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课文《离骚》中将“又重之以修能”的“修能”释为“美好的才能”,对此解释,笔者持不同意见,认为“修能”宜释为“美好的容态”。
首先,古代汉语中,“能”通“态”。因声求义,是清代训诂学的主要方法,洪诚《训诂学》中亦说“凡古韵部不同而声钮相同的字可以通用”。“態”(态),上古时期声母属于“透”母,“能”,上古时期声母属于“泥”母,均属于舌头音,故“態”“能”音近相通。《古代汉语词典》“能”字条下义项四标为tài,“通‘态’,形态”。马茂元选注的《楚辞选》中讲到“‘能’,古音泥,与态通,‘修能’,美好的容态。”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西汉部分》释为:“修,美好。能:通‘态’,容貌。修能:美好的容态。”显然,马茂元和郭预衡都把“修能”释为“美好的容态”。
其次,从文意的上下相对来看,上句“纷吾既有此内美兮”是就内在的品质而言,下句“又重之以修能”显然是就外在的装饰容态而言的(“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中的“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均为香草,是作者用以装饰自己容态的美好的事物)。郭沫若《屈原赋今译》讲道:“此句原文‘又重之以修能’,能字是態字的省略,‘内美’与‘修態’为对,有内又有外,故言‘重’。”
此外,从《楚辞》本身亦可得到互证的例子,从《楚辞选·招魂》“姱容修态,絙洞房些”(美好的容貌修长的体态,深屋中往来不断)中可看出“修态”与“修能”交互出现,文意相同。又如《古代汉语词典》:“《论衡·累害》:‘屈平洁白,邑犬群吠,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固庸能也。’(《楚辞·九章·怀沙》作‘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亦可说明“能”与“态”互释为意。
综上所述,“能”通“態”(态)不仅在语音上构成音近相通,“能”通“態”(态),与上句最后一字“美”及下句的“芷”“佩”等还可以构成语音相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在语意上也符合上下文的对称和语境。故而笔者认为将“修能”释为“美好的容态”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