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人的话10篇

夸人的话篇1

1、你笑起来的样子最为动人,两片薄薄的嘴唇在笑,长长的眼睛在笑,腮上两个陷得很举动的酒窝也在笑。

2、你是一尊象牙雕刻的女神,大方、端庄、温柔、姻静,无一不使男人深深崇拜。

3、你蹦蹦跳跳地走进来,一件红尼大衣,紧束着腰带,显得那么轻盈,那么矫健,简直就像天边飘来一朵红云。

4、尽管你身材纤弱娇小,说话柔声细气,然而却很有力量,这是一种真正的精神美!

5、表妹今年已经三十了,还是单身一人,架不住家人及亲朋好友的劝说,终于将婚事提上了日程。可想要找到一位合适的结婚人选,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6、在风吹干-你的散发时,我简直着魔了:在闪闪发光的披肩柔发中,在淡淡入鬓的蛾眉问,在碧水漓漓的眼睛里……你竟是如此美丽可人!

7、其实,我最先认识你是在照片上。照片上的你托腮凝眸,若有所思。那份温柔、那份美感、那份妩媚,使我久久难以忘怀。

8、你慢慢地向我走来:棕绿色的春衫,镶着白花边的翻颈。

9、春花秋月,是诗人们歌颂的情景,可是我对于它,却感到十分平凡。只有你嵌着梨涡的笑容,才是我眼中最美的偶象。

10、墨绿色的裤子,两条裤丝似刀削一样;***白色的高跟鞋……啊,简真是一尊婷婷玉立的悲翠雕像!

11、我不知道该怎样表达你留在我心中最强最深的印象。是你丰满颀长的身材?白皙的皮肤?乌黑幽深的眼睛?小巧红润的嘴唇?但还有一种说不出、捉不到的丰仪在煽动着我的心。

12、你身着一件紫红色旗袍,远远看去,真像一只小蝴蝶飞过一样,既美丽称身,又色彩柔和。

13、你是花丛中的蝴蝶,是百合花中的蓓蕾。无论什么衣服穿到你的身上,总是那么端庄、好看。

14、平心而论,你虽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形象有距离,但你肤色白皙,身材苗条,五官端正而显得秀气,颇有“清水出芙蓉”之感。和你刚刚接触的一瞬间,我就强烈地感到你身上散发出一种妙不可言的温柔气息。

15、你那瓜子形的形,那么白净,弯弯的一双眉毛,那么修长;水汪汪的一对眼睛,那么明亮!

16、表姐是个张爱玲迷,一听到这个就冷静地提醒道:“我看悬呐,张爱玲说,一个女人最没得夸时才夸她的聪明。”

17、在人流中,我一眼就发现了你。我不敢说你是她们中最漂亮的一个,可是我敢说,你是她们中最出色的一个。那欣长健美的身材,优雅迷人的风度,尤其是那一头乌亮的秀发,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

18、你带着一串笑声从屋外走进客厅,轻松随便地穿一套红色运动衫,那么美丽多姿,那么热情似火,()又那么恬淡简朴,一种不可名状的爱慕之情,蓦然在我心中升起。

19、算起来,她最近已经相完八次亲了,可没有一个如意的:不是鼻子太矮就是个子太矮,不是收入低就是学历低,不是没素质就是没气质,不是眼睛高度近视就是嘴皮高度哆嗦……总之一句话,这八次相亲,表妹都是乘兴而去,扫兴而归,八位男士都不符合表妹心中的白马王子形象。

20、你其有点像天上的月亮,也像那闪烁的星星,可惜我不是诗人,否则,当写一万首诗来形容你的美丽。

21、青翠的柳丝,怎能比及你的秀发;碧绿涟漪,怎能比及你的眸子;有时,我凝视床头你那张玉照,简直觉得整个世界都永远沉浸在明媚的春光之中。

22、远远地,我目送你的背影,你那用一束大红色绸带扎在脑后的黑发,宛如幽静的月夜里从山涧中倾泻下来的一壁瀑布。

23、你娉婷婉约的风姿,娇艳俏丽的容貌,妩媚得体的举止,优雅大方的谈吐,一开始就令我刮目相看。

24、只有莲花才能比得上你的圣洁,你有月亮才能比得上你的冰清。

25、桔红色的西服自然敞开,展现出红白相间的绒衣,湖蓝色的紧身长裤,衬托出修长的腿,既蒲洒又富有美感。你的装扮是成功的!

26、瀑布一般的长发,淡雅的连衣裙,标准的瓜子脸,聪明的杏仁眼,那稳重端庄的气质,再调皮的人见了你都会小心翼翼。

27、昨天,表妹相完了第九次亲回来,似乎心情不错,嘴里还哼着邓丽君的《甜蜜蜜》。一进门就高兴地说:“哈哈,今天这个人还不错,我终于在他身上找到一些感觉了,我也能感觉得出来,他对我也是有好感的。”“说来听听。”表姐忍不住好奇地说道。“他一个劲儿地夸我聪明呢。”表妹仍然有些陶醉。

夸人的话篇2

1、青翠的柳丝,怎能比及你的秀发;碧绿涟漪,怎能比及你的眸子;吉祥如意赞美漂亮女人的句子有时,我凝视床头你那张玉照,简直觉得整个世界都永远沉浸在明媚的春光之中。

2、其实,我最先认识你是在照片上。照片上的你托腮凝眸,若有所思。那份温柔那份美感那份妩媚,使我久久难以忘怀。

3、平心而论,你虽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形象有距离,但你肤色白皙,身材苗条,五官端正而显得秀气,颇有“清水出芙蓉”之感。和你刚刚接触的一瞬间,我就强烈地感到你身上散发出一种妙不可言的温柔气息。

4、你笑起来的样子最为动人,两片薄薄的嘴唇在笑,长长的眼睛在笑,腮上两个陷得很举动的酒窝也在笑。

(来源:文章屋网 )

夸人的话篇3

2、你是一尊象牙雕刻的女神,大方、端庄、温柔、姻静,无一不使男人深深崇拜。

3、看见你,我觉得再没有什么是不美的,因为你用你的美,点缀了所有的一切。

4、他见这少女十五六岁年纪,一张瓜子脸儿,薄薄的嘴唇,眉目灵动,颇有秀气。

5、上天太偏心了,为什么要把所有的优点都集中在你一个人身上。

夸人的话篇4

夸张这一修辞格旨在运用言过其实的手法对某一事物描述加以强调,包括夸张句在内的任何话语理解都必须在语境分析的基础上展开,因此一切夸张言语行为都必须运用足够且合理的语用推理才能获得其表达的深层含义,于是在语境顺应论视角下对此展开语用分析具有十分必要的意义。顺应论要求语言使用不仅是语言成分和语境因素相互适应的双向动态过程,还是语言使用者策略性的选择过程。具体来说,交际语境是由说话人、听话人、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在话语双方交流的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说话人的认知机制激活其他因素而成功交际。

二、夸张语的语用意义

作为各种语言都十分通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夸张语具有十分鲜明且生动的语言表达效果。英文单词“hyberbole”本源于希腊语,本意为“over throw”,即“扔过界”的意思。而根据Ruse在1992年给出的定义,“hyperbole”这一修辞格意味着“故意地运用夸大事实的手法来加以强调”。在语言交际中,双方经常使用夸张语的目的在于深刻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听者的强烈共鸣。另外,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根据格莱斯的会话理论,“合作原则”“Co-operation principle”中的“质的准则”“maxim of quality”在夸张语表达中被违反了。假设在语言交际中,人人都遵守合作原则,说者和听者双方势必在高效率高顺畅的环境中顺利进展,但也失去了语言交际的魅力和趣味。语言准则并不等于语言规则,不是绝对不可以违反的。因此,格莱斯总结,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的某些修辞格必须违反合作原则才能生成与存在。比如,“质的准则”要求说话人说实话而不能说假话。然而一切夸张都必须言过其实,才可达到一定的语用效果,即“运用远远超过客观事实的说法来渲染并强调某事物”,以给人突出的印象(张涤华,1988)。那么为什么如此言过其实的语言在语言交际中能够为人们接受,并使得语言顺利进行下去?这是因为虽然言过其实是夸张的最大特点,但这是就其表现形式而言的,另外,不论何种夸张或夸张到何种程度,夸张都要在本质上符合事实,或者说它需要具备这样的品质与本领:要用夸张的语言从根本的内在的层次上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本质上符合事实,表述上言过其实。

在此,我们以如下几句为例,夸张语的语用特点及其与语境顺应论之间的联系。如例1:“She brought out Mary Kay just to have enough make up for one day!”又如例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两个句子都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例1中的“for one day”明显是说话人夸大其辞的表现,因为化妆时间再长也不会长达一整天的,同理,例2中的“千尺”也是夸张了潭水深度的一种表达。如果把这两句话置身于语境中理解,例1表达的是说话人对句中的“she”化妆打扮时间过长的不满和牢骚,而例2则表达了作者在临别时对友人的深切不舍,纵使千尺潭水也比不上两人之间的深刻情谊。由此可见,夸张的基础仍然是事实,是借用言过其实和夸大客观事物的词语表达强烈思想感情的手法,而这种感情是真实的。因此,夸张的主要功能不在于表事而在于表情。而要达到这层理解,仅仅靠语言本身是不够的,交际双方需要依靠语境这一后盾而展开,也就是说一切夸张语行为都必须运用足够且恰当的语用推理才能获得其中表达的真正的会话含义,而语用推理这一过程,则不可避免地产生于语境顺应之中。

三、夸张语的语境顺应过程

话语理解是在语境的基础上展开的,正如相关学者指出,对语用学的理解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于语境的讨论和研究,因此,本文以广泛使用的夸张语行为为例,解析在这一语言表达中产生的语境生成和语境顺应。根据Verschueren在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的解析,语言是一种综观的思想表达与演绎,因为语言本身存在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必须不断做出选择,而选择的范围离不开人的认知因素和社会因素。语境关系顺应是指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即语言赋予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里做出灵活的变通,因此,语境顺应性是语言使用的核心。这里的语境包括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前者指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一个言语行为中的语言选择,后者则是上下文。为达到语境顺应,语言使用者必须妥善且合理地做出选择,从而满际需要。详细地说,交际语境包括处于中心地位的语言使用者,控制语言是否得体的心理世界,还有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相关因素。如例3:《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初入贾府,恰逢王熙凤第一次出场,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很显然,王熙凤用“天天”“一时不忘”这样的夸张句式表达贾母对这个外孙女的牵挂和念想,因为即使有千思万念,也不可能达到茶不思饭不想的境界,但王熙凤如此说话的目的,从她的心理世界交际角度分析,就是为了讨好贾母和王夫人,以哄她们开心。

关于夸张语行为在言语交际中的语境顺应过程,我们可通过更多的例子加以理解和掌握。如例4:“I’m as quiet as an ant pissing on the cotton.”该句要表达的意思是:我发出的声音还不如蚂蚁在棉花上撒尿的声音大。如果单从句子的字面意义考虑,我们无法得知其中的缘由,若把它置身于语境中,就可猜出是说话者采用夸张的语式表达反映出他极力证明自己确实没有发出一点声音的客观事实,这是语言使用者对物理世界做出的语境顺应。又如例5:“I mean I have not been there that long,but I have already heard tons of stories about you and women.”这一夸张句要表达的意思是:我虽然到那里的时间不长,可是关于你的风流韵事却听到不少。此句中说话人为了表达自己对对方生活作风的成见而运用了如上夸张句“tons of”的表达,顺应论交际双方的心理世界,把个人的批评情绪展现无遗。再如例6:“I agree with you 110%,Mrs.Harper.”百分比的上限是100%,而此处用了110%,多出客观事实的10%,这个夸大用法实际上是对作者态度的一种强化,考虑当时的语境,作者是强烈同意支持听话人的。

四、结语

Verschueren的语境顺应论为当前热门的语境研究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本文以夸张语的使用为例,以该理论为指导谈了其中的语用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夸张句出现在语言交际中是合理常见的,但并不意味着语言使用可以不顾事实,夸夸其谈,滥用夸张语式。因为人们在语言使用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语境的制约,在某种程度上逼迫语言使用者做出选择,所以需要把握好自我的中心地位,并有效合理地与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及物理世界等相关因素做一顺应,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和谐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易.基于语境顺应理论的言语交际分析.四川师范大学,2010.

夸人的话篇5

关键词:联读;神话;阅读视野;共识

中***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384-02

《短文两篇》是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的课文,选入了《山海经・夸父逐日》、《淮南子・共工怒触不周山》两则文言文。该单元的主题是"探险",实际上课文主题应和"神话"更为契合。神话是民间文学的一种重要类型,然而遗憾的是,翻阅了人教版的六册课本,没有一个单元的课文主题与神话有关。所以当初在准备这堂课时,将神话的特点和意义作为学习的重点进行了分析,教学过程节选如下:

同学们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夸父作为莽夫和英雄的两面,当一个英雄在你面前倒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惋惜)

多么让人惋惜和崇敬啊,比起凯旋归来的英雄,失败的英雄更让人敬仰。

既然这样,为什么在常人眼里夸父会做自不量力、异想天开的事呢?(因为故事与现实有距离,是想象的。)

特点1:神话是人们运用大胆想象和夸张创造出的传奇故事。

其实,《夸父逐日》这个故事在历史上确实有真实存在的痕迹,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材料。

同学们得到了哪些认识?神话与历史有什么关系?(神话基于生活,来源于历史,寄予了人类改造世界的美好愿望。)

那么,逐日的夸父族知道太阳绕地球公转的科学常识吗?(不知道,他们以为太阳在跑,所以逐日,其实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神话也是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解释。)

从过程来看,教学立足原文,归纳了夸父逐日的消极和积极意义,分析了神话与现实的差距,加入练笔,总结神话意义。表面上面面俱到,但有种牵学生走的感觉,怎样能改进得更好一些呢?

实际上神话是适合作为群文联读主题在课堂中展开的。关于群文阅读,有以下两则看法:"仅仅在课堂上围绕几篇课文进行相对封闭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把更多的文章引入课堂,将课文的学习与课外的阅读相联结,不但能实实在在地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任务,也更加丰富了课文的学习,更大限度地在学校时间内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后达到共识的过程。"第二则看法将多文本的主题阅读提升到多文本组合后对同一议题的多元理解上,议题不再是"单向的、确定的",可以有多方面开放性的理解,限制了教师作为主体灌输思想的可能性。该看法同时还提到了群文阅读实质是由个人建构到集体建构的一种转变,个人智慧的不同张力"构成了集体共同创新的动力"。"群文阅读中的共识存在于主体之间,以多元和差异为前提和基础,通过对多元、差异的倾听、理解、协商以及妥协的过程而达到一种对理解或者知识的共同认可"。笔者以为该看法脱离了形式上的框架,将以往"主题先行"的教学课堂转变为一次师生共同交流、迸发灵感的过程,使课堂"主题后行"甚至形成为没有唯一主题的"多元化共识",仿佛向学生宣示:真理不再掌握在老师手中,蕴含在阅读和寻找的过程中。无论从单一层面还是多元层面理解,群文阅读对于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都是一种突破。

《短文两篇》的两则文言文,类型上归属于神话,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展开,有如下尝试:

《山海经・大荒北经》略

《列子・汤问》第三部分略

《山海经》是一部充满地理知识的志怪古籍,夸父逐日代表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想象。然而《列子》是一部思想著作,诸子百家中的列子与夸父又有何关联呢?我们究竟要怎样看待夸父?

出示资料如下:列子,本名列御寇;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人,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重点是列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原本作为补充材料展示的时候,笔者并未想要强调这则引文,而现在联系群文的定义"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后达到共识的过程",笔者发现,实际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列子》引文第一句"不量力"所蕴含的特殊意义--古人对夸父的看法经历了一次转变,由敬佩他到以为他自不量力,夸父在列子中成为了反面材料,告诉了世人天地万物自有客观存在的必要,是不容挑战和改变的。夸父究竟是英雄还是莽夫,实质反映出我们对天地宇宙的看待方式。我们怎样看待夸父?答案不是唯一的。

夸父为什么要逐日,可以象征为追求光明,那么可以用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来对比阅读,发现两人的相同点――甘为人类献身的英雄。接着,笔者还引用了一段漫威电影《雷神》中的开场片段,反映了挪威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流传的雷神神话。设计问题如下:

假如神话里的霜人不真实存在,他更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什么?(恶劣天气。)

为什么会有雷神呢?现实世界打雷之后会有什么变化?(有雨水,气候转暖,劳动生产得到了保障。)

夸父为什么要逐日?太阳要落下。为什么不希望太阳落下?(太阳给世界带来光明和美好。)

桃林是夸父的化身吗?《共工怒触不周山》中日月星辰移向西南,水潦尘埃归向东南是共工造成的吗?(不是,是地势地貌造成的。)

但是先民们知道这些道理吗?

由此可以让学生发现神话的定义,神话是人类在无法解释天地万物时,对世界的探索和解释。

然而,对于夸父,还可以有另一种角度的解读,尹荣方《夸父逐日――一曲智慧的凯歌》

告诉了我们先民记录的夸父这一形象还可能是有现实原型的,可能是一次测量日影、制定历法的活动记录,这又可以更进一步启发学生对于神话的理解。

综上所述,课内外联读或者说课堂上的群文阅读活动,对于扩宽学生知识面,限制教师的一言堂灌输,体现课堂的"多元化共识"是有促进作用的,也能够促使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跳出固有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 尹荣方.夸父逐日――一曲智慧的凯歌,新民晚报,2014(1.12),B7

夸人的话篇6

2、完整歌词:

有人问我 我就会讲

但是无人来

我期待 到无奈

有话要讲 得不到装载

我的心情犹像樽盖等被揭开

嘴巴却在养青苔

人潮内 愈文静

愈变得 不受理睬

自己要搞出意外

像突然地高歌

任何地方也像开四面台

着最闪的衫 扮十分感慨

有人来拍照要记住插袋

你当我是浮夸吧

夸张只因我很怕

似木头 似石头的话

得到注意吗

其实怕被忘记至放大来演吧

很不安 怎去优雅

世上还赞颂沉默吗

不够爆炸

怎么有话题 让我夸

做大娱乐家

那年十八 母校舞会

站着如喽啰

那时候我含泪发誓

各位必须看到我

在世间平凡又普通的路太多

屋村你住哪一座

情爱中 工作中

受过的忽视太多

自尊已饱经跌堕

重视能治肚饿

未曾获得过便知我为何

大动作很多 犯下这些错

搏人们看看我 算病态么

你当我是浮夸吧

夸张只因我很怕

似木头 似石头的话

得到注意吗

其实怕被忘记至放大来演吧

很不安 怎去优雅

世上还赞颂沉默吗

不够爆炸

怎么有话题 让我夸

做大娱乐家

幸运儿并不多

若然未当过就知我为何

用十倍苦心做突出一个

正常人够我富议论性么

你叫我做浮夸吧

加几声嘘声也不怕

我在场 有闷场的话

表演你看吗 够歇斯底里吗

以眼泪淋花吧

一心只想你惊讶

我旧时似未存在吗

加重注码 青筋也现形

话我知 现在存在吗

凝视我 别再只看天花

我非你杯茶 也可尽情地喝吧

夸人的话篇7

女人是要人夸的,特别是要男人夸。女人天生爱打扮,打扮干什么,就是让人夸的。你夸她,她心情愉悦,也会对你心存一份感激。一天,我到***书馆去借书,看到负责借书的女工作人员换了一身新装,不由自主地夸了她几句,说她这一身新装很得体,既凸现了身材,又显示出气质,乐得这位女工作人员笑逐颜开,服务态度比平时还热情,临走还一连串的礼貌用语相送。还有一次,我去采访一位女老总,夸了她几句年轻有为、皮肤白皙的话,竟引起她小小的激动,立刻丢开手中的事配合我们的访谈,中午还亲自陪我们吃午餐。善于发现女人的美,并不失时机表达出来的男人,总是惹女人喜欢的;而对女人的美熟视无睹甚至与女人较真的男人,总是让女人生气的。

女人的优点有时是夸出来的,说她纯洁如雪,她就慢慢地雪花飘飘;说她柔情似水,她就渐渐溪水潺潺。有些男人在外能说会道,回到家在妻子面前却沉默少语。女人并非为人母、为人妻后就没了浪漫情怀,就少了要夸之心,相反,婚后的女人更要男人夸。夸她善良,她便生忍让之心;说她贤惠,她便萌善待公婆之意。潇潇洒洒看准时机就夸,一如开她们的表彰会,那么,她们就快乐得犹如小鸟一样;那么,家庭的小日子也就和和睦睦安安康康。

夸女人还要讲求艺术,不是信口开河,不是故作奉承。大凡女人对自身条件心中自明,一个极其普通的女人你非说她美若西施,无异于骂她。

夸人的话篇8

    在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里,收录的中国古代神话篇目有:《女娲造人》(七上语文)、《夸父逐日》(七下语文《短文两篇》)、《共工怒触不周山》(七下语文《短文两篇》)。除此以外,学生对很多中国神话故事都是耳熟能详的,譬如盘古开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后羿射日、黄帝战蚩尤、神农尝百草等等。这些神话故事,基本都是以神灵或人类中的英雄为主体的,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国英雄神话,本文所讨论的神话正是此类。

    在广阔的语文天地里面,语言文化占有重要位置。而神话往往是文化(文学)起源阶段的重要文学样式,对后世的文学有重要影响,对我们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也有重要意义。通过古代神话的教学,让我们的学生与古人对话,触摸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灵魂,使他们丰富精神、增长智慧、提升素养,这无疑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责任。

    从学术界的情况来看,对于古代神话的研究,自古有之。中国学术界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就形成了以人类学、符号学、考古学等文化研究的方法来研究中国上古文明以及古代神秘文化的热潮。何新是这股热潮的主要推动者。他对于中国古代神话的研究成果集前人的精粹,经时间的考验,而且在海内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很值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借鉴。

    但是,由于古代神话具有年代久远、史料不全、言简意微、荒诞不经等特点,初中的古代神话教学往往流于表面,只是在文字、语义、情节内容等层面对神话进行了肤浅的解读。也就是说,我们只是简单引导学生读懂了神话故事本身,而对神话英雄人物的行为意义、文化内涵等往往缺乏进一步的或合理的解读。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解决的途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初中学生解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呢?笔者认为,总的来说,可以把初中古代神话教学置于“文化研究”的视野之下。如何“置于”呢?下面,笔者借鉴何新对神话文化研究的一些成果,同时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的一些经验,从三个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1.引导学生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高度去感受古代神话的魅力

    说到神话故事的魅力,学生对希腊神话可能会有更多的感受。因为,希腊神话的故事是那样的生动有趣,那样的丰富系统,人物的个性也是那样的鲜明。恰恰相反,中国神话故事往往是那样的简短,那样的荒诞,“故事的气氛也是那样的沉重和庄严”。但是如果我们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高度去看待中国古代神话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古代神话的魅力也恰恰在于它的“沉重和庄严”,在于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雄健精神。如果说希腊神话是浪漫主义,那么中国神话就是现实主义或者说是超现实主义。

    何新认为:“这个时代(神话时代)实际就是华夏民族肇始和文明滥觞时期的英雄时代。女娲是补天的英雄。伏羲、神农、黄帝、炎帝,或创世纪,或创文明,或拓大荒,或开民智,或奋身为天下先,或舍身为天下法。鲧与大禹父死子继,以身济世,拯黎民于水火,蚩尤共工九死不悔,虽失败而壮志不屈,天地为之崩陷。夸父逐日,体现了对于神灵的藐视。而精卫填海,则表现了对宿命的不驯。由此观之,中华民族的神话先古时代,实在是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慷慨悲壮的时代,奋进刚毅的时代,是献身者的时代,殉道者的时代,创造英雄和产生英雄的时代!”[1]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这样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高度去感受中国神话的魅力,那么学生能不从心中对这些神话英雄敬而仰之吗?

    黑格尔说过:“古人在创造神话的时代,生活在诗的气氛里。所以他们不用抽象演绎的方式,而用凭想象创造形象的方式,把他们最内在最深刻的内心生活变成认识的对象。”[2]

    的确,超现实的想象和神奇浪漫的夸张这些写作手法的运用,往往会使得神话英雄人物的行为荒诞不经。因此我们不能按今天的常理去理解,而要认识到这些行为往往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对大自然的原始理解,往往表达了古代人民探索和征服大自然的美好愿望。

    笔者在《女娲造人》的教学中,课前首先进行了一个走入神话的导入:“神话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形成的童年时代。儿童往往是天真烂漫的。但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童年时代却过着一种异常艰苦的生活。生存环境的艰苦,迫使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成熟了,并从中诞生了众多杰出的英雄人物。神话,作为人类早期的一种文学样式,便是对这些英雄人物的反映。”接着,为了帮助学生走进神话的语境,走入神话的想象性思维,同时增加学生对神话的兴趣,笔者从网上找到了一个从盘古开天到女娲造人的三维动画的视频。经过多次剪辑拼接,浓缩精华,我把这个视频作为走进神话、感受神话英雄魅力的一个情景导入,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引导学生结合背景解读文本的文化隐义,概括神话人物的形象特点

    何新提出:“一般来说,每一个神话系统都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语音、文字所组成的语句层面;二是由一个语句集合构造成的一个语义层面,这个层面乃是对语句的第一层解释;三是作为深层结构的文化隐义层面,它构成对一个神话由来的真正解释,对任何神话的研究,只有在深入地掌握了这个层面之后,才能算是成功的。”[3]

    可见,我们解读神话,应该由表及里,透过文字深入其文化内涵。在上述三个层面中,前两个层面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常规内容,而第三个层面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些都离不开对神话文本的解读。但因为古代神话文本的特殊性,要解读出神话的文化隐义,又不能仅仅依靠文本。因为古代神话不仅能够体现出祖先们最初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储存着重要的文化信息,而且还具有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同时,也是因为记载神话的典籍零散不全,我们只有占有大量的素材(背景材料)之后,才能进一步对神话在文化隐义层面作出较深刻的解读。

    笔者在《夸父逐日》的教学中,有不少学生第一次读这个神话的时候说:夸父是不是疯了?为什么要自不量力去追太阳呢?其实,有这种想法很正常。因为课文没有交代夸父逐日的原因。试看原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笔者在备课的时候也查阅了大量资料,找到了几种不同的说法:或为崇拜太阳;或为探索奥秘;或为留住温暖;或为去除干旱等等。我同时参考了一些关于上古太阳神崇拜的书籍,最后笔者发现,这几种说法都有合理的地方,其实是有联系的。太阳主使万物生长,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体。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先祖敬畏太阳,把太阳设想成为一个在天空当中周期性地走来走去的伟大神灵。但到了夸父的时代,人们对太阳神的崇拜已经不是简单地跪拜在太阳神的脚下,人们渴望探索太阳的奥秘,甚至是要征服、驾驭一直代表着权威的太阳神为人类更好地服务,例如在寒冬能留住温暖,在酷暑能去除干旱。于是远古人们幻想出夸父这个立志追上太阳的巨人。在夸父的身上,正是体现了古代人民探索和征服大自然的美好愿望。

    只有理解了这点,我们或许才可以启发学生认识到夸父逐日的文化隐义。于是,笔者在布置课前预习的时候发动了学生去查阅和思考夸父逐日的原因。在实际教学中,当学生认识了夸父逐日的原因,再来分析概括夸父的精神内涵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很快发现,课文叙述和描写的每一句话,几乎都可以概括提炼出一种伟大的精神品质,譬如志向宏大、气吞山河、坚持不懈、死而后已、造福人类等精神。这种英雄气概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也是夸父留给后人最有价值的一种精神——夸父精神。

    3.引导学生联系历史和现实,认识神话人物精神的现实意义

    何新认为:“对古神话的研究,就绝不仅仅是一种纯文学性的研究。这乃是对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最深层结构的研究——对一种文化之根的挖掘和求索。”[4]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对古神话的教学,也应该启发学生追根溯源,联系历史和现实,认识神话人物的精神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因此笔者在《夸父逐日》的教学中,把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定为:学习夸父的精神,继承中华民族的英雄传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夸父精神”后,就可以联系历史和现实,进行广泛的拓展——由古至今,你想起了哪些夸父式勇于追求理想的英雄?譬如战国时期的屈原,他为了追求楚国振兴的理想,“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最终投江就义;譬如晚清维新变法的壮士谭嗣同,他为了追求国家强盛的理想,吟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英勇就义;譬如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士斌,为了解救受灾的人民,连续奋战32天,因过度劳累而牺牲……

夸人的话篇9

“叮铃铃……”电话响了,我迫不及待的接了电话,肯定又是大生意!“喂,您好,我是夸父,什么事啊?哦~有人欠了你的债没还?包在我身上!是谁呢?太阳的儿子啊?什么?不相信我的能力吗?您放一百个心吧,没有我夸父追不了的债啊……”

“哈哈……”又有一批大生意啊!据情报,太阳的儿子在宇宙的**地方。好吧!我夸父,要开始“追日了”!

我开着飞机来到宇宙的**地方,问了问那里的居民:“您好,太阳的儿子在哪里啊?”居民说:“太阳的儿子一秒钟以前就离开了啊!”我向四处张望,哪有太阳的儿子啊?

我气愤的说:“你骗我啊?我夸父可不是吃素的啊!”居民说:“你傻啊?太阳的儿子当然跑得快啊,它会发光啊!所以是光速行走啊,光速,明白是什么吧?”什么!光速?要俺命啊?不过,我就不相信有我追不了的债!

就这样,我追了N+N+N……年,我都快累死了。那个人大概已经死了吧?我夸父认输,不追了!

“叮铃铃……”电话又响了。“喂,您好,什么事啊?什么?太阳的儿子欠了你的债啊?”

夸人的话篇10

关键词 夸张 夸大夸张 缩小夸张 修辞意义

中***分类号:I207.21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Exaggerated

――Rhetoric in Ancient Poetry

YU Dan

(Zhenji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Zhenjiang, Jiangsu 212016)

Abstract Exaggeration is the use of imagination of some aspec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ngs that stand out, deliberately exaggerated extravagant objective facts to create a distinctive image and unique mood, causing the reader's attention to listen to a special "made things by their meaning" expression. As a rhetorical way, it has much rhetor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exaggeration; exaggerated hyperbole; narrow exaggerated; rhetorical significance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应该是实事求是的,但语言又是人们思维的直接体现,它对于客观事物的描述还带有人的主观感彩,人们认识水平的高下和感情的变化可能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这时人们便认为此现象即为夸张,但是事实上这种无意识的扩大或缩小客观事实并不是“夸张”。夸张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物进行艺术加工。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一文中这样说“壮辞可得喻其真。”所谓“壮辞”,就是指夸张的语言;所谓“可得喻其真”就是运用这些词句可以显示出事物的真实面貌来,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夸张。“夸张”就是出于修辞的需要,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有意识地不去顾及客观现实而对客观事实所作的扩大或缩小的表述。

1 夸张的基本类型

夸张按其表现方式看,可分为夸大夸张和缩小夸张两类,刘勰说:“言峻则崇高极大,论狭则河不容,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子遗。”(《文心雕龙・夸饰》)刘勰的这段话实际上已经涵盖了夸张的两种基本类型。

1.1 夸大夸张

夸大夸张就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物的某些特征作夸大描写,这种“夸大”是广义上的,它既包括了范围的大小、数量的多少,也包括了程度的深浅、性质的优劣,还应包括长短、高低、快慢……如《楚辞・招魂》中“赤蚁若象,玄蜂若壶些”就是夸张。因为生活中蚂蚁再大也不会像一只大象,黑胡蜂再大也不会像个葫芦。但是,诗人所创造的这些生动的艺术形象,读者不但不觉得荒唐,反而乐意接受,这就是因为一切艺术夸张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生活。《招魂》一诗是屈原为楚怀王的亡魂而写的一首名诗。“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而“赤蚁若象,玄蜂若壶”无非是极言“西方之害”而已。然而,我们也正是通过这样的夸张手法可以看到屈原对楚怀王的悼念之心和对楚国命运的无限忧虑之情。李白《秋浦歌》中的名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就是夸张手法运用的一个典型,也因此成为千古佳句。生活中,因过度忧虑而促使须发早生的现象是存在的,但是“缘愁”而“白发”长到“三千丈”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的,然而“白发三千丈”这句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的诗句,人们却是十分喜欢的,原因就是透过这种极度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使人们充分感受到诗人忧国感时、怀才不遇的孤寂情怀。“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乐府诗集・上邪》中的内容,虽然那是在遥远的古代,但是劳动人民将妇女对于爱情的坚贞描写得如此深刻,“山”要“无陵”,“江水”要竭尽,冬天要打雷,夏天却要下雪,这样才能将你我分开,足见一个女子的坚贞与执着,这里所用的夸张是显而易见的。又如王粲的《七哀诗》中“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这是极写白骨极多,已将整个平原遮蔽,通过诗句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的所见,同时也将人民生活的悲惨遭遇用寥寥几笔刻画得淋漓尽致。屈原的《离骚》中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用“九死其尤未悔”写决心之坚;白居易的《海漫漫》中“海漫漫,直下无底旁无边”,用“无底”夸大海的深度;郭璞的《游仙诗》中“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栋梁间,风出窗户里。”用“青溪千余仞”和“云生栋梁间”写山高屋大;《诗经・王风・采葛》中“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度日如月……这样的夸张在古代的诗歌中是非常常见的,其运用范围也可见一斑。

1.2 缩小夸张

缩小夸张,顾名思义就是与夸大夸张相对的一种夸张类型,缩小夸张就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物的某些特征尽量地作缩小描写,与夸大夸张相比,缩小夸张在古代诗歌语言中用得并不十分普遍。曹植的《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和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采用了缩小夸张,前者写的是丈夫志向远大,将“四海”视为“比邻”,后者写的是与朋友情谊,两者都是通过“比邻”一词将茫茫天地缩小,前者是说虽然他和兄弟不在一起,但他们的兄弟情谊依然如故,后者让我们深深体味到王勃对于友情的珍视,千山万水隔不断他与朋友的深深情谊。“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前句极写人生的短暂,后句极写人的渺小;苏轼的另一首诗《澄迈驿通潮阁》中一句“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青山一发”就是极言远处青山的细小;《孟子・尽心上》中“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用“拔一毛――不为也”写杨子的“为我”等等,这些都是缩小夸张在古文中的运用。

当然,从不同的角度来分,夸张还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的,如从内容方面着眼,有程度夸张、时间夸张;又如从表达方式着眼有单纯夸张、复合夸张。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所举例子都为单纯夸张,所谓复合夸张也就是作者在运用夸张这种修辞方法时又加入其他修辞手法,最常见的是与比喻一同使用,如杜甫在《从***行》中“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用“海水”比喻“血”;也有同其他修辞手法一同使用的,如“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水襄陵,浩浩滔天”中兼用对比和对偶;“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兼用代称等等。复合夸张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在古代诗歌中也是较为多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2 夸张的修辞作用

鲁迅曾这样说过夸张的修辞作用;“廓大一个事件或人物的特点,甚至也是并非无特点之处,却更容易显出效果来的。”高尔基则这样说夸张的修辞作用:“艺术的目的在于夸大好的东西而使它显得更好,夸大有害人类的东西,使之望而生厌,这种方法也应当是语言的一种最有效的‘战术’。”上述两段话对夸张辞格的修辞作用的高度概括是相当精辟的。

夸张能够极为深刻地生动形象地揭示出一般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而展示出比现实生活更强烈更鲜明的艺术真实。如“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就是抓住了离别时莺莺的行为和心理中最突出的特点――流泪和离愁。泪多,多到流入黄河里能使黄河泛滥溢出;愁重,重到若将愁苦放到山顶上,能将山峰压低。李白的《蜀道难》一诗中的名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也是抓住了蜀道的主要特征――难,上蜀道要比上青天还难,可想而知蜀道之崎岖,登之不易。

夸张能够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引起人们的共鸣。夸张重在感情的抒发,不重在事实的记述。充沛的感情或深刻的体会,通过夸张可以畅快淋漓地抒发出来。如李白的《赠汪伦》一诗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桃花潭水”的深度表明我和汪伦之间的深厚感情,极言“桃花潭水”的深,恰当的对照,适度的夸张,将汪伦对我的真情实意充分地表现出来。又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出自杜甫的《兵车行》,这里是用“直上干云霄”极言“哭”的强度。当时是安史之乱,又逢云南瘴疠,无人肯应征入伍。杨国忠派御史分道捕人,将他们送入***营,父母妻子儿女前来相送,哭声震野。该句用五字便将父母妻儿的恋恋不舍之情跃然纸上,而且也从反面衬托出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如此深重。

夸张能够最大限度地启发读者的联想,以利于读者能对描述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如欧阳修《晚泊岳阳》中一句“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就让人产生无尽的想象。在群山峻岭之间嵌上一条绿丝带,一叶轻舟箭步如飞,轻轻地向天地问候一声,余韵袅袅,余韵不绝。这是一种明亮轻快的色彩。如若心境不同,读者的理解也会随之改变,也会有不同的想象。又如项羽《垓下歌》中“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雎不逝”,极度夸张项羽的力大无穷,可结合后面的句子使人不得不为项羽感到惋惜:空有一身蛮力,在现实面前他又是如此地软弱无力。

3 修辞的运用与理解

一是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即所谓的“饰穷其要”(《文心雕龙・夸饰》)。如“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里脂油,亏老先生下手。”也是抓住了“贪小利者”贪婪残忍,欲壑难填的本质特征,通过极度夸张,将他们典型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白居易的《新制布裘》中“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一句将“吴绵”的特点紧紧抓住,“软于云”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这种特点――软,而且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二是要有分寸,有一个“度”的限制。这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不能无限度地夸张,即所谓的要“夸而有节”(《文心雕龙・夸饰》)。如“相如持璧睨柱,怒发上冲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史记・刺客列传》)皆用“发”“冲冠”“上指冠”形容人的愤怒,形象生动,且均可为人所接受。但若说“冠为之裂”(《晋书・王逊传》),却反而过犹不及,过分地夸张了怒的程度,使人难以接受。另一方面,夸张的“度”也不能太低,要与现实有一定距离,让人一眼看去就知道所说的是“夸张”。如说“白发三千丈”,显然是夸张;若说成“白发三尺长”就变得模棱两可,分不清楚是夸张还是事实,而且也失去了那种李白式的浪漫主义情调,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三是要有事实依据,不能毫无根据的夸张,即所谓的要“饰而不诬”(《文心雕龙・夸饰》)。对此,鲁迅先生有一段相当精当的叙述:“虽有夸张,却还是要诚实。‘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无雪花,就含有一点诚实在里面,就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就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漫谈“漫画”》)“广州雪花大如席”之所以会成为笑话,是因为广州很少会有雪花,缺少构成夸张的事实基础。换句话说,没在一定事实基础上的夸张往往是不能成立的。被夸张的事物尽管是主观想象的扩大,把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物扩大到千倍万倍,但它是生活真实的再现,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亦即所谓的“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文心雕龙・夸饰》)

四是正确理解夸张的运用。刘勰说:“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文心雕龙・夸饰》)这说明,夸张作为一种修辞格式,一向是被文人诗家所喜用的。艺术的夸张就是对现实中人或事物作一定的艺术渲染,使人感到更真实、更生动、更形象,这就是说通过夸张之后现实生活所显示出的效果与我们所接触的生活是有一定差距的,它是通过言过其实的说法表现生活的真实,因此不能从字面意义上对夸张作一个简单的理解,如果这样也就理解不到字面上的言辞所要表达出来的实际内容。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曾作《古柏行》,诗中前四句是“孔明庙前有古柏,柯如青铜根如石。苍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这里的“四十围”、“二千尺”无非是夸饰“孔明庙前”的“老柏”是如何古老、高大而已,它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是因为杜甫对“古柏”作了艺术加工,经过处理不但不使人感到荒谬,反而使人感到真实、合理。但是宋代的沈括读后在《梦溪笔谈・讥谑门》里对其后两句提出异议,认为“四十围乃是径七尺,而高却有两千尺,无乃大细长乎?此亦文章病也。”这里沈括误将艺术夸张描写当成现实真实照像似的叙述了,其实这里只是通过夸张形容古柏的高大。可笑的是后来据《靖康缃素记》记载,黄朝英又为杜甫辩护说:“存中性机警,善九章算术,独于此为误何也?古制以围三径一,围四十即百二十尺。围有百二十尺,即径四十尺矣,安得云七尺?若以人两手大指相合为一围,则是一小尺,即径一丈三尺三寸,又安得三尺也?武侯庙古柏,当从古制为定。则径四十尺,其长二千尺宜矣;岂得以细长讥之乎?”这里所评述的内容已完全抛弃了夸张手法的运用,只是在辩论数学问题而已。因此如何正确地理解夸张所表达的意思是十分重要的。

五要注意语境。夸张虽然有很强的修辞功能,但也不能滥用,也要符合语境,在合适的语言环境中恰当的运用夸张手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要看清语体性质,一般来说,理智型语体类的文章中是很少使用夸张的,譬如关于文学理论类的文章,因为真实准确是其本质特征,即使是其他语体类型的文章中,使用夸张也要注意语言环境。

夸张的方式看来十分浪漫,其实它对事物的表达仍然是现实主义的,不管它离开事物的外貌有多远,它与所表达的事物之间仍然有其内在的联系。正如鲁迅所说:“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其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只要见过被画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谁;夸张了这人的特点――不论优点或是缺点,却更知道这是谁。”这就是夸张的灵魂,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求“神”似而不是“形”似。同时,既然夸张是用以抒感,揭示事理的“激昂之言”(宋・范温《潜溪诗眼》)、“情至之语”(清・叶燮《原诗・内篇下》),“重在主观情意的畅发,不重在客观事物的记录(陈望道《修辞学发凡》),那么,理解时自然应该以理解其感情、道理为核心,切不可拘泥词意。要意识到作者是在用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不能用“数学家”精细的目光对待。要之,还是孟子那句“老话”:“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文”。

参考文献

[1] 周生亚.古代诗歌修辞.语文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夸人的话10篇

学习

环境设计毕业论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设计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毕业论文题目环境艺术设计,大学关于环境的毕业论文。(一)***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设置雷同从现行专业培养方式及课程设置来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在办学之初的一套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均复制于母

学习

新教师法10篇

阅读(43)

教师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一定的义务。在学习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后,让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

学习

那一年10篇

阅读(40)

被岁月碾过留下了最美的痕迹。那一年,虽天真已过但却成熟未满整天都在幻想着。那一年,春日的桃花她在树梢浅笑盈盈的看着我们。那一年,夏日的梧桐懵懂稚嫩的我们在他面前相遇。那一年,秋日的落叶她飘舞着向我们述说时间轮回。那一年,冬日的傲

学习

税务筹划分析论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税务筹划分析论文,内容包括关于税务筹划的论文,个税税务筹划100个技巧。因素二:***因素我国人口多,面积大,经济情况复杂,税收征管人员多,业务素质参差,造成了税收***策法规执行的差异,这也为税务筹划提供了可利用的空间。主要表现

学习

车辆管理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车辆管理10篇,内容包括车辆管理工作,医院车辆管理。第三条稽查局各种机动车辆属国家财产,任何人不得人为损毁,否则应承担赔偿责任。二、车辆的管理:第四条本局机动车辆统一由综合股负责管理第五条稽查局长使用的车辆和已分配到

学习

秸秆综合利用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秸秆综合利用10篇,内容包括秸秆综合利用优势,秸秆综合利用名单。二、措施1认真落实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目标责任制针对抛弃和就田焚烧秸秆的现象,县委、县***府要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组织、引导县直各有关部门、各乡镇***

学习

银行副行长竞聘演讲稿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副行长竞聘演讲稿,内容包括竞聘副行长演讲稿结尾怎么写,农行副行长竞聘演讲稿范文800字。大家好!首先感谢支行领导给我这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希望我站在这里没有让大家感到意外,这次竞聘对我来说可谓一个崭新的开始,从今天

学习

消防宣传活动日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消防宣传活动日10篇,内容包括我国每年的119消防宣传活动日,消防宣传活动日哪一天。二、活动主题2011年119消防宣传活动的主题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三、组织领导为使119消防宣传活动卓有成效的开展,确保各项、目标

学习

牛的成语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牛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牛在海里成语,牛喝水的成语。3、汗牛塞屋: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非常多。4、目牛无全:比喻技艺纯熟或谋划高明。5、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

学习

酒店服务管理论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酒店服务管理论文,内容包括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题目,酒店实习论文5000字。酒店行业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取得不菲的经济效益,最关键是要调高服务质量,而服务管理正是先决条件。服务意识必须贯彻在酒店行业的各个流程,服务相对

学习

大榕树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大榕树10篇,内容包括大榕树简短的资料,大榕树资料150个字。夏天,大榕树青翠欲滴。和暖的阳光照耀着大榕树,使它幸福地颤抖了一下。风儿在树叶间飞舞着,令它们手舞足蹈。鸟儿围绕着大榕树转,飞了一圈又一圈。秋天,大榕树十分难过

学习

不要离开我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不要离开我10篇,内容包括不要离开我歌曲,请你不要离开我伤感日记。离不开的却是那份默默的情怀——题记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今天我才发现不是小鸟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

学习

做自己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做自己10篇,内容包括做好自己完整版有文字,做自己的文章。

学习

酒店服务员述职报告模板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酒店服务员述职报告模板,内容包括客房服务员述职报告范文,酒店楼层服务员的述职报告范文。回顾这几个月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抓学习教育,激励奋发向上从任职以后,我在__酒店分管内部管理工作,了解__酒店员工多数来于__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