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社会学论文10篇

组织社会学论文篇1

社会实践教育体现的是开放和创新的观念,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应该捕捉时代的气息和时代的脉搏。全县开展“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平安和谐校园”以来,我们不失时机开展“拒绝安全隐患进校园签字仪式”、“观看科教片”、“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无不牵动着全校师生的心,大家都扮演“小记者”尽展才艺,及时将消灭安全隐患的最新动态在全校师生中传播。

我们还经常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义务劳动,帮助五保户、***烈属、孤寡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促进学生良好礼仪的养成;开展象征性“走遍祖国大地”游览活动,每天坚持十分钟长跑,象征性奔赴祖国各地,每月到达一座大城市,月末写出沿途各地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特产等。实践告诉我们,使学生掌握一种本领,明白一个道理,形成一种品质,养成一个习惯,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达到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过程中,要把握一定的“量”和“度”,切忌隔靴搔痒,影响积极心理体验的产生。所以我们必须指导学生经过多次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经过学生自身不懈的努力,逐步积累,才能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

二、贴近教学,让学生交流体会,展示本领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脱离教学,否则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实践活动要密切结合教学启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学完《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后,我们组织学生远足、野游等领悟大自然鬼斧神工之美;采集动、植物标本,为自然实验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让学生从中体验家乡优美壮丽的景色,从而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这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加深了爱国主义教育。在体验教育活动中,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进一步加深体会,提高认识,同学之间还互相启迪、互相学习。从学生心理角度看,他们都非常想把学到的本领展示出来,得到大家的认可,学校为他们创设了展示本领的时空大舞台,通过让学生尽情展示本领,感到自己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取得的进步,同时更进一步地坚定自己参加体验教育的信心,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组织社会学论文篇2

关键词:***府职能转型;社会组织;***治嵌入;个案经验

中***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2-0108-07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行***改革运动,学术界一般称之为“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基础是“新管理主义”,它主要由管理主义、公共选择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和委托—理论等组成。“新管理主义”对传统的管理理论提出了挑战,主要表现为管理的自由化和市场化。在此基础上,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社会组织的管理实践和技术优越于公共部门并且可以用于公共部门,公司管理之间的区别是一种假象,管理就是管理。公共管理运动力***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其实是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治理创造理论空间。

从实际操作层面看,新公共管理理论要求对传统的***府管理模式进行变革,从而,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许多新的***治管理模式相继被提出,如企业家***府、参与式***府和减少规避***府等。这些新的***治管理模式的核心目标之一都是力***实现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即将社会组织纳入公共管理的主体范围中,***府的管理职能逐渐淡化,公共服务职能的实际提供主体由***府转变为社会组织。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核心议题是***府职能的转型。

就我国而言,***府职能的转型主要体现为服务型***府的建设。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建构逻辑,建设服务型***府,就需要将***府的服务职能转移到社会组织手中,实现公共服务提供的主体转换。从目前我国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看,学者们对于***府如何将服务职能转移到社会组织手中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集中表现为***府如何实现公共服务与***府主体的分离,***府如何从社会组织那里购买公共服务产品purchase of service contracting)以及国外***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经验比较与借鉴。但***府职能转型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过程,公共服务提供的主体转换必须建立在社会组织发达的基础上,没有这个条件,服务型***府的建设便没有一个有效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组织的发达程度决定了***府职能转型的成功与否。就我国而言,社会组织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社会组织有效参与到公共管理中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发展。因此,推动***府职能转型就必须培育社会组织,同时积极引导社会组织进入公共管理层面。然而,学术界将重点主要放在***府如何购买公共服务的研究中,对社会组织培育的关注较少,主要是从公民社会理论、社会建设和功能主义出发展开讨论。同时,既有的一些研究仅仅是运用实证方法对***府培育社会组织进行考察,而没有从多维方***展开讨论,从而也就不能在理论层面对我国目前的社会组织培育现状进行有效的理论描述和阐释。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该将目前学界对社会组织培育研究中的实证偏好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用理论描述个案经验。基于此,笔者从个案经验角度,运用嵌入理论分析***府在社会组织的培育过程中是如何实现***治嵌入的,同时关注培育后的社会组织如何与地方***府合作,促进***府职能转型。笔者试***通过这种个案经验的嵌入理论分析,对我国***府职能转型过程中社会组织培育现状进行理论阐释,通过对比我国社会组织的培育现状与社会组织培育的两种路径,对社会组织培育的路径进行评价。

二、嵌入性理论与社会组织培育

众所周知,嵌入理论属于经济学的范畴。20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卡尔·波兰尼在其代表著作《大转型:我国时代的***治与经济起源》中提出,“交易行为通常是嵌入在包含着信任和信赖的长期关系之中的,这种关系往往能消除交易的对立性”,由此首先提出了嵌人性(embeddedness)这个概念。后来新经济社会学家格兰诺维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1985年,格兰诺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

发表了《经济行动和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一文,在美国社会学界引起了轰动。格兰诺维认为波兰尼对社会因素的消极判断存在问题,指出“我们研究的组织及其行为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把它们作为***的个体进行分析是一个严重的误解”。格兰诺维的嵌入性观点主要是,认为经济活动是一个人际互动,而不是一种制度化的过程,强调人际互动产生的信任是组织从事交易的基础,也是决定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美国学者巴伯对嵌人性概念及其理论意义做了进一步分析,巴伯认为客观世界的经济运行规律并不是像新古典经济学所假设的情境那样,按照***、非人格化和理性的市场交易进行的,因此嵌入理论对经济学和社会学传统观点的修正是对既有理论的重大发展。非为嵌入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乌兹对嵌入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提出了“关系嵌入性悖论”,同时他认为嵌入性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主要在于嵌人性可以提供信任、传递有效的信息和促进问题的共同解决。

嵌入理论强调组织的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是存在多重维度的。根据美国学者祖京和迪马吉奥的研究成果,组织嵌入可以分为结构嵌入、***治嵌入、文化嵌入和认知嵌入四个维度,这种对组织嵌入的划分偏重于强调社会、***治和文化的影响作用。根据笛尔的观点,组织嵌入实际上将环境作为一个分析性概念,将环境分解成相关的系统或主体,这些系统或主体的行为和制度安排影响到组织目标的达成和组织的成长。㈣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门,其产生、成长和发展均需要与其所处的环境联系起来,进行良性的互动。一方面,社会组织的培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是社会组织培育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成长起来的社会组织也要对所处环境的变化进行积极回应,否则也会被变化的环境淘汰。把上述组织嵌人的四个维度与社会组织培育相结合,本文将社会组织培育的嵌入分为***治嵌入、社会嵌入和文化嵌入三个层面。

从经济社会学看,***治嵌入是指经济制度和经济决策是在包括经济行为体和非市场机构,尤其是***府和其他社会阶层在权力追逐过程中形成的,***府制度上的规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权力基础和动力机制。就社会组织的培育而言,这种***治嵌入主要体现为***治系统的支持和规制,社会组织的培育会越来越多地体现国家制度化和合法化的规则。具体而言,社会组织的培育将会受到***治制度和决策的影响。本文所要描述的是社会组织培育过程中的***治嵌入,笔者认为,依据***治嵌入理论对社会组织培育进行分析能够 释我国社会组织的培育和运作逻辑。结合***治嵌入,笔者选取了成都市y街道作为分析的个案,基于对成都市y街道培育社会组织的实践的观察,笔者集中考察了y街道社会组织培育过程中的***治嵌入内容和社会组织与***府合作治理的几种路径。

三、成都市y街道社会组织培育的***治嵌入

y街道隶属于成都市温江区,y街道试***通过培育社会组织,加快服务型***府建设,深化社会管理改革。在实际操作中,y街道主要从登记备案、奖励***策和社会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培育社会组织。目前,y街道已经培育社会组织29个,2007年以来,y街道每年向各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资金保持在40万元,各社区(村)利用村级公共服务专项资金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平均金额为3万元。通过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y街道有效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连续四年被评为“四无”(无群体访、无越级访、无非正常访和无进京访)街道。

从逻辑上说,***府培育社会组织存在意愿和能力两个方面的问题。就成都市y街道而论,y街道在意愿上是积极进行社会组织的培育的,其目的是“加强***府和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沟通,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在能力上y街道从***策、管理、经济和结构上对社会组织的培育进行了嵌入。虽然***策、管理、经济和结构在内容上存在差异,但均属于***府行为,因此笔者将这四种嵌入都纳入***治嵌入的范畴,在***治嵌入的范围内进行讨论。

(一)***策嵌入

***策嵌入是***府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和***策对社会组织的培育过程等进行文本规定。一方面***策嵌入为***府培育社会组织制定了比较具体的措施和目标,另一方面也为社会组织的生成提供了合法性。成都市y街道在培育社会组织的过程中,首先制定了《关于扶持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从***策上对社会组织培育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培育目标和奖励***策进行了规定,从

而明确了y街道对社会组织培育进行引导的具体措施。

(二)管理嵌入

管理嵌入主要是***府在社会组织培育过程中对社会组织的成立和活动进行调控。y街道的管理嵌入主要表现为对社会组织实行“宽进严出”,即降低社会组织的登记门槛,实行“登记备案双轨制”,同时强化对社会组织的评估与监督,引入优胜劣汰机制,安排专门人员对各类社会组织进行摸底、测评和监察。

(三)经济嵌入

经济嵌入是y街道影响社会组织培育的一个重要方面,y街道的做法是使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常态化,为社会组织的成长提供经济来源。这种经济嵌入带有选择性,y街道对社会组织的经济嵌入只针对具有公益性、慈善性等符合街道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组织。同时,y街道也通过奖励***策对社会组织的发展予以经济支持,包括对取得社会工作师资格证并在社会组织中服务满一年的人员进行奖励,对区级以上文化、艺术、新闻和出版等评奖中获奖项目进行物质奖励。

(四)结构嵌入

结构嵌入是指社会组织与更为广阔的社会关系网络发生联系,使得社会关系网络成为影响变量之一。街道在社会组织培育过程中,一方面鼓励符合条件的居民参与到社会组织的培育中,同时组织符合社会工作师报考条件的人员参加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为社会组织培养专业性的社工人才。另一方面,引入新华亿、恩派(npi)等知名社会组织孵化机构,从“孵化申请”、“初步评估”到协助注册登记、托管财务等,对有发展潜力的备案社会组织进行专业化、全方位培育,促使其转化为专业性强、运作规范的登记类社会组织。

如果按照西方社会组织理论对y街道培育的社会组织进行分析,那么这些由***府培育的“社会组织”并不是西方社会组织理论中所谓的真正的社会组织,因为它不完全具有非***府组织应有的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从某种意义上说,y街道培育的社会组织可以称为中国式的社会组织。

四、培育之后:y街道社会组织的合作实践

在社会组织培育之后,就是社会组织如何与***府合作,推动***府转型的问题。y街道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实践路径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

y街道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主要是将部分公共服务的职能以***府购买的方式,通过双方约定具体内容的合同转移到社会组织手中,同时为社会组织免费提供用地和约两年的经营费用,但***府对社会组织所承担的公共服务要进行***策引导、考核管理和测评监管。y街道在2008年组织成立“居家就业基地”和“24365”社区生活服务中心两个社会组织,“居家就业基地”主要生产电子配件,由厂家定点回收,基层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技能培训和实践锻炼的服务。“24365”社区生活服务中心通过电话服务热线连接加盟企业(个人)和居民群众,由中心将修电器、卖废品、通下水道和送水等服务项目和服务公司进行分类,建立数据库,以热线电话形式提供服务。2010年,y街道通过与“成都心家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组织成立了“瑞泉馨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心组织专业社工和志愿者,以无偿、低偿服务方式,为社区老年群体提供日间照料、保健、学习、娱乐和法律援助等专业服务。

(二)社会组织参与文化建设

y街道主要是按照功能来培育社会组织的,这些功能主要包括文体活动、维权、服务和社会救助。按照这种设计,y街道于2007年登记成立了“绿芽新市民艺术团”,这个艺术团是y街道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的组织,目前已经发展了12支文体活动队伍,会员有300人。2008年成立的“涌泉千紫文化艺术学校”的主要功能和目标是推动城乡一体文化教育,学校主要是为失地农民子女免费提供文化艺术培训。y街道还有艺术类社会组织,如“编织插花艺术中心”和“饰美艺术中心”,这些艺术类社会组织一方面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社区居民就业。

(三)社会组织参与社会调解

2007年y街道成立了“馨悦工作室”,其职能主要是参与社会调解,主要承担社区居民的心理疏导工作,如对社区居民因拆迁易居等带来的心理问题进行调适。2010年y街道成立了“王大姐说事”调解站,调解站的工作人员主要是老***员、老干部和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员群众代表,目的是帮助调解家庭纠纷和邻里纠纷,在群众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是非观念和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从y街道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实践,可以发现***府培育的社会组织主要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府培育的社会组织与***府在某些职能方面相互重叠,这不是说***府将职能赋予社会组织,而是形成了社会组织与***府共同履行某些公共服务职能的趋势。第二,社会组织受到***府的监管和评估,处于半自治状态。第三,***府是社会组织业务的指导者。从y街道看,***府不仅为社会工作人员提供培训和上岗机会,还对社会组织的职能和工作进行了分类。第四,***府是社会组织主要的经济支持者。***府培育社会组织的这些特征决定了社会组织必须与***府进行合作,而且 作带有依附性。这四个方面的特征都集中反映了社会组织培育过程中***治嵌入的痕迹。

五、发生的逻辑:***治嵌入的问题情境

在对y街道进行考察的过程中,y街道的干部hs就***府控制社会组织进行了评论,他认为“***府对于社会组织的管理不可能完全放松,一方面担心社会组织卷钱走人,另一方面没有***府作为支撑的社会组织群众也不敢相信。”街道干部的评论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组织培育过程中的***治嵌入具有启示意义。笔者认为,***治嵌入发生的逻辑主要来源于国家、社会两个方面。

从国家层面来说,第一,国家对社会组织的培育进行***治嵌入表明国家在意愿上愿意进行公共职能的调整,让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可以减轻***府的负担,同时提高***府管理的效率。第二,***治嵌入意味着社会组织合法性的增强。第三,***治嵌入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组织的控制。

从社会层面来说,一方面没有***治嵌入的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服务很难获得居民的认同,正如街道干部hs所说,居民对于没有***治支持的社会组织所提供的服务表现出不信任,而***治嵌入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组织并不发达,因此需要一种力量去引导,这也为***治嵌入提供了进入的空间。

六、结论

总体来看,在社会组织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可能的发展路径:一种是***府放宽对社会组织的控制,让社会组织实现自我成长,这种路径更加符合西方社会组织的发展模式,从而减少了公民社会发展的环节;一种是***府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控制与监管,包括对社会组织的成立、人员组成、资源筹集和服务内容等加强控制。这种路径虽然将国家的意志渗透到社会组织中,但可以让社会组织在成长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合法性,对于社会组织的成长具有推动作用。分析y街道对其社会组织的培育,笔者发现***府在培育社会组织的过程中,对于社会组织的控制实际上处于摇摆状态,即***府对社会组织的控制并未固定在加强或者放宽,而是二者兼而有之。通过对***治嵌入所处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在国家和社会共同作用背景下,很难将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培育中的***治嵌入简单地归入以上两种路径:一方面国家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在社会组织成立、管理和资金等方面给予了更多空间;另一方面,居民的不信任也使得社会组织必须增强其合法性。因此笔者认为,目前对于社会组织培育的***治嵌入,从更多意义上属于***府职能转型时期对社会组织培育的一种过渡路径。这种过渡路径意味着***府对社会组织的培育最终会发展到第一种路径,即逐步放宽对社会组织的控制。

注释:

①国内对社会组织的称谓较多,主要有非***府组织、私营部门、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组织、民间组织等。本文使用的社会组织从范围上看具有狭义取向,主要是指非***府、非营利的自治组织。就中国而言,社会组织是存在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是根据社会组织与***府的关系紧密程度。陈国强和曾麟在《社区培育社会组织过程性研究——一项对社会组织与***府之间关系的考察》一文中,将我国的社会组织分为转制型社会组织、完全生成型社会组织和半生成型社会组织,转制型社会组织由原来的事业单位、***府派生组织转化而来,完全生成型社会组织完全由***府***扶持起来,半生成型社会组织先从社会中形成初步形态的群体、团体,后经***府扶持、发展而来。具体参见顾建键、马立、[加]布鲁斯·哈迪等著:《非***府组织的发展与管理——中国和加拿大比较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202页。从以上划分看,本文所讨论的社会组织应属于第二类组织类型。

②***府购买服务一般指***府在社会福利的预算中,以服务体系预算为度,向社会各类提供社会

共服务的非***府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直接拨款购买或公开招标购买社会服务。可参见田玉荣主编:《非***府组织与社区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类型一般有功能型购买、项目型购买和期许型购买三种路径。可参见陈志卫、戴志伟等著:《新社会组织:实践与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27-28页。

③较具代表性的成果参见陈华:《吸纳与合作:非***府组织与中国社会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王卓君:《***府公共服务职能与服务型***府研究》,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陈志卫、戴志伟等著:《新社会组织:实践与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丁元竹:《非***府公共部门与公共服务:中国非***府公共部门服务状况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张钟汝、范明林著:《***府与非***府组织合作机制建设——对两个非***府组织的个案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王振海、王义:《地方***府购买民间组织服务的现状与对策》,《天津行***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陈书结、张汝立:《***府社会服务观与社会公共服务改革——英美***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比较研究》,《探索》2011年第4期;杨宝:《***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的比较及解释:一项制度转型研究》,《中国行***管理》2011年第3期;郭强华、俞雅乖:《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购买模式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韩俊魁:《当前我国非***府组织参与***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比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6期;伊强:《关于***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问题的思考》,《中共郑州市委***校学报》2011年第5期;陈晖:《论***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云南行***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赵立波:《完善***府购买服务机制,推进民间组织发展》,《行***论坛》2009年第2期;王名、乐园:《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购买的模式分析》,《中共浙江省委***校学报》2008年第4期;曾永和:《***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在上海的实践与探索》,载于顾建键、马立、[加]布鲁斯·哈迪等著:《非***府组织的发展与管理——中国和加拿大比较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151页;田玉荣:《论我国非***府组织在社区发展的制度化条件》,载于田玉荣主编:《非***府组织与社区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11页;李冬妍:《加强***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伙伴关系的财税***策探析》;靳东升:《中澳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和管理的比较及思考》;彭耀林:《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税务制度——管理与服从》;罗宾·弗莱明:《澳大利亚***府和非营利部门的合作》;戴维·汤姆森:《澳大利亚社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管理》,以上五篇文章均载于廖鸿主编:《社会组织建设的新视野——中国和澳大利亚经验分析》,时事出版社,2010年版。

④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学术论文,参见刘鹏:《从分类控制走向嵌入式监管:地方***府社会组织管理***策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张丹丹、沈关宝:《公民社会的发展与形成——民间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公民的有序参与》,《学术界》2011年第6期;胡仙芝:《积极 会组织,构建社会矛盾调解体系——以社会中介组织为视角》,《国家行***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尹志刚:《社会组织培育与社会建设制度框架建构——基于北京市,西城区社会组织的调查》,《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何云峰、孟祥瑞:《***府对新生社会组织的催化与公共服务社会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陈国强、曾麟:《社区培育社会组织的过程性研究——一项对社会组织与***府之间关系的考察》;上海市卢湾区行***学院课题组:《社区组织培育与发展的新探索——从上海五里桥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说起》,以上两篇文章均载于顾建键、马立、[加]布鲁斯·哈迪等著:《非***府组织的发展与管理——中国和加拿大比较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王景彪:《精心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赵***:《着眼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邹新华:《坚持指导与服务并重,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以上三篇文章均载于廖鸿主编:《社会组织建设的新视野——中国和澳大利亚经验分析》,时事出版社2010年版。

⑤学界对***府培育社会组织的两种路径可概

括为放宽和加强两种取向。所谓放宽,就是指***府放宽对社会组织的控制,为社会组织的成长提供更多的自生空间。所谓加强,就是指***府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社会组织的成长是在***府的主导下进行的。

⑥“登记备案双轨制”主要是指通过注册登记与备案两种办法来培育社会组织。y街道的做法是,对于成立以公益性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和涉农社会组织,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两大类,相关材料交由街道办公室整理后向区民***局申报。对于不具备注册条件的,由街道向民***局“备案”,由此形成两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即登记类社会组织和备案类社会组织。

⑦这里的经济嵌入主要是指***府对社会组织进行经济扶持,因此这种经济嵌入就带有浓厚的***治色彩,而不单单是经济层面的内容。

⑧从***治嵌入看,这种结构嵌入也是在***府的主导下,社会组织与更为广阔的社会关系网络发生联系。因此不能与社会嵌入相等同。

组织社会学论文篇3

在对社会体育组织研究文献的检索中,依据研究的需要,将与“社会体育组织”含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条“体育组织”“体育社团”“体育协会”“体育基金会”等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网络版)收录的CSSCI和核心期刊文献中进行篇名项的精确检索,不设远端时限,以2013年12月31日为时限近端,经逐条查看检索结果,排除掉重合项以及无关的大量文献条目,最终获得321条与社会体育组织相关的研究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1999年前总体研究数量较少,到1999年开始有了明显的增幅,从2000年到2007年,社会体育组织研究的文献数量一直处于平稳上升趋势,2008年出现爆发式增长,2009年、2010年微幅下调并逐渐趋稳,直到2013年,研究数量再次明显增长。除北京奥运会举办后2009年、2010年出现下滑外,整体曲线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这充分说明社会体育组织的研究非常活跃,仍处于当前体育学界研究的热点范畴。从***1的曲线中还可以看出有2个年度属于增长高点,分别是2008年和2013年。2008年相对于2007年文献数量增加了19篇,这与我国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直接的关系。在2008年,国家组织了一系列科研论文报告会,在宣传力度、重视程度、资助程度等方面都较以往高出很多,因而大大地激发了体育研究领域学者的科研热情,大量的研究成果在这一时间涌现出来,于是出现了文献研究数量“喷涌式”增长的现象。这其中不仅包括“社会体育组织”的研究,其他体育类的研究文献也都在这一时期迅猛增长。从文献增长的研究领域来看,主要增加的是社会体育组织管理、学校体育社团以及赛事组织等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研究的领域明显得到拓宽,出现了对体育组织进一步细化研究的趋势。另外,组织发展、组织现状、国际体育的研究篇数也略有增长。2013年与2012年相比,研究文献数量也增加了6篇,其增长明显的是现状和管理方面的研究,覆盖的领域也有所扩大。纵观社会体育组织的研究文献,其增长的领域和成果出现的时间完全契合我国***策热点和重要体育事件,如“奥运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公共服务建设”等。总体来看,社会体育组织的功能、社会体育组织文化建设、社会体育组织与公共服务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文献数量增长比较明显,且管理和发展方面的研究总量都比较大,研究的面也在不断地拓宽和细化。当前,国家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进一步明确了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这必将成为社会体育组织研究的新热点。

2社会体育组织研究的追溯

从文献检索的结果来看,体育组织研究的早期,方瑸对苏联的体育组织进行介绍,该文发表于当年《苏联问题参考资料》第2期,文中描述“苏联管理体育运动的最高机构是全苏体育运动委员会,它是属部长会议管辖的……除了各级体委行使职能之外,在开展体育工作上,苏联的社会体育组织确实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苏联的社会体育组织主要是志愿体育协会和单项运动协会。”并且方瑸从40个志愿者体协中的10个行业系统志愿体协选取了7个影响最大的做了简单描述,包括了公安系统、工业系统、大学生、中小学和技校、铁路、水运系统等。1987年上海体育学院葛利等翻译了美国人W•H•弗里曼发表于《PhysicalEducationinChangingSociety》的《美国社会体育组织简况》一文,介绍了美国存在的社会体育组织及其构成的基本概况。从总体情况上来看,在20世纪90年代前我国对体育组织的研究均停留在对美苏体育组织的构成内容。对国内社会体育组织研究首见于报端的是李存章对民间体育组织的研究,其在1991年《体育文史》第6期刊登了《艰苦创业六十载———记我国近代民间体育组织“广东梅县强民体育会”》,文中叙述了“强民体育会”的创立与发展历程,在抗日战争中所做的贡献,以及对体育人才的培养。这篇文章对于我国民间体育组织的研究开创了历史性的先河,为组织和丰富群众体育活动提供了建设性参考依据,也为各地学习和创建体育组织提供了史料借鉴。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有关社会体育组织的研究逐渐加速,起初的研究还主要是建国早期以及历史上体育组织的研究,直到1996年起,我国才出现了对新兴体育组织的一些研究,如续川于1996年在《体育文史》发表的《关于我国体育组织体系改革的思考》,吴世英于1998年在《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发表的《中国社区体育组织文化分析》,刘明生于1999年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发表的《上海市社区体育组织现状及发展对策》,***于1999年在《体育科学》发表的《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结构“小型化”探索》等。这一时期社会体育组织的研究出现了研究领域逐渐拓宽、研究视角多样化的趋势和特点,而也在此时,“社区体育组织”研究出现了第一波热潮。

3社会体育组织的研究内容分析

从体育界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关注该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3大方面。

3.1社会体育组织的基本理论研究

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在***的十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相关提法全部采用了“社会组织”这一称谓。社会组织国际上通常称为“志愿者组织”“非营利组织”(NPO)“非***府组织”(NGO)、第三部门等,“泛指那些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各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公民自发成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营利性、非***府性和社会性特征的各种组织形式及其网络形态”。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社会体育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用社会体育组织总称以上这些提法更为合适;因为这样的称谓不仅可以代表以上组织的所有特征,而且更具有现代的意义,也与国家相关文件保持一致。体育界学者对西方社会体育组织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西方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系的“公益性、服务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的讨论上,并与我国的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系进行了对比。弗里曼等对美国的社会体育组织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潘铁***、张龙针对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组织管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可以建立以社区体育俱乐部为中心的社区体育组织体系,实行民办官助、自营自治的组织管理形式,半公益半消费式的经营模式。凌平等对意大利体育组织管理体制剖析发现,意大利体育组织管理体制属于社会自我协调管理体制。体育界学者就社会体育组织的研究呈现多维理论视角,涵盖了社会学、经济学、***治学、公共管理学等领域。代表性的研究视角有马志和、黄亚玲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视角,魏来等、卢元镇等的法团主义视角,肖林鹏、仇***等、黄汉升的治理理论视角,汪流、王凯珍等的合法性理论视角。他们分别就制度、体系、地位、发展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

3.2社会体育组织与***府关系的探讨

该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职能、资源依赖、关系向度等角度。黄亚玲研究指出,体育社团传承着传统文化的特质,新中国成立后,体育社团的3次发展高峰,都与国家***治、经济、文化的变迁息息相关;刘东锋等运用经济学理论,就我国***府对非***府体育组织的需求与社会体育组织供给的内容进行分析,其指出:我国非***府组织与国外非***府组织供给上存在较大差异,并且经济上对***府依赖性太强。王乃英等、熊振强等从***府职能转移视角对***府与社会体育组织职能的分配做了探寻,分别指出我国***府管理方式应当由行***管理和全面包办转移到***府与社会共同管理社会事务的合作型管理模式上来;冯欣欣等从资源依赖视角认为从中观层面探讨***府与非营利体育组织间的合作问题,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和资源互赖是促成***府与非营利体育组织合作的动因,从组织身份和资源依赖2个维度来看,当前我国***府与非营利体育组织形成权力失衡下的有限合作模式,应通过***府赋权和非营利体育组织增能,构建***府与非营利体育组织理想的合作模式。汪流提出了草根组织与***府的关系向度应着眼于“合作”而不是“分离”,应当由“***府主导式合作”向“互补式合作”转变。

3.3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现状及实践研究

该领域成果主要集中在区域性和人群性体育组织管理的现状调查上。王凯珍等对中国城市老年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进行了现状调查研究,吴树斌对澳门社区体育组织管理进行了探讨,周小林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探讨了农村体育组织管理体系的创新发展,朱家新、姚磊等对农村基层体育组织管理现状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指出当前对社会体育组织的重视程度不够,组织之间缺乏相互沟通和协调,队伍薄弱,经费匮乏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以上这些研究成果为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综上所述,社会体育组织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在国家管理背景下所做的一系列探讨,在新时期我国***府对社会组织治理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特别是中央***府在社会组织发展的激励和培育、规范发展机制、拓宽发展空间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这些制度和***策的改革与尝试对于新时期社会体育组织的建设以及发挥社会体育组织作用,形成社会体育管理和社会体育服务合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对未来中国***府与社会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发展变化具有新的涵义。

4创新社会治理视域下社会体育组织研究前瞻

由于我国特有的国情,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不能简单地借用国外相关组织的发展经验,在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参与治理所需的条件都是全新的研究课题;因此,有必要对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路径和方向进行深入的研究。

4.1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理论研究

结合中外社会治理理论,以史实为线索,对我国社会体育组织的出现、发展、演进进行历史描述,然后对现实状况进行分类归纳,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4.2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条件分析以国家***策、民族文化特色等为依托,从组织属性、管理模式、组织职能、组织制度、规模、机构设置、服务内容与实施路径、人员构成等多方面分析参与社会治理应具备的基础条件。

4.3社会体育组织管理与发展现状及其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构建

社会体育组织管理与发展现状的研究范畴应包括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现状和所提供的服务。主要内容包括硬件供给(体育场地设施、机构、人员等)、软件支持(服务管理、相关***策、健身指导等)。基于对社会体育组织管理服务的现状调研,还应分别对社会体育组织的规模、投入、效率、机构设置、权限划分等方面效果做出评价,提出对策建议,构建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

4.4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运行机制分析

借鉴国内外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理论与经验,可以从社会人群对体育服务的不同需求出发,基于创新社会治理的要求,探索其供给机制、动力机制、效率机制、激励机制、整合机制和互补关联机制等,并分析其相互关系和实现路径。

4.5社会体育组织的功能、地位和作用的探讨

在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伴随着***府体制改革,社会体育治理的方式也将随之发生改变。结合社会体育的现实需求,社会体育组织的功能不再局限于以往被动的接受任务、请示、汇报、审批等环节,其注册程序越来越简化,开展活动的灵活度和自由度都将明显提高,参与社会治理的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社会体育组织的地位也将重新定位,其将以新的姿态活跃在社会治理领域中,其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将更加强大。这3个方面的发展变化也将是体育理论工作者新的研究范畴。

5结束语

组织社会学论文篇4

关键词: 文化育人 大学生 组织文化 核心价值 思想***治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血脉,是实现大学功能的动力源泉和精神力量。[1]大学生组织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大学生在集体学习、实践中创造的文化结晶,又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培养了崇高的品德,塑造了良好的精神气质。加强大学生组织文化建设是提升高校文化育人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组织文化的基本含义

大学生组织是指大学为了维护校园学习生活秩序、调动学生学习实践积极性、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学习实践能力而成立的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学习的团体。可见,学生组织在发挥管理、服务职能的同时,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实践能力的锻炼、创新素质的培养、综合能力的提升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学生组织文化是高校各类学生组织成员在履行工作职能、参与组织学习、参加文体活动、开展学习实践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核心理念、制度规范、行为规范、群体意识等的综合反映。这个概念需要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大学生组织文化来源于组织成员的实践,是组织成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组织精神文化生活和学习工作实践中的具体反映,是组织成员价值观念取向交融凝练的结晶。另一方面,大学生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成长、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彰显组织特色的文化,体现了组织的工作职能、行动理念、目标追求、行为规范、道德倡导等,是组织对组织成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对组织进行教育培养的一般目标。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是大学生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形成的重要影响元素。

大学生组织文化在结构上包括指导思想、理想追求、组织精神和道德文明四个方面,其形成和发展受到组织内外文化生态的重要影响,实际上是校园文化的有效组成部分。

二、大学生组织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组织自身发展

组织文化建设是组织成员在组织管理者的引领下贯彻先进指导思想、追求先进的理想目标、发扬先进的精神气质、弘扬高尚的道德品质的过程,也是学生组织发挥其管理、服务和育人职能,改造自身结构,完善自身机制,推动自身发展的过程。概括来讲,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可以提升学生组织的管理水平、育人水平、服务水平。

学生组织的自身建设,是发挥其在管理、服务和育人职能的重要推动力。加强大学生组织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学生组织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有着独特的作用。首先,可以激励组织成员发挥主体作用,增强组织的创新活力,促进组织成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力量,使组织富有战斗力;其次,通过文化的传承创新和积淀,组织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也会不断成熟、完善和与时俱进,组织的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升级;最后,可以很好地弘扬组织长期发展中积淀的精神气质,形成组织特有的凝聚力,并使组织成员具备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战斗活力。

总之,加强大学生组织文化建设,是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提升组织文化内涵,改善组织各项机制,建立先进的组织管理制度,促进学生组织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加强大学生组织文化建设,是发挥学生组织文化育人功能的第一步,为提升高校文化育人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三、大学生组织文化建设促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体系建设

大学生组织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校园文化与广大学生之间的联系纽带。一方面,大学生在学生组织的劳动实践在创造组织文化的同时,也创造着校园文化,通过组织文化的积淀、传承和汇合,把个人的文化创造力发挥出来为校园文化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校园文化通过组织文化的渗透、感染和激励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挥影响力,对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创新阵地,因而高校校园文化必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鲜明的旗帜。大学生组织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内在联系决定了大学生组织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紧密关系,大学生组织文化建设也必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组织社会学论文篇5

关键词 学校组织 社会互动论 学校组织冲突 建议

中***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01

学校组织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在人们有较大教育需求时产生的。①学校自产生起,就是一个组织化了的社会机构。而另外一方面,学校作为一个组织,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它是一个为了履行某种社会职能、实现特定社会目标而形成的社会群体。②学校组织的社会性就提供了对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可能性。学校组织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人,即教育者、学习者以及教育管理人员等,进而再根据不同的角色和责任组成不同的群体。而这些人和群体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就形成了学校组织中的“社会互动”过程。为了保证学校组织运行的顺畅和高效,我们有必要对学校组织进行基于社会互动理论视角的社会学分析。

1 社会互动理论的基本概念

“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是指人和人、人和群体、群体和群体等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在行为和心理上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有: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和强制。

2 从社会互动论视角分析学校组织的概念、特性与结构

2.1 学校组织的概念分析

学校是社会专为实施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而设立的一种正式的规范性社会组织。社会互动论强调基于一定社会关系背景,人与人、人与群体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在学校组织中,整个学校组织架构,由学校行***系统、学校教学系统、学校后勤保障系统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背景。而学校组织中的学生、教师、行***管理人员等个人以及学校***支部、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校工会等群体便构成了学校组织中社会互动的主体单位。

2.2 学校组织的特性分析

学校组织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学校组织具有一般组织的共同特征,除此之外,还具有其自身独有的个性特征。学校组织具备以下特点:

(1)学校组织具有开放性。③学校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处在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过程之中,是一个随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开放系统。由此可见学校组织的开放性要求学校组织须与社会环境进行互动,这里的社会环境包括知识、价值观念、社会的期望目标和办学资金等等。

(2)学校组织具有松散结合性。学校的教学系统是学校组织的主体,它具有松散结合性的特点。该特点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学校的教学系统具有自身教学行为的相对***性。学校管理层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很难实行严密的、统一要求的。这体现了符号互动理论中符号意义的相对性、动态性和独特性,提示学校组织成员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要设身处地、站到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

(3)学校组织需要人本关怀。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系统。教师的工作除了受经济和物质条件因素的驱动以及由教师职业道德带来的职业自觉性的驱使外,更多要靠人本关怀等社会心理因素的激励。这种关怀要求成员之间相互进行,而社会互动理论强调人与人、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通过良性互动就能成功营造学校组织成员间自由、平等、博爱的组织氛围。可以说社会互动是学校组织这种人本关怀氛围得以形成的基石。

(4)学校组织具有多重目标。其一,学校组织的影响主体包括***府、教育投资者、学生家长、教育理论家等,每个影响主体都具有不同的组织目标。其二,学校组织既有育人功能,又有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功能,不同功能带来了其多重的组织目标。其三,学校组织的育人目标也是多重的,包括学力保障和成长保障双重目标。

学校组织的多重目标性要求必须沟通各种目标,从而使各个目标相互协调,产生互动“合作”的效果,而非互动“冲突”的效果。尤其是要重视学校组织的不同影响主体之间的互动合作,使***府、学校、社区、家长、教育理论家等多方形成教育合力。

2.3 学校组织的结构分析

如今的学校组织都倾向于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模式。首先,学校是一个异质结构。这种异质结构体现在成员差异、目标差异和观念差异等三个方面。其次,学校是一个多层次结构。传统的学校组织结构有明显的科层性。现在受学习型组织、以人为本等思想的影响,学校组织也开始采用扁平化组织结构管理。不论是传统的科层组织模式还是如今的扁平化组织模式都是一个多层次结构,在一个多层次结构的组织中各层级之间的有效互动是十分必要的。

3 学校组织运行过程中的冲突

冲突是组织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学校组织运行过程中的冲突主要有学校组织内部的冲突、学校组织间的冲突以及学校组织与环境的冲突。学校组织内部的冲突包括:学校不同层次或不同部门之间的冲突;行***职务与专业职务之间的冲突;师生之间的制度性冲突等。学校组织之间的冲突包括:在同一级学校组织之间的冲突。主要是竞争性冲突,竞争可能促进学校的发展。但是,因竞争与冲突是两种十分相近的社会互动方式,前者很容易转换为冲突;另一种是发生在不同级的学校组织之间的冲突。学校组织与环境的冲突是指学校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学校组织与学校组织之外的包括教育行***部门、社区、家长等之间在权利、观念等方面的冲突。

4 社会互动论角度分析学校组织运行过程中的冲突

社会互动理论认为,冲突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认为有些冲突可以促成组织目标的达成,称之为“功能性冲突”,对于功能性冲突,有强度界限。当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时,它对组织具有正面效应,可以成为一种促进冲突双方紧密团结的力量,并且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当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它对组织会表现出负面效应。学校是全体教职员工工作、生活的地方,学校冲突程度过高会造成组织的不稳定,对学校正常管理是非常不利的,而过于融洽的组织又会对变革表现出冷淡和迟钝。因此,只有当组织的冲突处于合适的状态时,组织的绩效才是最高的。④在学校组织的运行过程中,功能性冲突能为学校发展提供积极动力。

为了使学校的冲突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也就是维持在功能性冲突的水品,就必须从深入理解学校组织的内涵、特性和结构出发,在组织成员和群体之间进行合理而有效的社会互动沟通。具体而言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要多运用互动理论中的基于组织成员间互惠的交换、有利于达成共同组织目标的合作、公平而适度的竞争以及一定水平的强制等互动形式。

其二,要保证组织社会互动中的内容,即互动的“符号”具有正确而充实的意义和意思表示,这有利于组织中互动沟通的有效和深入,并使组织保持一以贯之的主组织文化。

其三,在学校层面需要减少互动沟通层级,同时增加互动沟通的渠道和方式,使学校可以快速有效地传达相关信息。另外,也可以建立对话的平台,为学校成员和群体的沟通创造机会,引入一些非正式的沟通渠道。例如定时或不定时地进行非工作聚会,如生日晚会、趣味运动会、春游活动、午餐会等,通过这些轻松愉快的社会性互动活动来促进学校成员的沟通和交流,减少学校组织中可能存在的过度冲突。学校领导也要认真对待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外部的家长、教育科研工作者等的意见和建议,并鼓励学校组织成员特别是其中的管理人员积极思考,为学校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促进学校的建设。

注释

①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54.

② 庄西真,杜立云.学校组织及其功能分析.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4(34):12-15.

组织社会学论文篇6

紧抓一个学习龙头,带动各级领导干部学习

抓好各级***(***组)中心组学习,是加强领导干部理论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职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重要途径,也是指导和带动***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搞好理论学习的关键环节。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率先垂范,理论学习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作为全区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龙头,在规范化建设方面坚持有组织机构、有学习计划、有相对固定的学习时间、有学习纪录档案、有严格的考勤考核,充分发挥区委理论中心组示范导向作用,带动全区各级***组织中心组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在集中学习时能积极畅谈学习体会,交流学习心得,促进相互提高。为确保理论学习成果及时转化为科学发展新动力,多年来,中心组成员始终带头下基层,就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集中调研和指导。今年,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三解三促”集中走访活动,并形成了有价值的调研文章40多篇。

基层理论学习中心组联系实际,理论学习工作重实效、促发展。区、镇、村各级中心组根据区委要求和区委中心组全年学习计划,结合镇村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和科学执***水平。为了规范基层中心组学习,2008年通州区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区三级***组织中心组学习的实施意见》,围绕《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全区各级***组织结合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和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展开学习调研,使中心组学习成为领导干部找问题、理思路、促发展的有效形式。

开展双送学习活动,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学习

为了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正实现理论武装下基层,近年来,通州区扎实开展了“送理论下基层、送***课到支部”的“双送”活动,拓展了理论武装工作的覆盖面,推动了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理论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送理论下基层,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鉴别认知能力。区委组建了一支理论宣讲队和宣讲志愿者队伍,长期深入镇村社区基层一线,针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结合工作实际,用科学的理论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有针对性地进行宣讲,帮助干部群众释疑解惑、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近年来,宣讲人员围绕***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十七届五中全会、***“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开展宣讲360余场次,深入浅出的宣讲活动受到广大干部群众欢迎。

送***课到支部,提升广大***员干部的***性修养。结合***员干部教育重点,每月编辑一期《***课参考》下发到基层支部,指导基层上好***课。同时,以组织部、宣传部、***校等单位理论骨干为主体,成立了“流动***校”,送***课下基层,开展全方位基层***员教育培训,促进了基层***员干部素质与能力的提高。近年,连续开展了“***旗在建筑工地飘扬”***课教育万里行活动,有效促进了前方***组织建设和流动***员教育管理工作。

建立三大学习载体,促动理论学习不断深化

做好理论武装工作,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载体,才能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理论的兴趣,才能增强工作的群众性、实效性和感召力、说服力,才能吸引更多的***员干部和基层群众主动参与到理论学习中来,从而促动理论学习不断深化。在工作中,通州区着重抓“举办学习论坛、提供菜单选学、打造交流平台”三大载体建设。

举办学习论坛。围绕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重点举办通州发展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作客通州,就通州当前和今后发展开展研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区委、区***府领导决策提供参考。2010年第二届通州发展论坛,来自国内重点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多名专家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题畅所欲言,为通州科学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围绕普及市民社科文化知识,通州区还举办了社科大讲坛,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来通州就《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等名著里的人物展开探讨,与群众互动。

提供菜单选学。在***员领导干部层面,主要开展菜单式选学培训。每年根据形势任务和工作需求编制培训菜单,学员依据菜单自主选学,全年每名学员听课不少于5次。近年来,菜单式选学集中培训共围绕***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十二五规划、经济转型发展等热点开设了35期讲座。同时,还要求全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学苑”网络选学,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内容、降低学习成本、缓解工学矛盾。

打造交流平台。新闻媒体是理论宣传的主阵地,每年通州区都要求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积极开辟学习专栏、专版,刊播理论文章、理论解读以及科普知识,为广大***员干部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积极创办《通州社科论坛》会刊,该刊本着“服务决策、推动发展”的宗旨,已成为服务领导决策的平台、总结基本经验的园地、交流社科成果的载体和宣传地区文化的窗口。

构建四类学习组织,联动整个社会全员学习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建设学习型******的主要内容,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工程,是***员干部学习理论,提高思想***治素养的重要形式。通州区结合实际,在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过程中,将全区***组织分成机关、镇村、企业、社区四类创建主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打造各具特色的学习品牌。

在机关***组织中,由机关工委扎口牵头,主要以机关***员领导干部为重点,通过更新学习观念、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载体,带动机关***组织和***员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在镇村***组织中,由农工办扎口牵头,主要通过激发学习内动力、科学设置学习内容、强化学习保障机制等途径,进一步推动镇村***组织和***员教育学习的规范化、常态化。在企业***组织中,由组织部企业工委扎口牵头,主要通过延伸学习网络、丰富学习内容、培育企业文化、搭建服务平台、促进转型升级等途径,进一步推动企业创业创新。在社区***组织中,由民***局扎口牵头,主要通过优化整合学习资源、统筹开展学习活动、提高学习组织化程度等途径,进一步扩大社区***组织学习的覆盖面。

组织社会学论文篇7

毕业论文格式要求:1、装订顺序: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纸张型号:A4纸。A4210×297毫米论文份数:一式三份。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一律要求打印。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

标准论文格式一:包含内容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3、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4、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5、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6、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7、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8、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参考文献是***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9、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参考范文:

加强城市社区服务型***组织建设的思考

摘要:

***的十八大明确了加强基层服务型***组织建设的目标,城市社区***组织建设是基层黨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城市社区服务型***组织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任务艰巨而紧迫。近年来,各地在加强城市社区服务型***组织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在创新管理模式、创造服务条件、整合服务力量、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但也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力量分散、服务内容不足、服务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强化服务意识、创新组织设置、整合服务资源、转变服务模式等手段,寻求加强社区服务型***组织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城市社区;服务型***组织;建设

城市社区是***在城市工作的基础,城市社区***建工作是***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夯实***在城市基层的执***基础、增强***的执***能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保证。***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组织建设”。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重申加强基层服务型***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此来指导***的基层组织建设”。2014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组织建设的意见》,从推进基层服务型***组织建设工作的意义、主要内容以及一系列包括机制、方式、方法、组织保证等方面,作了顶层设计,为进一步加强***的基层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当前,加强城市社区服务型***组织建设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面临着复杂而多变形势,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加强城市社区服务型***组织建设是强化基层***组织定位和功能的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计划经济加速向市场经济转型,******社合一的社会结构越发松动,社会获得了相对***性,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这为城市社区***建带来了许多挑战。基层***建工作能否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直接决定着基层群众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着***的执***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着***在基层***权的稳固。

加强城市社区服务型***组织建设还是落实全面从严治***的重要举措。***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带领全***全国各族人民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不断总结治国理***经验,进而提出“四个全面”的治国方略。在全面从严治***成为***治新常态的形势下,***员干部要破“四风”,树新风,到群众中去,强化服务功能、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员的先进性、纯洁性,为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城市社区服务型***组织建设的有益经验

近年来,各地在加强城市社区服务型***组织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引入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组织全覆盖

所谓社区***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即以社区为载体,以网格化的方式,打破条块分割,发挥社区内各类***员、***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统筹社区内各类***组织的资源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建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应用,构建社区***建工作新格局。加强社区服务型***组织建设,首先要把社区里的***员组织起来,做到城市社区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的组织;社区各类***组织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实现社区共建。然而,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人们普遍习惯于以往“单位制”的管理模式,对“社区建设”这个在社会转型中产生的新事物认识比较模糊,难以实现单位***组织与社区***组织的协调,单位之间、单位与社区之间泾渭分明,***建工作“各自为战”。为此,不少地方在社区***建方面引入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动社区基层服务型***组织建设深入发展。

(二)努力创造服务条件,配备“软硬件”资源

加强城市社区服务型***组织建设,不能只靠抓***策宣传,还要有切实的“软硬件”资源作保障。新形势下,中央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建工作,围绕城市社区***的建设不断出台相关***策、文件,加大对社区***组织的投入力度,以支持社区服务型***组织建设;比如2004年出台《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的建设工作的意见》,2014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组织建设的意见》等。许多地市建设健全了社区***组织班子和队伍,硬件配套、活动场所逐步完善,建立市、县、街道三级联动的经费保障机制,着力解决了人力、经费的问题。

(三)搭建服务平台,整合服务力量

加强城市社区服务型***组织建设需要社区***员积极参与,有所作为;但若要“有为”还需“有位”,这里的“位”并不是指领导职位,而是指服务岗位。许多基层社区积极为***员干部搭建服务平台,实行***员设岗定责、***代表接待制,组织***员巡逻队,设计“***员亲情一帮一”活动等。广义的城市社区***建工作,并不仅仅为“***”的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城市社区***建工作还需要整合社会服务力量,比如志愿者队伍、商户、社区居民等,要积极健全社区居民参与服务、自我服务机制。

二、城市社区服务型***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城市社区服务型***组织建设工作虽然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但也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加以解决。

(一)发展不够均衡,地区差异较大

城市社区***组织发展状况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不同地市之间存在差距,另一方面在同一地市不同社区之间存在差距。前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均衡,后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对加强社区***建的认识水平不同步。不同城市社区在硬件设施、工作经验、群众基础等方面不尽相同,甚至差距很大。其中起步较早、经验丰富的社区***组织工作遥遥领先,成长为先进典型,有的则工作无思路、被动应付。

(二)服务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合力

社区***务工作者大多是无多少组织资源的社会人,他们大多为年龄偏大、学历不高的***务工作者,待遇不高,服务能力也相对较弱。有的社区***组织与“驻区”“共建”***组织之间的联动缺少有效的沟通机制;有的“驻区单位”的***组织缺乏属地意识,习惯于条条管理;有的外来***组织与所在居民区的***组织结对共建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员进社区”活动不深入,没有进入常态化。

(三)服务方式单一,服务覆盖面窄

社区***组织服务群众的方式还比较单一,没能真正适应社区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比如,在互联网和现代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有的社区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不充分,联系群众时仍旧采用相对陈旧的方式,忽视了对新兴媒体、平台的运用,与时代脱节。有的社区在开展服务時,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度依赖QQ、微信等宣传、服务方式,忽视了组织文娱活动、走访困难群众等“线下”服务,不够接地气。服务方式的单一,使得服务缺乏针对性,降低了服务影响的覆盖面,会造成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三、解决城市社区服务型***组织建设问题的思路

针对当前城市社区服务型***组织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求解决思路。

(一)强化***员服务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的优良传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的先进性的体现。社区是***在城市工作的基础,广大***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社区***建对于筑牢***在城市的执***基础、增强执***能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社区***组织、社区***员需要明确一个问题,***员干部也是社区的成员,加强社区服务型***组织建设,最可依靠和运用的资源便是社区居民群众。社区***员只有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社区***建方针,自发、自觉地参与到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的行动中,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才能在群众中获得尊重,赢得认同,树立威信。

(二)创新社区组织设置

社区***建工作千头万绪,需要驻区单位、***员共同参与、齐心协力;松散的***员组织形式,“各自为战”式的***组织联系方式,不利于社区服务型***组织建设的顺利进行。为此,社区***组织必须创新社区组织设置,使驻区***员、***组织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在组织设置上要引入网格化管理模式,开展横向和纵向交叉的网格化建设。在横向组织重构中,主要是与驻区各类组织的***组织联合。推行区域化***建,打破条块分割,灵活设置区域***组织,可以由街道、社区***组织与辖区内单位***组织共同组建区域性***组织,积极推行社区“大工委制”。在纵向组织重构中,主要是建立网格化服务组织体系。对社区***组织进行合并整合,成立社区***工委。社区***工委下设综合办公室和群众工作室。在组织体系上,建立从社区***工委到一级网格***总支、二级网格***支部、三级网格***小组垂直组织体系,实现服务资源的纵向整合。

(三)整合社区服务资源

城市社区***组织建设,不仅仅涉及“***”的工作,还涉及到社区事务的方方面面,加强城市社区服务型***组织建设,不能仅靠***组织单打独斗、包办代替,还需要整合社区各类服务资源。整合社区服务资源,要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原则,建立健全社区***组织协调共建机制。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梳理出街道******职能部门,包括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提供的公共服务资源。二是要整合便民生活服务资源。承接社区群团组织、公益团体等提供的生活服务资源,以及社区企业单位、电商等市场力量提供的助老亲子、金融理财等个性化、增值类服务资源。三是要整合社区志愿服务资源。与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共享资源,搭建居民自助式服务平台,以更好地运用志愿服务资源,满足居民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四)转变社区服务模式

社区***组织服务模式要实现由行***化向社会化转换,就必须转变固有的观念,从服务主体的主观意志转变为服务对象需求,构建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机制,实现社会化服务,做到服务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一是要健全社区居民与社区***组织交流互动机制,充分了解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和工作路线。二是要健全社区居民参与服务、自我服务机制。社区基层***组织要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为社区各类组织、社区居民提供参与社区建设的机会,为他们搭建和谐互助的平台。

[参考文献]

[1]严宏.城市社区服务型***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思理论探索,2015,(1):18-22.

[2]杨群红.城市街道社区服务型***组织建设创新研究[J].学习论坛,2014,(8):14-19.

[3]陈怡.城市社区服务型***组织建设的现实路径[J].上海***史与***建,2014,(5):50-52.

[4]宋梅.中国城市社区的“再嵌入”道路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6):106-110.

(作者单位:中共日照市委***校,山东日照276826)

组织社会学论文篇8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习型***组织 荣辱观

高职院校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出了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突出办学特色,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自身建设和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多技术过硬、思想合格的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支持者。

一、高职院校“学习型***组织”的理解

“学”是“习”的基础和前提,“习”是对“学”的巩固与实践,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结合,而这也恰恰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

高职院校的***员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思维活跃、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为创建学习型***组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应围绕着教学和科研等工作进行,避免重视***治理论学习而忽视了业务学习;在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应突出理想和价值观教育,坚定***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意识,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推动教师的全面发展,注重对学生专业培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坚定其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的信念。

二、以学院长效发展为目标的学习型***组织建设

高职院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而其建设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过程也是学院领导干部对组织发展理念的设计、实施的过程,必须对许多要素进行整合,因此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过程也是对学院领导工作能力的一个极大考验。在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组织创建,探索组织建设和学院发展相结合的长效发展机制,也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学院***领导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学院专业优势,与产业经济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很好地贯彻了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要求,先后与企业合作创建了黄海汽车工程学院、黄金珠宝学院,调整并开设了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相适应的专业,为学院的长效发展定下了基调,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思想过硬、专业对口、素质较高的高职毕业生。用实际行动促进了***员对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理解,使广大***员更新了学习理念,主动将学习上升为个人的责任,营造出了重视、崇尚和坚持理论学习的良好氛围。

三、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育方针的学习型***组织建设

高职院校是为我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和直接实施者。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对高职院校***组织各项功能的提升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高职院校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和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为宗旨。

高职院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必要的教育机会与教育教学条件,在总体上把握人才教育和培养的方向和目标,提升教师的教育和学习能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保持教师队伍良好的发展渠道,树立社会主义的教育观和荣辱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规律,更新观念,探索学院发展的途径,立足区域和产业,加快教育改革和教学改革,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探索和实践,找到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道路,这是对学习型***组织最好的诠释,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技术过硬,而且具有良好的品德和社会主义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以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内涵的重要部分,是学院特质的重要表征。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特色高职院校的要求,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建设学习型***组织,把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建工作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学院***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拓思路、拓宽视野,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寝室生活、教学管理、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爱国主义教育,拓展校园文化新途径,为校园文化注入新内涵。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坚定了***员的思想意识,为建设学习型***组织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何祖伟,冯萍,孙振球,吴岳***.高职院校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组织社会学论文篇9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析大学生社团发展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在大学生社团中开展***建工作的必要性,并结合学生社团工作实际,明确大学生社团***组织的功能定位,进而提出在大学生社团中开展***建工作的初步构想。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迅速,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大学生社团呈现百花齐放的状况。在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大学生社团活动已成为实施素质拓展、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对很多大学生来说,加入学生社团、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已成为他们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

一、当前大学生社团发展的主要特征

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大量增加,大学生社团已逐渐成为高校第二课堂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繁荣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与传统的学生会组织相比较,大学生社团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种类多样性。大学生社团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种类多样。大学生社团活动几乎涵盖了与在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理论学习、学术科技、学习竞赛、文化娱乐、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体育竞技等大部分内容。与之相对应,为了便于指导和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将高校学生社团划分为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兴趣爱好型、社会公益型等四大类,每个大类中又包含诸多名称各异的学生社团组织。

2.参与民主性。大学生社团是由在校大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非正式组织,学生完全凭个人兴趣取向加入学生社团或参加学生社团活动。从组织方式看,学生社团和学生社团活动具有开放性特征。因而,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硬性要求学生必须加入社团组织或参加社团活动。一般情况下,非会员在参加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的公共性活动时也是受欢迎的,这体现了学生社团及其活动的参与民主性。

3.活动社会性。每个大学生社团都有各自兴趣性、独特性的活动。如理论学习类协会开展与理论学习探讨相关的活动,而学术科技类协会则更多地开展学术性、专业性和应用性活动。在开展活动时,学生社团不仅面向自己的正式会员,而且还在扩大社团自身影响力目的的驱动下,大量吸引非会员学生参加本社团活动。不少大学生社团都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内在冲动,希望以此来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和支持。因此,很多大学生社团都设有类似于对外联络部的机构,以便加强与学生社团外组织之间的联系,尤其是与企业、事业单位和其它学生社团之间的交流,开展与社会大众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

二、在大学生社团中开展***建工作的初步构想

在大学生社团中开展***建工作是一项崭新的系统工作,其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既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领导,又要有利于学生社团的长期发展。从现有的条件出发,在大学生社团中开展***建工作主要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领导,明确大学生社团***组织的隶属关系。作为在新组织中建立***组织、开展***建工作,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社团***组织由谁领导、如何领导的问题。只有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才能探讨如何开展工作、如何发挥学生社团***组织作用等问题。在现有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中,大体可以分为“统一管理模式”和“分级挂靠管理模式”两种。前者以组建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形式,在学校团委的统一指导下对全校学生社团实行统一的管理和监督。后者依托现有的校院团学组织系统,分级对所挂靠的学生社团进行管理和监督。与此相对应,大学生***组织的隶属模式也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模式是在符合条件的学生社团中成立学生***支部,并在此基础上组建学生***总支,隶属学校***领导,由校团委主要负责人承担日常的***务工作。第二种模式是由分级被挂靠单位的***组织指导学生社团建立学生***支部,并领导其开展工作。

2.注重实效,稳步推进大学生社团***建工作。大学生社团因其本身的特殊性,不能盲目地、强行地建立***组织。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社团的实际情况,积极创新***组织的组建模式。一是单独组建模式。对***员数量较多、***条件成熟的学生社团,可以由有关部门具体指导,采取抓树典型、单独建立学生***支部的办法,尽快建立***组织。二是联合组建模式。对***员数量不够、但***意愿强烈的学生社团,可以按照“同类学生社团***组织合并建立”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建立联合***支部,以此拓宽***的工作面。三是群团先行模式。对于暂时没有***员,但有较大规模的学生社团,可以先行建立共青团组织,并在此基础上由上级***组织委派***建工作联络员,进行***建工作的指导和联系,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员,为下一步***工作创造条件。

组织社会学论文篇10

[论文摘要]中国民间组织分为两类,“官民二重性”的民间组织和体制边缘化的民间组织。本文通过梳理对于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的特殊情况而采取的各种理论模式,认为应该将公民社会的含义不再局限于“第三部门”, 而是通过考察与国家、市场的关系实践来定义中国公民社会的性质和民间组织的实践,从而寻找研究模式的突破。

一、研究背景

由于中国制度环境的特殊性,民间组织的概念在中国也有着特殊的含义。《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的双重管理模式,即把一切合法的民间组织都置于***府的直接控制之下。中国的在注册的民间组织表现出一种“官民二重性”。同时,虽然面临着合法性缺失的问题,大量没有注册的民间发起的民间组织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这类民间组织缺乏合法性,它们超出了国家的制度设计。然而目前中国的这类纯民间组织展现出体制内民间组织所没有的活力。

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框架来解释两种不同的民间组织,解释其所面临的制度空间和现实空间。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们与国家和市场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否能将其归入市民社会或者说***于国家与市场之外第三部门,或者说能否找到一种理论视角来对中国目前民间组织的实践进行更好地解释,我们可以先对学术界对中国民间组织研究的几大理论模式进行考察。

二、市民社会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民间组织蓬勃发展,学者们用各种研究视角来解释这一现象,最重要的的是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理论。

市民社会这一概念的出现与民族国家有密切的关系,它实际上更是在与国家的相对关系中获得其自身的规定性。国家主义将社会看成一个进行社会动员、资源攫取的统治对象。而同时市民社会理念的发展,是对国家的扩张与侵蚀进行回应和制约(邓正来,1993)。

学者们将市民社会的概念重新拿出来对中国民间组织的发展进行解释。Gordon White认为随着经济改革的加快,非营利组织的扩张将逐渐削弱国家的主导地位,一个较为强大的市民社会将会出现(Gordon White,1993)。康晓光用类似于Jurgen Habermas的三分法的三元结构模式来概括中国社会结构,即***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用这种模式分析社会空间的出现以及与***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互动关系(康晓光,2007)。

三、法团主义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并没有发育出一个***的、标准的市民社会。一些研究者运用合作主义或者法团主义(corporatism)的理论视角对当前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进行分析。合作主义模式的提出者Schmitter指出,合作主义,作为一个利益代表系统,是一种观念、模式或制度安排类型,将公民社会中的组织化利益联合。(Schmitter,1979)。张静认为合作主义可以被视为一种对国家和社会间常规性互动体系的概括。(张静,1996)。

康晓光认为中国正在形成一种“准国家法团主义”式的结构。在中国,存在着有限程度的自由主义民主和人民参与,统治精英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因***府特许而得以存在的社团发挥着***府和公众之间的媒介、渠道或桥梁的作用,而***府则通过这些组织限制或控制利益群体的***活动;合法团体具有垄断代表权的地位,其代表职能和执行职能合而为一;有一个允许垄断代表权和参与共同制定***策(当然程度极为有限)的国家的存在,而且国家是公共***策形成和影响集团活动结果的一支决定性力量。(康晓光,2007)。

四、对转型时期国家控制的研究

对于民间组织的兴起,有学者认为过去在资源高度垄断下形成的国家控制一切的总体性社会体制逐渐解体(孙立平,2005)。但是,目前中国民间组织的发展仍然是被***府所控制的。哈贝马斯意义上的“公域”和“公共权力领域”都还控制在***府手中,***府对有关社团的立法权的垄断,“什么样的社团可以存在”、“社团可以进行什么活动”等一系列至关重要的问题的决策权,完全掌握在***府手中,社会领域根本没有发言权(康晓光,2007)。

康晓光提出两种国家对民间组织进行控制的模式:分类控制体系(康晓光,2005)和行***吸纳社会模式(康晓光,2007)。分类控制体系指得是一种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想类型。在这一体系中,***府为了自身利益,根据社会组织的挑战能力和提供的公共物品,对不同的社会组织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行***吸纳社会”概念是指中国***府通过与经济精英和文化精英结成联盟。而且权威主义体制下,行***吸纳***治也许是唯一可行的***治整合机制,通过满足精英的需求以换取他们对统治秩序的认可(康晓光,2007)。

五、讨论:从部门关系考察民间组织

中国的民间组织和公民社会面临着自身特殊的环境,表现这些公民社会组织需要在约翰.霍尔(John Hall)所说的“社会支撑物”(social mooring),即适当的社会、经济和***治环境。因此市民社会的理论模式在目前中国的范围内显得过于理想化,法团主义和国家控制的视角对中国具有“官民二重性”的民间组织有很强的解释力但是对于那些“草根”的、未注册的民间组织却未能有足够的关注和解释。

莱斯特.萨拉蒙(Laster M.Salamon)认为将“公民社会”的概念仅仅使用于一种市场与国家之外的特定部门,而且将其他部门贬入“非公民的”领域是值得商榷的。他认为应该经“公民社会”的概念适用于***府、商业和非营利性部门的关系中。这些部门之间的高度合作和相互支持是公民社会发展的必需条件。

从部门关系来定义公民社会是一种从理性模式走向实践性理论的途径,同样从民间组织与市场、国家***府的互动实践中来解释中国民间组织的发展走向和发展空间会更加贴近中国的制度环境和实际空间。这就意味着将视角放在民间组织与其他部门的各种关系实践当中,也许能得到更有启发的、更有概括性的、在中国范围内更加适用的概念。而目前研究的重点应该着眼于那些体制外的民间组织的发展,考察它们与***府、市场的互动模式和关系实践。

参考文献

[1]邓正来[英]J·C ·亚力山大编1999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M] 中央编译出版社

[2]康晓光1999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M]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3]张静 1996“合作主义”理论的中心问题[J]社会学研究(5)

[4]莱斯特·萨拉蒙2002非营利部门的崛起,谭静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3)

[5]康晓光, 韩恒2005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社会学研究(6)

[6]康晓光, 韩恒2007行***吸纳社会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再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02)

[7]孙立平2005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J]社会学研究(0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组织社会学论文10篇

学习

环境社会学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社会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环境社会学小论文题目,环境学毕业论文。在过去,西方对空间的认识总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把空间理解为一种既不受占据其中的事物影响,也不受感知方式影响的、事物在其中发生的空洞容器,如亚里士多德认

学习

经济统计学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统计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统计学论文题,关于经济学的统计论文。第一,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现实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为支撑,利用数学、概率统计等方法,依据计算机技术,来研究分析伴有随机因素效应的现象的

学习

工学硕士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工学硕士论文10篇,内容包括工科硕士论文方法,工科类硕士论文范文。1、论文选题符合MBA教学的特点和规律。MBA的中文名为“工商管理硕士”,论文选题必须考虑该专业的特点,应结合行业经济、企业管理的特色。2、论文选题应是对实

学习

统计学课程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统计学课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统计学课程论文1000字,管理统计学期末论文。(1)稳定、专业化的教学队伍。教学团队中有5名教师,其中4人具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2人具有高级职称。从团队成员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可以清楚

学习

人口学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人口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人口学论文2000字,人口学的小论文1000字。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开口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积极性。被动的让学生学习英语口语往往是事倍功半,而底子薄的同学很容易产

学习

工科研究生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工科研究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研究生工科论文怎么写,工科研究生核心论文。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dyc11069)的研究成果。中***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19-01

学习

工科硕士毕业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工科硕士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工科硕士小论文,工科硕士毕业论文如何写。2.制定硕士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高校要制定硕士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为培养硕士生科研能力做一系列工作。一是给硕士生设立科研导师,硕士生从大学一年级

学习

音乐学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音乐学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音乐学要写毕业论文吗,音乐学毕业论文姑苏行。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环节,在培养本科生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贵州民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本

学习

社会学基础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学基础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社会学基础论文题目,社会学的论文范文。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心理社会肿瘤学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一些学术期刊才出现了零星几篇有关肿瘤患者心身特点方面的文献[3]。20世

学习

性别社会学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性别社会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社会性别理论论文1200字,性别社会学论文。

学习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历史与社会小论文范文,历史与社会生动课堂论文。初中生在学习历史与社会属于一种认知活动,当然这种活动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获得认识的发展和提升[1]。在教学过程中,为实

学习

中国社会保障论文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社会保障论文10篇,内容包括社会保障论文1200字,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论文。

学习

音乐社会学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音乐社会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音乐社会学论文,音乐与社会的联系论文参考文献。新中国建立之后,随着各项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山东社会在物质基础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变换也彰显在《沂蒙山小调》的变化中。就歌曲本身而言,在歌词方面

学习

农业社会学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农业社会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农业社会经济类论文选题方向,特色农业发展的社会学硕士论文。1、新形势出现的主客观原因客观上,***结束后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实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需要从农史研究中获取借鉴,这

学习

环境社会学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社会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环境社会学小论文题目,环境学毕业论文。在过去,西方对空间的认识总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把空间理解为一种既不受占据其中的事物影响,也不受感知方式影响的、事物在其中发生的空洞容器,如亚里士多德认

学习

经济统计学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统计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统计学论文题,关于经济学的统计论文。第一,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现实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为支撑,利用数学、概率统计等方法,依据计算机技术,来研究分析伴有随机因素效应的现象的

学习

工学硕士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工学硕士论文10篇,内容包括工科硕士论文方法,工科类硕士论文范文。1、论文选题符合MBA教学的特点和规律。MBA的中文名为“工商管理硕士”,论文选题必须考虑该专业的特点,应结合行业经济、企业管理的特色。2、论文选题应是对实

学习

统计学课程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统计学课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统计学课程论文1000字,管理统计学期末论文。(1)稳定、专业化的教学队伍。教学团队中有5名教师,其中4人具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2人具有高级职称。从团队成员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可以清楚

学习

人口学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人口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人口学论文2000字,人口学的小论文1000字。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开口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积极性。被动的让学生学习英语口语往往是事倍功半,而底子薄的同学很容易产

学习

工科研究生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工科研究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研究生工科论文怎么写,工科研究生核心论文。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dyc11069)的研究成果。中***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19-01

学习

工科硕士毕业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工科硕士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工科硕士小论文,工科硕士毕业论文如何写。2.制定硕士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高校要制定硕士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为培养硕士生科研能力做一系列工作。一是给硕士生设立科研导师,硕士生从大学一年级

学习

历史学本科论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历史学本科论文10篇,内容包括历史学本科论文,历史学本科论文题目推荐。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结论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在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发挥的同时,对教师“主导“的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