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中会辑评

尤中会先生是湖北乃至全国书法界颇有影响的书法家。长期以来,尤先生在坚持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道路,他的书法作品,无论从功力、情性、气韵、个性上讲,既有继承,又有新意,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实力。

从尤先生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师“二王”之雅逸,得米芾之洒脱,法虔礼之用笔,取鲁公之苍浑,并能融会贯通,食而化之。且敢于大胆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书风。他的书法作品,涵及楷书、行书、章草、魏碑、篆书等多种书体,可以说是淋朗满目,美不胜收。他的作品展示了他以学术为支撑的最高水准,体现了他线质章法的驾驭能力,呈现了他诗情书性合璧的气韵效果,彰显了他书法个性的总体时代风貌。我们有幸在他富有内涵的线条语言中领悟到他特有的气度和人格魅力,并给我们以心灵的震憾。

尤中会先生赖以沉寂,炼性修身,严谨治学,弄翰六十余载,“先与古人合,后与古人离”,且合离有度,亦古亦新。隐隐乎蕴古人之气韵,落落乎见个人之性情。刚毅峻健,洒脱飘逸,字里行间充满着生命的活力,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赵长青(中国书法家协会***组书记、驻会副***)

我十分钦佩尤中会老师在传统碑帖上下的深厚功夫,他从四岁就开始练习书法,到了七十岁仍然没有停止过。没有对书法艺术的狂热爱好,就不可能有如此全身心的投入,所以尤老师的书法艺术可以说是心血和墨水熔铸凝结而成的。同时我十分崇拜尤老师那种洒脱灵动、峻健飘逸的独特书风。六十多年的传统功夫与博采众长,使他做到了合离有度,胸有成竹。

尤老师的创作思想和创作道路,是很值得我们这些书法后辈效仿的。在书法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踏踏实实,下足功夫,才能走出一条属于你自己的路。现在,我们的书法艺术已发展到一个最好的历史时期,热爱书法的人都感到十分振奋。但是同时也应看到,还有一些书法家,存在着浮躁、功利和急于求成的现象,不求下多少功夫,做多少功课,只想快速成名,快速获利。我们都应该向尤老师这样的书法前辈学习,摆脱名利的束缚,以求道的精神,来学习研究书法,弘扬书法。

尤老师从四岁练书法,前二十多年主要是基本功训练,中间二十多年主要是提高学养,潜心研究古典诗词及书法理论。到了六十岁以后才真正进入自由创作阶段。他很耐得住寂寞,当别人利用尽可能利用的机会积累财富时,尤老师却在闭门读书,创作诗词,外界疏落。今天尤老师的书法创作有这样的成就和这样的境界,与他的潜心修炼学问是密不可分的。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没有文化素养和精神追求的书家,无论你写的时间再长,都不会也不能成为书法大家。尤老师的书法作品散发出一种时代气息,又充满着韵律感和书卷气。这与先生娴熟的技巧和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以及淡泊名利、超杂物外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极其相关。

用人书俱老来形容尤老师十分合适。尤老师的年龄资历、人生历练、境界胸怀、传统功夫还有艺术修为,都担得起这个评价。我看了他的书法作品后,除了折服于先生的艺术造诣之外,还特别惊异先生本身和作品中洋溢出来的那种蓬勃朝气及飞扬帅气的动人气质。

—潘文海(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尤先生的作品八法精研,气度谦化。他的小字用笔讲究,笔法丰富,大字更是气势磅礡。他的书法线条非常精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看他的作品就像同他在一起交谈,有一种独特的感染力。这不仅是他的学养和人格魅力的体现,也是其人品与书品的双重体现。他把师承渊源和当今的崭新时代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很传统,也很现代。另外,作品的形式元素很丰富,感情元素与现代元素的交融达成了良好的视觉效果。他不但对经典下功夫很深,而且对时代精神琢磨的也很到位。

尤中会这一代艺术家,在中国书法刚刚热起来的时候很活跃,起着先锋作用,是中坚力量。他们曾经在书法一线打拼了几十年,很注意人格与学养的修炼,对书法文化与书法艺术理解得很深,功力也很深,而今仍在认真做学问。一旦将作品拿出来,就非常震撼。尤先生就是一个代表。问题是当今浮燥的社会把他们给淡化了,是大家不了解他。他们需要社会的支持以及整个书法界的关注与支持,这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也有责任有义务把他们这一代著名书法家进行专题性抢救,把他们的作品留下来,把他们的人留进历史。我所说的“尤中会现象”,就是这个年龄段书法家的现象,值得全社会关注。我们要站在整个书法史的角度,留下他们的痕迹。

—李刚田(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尤中会先生的作品,没有当下书法界的那种浮躁,守得住清静,耐得住寂寞。尤先生做学问做到了物我两忘,做人做到了荣辱不惊。他篆隶正行草皆涉,磅礡大气,峻健飘逸,无所不精。

尤先生力求从故纸堆里走出来,找到了一种新的,切合时代的,同时具有强烈个性的艺术语言。他的这种努力,这种思考,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和鼓舞,所以我很感动,也很震惊。在他的作品里面,可以感受到一股文人气度,大气的中原之风和流美的楚文化风韵。这种韵合之美,既有铜墙铁壁的中原文化的苍浑之美,又不乏楚文化的浪漫风流。可以说,他的书法作品是厚重的中原文化与浪漫楚文化的完美结合。

—李胜洪(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常务副院长)

尤先生诸体多能,“师二王之雅逸,得米芾之洒脱,法虔礼之用笔,取鲁公之苍浑”,遵循传统,参悟百家,从历代碑贴中寻找营养,然后熔而化之,开创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他勤奋用功,用笔精熟,结体自然,因字取势,因行用意,合离有度,亦古亦新,蕴古人之气韵,见个人之性情。特别是结字造型,参差有道,变化中规,张弛有度。

尤先生阅历很广,在部队服役多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转业地方工作后,曾在省书法家协会和艺术社团负责组织管理、艺术创作和交流工作,同时还在高校担任客座教授。这些丰富的经历使他在作字、赋诗、绘画时荡漾着一种别样的豪情和朝气,字里行间洋溢着烂漫的情趣和无雕饰的自然之美。细察他的作品,其楷书潇洒婉畅,灵动飘逸,笔随心动,神采飞扬,显得十分得心应手,具有很高的艺术内涵。

—朱守道(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看了尤先生的作品有很多感触。他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意识非常强烈。一看他的字,很传统,再一看,作品形式构成以及装点又透露出时代的信息。他的楷书,尤其是小楷和行楷写的非常到位又非常生动自然,有种韵律感,可以说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非常了不起。他的行草、小草、大草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也是他表现的主题,当然也是他的看家本事。就像金字塔一样,底很大,有一个大的底面,所以托起来那个塔尖很高。一切艺术门类,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最后都会回归到最高峰的那个点,尤先生的作品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张继(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尤老师的作品很细致,各种形式都有,既大气又精致,可以看出他的功力非常深厚。他把功力放在“功力、性情、气韵、个性”这四个层面的基础位置,看得出他是很重视功力的。除此之外,他的每幅作品都很有想法。他没有故作老态,而是充满着活力,很有激情,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好榜样。

—龙开胜(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尤先生的作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继承比较全面,他的行草书,无论是王羲之,还是孙过庭、颜真卿或是米芾,都有痕迹在里面,而他的小楷展示出很大的气度。

他的大楷和中楷里面,能看出灵秀之气而不板直;他的行草书里面,没有溜滑的笔道,不即不离,峰回路转,天真自然,没有火气。他是以平常心,写平常字,十分重视平时积累,所以他的作品是他文化底蕴的自然流露,都蕴含着旺盛的活力。他的创作思路和学术方法以及创作风格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王学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从尤先生的气质和他的作品里,我领略到了他的人格魅力,他是我们铁路人的骄傲。他的行草书流美自然,灵秀多变又磅礡大气。

—潘传贤(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尤先生的字里行间没有衰气,充满着旺盛的活力。他的作品,无论是小楷书还是行草书,都很精到,而鸿篇巨制的大草则更是气势磅礴。他的作品是自己真性情的东西,在形式与情感的统一上做得非常好。另外,他的书作中庸平和,写得很纯,这与他认真做学问,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他的为人都有很大关系。历史上的大书家,没有一个不是雅俗共赏的,雅俗共赏是很难做到的,但尤先生做到了。

—李相国(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副***)

活到老学到老,这一点在尤老师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也给中国书坛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他五体兼涉,加上他的精神和学养,铸就了他今天的成就。尤老师同年轻人一样在攻坚,在爬山,他的这种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也应该是全国书法界学习的榜样。我觉得这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这得力于尤中会老师做到了沉着,耐得住寂寞。尤老师的字写得很实、很厚、很古、很拙,又写得飘逸、豪迈。尤老师的艺术个性,我想用四个字来评价:“沉着、痛快”。

—曾翔(中国书法研究院办公室主任)

书法艺术,展示的不仅仅是书法艺术本身,而且是书法家人格、学养和和艺术的整体展示。看尤老师的作品有一种很强大的气场以及向心力。

—舟恒划(《书法报》社长、总编)

尤先生用自己朴素的笔墨语言,在对传统经典进行阐述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当代的艺术精神。他通过不断的消化与吸收,使自己的作品饱含着文化的尊严,以及他对审美的独特思考方式。他的作品体现出了平和与宁静,看他的作品给人一种清凉感。人只有心态平和,才能静下来,写出的作品才有内涵和韵致。静,能反映出人的修养。与之静,功夫和修炼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到。由此可见,尤中会先生是将书法艺术作为人生去追求的,他是把对书法艺术境界的追求,作为人生境界去追求的,从而奠定了他成功的坚实基础。

—黄俊俭(《书法导报》副总编)

尤老师在创作中试***寻找厚重的中原文化与浪漫的楚文化的交汇点,使之互兼互融;他也试***把书法的章法节律与音乐的节点旋律互合互用,又将诗词的意境与书法的情致互动互悟,还把古代的经典碑与帖互熔互铸,把传统的艺术元素与时代的需求交合默化,把传统书体、幅式以新的视觉去重新组合构成等等。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追求,也就出现了他这批优秀作品。

尤先生的作品磅礴大气,大作品视觉冲击力很强,小作品灵秀精到。章法、构法、笔法甚至墨法,都很精彩,展示出尤先生的最新创作成果。在当今社会十分浮燥的环境中,尤先生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砺修学养,锻造人品,为我们书法艺术家和书法爱好者做出了榜样。

—葛昌永(湖北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尤中会辑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尤中会辑评

学习

现代汉语中缀浅谈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汉语中缀浅谈,内容包括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前后缀有哪些,现代汉语中词缀的分类举例。摘要:本文对目前语言学界分歧很大的中缀问题进行了综合与分析,着重从中缀的定义以及中缀确定的标准对一些观点进行了评价,我们认为不能

学习

梦想与现实之间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梦想与现实之间,内容包括梦想与现实随笔全文,梦想与现实同在原文。与很多青少年时代就被网球星探发掘并捧为明日之星的幸运儿相比,库德里亚特采夫需要面对更多现实的压力,他既没有能够供他肆意挥霍的天赋,也没有能够供他偷懒怠

学习

女子自卫技巧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女子自卫技巧,内容包括女子自卫防身搞笑,女子防身自卫一招制敌术。一种流行的争论关注在女子是否应该进行格斗术训练以及她们该如何尽力去做,是否她们真的有希望通过自己的防御去反击一个男人并取得胜利。

学习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超薄磨耗层养护技术的应用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超薄磨耗层养护技术的应用,内容包括大空隙灌浆沥青路面技术,沥青路面超薄磨耗层施工。摘要:超薄磨耗层路面维修具有改善路面平整度、抗滑、耐磨、施工工期短、开放交通早、降噪、施工中不影响正常交通的优点

学习

湘西侗族芦笙音乐文化的现状分析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湘西侗族芦笙音乐文化的现状分析,内容包括苗族芦笙的历史背景,少数民族侗族芦笙音乐。〔摘要〕芦笙不仅仅是侗族人民独特的民族乐器,也是侗族人民的精神寄托,芦笙音乐更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本文从侗族的分布、语言文字、芦

学习

管道预制工厂化综述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管道预制工厂化综述,内容包括为什么管道工厂化预制,喷淋管道工厂化预制。摘要:本文对管道工程施工预制工厂化提出了一种模块化、系统化的预制模式,适应不同规模、不同地点、不同要求、不同种类以管道为主的工程建设的特点,全方

学习

浅析企业会计集中核算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内容包括浅谈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论文,会计集中核算流程。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纵深演进,企业之间也不断的进行着兼并与重组的状况,这导致了大批集团类型的大企业出现,如何有效管理这些大型企业成为企业管理

学习

大气颗粒物的污染及控制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大气颗粒物的污染及控制,内容包括大气污染颗粒物排放标准,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摘要: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承担了严重的生活、生产和交通等压力,城市空气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空气的污染又反过来

学习

红石岩隧道挑顶技术研究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红石岩隧道挑顶技术研究,内容包括浅埋隧道洞口围岩等级划分标准,隧道开岩技术。摘要:随着铁路高速化进程的日益加快,铁路隧道发展趋势朝着断面大、长度长、地质条件复杂发展。为了加快长大隧道的施工进度,长大隧道的施工一般采

学习

跨国追凶20年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跨国追凶20年,内容包括跨国追凶抓捕完整版,跨国追凶1免费观看。1990年9月15日上午9时,美国纽约市接连发现了三个装有尸体的垃圾袋。经调查,警方将犯罪嫌疑人锁定在一个身高为1.52米的黑山籍男子身上,但因证据不足迟迟无法他;从1

学习

浅谈指数体系因素分析法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指数体系因素分析法,内容包括影响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因素,指数体系因素分析用拉式还是派式。【摘要】指数因素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取决于所确定的指数体系。本文通过总量指标两因素分析的

学习

虚拟水研究述评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虚拟水研究述评,内容包括研究虚拟水最新文章,浅谈虚拟水的战略意义。一、科学研究虚拟水的量化

学习

大篆书法家金友华:翰墨如心, 篆写人生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大篆书法家金友华:翰墨如心, 篆写人生,内容包括篆书唯有牡丹真国色书法,比较好入展的篆书字帖。大篆,之于中国历史,丝毫不亚于青铜器带来的厚重感。三千余篆字,每一个字都有它的传说,看似如魔符,实则悠远、深邃,记载着华夏历史文

学习

书法家徐新国:笔墨难写是精神

阅读(31)

当我认真鉴赏了徐新国的一批书法作品及出版物后,我被他的作品震撼了。优秀的书法在于法度之间,应该在自然率真中透着质朴之美。我以为,徐新国虽然从不张扬,但他的创作,是真正能称得上是书法艺术的书法。读之品之,常常感到有一种豁然洞开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