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是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中很重要的考点。现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语句为例,对“动词的使动用法”的相关知识解说如下。
一、基本概念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或“使宾语成为什么”的意思。如《鸿门宴》中的“项伯杀人,臣活之”一句,“活”是谓语动词,而这个动作并不是主语“臣”所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之”施行“活”的行为,即“使……存活”的意思。所以,“活”的用法就是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有两个特点:一是谓语是陈述宾语的,二是受陈述的宾语是受主语支配的。如《勾践灭吴》中的“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一句,“退”是谓语动词,而这个动作并不是主语“勾践”所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吴”施行“退”的行为,即“使……退却”的意思。所以,“退”的用法是使动用法。
二、辨析方法
使动用法是古代汉语殊的词类活用现象,在使动用法的几种形式中,名词、形容词、数词以及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相对容易判别,最难辨析的就是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由于及物动词带宾语属于正常现象,所以,带不带宾语与它是不是使动用法没有必然联系。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去判断动词的使动用法呢?笔者认为:宾语与谓语之间是主谓关系,则该动词就是使动用法。如:《鸿门宴》中“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一句,“从”是“跟从”“跟随”的意思,是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可以而且应该带宾语,因而很多学生把这句话翻译为“沛公第二天跟随一百多匹人马来见项王”。显然,这样翻译从句子结构来讲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实际情况却是“百余骑”跟随“沛公”,是“沛公”让“百余骑”跟随。可见,“从”的用法是使动用法。如果用“主谓关系”法来分析,“从”的使动用法就显而易见了:“从”的施事者(即主语)是“百余骑”而不是“沛公”。因为只有士卒跟随统帅的道理而没有统帅跟随士卒的道理,即“百余骑”与“从”是主谓关系。
一切使动用法都是这种关系,概莫能外,用它来判断使动用法肯定不会错。由此可见,我们判断一个动词的用法是否为使动用法,主要根据它的动作行为是由谁发出的。如果其动作行为由宾语发出,且受主语支配,则必为使动用法;如果其动作行为是由主语发出的,宾语只是其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那么,它就是一般用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一句,“朝”是“朝拜”的意思,它是“燕、赵、韩、魏”这一主语发出的动作行为,属于一般用法。《过秦论》中“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一句,“朝”有“使同列朝”这样的使动意义,它是宾语“同列”发出的动作行为,而受主语“秦”(承前省略)的支配。
三、解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阅读对于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有两种考查形式:一是放在客观题“理解实词含义”里检测,二是放在主观题“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里检测。那么,如何才能对动词的使动用法作出准确判断、准确翻译呢?最重要的方法是依据语言环境(即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仔细加以辨别。这里给大家介绍三种具体的解题方法。
第一,根据词语的词性来分析和判断。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的用法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临时改变。不及物动词可以带上宾语,其意思是使宾语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这就是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第二,根据词语位置来分析和判断。词类活用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来确定的。其特点有: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二是语义具有临时性。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位置和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定―宾”。如果结合文言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语法位置及其所承担的语法成分,去分析其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所发生的临时性变化,就容易判断词类活用的类别。如:《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句,“舞”“泣”分别位于名词性短语“幽壑之潜蛟”“孤舟之嫠妇”之前,在句中充当谓语成分,属于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的意思。
第三,用句法分析法去看活用的条件。句法分析,就是划分句子成分,即先划分一下句子的成分,然后去分辨各个句子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另外,由于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而使动用法一般都应该有宾语(除非省略)。因此,可以根据不及物动词后面出现宾语这个现象判断其活用。需要注意的是,动词词类活用时,宾语偶尔也有不出现的情况,如《赤壁之战》中“操***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中“烧而走”的“走”的用法是使动用法,后面省略了宾语“操”,即可以用火攻的办法迫使曹操的***队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