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战国策・赵策・鲁仲连义不帝秦》:“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其中“乃”与“今”是两字合译还是两字单译,在这里本文将在其用法方面予以概述,探讨这两字在句中的意义。
【关键词】乃;今;合用
“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战国策・赵策・鲁仲连义不帝秦》)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十分简单,意译为“现在我才知道你并不是天下贤明的公子”,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教材中将“乃”译为“这才”,是副词。但是在这句话中,像这样翻译的话“然后”根本没有翻译。“然”和“后”和现在的“然后”的意义当然不一样,我个人认为在这里可将“然”视为指示代词,“这样、那样”,“然后”则译为“这样之后”。结合上下文则可认为是在经过孟尝君说:“胜也何敢言事。”鲁仲连对于孟尝君对“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不敢作为的不满。如若将“然后”之意带入句中则可意译为:“经过这事之后,我才知道你并不是天下贤明的公子。”如果注意的话,可看出前后的翻译是有些不同的。在将“然后”带入翻译之后,“今”再翻译为“现在”,意译为:“经过这事之后,现在我才知道你并不是天下贤明的公子”,翻译出的句子就有些不通,看着略显累赘。
这里就想到“乃”、“今”、“然”、“后”四字了。在上文说过可将“然”、“后”译为“这样之后”,在这里暂且将“然”、“后”合为一词。再看“乃”和“今”两字,如果按照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教材上的意思的话,两字应该分为两字单译,即“这才”,“现在”。但是,正如上文所说,这样翻译略显累赘。因此,我认为应该将“乃”和“今”两字合用,即将“乃”、“今”看为一词“乃今”,译为“如今、从今”。对于“乃”字的这种用法也是有的,如:乃尔,译为“如此”。《三国志・蜀书・吕凯传》:“臣不意永昌风俗敦直乃尔。”(意:料想。永昌:地名。敦直:淳朴。)今更是有熟语“何其相似乃尔”。 因此,将两字合用也是合理的。
将“乃”、“今”合用,译为“如今、从今”,则这句话可意译为:“经过这事之后,如今我知道你并不是天下贤明的公子。”也可译为:“如今,这事之后我知道你并不是天下贤明的公子。”这样翻译显得更加的简洁、通顺。
当然“乃”和“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能合用为一词的,这要在具体的语境中具体分析。比如:“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战国策・赵策・鲁仲连义不帝秦》)在这句话中“乃”和“今”就不能合用为一词。在这句话中应该将“今日”看作一个词,意译为:“我今天这才知道先生是天下的高洁之士。”“而”字是连词,表承接。在这里如果将“乃今”看作一词,则意译为:“我如今知道先生是天下的高洁之士。”这样乍看之下语义是通顺的,但是如果这样翻译的话,“日”字根本就没有翻译。因此,在这里不能将“乃”和“今”合用为一词,而应该两字分开,将“乃”译为“这才”,副词,采用第一种翻译。
综上所述,在一些语境里是可以将“乃”和“今”两字合用为一词的,但是要具体语境具体分析。但“乃”字和“今”字同时出现在一句话中的情况本来就比较少,并且一般将两字合用为一词都能将句子翻译通顺。因此在如“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不知如何翻译之类的句子时可将两字合用为一词翻译,但是如果有更好的翻译,如“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之类的句子时,最好将两字拆开来译。
参考文献
[1] 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 王力,岑麒祥,林焘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