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成性思维方式的提出带给教育教学领域巨大的冲击和启示,一方面,我们有必要对生成性思维方式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讨;另一方面,我们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构建一种以生成性思维方式为指导的,动态的、生成的、发展的教育教学新途径。
关键词:课程意识;生成性思维;教师
中***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2)09-0008-03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并且具备课程生成能力。这不仅是这次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然而,受传统课程改革思维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长期处于被动执行的课程地位并缺乏课程的生成意识和生成能力。不仅如此,大多数教师认为课程(教材)是原本就预设好的、静止的、固定的,教师只要将书本上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就可以了,至于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教的途径都是可以不变的,更不会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开发之中。长此以往,就造成了教师很难从知识的传递者角色中***出来的局面。
然而,教师是否具备课程的生成意识以及教师具有什么样的课程意识,将影响课程改革是否顺利进行。因此,教师课程思维方式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课程思维方式是教师在完成教育目的的具体过程中,对与课程有关的事物及其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教材、学生、知识、社会等与课程关系)的反映,涉及课程抉择、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过程,主要通过处理课程问题的课程行为方式或话语形式来表现。”[1]
在传统课程思维方式的指导下,教师往往缺乏对课程的生成意识和生成能力。然而,教师是否具有课程的生成能力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能否顺利地进行,同时,教师课程意识的培养也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教师的课程意识主要是指教师落实课程方案并不断创生课程、完善课程,从事有效课程行为的重要动力,它是教师进行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探究的动力源泉,也是以教师自身的信念体系和思维方式为基础的。
生成性思维是现代哲学中一种重要的创新思维方式,它是与本质性思维方式相对立的,强调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建设过程。“生成”的意思是指从不存在到存在、从存在到演变的过程,其核心就是不以固定的框架去认识事物。它对传统的本质主义思维以及教师教学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启示,同时也为如何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提供了新的视野和理论支撑。
一、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下的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
20世纪末,在西方掀起了以批判反思为旗帜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原有的本质主义思维进行了质疑和反思。“在教育理论尤其是在课程论探究中,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逾越的思维方式,在同质化、封闭化系统中,以本质主义及其认同性思维为逻辑起点运行了几千年的学校课程,如今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强烈的批判与否定,并具有了新的视野与选择。”[2]所谓本质主义思维方式,是一种先设定对象的本质,然后用此本质来解释对象的存在和发展的思维方式。本质主义不仅预设了事物的静态本质规范,而且主张任何事物的发展均有一定之规,在发展之先,发展的路径和结果便已预先设定,它主张事物发展的预设性、确定性和不变性。因而,在本质性思维方式指导下的课程也被赋予了预设性、确定性和不变性的特征,同时也显现出如下的问题:
(一)固定的教学模式
在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指导下,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它是现实社会给定的,不仅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同时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和权力的象征。课程必须以当时的文化为支点,寻求符合文化标准的内容。因而,课程被赋予了预设性、确定性、不变性的特征。于是,课程作为一种永恒的、霸权式的形象出现。这样预设性的课程形态直接导致了教师缺乏对课程的反思和建构,单一的充当起书本传授者的角色,从而被动的接受和传递知识,很难积极地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和研制中去,致使教师在教学中长期使用固定的教学模式。
(二)课程资源意识薄弱
课程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同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掘潜力。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课程资源并不是只限于教材、教参资料。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资料室等条件性资源和博物馆、科技馆、***书馆、文化馆等社会性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网络资源、媒体资源、生活资源等也应融入教师的课程资源范围。但是,在传统本质性课程思维方式的指导下,教师课程资源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和挖掘还不够深入,缺乏寻找课程资源的能力;教师过分地依赖教材和教辅资料而缺乏对教材进行深度的自我加工;教师不能充分意识到自身不仅是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更是课程资源的创造者、开发者、实施者和建构者;教师往往不能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中的条件,即时生成鲜活的、生动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教师缺少对原有课程进行加工、改造、反思、改进、生成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的模式化
在传统的本质主义思维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传递和执行课程的内容,往往忽视课程内容在现实基础上的创新,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简单的传输、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处于课程的被动接受者的地位。但是,课程改革对教学过程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教学过程应该是课程内容活化、丰富、创造、生成的过程;是学生思考、体验、感悟、发现的过程;是师生互动、协商、对话、交流、发展的过程。同时,新课程也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过程重于结果”的意识。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教学过程变成为一种伴随着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思考和对生活的体验相结合的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交往、互动的过程;成为师生双方共同创造、共同生成、共同发展、共同建构的过程。
二、生成性思维方式下教师课程意识的回归
生成性思维作为一种创新的哲学思维方式,认同的是差异性、相对性、不确定性,倡导多元性,创造与自由,它是对本质性思维方式的突破。李文阁将生成性思维的特征概括如下:(1)重关系而非实体。(2)重过程而非本质。(3)重创造而非预设。(4)重个性、差异而反中心、同一。(5)重非理性而反工具理性。(6)重具体而反抽象主义[3]。在生成性思维视角下,课程是一个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用于灌输的预设材料;课程活动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交往对话的关系性世界,而不是彼此孤立、相互抑制的关系。它作为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因素,应注重过程性,倡导发展性,追求创造性,尊重差异性,并不断走向生成。课程的生成性就是把课程视作动态发展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