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程论文第1篇
关键字:超级画板;高中数学;应用
高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想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就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方式,而将超级画板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则能够向学生提供直观的感知,进一步优化学生知识的形成。本文就以此为中心,对超级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一、超级画板的优势分析
超级画板具有动态几何的作***功能,并且其具备了编程开发的需求,能够提供编程环境,这样就可以对函数、算法和概率的统计与教学工作提供支持。
超级画板拥有独创性的画笔,这样在进行几何作***的时候就更为简单,更容易操作,更便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且超级画板也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演示,能够进行***形的缩略、文本的修改等,对于高中数学的教学工作更有益。
二、超级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上文中简要的分析了超级画板的优势,将其应用到高中教学当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超级画板的应用能够为教学工作提供更为直观的感知。高中数学中一些知识点较为抽象,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一定的困难,而超级画板的应用,能够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学生更便于理解。
例如在进行全等三角形教学过程当中,一般情况下教师是将一些***片让学生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将其叠在一起,这样就能够实现重合,因此就能够得出结论,两个完全重合的***形成为全等***形。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着一个弊端,如果学生失去对这一过程的体验,那么就会影响到其后续形成有效的数学化。而应用超级画板进行教学,就能够将静态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动态的教学过程,老师可以借助超级画板的优势,通过平移、旋转和折叠等一系列的变化过程,让学生看到这个过程,并通过观察讨论得出最终的结果。
第二,超级画板的应用能够让教学活动更具创新性。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应用超级画板,能够赋予教学活动更多的创新性。在之前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够表现的地方,通过超级画板能够做出来,呈现到课堂上面。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超级画板的强大功能丰富了教学资源,随着老师对计算机操作水平的逐渐提升,备课方式、教学方式都进行了相应的变革,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效果也明显提升。超级画板拓展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空间,并且也丰富了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在教学中能够更容易将学习的问题找到,通过探究性的研究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也能够发挥出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性和参与性本质,实现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更有兴趣进行数学学习。
第三,通过模拟试验的方式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将超级画板应用到数学教学当中,通过模拟试验的方式能够更好的深化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入。
数学当中的概率是较为典型的源于经验以及生活的知识,通过对概率的学习,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随机意识,并帮助学生理解偶然性以及必然性之间的关系。教学中,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列举出和生活密切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并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对这些实验进行模拟,这样既能够简化实验,又能够多次操作,让实验数据更趋于稳定。
实际操作当中,利用超级画板进行实验的模拟,更为方便。如可以设置转盘实验,在这个实验当中,能够让指针随时的停止,并且可以修改相关的数据,以此来调整指针的转动速度,这种效果只有通过超级画板才能够实现,普通的教学用具是不能够达到这一效果的。在实验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建立起动画和统计表格的关联,利用超级画板的优势,记录下实验过程当中的相关数据。
通过超级画板的利用,能够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达到的效果。
三、结束语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要想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必须要借助于更为科学的教学手段,直观感受教学效果,而超级画板的应用就能够很好的达到这一目的。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教学实际,对超级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的具体应用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超级画板是一种可操作性的探索工具,将其应用到教学工作当中,能够让学生更有机会去动手探索数学,提升笛а习的兴趣。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林.超级画板支持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J].广州大学,2010.
[2] 杨黎,雷吉红.超级画板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2(4):141-144.
[3] 侯小华 宫凡玉.例谈超级画板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1):41.
超级工程论文第2篇
“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重点实验室在“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博士点学科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两个二级博士点学科的基础上建立,2001年1月被科技部批准为***重点实验室,2002年9月26日通过***评估,成绩为良好。
本实验室针对动态测试技术发展趋势,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逐渐形成了特色显明、相互联系、互相支撑的三个研究方向,即恶劣环境动态参数测试理论与技术,微机械传感器及集成测量系统,多维信息处理与重构技术。实验室在这三个研究方向上的研究工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近年来承担研究“863”计划、国家科学基金、省部委重大计划等多项重点项目,有2项部级奖,5项省部级奖,申请专利15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成果转让3项,技术转让8项,发表学术论文228多篇,被SCI、EI、ISTP收录了76篇。
山西省集成精密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该研究中心建立于1999年10月,主要研究方向及内容为:(1)零件温近净成形技术;(2)材料精密成形及强韧化方法;3)生产过程自动化;4)计算机模拟仿真,对成形工艺进行优化,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现已对D60、58SiMn、60Si2Mn、35CrMnSi等弹体材料和20CrMnTi等结构用钢及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等有色金属的温成形时流变应力及其微观结构相应、变形后力学性能、变形抗力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突破了多项工程应用方面的关键技术;采用以上理论研究成果和技术成形出副变速齿轮,其跨三齿公法线长度误差控制在±0.015mm以内,达到了IT8级精度(滚齿精度);生产的药型罩内表面可去掉机加工序;东风系列火箭铝合金发射支架达到了机加的精度,且提高了产品机械性能;破甲弹尾翼温挤压成形,使强度极限和延伸率同时提高20%以上,尺寸精度提高2级;钛合金炮口制退器强度比铸件提高30%以上(达1350MPa以上),延伸率大于7%,材料利用率达85%以上;镁合金燃烧弹弹体强度提高25%以上(达350MPa以上),延伸率大于7%,材料利用率达85%以上;大口径弹体壁厚差小于1.5mm,材料利用率提高15%,降低变形力30%,力学性能提高10%。
以上理论研究和成形产品经省、部级鉴定大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奖励方面,学校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香港国际专利博览会金奖各一项;山西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
山西省现代无损检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山西省现代无损检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于2002年成立,该中心在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以下三个特色明显的、相互支撑的研究方向:(1)构件内部形态特征提取技术;(2)信息处理、重建与识别技术;(3)光电检测与系统集成技术。
近五年来,完成或在研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防跨行业研究基金2项,其他省部级基金22项,省部委重点课题9项,横向协作和其他类型课题80多项,其研究成果处于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课题中获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4项、三等奖2项,发明专利10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共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200余篇论文为SCI、EI、ISTP收录。
山西省超重力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西省超重力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8月。中心主要研究超重力场及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中强化传递和微观混合的机理,包括超重力环保工程技术,超重力反应工程技术,超重力过程强化工程技术。
中心主要进行超重力场中传质机理、比表面积、传质系数、压降研究。完成了“超重力法吹脱氨氮废水技术研究”、“超重力烟气脱硫除尘技术研究”、 “旋转填料床净化低温甲醇洗尾气的技术研究”,首次在IS-RPB装置引入的液膜分离及萃取等研究于2005年荣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兵器工业“传爆药性能检测试验中心”
该研究中心于1990年筹建,2001年通过验收。主要研究方向及内容:(1)传爆药安全性检测与评估;(2)传爆药理化及爆炸性能检测;(3)传爆药新型工艺及配方研究;(4)传爆药用炸药超细化技术研究。
该研究中心已开展了传爆药安全、理化、爆炸性能试验近30项;可以进行传爆药小试、中试工艺试验;建立有传爆药用炸药超细化全套设备,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并在几十种型号中得到应用,在国内传爆药技术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山西省“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该研究中心建立于2000年3月,主要研究方向及内容:
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及企业信息化(复杂模具CAD/CAM产品开发,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应用,三维重构及反求工程,精益型CAX集成制造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及系统(新型控制及检测监控技术研究,***品民品动力学特性分析技术,信息处理及管理技术);新型加工技术及装备(超声振动切削技术及产品开发,切削理论及新型刀具研发,深孔技术研究及其产品开发,绿色制造及特种加工技术);继续工程教育―现代数控及CAD培训。
该实验室近年来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已鉴定项目8项,承担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自然基金8项,兵器(“十五”)研究项目5项,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20项,横向科研课题42项,整体水平属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在三维CAD研发方面属国际同行先进水平。
山西省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经山西省科技厅批准,于2003年12月成立了“山西省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以开发研究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有显著经济效益、技术含量高的新型超细粉体产品为主要目标;以研究开发纳米技术为发展方向;以为企业提供适合规模生产的、成熟配套的、节能环保的、超细粉体的生产工艺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为山西高科技粉体材料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心的具体研究内容:超细粉体工艺技术开发;超细粉体的复合忏悔改性工艺技术研究;超细粉体产品开发;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开发;超细粒子表征技术研究;高级专业人培养。
近年来,该中心先后承担部级、省部级和企业合作开发科研课题30项,其中18项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其中获国家发明奖1项,13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120余篇,其中EI、ISTP收录3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四部,具有进行粉体技术研究开发的良好基础。
山西省高分子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超级工程论文第3篇
[关键词]超级计算机;体系结构;典型应用
中***分类号:TP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345-01
超级计算机是获得超高运算性能、解决大型科学计算和海量信息处理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各国竞争高端计算领先地位的关键领域。在气象、核模拟、流体力学、人工智能等领域,超级计算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1.世界超级计算机发展简况
超级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可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世界超级计算机的高端科技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我国的超级计算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相对迅速。1959年9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所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计算机――104计算机,当时它的计算速度是每秒1万次,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沦射击和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8 年, ***同志在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上说:“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不能没有巨型机!”。此后,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 我国计算机专家奋起直追, 经过不懈努力, 取得了丰硕成果,1983 年,“银河 I”在国防科技大学诞生; 1992 年,“银河 II”10 亿次巨型计算机通过鉴定; 1997 年,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的“银河 III”通过国家鉴定。1993 年, 曙光 1 号由国家智能中心推出; 1995 年 5 月,曙光 2 号推出; 此后陆续在 1998 年、1999 年推出“曙光 2000―I”、“曙光 2000- II”超级服务器。1999 年研制出的“神威”峰值运算速度就已经高达每秒3 840 亿浮点。目前,我国已经成功跻身于世界超级计算机大国前列。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超级计算机将会有更大突破,在超级计算机领域,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2.超级计算机的体系结构
根据公认度较高的Top500的分类方法,当前超级计算机的体系结构有对称多处理(***P) 、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机群(Cluster)、群聚集等几种。
3.超级计算的典型应用
目前,气象(包括大气与海洋模拟)、计算流体力学(CFD)( 涉及航空航天型号设计、高速交通工具设计)、核模拟(超级计算的重要应用领域,大国竞争的制高点)、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医学、天体物理、地球物理、基本理论计算领域等是超级计算机的典型应用领域。其中,国外(主要是美、日)超级计算机应用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在国防、能源、航空航天和生命科学等关键领域,有很多较成熟实例。当前的应用模拟中,计算网格可高达几百万甚至超过十亿,数据量可达TB级,实际性能可达TFLOPS量级;已能对一些物理、化学和武器、飞行器系统进行高分辨率、高逼真度、三维、全物理、全系统的模拟。对一些密集计算应用,如CFD计算、核模拟、分子动力学计算等,处理器规模达到几百到数千个以上时仍然能够有较好的可扩展效率。而对某些应用,如生物信息学/医学、数字***象处理、数据同化等方面,实际计算时的规模可扩展能力有限。
4.体系结构与应用之间的关系浅析
第一,多样性的应用要求超级计算体系结构的多样性。超级计算的应用领域大致可以分为:计算密集型应用(如核模拟、CFD、气象)、数据密集型应用(如数字***书馆、数据仓库、数据融合)、通信密集型应用(如计算机协同工作、分布式作战模拟)。有的应用兼有一种或数种特性,如 “数字地球”、“数字中国”等属于综合型应用。计算密集型应用、数据密集型应用和通信密集型应用等不同应用特点各异,对体系结构也就有不同的要求。可以得出结论,一种单一体系结构不可能满足所有应用需求,没有单一标准能够公正评价所有体系结构的优劣。第二,用户对机器的可扩展性、效率方面的要求日益提升。相对于计算机的峰值性能,用户更关心实际可扩展性和并行效率的问题。超级计算机的处理器数目越来越多,对并行度的需求越来越大,需要设计可扩展的并行算法与应用程序,寻求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应用间的最优映射。从体系结构方面来说,需要均衡、可扩展的结构,还要高效的资源管理系统与通信库。目前来看,向量巨型机因其向量处理器的计算能力强,处理器数目少,降低了对并行度的依赖,而且向量优化技术比标量优化技术成熟,因而实际计算效率较高。第三,是否具有易编程性是制约超级计算机应用的重要因素。计算机体系结构不断变化,从向量机开始出现了***p、MPP、Cluster、C***P等结构,导致编程方式不断变化,出现了向量编程、数据并行(HPF)、共享存储编程、消息传递编程、两级并行模式编程等,编程方式仍然难以标准化。总的说来,超级计算机的编程仍然比较困难,阻碍了各种应用向超级计算机上的转移。需要一些工具来辅助代码向并行系统的移植,无论它是以库的形式存在还是以其他软件工程工具的形式存在。自动并行(是解决并行编程问题的一条途径,但其无论理论还是软件都很不成熟。第四,应用对存储层次的利用关系到性能的发挥。高性能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速度的差距日趋扩大。另外,人们对物理模型愈加精化,很多物理模型将每进行一个浮点运算就要加载一次数据。随着广域网速度的提高,超级计算将向网格(Grid)计算发展,超级计算机将成为Grid环境中的服务器。在超级计算机体系结构方面,C***P、向量巨型机有发展空间。此外,新的体系结构如HTMT、***ASH等将可能得到快速发展。在应用方面,超级计算应用将会开辟新的应用领域,更多地向数据处理、事务处理领域延伸,并从单纯的信息处理向知识获取发展。
未来, 受***府行为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 超级计算机将向着更高的性能目标迈进。同时,基于一些新材料、新工艺的光互连技术、超导体计算机、分子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等非传统超级计算技术将蓬勃兴起。超级计算机的研制是非常复杂系统的工程,我国超级计算机的整体水平与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进一步发展超级计算机的技术水平及应用,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超级工程论文第4篇
[关键词]随机通达教学策略 认知弹性理论 超文本信息结构表征 助记法 字交叉形
中***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239-02
1、引言
“电工学”课程是高等工科本科教育非电专业的一门重要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本文重点研究电工(少学时)课程的教学,该课程虽学时少,但会涉及到电工(多学时)课程的所有内容,于是普遍存在的教学学时少与教学内容模块多之间的矛盾成为电工(少学时)教学中的主要矛盾。另外,教学学时少与“厚基础”、“强能力”这两个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也为电工(少学时)教学带来困难[1]。
传统教学忽视了结构不良领域(特点是概念复杂性与案例差异性)与结构良好领域(特点是概念单一性与案例类似性)的差异性,始终沿用结构良好领域的教学方法,过分简化、知识预定,导致出现理论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的矛盾。近年来虽一直强调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发挥其主动性,但根本的教学理念没改变,无法平衡。
本文介绍的认知弹性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是由美国伊利诺大学的斯皮若等于1990年提出的一种折中的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2]。在该理论的指导下,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针对结构不良领域知识(复杂知识)教学方法――随机通达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3]。斯皮若等人主张学习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教学工作者应该为其提供建构理解所需的基础。
2、随机通达教学策略在电工(少学时)教学中的适用性
2.1 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随机通达教学策略与超文本信息结构表征
斯皮若等提出:“所谓认知弹性理论,是指以多种方式同时重建自己的知识,以便对发生根本变化的情景作出适宜的反应。”[4]传统教学中从单一视角提出的每一个单独的观点虽不是错误的,但不是很全面的。认知弹性理论核心问题是多元认知表征,即从多视角检查某一概念,进而全面地理解该概念。同时,也能增强将这一理解迁移至其它领域的能力。学习阶段分为低级阶段与高级阶段,此理论适用于指导高级阶段的知识吸取,使得学习者主动对内心知识表征,掌握概念的复杂性与知识的应用性。
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随机通达教学策略是一种指导高级知识获得的新的教学策略,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概念单一化、案例局限化等,实现了质的飞跃。
随机通达教学超文本信息结构表征是以概括性和系统性的概念为主干, 以相关案例为交叉主干, 构成一个由概念和相关案例相互交叉组成的多维度、非线性的“十字交叉形”(Criss-Crossing)的立体网[3],实现了学习者对复杂知识的“双向”建构,增大超文本信息结构的非线性力,并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和导航力,避免了学习者在复杂知识获取时迷失方向。
2.2 随机通达教学策略在电工(少学时)课程教学的适用性
传统教学指导下的电工(少学时)课程存在着一系列矛盾,除由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决定外,电工(少学时)本身的概念复杂性和案例交叉划使得预先设定好的思维框架不够完善。笔者认为,一者,必须重新应用一种高级教学方法作为教学指导;二者,必须将课程中被传统教学预先设定的知识进行多维度,非线性的重新设定,回到现实情况下的复杂状态,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随机通达教学策略相对较早的为学习者呈现某一或者某些高级知识以及与其相关的概念与案例,层层环绕,拓展学习者思维,培养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不同时间、不同切入点、不同情境对复杂知识非线性、多维度浏览时,都能重返同一个概念。斯皮若等人把这一种方式形象地称为“交织景观”,用它来类比随机通达教学[6]。由此可见随机通达教学策略适用于指导电工(少学时)教学。
3、随机通达教学策略在电工(少学时)课程教学的应用
超文本结构是一种由节点、链组成的网络结构,其线性力、自由度和导航力这三个基本特性直接影响学习者在浏览复杂知识超文本时的“迷航”问题。线性力是指超文本中节点之间的线性关系强弱程度;自由度是指与超文本“节点”与其他 “节点”的链接数量、路径(方向性)的多少;导航力是指由于节点间的链接复杂性导致学习者浏览信息目标能力的强弱性[7]。国内学者张海涛、刘甲学、刘世清等人研究指出自由度与线性力和导航力之间是一种反相关关系[7,8]。当自由度增大时,表明知识的复杂程度增大,在浏览信息目标时,增加难度,即超文本导航力减小,同时,线性力也会减弱。笔者认为,正因为此种关系,才使得复杂知识超文本结构表征能张弛有度,相互制约,指引学习者全面汲取知识。
笔者基于随机通达教学策略,将电工(少学时)中电容概念及其相关案例进行了超文本结构表征,如***1所示:
3.1 超文本结构表征的方法
3.1.1、增大自由度
随机通达教学增大超文本信息结构表征自由度的基本方法是: 超越传统超文本信息结构表征的存在着一种过分简化知识和预定知识的表征倾向[5]。
超级工程论文第5篇
关键词:正负共极电极 水基 超级电容器 工艺
一、前言
超级电容器又名电化学电容器[1-3],超级电容器对于电动汽车的启动、加速和上坡行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超级电容器极低的比能量使得它不可能单独用作电动汽车能量源,故提高超级电容器的比功率、比能量[4],使之作为辅助能量使用具有显著优点[5]。它在汽车启动和爬坡时快速提供大电流及大功率,在正常行驶时由主动力源快速充电,在刹车时快速存储发电机产生的大电流,这可减少电动汽车对蓄电池大电流充电的限制,大大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电动汽车的实用性,对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启动更是不可少的。超级电容器在充电―放电的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化学反应和无高速旋转等机械运动,不存在对环境的污染[6],也没有任何噪声,结构简单,质量轻,体积小,是一种更加理想的储能器。
本文研究了一种正负共极水基超级电容器电极,它具有良好的粘接特性且电极材料表面电阻较小。用该电极进行装配得到了正负共极层叠式串联超级电容器[7-8],它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内阻小、电压高的特点。其单体工作电压可到达1.6V,是传统式水基超级电容器电压的1倍。
二、实验
我们制作的正负共极水基超级电容器由4个单元组成,分别为电极、聚丙烯膜[9]、电解质、壳体。电极与电极之间由通离子阻电子的隔膜隔开进行串联式叠片,完成叠片后装配到金属壳体中,注入电解液并进行密封。
(一)电极制作方法
1.正负电极材料配比与浆料配制工艺
将粘结剂(PTFE)加入到蒸馏水的真空搅拌罐中,搅拌0.5h使PTFE分散均匀,再加入导电剂SP(特密高,瑞士)和CNT浆液(北京天奈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搅拌2h至完全分散,最后加入锰酸锂(湖南杉杉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搅拌3h形成均匀的正极浆料,浆料最终黏度为5~6.5Pa.s,固含量约55%,材料加入质量百分比为LMO:PTFE:SP:CNT=92:3:2:3。将CMC(型号A30000,美国)加入到蒸馏水的真空搅拌罐中,搅拌2h使CMC完全溶解,再加入导电剂SP(特密高,瑞士)和CNT浆液(北京天奈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搅拌2h至完全分散,再加入活性炭AC(比表面积2000±100m2/g,上海合达炭素材料有限公司)搅拌4h至完全分散,最后加入SBR(型号50%水溶液,深圳诺伊特材料有限公司)溶液搅拌1h形成均匀的负极浆料,浆料最终黏度为16~18Pa.s,固含量约25%,材料加入质量百分比为AC:CMC:SP:CNT:SBR=90.5:2:2:3:2.5。
2.正负共极电极制作工艺
在特制上下两层隔离烘烤箱的涂布机上将正、负极浆料进行涂布,依据正极面密度为(150±10)g/m2、负极面密度为(268±5)g/m2的工艺要求,将正、负极浆料同时涂覆在同一集流体上,形成正/负共极的电极。
(二)正负共极水基超级电容器装配方法
再将加工合格的电极卷料分切成符合工艺要求的尺寸,以“集流体―正电极―隔膜―负电极―集流体―正电极―隔膜”串联方式进行10个单元叠加形成超级电容器芯体,见***1。超级电容器芯体放入壳体中,加入已配制好的电解液(硫酸锂)并用树脂将壳体密封,在50T的压力机下对密封好的电容器进行挤压。最后在精密的测试设备上对电容器进行激活,形成一种正负共极水基超级电容器,见***2。
(三)正负共极水基超级电容器测试
装配好的正负共极水基超级电容器进行充电活化后,使之具有超级电容器的特性,快速的吸附与脱嵌实现了电源能够快速充电和大电流放电的功能。
使用1A的电流对超级电容器进行充放电测试,得到其工作电压、能量密度。
三、结果与讨论
(一)正负共极电极分析
1.负极浆料均一性好
浆料的均一性直接影响涂布效果。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比较大,导致浆料制作时固含量比较低仅20%左右,黏度比较大20Pa.s左右,负极浆料输出时流动性良好,固含量23%,黏度18Pa.s。涂布过程中浆料不会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而出现团聚、结硬块、塞刀口等现象。
2.正负共极水基电极具有良好的粘接特性
传统式水基电极在涂布过程中存在龟裂现象,严重时掉渣,而本文工艺制作的正负共极水基电极具有良好的粘接特性,此特性大大降低了浆料与集流体之间的接触电阻,从而改善了其极化性能。
3.电极表面电阻小
正负共极水基电极通过在材料选择、配料工艺、涂布工艺等方面严格控制,得到的电极表面电阻比较小。使用万用表分别测量其表面电阻和传统式水基电极的表面电阻,测量结果显示正负共极水基电极正极表面电阻为1100Ω左右、负极表面电阻为132Ω左右,传统式电极正极表面电阻为3140Ω左右、负极表面电阻为542Ω左右。
(二)超级电容器测试性能分析
***4为使用我们制作的正负共极水基电极加工得到的超级电容器电性能测试曲线***。***中显示出超级电容器具有较高的电压,单体电压可达到1.6V以上(最高电压可到达1.8V),计算得出能量密度可到达20Wh/kg(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E=1/2CU2),对比传统式水基超级电容器的电压0.8V,它的电压提高了1倍。
四、结论
本文研究了一种正负共极水基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制备方法,使用该方法制得的电极具有良好的性能,主要对负极浆料性能、电极粘接性能、工作电压、能量密度等方面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负极浆料固含量可达到23%、黏度可达到18000mPa.s且具有良好的均一性;正负共极电极的粘接性能良好且表面电阻得到了优化,正极表面电阻为1100Ω左右、负极表面电阻为132Ω左右;单体工作电压可达到1.6V以上是传统水基超级电容器(0.8V)的1倍,能量密度大大提高,可达到20Wh/kg。
参考文献
[1]Conway B E. Electrochemical Supercapacitors Scientific Fundamentals and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New York:Plenum Press,1999.
[2]Conway B E. Birss V,Wojtowicz J,et al. Reports to continental Group,Inc.,1975-1980;D.Craig,Canadian Pat. 1985,196:683.
[3]Conway B E. Transition from “supercapacitor” to “battery” behavior i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J. Electrochem Soc.,1991,138:1-8.
[4]张治安,邓梅根,胡永达,等.电化学电容器的特点及应用[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3,22(11):1-5.
[5]王然,苗小丽. 大功率超级电容器的发展与应用[J].电池工业,2008,13(3):191-194.
[6]程杰,曹高萍,杨欲生.活性炭-锰氧化物电化学混合电容器的研究[J].电池,2006,36(34):247-248.
[7]王彦鹏.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7,3-5.
[8]孟祥云. 超级电容器NiO及其符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硕士学位论文,湘潭大学,2008,5-7.
[9]Paladini V,Donateo T,Risi Aa,et al. Super-capacitors fuel-cel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optimiza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development,Energ. Convers. Manage.,2007,48:3001-3008.
超级工程论文第6篇
论文答辩问题及其答案解析一:
1.为什么选择这个论文题目?
答:因为在电力输送过程中经常出现电流过大使得电气系统短时间无法工作的情况,而采用瞬态过电保护技术进行电流分化减流。当电力输送电流超出峰值的时后瞬态过电保护器开始工作,使电流超出的部分引入接地体,有效的的保证了电气系统的正常工作。通过这篇论文的描述让我对瞬态过电保护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所以选择了这个论文题目。
2.研究这个题目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答:通过研究表明正确的预防电力输送过程中电流过大的有效方法,电气调试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变电站今后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科学的调试质量控制管理将对变电站安装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什么是瞬态过电保护?
答:瞬态过电保护是指电气系统的电力输送过程中峰值超标的重要保护装置,当电力输送电流超出峰值的时候瞬态过电保护器开始工作,使电流超出的部分引入接地体,有效的保证了电气系统的正常工作。
4.电气系统包括了哪些?电气系统又是如何预防瞬态过电而产生的故障?答:电气系统包括了电力发电机、供电设备、交直流变压器、电力供电线路、断路器等设备。电气系统中的设备预防瞬态过电而产生的故障是采用瞬态过电保护技术进行电流分化减流。在电力供电设施上使用瞬态过电保护技术因采取隐蔽的方式,当电力输送电流超出峰值的时后瞬态过电保护器开始工作,使电流超出的部分引入接地体,有效的的保证了电气系统的正常工作。
5.UPS电源的主要功能及作用是什么?
答:UPS电源的主要功能是在突然电力输送系统停止工作的时候,不间断电源保护开始动作,起到保护电气设备以及计算机系统和技术资料不会因为断电而丢失的作用。
6.电气系统中电流峰值保护一般分为几级,每级的作用是什么?
答:电气系统中电流峰值保护一般分为四级。基础一级作为瞬间电流峰值从雷电防护区引流向雷电屏蔽区,将达到万单位或更高的电流峰值控制在两千伏到三千伏之间的作用。二级保护目的给予一级标准的瞬态过电保护器没有防护完全下的瞬态电流峰值控制在一千伍佰伏到两千五百伏之间的作用,三级标准保护是
一二级残留下的瞬态峰值降低到一千伏以内,使瞬态的峰值对设备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四级保护依据被保护产品的防压水平而控制瞬态过电保护的电流峰值。
7.写这篇毕业论文的体会。答:在写作这篇论文当中发现了自己很多知识的欠缺,通过在书店及网上收集有关资料弥补自己有关电气系统瞬态过电保护不足的知识面。通过这篇论文的写作,让我对电气系统瞬态过电保护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论文答辩问题及其答案解析二:
1、导师问:你的这篇论文系抄袭的。
答:老师,您好,我的这篇论文在写之前的确参考了大量的网络文献资料,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整编的,绝非全部抄袭的,比如说,这个论文中的论点******是我根据****得出的结论,这种情况下请大家结合论文举例说明是最有效的答辩。
2、导师问到论文中的专业问题。
答:根据自己论文中写的,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如果是论文之外的,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来写,如果实在不知道,就告诉老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对这个不是很了解,谢谢老师的指出我的不足,回去后我会加强对着一块的学习的”。
3、导师问论文以外的题目。
答:面带微笑,尽量回答,切忌沉默不语。
超级工程论文第7篇
主要栏目: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其它。
投稿要求
(一) 基本要求 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 文题 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 作者与单位 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 摘要和关键词 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 标题层次 一级标题用“一、二、……” 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 计量单位、数字、符号 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 参考文献 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 (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 序号.作者.文题 *** (至子-- 栏目)上传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