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价值议论文第1篇
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的主题最后确定总体的主题 “TERMS”(不同历史和不同文化中的艺术和艺术史)。中方筹委会在世界艺术史会议上反复提示和强调的不同的艺术和艺术史之间的差异性,逐步涉及到各种具体问题,从而形成了一些相关讨论的题目。 第2分会的主题是《标准与品评》,这个主题是对第 1分会主题《语词与概念》的扩展。第 1主题重点是研究“艺术”(art)这一术语的涵义,以及文化和历史背景对它的影响,揭示艺术这个概念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不同,是北京大会的首要问题。而“艺术”一词在不同的语言、文化和时期有不同的涵义必定是有其品评标准和价值体系,所以第 2分会议主题旨在探寻决定艺术的价值的一系列相关因素,特别是不同的r值体系怎样促进或者限制对艺术作品的观赏和思考。本组议题审视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偏好怎样对艺术作品的评价、鉴定、分类和阐释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议题趋向深入了解不同的价值体系怎样影响艺术品,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关系。本组议题鼓励各种关于艺术的标准和品评的不同观点与立场。此议题鼓励各种严肃的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集中讨论一系列的决定因素如中心与边缘,精英与通俗,创新与守旧,熟悉与陌生,平等与不平等,许可与禁忌,滑稽与严肃,以及艺术与非艺术。议题关注艺术评价一系列标准本身所具有的变动与迁移,静态与动态的特点以及艺术史中对新的评价标准的引进。 艺术的标准与品评涵盖的范围极广,本届大会就此设置了四个基本的主题。 1.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艺术的评价标准 对艺术的评价标准随时代和社会而异。艺术史包含了内在与外在因素的研究。内因与外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艺术创作和批评。内因强调美学评价,而外因集中研究艺术与社会文化其他领域的关系,例如历史,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和科学都对艺术的创作和批评有重要的意义。 2.冲突与激变中的价值体系的嬗变 通常一个社会和文化内部,艺术评价标准具有某种延续性。社会与文化领域的激变常常引发艺术评价的困惑和迅速的转变。该课题侧重研究对于艺术有着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的异种文化碰撞引发冲突与对立以及对艺术的影响。 3.对非主流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介绍 在主流艺术史研究中,很多业余艺术家,精神病艺术家,民间艺术家和土著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该主题特别鼓励对于这些长期以来被艺术史所忽略的非主流的艺术作品以及艺术运动的研究。 4.艺术品的复制及其价值 在艺术史上,艺术品的复制对艺术观念,风格和技术有着深刻影响。艺术品的复制包含多种形式,例如模仿,临摹,复制和伪造等。后现代的复述和引用也被看作一种复制的形式。复制的问题涉及到艺术史批评里一系列关键性的问题,诸如对原创性和创作者身份的评价。 经过征稿约稿和审稿,开始设计的议题未必有相应的研究出现,而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有些超出预期之外,经过国内外各方面的专家的提示和建议,进一步与各种具体个案研究产生联系,经由第 2分会的***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的 Annika Waenerberg、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吕品田和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的杨静协商最后决定了这一主题具体的设计、范围、讨论方法和邀请对象。杨静对主题《标准与品评》的第 2分会作了综述。 朱青生:国际艺术史学会***,北京大学教授责任编辑:杨明刚
艺术价值议论文第2篇
[关键词]艺术院校;科研;评价方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9228
1科研评价现状
11评价制度的导向偏离
艺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需要作品来呈现的,但目前艺术学科研成果主要针对的是论文的发表和课题的申报而不是艺术作品的创作。这就如同评价一位画家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准,不是这位画家画的质量而是这位画家论文的质量。
12评价方式较为单一
艺术系列职称评审是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科研成果评价的最主要形式,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同行评议。所谓的同行及评审专家主要来自各自省市的文化系统,由于艺术学科的特殊性和各省市在评定条件、标准界定以及***策把握上不尽相同,所以评审专家极少邀请其他专业领域的专家和省外专家。艺术系列职称评审基本上都是由各省人事厅或省教育厅来负责组织实施。为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该系列职称评审基本都是集中评审、“会议评审”。即在一定时间里,组织邀请若干名省内艺术系统的专家学者,一起对被评价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集中发表见解、看法和意见,最后由专家组组长综合评议专家意见,写出综合评价报告和鉴定结论。
13监督力度不够
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科研评价的内部监督主要来自本校的学术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可见,高等艺术院校学术委员会应担负起本校内学术监督的重要职责。但现实情况是高等艺术院校的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监督上发挥的作用较小,对教师科研成果评价的监督有所缺失或乏力。
2成因分析
(1)在科研评价的机制上,现行的科研评价制度主要是注重艺术理论的研究而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价值,这就容易误导教师只重视艺术理论,轻视艺术实践,使得教师实践与理论脱节。同时,论文的发表和课题的申请与教师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就更加迫使教师一切向理论看齐。或许对于其他综合性学科专业来讲,论文和课题是科研评价的重要指标,而这是由其学科专业的特点决定的,因为这些专业最后的成果、最好的呈现方式就是和课题申报。但是对艺术学科来说,这样做就有点舍本逐末。
(2)在科研评价方式上,“集中评审”和“会议评审”操作容易、效率高、有一定的权威性,但同时存在时间仓促、方式单一的问题,而评价方式单一又极易导致评价的不客观、不公正、不全面。因为这种评价方式无论采用什么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主要是由评审者的主观来把握的,在评价过程中随机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评价结果会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意愿。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科研成果的评价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过程,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因专家的兴趣喜好不同、认知程度不同、侧重考虑不同,被评价者的成果其高下就会出现差异。评价对象的复杂性与评价方式的单一性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会很大程度地影响评价效果。而且同一系统甚至同一单位“抬头不见低头见”,也会影响科研成果评价的公平性。
(3)在科研评价的监督环节中,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科研评价的外部监督主要来自省内同行,而对教师进行科研评价的也是这些人,这就导致了实际操作的“自己监督自己”,非常不合理。近年来,高校职称评审乱象丛生,某些高校甚至出现了在职称评审中出现了贿评、拉帮结派等现象。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师职称评审,评审“圈子小”、“范围窄”,更应该积极引入第三方监督和社会监督,从而确保科研成果评价的规范化、透明化。
3完善艺术院校教师科研评价的对策与方法
(1)重视价值取向,确立“教师为本”。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和灵魂,艺术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科研成果评价在价值取向上应少些功利、少些浮躁,更多致力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艺术学科教师真正想要在艺术领域有所建树,就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沉下心来做学问、搞研究,使严谨、规范、科学的学术标准、价值取向得到体现。提倡科学、合理的评价价值取向,简言之,就是要重视质量。
科研评价要把教师的发展放在首位,确立以“教师为本”的指导思想,重视作为科研主体的教师的全面发展,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和追求真理的学术权力,不断为教师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注重教师学术研究的创造性和个性。因此,有必要让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教师对评价的预期目标、内容等的制定享有充分的发言权,评价后的信息不仅要为高校的科研管理提供依据,更要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有效信息。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科研成果评价,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而应是通过对教师的学术成果进行科学衡定和合理评价,确定其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真正使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得到认可。
(2)正确把握科研导向,积极鼓励科研实践。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高等艺术院校也不例外。艺术学科实践性强,教师把创作实践应用于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高等艺术院校要鼓励教师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并从制度上给予保障。通过制定科研积分制度,将教师的艺术创作作品获奖、参展、发表列入相应的科研积分,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确认,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文化部主办的高规格的艺术类比赛比较少,例如全国美展每五年一次。为促使艺术创作回归本质,鼓励教师的创作积极性,应对其他同层次、同规格的比赛予以承认,对国际性大赛、国际展览、国际出版物的作品发表给予承认。高等艺术院校也应根据艺术创作的发展规律,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科研制度,在兼顾对和课题申请,提高教师理论素养的同时,更加侧重教师艺术创作实践,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3)完善评审标准,改进评价方法。确立的思想和导向最终要以改进评价方法为落脚点。
首先,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当前以科研成果数量作为评价标准是高校的普遍做法,这是利益驱动的结果。高校本身面临着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各种评估、检查,科研成果的数量是其中占有很大权重的一个指标,而且成果计数、文献计量等定量评价方法简单易行,效率高,还能避免评价过程中某些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此,高等艺术院校在进行科研评价时多采用量化评价。量化评价的一个直接后果是过多关注科研成果的数量而质量却良莠不齐。为减轻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的科研压力,为其创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可采用“代表作制”,即:对经同行评议认定的标志性学术成果的作者,可在职务聘任、导师资格认定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以鼓励教师在科研上“重质不重量”。量化的选取不管时间长短和数量多少,其量化结果是瞬时的,还需要用定性的思维来考虑其前因后果,这有助于评价结果的合理、准确。当然,也不能忽视科研过程的评价,以避免出现“几年不开张,开张管几年”的现象。无论是运用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评价方法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而有些科研评价指标因其自身特点制约而难以量化。所以,高等艺术院校在对教师进行科研评价时应各有侧重,建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其次,要借鉴科学的做法,引入第三方评价。在一些国家,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它们在协调***府、社会、市场、高校的关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府在科学研究领域提供了超过半数的经费支持,但***府却没有一家专门的科研评价机构,而是委托一大批高水平、相对稳定的社会咨询评估机构和非营利机构来具体承担。英国的科研评估机构虽然包含有***府设立的科研评估机构,但是***府只从事涉及国家科技***策和科技发展计划的评估,对具体科研项目、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评估,则完全交给中介机构完成。这些国家的实践证明,在***府严格规则和有力监督下,由中介机构进行的科技评价工作是有效率和可信任的,值得我们借鉴。
(4)弱化行***取向,进一步加强评审监督。目前,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科研评价无论是程序设置还是组织实施,基本上都有行***力量参与。行***权力的过度干预会破坏科研评价的公正、公平,会使教师对自己的学术发展无法形成稳定的预期,有些教师会将精力转移到学术以外,搞不正之风。
同行专家最能了解研究工作的水平和价值,同行评议的结果从理论上讲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因此,同行评议为世界科学界所普遍认同。但是,同行评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如评价主观性太强,人情关系等,这就需要加强对评议专家的监督。把评议专家的道德情操、学术品格纳入到遴选标准,建立匿名评审制、评审责任追究制以及评议专家随机遴选制等,坚决维护学术公正,严惩学术不端。还要扩大评议专家的遴选范围,尽量降低行***权力的干预力度。随着在信息网络高度发展,在科研评价中要积极发挥信息网络资源的优势,引入网络监督方式。
4结论
综上所述,高等艺术院校的科研评价体系还不完善,存在评价制度导向偏离、评价方式单一、监督机制不力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在科研评价的机制上,重艺术理论的研究而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价值导致教师实践与理论脱节;评价方式单一、主观性强,容易造成评价的不公平、不客观;监督力度缺失或乏力,没有引入第三方监督和社会监督,不能很好地确保科研成果评价的规范化、透明化。所以,高等艺术院校应该不断完善教师科研评价机制,重视价值取向,确立“教师为本”的宗旨;正确把握科研导向,积极鼓励科研实践;不断完善评审标准,改进评价方法;弱化行***取向,进一步加强评审监督,积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手段。
艺术价值议论文第3篇
1科研评价现状
11评价制度的导向偏离
艺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需要作品来呈现的,但目前艺术学科研成果主要针对的是论文的发表和课题的申报而不是艺术作品的创作。这就如同评价一位画家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准,不是这位画家画的质量而是这位画家论文的质量。
12评价方式较为单一
艺术系列职称评审是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科研成果评价的最主要形式,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同行评议。所谓的同行及评审专家主要来自各自省市的文化系统,由于艺术学科的特殊性和各省市在评定条件、标准界定以及***策把握上不尽相同,所以评审专家极少邀请其他专业领域的专家和省外专家。艺术系列职称评审基本上都是由各省人事厅或省教育厅来负责组织实施。为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该系列职称评审基本都是集中评审、“会议评审”。即在一定时间里,组织邀请若干名省内艺术系统的专家学者,一起对被评价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集中发表见解、看法和意见,最后由专家组组长综合评议专家意见,写出综合评价报告和鉴定结论。
13监督力度不够
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科研评价的内部监督主要来自本校的学术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可见,高等艺术院校学术委员会应担负起本校内学术监督的重要职责。但现实情况是高等艺术院校的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监督上发挥的作用较小,对教师科研成果评价的监督有所缺失或乏力。
2成因分析
(1)在科研评价的机制上,现行的科研评价制度主要是注重艺术理论的研究而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价值,这就容易误导教师只重视艺术理论,轻视艺术实践,使得教师实践与理论脱节。同时,论文的发表和课题的申请与教师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就更加迫使教师一切向理论看齐。或许对于其他综合性学科专业来讲,论文和课题是科研评价的重要指标,而这是由其学科专业的特点决定的,因为这些专业最后的成果、最好的呈现方式就是和课题申报。但是对艺术学科来说,这样做就有点舍本逐末。
(2)在科研评价方式上,“集中评审”和“会议评审”操作容易、效率高、有一定的权威性,但同时存在时间仓促、方式单一的问题,而评价方式单一又极易导致评价的不客观、不公正、不全面。因为这种评价方式无论采用什么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主要是由评审者的主观来把握的,在评价过程中随机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评价结果会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意愿。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科研成果的评价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过程,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因专家的兴趣喜好不同、认知程度不同、侧重考虑不同,被评价者的成果其高下就会出现差异。评价对象的复杂性与评价方式的单一性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会很大程度地影响评价效果。而且同一系统甚至同一单位“抬头不见低头见”,也会影响科研成果评价的公平性。
(3)在科研评价的监督环节中,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科研评价的外部监督主要来自省内同行,而对教师进行科研评价的也是这些人,这就导致了实际操作的“自己监督自己”,非常不合理。近年来,高校职称评审乱象丛生,某些高校甚至出现了在职称评审中出现了贿评、拉帮结派等现象。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师职称评审,评审“圈子小”、“范围窄”,更应该积极引入第三方监督和社会监督,从而确保科研成果评价的规范化、透明化。
3完善艺术院校教师科研评价的对策与方法
(1)重视价值取向,确立“教师为本”。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和灵魂,艺术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科研成果评价在价值取向上应少些功利、少些浮躁,更多致力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艺术学科教师真正想要在艺术领域有所建树,就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沉下心来做学问、搞研究,使严谨、规范、科学的学术标准、价值取向得到体现。提倡科学、合理的评价价值取向,简言之,就是要重视质量。
科研评价要把教师的发展放在首位,确立以“教师为本”的指导思想,重视作为科研主体的教师的全面发展,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和追求真理的学术权力,不断为教师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注重教师学术研究的创造性和个性。因此,有必要让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教师对评价的预期目标、内容等的制定享有充分的发言权,评价后的信息不仅要为高校的科研管理提供依据,更要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有效信息。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科研成果评价,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而应是通过对教师的学术成果进行科学衡定和合理评价,确定其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真正使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得到认可。
(2)正确把握科研导向,积极鼓励科研实践。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高等艺术院校也不例外。艺术学科实践性强,教师把创作实践应用于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高等艺术院校要鼓励教师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并从制度上给予保障。通过制定科研积分制度,将教师的艺术创作作品获奖、参展、发表列入相应的科研积分,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确认,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文化部主办的高规格的艺术类比赛比较少,例如全国美展每五年一次。为促使艺术创作回归本质,鼓励教师的创作积极性,应对其他同层次、同规格的比赛予以承认,对国际性大赛、国际展览、国际出版物的作品发表给予承认。高等艺术院校也应根据艺术创作的发展规律,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科研制度,在兼顾对和课题申请,提高教师理论素养的同时,更加侧重教师艺术创作实践,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3)完善评审标准,改进评价方法。确立的思想和导向最终要以改进评价方法为落脚点。
首先,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当前以科研成果数量作为评价标准是高校的普遍做法,这是利益驱动的结果。高校本身面临着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各种评估、检查,科研成果的数量是其中占有很大权重的一个指标,而且成果计数、文献计量等定量评价方法简单易行,效率高,还能避免评价过程中某些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此,高等艺术院校在进行科研评价时多采用量化评价。量化评价的一个直接后果是过多关注科研成果的数量而质量却良莠不齐。为减轻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的科研压力,为其创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可采用“代表作制”,即:对经同行评议认定的标志性学术成果的作者,可在职务聘任、导师资格认定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以鼓励教师在科研上“重质不重量”。量化的选取不管时间长短和数量多少,其量化结果是瞬时的,还需要用定性的思维来考虑其前因后果,这有助于评价结果的合理、准确。当然,也不能忽视科研过程的评价,以避免出现“几年不开张,开张管几年”的现象。无论是运用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评价方法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而有些科研评价指标因其自身特点制约而难以量化。所以,高等艺术院校在对教师进行科研评价时应各有侧重,建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其次,要借鉴科学的做法,引入第三方评价。在一些国家,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它们在协调***府、社会、市场、高校的关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府在科学研究领域提供了超过半数的经费支持,但***府却没有一家专门的科研评价机构,而是委托一大批高水平、相对稳定的社会咨询评估机构和非营利机构来具体承担。英国的科研评估机构虽然包含有***府设立的科研评估机构,但是***府只从事涉及国家科技***策和科技发展计划的评估,对具体科研项目、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评估,则完全交给中介机构完成。这些国家的实践证明,在***府严格规则和有力监督下,由中介机构进行的科技评价工作是有效率和可信任的,值得我们借鉴。
(4)弱化行***取向,进一步加强评审监督。目前,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科研评价无论是程序设置还是组织实施,基本上都有行***力量参与。行***权力的过度干预会破坏科研评价的公正、公平,会使教师对自己的学术发展无法形成稳定的预期,有些教师会将精力转移到学术以外,搞不正之风。
同行专家最能了解研究工作的水平和价值,同行评议的结果从理论上讲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因此,同行评议为世界科学界所普遍认同。但是,同行评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如评价主观性太强,人情关系等,这就需要加强对评议专家的监督。把评议专家的道德情操、学术品格纳入到遴选标准,建立匿名评审制、评审责任追究制以及评议专家随机遴选制等,坚决维护学术公正,严惩学术不端。还要扩大评议专家的遴选范围,尽量降低行***权力的干预力度。随着在信息网络高度发展,在科研评价中要积极发挥信息网络资源的优势,引入网络监督方式。
艺术价值议论文第4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艺术教育;文化意识与理解;社会重构
美国多元文化艺术教育(MulticulturalArtEducation)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特色。如今,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已经成为美国后现代主义艺术教育潮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并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关注。
一、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出现的时代背景
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及广泛影响是多元文化艺术教育产生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代背景。美国多元文化主义最早可以追溯至19世纪初,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大范围爆发,多元文化主义再一次被世人广泛关注并波及到***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多元文化主义具有多种功用,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历史观、一种文艺批评理论,也是一种***治态度、一种意识形态。它们之间的共识可概括为:美国是一个多元民族和族裔构成的国家,美国文化是一种多元的文化;不同民族、族裔、性别和文化传统的美国人的美国经历是不同的,美国的传统不能以某一个民族或群体的历史经验为准绳;群体认同和群体权利是多元文化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美国社会必须面临的现实。[1]据此,多元文化主义论题频繁出现在美国教育领域,旨在促使学生从基础教育阶段起就增加对不同文化和自己文化传统的理解。在美国国内不断强调关注种族多元化、追求社会民主化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紧随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开始盛行。相同的社会议题同时出现在艺术及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在艺术领域,出现了对不同身份艺术家待遇不公的纠偏,尤其关注不同种族、性别艺术家获得机会和待遇公正等问题。在艺术教育领域,带有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评论人士不断质疑,当时美国的艺术史、美术馆以及艺术教育课程体系通常反映的是以欧洲中心主义为主体的价值观念偏见,将其他文化群体排除在外。后现代文化主义理论的兴起及蓬勃发展促使相关学者越来越密切地关注此类社会文化现象,纷纷阐释并批判这些现象背后所暴露出的带有偏见且扭曲的文化历史观念。相关领域学者更加力求还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博物馆展览及历史课本的真实性。针对社会中广泛存在、并直接表现在艺术及艺术教育领域的种族、阶层不平等等现象,一些学者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艺术教育价值的追问转向如何实现其社会建构功能,即艺术教育如何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增进学生文化自尊及对其他文化群体的理解?艺术教育如何在社会变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多元文化艺术教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特点。
二、美国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理论基础
美国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兴起与广泛推广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为艺术与儿童文化意识发展的关系、艺术教育社会重构作用的基本立场两个方面。
(一)艺术与儿童文化意识发展之间的关系
艺术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性特点能够对儿童形成文化意识、进一步理解多元社会起到促进作用,这是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首先,儿童具有获得文化知觉和意识的潜能。Smardo与Schmidt指出,儿童到了五岁就已经形成对自己、对同伴的态度,而且开始发展出文化知觉,也开始学习社会流行的对族群及其他不同文化的态度。[2]根据Parsons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观点虽然非常个人化,但对文化却是开放的,他们对艺术持着非批判非偏见的观点,对于源自儿童生活社区及儿童自身经验艺术的学习都是儿童进一步获得文化概念的良好起点。[3]这些研究成果都表明,儿童具有获得文化知觉和意识的潜能。其次,艺术所具有的文化特性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获得、文化理解能力的发展。Freedman指出儿童从很小就能够开始学习艺术与社会生活的相关性,这是了解一件艺术作品为什么被珍视的重要步骤。他认为小学阶段的孩子开始学习分类、差异和推理,而且能够辨别艺术作品的风格、主题、形式、意义和目的。在这个层次上儿童开始了解为什么不同的个人和文化团体会创造出不同的表征来代表相同的主题(如人、动物、事件等)且能抓到这些不同表征的价值。Freedman特别指出,因为外表相同的艺术品可能在意义和目的上有很大的不同,在比较来自不同文化的艺术品时,教师若能敏感地指出这些不同就能帮助儿童看到一个事实,即对艺术的了解需要突破仅仅对它表面形式及呈现内容的研究。[4]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探究技巧和视觉敏感性的发展,自身文化意识以及文化理解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二)艺术教育社会重构作用的基本立场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艺术教育家JuneMcFee就在其著作中指出,通过人类学方法研究文化获得的结论表明艺术及其实践被不同的文化群体所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组群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持着自身独特的文化认同。[5]可见艺术本身就带有鲜明的文化色彩,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文化族群个体都有其特有的文化特点,并直接显现在他们的艺术观及艺术实践中。[6]承认艺术是文化的产物、重视文化在审美议题讨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被广泛认可。在此基础上,艺术教育除了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发展以外,通过专门的课程设计还能够达到促进学生获得不同文化认同和理解等一系列文化效应,突出表现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多元文化、多元种族的社会,使学生在主流或者非主流社会形态下发展出积极的自我身份认同,最终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不同时代文化群体价值系统所运用的艺术符号中认识到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进而能够整合相关信息并进一步达成对这种多样性的认识与思考。[7]艺术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分析与批判能力的思考者,能对自身生活环境与社会阶级加以审视,进而使用社会行为技巧参与自身命运的塑造与掌控。这是艺术教育反对精英主义、努力去除精致——大众艺术界限,进一步促进社会民主变革,以达成社会重构目的的直接表现。据此发展起来的文化多元主义艺术教育理论与课程实践具有坚实的基础。
三、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以培养学生理解不同文化及社会意识为主要旨趣的目标定位
与传统艺术教育将培养学生艺术能力及创造性为主要目标不同的是,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将目标定位在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及社会意识的培养。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提倡者认为,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提供了基本的信念、价值观以及赋予生活以意义和结构的基础模型,它使个体成为多样社会群体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在其中发挥着自己的功能。因此,了解文化及其多样性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显得尤其重要。[8]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将学生审美经验的积累建立在世界范围、多个民族文化群艺术经验的基础之上,更加强调对艺术作品、艺术史等艺术现象社会文化背景的关注,关注学生在丰富的社会背景及文-38-《外国中小学教育》2016年第9期化意义的层面上进行艺术学习和分析,目标旨在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所处文化的理解。不仅如此,通过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实施,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文化群体所拥有的特别的文化艺术传统,接触不同文化价值下的艺术设计和媒介表达方式,对于艺术问题的思考直接将学生引向对特定文化群体相关社会议题的思考,使学生关注到不同文化群体特色及其文化价值观,在种族平等、社会公平的基本立场上消除文化群体刻板印象及社会偏见、进一步探讨社会道德和民主责任,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究进一步上升为学生社会意识的形成。所以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目标不再仅仅是教授艺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能力,而是将艺术教育的功能进一步扩展,凸显艺术在现代人类生活中的文化意义及社会功能。
(二)突出多元文化议题的艺术教育内容
基于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特有的理论基础及目标定位,研究者和实践者倾向于突出多元文化议题的艺术教育内容。首先,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内容更多关注能够反映多元社会文化的艺术形式。例如能体现多元文化价值的通俗艺术、民俗艺术、边缘艺术、本土艺术等,这些艺术形式包含大众文化、民间习俗、两性平权、人权平等、种族歧视等当代社会议题。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内容不再仅限于西方主流文化的精致艺术,而是扩展至能够反映不同种族、文化和性别等团体的概念和议题。使学生在接触各类艺术形式的同时体验、理解它们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及当代社会议题。其次,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增加了能够体现全球性议题的艺术教育内容。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快速进步,地球村上各个国家彼此的关系更为密切。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内容增加全球性议题主要包括能体现***治、经济、科技、人权等交错关联的艺术内容及形式。教育内容不仅强调世界各个民族的共通之处,同时也关注不同文化之间,尤其是主流文化和次文化之间的差异。体现全球性议题的艺术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并欣赏全球范围内多样的艺术形式,以多元文化社会和地球村的公民自居,适应地球村时代。最后,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内容强调基于文化议题的学生艺术表达和创作。主要包括基于本土题材的艺术表达和创作,研究不同社会群体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并进一步探讨不同群体如何通过艺术创作表达自己,比较东西方及其它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不同文化群体学生的集体创作等等。此类艺术教育内容能够使学生认识并尝试不同文化艺术表达与创作风格、分析研究各文化如何演变及发展、探讨社区如何透过艺术建立归属感等等。一系列相关的艺术表达和创作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理解艺术表达创作过程,同时也使学生逐步建立起社会批判意识及公平审视、对待文化差异的社会责任感。
(三)注重学生群体文化特点的民主教学方法
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方法尤其注重教学过程中民主精神,直接体现为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群体的文化特点,使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在学习不同文化背景艺术的经验中理解自己群体文化、尊重他人文化。[9]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要点。第一,教学方法以社会学、人类学为基础,尤其关注文化本质属性及文化过程的相关议题,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所属某一文化群体的人是如何形成并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的。带着这样的经验学生进一步关注艺术作品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在社会文化脉络中学习艺术领域相关知识并进行深入的文化内涵探讨。第二,以此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首先要承认教育是一种带有文化性、社会性的干预,必须要正视自己的文化社会偏见,时时察觉而不影响教学方法的民主性。第三,教学活动坚持以学生及其所在社区文化为中心的特点,教师注重运用学生及其所在社区的文化价值观及基本信念来设计并实施教学活动。第四,教学强调运用人类学方法辨识文化团体及在其价值观与实践影响下的审美表达与创作。在研究学生所处的文化团体艺术时,注重搜集关于他们所处的动态文化社区环境的信息,以此作为分析其艺术品及艺术实践的依据而非仅仅依据主流的文化意识形态。在研究非学生所处的文化团体艺术时,教师和学生通过诸如搜集各种书面、影像材料及个人史料等,获得一系列有价值的人类学数据信息,进一步理解艺术乃是一个社会整体中的有机构成部分,而不能脱离其社会文化土壤来进行解读和分析。第五,提倡不断挖掘并谨慎地使用反映文化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能够更民主地呈现教室、社区乃至国家中的社会文化与种族多样性。最后,教学方法时刻关注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特点、性别、年龄、社会阶层、***治、宗教及种族等因素所造成的人际互动的高度复杂性,努力寻求一个更民主的方式,使弱势群体能有机会融入艺术教育过程并表达意见,也使优势群体能检视出自己文化中所习以为常的偏见。
(四)强调学生文化群体特点和师生合作的人类学评价方法
多元文化艺术教育中的评价与传统评价方式的不同,更加重视来自不同种族、民族、社会阶层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对于学生学习成就及课程实施的影响。对于学生学习成就,相关研究者提倡评价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成果,尤其要将学生所在文化群体特点纳入评价考查范围之内,鼓励采用人类学的方法,如访谈、观察、问卷、记录、日记等方式完成对学生的评价。[10]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一方面是考查、记录学生参与多元艺术教育课程过程中其艺术能力、文化理解力、社会意识与责任的发展进度和水平。另一方面更是要在多元文化艺术教育过程中建立带有文化群体特点的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力求无论学生来自何种文化群体,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文化身份,接受公平的教育待遇。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多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除了验证学生学习成果之外,确认教学过程中权利和资源分配是否公平也是课程实施评价的重要目的。因此,形成性评价构成了课程实施评价的主体部分,尤其关注教学情境中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所有成员及他们之间的合作状态。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多元文化艺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调动知识并将其带入教育过程中的能力、共同合作形成一个具有文化应对特色教育环境的能力,同时他们是否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进一步影响经济、***治及社会机构的思路及设想也是评价关注的一个方面。非正式的师生课上讨论评估,学生分析学生访谈艺术家的情况、对当地社区的调查、撰写课堂行为评估报告,都是教师、学生和社区能够共同参与的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可见,人类学的方法不仅能够提供实施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手段,同时也是进行教育评价的重要途径。[11]
四、美国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启示
艺术价值议论文第5篇
目前,中国学者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新概念还存在着理解上的一些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认为许多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如传统的音乐、舞蹈、技艺等)并非完全是“非物质”的,其中也包含“物质”形态的因素。其实,笔者发现,所谓“物质”和“非物质”主要是中文翻译上的一些误读,即我们现在译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个概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英文文本中写的是“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这三个英文词汇中,后两个词译作“文化遗产”是确切无误的,而第一个词“intangible”在英文中主要是“无形的”意思,它的名词形式是“intangibility”,有“无形”、“不能把握”、“不可解”等含义。所以,日本人把“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这个概念译作“无形文化财”,而中国的***文件译文中则译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理解上的不同,并不是原则上的错误。笔者认为,既然译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定势,并已成为一个新的流行概念,我们还是应该在理解其原意的前提下接受这个新概念。不管其概念如何去理解或如何去界定,我们只要清楚一点,即那些无形的或视觉难于把握的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是相对于像埃及的金字塔、意大利的威尼斯水城、中国的长城、故宫等这些视觉可见的人类“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文文本中写作“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而提出的一个保护范围。我们不必一味地去争议这个概念是否在学术上符合逻辑,我们只要理解,现在提出要保护的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就是我们曾经一直重视和尽力保护的那些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和技艺传承,而传统民间音乐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保护对象之一。
实际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工作除了在“”中出现过严重的毁灭性摧残之外,一直就没有间断过,只不过以前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新名称罢了。现在由联合国支持,***府出面,把保护这类文化遗产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加以立法,作为国策进行保护,这是我们长期从事传统民间音乐收集、整理、保存、保护工作的音乐工作者久已期盼的大好时期。但是,既然是在新的形势、新的语境下重新提出如何保护,那么我们必须采用新的思维、新的视角重新思考保护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方法。下面,本文就三个问题提出一些理论性思考。
一、关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判断中的话语权问题
尽管全国上下呼吁着一片“保护”声,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古脑儿地什么都保护,否则会形成被保护对象的泛滥。所以,有选择地进行保护是十分必要的,对哪些东西值得保护进行认定也是必须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选择列入保护名录的各国非物质(或“无形”)文化遗产叫做“master pieces”,我们翻译成“代表作”,其实这个词还有“大师作品”、“杰作”、“主要的”等含义。如果我们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的标准来选择进入我们国家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需要考虑从哪个角度入手进行选择和认定的问题。我想,选择的过程,就是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认定的过程,是对其进行价值取舍的过程。但是,由谁来判断,由谁来认定呢?我认为,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进程中,必然会出现“保护人”和“被保护人”这样的二元格局。其中,保护人包括***府、专家、学者等,被保护人包括承载、传承或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人或群体。这个二元格局的特征是:“保护人”处于话语的霸权地位,而“被保护人”则处于话语的弱势地位。什么该保护,什么不该保护,怎么去保护,实际上都需要由***府、专家、学者们来判断和认定。既然在判断和认定过程中,以***府、学者、专家组成的“保护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那么,话语权的拥有者应该怎样使用他们的话语权,应采取怎样的立场和观念来建构他们的评判话语,这是作为拥有话语霸权的保护人――***府、专家、学者都需要非常认真地思考的问题。
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判断的价值取向问题
要对遗产进行价值判断,首先要考虑的是选取什么样的角度或从哪些方面去作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哪些方面值得进行价值判断,哪些方面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本文所谓价值判断的价值取向。我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应该选择三种主要的价值取向:第一种价值取向是美学价值;第二种价值取向是社会价值;第三种价值取向是学术价值。
美学价值判断的取向是解决美和丑的问题。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数都是民间艺术,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剪纸、绘画等艺术,有些遗产形式如少林武功,虽然不是艺术,但中国武术中也包含着艺术的审美因素,因此都具有美学价值,都需要进行美学价值的判断。按理,我们在作美学价值判断的时候,应该认可和肯定那些感染和净化我们民族精神的美的艺术形式,否定和排除那些无益于我们民族精神的丑陋的东西。但是,美学价值的判断标准事实上一直是很有争议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对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不过,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不等于没有标准,而是说各人在判断美时会持有各自不同的标准。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判断美学价值的时候应该重视人类学、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一直提倡和鼓励的“局内人/局外人”(insider/outsider)和“主位观/客位观”(emic/etic)的理论和方法。也就是说,作为文化局外人的学者专家去审定和观察一个文化遗产时,不应以自己“文化精英”的客位观念作为唯一的价值评价标准,必须考虑到作为文化局内人的民间艺人的主位观念的价值标准。因为,承载着文化遗产的局内人认为美的东西,可能不一定会得到作为局外人的学者专家的认同。只有局内-局外、主位-客位的互补与共识,才是比较客观的美学价值的判断标准。拥有话语霸权的“保护人”只有尊重处于话语弱势地位的“被保护人”的判断标准,他们才能以合理的观念来建构他们的评判话语,才能以公正的立场来使用他们的话语权力。
关于社会价值判断的取向,主要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问题、对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贡献问题,以及这类文化遗产中风俗、习惯、宗教等因素对建设现代和谐社会的利弊等一系列问题。关于社会价值判断的标准,甚至会比美学价值标准更难于统一。比如,***府官员会以***策、法令等***治立场为判断标准;专家、学者会从历史或学术角度进行价值评判;而文化传承人会坚守其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念。遇到这种复杂情况,怎样判断其社会价值?以什么样的标准衡量其社会价值?这些问题都需要加以研究,或者也只有采取局内-局外、主位-客位的互补和共识,才可以合理解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价值的判断问题。我对这些问题没有结论,在此提出来供大家思考,希望在思考过程中,在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时,至少能够考虑并尊重被保护人这个弱势话语群体的话语权力。
关于学术价值判断的取向,主要是针对学术研究而言的。对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一定需要写入保护名录或列为保护项目,但可以对它加以研究。比如,某种存活至今的古老传统音乐可以解决音乐史上一些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很多在史书上记载的后来失传的音乐在民间被发现,在学术方面就很有价值,但不一定很美、很动听,也不一定具有良好的社会功能,却也值得去研究。这种情况下,我们甚至可以忽略它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只关注它的学术价值,对它进行适当的保护或博物馆式的保存。
三、关于保护什么和怎样保护的问题
艺术价值议论文第6篇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为什么说“奇石是发现的艺术”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自然总是美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奇石是发现的艺术”这句话大概源出于此,而它的直接出处则是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对《河南奇石》编辑工作的谈话”,原话为:“观赏石是一种发现的艺术”。说奇石是发现的艺术,首先是因为奇石作为观赏对象,本是自然之物,是观赏者发现了它的观赏性及其文化内涵,并被作为观赏品收藏之后才成其为奇石的。可以说,没有发现就没有奇石。其次,说奇石是发现的艺术,是因为奇石的天然性决定了奇石观赏内容的不确定性,同一件奇石可能有几个不同的观赏内容,同一个观赏内容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不同的观赏内容和不同的解读具有不同的观赏价值,其中必有一个最佳观赏内容和最高观赏价值,这个最佳观赏内容和最高观赏价值是在奇石欣赏中被观赏者发现、发掘出来的。第三,说奇石是发现的艺术,是因为“发现”需要欣赏者具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文化艺术素养,并掌握一些“发现”的审美规律和方式方法。“奇石是发现的艺术”这句话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奇石和奇石欣赏的一些本质特征,反映了奇石欣赏的一些普遍规律,突出地强调了“发现”对奇石和奇石欣赏的特别重要性,因而具有积极的意义,不能简单否定。
二、说“奇石是发现的艺术”有何不妥
“奇石是发现的艺术”这句话出现异议的一个原因是:奇石之所以成其为奇石,不仅仅是发现,而且还有创造。一旦发现,创造就在其中了;并且,越是深层次的发现越需要有高水平的创造。这里所说的创造是指观赏者在发现奇石的观赏性和观赏内容、发现奇石的文化内涵、发现和发掘奇石最佳观赏内容和最高观赏价值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在发现和欣赏过程中所运用的方式方法。离开了人的创造,发现便没有了生动性、多样性、变化性和深刻性,奇石就只呈一种缺少文化和内涵的没有生气的物质符号。因此,说奇石是发现的艺术,在含义上有极大的片面性。“奇石是发现的艺术”这句话出现异议的另一个原因是这句话的逻辑判断形式使人误以为奇石就是艺术,一件奇石就是一件艺术品,而王朝闻先生明确指出“奇石不是艺术品”。因此,说奇石是发现的艺术,在表述上容易产生误导,在理论上造成了混乱。可见“奇石是发现的艺术”这句话无论在含义上、理论上及表述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三、王朝闻先生说这句话的本意
王朝闻先生在1997年就提出“重在发现,难于发现”。他在2000年出版的中讲的第一个问题也是“重在发现”。他说,“赏石者虽不能像艺术家那样创造美,却有可能从天然的石头中发现美。”“艺术家创造美大有难处,赏石者发现美也不容易。”他说,不把奇石称为艺术品,并未贬低奇石的审美价值。他指出,一些拙劣的城市雕塑作品还不及云南石林中的“阿诗玛”和“母子赶街”等天然奇石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他还认为,赏石者“发现美的能力,都是在新的审美实践中不断发展与提高的。赏石者具有这样的主观条件,面对同一观赏对象时才可能自由和敏锐地发现从前没有发现过的美。”王朝闻先生在谈到赏石中的“创造”问题时说,“可能有人会说,发现美就是创造美。从事选石、配基座、选择拍摄角度和命名等活动,难道下也是在创造美吗’是的,这一切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不过,这些活动还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观赏石的审美特性与价值。”很显然,王朝闻先生说奇石是发现的艺术,意在强调在奇石欣赏中“发现”的不容易和“发现”的重要性,并在当时就已经预料到这句话可能会有异议。
四、结论
(1)“奇石是发现的艺术”这句话含有科学、合理的部分,已经广为流传,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因此,可以在讨论奇石欣赏中发现的重要性、规律性和发现的方式方法等问题技绦使用。
艺术价值议论文第7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价值,功能
在许多关于艺术设计原动力问题的论述中,有一种认识也许是共同的,那就是“艺术设计的创作冲动,来自人类自身的需求”。这种需求,从根本上说就是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从艺术史的角度去观察,人们不但能探索到人类物质文化的发展轨迹;同时也能探索到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轨迹,尽管其中还留有许多谜团尚需人们去进一步探索与诠释。
如果我们把艺术设计的视角焦聚在物质文化层面上,人们必然关心艺术设计的创作能力以及对素材、材料、构形、色彩、包装等的处理方式,也必然关心相关的艺术设计的发展思潮、造形分析以及有关的科技知识,甚至经济领域里的运作策略。如果我们把艺术设计的视角焦聚在精神文化层面上,人们必然关心艺术设计流程中蕴涵着的丰盈的文化信息,这就必须对艺术设计的哲学观、心理因素以及各种相关的艺术设计的发展思潮有个相当清晰的了解。物质性是艺术设计作品的载体,即它的“骨肉”;精神性是艺术设计作品的信息,即它的“气血”。两者统一在艺术设计的成体中,由于人们的艺术价值观、艺术认识论与方***等的不同与差异,这就表现在艺术设计作品的这两个层面内涵有着种种不同的理解差异。这是完全正常的,这也是艺术设计能得以存在、发展与繁荣的某种动力源,也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的先进性提供了有力的重要佐证与补充。
艺术设计的价值形态呈多样性:如实用价值、***治价值、道德价值、经济价值、美学价值等。艺术设计领域也应该研究出一套比较完整的、科学的价值理论体系。在众多的价值形态里,其中最本质的无疑是它的功能价值与美学价值。这两种价值形态(当然也可包容其他价值形态)的内涵有机融洽在每个具体的艺术设计成体中。
艺术设计作品的价值并不是由其物质与精神这两个层面的比例来决定的,而是由这两个层面所代表的综合价值来决定的。让我们选择一个比较特殊的角度来阐述这个问题。古往今来,艺术设计作品,尤其是那些经受过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等侧面长期检验、评议、鉴赏的经典精品,历来存在着仿制。那么,这些大量存在的仿制作品有无功能价值与美学价值?仿制一幅张大千山水画、一帧达·芬奇油画、一纸张旭的狂草墨迹、一尊罗丹的雕塑……它们显然也具有相对的功能价值与美学价值。
它们的价值决定于它们所存在的某个(些)特定的时空价值。学术设计的仿制品不能简单地与街坊摊铺假冒伪劣商品等同起来。这是两码事。有必要指出,对艺术设计作品的价值,评论界、鉴赏界、新闻界的评论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不要绝对化。因为,舆论导向不太客观的现象不是没有。顺便说一句,学校艺术设计教育,老师的过高权威,一言九鼎,或许也不是好事。重要的是,应努力提高全民正确的艺术设计的价值意识。
艺术设计作品的功能价值,应该体现在设计的整个流程中。提高设计流程的功能价值度,也必然相应地能提高设计成体的功能价值度,譬如南京长江大桥,雄伟壮观,它的经济功能价值,***治功能价值,思想教育功能价值等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它也是一座艺术设计的精品,几十年来,人们行驶在大桥上,实实地,“使人忘形”,这是大桥的美学价值。这些不同的价值体现,是那么和谐完美地统一在“大桥”“这一个”(黑格尔)艺术设计的精品里,时刻迸发着它那无穷的感人力量。
艺术设计获得美学价值的根本要求,要深刻展现“活的灵魂”艺术设计大师们都深知表现“活的灵魂”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与地位。他们从观察生活开始,在构思设定与运作实践的整个流程中,都着力于对“活的灵魂”的理解、刻划与塑造。人固然有“活的灵魂”,物也有“活的灵魂”。罗丹抡起斧头,砍去了《巴尔扎克》雕像的那双手,这并不是说那双手雕塑得没有美学价值,但同巨碑式的整体雕像却不是最好的和谐,雕像“灵魂”塑刻得还不够鲜活。而砍去以后,整个艺术形象更其浑然一体,处处散射出“灵魂”的凝重而又鲜活的美学力量。这一斧罗丹固然砍去了一些美学价值,却砍出了远为丰盈的美学价值。
艺术设计是一种文化。它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物”。艺术设计的成体,不仅仅是艺术设计的物质体现与它们视觉再现,也不仅仅是人们感官直接感知的物质。它更是文化意义上的“物”,是人们“领悟”的对象。艺术设计以人为本,它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影响人的生存形态、思想意识与文化素质。人们对艺术设计及其成体的相对表层的功能价值要求,比较容易认可,也较为满足;而对艺术设计及其成体的更为深层的美学价值要求却是多样的、渐进的、善变的,也是较难满足,甚至是无极限的。过去被认可、接受甚至是酷爱的东西,待之以日,时过境迁,就可能把原先认为有美学价值的艺术设计成体变得不美也没用的物件了。人类崇尚怀旧,也追求时尚。艺术设计及其成体的功能价值与美学价值不是恒之不变而是充满变数。这也是艺术设计文化的特点,它能创造文化,也能影响生活,同时也改变着自己,改变自己的价值内涵。
总之,21世纪学术设计的方向;有两个重要的主题信息,一个是绿色、环保、生态的主题信息。同志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明确指出。“控制人的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全***和全国人民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这就给我国的艺术设计的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一个是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主题信息,诸如计算机技术、机器人技术与信息技术等。近20年的新技术的发展常被人们比作“第二次工业***”。传统的设计手段已逐步被新技术手段所取代。而“虚拟现实”是电脑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信息技术的数据处理与电信这两个主要领域又加快了结合进程。这两个重要的主题信息,让艺术设计界面临了空前的挑战。人们必须作出积极回应。21世纪艺术设计将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也能构造一个更为灿烂辉煌的新世界。
参考文献:
[1]赵江洪.设计学术的含义[M].湖南大学出版社.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杨忻葆.杨忻葆论文集[M].安徽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