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论文篇1
关键词:学生英语口语兴趣
笔者在学校进行成人英语教学的几年中,发现由于学生基础差,又是在职学习,学习时间不多,口语底子相当薄弱。当今社会对英语口语的要求很高,为了让学生能学有所用,我在口语教学方面格外下功夫,总结出口语教学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开口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积极性。被动的让学生学习英语口语往往是事倍功半,而底子薄的同学很容易产生放弃情绪,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经常变换教学内容和形式。
为了让学生较多使用英语,产生能用流利的英语讲话的欲望,我们向学生先传授一些非常有趣的短语、习惯用语等,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为学生打好基础,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我们可以举出一些短语,如“Aluckydog”(幸运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Indeepwater”(在水深火热中),“Themonkmayrunaway,butthetemplecan’trunwithhim.”(跑了和尚跑不了庙),“Toputonairs”(摆架子),“Athornintheflesh”(眼中钉),“Tofishintroubledwaters”(浑水摸鱼)等,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翻译过来,因为这些短语、习惯用语与日常生活比较贴近,所以课堂气氛马上高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出来。但当我让学生用这里的词造句,尽量表达流利时,教室里顿时沉默下来。他们开口说英语的最大阻力就是他们自己的心理障碍,怕说错了人家笑话。等了好几分钟,也没有人敢自愿上台,为了打破僵局,我用“Thickchecksbringsuccess”(厚着两脸皮,处处占便宜)来鼓励学生,终于有位学生主动站起来,虽然讲的不很合语法,但紧张的气氛被打破了,课堂又恢复了轻松愉快。学生们这时一个接一个地说,真正做到了开口说话的突破,那么在以后的课堂上类似的锻炼逐渐多了起来。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一些学生由于羞于开口,他们开口锻炼的机会就少得可怜。为了让这部分学生也开口说英语,我就经常给他们讲英语故事,用英语介绍时事***治,以培养他们的语感;或者在每堂课前安排几个学生各自用几分钟进行新闻汇报或讲笑话故事,并给他们打分。通过采取这样强硬的措施逼所有学生开口,无形之中他们说的机会就增多了,即使是以前很少抛头露面的学生经过几次这样的锻炼,以后也就不再怯场了。在课堂上的讨论话题应设计得巧妙,以让学生有话可讲,有事去讲。电影TheTitanic播映后,组织了讨论会,许多学生都发表了感慨。Whoisyourfavoritenovelist?(谁是你最喜欢的小说家),Whatisyourfavoritenovel(你最喜欢的小说是什么),Thefunofliving(潇洒人生),Aminuteonfun(开心一刻),Believeitornot(信不信由你),学生们对这些话题的讨论都很热烈。总之,永远保持一种新鲜感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很有必要的。
三、组织互助组,创造用英语说话的环境
我教的班级学生年龄的差距很大,有20岁左右的年轻人,也有40多岁的中年人,年龄的差异造成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方面快慢不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就让年轻的学生和年龄较大的学生、水平高的学生和水平低的学生互相帮助,结成互助组,让他们相互带动,共同提高。
根深蒂固的“母语”对于学习外语有一定的负作用,因此,我规定在课堂上学生和学生之间沟通只能用英语。一开始,学生很不适应,常常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但时间一长,学生的口语水平就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也养成了用英语说话的习惯。
除了课堂上指导学生,课后最好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随时找、问些口语学习方面的问题。翻译要相当精密,符合语法。让学生在掌握大量词汇的基础上,讲究翻译技巧,循序渐进,我们应向学生提供这方面的经验。课后自由交谈,可纠正读音,也可让学生准备些话题,营造一个语言环境,多说多讲,尽量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人口学论文篇2
1.农村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人口社会学因素分析
2.呼唤学术自觉:人口社会学本土化思考
3.人口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再探讨
4.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初探
5.外国人及港澳台居民在中国大陆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的社会学思考
7.人口社会学浅谈
8.人口社会学因素对老年糖调节受损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9.人口社会学的理论特点及其实践功用
10.外出务工人员人口社会学特征和艾滋病KAB调查
11.人口社会学的课题
12.***高校大学生“五观”的人口社会学差异分析
13.SARS对人口社会学的挑战
14.关于人口社会学发展的思考
15.人口社会学浅谈
16.人口社会学因素对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
17.面向现代化的人口社会学
18.人口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和理论体系初探
19.农村光棍的类型研究——一种人口社会学的分析
20.对《人口社会学》构成体系的初步设想
21.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学思考
22.网络社会的群体参与——以人口社会学为视角
23.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关联初探
24.高职护理专业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学生人际容纳状况的差异性研究
25.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前景
26.人口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27.人口社会学的个理论问题
28.第三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29.流动人口犯罪原因的社会学分析及对策
30.“人口社会学”探究式学习教学法的应用
31.试论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结构
32.深入探讨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国第四届人口社会学年会综述
33.第三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34.全国第二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35.县城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社会学特征及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36.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研讨会综述
37.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及特征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38.人口社会学的基本框架结构初探
39.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
40.第一讲:人口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
41.当前人口社会学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全国第三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2.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的老年糖调节受损者应对方式分析
43.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44.联合国人***动基金委员会驻华顾问默顿斯在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讲授人口社会学
45.理论联系实际,探索深化创新——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6.探讨·开拓·创新——全国首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7.农村流动人口研究的再思考——以身体社会学为视角
48.英国***移民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49.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
51.人口社会学的对象和方法50.人口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52.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现状的社会学分析与控制对策
53.创建幸福家庭——人口社会学的一个视角
54.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及特征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55.创建幸福家庭——人口社会学的一个视角
56.全面认识社会与发展中的人口——评《人口社会学》
57.不同等级医院门诊患者就医原因及其人口社会学特征
58.全国首届人口社会学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59.老年人口养老意愿的社会学分析
60.农村体育人口“二元性”分化趋势的社会学研究
61.自愿不育的人口社会学视角
62.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3.春运问题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4.一部有创见的《人口社会学》
65.人口社会学研究内容探析
66.全国第二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67.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
68.一部有创见的《人口社会学》
69.对加入WTO后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学分析
70.民族宗教流动人口社会学调查——广州市化隆拉面从业群体的基本特征调查报告
71.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侧记
72.对“溺婴”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73.辽宁流动人口犯罪社会学分析及控制对策
74.基于社会学视角的人口就业理论探讨
75.我国体育人口性别结构的社会学分析
76.试论人口社会学的研究
77.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法律社会学思考
78.知识社会学与1950年代中国人口控制论间的竞争
79.农村流动人口的文化社会学研究
80.公安机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研究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81.中国人口与中国体育人口比较的社会学分析
82.影响大学生体育人口形成的多因素社会学分析
83.当代中国体育人口结构的社会学分析
84.农村人口控制的社会学思考
85.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定向历程
86.社会学与人口问题
87.海宁市外来务工人员人口社会学特征及麻风病认知情况调查
88.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定向历程(续)
89.我国当代人口流动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90.外国人在德国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91.从民族社会学视角看中国人口文化素质中的性别因素——兼论提高女性文化素质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
92.流动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93.我国老龄人口健康评价指标的社会学初步研究
94.2015年德国难民庇护申请者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95.流动人口犯罪的犯罪社会学分析及其社会性防治对策
96.试论社会学研究人口问题的内容和方法
97.流动人口聚居区形成过程的社会学考察——一个城市空间转型的个案研究
98.“义庄”:创建现代农村家族邻里互助养老模式的重要参鉴——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
99.湖北地区***伤残***人健康状况抽样研究Ⅰ.伤残及人口社会学特征
100.人口控制与社会学
101.中国社会学2013学术年会“流动人口与城市融合”分论坛成功举办
102.影响体育人口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103.山东省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健身观念的社会学分析
104.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对“生男偏好”的影响
105.农村流动人口“回流”动因的社会学分析
106.人口控制与社会学
107.大型社区的人口、住房、活力与公平 上海大型社区规划理念与策略的社会学思考
108.论人口、贫困与幸福——从《人口原理》谈起
109.人口结构与生育意愿变迁的社会学分析——以改革开放为背景
110.试从社会学角度谈人口增长
111.劳动就业和社会学——讨论人口普查中“在业人口划分标准”的一些想法
11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系——基于社会学的视角
113.人口老龄化与赡养问题的医学社会学分析
人口学论文篇3
1.1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于2014年1—3月,抽取深圳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5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1)连续从事ICU护理工作满1年及1年以上的注册护士;(2)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护理管理者、行***班人员;实习及进修护士;1年内累计学习、进修、休假等原因不在岗3个月及以上者。
1.2调查工具包含自行设计的ICU护士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监护室工作年限、工龄、职称、学历、婚姻状况、用工性质8项内容,及谢宝国等编制的职业生涯高原问卷[9]。职业生涯高原问卷包括层级高原、内容高原、中心化高原3个维度。层级高原4个条目、内容高原6个条目、中心化高原6个条目,共16个条目,其中12个负性条目,4个正性条目。采用Likert6级计分法,正性条目完全不同意、比较不同意、有点不同意、有点同意、比较同意、完全同意分别赋值1、2、3、4、5、6分,负性条目反向计分。均分≥4分,可以认定为出现了职业高原现象[9],得分越高,说明职业高原状况越严重。该问卷中的层级高原是指个体在当前组织中进一步向上晋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的一种状态;内容高原是指个体不能从当前工作中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对当前工作产生厌倦;中心化高原指个体在当前层级水平上,向组织中心横向调动的可能性很小[10]。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深圳市三级甲等医院92名ICU护士为调查对象,进行预调查。调查问卷的信效度经评定,得出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838,结构效度为0.820。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本研究员为主,由经培训后的调查员协助问卷调查工作。应用统一指导语,向研究对象详细解释研究意***、填表细则及每个条目的含义等,并向研究对象承诺资料的保密性和匿名性,问卷由研究者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15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有效回收率为95.3%。
1.4统计学分析将原始数据采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双人进行数据输入和查对,运用SPSS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两***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2结果
2.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205名调查对象,年龄21~47(29.60±4.61)岁,工龄为1~26(7.85±5.18)年,监护室工作年限1~22(6.15±4.51)年。男48名(23.4%),女157名(76.7%);大专66名(32.2%),本科139名(67.8%);护士64名(31.2%),护师83名(40.5%),主管护师及以上58名(28.3%);已婚107名(52.2%),未婚98名(47.8%);正式员工84名(41%),聘用员工121名(59%)。
2.2深圳市ICU护士职业高原总体及各维度得分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市ICU护士职业高原总体得分(3.76±0.74)分,层级高原维度得分为(4.26±0.97)分,中心化高原维度得分为(3.97±0.94)分,内容高原维度得分为(3.22±0.99)分。
2.3深圳市ICU护士职业高原及各维度得分在不同人口特征之间的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的两***样本t检验结果可知,不同性别ICU护士职业高原得分仅在中心化高原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即男性ICU护士中心化高原维度的得分高于女性护士;已婚状态和未婚状态的ICU护士职业高原得分同样仅有中心化高原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即未婚的ICU护士中心化高原维度得分高于已婚护士;不同用工性质的ICU护士职业高原得分在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即聘用护士中心化高原维度得分>4分,远高于正式在编护士,处于职业高原状态,但其内容高原维度的得分却低于正式在编护士;不同学历层次的ICU护士,职业高原总体及职业高原各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大专和本科学历的ICU护士职业高原及职业高原各个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表1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可知,不同职称的ICU护士职业高原得分在职业高原总体及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即职业高原总体和中心化高原维度,护师职称的ICU护士得分高于护士职称和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而内容高原维度,随着ICU护士职称的上升,内容高原得分也出现了相应的升高。
2.4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与ICU护士职业高原的相关性分析对于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3个连续人口统计学变量,采用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人口统计学变量中的年龄与内容高原(P<0.01)、职业高原(P<0.05)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工龄与中心化高原(P<0.05)、内容高原(P<0.01)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监护室工作年限又与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与层级高原维度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表明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与职业高原总体以及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可以纳入多重线性回归方程,进行进一步分析。
2.5人口统计学变量对ICU护士职业高原的影响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分别以职业高原总体及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性别、学历、职称、婚姻、用工性质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方法:大专为1,本科为2;职称中护士为1,护师为2,主管护师及以上为3;男性为1,女性为2;已婚为1,未婚为2;正式为1,聘用为2,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中以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为自变量,层级高原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F=1.339,P=0.219,按照0.05的检验水准,不能拒绝H0,因此认为所建立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没有意义,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统计学变量不足以影响层级高原维度的得分。其他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人口统计学变量中年龄、婚姻、职称、监护室工作年限对职业高原及其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性别、用工性质、职称、工龄未进入方程,对职业高原及其维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为职称、婚姻、年龄、监护室工作年限与中心化高原具有线性回归关系,中心化高原与职称、年龄呈正相关,与婚姻和监护室工作年限呈负相关;婚姻、年龄与内容高原具有线性回归关系,内容高原与年龄呈正相关,与婚姻呈负相关;职称、婚姻、年龄均与职业高原总体具有线性回归关系,职业高原与职称、年龄呈正相关,与婚姻呈负相关。
3讨论
3.1深圳市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职业高原现状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ICU护士整体处于职业高原的潜高原状态,其中层级高原维度得分最高,高于4分,进入职业高原。对于这个结果,笔者认为,这可能与ICU护士普遍认为目前职业生涯的垂直流动可能性小有关。这种垂直流动,在我国护理行业大环境中看来,主要包含了行***管理职务上的晋升和技术路径中的上升两条途径。从护理管理模式来看,护理行***管理路径以直线式结构为主,技术路径以金字塔式结构为主,这两种垂直晋升路径中,越是向上护理管理岗位和技术职称名额越是有限,正是这种局限,令得护理人员的垂直发展存在瓶颈,因此层级高原得分高。内容高原维度得分最低,表明ICU护士在重症护理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方面有机会得到充实,能够保持较好学习态势。原因可能与ICU护理工作内容有关,首先重症医学本身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拥有先进、复杂的诊断、***、监护设备与监护技术,随着重症医学的不断更新和发展,ICU护理工作内容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工作职能不断扩展,专科护理工作内涵不断延伸,为ICU护士新知识、技能的获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内容高原维度的得分最低。由此,笔者认为护理管理者可以把握ICU的专业优势,积极协助护士充实专业知识,开阔视野,以延迟ICU护士内容高原的产生。
3.2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职业高原及其各维度的影响
3.2.1年龄对职业高原的影响本研究中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对职业高原总体、内容高原、中心化高原维度均有影响,呈正相关,对层级高原维度无显著影响。究其原因可能为,ICU护士年龄适宜在22~35岁,因该年龄段者精力充沛,反应敏捷,又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工作热情高,有足够能力及精力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发展意愿,发展潜力大,所以医院、科室更倾向于提拔年轻护士,相比于年轻的护士,随着年龄的增长ICU护士体力、精力均出现下降趋势,在完成日常高强度三班倒的工作之余很难保持足够的精力继续进行学习、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护士们的工作经验不断得到丰富,知识累积也相应的增加,再提高的空间较小,如果科室以及医院不能或者很少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其对新知识技能获取的难度必然增加,因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对内容高原的感知也很可能愈加的明显。年龄愈见增长,护士们的体力、精力受到影响,工作热情也在慢慢减退,学习积极性和动力不够,对新事物接受、创新和应变能力也会相应变差,能力提升相应的也会受到限制,形成了恶性循环,加之组织核心位置需要的人员数量有限,其在组织中横向流动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小,感知中心化高原也就难以避免。但是对于层级高原来讲,因为医院的组织管理、晋升模式的限制,年龄的影响因素表现的并不那么显著。
3.2.2婚姻对职业高原的影响本研究两***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已婚和未婚ICU护士中心化高原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婚者高于已婚者,即未婚护士相对已婚的护士,知觉到在当前层级水平上,向组织中心横向流动更加困难。同时回归分析也显示,职业高原总体、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均与婚姻负相关(P<0.01),可见婚姻对于职业高原总体以及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的得分有显著影响。结合ICU护士的职业背景分析,笔者认为,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ICU是工作压力最高的科室之一加之深圳是个“移民”城市,护士人群中外来人口的比例相对较大,未婚护士身在异乡,家庭支持力度不足,生活中需要独自处理诸多琐事,工作中又只能独自面对监护室工作的各项压力,更易于感知职业高原。且未婚在一线城市又同时意味着不稳定,生活或者职业上的变化较多,流动性较大,相比之下,已婚护士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更加完善,生活状态更加稳定更容易得到组织的信任,比较易于流向组织核心。另外有研究认为,进入婚姻的女性对工作和职业的投入降低,母亲角色成为生活的重心,形成“看重家庭弱化工作”的状态,本研究调查中女性占76.6%,处于此状态的已婚女护士很可能在职业高原总体、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上的感知也出现了相应的弱化。
3.2.3职称对职业高原的影响表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职业高原总体和中心化高原维度,护师职称的ICU护士得分高于护士和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说明对于处于初级护师职的ICU护士来讲,因组织核心位置有限,且多被更高职称者占据,移动可能出现了停滞。同时能够改变这种停滞所需准备中的向更高一级职称晋升,因为要求的条件更高,职称晋升难度越来越大,更加加重了护师职称护士的中心化高原感知。内容高原维度得分显示,随着职称的上升高原得分增加,说明职称对于ICU护士知觉内容高原有显著影响。职称越高,所能获得的新知识、新技术越少,容易对当前的工作产生厌倦。但是经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职称在内容高原维度未进入方程,究其原因,可能因为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职称对内容高原维度的影响不明显,而被其他因素所取代。
3.2.4监护室工作年限对职业高原的影响表3显示,经回归分析,监护室工作年限只在中心化高原维度进入了方程,并对中心化高原产生负向影响,这说明随着在监护室工作时间的增加,ICU护士的专业知识技能逐渐完善,工作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就意味着随着监护室工作年限的累积ICU护士得以具备更强的实力向组织核心靠拢。究其原因,ICU是一个专业性强的科室,监护室工作年限长是ICU护士理论丰富、专业能力过硬的有力保证,利于护理人员向组织中心移动。
3.3对策针对本次调查结果,弱化年龄、职称对ICU护士职业高原的消极影响,发挥监护室工作年限、婚姻对职业高原的积极作用,提出以下对策。
3.3.1组织方面
3.3.1.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通过招聘新护士、接受其他科室护士轮转、增加护工等途径,改善ICU护士不足现状,努力实现(3~4)∶1的护理人员与床位比,减少护士工作量,保证休息时间,以利于自我充电,减轻护士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缓解年龄带来的不利影响。
3.3.1.2规范层级管理,增加核心职位的设置根据《护理工作管理规范》按层级给予护士工作权限和待遇,履行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增加技术途径上升空间;推行组长带班制,设置带班组长职位,采取公平的竞争机制,鼓励符合竞聘条件者竞争上岗,唤起护士适度的危机感和提升ICU专业成长的紧迫感,为护士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途径向组织中心流动以缓解职称对ICU护士中心化高原的影响。
3.3.1.3完善培训体系,加强岗位轮换加强ICU专科护士培训及各种ICU专职护士培训,如仪器设备专职护士、呼吸机***专职护士、造口护士、PICC专职护士、营养护士、临床带教老师等,使ICU护士在不同的专职领域中成为专家,在新的角色中找到挑战性,体验到工作的成就感,有利于减轻内容高原和中心化高原的消极作用,更大的发挥监护室工作年限对中心化高原的有利影响;采取护士轮岗制,避免长期固定某一职位主观上产生倦怠或客观上不公平的状况发生,同时岗位的轮换更加利于护理技能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3.3.1.4帮助护士做好职业规划鼓励ICU护士进修学习、参与科研和撰写论文,鼓励晋升职称,支持在职提升学历。护理管理者协助ICU护士评估目前状况,设计个性的职业规划,在职业发展中明确目标,变被动为主动,以克服职业高原的消极影响。
3.3.1.5注重科室文化重视婚姻对职业高原的负向影响,积极组织联谊活动创造安全有益的社交机会;倡导温暖和谐的科室文化,营造家的氛围,对未婚护士给予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的支持,协助其减轻压力,鼓励已婚护士分享经营幸福婚姻的经验;由于ICU科室环境封闭,鼓励ICU护士业余时间走出工作,体验世界,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舒缓心情,缓解压力。
人口学论文篇4
为各位提供大量的免费管理论文***,更多免费管理论文***不断更新中... 世界 旅游 业迅速 发展 ,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早在1992年旅游业即超过钢铁 工业 、汽车工业而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到2020年全世界将有16亿人次到国外旅游,每年的国际旅游花费2万亿美元,每年有160亿人次在国内旅游,花费约20万亿美元(世界旅游组织:《旅游业:2020年前瞻》)。旅游业迅速发展带来了包括旅游者、旅游服务人员、旅游管理人员以及从事相关产业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由于在异地环境产生了 社会 隔离、与户籍地及家庭分离削弱了对他们的社会控制力、文化素质偏低、 经济 收入相对偏高或偏低等[1],这些可能会导致某些高危行为,隐藏着STD(性病)、HIV(人体免***缺损病毒,俗称艾滋病毒)和AIDS(艾滋病)传播的危险。本文就旅游区流动人口的高危行为产生的后果及流动人口高危行为的控制与管理作一初步探讨,以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促进旅游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一、对旅游区流动人口与其高危行为相关性的初步认知 AIDS从20世纪80年代初诊断第一例病人至今,以其特有的传播速度在全球各国迅猛传播和流行,现在累计HIV感染者已超过3430万人以上,成为了人们谈虎色变的话题与疾病。 中国 于1985年报道检查出第一例外籍艾滋病人以来,到2000年12月底,全国除 台湾 和港、澳特区外累计HIV感染者已有22517例、AIDS病人880例(已死亡446例)(注:据全国艾滋病防治办有关资料。)。说明国内外艾滋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区流动人口增多,或多或少伴随着一些***服务和高危行为。在某些国家或地区甚至以***旅游作为旅游吸引物。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人类学教授Graburn曾对***旅游(Sex Tourism)下过定义:以追求商业性的性关系为主要动机的旅游。它是在明确界定时间和地点为性服务支付金钱或物品的商业交易[2]。Gay宣称约有70~80%的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西欧国家去亚洲旅游的男性游客唯一的追求就是性娱乐[3]。Naibavu和Schutz指出每年有近10万来自菲律宾、韩国、泰国及台湾妇女前往日本从事日本的***业。至于旅游业与***服务有无联系,根据东南亚及非洲的某些国家的 研究 表明,这种关系并不明显。如巴厘的妓院其顾客绝大部份是巴厘本地或其它地方的印度尼西亚人。针对外国游客的***服务主要发生在海滩或采用包身的方式。***与旅游本身并无太大联系,这种结论在非洲的一些国家也得到了印证。但在泰国、加勒比海地区却把***作为一种吸引物来推销,一些西方人曾一度称泰国是“男人的天堂”,一些日本、我国台湾及香港特区的旅游者去泰国度假是作性旅游。马来西亚***旅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与日本游客的数量攀升有关。早在17世纪和18世纪欧美就把东南亚国家促销成“东方情调”、“南海浪漫风情”、“失去的天堂”[2]。随着改革开放、户籍管理制度的松动以及某些经营管理者把***当作一种吸引物资源,有着***服务能增加收入和就业的错误观念。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一些社会恶习有所回潮,如**、******等有所抬头,并经屡次“扫黄打非”活动,仍然是屡禁不止。在一些旅游发达区流动人口增多,一些来自贫困地区、城市无业的青年妇女进入到***服务行业,甚至转向**取得经济收入,少数旅游者为寻求刺激、放纵自我等在旅游区******,或寻找“妓男”等,从而使旅游区流动人口中的部份人群有高危行为,并进而导致STD、HIV/ADIS传播等严重社会后果。 在STD、HIV、AIDS流行蔓延过程中,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是造成感染的三大途径。其中,性传播的 问题 是其中主要的一个方面。旅游区流动人口的不洁、不律的性行为是其组成部份。说明旅游区流动人口高危行为与STD、HIV/AIDS传播有重要的关系。 为各位提供大量的免费管理论文***,更多免费管理论文***不断更新中... 世界 旅游 业迅速 发展 ,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早在1992年旅游业即超过钢铁 工业 、汽车工业而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到2020年全世界将有16亿人次到国外旅游,每年的国际旅游花费2万亿美元,每年有160亿人次在国内旅游,
人口学论文篇5
一、著作类
关于中国近代人口的著作很多,像东北经济区统治年鉴:我国历代人口之二――我国近代人口,金毓服的《东北通史》一书中也提及到了东北近代人口的现状问题,范立君主编的《近代关内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以及胡焕庸先生所著《中国人口地理(上下册)》(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1986)等,还有关于流民的专著池子华所著《中国流民史(近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流民,作为一个人口组成的一个部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作者在依据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多年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中国近代流民的发生机制近代流民的流向以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种种影响,通过对流民问题的透视,有助于读者全景式地了解中国近代社会。
人口史方面研究的著名专家葛剑雄先生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此书三十余万字,不仅有中国二千多年以来人口数量变化及其原因和特点分析,而且还包括人口构成、人口再生产、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对中国人口调查制度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现有人口资料的评价和运用等均作了论述。在中国近代人口问题研究上,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是姜涛,其相关著作有:《中国史话?近代经济生活系列:人口史话》(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11)、《中国近代人口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以及发表在***治与经济上的几篇文章“近代乡村人口阶级结构稳定性初探”“中国近代人口变迁及城乡人口结构的现代启示”。其中,《中国史话?近代经济生活系列:人口史话》一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国人口流变的历史进程,并从时间和地域等方面着重对清朝前中后三期、南北方人口的发展变化作了细致的描述,深挖每一次变动的具体成因,为今后我国人口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姜涛同志所著《中国近代人口史》,作为“中国社会史丛书”之一种,包含了清初至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减、地域分布、人口流动态势、农村与城市人口的构成、统治阶级的人口***策等等,不失为一本系统且详尽的人口性著作,可以说揭启了近代人口历史的面纱。
此外,还有行龙所著《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人民出版社)和一些文献类“中国人口”丛书著作:《中国人口(辽宁分册)》(中国***治经济出版社1987.12)、《中国人口(吉林分册)》(中国***治经济出版社.1988.10)、《中国人口(黑龙江分册)》(中国则***治经济出版社1989.4),其中行龙所著《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人民出版社)一书第一次从社会史的角度对中国近代人口史进行了探讨。这是一部以中国近代人口为主要研究对象,兼及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关系等一系列历史问题的学术专著。
二、报纸论文类
对于社会史中人口史的研究除了以上提到过的著作外,还有一些文章论文对这一问题做了比较详尽的研究,特别是对于东北近现代人口史的研究,如:胡焕庸的“东北地区人口发展的回顾与前瞻”、刘含若的“东北人口史再探―兼评中国人口东北三省历史人口部分”、王晓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东北三省近代人口增长浅析”、刘金福(吉林省委***校***史***建教研部)“近代东北俄侨人口状况的历史考察”等,其中“东北三省近代人口增长浅析”一文讲述了近代,特别是东北开始大规模开发后,东北人口的迅速增加。文中强调了大规模移民是近代东北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对于东北人口数量的增长以及人口组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相关的学位论文,如:论文集“中国历代人口变迁之研究”(陈彩章所著.民国丛书:第三编第16册.上海:上海书店,1930)、浙江大学范立君的博士学位论文“近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860-1931)”、吉林大学人口学硕士田步伟的学位论文“东北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研究”、吉大刘新荣的博士论文“东北地区人口变动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任启平,陈才“东北地区人地关系百年变迁研究一人口、城市与交通发展”等等。其中,“东北地区人口变动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文结合人口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从多个角度对东北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分析。探讨了东北地区人口总量及变动趋势、东北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空间分布结构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本文对东北地区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三、期刊类
期刊中包括人口史的文章主要有:姜涛的“近代乡村人口阶级结构稳定性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近代史研究,1994,(03).)“中国近代人口变迁及城乡人口结构的现代启示”(战略与管理,1994,(04).)、刘含若的“东北人口史初探”(学习与探索,1983年06期)、刘新荣的“东北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长白学刊2012年第1期2012总第163期,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12)、王国臣的“近代东北人口增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学刊2006年第2期总第156期,延边人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延吉133002)、徐德莉的“近代化视角下的中国农村人口流动”(学术论坛2010年第6期总第233期)、王晓峰的“东北三省近代人口增民浅析”(东北亚论坛,2000.4.)、高乐才的“近代中国东北移民历史动因探源”(东北师人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总第214期,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长春130024),还有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1期总第120期王杉“九一八事变前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影响”、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由茅家琦和池子华合作的“探索中国近代人口演进的历史轨迹―中国近代人口史简评”、胡焕庸的《中国人口之分布》其原载地理学报1935年第2期,现已收入论中国人口之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杆1983年版)、阴山学刊2006年12月第19卷第6期由高忠芳,侯德仁发表的(苏州人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021)“铁路发展与近代人口流动”、宫玉松的“略论中国近代农村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性质”(中国农史1989年第2期,山东财经学院社会科学部)等等。
人口学论文篇6
关键词: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评价
人类社会进入高效率化、高信息化、高社交化以来,对口语交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国家把语言教育作为母语教育的重要目标,美国早在二战时期就把原子弹、美元和演说当作三大战略武器,而当今则把舌头、美元、电脑当作三大战略武器,口语表达被提到第一位。联邦德国的中学德语教科书前言指出:中学德语教学目的就是要指导学生“会读、会说、会写、会交际”。可见古今中外教育界都深刻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是人类智慧文明乃至人类整体素质的直接体现。
一、新课标中的口语交际
在2003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把必修课的课程目标分成两个部分,“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其中的“交流”,就是指的“口语交际”。在新课标中,分别在七个不同的地方提到口语交际,其重要性可见一般。
由于新课标没有集中对口语交际进行阐述,下面,根据新课标的内容,把其中口语交际的部分抽取出来,解读对口语交际要求:
首先,关于口语交际的定义: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P17)
其次:关于口语交际的目标:
口语交际的目标,在新课标中分为必修课的口语交际目标和选修课的口语交际目标。
必修课的口语交际目标是在两个地方分说的,在新课标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对“表达与交流”提出了九个目标,其中有关“交流”的,也就是有关“口语交际”的有三点要求:
1、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
2、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3、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朗读文学作品,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P9)
在新课标的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提出“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有自信心、***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
选修课的课程目标中,把口语交际的目标放在了“语言文字应用”的目标中,要求“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口头应用的能力,能根据交际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场合,提出话题,敏捷应对,注意表达效果。参加演讲与辩论,学习主持集会、演出等活动”。(P12)
第三,关于口语交际的表现形式: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没有直接表明口语交际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但是,通过对口语交际目标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新课标中,把口语交际能力分为日常说话式(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恰当表达)和公开演讲式两个方面。并主要突出了公开演讲式的口语交际项目,明确提出要“学会演讲”,是“学会”而不是“熟悉”,尤其特别提出了三种口语交际方式:演讲、辩驳、朗读。
在新课标的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又提出了“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等五种方式(P27),应当说,这五种形式只是演讲、辨驳、朗读的另外一种说法罢了。
新课标的附录中,还提供了一些选修课程的举例,其中课程举例七就是演讲与辩论,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讨论若干典型的演讲、辩论案例,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从中获得启示。观摩演讲、辩论活动,感受在演讲、辩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机智与艺术。分析演讲者、辩论者的文化修养、思想深度、应对策略、语言技巧、神态风度等,观察听众的反应,了解演讲者、辩论者表达的效果。
“引导学生平时加强积累,扩大知识面,熟悉一些典范的演讲、辩论案例;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增强观察事物的敏锐性和思考问题的深刻性。设计丰富多采的活动,指导学生在每一次活动前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反复实践丰富临场经验,提高语言艺术水平和应变能力。(P33)
第四,关于口语交际的训练方式:
口语交际的训练方式,新课标中提到了两个方面:在课内方面,“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而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在课外方面,“还应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P17)
第五,关于口语交际的评价:
新课标中,对于口语交际的评价有明确的要求:
“口语交际的评价,应考察学生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的态度,能否把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关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清楚、准确、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P23)
二、“口语交际”新在何处
在2000年以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表述为“说话能力”或“听说能力”,两个概念并行于大纲中:“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说话能力。”(《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高中部分》1995年6月第3版 P2)并且把“说话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即席发言”、“辩论”、“演讲”分属于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同上P9-11)
至2000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听”、“说”整合成“口语交际”,确立了“口语交际”的基本理念: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其中,关于“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有两条:一条是“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另一条是“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恰当机敏地进行口语交际”。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P59)
在2002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口语交际作了更详细的说明:
“自信地表达,文明得体地交流,善于倾听,敏捷应对。
“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表达简洁明了,力求流畅、生动,体现口语特点。
“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借助语调、语气和表情、手势,提高口头表达的效果。
“在讨论中能尊重、理解他人,有自己的主见,并能条理清楚地加以陈述。
“具有一定的演讲和辩论能力,力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有风度,有说服力和感染力。(P4)
从说话能力到口语交际,不仅仅是一个词语表述的转变,而是教学重点的转变,课程设置重点的转变。以前的说话能力或听说能力,是附属于写作能力的,比如2000年之前的大纲中,在论述口头表达的意义时说“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就是在写作能力中论述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高中部分》P6)在能力的训练上,很显然,口语交际更能体现出语文的学科性质,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通过口语交际的教学,使语文课程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口语交际的要求与以前的口语交际、说话能力相比,有以下几点明显的不同:
第一:更强调口语交际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标提出了设计课程目标三个方面,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交际活动,交际双方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非常重要。美国语用学家格赖斯在1967年提出了口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包括四个具体的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其中质量准则就是要求说话人的话是真实的,至少他本人认为是真实的,有根据的,不能自相矛盾。真实与否,自然就体现出说话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课标中要求“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正是要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更重视口语交际的实用效果。
“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作为格赖斯合作原则的补充,1983年,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提出了礼貌原则,在合作原则的基础上,作出了更具体的六条准则:得体、宽容、称赞、谦逊、赞同、同情。根据这六条准则,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不能总是以自己的知识爱好语言习惯为中心,在特定的交际场合,为了交际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要敢于“损己利人”,也就是课标中所说的能“恰当”、“有风度”地进行表达,“恰当”就不一定是自己在第一反应时间内要说的,是经过自己的思维筛选过的,更有利于交际双方进一步发展下去的。
第三:具体提出了口语交际的技巧。
“善于倾听,敏捷应对”、“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新课标中不仅提出了口语交际的目标,更重要的是,也指出了增进口语交际效果的途径,仅仅有说话的能力是不够的,还是说巧,说好,还要“锦上添花”,充分发挥近距离口语交际的优势,让有声语言(语调和语气)、身体语言(表情和手势)和沟通技巧(倾听和应对)完全融入到口语交际中去。
第四:特别强调了演讲的重要性。
在新课标中,共有10处提到演讲(包括演讲者)并且明确提出了要“学会”演讲,要求是“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2002年的教学大纲中,只是提出“具有一定的演讲和辩论能力”。由“一定”到“学会”,在目标要求是是有质的区别的。
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中,关于演讲的文章选择了5篇: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孙中山的《对岭南大学黄花岗纪念会演说词》、帕特里克·亨利的《不自由,毋宁死》和顾拜旦的《奥林匹克精神》,用了20页的篇幅,占整个必修四的五分之一。
在演讲、辩驳、朗读三种交际方式中,很显然,只要做好了演讲一项,那么辩驳与朗读自然不在话下。
第五:在细节中体现个性。
在对辩论的提法上,由讨论,到辩论,再到辩驳,一字之差,“驳”字更强调自我的表达,更强调对自我的信任,更能充分展现自我的个性和风采,符合“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课程基本理念。
三、新课标中口语交际中的两点不足:
首先没有表明表达与交流的关系。
在新课标中,把表达定位为写作,而把交流定位为口语交际。那么,口语交际与写作的关系是什么呢?课标中没有明确示出。倒是在95年的大纲中说的明白:“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说明事理、发表意见等,不仅可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有促进作用。”(P6)“我手写我口”,没有一定的口语交际作基础,就不可能达到新课标中关于表达的要求:“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P9)
其次关于口语交际的评价语焉不详。
“口语交际的评价,应考察学生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的态度,能否把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清楚、准确、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P24(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必修课程的评价)
课标中提出“态度”、“基本要求”都是泛泛的概念,在具体的教学中,很难具有可操作性,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中,对于口语交际的评价也避而不谈,除了引用了课标中的原文外,未做任何解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列举出美国宾西法尼亚州公立学校的课程标准中对高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关于如何进行讨论的听说技巧的内容,以资借鉴:
1、 关于讨论,每个学生需要掌握如下技巧:
* 问与讨论话题相关的清楚的问题
* 对与讨论话题相关的信息和观点作出反应
* 去听并领会别人对这个话题的贡献
* 以适当的语音#语调参与讨论,以鼓励平等参与
* 促进全组成员参与
* 介绍与讨论话题相关的!能促进整个组讨论的信息、想法和观点,来丰富本组的讨论
* 在必要的时候做出解释和总结
2、 参与小组讨论和大组讨论及陈述性发言,每个学生需要掌握如下技巧:
* 促使每个成员发言
* 选择并介绍一个关于此次任务的口头材料
* 组织见面会
* 参加一个正式的见面会(如为了找工作或上大学等)
*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组织和参与一个非正式的辩论
*运用评估指南(国家关于问题讨论会和主持人的规定)去评估小组或大组讨论(例如电视上关于贵族的讨论)
??转引自《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7期P7-8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美国的教学内容实用性,可操作性很强,更能从每个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学的内容,有利于对每个学生的评价。相反,我们的口语交际内容显得零碎、笼统而缺乏系统性。在教学中,无法进行具体的内容评价。急需把口语交际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建构一套适合我国学生需要的***、细致、完整的口语交际评价系统.
参考书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制订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第一版
2、《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秦训刚 蒋红森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第一版
3、《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高中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年6月第3版
4、《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第1版
5、《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7期 韩浩《从“小组讨论”到口语交际教学》P4-5
6、《无锡教育学院学报》第22卷第3期2002年9月 杜***红《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P59-61
人口学论文篇7
看看眼下的语文课堂,真可谓“万马齐喑”。口语只是学生回答讨论问题的工具,最多也只是公开课上体现课堂氛围的装饰,很少被真正关注。其实,口语能力并不仅仅对于现实交际是极其重要的,对于学生的考试也是如此,尽管试卷上没有口语试题,因为口语训练是提升学生文字表达水平的有效手段,它直接服务于作文教学。
口语表达口语表达是内在思维活动的外化,包括摄取信息、整合加工、提取信息的过程,它既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这一点与书面作文完全一致,因此,它对于作文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下面谈谈口语表达训练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的具体方案。
一、服务于记叙类作文教学的叙述式口语表达训练
服务于记叙类作文教学的口语表达训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叙述式说话的语境,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可以做以下尝试。
1.故事情节的详细复述
在小说、戏剧等叙事类文学作品教学之前,可要求学生根据预习时对课文的感知,对课文进行详细复述,即按照情节的发展完整复述故事。这样的要求促使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情节结构安排,从而对记叙类作文的叙事方式有所了解。如在进行《最后的常青藤叶》、《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课文教学时,就可这样做。
2.情节改编与细节扩充
对叙事类文学作品进行情节改编和细节扩充,属于创造性复述,它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究其实质就是文章的改写和扩写。它要求对原课文进行情节改造和延伸,对细节进行合理充实。这项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例如,在学习《鸿门宴》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改编故事情节,比如,刘邦从鸿门回来没有“立诛曹无伤”,而佯装不知。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可以鼓励学生就“负荆请罪”这一情节展开想象,口头表述当时的环境、场面,廉颇蔺相如二人的动作、神态甚至心理活动。
3.诗歌情境再现与再创造
在古诗词教学时,先让学生用现代汉语将其意境忠实表达出来,再让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将可能之景可能之情“开掘”出来。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如果学生将其理解为:“竹林喧哗一群浣衣女子回来,青莲摇动一条渔船顺流而下。”只是情境再现,如果学生将其发挥为:“一群村姑从幽深的竹林里跑出来,她们赤着双脚,挽着衣篮,系着碎花头巾,追逐着打闹着;撑一支长篙顺流而下,年轻的汉子唱着山歌,莲花娇羞躲开,一群鱼却尾随渔船追赶着歌声,船边水涡浅浅旋转着天空的云朵。”则是诗歌意境的再创造。显然,进行诗歌情境的再现与再创造,是为记叙类作文的景物描写和抒情做铺垫。
4.材料式口头作文
材料式口头作文,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让学生依据***片讲述故事。教师在作文课前,精心准备几幅生活化的内容关联的***画或照片。课堂上,要求学生联系***片内容,进行合理虚构,当众把编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这里的***画可以是漫画、***片,也可以是剧照或电影镜头,最好源自名家名篇。在学生讲述各自的故事后,教师可以“亮出底牌”,把原作诵读出来,再让学生与自己的进行比较,发现不足,做二次修改。
叙述式口语表达训练具有这样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述上系统连贯、抓住重点的能力,叙述或虚构一件事,做到内容前后贯通,转合自然;有助于集体评议,让学生从词汇、句式、材料、主旨等方面进行点评,可以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拓宽写作思路。
二、服务于议论类作文教学的论述式口语表达训练
服务于议论类作文教学的口语表达训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论述式说话的语境,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具体做法如下。
1.评论综述
评论综述式口语训练,要求学生在熟悉基础课文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然后进行综合性复述,在这一过程中阐发见解。这种训练多运用在课文分析中,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即有一定难度,不是三两句话就能打发的,学生持续发言时间以三五分钟为宜。比如,在学习鲁迅的小说《祝福》时,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哪些因素造成祥林嫂的死亡?启发学生联系课文从族权、夫权、神权等方面予以阐述。阅读教学中的评论综述是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这是写作议论文的基础能力。
2.主题辩论
主题辩论是一种高层次的口语训练形式。一个有思辨性的问题是有效进行主题辩论的前提。在教学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就“马蒂尔德是好女人还是坏女人?”这一主题展开辩论。辩论的形式能使辩论者迅速抓住问题要点,调集个人的知识储备;使他们在立论时有理有据,逻辑缜密,让对手无懈可击;使他们在驳论时,层层剖析,击中要害。主题辩论和议论文写作中的立论、驳论原理是同一的。
3.材料式讲演
人口学论文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李莉说过:“会说话者得天下”“有了巧舌加诚意,就能够用一根头发牵动一头大象”。早在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就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可见,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一、设计多元化的导语,为学生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奠定基础
口语交际功能属于一个长期的持久战,需要学生积累一定的材料,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从而达到出口成章,应付自如的交际境界。而教师想要引导学生顺利地进行材料积累,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望。而多元化的开场白是吸引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最佳途径。如,在学习《论语十则》时,鉴于初中生对古文兴趣缺乏想象,笔者以传统的古筝为音乐背景,提出问题:“几千年来对中国思想文化最具影响的书籍是什么?”学生很容易想到《论语》,因为就目前来说,《论语》不仅仅是教学教育的的典籍,也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书籍,无论是企业家、思想家、理论家等等都在以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分析《论语》内容,就此问题,笔者还让学生进行评论,得出结论:《论语》具有跨时代、永恒的价值。
二、深化问题环节,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平台
提问题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有效的问题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对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也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外,就语文教学内容而言,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开口进行交流,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平台。而教师在此环节需要整合、深化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有话可说,启发、鼓励、倡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
2.根据自己的理解,小组合作表演《皇帝的新装》。
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进而,在讲述和表演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口才,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三、留有空白,拓展、延伸学生口语交际的范畴
语文教学包括阅读、朗读、背诵等等内容,而这些都是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最佳途径,并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会欣赏,感受阅读文本的情感、内涵等,从而实现自我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当自己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时,其口语表达能力也就会上升一个境界。这一切的实现,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留有空白,诱发学生开展发散思维,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延伸学习范畴。教材专门设有口语交际训练模块,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自己去收集相关材料,从而用文字表达出来,讲述给学生听。
总之,口语交际教学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作为教师应结合时展的大背景,整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案,最大限度地确保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蕾.《新课程标准》口语交际教学[J].初探现代语文,2007-12.
人口学论文篇9
1.脱离源语外壳原巴黎高等翻译学院院长,著名的翻译理论研究家、教育家、实践家达尼卡·塞莱丝柯维奇(Danica Seleskovitch)教授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创立的释意派理论,首先是一种口译理论,该理论的出发点和角度与传统的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完全不同“,其基本要点是严格区分语言与话语的相对***作用和相互关系,区分翻译过程中的已知内容和未知内容之间的关系”(方梦之,2004:39)。“其研究对象不再停留在语言层次,而是解剖口译的意义传递现象”(刘和平,2001)。释意派理论认为翻译是解释性的,它强调释意的准确性,而不苛求两种语言符号的对等。塞莱丝柯维奇教授认为“The approach also focuses on the mental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involved in interpreting,which is seen as comprising the threestages of interpretation(理解),de-verbalization(脱离源语外壳)and reformulation(重新表达)”(Seleskovitch,1977)。释意派从心理学和认知学的角度,阐释了翻译,特别是口译的要旨,脱离源语外壳更是其理论的核心。翻译时人的思维和意义的产生必须要经历脱离源语外壳这一过程“,One of the theory’sprinciple tenets has been that interpreting should be basedona deverbalized,intended meaning(the sense or sens)derived from the overall context,rather than on the words of ST as such”(Shut2tleworth,1997:85)。另一位法国翻译理论研究家玛丽安娜.勒代雷(Ledérer,1994:8)指出“,口语转瞬即逝,含义与有声语言一同消失,但是意义却存留在听话人的记忆中”,所以人在翻译转瞬即逝的口语时,必须经历脱离源语外壳的过程,才能最终把完整的源语意义用目的语表达出来。脱离源语外壳理论突显了我国高校现在的口译技能训练方法上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传统的“口头表述的笔译”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滞后的训练模式,充分利用释意派理论的精髓,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口译训练的现状和商务英语口译训练的特点,设计丰富的口译操练方法和实践尝试,以提高非师范国际交流专业商务英语、外事口译实践活动的能力。2.中国口译训练的现状“英语口译”训练本身是在我国历史较短,近年来才逐渐普及的一门具有相当实践效能和实用性的英语专业必修课程。目前“,把口译当作一门专业来训练的单位只有三个,一个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一个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翻译系,还有一个是厦门大学”(穆雷,1999:61)。口译训练长时间未被重视,许多高校甚至并没有开设口译课,有的即使开设了口译课,也大都是“口头表述的笔译”教学,追求翻译文本的美、雅,从而背离了口译实际工作中求快、求短期记忆、求准确的原则。另外,口译教学在不少方面,诸如口译课的开设时间、教学原则、内容、训练方法、教材使用等等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探讨和改进。本文着重根据口译训练的基本原则,引用释意派理论的精到之处,对我国现存的传统口译训练模式的进行改革,以期改变传统的口译课堂。3.商务英语谈判口译的特点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使国际交流活动更加频繁,其中长期以来受到重视的商务英语谈判随着大商务、大经贸格局的形成而显得更为重要,其范围也不再局限于进出口、业务、函电,而涵盖了贸易、金融、经济、商法、营销等许多方面,这样对商务英语口译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务英语谈判口译既有与其他类口译相通的普遍特征,也有其特殊性。商务英语作为英语语言和国际商务的交叉学科,其口译技能的训练当然有其独特之处。商务口译技能既涉及英语语言能力,又关系到商务专业知识的掌握,笔者以口译的基本特征着手,列举商务英语谈判中口译的几个主要特点。3.1 迅速性口译的迅速性包括两个层面,首先要了解口译的即席性“,口译的载体是口语”(杨梅,2003),口语区别于笔语的根本特征是“口语言语计划的即席性特点”(鲍刚,1998:32),译员对源语的内容只能是根据发言人话语的展开才渐渐理解,在其口译过程中一边听,一边猜测,一边分析,一边综合,一边表达。另外,发言人的言语转眼即逝,很难捕捉,译员在口译中根本没有仔细思考的时间,所以口译人员在理解———脱离源语外壳———重新表达的过程中时间相当紧迫。口译的即席性和紧迫性要求译员在商务英语口译的过程中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准确、流畅、清晰地用目的语表达出来。3.2 专业性商务英语谈判具有其独特性,商务英语口译涉及大量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术语,每次商务谈判往往有着不同的内容,可能会牵涉到不同的专业,译员的双语水平根本不能弥补对专业知识的缺乏,若不能把问题和有关事宜翻译清楚,谈判活动便不能顺利进行,甚至会导致谈判的中断。译员必须在平时进行合理、到位的训练,平时必须具备大量的专业知识,积累相关的专业词汇,在译前充分做好主题、术语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知识,充分了解主题,减少翻译压力。3.3 准确性正如释意派理论所主张的那样,口译译文的准确性是传递源语信息,尤其是专业术语、专有名词、数字的首要条件,特别是商务口译中中英文数字的传译更应该是精确无误,5463万的英语必须是54 million 630 thousand而不是about54 million。但是,由于受口译本身的即席性、紧迫性、迅速性、暂留性等等特点的影响,口译的准确性也是口译过程中最难实现的一点,所以我们认为,口译过程中的准确性并不是指准确无误地翻译出源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而是准确地传译源语的整体意义,包括源语的内容要点、关键词、专业术语等等。3.4 灵活性商务口译的灵活性一方面是指商务英语口译的准确性并不意味着双语的机械转换,而是需要译员在实际场合进行不违背主体意义的灵活多变的处理,而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是译员不但是语言翻译的主体,更是协调谈判双方的中间人、过滤者,释意派理论认为译员也是创造者,从这一层面上说,译员必须创造性地灵活处理谈判双方的言语,不要使双方因为了争取最大利益空间而把谈判陷入僵局。4.口译训练改革实践根据释意派口译理论和另一位法国翻译理论研究家丹尼尔.吉尔(Daniel Gile)的口译中理解的公式,厦门大学以其多年来的教学训练经验,制订出一套以技巧训练为主,以语言训练、知识习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辅助的口译训练模式。厦大模式在释意派理论和吉尔公式的基础上加强了对语言外知识的训练,对跨文化交际成分的分析,对源语外知识的理解,运用目的语言和语外知识对源语信息进行重组,同时还应用了各种口译技巧和口译职业准则。所有这些和其它许许多多种口译训练方法都离不开释意派理论关于理解———脱离源语外壳———重新表达的框架,而其中脱离源语外壳这一思维和意义产生的过程更是我们口译训练中所应运用的至关重要的原理。为此,笔者总结口译训练和口译实践的经验,设计了一套简明有效的口译训练方法,以供我国高校同仁们参考。4.1 记忆训练都认为口译译员必须具有超人的记忆能力,但后天有意识的训练也是培养成功译员的重要法宝。而且,反过来讲,只有良好的记忆能力才能出色地完成口译任务。4.1.1 小组传话(Chinese Whispers)一般在口译训练中都首先要求学生进行复述训练(ShadowingΠParroting)“,但在实际口译实践中很少会遇到‘一字不漏地进行复述’的情况”(徐东风,2002)。所以我们在课堂中设计了Chinese Whispers的操练方法,让学生开始以3-4人,继而以6-8人或10-12人为一组进行操练。4.1.2 短文记忆(Recitation)精选一些有关商务专业知识的段落或短文,要求这些内容有连贯性,让学生在练习记忆框架的同时,学习到商务英语多方面的知识。4.1.3 外语自语(Soliloquy)按照香港浸会大学周兆祥教授所教导的那样,为了使学生们能流利地说外语,学生平时应该用外语自语,想到什么讲什么,看到什么说什么,可以形容眼前每一样事物,回忆以前所发生的事情,内容也可以随着自身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加深。这不但在操练20至30次以后会使学生感到外语口语流利许多,而且最终能培养学生的外语演讲能力。4.2 一句多译训练(Paraphrasing) 英语口译为汉语,即外语译为母语不同于母语译为外语。假如源语为母语,译员对于其听力和记忆往往不会有大的问题,问题便存在于表达上。我们在口译课堂训练中专门列出几讲操练一句多译,要求学生不要满足于一种翻方法,而要根据句子本身的不同情况尽量多地进行表达。4.3 口译笔记训练(Notetaking)凡是有关口译笔记的论述都不免提到口译笔记不同于速记或课堂笔记,口译笔记只是一种记忆激发手段(MemTrigger),个人的笔记风格有着明显的特性,可以说所有的译员都有自己的笔记方法。我们在训练中要求学生使用直的本子;尽可能用目的语,但也可以使用双语做笔记;记忆一些笔记中常用的符号、标识;强调学生不要完全依赖于记,而主要要靠脑子,要记住源语的顺序。4.4 商务专业知识训练(Subject-specific Training)按照***的教学计划,口译课一般安排在大学四年级,学生们在前三年已掌握了英语语言基本技能,非师范际交流专业的学生都学习了一些与国际商务相关的知识。在此基础上,首先由于学生往往是通过中文学到商务知的,而且即使了解了一些商务英语的词汇,也不敷口译之用,我们便以强化商务英语词汇为首要手段,丰富学生对这领域的知识。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要让学生们随时了解、掌握的是有关商务英语谈判的最新***策、势,比如WTO专题的农业***策,欧洲的贸易新***策,中国***府为与世界同步而制订的一系列***策、条例等等。最后,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举措,我们设立了一个口译实验工作室,利用这个工作室,学生们可以感性地接触到商务英语谈中口译的全过程,而且对学生各方面的技能培养都有极好的作用。5.结语口译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技能训练课,口译中口语的美、文体的雅、用词得体固然十分重要,但鉴于口译过程迅速、紧迫、灵活的主要特点,口译训练绝不能像笔译教学那样咬文嚼字,为了受训者译文的高雅、得体而忽略了训其最主要的记忆、灵活性、专业知识等方面。释意派理论的脱离源语外壳过程给予我们许多的启示,但是“,理解的提是语言知识、主题知识、百科知识和交际环境等”(许钧,2001:271),我们也不能盲目地只侧重某一种训练方法而忽了全面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参考文献:
〔1〕 Gile,D.1995.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Publishing Company.
〔2〕Lederer,M.1994.La Traduction Aujourdh’hui———Le Modèle Interprétatif〔M〕.Paris:Hachette Livre S.A.
〔3〕Seleskovitch,D.1977.Take care of the sense and sounds will take care of themselvesor why interpreting is not tantamount to translatlanguages”〔J〕.The Incorporated Linguist(16):26-33. 〔4〕Shuttleworth,M,et al.1997.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Z〕.Manchester:St Jerome Publishing.
〔5〕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6〕方梦之.译学辞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7〕刘和平.释意派理论对翻译学的主要贡献———献给达尼卡.塞莱丝柯维奇教授〔J〕.中国翻译,2001(4):62-65.
〔8〕穆雷.口译教学———方兴未艾的事业〔J〕.中国科技翻译,1999(2):39-42.
〔9〕徐东风.国际商务活动中口译技能的提高〔J〕.国际商务研究,2002(6):60-63.
〔10〕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人口学论文篇10
关键词: 口译 译员 口译技巧 理论框架
一、口译的特点
翻译是为了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帮助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分为笔译和口译。笔译是在笔头上进行的,这就给了翻译者充分的时间去阅读材料,以便对所译内容进行完全的分析和理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查阅字典、参考资料、求助网络,等等。而口译则是现场的即兴活动,受时间、翻译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与前者相比,后者更具有挑战性,要求译者集合听、说、读、写、译等翻译技能于一身。
1.“听”要求译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清楚地辨认说话人不同的口音、语速、发音方式,并从中捕捉出关键信息、中心内容,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太懂的方言,引用的诗词、谚语等,要迅速理解。
2.“写”要求译者熟悉各种语言符号,能够将所听的内容完整准确地记录在纸上,尤其是在讲话人所讲内容较多的时候,对译者的记录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3.“说”要求译者把听到的信息结合所做的笔记,在短时间内将源语流利地转化成目的语,这是一种即兴性很强的活动,对于译者的母语表达能力及目的语表达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4.“读”和“译”都侧重理解能力,而且口译都是临场发挥,要求译者有极强的现场应变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对各种不同人所讲的不同内容进行消化分析,并就各种突发状况迅速做出反应。
此外,口译还要求译者尊重说话人的思想和内容,将说话人的意思忠实地传达出来,不能随意变更说话人的内容及感彩,要根据不同的场合采用不同的语气,比如正式的会议场合与气氛融洽的家宴场合,所译内容、语气都应有所改变。
二、口译的技巧
口译技巧是一个口译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它基于译员的现场工作经历,同时需要理论的支撑,包括译前准备工作、逻辑整理技能、符号记忆技能及不同场合的口译技能,如***治会谈口译、科技口译等。口译技巧对于成功的口译是非常重要的。
1.译前准备工作
口译作为临场翻译工作,需要精细的准备工作,包括长期准备和临场应急。任何翻译工作都涉及两种语言,源语和目的语,因此口译需要译员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以中英翻译为例,译者要对英文的词汇、语法、常用句型等了如指掌,而且要对中文进行系统学习,不能因为中文是母语就忽视了对其的学习。除此之外,译员还将面临的是各种专业的翻译,会涉及不同的背景知识,因此除了语言功底外,自身知识的累积也是相当重要的,这就需要译员平时多看书、多读书,提高专业素养,拓宽知识范围。例如***治会议翻译,由于其会体现国家的外交***策,因此在语言上要求字词精准,还要通顺易懂,译员需要提前做大量准备工作,熟悉相关内容。在科技口译方面,要求译者对要翻译的科技领域提前熟知,了解该领域的专业词汇、专业发展情况及技术工作人员的惯用表达方式等。
2.逻辑整理技能
在口译过程中,译员必须紧跟讲话人的思路,并对他所讲内容进行全盘接受,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逻辑整理,然后将整理完的内容转换成目的语进行输出。简言之,整个口译过程其实即为“解码―换码―编码”的思维过程,这整个过程都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的。这就不仅要求译员具有极强的瞬时记忆能力,更需要他们掌握熟练的符号笔记记忆方法。如果译员不具备这种能力,那么在现场翻译中就会出现很多状况。例如当说话人讲的内容较多时,译员无法捕捉到关键信息,头脑中只有一些杂乱的片段,也无法将所记录的信息传达出来,这即是缺乏逻辑整理能力的表现。因此,译员不仅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还需要将所学的技巧应用于实践中,并逐步形成独特的逻辑整理方法。
三、口译的理论研究框架
口译的理论研究经历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前期研究阶段和实验心理学研究阶段,以及七八十年代的实践者初级阶段,最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实现了蓬勃发展。至此,口译研究正式被归纳进翻译的大领域,成为一个重要的分支。现代口译研究结合了科学研究方法,融合了多个学科,例如认知心理学、语言学、语用学、社会学、跨文化交际等,形成了科学理论框架。
口译的三种主导思想:口译是翻译的一种形式,口译是信息处理过程,口译是一种交际活动,此即为口译的理论基础。对于口译的理论研究,F.Pochhacker指出其应该包括八个元素:媒介、场合、方式、语言、语篇、参与者、译员、问题。这八个元素表明,口译理论研究是多元化的、跨学科的。
《对口译理论结构体系研究的讨论》一文中指出:“语言转述、认知信息处理技能、意义传达、话语,语篇产出、媒介,是口译研究的框架。这五种语言论点反映了人们对口译现象认识的发展,是口译研究中的主导理论观点。尽管它们所强调的侧重面不同,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口译现象的规律与特点。”
四、结语
自上世纪中期开始,口译理论研究就丰富了口译学科的内容,而且取得了骄人的成果。作为翻译学科的一个分支,口译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理论系统的学科。然而,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口译也与许多学科如心理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等学科存在交叉领域,因此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必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相比于笔译理论研究,口译的理论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与西方学者的理论研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增多,口译研究也将面临更加巨大的挑战。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口译翻译事业的发展,必须结合多种学科、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口译理论进行综合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文,韩常慧.对口译理论结构体系研究的讨论[J].世界翻译大会,2008(4).
[2]肖晓燕.西方口译研究:历史与现状[J].外国语,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