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子独不闻夫篇1
【关键词】驻站记者;本地新闻;挖掘
时下,各类都市报、晚报的总部集中在省城,各家报社毫无疑问也将省城作为新闻主战场,不惜用重兵争抢省城各类新闻,以便抓住读者眼球,拉动省城广告资源。如何从当地发现挖掘出报纸需要的新闻,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抢抓当地发生的突发新闻,当好重特大新闻的狙击手
所谓发生在当地的突发新闻,只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非专指当地***府倾力推进的重大事情,也非一般意义上诸如重特大车祸或是刑事案件等。更多是指外地读者感兴趣、且有一定社会意义的新闻事件,这类事件成为外界读者了解那里新闻的一个窗口。驻站记者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抓当地发生的重大新闻,及时提供给本报使用,抢当当地重特大事件的报道先锋。
某市某晚发生一起越野车撞倒母女俩逃跑的恶性事件,当地盛传车主是一外地药商,当晚宴请市药监局长吃饭,酒后连撞行人,还撞坏路旁设施。上百名愤怒居民自发与民警围堵逃逸越野车。驻站记者获悉线索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将所有情况一网打尽,还依靠与交警熟悉的铁关系,进一步追寻确认真相。当夜抢抓《越野车闹市撒野 撞倒母女俩逃逸》的独家新闻,报社排除阻力刊发出该稿,次日报纸在该市一时洛阳纸贵,在当地反响巨大,报道讲明事件的真相,也有力说明相关部门对此事的态度及作为,外界的许多误传不攻自破。事后,当地***府与公安及药监部门都很称赞这条新闻刊发得及时公正,产生了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
2、深挖细究,从寻常的一些线索中发掘精彩的新闻
新闻时时都会有,但是企***在一个地方总能撞到“重特大事件”,那是很难的,即使有,或因为“重大”,相关的报道渠道也会被莫名卡住,使新闻胎死腹中。驻站记者需要学会从寻常的一些线索中发掘出精彩的新闻,把功夫下在深挖细究上。
2009年9月15日《新安晚报》刊出一则有趣新闻,披露某市城郊一个村里上百对夫妻笑嘻嘻去离婚。眼下离婚已不是新闻,但是这看上去是小事,驻站记者却能从表面现象中看出本质性的真相来。记者从区婚姻登记处了解到,短期内该村办理离婚的有百对之多。虽然这么多对夫妻在办离婚,可没见到哪个家庭为离婚发生争吵。有80多岁的老夫妻,还有刚结婚的小夫妻,许多人都是笑眯眯来办理离婚的。由于办理离婚者太多,婚姻登记处的离婚证都不够用了。记者又赶到这个村,看到村子周围矗立着多幢楼房,是正要改造的“城中村”,据称只要办理了离婚手续,一户可以变成两户,在拆迁中多获得一些补偿。记者还到开发区了解到,当地在开展“城中村改造项目”征地拆迁工作,涉及上千农户。
此则新闻调查刊出后,引起了当地***府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了这种非正常局面,也通过渠道引导居民摒弃不正确的企***,避免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
对寻常的一些不起眼的小线索,深挖细究,看似费时费力,这也是对新闻线索反复认识深化的一个过程,从寻常中探求真相,这能从“小事”中做出大新闻来。 曾有个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叫《我的兄弟叫顺溜》,新安晚报驻六安的记者获悉该剧曾在古城寿县拍摄过,他进一步挖掘后发现,当地人称寿县古城墙上留下两个不并起眼的铁钉子,正是拍该电视剧时未及清理留下的。记者写了则新闻,编辑胡佩为新闻取名叫《顺溜,寿县喊你回来拨钉子》,此事涉及到古文物的保护问题,正好发生一些剧组常有损坏古建筑物的事情,这则新闻一时间成为网上窜红的热门新闻。
3、拓宽题材,把新闻题材往别处迈一步
很长时间以来,都市报驻站记者误以为社会新闻就是“血色性”类的负面案例,泡在其中与车祸堆里找新闻。驻站记者必须自觉积极的尝试,拓宽题材,把新闻往别处迈一步。
巢湖柘皋养鱼户一次死掉许多鱼,死鱼漂在塘里,看上去白花花的一片,壮观的场面下隐含有养殖户难以言说的悲伤。何况这些死鱼不打捞上来肯定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柘皋河是巢湖的重要支流,其水最终还是排放到巢湖。驻站记者了解到这类事件已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他充分收集素材后,没有就死鱼论死鱼,而将这起事件往深处作了引伸,挖掘出更大的社会意义来。
其次,驻站记者还须注意从从下几个方面开阔视野,提升境界,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以期自己的新闻事业更上一层楼。
1、心中要有阳光,笔下才会有温暖
都市报要尝试着使新闻变得有温度、有表情,给读者些许温暖与亮色,不能一味将负面的新闻扔给读者,造成读者巨大的心理压力。
读者早晨到办公室翻看报纸,看些阳光积极有益的东西,远比看那些下三烂的负面新闻,要更给人以积极影响。现在一些都市报陷入一种误区,尽去搜索那些精神垃圾,放大痛苦与灾难,胡乱堆一堆垃圾新闻上去,这是新闻人不思进取,不肯下功夫打磨深度报道的结果,全然不顾读者的承受能力。
有一年寒冬,民警跳进冰冻的河中救起一位落水的。驻地记者在新闻别点明落水是“神经病”,类似的情况经常出现在这个驻站记者的笔下。到底怎么了?后来询问他得知,在现场听围观的人说她是神经病人,就写上了。还有一个记者到长江边探访数十年孤守一座古塔的老太太,那位从不求任何报答的古稀老太,慈眉善目,记者临离开时,她还蹒跚着追出很远,非送一个苹果给记者吃。 大江边,斜阳下,布满炮火弹坑的古塔,慈眉善目的老太.......多么美妙的一幅人生***画啊!可是记者文章中却极力渲染这个老妇人患子宫癌的事情。
为什么驻站记者的眼中,往往只有生活中那些不好的东西呢,写一个人,总能给她身体或是精神上加上莫须有的毛病呢?不是我们采访的主人公有毛病,而是我们驻地记者思想意识中出现了毛病,眼睛里看不到生活的幸福与亮丽了!都市报的新闻,要透出积极的意义、温暖的阳光,给人上进、给人美感。
2、在新闻的有趣性和独特性上下功夫
远离报社总部的驻站记者,要跟报社记者拼新闻的重要性与主战场读者的贴近性上,有着先天不足。扬长避短,可在新闻的趣味性与独特性上下功夫。
2011年9月14日《市场星报》用一个整版篇幅报道了阜阳市一位终日被绑在椅子上生活的病人女孩子,她手脚不能动,用下巴打字,写出了400多首诗歌和散文,而且***片与采访中笑声不断,文字间跳跃的这位乐观女孩从生命深处溢出来的笑声给人很强的感染力。《新安晚报》 曾报道一位高校老门卫,痴心不改十多年,工作之闲潜心创作长篇历史小说,而且分章节拿给大学生们读。更有趣的是他老婆平时节俭到傍晚时上菜场捡菜叶子,揽下全部家务,对丈夫创作全力支持,而且非常为他骄傲。这些“新闻”都一直存在那里,只需要记者去发现挖掘,用点功夫挖掘这类素材,写出困境中的战斗,绝境中的笑声,就会给人鼓舞,给人力量。
3、学会取舍,抓大放小,握紧拳头出击
驻站记者每天通过不同渠道会接收到许多新闻线索,条条都舍不得放弃,一天到晚在外面跑现场,条条新闻都浅偿辄止,蜻蜓点水一样,顶多告诉读者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已。其实,在获悉线索后,要学会比较,舍得舍弃一些线索,而集中时间与精力对其中的一些线索跑深跑透。
有的驻站记者天天都能写几个案例传回报社,条条都只是几百字,他完全按照编辑修改后上版的模式写初稿,自认为不需要太多的素材,因而在采访时也很草草了事。有时编辑编稿子时发现里面可能还有更加吸引人的素材,打电话问他,也是一问三不知,因为他根本没有掌握更多的信息。有一个城市曾发生一把火烧死祖孙三代人的惨事,这三代人进城谋生,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与情节,但是,驻站记者仅对这个新闻当作一个突发小案子,草草三四百字了结了,甚至连姓什么也没讲清楚。其实,驻站记者遇到这样的事情,应投入新闻中,跟死难者亲人们一起流泪,搜寻他们生前的故事,将这祖孙三代人“复活”,还原成生动传神且有故事、富有动态交流的场景。
4、驻站记者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点
清除一个思维定势——自认为是老记者,而且写出过“好新闻”。拳怕少壮,驻站记者不能以为自己是“老记者”,曾写出过被人称道的新闻,而忽略了知识、观念的更新。无论是新闻题材,还是写作方式上,不求新创变,对驻站记者来说都是很致命的伤。报纸在不断进步,也在不断革新求变,唯有不懈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创新创新再创新,方能立足晚报!
除了自身的学习创新之外,作为报社应当从组织措施上对驻站记者进行系统的培训,及时更新知识与观念。像新安晚报社对驻站记者采用招驻站记者轮流回总部跟班学习的轮训制度,与总部记者一同采访实战,在采编大厅常年留有空位子,好让驻地记者来报社工作。他们近距离感受采编氛围,获知报社对新闻的取舍,与同事间交流切磋,弥补了他们独自作战时的诸多空点,无论是在新闻的方向感,新闻敏感性上都会大有提升。还有一种有效办法就是对驻地记者有目的进行易地调换,避免他们长期呆在一个地方,对原本是新闻的线索见怪不怪了,也避免因为熟人说情,对真实的新闻下不了手。调换个地方采访,会有新奇的发现,将优质新闻资源充分挖掘出来。
且子独不闻夫篇2
唐朝的管国公任环特别惧怕老婆。他曾对人说“老婆有三个时期让你惧怕她。刚结婚时,她端坐在洞房中像尊菩萨。难道有人不怕菩萨吗?时间长了,生了子女,又像护犊的老虎。难道有人不怕老虎吗?待到年老时,脸上打皱像佛经上说的吸人精气的冬瓜鬼。难道有人不怕鬼吗?因为这些惧怕老婆,又有什么奇怪的呢?”听的人都欢呼雀跃,连连叫好。
卢夫人,房玄龄的妻子。唐太宗要赐给房玄龄美女,房玄龄再三推辞而不接受。太宗便令皇后召见卢夫人,跟她讲明皇上赐给大臣婢妾之事,朝廷是有严格规定的,也是对他格外优宠的意思。但是,无论说什么,夫人决不同意。太宗便传旨对她说,“是要不妒忌而活着,还是宁可妒忌而死掉?”夫人说“我愿妒忌而受死!”于是太宗遣酌酒一杯送给她道:“如果是这样,那就饮下这杯毒酒。”夫人举杯一饮而尽,毫无半点儿犹豫和留恋。太宗说“我尚且害怕看见这种人,何况是房玄龄呢!”
北宋才子陈季常,就是电影《河东狮吼》中的原型,在历史上可以说是“怕老婆”怕得最厉害的名人。据说陈季常宴请客人,而当时很流行请来唱歌助兴,其妻柳氏就在隔壁用木棍敲打窗户,直到把客人都赶跑。
陈季常与苏轼私交好,苏轼是一个极为风流的人物,柳氏怕自己的男人被苏轼带坏,所以经常给苏轼脸色看,苏轼便写了首诗送给陈季常:“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苏轼的本意只是发发牢骚,顺便调侃一下老友,却没想到“苏子文章天下闻”,陈季常从此名闻遐迩,成了怕老婆的典型。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统兵数万,威震东南,却每闻老婆大人驾到而惶惶不可终日。其部下皆不平,纷纷表示要为大帅教训这个“悍妇”。戚继光被部下所激,命亲兵接老婆入***营,帐内众将皆盔明甲亮,手执利刃,想给其妻一个下马威。不一会儿,其妻来到营帐,见了这等阵势,却无丝毫恐惧之色,对着戚继光喝道:“唤我何事?”威继光闻言,胆战心惊,小心翼翼地说道“特请夫人***。”
又有一次,戚继光架不住部下的极力怂恿,冲入家里想用利剑吓唬一下老婆,以振夫纲。当时其妻午睡刚醒,戚继光拿着宝剑大声喊喝以给自己壮威,其妻立马怒吼道“你拿着宝剑想要干什么?”戚将***吓得浑身哆嗦,宝剑掉地,仓忙应答道“我想给夫人杀只鸡吃,所以才高声叫唤。”夫人一听,开口说“以后杀鸡再不要大声嚷嚷。”以戚继光的胆识、地位,天下当没有攻不破的难关,但他也在夫人面前还是少不了心虚气短,可见“惧内”绝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是胆小怕事的小男人之为。
且子独不闻夫篇3
上面说过,六大财团在其形成过程中为了进行原始积累,曾通过加强与***府机关的联系和借助某些高级官员的"合作"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成为俄罗斯新资本主义的一大特点。随着六大财团经济实力的增长,它们已不满足于以往的"求助于人"的做法,在***治上有了新的要求。它们开始变得财大气粗,仗着手中掌握的金钱,直接干预***治和影响***局,甚至采取行动来谋取***治权力,其目的是为了利用***权的力量巩固自己的地位和保护既得利益,进一步攫取更多的财富。六大财团的这种"向***权进***"的倾向,到1996年已经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它们的具体做法一是寻找人,二是直接从***。1996年它们在总统选举中所起的作用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996年总统选举前的形势,对俄罗斯新资产阶级来说是比较严峻的。在头年12月的议会选举中,俄共取得了巨大胜利;不久,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宣布参加总统竞选,根据当时的民意测验来看,他当选的呼声很高。金融巨头们觉察到***有重新上台的可能,他们便联合起来,采取行动阻这种事情的发生。据英国《金融时报》透露,1996年1月,六大财团的七大巨头利用去瑞士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的机会,在幕后成立了一个"重新塑造自己国家前途的联盟",这就是所谓的"七人集团"。他们决定支持叶利钦竞选总统,组织了一个以丘拜斯为首的十人竞选班子,并为竞选提供了大约300万美元的经费即等于法律规定的每个竞选者的全部竞选经费的数额(英国《金融时报》1996年11月1日)。在竞选过程中,六大财团开动它们掌握的宣传机器,尤其是利用***电视台、俄罗斯公共电视台以及一些发行量大的报刊,为它们支持的竞选者大造舆论,同时造谣攻击他们反对的候选人。在这方面那个被称为新闻媒体大王的古辛斯基表现得非常积极,他让他所控制的***电视台的台长马拉申科参加竞选班子。总之,六大财团在这次竞选中出了大力。别列佐夫斯基在一次谈话中得意地说:"俄罗斯的商人们对叶利钦总统取得胜利来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对谁来说都不是秘密。这是一场为我们的切身利益而战斗的战斗。"(见《克里姆林宫的教父》一文,载美国《福布斯》杂志1997年12期)《福布斯》杂志甚至称别列佐夫斯基为"克里姆林宫的教父"。
上面提到过,波塔宁在1996年8月曾出任俄***府第一副***,主管经济部、反垄断委员会、国家财产部。据"七人集团"的成员之一阿文透露,这个推选一个金融巨头直接从***的决定,是经他们集体研究后作出的,因为他们认为在***府里应该有自己的人。波塔宁入阁后,被报刊称为"拥有私人帝国的公务员"。
"七人集团"另一个曾经从***的人是别列佐夫斯基。上面提到过,此人曾于1996年被任命为俄罗斯安全会议副秘书。安全会议是一个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重要机构,任命这个据说具有俄罗斯和以色列双重国籍、与***关系密切的金融巨头作为领导人这件事本身,无疑具有讽刺意味。无怪乎一家美国刊物挖苦说,这是让狐狸来看管小鸡。波塔宁和别列佐夫斯基担任公职后尽管表面上辞去公司的职务,实际上继续从事金融活动和商业活动。俄罗斯战略研究中心领导人皮翁特科夫斯基曾这样说过:"您以为古辛斯基已与桥银行没有关系,别列佐夫斯基突然靠工资生活了?当然不是这样!他们作为自己的事业的领导人,继续在那里当第一把手。"(转引自《苏维埃俄罗斯报》1997年2月20日,原载《资本报》1997年2月18-24日)波塔宁和别列佐夫斯基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发展本财团的势力的做法一方面引起了公众的反对,另一方面激化了各财团之间的矛盾,后来终于被解除了职务。但是他们并未就此罢休。波塔宁与丘拜斯结为盟友,保持着他在***府内的影响。别列佐夫斯基活动频繁,据报导他有意利用某杜马代表出任部长而空出仪席的机会进入杜马。又据某些报刊透露,他在最近俄罗斯***府危机中起了重要作用。上面已经提到过,不久前他被任命为独联体执行秘书。在最近组成的所谓"不受寡头集团左右的***府"中,仍有六大财团的人参加。据报导,曾在霍多尔科夫斯基控制的尤科斯石油公司工作、后任梅纳捷普银行副董事长的格涅拉洛夫被任命为重要的燃料动力部部长。
在七大巨头中,别列佐夫斯基可以说是对***治最感兴趣的一个,同时也是他们当中的"思想家"。根据他的自述,他从1995年底就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治上,因为他认为"巩固在***治方面已取得的东西,是比积累愈来愈多的财富更为重要的任务"。他针对有人认为企业界对国家的影响太大的看法提出,一方面资本应当具有高度的***性,不受国家干预,另一方面企业家应加强他们在国家中的作用。他认为今于俄罗斯国家的强大支柱是大资本家。在他看来,在目前的俄罗斯还存在着"共产主义***和再一次重新分配财产的危险",因此保持***权至关重要(转引自《苏维埃俄罗斯报》1998年3月7日,原载德国《焦点》杂志1998年3月号)。98年年初在达沃斯聚会时他又在考虑如何准备1999年议会选举和2000年总统选举了。别列佐夫斯基提出,"重要的是要使下次总统选举能保证连续性"。这里所说的"连续性"指的是方针***策的连续性,也就是说,他认为应该选举能继续实行现行***策的人当总统。他认为卢日科夫、久加诺夫或列别德等人都不合适,只有切尔诺梅尔金能做到这一点,于是便把赌注押在切尔诺梅尔金身上。他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因为第一,切尔诺梅尔金当了五年***,参与制订现行***策,并且是这一***策的积极执行者,让他当总统,自然可以保证***策的"连续性";第二,切尔诺梅尔金像众多巨头一样,也在私有化进程中成为富翁。据有的报刊透露,他领导的天然气工业公司实行股份化时,他得了5%的股份。如果属实,那么他就有可能拥有几十亿美元的个人资产。他从***期间,仍然与天然气工业公司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切尔诺梅尔金与其他金融巨头有着共同的利益。
除别列佐夫斯基已开始考虑下一届总统选举外,古辛斯基似乎也在为此做准备。上面说过,在上次选举中六大财团掌握的新闻媒体起了很大作用。大概根据这个经验,古辛斯基最近采取了一个步骤,离开了桥银行,把精力用到新组建的公司--新闻媒体"桥"上。根据人们分析,他这样做主要不是因为他偏爱新闻媒体,也不是因为搞新闻媒体收益较大,而是由于***治原因,是为了给下一届选举做准备。预计到1999年和2000年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时,六大财团将会在俄罗斯的***治舞台上有一番精彩的表演。
四
六大财团都在不同程度上重视新闻媒体,它们或者单独地、或者联合起来控制了一些电视台和电台以及许多重要的报刊,在这方面最先下手的是别列佐夫斯基和古辛斯基。前者曾在一次谈话中说:"我的古辛斯基集团最早认识到新闻媒体能够帮助实现我们想要采取的各种步骤。倘若报刊不是自由的或者不是属于私人的,那么我们就不能在选举中取胜"(英国《金融时报》1996年11月1日)。今天,在实行所谓的"新闻自由"的俄罗斯,谁只要掌握了新闻媒体,谁就既能将其用于***治目的,也可将其作为反对竞争对手的工具,它同金钱、***的子弹一起,成为金融巨头们保护自己利益和对付敌手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电视以其覆盖面广、形象生动直观等优点,在新闻媒体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群众当中产生的影响特别巨大。因此金融巨头们在控制新闻媒体的过程中首先就瞄准了它。上面说过,古辛斯基于1993年创办了所谓的***电视台,拥有它的77%的股份,这个电视台对1996年叶利钦取得总统选举的胜利起了巨大作用。作为回报,***允许其增加播出时间。后来古辛斯基又开辟了***电视台五个增设频道。
1995年根据总统命令创建的公共电视台,成为各财团争相控制的对象。创建时,国家保留51%的股份,而将其余股份卖给私人。别列佐夫斯基联合阿尔法银行、梅纳捷普银行和首都储蓄银行,购买了公共电视台38%的股份(其中别列佐夫斯基的汽车经销公司和联合银行各占8%)。电视台的首任***利斯季耶夫的被杀,警方曾怀疑是别列佐夫斯基等人所指使。利斯季耶夫死后,大财团加强了对该电视台的控制。1997年10月,在它们的要求下解雇了该电视台经理,由合乎它们心意的人接替,这样一来,这个在国内具有巨大影响的电视台已基本上为它们所掌握,杜马虽进行干预,但是无法改变这种状况。此外,电视台六频道也为别列佐夫斯基、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的老板阿列克彼罗夫等所控制。
古辛斯基和他的"桥集团"除了建立自己的电视台外,还买下了莫斯科回声电台。上面说过,古辛斯基另外成立了一个专门经营新闻媒体的新的大公司--新闻媒体"桥",并亲自领导。这个大公司除包括***电视台及其增设频道以及莫斯科回声电台外,还控制了发行量很大的报纸《今日报》的股份,出版了《七天报》和《总结》杂志,拥有一家也名叫"七天"的出版社,可谓门类齐全。与此同时,古辛斯基通过直接或间接提供资金的方法,试***扩大对《莫斯科共青团员报》、《莫斯科真理报》、《自鸣钟报》、《文学报》的影响。最近他看上了历史悠久的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打算购买它的49%的股份。
别列佐夫斯基控制了目前俄罗斯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报》的股份,同时拥有《今日报》、《新报》的股份。曾为"改革"造舆论立下汗马功劳的著名彩色杂志《星火画报》现在也受到别列佐夫斯基的控制。
斯摩棱斯基及其首都储蓄银行除了拥有***电视台、公共电视台的股份外,也是《今日报》和《新报》的赞助者。他还办了《生意人日报》。
最近霍多尔科夫斯基也开始重视起新闻媒体来。他购买了一个叫做"***新闻媒体"的国际公司的10%的股份,这家公司在俄罗斯发行《莫斯科时报》、《圣彼得堡时报》、《资本》、《俄罗斯评论》等报刊,同时出版美国的《世界主义者》、《家***杂志》、《花花公子》等杂志的俄文版。1997年9月,霍多尔科夫斯基领导的俄罗斯工业公司董事会成员涅夫兹林被任命为国家通讯社--俄通社-塔斯社的副社长,这为该集团控制这家通讯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波塔宁在掌握新闻媒体方面似乎比他的同道们落后了一步,不过他也买下了很有影响的《消息报》,控制了《共青团真理报》。除六大财团外,其他的工业金融集团也逐渐认识到控制新闻媒体的重要性,并在这方面作了不少努力。与切尔诺梅尔金关系密切的天然气工业公司于1996年5月买下了***电视台30%的股份,并参加了该电视台的增设频道的创建工作;同年9月它决定购买《共青团真理报》的20%的股份和《劳动报》的部分股份;1997年它又控制了《工人论坛报》。此外它筹建了广播电视公司"普罗米修斯",并且仿照古辛斯基的做法,成立了天然气工业新闻媒体公司。
且子独不闻夫篇4
事实上,娱乐圈本就是一个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在这样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里,遭遇“小三”或是成为“小三”的几率,总是显得“高那么一点点”。从让郑少秋抛妻弃子的管晶华到让李连杰摒弃妻女的利智,从独自抚养“龙女”的吴绮莉到被始乱终弃的梁咏琪,“小三”的故事不断地在娱乐圈里上演……
事件一:张黎“梅开五度”
事件主角:张黎&刘蓓
主角关系:夫妻
“小三”:小宋佳
事件回顾:07年10月,知名导演张黎与演员刘蓓正式离婚,而小宋佳被认为是导致两人离婚的“小三”。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张黎同小宋佳相识相恋同他与刘蓓的恋爱经历极为相似。在拍摄百集家族大戏《中国往事》期间,张黎便与小宋佳暗生情愫,传出绯闻。电视剧杀青之后,张黎便与妻子刘蓓离婚,与“小三”小宋佳开始出双入对。
虽然两个当事人极力否认,但张、宋两人亲密逛街、甚至同入一栋公寓的照片开始见诸报端。但是,两人的恋情也没能维持多久,在不到一年之后便宣告终结。据称,两人分手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小宋佳难以背负“小三”的罪名,导致两人感情破裂。但是,张黎5次离婚的经历,让人不禁猜想是否又有新的“小三”出现。
事件结局:张黎、刘蓓离婚,但与小宋佳的爱情也仅仅维持了不到一年。
事件二:冯德伦“九年之痒”
事件主角:冯德伦&莫文蔚
主角关系:恋人(九年)
“小三”:徐若u
事件回顾:07年,在冯德伦和莫文蔚刚刚宣布分手的时候,“冯德伦搭上有夫之妇”的传闻被媒体炒得甚嚣尘上。有报道指出,06年初冯德伦于聚会中遇见该女子,两人非常投缘旋即成为好友。之后,莫文蔚发现了两人的异样,曾对冯德伦大发雷霆。为击退情敌,向来专注事业而对感情低调的她,于金像奖典礼上不惜与冯德伦十指紧扣走红毯,可惜最终仍阻挡不了男友变心。
到了08年,这场情变又有了新的发展。有媒体称,导致冯莫分手的原因是因为冯德伦狠心割舍九年情,偷偷搭上台湾性感玉女徐若u。虽然,冯德伦和莫文蔚在分手之后坚持声称分手是因为两人之间的感情问题,与“小三”无关,但无论是“有夫之妇”、徐若u,还是停留在传闻中的蔡依林,冯莫恋的结束始终无法逃脱“小三”所带来的阴影。
事件结局:冯德伦和莫文蔚结束恋情,牵手徐若u。
事件三:邓超“小三迷局”
事件主角:邓超&孙俪
主角关系:恋人
“小三”:林嘉欣/安以轩
事件回顾:邓超和孙俪,这对一贯高调秀恩爱的明星情侣,却在去年传出了一连串的分手传闻,而这些传闻产生的原因始终围绕着一个名词,“小三”。
首先是林嘉欣。据称,林嘉欣因为拍摄电影《爱呼2:爱情左右》而插足“孙邓恋”。有媒体报道称:“说起与邓超的合作,林嘉欣一副甜蜜表情,她告诉记者,第一次见到邓超,两人还没招呼就开始拍,拍的是同学聚会那场戏,她的眼睛被蒙上,邓超扶着她走,一边还指引她‘往这边,往那边’,‘他的声音很低沉性感,特别有安全感,光听声音就有冲动想跟他过一辈子’。”……
然后是安以轩。安以轩与邓超在拍摄《倚天屠龙记》期间传出假戏真做的绯闻。但无论是邓超还是孙俪均对此表示否定,并用高调秀爱来粉碎传言。但安以轩却不畏绯闻,依然在博客中提及邓超,称“和邓超的合作很开心,他是一个很棒的演员,也常逗得现场笑声不断,气氛愉快”。
如今,孙邓恋依然被绯闻弄得扑朔迷离。但,从这场“小三迷局”爆发的时机来看,似乎炒作的成分居多。
事件结局:“小三”更像是为影片宣传所找的炒作噱头。
事件四:伊能静“牵手门”
事件主角:庾澄庆&伊能静
主角关系:夫妻(8年)
“小三”:黄维德
事件回顾:从2006年3月,伊能静在自己的博客里感叹自己太累开始,此后的三年间,她与庾澄庆之间的婚变传闻便时不时地见诸报端。
其实,2005年,伊能静与黄维德在拍摄《大清后宫》期间便首次传出了绯闻,并且一直贯穿于伊能静与庾澄庆的整个婚变传闻之中。2007年9月,某媒体拍到伊能静与黄维德在北京怀柔飞腾影视基地排戏时的亲密互动,并以《7年婚姻亮红灯,庾澄庆孤独凑仔,老婆伊能静内地揽仔》的轰动性标题,让伊能静和台湾演员黄维德之间的绯闻开始升级为“小三事件”。去年11月,一张伊能静和黄维德牵手逛街的照片被曝光,在引爆“牵手门”的同时,让伊能静和庾澄庆的婚变传闻演化为一场对“小三”和“红杏出墙”者的道德审问。
事件结局:伊能静“贤妻良母”的形象受损,与庾澄庆13年的恋爱长跑和8年的婚姻受到严重打击;黄维德推卸责任,保持沉默。
事件五:李嘉欣“小三转正”
事件主角:刘銮雄夫妇
庞伟仁夫妇
何超琼&许晋亨
主角关系:夫妻
“小三”:李嘉欣
事件回顾:2008年底,在当了若干年“豪门小三”之后,前港姐李嘉欣终于嫁给香港富豪许晋亨,圆了自己的“豪门贵妇”梦。
在结识许晋亨之前,李嘉欣曾“只差两步入豪门”。
第一步是有香港“股坛狙击手”之称的刘銮雄。拥有过亿资产的“大刘”,曾一掷千金地包下香港销量三甲的报纸,每天以整版篇幅刊登李嘉欣的照片,并附上约会邀请。此时,全香港人都知道,刘銮雄已经有了妻子。明知此人为有夫妇之夫,李嘉欣还是选择做了第三者,并公开与其妻子展开“夺夫大战”,但最终却只迎来了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第二步是前“丰裕兴业国际***”庞伟仁。当庞伟仁的妻子知道二人的关系之后大发雷霆,但李嘉欣却以“我跟有妇之夫交往没有伤害别人,只是我们对现代爱情观看法不同”这种与传统相悖的爱情观,继续着自己的“小三”生涯。最终,庞伟仁的婚姻被李嘉欣成功破坏。但就在她看到豪门曙光的一刹那,却因为庞母的反对而让一切努力付之东流。
此次嫁入豪门,李嘉欣依然承担着不小风险。丈夫许晋亨在未与前妻何超琼离婚的时候,身边红颜便已经来往如梭,但李嘉欣不但甘愿先做“小三”,更是毫不介意男方的风流之名。
事件结局:李嘉欣终圆豪门梦。
事件六:倪震“湿吻事件”
事件主角:倪震&周慧敏
主角关系:恋人(19年)
“小三”:张茆
事件回顾:就在庾澄庆和伊能静的“婚变”传闻尚未尘埃落定的时候,又一段看似“情比金坚”的爱情,差一点被“小三”击碎。
倪震和周慧敏的爱情被认为是“金童”和“玉女”的结合,但是,不老实的“金童”却屡次传出风流韵事,让这段爱情所度过的19个年头显得风雨飘摇。
2008年12月6日,就在周慧敏积极筹备与倪震相识20周年纪念活动的时候,现年44岁的倪震再次传出“偷吃”丑闻,夜泡兰桂坊揽女湿吻!
事件爆发之后,倪震立即表示了歉意,。周慧敏虽然表态愿意原谅倪震的行为,但依然宣布结束两人长达19年的爱情长跑。
且子独不闻夫篇5
【关键词】吕蓓卡;女性主义;真实形象;自由的灵魂
《蝴蝶梦》是英国作家杜穆里埃的成名作,最早出版于1938年,直到现在经久不衰,其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细腻的感情描写深受读者喜爱。小说以“我”——男主人翁迈克西姆的第二任妻子作为叙述者来讲述这个故事,全文与其说以叙述者为主线,不如说以吕蓓卡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故事的开始、高潮和结尾。小说通过“我”的所闻所感讲说了吕蓓卡是一个阴毒跋扈的女人,她虽已死去,但是音容无处不在,并且通过其忠仆、周围佣人和邻居来影响着甚至控制着曼德里庄园。吕蓓卡的真实形象一直受人争议,是阴险放浪的女人还是追求自由反抗男权社会的叛逆灵魂?通过本文的分析,会使读者对其有全新的认识。
一、父权社会下女性的形象
女性主义者认为,西方社会是父权社会,男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处于中心指导地位。在父权社会中,女性被认为是依附于男人的,女性受到男性的控制,女性的身份是由男性来定义的。在父权社会中,一般将女性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没有个性没有主见,完全依附于男人的“好女人”;另一类是有主见有想法,追求自由的被称为叛逆的“坏女人”。
毋庸置疑,小说中的叙述者是那一时代的好女人,而吕蓓卡则是阴险跋扈、放浪形骸的坏女人。叙述者具备男性强加给女性的“特质”:温柔、善良、单纯、无私,而这些特质也表现为被动、软弱和怯懦。这类女性之所以被称为好女人是因为她们不会对男性造成威胁。从她嫁给丈夫以后,就一直顺从着,遵循着“一切以丈夫为中心”的原则。她的心情随着丈夫言行的改变而改变。在他们的爱情里,她始终是无条件地付出的一方,并且完全地、绝对地依赖着丈夫。
而另一个女性则是完全相反的。小说中她早已死去,而她强大的力量却始终弥漫在曼德里庄园。正如迈克西姆所言:吕蓓卡放荡、傲慢、叛逆,是个十足的坏女人。父权社会对她根本起不到作用,她不依赖于任何人,她会和所有的人保持很好的关系,会把曼德里变成全国闻名的地方,她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社交圈和自己的隐私。所有这些都实际上在威胁着迈克西姆的主导控制的地位,所以在他看来吕蓓卡是个巨大的威胁,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自己那不可动摇的地位,所以最后他选择用***结束了自己妻子的生命。
二、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吕蓓卡
法国著名女性主义者埃莱娜说,新女性是勇敢的,强大的,聪明的,不唯男性是从,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吕蓓卡在小说中的形象主要是通过众人的追忆形成的,是通过叙述者的所感所闻塑造出来的。根据描述,吕蓓卡出身贵族,集聪明和美丽于一身,就像丹尼斯描述的一样:“她那时的模样很迷人,像画上的没人那样妩媚,她打男人身边走过,他们都会转过头直勾勾地捶着她……” 就连主教夫人也说她是有生以来见过的最美女人,是个出众的美人,是个尤物。因此,从表面看她是自信美丽、机智勇敢、高贵贤淑的魅力女性。她的芳名远近闻名,以致在死后,人们看到第二任德温特夫人也会对吕蓓卡赞不绝口。
第二任德温特夫人是一个传统女性。在物质上,她并非出身名门,没有背景,没有经济来源,也没有追求***自由的精神,她完全依赖于丈夫。这也符合男权社会下女性的形象:妻子兼女佣。在精神上,她没有任何叛逆的想法,最大的愿望是称为一个合格的妻子,得到丈夫的疼爱。在曼德里庄园,她就像个客人一样,对前人夫人的布置没有权利也没有勇气进行改变,她时刻感觉到吕蓓卡的影子无处不在。相比之下,新女性吕蓓卡在生活上和社交活动中与第二任夫人完全不同。吕蓓卡除了美丽聪明以外,还很有能力,社交能力很强。她能把曼德里建成远近闻名的地方。她善于左右逢源,会取得每一个人的喜欢,使人们崇拜她。虽然嫁给德温特先生,但是她并不爱他,也不在乎德温特是否真正的爱她关心她。她追求尽情享乐生活,把男人当做猎物一样戏弄和嘲笑。她婚后背叛丈夫,并且她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她是自由的,是有自我的。在她面前,所有男人都会感到无所适从,都会感到无助不得志。即使在她死后,她的丈夫也逃不出精神上的折磨。这种种实际上是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对轻视女性的一种报复。
吕蓓卡***的个性和向往自由的精神在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以石楠花为例,它在小说中出现了三十几次,这并不是多见的花,作者为何一再地突出它呢?吕蓓卡用石楠花来装饰曼德里庄园,因为她对这种花有一种偏爱。正如石楠花妖艳妩媚的外表一样,吕蓓卡也有妖艳美丽的外貌。吕蓓卡通过争取女性的性自由来与男权社会想抗争。在男权社会的道德标准中,男人感情出轨是可以获得原谅甚至认可的,而对女人的要求则是忠贞不渝,从一而终。所以,吕蓓卡偏偏要挑战这个不可逾越的极限,争取掌握自己身体自由的权利。她通过发泄自己的欲望来表达对男权社会权威的挑战。虽然周旋于各种男人之间,但她却不受任何人的支配。在当时男权权威的社会下,她的这种行为是对男权制度的彻底颠覆。
三、吕蓓卡真实形象的探寻
两个女性虽同为德温特夫人,却又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和命运。虽然人们对吕蓓卡叛逆的放荡生活方式不敢苟同,但作者却赋予她强大的生命力,使读者在她身上看到新女性形象,感受到女性社会思潮的影响。吕蓓卡性格***,追求自由,维护自我,靠自身努力完成自我实现。她那放浪形骸的腐化生活是对父权制度公然地蔑视和挑战。最终吕蓓卡永远地沉寂了,而杀死她的迈克西姆却逃过了法律的制裁,这也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的法律甚至也是为了维护男性统治地位的。吕蓓卡不是什么“坏女人”或者“魔鬼”,她只是父权社会下的一个女性牺牲品。
结语:
小说表面上作者对两位德温特夫人进行对比,使人们认为第一人夫人阴险自私、飞扬跋扈、放荡形骸,第二任夫人温柔善良、弱小顺从。人们自然会谴责一任夫人而同情第二任夫人。但是从女性主义的视角看,《蝴蝶梦》是一部具有颠覆性的小说。吕蓓卡机智善良、自信能干,不甘于做家中的附庸品,男性的奉献着,自我的牺牲者。她的觉醒带来的是丈夫的蓄意谋杀,而法律对杀人犯的纵容意味着对男权社会的彻底放逐。
【参考文献】
[1]达芙妮·杜穆里埃.蝴蝶梦[M].上海:译林出版社,1995.
且子独不闻夫篇6
关键词:冯从吾;工夫论;未发工夫;慎独;诚意
中***分类号:B248.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1)04-0086-04
冯从吾(字仲好,号少墟,1557-1627)是晚明关中大儒,邹元标(南皋,1551-1624)曾说:“横渠之后,明有仲木(吕槽),今有仲好,可称鼎足。”而清初的李(二曲,1627-1705)也认为:“关学一脉,张子开先,泾野接武,至先生(即冯从吾)而集其成,宗风赖以大振。”冯从吾虽然受学于湛若水(甘泉,1466-1560)的再传弟子许孚远(敬庵,1535-1604),但他对王阳明又极为推崇,认为阳明的良知学“泄千载圣学之秘”、“有功于吾道不小”。然而由于晚明王学多流于“情识而肆”或“虚玄而荡”,遂引发了当时思想界修正王学的运动,并出现“由王返朱”的现象。冯从吾亦试***通过合一本体与工夫来调和朱、王,以救正晚明学术之失。然而,如何保证本体与工夫的合一,既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冯从吾工夫论的主要内容。
一、体用论下的本体与工夫
晚明的王学由于注重对形上道德本体的揭示,常常以当下即是、不假安排来指点人心而脱略具体的工夫实践故无论是当时的东林学派和冯从吾,还是清初的理学家,都主要是从对工夫的强调来救正王学之弊,如李二曲说,王阳明以致良知令人当下有得,然而,“及其久也,易至于谈本体而略工夫,于是东林顾、高诸公,及关中冯少墟出而救之以敬修止善”;王心敬(丰川,1656-1738)亦说冯从吾“恪守伊川、晦庵矩”。但这并不意味着冯从吾只重道德修养工夫而不谈本体,或以程朱学来反对阳明学。实际上,在冯从吾看来,本体与工夫不是对立二分的,而是合而为一、相涵相摄的,他甚至认为当时天下学术之所以多歧、议论不一,就在于学者对本体与工夫的关系认识不清,他说:“近世学术多歧,议论不一,起于本体、功夫辨之不甚清楚。……若论功夫不合本体,则泛然用功必失之支离缠绕;论本体而不用功夫,则悬空谈体必失之捷径猖狂,其于圣学终隔燕、越矣。”并指出:“学者往往舍功夫而专谈赤子之心,则失之玄虚;舍赤子之心而专谈功夫,则失之支离,心学几为晦蚀。”
这里所谓的“心学”,并不是专指陆王之学,而是就整个儒学本身而言。在冯从吾看来,儒学的本质即是心性之学,圣贤相传的学问也是以心性为主,所谓:“自古圣贤学问,总只在心上用功,不然即终日孳孳,总属枝叶。”圣贤之学总在心性,而心性得不得力,又全在日用行事见得。”因此,离开心性而用工夫或离开工夫而谈心性,都与真正的圣学如隔燕越,不是流于泛然用功而失之支离缠绕,就是陷于悬空谈体而失之玄虚猖狂,从而造成本体与工夫的断裂和“心学晦蚀”的局面。冯从吾认为,要改变这一思想现状,就必须重新认识本体与工夫的关系,将二者统一起来,他说:“圣人说出本体,正见得功夫原非义外耳。”“识得本体,然后可做功夫;做得功夫,然后可复本体,此圣学所以为妙。”本体中“正见得功夫”,即说明本体与工夫并非判然二分、相互对立,而是属于同质同层的一体架构。“识得本体”与“做得功夫”则指出本体与工夫在个体成德过程中是相辅相成、―体并进的。
既然如此,如何统一本体与工夫,使二者具有同一性,便成为冯从吾首先要处理的问题,他说:“圣贤论学,虽有自用言者,而要之以体为主,得其体则其用自然得力。但不言用,则其体又不可见。其谆谆言用者,欲人由用以识体耳。既由用以见其体,又何用之非体。”冯从吾认为,学问是以本体为主,“得其体则其用自然得力”。然而,本体无形可见,并非一具体事物,故必须“由用以识体”。既然是由用见体,那么此时的用也即是本体的呈现。这样,本体与工夫就通过理学传统的体用不二方法被重新统―起来,构成以本体为主,以工夫为用的体用论结构。而在体用的诠释下,本体与工夫不再被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亦即工夫的意义并非只是本体的效验,或为了达到对天理和良知本心的认识;而本体亦非只是作为工夫的终点而存在。相反,本体的呈现与工夫的实践是同时进行的,两者在动态的过程中实现合一并获得一致性。因此在冯从吾那里,本体并非静态的超越之理,而是自身即具有活动义,道德实践的过程即是本体不断彰显和具体落实的过程。
二、静中体验未发气象
在冯从吾看来,“未发之中”乃是一切学问和工夫的根本,他说:“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此千古圣学之源,学者须在此处得力,然后能发皆中节。”又说:“学问之道,全要在本原处透彻、未发处得力。本原处一透,未发处得力,则发皆中节,取之左右自逢其原,诸凡事为自是停当。不然,纵事事点检,终有不凑泊处。”㈣这里的“本原”、“未发之中”即是指道德形上本体,亦即“天命之性”,它是一切道德实践活动的必然性根据,故冯从吾称之为“千古圣学之源”,指出工夫即在于把握这一本体:“未发是已发之源,已发是未发之流;未发是已发之根本,已发是未发之枝叶。本体虽是一贯,然源自是流之源,流自是源之流;根本自是枝叶之根本,枝叶自是根本之枝叶,脉络尤自分明。”“未发”是源、是根本,“已发”是流、是枝叶,这说明冯从吾所讲的“未发”与“已发”并不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而是属于本体论上的体用关系,所以既不能将“未发”与“已发”判然分为二,也不能混而为一,否则不是陷入支离就是流于虚无。
那么如何体认和把握“未发”之体,具体的工夫又是怎样的?冯从吾说:“夫喜怒哀乐中节固也,若必待已发而后求中节;子臣弟友尽道固也,若必待既感而后求尽道,则晚矣。故必当一念方动之时而慎之,而后能中节尽道也,此慎独之说也,故日‘其要只在谨独’。虽然又必待念起而后慎之,则亦晚矣。故必当一念未起之时而慎之,而后能中节尽道也,此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之说也,故曰‘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气象’。一念未起,则涵养此心;一念方动,则点检此心,于此惟精,于此惟一,庶乎有不发,发皆中节;有不感,感皆尽道矣!”在这里,冯从吾以意念发动与否为根据,将工夫分为“一念未起”时的戒慎恐惧和“一念方动”时的慎独。前者是涵养此心,后者则是点检此心。冯从吾的这一工夫次第当是取法于朱子,朱子即认为:“‘戒慎’一节,当分为两事,‘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如言‘听于无声,视于无形’,是防之于未然,以全其体;‘慎独’,是察之于将然,以审其几。”不过,相对于意念发
动时的慎独来说,冯从吾更为重视未发时的涵养,他认为道南一脉的“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气象”实得伊、洛真传。但冯从吾又指出,“静中体验未发”并不是“求之虚无寂灭之域,只凡事在平常无事时,预先将性命道理讲究体认,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只在性体上做功夫,使心常惺惺,念常,时时讨得湛然虚明气象,便是未发用力处,亦便是未发得力处”。
可见,冯从吾所谓的涵养未发之中,主要是使心常惺惺,念常,亦即时时保持此心的湛然虚明,使之完全凝聚于理,这便是喜怒哀乐未发气象,亦即是未发之工夫。而与体验未发相联系的还有***,对此,冯从吾亦有较为深刻的体验,他说:“余性素喜***,坐久静极,不惟妄念不起,抑且真念未萌,心体惟觉湛然,当下更无纷扰,心甚乐之。”又说:“自每旬会讲外,日惟闭关***,每静极则此心湛然,如皓月当空,了无一物,似乎少有所窥。”从这里可以看出,冯从吾所描述的***体验与王学对良知心体的体悟如出一辙。虽然他的这一工夫理论主要来自洛学,但其涵义却与程朱有所不同。冯从吾讲的未发工夫是指对道德本体的体认,是一种立体或见体的工夫,而伊川、朱子虽然也重视参中和与***,然其意义只在于保持身心的凝聚、收敛和主一,使心处于清明、湛一的状态,而不是体证本体。所以对程朱来说,还必须有格物穷理的工夫,因为只有“理”才是真正的道德实践根据,在心上做工夫也只是要去认识理,故朱子要求“涵养用敬”和“格物穷理”两种工夫平行并进。冯从吾与程朱在未发工夫上的这种差别,其原因主要在于对“心”的理解不同。朱子所体认的心,是一经验之心,而非超越的良知本心。而冯从吾通过未发涵养所体认的却是作为天下大本的中体,亦即良知、本心、性体,所以他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是直指天命之性而言也。”“吾儒未发指的是理之根。”
三、慎独与诚意
对冯从吾来说,***与静中体验未发虽是根本的工夫,但这并不意味本体只属于静,而排斥动的工夫,他说:“道体原是圆满,不分动静,静时乃道之根本,方动时乃道之机括,动时乃道之发用。学者必静时根本处得力,方动机括处点检,动时发用处停当,一切合道,然后谓之不离。然必在静时根本处预先得力,方动机括处再一点检,然后动时发用处才得停当。故特举不睹不闻与独处言之,此先天之学,而后天自不待言。”在这里,冯从吾即指出,静中的涵养工夫是直接在性,体上做工夫,以本体的证立为目标,故具有根本性但这并不等于说“道体专属之静,而功夫专在于寂”,动处感处可以任意而不必点检。道体本身是圆满、不分动静的。因此若要保证本体的贯彻落实,使本体在由未发到发用这个过程中能够全然朗现,除了要在“静时根本处得力”之外,还必须有感时的工夫,亦即于“方动机括处点检”,做慎独之工夫,“然后动时发用处才得停当”,行为一切合道。显然,对冯从吾来说本体与工夫是合一的,本体不分动静,工夫亦不分动静,道德实践的过程即是本体逐步开显和具体落实的过程。因此,较之于晚明王学情识而肆、玄虚而荡来说,冯从吾注重的是道德工夫的实践。不过,就工夫的具体形式来说,冯从吾比较偏重在未发之中和意念发动处做工夫,这显然是对洛学与心学工夫的吸收,而明显与朱子的格物穷理不同。
冯从吾又论诚意工夫,他说:“意者或外有所感而自家方动此意,或外无所感而自家忽动此意,以其只有此意而情尚未发于外也,故曰心之动于中。意正在情将发未发之间,最是圣学紧关处,不容草草。”冯从吾指出,“意”是指已经发动但还未形诸外,即“只有此意而情尚未发于外”。也正因为“意”是在“情将发未发之间”,还没有表现为具体的情感、行为,所以要在此时做“诚意”的工夫,“但当于起念之时,看是善念就要着实扩充,看是恶念就要着实克治”,不能任其所发而不点检,否则必然流于恶,故“诚意”为“圣学紧关处,不容草草”。
在强调“诚意”的基础上,冯从吾对“无意”说表示了反对,他说:“无意二字说得本体,说不得工夫;说得成功,说不得用功。……若用功须是诚意。盖人性皆善,善念人人都是有的,然必诚之又诚,以至于至诚之能化,则无意矣。诚意到浑化无意处,才是诚,才谓之成功,才合得本体。若不用诚意功夫,而执定无意为宗,则功夫无实落下手处,何时得到圣人无意地位,不过空谈本体以自宽心耳。”“无意”或“不起意”是陆九渊(象山,1139-1192)门人杨简(慈湖,1141-1226)的学问宗旨,强调的是无私意和由此而产生的对形上道德本体的体验,追求的是一种心体湛然虚明、无思无为而万物毕照的境界。但后来学者则把“无意”看做是去除一切意念。对此,冯从吾指出,“无意”二字指的是本体和工夫之境界,而不是在说工夫本身,让人根除意念,况且,“人心原是活的,有无念之时,亦有有念之时,有起恶念之时,亦有起善念之时,岂有一概无意之理”。因此,若执定“无意”为宗,以为一切念虑,不仅是恶念亦连善念也都不要有,那么工夫就无从下手落实。而在冯从吾看来,要达到“无意”的境界,必须先从“诚意”开始,诚之又诚,如此才能达到“无意”。缺少诚意工夫而谈“无意”,其实就是在空谈本体。
当然,仅靠后天随意念而有的慎独、诚意工夫还不够,冯从吾指出,还必须在意念未起之前自觉地去做“诚”的工夫,因为人性虽善,却“牿之反覆”,故在日用事为之际,人常常会被情感欲望所支配,而不能使道德本体如实的呈现出来,所以“一日之间,善念少而恶念多,久之纯是恶念,并此善念之少者亦无矣,又将何以诚之哉”。为了减少和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冯从吾认为,既要“诚此念于既始有念之后”,还要“诚此念于未始有念之先”。也就是说,“诚”的工夫必须从两方面来开展:一是于意念未起之前建立“诚”体,二是于意念发动之时,是善念就要着实扩充,是恶念就要着实克治。前者即是静中体验未发、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立体工夫,后者则是慎独、诚意的点检工夫。就两者比较而言,自是未发立体之工夫更具优位性,因为意念活动是否合于道德性乃是在本体的规范下实现的,所以冯从吾以涵养未发之中为诚意的源头学问,他说:“古人惟诚此念于未始有念之先,所以一日之间善念多而恶念少,久之纯是善念,并此恶念之少者亦无矣,其于诚意也,岂不尤易哉?此子思子有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之说也。养未发之中,正是诚意的源头学问。”
且子独不闻夫篇7
一
闻一多长于考证,精于训诂,有考索赅博、洞见深入之风格,但或因思虑不周,考证偶也有牵强不妥处。如对《诗经・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矛同仇”句中的“仇”字的考证:“仇借为畴。《说文》:‘耕治之田也。’襄公三十年《左传》‘取我田畴而伍之’,《注》:‘并畔为畴。’《周语》‘田畴荒芜’,贾《注》:‘一井为畴,九夫一井。’《孟子》‘易其田畴’,《注》:‘一井也。’”(《诗经通义乙》)闻一多据授田法与兵制来解释“同仇”之“仇”,认为“仇”借作“畴”,同畴的农人一起当兵,“偕作”“偕行”是自然而然的事。有学者称扬这一考证曰:“可谓独拈一字而发千年之覆,惟有知周代制度,才能正确解释之,科学精神与归纳法俱见。”[2]闻一多的这一考证,乍一看确有“发千年之覆”之创获,但细究起来,就觉得不当。《无衣》一诗共三章,以重章叠句形式成篇,《诗经》中的章句复叠往往是近义或同义,《无衣》也不例外,第一章的“与子同仇”与第二章之“与子偕作”、第三章之“与子偕行”复叠,“同仇”与“偕作”、“偕行”应同义,但若以“畴”(“同畴的农人”)解“仇”,不但与“偕作”、“偕行”词义不一致,而且与诗之总义相悖。梁启超曾总结清代考据之学说:“清儒之治学,纯用归纳法,纯用科学精神。此法此精神,果用何种程序始能表现耶?第一步,必先留心观察事物,觑出某点某点有应特别注意之价值;第二步,既留意于一事项,则凡与此事项同类者或相关系者,皆罗列比较以研究之;第三步,比较研究的结果,立出自己一种意见;第四步,根据此意见,更从正面旁面反面博求证据,证据备则泐为定说,遇有力之反证则弃之。凡今世一切科学之成立,皆循此步骤,而清考据家之每立一说,亦必循此步骤也。”[3]与复叠词“偕作”“偕行”词义不一致,而且与诗之总义相悖,这可谓“有力之反证”,闻一多的“仇借为畴”说显然不成立。
《尔雅・释诂》已把“仇”义解释得非常清楚:“仇,匹也,合也。”“与子同仇”即与子同“匹”,同“匹”与“偕作”、“偕行”义同。《诗经・周南・兔置》“赳赳武夫,公侯好仇”之“仇”也用“匹”义。“好仇”与“好逑”同。《诗经・周南・关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把“逑”字直接当“仇”字解:“仇,匹也。”陆德明《经典释文》:“逑,本亦作仇。”《汉书・匡衡传》引《诗经》作“君子好仇”,曹植《浮萍篇》“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化用《关睢》“君子好逑”句,“逑”作“仇”。
“畴”除了指田地,也有畴匹之义,但多作动词,即“取我田畴而伍之”,如《国语・齐语》:“人与人相畴,家与家相畴。”也有作名词的,如《楚辞・九思・疾世》:“居劾兮俺耄远梁昌兮几迷。”“畴”这里指“人与人相畴,家与家相畴”之村落。王逸注“畴”为“匹”是不当的。清代的陈奂《诗***传疏》早就指出“仇”与“畴”通,之所以有此误解,与王逸的误导想必不无关系。
《周礼・地官・小司徒》有云:“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仇”字是会意字,九人约定俗成为“仇”,与“九夫为井”之井田制应不无关系。闻一多所举贾逵注语“一井为畴”,查不到出处。
二
闻一多在《周易》研究上也多有建树,其《周易义证类篡》《周易杂记》是《易》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有学者赞《周易义证类篡》曰:“虽只解九十事,而精义颇多,且较郭(沫若)为详。”[4]但可能因当时所见材料之局限,其研究也有偏颇疏舛之处。
《周易义证类篡》解释《泰》卦九二爻辞“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曰:
案包读为匏,《ァ肪盼濉耙澡桨瓜”,《释文》引《子夏传》及《义证》并作匏,是其比。包荒即匏瓜,声之转。……“包荒,用冯河”,即以匏瓜渡河。“不遐遗”者,不遐,不至也,遗读为P,坠也。言以匏瓜济渡,则无坠溺之忧也。
闻一多进一步论述“包荒”即匏瓜声之转曰:
《庄子・齐物论篇》曰:“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葆光者资(訾)粮 (量)万物者也。”……古斗以匏为之,故北斗一名匏瓜,声转则为葆光耳。……《九怀・思忠》曰:“登华盖兮乘阳,聊逍遥兮播光,”华盖,播光皆星名,播光即北斗,亦匏瓜之转。……匏瓜转为包荒,犹转为葆光,播光矣。
以匏瓜等解《泰》卦九二爻辞,闻一多是着先鞭者。最长的古典小说《榴花梦》(清女作家李桂玉撰)曾以渡河不倾之意言及《泰》卦九二爻辞:“《泰》之九二包荒成,恰是冯河不致倾。”两者相较可以看出,闻一多的解释并没有受启发于《榴花梦》。闻一多此解有发明之功,但也有疏漏之处。其以“匏”解“包”,言他人所未言,但认为匏瓜即包荒、葆光、播光之“声转”,就过于武断了;以“无坠溺之忧工”解“不遐遗”,与九二爻辞的整体语境不合,也有武断之弊。
高亨1979年出版的《周易大传新注》可能受闻一多解释的启发,以“匏”解“包”:“包借为匏,瓠也,今语谓之葫芦。荒,大也。”但高亨没有像闻一多那样,以“声转”之瓜解“荒”,而是以“大也”解之,想必他认为闻一多的“声转”说是不成立的。李镜池《周易通义》(曹础基整理,1981年出版)也以“匏”解“包”,但把“荒”解为“空”:“包荒,把匏瓜挖穿。包借为匏。荒,空。”高、李均发现了闻一多以“声转”之说解“荒”的不当,故各立一说,遗憾的是两人的观点亦无一当者。陆德明《经典释文》:“荒,郑读为康,云:‘虚也。’”郑玄认为“荒”借为“康”,是有见地的,“康”即“o”,《尔雅・释诂》:“o,虚也。”“o”字今天仍在用,如平常说的萝卜o了。葫芦干后,内瓤由实变虚,即o了。干o的葫芦非常轻,在水里浮而不沉,大的可用来辅助渡河,“包荒,用冯河”即此意。
《泰》卦九二爻辞全文如下:
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闻一多将“不遐遗”断为一句,实属不当。若按其所断,不但“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句会支离破碎,而且字义句意也难澄清。“中行”一词是理解《泰》卦九二爻辞的关键,该词词义明了后,“不遐遗朋,亡”也就迎刃而解了。
“中行”在《周易》经文中共出现五次,另外四次如下:
有孚中行,告公用圭。(《益》卦六三爻辞)
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益》卦爻辞)
中行独复。(《复》卦爻辞)
苋陆,中行无咎。(《》卦九五爻辞)
郭沫若《〈周易〉之制作时代》认为,“中行”指的是人,即荀林父:“这几条的‘中行’,我相信就是春秋时晋国的荀林父。就前两例的‘中行告公’而言,‘中行’二字除讲为人名之外,不能有第二种解释。‘中行’之名初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将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荀林父初将中行,故有‘中行’之称,《左传》宣十四年称为中行桓子,而他的子孙便以中行为氏。《益》的‘为依迁国’,当是僖三十一年“狄围卫,卫迁于帝丘”的故事。卫与c古本一字,《吕览・慎大》‘亲c如夏’,高注云:‘c读如衣。’则‘为依迁国’即‘为卫迁国’,盖狄人围卫时,晋人曾出师援之也。《泰》九二的‘朋亡,得尚于中行’,尚与当通。我相信就是《左传》文七年,先蔑奔秦,荀林父‘尽送其帑及其器用财贿于秦’的故事。《》九五的‘中行无咎’,《复》的‘中行独复’也就是宣公十二年荀林父帅晋师救郑,为楚所大败,归而请死时的故事:‘桓子请死,晋侯欲许之。士贞子谏曰:‘不可。……林父之事君也,进思进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夫其败也,如日月之食焉,何损于明!’晋侯使复其位。’据这些故事看来,我们又可以断定,《周易》之作决不能在春秋中叶以前。”郭沫若的解释有牵强附会之嫌,略看一下《复》卦的经文,就知其“中行独复”等解释的断章取义:
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六二:休复,吉。
六三:频复,厉,无咎。
:中行独复。
六五:敦复无悔。
上六:速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陈梦家《〈周易之构成时代〉书后》一文曾否定郭沫若的解释说:“以卦爻自相印证,知‘中行’决非人名。”陈梦家在该文中解释“中行”曰:“所谓‘中行’,见于《易》的五条,都当作行道的行。‘中行’犹在道。中为副词,或是《诗》‘中逵’即逵中之例,‘中行’即行中。”李镜池《周易通义》与陈的观点一致。陈、李以“在道”“行中”解“中行”,与《周易》五条的语境不符,该说也不成立。《论语・子路篇》:“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从孔子之语可以看出,“中行”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德。孔子不主张“过”,也不主张“不及”,[5]强调“发而皆中节”(《中庸》),故“中行”即“中节”之举。《》卦九五爻辞,以“无咎”强调“中节”;《复》卦尚“中节”之“复”;《益》卦六三、爻辞,推崇“中节”合礼之言。以“中节”解四用例皆通,故也可用以解“得尚于中行”。“得尚于中行”,显然也是推崇发而中节。
现在再看“不遐遗朋,亡”句就比较容易了。“朋”有钱财之义项,高亨注《诗经・小雅・菁菁者莪》“既见君子,锡我百朋”句曰:“朋,古代以贝壳为货币,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遗”有遗弃之义项,如《列子・说符》“得人遗契者”,张湛注:“遗,弃也。”结合前面的葫芦济渡,“不遐遗朋”即因急于逃生无暇而只好遗弃钱财,“遐”音近假借为“暇”,《说文解字》:“暇,闲也。”“亡”即逃亡之义。
《泰》卦九二爻辞,旨在通过葫芦济渡弃财逃生一事,说明欲望行为取舍要“中节”合理。这与《泰》“小往大恚吉亨”之卦意相符。
贤者识大,不贤识小,以上刍荛之论乃一管之窥,一锥之见,当与不当,敬请方家指正。
注释:
[1]如邓乔彬、赵晓岚:《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闻一多的古代文学研究方***》(《江汉论坛》2006年第11期)一文有云:“闻一多的古代文学研究处于‘五四’的更新期之后,属于学术转型时期,在走出了晚清‘体用’之说后,他在方***上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结合得非常完美,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表现出新颖性、独特性、前瞻性,是极有研究个性的学者,取得了极其突出的成就。”
[2]这一段话为邓乔彬、赵晓岚《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闻一多的古代文学研究方***》一文所赞。
[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2页。
[4]李镜池:《周易通义・前言》,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页。
且子独不闻夫篇8
特纳,全美最大的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创办者。他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全天候24小时滚动播送新闻的频道,这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国际电视频道。1991年《时代》周刊封面人物。2001年担任美国***时代华纳的副董事长,个人资产高达48亿美元,在美国超级富豪中排名第26位。
1991年1月16日,美国,伊拉克,所有的眼光在这里聚焦。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行动已经开始。美国开始对巴格达实施空袭,空袭后3小时内,巴格达对外通讯中断,CNN的驻巴格达记者成为全世界唯一的消息源。
从那天夜里起,CNN一直连续17个小时昼夜报道巴格达遭到空袭的情况。
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韦伯斯特通过间谍卫星获悉伊拉克发射了“飞毛腿”导弹的消息,他马上把这个信息告诉了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斯考克夫特。斯考克夫特问韦伯斯特:“它会落在什么地方呢?”“打开电视看看,看CNN说它落在什么地方。”韦伯斯特满怀信任地说。
这就是CNN,在那一刻,世界记住了它和特纳的宣告:“即使到了世界末日,CNN也要现场转播那一刻。”
建立自己的传媒王国
1938年12月19日,特德・特纳出生于美国辛辛那提。由于母亲带着妹妹跟当海***的父亲四处奔波,特德・特纳一直独自在家乡的寄宿学校生活。不过,孤独的生活不但没使幼小的他消沉,相反,他继承了父亲那外向的性格和母亲的美貌。
出于小孩子希望引起父母关注的幼稚心理,小特德・特纳整天调皮捣蛋,养成了放荡不羁的性格。结果和他期望的恰恰相反,粗暴的父亲对他的胡闹经常报以拳脚,让他吃尽苦头。
由于逆反心理作怪,特德・特纳从此变本加厉,荒废学业。在大学二年级,被校方“中止学业”后,特德・特纳索性直接退学,回家和父亲一起做广告生意。特纳的父亲虽然经常打他,不过也挚爱这个独子。除了留下一笔可观的遗产,还灌输了源源不断的竞争精神给他;此外,经过父亲的训练,特纳的心智兼具了天马行空与脚踏实地的特质。
接管了父亲的公司以后,特德・特纳果断地将自己那些大胆的经营理念付诸实施。通过收回已经出卖的分公司、兼并弱势对手、实施别出心裁的创意等举措,特纳广告公司迅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地区内的行业翘楚。公司运作走上正轨,特德・特纳此时有钱有闲,帆船赛事成了他生活的重心。由于存有特纳家族血液里永远不甘平庸的基因,特德・特纳忽然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惊诧的决定――当时对电视业尚且一无所知的他以高价买下了一个全美最为混乱的电台。
特德・特纳凭借特纳广告公司的优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这家电台弄得红红火火,并且兼并了四家同类电台之后,特德・特纳在两年时间内,很快又买下另外四家电台。广告公司与电台相得益彰,两方面都是大获其利,生意兴隆。
正当特德・特纳的事业大获成功、钞票滚滚而来之际,他却看到了电视将比其他媒体发展得快,电视抢走户外广告生意的日子为期不远。为此,他决定彻底离开广告业,用不付现款的方式买下亚特兰大一家亏损了80万的电视台,又把特纳广告公司与电台、电视台合并,组成了TGC(特纳传播集团),并且奇迹般地让它在完全没有现金的情况下成了上市公司。接着他又收购了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一家即将倒闭的电视台。
星期天早晨,当其他电视台都在播放宗教节目时,特德・特纳却亲自主持一个为电影爱好者准备的栏目,专门播放好莱坞经典老片。傍晚的黄金时间里,当其他对手都在播放新闻时,特德・特纳却播放“明星旅程”。 这倒不仅是出于商业战略方面的考虑,还因为特德・特纳讨厌电视新闻,并且从不隐瞒这一观点。
美国影视管理方面的权威机构FCC命令特德・特纳的电视台每周播放7小时新闻。特德・特纳照办了,不过是在每天早晨3点钟开播新闻,而且主持人只是念念新闻社电讯稿和报纸上的文章。
在3年时间里,特德・特纳的小电视台一直赢利。他把赌注押在播放大众化电视剧和黑白老电影上,效果不错。但他也知道,要扩大赢利就必须推出新颖独特的栏目。在他看来,体育节目就是这种理想的栏目。
最先使他获得成功的是拳击比赛。他把拳击擂台直接搬到演播室进行直播,节目收视率一下子突破了纪录。后来他又得到了转播亚特兰大棒球队“勇士队”比赛的权利,这更使他大获成功。他们的节目赢得了一批忠实观众,到1976年他索性买下了这支棒球队,亲自当起球队老板。
1971年3月31日,全美第二大***电视合广播公司决定放弃亚特兰大,在没有任何预告的情况下停播了。作为亚特兰大唯一的***电视台,特德・特纳又有了展示个人才能的机会。他别出心裁,打破传统做法,大胆采用买断版权的办法,结果使特纳传播集团成为全美最赚钱的电视台。
更叫人大跌眼镜的是,特德・特纳接下来的行动居然是搭上全部家当,成立了CNN(美国有线新闻网),24小时直播新闻节目。要知道,这种举措连“时代通讯”这样的大公司都因耗费资金过于巨大而望而却步,没想到第一个吃这只螃蟹的人竟然是历来以憎恶新闻而著称的特德・特纳。对此特德・特纳解释说:“我办起了CNN,只是想看看这个计划是不是行得通,其实我目前对新闻这种骗人的魔法一窍不通。”不过,特德・特纳并不是擅长“谦虚”的人,不久以后,他便面对着众多的嘲讽大发狂言:“我说过6月1日开播就绝对算话,播出直到世界末日,即使到了世界末日,CNN也要现场转播那一刻!”
当时,电视业流行的是明星、球赛和肥皂剧,对于新闻,人们没多大兴趣。幸运的是,特德・特纳有一个思想前卫、感觉敏锐的助手,瑞斯・斯科菲尔德(Reese Schonfeld),这个哈佛大学法学院的辍学生(显然此人虽然才气出众,运气远不如比尔・盖茨等人)一手招来一大堆刚出校门的姑娘和毛头小子们,用他们的激情支撑着CNN24小时不停运转,而报酬却十分低廉。在向世界24小时提供新闻的同时,CNN内部充斥着、性与摇滚乐。就是这些年轻人的激情,使CNN的工作室成为工作狂的乐园。
由于特纳将世界用单一即时电视网连接起来,促成了传播界的***,实现了传播学者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地球村”的概念,因此,他改写了“新闻”这两个字的定义,令新闻不再是既成的事实,而是正在发生的事。
在CNN,他创造了许多令新闻界仰慕的事。比如里根总统遇刺、旧金山地震、伊朗人质事件、海湾战争、戴安娜王妃的车祸、探险者爆炸和苏联剧变等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CNN都在第一时间直播。遍布世界各地的优秀记者也常常别出心裁,发回令CNN制片人都大吃一惊的鲜活报道。一贯以“硬汉”著称的古巴总统卡斯特罗竟也写信给特德・特纳,称CNN播出的是“世界上最公正的新闻”。CNN成为美国3大电视网的眼中钉,3大电视网的主管曾称之为“超级恶棍台”。
特德・特纳以CNN征服了碧空,同时他对帆船运动的热爱也是空前高涨。CNN步入正轨以后,他又发扬了他最有特色的老板作风――把生意全部交给斯科菲尔德料理。他自己则购买船只,培养队员,一年花60万法郎用于参加各种国际比赛。甚至因为过于痴迷帆船,冷落妻子,连续两个美貌的太太都离他而去。
在特德・特纳的心中,生意第1位,帆船第2位,然后才是妻子。他赢得“环南大洋帆船赛”的情景至今令他的队友们记忆犹新,其中一位队友回忆说:“特德・特纳一参加比赛,所有船只都不得不尾随他从黎明到黄昏不停地激烈角逐,他简直像是征服了海洋的波士顿(Boston 海神)。”
出人意料的抉择
特德・特纳与其说是个企业家,倒不如说是个冒险家。他的下一步行动永远是如此的出人意料。1995年,在他把CNN卖给时代华纳之时,人们都奇怪他为什么不与华纳的总裁莱文争夺第一把交椅。对此特德・特纳的解释是:“我当CEO已经有33年了,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个相当长的时间。我想尝尝做第2名的滋味。”可明眼的分析家却看出,随着MSNBC有线台和福克斯新闻频道等电视台的崛起,CNN由于自身的规模过大而不可避免地逐渐变得僵化且死板,其影响力不断下降,收视率已经明显受到冲击。
事实证明了特德・特纳及时抽身离开的抉择是正确的。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成为CNN的终结者。
互联网对于信息传递的速度远远高于电视,CNN最终也没有逃脱被互联网吞没的结局,其母公司时代华纳2000年被美国***吞并。以追逐盈利出名的互联网企业,丝毫不会体恤电视编辑的价值,况且此时特德・特纳不再掌握由他一手创建的CNN。美国***“拯救”CNN的措施就是大刀阔斧地改造,压缩成本,提高效率,丝毫不顾及CNN以往的成功历史。CNN裁减了400名员工以后,美国***时代华纳又做出将其旗下所有电视网合并的决定,CNN从此淹没在这个世界上最大媒体集团的庞大机构之中。
特德・特纳对这种状况早有预料。在佛罗里达州土地广袤、树木繁盛的阿瓦龙庄园里,人们可以看到特德・特纳在悠闲地过着田园生活。他对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他说“我的祖父是名农夫,我的身上还流淌着爱尔兰人的血液。”
更为重要的是,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可以让特纳安心从事环保事业。迄今为止,特纳已经投入5亿美元大肆购买土地,而他花费在野生动植物保护身上的钱比这更多。如今的特纳帝国里充斥的不再是新闻记者、通讯卫星,而是木鹳、秃鹫、加拿大盘羊、黑脚白鼬以及黑尾草原狼狗等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
特德・特纳天生的商业头脑永远在不停地运转,他想借野牛肉生意开辟一个餐饮王国,“特德・特纳-蒙大拿烤肉店”是他迈出的第一步。据报道,他的农场大概有2.7万头野牛,占了世界上野牛总数的1/10,他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美洲野牛拥有者。恰好由于疯牛病的风行,许多美国人不太敢对牛肉舞刀弄叉了,于是吃野牛肉的美国人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野牛肉更安全。这叫特德・特纳喜不自胜。现在他的专门出售野牛肉的“特德・特纳-蒙大拿”连锁饮食店已经遍布全美国,年销售额达到了近10亿美元。
情系联合国
“我热爱联合国,这份感情从我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开始了。我知道人们很难理解为什么我会喜欢这样一个国际机构,但是别笑话我,我就是喜欢联合国。我喜欢有关联合国的故事和它高高飘扬的旗帜。”说话的就是特德・特纳,联合国基金会的创建人。联合国基金会于1997年成立,旨在为联合国在世界各地的社会发展项目贡献和募集资金。
回忆起联合国基金会成立的初衷,特纳说作为一个美国人,当时他为美国***府总是不能够按时缴纳会费表示烦恼。
“5年前美国已经是连续好几年没有按时缴纳联合国会费了。联合国的财***状况出现问题。它不得不延迟支付维系运作的费用,实际上,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支付联合国的开支。我始终认为富裕的国家应该为这个国际机构多做贡献。作为一个美国人,我想也许我个人可以先做些什么来改善这种局面。”
特纳成立一个基金会的想法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这还要追溯到1997年岁末,美国联合国协会邀请他参加年度午餐会,并因为他一直以来对联合国的贡献授予他一项荣誉称号。晚上在纽约的华尔道夫饭店的房间里,特纳想,在明天午餐会发言时我应该说些什么呢?宣布为联合国捐款也许是一个最实在的发言了。
“我对自己说,为什么我不向联合国捐一笔巨款,这笔钱要大到足以使人眼前一亮。10亿美元听起来是不是够‘酷’?”特纳为自己的想法激动不已,他当即拨通了财***顾问的电话,向他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并要求他立即处理好相关的手续。财***顾问为他的决定感到吃惊,并告诉他联合国只接受成员国,而不接受个人的捐款。当特纳听到这个消息时,一开始觉得松了一口气。
“我对自己说,谢谢上帝,我还可以保留我的钱。但晚上我在旅馆的床上辗转反侧,我还是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意愿。第二天早上,我再次拨通了财***顾问的电话,问他建立一个联合国基金会是否可行?这次他说应该没问题吧。”
特纳说过当人们在70岁左右的时候,往往会想到为慈善事业捐款。但当时他只有50出头,在通常看来还是喜欢金钱的年龄。他的决定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特德・特纳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但是特纳表示“我曾经一无所有,后来有一堆钱,像世界贸易中心那样多,突然间又像世界贸易中心一样,一夜之间不见了,那真是可怕。如果情况不变糟,我将在10年内实现给联合国捐款的承诺。”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特纳的行为赞扬不已。他把特纳比作世界上最好的农夫,这不是因为特纳的确拥有农场,而是因为他懂得好的农夫都懂得的道理,那就是:必须耕耘才会有收获,必须付出才会有所得。
特纳在1997年许诺向联合国捐款10亿美元,到目前为止,已经捐出5亿,剩下的5亿原计划在今后五年捐完。但是由于特纳个人财产从80亿减少到16亿,捐款委员会决定剩下的5亿在今后10年到位。
人们称他为“南部的口舌”。特德・特纳投资的项目可真是说到做到。这个貌似粗鲁的佐治亚州的富翁,用他的钱投资媒体,启动了世界上第一个全天候直播新闻的电视台――CNN,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特纳转而开始行善。特纳基金会为环保投资了数百万美元,他许诺捐赠给联合国的礼物――10亿美元,是迄今为止数目最大的个人单笔捐款。
充满矛盾的成功者
拥有290亿法郎资产的特德・特纳已是大富翁,但他却总是自己驾驶一辆很小的福特牌汽车,并拒绝在住所安装空调,还有一次为了从一扇转门下拾起一枚10美分的硬币险些受了伤。进过***事院校的他颇有一点尚武精神。也许是为了这个原因,他第三次结婚时娶了大名鼎鼎的女演员简・方达,后者在越战期间曾为北越大做宣传。当年两人的***治观点截然不同,如今却成了亲密无间的夫妻。他曾有很多年宣称自己“讨厌新闻”,把新闻报道说成是害人的“魔法”。然而正是他创办了CNN有线电视新闻联播公司,这一全球最大的新闻电视台。
特德・特纳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这样评价自己的成就:“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帆船运动员。我只差一点就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企业家和最伟大的生态学家。我试***打破一项记录,那就是成为一生中完成了最多事业的人。我的竞争对手是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甘地、基督、、佛祖释迦牟尼、乔治・华盛顿……”
且子独不闻夫篇9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单独”夫妻们,洗洗睡吧,生二胎的***策,真的启动了。
“单独”夫妻:生还是不生
真的很纠结
昨天晚上7点多,杭州的陈诚(化名)坐在沙发上消食,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瞄一眼5岁的女儿。女儿正穿着防水衣,拿着水粉画的毛笔在纸上画画,摊画纸的桌子上,已经被她染上了各种颜色。过去五年中,陈诚每天都在与女儿斗智斗勇,再过一年,女儿就可以上小学了,她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功成身退了。
正当她处于自由的遐想中时,老公拿着掌上电脑,兴奋地说:“老婆,快看,‘单独’生二胎的***策出来了,这会真的可以生了!”这句话打破了她对于自由的遐想。
早在六年前,陈诚和她老公确认关系后,未来的公婆就旁敲侧击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单独”夫妻,以后可能生二胎呢。那一刻,陈诚就知道,生二胎会成为一个纠缠不休的问题。
果然,接下来六年,新闻里不断传出放开二胎***策的消息,每次一看到新闻上的“有望”两个字,公婆就要兴奋一段时间。五年前,生下女儿后,这样的消息更是让公婆感到振奋,好在每次振奋都以“假消息”三个字告终。
昨天传出的消息,不再是“有望”了,而是真的要启动了。这下子公婆和老公都兴奋起来了。
“生二胎?生得起,养不起!”陈诚说,从女儿出生后,她的信用卡每个月都会刷掉数千元,去年底,她的淘宝账号跳出一则这样的消息:恭喜您,过去一年中,您的消费打败了全国90%的人。在淘宝上每个月的消费无非是尿布、奶粉、玩具、衣服以及婴童用品,这笔开支一年累计下来至少3万元。
“压力太大,既做房奴,又做孩奴。自从孩子出生后,不但失去了个人的娱乐时间,连购物都围着孩子转了。”陈诚说,除了金钱上的压力,还有心理上的压力,现在职场打拼都不容易,生二胎意味着一切重新开始。
虽然有种种压力,有时候看到女儿班上双胞胎或者有两个孩子的同学,陈诚也是有过心动的。因为独生子女的关系,女儿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很严重,陈诚觉得如果是两个孩子,女儿的许多坏习惯说不定就好教许多。
据了解,我省目前“双独”夫妻申请生二胎的程序并不复杂,只要向当地计生部门或者街道的计生办咨询,就可以拿到具体需要准备的证明材料,只要材料齐全,审批很快能通过。以后,“单独”夫妻生二胎可能将参照类似的程序。
专家:新***不但必要而且及时
“单独”夫妻生二胎的消息传出后,有网友在网络上调侃,“单独”夫妻生二胎的***策,符合***府和老百姓共同的意愿。虽然是调侃,却道出了这次计划生育***策微调的重大意义。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公共***策研究所所长、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教授说:“这次微调,既符合了人口发展的内在规律,也符合了人民普遍的生育愿望。”
杨教授说,人口老龄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非常不利,这些年虽然人口红利还没有用完,但是长期发展下去,必然陷入欧美发达国家需要奖励生孩子的困境。目前,上海已经出现人口负增长的情况,我省部分地市也已经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情况,即每年出生的孩子人数等于老年人死亡的人数。
“根据有关部门的预测,如果不调整人口***策,等到2015年,我省每三个人中就将有一名是老年人,老龄化将成为继教育、医疗等问题之后,又一个困扰社会的重大问题。”杨教授说。
记者从省计生委了解到,我省计划生育的步骤和全国同步,30多年的计划生育***策下,大约减少出生了2000多万人,对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也产生了大量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的家庭目前已经演化为六个大人一个小孩的结构,这样倒金字塔的家庭结构,非常不稳定。
正是看到了这样的情况,昨天,正式出台调整策略。“这个***策将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同时对于“单独”的家庭来说,也将带来教育方式的转变。”杨教授说,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个家庭儿女双全很重要,所以现在的家庭,不管是生了男孩或者女孩的家庭,都希望再生一个,老百姓的生育愿望还是比较强烈的。
且子独不闻夫篇10
1、他只顾自己埋头学习,对班集体的事一概不闻不问。
2、对于周遭正发生的事情,你不能不闻不问,不加理会。
3、往日专看动画片而对新闻不闻不问的儿子拿着小本子不得不坐下来一边看一边记,慢慢地从不适应到适应,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4、税务持续上涨的时候,官员们不闻不问。
5、吉姆,我时间不多了,我给你一个警告,所有被美国父母冲进厕所,而且从此不闻不问的鳄鱼,全都回来做窝了。
6、同志们有困难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7、你怎么能对一个受伤的战士不闻不问呢?
8、新兴市场的银行讲这些新的行为虽然利润不多,但是如果不闻不问他们就将注定错过。
9、身上流着相同的血,怎么说外婆是他们的亲生母亲,自己的母亲生病了,怎么可以这样不闻不问?
10、还有一些例子是调查分析少年犯的家庭,多是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对子女生活不闻不问,以致那些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11、他粗暴无礼,我再也不能不闻不问了。
12、而简对父母之间的冲突也同样采取的是一种不闻不问的态度。
13、小明的学习成绩很差,但小明的父亲对此却不闻不问。
14、赚钱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他对孩子根本不闻不问。
15、可是左翼分子非法占用智利大学电视台时,当局却不闻不问。
16、如今雅加达有了新的民主***府,建筑商对市民们所关注的问题不再不闻不问。
17、房客垫资维修房屋后,房东却不闻不问。
18、只要有什么社会活动,吉布森夫人总是踊跃参加,而她丈夫似乎对***治总是不闻不问。
19、当然,我们不能对皮肤的疲劳状态不闻不问,连续一段时间劳累后,()最好的护肤方法就是晚上做个简单的护理。
20、就算你对历史不闻不问,住在“马歇尔公馆”,仍可感受时代那股独特的气派。
21、目前,不少项目是先建楼后造景,然后关起大门,对社区外的环境不闻不问。
22、墨守陈规,囿于旧的传统之中,而对新的消费风俗萌芽缺乏敏感性,不闻不问,就很容易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打败仗。
23、大约这里的环境,本非有利于病,而不能完全不闻不问,也是使病缠绵之道。
24、在他需要人关心的时候我不闻不问。
25、某些领导对这些事实不闻不问。
26、我们不能对这件不公平的事不闻不问。
27、如果不闻不问,任人收养,势必会助长遗弃婴儿这种违法行为的发生,既不利于婴儿的利益,也不利于计划生育。
28、你可以把我视为一位荒唐的乐观主义者,但哥本哈根会议失败得如此之惨,不容我们对此不闻不问。
29、他总是拿忙当藉口,对家人不闻不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