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第1篇

(一)人口总量相对不足

纵观世界发展的历史,无论是文明的传承、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稳定,都需要一定的人口数量作为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稳定形势日益复杂的今天,兵团需要一定的人口规模来实现其维护***稳定的职责。2010年,兵团人口总量仅占到自治区人口总量的11.80%,与改革开放时的17.19%相比,下降了5.39个百分点。兵团人口增长慢于自治区人口增长,在自治区人口中的份额逐渐减少。在***人口日益增加的过程中,兵团人口出现了相对的“萎缩”,这与当今形势下实现维护***稳定所需一个强大兵团的目标出现了背离。

(二)人口素质相对较低

据兵团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兵团6周岁及以上人口中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仅占5.6%,高中(含中专)教育的占27.0%,初中教育的占40.2%,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初中。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03年,低于全国的9.05年。兵团人口无论是与60年代兵团人员的“高素质”相比,还是与当今全国的人口素质相比,高素质优势已经远去。人口素质的不高难以成就一个强大的兵团。首先,人口素质不高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应用能力不强,难以成就一个经济上的强大兵团。新知识、新技能一旦被用于生产、生活,往往是最能促进生产力、创造经济价值的手段。而新知识、新技能往往是被那些素质较高的人员所率先掌握、应用。所以,兵团人员在接受和应用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要弱于高于其素质的人员,这就使的兵团在经济发展上会错失先机而导致经济上难以做强。其次,人口素质不高对维护***稳定的职责认识不强,难以成就一个思想上的强大兵团。当前,兵团老一辈人员已经退居二线,二代、三代和新职工是现在兵团的主力。据调查,新职工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使命意识淡薄,他们更多的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兵团三代的年轻人较老一辈的兵团人而言,使命意识不强,他们更多地关注自身利益,向往外面的五彩世界,这从三代普遍不愿种地、宁愿外出打工的情况中可窥一斑。人员素质的不高,使得他们很难从国家的高度来认识自身所承担的职责,也就更谈不上责任感、使命意识,因此,思想上强大兵团的形成也就无从谈起。

(三)兵团人口结构不甚合理

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兵团人口性别比偏高、年龄结构老化、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不合理。兵团人口性别比偏高,尤其是婚恋阶段人口性别比的过高,不利于男性在婚恋市场上的顺利择偶,不利于外来人口在兵团的安家落户。据调查,兵团团场近年来引进的大学生中,男性人员普遍较多,这就导致了这些男性大学生在择偶的过程中,势必会剩下一部分人员难以找到合适的配偶,进而导致这部分人员的稳定性较差。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团场为什么留不住人。人员的难以稳定势必会影响维护***社会稳定职责的履行。年龄结构的老化,一方面反映在老年人所占比重的升高,兵团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另一方面是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化,兵团劳动力的平均年龄近40岁,已进入壮年阶段。老年人比重的增加,意味着兵团可投入维护社会稳定的人员比重下降;而劳动力结构的老化,则意味着兵团投入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年轻劳力比重的减少。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是对维护社会稳定力量的一种削弱。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中,一产从业人员比重高,二产从业人员比重过低。这表明兵团仍然是以农业发展为主,工业进程缓慢,没有强大的工业支撑很难形成经济上强大的兵团。而以当今兵团农业发展的高水平来看,对劳力的吸纳能力的有限也难以造就人口上的大兵团。

(四)人口分布仍需布局兵团人口分布呈现出“两圈一线”的分布格局

能有效的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确保***的稳定。但就目前兵团人口分布的南北疆差距而言,则不利于兵团维护***社会稳定职能的发挥。尤其是兵团在南疆过低的人口比例,一方面是难以发挥其对的震慑作用,另一方面是难以与各民族进行充分的交融,难以做到民族间的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共同维稳、共同致富,不利于民族间信任的形成。兵团的58个边境团场驻守在2019公里的边境线上,为保卫祖国边防、守护***稳定筑起了一条“屯垦戍边”的屏障。但近年来边境团场人口总量的不断减少、职工队伍不稳,严重影响了边境团场的发展,不利于边境地区的稳定。从人口的城乡分布来看,兵团人口的城镇化速度迅猛。但就兵团目前所拥有的城市数量和规模来看,数量不足、规模偏小,聚集人口的能力较差,这就会使得兵团在履行维护***稳定中缺乏稳定、充足的人员基础。尤其是在南疆和边境地区,兵团城市数量和规模就更显不足,聚集人口的能力更差,实现维护***社会稳定职责的难度更高。因此,如何做大兵团城市,改善兵团人口在城市间的布局,进而完善兵团人口分布,是兵团从“屯垦戍边”向“屯城戍边”转变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二、社会稳定目标下的兵团人口发展路径

(一)增加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

兵团十二五规划关于人口的部分指出:2020年人口要达到400万。按照2013年兵团人口自然增长率0.2‰进行测算,到2020年兵团的总人口为268.38万人,与计划中的400万人相差131.62万人。因此,坚持计划生育国策、适当放开人口二胎***策,引导人口向兵团合理、有序迁移等在增加兵团人口、优化人口结构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1.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适当放开二胎生育***策

目前,兵团的生育水平极低。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总和生育率为1.09,不仅低于自治区的1.53,而且低于全国的1.18,更低于人口的更替水平2.1。国际研究表明,只有在人口总和生育率为2.1时,才能保持现有的人口规模,否则,就会出现人口的衰减。人口的生育水平不是越低越好,而应该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以实现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为此,兵团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同时,应鼓励符合二胎生育***策的职工用好用足***策,不放弃生育二胎。另外,要加大计划生育***策的调整力度,不分城乡、不分区域统一生育二胎,利用人口的自然增长来增加人口规模,改善人口结构。

2.引导人口向兵团合理、有序迁移

人口迁入是优化人口结构最迅速的途径。人口迁移更多的倾向于年龄较轻、文化程度较高的男性人口迁移。因此,人口迁入能迅速地改善迁入地的人口年龄结构、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但在人口迁移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女性人口的迁入,以避免男性人口在迁入地婚恋问题的难以解决,进而出现二次迁移。但就近两年兵团的人口迁移来看,净迁入数量不大。为此,兵团需要大力发展经济,以三化建设为契机,吸引人口的大量迁入。尤其是三化建设中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既能吸纳大量的人口,又能改善三产从业人员的结构。在这个过程中需把握高素质人才引进与普通劳动力迁入并重。另外,争取国家***策支持,加大“西部计划”力度,以高于东部的待遇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兵团安家落户。

3.扩大兵团管辖范围

扩大兵团管辖范围,是增加兵团人口规模最迅猛的方式。实践证明:兵团能有效的管理地方划归给兵团的农场,并实现其兵团化,履行维护***稳定使命。因此,新形势下,扩大兵团管辖范围,既有利于增加兵团人口规模,也有利于减轻地方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

(二)提高人口素质

1.提高团场职工素质

目前,团场职工的主力是兵团二代、三代及新职工。新职工的前身主要是内地的农民,其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维护***稳定的使命意识不强。因此,对新职工在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的同时,更应该加大思想***治工作的宣传,发挥兵团大熔炉作用,以增强其维护***稳定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平时,以趣味性的方式进行宣传,如开展屯垦戍边知识有奖竞答、开设团场***垦人讲身边事课堂、老兵精神等;在特殊时期,对执行任务表现突出者,给予其土地承包等相关的优惠***策,与经济利益挂钩,以增强其履行使命的荣誉感,进而提升其思想素质。

2.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力度

留住现有人才,也是间接提高人口素质的一种方式。因此,兵团在加大经济待遇、感情留人外,还要重视对现有人才的培训。这既是挽留现有人才的手段,也是提升现有人才素质的途径。对此,兵团要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力度。一是利用兵团及各师***校,加大现有人才对兵团新形势、新动态的及时把握,以增强新思想在其工作中的指导作用。二是利用19个省市对口援疆的机会,加大相关单位的交流合作,借鉴内地先进的经验做法,以增长现有人才的见识。三是鼓励现有人才到兵团大学和内地大学再进修,以增进其今后工作中的理论指导。

3.引进高素质人才

引进高素质人才是提高迁入地人口素质最便捷的途径。为此,兵团要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工作。一是引进大学毕业生和复员转业***人到团场、连队,尤其是兵团职工大学生子女的引进。二是引进工业化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工人。三是兵团发展所需要的特殊人才。

(三)完善人口分布

马大正在2001年提出完善兵团团场布局要“抓住两头,突出中心,画圆南圈,加强一线”。目前,“两圈一线”分布格局中的“南圈”没有画圆,塔克拉玛干南缘和东缘团场少,且规模小,人口少,总体实力单薄;边境“一线”人口总量出现了减少,在兵团人口总量中的比重出现了下降。因此,在当前***猖獗的情况下,“画圆南圈,加强一线”势在必行。

1.画圆南圈

第十四师224团和二师38团的成立,是兵团完善南疆团场布局、画圆南圈的重要举措。也为我们完善南北疆人口分布提供了思路,具有推广价值。

2.加强一线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的设立,是国家加强边境一线的体现。也为我们加强边境团场、增加边境团场人口提供了可借鉴范例。另外,鉴于边境团场守边的特殊性,我们需要大量的优秀复员转业***人充实团场的武装力量,亦需要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用先进的知识技术武装团场一线职工。

3.建设兵团大城市

人口问题论文第2篇

就未来人口战略目标而言,目前的主要争论集中在:是否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形成了以下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等人,他们认为在新的百年里继续有效地减少人口数量依然是我国人口***策必须考虑的主要矛盾和先于一切的大事。理由有三:其一,人均意识与人均资源劣势要求减少人口总量;其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潜能,要求减少劳动力供给总量;其三,人均收入水平的加速提高,要求缩减人口总量。最后的结论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在100年后将中国人口降到8-10亿并力争更低,200年后降到3-5亿。与第一种观点截然相反,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结构问题已经一跃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问题的核心。宋健(2002)认为人口数量问题成为“笼中之虎”,尽管威猛,却尽在掌握之中,中国人口转变的独特性,造就了中国人口结构问题的独特性,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人口战略目标应该由数量问题转移到结构问题上。持此观点的学者虽然不是很多,但这至少警示人们人口结构问题的严重性。第三种观点认为,统一人口数量与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才应成为长期追求的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多方位的寻求平衡发展。李建新(2001)驳斥了“一味追求人口数量减少的观点”,认为在追求减少人口数量过程中所引起的加速年龄结构老化则必然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他引用中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事实,论证了“人口数量多少并不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命题。***等人(2000)认为根据中国的国情目前追求最优人口数量是不现实的,当前所做的是将总人口控制在人口最大容量内的前提下,实现人口结构、人口地区分布的合理布局,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界在人口战略目标上的激烈辩论,说明中国人口未来长远发展目标的确定是一项异常复杂、困难的任务,需要慎之又慎。

关于有无必要进一步降低生育率的不同观点

在人口总量压力与人口结构压力并存的情形下,能否进一步降低生育率,是学者们关注的另一热点问题。对未来人口目标的不同观点,体现在对于生育***策的走向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归纳起来有三种意向:1)进一步降低生育率,将总和生育率降到1.5甚至1.0以下,并长期保持下去,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口过多与人均资源长期紧张的问题,这样才可能在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上追赶发达国家;2)稳定目前低生育率,这是人口总量未来能否停止增长并转向负增长,最终实现现代人口转变的关键;3)提高生育率,稳定总和生育率在更替水平2.0左右,是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最优的稳定状态。这些意向最终体现在对生育胎次***策的主张上:1)主张继续推行一孩化,从而进一步扩大独生子女家庭的比例(;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2)维持目前的生育胎次***策或稳定总和生育率于1.5~1.8左右(马瀛通,林富德,2000);3)调整现行的胎次***策,扩大二胎比例或逐渐向二胎***策过度(李建新,2000,2001;于学***2000),一方面,对生育率水平特别低的地区(如北京等地生育率已降到1.0以下),应采取措施,刺激生育率回升到更替水平;另一方面对生育率较高地区,通过生育***策把生育率控制在2.0左右的水平上,这样既达到控制人口增长,又达到调控人口数量的目标。以上学者们对未来生育与***策调整问题基本上属于理论探讨,目前尚无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对这些调整可能带来的后果也无系统的论述。

关于人口调控的不同观点

从上述的讨论中可看到,无论从我国目前人口数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上看,我国的人口是需要进行调控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并逐步完善,人口控制机制应如何确定,现行的管理体制有无存在的必要或应向什么方向发展,已倍受关注。在人口调控问题的研究中形成了以下观点:第一,只能由***府计划调控,理由有二:其一,由于市场经济对人口调节的时滞性,即使对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而言,***府对人口的宏观调控也是必不可少;其二,人口的生产不同于物质资料的生产,通过对两种生产的调节机制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人口生产并不受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调节,因此人口控制不应该也不可能由市场调节,只能计划生育。第二种观点认为,今后的人口调控应主要通过竞争、劳动力市场等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家庭的生育行为、控制人口数量,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一方面,随着生育率的下降,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计划生育***策的边际效应必然出现递减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对20世纪最后20年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动的研究,认为近20年来人口发展主要由经济等客观因素所决定,当人口***策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时才能起到显著的作用,主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府应该转变职能,把婚姻、生育之类的私权归还于民。

我国人口问题研究观点述评

我国学术界在上述三方面的人口问题研究中既存在不同的立场和视角,也存在差异显著的推断和论证逻辑。总体来看,各观点均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转变的特殊性及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决定。

一方面,历史上长时期人口快速增长,导致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基数庞大、增加速度快,对中国资源环境能源形成严重的压力。再加上人口运动的惯性和人口再生产自身规律的作用,人口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还会进一步尖锐化,因此人口数量问题是理论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及计划生育***策的实施,近几年中国人口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如果按照自然趋势发展,中国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像许多发达国家一样持续处于人口转变的第二个阶段,但是由于70年代开始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策,人口发生了快速转变,致使中国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这就导致了我国人口结构问题日益突出,使得21世纪中国面临着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双重压力。

第三,中国人口转变的经济基础不同于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口转型是在经济追求高速发展的时期出现的,与工业化几乎同时发生,而欧洲是在工业化完成后的经济高度发达的背景下才出现的。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人均GDP一般在10000美元左右,而中国仅为1000美元,显然,中国的人口的转变缺乏经济基础。

总体而言,对前面提到的人口问题虽然存在不同的观点,但各种观点的争论使人口问题的研究更加全面。具体而言:

在未来人口战略目标上,学术界把人口目标与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并深刻认识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口问题,找到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研究的视角更加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在确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及适度人口方面将人口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等结合起来,跨学科的特点突出;在分析人口结构问题时,选取了改进之后递进式生育预测方法,这种预测方法更适合于中国人口发展的规律。在人口生育***策的导向及人口控制的调节机制上,对人口***策的探讨不再仅限于关注人口数量,而是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审视人口***策实施的条件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对于这些方面的探讨,可使未来的人口***策更符合实际,从而能尽可能的缩小负面效应,这是其合理的一面。其不足之处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城市地区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技术条件与经济条件已经完全成熟,因此全国的人口的生育率水平更多地取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我国未来人口研究及人口***策制定的启示

上述针对人口问题的观点,是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国人口问题而提出的,这些观点对我国未来制定人口***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在不断完善的市场机制下,生育***策应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无论原有的生育***策在过去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但人口***策总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它也只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才能发挥其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及完善,无论生育***策的导向如何,对生育的调节手段应该发生转变。

第二,生育***策应分地区区别对待。虽然改革和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生育***策的选择与方式上也应有所不同。在上海、广州等地综合生育率低于1.0的地区,特别是佛山(0.55)等超低生育率、经济基础好、思想观念超前的城市,稳定低生育率水平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应将低生育率稳定机制从***策控制机制向群众自我约束机制转变。在经济基础落后的西部高生育率地区,应深入群众实地调查,确定出与当地实际情况相宜的生育调节方式。

第三,促进人口流动,改变生育观念。在城市总和生育率已经较低且基本稳定的的条件下,控制农村人口成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关键。而促进人口流动,加快城市化建设不仅是人口向城市的简单的转移,更重要的是人口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的转变。发达地区经济条件的引力,与落后地区人口过剩的推力,使得落后地区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在流动中改变生育观念,转换生育行为。

三十多年来,中国通过大力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策,使13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在20世纪实现低生育水平的国家。但在人口转变的同时,中国人口问题由过去的以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结构相互交织转变,使得中国人口问题的解决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人口问题及其给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带来的压力,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围绕着中国人口问题研究,中国近年来涌现了众多不同观点,通过对这些基本观点的述评,对加深人口理论研究,制定合理的人口***策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我国人口问题研究观点综述

根据国家计生委的统计调查,自实行计划生育***策以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开始持续下降。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1降到1980年的2.31,首次接近更替水平,2000年第五次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30,达到低生育率水平,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针对在低生育率水平下,我国21世纪人口问题的核心及人口***策的导向,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小平.论中国人口的百年战略与对策[D].战略与管理,2004

2.叶文振.数量控制:21世纪中国人口生育***策导向[D].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

3.宋健.结构问题是21世纪中国人口的核心问题[D].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

4.***.面向21世纪的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D].中国人口科学,2000

人口问题论文第3篇

(一)人口众多

国家统计局1982年公布的我国总人口,包括台湾省和港澳地区人口,全国10.32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93%。1993年末,我国大陆人口已达11.85亿,比1992年净增1346万人。1949年末到1993年末的44年间,我国大陆总人口翻了一番多,目前已超过12亿人。

(二)绝对增长量大

我国人口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1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如1930年出生率为38‰,死亡率为33‰,自然增长率仅5‰;2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如1965年出生率为37.88‰,死亡率为9.50‰,自然增长率为28.38‰;3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由于70年代末我国***府推行计划生育***策,人们生育意识的变化和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这一阶段中,1985年出生率为21.04‰,死亡率为6.78‰,自然增长率为14.26‰。1993年出生率为18.09‰,死亡率为6.64‰,自然增长率为11.45‰。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发达国家为6‰,发展中国家为20‰。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育龄人口和将要进入育龄的人口比重大,我国人口的绝对增长量仍然是相当大的。

(三)地区分布不均

胡焕庸1935年根据当时创制的1933年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清楚地表现出东半部人口十分稠密,西半部人口十分稀疏,两者之间明显地看出有一条人口分界线。这条线的东北端起于当时黑龙江省的瑷珲(现称黑河),以此向西南划一条直线直达云南省的腾冲。当时把这条线称作瑷珲—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当时计算,这条线以东的中国东半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6%,而人口却占全国的96%;而这条线以西的西半部,面积约占全国的64%,人口仅占全国的4%。到80年代,胡焕庸利用1982年的人口普查资料,重新计算了这条线东西两侧的人口分布。结果是:东半部面积占全国的42.9%,人口占全国的94.4%;西半部面积占全国的57.1%,而人口仅占全国的5.6%。这个比例数字同1933年的统计数字相比,仅有1.6个百分点的差别。因此,尽管***以来国家曾一度重视西部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较快,由于东部人口众多,人口也在同步增长,它们之间的比率,虽然经过半个世纪但仍没有多大的改变。

(四)人口素质低

根据第4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1.8亿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15.88%;全国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612万人,占总人口1.4%;大学以上(包括相当于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数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0%。造成人口素质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文化教育水平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远远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大陆20~24岁适龄人口中高等教育入学率仅为2%,而印度为10%,泰国为16%,埃及超过20%,韩国则为38%。掌握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的高等专门人才,是一个国家在经济竞争中最有效的资源。高等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五)人口结构

1.民族结构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汉族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93.3%;少数民族共有6723万人,占6.7%,大部分散布于西部的广大地区。***后,由于***府推行正确的民族***策,各民族人民和睦、友好相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2.性

别结构

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一般都大致相近,有利于生产布局的合理组合。据1993年统计,全国男性占51.02%,女性占48.98%,男性多于女性2.04%。

3.年龄结构

我国人口各年龄组的比率同世界平均数十分接近。中年组为60%,少年组为35%,老年组为5%。中年组比率高,社会上劳动力充裕,中年所需抚养老年和少年的任务不重。但中年组的人口比重过高,尤其是育龄人口和将要进入育龄的人口占一半以上,使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在短期内难于控制。

4.城乡结构

近百年来,工业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日增,农村人口日减。据1980年世界人口资料,全世界平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9%,发达国家平均城市人口占69%,发展中国家平均城市人口占29%。我国长期以来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够发达,城市人口比例较少,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民占绝对多数。1993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28.14%,乡村人口占71.86%,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仍然很低。

5.职业结构

我国工业化水平较低,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仍占绝大多数。据1993年的资料统计,我国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6.4%,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占22.4%,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占21.2%。

(六)人口迁移

19世纪末至***前夕的50年间,由关内迁移到东北3省的人口共3000万左右;19世纪以及20世纪上半叶迁往世界各地的华侨约有二三千万人(不包括华裔);1950~1982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净迁人口3000万,年平均大约90万。

我国人口发展过程中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有:1战争造成的人口移动;2灾荒造成的人口迁移;3水库建筑移民;4中、高等院校学生毕业分配;5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人口迁移。如建国初期,国家为了调整全国人口分布,开垦荒地,开发森林,开发落后地区的经济文化,巩固边疆国防,促进各民族经济的发展,曾组织动员人口迁移。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人口***策的某些失误,人口增长过快,农村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1949~1983年农村人口出生由4.84亿人增加到7.84亿人,平均每年增长1.4%;适龄劳动力由2.37亿人增长到4.47亿人,平均每年增长1.9%;在业劳动力由1.65亿人增长到3.4亿人,平均每年增长2.1%。在农村劳动力不断增长的同时,由于工业、交通、水利和住房建设占地,耕地却有所减少。农村劳动力平均播种面积1983年比1952年减少了45.7%。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来,广大农民可以摆脱土地的束缚,为农业剩余人口的转移创造了条件,于是,出现了所谓的“民工潮”、“打工仔”、“外来妹”。虽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促进和沟通了城乡工农业产品的交流,繁荣了市场,满足了城乡人民的部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这种“民工潮”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盲目性,又缺乏教育和管理,从而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如自流人口对流入区的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造成资源浪费;农业剩余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增加了城镇人口的负担;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一系列问题尖锐化,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等。

二、人口过快增长引起的有关问题

(一)土地资源强度消耗

尽管我国国土辽阔,但由于人口众多,土地的人均占有量小,加上全国耕地面积仍以每年平均30万ha的速度递减,由此,人均耕地已有1949年的0.18ha,下降到1990年的0.085ha,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t。我国草原面积3.2亿ha,但已有0.87亿ha的草原退化,493万ha的草原受到沙漠化的威胁。尽管我国近年来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但森林覆盖率仅仅达到13.4%,人均森林面积0.11ha,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1%。

(二)能源紧缺

1993年我国消耗11亿t煤,1.4亿t原油,人均0.9t标准煤。而美国人均10t,日本4t,德国5.6t,中等发达国家3~5t。预计本世纪末,我国需要14~1

5亿t标准煤,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的能源生产要增长3~5倍,即30~50亿t标准煤,我国的能源缺口较大。

(三)水资源短缺

我国江河年径流总量居世界第5位,但按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来计算,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全球人均的1/4,(前)苏联的1/7,美国的1/3,而我国水资源用量已占全国水资源总量28000亿m3的1/5,占全国可能利用的水资源量的1/2,其开发程度已居世界前列。由于我国水资源量地区分布不均匀,82%的地表水,70%的地下水资源量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占全国土地面积50%以上的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18%,再加上降雨在时间上分配不均匀,70%集中在汛期,所以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缺水十分严重,其中以华北平原沿海城市表现最为严重。

工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使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尖锐。据预测,我国目前全年缺水已达350亿m3,如不采取强有力的节水措施,到本世纪末将缺水1000亿m3,如不及时兴建一批水源工程,城市缺水量将超过200亿m3。

(四)环境恶化

由于人口众多,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SO2排放量的90%都来自于燃煤,使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城市产生比较严重的大气污染,以烟尘和酸雨最为严重。我国多为古生代地层的煤,含硫量达5%~7%,最高的达10%~13%,中国每年排放1700万tSO2,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造成酸雨危害,重庆和广西柳州酸雨率超过70%,pH值为4.0。华中地区酸雨最为严重,其中心区域酸雨平均pH值低于4.0,酸雨频率在80%以上,对农业、森林、建筑物都有很大危害。

三、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巨系统,由于人口过快增长,导致系统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无序状态,要使这个巨系统由无序向有序演化、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演化,其基本条件是各子系统之间要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协调这个巨系统各子系统发展的战略,因为这一战略从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全过程中全面、系统、综合地考虑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实现这一战略,可以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四者协调发展,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人口问题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毫不例外地要过人口关,既要解决人口数量对发展的制约,又要迎接人口对发展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质量是在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质量得到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的。人口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既有数量问题,也有质量问题,但现阶段数量制约是主要的。我国人口过快增长表现为四大显著特征,即人口基数大、净增长量大、持续增长惯性大、人口对生活资料的绝对消耗量大。人口基数庞大成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的、根本性的制约因素。

鉴于人口在持续发展问题上所处的特殊地位,我国人口的现实态势及其在制约我国持续发展诸因素中的作用,决定了现阶段实现我国的持续发展必须以控制人口数量、平抑人口的过快增长趋势为突破口。因而,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将为我国人口素质的逐步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进而从整体上为缓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强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内涵发展能力奠定初步基础。因此,控制人口应成为现阶段持续发展一系列举措中的关键举措。具体地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把控制人口数量的工作纳入国家和各级***府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并置于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

(2)提高人口素质。为此必须增加教育投资,改善教师和知识分子待遇,普及初等教育,努力提高

高等教育的水平。只有提高了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社会、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人民才能自觉地降低生育率。这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3)向全体公民宣传全球环境与发展形势和中国持续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前景和基本对策,增强忧患意识,树立人类与自然共生、环境与发展协调共进的整体观念,明确持续发展的目标,增强全社会对持续发展的信心和责任感。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人口的主要特点和人口问题,指出人口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进而论述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宏观对策。

关键词:人口;人口问题;持续发展

人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两层属性。从各种因素的地位看,人既是人地相关系统中的主体,又是环境和资源的组成要素。研究我国人口问题与社会持续发展对于探讨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田方,林发棠.中国人口迁移.北京:知识出版社.1986

[2]胡焕庸.胡焕庸人口地理选集.北京:中国财***经济出版社.1990

[3]陈兴中,苏明武.中国经济地理基础.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人口问题论文第4篇

一、农业人口流动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之初,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农村富余劳动力呈日益增多之势。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快,大批“三资”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兴办对劳动力的需求,经济特区建设的启动以及人口管理制度较改革开放前的松动等诸因素都极大的刺激了我国农业人口的流动。

1、农业人口流动为我国基础建设和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据统计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业人口流动已达1.5亿,其中主要是跨省的流动,庞大的农业流动人口大***构成的农民工,成为各个城市各类重体力、艰苦行业的劳动主体。比如建筑业,市***道路、地下设施建设等。

农业流动人口在城市从事一些城里人不愿从事的工作,为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可以说,每一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都凝聚着农民工的辛勤汗水,每一个艰苦的、危险的行业都有农民工的身影。这种劳动力“无限供给”的趋势,低廉的劳动报酬和农业流动人口渴望摆脱贫苦的心态,使他们成为任劳人怨的一个特殊群体。

2、农业流动人口缓解了农村的贫困状况

农业流动人口在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所获取的报酬对于他们已经走出的贫困农村而言是可观的。据调查,相当一部分农村家庭除了靠老人或者妻子维持最基本的农业劳动收益并照料家庭外,主要的经济来源,尤其是子女上学、盖房、婚丧嫁娶等绝大部分依靠家庭成员外出务工的收益。为数不少的外出打工者(男人或女人),依靠自己在城市的收益,使乡下的家人过上了较别人富裕的生活。

3、农业人口流动促进了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就城市而言,农业流动人口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和社会双重因素的底层群体。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数以亿计的农业流动人口已经成为一个相当规模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十分独特的社会群体。他们在增加农村收入的同时,也在城市的信息碰撞。产业化劳动中提高了素质(虽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

有研究报告表明,农村青年认为进城打工最大的收获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另一方面,一部分稍微在城市里站住脚根的农民工,为了彻底改变他们子女的命运,便携家带口力***在城市里安顿下来。许多人都有过在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集贸市场、垃圾场边、废弃的房屋、铁道边的临时棚屋的栖身的经历。他们力求以最低廉的费用千方百计在城市里立住脚。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成为城市人口新的构成的一部分。

4、农业人口流动目前存在的问题

应该说,我国农业人口流动目前仍然处于一种无序状态,近几年来由于国家***策的引导和部分保护措施的出台,农业人口流动开始向有序的方向发展,但这个过程并非短期可以完成的。目前农业人口流动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农业流动人口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自身素质较为低下,自我保护意识差。农业流动人口由于文化素质整体较低,他们所从事的绝大部分仍然是技能要求低的重体力劳动。

在务工的过程中有普遍缺乏对自身权益的有效的自我保护。由于利益的驱动,在各类刑事犯罪中往往占有相当的比例。又由于卫生习惯和经济条件的原因,对城市的卫生和环境管理常常带来不良影响,尤其是造成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的难度加大。

二是对社会结构调整提出的问题。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正面临着就业高需求,高失业率的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人口流动加快,由此呈现出劳动力“无限供给”的趋势。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背景下,宏观调控如何体现,社会结构如何调整?总体上显得乏力和滞后。大部分城市面对农业人口流动问题仍处于被动应对和整治的状况。另一方面,农业流动人口如何融入城市生活,分享社会进步成果?农业流动人口和城市居民的关系协调等都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加以研究和解决。

三是法律保护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这是农业人口流动当前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比如:最低工资标准、劳动收益保证、社会救济、劳动保护、就业培训、子女教育、住房问题、医疗问题、基本养老、工伤等等。都有待研究并以法律形式予以规范。应该看到,农业流动人口依然处在我国社会阶层的最底层,这支庞大的劳动大***仍游离于现代职业体系之外。

5、农业人口流动对我国制度变革和完善提出了迫切要求

农业流动人口虽然已成为城市运转不可缺少的劳动大***,但同时又与长期形成的制度发生着多方面的碰撞。僵硬的户籍制度将他们排斥在城市之外。教育医疗等基本保障制度不能以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接纳他们。他们的居住地常常被列为清查、整治的重点。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社会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并且是社会进步所追寻的目的之一。制度的调整和完善必须与之相适应。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市场的闸门打开了,流动的潮流形成了。利与弊,得与失,期盼与担忧,限制与诉求同时交织在一起,使我们有些盲然和困惑。

二、农业人口流动的对策思考

农业人口流动的是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社会结构合理调整、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妥善面对和正确把握农业人口流动,解决农业人口流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又是维持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缩小城乡差别、积极“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能否妥善解决好包括农业流动人口在内的社会底层面临的问题,应该是检验社会和谐如否的重要标尺之一。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流动人口问题应该重视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加深继续推进农业人口流动的认识

虽然目前农业人口流动已经给一些城市的就业和城市管理社会管理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但是继续推进农业人口流动是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和改变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

据统计,在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已经降到14%,按照正常情况这时出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比重应当相应地降到30%—35%,但目前我国这一比重仍高达49%,这给我国实现向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带来了困难。因此有专家认为要特别注重城镇化和减少农业从业人员比重的问题。争取在未来的15年内在转移1亿多农业富余劳动力。

所以继续鼓励和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各级***府,特别是城市***府应该从宏观着眼,进一步加深和统一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主动应对,循序渐进,将其纳入城市的总体视野中谋篇布局。

2、逐步建立农业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益和机会的制度

进入城市的农业流动人口。一开始就是以一种不平等的社会成分进入城市的,群众虽然居住和工作在城市,但在制度上他们不是城市社会生活的一员,而被称为“农民工”。他们更象产生中的“临时过客”,在城市生活中他们无疑是下等人,其基本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应当全面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给农民以平等的公民权,根本改革涉及多方面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局面,使农村人口的职业转移与居住变迁社会地位变迁同步进行。

清除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歧视性***策,包括户口、身份、工作岗位、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限制。使农民工依法享有产生居民同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繁荣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在这个进程中考虑城市现有的承受能力,采取渐进的方式是比要的,但是必须在城市居民和农民工之间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从他们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入手积极推进。

3、拓展空间引导有序

遵循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的规律,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不断拓展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当前应引导农业人口既流向特大城市,又流向中小城市。在农村积极推进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要加快发展非农产业以吸纳就业,同时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尤其是小城镇建设,以更多地转移农业劳动力。

需要指出的是,推进上述工作我们在指导思想上都应把握: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脯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方针,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援农业和农村发展。这不仅是中央***府的责任,地方各级***府都应以此为己任。

引导有序,重在引导。各地和各大、中城市应该建立起用工预测和公布制度,及时收集和公布本地区用工需求信息,并逐步建立起全国各主要城市用工需求信息预测报告。如同天气预报、股市行情,通过媒体,每日公布,以供城乡择业群体参考。在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上,城乡***府应该联手为农业流动人口提供服务。

同时应加快培育为农业流动人口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民间中介机构,与劳动力市场形成链接。只有当城乡***府共同重视并从培育市场、搞好服务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农业人口的有序流动才可能真正实现。

4、重视培训调整管理培育组织

重视农业流动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已经提到议事日程,各地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同时也反映出学用脱节、流于形式、培训责任不明确、培训经费难落实、效率不高等问题。

笔者认为,应该明确对农业富余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的责任在***府,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实现角色转换,首先应该是城乡各级***府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在一省或一市的城乡基层***府之间,有必要建立起对这一事宜的协调机制,共同研究和处理相关问题。培训经费应该以***府承担为主,首轮培训费应列入财***预算,再次培训由个人承担,困难者给予补助。

调整现有的城市的现有流动人口管理方式和工作格局,将由***门管理改为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承担,变管理为服务,行使提供信息、职业服务、组织培训等职能。加强对保障农民工权益相关事宜的研究和处理,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劳动合同,严格处理拖欠和克扣工资、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工伤赔付不合理等问题。取消针对农民工设置的各类不合理的办证、收费的规定。

应该研究解决代表农民工利益的组织角色的缺位问题。笔者认为,在农业人口流入的城市培育代表农民工利益的群众组织。引导农民工建立遵守国家法律、接受***的领导、代表和维护群体利益,为这一群体服务的非营利性群众组织是必要的。这样一个群众组织在为这个群体服务的过程中能够更多、更直接的了解他们的愿望和需求,和可以及时知晓和明晰法律、法规、***策和相关的制度,从而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

可以在城乡***府和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之间起到纽带和桥梁作用。同时***府也可以将一些相关的工作委托给这一组织,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帮助进入城市的农业流动人口更顺畅地实现角色的转换。同时应该赋于这一组织应有的***治地位和社会作用。:

我国工会组织长期以来在维护职工权益、服务于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作了大良有益的工作。但是,考虑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业人口这一突出的社会状况和农业流动人口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以及“角色转换”的特殊要求,培育这样的群众组织的必要性就显现出来了。这一群众组织目前可以归口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与协调,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逐步脱勾。从宏观的角度看,解决了代表流入城市的农业流动人口利益的组织角色缺位问题,也有利于解决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这也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总之,我国农业人口流动是当前社会发展中应该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事关我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根据国情、着眼长远、注重学习和借鉴,形成科学的应对之策。(作者:武汉市人大***会办公厅干部市人大代表)(来源:中国农村研究网)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14日〉

2、《中国社会分层》李培林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9月]

人口问题论文第5篇

所谓“乡———乡流动者”,是相对于“乡———城流动者”而言的,他们从一个农村流向另一个农村(可能是本市的其他乡村,也可能是市外或省外的其他乡村),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一般是农业、手工业或个体工商。具体来说,“乡———乡流动者”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1.他们流向的地区也是乡村,仍然没有大规模的工业,经济也不发达,并不包括流向已经城市化的小镇进入工厂上班的这部分流动者。

2.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多是农业、手工业和个体工商,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从事手工业和个体工商的“乡———乡流动者”。

3.他们多以整个家庭或是熟人一起的方式流动,流动呈现季节性稳定(农业劳动者)或常年稳定(手工业或个体工商)的特征。

4.不包括婚姻迁移者。5.他们所缴纳的社会保险应为农村保险,而不是城市保险。

二、“乡———乡流动者”的数量估算

从现有的统计数据中很难找到这部分流动者的数量。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流动者为13181万人,流动到“乡外县内”的比例为19.2%,流动者从事第一产业的比例为2.8%。]如果我们用流动到“乡外县内”和流动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两个数据进行估算,“乡———乡流动者”数值肯定大于从事第一产业的流动者,而流动到“乡外县内”的有多大比例是在乡镇而非县城、流动到县外的又有多少比例是在其他省市的农村,这两个数据很难得到。我们可以在这两个数据间取一个中间值,即10%,可以估算出2006年全国“乡———乡流动者”为1318万人。根据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当年外出劳动力为16336万人,按10%来计算即为1634万人。根据安徽省2012年统计年鉴显示,外出半年以上劳动力的流向构成中,16.77%的劳动力流向本县其他乡镇街道,而这部分人群多为“乡———乡流动者”,还没有包括流向县外的那部分,如果按照20%进行估算,安徽省的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全国比例。因此,“乡———乡流动者”的具体数值很难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部分流动者占我国总流动者的数量并不少,至少约10%左右。如此庞大的人群一直游离在理论研究和***策的视线之外,是需要我们反思和重点关注的。

三、“乡———乡流动者”存在的问题

正如上面所说,“乡———乡流动者”一直游离在***策视线之外,并不是他们没有像“乡———城流动者”那样存在问题,而是他们的很多问题没有得到重视,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我国的城镇化分为两条道路:大城市向周边乡镇的扩大和农村自身的城镇化,如果说“乡———城流动者”是第一条城镇化道路的贡献者,那么“乡———乡流动者”就是第二条道路的贡献者。正如我国现今城镇化关注大城市的扩张,而忽略农村内生的城镇化道路一样,“乡———乡流动者”也被忽略了。笔者认为,“乡———乡流动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乡———乡流动者”的收入较低他们的流向是农村,农村由于经济发展较慢,因此他们的收入水平也较低,特别是从事农业劳动流动者,他们的流动往往是季节性的,工作较累,收入也不稳定。而从事手工业和个体工商的流动者,他们依靠自己的技术和勤劳获得的收入相比当地农民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当他们与“乡———城流动者”相比时,收入却较低。

2.“乡———乡流动者”的家庭矛盾较多“乡———乡流动者”多是举家流动或是与熟人、亲戚一起流动,特别是从事手工业和个体工商的流动者,大多数在当地稳定下来后,都会呈现妻子、孩子一同流动的举家流动状态。但由于身在他乡为异客,在外乡遇到种种困难,收入水平也不高,又缺乏良好的人际社交网络,因此多呈现家庭矛盾突出,夫妻争吵较多,孩子性格孤僻等问题。

3.“乡———乡流动者”创业资金来源有限很多“乡———乡流动者”面临资金紧缺的问题,一旦发生资金紧缺,他们仅能够通过亲戚朋友筹措资金,由于没有当地户籍和土地,他们很难获得银行的小额贷款。因此,这限制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也限制了农村内生的城镇化步伐。

4.“乡———乡流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不论是农村养老保险还是农村医疗保险,其缴费的前提是在户籍所在地进行缴纳。即使有的省市***策文件允许在居住地缴纳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但实际操作中往往将外地户籍人口拒之门外[。而从事手工业和个体工商的“乡———乡流动者”的流动多常年在流入地,很少回到家乡,因此很多人没有缴纳社会保险。对于农村养老保险而言,由于享受的年限较长(15年),因此他们可以通过亲戚在户籍所在地进行缴纳;而对于医疗保险而言,我国规定所有农村居民都可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般采取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条件不具备的地方,起步阶段可采取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统筹,逐步向县(市)统筹过渡。这就阻断了“乡———乡流动者”参加医疗保险的途径,由于户籍的限制,他们不能在流入地缴纳;而由于统筹标准过低,多数为县级统筹,因此县外的“乡———乡流动者”不可能一生病就回老家,影响了他们的缴费积极性。

5.“乡———乡流动者”的孩子入学问题“乡———乡流动者”的孩子如果跟随父母一起流动,那他们在流入地上学也需缴纳择校费,中考和高考也需回到户籍所在地考试,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不适应,往往被动将孩子留在老家,成为留守儿童。其实农村并不存在学校紧张的问题,流动儿童在流入地上学是完全可行的,跟随父母一起往往会给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上更多的关心,但是择校费和考试户籍的限制,很多家长不得不重新抉择。

6.“乡———乡流动者”的社会融入问题众所周知,我国农村是非常重视血缘关系的,大多数的社会网络是由血缘关心所搭建的。“乡———乡流动者”作为一个外乡人,很多被排斥在当地的社交网络之外,很难融入到当地的圈子,造成他们身在他乡的落寞。

7.“乡———乡流动者”的迁移问题“乡———乡流动者”多为常年在流入地定居,且多以家庭的方式外出,按理说他们迁移到当地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但是由于现有***策的限制,往往使他们的迁移难以如愿。一方面是户籍问题,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制,因此户籍迁入到当地农村是非常困难的。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土地的出售和流转制度不完善,使得他们老家的土地处置不善,不利于他们的迁移。总之,“乡———乡流动者”面临着诸多问题,使得他们很难迁移和融入到当地农村,影响了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四、促进“乡———乡流动者”迁移的***策选择

1.***府***策对“乡———乡流动者”的重视尽快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土地合理流动;允许外地人口以非农户口的方式将户籍迁入农村(可以规定相应限制:如常住当地3年以上);农村社会保障***策的缴纳应以常住地为缴纳前提,而不是户籍所在地,允许农村养老保险的异地转移(2012年的农村养老保险新***允许城乡异地转移,但没有允许农村异地转移);允许外地户籍人口的子女在本地上学,取消择校费,如果父母在当地工作满五年,可以允许孩子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

2.税收***策和贷款***策惠及“乡———乡流动者”为了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府应该鼓励农村个体经济的发展,可以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大力引入民营资本发展小额贷款,贷款抵押可以通过货物等方式,而非一定要户籍、土地和房产。

人口问题论文第6篇

所谓“乡———乡流动者”,是相对于“乡———城流动者”而言的,他们从一个农村流向另一个农村(可能是本市的其他乡村,也可能是市外或省外的其他乡村),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一般是农业、手工业或个体工商。具体来说,“乡———乡流动者”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1.他们流向的地区也是乡村,仍然没有大规模的工业,经济也不发达,并不包括流向已经城市化的小镇进入工厂上班的这部分流动者。

2.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多是农业、手工业和个体工商,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从事手工业和个体工商的“乡———乡流动者”。

3.他们多以整个家庭或是熟人一起的方式流动,流动呈现季节性稳定(农业劳动者)或常年稳定(手工业或个体工商)的特征。

4.不包括婚姻迁移者。

5.他们所缴纳的社会保险应为农村保险,而不是城市保险。

二、“乡———乡流动者”的数量估算

从现有的统计数据中很难找到这部分流动者的数量。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流动者为13181万人,流动到“乡外县内”的比例为19.2%,流动者从事第一产业的比例为2.8%。如果我们用流动到“乡外县内”和流动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两个数据进行估算,“乡———乡流动者”数值肯定大于从事第一产业的流动者,而流动到“乡外县内”的有多大比例是在乡镇而非县城、流动到县外的又有多少比例是在其他省市的农村,这两个数据很难得到。我们可以在这两个数据间取一个中间值,即10%,可以估算出2006年全国“乡———乡流动者”为1318万人。根据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当年外出劳动力为16336万人,按10%来计算即为1634万人。根据安徽省2012年统计年鉴显示,外出半年以上劳动力的流向构成中,16.77%的劳动力流向本县其他乡镇街道,而这部分人群多为“乡———乡流动者”,还没有包括流向县外的那部分,如果按照20%进行估算,安徽省的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全国比例。因此,“乡———乡流动者”的具体数值很难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部分流动者占我国总流动者的数量并不少,至少约10%左右。如此庞大的人群一直游离在理论研究和***策的视线之外,是需要我们反思和重点关注的。

三、“乡———乡流动者”存在的问题

正如上面所说,“乡———乡流动者”一直游离在***策视线之外,并不是他们没有像“乡———城流动者”那样存在问题,而是他们的很多问题没有得到重视,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我国的城镇化分为两条道路:大城市向周边乡镇的扩大和农村自身的城镇化,如果说“乡———城流动者”是第一条城镇化道路的贡献者,那么“乡———乡流动者”就是第二条道路的贡献者。正如我国现今城镇化关注大城市的扩张,而忽略农村内生的城镇化道路一样,“乡———乡流动者”也被忽略了。笔者认为,“乡———乡流动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一)“乡———乡流动者”的收入较低他们的流向是农村,农村由于经济发展较慢,因此他们的收入水平也较低,特别是从事农业劳动流动者,他们的流动往往是季节性的,工作较累,收入也不稳定。而从事手工业和个体工商的流动者,他们依靠自己的技术和勤劳获得的收入相比当地农民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当他们与“乡———城流动者”相比时,收入却较低。

(二)“乡———乡流动者”的家庭矛盾较多“乡———乡流动者”多是举家流动或是与熟人、亲戚一起流动,特别是从事手工业和个体工商的流动者,大多数在当地稳定下来后,都会呈现妻子、孩子一同流动的举家流动状态。但由于身在他乡为异客,在外乡遇到种种困难,收入水平也不高,又缺乏良好的人际社交网络,因此多呈现家庭矛盾突出,夫妻争吵较多,孩子性格孤僻等问题。

(三)“乡———乡流动者”创业资金来源有限很多“乡———乡流动者”面临资金紧缺的问题,一旦发生资金紧缺,他们仅能够通过亲戚朋友筹措资金,由于没有当地户籍和土地,他们很难获得银行的小额贷款。因此,这限制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也限制了农村内生的城镇化步伐。

(四)“乡———乡流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不论是农村养老保险还是农村医疗保险,其缴费的前提是在户籍所在地进行缴纳。即使有的省市***策文件允许在居住地缴纳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但实际操作中往往将外地户籍人口拒之门外。而从事手工业和个体工商的“乡———乡流动者”多常年在流入地,很少回到家乡,因此很多人没有缴纳社会保险。对于农村养老保险而言,由于享受的年限较长(15年),因此他们可以通过亲戚在户籍所在地进行缴纳;而对于医疗保险而言,我国规定所有农村居民都可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般采取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条件不具备的地方,起步阶段可采取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统筹,逐步向县(市)统筹过渡。这就阻断了“乡———乡流动者”参加医疗保险的途径,由于户籍的限制,他们不能在流入地缴纳;而由于统筹标准过低,多数为县级统筹,因此县外的“乡———乡流动者”不可能一生病就回老家,影响了他们的缴费积极性。

(五)“乡———乡流动者”的孩子入学问题“乡———乡流动者”的孩子如果跟随父母一起流动,那他们在流入地上学也需缴纳择校费,中考和高考也需回到户籍所在地考试,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不适应,往往被动将孩子留在老家,成为留守儿童。其实农村并不存在学校紧张的问题,流动儿童在流入地上学是完全可行的,跟随父母一起往往会给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上更多的关心,但是择校费和考试户籍的限制,很多家长不得不重新抉择。

(六)“乡———乡流动者”的社会融入问题众所周知,我国农村是非常重视血缘关系的,大多数的社会网络是由血缘关心所搭建的。“乡———乡流动者”作为一个外乡人,很多被排斥在当地的社交网络之外,很难融入到当地的圈子,造成他们身在他乡的落寞。

(七)“乡———乡流动者”的迁移问题“乡———乡流动者”多为常年在流入地定居,且多以家庭的方式外出,按理说他们迁移到当地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但是由于现有***策的限制,往往使他们的迁移难以如愿。一方面是户籍问题,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制,因此户籍迁入到当地农村是非常困难的。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土地的出售和流转制度不完善,使得他们老家的土地处置不善,不利于他们的迁移。总之,“乡———乡流动者”面临着诸多问题,使得他们很难迁移和融入到当地农村,影响了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四、促进“乡———乡流动者”迁移的***策选择

(一)***府***策对“乡———乡流动者”的重视尽快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土地合理流动;允许外地人口以非农户口的方式将户籍迁入农村(可以规定相应限制:如常住当地3年以上);农村社会保障的缴纳应以常住地为缴纳前提,而不是户籍所在地,允许农村养老保险的异地转移(2012年的农村养老保险新***允许城乡异地转移,但没有允许农村异地转移);允许外地户籍人口的子女在本地上学,取消择校费,如果父母在当地工作满五年,可以允许孩子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

(二)税收***策和贷款***策惠及“乡———乡流动者”为了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府应该鼓励农村个体经济的发展,可以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大力引入民营资本发展小额贷款,贷款抵押可以通过货物等方式,而非一定要户籍、土地和房产。

人口问题论文第7篇

论文提要: 文章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明了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章认为: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的产物,是人类认识自身和自然的经验的总结;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既是以往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又是对今后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挑战和机遇;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是当代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主要特点,当代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的实质是三者关系的失调和失衡。文章指出:回顾历史,人口、环境、资源三者关系的失控和失衡是工业***以来人类社会最严重的失误;面对现实,“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和人口、环境、资源综合症”是当代社会最严重的问题;展望未来,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研究和控制是2 1世纪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课题。 第二部分论述了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文章认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有关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一体化理论的主要特点是:一体化研究和调控的主要对象是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主要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一体化理论是一门正在发展的交叉、边缘学科;一体化理论是当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科学研究中的综合,符合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研究,即从人口、环境、资源问题,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指导,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综合研究、分析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和现象,促进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健康发展。文章论述了加强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第一,人口、环境、资源这三者关系的协调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21世纪最重大的社会问题;第二,加强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研究,是正确处理“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关系,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关系”的需要。文章认为,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方面看,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调控的理论,已成为推动当代人口、环境、资源工作向着更加科学、综合、完整的体系发展的理论指南和动力。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的内容。 第三部分提出了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控制的途径和措施。文章认为:首先应该通过宪法和国家发展计划,确定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控制的目标、原则和基本***策,即:将“实现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大目标;将“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国策;将正确处理人口、环境、资源关系,促使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即实行一整套体现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原则。文章建议制定一整套有利于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和控制的具体***策和措施,包括:第一,提倡进一步***思想,建立健全有利于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的科研体制,在人口、环境、资源研究方面实行创新;第二,以可持续发展为总体战略,大力推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管理方式,这是将人口、环境与资源工作结合起来,将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结合起来的基本的、有效的途径和手段;第 三,制定和实施对人口、环境、资源实施一体化控制的各种计划,认为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战略性、综合性和跨学科、跨部门性,只有通过各种计划才能实现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制定并实施有利于一体化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土规划、人口规划、环境规划、各种资源能源规划等专门规划,是这项系统工程的龙头和中心环节;第四,综合采取其他各种手段和措施,加强对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宣传教育,加大投入,加强对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工作的管理和法制。 本文所谓“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主要在如下几种意义上使用:第一,是指人口、环境、资源这三者组成的综合体;第二,是指人口、环境、资源这三者形成的综合关系;第三,是指由人口、环境、资源这三方面工作所形成的系统工程;第四,是指对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调控(或一体化控制),即对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全盘考虑和统筹安排;第四,是指人口学、环境学、资源学的综合,即指对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研究。“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既可以表示一种思想、一个观念、一门学问,又可以表示一个目标、一种实践、一项工程。在某种意义上,还可以将上述几种意义的一体化概括为或简称为“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 “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中的一体化,又称综合化,英文是integration(名词)。英文中的integral(形容词)、integration(名词)、integrate(动词)、integrative(形容词)等词,在不同的中文翻译中有“结合、综合、整体、整合、一体化”等不同译法。例如,“环境与发展的结合、综合、整合或一体化”、“人与环境的结合关系、综合关系或一体化关系”,到底哪种译法准确、流行,一时很难确定。 ******在1997年3月8日中央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必须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全盘考虑,统筹安排,努力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切实保护好环境,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他在1999年3月13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性,把这件事关中华民族生存的大事作为紧迫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人口、资源环境这三方面的工作,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各级***和***府要加强领导,协调好有关部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搞好这项系统工程 .”笔者认为,要做到“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全盘考虑,统筹安排”、“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必须从思想上认清人口、环境、资源的内在关系,从理论上加强对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研究,从实践上完善对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调控;唯有如此,才能协调好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搞好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系统工程,正确处理“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 一、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回顾历史,人口、环境、资源三者关系的失控和失衡是工业***以来 人类社会最严重的失误;面对现实,“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和人口、环境、资源综合症”是当代社会最严重的问题;展望未来,人口、环境、资源 的一体化研究和控制是2 1世纪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课题。对于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的产物,是人类认识自身和自然的经验的总结 在人类社会初期,人类自身生产较慢,人类对自然的冲击较少,人与自然比较和谐。到公元元年时,世界人口约3亿,直到18世纪中叶才增至8亿,人口翻一番用了1500年,如果保持这样的速度,要到公元3250年才能达到16亿。 产业***以来人类在改造自然、提高自己和发展经济方面建树了辉煌业绩,人口从1750年的8亿到1900年增加到17亿,即只用150年就翻了一番。从1950年的25亿到 1987年的50亿,只用37年世界人口又翻了一番。估计到2000年世界人口将达63亿。也就是说,在第一个1000年,世界人口稳定在3亿左右;而在第2 个1000年,人口增加了60亿。一些国家由于对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的关系处理不当,采用“高生育、高生产、高消费”的发展模式,以超出环境资源承受力的方式进行人类自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不适当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结果造成了严重的人口膨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走了“先盲目生育后计划生育,先污染破坏后保护治理”的弯路。面对这三大问题,各国分别制定了人口***策、环境***策和资源***策及有关法律,建立了管理人口控制、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机构和队伍,形成人口控制工作、环境保护工作和资源管理工作这在大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是,初期的这三项工作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人口工作与环境资源工作相脱节,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二是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相脱节,即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相脱节。从总体上看,各国的人口、环境、资源工作大都经历了“从分别考虑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到综合考虑人口、环境、资源问题”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不少国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将人口、环境、资源工作分属几乎是互不相关的***府部门管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改善环境资源一直属于不同的行业或专业,他们大都尝过“人口、环境、资源工作三股道,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与保护、改善环境资源各自为***”的苦果。这两个致命的弱点使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深层次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据经济学家罗伯特? 里佩托(Robert Repetto)计算,如果世界人口按目前每年16.7%的增长率继续递增,到2667年地球的陆地将挤满人,即使将南极用来安置人,它也只能为7年内增长的人口勉强给个站脚的地方;据罗马俱乐部1971年发表的《增长的极限》和一些环境资源学家的估计数字,如果世界按目前每年排放的废物和消耗的资源量的增长率继续下去,到2667年地球的陆地将堆满垃圾和废物、耗尽许多重要资源,人与废物、人与资源的矛盾将达到骇人听闻的程度。面对严重的综合症,人们转而思考“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以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转机,人们开始认识人口、环境、资源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重要意义。这一次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申明:“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口的自然增长不断地给环境保护带来一些问题,但是如果采取适当的***策和措施,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为了在自然界里获得自由,人类必须运用知识在同自然合作的情况下建设一个较好的环境。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包括空气、水、土地、植物和动物,特别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有代表性的标本,必须通过周密计划或适当管理加以保护”。《内罗毕宣言》(198 2年5月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特别会议第13次会议通过)指出:“环境、发展、人口和资源之间的紧密而复杂的相互关系,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特别在城市地区内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已为人们所广泛认识。只有采取一种综合的并在区域内做到统一的办法,强调这种相互关系,才能实现于环境无害和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1987年4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著名的《布伦特兰报告》即《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理论。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签署、通过了一揽子体现“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原则”观点的文件。其中被称为“地球宪章”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指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相的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其中《21世纪议程》是一个全面考虑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等活动的国际***策文件,它充分论述了人口、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例如该《议程》第5 章强调,“查明人口过程、自然资源及生命支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强将人口、环境与发展综合起来的研究方案”,“将环境关注与人口问题结合起来”,“综合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应该将关于人口趋势和因素的行动与满足有关人口需要的资源管理活动及发展目标密切结合起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目前不少国家已经制定涉及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综合性规划、行动方案甚至法律,人们开始从学科专业、计划管理和***策立法等方面将人口、环境、资源工作联系起来,将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结合起来。 在处理人与环境资源的关系的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改善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为了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环境资源,建立人与环境的良好秩序,各有关人口、环境、资源的部门、行业、专业、学科和活动必须相互配合,必须打破原有的部门、行业、专业、学科界限,在人口、环境、资源领域实行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综合性行动。这种认识反映到***府***策、规划、管理和立法上,就是开始出现综合考虑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综合性较强的***策、规划、管理部门和法律。 (二)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既是以往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又是对今后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环境大国和资源大国,也是一个存在人口膨胀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紧缺问题的国家。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的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已经不再是孤立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而是名副其实的“人口、环境、资源综合症”,并且这种深层次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 症”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振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中国在处理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也曾走过一段弯路。在一个时期曾片面批判马寅初的人口论、宣扬违反自然规律的唯意志论、采取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个别地区甚至实行过“先污染、后治理”、滥砍滥垦滥捕、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的***策,结果使得一些地方造成“人越生越多越穷越垦(指 盲目开发自然资源),地越垦越坏(指环境资源破坏)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有关部门和专家虽然也有过将人口、环境、资源工作联系起来,将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结合起来的想法,但国家并没有将其作为指导原则,也没有从国家计划、***策、立法和行***管理体制上将它们结合起来。面对接踵而至、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人们开始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分别制定了有关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策和法律,但结果是防不胜防、治不断根、有小改而无大变。进一步实践和研究发现,原来这些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绞结在一团的综合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计划生育和国土环境资源工作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控制的重要性,***中央和***开始综合考虑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治理等问题。1981年10月,***批转了《国家建委关于开展国土整治工作的报告》(1981年8月),这是我国第一个全面、系统考虑环境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的相互关系,并将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的部级***策文件。该报告尖锐指出,建国以来,由于在国土整治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管理,国土资源和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的情况相当严重”,“资源的考察和开发、利用,多是由各部门分散进行,缺乏统一协调,既有重复劳动和空白,又对综合利用考虑不够”。该报告认为,“国土整治应当包括考察、开发、利用、治理、保护这些相互关联的五个方面的工作”。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后,***于1994年3月通过了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国21世纪议程》。该《议程》不仅强调“突出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通过法规约束、***策引导和调控,推进经济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而且初步阐述了有关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策。例如,该《议程》的第1 章指出: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严重地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继而威胁着全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人类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1页)。第2章指出:中国将长期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尖锐矛盾(第7页);加强***府对人口增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作用,实行综合性决策、管理和监督(第6页);制定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和采取重大行动,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第7页)。第7章对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问题作了较多的论述,强调在规划和决策等各个方面充分考虑人口因素,妥善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第14章“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指出:“目前,中国在一些重要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方面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资源管理体制上分散,缺乏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和机构”:“为了确保有限自然资源能够满足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的要求,中国必须执行‘保护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问题重’的方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策,依靠科技进步挖掘资源潜力,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有效配置资源,坚持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的道路。” 在《森林法》(1984年)、《矿产资源法》(1986年)、《土地管理法》(1986年)、《水法》(1988年)、《水土保持法》(1991年)等资源法律和《环境保护法》(1989年)、《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制定,1996年修改)等环境保护法律中,分别规定了将开发、发展、合理利用、增殖、保护、防治、改善、建设、管理等环境资源活动结合起来的目标或原则。 (三)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是当代人口、环境 、资源问题的主要特点,当代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的实质是三者关系的失调和失衡 目前,许多国家对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问题的种种努力之所以收效不大,并且有进一步发展蔓延的趋势;人口危机、环境危机和资源危机这三个问题之所以多年来得不到有效控制和根本解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人口、环境、资源这三个貌自分离的问题,实质上已经发展成为人口、环境、资源“综合症问题”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成分。孤立地对待这三问题,看不到这三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看不到综合症,是无法解决当代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对这种综合症的研究进一步表明,“综合症”的成因和实质则是人口、环境、资源这三者关系的失调和失衡。例如,一些国家希望通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和途径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但人本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最大特征是尽量满足人类自身物质生活的需要,这就是尽量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生活,结果这种人口***策越实施,环境和资源危机就越严重。一些国家想控制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但日益增长的人口及提高生活标准的需要又要求增加生产、发展经济,而增加生产、发展经济的需要又要求加大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和频率,结果又削弱了环境保护的努力。一些国家想充分发挥本国自然资源的优势,通过充分开发利用资源强国富民,满足人口数量和质量增加的需求,但对自然资源的高强度高频率开发,却加剧了本来就很严重的环境法律和生态破坏问题。 二、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 经过许多人的长期研究,目前已经初步形成有关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这就是对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进行调控的理论,即有关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相应的人与人的关系的理论。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方面看,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调控的理论,已成为推动当代人口、环境、资源工作向着更加科学、综合、完整的体系发展的理论指南和动力。 (一)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的内容 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的内容即研究对象,概括地说是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及其相关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与这一综合体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具体地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领域: 第一,人口、环境、资源的基本理论。主要研究: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的理论基 础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环境、资源的理论以及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与人口、环境、资源有关的其他理论;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人口、环境、资源的发展史(涉及人口、环境、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和解决方法,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发展过程和特点);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的构成、性质和特点、地位和作用;调控人口、环境、资源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实行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等。 第二,对中国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的研究。主要研究中国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相互关系,中国的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相互关系,中国有关人口、环境、资源综合体的***策和法律,中国调控人口、环 境、资源综合体的原则、途径、方法和制度。 第三,对外国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的比较研究。主要研究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印度、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各国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与中国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比较。 第四,对国际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研究。主要研究各种有关国际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公约、条约和协定,国际人口、环境、资源领域的组织机构、会议和其他活动。 除上述几个方面外,还研究与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及其有关理论、***策和法律,如环境与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等。 (二)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的特点 第一,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研究和调控的主要对象是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主要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 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这一独特性质,是区分一体化研究与分割式研究的主要特征,它最集中、扼要地提示了当代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理论的根本特征。 在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中,按照排列组合公式存在着人与环境、人与资源、环境与资源这三种关系;按照传统的关系论,表面上看,这三种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人与环境、人与资源)、物与物(环境与资源)的关系;但进一步分析,在人与物的关系和物与物的关系后面,还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一文中谈到这3种关系,即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物与物的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马、恩认为:人的发展或人的生命的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生命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至于这种合作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则是无关紧要的”;自然关系即物与物的关系,“凡是有某种(社会)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社会)关系都是为我(指为人)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社会)关系’,而且根本没有‘(社会)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它物的(自然)关系不是作为(社会)关系存在的” .同时马、恩指出:人类活动的“一个方面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另一个方面是人对人的作用” ,即“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 . 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简称一体 化研究,从狭义上讲是研究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从广义上讲是研究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环境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主要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 第二,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是一门正在发展的交叉、边缘学科 对上述3种关系,相应地存在三种理论,或者说全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可以抽象地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以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为主的理论;二是以研究自然体与自然体的关系为主的理论;三是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的理论。按照学科分类的传统标准,研究自然关系(包括自然体、自然现象和自然物与自然物之间关系)的科学属于自然技术科学,研究社会关系(包括社会人、社会现象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属于人文 社会科学。这种简单的分类方法有很大的机械性、局限性:第一,它显然没有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或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第二,实际上某些自然技术科学也研究一些社会关系,某些社会科学也研究一些自然关系,对于那些既研究自然关系、又研究社会关系、还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科学不知道属于什么科学?于是有人提出,以研究自然关系为主的学科属于自然技术科学,以研究社会关系为主的学科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以研究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主的科学属于交叉科学(又称边缘科学、综合科学和自然社会科学)。 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具有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特点。这是一门随着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日趋严重,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资源管理活动的日益加强,以及人口法、环境保护法和自然资源法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古代或很早以前就有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就有人口控制、保护环境、管理资源等活动、思想甚至法规,但那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对人口、环境、资源问题进行一体化研究,更谈不上进行一体化的控制。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控制是以“人口、环境、资源综合体”或“人与自然”系统为对象,而研究其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交叉科学;或者说,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有人称为环境规律)的科学。一体化研究要求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既从宏观上又从微观上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其研究成果只能是综合人口学、环境学、资源学的产物。因此, 对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研究既与自然科学有关,也与人文社会科学有关。各门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合并越来越多,交叉、边缘、综合性学科的不断出现,这是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无限性、多样化和客观物质世界相互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必然结果。如果将这种一体化研究发展为有关人口、环境、资源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则更能突出一体化研究的特点和效益。 第三,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是当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科学研究中的综合,符合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包括主流法学在 内的传统的社会科学只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即只研究社会、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传统的自然科学只研究物与物的关系,即只研究自然、自然现象和物体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反对这种将社会与自然、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技术科学对立起来、分割开来的作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深刻地指出:“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完全忽视了人的活动对他的思维的影响:它们一个只知道自然界,另一个只知道思想。” 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即唯心主义奉行“人主宰自然”的信条,将唯物主义归于主张“自然是人的主宰”的观点的行列,他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感兴趣,他们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排斥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研究。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列宁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一文中曾专门批判如下观点:“科学的定律与其说是外部世界的事实,不如说是人心的产物”,“凡是把自然界说成人的主宰(sovereign)的诗人和唯物主义者,都过于容易忘记:使他们惊叹的自然现象的秩序和复杂性,最低限度也像人本身的记忆和思想一样,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产 物”,“人是自然规律的创造者”,“人把规律给予自然界这一说法要比自然界把规律给予人这一相反的说法有意义得多”[11] .马克思主义认为,包括哲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各种思维、意识和知识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不言而喻人脑的产物,归根到底亦即是自然界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矛盾,而是相适应的”[12].人们把自然环境问题分为两类,一是第一类环境问题,即由自然现象和自然灾难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如火山、地震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二是第二类环境问题,即由人类不适当的开发活动、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这两种自然环境问题或自然环境的变化都会对人类的思想意识观念发生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更重视由人为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环境问题或自然环境变化。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13] 也就是说,包括当代环境法学在内的人的思想和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的不当活动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破坏,而不单纯是原始状态的自然界本身,包括人口学、环境学和资源学在内的当代人类的智力只能按照如何学会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即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对不屑于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哲学和社会科学家曾多次提出批评,他们在批判当时德国的青年黑格尔学派时指出:“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14] 通过对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的综合研究,恩格斯得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即:“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科学。因此,任务在于使关于社会的科学,即所谓历史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和,同唯物主义的基础协调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造。”[15] 站在综合自然和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高度,马克思指出了今后科学发展的趋势,即:“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6] 这些观点对于促进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对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交叉与综合,对于建立和完善既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又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人口、环境、资源学一体化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第四,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研究,即从人口、环境、资源问题,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指导,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综合研究、分析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和现象,促进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健康发展。 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特别注意吸收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研究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注意掌握和运用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加强这一新兴学科的科学性;注意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对人口、环境、资源理论和实践,实行开放式的研究。一体化研究区别于传统的分割式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体化研究不是对人口、环境和资源进行***地、分散地研究,不是仅仅研究其中的一种因素,而是将人口、环境、资源联系起来做为一个综合体进行综合研究。 (三)加强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加强人口、环境、资源 一体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人口、环境、资源这三者关系的协调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的主题,也是21世纪最重大的社会问题。如何认识、解释和掌握人与自然(包括环境和资源)的关系,一直是人类思想意识和科学领域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的哲学理论、法学理论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都不同程度地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1997年11月1日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指出:“早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中国人就开始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活动,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人的这些发明创造,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科学精神与道德思想相结合的理性光彩。”[17].在西方,自然法学派著名代表人物孟德斯***(公元1689~1755年),是运用接近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典型人物,他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性、民族性和社会***治法律制度的重要作用,认为人或民族的素质、习俗与气候、土壤、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有关,甚至认为这种作用具有决定性。在50年代,我国学术界曾就自然对人类的作用问题进行过讨论,1959年出的论文集曾刊登前苏联学者转引马克思说的“不是有着坚强的植物的热带气候,而是温带气候才是资本主义的老家”[18] 这一名言。后来,包括法学界在内的我国学术界曾企***全面否定上述观点,将其打入***的、资产阶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其实这是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观点,马克思认为:“过于富饶的自然‘使人离不开自然的手,就象小孩子离不开引带一样’。它不能使人的自身发展成为一种自然必然性。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带,而是温带。” [19]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要作用的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地理学界、哲学界和法学界开始肯定或重视这种观点。在1990年代,《中国环境报》曾专门刊登一些为地理环境决定论翻案的文章,指出地理环境对该区域社会或民族国家的发展的影响是不 以人的主观众意志为转移的、长期的因素,因而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现代科学证明,人体通过新陈代谢和周围环境即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物质的基本单元是化学元素,人体各种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地球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适应,例如人体血液中的60多种化学元素和地壳中这些元素的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也就是说,自然或地理环境对人的素质和人类发展的决定作用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先定的、长远的、内在的影响,自然的进化产生蛋白质和有机物,蛋白质的进化最终产生人,人体通过新陈代谢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周围环境为人体提供的物质决定着人的特征和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个存在方式的基本因素在于和它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断新陈代谢,而且这种新陈代谢一停止,生命就随之停止,结果便是蛋白质的分解。”[20]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的长期影响和作用,在不同的地区便产生了不同肤色和特征的民族和人种。事实证明:英国的岛国的地理环境是英国受大陆影响较少而形成一个***法系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之所以最早产生民族、国家与法律,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分别位于富饶的黄河流域、恒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 第二,加强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研究,是正确处理“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关系,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关系”的需要。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人口问题论文

学习

每个月工作总结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每个月工作总结,内容包括简单明了一个月工作总结7篇,年度工作总结汇总7篇。寒冷的冬天已逝,万物萌动的春天已经来了,在徐徐春风的吹拂下,三月份已近末尾。新的一学期,新的一个月的开始,我们文艺部依然在学生会的大家庭中成长者、

学习

经管类毕业论文模板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经管类毕业论文模板,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范文大全经管系,经管类博士毕业论文选题方向。相对于其他专业,经管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性:一是经管类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社会经济与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

学习

精辟的句子10篇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精辟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感恩的精辟句子,美文精辟句子100条。3、我们产生一点小分歧:她希望我把粪土变黄金,我希望她视黄金如粪土!4、当年是不上大学一辈子受穷,而现在是上了大学马上就受穷。5、过去:一流学生出国,二流学生考研,三

学习

小学教育改革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教育改革10篇,内容包括小学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教育改革小学入学年龄。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有句诗:我们走的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教育改革的路走了三十年,我们也应时刻思考改革的初衷是什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得

学习

爸爸不在家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爸爸不在家10篇,内容包括爸爸不在家儿歌,爸爸不在家里的感想。小明像风似的跑到客厅,搬来一把椅子,放在门口,他先把左脚放在椅子上,又把右脚放在椅子上,趴在门口,他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从猫眼向外望去,他看见门外站着一个不认识的

学习

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10篇,内容包括萤火虫儿歌萤火虫慢慢飞,萤火虫小短文。让萤火虫给你一点光燃烧小小的身影在夜晚为夜路的旅人照亮方向短暂的生命努力的发光让黑暗的世界充满希望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我的心我的心还在追城市

学习

昨梦录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昨梦录10篇,内容包括昨梦录全文,昨梦录解析。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正因为如此,接触到新鲜的事物并不多,但据奶奶回忆,我第一次劫持到照相机时,站在镜头前,总是笑个不停,也就是这样,照片里的我,笑容是那么灿烂。也依稀记得九岁以前每年过

学习

哗啦啦下雨了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哗啦啦下雨了10篇,内容包括哗啦啦下雨了歌曲,哗啦啦下雨文案。最后,我筋疲力尽地跑回家,写下了这篇名叫《“哗啦啦”下雨了》的日记。

学习

广西大学调剂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广西大学调剂10篇,内容包括广西大学历年调剂一览表,调剂广西大学被拒。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某院2014年1月至12月未实施管理考核及2015年1月至12月实施管理考核后西药处方各1000张进行研究分析。1.2研究方法分析所

学习

中国梦我的梦资料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梦我的梦资料10篇,内容包括中国梦我的梦内容摘要,中国梦我的梦资料参考。中国梦是全中国人民的梦!我们的民族曾经历尽苦难,但那与汉武帝、唐太宗时代的中国人一以贯之的民族复兴梦召唤着我们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可

学习

门诊接待室工作计划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门诊接待室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口腔门诊接待室设计,口腔门诊接待室。一、名中医工作室的组织结构1、名中医工作室主任:2、名中医工作室副主任:3、名中医工作室秘书:4、名中医工作室成员:二、名中医工作室职责1、承传工作:采用承师

学习

蔡康永微博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蔡康永微博10篇,内容包括蔡康永微博发文含深意,花花万物蔡康永微博。蔡康永放下腿,淡然地说:“微博让日子不再清静喽!”时间飞速流转,半年后,蔡康永正在化妆间整装,准备上场录制节目。此时,门忽然被推开。“康永哥,那个‘Ruler籽’

学习

易经的奥秘曾仕强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易经的奥秘曾仕强10篇,内容包括易经的奥秘趋吉避凶曾仕强,易经的哲理曾仕强。霸王***——奥克斯奥克斯简介:秉承“以人为本、诚信立业”的企业宗旨,奥克斯集团经历了20年的历程,取得了跨越1000倍的发展。集团坚持做大做强制造

学习

修改病句及答案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修改病句及答案10篇,内容包括修改病句一段话带答案,十个修改病句带答案。错误修改:把“大家”提到句首。正确答案:把“发现”放到“讨论”前错因及对策:“讨论”与“发现”有时间先后区别,只有先“发现”问题,才有可能“讨论”并

学习

经管类毕业论文模板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经管类毕业论文模板,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范文大全经管系,经管类博士毕业论文选题方向。相对于其他专业,经管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性:一是经管类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社会经济与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

学习

水利发电论文模板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水利发电论文模板,内容包括水利水电工程论文模板,水利水电论文格式范文。尽管我国在水利水电事业方面的发展成绩显著,但这并不意味这并不存在着问题。而且我国不仅正处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也处在经济发展的向西转移

学习

机械自动化专业论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机械自动化专业论文,内容包括机械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模板,机械自动化专业本科论文题目。2.1具备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的科学知识12.2具备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的专门工程技术知识22.3具备分析解决工程问题和参与项目管理的能力3

学习

案例分析论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案例分析论文,内容包括案例分析类论文目录,典型案例分析论文。(2)案情介绍:案情材料应当事实完整、要素齐备、行文简洁、层次清晰,并进行必要技术处理,不得使用与案例原始材料相同的当事人名称、地名等具有明确指向性的内容(如

学习

英语高效课堂论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高效课堂论文,内容包括英语高效课堂的论文题目,如何打造高效英语课堂论文。多媒体在课堂中的运用不但可以活跃气氛,而且能够通过***片拥有更为直观的***片感受,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英语课堂更加丰富

学习

价值管理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价值管理论文,内容包括有关价值管理的参考文献,价值管理的最佳实践书。按照这一模型,企业价值是负债市场价值与股权资本市场价值之和。即FV=B+S式中:FV表示企业价值;B表示公司债市场价值;S表示股票市场价值。由于公司债价格虽然

学习

日本文化论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日本文化论文,内容包括日本文化论文题材大全,日本文化史论文一千字。“徐福东渡”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在中国历史的早期,徐福东渡,给当时各方面条件都非常落后的日本带去了象征文明的火种。从那一刻起中国的文化之火一直燃烧

学习

小学家校合作论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家校合作论文,内容包括小学教育的家校合作论文,小学家校合作论文范文。关键词:家校合作;现状调查;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中***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002-02苏霍姆林斯基说:“施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