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最高贵的动物,我们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人的思考、人的选择奠定了这一切,也改变着这一切。有一种选择,我们必须面对: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是想要立刻全部塞进肚子,还是选择匀出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以此来为生命增添颜色呢?不同的选择彰显对生命的不同态度。
面包就是物质的诱惑,水仙花却是精神的象征。若是我,定会倾向于后者。一块面包也许不足以填饱我饥肠辘辘的肚皮,但我仍会欣喜地用另一块面包去换取一朵水仙花,浇灌它,让它接受生活的阳光,开出绚烂的花。试想一下,那会是怎样一种幸福和充实啊!这又岂是一块面包所能比拟?
看看这世上最平凡而又最伟大的动物――人类,莫不如此。人类从来没有真正衣可蔽体、食可果腹,即便在当今如此发达的时代,仍然有一部分可怜的同胞在忍受着物质匮乏的煎熬,但人类从未放弃过斗争,从未。这正源于人类心中的信念和坚持。我不敢想象,没有精神的支持,人类社会将会怎样的不堪一击,也许早已在原始森林中销声匿迹了,何来现在这样的辉煌?人的平凡在于他们和其他生灵一样,需要物质的哺育。然而,人也很伟大,人的伟大便是拥有坚不可摧的精神高地。
精神高地支撑着人的生存,当然更指导着人怎样活得更好,更有价值,而这与物质无关。正如陶渊明,宁愿守护自己的心灵净土,远离官场的腐败黑暗,去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留给后世一片盛开的。也如那庄子,无法扭转时代变革的趋势,更无法唤醒那些沉睡的人们,便纵身一跃,跳出名利的囚笼,如大鹏般在精神的世界里逍遥地飞翔。纵然贫困一直如影随形,然而他的精神已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将这世间一切的变幻、悲乐都看得清清楚楚,他透析了生命的本质,这样即使身在“苦”中,亦不会觉得悲凉。他们的生命都没有因为物质的贫瘠而干瘪无力,反而用豁达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再生的、幸福的自我。他们的生命因为精神的伟大而变得崇高,闪烁着真正的人文价值的光辉。
精神修炼是心灵必备的功课,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精神高地,而这需要我们倾其一生去努力,其间固然有面对选择的无奈与痛苦。但这些都是暂时的。我们坚信,精神高度带来的无上幸福将是永恒的,唯此我们的灵魂才有深度,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亮点品昧】
文章通过对面包与水仙花的取舍,彰显了精神的崇高。所选取的陶渊明、庄子两则事例,紧密结合“精神高地”这一中・心,题材选择恰当。其中对“人是最平凡的,却又是最伟大的”这一问题的剖析很有思辨性。人的平凡在于他们和其他生灵一样,需要物质的哺育。然而其伟大之处,又在于人拥有坚不可摧的精神高地。由此也凸显了“精神高地”的意义与价值。
【老师说】
“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这样的材料作文题,对中学生来说,看似容易,其实并不轻松。审题时,一定要认识到“面包”与“水仙花”的隐喻义――物质与精神,并能在立足材料的基础上表明自己的想法与思考。选择材料时,需要联系自己的阅读与自身生活,去伪存真、推陈出新,体现出思想性和人文色彩。
另外,我们在写作“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之前,不妨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做一个精神明
亮的人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为什么要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怎样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
想清楚这些问题,思想才能真正积淀,精神也会变得真正明亮!
【同题PK】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两篇文章都选择了有文化内涵的素材来写作,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很有语文味。
张成慧的《追寻美与精神》以自身的阅读为基础,在材料选择上,不仅有严子陵、庄子、林逋、杨绛女士这些跨越古今的中国名人,还有尼采、帕斯卡尔这些西方先哲,纵横古今中外,由此及彼,点窜自如,彰显了小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底,也从侧面体现了小作者对于美与精神的探索与思考。
赵旭的《精神高地》具有思辨性。“人是平凡的,却又是伟大的”,何为平凡,何为伟大,剖析得入木三分。小作者思想之缜密,可见一斑。当然,在素材的运用上,无论是陶渊明“留给后世一片盛开的”,还是庄子“纵身一跃,如大鹏般在精神的世界里逍遥地飞翔”,都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两篇文章给我们深切的启示:个人的生活面也许很狭窄,也许不能承载起丰富的作文素材,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以书为友,开阔自己的眼界,积累文化素材,陶冶自己的情操,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