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研发转正工作总结例1
转基因食品已经争论了好多年的时间。近来,因为农业部的一番表态,以及***等人的倡议,转基因食品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虽然,迄今为止,没有1例由转基因食品引起的食用安全事件被证实,但民众以及不少专业人士仍然认为,转基因食品非天然,会对健康和环境造成破坏。
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疑虑,给转基因作物的审批和推广都带来了很大压力。
“yes”和“no”的对立
对于转基因食品,世界上存在两大截然不同的阵营: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国组成的“迈阿密集团”,生产和出口转基因产品,支持转基因生物和产品越境转移;欧盟和部分富裕亚洲国家,以保护消费者和生态环境为由,提出“谨慎原则”和“身份标识”管理制度。
1996年,转基因番茄酱首次在英国超市售卖。很快,从土豆片、干酪到意大利面,英国市场上开始有越来越多的食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在过去15年间,英国人已经吃了超过3万亿份含转基因食品的食物。
不过,欧洲民众的压力,仍使欧盟在1998年下禁令,暂停批准新的转基因农产品上市。这一***策的影响超出了欧盟本土,它使很多发展中国家担心一旦种植未被欧盟批准的转基因作物,其农产品可能就被欧洲市场拒之门外,因而对发展转基因作物怀有顾虑。
为了克服公众疑虑,研究转基因技术的生物安全性,欧盟已经投入3亿欧元。在超过25年的时间里,有500多个***研究小组的多个研究项目得出结论:转基因技术并不比常规育种技术风险更大。
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医学会、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等众多机构的共识。
转基因技术,是根据人类需要,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从而获得具有特定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实际上,今天的农作物都经过人工改造,比如杂交育种,就是不同品种的个体间杂交后,选育具有优良性状的纯合品种,这一过程发生了大量的基因交换。
与这种基因交换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必须经过几代的选育相比,转基因育种可以直接转入选定基因,获得优良性状,一般一代就能育种成功。
不过,无论有多少科学研究给出安全风险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可怕的结论,仍无法阻挡在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出现声称给动物喂食转基因食品导致消化紊乱、不育、肿瘤,甚至早死的种种说法。
2012年,法国卡昂大学教授塞拉利尼团队的一项研究就称抗草甘膦的转基因玉米有致癌风险。不过,欧洲食品安全局在总结比利时、法国、德国、丹麦等6个成员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意见后,否定了这一实验。
尽管如此,类似的消息总是能挑动公众对食品安全脆弱的信心,对“非天然”粮食作物的恐惧依然坚挺。
农业部回应转基因质疑
近日,农业部网站刊文《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具有同样的安全性》,断定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这被看做是对转基因食品质疑的强硬回应。
今年6月农业部对3款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发放安全证书,而在2009年,农业部就曾对两种转基因水稻颁发安全许可证。只是,这两次为转基因主粮“放行”一直伴随着争议。
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林敏称,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全球转基因商业化应用已经17年,食用转基因产品的人口占到全球人口的4/5,还没有发生1例被证实的食用安全问题。林敏未提供全球4/5人口食用转基因的来源。不过,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组织ISAAA今年2月的最新数据,2012年,转基因作物在全球种植面积达到1.7亿公顷,世界耕地面积约为14.8亿公顷,即使以ISAAA数据计算,转基因种植面积也只有全球耕地的1/10左右,而其中不少转基因是用作饲料或加工原料。
美国人食用转基因食品成为转基因争论的风向标,如林敏所说,美国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食用转基因农产品时间最长的国家。美国种植的86%的玉米,93%的大豆和95%以上的甜菜是转基因作物。
旅美学者曹明华指出,美国国内的转基因玉米和大豆虽然种植面积较大,但主要是用于工业材料,比如燃料能源、工业制品原材料,美国的转基因大豆油有相当一部分用作生物柴油原料和动物饲料,还向不发达国家出口。
有媒体称,仅是引用美国的转基因食品总量试***说明转基因食品对于人来说安全,是不严谨的。美国的转基因食品,用作饲料、工业原料的数量也很多,如果不把这个数据列出来,就不能笼统地说明其对人的安全性。
林敏指出,“转基因安全问题本质上还是一个科学问题,转基因争论只能本着科学的态度,以事实为依据,才能正本清源,远离谬误。”坦白说,转基因是一门现代科技,科技的本原是中性的。但是否有利于人类,主要看它用来做什么了,以及投入使用的过程是否以人的利益为最先考虑的因素。比如,从研发到投产再到消费者手里,过程是否透明?监管是否到位?以及消费者的权利是否能够受到很好的保护。
有人认为,尽管一些专家说经过安全论证过的转基因食品就是安全的,但是到了厂家生产那一环,监管是否到位依然是个问题。以现时人们最热的有机食品为例,花钱买认证的厂家可能并不少见。那么转基因食品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北大教授刘华杰指出,无法证明通过安全评价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正如 “不能说通过环评的工程就没有环境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袁隆平口述自传》中表示,“总而言之,我认为,转基因生物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必然。”
食品研发转正工作总结例2
中***分类号: F713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7)01-0049-09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1701006
一、引言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被认为是继绿色***后的一次新的农业科技***,很可能成为解决21世纪人类和社会发展所面R的食物短缺问题的最有力工具。[1]65农业转基因技术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引起了我国***府的高度重视。***府为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立了公共科研主导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发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果。自1997年以来,我国已允许杨树、矮牵牛花、番茄、甜椒、转基因棉花、木瓜等6个品种的商业化,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居世界第六位。①2009年,我国***府为植酸酶玉米和转基因Bt水稻颁发了安全生产证书。
然而,转基因技术从其问世的那天起就伴随着巨大的争议,特别是2009年农业部发放转基因水稻品系安全证书以来,对转基因技术及食品的态度几乎一边倒是反对的声音。这些争论加剧了社会公众对转基因技术及食品的疑虑,影响了***府和企业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投资,制约了转基因产业的发展。[1]于是,继国产转基因抗虫棉于1997年获准生产之后,我国重要转基因农作物的商业化种植便再未有任何进展。研究消费者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行为,明晰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和技术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全面了解这场争论并制定相应的公共***策具有重要意义。[2]
本世纪初以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我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基因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及食品信息的传播,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程度和支付意愿均明显下降。例如,黄季j等[3]的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抗病虫害的转基因大米和改善营养的转基因大米的接受程度分别为61%和67%;张熠婧等[4]的研究结果表明,接受上述两种转基因大米的消费者比例分别为228%和320%。Li et al[5]的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非转基因大米,消费者愿意为转基因大米支付38%的额外价格;而郑志浩[2]的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转基因大米比普通大米价格低 42%的情形下,消费者方愿意购买转基因大米。然而,上述研究结果均基于消费者样本总体,除了Zhang et al[6]外,很少有研究致力于分析不同类型的中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行为。
开展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行为研究,可以挖掘消费者行为的深层次动因,丰富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内涵,同时有助于***府或者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或营销策略。Gaskell[7]基于欧洲17个国家的民意调查结果,根据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及食品风险和利益的感知情况而将消费者划分为“考虑风险与利益的谨慎派”“仅考虑利益的乐观派”“仅考虑风险的怀疑派”以及“对风险和利益都不感兴趣的逍遥派”。Chirstophe et al[8]根据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及食品的态度将样本总体划分为支持者、反对者及中立者。此外,Baker and Burnham[9]和Kaye-Blake et al[10],也分别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消费者进行了分类研究。Zhang et al[6]基于中国科学院农业***策中心收集的2002―2003年的城市消费者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将中国城市消费者分为“食品安全第一”人群、“营养品质第一”人群、“转基因怀疑者”人群以及“转基因非食品支持者”人群。上述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消费者的转基因食品消费行为并不是整齐划一的;消费者的个人与家庭特征、对风险的感知以及生活方式等,均能够反映出不同类型消费者群体对转基因技术及食品的认知和态度。[6]
基于2013年全国15省份城镇居民的调查数据,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剖析不同类型消费者对转基因大米的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可视为郑志浩[2]研究的延续。本文余下部分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介绍问卷的设计与消费者的分类;第三部分报告调查的组织实施情况及其结果;第四部分设定模型、展示并分析结果;第五部分得出基本结论。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
第1期高杨:消费者对转基因大米的购买意愿
二、问卷设计及消费者归类
本文基于“中国城市消费者对转基因大米的消费意愿调查”数据开展研究工作。问卷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受访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消费者个体和家庭特征;第二部分为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及食品的认识水平,包括消费者的生物技术知识水平、对转基因技术和食品的主观认知水平以及消费者获取食品知识和信息的渠道等;第三部分为消费者对转基因大豆油、用转基因玉米饲养的畜产品、抗病虫害的转基因大米和改善营养的转基因大米的接受程度;第四部分为消费者对转基因大米的购买意愿,采用三边界二分选择法,了解不同转基因水稻信息提示下,消费者对转基因大米意愿的购买意愿;第五部分为信息接收情况,通过设置3个对/错提问,了解消费者是否接收了第四部分中所述信息。有关问卷设计方面的具体内容参见郑志浩。[2]
***1展示了三边界二分选择的提问设置内容。转基因大米概念之后,所有调查对象均回答以下提问:“如果您购买大米时有两种选择:一种大米是普通非转基因大米,另一种是转基因大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两种售价均为5元/公斤,您会买哪种?”如果调查对象选择购买普通大米,则其必须回答起始价格低于5元的双边界二分选择提问,即“如果转基因大米价格为pl(小于5元)时您是否购买转基因大米?” 如果该调查对象回答“否”,则其须选择“如果转基因大米价格为pll时您是否购买转基因大米?”此时的转基因大米价格pll低于pl;如果该调查对象回答“是”,则其须回答“如果转基因大米价格为pl2时您是否购买转基因大米?”此时的转基因大米价格pl2高于pl。如果调查对象选择购买转基因大米或者转基因大米和普通大米皆可,则其必须回答起始价格高于5元的双边界二分选择提问,即“如果转基因大米价格为ph(大于5元)时您是否购买转基因大米?”如果该调查对象回答“否”,则其须选择“如果转基因大米价格为ph1时您是否购买转基因大米?”此时的转基因大米价格ph1低于ph;如果该调查对象回答“是”,则其须回答“如果转基因大米价格为pl2时您是否购买转基因大米?”此时的转基因大米价格pl2高于ph。为了避免起始价格偏差,共O置了10套初始投标值pl和ph,次投标值相应地以025元幅度递增或递减。***1三边界二分选择提问设置
根据三边界二分选择结果,本文将调查对象划分为转基因大米偏好者群体、转基因大米排斥者群体以及价格敏感者群体。具体说,在标价范围内,无论提问标价如何上升均愿意购买转基因大米的调查对象,归类为转基因大米偏好者群体,简称转基因偏好者;无论提问标价如何降低均无购买转基因大米意愿的调查对象,归类为转基因大米排斥者群体,简称转基因排斥者;介于上述两个群体之间的调查对象,则归类为转基因大米价格敏感者群体,简称价格敏感者(见***1)。
三、样本调查及调查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时间为2013年7-8月份,调查区域涵盖了12省3直辖市共49个城镇,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云南。均是大米为主食的城镇。调查工作由招聘的中国农业大学学生承担,通过对其亲戚、朋友或者邻居进行面对面的访问调查,收集调查数据。为了确保调查质量,所有调查员均参加了培训,并领取了关于如何填报相关项目、如何询问以及调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的调查指导手册。另外,调查组织者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督查和指导调查工作;调查组织者发放给每名调查员高于一般调查活动的劳务费,以增强调查员工作的责任心。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 050份,剔除不符合要求的问卷114份,有效问卷936份。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由于剔除了“对转基因大米的了解程度”提问项中回答“不知道”的样本,本文研究所用样本少于张熠婧等(2015)采用的952个样本。调查对象的男性比例为516%,男女数量基本持平;样本总体的平均年龄为37到38岁之间;样本中受教育程度一项比例最高的是大专或本科,占416%,其次是高中或高职、初中或中专,各占五分之一左右,最少的是小学及以下(738%)和研究生(636%)。本次调查的家庭平均人口数为352人,大于《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城镇家庭规模286人。该结果,可能与调查项目的具体规定有关。国家统计局调查的城镇家庭规模数据来自于城镇住户登记,其对家庭有严格的定义,即城镇家庭人口指居住在一起、经济上合在一起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而本次调查并没有强调这一点,部分子女虽已婚配,未与父母共同居住生活但联系密切,在调查过程中,仍被其算作家庭人口。样本平均家庭月均收入为5 000~6 000元之间,稍低于《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月均收入(6 425元)。来自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地级市、县城、镇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 46%、592%、225%和183%。
转基因偏好者人数为57人,占样本总体的比例为61%(见表1)。这个群体似乎已经建立起对转基因大米的强烈购买欲望,当其平均标价高达72元时依然选择购买转基因大米。转基因排斥者人数达408人,占样本总体的比例为436%。与转基因偏好者群体完全相反,转基因排斥者群体似乎已经形成了对转基因大米明显反感态度,当转基因大米标价为25元时依然选择不购买转基因大米。
2 价格敏感者人群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与表1和***2的结果一致,价格对价格敏感者人群的转基因大米购买意愿有显著的影响。价格的边际效应结果显示,每升高1元,消费者购买转基因大米的概率降低343%。此外,价格敏感者人群对转基因大米的购买意愿与其收入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上升,其对转基因大米的购买意愿也随之提高,表明价格敏感者人群视转基因大米为“正常品”。因此,收入水平与转基因食品接受程度呈负相关的研究结论(仇焕广等,2007),适用于部分消费者(如转基因排斥人群),但并不适用于占消费者比例50%以上的转基因大米价格敏感者人群。
“2012年黄金大米事件”对价格敏感者人群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媒体对转基因技术及食品的负面报道会显著降低这个群体的购买意愿。价格敏感者人群关于转基因大米的主观认知水平对其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价格敏感者人群对转基因大米的利益感知大于风险感知,其对转基因大米的认知基本上是正面的。
除了上述变量外,年龄和职业变量也对价格敏感者人群的消费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表2结果显示(模型3),年龄越大的消费者对转基因大米的购买意愿越高;***府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学生对转基因大米的购买意愿相对于其他不稳定职业明显较低。
五、基本结论
开展不同类型消费者群体对转基因大米的消费行为研究,对于转基因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2013年15省份城镇居民的调查数据,依据对转基因大米价格的反应结果,将消费者总体划分为转基因偏好者、转基因排斥者以及转基因大米价格敏感者人群,并对这三个人群的转基因大米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第一,D基因排斥者与价格敏感者是社会经济层次不同的两个群体,前者受教育程度、生物技术知识水平、来自大城市比重、在***府或事业单位工作的比例、家庭月均收入水平、对转基因大米的了解程度以及对“2012年黄金大米事件”的知晓程度等,均显著高于后者。
第二,随着对转基因大米主观认知水平的提高,转基因排斥者对转基因大米表现出愈加排斥的倾向,表明这个群体对转基因大米的负面认知主导了其消费行为。因此,强化***府对转基因技术及食品的监管,完善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制度,加强科学的转基因技术及食品知识的传播,既有利于保护这个人群的利益,也有助于逐渐改变这个群体对转基因大米所持的排斥态度。
第三,除了价格和其他消费者个人和家庭特征外,转基因大米的主观认知水平对价格敏感人群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这个群体对转基因大米的认知基本是正面的;“2012年黄金大米事件”则对这个人群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媒体对转基因技术及食品的客观报道内容有助于提高这个人群对转基因大米的购买意愿。
第四,转基因偏好者人群和价格敏感者人群均视转基因大米为“正常品”,而转基因排斥者人群则视转基因大米为“劣等品”。因此,从消费者整体来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消费者对转基因大米的排斥。
参考文献:
[1]仇焕广,黄季j,杨*** ***府信任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J]. 经济研究,2007(6):65-74,153.
[2]郑志浩. 城镇消费者对转基因大米的需求研究[J]. 管理世界, 2015(3): 66-75.
[3]黄季j,仇焕广,白***飞,等.中国城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和购买意愿[J]. 中国软科学,2006(2):61-67.
[4]张熠婧、郑志浩、高杨.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基于全国 15 省份城镇居民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2015(6):47-59.
[5]LI Q, CURTIS K, MCCLUSKEY J, et al. Consumer Attitudes Toward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in Beijing, China[J]. AgBioForum, 2002(5):145-152.
[6]ZHANG X, HUANG J, QIU H, et al. A Consumer Segmentation Study with Regards to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J]. Food Policy, 2010(35): 456-462.
[7]GASKELL G, ALLUM N, WAGNER W, et al. GM Foods and the Misperception of Risk Perception[J]. Risk Analysis, 2004, 24(1):185-194.
[8]CHRISTOPHE I, BRUHN M, ROOSEN J. Knowledge, Attitudes Towards and Acceptability of Genetic Modification in Germany[J]. Appetite, 2008(51):58C68.
[9]BAKER G A, BURNHAM T A. Consumer Response to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Market Segment Analy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Producers and Policy Maker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1, 26 (2):387-403.
食品研发转正工作总结例3
“十一五”是粮油加工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应急加工供应体系不断健全。近年来,大批具备资质的加工企业承担了“托市收购加工”、“定向供应原粮、定向加工销售”等***策性任务。目前全国确定的粮油应急加工定点企业已达到5799家,应急供应定点企业已达到16038家,较好地完成了“保供稳价”任务,并经受住了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二是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据国家粮食局2011年粮油加工业统计,大米总产量达8218万吨,比2005年增加1.8倍;面粉总产量达8524万吨,增加1.4倍;食用植物油总产量达2267万吨,增加0.8倍。产品结构明显改善。主要以北京、天津、山东、河南、陕西、安徽、湖南、广西等省区市为代表,营 养健康新产品产量增加较快,主食产业化进程明显提速。三是粮油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北京等大城市的小麦粉、大米抽检合格率达到99%。品牌效应显著增强,古船、五得利、福临门、北大荒、三全、思念、白象、乐惠等一批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四是民营、国有、外资等多元主体竞争发展格局已经形成。民营企业数量占88.9%。规模以上企业实力明显增强,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前二十位企业大米的产量是总产量的13%,比2005年增加1.7倍;前二十位企业小麦粉的产量是总产量的17%,增加0.7倍;前二十位企业食用植物油的产量是总产量的55%,增加1.3倍。五是粮机装备国产化程度提高。稻谷、小麦、主食加工、玉米深加工等技术进步明显,转化增值技术等实现了产业化,数字化色选机、淀粉加工成套设备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江苏、湖北等省,已经初步建成了粮机装备基地。六是产业布局向主产区集中趋势显现。已形成一批初具特色的黑龙江建三江、吉林长春、山东日照、安徽合肥、湖南长沙、江苏靖江、四川成都、江西吉安等100多个粮油加工产业园区。2011年粮油加工业总产值1.9万亿元,同比增幅超过25%,山东、江苏、河南、安徽、湖北、河北、广东等七省的总产值都分别超过了千亿元。中粮、中纺集团等央企粮油加工业销售收入保持较高增速,良友、吉粮、京粮、重粮,及江苏、湖南、天津、江西等地方国有粮油集团实力明显增强,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为了粮油加工业的发展,各级粮食部门都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加工规划的引领。国家粮食局和黑龙江、安徽、湖北、内蒙、重庆等20多个省份都编制了“十一五”加工规划,明确了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拓宽了项目投资渠道,充分发挥了规划对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尤其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的要求,我局起草和了《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引导行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深入开展粮油加工产业***策研究。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保供稳价、行业准入等***策精神,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参加相关玉米深加工调整整顿行动,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用粮和产能增长初见成效,用粮同比增幅回落。开展大豆产业、稻谷加工、外资行业准入等产业***策研究。粮油加工业结构调整全面纳入新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了行业发展方向。三是粮油加工业统计监测体系不断健 全。2008年底以来实施了新的粮油加工业统计制 度,并通过网络直报,统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体系更加健全,统计范围扩大,企业数量比2005年统计数增加了30%,承办了多批共五千余家企业申请***策性托市收购加工任务的资格审查。完成了2011年上半年玉米深加工等专项调查,为服务粮食调控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四是各地粮油加工行业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各地结合实际,深入推进粮油加工产业发展,河南、江苏、山东、湖北、黑龙江、安徽、湖南、江西等省粮食部门积极履行行业管理职能,部分主产省还建立了以粮食局牵头协调机制,落实扶持措施,每年通过地方财***用于扶持粮油加工业发展的资金共5亿多元,在推进结构调整、加工园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全国树立了很好的样板。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行业发展方式粗放。目前加工业的发展仍然依赖数量扩张,产能过剩问题突出。2011年我国稻谷加工、油料处理产能利用率分别为45%、57%,呈继续下降趋势,产能过剩主要是落后产能比重较大。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低;产业集中度较差,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二是区域和行业发展不平衡。主产区粮食加工、沿海地区大豆及沿江地区油菜籽加工产能扩张过快;玉米深加工用粮同比增幅8.7%,本来去年国家控制目标是总量减少,但结果还在增长,特别是非食用玉米深加工消费需求增长过快,玉米供需趋紧矛盾逐步显现。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关键装备仍主要依赖国外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少;民族产业抵御跨国资本竞争力差。四是粮油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完善。食品安全检测监测能力有待加强,部分产品存在过度加工,浪费资源的现象。五是行业管理体制不健全。存在职能交叉,扶持***策和管理手段亟待充实,粮食生产与加工互为促进的机制有待健全。
粮油加工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对此,我们要增强紧迫感,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主动出击。面临保障粮食安全的新形势,要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切实增强做好粮油加工业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粮食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快推进粮油加工业结构调整,努力满足城乡居民粮油食品消费新期待。
二、加快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落实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加快转变粮油加工业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据粮食行业和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今年初我局了《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目前全国已有吉林等8个省市正式了粮油加工规划,有14个省已将加工内容列入了当地行业发展规划,并加大***策支持力度,为规划的落实开了个好头。
(一)“十二五”粮油加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路。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关键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内涵包括:经济发展要在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收入合理分配,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节约能源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等总体要求,这是国家的总体要求。结合粮油加工业发展实际,就是要由注重规模速度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转变,由消耗传统生产要素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由外延粗放式向内涵集约式转变,要把粮油加工业真正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按照“转方式、调结构、强创新、重质量、上水平、促升级、保安全”的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上来,加快结构调整,优化布局,促进转型升级,全面推进主食产业化。要贯彻市场引导、***府扶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安全卫生、营养健康,创新驱动、节能减排的原则,增强粮油加工业保障供给安全的能力,努力推动“十二五”粮油加工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十二五”粮油加工业发展的目标。到2015年,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安全营养、绿色环保的现代粮油加工体系,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改善,布局进一步合理,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加工保障供给安全不断增强。产业规模和效益平稳增长,粮油加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左右;主食产业化的水平明显提高;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一批带动能力强、优势明显的大型加工企业和产业集聚区,及大中小型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格局;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粮机装备自主化率提高到60%左右;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成效明显。这些目标在规划中都有数字要求。
(三)“十二五”粮油加工业发展的七大任务:
一是提高口粮供给保障能力。大力发展粮油食品加工业、全面推进主食产业化。继续支持饲料加工业发展,严格限制非食用粮食深加工产能增长,确保口粮、饲料用粮供给安全。完善***府储备体系和商品粮加工体系的配套衔接,加强特大城市及重点、敏感地区的加工供应能力保障体系建设。我们要求各地都有一定的成品粮应急储备,原来是10天,现在国家提出要求要提高到15天,为什么要对特大城市和大中城市都有成品粮储备要求呢?也是基于前几年雨雪冰冻灾害,还有日本福岛地震带给我们的教训。出现严重自然灾害的时候,往往是道路和电力都中断,在此情况下作为一个大城市,能不能在所有外界资源都暂时中断的情况下自保,起码能坚持10天左右等待外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国5?12大地震发生在山区,没有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如果再发生像唐山地震或者福岛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可能情况更为严重,所以我们必须要提高应急加工能力和应急成品粮保障能力。我们鼓励具备资质的加工企业继续承担“托市收购加工”、“定向供应原粮、定向加工销售”等保供稳价***策性任务,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消费者利益。
二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做优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加快升级换代,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支持龙头加工企业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和建立优质粮油规模化生产基地,逐步实现加工原料的专用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刚才刘满仓副省长谈到,河南省在加快土地流转,正在建千亩方、万亩方。山东省土地流转也非常快,今天来到会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有的一个企业的生产基地就达到了二十多万亩,像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实现原料的专用化、标准化、规模化。鼓励和支持中小微型企业走“专特精新”发展道路,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以山东等前十位加工业发达的省份为主。要以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避免单纯追求产值目标的现象。我们不提产值翻多少翻,关键是增强核心竞争力。
三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按照“安全、优质、营养、健康、方便、美味”的要求,加快系列化、多元化、营养健康粮油食品、特别是主食产品的开发,提高优、新、特产品比重。从过去的“两白一黄”的米面油的普通产品过渡到适用于不同需要的专用制品、主食产品和预加工主食原料产品;从单一主粮加工到多种粮食和营养物的复合、强化产品;从过去简单的机械碾米、磨面加工产品到挤压膨化、分离分选、预发酵和预蒸煮冷冻等特色产品;从短链条、粗利用、低附加值产品到长链条、综合利用、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产品结构的提升。实施“食用油多元化战略”,发展具有特色的国产食用油,努力提高食用油自给水平。严格控制米面油等成品粮的过度加工,引导过去过精过白过细消费倾向。加快推进稻壳发电或供热、米糠制油等加工副产品规模化综合利用。
四是加快优化区域布局。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坚持产区为主、兼顾销区和重要物流节点的原则,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产业聚集区。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发展稻谷综合加工基地和菜籽油、米糠油、油茶籽油等特色油脂加工业;黄淮海等地区重点发展小麦、花生油加工基地;华北、西北、西南地区大力发展杂粮及薯类加工业;东北地区在发展稻谷、玉米综合加工基地的同时,要严格控制非食用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用粮增长;京、津、沪、渝等特大城市和东南部主要销区要与产区结合,发展产、购、储、调、加、销一体化的现代粮食产业集群;沿海地区要整合资源发展先进产能,继续控制大豆油加工产能过度扩张。要形成一批具有科技含量高、综合利用全、带动能力强的国家现代粮油加工基地,努力打造诸如天津临港食用油加工园区、黑龙江鹤岗稻米加工园区、郑州主食产业化园区、湖北荆州双低菜籽油加工园区等特色产业集聚区。
五是健全粮油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制修订符合国情的粮油加工产品标准、生产技术规范和检测方法标准。加大对省级、重点地市级和重点企业的粮油质量及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满足主管部门和企业对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等的农药残留、真菌毒素、重金属等指标快速检测检验的需要,加快建立粮油食品质量安全产业链可追溯体系,全面提高粮油食品安全水平。国家“十二五”规划在全国建立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中央和地方联合投入约几十个亿,以增强粮食质量安全检测能力。
六是推动粮油加工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广先进实用技术装备、清洁生产技术,实施节能减排与产业升级示范。推进全谷物食品开发、高效低耗节能、深度开发转化增值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新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推进主食品加工关键装备和技术创新,加快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先进制造、智能控制等自主化进程。粮食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要积极引领行业的科技创新。江苏、湖北、湖南、河南、河北、浙江、广东等省要发挥优势,做大做强粮机装备企业。
七是完善应急加工供应体系。鼓励符合条件的粮油加工企业参与应急加工及供应体系建设,完善特大和大型城市的小包装成品粮油加工、储运配套设施和检测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准确高效的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络,以应对城乡居民和部队的粮油应急保障的需要。
为实现以上七项任务,要积极创造条件,突出重点,组织实施粮油加工业转型升级五大工程。即:粮油加工园区建设的“百园工程”、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粮油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工程、主食产业化示范工程、粮油应急加工与供应工程。这五个工程在规划中都有具体要求。
(四)关于落实规划的要求。
各省级粮食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财***和工业信息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密切配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加工发展规划或意见,加强对重点项目的协调,认真做好本规划的贯彻落实。
三、开拓创新扎实做好当前的几项重点工作
落实“十二五”粮油加工业发展规划,需要结合各地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加快推进粮油加工业转型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
(一)完善方案,全面推进主食产业化。刚才正晓同志已全面阐述推进主食产业化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措施。我们要认真领会正晓同志的讲话,高度重视这项重要任务,明确目标,细化方案,抓好落实。主食产业化,为什么说是“从农田到餐桌”的一项重要的产业化项目呢?“从农田到餐桌”是粮食产业链条,但是我们现在就缺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我们的主食产业化就是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一是扎实做好《全面推进主食产业化增强口粮供应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的编制和落实工作。《实施意见》目前已经经过国家粮食局局长办公会审议,在这次会上广泛听取意见修改完善后,正式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各地要按照本意见精神,结合本地区实际,抓紧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意见。二是要狠抓落实,明确工作责任,制订及完善具体方案,细化目标,明确进度安排,积极协调有关资金支持,认真组织实施。三是健全部门间协作配合,合力推动,加大支持力度,规范运作,严格监管,确保质量。四是加强宣传,增强广大企业推进主食产业化服务民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协力推进、社会广泛支持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统筹协调,全方位积极争取***策支持。一是要取得省级***府的重视和支持,在省级***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统筹协调,积极协调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二是省级粮食局要加强行业指导、协调和服务,创新工作思路,健全粮油加工行业管理机构,努力找到实实在在的工作抓手和载体,要在抓统计、抓规划、抓***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抓项目、抓园区、抓企业、抓科技、抓标准。发挥行业管理优势,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进,形成合力。三是积极协调沟通争取国家和本省市区有关部门的支持,争取相关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并争取农发行、国开行等***策性金融机构对加工企业融资授信的支持力度。落实国家现有的技术进步和改造、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策措施,对符合条件的主食产业化、加工园区建设等重点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加强对重点企业规划、科技和金融对接等全方位服务。四是要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办实事。通过报纸等媒体和举办粮食科技周、全国粮油精品展等重大活动,做好加工重点企业、先进典型等方面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的良好氛围。
食品研发转正工作总结例4
1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中国种子协会在京举办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以马铃薯主粮化与国家粮食安全为主题,深入研讨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意义、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推进途径。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研讨会上指出:马铃薯主粮化开发,是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促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可持续发展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积极探索。要牢固树立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的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多措并举,努力推动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主粮消费营养健康的新要求。
会议认为,马铃薯主粮化已成为必然的选择。因势而谋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利于改善膳食结构,满足人民增强体质健康的愿望。应势而动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利于挖掘生产潜力,开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途径。顺势而为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会议提出,马铃薯主粮化的内涵,就是将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目前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在发展目标上,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和主粮化产品在马铃薯总消费量中的比重均有显著提高,逐步实现马铃薯生产品种专用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主食化,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推进原则上,要做到“一不三坚持”。“一不”就是不与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抢水争地。“三坚持”就是坚持主食化与综合利用相兼顾,坚持***府引导与市场决定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
专家建议,马铃薯主粮化涉及科研、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多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集中力量攻关,尽快研发生产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主粮化产品,丰富居民的餐桌、保障人民健康。下一步要制订发展规划,开展主粮化技术模式攻关,改进和完善主粮化加工工艺,搞好主粮化消费宣传引导,真正让马铃薯成为百姓餐桌上的主食。
研讨会由中国农科院***组书记陈萌山和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主持,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强、浙江省副省长黄旭明、宁夏自治区副***屈冬玉、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万宝瑞,以及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国家食药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部分省(区)农业部门负责人,马铃薯种薯、加工、生产、食品等方面的专家参加了会议。
食品研发转正工作总结例5
中国人通过膳食摄入的反式脂肪酸所提供的能量,占到膳食总能量的百分比仅为0.16%。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居民也仅为0.34%,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1%限值,显著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摄入量,因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认为,“媒体的报道大大夸大了反式脂肪酸对当前中国居民的健康风险。”
不过,美国医学研究院的研究结论是,反式脂肪酸对健康毫无益处,建议对反式脂肪酸的摄入越少越好。而且,不容乐观的是,中国含反式脂肪酸的加工食品消费量正在增加。 健康风险已确证
11月7日,FDA宣称基于现有科学证据及专家委员会的结论,初步决定禁用人造反式脂肪酸。不过,FDA强调,对于反式脂肪酸的限制,主要是针对氢化植物油,肉类和***品中天然存在的反式脂肪酸不在其列。
反式脂肪酸有两个来源,肉类和***品中天然存在,以及人工制造。反刍动物在反刍过程中,瘤胃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这使得天然***制品和部分肉类不可避免地存在这类物质。
在植物油加工过程中,加入大量氢气后产生了氢化植物油,最初的目的主要是将液态油固化。完全氢化的油脂非常坚硬,难以用于加工食品,因此,食品业使用的氢化油多数含有氢化未完全的产物,即反式脂肪酸。这样的油脂与动物油相比,更易获得和保存,且有抗氧化强、防腐蚀,可塑性和起酥性强的优点,价格又便宜,与其他配料调配在一起,可做成奶精、人造酥油等。
早在1990年,荷兰科学家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降低了血清中有益的高密度胆固醇含量,且使有害的低密度胆固醇增加。前者能将血管中的血脂运到肝脏中处理掉,因而被称为“好胆固醇”;后者则会把肝脏中的血脂运到血管里,导致动脉硬化,被称为“坏胆固醇”。
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不利。危害最显著的结果来自于哈佛医学院等机构进行的“护士健康研究”,其显示日常饮食中来自反式脂肪酸的热量在总热量中的比例上升2个百分点(大致相当于增加4克),冠心病的发生率会增加1.93倍。而饱和脂肪提供的热量在总热量中的比例上升5个百分点,冠心病的发生率增量为81%。
一项对近14万份研究项目进行集合分析的结果称,反式脂肪酸在总热量中的占比每增加2个百分点,罹患冠心病的风险就会增加23%。还有多项研究结果称,反式脂肪酸较饱和脂肪酸更易导致肥胖、还可能增加罹患排卵障碍性不孕的风险。
鉴于反式脂肪酸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一些欧洲国家先后对反式脂肪酸进行限制。荷兰、法国、瑞典等国要求,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必须控制在5%以下。加拿大、巴西等国也要求反式脂肪酸含量超过0.5克的食品,必须在标签中标明含量。
与上述国家相比,美国***府对限制反式脂肪酸的态度要谨慎得多。
1993年起,美国公共利益科学中心两次向FDA提议,要求包装食品上注明反式脂肪酸含量,并停止使用可能误导消费者的一些声明,但直到13年之后,美国才实行对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进行强制标识,而且规定相对宽容:反式脂肪酸含量在5克以上的,标识精确到1克;含量在5克以下的,则精确到0.5克。
也就是说,如果一份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5克,则允许标识为零。
2013年1月,中国实施首个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规定使用氢化油为配料的食品,需要强制标注反式脂肪酸含量。
此前,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中,已规定婴幼儿食品原料中不得使用氢化油,反式脂肪酸最高含量应当小于总脂肪的3%。而原卫生部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提出,“远离反式脂肪酸,少吃氢化加工食品。”
不过,与其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相比,反式脂肪酸可能带来的其他疾病风险,大多是一些统计分析的结果,目前缺乏足够的医学理论支持。 存废的博弈
美国***府的谨慎态度,一定程度上与限制反式脂肪酸可能对食品工业和餐饮业带来的冲击有关。此次禁用人造反式脂肪酸的同时,FDA也表示,正在就新规可能对小企业产生的影响征求意见,以便在实施时能够平稳过渡。
美国餐饮协会向《财经》记者确认,正对产业影响进行讨论并向FDA提交意见。协会负责行业事务和食品***策的副***琼·麦格洛顿(Joan McGlockton)称,“我们将与协会成员和原材料供应商们共同应对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新的联邦标准。”
美国餐饮协会的这一表态相对平和。而在2013年上半年,当马萨诸塞州的切尔西市试***立法绝对禁用反式脂肪酸时,该协会曾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
切尔西市于2011年末将全面禁用反式脂肪酸提上日程,试***在餐馆、面包店、咖啡厅、酒吧甚至路边摊等餐饮场所,全面禁用反式脂肪酸。这一举措主要由该市卫生部门发起。2009年,切尔西健康促进研究中心发现,影响市民健康的头号因素是肥胖,当地有54%的成人和29%儿童面临这一问题。“这种情况首次出现。”研究中心一位理事称,“很多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囊中羞涩,他们没有为自己选择更健康的食物的余裕。”
切尔西为此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在2012年之前,当地卫生部门组织召开了多次听证会,终于决定于2012年推动全面禁用反式脂肪酸的立法。在向食品从业者征集了大量意见之后,他们试***通过推动部分业者率先尝试对行业进行引导,并引入波士顿卫生委员会提供帮助。
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也向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切尔西医疗中心拨付了7.5万美元,用于支援后者增设专门针对反式脂肪酸的检查员。
尽管如此,在切尔西试***于今年1月就新法令进行表决时,却遭到了餐饮业的反对。商家们抱怨,尽管其他配方没有改变,替换掉氢化油后,糕点的风味仍然发生了变化。面包房老板理查德·卡茨(Richard Katz)向当地媒体表示,“客人投诉,说他们被噎着了。如果这样的话,我只好不再卖糕点了。”
美国餐饮协会营养主任乔伊·杜波斯特(Joy Dubost)博士认为,要让餐饮提供的食物中完全不含反式脂肪酸,“几乎是不可能的”。她特别指出,“这项比联邦更严格的地方法规,不仅将当地餐饮业者置于不公平竞争的地位,影响他们的生存。而且目前也没有数据显示,这一做法有助于降低公众的反式脂肪酸摄入量。”
业界的强烈反弹,迫使切尔西市不得不推迟了对禁用反式脂肪酸的法令进行表决的计划。直到2013年7月16日,这项法令终获通过,定于2015年正式实施。
油脂的更换意味着,从食品工艺、加工成本、风味等都会发生变化,也意味着成本的增加。
FDA已经给业界可能出现的反弹打了“预防针”。该局食品与兽医处副主管迈克尔·泰勒(Michael R. Taylor)称,如果最终决定禁用反式脂肪酸,***府将会预留缓冲期,以便他们将氢化油从食材中替换出来。“我们已经意识到这需要一定的过渡,会给企业足够的时间完成这一工作。” 寻找替代物
FDA公布其进一步限制反式脂肪酸的计划五天后,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了《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下称《风险评估》),结论是“我国总体居民膳食中反式脂肪酸的健康风险很低”。
《风险评估》项目执行负责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李建文表示,食品风险管理需要权衡包括居民健康、市场、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如果国内一味追随FDA的监管标准,最终将对很多食品企业产生威胁,尤其是小企业,“它们对于工艺提升的能力更慢”。与此同时,增加的成本最终也将转嫁给消费者。
《风险评估》由原卫生部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局资助,来自疾控部门、高校、食品科技协会等机构的16名专家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完成。2011年,工作组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五市的大中型超市、农贸批发零售市场、现场制售食品摊点等处采集了样品,包括烘焙食品、膨化食品、糖果、固体饮料、速食品等13大类食物。工作组也从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采集数据。
这些被采集来的食品分别被送往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国家质检中心、江南大学和南昌大学进行检测。这五个机构皆参与制定了反式脂肪酸检测方式的国家标准。这些样本分析结果为:反式脂肪酸含量均值为每100克食物中含0.46克,最大值为15.6克。
其中,奶油、黄油、代可可脂巧克力以及菜籽油、大豆油、葵籽油、玉米油及调和油等,反式脂肪酸含量均值都超过了1克/100克。此前遭到质疑最多的饼干、面包和固体饮料类,测得数据则相对偏低,仅有夹心、威化饼干因使用奶油量较多的缘故,以及对酥脆口感要求更高的牛角、羊角面包,测得的反式脂肪酸含量高于0.5克/100克。
对北京、广州两地3岁及以上人群含反式脂肪酸食品消费状况典型调查也显示,北京、广州两市居民的日均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为0.55克,远低于WHO建议的1%限值(约2.2克)。
两市居民摄入的反式脂肪酸中,有28.83%来自天然***制品和肉类等。而在人工来源中占比最大的植物油,为49.81%。
中国饮食结构的逐渐改变或许会在未来呈现出不一样的局面。基于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食物消费量的评估显示,当年全国总人群的反式脂肪酸供能比仅为0.16%, 而到2011年,这一数据较九年前几乎翻了一倍。
其中,饼干、面包、糕点贡献了约9%的反式脂肪酸。这也促使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强制要求预包装食品标注反式脂肪含量。但每100克含量小于等于0.3克的,允许标识为零。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综合业务部主任丁绍辉表示,“在新标准刚出台的时候,会有食品企业抱怨。但是,原料生产商一旦做出了替代品的研发,紧接着食品企业就可以做出调整,因为谁都不想被贴上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标签”。
中国经济网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65%的消费者都不愿意购买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消费者“用脚投票”或将促使中国企业加快转型速度。
丁绍辉认为,影响食品企业转型的最主要原因不是成本,而是工艺。比如反式脂肪酸含量较高的代可可脂,“2013年就已经有企业研制出来制作代可可脂的用油,基本可以达到不含反式脂肪酸。成本并没有太大改变”。很多使用代可可脂制作糖霜的企业,开始使用新品生产产品。但是,对于那些使用代可可脂生产巧克力的企业来说转型就更困难,“因为巧克力糖霜只是薄薄的一层,巧克力是一整块,毕竟是更换了原料,为了保证产品的稳定性,还需要一段时间研发”。
食品研发转正工作总结例6
一、密切关注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
粮食等农副产品是百价之基,稍有波动,就会影响整个价格总水平,进而影响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对此绝不可小视。要务必高度重视这一轮的农产品价格上涨。这轮农产品价格上涨是从玉米开始的。去年以来,玉米价格持续上升,到今年5月,玉米价格每百斤68.8元,比去年年初上涨了29%。之后,小麦价格从去年10月开始回升,到12月两个月就上涨了12%。大豆价格先跌后升,今年5月大豆收购价格每百斤139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2.3%。食用植物油价格从去年10月份之后开始明显上涨,今年3月底以来花生油价格再次出现明显上涨,5月份桶装花生油零售价格比去年年底上涨了16.5%。油菜籽收购价格今年5月与去年6月最低点时相比,上涨了42%。猪肉价格从去年下半年走出低谷后呈恢复性上涨,到今年“五一”前后,南方部分城市猪肉价格明显上涨,之后波及到北方,在短时间内形成全国性普遍上涨。与去年6月最低点时相比,今年6月猪肉价格上涨了46%。受猪肉价格上涨带动,禽蛋价格也出现上涨,今年5月,鸡蛋和鸡肉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7.6%和23.6%。
这轮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总的看,共同的原因是受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拉动。去年10月份之后,由于预期全球粮食减产、生物能源发展对玉米的需求增加、国际投机基金进行粮食期货市场炒作等因素,国际市场粮油价格全面大幅上涨。11月下旬,美国硬质小麦、玉米、大豆、豆油现货平均价格分别比9月份上涨了6.2%、36.7%、25.4%和18.3%,芝加哥期货价格这四个品种也是上涨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2006年全球粮食整体涨价10%,其中玉米和小麦上涨了11―15%,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一直持续到今年2月份。这是这轮国内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一个大背景。
分不同品种看,价格上涨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首先看玉米。近年我国玉米一直产大于需,保持净出口格局。2006年以来价格上涨的原因,除国际市场价格拉动外,主要是玉米精深加工发展过快。现在玉米价格已经和能源价格挂钩,随着能源价格的飙升,玉米转化为乙醇的利润空间很大,很多地方就大力发展乙醇。据统计,2004-2006年我国深加工消耗玉米由1650万吨提高到3589万吨,年均增长29.5%,远高于玉米产量7.9%的平均增长速度。如果照这个势头走下去,再过两三年即使是吉林这样的玉米大省也不会往外调玉米了,这将直接影响全国玉米的供求格局。其次看小麦。小麦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粮食企业的商业库存薄弱。2006年我国小麦产量达到2090亿斤,当年产需缺口由上年的缺口90亿斤转为产大于需120亿斤,中储粮总公司执行国家小麦最低收购价***策收购小麦814亿斤,占6个主产省商品量的80%以上,比上年多收了近400亿斤,11月末小麦库存2096亿斤,为历史最高水平。在此情况下,11月份之后小麦价格明显上涨,主要原因是前期小麦收购期间,国有企业和加工企业收购不积极,导致企业商业库存不足,2006年11月末全国小麦商业库存只有228亿斤,比上年同期减少374亿斤,减幅62%。同时,中储粮拍卖按最低收购价收购小麦时,由于加上了收储费用,价格相对较高,企业竞拍不积极,导致短时间内市场小麦供应不足。因此,去年以来的小麦价格上涨应是非正常上涨。再看大豆。近年来,我国大豆一直产不足需,2005年、2006年进口大豆分别达到2659万吨和2827万吨,是国内产量的1.63倍和1.82倍,进口大豆占国内消费的64%,国内大豆价格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去年10月份之后,受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不断走高的影响,直接导致了国内大豆价格上涨。再看食用植物油。花生油、菜籽油等价格的上涨,除了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拉动外,直接原因是国内油料生产下降。2006年,我国食用植物油进口量达671万吨,已经占国内消费量的1/3,食用油价格已经完全国际化了,国际市场一涨,它就跟着涨,再加上2005年以来国内油菜籽和大豆连续两年减产,预计今年国内大豆、油菜籽产量还有可能继续下降,直接带动了食用植物油价格的上涨。最后再看猪肉价格。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受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的影响。生猪大概是四年一个周期。2005年底至2006年初,猪肉价格到了低谷,价格下降了,存栏自然减少,不少地方出现了宰杀母猪的现象,2006年底全国生猪存栏同比下降1.8%,母猪存栏同比减少14%,这直接影响了今年上半年的生猪供应,肉价涨起来了,总体而言,这应属于正常的恢复性上涨。二是玉米价格上涨直接导致饲料价格上涨,增加了养殖成本。目前农民养一头200斤的生猪纯收入也就250―300元,饲料价格一上涨,农民就会赔钱,就不养猪了。三是受猪蓝耳病***情的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江西、湖南等省发生了猪蓝耳病***情,造成仔猪大量死亡和母猪流产,导致上半年生猪供应下降。
应当看到,粮食、食用植物油、猪肉(生猪)等农副产品价格的合理回升,有利于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但是,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将对城市低收入困难群体的生活造成直接影响,并影响粮油市场稳定和宏观经济的调控。同时,价格大起大落从长远看也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情况,中央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对市场反映的情况及时分析,研究对策。已经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要高度关注粮价上涨问题,及时出台扶持***策。比如粮食问题,除继续加大补贴力度外,明确今年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策。二是要正确处理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的关系。在对待玉米等主要农产品向乙醇转化的问题上,我想特别强调两点:第一,要控制玉米向能源转化深加工的速度和规模,近期恐怕要从严控制,停止新建、扩建玉米深加工项目,并对各地玉米加工企业进行清理。第二,中国的生物质能源要发展,但必须坚持走非粮路线或者叫非耕地路线,主要以非粮作物为原料,并利用边际土地进行生产,不能把能源压力转嫁到我国本已不堪重负的耕地上。比如麻风果、木薯,提炼点生物油可以,但对于玉米加工乙醇却不能搞太多,美国有这个条件,中国却没有。三是要加强进出口调控。四是大力扶持生猪生产。积极推进生猪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结合动物防***体系建设,加快完善生猪***病防控体系,加强***苗的研制与开发。建立母猪保险和母猪补贴相结合的制度,重点对中西部地区给予支持。此外,还要大力加强市场、质量和价格监管。
二、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农民收入,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4月23日,中央***治局专题学习食品安全和农业标准化问题,***做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国在加强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当前食品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的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农产品供求处于绝对短缺时期,那时即便有食品的不安全因素,也不为人们广泛重视。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变化,从长期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食品安全问题由此被提上日程,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界反映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多。从那时开始,中央就提出农业发展的目标要从单纯的追求数量增长转变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的工作目标开始多元化了。此后几年,中央每年指导农村工作的文件都强调要重视农产品质量问题。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农业标准化工作,修订农业和食品安全标准,逐步形成了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加大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和专项整治工作力度,加强转基因农产品管理,我国食品安全总体水平不断提高。据农业部监测,2006年与2001年相比,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4个城市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从62.5%提高到91.5%,上升了29个百分点。农业部近期组织的第二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显示,全国37个城市蔬菜、畜禽产品及水产品总体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其中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为近年来最高,达94.3%。据卫生部监测,我国食品卫生平均合格率已由1982年的61.5%上升至2002年的97.1%。据国家质检总局对28类525种食品的抽样监测,2006年合格率达到90.4%,比2001年提高了30个百分点。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十分严重。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质量安全问题导致的出口农产品遭遇退货、索赔等现象十分突出。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备受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滥用食品添加剂;畜牧业粪便污染日趋严重;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不健全,市场监管不到位;农业增长方式粗放等。
在加强农业标准化和食品质量方面,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要充分认识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尽可能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用有限的资源支撑更多的人口和更大规模经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发展有利保护资源环境的特色高效农业。二要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指标认证体系建设,通过三大体系建设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三要尽快完善农药产品目录,取缔高毒农药,从源头上杜绝化学污染,提高农业投入品效率。四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产品无公害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生产。五要支持养殖小区发展。实践证明,发展养殖小区,逐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对于减少畜禽粪便污染,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加强***病防治,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各地已开始养殖小区建设,***要支持规模化养殖。
三、深入研究劳动力供求的新动向
当前为什么要特别关注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呢?因为种种迹象表明,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供求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趋势。1978年,全国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达70.5%,到去年下降到近43%,下降了27个百分点,基本上是1年平均下降1个百分点。这个下降过程,又可分为两个阶段:1990年以前,是比重下降但绝对量仍然增加,1978年农业劳动力是2.83亿人,到1990年增加到了3.89亿人,虽然比重下降,但绝对量仍增加了1亿人。1990年以后,在比重下降的同时,农业劳动力的绝对量也开始下降了,从1990年的3.89亿人下降到去年的3.26亿人。也就是说,1990年以前的劳动力结构变化是“单下降”,1990年以后的劳动力结构变化是“双下降”,即比重和绝对量都下降了。从国际经验看,比重和绝对量双下降阶段的劳动力转移速度比前一阶段要快得多。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也就是说已经从“劳动力的无限供给”转向劳动力供求关系基本平衡,甚至有人认为已经出现局部紧张。反映在劳动力市场上,是劳动力需求数量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趋于上升。我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四个季度中,劳动力需求数量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最低时为0.65,最高仅为0.75,而2002年最低和最高分别为0.73和0.89;2004年扩大到0.89和0.94,2005年第二季度达0.95,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对全国17省区57个县市的2749个行***村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情况进行调查后认为,农村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正在从长期以来的供过于求逐步转向既过剩又不足。调查显示,有3/4的村庄已无青壮劳动力可向外转移。中国社科院蔡2007年在《中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化》的报告中认为,目前普遍的说法是我国农村大约有1/3的劳动力是剩余的,绝对数大约有1亿到1.5亿,但研究发现,真正剩余的农村劳动力中50%年龄在40岁及以上,40岁以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量只有5212万,剩余比例仅为10.7%,目前我国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已经从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供给平衡乃至短缺转变。世界银行有关报告也提出,中国“人口红利”窗口10年内将要关闭。
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不同意见。如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潘认为,2004年,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15.2%(2006年下降至11.8%),而占就业人口的比重则仍达46.9%(2006年为42.6%),明显高于第二和第三产业;而在2000年,美国、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国,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2.6%、5.1%、10.9%和11.5%。由此表明我国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仍然很低。由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绝对量和比重都相当高,使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仍然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不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不可能实现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另一方面,二、三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不可能短时间吸纳如此巨大的农村劳动力,而且二、三产业本身的现代化程度和其吸纳劳动力的程度是成反比的。因此,中国离真正意义上的“拐点”还有很大的距离。
劳动力供求关系国民经济竞争力、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化,也关系到农产品成本和竞争力的变化,对这个问题不要小视,它对农业今后发展的性状、趋势都将产生深刻影响。改革开放29年来,中国为什么发展快,为什么制造业在国际上有竞争力,就是因为我们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便宜,加上工业有一定基础,因此制造业在世界上有竞争力。但如果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了,引出的东西就非常多,就说明我们国家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就需要对制造业的竞争力重新估量,就要看到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开始大量使用机械,农业现代化进程将要加快。针对目前各方面的不同观点和迥异看法,我们不要急于下结论,我现在也不敢苟同任何一家的说法,而且各地的情况可能也不一样。但对这个问题要高度关注,并结合各地实际深入研究。
四、重点推进集体林权体制改革
我国69%的国土面积是山区,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山区。全国耕地面积18.3亿亩,而林业用地42亿亩,其中集体林地25.5亿亩,比耕地还要多。现在的问题是,如此大面积的林地还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单位面积林地的产值比耕地差得很多。25年前我在广西山区做过一个调查,那个时候我估算每亩山地的产值只有耕地产值的3%。南方八省的山地很多,是典型的集体林区。这些地区的优势在山、潜力在山,发展山区经济,发展集体林区,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扩展到林地,是我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改革,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是缓解我国木材供给不足,实现兴林富民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建立包括林业在内的整个生态大系统非常重要的一环。
近年来,各地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到目前为止,全国已完成承包到户的林地约有5.25亿亩,占集体林地的21%。福建、江西、辽宁、浙江四省已经在全省全面推开,基本完成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正在进行配套改革试点;云南、安徽、河北、山东四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正在逐步推进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其他省区正在进行试点。试点省区的经验证明,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生态得到改善,农民得到实惠,“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受到了广大林农的衷心拥护,取得了明显成效。
食品研发转正工作总结例7
粮食加工主要包括: ① 稻谷碾米; ② 小麦制粉;③玉米及杂粮的加工;④植物油脂的提取、精炼和加工;⑤植物蛋白质产品的生产和淀粉加工;⑥以米面为主要原料的粮油食品加工;⑦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粮食加工的发展趋势:①食品加工流程正在保证成品粮质量和出率的前提下逐步缩短。②新设计的加工设备结构简化,单机效率高,并正在发展组合设备。③普遍利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生产流程和设备运转;开始采用***仪器连续检测产品质量和数量。④正在进行根据原料和产品质量的变化自动调整设备的研究。⑤根据食品质量的要求控制和改进粮食加工产品质量,进而选配和处理原料。⑥研究原料的加工和制作食品的性能,为选择原料和培育优良品种提供依据的工作正在逐步开展。
【粮食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粮食加工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粮食加工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的承办单位
(三)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情况
(四)项目的主管部门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
(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
(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
(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
(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
(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
(十一)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部分粮食加工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粮食加工项目建设背景
(一)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二)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三)……
二、粮食加工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
(二)……
(三)……
(四)……
三、粮食加工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四)模式可行性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粮食加工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研究当前市场现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
一、粮食加工项目产品市场调研
(一)粮食加工项目产品国际市场调研
(二)粮食加工项目产品国内市场调研
(三)粮食加工项目产品价格调查
(四)粮食加工项目产品上游原料市场调研
(五)粮食加工项目产品下游消费市场调研
(六)粮食加工项目产品市场竞争调查
二、粮食加工项目产品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是市场调研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利用市场调研所得到的信息资料,对本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从而得出市场预测。在可行性研究工作报告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参考的重要根据。
(一)粮食加工项目产品国际市场预测
(二)粮食加工项目产品国内市场预测
(三)粮食加工项目产品价格预测
(四)粮食加工项目产品上游原料市场预测
(五)粮食加工项目产品下游消费市场预测
(六)粮食加工项目发展前景综述
第四部分粮食加工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一、粮食加工项目产品产能规划方案
二、粮食加工项目产品工艺规划方案
(一)工艺设备选型
(二)工艺说明
(三)工艺流程
三、粮食加工项目产品营销规划方案
(一)营销战略规划
(二)营销模式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格的销售模式,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对市场营销模式进行详细研究。
1、投资者分成
2、企业自销
3、国家部分收购
4、经销人代销及代销人情况分析
(三)促销策略
……
第五部分 粮食加工项目建设地与土建总规
一、粮食加工项目建设地
(一)粮食加工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二)粮食加工项目建设地自然情况
(三)粮食加工项目建设地资源情况
(四)粮食加工项目建设地经济情况
(五)粮食加工项目建设地人口情况
二、粮食加工项目土建总规
(一)项目厂址及厂房建设
1、厂址
2、厂房建设内容
3、厂房建设造价
(二)土建总***布置
1、平面布置。列出项目主要单项工程的名称、生产能力、占地面积、外形尺寸、流程顺序和布置方案。
2、竖向布置
(1)场址地形条件
(2)竖向布置方案
(3)场地标高及土石方工程量
3、技术改造项目原有建、构筑物利用情况
4、总平面布置***(技术改造项目应标明新建和原有以及拆除的建、构筑物的位置)
5、总平面布置主要指标表
(三)场内外运输
1、场外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2、场内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3、场内运输设施及设备
(四)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
1、项目占地
2、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内容
(五)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造价
(六)项目其他辅助工程
1、供水工程
2、供电工程
3、供暖工程
4、通信工程
5、其他
第六部分粮食加工项目环保、节能与劳动安全方案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职业安全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造成周边环境影响或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论证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一、粮食加工项目环境保护
(一)项目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二)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三)项目环境保护评价
二、粮食加工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一)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标准
(二)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三、粮食加工项目节能方案
(一)项目节能设计依据
(二)项目节能分析
四、粮食加工项目消防方案
(一)项目消防设计依据
(二)项目消防措施
(三)火灾报警系统
(四)灭火系统
(五)消防知识教育
五、粮食加工项目劳动安全卫生方案
(一)项目劳动安全设计依据
(二)项目劳动安全保护措施
第七部分粮食加工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一、粮食加工项目组织
(一)组织形式
(二)工作制度
二、粮食加工项目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一)劳动定员
(二)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三)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第八部分粮食加工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实施时期亦称投资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期,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个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每个阶段的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一、粮食加工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一)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二)资金筹集安排
(三)技术获得与转让
(四)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五)施工准备
(六)施工和生产准备
(七)竣工验收
二、粮食加工项目实施进度表
三、粮食加工剂项目实施费用
(一)建设单位管理费
(二)生产筹备费
(三)生产职工培训费
(四)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五)其他应支出的费用
第九部分粮食加工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一、粮食加工项目总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估算体系
二、粮食加工项目资金筹措
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可以从多个来源渠道获得。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资金筹措工作是根据对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的结果,研究落实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从中选择条件优惠的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对每一种来源渠道的资金及其筹措方式逐一论述。并附有必要的计算表格和附件。可行性研究中,应对下列内容加以说明:
(一)资金来源
(二)项目筹资方案
三、粮食加工项目投资使用计划
(一)投资使用计划
(二)借款偿还计划
四、项目财务评价说明&财务测算假定
(一)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二)项目测算基本设定
五、粮食加工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
(一)直接成本
(二)工资及福利费用
(三)折旧及摊销
(四)工资及福利费用
(五)修理费
(六)财务费用
(七)其他费用
(八)财务费用
(九)总成本费用
六、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一)销售收入
(二)销售税金及附加
(三)增值税
(四)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七、损益及利润分配估算
八、现金流估算
(一)项目投资现金流估算
(二)项目资本金现金流估算
九、不确定性分析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数据多数来自预测和估算。由于资料和信息的有限性,将来的实际情况可能与此有出入,这对项目投资决策会带来风险。为避免或尽可能减少风险,就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项目的可靠性,这就是不确定性分析。
根据分析内容和侧重面不同,不确定性分析可分为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一般要进行的盈亏平衡平分析、敏感性分配和概率分析,可视项目情况而定。
(一)盈亏平衡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
第十部分粮食加工项目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在建设项目的技术路线确定以后,必须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财务、经济效益评价,判断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并比选出优秀方案。本部分的评价结论是建议方案取舍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本部分就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财务、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的主要内容做一概要说明
一、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考察项目建成后的获利能力、债务偿还能力及外汇平衡能力的财务状况,以判断建设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财务评价多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为主的办法进行。并用财务评价指标分别和相应的基准参数——财务基准收益率、行业平均投资回收期、平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相比较,以判断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
(一)财务净现值
财务净现值是指把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财务净现金流量,按照一个设定的标准折现率(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建设期初(项目计算期第一年年初)的现值之和。财务净现值是考察项目在其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评价指标。
如果项目财务净现值等于或大于零,表明项目的盈利能力达到或超过了所要求的盈利水平,项目财务上可行。
(二)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财务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也就是使项目的财务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反映项目实际收益率的一个动态指标,该指标越大越好。
一般情况下,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收益率时,项目可行。
(三)投资回收期Pt
投资回收期按照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可以分为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以动态回收期为例:
(l)计算公式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项目的现金流量表,用下列近似公式计算:Pt=(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出现正值的年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净现金流量的现值
(2)评价准则
1)Pt≤Pc(基准投资回收期)时,说明项目(或方案)能在要求的时间内收回投资,是可行的;
2)Pt>Pc时,则项目(或方案)不可行,应予拒绝。
(四)项目投资收益率ROI
项目投资收益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营运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EBIT)与项目总投资(TI)的比率。总投资收益率高于同行业的收益率参考值,表明用总投资收益率表示的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ROI≥部门(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或基准投资利润率)时,项目在财务上可考虑接受。
(五)项目投资利税率
项目投资利税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或平均年利润总额与销售税金及附加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或年平均利税总额/总投资×100%
投资利税率≥部门(行业)平均投资利税率(或基准投资利税率)时,项目在财务上可考虑接受。
(六)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ROE)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平均净利润(NP)与项目资本金(EC)的比率。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高于同行业的净利润率参考值,表明用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表示的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七)项目测算核心指标汇总表
二、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是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部分,是决策部门考虑项目取舍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采用费用与效益分析的方法,运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参数,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和外汇效果分析,以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也可计算经济净现值(ENPV)指标,涉及产品出口创汇或替代进口节汇的项目,要计算经济外汇净现值(ENPV),经济换汇成本或经济节汇成本。
三、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在可行性研究中,除对以上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以外,还应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进行分析,也就是对不能定量的效益影响进行定性描述。
第十一部分粮食加工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
一、建设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
二、法律***策风险及防控措施
三、市场风险及防控措施
四、筹资风险及防控措施
五、其他相关粉线及防控措施
第十二部分粮食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建议
根据前面各节的研究分析结果,对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建设方案进行总结,提出结论性意见和建议。主要内容有:
1、对推荐的拟建方案建设条件、产品方案、工艺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的结论性意见
2、对主要的对比方案进行说明
3、对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
4、对应修改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提出修改意见
5、对不可行的项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6、可行性研究中主要争议问题的结论
二、附件
凡属于项目可行性研究范围,但在研究报告以外单独成册的文件,均需列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所列附件应注明名称、日期、编号。
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报告)
2、项目立项批文
3、 厂址选择报告书
4、 资源勘探报告
5、 贷款意向书
6、环境影响报告
7、 需单独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单项或配套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8、需要的市场预测报告
9、引进技术项目的考察报告
10、 引进外资的名类协议文件
11、其他主要对比方案说明
12、其他
三、附***
1、 厂址地形或位置***(设有等高线)
2、 总平面布置方案***(设有标高)
食品研发转正工作总结例8
2.科技创新意识薄弱。全社会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氛围没有真正形成。2011年,全市规模食品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0.55%,只有全国工业企业的1/2,不到工业化国家的1/8。全市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只有11家,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仍是空白。各级***府和职能部门抓经济发展仍着眼于铺摊子、扩规模,没有形成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3.与市外科研院校合作不紧密。目前全市校地科技合作中与农业院校的合作只有2家(中农大、安农大),食品企业与科研院校建立的产学研合作实体的只有1家(科宝与清华大学),食品产业尚没有1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农大淮北实验站暨(淮北)黄淮海地区食品工业研发中心工作进展缓慢,目前尚没有开展实质性的科技合作与食品研发工作。
4.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全市科技投入还十分有限,企业***承担自主创新的科研项目偏少,专利申请、专利拥有和专利发明以及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全市规模食品企业专利申请数量44件,有效发明专利只有10件,发表科技论文24篇,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项。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只有25%和8.6%,其产值的比重只有10%和5%。10余年来,全市农业科技只获得省级科技奖7项(棉花2项、小麦和玉米3项、蔬菜和食用菌2项),食品科技只有省级科技奖1项(口子窖)。高水平研发团队和领***人才缺乏。全市规模食品企业研发机构只有研究员1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8人,占研发机构全部人员比重只有7.8%,低于全市工业企业2个百分点。23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共有技术人员1241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102人,研究员以上学历21人。技术人员占全部职工比例为17.4%,高级职称和研究生以上占全部技术人员比例只有8.2%、1.7%。
5.科技创新投入不大。全市科技投入财***预算有4000万元,2012年实际支出3900万元,其中用于食品科技的投入近1000万元,占25.6%。全市规模食品企业试验发展2011年支出8865万元,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0.55%(全部规模工业企业占总产值比重0.54%),远低于全国工业0.93%、安徽省0.91%的平均水平。其中规模食品企业投入企业自投比重只有49%(全部规模工业企业投入中企业自投比重87%),亦远低于全国工业70%、安徽省91%的平均水平。
二、食品科技发展趋势与企业需求
(一)食品工业发展方向
“十二五”时期,我国食品工业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既面临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证食品安全等重大挑战和压力。根据《国家“十二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以及国内外食品产业发展动向,课题组认为今后淮北市食品工业将会朝着下列方向发展。1.“三品一标”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食品安全备受社会关注,并且对消费者购买取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随着***府及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和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目前,淮北市共认证绿色食品35个、无公害农产品43个(有效期内13个)和地理标志产品(口子酒、塔仙石榴)2个,基地面积分别为39万亩、31万亩、6万亩,处于发展中的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巨大,这是确保食品安全关键环节,提高食品产业竞争力的基础。2.营养保健食品和高档名优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淮北市营养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功能性食品)几乎是空白,面粉企业开展营养强化面粉的很少,天宏集团研发的功能性红曲面条、黑木耳面条以及曦强集团研发功能性***品,均已通过省级新产品认证,但产品没有走进千家万户。相关资料显示,近十年间,我国居民对保健品的消费支出一直处于增长趋势。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保健类消费支出以15%~30%的速度增长,这一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发达国家12%的增长水平。全国保健食品销售额1996年大约300亿元,2011年达到2600多亿元。国家“十二五”食品工业规划目标,2015年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0%。因此,淮北市要抢抓这一发展商机,创造条件,加快发展。3.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将日趋合理。目前,食品制造和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总量少、比重低,是淮北市市食品产业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竞争力不高的瓶颈,是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快速扩大畜产品熟食产品、猪血深加工、大豆蛋白产品、高端面制食品等特色产品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二)食品科技发展方向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的十报告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食品工业科技创新工作要围绕食品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食品工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消费需求升级以及食品安全为导向,突出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大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广普及先进技术成果,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优化升级以及技术标准与技术支撑体系的有机衔接,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和形成一批知名品牌,造就一批具有竞争能力的企业。
(三)食品科技创新目标
根据《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淮发〔2012〕8号)、《关于实施工业企业“万千百十”工程的意见》、《关于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若干意见》以及《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若干***策措施》淮***(〔2011〕52号)等规范性文件,结合淮北食品工业科技发展实际,淮北市到“十二五”末食品科技奋斗目标是:1.建立食品工业技术研究院。依托中农大淮北实验站,建立食品工业技术研究院。2.培育新型食品科技企业。培育食品类科技型企业50家,新增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8~10家,新增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2家,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2~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6家,高新技术产值比重达10%以上。3.建立食品科技研发机构。产学研联合建立科技创新研发机构,新增国家农产品加工分中心1家,省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5家,培育动植物新品种3-5个;新增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15家,新产品产值比重达15%以上。4.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选择肉猪及猪血深加工、面粉及面制食品加工、生物发酵工程与生物饲料加工等重点产业组建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3家,产学研合作经济实体5~8家,建立协同科技创新中心1~2家,新制定省级以上行业技术标准2~3项。5.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依托国家和省级工业开发区以及四大食品工业园区,建立专利(食品)创业园孵化器1家。6.加快高端食品人才引进。引进省级以上食品类学术技术带头人2~3人,博士或研究员以上高级人才10~15人,新建立院士、博士工作站2家。7.增加食品研发投入。确保食品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全市规模食品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1.5%以上。8.提高食品工业产值与科技进步贡献率。争创中国食品名城,全市食品工业产值达500亿元以上,食品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以上。
(四)食品企业技术需求
1.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过程中对科技有巨大需求。将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食品,依靠现代科技向现代工业转化以及开发研究的升级换代产品和延伸产品,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原有风味和营养价值,提高其附加值,延长货架期,使之标准化、方便化、卫生化,是目前淮北食品企业对科技的重大需求。由于缺乏必要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投入,市场上的现有设备只是对手工制作过程进行简单复制,而对决定产品外观、结构、风味、口感的原料物性、工序选择、加工方法、工艺参数等指标却得不到体现。消费者宁愿选择手工食品,就可说明相关食品机械的研发滞后。在产业和科技方面加大对传统食品产业的支持,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与营销方式的创新需求。淮北食品产业呈现出的是向下的“哭脸曲线”,即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产业链条的增加值少,品牌增加值低,中间产品制造高,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率低、竞争力低。在企业层面上,产学研结合中企业应是主体。由于企业最贴近市场,因此创新激情最高,创新需求最迫切,最符合自主创新的特性,也应当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但在企业中技术创新与开发的设施、研究经费、研究专业人员都极为缺乏,大专院校技术研发、课题的申报往往根据申报人所从事专业、学科的前沿和自身利益(论文的发表、成果鉴定等)需求来确立科研重点和方向。企业找不到所需要的技术单位与人才,院校不知道企业需求。目前,项目申报虽也提倡产学研结合,但是实际情况是两者结合不紧密,科研与企业实体的联合、结合面很小,企业对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品种创新需求得不到科研院校的强力支持。
3.食品科技人才的需求。无论大中型企业还是微型企业普遍存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的问题。食品行业属典型的传统产业,由于农产品加工企业利润薄,职工普遍收入低,福利待遇也比较低,使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聘不到、留不住、养不起。同时,由于资金不足,技术开发难度很大,就连技术引进也受到限制。各类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了淮北市食品产业科技的投入与进步。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效益低,制约了发展。
4.食品科技重点技术需求。通过发放问卷和调查表,淮北市食品企业具体技术需求:生物工程育种;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林剩余物综合利用及循环农业技术;食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技术体系;生物发酵和生物制造技术及生物功能产品研发;饲料酶及生物饲料研发;麦胚、麸皮等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与全营养谷物产品研发;方便面、饼干等方便休闲面制食品新产品研发以及馒头、鲜面等主食食品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创新;谷物浓浆型新产品(谷物饮料)研发;黑色素提取技术与工业化生产;超低温干燥技术与果蔬产品研发;功能性***品、婴幼儿奶粉等高端***制品研发;食品工业污水排放的综合治理与副产品综合利用;动物废弃物(猪血、动物内脏)综合利用与医药级新产品研发;新型功能性食品与保健食品研发;大豆蛋白等深加工产品及新型豆制品研发;高端酒、保健酒等中高端酒类新产品研发;淮北传统食品工业化生产技术创新;果胶等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农产品产后加工及冷藏和冷链技术创新;农产品和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标准制定。
三、构建食品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途径
创新体系是由参与知识、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并由中介机构广泛介入和***策适当参与的一个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相互作用的有机网络系统。它由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组成,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协同性、动态性、多样性等特点。2006年***在全国科技大会讲话中提出创新体系包括5个方面:一是建立以企业主体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建设以科研院所、高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三是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四是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五是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其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技术创新系统(企业为主体)、知识创新系统(大学、科研院所为主体)、创新中介服务系统、多元化科技投入系统和宏观管理系统(科技体制改革)。建设中国食品名城,加快淮北经济快速崛起,必须积极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就加快食品产业发展而言,必须选择科学路径,在经营管理、市场开拓、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加强探索与创新,突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后再创新三个体系建设,打通科研、推广两个关键环节,推动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建成从研发到市场、从生产到消费环环相扣的食品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为食品工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和活力。
1.加强科研创新体系建设,突出原始创新能力培育。一要整合各种科技资源,组建完善自主食品研发团队。进一步提高淮师大及农业和食品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在完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整合全市科技资源,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食品和农业发展实际的需要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超前谋划,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努力提高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力争在皖北地区乃至中原经济区占有重要位置。二要打破部门、区域、单位和学科界限,建立健全协同科技创新机制。加强与中农大、安农大、淮师大以及省内外、国内外科研院所的科技大联合,建设一批部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研发水平。三要通过***府引导,加快发展民办食品和农业科技科研机构。
食品研发转正工作总结例9
根据省委、省***府《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决定》和程渭山厅长在厅机关效能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我局认真加以贯彻,专门制定了《农场局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方案》,并根据上级***对各个阶段的要求,积极组织实施。现在着重就我局针对查摆出来的主要问题进行整改并有效推动各项工作的情况向领导和同志们作一个汇报。
在学习教育,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查摆。大家通过分析认为,我局主要存在着体系不健全,职能交叉,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职工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等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上级***和分管厅长的帮助指导下,我们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结合我局实际,提出了整改措施。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改革创新的观念,以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开拓绿色食品工作的服务领域,大力推进我省绿色食品事业的健康发展。
针对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我们按照省农业厅“构建六大体系,抓好十件大事”的总体要求,明确提出,到2009年基本建成与我省绿色食品开发管理和农场管理工作业务有机结合,以认证服务、标志管理、技术支撑、信息对接、行业自律、法制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食品管理服务体系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着重抓好建立市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建立绿色食品认证检查员和标志监管员队伍、强化绿色食品产业的科技支撑、提高绿色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浙江省绿色食品管理条例》的立法调研、完善信息服务、加强对绿色食品监测、检验机构的管理和指导等七项主要任务。
到年底,全省已有8个市建立了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组织和参加有关认证检查员和标志监管员及专业人员培训300多人次;完成了浙江省绿色食品协会的筹备工作;完成了《浙江省绿色食品管理条例》的立法调研和初稿的起草工作;圆满完成了第[你阅读的文章来自:126]七届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的参展任务。同时我们还在提高申报认证质量、加强标志管理、加强信息服务、推进绿色食品贸易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效地推动了我省绿色食品事业的健康发展。到2004年底,全省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163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总数达到267个。其中当年新增绿色食品企业57家,新增绿色食品产品111个。新增有机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20个。使我省绿色食品发展规模进入了全国前10名。
二、坚持统筹协调的科学发展观,以国有农场土地确权维权行动为抓手,积极推进国有农场的产业化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深化农场改革。
在研究效能建设整改措施的过程中,分管厅长向我们提出了“从过去偏重生产力发展向注重生产关系调节作用转变、从过去偏重农场生产经营管理向塑造农场工作品牌转变、从过去偏重就事论事的业务工作向以人为本注重体系建设转变”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我们把抓好国有农场土地确权维权工作作为转变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非法侵占、违规使用国有农场土地问题比较突出,农场土地存量急剧减少,致使国有资产得不到有效保护,农场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国有农场事业发展缓慢等问题,在全省范围内重点开展了国有农场土地确权维权行动。对全省国有农场的土地确权维权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以省农业厅、国土资源厅的名义联合下发了文件,开展了全省国有农场土地检查。重点对11个市近5年来农场土地确权BZ、基本农田保护、农场土地出让、占用农场土地开发区清理、土地补偿及职工安置五个方面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摸清了情况,查摆了问题。并提出了维护农场权益,推进农场经济和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具体建议,下一步还将向省***府作出专报,出台有关***策意见。这项工作也得到了农业部农垦局和农业厅***组的重视。农业部农垦局提出要把加强国有农场土地管理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加以积极推进。厅***组也确定把今年作为国有农场土地确权的攻坚年。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农场特别是事业场改制的指导和服务。重视做好农场的稳定工作。加强农场绿色食品基地、有机食品基地和首批“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的建设。通过努力,2004年,全年实现农场生产总值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出口商品总额16.4亿元,比上年增长78.4%,利润总额3.37亿元,增长19.6%,上交税金4.8亿元,增长8.3%,人均生产总值32500元,增长14.7%。人均创利税、人均GDP进入全国农垦前五名。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以制度建设为抓手,重视做好人的工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治业务素质。
一是建章立制。在机关效能建设中,我们对原有的15个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和归并,根据科学、必要、可行、管用的原则,修订和新出台了领导规则、财务管理、考核办法等7个方面的规章制度。并重点抓好落实。
二是加强***建工作。注重从本局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员“三会一课”、***组织活动等行之有效的形式,加强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达到提高***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
三是重视学习教育。我们在重视组织好上级***规定的***治理论学习任务的同时,还积极选送有关业务骨干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有关业务培训,鼓励干部职工参加正规的学历函授教育。目前全局有7位同志在读大学本科、研究生等函授教育。同时我们还注意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干部职工特别是业务骨干的教育培养工作,把培养和使用结合起来。近二年来,我局有8位同志在行***职务上得到了晋升,其中一位同志进入了局领导班子,5位同志获得高级技术职称,发展***员1人,确定入***培养对象2人,还有不少同志分别充实到***总支、***支部、工会担任领导工作。农场局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形象得到了全面提升。
四是创造发展条件。在效能建设的整改工作中,我们对一些下属公司作了进一步的清理,对财务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了处置,使各方面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理顺。并且在厅***组和厅有关单位的关心支持下,完成了原办公楼的改建项目立项,通过了规划红线。并且新购置了1000平方米的办公楼。为我局的下一步发展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
食品研发转正工作总结例10
解读专家:王守伟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专家观点:福喜事件是一起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食品安全事件。“福喜事件”的警示作用在于,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福喜事件”对福喜集团本身和其下游企业所造成的损失也许是可以计算的,但是对消费者消费信心的打击可能是无法估量的。
结论:大型企业不仅肩负着保障市场供应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
B 转基因
解读专家:黄大P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转基因农业生物新品种培育”监督评估组成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专家观点:从全球范围看,转基因作物及转基因食品的大规模应用已有近20年历史,由于实行了十分严格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迄今未发生确有科学证据、并为权威科学部门证实的食用安全性问题。大量实践证明,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是可以有效控制的;依法批准种植或进口的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的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结论:判断科学问题要严谨求证、理性思维,听从科学家共同体和权威机构意见。
C 微生物污染
解读专家:刘秀梅 国际食品科技联盟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共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专家观点:2014年,国际上共有6个国家(地区)发生7起微生物事件,其中5起由致病菌引起,2起由真菌毒素引起。国内社会过度关注菌落总数指标,未重视对致病菌污染的报道,易对消费者产生不科学的引导,也给行业带来不公正的压力。
建议:媒体在报道微生物事件时,应对事件按风险高低进行分级报道,并对消费者给予适宜引导,以提升媒体人自身的责任和能力。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认真实施《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强化微生物过程控制的科学体系,及时评价、调整关键控制点(CCP)。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在食品安全标准实施过程中,逐步将微生物指标监测重点由指示菌转向致病菌,清晰地指明微生物安全风险的控制方向。消费者应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D 台湾馊水油
解读专家:王兴国 全国粮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江南大学教授
专家观点: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都规定地沟油不能以任何形式重复利用以供人类食用,只能用于油脂基础化学品、油脂精细化学品及生物柴油制造等。“地沟油”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尚无定论,但对人体产生的心理危害和对社会秩序的不良影响不容忽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征求意见稿)仍然将废弃油脂列入“黑名单”。
建议:应加强废弃油脂的源头管理,截断废弃油脂流入食品生产或消费环节的通路。真正落实并执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以及尽早研究作为工业燃料用油的相关***策。开展进口食用油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检查,了解出口国对食用油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架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检验监管措施和实验室资源配置等情况,并加强进境食用油的检查,特别是对标注“非食用油”“工业用油”“精炼后可食用”的动植物油,应列为监点。
E 食品添加剂
解读专家:孙宝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专家观点:食品添加剂在法规标准允许的范围内使用是安全可靠的。凡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都属违法行为,应予以打击。然而,食品添加剂在中国已经被妖魔化了,一些人谈“添”色变,主要原因是错把非法添加物当成了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等都是食品违法添加物,不是食品添加剂。
结论:加强食品添加剂科普,严厉打击滥用食品添加剂和违法添加行为,对于正本清源、维护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F 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
解读专家:任发***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专家观点: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经过近几年产业升级,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国内奶粉年生产约为七十多万吨,市场销售额约为80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市场将会以接近14%的年复合增长率发展。
通过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我国对婴幼儿配方奶粉进一步加强了管理。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现行标准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之一。根据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监督抽检结果,婴幼儿配方奶粉未发现不合格样品。中国***制品工业协会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在市场随机抽样检验,结果显示主流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均合格。
建议:继续加强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安全管控工作,建立质量安全授权、生产经营者赔偿和追责、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和网络销售监管制度;加强国内品牌宣传与教育,提升消费者国内品牌信心;发挥消费者学(协)会、媒体等监督作用,促进***粉产业健康发展。
G 毒豆芽
解读专家:钟凯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副主任
专家观点:“毒豆芽”中所含的6-BA和GA按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两者均未发现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可靠证据,不会对人造成“催熟”后果。在我国,6-BA,4-CPA曾作为加工助剂安全使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的结论中称:按最坏的情况估计,各人群的6-BA摄入量也远低于安全量。同时,世界上其他国家对于6-BA、GA和4-CPA在豆芽中的应用各有取舍。
结论:豆芽中使用上述物质,“是否违法”和“是否有害”是两码事。但即使使用上述物质是安全的,国家说不让用,就不能用。同时,打击违法行为,不宜上纲上线。
H 现代牧业
解读专家:李胜利 国家现代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专家观点:目前规模化牧场已成为我国奶牛养殖的主体;各种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奶牛养殖业和加工业,规模化、集约化牧场成为我国***府和产业界认可和支持的模式;目前我国有万头牧场52个,在建的有24个,存栏达到45万头,但只占我国奶牛存栏的3%~5%,不是我国奶业发展的主体;根据国家奶牛体系的数据,目前最好的奶源来自国内规模化牧场(***脂率高于3.8%,***蛋白率高于3.15%,体细胞数低于30万,细菌数低于20万,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标准)。
结论:现代牧业任重道远。
I 食品掺假
解读专家:庞国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专家观点:2001~2013年,央视报道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原因分析,非法添加和使用非食用原料,排前一、二位。2009~2013年,欧盟食品饲料快速预警系统通报,我国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四个国家的食品,食品掺假也是主要问题之一,2014年上海福喜事件也见证这个问题。大家知道福喜公司是1909年成立的跨国公司,这个事情现在才发现也是很值得深思的。
结论: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掺假仍是今后食品安全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J 铝超标
解读专家:李宁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
专家观点:在食品生产和餐饮环节,可能的确存在一些食品生产企业或个体户超范围、超量滥用含铝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但消费者对待铝对健康的影响,要有正确的认识。根据评估结果,国家卫计委积极采取措施,联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对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做出调整。在严格执行新标准的前提下,此举可大大降低我国居民膳食铝摄入水平。
建议:
1.科学评估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公布了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
2.应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超范围、超量滥用含铝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3.公众应保持均衡饮食,以免因偏食而摄入过多的铝。
K 大连海参抗生素
解读专家:陈峰 国家“”特聘专家、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食品与生物资源工程研究所所长
专家观点:央视的报道原意是指海参养殖由于排放污水问题造成对海洋环境及生态的破坏。然而,该报道却被很多其他媒体诠释为用大量抗生素养海参造成食品安全问题。这种报道不够科学准确,已对当地海参产业造成较大冲击。
其实国家对养殖业使用抗生素有严格的规定,正确使用抗生素是安全的。
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对海参养殖业的污水排放定期抽检并进行严格监管,防止海参养殖过程中违规大量使用抗生素。海参养殖户应严格按照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规定实施养殖和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只在海参育苗阶段使用适量抗生素,加强海参养殖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并建立可追溯体系。
L 食品监管体制改革
解读专家:罗云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食品研发转正工作总结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