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吃为话题的作文10篇

以吃为话题的作文篇1

【关键词】儿童;口吃原因;矫正方法;关爱

经过长期的观察,我发现口吃这种语言功能障碍,发病机理极为复杂,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在一定程度上还合并有情绪障碍及情绪异常有关的疾病。如我教过的小学生孟令通,都金玉,关腾等因为口吃怕被人耻笑就不敢说话,造成内向,孤僻的性格,由于不善与人沟通,影响了智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在父母、老师的斥责声中,越发显得胆怯,直到成人也无法改掉口吃的毛病。

一、儿童患口吃的原因分析。

1.情志影响

侄儿关腾曾因父母外出打工时匆忙离开,让他没来及做好心理准备,爸爸妈妈走后一连好几天,他一个人在房间哭闹,在他委屈和伤心的哭声中,他哽咽着,语无伦次的说“我…..要…..妈妈……我…..我….”后来我发现他患上了严重的口吃病。

2.因学***张没时间多说话.

3.因注重听写学习而忽视读说学习.

4.因父母外出打工而与其交流减少.

5.因家庭作业多及代沟原因,与爷爷奶奶交流减少.

以上原因归结到一点,都是由于儿童的生活,学习方式变化,使言语锻炼机会减少口吃危险因素增加。

二、矫正口吃的最佳时间段

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我发现5岁之前

更容易矫正口吃,基本上能正常与人交流。如果年龄偏大,言语特征明显固定化,矫正起来较困难,反复发作的几率也高。所以说在孩子语言发育期间,如果发现有话语重复,停顿,找词困难,老师,家长,要正确指导纠正孩子异常的说话习惯,基本上能预防口吃的发展和发生。

三、对口吃矫正方法的探索总结

老师及家长对患口吃的儿童要多加关心和爱护,不能因为口吃而责怪他们,更不能给他们添加心理压力.经过长期的思考探索,我对自己矫正口吃的方法总结如下:

1.在课堂上要下意识的锻炼他们,多朗读,多说话

我的学生孟令通由于口吃,在课堂上很少被老师提问,由于他胆怯,说话声音很老气,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时重复,停顿的次数多,间隔长。经常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加之上课老师多为女老师,一怕提问他会影响教学进度,二怕提问他会引起课堂秩序的混乱,为此,作为班主任,我利用主题班会时间,教育全班学生要关心,爱护他,禁止学生在课堂,课间故意嘲笑,讽刺,挖苦,甚至模仿他说话,并且在我自己的语文课上,如果有需要朗读的课文 或提问的问题,我将第一个训练或提问孟令通,并鼓励他不要紧张,站起来后先深吸一口气,消除心理阴影,然后开口朗读或回答问题,并且不要说的太快。慢慢的一字一句说清楚。同时,我也劝说英语,数学,及其它科任教师消除顾虑,积极大胆的在课堂上训练他。这样,一直坚持到小学毕业,四年以来,由于坚持不懈的鼓励和良苦用心的训练,最终矫正了他严重的口吃病。

2.消除不良环境的影响

如不要模仿嘲笑,也不要在口吃儿的面前谈论与口吃的话题。

3.讲话吐字清楚

家庭成员与口齿孩子讲话时态度要平静速度要慢,发音要清楚准确。避免孩子回答问题时因欲快而不达,反而加重口吃。

4.避免接触其它口吃者

当孩子有口吃苗头时,要避免与其他口吃者在接触,必要时可送到别人家寄养一段时间。

5.不要催促孩子讲话

当孩子偶然出现发育障碍,要告诉他慢慢说,甚至可以一个字一个字的说,也可避免说话时断断续续。

6.不要打断孩子讲话

口齿孩子讲话时,无论如何其他人不要打断他讲话,也不要在他身边做任何动作或表情,以免分散他说话时的注意力。

7.消除紧张感

家长要消除孩子说话时的紧张,焦虑,害怕,为难情绪。当孩子说某句话有困难时,不要让他重复去说,并且安慰他接下来的话可以慢慢说。

8.说话轻柔

教育口吃儿,不管说什么话,都要轻柔,缓慢,在口吃情形好转时,在增加音量与速度。

9.指导和陪孩子多朗读

对已识字的口吃儿,家长可以多抽些时间陪孩子多读书,儿歌,绕口令,慢慢的引导孩子大声的读,一字一句的读。最好是正规出版的注音读本。

10.多唱歌

口吃孩子的发音障碍在唱歌是很少显露,我就在英语课教学lets Sing时,鼓励口吃的孩子多唱英语歌曲,一来可使其体会吐词的准确快捷,二来可以增加他的自信心,提高心理素质。

11.英语对话

四年级学生都金玉患口吃,在英语课上教学read and act时,没有同学愿意和他进行act,我就请无口吃的一位同学与他先在安静处一个字一个字的对话,但要连续地,匀速地,不可间断。最后在全班同学面前顺利的进行read and act 。

12.多抄写

我指导口吃的学生经常抄写朱自清的散文《匆匆》,的演说《为人民服务》等,要求背诵的课文,发现对这些口吃的学生很有益处。因为抄写过程中还需要默读文句,这对纠正其发音障碍有帮助。

13.有恒心

要经常告诉孩子矫正口吃并非举手之劳,而是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也不可灰心丧气,尤其是女孩子,信心与恒心往往是成功的关键

综上所述,矫正口吃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口多说话,并且不要说的太快,一字一句说清楚。矫正口吃最关键的环节要克服心理障碍,并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科学训练,循序渐进,这就是我长期矫正口吃儿童的经验和感悟。

以吃为话题的作文篇2

而只要有利益瓜葛的地方,必然就存在游戏规则。

在小小午餐桌上,同样存在着规则。

你有过与上司共进午餐的经历吗?没有过?其他同事有过吗?如果你们都没有过,好吧,那是你的上司有问题。让我猜测一下吧,要么他是一个刻板虚伪的家伙;或者他已经“无心恋战”;如果他们有过,只是你没有,那你该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了。

午餐而已,有那么重要吗?告诉你,当然重要!或许只是半个小时,但这是你们关系完整化的第一步。人是多面化,层次化的动物――你和你的上司都是,走出办公室,可以对彼此了解更多。而且,坐下来吃着东西说话比其它方式都方便得多。

为什么是午餐?废话,不是午餐,难道你还能和上司(尤其异性)共进早餐?单独的晚餐同样显得太暧昧,动机不纯;下午茶――如果你希望上司认为你是个无所事事的家伙,你可以这样做。

《风尚周报》:你是否经常与同事们共进午餐?

大龙:因为工作性质的问题,我们不是很经常一起出去吃饭,一般都是把时间留给了客户。但有时间的时候,我们会自然而然就聚在一起。其实不论是同事还是客户,如果能在工作之外有友谊的存在,对于个人而言,也是增加幸福感的办法之一。在中国,一起吃饭,是成为朋友的重要一步。

《风尚周报》:你们对午餐的环境有讲究吗?

大龙:如果是需要聊天、谈事情的话,我们会选择安静一些的场合,如果是大家聚在一起开心玩乐,会选择热闹一些的场合――但只是热闹,不能太吵。

《风尚周报》:午餐的时候会谈工作的事儿吗?

大龙:有的时候会吧。有时候这些话题是由我挑起的,但不是刻意,毕竟还是存在于工作关系之中,不知不觉就说到话题上去了。

《风尚周报》:如果有人在午餐的时候向你打小报告,你会怎么应对?

大龙:这种问题肯定会存在,首先你要定义什么是小报告,如果是员工很善意地反映一些公司的情况,我会接受。但也不可控制的会有些人在我面前故意说些是非,我一般都会对他置之不理,或者直接告诉他你这样是不对的。但是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公司发生的概率很低,主要是我们公司这种开放的工作氛围,曾经在创业初期时大家一起开会,从来就没有人发言,因为中国人认为出太多风头不是好事,后来我改变策略,找新来的同事做“托”,在开会的时候故意站出来和我对话,发现并没有发生什么,久而久之,大家就开始在会上开始一起沟通,这种氛围就一直在巩固,以后也会更好吧。

《风尚周报》:如果客户和同事同时邀您共进午餐,你怎么取舍?

大龙:如果因为工作的原因,还是会留给客户。因为我经常在城市间走来走去,能单独与客户相处的时间不多,我会珍惜这样的时间,另外,我在做选择的时候也会看看先后顺序,如果事先约好了,不会轻易改变。

《风尚周报》:你在中国这些年,觉得职场文化上有什么改变吗?

大龙:应该说是有很明显的变化,现在公司有很多都是80后的年轻人,大家相处在一起更加随意、积极、开放,但也很***。不会像60、70年代的人,刚开始会很谨慎,相处多了,才会放松。尤其是我们这样的顾问公司,更需要宽松、开放一些的环境 。

《风尚周报》:餐桌文化能透视出一个公司的职场文化吗?

大龙:从某一个角度来说应该是可以反映公司的职场文化,我们这里是不讲等级,不讲面子,从一些事情上是可以反映出来的。一位从其他顾问公司跳槽过来的员工曾经给我说,他对公司印象很深刻的事情,很惊讶公司的初级员工都可以在办公室直呼领导的名字,这是他从未见到过的。

午餐问题上,我占据主动权

虽然身为公司老板,但大龙乐于同事们对他直呼其名,也并不担心在饭桌上遇到对公司,或者对他有意见的同事:“他能说,并且是在饭桌上说,至少说明他对这个公司是有感觉的,并且不怕我,这是个好的开始。”

文*李心****高笑

白石桦(大龙)毕业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化学硕士,1986年至今,大龙已经在中国生活18年。他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并兼任过8年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其代表节目有北京电视台的《音乐星空》和北京音乐台的《北欧之旅》。1994年大龙创建易为公关,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地的公关咨询顾问达到120多人。

我会叮嘱服务员首先为老板服务

Ann从学校毕业进入酒店行业已经4年时间,从端了两个月盘子的实习生开始,到酒店的行***秘书一直到现在的公关经理,曾经的上司有丹麦人、美国人、新加坡人、加拿大人等等,一个马来西亚老板跟她说:职场不是一个耍心计的地方,不论在什么地方。

文*刘静 ****高笑

《风尚周报》:你是否经常与你的老板共进午餐?

Ann:会跟老板吃午餐,但不会经常,因为老板很忙。我们现在的老板是一位加拿大籍香港人,在中国生活了30多年,他了解中国文化,也了解外国文化,这种文化背景对酒店管理很有帮助。我们酒店的管理方都是外籍的,有丹麦人、印度人、新加坡人、马来西亚、菲律宾人、英国人和美国人。老板是一个非常强调效率的人,他想到了就希望你能做到。

《风尚周报》:共进午餐一般是老板坐庄,还是你主动邀请?老板或者你会选择就餐环境吗?

Ann:个人跟老板吃饭的机会不算太多,大家跟老板吃饭一般是我们邀请,让他坐庄的机会比较少,他对此类的邀请还很乐意。他是一个很随意的人,经常会光临员工餐厅,曾经质疑过员工餐厅的伙食质量。

如果一段时间工作很辛苦,大家需要开心交流一下,一个相对安静一些的就餐环境很重要,可能选择餐厅的包间,如果吃饭需要谈工作,一般就会在自己的酒店解决。

《风尚周报》:与老板吃饭有一些必要的礼仪细节吗?

Ann:跟老板吃饭需要注意的是,就餐环境比较陌生,下属应该事先通知服务人员把Menu先给他,首先为他提供服务,最后买的单给自己。无论你跟这个老板的关系有多好,你都要注意到身份上的一个差异。如果一个下属跟上司以及上司的上司吃饭,该如何表现呢?是先替你的老板去拿凳子,还是先帮你的老板的老板去拿凳子。在这个时候,我可能会借机走开,去找服务员。如果我是一个中层职位的人,可以先给老板夹菜,再给下属夹菜。

《风尚周报》:如果与老板一起共进午餐,你个人觉得什么样的话题比较合适?

Ann:我会选择一个大家共同都喜欢的话题。如果是比较严肃的上司我会考虑从他喜欢的话题入手,比如热映的电影,比如不同的酒店管理集团的一些趣闻轶事,希望能有一个活跃的谈话状态。

《风尚周报》:如果单独与老板吃午餐,你会紧张吗?众多同事一起与老板共进午餐,你会是饭桌上那个活跃的角色吗?

Ann:第一次单独跟老板吃饭会感到紧张,比如是自助餐,你会猜想他会不会介意自己吃这么多。后来就餐机会多了,也就不会紧张了,我不是餐桌上那个活跃的角色,有点闷骚倾向。

《风尚周报》:与老板共进午餐的时候,您会聊一些其他同事私事吗?如果老板希望了解其他同事呢?

Ann:我不太喜欢过多地谈论自己的事情,我更多的是听他来说话,有时候有的老板还会说到一些他自己的感情和工作事情,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一些同事,我会采取一个比较中立的态度,既不贬低也不抬高。作为一个中层,我可能更多的会选择赞扬我的下属或者同级别的同事。

《风尚周报》:对中国的餐桌文化有什么看法?

Ann:中国是一个关系型的社会,很多事情的成败也许就是一餐饭,能跟一个人坐下来吃饭,说明也是有话讲的朋友,有话说了,很多事情是否会更进一步发展呢?作为一个负责广告和对外工作的人员,经常会有人邀请我吃饭,有时候会思考这餐饭要做些什么工作,会获得一些什么。

《风尚周报》:会否因为老板是“老外”,而担心文化差异?

Ann:我没有这样的担心。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人用餐,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一些人用餐,也就是吃饭的朋友,有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职场专家说

老板说去午餐,你就乐颠颠去?

上司如果突然单独邀请你共进午餐,一口答应吗?

首先,这里说的是你的直系上司,如果是跨级上司,或者其他部门的主管,那么你就要先进行价值判断了。他为什么邀请你?虽然不至于是鸿门宴,但你也该考虑你的直系上司和部门利益的问题。

回到问题上来,如果是你的直系上司,当然要答应,哪怕你对他积怨已久――事实上,越是积怨,越应该答应。至少,这样有两个好处:一、给了你和上司更加了解对方的机会,很多时候,“怨恨”是因为沟通不够产生的。这样的午餐机会正好让你和上司化解矛盾;二、和上司吃饭,或许是你了解公司更多情况的一个窗口。但千万记得,上司不谈,你就别八卦了。

和上司共进午餐,该怎么买单?地点怎么选择?

你至少要有买单的动作和意愿,如果上司执意买单,就不用抢了。如果是一群人和老板吃饭,各自付帐比较好。

至于在哪里吃饭,如果上司在邀请你吃饭的时候表现出不想其他同事知道,那么选择一个与公司有一定距离,或者比较隐蔽安静的地方比较好。记得出发前电话过去询问一下是否有座位,不然等位就太失礼了。

如果你有问题,怎么开口邀请你的上司与你共进午餐?

此时你应该先观察上司的心情,确定他并没有特别心烦或忙碌的时候,再主动向他提出邀约较好,可用比较轻松的口吻表示:“您有没有空,一起吃个饭吧!”或是“我知道有家餐厅不错,要不要一起去试试?”切记态度绝对要轻松、自然,不要让人看出你另有用意。

另一种情况是,在你邀请他以前,你就已经跟他就某个问题纠缠已久,那么开门见山更好。

如果上司借吃饭的机会“套话”,怎么应对?

所谓“高处不胜寒“,越是公司的高层,内心越有孤独感,繁忙的工作也使他们有时候会与下属,或者底层员工缺少沟通机会,偏偏他们是需要这些意见和声音的,所以,有的时候,上司会借午饭的机会向你了解公司情况。

对上司“知无不言”,绝对是职场大忌,说话前最好三思。你要知道,就算是上司,或者更高层,已经很久没和员工交流,他也比你更清楚公司、行业是什么情况。要先弄清楚,他借你的口,是想了解公司情况,还是了解你?

一群人与上司共进午餐,你该如何表现

每个公司都会有“外交家”的,他会知道怎么把餐桌气氛调节好,并且掌握好分寸,这绝对是个技术活,如果你不是这类人,就不要强出头了,以免讲的笑话很冷没人笑,或提的意见大家都不关心没人应答,这时可就尴尬了!

当然,也不要低头猛吃,这样给人感觉你很孤僻,或者是在沉默抗议,搞不好成为全桌的冷冻剂。

以吃为话题的作文篇3

《公仪休拒收礼物》,独幕剧,改编自《史记・循吏列传》,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课文内容看似浅显,细细品读却回味无穷,处处精彩。

“常识”之问一:为什么说“一直有鱼吃”?

文中就有一段公仪休对弟子子明说的话:

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按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这是文本的核心片段。用心读一读,一个疑问也就来了,这里公仪休说自己“一直有鱼吃”,可前文中他却说:“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他还说:“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显然,这是前后矛盾的地方,该怎么理解这里的“矛盾”呢?

我们不妨再联系公仪休所讲的“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这里的“天天有鱼吃”和“一直有鱼吃”是不是一个意思呢?“天天有鱼吃”不用解释,而“一直有鱼吃”联系上下文可以明白,这是相对于“犯了法,成了罪人”而言的,想一想因为收了别人的鱼而要违犯国家法纪,成为囚犯,连自己的自由都没有了,还能奢望吃什么呢?再想一想现在自己虽然不能天天吃得上鱼,可过一阵子还是能买来吃的,不也能算是“一直有鱼吃了吗?”这笔账,跟学生一算,自然容易理解公仪休朴实而又真实的想法。但,若是对这里“常识”性的矛盾熟视无睹,必然错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体会,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常识”之问二:为什么说一定“要按人家的意思办事”?

还是这段话中,公仪休说“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按照人家的意思办事”,可前文却有这样的描述:

某大夫的管家提着两条大鲤鱼,满脸堆笑地对公仪休说:“大人,我家主人说,您为国为民日夜操劳,真是太辛苦了!特叫小人送两条活鲤鱼,给大人补补身子。”

对比一下这两段文字,我们不妨以一直目睹事情发展的子明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位管家送鱼来只是说给公仪休补补身子,并没有说让公仪休按他家那位大夫的意思办什么事呀?

也许有人会说,这也算一个问题吗?人家怎么会平白无故送鱼给你呢?现在有人送东西给你,一定是有什么事情求你――这不就是个“常识”嘛!的确,从成人角度来看这是个不用再问的问题。可我们别忘了,学习课文的是孩子,是十来岁左右的儿童,在他们纯洁、简单的世界里,收到一些别人送的礼物也许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再说,送东西的人还说得这么动听,哪里还会想到收了鱼之后可能发生什么事情!其实,要让学生理解这一点并不难,我在教学中和学生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你们看,这位大夫送鱼时只是说让公仪休补补身子,并没有提什么要求,为什么公仪休还是不能收下这鱼呢?

生:……(回答不出)

师:大家想一想,如果公仪休收下了鱼,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生:我想如果公仪休收了鱼,那么这位大夫可能就会提出自己的要求。

生:如果公仪休收了鱼,这位大夫一定会想:这鱼可不能白送,一定要找他办事!

师:嗯!那么要是公仪休不答应大夫提出的要求,结果会怎么样呢?

生:这位大夫一定会告诉国王,公仪休收了他的鱼,让国王免了他的官职。

生:这位大夫还有可能会告诉全城的百姓,说公仪休收了别人的礼物,让他失去全国人民的信任,这样他的官还是做不下去。

你们看,从古到今,真正清正廉洁的人不仅要严于律己,同时还要勇于识破他人的险恶用心!抓住了这一问题,学生也就能够深度理解公仪休不收鱼的原因,而不仅仅是公仪休最后讲的那段话那么简单。看似平淡的一处“常识”,却成为学生走进人物心灵深处的一把钥匙。

“常识”之问三:为什么说“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

公仪休对这位大夫送鱼的动机心知肚明,不想收、也不能收他的鱼,他该怎么说“不”呢?让我们来听听公仪休说的这番话:

谢谢你家大人的盛情,可这鱼我不能收哇!你不知道,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请你务必转告你家大人。

这位管家有没有听懂公仪休的话,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不妨也想象一下,当管家把这话转告给那位幕后的大夫,他一定彻底明白公仪休的态度了。此时,我们也可以假想一下公仪休和这位大夫进行了一次简洁明了的对话:

大夫:宰相大人,我有些事想请大人帮帮忙,这可能不符合一些法纪,但我可以送上这些您十分爱吃的鱼作为酬劳。

公仪休:一切按国家制度办事,你我都不例外!这些鱼就请你收回去吧!

公仪休当然可以把这位管家连同那位幕后的大夫一起训斥一顿,再叫管家把鱼提回去。可是公仪休没有这样说,他以“不能吃鱼”为借口,不仅表明了自己坚决的态度,也展示了作为一名宰相的气度与涵养。我们能读出什么呢?你们看,公仪休听出了别人甜言蜜语背后的险恶用心,同时也以自己的智慧巧妙地表明了态度。说话本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首先要学会“听”,不仅要听“话”,还要听“音”;还要学会“说”,有些话不好直说,就要想个办法变换一下方式智慧地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就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自己的意思不好直接告诉对方,又要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态度。很多人长大了也不会用合适的方式说“不”,结果要么一言不合,拍案而起;要么不明不白,委屈了自己。用生活中的“常识”来解读这一文本,这里潜藏着多少说话的艺术呢!

以吃为话题的作文篇4

关键词:“牛吃草”问题;数学模型;函数;方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并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数学中的定义、概念、定理、公式等都是从现实世界中经过逐步抽象、概括而得到的数学模型,中学数学的学习、应用过程就是数学模型的学习过程。近年来,不少地区数学中考出现了以“牛吃草”问题为背景的试题,这类“化归――建模――问题解决”的应用性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许多考生因缺乏数学建模能力,对此类问题解答却不尽人意。为此,本文从数学建模角度加以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问题提出

原型:12头公牛在4个星期内吃掉了3由格尔的牧草;21头公牛在9星期内吃掉10由格尔的牧草,问多少头公牛在18星期内吃掉24由格尔的牧草?(由格尔是古罗马的面积单位,1由格尔约等于2500平方米)

这是一道有趣的应用性问题,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提出来的,称为“牛吃草”问题,又称为消长问题或牛顿牧场,属世界名题之一,具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功能,需要学生全面思考,深入挖掘,抓住问题的本质。

简化型:有一块牧场草地,长得一样密,一样快。若每头牛每天吃的草量相同,如果饲养27头牛,这些牛6天可以把草吃完;如果饲养23头牛,这些牛9天可以把草吃完;如果饲养21头牛,这些牛多少天可以把草吃完?

二、问题解决

1.理解问题背景

应用问题的解决,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充分理解问题的背景,既是解答的起点,也是建模的关键。在这个问题中涉及的量有牛的头数、草地面积、牛吃草天数,而其中草地面积是一个变化的量,即牛每天在吃草,草则每天在生长,这是一个动态问题。一般来说,对于动态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可在发生变化的事物中来分析。如对于发生量变的事物,可以从量的方面来分析,一方面,牧场上的草会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生长;另一方面,每头牛吃的草量相等,且牛吃草的总量不会超过“牧场原有的草量”与“每天新生长的草量”之和,因而牧场中总的草量又会不断减少,直至被吃完。换一个角度看,即在草全部被吃完的时间内,牛吃的草量比生长的草量多,其差值就等于牧场原有的草量。掌握了这一点就等于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找到了问题解决的切入点,这正是解决牛吃草问题的重要策略。

2.构建数学模型

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更重要的是思维模式的建立,它主要表现在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构建上。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应用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考方法,其关键在于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为此,首先要把题设中某些条件进行数学化,然后再寻找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建构函数或方程的模型等。

(1)模型1:函数模型

分析:以牛吃草的时间为x轴,牧场的草量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所示),可得函数模型(一):

AB表示牧场的草量随时间变化的***象,OB表示21头牛吃草,草量随时间变化的***象。设每头牛每天吃草为m,21头牛把草吃完要z天,则DG表示21头牛6天吃的草量,即DG=21×6m;CG表示6天后牧场的草量,它与27头牛6天吃的草量相同,即CG=27×6m;CD=CG-DG=36m,同理FH=21×9m,故EH=23×9m,EF=EH-FH=18m,显然ΔBEF与ΔBCD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可得:

此模型综合运用了函数和几何的有关知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生动地展现了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模式,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从形式上看,它减少了两个未知数,给运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减少解决问题中的思维障碍。

(2)模型2:方程模型

分析:设牧场原有草量为a,每头牛每天吃草量为x,牧场每天生长的青草量为y,21头牛z天可把牧场的草吃完,则有:

①6天生长的草为6y,9天生长的草为9y,z天生长的草为zy。

②27头牛6天吃的草为27×6x,23头牛9天吃的草为23×9x,21头牛z天吃的草为21×zx。

建模:这是一个动态问题,牧场草地在不断变化着,但不难发现,每天牛吃草总量不会超过牧场原有的草量与每天新生长的草量的和,而当牧场草被吃完时,存在如下等量关系:牛吃草的总量=牧场原有草量+牧场生长的总量。由此可建立方程组模型(二):

27×6x=a+6y ①23×9x=a+9y ②21×zx=a+zy ③

由①②得:y=15x,由①③得:3x(7z一54)=(z-6)y,从而解得z=12。故饲养21头牛,12天可以把草吃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原草量a是一个辅助未知数,解题时将辅助未知数消去,从而求出原问题的解。

另外,考虑到每头牛每天吃的草量相等,也可以建立分式方程组的模型(三):

此模型的特点是减少了一个未知数。

三、应用举例

此题是一道古代名题,不仅有趣,而且也具有一定挑战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其数学模型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应关注问题解决的过程,仔细品味其解题策略和数学模型思想。通过变式创新,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真正让学生经历数学模型的抽象和运用过程。

方程(组)模型是一种比较常见且简便的问题解决模型,针对大量情境变式、拓展问题更是如此,关键找出牛、草的生长速度等对应量,以及每次变化中的关联量,最后转化为“牛吃草问题”解决。

例1:山脚下有一池塘,山泉以固定的流量(即单位时间内流人池中的水量相同)不停地向池塘中流淌。现池塘中有一定深度的水,若用一台A型抽水机则1小时后正好能把池塘中的水抽完;若用两台A型抽水机则20分钟正好把池塘中的水抽完;若用三台A型抽水机同时抽,则需要多长时间恰好能把池塘中的水抽完?

分析:本题有一定的难度,池塘的水是一个变化的量,山泉不停地向池塘涌入,同时抽水机又在不断地抽水。但不难发现,抽水机抽的水量不会超过池塘原有的水量与山泉流量的和,这正是经典的“牛吃草”问题的本质所在。只要把题中山泉向池塘流淌的水视作牧场上生长的“草”,而把抽水机抽的水视作“牛吃的草”,运用上述数学模型思想即可解决问题。

设泉水每分钟流进池塘的水x平方米,每台抽水机每分钟抽水y平方米。池塘中原有的水量为a平方米,三台抽水机抽完池塘水需要t分钟,依题意得:

60y=a+60x2×20y=a+20x3ty=a+tx

解得t=12。所以,用三台A型抽水机同时抽,需要12分钟可把池中的水抽完。

例2:某市电信局现有600部已申请装机的固定电话尚待装机,此外每天还有新申请装机的电话也待装机。设每天新申请装机的固定电话部数相同,每个电话装机小组每天安装的固定电话部数也相同。若安排3个装机小组,恰好60天可将待装机固定电话装机完毕;若安排5个装机小组,恰好20天可将待装机固定电话装机完毕。(1)求每天新申请装机的固定电话部数;(2)如果要在5天内将待装机固定电话装机完毕,那么电信局至少需安排几个电话安装小组同时装机?

分析:由题设不难看出,电信局待装机部数是一个变量,同样可划归为“牛吃草”问题,故可设每天申请装机的固定电话有x部,每个电话装机小组每天装电话y部,要在5天内将待装机电话装机完毕,电信局至少要安排z个电话装机小组同时装机。根据题意可得:

3×60y=600+60x5×20y=600+20xz・5y≥600+5x

解得x=20,y=10,z≥14。

故:(1)每天新申请装的固定电话为20部;(2)电信局至少需要14个电话装机小组同时装机。

例3:在车站开始检票时,有a(a>0)名旅客在候车室进站。检票开始后,仍有旅客继续前来排队检票进站。设旅客按固定的速度增加,检票口检票的速度也是固定的。若开放一个检票口,则30分钟才可将排队等候检票的旅客全部检票完毕;若开放两个检票口,则10分钟便可将排队等候检票的旅客全部检票完毕。如果要在5分钟内将排队等候检票的旅客全部检票完毕,以使后来到站的旅客能随到随检,至少要同时开放几个检票口?

分析:此题是一个动态问题,旅客不断进站,每个检票口又有旅客检票上车,候车室的旅客人数是一个相对变化的量,还有检票口与检票的时间也在变动,涉及的未知量不少,但仔细思量,却会发现每分钟检票上车的人数不会超过候车室原有人数与新进站的人数的和。不难看出,这还是一个“牛吃草”的问题。这里每分钟新进站的人相当于牧场上每天新生长的草,而每分钟检票上车的人相当于每天“牛吃草”的量,检票口看作“牛”,候车室原有人数相当于“牧场上原有的草”,这样,运用上述模型思想即可获解。

解:设检票开始后,候车室每分钟新进站人数为x人,每个检票口每分钟检票人数为y人,在5分钟内旅客全部检票完毕,至少同时开放z个窗口。根据题意得:

30y=a+30x2×10y=a+10xz・5y≥a+5x

解得z≥3.5,即至少需同时开放4个检票口。

以吃为话题的作文篇5

第二个方面我想介绍,就是介绍别人。介绍别人有两个点是比较重要的:第一个点谁当介绍人?比如社交场合的惯例,介绍人一般应该是女主人。那么在国际交往中,介绍人是谁呢?国际交往中介绍人一般是三种人。第一种人我们称为专业对口人员。比如我请一个外国教授来给我们学生办讲座,那我就有义务把他跟校领导之间做介绍,我把他请来的,我俩对口,专业对口人士。第二是什么呢?第二就是公关礼宾人员。外事办公室的同志,办公室的主任或者秘书,或者专门委托的接待陪同人员,各地的接待办公室的同志,他是搞接待的。第三如果来了贵宾的话,礼仪上讲身份对等,要讲对等,就是我们在场的这些人里职务最高的。那么这个是关于介绍。 那我下面再讲一讲国际交往中名片的使用问题。在国际交往中,你要注意,我用的词是国际交往中,不是学生,关于名片使用讲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一个没有名片的人,将被视为没有社会地位的人。换而言之,国际交往中拿不出名片的人,人家怀疑你是真是假,有没有地位可言。第二句话,一个不随身携带名片的人,是不尊重别人的人。名片不仅要有,而且要带着。说实在话,在外国的企业公司,员工这个名片放在什么地方都有讲究,一般放在专用名片包里,放在西装上衣口袋里,或者放在什么什么地方,不能乱放。比如白领的话,女孩子出去的话,一般在公文包的某一个部位放着呢,一伸手拿出来。我也见过有同志这方面稍逊一筹。我有一次跟女孩子交换名片,我把名片递给她,“金教授我给你拿名片”,把包马上拉开了。包也是个好包,很名贵,但是找不着名片,首先抓出一包话梅,接着发现一包瓜子,最后拉出半只袜子,然后告诉我,忘带了。 那么我下面讲一讲名片使用的几个重要的礼仪。第一,名片制作上在国际交往中,讲三个不准。第一个不准:名片不随意涂改。我们经常有的同志,你要说好听的,他节约了,电话改号了,神州行变成动感地带了,就划掉再写;电话升位了,010改成020,或者什么什么的,到外地去了,这种事常有。但是在国际交往中,强调名片譬如脸面,脸面是不改的,大家理解我的意思,不能改,否则会贻笑大方。第二不提供私宅电话。刚才讲了,涉外礼仪和我国传统礼仪的一大区别,涉外礼仪是讲究保护个人隐私,有教养、有身份的人不向别人索取电话号码、私宅电话诸如此类。那么在国际交往中,你要注意,他讲公私有别,我因公跟你打交道的话,我给你的电话就是办公室的电话,***码不给你,私宅电话更不给你。我们国内同志有些人没这个感觉,那天一个外国朋友给我们一个同志一张名片,这上面没有私宅电话,我们那位就问,家里有电话吗?那位装听不懂。你家都没装电话,是不是很贵?互动出现问题。 第三个点你要注意制作名片的话,一般不提供两个以上的头衔。名片上不出现两个以上的头衔,他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倘若一个名片上给的头衔越多,有三心二意、用心不专、蒙人之嫌,所以很多外国客人,他有地位有身份的人,他身上会有好几种名片,他是对不同的交往对象,强调自己不同身份的时候,使用的不同名片,这个要说一下。 第二个点关于名片我想讲讲索取名片的问题。一般索要名片有这么几个点你要注意。第一个点尽量不要去索取名片,因为名片交换有一个讲究,地位低的人首先把名片递给地位高的人,所以你要去索取名片的话,是不马上就出现地位方面的落差了?你说是不是? 那么第二个点你要注意,索要名片也最好不要采取直白的表达。那天一个同志就问我了,你有片子吗?这个话有点糙。我们比较恰到好处地交换名片的方法大概有这么几个: 第一种我们称为交易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交换的方法,交易法,“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我想要史密斯先生名片,我把名片递给他了,“史密斯先生这是我的名片”,他无论如何他要回我一张,他不至于告诉我“收到”。当然,你在国际交往中,有的人会有一些落差,有的人地位高的、身份高的,他明哲保身,你把名片递给他,他跟你说声谢谢,他没下文了。这种情况存在,你要担心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就是跟对方有较大落差的时候,你不妨采用第二个办法,我们称为激将法。“尊敬的威廉斯董事长,很高兴认识你,不知道能不能有幸跟您交换一下名片?”这话跟他说清楚了,不知道能不能有幸跟你交换一下名片,他不想给你也得给你,他不至于告诉你,不换,就是不换。还可以采用第三个方式,我们称为联络法。“史玛尔小姐我认识你非常高兴,以后到联邦德国来希望还能够见到你,不知道以后怎么跟你联络比较方便?”以后如何跟你联络比较方便,这就是联络法,那就是暗示她,怎么才能找到你?她一般会给,她不给,她也有恰到好处的退路,我跟你联系吧,其深刻含义就是这辈子不跟你联系,还是讲互动。 那么名片我们还要讲第三个点,就是接受别人的名片的注意事项。有来有往,接受名片的第一点要注意,就是要回敬对方,“来而不往非礼也”,你拿到人家名片一定要回。当然这个在我国就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相当数量的同志,大概是没有名片的,特别是做内勤的同志,没有。这个在国际交往中,比较正规的场合,即便没有一般也不说,采用委婉的表达,“不好意思名片用完了,抱歉今天没有带”。没有带或者用完了,其实是两种可能。第一对方不愿意给你,地位高,或者对你有猜忌之心,不知道你是谁。第二没有。那你给人家退路下,“没关系改日再补”。不要给他拆穿,“没有就是没有,少来这套。”那也不合适,第一个点。 第二个点你要注意,那是更重要的一个点,接过名片一定要看,是否对人家尊重,是否待人友善,那这个点很重要的。接过名片一定要看,通读一遍,这个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看。为什么要看?看是对对方表示重视,看是要了解对方的确切身份。但是很遗憾,我们有人不看,不看有时候就会出现问题了。我有一天到一个单位去讲学去了,我给那个主持活动的同志递了一张名片,那位你也不知道他看了没看,我人民大学金教授,他这么介绍的:“各位非常高兴地向你们介绍北大的高教授”。我赶快就找,我以为还有位老高,没有啊,就我一个。你把调到北大还说得过去,是吧?说实话咱两学校也是势均力敌,谁也不比谁差哪里去。但是你干嘛让我姓高?我姓金,你让我改姓对不起俺爹呀。你把人家的名字和姓氏搞错了,显而易见怠慢对方这不可以的,所以在这点要注意。 那么在世界各国对此都有比较具体的规定,比如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他要求接过名片不仅要看,而且要看一分钟左右

,因为看一分钟会看三四遍,看三四遍就记得很清楚了。有些国家要求更高,他要求不仅要看,还要像我这样嘴里做默读状。有些国家要求更高,发现对方有重要头衔,要朗诵读出来,“董事长,这么年轻就是董事长,看不出来。”你想想对方一听是什么感觉,爽,是吧?他没白印呢。 那么第三个点在国际交往中,你需要注意的是什么?称呼的问题。在国际交往中,称呼的问题,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习惯不一样,称呼上面就有一些差异。比如我们大家知道,在国际交往中,对行***职务、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我们可以用“阁下”这个称呼,总统阁下、大使阁下这样的称呼。但有些国家不行,比如美国、联邦德国、墨西哥这样的国家不大喜欢讲“阁下”这个词。一般而论,在国际交往中,以下三种称呼最为通用。 其一,称行***职务。这个一般是在正式的***交往中使用的,“董事长先生”“尊敬的经理先生”“部长阁下”,那么这是称行***职务。第二,称技术职称。见了专家学者,或者学术方面比较有造诣的人士,称学术职称。第三个在国际交往中,你可用的称呼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泛尊称,广泛的泛,泛尊称,先生、小姐、夫人、女士,这样的一些称呼。 那么在国际交往中,比较重要的下一个问题,礼品赠送的问题。在国际交往中,赠送礼品实际上是有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纪念,纪念两国人民,两方人员的交往和友谊;第二宣传,宣传本国文化,宣传企业形象,推广民族特色。纪念性和宣传性是国际交往中礼品的基本功能,但是,我们在选择礼品的时候,恐怕有两个点,是一定要考虑的,一定要注意有规范性,有对象性,还有沟通的问题。第一个点你要注意的是什么呢?[文秘站:]就是在向外方人员选择礼品的时候,首先要回避对方的禁忌,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当你和他沟通的时候,一定要避免类似的禁忌,不仅国际交往有这个问题,其实民族交往也有的时候会出现这个问题。 有一次我跟一个西北方面一个少数民族打交道,他很客气,他非要给我送个礼物。我跟他讲我说,不要送了吧。他说不行,那我说你就送吧,你送我一顶小花帽算了。他们这个民族喜欢戴小帽子。这个老兄第二天给我拿了一顶帽子,这个从包里一拿出来,在场的人都用幸灾乐祸的眼神看着我,他送我一顶绿帽子。人是好人,但是沟通上出现障碍,我们怎么能戴绿帽子呢?“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你在国际交往中,赠送礼品一定要注意沟通的问题,不是我喜欢不喜欢,而是对方能不能接受。就是他认为这个东西是不是好东西,是不是感觉到尊重和尊严。另外一个点你要注意什么呢?国际交往中赠送礼品其实更多强调的是形式,而不是内容。换而言之它比较注重包装,是否做到认真的包装,跟郑重其事有关。同时接受对方礼品时,如果没有特殊原因要打开看一看,表示欣赏,不看他的礼品,不打开看,意味着怠慢对方没把他当回事。 最后,我关于公务接待的话我想讲讲宴请的问题。“衣食住行访谈送”。这恐怕是国际交往中不可避免的几个问题,衣食住行访谈送,访问谈话赠送礼品,吃是个比较重要的问题。那么在国际交往中,宴请外国友人的时候,或者是请客人吃饭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呢,我们一般讲所谓的五M公则,五个M。第一个M,费用的问题。国际交往要强调节俭,要强调务实,要强调宴请的少而精,反对铺张浪费,没有必要每件必吃,大吃大喝。说实话人家不是到你这儿混饭的,大吃大喝,不仅浪费金钱,而且浪费时间,没有必要。少而精,干净卫生,上档次就足够的。必要的时候,到我们职工食堂吃个工作套餐也可以,务实。第一个是讲费用。第二个我们讲的M讲的是什么呢?讲菜单,就是讲菜肴的安排,讲内容。但是这个呢,我跟大家讲一下,你要请外国客人吃饭的话,这个地方你要动动脑筋,吃什么?这个有的时候需要表达。我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他不善于表达,他问你,你爱吃点什么,你喜欢吃什么,这个海鲜行不行。不要这样问,有经验的人其实要问,你不能吃什么,这是比较重要的。我爱吃什么,有时候不好意思跟你说,最重要的是我不爱吃的东西你不要给我,民族禁忌、宗教禁忌尤其不可触犯,这个事你不了解就麻烦了。一般的西方人,我们以西方人为例,白人为例,他们一般不吃什么?首先不吃动物内脏,什么炒肝尖、溜腰花、卤煮,你上一道他就晕了,他不吃中式动物内脏,当然西式的你也不会,法式鹅肝你会吗?你又不会,我讲的是不吃中式做的内脏。第二不吃动物的头和脚。我国宴请客人都全鸡全鱼,那头对着谁都有讲究的,那外国人不行,那鱼眼睛瞪着,鸡嘴张着,恐怖主义,破坏食欲,你吃过肯德基凤爪吗? 第三他不吃淡水鱼。他们比较喜欢吃海鱼,而且煎炸。他认为淡水鱼土腥味重、刺多,所以你要让他不爽,还有个小办法,吃清蒸鲫鱼,那家伙土腥味少,但是刺多,基本上可以扎坏他,他抗不住。接着他们不吃的东西还有什么?不喜欢吃无鳞无鳍的鱼,就是蛇、鳝、白鳝、黄鳝、鳅、泥鳅、鲶,蛇鳝鳅鲶,这四种他不吃,无鳞无鳍的鱼。再者,不吃宠物,猫和狗绝对不吃,在他们来看,狗是人类的一员,是朋友,怎么能吃朋友呢?所以这个东西你要注意这个。宴请呢,第二个M讲菜肴,吃什么,不吃什么,首先要把不吃的排掉,再讨论吃的。其实说实话,宴请外国客人吃的东西,有的时候还是比较好解决,要少而精,要对象化。我经常请他们吃饭,一般的西方人不怎么特别喜欢吃中餐,这跟我们中国人尝西餐尝尝可以,坚决吃下去是不行的,一个道理。偶尔一试可以,人家跟你说好好吃,那是跟你客气,别当真,老让吃也整死他。但是有些东西你还是可以跟他沟通,我一般邀请外国朋友到家,二十块钱可以搞定。我知道他爱吃什么,比如糖拌西红柿绝对可以。他比较喜欢吃这个,糖拌西红柿,酸酸的、甜甜的、半生不熟的。你要觉得这个玩艺不上档次,炸春卷,他喜欢吃面食,爱吃带馅的面食,并且喜欢煎炸,这三者炸春卷全包括,当然你不要说炸春卷,他听不懂,我把它包装为chinese 派,一下就沟通了呀。你要觉得chinese 派不大过瘾,还有个更省事的,山西的肉夹馍,烧饼切开,把肉馅剁碎了,啪一进去,chinese 汉堡。接下来他们吃的菜也比较简单,你给他吃炒土豆丝他一般都欢迎,他爱吃土豆一般都是煎炸没有炒,京酱肉丝、咕老肉、糖醋鱼等等等等,狮子头,这种酸酸的、甜甜的、粘粘的都可以,不过肉丝你要注意,最好弄大点,最好肉丝改肉片,因为外国人吃牛排长大,肉丝越细,刀功也好,他生气,找不着,肉在哪里肉在哪里,他抗议。那么外国人的习惯喜欢吃点饭后甜品,其实对付他甜品更容易。我一般给他们上烤白薯,我告知chinese 布丁。最后我还比较喜欢,如果不上chinese 布丁,给他吃点元宵之类,把它炸了,不要煮,煮的太烫他不喜欢,他们不喜欢滚烫的东西,爱吃冰冷的东西,炸了的元宵给他,他没吃过这个元宵闭眼就,馅是怎么放进去的,没缝。吃文化说白了,宴请外国客人是吃文化,吃特色。第三个我们讲环境,那么实际上宴请客人从高层次来讲,是讲一个档次,是讲一个环境。我们曾经前一段流行吃忆苦思甜家常菜,其实也是类似的意思。我注意过谁去吃,大概是我这种年龄的人,四五十岁,盘腿坐在土炕上,背后挂着大豆、高粱,“忆往昔峥嵘岁月愁”。吃着熬小鱼、贴饼子,其实忘了吃的东西,心里回想那 往昔的时光,往往念及过去的小芳,忆苦思甜去了。所以它这是有一个环境比较的问题,讲特色,讲环境。第四个M是讲什么?第四个M是讲音乐。高档的宴请,强调音乐伴宴,当然这个音乐你要注意了,比如有一个国家差异,你最好选择交往对象民族音乐,交往对象个人偏好的那种乐曲,而且应该若有若无,环境优雅情况下的妙、慢的音乐,不要给他造进行曲,不要给他放迪厅的音乐,那还不练倒立呀?音乐有讲究。最后要注意就是举止。宴请的时候举止,吃饭那个举止。比如和客人吃饭的话,我们餐桌上讲几个忌讳,四个不准。第一让菜不夹菜,你可以让,尝尝,别夹,你不知道他爱不爱吃,你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虫子,你夹了他就得吃,这有强迫服务之嫌。刚才讲了关心有度,而且有的时候夹,你要是筷子不干净更麻烦。有的同志这样处理一下再夹,整死他,不卫生,你给他八筷子不等于罚他八口唾沫吗?让菜不夹菜。第二祝酒不劝酒。你可以讲,我们为两国人民的友谊,我们为两个单位的合作来干杯,他爱喝不喝,不要强迫服务。第三不当众整理服饰。别在人家面前拾掇自己。有的同志吃饭,系列化动作一气呵成。首先解裤腰带,然后拽下领带,接着卷袖子,土匪下山。最后一个禁忌,宴请时在外人面前吃东西不发出声音,特别在欧美西方国家人的面前吃东西不发出声音。他们有个不大好的说法,说吃东西发出声音是猪的基本特征。国际交往是讲惯例,这惯例有时候你不讲就比较麻烦,所以我讲外事礼仪,我是强调它的规范性、对象性、技巧性。 最后作为总结,想跟各位讲一讲国际交往礼仪的一个基本原则——三A规则。第一个A接受对方。所谓接受对方就是你跟别人打交道时,如果不是原则问题,不是什么国格、人格、***纪、国法大是大非的问题,一般性沟通,要有这样一个理念:客人永远是正确的,客人没有错,不要寻衅滋事,找别人毛病。第二个A,重视对方。欣赏的重视,不是找人家毛病。要欣赏的重视不是找人家毛病。有人也重视他找人家毛病。那天一个同志跟我讲了,说金老师你挺精神,但你有个问题,你背比较驼。我说我没办法,我这出过车祸,我腰直不了。“那你牙比较黄。”把我气坏了,我说“我又不咬你,关你甚事?”你不能让人家不高兴。我们这里说的重视是欣赏,比如接过名片一定要看,为什么欣赏?为什么客人来了要“坐、请坐、请上坐”?欣赏,为什么要使用尊称?欣赏。第三个A是什么,赞美对方。有一位著名的行为科学家,美国著名的学者乔治 枚奥先生说过,“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发现别人的优点,实际上就等于肯定自我,那说明你宽容,说明你谦虚,说明你好学”,他强调这个。所以我们在国际交往中,你在适当的情况下,要善于发现别人的所长。很高兴能跟各位介绍了一下涉外礼仪,那我们就到这里吧,谢谢各位,再见。(来源:央视国际)

以吃为话题的作文篇6

发表作品:《时间溺水者》《米奇米奇,呼叫转移》《二笨+某笨》《离家出走不容易》《夜深,人未静》《没钱的吃货很艰辛》《开学惊魂》《二笨拔牙记》《疯癫小日子》《家有此娘,天下无双》

单挑

家有此娘,天下无双

我妈长得比我漂亮,上学时比我成绩好,说话嘴比我厉害。手不暴力,嘴暴力,几句话就可以把我弄得声泪俱下,发誓重新做人~

春艳:咱俩Q聊,妈咪会不会在旁边盯着?

二笨:你说完这句话之后我妈就撤了,刚才一直在~

春艳:汗~一会和妈咪解释一下,同样是孩子的娘,我们永远一条战线~

二笨:好吧,等你家正太长大了,我和他联盟去。

春艳:和老娘的这场持久战,你做过怎样的挣扎?

二笨:她不让我办银行卡,不让我办***……我偏要……最后,结局惨烈。

春艳:惨烈现场求围观~

二笨:除了爹娘的口头教育外,银行卡被绑定了老爸的***,手机没收,从此老妈都住我的房间24小时监控我的行踪~

春艳:你娘的捆绑***策有木有勒出一点点成绩?

二笨:有一点吧,做题比以前认真了一点,一点点,一点点点~

春艳:哪科你比较学不会?

二笨:我也说不上,总是按下葫芦起了瓢,每次考试总会有一门挂科~

春艳:不挂科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插播,姐当年数学只得三分之一……

二笨:姐当年是学文的?可我是悲催的理科生~

春艳:木事,理科你都敢选,还怕区区几个数字。玩转它~

二笨:对,数理化,轮着挂!就是这个范儿~

没钱的吃货很艰辛

我性格***真的很严重。在学校还是忧郁文艺的小妮子,一写东西就立刻变身彪悍癫狂妞,写完继续忧郁……可能是长得一般成绩又太恶劣,在人前自卑吧!

春艳:在我心里,你是个萌女,看你的文字,就想在你脸上捏两下~

二笨:其实不萌啦,我就是双重性格,更多的时候沉默也是我的范儿。只有写文的时候超兴奋,突然就热血沸腾了我~

春艳:为了加强你的血液循环,我决定鞭策你每日一稿。

二笨:咣!我的脑袋!我的键盘!疼啊!

春艳:你那篇《没钱的吃货很艰辛》,看得我都笑喷了~

二笨:有么有么,话说那个是我5分钟就弄出来的。杯具的是我写文快,打字慢,一个文文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浪费在打字上了……

春艳:沦为没钱的吃货,妈咪是为控制你的体重,还是零花钱?

二笨:控制分数,考不进大榜前40没钱花……

春艳:馋得要命肿么办?

二笨:凌晨两点,苹果加大葱,这组合你见过吗?

春艳:我只试过,臭豆腐加菠萝,那变态的味儿~

疯癫小日子

我自己一个人在家,实在憋得慌,就拿两把椅子,一会坐这个,一会坐那个,自己跟自己说话~有时为了不睡觉我也会唱歌,但我严重五音不全,从来不在调上。

(第二天接着聊)

二笨:嗨,姐,我偷渡上来了,嘎嘎,老娘不在家,我成功地找到了爪机。

春艳:老娘不在,咋不用电脑?

二笨:老娘只要一上班,就把电脑的连接线带走,很干脆的做法。

春艳:高一年级的桶面,果然威武。老娘以为这样你就能安心学习啦~

二笨:我可以跟作业说话,嘎嘎~我说你这个题哦!作为一道题,你肿么可以长得这么龌龊呢!我算出的结果明明是AC,你偏选BD。这个我可就要批评你了……

春艳:你还有和作业谈心的怪癖?

二笨:是啊,希望它们看我可怜,就让我多做对几道吧。其实是自娱自乐,防止我睡着。

春艳:想睡的时候可以吃块糖嘛,虽然可能会牺牲掉牙齿~

二笨:这个真没有,嘎嘎,我拔掉的那颗牙是被钥匙硌掉的。

春艳:这两个物体怎么会有交集?

二笨:传说金子不是用牙能咬动么?我看我的钥匙也是金色的~后来我才知道,金色的也可能是铜~

春艳:二笨,你成年了吗?

二笨:还差好几个月……

春艳:还能更二一点吗~

读者围观

凌乱歌声:有啥灵感源头。稿费好花么。

——咱写的都是红果果的生活。稿费?咱亲爱的胃,有人问你稿费好吃吗?

黑猫灬布娃娃:嗨~二笨,你心里感觉的[小清新]是怎样的呢。

——清清爽爽,这种气质让整天疯疯癫癫的二笨望尘莫及~

哲伤:二笨为什么取笔名叫二笨,莫非是又二又笨么。

——真实原因是我哥叫大笨,我家汪叫某笨~

宫木熙殇:二笨妞。写作遇到瓶颈了会咬笔头还是找吃的?

——果断找吃的,吃饱了好睡觉啊!!

花泽言2:因身高问题遇见最狗血的事情是虾米?

——坐车去学校,司机大叔很善解人意地问:“丫头你是补课么?小学今天不是放假了么?”

二笨版写作秘籍:

多用脑,多动爪,喜感笑点二不怕。

求真实,莫套话,有情有节稿子发。

以吃为话题的作文篇7

三册(人教社义务教材)《吃墨水》一课,主要写了看书的时候,蘸着墨水吃饼的故事,表现了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的刻苦好学精神。教学本课,建议抓好下面三个方面:

一、扣题设问,激发兴趣。“吃墨水”,这一违背生活常理的课题,本身就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和心理趋势,顺水推舟,扣题设问:墨水能吃吗?谁吃墨水?为什么吃墨水?怎样吃墨水的?进一步激发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以问促读,边读边思,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直奔重点,训练词句。全文一共四个自然段,其中二、三、四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教学时,可分两步进行。

(一)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课文哪一段写爷爷吃墨水?”设问,引导学生直入课文第二段的学习。

1.这一段一共几句话?哪一句写的是爷爷吃墨水?让学生勾出句子,并读一读。

2.引导学生理解“竟”的含义。“竟”在课文中指的是出人意料,使人无法相信。为什么呢?因为芝麻酱与墨水,无论从功用上、颜色上,还是味道上都不相同,照理,怎么也不会出错的,可是偏偏弄错了。

3.为什么会弄错呢?学生找出表示原因的句子,再结合二、三句讨论:为什么会把饼蘸到墨盒里?为什么吃得那么香?在讨论中使学生明确两点:一是“一边……一边”,表明“看书”和“吃饼”是在同一时间进行的,说明分秒必争,抢时间看书,挤时间看书;二是在“看书”和“吃饼”这两件事情上,并非平均用力,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读书上。集中精力,认真读书,这是错吃墨水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因为他看书太专心了,眼睛没看桌子,所以才会把饼蘸到墨盒里而没能发现,也正是因为他看书太专心了,所以吃的是什么东西也没能发觉,仍吃得很香。

4.理解第一句时,不但要引导学生从妈妈“端来饼和芝麻酱,叫他蘸着吃”的行动中,明白看书看的时间长,肚子应该有些饿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从反面推想出由于专心读书而忘记了吃饭的时间,忘记了饥饿,以至于让妈妈亲自送来。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读书不是一般的专心,而是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二)在学完第二段之后,教师再以“他是怎么发现自己吃墨水的?他知道自己吃墨水后,说了什么话?”两个问题,转入第三、四段的学习。学习第三段时,首先让学生看哪一句写发现自己吃的是墨水?从吃墨水到发现吃墨水,时间怎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才)再次体会忘我读书的情境。然后由“他是怎样发现自己吃墨水的?要是妈妈不来,结果会怎样?”反顾前句,让学生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四自然段的学习,侧重于第二句话的理解。这是全文的重点句,也是理解难点所在。但由于有前面两段的学习,无疑化解了难度,学生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多了。教学时,可辅以以下要求,帮助学生理解:

1.课文中前后两个“墨水”,意思相同吗?它们各指什么?

2.两个“墨水”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吃点墨水好哇”,好在哪儿?后面的“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是前面“吃点墨水好哇”的原因。“吃墨水”的真正好处并不在于这件事本身,而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实质。就是要能多读书,多学知识,多长学问,即使“吃点墨水”(也就是上点当,闹点笑话)也毫不在乎。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勤奋刻苦,如饥似渴的读书精神。

3.抓住“笑”的表情,指导感情朗读。读中生情,读中明意。

三、凭借插***,强化主题。教材配设了一幅与课文重点内容相对应的插***,其***意是:正坐在书桌前,边看书,边吃饼。妈妈吃惊地站在书桌旁边,为倒水。这幅插***不单是重点内容的形象化显示,而且它对于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主题的变化,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借助插***,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文结合,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

1.书桌上那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说明了什么?从读书量上,突出了“非常喜欢读书”。

2.从书桌上的大墨盒和笔,你看出是怎样读书的?从那本夹有很多标签的书中,你又看出是怎样读书的?这就从认真、仔细的读书习惯上,突出“非常喜欢读书”。

以吃为话题的作文篇8

我自问不敢鄙薄任何学术。无论科学亦好,文学亦好,玄学亦好,我每看见那些学者们连串的举出一些西洋的人名,以及他们能在各种书中举出各种的材料,不问他究竟学问深浅,我总永远的只有甘拜下风。我以为我们总应当服善,总应当服一切比我们有才能知识的人。我看见无论甚么唱京戏的,打大鼓的,变魔术的,我对他们都有相当的敬意;亦因为我没有甚么比得上他。

但是我有一种偏见——或者是偏见罢!我想:倘若我害眼病的时候,我应当求唱京戏的为我疗治呢?还是请打大鼓的,变魔术的为我疗治呢?还是请科学家,(自然不包括医学家)或文学家,或玄学家为我疗治呢?我的偏见,以为他们都不配为我疗治眼病。我不是敢于鄙薄他们;但是我的偏见,对于疗治眼病这一层,他们一定是不配,一定是不配。你们以为我的话太不妥当了么?

由于同样的偏见,我想:现在中国的病象太复杂危险了,我应当希望一般人唱京戏来救国呢?还是希望他们打大鼓,变魔术来救国呢?还是希望他们研究科学,(自然不包括社会

科学)或研究文学,或研究玄学,来救国呢?我的偏见,以为这些事都不配救国。我亦何会敢于鄙薄这些事;但是我的偏见,对于救国一层,这些事一定是不配,一定是不配。你们以为我的话太不妥当了么?

我说要救国须研究救国的学术——社会科学,真有不少的朋友,以为是偏见呢!他们定要说任何学术都可以救国;倘若我反对了这句话,他们便要判我一个“鄙薄学术”的罪名,我真太冤枉了啊!

我要正式申明的,我并不反对任何人,用任何目的,去研究任何学术乃至任何东西。世界上必须有种种的人,乃能成一个世界;这种事谁能够反对呢?我的意思,

不过我们今天第一件事,希望真有些人能救国;因此希望真有些人能研究救国的学术。我第一是要指明,别的学术与救国没有甚么直接的关系。靠别的学术救国,是靠不住的。第二是要指明,要救国仍非研究救国的学术不可,从前那种凭直觉盲动,是太热心而没有结果的事。不过我这种话,无意的究竟侵犯了学术与治国平天下的神秘关系,究竟有一点排斥科学文学玄学于救国范围以外的嫌疑,于是终成了“过激”的论调了。

然而我错了么?

亦许因为我不会说话的原故罢!许多朋友说,我要叫人家丢了他所学的一切,都来研究社会科学。其实我那里有这样的大胆呢?

我的意思,只是像下面说的几段话:

一、我以为要投身作救国运动的,应当对于救国的学术下一番切实的研究功夫。我们决不只是发传单,打通电,开会,游行;闹了一阵,究竟闹不出甚么结果,便可以心满意足的,我们必须要研究。然而我们在研究之外,在合当的时候,用发传单,打通电,开会,游行乃至于其他活动,以求达到一种目的,自然亦是应当的事情,这正如学理化的人,必须进实验室,是一样的事。

二、我以为我们定要打破任何学术都可以救国的谬想。我们要研究救国的问题,不可信靠我们自己数理,文学的知识,亦不可信靠那些大数理家,大文学家的议论。我们最好是自己能多少研究些救国的学术,而且从有这种研究的人那里,去得着相当的指导。我以前只顾说救国,不曾说到吃饭的问题,我实在荒谬了一点。我们自然承认吃饭亦是一件重要的事,不能反对人家用任何技能夫吃饭。因此,一般人学科学文学玄学来吃饭,谁应该反对呢?我们只愿请大家注意的,人怕不只是要为吃饭罢!你学科学文学玄学,你便可以吃饱了饭;然而你的亲友邻舍还是这样贫困窘迫,你以为这中间没有甚么问题么?再进一层,人怕不只是学了科学文学玄学,便可以有饭吃罢!倘若科学文学玄学便可以给饭人家吃,又那里有新派、旧派,东洋派,西洋派,南高派,北大派,这些抢饭碗的好听名词呢?

我以为要使一切人的吃饭问题都得着解决,要使我们自己的吃饭问题,得着永久安定的解决,我们非加入救国运动不可,所以亦非研究救国的学术不可。我们决不反对人家用任何学术去吃饭;我们所希望的;只是在吃饭的余闲,大家注意一点救国的学术。我们不要以为吃饭的学术便是救国的学术,不要欺骗青年,以为吃饭的学术,比救国的学术更重要。

有的人说,我们研究学术,便是为的学术本身的价值,原不问他是否有用处,所以原不问他可以救国与否。这种研究学术的态度,我并不敢反对。人应当有顺着他自己的意志,以寻求享乐的权利。而且中国若能出几个牛登,爱恩斯坦,便令亡了国,灭了种,亦仍可以留存看他们万古馨香的姓名。有时人家提及他们是中国人,我们亦还要分一点荣誉。不过我的偏见,以为这种荣誉,不享受亦罢了!我天天最感觉的,是这种贫困窘迫的惨状;我总要想有一般人把这些事挽救过来。我只希望一般青年,名花些精神,研究挽救这些事间的学术,这似乎比那种个人的享乐,与虚空的荣誉史重要一点罢!

有的人说,便令研究救国的学术——社会科学,我们岂能完全离开别的学问?我们不懂生物学,便不懂人性,不懂人性,可以研究社会科学么?研究任何一种科学,离不了别的科学,这是不错的。但是凡研究一种科学的,都有他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社会科学的,由他的出发点去研究生物学,便与本身是研究生物学的人,所持的研究态度不同。实在说,研究社会科学的,若他不要自己改变目的,成为生物学家,他只是要利用生物学研究结果所得比较满意的假设,以应用到他的社会科学研究上面。他固然可以因他的高兴,多作一番搜集标本或显微镜的研究;然而他若不能亲身去作那种研究,他只是利用别个会作那种研究的人,发表心得的书籍,你不能说,他像这样便不配作社会科学的研究。倘若是这样,外国生物学家发表心得的书籍,亦多了;中国有研究生物学的人与否,我们自己曾经像生物学家那样态度去研究生物学与否,究竟与我们研究社会科学的前途,有甚么关系呢,

一切学术,都可以七弯八转的使他与救国发生关系,这是我承认的。但是没有救国的学

术,而只有别的东西,终究永远不能收救国的成效。倘若我们为研究救国的切实方略,一切学术都可以供给我们一些基本的资料;但是这不是说,我们应去研究一切学术,这是说,我们应研究而接受他们所供给的那些资料,以供我们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倘若只有人供给这些资料,而没有研究接受他们,应用他们以解决社会问题的人,我看这与救国,终究是风马牛不相及呢!

以吃为话题的作文篇9

1983年过年,我家可谓是:仓满了,甏满了,粮食足了,年糕摏了,年酒酿了,年猪杀了,新衣裁了,春联贴了,炮仗放了……我心满意足,这在我的一生里还是第一年。

1983年的年夜饭,说吃得特别也真特别,那一年,我竟然破了我家两条往年吃年夜饭的老家规:一是吃年夜饭前后开禁放了炮仗;一是吃年夜饭时可以说话。

往年,我家“吃年夜饭前后不放炮仗”;“吃年夜饭时一律只顾吃喝不准说话,要等分了压岁钱之后,方可开口”等等之类的规矩,都是母亲在世时立下的。立下“不放炮仗”的规矩,据我母亲说,乃是缘于某年过年,放炮仗放到隔壁堂叔家吃年夜饭的饭桌上,闯下一次横祸之后;至于“吃年夜饭时不准说话”,那是生怕小孩嘴无禁忌,在餐桌上说错话,不吉利,大人要作表率,也连带了进去,索性大家不说话,一心的吃喝。母亲说,吃饭不说话,更是古人的教诲,这我就不曾查考过。

82岁的母亲,替家里操了一辈子吃饭心事,还等不到解决,也等不到仓满甏满的1983年,便伴着1982年的萧萧秋风悄然撒手西去。我家三兄弟一个大姐,我居小,大哥、二哥成了人都在外头安了家,20岁闯荡世界的大姐定居上海,家里只留下了我一个小弟弟。母亲一走,我这位在家的小弟弟顺理成章执掌起家***成了一把手。掌权的第二年,我就萌生改革家规之心,突破口,瞄准了母亲立下的“过年不放炮仗”:炮仗的开禁,首先获得两位上海外甥的大力支持。他们事先来电,小娘舅要是过年不准放炮仗,我们就不来到乡下了呢!

1983年,我提前一个月写信特邀上海的大姐,请她率领全家到乡下来过年。信中写道,一为了纪念老外婆逝世一周年;二为了欢度我们家第一年彻底解决了粮食问题的新年,来看看乡下改革开放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务必请大姐全家到乡下来过年!大年三十的下午三点零一刻,他们果然一齐来了。

喝了茶,略作寒喧,稍事歇息,我们便开始谢年了。两位外甥挺身而出,趋前忙后的放炮仗,炮仗放罢,我们就开始吃团圆饭。未等坐停,姐夫发问:“今年吃年夜饭可以说话吗?”我立即作出反应,当场宣布:今年吃团圆饭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言者无罪。一片笑声中,大姐率先开了腔,她说:“妈在时,桌上总有几碗猪头肉:舌头、面肌、鼻冲、耳朵一样切一碗。今年,怎么没有了?”“今年猪头肉不上桌了!”我七分欣喜地说,“今年我们自家杀年猪,肚、肠、心、肝还吃不过来呢!”说起来,往年过年,年猪头一个17-8斤,谢了年,分门别类切出若干碗,挤满桌面,年夜饭吃剩的肉加上5-6斤油豆腐,放几颗茴香,满满一大锅,煮透了,盛在一个小大缸里冻着,一天一碗限量匀着吃,吃过正月吃二月,往往要留到清明上坟、耕秧田请耕田师傅吃了,小大缸底还能刮一海碗冻末!

大姐说:“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最大。粮食一紧张,吃饭问题没解决,勒紧裤带,饿着肚皮,还谈什么摏年糕、酿年酒、杀年猪?又有什么条件和心情裁新衣、贴春联、放火炮?” 记忆里,吃饭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家,母亲的心,一天到晚都悬在“粮食”上:早餐赶不上晚餐,上顿未吃计划下顿,秋收一到筹谋春荒,东婶婶、西奶奶,借过来,挪过去,粗粮杂粮,勤俭节约,年年精打细算,年年青黄不接,年年至少总要缺二个月的粮食。母亲一生,为一家的吃饭问题真是呕尽了心血。

我接过大姐的话头:“我妈也真没福气。现在好了,乡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交够国家的,余下都是自己的’,我家终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吃饭问题彻底解决。我妈要是――”

姐夫很内行地做结论:“去年,十二大在北京召开,小平同志强调,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联产承包’、‘分田到户’就是中国特色!”

在大学已经读了三年半哲学的大外甥,他也文绉绉插了进来:“从1958年至1983年,25年的人民公社化算是划上了一个句号。它留给世人一个美丽而又悲惨的故事。中国的农业集体化是错误的,是农业生产落后的原因,是三年大饥荒的原因,而‘联产承包’、‘分田到户’则是粮食和副食品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制度优越、制度变化诱导人们思想和行为模式变化带来的结果。土地——人类伟大的母亲!在地球上,也许没有任何一种崇拜比得上中国农民对土地的崇拜更虔诚的了。‘分田到户’的农村改革不仅最终造成了公社化的废除,而且使农民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一个以农民人身自由和自主经营为特点的自主性农村社会得以发育生长。小娘舅,你说呢?”

“是,是,是,对对对!”我充分加以肯定,并给他筛满了酒。

以吃为话题的作文篇10

时值盛夏,我们一行三人来到武安市,查阅档案资料,并在武安市档案局同志陪同下,沿着***当年走过的乡间公路来到伯延,走访当年事件的见证人,两位年逾七十的老人——徐天明(时任伯延文化馆馆长,时年23岁)和翟五元(当时就读于伯延高中二年级,时年19岁)向我们讲述了***在伯延四天四夜发生的故事。结合档案记载和当事人回忆,我们基本厘清了当年在伯延调研的历史情况。实景重现式的“的四个昼夜”在我们面前更加清晰起来。

三年共和国困境,引发***基层调研

让我们先回到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1958年5月,中国***二次会议,正式制定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之,全国范围的“”运动开展起来。尽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好的,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决策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根本不可能迅速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反而间接导致了我国三年困难时期这个恶果。

随着“”运动的开展,其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很快凸显出来。1959年以来,全国遭遇了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的袭击,同时随着中苏矛盾的加深,严重的国际债务问题,使中国当时面临内忧外困的局势。这些因素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了1959年—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

1961年4月,中共中央***同志提出领导干部要到蹲点调查,解决食堂、社队体制以及农业生产问题。******和副***兼***长谢富治、司法部副部长王维刚的工作点都在邯郸市。后来,确定选择武安县伯延公社作为调查对象,也是***调研的“先头部队”在对多个地区问题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选定的。

当时在伯延村走访的先遣人员主要是由***办公室副主任许明(女)牵头,他们在伯延走访时发现了一些情况。伯延,这个在***战争时期曾经是晋冀鲁豫***区所在地的小村庄,有着光荣的历史,、***也曾经在此指挥了著名的上***战役和邯郸战役。但是,1958年全国范围的大办后,伯延与其周围17个自然村5000余户农民合成了一个合作社,曙光公社,人口2.7万,1961年分建伯延公社。在当时“共产风”、“浮夸风”严重的历史氛围中,伯延这个原本富裕的村庄,亦开始生产凋敝,群众生活也是捉襟见肘。据当时随许明调查的工作组成员吕学敏回忆说“我们工作组来到伯延公社的先锋大队,看到许多人得了浮肿病,地里劳动的人很少”。因此,在邯郸听取了河北省邯郸专区负责人及其调查人员的汇报后,就直接选定了武安县伯延村开始了实地调研。

1961年5月3日早餐后,在夫人***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乘坐专列从邯郸市抵达武安县,列车停靠在武安县国家橡胶储备库,后下榻于某部队营房。一般情况下,***夫妇二人是不同行的,一方面是***不愿意让家里人干涉他的工作事务,另一方面***患有严重的胃病,身体欠佳。这次到伯延调研,***有意让夫人换换环境,顺便一起做个调研。但是,从当事人口中得知,在视察工作和召开会议期间,***坐在的地方只听讲话从不发表意见。因为以前说过:“夫人若是出面讲话,大家会以为是我的意见,这样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于是,在伯延公社调研时,由于胃不好,大部分时间***是在驻地用完午餐后抵达伯延,陪在左右对公社开展调研工作。而这四天,中午饭均在伯延用,只是晚上回营房休息。

的到访是有备而来,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调研清楚食堂等关系民生的问题,在到达伯延村的前二十余天,就派他的办公室副主任许明等工作人员在公社里做了详细的蹲点调查。***在驻地安顿下来后,稍加休息,就在***办公室副主任许明、外事秘书马列、中共邯郸市委第一书记庞均、武安矿区区委书记王德恒等人的陪同下乘车去了伯延,抵达村上的时间大约是上午十时左右。据当事人徐老回忆,3日上午10点左右四辆绿色的吉普车停靠在伯延村北的农机站门前。徐老说,***要来伯延公社视察前,村上就知道有中央大官要来村里调研,但是大家都不知是谁来,当日上午***从车上走下来,在场的干部群众都很欣喜,***的到来出乎了大家的意料,故奔走相告“来了!”。那日,***身穿灰色棉布中山装,脚踩一双半旧圆口布鞋,据当时随同***采访的摄影记者杜修贤回忆,***一身既不挺括又不合身的中山装,也同样掩饰不住他那绝伦的儒雅之气,但是眉宇间却隐约挂着一丝忧虑。

嘘寒问暖、促膝交谈,***牵挂暖人心

5月3日上午,从吉普车上下来后,片刻未息,就在伯延公社办公室召集了11名社队干部参加的座谈会,会上***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了调查讨论:一是食堂。***说:“你们回去好好讨论讨论,食堂办不办,还是办农忙食堂?食堂分开便利,就要分开。”二是供给制问题。***说:“供给制要不要,还是要15%,还是只照顾五保户?”三是包工包产问题。***说:“包工包产、评工记分、四固定(指生产小队土地、劳力、农具和畜力固定),都要讨论讨论,看有什么问题,怎样办好。”***还特意说到:“座谈会占了你们的时间,要给工资,由市委庞书记先付给,***拨给。”

座谈会的汇报,干部的意见不太统一,虽然掌握一些情况,但毕竟是听取汇报,而且当时尚未掌握第一手的调查材料,也不好随意下结论。随后几日,***深入田间地头、百姓人家,与工人、干部、群众促膝长谈,了解农业农民生产生活真实情况。

4日上午,抵达伯延后,下车信步走到当地人称为“小章坪”的棉花地里进行实地的调研。***在棉田,见到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在地里拾棉花柴。

***亲切地和小女孩说话,孩子却哭了起来。

通过了解得知,原来女孩家住北文章村,父亲去世了,生活困难被逼退学了。了解到上述情况后,按***意***照顾了小女孩家里百十块钱,并让小姑娘继续求学。

失学女童问题解决后,在棉花地里继续视察,棉花地是由拖拉机耕的,但是深浅不均而且杂乱的还长着些棉花柴,随行人员顺便拔了几棵带回了村里。

进村后走进了拖拉机站,看见院落打扫的干干净净,拖拉机手们正在修车,工人们忙回应:“欢迎,欢迎!”***一一与在场的同志们握了手,进屋后坐在了门槛上,一会儿有人拿来了小板凳,请***坐在板凳上。这时,***对女机手马对的说:“小姑娘,你辛苦了,你坐。”***称赞了他们用蓖麻油取代机油、用木轮取代胶轮的艰苦奋斗的精神。问站长罗春生,“刚才我在棉花地里走了走,看见已经耕过的棉花地里还长着棉花柴,这是为什么?”罗春生讲:“机器少,油也赖,车常坏,任务大,地就没有耕好。”“地耕不好,群众意见很大,你们吃48斤指标,人家农民吃21斤,地耕不好,怎么对得起农民?你们家也是农民嘛。群众反映,不给你们馒头,你们就耕不好地,这不对!”严肃地讲。离开拖拉机站前,还和站上的工人们合影留念,并叮嘱他们“要好好学习,要耕好地。”

出了农机站,来到了修配厂,看见一个正在抡锤打铁的又黑又瘦的老人家。

问他:“你姓什么?”

“我姓申。”

“多大岁数了?”

“属鸡的,65岁啦,老了,不中用了。”

“比我大一岁,我属狗。65岁了还打铁,真不简单。”

***在简短亲切的对话后,还询问了老农一些修配厂的情况,老人反映农具有时得不到及时的修理,***说:“既要注重造,又要注重修,农具坏了不给修,群众不方便。”在的关心下,修配厂的农具都在最快的时间内给予了修理。

5日,***的专车行进了一段后,停在了附近的一片杏树园,有二亩多地,栽种着六七十棵杏树。在空隙地里,胡银福两口子正在栽红薯。走进地里询问到:“一棵红薯能产多少?”“产半斤。”“多产能不能?”“能,多土粪,能多产些。”“一亩能栽多少棵?”“栽2000多棵。”“地里栽着杏树,红薯受影响吗?”“少影响点。”又问红薯怎么栽法,老胡的妻子李善琴给***讲,栽红薯要先往坑里倒上水,将红薯秧弯着按下去,不能直着去。并说刚开始没有经验,直着插,结果红薯结的很少。***听后连声说:“对,对,就是得学经验。”并顺势蹲下来,要帮着胡银福夫妇栽红薯,李善琴赶紧拦住说:“可别,可别,都是泥。”临走时又嘱咐说:“你要保护好这些杏树。”老胡夫妇连声答应着。可惜随着后来时间的推移,当年的片片杏树园早已被一座座房屋替代了。

摄影记者杜修贤至今记得在5月6日上午到一位老农家走访的一段有趣的对话,谈话是那样坦诚、直率,没有一点儿拘谨和顾忌。这位老农当时是伯延的一位老单身汉,名叫王春和,当了半辈子长工,一直没有入食堂。

那日,***问老王:“你多大岁数了?”

“六十五了。”

“噢,比我大一岁。你留过辫子吗?”

“留过。”

“我也留过,还挺长的。”

“什么,***也留过辫子?”

“***也不是生下来就是***。那时谁不留?不留还不漂亮呢!”

说完这些,两位老人都呵呵地乐起来。

家常一拉,马上就将谈话转向了正题,“你为什么不想入食堂?”

既然大家都是留过辫子的人,老农对***也是陡升亲切,话也多了起来,“食堂吃饭不对胃口,自己做饭方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想吃了,粮还在家里搁着,飞不了。食堂吃饭不吃白不吃,谁也不会省着。那年头,收成好,食堂糟蹋了多少粮?这不,遭报应了不?要是不办食堂,种地的庄稼户谁能不省着点过?多少还会有点儿粮食,也不会饿成这德行!”

“是啊!我和***也入过食堂,开会多,来人多,不方便啊,没几天我也退出了食堂。”感慨地说。

“你不入食堂当然可以呀,你是大官,谁敢怎么样你?我不行,我不入,人家斗我,说我是社会主义的绊脚石。”

“老哥,不能这么说,我不入食堂,就不是社会主义***?你是社会主义,我也是社会主义。唉,以前我不专管粮食工作,现在却要天天过问粮食情况,你们没粮吃,就不要我当你们的***了,大官也会被老百姓罢官的呀!”

王春和张开豁了牙的嘴乐呵呵地笑着说:“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也有疙瘩的时候,咱这点斗争算个甚?”

***亲临食堂,探究群众温饱问题

5月3日会谈结束后,和随行人员要留在社员食堂用餐。由于公社领导和大队领导早从***秘书那里知道了***要在社员食堂吃饭的消息,一早做了精心的准备。等到***到食堂用餐时,社员们早就被安排打饭走了,食堂里没有了平时的那种热热闹闹吃大锅饭的景象,更奇怪的是,几天见不到肉星儿的饭桌上,竟出现了热气腾腾的猪肉和鸡蛋。

***问食堂的工作人员:“这是你们单给我准备的,还是你们平时就吃这些?”

有人支支吾吾地说:“平时也是这样。”

***听后笑了,说:“这么说,你们比我们在北京的生活还好啊!不过,今天我不能吃。苏联逼债,我立了规矩,不吃鸡蛋,不吃猪肉。”

说后指了指桌上的饭菜,说:“今天我不能吃这些东西,给村里的病号吃吧,他们比我需要。”

之后他让工作人员将这些饭菜端走了。***指示完这些工作后,饭总是要吃的,大队领导又让食堂端出了做好的面条、馒头、稀饭和红薯。这样一看,食堂虽然吃的不好,但的确像刚才会上向***汇报的那样,至少能让社员们吃饱。吃完饭,什么也没有多说,只是留下粮票和饭钱,走了。

4日,视察完农机站和修配厂,就到了午饭时间。突然提出还要到食堂吃饭,而且要换一个食堂,这下社队领导们都慌了神,因为他们没有接到***秘书的提前通知,而且他们都以为昨天***去社员食堂已经吃过一次饭了,今天应该不会再去了,故而没有任何准备。但是***既然提出来了,也只能陪着***硬着头皮去了。但是,还是去晚了,社员们已经吃完饭回家了。炊事员和事务长一看***突然来了,急急忙忙把打饭后剩下的玉米糊糊和代食品盖上。(当事人回忆,***当时吃的代食品,是玉米轴磨成粉后和红薯面搅合在一起蒸的窝窝头)看到这种情况,跟随的公社领导对说:“***,食堂没有饭了,还是回公社去吃吧。”也不说话,径直走到了大锅前,揭开锅盖,见锅里还剩着些能照出人影的玉米糊糊,问道:“这不是还有吗?”忙有人答:“这是炊事员们吃的。”“那好嘛,我和炊事员们一起吃。”说着,与炊事员和事务长一一握手。炊事员慌张地拿来一个大碗,要用干净的手巾替***擦擦黑黢黢的碗,要给***盛玉米糊糊。“没关系,不用擦了。”***说着,接过碗盛了一碗玉米糊糊,还用手掰了一块代食品吃了起来。饭吃完后,还是照例付了钱。这是到了伯延公社吃的第一顿真正意义上的食堂饭。

从北京到伯延,***和农民做朋友

通过前一天的调研,5月4日下午,召集由12名社员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会上主要谈了三个问题:食堂、自留地和供给制。谈到食堂问题时,社员们都也不敢说心里话,不敢说食堂不好,不少人都违心的说食堂好,因为当时把食堂说成是社会主义的标志,谁说食堂不好,那就是挖社会主义墙角。***看到社员们心里的顾忌,便笑着指着身后墙上的画像说:“我叫,你们看看跟墙上挂的像一样吧?这次来就是要听你们的心里话,有话只管说,有问题只管提,错了也不要紧。”

听了***的话后,社员们放下了心里的包袱。对12名社员逐一征求了意见,结果只有两个人说愿意在食堂吃,十人说食堂不好,要求回家做饭。说:“食堂是上边叫办的,下边报告说好,我们没有调查,就相信了。现在调查了一下,不好,不好就可以不办。”谈到自留地的问题,社员张淑琴说:“自留地可不要再收了,秋后打了粮食也不要再给顶指标了。”说:“我保证自留地不再收了。社委、区委、市委的书记都在场,都要保证。一、自留地保证不收回;二、自留地收入保证不顶指标。”谈到供给制问题时,社员们说,供给制有平均主义,干不干都是三顿饭。说:“你们议论一下,不要供给制行不行?光照顾五保户、困难户行不行?”

那天的座谈会上,一个四十岁上下的社员低着头坐在***的身旁,嘴里还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和蔼地问他:“你叫什么名字?怎么不说话?你说说。”

“他叫张二廷。”旁边有人替他答话道。

二廷在鞋底上灭了烟,猛地站起来:“***,您叫说真话?还是说假话?”他这一开口,可把坐在旁边听会的村干部紧张坏了。

却喜形于色地说:“当然是要说真话。”

张二廷根据伯延公社受灾的所见所闻,说:“要说真话,那刚才说食堂好的那些话,都是假话。食堂不好,食堂吃不饱。”

“为什么吃不饱?”***严肃地问。

“***,你算一算,一共几两指标?事务长、炊事员多吃一点儿,干部再多吃一点儿,还能剩几两?最多剩三四两。这还能吃饱?要是自己做,糠糠菜菜汤汤水水,也还能糊饱肚子。别看我死了老婆,一人拉扯几个娃娃,我还是愿意自己做着吃。冬天还可以用余热取暖。”张二廷一说三叹:“这两年的生活一年不如一年!”

神情凝重地听着张二廷的发言。有几个社员看见二廷讲了这么直率的真话,非但没有受到指责,而且还颇受***的赞赏,于是也就打开了话匣子,七嘴八舌的诉说起吃食堂的苦衷,社员饿的有浮肿病,牲畜饿的很瘦,劳动没有力气;干部不顾事实,穷浮夸,瞎糊弄,等等。有的人说着说着,竟然嚎啕大哭起来,原来是家里饿死过人。

或许是受会场上这股悲伤情绪的影响,张二廷直愣愣地冒出了一句狠话,说:“***啊,如果再这样糊弄下去,过两年您也会没吃的!”二廷的这句话像一颗石子一样,在***的心中激起了千层浪。在听了二廷的这句话后,仰着头,许久没有说话。二十多天后他在中央***治局会议上仍然感慨地说:“这句话对我的教育很大,我很受感动。这是我调查中听到的最生动的一句话。”

这句话后,全场安静的可以听到人的喘息声,在场的干部瞪着二廷干着急,社员也都替二廷捏着把汗,大家都在等待着疾风暴雨的到来。片刻后,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以赞赏和鼓励的口吻问二廷:“二廷,你的话我愿意听,你接着往下说。为什么再过两年,我也就没饭吃了?”

二廷也缓过神来,也不害怕,豁出去了:“说就说!我们吃不饱,没劲干活,地里打不上粮。地里长的那一点儿粮还不够俺在地里生啃着吃呢,哪还有粮食交国家?一年不交,国库有;两年不交,国库有;三年不交呢?国库还有吗?您当***也要吃饭,国库没粮,您能不挨饿?”

在场的地委干部没有料到这个张二廷会冒出这么大为不敬的话,气得胸口一起一伏,对***说到:“***你别听他瞎咧咧,这个人是个落后分子。”看了看这位干部,和气地说:“这样看不对。张二廷说的是真理,只有他把我们看作是自己人时,才会说这样的话,这是一针见血的话。”听了这些肺腑之言,的眼眶潮湿了,动情地说:“二廷,你是我下来遇到的第一个敢说真话的人。你们批评得很对,我很难过。上边不了解情况,下边瞎指挥,搞得你们减了产,生活困难,我这个当***的怎么能不难过?”说着***站起身来,拉过二廷粗壮的手:“二廷,我走南闯北,很少有人说住我,今天你算是说住我了。好,二廷,咱们交个朋友吧!”

座谈会结束后,去了公社,干部们也都陆续走了。社员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有人说二廷:“你的嘴没把门,乱放炮,***在你没事,***走了,他们还不把你抓起来?”二廷静下心来,琢磨这些议论,心里也有些打鼓。

5月5日,早饭后张二廷躺在炕上想心事,突然院子里传来熟悉的声音“二廷,在家没有?”仔细辨别是昨天和二廷在座谈会上讲话的的声音。话音还没落,二廷还没来得及从炕上爬起来,***就进了屋。

二廷想也没想到***会来家里看他,***拍着二廷的腿说:“二廷疲劳了?”

他赶忙起身连声说:“不疲劳,不疲劳,***请坐!”

***沿着炕沿坐了下来。“以后别叫我***了,叫我老周就行。”

看看炕上一溜排开的四个孩子,知道1960年二廷死了妻子,留下四个孩子,大的13岁,小的只有3岁。他抚摸着孩子的头亲切的问:“二廷,你有几个孩子?”

“四个。”

“大的大,小的小,你又当爹又当妈的,也真够累的。”

“不累,不累,***管着国家大事才累呢。”

“你又当爹,又当娘,顾不过来,你看这样好不好,我给你带走个女儿,养大了再把她送回来。”

听到这里,二廷控制不住情绪,留着两行热泪说到:“***,哪能麻烦您呢。我养得过来。孩子他娘过世时,嘱咐我一定要把孩子拉扯大。”稍后***又和二廷拉了会儿家常,临走时叮嘱二廷下午去开座谈会。

下午,召开了13名大小队干部和社员代表座谈会。会议开始后,张二廷迟迟未到,***派人去找他,在他家的自留地里找到二廷。

二廷来晚了,说,***走后他去自家的地里栽红薯了,来得晚了些。

说:“二廷,你来得晚,要好好地唱一唱(***入乡随俗的说法,伯延人管说话叫“唱”)。”

二廷有些顾虑说:“俺感冒带疲劳,让别人唱吧。”

看出来了,笑着说:“二廷,你今天怎么害怕了?我看你一不感冒,二不疲劳,恐怕你是有了思想病。得先给你治治思想病,不然,你就不敢说话了。”

“***你说对了。你光叫俺说话,过些日子您走了,这些人(指区、公社干部)还不给俺穿小鞋?闹不好,还不抓俺去推磨(伯延管劳改叫“推磨”)?”“那怎么行!”“怎么不行!他们不抓俺现在说的话,抓别的事情,也能整俺。”

脸上表情顿时严肃起来,他郑重地对在场的公社书记韩玉林说:“我以后每年都要派人来,要是看不到二廷,我找你要人。”

***这句话虽是对韩玉林说的,其实是告诫在场的所有干部。当时大家以为***也不过是说说而已,没想到***动了真格,从1961年以后的每年,***或者***办公室每年都有人到伯延来看望,要是实在来不了,也会打电话来问问张二廷的情况,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1966年“”前夕。

说完张二廷的问题后,会议继续召开。会上主要谈了棉花生产、口粮和公社体制问题。说:“保证棉花生产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棉花奖励粮保证发,二是售棉布票保证给,三是化肥保证供应。超产奖励要四六或三七,多的部分给社员。”谈到口粮问题,先锋大队汇报说,每人七两。***说:“加上棉花奖励粮、超产粮,可就不是七两了。可能是八九两,要好好算一下,讲给社员听。”谈到公社体制时,说:“社有制非不可。过去没有调查,下边说好,中央点了头,搞试点,现在一调查试点,不行。”曙光公社书记韩玉林说:“那是提出小脚妇女走不动时办的。”说:“小脚妇女走不动的意思领会不对。小脚妇女要***脚,但一下子放得那么大。‘***牌’脚穿上个大皮鞋,里面再填上些稻草,也是走不动的。”

“事情不论大小,都要实事求是”

据翟五元老人回忆,那年作为高中生的他,在1961年5月5日中午与***的一次近距离接触,让他以至于他的后代受益终身,***的一席话也让他把“实事求是”作为一生的座右铭和为人处世的准绳。

当时,翟五元十九岁,在伯延公社读高中二年级,那时班里的学生有住校生和走读生的分别。5日午饭过后,他和几个住校生在食堂外偶遇了。其实说是偶遇,确切的说是他们在食堂外等着,看看是不是能有幸看见。只是运气比较好,不仅看到了***,还和***有了一段简短的对话。他们碰到***,***问他们:“你们读几年级了?”同伴说:“高中三年级。”***摇摇头说:“伯延只有高二年级,没有高三。”当时翟老和同伴们都惊讶于***怎么连这么细碎的小事都很清楚。***接着说:“小伙子们,今后不论大事小事,记住都要实事求是。”***后来又问了问大家的学习情况和住校生的生活问题,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早日成才。

十里八乡群众,元宝坑送别***

5月6日,是同志在伯延的最后一天。6日下午临离开时,他又召集由先锋、胜利两个大队干部和社员代表25人参加的座谈会,会议延续两个多小时,由于参会人员多,这次会议地址也由公社改到了供销社院内的大屋里。会上,根据几日来的调研情况集中谈了以下十个问题:第一,关于调查研究问题,强调调查研究要走群众路线,深入群众;第二,关于社队规模和体制问题,***认为社有制非不可,社、队规模小点好;第三,关于叫社员当家问题,一方面,要多召开社员会、社员代表会,要社员当家,另一方面,小队社员会很重要,要多多反映群众的话;第四,关于小队权限问题,提出小队权要大些,社要搞小些;第五,关于三包一奖问题,包产达不到,要商量,上边的指标只是建议,要实事求是,可再议议超产奖励问题;第六,关于自留地问题,中央决定不收回自留地,自留地内果树要归户,可采取分成办法;第七,关于食堂问题,亲口告诉大家一个决定,伯延村解散食堂,并通知食堂做好给社员发口粮的准备,到10日要基本将农民生活安顿妥当;第八,五保户、困难户和供给制问题;第九,关于机耕地问题;第十,关于问题。

会议结束了,要走了,他从屋里出来,看到供销社大院内和门前的元宝坑广场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原来是群众们听到***要走的消息,是赶来送***的,不仅有本村人、本县人,十里八乡的群众都赶来了,甚至有从峰峰矿区赶来的工人兄弟,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据当事人回忆,人数应该最少在千余人。

本来的计划是***结束会议后到村北口上车,但是路已经被沸腾的群众们堵了,大家都想和***握手,警卫们拦也拦不住。一看这种场景,索性跟着簇拥的群众往南走,绕着伯延的街走了一圈,并频频向群众招手致意。

当***走到村东头时,忽然有个老汉从人群中挤出来,冲着“扑通”一声双膝着地跪了下来,紧接着磕了一个响头,说:“周大人……俺给您请安……”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搞懵了,还是***反应快,上前扶了老汉一把,邯郸市委办公室李志安等人将老汉搀起来。

***说:“老乡,有话好好说……”说着还弯下腰替老汉掸膝盖上的土。

老汉牢牢拽住的衣袖,竟然文绉绉地自责道:“俺失礼了,失礼了。”

由于下午回县城还有会,没有时间和老汉长聊,他和在场群众告别后赶着回去了。***上车后,心里觉着不安,就叫李志安留下来,并嘱咐其“查一下老人为什么磕头?如果有特殊情况,我明天再来伯延。”原来,这个老汉是另一个村子的单身汉,吃不饱,浮肿无力,就有人撺掇他去找***反映情况,不吃食堂。6日一早,他就奔伯延去了,到了元宝坑,没想到正好赶上宣布解散食堂。这样一来,那他还有什么苦好诉?他挤了半天,才挤到***跟前,将一肚子的苦水和委屈化为两行热泪和一个跪拜。

***走后,李志安找到老汉询问情况,老汉叫马三用,单身汉。可是还没问几句,马老就动气了,说:“***就是宰相,宰相你懂不懂?”

“懂!”

“那就对了。”

马三用接着讲:“过去宰相下来,要黄土铺街,清水洒路。现在也没这个礼了……不像话!我见了***磕个头,只是想讲究个礼节,你们还来问我为什么?咱农民有这么好的***,磕个头有啥?好像社会主义就不讲究礼节似的?越来越没有规矩,不像话!”

来访人员回去后将情况绘声绘色的向***进行了汇报,***也忍不住仰面大笑起来。之后,他慢慢收住笑容,脸上却浮现出愧疚的神色。

国家领导忧国忧民,第一时间解决民生问题

5月6日那天,忙完工作,回到寝室已经是凌晨时分,***却久久无法入眠。在伯延四天的调查和思考,让***对公共食堂问题心里有了底,他觉得应该向***汇报,以求尽快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

5月7日凌晨三点,给远在上海的打通电话汇报了伯延调查情况。这份电话记录内容较长,不能全文公布,现将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我到邯郸之后,听了3天的汇报,就到武安县伯延公社,现在已经5天了(***从3日至6日在伯延4天,因打电话时间已是7日凌晨3时,故称5天)。5天中,我找了公社、大队、小队的干部和社员群众谈了话,开了座谈会,现在有下面四个问题简要地向***汇报一下。

一、食堂问题。绝大多数甚至全体社员,包括妇女和单身汉在内,都愿意回家做饭。我正在一个食堂搞试点,解决如何把食堂散好和如何安排好社员回家吃饭的问题。

二、社员不赞成供给制,只赞成把五保户包下来和照顾困难户的办法。现在社员正在展开讨论。

三、社员群众迫切要求恢复到高级社时评工记分的办法,但是已有发展。办法是:包产到小队,以产定分,包活到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因此,这个办法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四、邯郸专区旱灾严重,看来麦子产量很低,甚至有的颗粒不收,棉花和秋季作物还有希望。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恢复社员的体力和恢复畜力问题。

对在伯延的调查很重视,当天凌晨,他就在的电话记录上批示:此报发给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参考。随后,中共中央将的调查报告转发各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以吃为话题的作文10篇

学习

如果我说我爱你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如果我说我爱你10篇,内容包括如果我说我爱你完整文案,如果我说我爱你是哪首歌的歌词。今晚,我无意间打开一个笔记本,那里面记着我曾经迷恋的诗词。不小心,划出两片红色的卡片,字字句句都说的那么美,那是个高个子男生写的,那时候他

学习

养猪论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养猪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养猪论文,养猪论文参考文献摘录大全。由于仔猪自身的生理特点,若断奶日龄过小,应激反应大,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腹泻、消瘦、抗病力下降、死亡率高;但也不是断奶日龄越大越好,日龄过大不但会降低母猪的利用率

学习

褐煤干燥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褐煤干燥10篇,内容包括褐煤干燥的新技术,二手褐煤干燥设备。2褐煤干燥技术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开发了大量的煤炭脱水和提质工艺,以生产低水含量、高热值、便于运输的煤。表3中列出了常见的干燥机类型及其特点。2.1蒸发干

学习

关于感谢老师的诗歌10篇

阅读(10)

师:诗歌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朵奇葩,无数诗人用真情将它浇灌,用心抚育它成长。它是心灵对现实最纯洁的回答,是心灵与心灵碰撞的最智慧的火花,“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个世界,一切都可以老去,唯有诗歌永存。让我们走进诗歌,品味诗歌美!(板书:诗歌美...

学习

春运回家路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春运回家路10篇,内容包括春运回家路上感想,春运回家故事。作为一名***员,一名铁路职工,虽然我不是在客运岗位工作的人员,但是每次在客运迎来春运返程高峰时,都会根据客流量大,客运人员不足等客观因素,为保证春运安全平稳有序,列车

学习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10篇,内容包括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初中英语词汇课100篇。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1.不重视词汇教学策略。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享和归纳词汇的特点或规律,指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学

学习

彩色小鸟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彩色小鸟10篇,内容包括彩色的小鸟故事,彩色小鸟的。它又来到了翠鸟身旁,把翠绿色给了翠鸟,翠鸟有了一件漂亮的外衣而把灰色给了七彩鸟,因此七彩鸟的翅膀变成了灰色。七彩鸟来到小麻雀的身边,它把棕色给了小麻雀,自己的尾巴中间立

学习

小学生安全小报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安全小报10篇,内容包括安全交通小报一等奖,知安全善运动的小报。年本市中小学未发生集体食物中毒、校车责任事故等公共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事故。二、学生安全事故的主要特点(一)学生受伤害程度以轻微伤和轻伤为主。据统

学习

箱梁施工技术总结模板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箱梁施工技术总结模板,内容包括箱梁施工全套资料,箱梁预制施工方案心得。鄂东大桥南引桥主要为30m装配式小箱梁全桥,横向按10榀1跨布置(左右幅各5榀),分内边梁、外边梁及中梁,按3至5跨一联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体系又分为边跨梁和

学习

爱动物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爱动物10篇,内容包括动物的爱情故事100篇,宝宝爱动物。

学习

儿歌小雪花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儿歌小雪花10篇,内容包括儿歌小雪花原唱,大班小雪花儿歌。3激发对雪花的喜爱之情,感受诗中所蕴涵的亲情。活动准备有关诗歌的多媒体课件、优美音乐。活动过程1谈话引出主题。(1)小朋友你们见过下雪吗?雪是怎样下的?(借助动作

学习

放烟花的作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放烟花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放烟花的作文10篇,放烟花的作文怎么写。

学习

幼儿园环境布置与设计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环境布置与设计10篇,内容包括幼儿园环境布置与设计图,幼儿园环境布置设计方案中班20篇。一、幼儿园环境布置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

学习

快乐的五一劳动节作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快乐的五一劳动节作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五一劳动节的精选作文10篇,五一劳动节的作文100字。我下床时,爸爸在卫生间已经开动了洗衣机。又见爸爸奔向厨房,摆开了准备大干一场的架势。一边洗床单,一边做卫生,这不是和我们数学课数

学习

中秋节的来历作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作文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的来历作文版,中秋节的来历作文400字左右。中秋节的地位仅次于春节。中秋节为“花好月圆”之时。人们从天上的月亮想到了人间的团圆。因此,中秋节在古代被称为“团圆节”。人们向往着团

学习

我的收藏作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收藏作文10篇,内容包括我的收藏作文600个字,我的收藏作文350字10篇。毕竟是“老毛病”改不了,今天,我爱上厕所带我的剪贴本的“老毛病”又犯了,一蹲就是半个小时,妈妈看我还没有出来,知道我“老毛病”又犯了,过往我这过走边嚷

学习

身边的风景作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身边的风景作文10篇,内容包括身边的风景的作文,身边的美景十篇优秀作文。妈妈去年,妈妈开始迷恋起了游泳,一开始,她只能用手胡乱地划,憋着气游,气用尽了,就不得不钻出水面。可怜巴巴地站在原地,喘口气,再练。此时,我不得不佩服她的坚

学习

我是小小推销员作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我是小小推销员作文10篇,内容包括作文我是小小推销员1000字,我要做小小义卖推销员作文。环视了四周,又一位阿姨映入了我的眼帘。她正捧着一本书仔细的看着。好机会,我们快走上前,彭梦遥拿出字典,我礼貌的对阿姨说:阿姨,您好!请问您

学习

失而复得作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失而复得作文10篇,内容包括失而复得作文1000字,失而复得作文800字。这次找到失而复得的拉拉真是让我高兴,她又可以陪我玩了,我再也不会让她离开ME。妈妈的话:天线宝宝拉拉从睿两岁时就买下了,一直玩到现在,非常的喜欢,每次我们全

学习

作文满分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作文满分10篇,内容包括十篇满分作文,高考作文满分。今北方久熰[ōu],瀵氿甃眢[fènguǐzhòuyuān],坌[bèn]坲坲[fó],焘[dào]天幠[hū]日。土地皴[cūn]崩,罅[xià]可容人。南疆霶霈[pāngpèi],洚水肆虐,当此之滈,茅舍尽走。欲

学习

小学生国庆作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国庆作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国庆作文选,小学生写国庆作文大全。国庆节是怎么来的呢?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在世界历史上是极不寻常的一天。这一天,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它标志着中华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们为了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