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为了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终,明朝***府制定了许多相关的***策,在行为上要求人们对老年人要尊敬、孝顺。朝廷的养老***策与社会中的养老行为互相影响,社会中的养老传统敦促了朝廷养老***策的出台,而朝廷对社会上养老行为的表彰则促进了养老***策的落实。正是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之下,明代社会中的各个阶层都能够对老年人生尽孝,死尽哀。
皇室成员的率先垂范
随着皇族宗室的人口越来越多,而太祖又禁止后代从事社会上的职业,所以他们的生活水平已大不如往昔,因此对于其中的老年人给与一定的生活保障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自此,历代皇帝对本宗室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都要进行赏赐,一般是米、绢等物。同时还规定,有病的老人在一应礼仪上可以不行礼,由其子代行。
作为皇族家长的皇帝,必须常常要处理一些有关宗族内养老的事务。洪熙年间,宁化王济焕上奏说,因父王早逝,他和母亲分居在外,没有得到家产,都靠朝廷的禄米才得以活命。永乐间,他的哥哥指出他的过失,他因而被拘禁,禄米也被收回,都靠母亲卖衣度日。永乐十六年,才恢复给禄米,但母亲已年老多病,为了更好地侍养母亲,请补支数年未得禄米。他的请求得到了仁宗的首肯。英宗时,广灵王上奏,母亲年老多病,缺医调治,听说已故医生常士赦的同族后人常鼎通医术高明,就向皇帝请求调他来为母亲看病。英宗从之。皇族的老人是国家老人中的一部分,使他们安度晚年也是朝廷的职责,因此皇帝们听他们上奏家务,并适当地给以抚恤,期望他们能老有所终,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皇室是天下的楷模,万人瞩目,因而他们就会成为世人争相模仿的对象。养老是对皇族内老年人生活权益的保障,敬老则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彰显,因此,孝养老人是非常受重视的。
成化间,韩王偕奏禀皇上,曾叔祖襄陵王址非常孝顺,曾经为了***母亲的病而割肉剪须。现在75岁了,每当祭扫母坟还亲自负土,哀恸得不能自己。他就是生尽养死尽孝的典范啊。宪宗看后,嘉叹再三,说:“孝,乃是人道之大端,很多人对双亲生时能孝养,至于死后还能孝思不断,这样的人太少了。因此,曾叔祖是于父母无愧,于宗室有光,于风化有劝,他的孝行应该成为宗室的楷模,被记录于典册之中。”应该说,皇族中像襄陵王这样可堪表率的人还是很多的。
***府官员的左右为难
朝廷养老***策的颁布以及皇室成员的表率作用,使得明代的官员往往面临着在父母和权力之间左右为难的问题。
明代的官员,多有因父母年老无人侍养而辞去官职,回家尽孝之人。在仕途与双亲之间,弃富贵而取孝道,是非常难得的。明代的《御制大诰》中规定,吏员有父母年老而又别无人丁者,可以离职回乡侍亲,待亲终服满,再行起用。洪武时,太祖对此比较重视,一次他在后苑见到巢雀孵卵,就很感慨,于是令群臣有亲老者,许归养。皇帝在鼓励官员归养的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对民间的示范作用。宪宗时,南京大理评事夏缑,居官仅岁余,因母亲年老,乞侍养,于是辞官归乡。在家三十余年,没有出仕。武宗时,御使陈茂烈因母老乞终养,清苦自励,吏部让他做晋江教谕,以资贫乏,他不肯接受。后武宗命月给米三石,助他养母。其时,各朝请求归养的官员多如过江之鲫,一方面他们真心地想照顾好家中年迈的父母,一方面朝廷提倡养老,他们也是为了响应诏令。
官员们还有一种侍养年老双亲的办法,就是便养或禄养,即官员们并不放弃自己出仕的机会,而是调到离双亲比较近的地方任职,继续用自己的俸禄来奉养父母。这也是从太祖时就开始实行的***策。
洪武四年,河南右卫百户张纶奏请侍亲,自陈父母皆八十余,家远不能迎来奉养。太祖命他为濠梁卫副千户,就近侍奉双亲。明代是有严格的回避制度的,被记载于《大明令》中,于法之外,顾念亲情,允许官员们到家乡附近任职,近便侍养双亲,足见明代对养老***策的重视。
另外,还有些官员只有俸禄这一项收入,失去了职位恐怕连侍养父母的能力都没有了,因此,不能乞终养。所以他们请求禄养,即向皇帝要求职位,以期得到俸禄。洪武中,乡贡隶王***因家贫而愿意出仕,希望得到俸禄来侍养母亲。太祖嘉之,让他做工部营缮主事,后累官至户部尚书。
禄养的另一种做法是,官员将自己的俸禄一分为二,自己领取一份,另一份由父母住地附近官府发给父母。这样既赡养了双亲,也省却了辗转之费,不能迎养、归养之苦也有所安慰了,可谓一举三得。
明代的***策规定,官员是可以告假归省、探视老人、送老亲老的,这都反映了对家庭关系及对老人的重视。在朝官员请告归省,内府给与勘合。宣德、成化、嘉靖年间还规定了任职多少年才可以请假,三至十年不等。皇帝批准后,吏部还要复奏一下,然后才能领到路引还乡。给假的期限,初为一个月,弘治时改为两个月,朝廷还会赐给路费。有了比较健全的***策,官员们的探亲才可以得到保障。
明代为了成全官员之孝,还制定了“丁忧”的***策,即主要的尊长近亲去世,要回家奔丧,并在家中守孝。国初,百官闻家中有丧,不必禀报即可离职。洪武二十六年,又规定,要经由本部官员请奏,并发给内府孝字号勘合才可回家奔丧。祖父母、父母去世,可以守孝,一般是一至三年,其余亲人去世,只可服丧,不可守孝。此后,在弘治、嘉靖年间略有改动,但主要宗旨未变。
黎民百姓的竭尽全力
家庭养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思想基础。老年人都曾为家庭辛勤劳作和抚育下一代,对家庭的贡献奠定了他们在其中的地位。同时,也注定了子女对老人既有尊敬的责任,又有赡养的义务。
日常生活的平淡中,留心饮食,承欢膝前。婺源人潘士藻,性至孝,母亲八十余岁时,目不能视。他就亲自照料饮食起居,经常作小儿状逗母亲开心。每天晚上到母亲的卧榻之前,诉说白天发生的事,陪母亲其乐融融地聊天。陈璋,浙江仁和里人,家境清贫,却对父亲极尽孝养,常觅时鲜的食品给父亲品尝。父亲陈文贵,年八十,忽然得病瘫痪,大小便失禁,陈璋不离其侧,父亲有需要即趋前侍奉,如此者十余载。
有人为了父母可以拒绝朝廷的荐用。章州,海宁人,性至孝,学识渊博品行端正,朝廷想器用他,但他的母亲当时年龄已经很高了,需要人照顾,于是他上书辞谢,终身未出仕。
甚至有人为父亲顶罪。洪武时,淮安府山阳县民有人的父亲得罪当杖,请以身代。太祖认为这是出于至情,愿意为孝子屈法,以劝导天下为人子者。无独有偶,二十五年,天策卫卒吴英得罪入狱,其子愿入官为奴,以赎父罪,太祖屈法宽恕其父。
敬老、养老是不分性别的,有些妇人也极其孝敬老人,被树为典型。洪武十六年,北平栾城县民李大妻甄氏对婆婆很孝顺,婆婆病了,她就跪拜祈祷,侍汤药极为尽心。婆婆年九十一时,因病而终,她在坟墓旁守孝三年,早晚悲号不停,里人称其为孝妇,得到朝廷的旌表。定州的南庞村民刘明有的妻子段氏,对公公极为孝顺,在丈夫与婆婆相继亡故之后,独自奉养九十余岁的公公。公公生病不能进食,段氏就朝夕细心地给公公喂饭。因家里贫穷,要出外谋生,她每次出门必问公公饥饱,公公嘱早归,不敢违命。归则不入私室,必先侍奉公公,故公公得以寿终。
这样的孝子、孝妇,朝廷都是给与表彰的。当地的方志也往往详细记载他们的事迹,以史为鉴,以人为鉴,将尊老作为子女必备的品德对下一代进行教育。而这种对父母尽孝的行为也确实值得提倡与发扬,因为在以后的社会中,尊敬老人、孝顺老人仍然是每个人必备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