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大全10篇

半命题作文大全篇1

一、命题形式

(一)“选题”作文独占鳌头,稳坐“霸主”地位。

近两三年来,选题作文异***突起,备受关注,“选题”已几乎成为时尚。笔者仅以2008年全国各地的作文题目为例,进行一番解说。

1.选题作文稳坐“霸主”的缘由。

中考后,笔者搜集了全国各地66套中考试题,采用选题作文的有27家,占了40个百分点,遥遥领先其他的命题形式,稳坐“霸主”的地位。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优势呢?一是因为选题作文有挑选的自由,考生可以自由选择其感兴趣的内容、所擅长的文体来展示才情,拓宽了考生自由写作的空间,更利于真情实感的表达。二是从命题者的角度看,这样做是对考生的一种尊重,尊重考生的写作习惯和写作能力,又维护了考生的公平性,体现了更多的人文关怀,提高了考试的效率。

2.选题作文形式五彩缤纷。

2008年选题作文具有如下几种形式:

(1)全命题选题文和半命题选题文,如河北省课改区、陕西省、北京门头沟区等;(2)全命题选题文和材料型选题文,如浙江宁波市、资阳市、河南省、长春市、重庆市、黄冈市等;(3)全命题选题文和话题型选题文,如福州市、湖南益阳市、乐山市、眉山市、恩施州市、黄石市等;(4)半命题选题文和半命题选题文,如山东青岛市(这种形式的比例最小);(5)半命题选题文和话题型选题文,如吉林省、广州萧山区、黑龙江鸡西市、襄樊市等;(6)材料型选题文和话题型选题文,如哈尔滨市等;(7)全命题选题文和应用文。如,宜昌市。

(二)半命题作文受青睐,声望越来越好。

2008年各省市区的半命题作文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66套试题中单独半命题有12家,选题作文中采用半命题作为备选题目的有10家,从这两个数字中证实了半命题作文的重要地位。究其根本原因,一是半命题作文既有限制又给予开放,在选材、立意、体裁等方面给了考生较大的选择空间,既便于考生张扬个性,尽展特长,又能有效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还便于教师客观公正地评分,这是半命题作文一直受欢迎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话题作文和全命题作文“平分秋色”。

经过多年的话题作文热以后,近几年来在逐渐降温,2008年屈居第三位,和全命题作文所占的比例不差上下。虽然屈居第三,但也有其优势,因为它体现了高、中考作文强调的“人人有话可说”的基准点,符合***不给考生审题设置障碍的要求,适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张扬个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和综合语文能力的形成。

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至今仍有特殊的价值,是中考作文的常用形式之一,以其命题的客观性、统一性和限题性,常常赢得出题者的青睐。概括地讲,命题作文这种形式比较突出地考查了学生的审题能力、构思能力、选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命题作文居第三位的原因就在于此。

(四)材料作文稳步前进。

2008年以材料作文形式单独命题的不多,选题作文中采用材料作文作为备选题目的有10来家,为什么材料作文一直这样稳妥呢?这是因为材料作文这种形式能有效地检测考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与话题作文相比,材料作文对考生有所约束,考生写作角度或提炼的话题一定是从材料中提炼而来的,不能脱离材料,另立炉灶。而现行的材料作文在选材、立意上又给了考生自由选择的空间,便于考生张扬个性,展示特长和才情,有效地避免了考生的抄袭或者“克隆”。

趋势预测:根据以上分析,笔者作出如下预测:一是2009年以至今后的几年内,作文命题的形式基本遵循这一规律,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二是这种形式所占的百分点基本稳定,不会有大起大落。

二、命题内容

(一)反映社会热点、焦点的命题呈急剧上升态势。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伟大的母亲――祖国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一、二月份南方的冰雪灾害,五月的四川汶川发生的8级大地震,还有一些不法分子阻挠和破坏奥运圣火传递等,所以这些都成为社会的焦点、热点。所以这些问题就出现在很多省市区的中考作文中。例如重庆市、四川眉山市、四川的乐山市、宜昌市等围绕这些热点和焦点来命题。这里需要补充的是,有的省市的作文题好像不是这类焦点和热点的命题,但考生却大都是写的这些内容。比如河北省的半命题作文“那一刻,”,很多考生都是写的有关地震的内容。如《那一刻,我们被震撼了》、《那一刻,我们流泪了》《那一刻,我们在呼唤》等等。

(二)关注人生、生命的命题在不断增加。

关于“生命”是一个现实的、紧迫的话题。从世界范围的恐怖活动、人质危机,到国内***、***病人群的危害;从贪官污吏的冒死敛财,到***的戕害无辜;从各类人身事故的频发,到无知青少年的自杀和他杀……这一切都是对生命的挑战。“生命”却是一个人们无法回避的沉重话题。例如湖南益阳市、恩施州、广州萧山区等都围绕这一话题来命题。

(三)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类文题也呈上升趋势。

从2008年中考作文命题看,命题者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非常关注,很多省市都以此拟题。例如,徐州市《成长的回眸》、宜昌市的《我的季节我做主》、济宁市《成长的脚印》、广东省的《脚步》、河北省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浙江奉化市的《十六岁我多了一份》、哈尔滨市的《脚印》、湖北黄冈市的《这件事我做对了》、河南省的《那回主角是我》等等。这些题目都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培养***性、自主性,加深对真善美的体验与追求。

趋势预测:根据以上诸多内容的分析,作出如下预测:2009年以至今后的几年内,作文命题的内容基本遵循这一规律,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半命题作文大全篇2

一、中共理论家将“两半”概念舶入时两者所指对象和含义不相同。

应该说,“半封建”和“半殖民地”这两个概念的发明权和理论界定权,都是属于无产阶级***导师恩格斯和列宁。列宁在提出与使用这两个概念时,前者指的是中国的社会性质,后者说的是中国的国际地位。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中国***人,在考虑中国的***问题时,必然会从马列主义学说中寻找理论武器。中共的经典作家在从恩格斯,尤其是列宁那里舶人这“两半”概念用于说明中国社会情况之初,基本上是恪守了导师原来理论界定的对象和含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最早提出与使用的是“半封建”概念。从目前所见材料可知,恩格斯早在1851年写的《德国的***与反***》一文中,就曾用“半封建半官僚”来说明普鲁士邦的“君主专制”制度。这同时也是马克思的提法。首次用“半封建”来说明中国近代社会制度的是列宁。他在1912年写的《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一文中,明确指出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半封建的农业国家”,“农业生活方式和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是封建制度的基础……这种剥削的***治代表就是以皇帝为整体***的全体封建主和各个封建主”;中国同时又存在着“进步的、战斗的、***的资产阶级”,他们正在“摧毁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封建主义……从中正确地寻找‘复兴’中国的道路”。“半封建”这一概念,后来为年轻的中国***人舶来,用以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及其阶级关系等问题。蔡和森在1922年写的《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阀专制与***阀割据》,及1924年写的《冯自由派反***运动的剖析》两文中,分别指出中国属于“半封建半民主的局面”,或是“半资产阶级和半封建社会”。在1926年写的《现时***治斗争中的我们》一文中也指出,我们“肯定而且坚信目前的***治斗争,是应为打倒半封建势力而斗争”;而在当时***中央的一些文件中,“则把***阀、官僚、洋行买办、地主土豪等,统称为半封建势力”。稍后,中共“六大”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案》曾明确地指出:“现在的’中国经济***治制度,的确应当规定为半封建制度。”可见,无论是恩格斯、列宁,还是中共领导人,当时在讲“半封建”概念时,都足统一地用它来说明社会制度性质的——由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状态。

“半殖民地”概念是列宁首先提出来的。他用它来说明近代中同在国际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而不是指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列宁在1915年写的《社会主义与战争》一文中,最早提出“‘半殖民地’国家”是指“被压迫的、附属的、不完整的国家”,并将中国列为半殖民地国家之一。次年,他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文中,又强调半殖民地国家是从***国到殖民地的“中间”过渡形式或附属形式,“它们在***治上、形式上是***的,实际上却被财***和外交方面的附属关系的罗网包围着”,并再次明确指出“处在列强瓜分中的中国是‘半殖民地的国家”’。1920年7月,列宁在《民族和殖民地委员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全世界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人口,是“处于直接的殖民地附属关系中,有些是像波斯、土耳其、中国这一类的半殖民地国家”;同时他还谈及农民苏维埃问题,并两次说到农民的“半封建依附地位”与“半封建的关系”问题。显然,列宁对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内容是不相同的:半殖民地概念仍然是指国际地位而言,半封建概念则是指的社会***治经济关系(即制度)。李文称:“列宁最初指明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这一说法是不对的。

列宁用“半殖民地”来说明中国在弱肉强食国际关系中之国际地位的这一表述,稍后被共产国际和中国***所沿用。共产国际在1922年11月第四次代表大会的文件中,重申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中共的领导人在此前后期间,也在著述中广泛使用“半殖民地”这一概念来说明中国的国际地位。如1922年夏秋间。中共“二大”决议中曾出现有“半殖民地”概念,指明中国是“国际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所支配的半***国家”;蔡和森在《统一、借债与》一文中则说:“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早已处于半殖民地地位。”1923年后,***和在分别所写的文章《中国国民***与社会各阶级》、《北京与商人》中,都曾用“半殖民地”来说明中国所处的国际地位,并由此出***述了中国进行反帝反封建之国民***的必要性。

由上可知,白恩格斯、列宁到中共的一些领导人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概念的理论界定标准,前后一脉相承:前者均指近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后者则皆指其社会性质,两者对象和含义不同。至少是1926年以前,尚未见到有人将“两半”概念联在.一起用来概括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二、将“两半”概念联璧用来说明中国社会性质是蔡和森的理论创新

***理论的概括和创新,离不开对社会现实的考察;而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进行认定和作出概括,其目的则是为了指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斗争。众所周知,辛亥***推倒了清廷和封建帝制,但却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20世纪初期的近代中国仍是半封建社会,并处于半殖民地地位。1924年国共合作后,中共的***理论研究与宣传随着大***运动而高涨。蔡和森在1926年所写的《中国***史的发展(提纲)》中,最早将“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两个界定标准不一和说明对象及含义不同的概念联为一个完整的新概念,用它来概括说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并将它同***要完成的***使命联系起来。蔡指出:“中国***的***治环境……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中国。***不仅负有***无产阶级的责任。并且负有民族***的责任”;他不仅强调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而且还对它的一些基本特征——如“***治***日渐丧失而完全依附帝国主义”,社会虽“仍留在农业经济里”。但其“旧的生产已经崩坏”,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及新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等,作了较明确的说明。这是蔡和森作为当时中共领导人和理论家的突出理论新建树,也是他对近代中国民主***理论的一大贡献。

蔡和森将“两半”概念联在一起来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理论新概括,后为中共中央领导所认同并沿用。1928年6至7月间,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这次大会在认真总结大***失败经验教训的同时,讨论了“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有关中国***的根本问题”。大会虽然没能把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情况“搞得很清楚”,但与会代表在斯大林的帮助下,经过讨论后对这个问题却“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指出“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引起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因此,‘中国***现阶段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性的民权主义***”’。1929年2月,中共中央在发出的《中央通告第二十八号——农民运动的策略》中,明确地使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这一理论概括,第一次以***的文件形式肯定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或社会形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指出这是中共“六次大会”的重大理论成果。显然,该通告已将“六大”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认识,正式形成为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论概括,其影响不可低估。

进入30年代后,中国思想界出现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中共的领导人和理论家、苏华、吕振羽、何干之等,一致认定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苏华在1933年9月的《中国资本主义经

济的发展》一文中,指出当前的中国是一个“带有半殖民地性的半封建社会”;在1934年1月的《中国***的社会经济基础》一文中,抓住土地关系这个基本问题得出结论说: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性质,是“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的经济”,并强调“这种经济决定了中国***的任务与性质,决定了中国***中各阶级的关系,决定了中国***的动力”;吕振羽在1934年6月的《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中,也明确指出鸦片战争后的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何干之在同年9月的《中国经济读本》中,曾研究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问题。

综上可知,自蔡和森于1926年最先提出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理论概括后,很快获得了中共中央领导人及一些理论家的认同;到20世纪30年代初已在中共***内及其理论界形成了基本一致的共识。李文称:“1936年,何干之在《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中,正式提出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将此理论概括归于何氏名下,显然是与历史史实不符的,因而也是站不住脚的和错误的。

三、的“两半论”成为全***观察近代中国社会***论的出发点

中国***人所以重视研究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由于指导新民主主义******治理论上的需要。基于此,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一向重视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研究,把它作为确定中国***战略和策略的主要依据。他对此有过不少精辟的论述,从而形成了其系统的“两半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构成思想的重要内容,成为全***同志及马列主义理论家与史学家观察和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的理论出发点。

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抗日战争爆发前这十多年间,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论述,主要侧重于中国的半殖民地问题,并由此出发分析和强调了中国新民主主义***及其战争的一些特点。1923年7月,他指出:“中国现在的***治问题……是简单的一个国民***问题”;“半殖民地的中国***治,是***阀外力互相勾结钳制全体国民的二重压迫***治”,广大国民只有“建立严密的联合战线,这个***才可以成功”。1926年初,他在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治态度时说:“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是极端的反***派.”1928年10月,又指出:中国红色根据地能存在于“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奇怪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剥削***策”。1935年12月,他在分析抗战前夕的中国***治形势时说:“大家知道,差不多一百年以来,中国是好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保存了一种半***的地位”;“现在是日本帝国主义要把整个中国从几个帝国主义都有份的半殖民地的状态改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状态。”由上可知,这期间虽然也谈了半封建社会落后的农业经济状况,但他更强调: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特殊性。

从目前见到的材料可以断定,从抗战前夕的1936年开始,已完全认识了近现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这一特殊国情;他在此后的四五年间,经常用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理论概括来分析中国社会,并依据这种分析来制定***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与策略。1936年12月,他在《中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论及“如何研究战争”时指出:“我们的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的。因此,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战争的规律。”他在同文中至少5次提到这个“半殖民地的大国”***治与经济的一些特点。显然,最迟在该年已用“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理论概括,来说明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了。这是他长期研究中国国情得出的结论。李文称毛“关于中国社会的思想”由于受到过何干之研究的“直接影响”,到1938年初才形成,这纯属是主观臆测的无稽之谈。

在以后的几年之中,尽管有时还偏重于对中国半殖民地国情的分析,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提法,却更多地时常出现在其讲话和著作中。1938年3月,在对抗日******大学第3期部分学员讲话时强调说:“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最本质的规律。我们要用这个规律去观察一切事务。”该年5月,他在名著《论持久战》中又一再强调:“我们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同年11月,他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总结报告中指出:“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而受帝国主义压迫。”

进入1939年后,根据中国新民主主义***斗争的实践需要,对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总结性的阐述。他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指出:“我们现在干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目的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共和国。这种人民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比起现在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来是不同的,它跟将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也不相同”;“我们在目前的阶段上不是实行社会主义,而是破坏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改变中国现在的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建立人民民主主义的制度。”他在《〈***人〉发刊词》中论及中国***的性质、对象与动力等问题时说:“由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半封建经济占优势而又土地广大的国家。这就不但规定了中国现阶段***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的性质,***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基本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且在一定的时期中、一定的程度上,还有民族资产阶级的参加,并且规定了中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他在《中国***和中国***》一文中,全面、系统和集中地论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性质与民主***的诸问题,其中第一章第三节专门论述“现代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性质,指出:“自从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强调:“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他在论及中国社会性质与近代民主***的关系时说:“只有认清中国的社会性质,才能认清中国***的对象、中国***的任务、中国***的动力、中国***的性质、中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问题的基本的根据。”1940年初,在其《新民主主义论》中谈到中国***的前途与转变时指出:“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是在走第一步。这个第一步的准备阶段,还是自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来,即中国社会开始由封建社会改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就开始了的。”

半命题作文大全篇3

常见类型解读

分析近三年的全国新课标卷,考生不难发现,书面表达的体裁主要以书信为主,内容涵盖学校、家庭、社会、人际交往等方面,题目的命题方式大多以提纲式为主,给考生留下一定的发挥空间,因此,“提纲(半开放)”式书面表达是考生复习的重中之重。

“提纲(半开放)”式书面表达指命题者说明写作的主题后给出一些要点提示,给考生预留一定的发挥空间,让考生根据要点去拓展,深度思考后再书写,属于guided writing(导向性写作)。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的“请外教修改申请书和简历”就属于此类文章,在提示中只给了几个要点,需要考生思考后对其M行拓展延伸。“半开放”式书面表达的命题一般会选对考生而言较“大众化”的题材,即人人皆知的东西,比如日期、地点。

除此之外,“半开放+翻译”式也是常见的书面表达的考查方式。命题者给出的几个要点中,有的内容翔实具体,有的却给考生预留了发挥的空间,这就是“半开放”和“翻译”相结合的写作模式。全国新课标卷中采用这种模式命题的情况较多,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的书面表达,要求考生写信邀请外教前往敬老院陪老人们过重阳节,要点如下:1.出发及返回时间;2.活动为包饺子、表演节目等。要点1属于“半开放”式,对于要点2,考生可直接组句翻译,整个命题就属于“半开放+翻译”式。

问题剖析与应对策略

1. 审题不准确,不能遵循题目的要求

审题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但有的考生没有认真地看清题目要求,就急匆匆地开始写了,这样会造成把握不准要点,遗漏提示的内容,甚至偏离主题。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I的英语书面表达要求考生写求助信,有些考生在作文中虽然提到了求助,但主要篇幅写的却是求职信,没有理解申请书和个人简历只是所附的材料。

【应对策略】写作时要注意审题,对写什么和怎么写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考生首先应确保所写的内容包含全部的要点,其次要确定文章的体裁,然后划分文章的段落结构。

2. 无话可说,只能按照提示翻译,没有扩充

最近几年的全国新课标卷基本都是“提纲(半开放)”式的写作,有些考生只是按照题目的提示翻译了几句,没有对题目所给的提示进行扩充,这样不但字数上达不到题目的要求,而且文章在内容上空洞单薄。

【应对策略】题目中的提示只是规定了写作的大体轮廓,为了让文章的内容充实,考生应该发挥想象力并对题目给出的要点进行合理、恰当地扩充,使文章有血有肉,充实饱满。例如写作的题目中有这样一句提示: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英语演讲比赛。根据这句话,考生可以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补充。

(1)表目的:An English speech contest was held last Sunday, which aimed to improve our spoken English. Some students attended it hoping to show themselves and gain experience.

(2)表顺序:An English speech contest was held last Sunday. First, our foreign teach, Mr. Smith, gave a speech on how to learn English. Then thirty competitors who took part in the contest competed severely in the contest, which made the audience excited.

(3)表结果:An English speech contest was held last Sunday and I was awarded the first prize in it, which gave me great confidence in learning English.

3. 思路凌乱,文章结构不合理

在考生写作的内容中,文章的句子大多是简单句,内容不连贯,文章出现断层,这是因为考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句子的结构,不知道怎样过渡、怎样转折,没有把握文章的层次和内容上的逻辑性。

【应对策略】考生应加强对句子的训练,学会正确使用简单句的五个基本句型和There be句型,正确把握主谓一致,把握好写作中常用的时态,适当使用句子之间的过渡词语等。在写作的基本功练得比较扎实后,再尝试使用较高级的词汇和较复杂的句子结构,使自己的书面表达水平逐步提高。在平时的学习中,考生应多进行一些复合句的训练,在简单句的基础之上对句子进行修饰润色,并找出句子之间内在的联系,力求写出一些复杂的长句。

4. 用汉语的思维方式表述问题

有的考生在写作中不遵循英语句式的要求,而是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想说什么就写什么,自由发挥,结果汉式英语连篇累牍。

半命题作文大全篇4

下面笔者结合各地2008年中考半命题作文,就如何“补题”提几条建议。

一、补题要细察“隐信息”。补题千万不可仓促草率,而要仔细琢磨已命定的半个题目和要求中的“隐信息”,这些“隐信息”往往对确定选材、主题、文体等有所提示或限制,如2008年安徽卷“我在_______中得到快乐”,就限制了必须用第一人称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如果有文体限制,就必须按文体特点来补题,如果是“文体不限”,就要结合自己的写作特长将题目补全。更为重要的是:要细察命定的半个题目中出现的形容词、动词、副词的限制作用,如2008年山东淄博卷“_______其实很快乐”,题目中副词“其实”不可忽视,它启示我们要补充的内容与“快乐”之间不太可能是一种必然的联系,如“听歌其实很快乐”显然不适合,而像“做难题其实很快乐”就符合题意。

二、补题要力求“陌生化”。中考中,由于万千考生一道题,必然造成“补题”上的撞车,给阅卷老师产生“千人一面”的感觉,从而影响得分。怎样避免这种现象?要力求“陌生化”。这里所说的“陌生化”并不是求偏、求怪,而是建立在自己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如同样写熟悉的校园生活,大多数考生都会选择写老师、同学,你不妨写校长、门卫或校园的事物。考场上,当你读完题干。马上就能想到的或稍加思索后便能想到的那个“题目”,必须毫不吝惜地弃之不用。你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要写“题目”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选择最能突出自己个性的体验、自己的发现、人无我有的题目。如2008年浙江嘉兴卷“第二次________”,很多考生不约而同地填上“感动”、“流泪”,而有些考生却另辟蹊径。补出如“凝望老街”、“走近乡村”、“失眠”等自己熟悉而别人没有的比较“陌生化”的好题,在炎热、枯燥的阅卷过程中如一缕春风轻拂过阅卷老师的心房。

三、补题要做到“切口小”。古人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如果贪大求全,面面俱到,就很难对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刻画,因而补题的切口最好小一点。如2008年天津卷“_______,你好”,有考生拟题为“祖国,你好”,因为写作的切口过大,通篇作文只有几个近似抒情的语句的反复。使作文流于泛泛之谈。倒不如选取你最为熟悉的、印象最深的一处景点,如《大沽口炮台,你好》,大沽口炮台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不畏的历史见证,以此来写对它的心理感受。用自我独特的情感体验。以小见大,表现对祖国最真挚的情感,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得高分。

半命题作文大全篇5

“半封建”和“半殖民地”都涵盖了***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共同构成了多元的近代中国,我们应把“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个约定俗成的提法作为多元中国近代社会的标签。把半殖民地半封建作为近代中国的国情,其大方向一定是多元的。单一的教条的历史观可能辉煌一时,但终将被淘汰,多元化才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金钥匙。社会生活和文化往往是多元社会的晴雨表,近代中国尤其如此。如: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冲击……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局的更替,使中国民俗风情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教必修二第63页)辛亥***后,中国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非封建的程度已经相当明显,近代文明的成分不断增加,半殖民痕迹十分突出。尤其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旧思想的碰撞更加激烈。向西方学习是近代中国的主题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充满了多元化。地主阶级学习***事技术,维新派学习君主立宪,***派学共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学与科学,马克思主义者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一切都掺杂着半殖民和半封建因素,且彼此渗透。

如何把这种观念渗透到中学课堂?我们举例说明:辛亥***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以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坚若磐石地沿袭下来。前者半殖民地因素明显,而后者封建因素强劲。这就是典型的多元。如果课堂上老师能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现当时的多元习俗,学生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多元角度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国情,我们的视角就会放大,认识才能更全面,更接近历史真实。基于此,我们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主要内涵就是近代中国经济、***治与文化的多元化,是多元结构。我们的教学,也必须渗透多元思维。从***治、经济到文化,莫不如此。

2关于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任务和现代化

爱国主义和向西方学习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题。这两大主题是近代中国国情的必然反映,与半殖民地半封建密切相关。“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半殖民地是爱国主义和向西方学习的根源,半封建则是向西方学习的动因和爱国主义的深层自省。作为近代国情教育的重要阵地,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中,重视两大主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两大主题?关键是要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的进步力量我们一般统称人民大众,而阻力则来自本国的封建势力和外来侵略。本国封建势力和外来侵略又长期勾结在一起,形成***大众的联盟。因此,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大众与本国封建势力和外来侵略联盟体的矛盾。

从更深层次考查,本国封建势力是近代中国进步的根本阻力,外来侵略则是阶段性阻力。不反抗外来侵略,不赢得国家***,发展就无从谈起,这话有其道理,但是也容易误导学生。近代中国为什么会长期遭受外来侵略?这是封建主义造成的。如果没有封建主义,列强就没有机会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没有封建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就不可能贯穿整个中国近代史。如果我们用实心球来比喻这两个阻力,外来侵略只是球的外壳,封建主义才是内核。爱国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剥除外壳,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任务则是瓦解内核。由此,我们就会进一步认定半封建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主体和国情的本质所在。反封建应是近代中国的主要任务,但前提是反侵略,赢得民族***。因为不反侵略,就几乎没有机会反封建,辛亥***的失败就是典型的例子。只反侵略不反封建,后果就更加糟糕,义和团运动就是惨痛的教训。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因此资本主义***是个伪命题,而封建***则是真命题。现代化(与近代化同义)是人类近代以来的历史主题,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现代化起步生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有先天缺陷。

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国情,才能准确评估对现代化道路的已有探索。近代中国,既是中国逐步融入世界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自身传统的过程。传统与现代并存,关系复杂,矛盾冲突不可避免,现代化步履维艰。对近代中国人探索现代化的努力,无论哪个阶级或阶层,我们都要给予最基本的敬畏。在此基础上,我们该进一步分析不同阶级或阶层现代化努力成败的原因,这是我们研究借鉴历史必须的步骤。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条是中共准确把握了近代中国国情,抓住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斗争中,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作为一个联盟体进行打击。

3总结

半命题作文大全篇6

新民主主义***的领导权属于无产阶级

中国的***,首先要弄清楚其性质、对象、动力、道路和前途等基本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之所以会犯“左”或右的错误,就是对中国***的基本问题没有搞清楚。

中国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指出:“自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中国社会又逐渐地生长了资本主义因素以来,中国已经逐渐地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在的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会;在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社会;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和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时中国的国情。”(《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4-665页)这样的社会现实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的对象、任务和性质。***的对象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任务就是对外帝国主义的压迫,求得民族***和人民***,对内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民主。中国***的主要任务决定了中国***的性质,中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而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但随着1919年“”的发生,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的领导阶级,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已经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这种***正在中国和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展起来,我们称这种***为新民主主义的***。”(同上,第647页)与之相对,以往的民族民主***成为旧民主主义***。

那么中国***新在哪里呢?首先,随着俄国十月***的爆发,中国***已经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的范畴。正如所指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自从一九一四年爆发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在地球上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起了一个变化。”“在这以前,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之内的,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部分。”“在这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却改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而在***阵线上说来,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一部分了。”(同上,第667页)其次,***的领导阶级已经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再次,***的前途不是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而是建立各***阶级联合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而无产阶级对***的领导权则是新民主主义***和旧民主主义***的根本区别。

在1948年4月,对新民主主义***的性质、对象、领导阶级和动力进行了集中概括:“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这就是中国***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策。”(《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6-1317页)

那么无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的目标是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呢?显然不是这样的,明确指出:“很清楚,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中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是在走第一步。”(《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6页)

新民主主义社会有全新的***治、经济、文化

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的目标是什么呢?明确告诉我们,是要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他明确指出:“***的第一步、第一阶段,决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的中国各个***阶级联合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同上,第672页)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的***治、经济、文化是怎样的呢?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为我们勾画了一个蓝***。他说:“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同上,第663页)在的心目中,这个社会有着全新的***治、经济、文化。

新民民主主义的***治。新民主主义的***治即新民主主义的国体和***体。关于国体,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是旧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当时的苏联是无产阶级的共和国,在一定时期还不适用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就是所谓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同上,第675页)就是中国***领导的各个***阶级的联合。

新民主主义的***体是什么呢?所谓***体,“那就是制度***权构成的形式问题,指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组织那些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权机关。没有适当的***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代表大会选举***府。”“国体——各***阶级联合。***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同上,第677页)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两个主要的观点。第一,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第二,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实现耕者有其田。“这个共和国将采取某种必要的方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口号,扫除农村中的封建关系,把土地变为农民的私产。”“这样的经济就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同上,第678-679页)1947年12月。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既然有了新民主主义的***治和经济,那么就一定会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因为“一定的文化是社会的***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当时的中国,既有反映帝国主义在***治经济上统治或半统治中国的帝国主义文化,又有反映半封建***治和半封建经济的半封建文化。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不同于这两种文化形态的。“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在今日,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文化。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不能领导了的。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同上,第697页)并且这种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有益借鉴

在新民主主义经济方针的指导下,在中国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是领导力量。今天,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逐步走出了计划经济姓“社”,市场经济姓“资”的误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比较新民主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人说我们是绕了一个弯路。又回到了新民主主义的路上去了。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不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和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所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呢?

新民主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建立的基础根本不同。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种过渡形态的经济形式,它建立在消除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基础上。对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前途,早已经指明,是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过分注重经济成分的单一性,忽视了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提出要改革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新民主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含的经济成分相似,但是其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前途不同。在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是整个经济的领导成分;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当时发展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而最终是要消灭这三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才是发展的方向。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处于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更多体现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而不是单纯数量上的优势。对个体、私营等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们肯定其对发展生产力、对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对其采取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

新民主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处的发展环境不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的,其起点低、速度慢。另外,当时新中国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是在一种封闭和半封闭的环境下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的。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决定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其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积累的基础之上的。此时,中国对外部世界采取的是一种开放的态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

半命题作文大全篇7

一、命题形式多元互补,全命题作文稳坐“考坛”。

纵观2010年108道中考作文题,笔者发现,命题者普遍在追求把兼容,多彩开放的作文命题理念渗透到作文题型上来。虽然仍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四种形式并存,但话题作文再次“降温”约占14%;半命题作文仍在升温,约占26%,全命题作文继续走俏”,约占59%。可以这样说,全命题作文的考查形式坐稳了“考坛”,这是对作文教学的良性引导。在题型选择上,2010年出现了

种地域趋同的新动向――以地级市为考区命题的同一个省里,各考区选用的作文题型大多相同。譬如江西省所有考生都写同一道题《我读》。又如,江苏13市中,除淮安采用的半命题作文外,其余12市都是全命题作文,高达92.3%。这种现象说明,省级主管部门在下放命题权的同时,对于命题指导思想和原则进行了一定的统筹和规范。故有关省市的老师同学们在201^年的复习备考中,对这类现象要给予一定的注意。

2010年全命题作文稳坐“考坛”,稳中有变,稳中求新,具体表现在

1、命题设计新意出。2010年温州卷采用提示语加直接命题式,而提示语直接来自试卷上的材料,即将阅读体验题“鲁迅《朝花夕拾》和两段现代文阅读题“‘我’帮助迪龙实现生命的蜕变”和“拯救美丽的汉语”,都归纳成跟作文题目有关的一句提示语,而后以《做一个“行者”》为题要求考生作文。这样的命题形式摆脱了以往作文只是试卷中一个***环节的命题形式,彻底打通了阅读和写作,使全卷整体与局部浑然一体。这样设计变相降低了作文题目的难度。

2、寓意命题在“升温”。这种题型多用修辞象征,有助于引发考生作多向思维,并选取最适合自己的角度切入。譬如福建厦门题《打开一扇窗》中的窗,其本义为:房屋等建筑物上通气采光的具体的窗户。但写好这道题的关键是要凸显。窗的比喻义、象征义,即心灵之窗,文学之窗,历史之窗,世界之窗,可引申为内心思想等与外界沟通交流的窗户。如果将题目“打开一扇窗”看成”一件事情,那写法可以多样:或重点写必须打开这扇窗的原因,略写打开的过程和见到的“风景”;或重点写打开这扇窗,就可以领略一片风景,迈过一道心坎,悟出一种境界,略写我终于打开这扇窗,见到了我想见到的。寓意型全命题作文还有广东东莞题《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湖南长沙题《送他人一朵花》

山东烟台题《总想对你唱支歌》浙江金华题《灯》等,这些题目中的“钥匙,“花”“歌”。灯”都必须用其比喻义,“虚”题“实”写,虚实结合,发挥想象,方能写出考场佳作来。

3 拓展空间有限制。一是通过设计提示语做出暗示。譬如,江苏盐城题的提示语“书香使我充实,书香让我陶醉,书香伴我成长。”这段提示语虽短小却很有意蕴。用“充实”“陶醉”“成长”一组含义递深的动词来诠释“书香”之功效,有助于考生打开写作思路,但提示语中的“伴”字,耐人咀嚼,作出暗示,可以读出书籍亦师亦友的角色。当你孤单时,书籍是你的密友;当你在迷惘时,书籍是你的明灯。这样理解文题,我们便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事可议,又不会偏题了。二是利用副词来限制。譬如,泰州题《他(她或它)也很重要)中的副词“也”是题眼,抓住“也”这个关键词一般都不会离题。“也很重要”重点应落实在“也”字上,肯定要有比照关系,最好是与“我”相比照,有了“我”的参与,可以更加方便地写出真情实感来,也更容易突出“也”的重要性。又如苏州题

二、命题内容稳中有变,变中求新。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命题内容出现了从以往的关注社会、人生,自然等大的角度向“生活”,‘生命“转向,更切合考生实际,让考生有东西可写。具体表现在:

其一,关注自我发展,审视青春价值。2010年的中考作文更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自我发展,设题相对往年来说情境化明显,开口更小,命题的设置较多的是以“我”为开头,引出有一个相对完整和形象的故事情境。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命题中出现“我”这个字眼的约占53%,譬如,江苏南京题《我作主》,苏州题《总有属于我的季节》,南通题《让我悄悄地告诉你》,广东佛山题《智慧伴我成长》、山东省济宁题《我的初中生活》、山东滨州题《那一次,我____________了》。山东临沂题《我失去了》,山东东营题《给了我》,青岛题《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江西九江题《我读

》,兰州题《让我陶醉》,湖南怀化《那曾感动我的____________》等。有的题目虽未见“我”,但构思行文必须写“我”,譬如,芜湖题《心中有话对你说》、广州题《奖励自己》,温州题《做一个“行者”》、烟台题《总想对你唱支歌》、福州题《在尝试中成长》等。其中大多数文题要求考生站在“我”的角度写“我”也有的要求站在“我”的角度写“他(它)”、写社会。这样的题目注重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素材,进而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真正做到了有话可说。

其二,关注现实,关注生活,思

考生活。2010年中考出现了一些关注现实,思考现实,反映现实的作文题,主要有三类:一是直接而客观地提供一年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以些为题展开记叙和议论。譬如温州题《做一个“行者”》,命题的亮点和写作的出彩点,着重落实于一个“行”字上。这就是说,世间凡事须从“行”字出发,要做脚踏实地的实践家,不做夸夸其谈的空头理论家,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点,与2010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神合。平时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的考生都知道,***2009年考察同济大学时提及“仰望星空”,今年“五四青年节”到北大考察时提到了“当代大学生应当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理念。如果考生知道这个背景,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如果考生不知道背景,但能了解中国当前的现实状况也能写出不错的文章。现实生活中,唱高调的人有,脚踏实地的“行者”也有。由此可打开思路,写一些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关于“行”的亲身经历或动人的故事,也可写一些关于“行”的社会现象。二是借助某一时尚理念或见解引导考生反映现实。譬如盐城题《书香作伴>很有战略性和前瞻性,文题引导学生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平时关注阅读,关注生活的考生都知道,著名学者朱永新教授推出“书香校园”的理念,他认为没有书香校园的建设就没有教育;没有书香的校园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校园。如果考生平时就不热爱阅读,而仅凭考场上刻意塑造,则很容易出现“无病”的假大空的作文。又如,重庆綦江题《让生活更美好》更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导语引用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词“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引领考生关注身边的事,关注生活的事。三是通过***片或小故事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思考。譬如浙江宁波题,命题者提供了四幅***片:地震废墟中一个坚强的微笑,病床上一个乐观的微笑,植物园里一个充满童趣的微笑,夕阳下一个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四幅***片,让考生一下子产生亲切感,题目《一个――的微笑》落点小容易入手,聚焦生活细节。只要考生平时注意观察并思考生活,动笔时就会有事可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其三,鼓励个性表达,让心灵感悟折射理性光辉。浙江舟山题《少年不识愁滋味》浙江湖州题《多想告诉你》南京题《我作主》江苏南通题《让我悄悄地告诉你》,安徽芜湖题《心中有话对你说》福建厦门题《打开一扇窗》山东烟台题《总想对你唱支歌》

山东滨州的话题作文心声

山东济南题《几分――在心头》浙江嘉兴题《写给――》等都锁定了学生的心灵世界,审读南京题《我做主》中的“我”字,能够迅速贴近考生,不仅会让每一个考生产生亲切感,更有利于考生们回放自己十几年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经历找到真切感受,写自我认同,自我责任自我承担自我发展等个性。做主可以是家庭生活中的自立自强,对家长包办的反思;也可是学习成长中,不迷信不盲从的一种自主意识:还可以表达作为社会大家庭主人的一种责任感。有实力的考生,面对这个考题还会有很大的创新空间,譬如反思“做主”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探寻家庭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做主”与尊重他人的关系等。“我做主”便于考生表达个性,发现真自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类似的文题还有梅州市的话题作文“渴望”、四川巴中的话题作文“愿望”,“重庆綦县题《因为有了期盼》福建厦门题《打开一扇窗》,浙江舟山题《少年不识愁滋味》等,都符合当代学生展现个性特征、表现自我追求理想、实现愿望的特点,让心灵感悟折射理性光辉。

其四,凸显人文关怀,启迪人生哲理。广东广州题《奖励自己》,江苏苏州题《总有属于我的季节》,江苏盐城题《书香作伴》山东淄博题《幸亏有你》浙江宁波的看***作文《一个_________的微笑》山东日照题《_________的滋味》,江苏扬州题《在乎》等,充分体现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精神,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认识”,人情味浓郁了,文化味加重了。扬州题《在乎》中的“在乎”是一个很具有生活化常态性的动词,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辩证地思考在乎‘一词,可以帮助你拓宽思维。在乎的东西,往往是我们正拥有着的。我们在乎这在乎那,不是给我们的人生平添了许多桎梏吗?在乎的最高境界,是不在乎。江苏泰州题《他(她,它)也很重要》凸显了人文关怀。从题面上看,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谓语是“也很重要”。“也很重要”重点应落实在“也”字上,肯定要有比照关系,最好是与我相比照,有了我的参与,可以更加方便地写出真情实感来,也更容易突出“也”字的重要性。善于思考的学生便可放眼整个大自然,甚至社会。关键在于考生要巧妙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有所偏废。又如,安徽题《不会变的是_____》,其导语由富有哲理的句子组成“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动笔前,首先要吃透这段导语,一定要抓住“不会变”,理解“不会变”的本质,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方能写出佳作。

其五,引导作文教学理性回归教材。这是今年作文命题的又一个亮点。中考作文命题跟初中生的学习尤其是课堂学习过程相关联,这是中学生生活实际的一个必然反映,也是一个必然选择。杭州题由初中教材中宋濂少时苦学、丑小鸭逆境成长,海伦・凯勒“再塑生命”三个故事引出文题《成长路上无捷径》。类似的命题还有温州题《做一个“行者”》,文题前的一段提示材料来自鲁迅《朝花夕拾》,浙江义乌题《我不只是一个角色》,导语选用了已学课文《散步》中的“我”既是“妈妈的儿子”,也是“儿子的爸爸”的材料,等等。返璞归真,走向并彻底地融入生活,强化社会生活实践,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中考命题者在关注生活之外,将题目设计的背景对着“课文”,可谓不是办法的办法。这种妥协是对事实的尊重,是现实的作文命题的必由之路。

审读2010年108道中考作文题,各有特点,各有千秋。当然也有一些命题引起争议,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命题内容似有偏颇之处。命题范围总体较为窄小,还不能和社会热点等问题做过多的联系,对中学生的情感困惑和一些认识困惑还不能涉及,地域色彩不够浓厚等等。二是命题制作较为简单粗疏。有的命题不着边际,考生难于把握。譬如常州题《家乡的个性》,命题者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家乡,这无可厚非。但大部分初三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视野都还不够宽厚,要让他们去提炼一个地区的个性,恐怕比较难。有的

题过于陈旧,容易出现套作。如山东济宁题《我的初中生活》,江西九江题《我读》等。有的更适合做话题作文的话题,譬如四川内江题《远方》等。有的全盘搬用其他地区已考之题。如兰州题《________让我陶醉》,2004年江苏盐城考的就是这道半命题作文题。三是所有文题“要求”中,无一例外地拒诗歌于考生之外。难道一个有着三千多年诗歌文明史的国度,怎么就不能让喜欢诗歌的人写写诗。笔者希望命题者该重视和关注一下诗歌!

尽管今年个别作文题引起争议,但至少从中看出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改革的清晰脚步,那就是离学生,离素质教育越来越近。作文命题是教育理念的一种导向。可以预测的是,2011年中考作文命题将进一步体现课改精神,其趋势主要是:

首先,命题形式稳中有变,变中求新。2010年中考作文题繁花似锦,全命题作文占据“半壁江山”,半命题作文仍然走俏,但也没有把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完全打入“冷宫”,体现了命题形式并存互补多元的发展态势。笔者认为,2011年中考作文在命题形式上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是趋势。譬如长期以话题作文出现的地区,应该关注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写作:长期以命题作文出现的地区,则应加强材料作文的指导;而连续几年都用全命题作文进行考查的地区,则多关注半命题作文。估计还会出现一些新题,像今年温州卷《做一个“行者”》这种阅读延伸题。

半命题作文大全篇8

关键词 数学;反例;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中的反例是指符合某个命题的条件,而不符合该命题结论的例子。当一个数学命题被提出后,一是通过一系列的正确推理,对命题作出证明;一是寻求反例(一个足够),否定这个命题。

1 反例的作用

1.1 反例可用来判断命题的真假

在数学中要证明一个命题为真命题,必须经过严密的推理;而要否定一个命题,只要举出一个符合命题条件但与命题结论矛盾的例子就可以了。费尔马(Fermart)是17世纪法国杰出的数学家,他曾提出猜测:形如,当n是自然数时,是质数。过了半个多世纪,欧拉(Euler)首先找到一个反例,计算出当n=5时,不是质数,即:,是一个合数。欧拉(Euler)通过反例否定了费尔马的这个猜想,用反例判断命题真假的作用由此而见。

【命题1】周期函数之和仍是周期函数,非周期函数之和仍是非周期函数。

【分析】取,周期为2,,周期为,但是为非周期函数。又可取均为非周期函数,但是它们的和显然是周期为的周期函数。

从上面的反例可以判定命题1是假命题。

1.2 反例可用来构造证明一个命题

对于一个命题,从一方面看,它的反例可以起到否定这个命题的作用。如果没有找到反例,也不能说明命题为真命题,因为有可能反例是存在的,只是没有找到它而已。从另一方面看,一个命题的反例,有时也是其否命题的极好证明。

【命题2】质数是有限多个。

【分析】如果质数仅有有限多个,那么就可以把它们全部写出来,不妨设为,此外再没有其他的质数了。现构造一数:。或是一个质数,它显然比一切都大;或是一个合数,又显然不能整除,所以还有其他的质数因子。但无论哪种情况,都说明有其他的质数存在。这个反例表明:命题“质数是有限多个”是假命题。

1.3 反例有助于加深理解数学概念与定理

数学中的概念与定理有许多结构复杂,条件结论犬牙交错,使人不容易理解。通过一些反例的分析,有助于加深理解数学概念。借助于反例能将定理的条件、结论之间的关系弄得一清二楚。

【命题3】周期函数必有最小正周期。

【分析】讨论周期函数及其最小正周期时,不少人以为周期函数必有最小正周期,可以举出反例澄清这种看法:这个函数以任何有理数为周期,而有理数中无最小正数,所以没有最小正周期。这说明不是所有周期函数都有最小正周期。通过这个反例,帮助人们加深理解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这一数学概念。

1.4 反例是一个发现解题结果错误的快捷方法

面对一个问题的解答,通常会用多种方法验证结果对不对。用反例来引导人们追寻问题的所在是一个快捷的方法。

【例】若方程的两个根都比2大,求实数的范围。

【错解】由题意得①

则②

即,故。

不用反例很难发现解题结果的错误。若取代入,则得方程,它的一根为2(并不比2大)。由这个反例可见解题过程有错误,那么错在何处呢?仔细查看可知:由①②并不是同解变形,应在②中加条件,正确答案应为:。

用反例帮助人们发现解题结果的错误,方便而快捷。此外,反例还有助于加深记忆数学定义、定理、公式等。

2 构造反例的几种方法

2.1 二分法

所谓“二分法”就是把满足题设的情况分为两类,使其中一类具有某种属性,而另一类不具有这种属性,如果第一类情况能使命题成立,则考察第二类情况。必要时,可继续采用“二分法”把第二类情况再次分类进行考察,直到找到反例为止(当然有时也不一定能找到)。

【命题4】若且,则。

【分析】命题结论中可分为两类情况:1);2)。显然,在后一类情况下,恒有,即当时,命题结论不成立。于是,容易举出反例:当时,有:。通过“二分法”,有条理地找到反例,说明此命题为假命题。

2.2 特例构造法

利用一些特殊情况与典型反例来构造所需的反例:特殊情况如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等;典型反例如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中如何说明一个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等。有了这些特例,必要时进行灵活地应用,就可以构造出所需的反例。注意考察题设的特例或典型反例,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很简捷地发现反例。

2.3 逼近构造法

通过分析命题,找到反例所在范围,将范围逐渐缩小并逼近目标,最后构造出所要的反例。

【命题5】设分别为的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和最长的高,则有。

【分析】取等腰,设顶角为,当(***1)时,为底边上的高。随着变小,变长,同在上,有。

当(***2)时,为腰上的高,且有。当时,。故可在该范围内构造反例:。故可判断此命题为假命题。

2.4 ***形构造法

联系问题的几何意义,借助于***形,构造反例。

【命题6】分别是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则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的最小公倍数。

【分析】不妨设函数最小正周期,如果命题成立,则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也应为。现构造函数,使其最小正周期缩小一半(***3)。为使与满足条件,可取的前半周期与相等,后半周期为0;则反之,从而反例构成。这样通过***形可直观地判定原命题为假命题。

2.5 题设数量关系讨论法

有些似真实假的数学命题,其题设规定了某些数量之间的关系或隐含着某些数量关系。当这些数量关系满足题设关系的一部分时,命题成立;当这些数量关系满足题设关系的另一部分时,命题则不成立。因此,注意讨论题设的数量关系往往能较简捷地构造出反例。

【命题7】设的三边长分别是,且,则三角形必是正三角形。

【分析】依题意知

,移项整理得

或。显然,以上各式均可逆推。当时,有。这时满足题设关系但命题结论不成立。于是,容易找出反例:时满足题设关系,有,但不是正三角形。

3 小结

反例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纠正错误结论、加深理解概念、开拓数学新领域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学会构造反例是一门学问,从学习实践中可以获得许多构造反例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马忠林,刘栋.中学数学逻辑[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5.

[2]李刚.概念扩张:一种构造反例的方法[J].数学通报,1993(9).

[3]邓宗琦.数学家辞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4]解恩泽,徐本顺.数学思想方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5]严镇***,陈吉范.从反面考虑问题[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89.

[6]盖尔鲍姆 B R,奥姆斯特德 J M H.分析中的反例[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

半命题作文大全篇9

关键词:新课程 人文性 生命状态 生命教育

中***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100-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材要“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时代,为了追求升学、升学率,这些很少做到或没有做。

1 对待生命态度现状决定教学中要注重生命教育

近几年,见诸报端的自残、伤人甚至自杀、***人员对生命的漠视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生命的主要的威胁。要改变现状就要从源头做起:改变青少年改变对生命的看法。我国的教育目的是 “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学生连生命都无法保证,连生命都不尊重,又何谈建设国家,做出贡献?

那么,为什么生命如此脆弱?为什么人们视别人的生命如同草芥?从生命意识的角度看,这是生命意识淡薄的表现,他们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极易轻易处置自己和他人(物)的生命,他们或把它作为逃避挫折的应对方式,或把它作为报复别人的手段,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所以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生命价值势在必行,最大限度地挖掘生命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生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示生命的个性,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2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第一,在听说思索中感受生命的珍贵,关注对生命的认识和珍视,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在讲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先从海子的人生经历讲到海子的卧轨自杀,海子的死是一个社会的痛更是海子家人永远的痛。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却在25岁时自杀了,他为什么会自杀?我引导学生读出了海子面对生活的无奈和自身的人格缺陷――性格的孤僻和心灵的脆弱。学生感悟到这一点的时候,我追问道:“那么,怎样的人格才是健全的呢?”学生结合海子的经历,都认为应该直面挫折,学会坚强。正如有的学生在回答中谈到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好好活着。”是呀,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旦逝去,便无法追回,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

第二,在朗读品味中感悟生命的灿烂,关注对生命的敬畏和欣赏,如《斑羚飞渡》。本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品味片段,“突然,一个我做梦都想不到的镜头出现了,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的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它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让学生感动,让学生从中受到精神的震撼。产生对自然中生命的敬畏和欣赏。

第三,在阅读教学中咀嚼生命的价值,关注对生命质量的提升,如《我与地坛》。史铁生在他20多岁时,正值年少,灾难突然降临到他的身上,他残废了。维纳斯双臂的失去,引来无限遐想,但是史铁生,这个生活在现实里的活生生的人,他突然双腿残废,却并不是那么容易面对的。可让大家看史铁生的照片,他是那么的平静,那么的开朗,他究竟是如何走出这一条隧道的呢?史铁生的母亲为了能让他活下去,究竟是怎样做的呢?除了课文中的语段,我们再来欣赏同是史铁生的作品的《秋天的怀念》。有感情地朗诵后,学生好好地体味作品中的深情。母亲的肝疼早已经到了极限,可是,她从不把自己的苦痛释放出来,她从不想让那个被折磨着的儿子再为她操心,她一直坚韧地坚持着,用她的守护之心支持着自己。母亲的坚忍即使是原野也盈溢不住,即使是大海也包容不下,即使是天空也承受不起,只有人心,只有母亲的心方可盛下。所以作者在《我与地坛》里如此形容他的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就是这样的母亲让他懂得了活着的含义。作者在宁静中发现了生命的含义,只有活着,并且让活着的人感觉到他活的气息,才能不被命运征服。

第四,在作文训练中提升生命的内涵。高考作文要求学生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情感倾向健康积极。平时作文训练多要求学生关注对生命思考,挑出一些有启发性的作文范文朗读。如关心小动物的、关注植物的美文。这样的文章不难发现。

第五,在实践活动中感悟生命的真谛。教学中可以就近取材。如四川地区的学生可以在汶川地震事件中体会到生命的珍贵,从一些人事迹中感受到生命的可歌可泣。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有多少人本来能逃生却为了救别人而牺牲。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谭千秋老师。这是一位英雄的教师,当救援人员发现他时,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下来,他却永远离去了。从中让学生感受生命的重量。

初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与“生命”的主题有关,经过系统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课文有的关注人类自身个体的生命,有的是关注宇宙、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现象。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有关生命的话题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可贵。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心生存质量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半命题作文大全篇10

虚无主义涉及的问题很多,这里只谈两点想法。

一、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

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对历史完全虚无,而是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历史虚无主义虚无的是中国***的历史,是中国***的领导、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是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专***,但对叛徒、***、***统治者则不虚无,而是加以美化,歌功颂德,把已被颠倒过来的历史再颠倒回去,混淆是非。

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所谓“全盘西化”论,在80年代末则有以电视***论片《河殇》为代表的鼓吹“全盘西化”、宣扬民族历史文化虚无主义的思想。这种历史虚无主义,在国外也出现过。例如,在苏联解体之前,一些人就是一方面极力否定十月***,给苏联***和社会主义制度抹黑,妖魔化斯大林;一方面则是改写了罗曼诺夫王朝的全部统治史,“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者们被说成是上帝的羊羔,他们只懂得关心人们、为人们谋幸福”。丑化什么,美化什么,这是一件事情的两面。有所爱就有所憎,有所憎也就有所爱,所谓“爱憎分明”,说到底是立场、观点问题。

丑诋***、否定***的思潮在国际上大致起于上世纪80年代,这与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国家加紧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活动紧密关联。随后不久,这种否定***的思想传到国内,于是有人大肆鼓吹“告别***”,于是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就有所谓“范式转换”,即以“现代化范式”代替“***范式”。在有的书中明确提出,“一百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其实是一场现代化史”。有人称颂以现代化代替***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主线是适应“时代精神”的“新范式”,“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史学界***思想的重要收获”。究其实,以现代化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主线,并不是什么“新范式”而是渊源有自。早在1938年蒋廷黻撰写的《中国近代史》中就已经提出:“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化吗?”也就是说,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近代化(现代化)。实现“西洋化”。《中国近代史》的出版,正当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蒋廷黻却不要中国人民去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而是宣扬搞所谓“近代化”’、“西洋化”,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离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离开了民族***和人民***,现代化是化不起来的。近代中国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它始终没有得到正常的充分的发展。西方资本帝国主义依仗不平等条约取得的权益,不仅在中国倾销商品,而且经营了许多企业,不断扩大在华的资本势力,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据统计,外国在华资本的比重,1894年为60.7%,到1936年为78.4%。可以看出,外国在华资本比中国资本占有明显优势。在外国资本的压迫下,中国民族资本无力与之抗衡,许多民族工业逃脱不了破产或被兼并的命运。提倡“实业救国”的状元出身的实业家张謇,创办了著名的大生企业集团,曾经有所发展,但在帝国主义侵略加深的情况下,最终失败了。被认为是中国自己经营得最成功的开平煤矿,也在中外合办的名义下,被英国资本加以吞并。此后,英资又挟其优势,吞并了另一家民族资本的滦州煤矿。轻工业中的棉纺织业是发展较迅速的,但在1918—1927年间,因欠帝国主义债务无力偿还而被拍卖、被吞并的中国纱厂就有7家。20世纪30年代,上海纱厂资本家已提出了问题:“究竟中国纱厂的致命伤是什么?”他们自己做了回答:“痛痛快快地说,中国纱厂的唯一致命伤,在于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纱厂—业的复兴与繁荣,必然在现状变化以后。”抗日战争、***战争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日、美等帝国主义势力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下,命运更为悲惨,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据统计,近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到1949年为17%。这个数字表明,在109年里,中国才积累了17%的近代工业经济,而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占了83%。***同志深刻指出:“这是帝国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压迫中国的结果,这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性质在经济上的表现。”帝国主义还和中国封建主义结合起来,支持***派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正是由于帝国主义的维护,封建的土地关系、商业高利贷资本和一切前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及上层建筑得以继续存在下来。帝国主义使中国沉沦为半殖民地、殖民地,又使中国停留在半封建状态,帝国主义的入侵既没有使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也没有使中国实现现代化。不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不***,不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改变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掠夺,要实现现代化是不可能的。

以现代化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主线,用“现代化范式”代替“***范式”,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是什么的问题,也关乎对事件和人物的认识、评价,主张“现代化范式”者明确地声称:“新‘范式’对近代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人物、思潮等等,都作了重新审视”。在以现代化为中国近代史的主线来重新认识百年中国之后,洋务运动成为“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事件则被贬抑、否定;戊戌维新运动成了变法派人士***治激进主义的产物;义和团运动“貌似爱国,实属误国、害国”;辛亥***的前提条件不足以成立,“完全是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志士鼓吹、争取的结果”。等等。“告别***”论完全否定***,认为清***府虽然腐败,但如果通过立宪派的改革,中国就会走上现代化道路,***反而搞糟了,推翻清***府的结果是***阀混战。对于历史人物是拔高、美化琦善、慈禧太后、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贬低、丑化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等等。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则是以艺术的形式集中反映了这种历史观。“现代化范式”代替“***范式”为中国近代史主线的影响所及,20世纪初使中国历史发生巨大变化的辛亥***,它的领导人、20世纪中国三大伟人之一的孙中山,竟然在“近代化”的名义下与被推翻的腐朽的清***府、慈禧太后等“化”在一起!

虚无主义在虚无客观历史的同时,也虚无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研究,谩骂之为“伪史学”、“垃圾史学”、“国家主义史学”,等等。这正表明持此种观点者学术品格低下,表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仇视和畏惧。

二、根本问题是中国走什么道路

所谓历史虚主义,说到底是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历史虚无主义虚无中国人民选择的***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会主义的制度,美化历史上已被否定、推翻的***统治者,呼唤历史的亡灵。目的就是要把中国从社会主义道路扭转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实际上还是倒退回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例如,在一本中国近代史的作品中,借美化清末“新***”来鼓吹“‘学习西方’的主流文化(按指西方资本主义)成了无法抗拒的历史必由之路,包括清末新***在内的东方各国现代化进程的成就与失误,都来源于对这个历史必然的态度。”显然,这里所说的“历史必由之路”不是别的,就是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作者把改革开放以来为完善社会主义立法、司法而进行的改革与清末新***的法律改革相提并论,把它说成是“回归清末新***开创的新传统”。如此蓄意歪曲历史,混淆其根本区别,无非是想证明他所鼓吹的那条资本主义道路是“历史必由之路”。中国人民既然选择了走社会主义的道路,谁想再让它退回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去,既不可能也走不通。正如***同志指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半命题作文大全10篇

学习

青春来了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青春来了10篇,内容包括青春来了老师记录者王钰,青春记录100篇。他说彼时的我已不再踏红楼窥宝黛葬花,而此时的我正在望黛玉焚词流泪;他说已不再为诸葛先生羽扇纶巾而神魂颠倒,而现时的我正在为关羽驰骋沙场而倾慕不已;他说

学习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0篇,内容包括沙漠里的奇怪现象阅读理解,沙漠里的有趣现象。2、《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不用砍他,随他去就是了;3、《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

学习

3岁宝宝的教育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3岁宝宝的教育10篇,内容包括3岁宝宝教育知识大全,三岁以上孩子教育知识大全。——0-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与培养课时2教学目标1.帮助家长初步知晓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基本规律。2.让家长意识到婴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在

学习

节能采暖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节能采暖10篇,内容包括最新节能采暖方式,节能采暖设备。三、CRV系统的技术特性1.高效节能CRV系统比传统的热水或蒸汽采暖系统节能40%。对同样的室内温度效果,CRV采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只需其它传统采暖系统的80%-85%,且设计室温可

学习

英语课程改革论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课程改革论文,内容包括英语课程改革论文,英语教育改革论文参考文献。一、我校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现状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存在重知轻能的倾向,因而其主要的评价方式为终结性评价,即采用考试、考核、测验等一次性检

学习

幸福笑容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幸福笑容10篇,内容包括幸福的笑容100字,幸福笑容的文案。一个年轻的男学生站起来让妇女坐,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怕吵到这一对母子,整个车里只剩下了妇女哄孩子的呢喃声,什么声音也听不见了。事情本该告一段段落了,可是妇女的脸庞

学习

平凡的美丽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平凡的美丽10篇,内容包括平凡中的美丽感言,平凡的美丽的感悟。画面一每天清晨,当我们还在熟睡的时候,窗外会准时传来扫地的声音。是清洁工们再由他们的双手装扮着我们这个美丽的街道。清洁工,很平凡的一个角色,但他们却在平凡中

学习

小公主的生日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小公主的生日10篇,内容包括小公主的十岁生日,小公主的生日大概内容。4、我希望你好好学习,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5、有作为才有地位,有实力才有魅力,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6、今日拼搏努力,他朝

学习

会计诚信论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诚信论文,内容包括会计诚信论文范文大全,诚信的论文800字。首先,在《会计法》修订中应明确以程序法为导向的立法思路。因为从法律制度的整体来看,会计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综合反映的信息系统,《会计法》作为会计工作的根本法,

学习

暑假美术培训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暑假美术培训10篇,内容包括暑假美术特训课程,暑期美术培训心得8篇文章。3、交流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这样的培训,我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对我有很大的进步和更好的提高。虽然培训的时间不是很长,但让我受益匪浅。

学习

爱就疯狂不爱就坚强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爱就疯狂不爱就坚强10篇,内容包括爱就疯狂不爱就坚强广场舞,爱就疯狂不爱就坚强的文案。亲爱的——旧时光,我爱你。我爱你给予幸福;我爱你随心生活;我爱你该要坚强时就坚强;我爱你不开心时放声痛哭;我爱你心善心恶爱恨分明……那

学习

高中生作文大全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生作文大全10篇,内容包括高中生作文范文100篇,高中生作文题目大全。陈妍江西省赣州市赣南师范附中《黑色寂寞》奇良江西省九江市瑞昌一中《爱你,如生命》吴华超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天黑黑》朱紫嫣青海省大通县第六中

学习

大学英语四级答案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英语四级答案10篇,内容包括大学四级英语答案汇总,英语四级今日开考答案。在“百度贴吧”的“英语四级吧”里,有一帖子注明:“考前答案,价格400,先付50元做定金!然后把身份证、准考证、学生证复印件发到这个E-MAIL!”记者查到,

学习

端午传统风俗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端午传统风俗10篇,内容包括端午传统文化与风俗,端午的由来和传统风俗照片。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

学习

好段大全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好段大全10篇,内容包括好段大全30字以下1000个,十篇好词好句好段。好段摘抄大全400字(二)仿佛还是昨天,一匹瘦马、一个包裹和一把长刀就是我的全部行囊。我喝过黄河的水,看过黑山的落日,跋山涉水而来,只为替父从***。花木兰,我把这

学习

应用文写作大全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应用文写作大全10篇,内容包括10篇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通知英语范文十篇。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应用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对于上述情况,笔者根据自身的经历和了解,认为高职高专学生的应用文写作,存在以下问题:1.关注专业技能学习,漠

学习

放烟花的作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放烟花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放烟花的作文10篇,放烟花的作文怎么写。

学习

以吃为话题的作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以吃为话题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吃的作文范文,关于吃的话题600字作文。一、儿童患口吃的原因分析。1.情志影响侄儿关腾曾因父母外出打工时匆忙离开,让他没来及做好心理准备,爸爸妈妈走后一连好几天,他一个人在房间哭闹,在他

学习

虎年祝福语大全10篇

阅读(12)

4、给你虎虎的祝福,虎虎的甜蜜,虎虎的运气,虎虎的健康,虎虎的快乐,虎虎的心情,虎虎的欣慰,虎虎的顺利,虎虎的幸福,虎虎的人生!5、虎年送头虎,全家乐悠悠。虎蹄为你开财路,虎尾为你拂忧愁,虎耳为你撞鸿运,虎背为你驮康寿,让这头虎伴你左右,...

学习

快乐的五一劳动节作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快乐的五一劳动节作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五一劳动节的精选作文10篇,五一劳动节的作文100字。我下床时,爸爸在卫生间已经开动了洗衣机。又见爸爸奔向厨房,摆开了准备大干一场的架势。一边洗床单,一边做卫生,这不是和我们数学课数

学习

中秋节的来历作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作文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的来历作文版,中秋节的来历作文400字左右。中秋节的地位仅次于春节。中秋节为“花好月圆”之时。人们从天上的月亮想到了人间的团圆。因此,中秋节在古代被称为“团圆节”。人们向往着团

学习

我的收藏作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收藏作文10篇,内容包括我的收藏作文600个字,我的收藏作文350字10篇。毕竟是“老毛病”改不了,今天,我爱上厕所带我的剪贴本的“老毛病”又犯了,一蹲就是半个小时,妈妈看我还没有出来,知道我“老毛病”又犯了,过往我这过走边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