费: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社会保障研究,2010 (1).
[3]杨天宇,王小婷.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J]. 探索,2007 (5).
[4]王晓霞,孙华臣.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J]. 东岳论丛,2008 (6).
中国社会保障论文篇10
关键词:社会保障;传统文化;儒家思想
当今世界,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已深深的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国,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深深的流淌着丰富的文化思想。在众多思想的影响和作用下,统治者逐渐建立起了一系列制度的雏形。其中,社会保障思想最早来源于两千多年前儒、墨、道等诸学派的思想家们,他们对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而相对成熟的儒家则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但严格来讲,社会保障是一个现代名词,古代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思想与相应的制度,所以本文暂把带有社会保障性质的思想称为社会保障思想,带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制度称为社会保障制度。从文化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传统社会保障思想的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相信这对于我国当今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蕴涵社会保障思想的传统文化
何为社会保障思想?要弄清这个问题就要首先明确社会保障的定义。据已有的文献资料记载,世界各国及相关学者对社会保障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先生在综合考察部分国家及有关学者对社会保障的定义后,提出了社会保障的定义。即: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1]。由此笔者认为只要带有关注民生,保障民生的思想都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文化的繁荣和思想的***是伴随战争与***而产生的。文人雅士对现实不满但又无力暴力抗争,只能转而投向理论,希望通过其倡导的教义来影响统治者。其中春秋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文化的大繁荣:儒、墨、道、法,百家争鸣,而他们各自的理念中都蕴含着对于社会保障的论述。儒家主要提倡“仁***”、“孝道”以及民本思想。“仁***”提出***府要为***以德,宽厚待民,施以恩惠,保障民生;“孝道”提倡无论是***府还是个人都要养老,尊老,让每一个老年人能够有一个安详的晚年;而民本思想更是提醒统治者要时刻关心百姓疾苦,轻徭薄赋。道家则主张***府“无为而治”。其创始人老子曾说过:“施恩布德,世代荣昌”, 提倡救济、帮助家境贫寒的人;墨家的“兼爱,非攻”,同样是主张人相爱,不分贵贱,贫富等级,要不加区别地去爱身边的人,帮助身边的人。
宗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的特点。宗教文化既有本土的思想来源,也有来自国外的文化融合,其中自然也蕴含着社会保障思想。在中国的宗教发展史中,佛教虽属外来教派,但由于传入中国的时间较早,加之与传统文化完美的结合,使得佛教在中国的宗教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一度超过了土生土长的道教。并且佛教的教义也在大部分时间内被统治者所认可。而佛学更是一直以慈悲为怀,济世救人,普度众生,提倡老、弱、孕、残、幼和一切受苦受难的人都能够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护。可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不论是正统的儒、墨、道还是宗教,它们的思想体系中都带有社会保障的影子。
二、传统文化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及运行
中国最初的社会保障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其性质属于当今的社会救助,其内容主要是涉及养老。上文已提到了一系列带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传统文化,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府逐渐建立了一套社会保障体系。仅以西周为例,西周***府最早规定“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这说明西周已经初步形成了养老体制的雏形。《礼记.月令》中记载,“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表明在秦汉时期老年人的生活待遇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提高。生活的富足而不仅仅是保障基本生活,尤其不止是仅仅为苟延残喘的生存,这和现代社保理论所提倡的提高生活质量而不仅仅是吃饱穿暖的思想是相一致的[2]。针对弱民,也就是现今的弱势群体,包括鳏寡、孤独、残疾、贫困而不能自存者,***府的措施则更具有救。对于鳏寡老人,***府会在中央和各都设立掌管做媒的官吏,对于那些不能合独的鳏寡老人会由官府收养,供给衣食,不得遗弃;针对独孤,***府在各都设掌孤一职,照顾不能***生活的孤儿;对于残疾人,***府会要求各都会按时供给给残疾人衣食直至死亡为止,解除残疾者的后顾之忧;对于贫困而不能自存者,***府会派官员到乡间了解民情,令地方官员报告贫困状况,***府会依照具体的情况发放救济品,使得贫困人口得到经济来源[3]。虽然这些措施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保障水平低,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也多流于形式,但这却是我国最初的有关社会保障的制度。它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在众多社保思想下的产物,并且里面已经涵盖了关于养老、伤残、社会救助等制度的雏形。
在社会保障制度具体的运行过程中,儒家意识形态里的“柔道”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减震器”和“安全网”的功能。所谓柔道就是用温和的方法,传思想,讲道理来化解社会矛盾,而不是一味的采取强硬手段解决问题,具体的说就是运用文化的手段调整社会关系。虽然这种方法没有法制来的直接,但就长远来看,思想的教化要比法律效果更彻底,更持久,也更深入人心。于是***府会一方面培养百姓的社会良心,让公众去参与时***之学,使每当国家或民众逢多难之秋,总有一批人能够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就民众于水火,自觉地扛起社会的重担,并实现宗族内甚至整个民族内自发性赈施,使社会保障制度得以运行[4]。另一方面会用儒家的“中庸”思想和宗教的“入世”观念来教化臣民。对神明的顶礼膜拜成为处于苦难中人民自我精神解脱的必然选择,他们相信这一切都是上天注定,今生只能多行善积德,祈求来世的幸福。这样一来就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国家在社会保障支出上的压力,并对弱势群体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当今,虽然传统的中庸和入世思想对人们的影响已不大,但由于国家“柔道”的教化使得公众的社会责任心仍然存在,并在社会保障领域中继续发挥着作用。比如改革开放的初衷就是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通过意识形态使富人自觉地扛起社会的重担,带动更多的人致富。而每当灾难或危及来临的时候,国人们都会自发的组织起来,倾尽全力去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自发组织赈施,这不能不说为***府在社会保障方面减轻了很多压力。
三、从文化视角挖掘现行社会保障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固然与我国目前总体经济水平低、保障制度不完善、相关法律不健全有关,但同样也是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分不开的。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策执行过程中官员的腐败问题。***策是靠人来执行的,确切的说是靠官员们来执行的。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优亲厚友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如果将该思想延伸到公共机构如救助金问题时,官员们自然就很难秉公办事,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享受不到救助金,而那些生活优裕只不过和官员沾亲带故者却占有着大量名额,由此腐败问题也就具有威胁性了。坦率的说,优亲厚友并非只存在于中国的文化之中,究其根源也在情理之内,人性使然。只不过西方国家生活水平较高,保障更趋于完善,使得这种思想在现实中的表现被高质量的生活所掩盖,其弊端没有凸显而已。而中国***府面对腐败通常的解决方法都是从***策或者法律入手,很少关注文化层面上的问题。法律是必要的,但要想彻底根除腐败问题,光靠法律是不够的,更要从思想源头上做起。既要加强对官员的监督管理,加大惩处力度,又要从思想上入手,强化官员的自身教育,将真诚、正义、公正等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植入官员们的心田,使他们从根本上摒弃优亲厚友的思想。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要想彻底转变人们传统的思想几乎难以实现,但能够找到一个新突破口并为之努力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事实证明,目前我们***府也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先后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其中不乏有许多有关仁爱、民本和公正的思想。这些都是***府从文化层面入手解决社会中包括社会保障在内出现的种种问题所作出的努力。
古代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行为对现代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许多几千年以前的古代思想,如赈贫救灾、社会救济、养老爱幼,对身体残疾者进行特殊照顾等,被后人所继承和发展,并成为了现代社会保障的主要思想和核心内容[5]。而传统文化内含着社会主体可以“做什么”和“哪些不可以做”,应该“怎样做”的意蕴,在解决社会问题,尤其是社会保障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把传统文化与社会保障相结合,通过有说服力的、贴近民众的方式,将真诚、正义、公正等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植入民众的心田,不仅会使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越来越完善,我们的社会也必将能够健康、有序、和谐的发展。(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辽宁省城乡二元福利差动态补偿与社会保障体系统筹问题研究 WJQ2012001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 7月第一版
[2]刘丽.《人口与经济》(京)2005年05期第74.76,80页
[3]陈英.《汉代贫富差距与***府控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社会保障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