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兮白云飞,凉意渐起,时值中秋了。作为传统四大节日之一,中秋节的历史及内涵也渐渐被人淡忘。拜月、吃月饼、放灯、兔儿爷、桂花酒、鸡冠花…这些远去的记忆,让我们再回味一番,让孩子们了解中秋不止有好吃的月饼,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
仲秋,拜月
中秋,又名仲秋。一年分四季,我国古代历法把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亦作暮)三部分,王羲之《兰亭序》中提到“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其中“暮春”指的就是春季的第三个月,即阴历三月,仲秋,是指秋季的第二个月,即阴历八月,江南又称“八月节”。
我国从周代开始,帝王就会在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京城内天地日月四坛,就是明清时期帝王的祭祀场所,帝王祭月,祭的是月神;道教又称之为“太阴星君”,“太阴娘娘”、“夜明之神”等,帝王祭祀,关键是向神明示敬,祭神如神在,秋分那天月亮不圆或阴天下雨,都没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为朝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的祭月礼仪,逐渐流传到民间,民间拜月,拜的是八月十五这天的圆月,更多的是注重家人团聚,吃月饼、赏月等节日气氛。如果当天阴天或多云,月亮不出来怎么办呢?民间有句俗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是指如果八月十五这天阴天的话,那么,来年正月十五那天就会下大雪。究竟是不是有这般玄妙,有心的读者可以自己注意,并考证一下。
拜月仪式,一般选在庭院开阔之地,设香案,神位供“月光纸”,下摆各类瓜果,形状必须是形,两边各有一个切成莲花状的大西瓜。瓜蒂处不分开;间或有时令鲜品,如苹果 沙果、秋果(大海堂),槟子、石榴,柚子……品种不厌其余,以示圆满、丰收,惟独各种梨因与“离”谐音而不上供。此外,花筒里还要插上毛豆枝和紫红的鸡冠花,毛豆是献给玉兔的供品,鸡冠花则是象征着月里的娑婆树。供品中自然少不了月饼,早年有以大月饼立在硬木座上当神位用,大月饼上刻有广寒宫前玉兔捣药的***案,一般都是摆上几盘月饼,与瓜果同列。
俗语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民间认为,月属阴。太阴星君,月光娘娘,嫦娥、乃至更古老的月神――女娲都是女性,女神自然会保佑女性。月亮对女子而言,赋予了美貌,婚姻、求子等诸多含义。因此,拜月主要是女性参与,家中女主人上香主祭,率众女眷叩拜行礼。拜毕,焚月光纸,撤供。然后,全家团坐在花间月下,分食瓜果月饼。
此时的月饼,其含义首先是中秋祭品,而不是给“人”吃的,神灵享用后,月饼被月神赐福。众人分食月饼瓜果,叫“分胙”,得到月神的赐福与护佑,这是一种民族祭祀文化,神灵通过这种仪式降福人间。时下,人们忘记了月饼的传统含义,只当成礼品与食品。有些天价月饼早巳背离古礼,把月饼当成高档奢侈食品,“礼,与其奢也,宁俭”。这样的月饼,人不会吃,月神更不愿享用。
上文中提到的月光纸,清代又称月光码,清末《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月饼的来历
月饼的来历,传说很多,有一种说法是,月饼起源于唐朝***队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从此以后,八月十五吃月饼就成了中国人的习俗。
另一种说法是元代时,中原民众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王昭光做饼,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面饼里面,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中,一举了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因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专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糕饼,方形为糕,圆者为饼),其中很多是西域来的异族客商开设。胡饼在此时风行更甚。相传,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圆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名称。
直至明代,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才在民间逐渐流传。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曰:“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清朝杨光辅写道 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按产地分有:苏式,广式,京式,宁式,潮式、滇式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昧,麻辣味。京津月饼以素字见长,油与馅都是素的;而广式月饼则轻油而偏重于糖;苏式的则取浓郁口味,油糖皆注重,且偏爱于松酥;潮式月饼身较扁,饼皮洁白,以酥糖为馅,入口香酥。
兔儿爷
很久以前,京城流行瘟***,很多人身染重病。这病也奇怪,无药可医,医生也治不了,广寒宫里的嫦娥仙子悲悯苍生,就派她身边捣药的玉兔下凡人间,救治百姓。玉兔于是变成人形,可惜他法力不够,身,脸都变过来了,可是那两只长长的耳朵跟三嘴变不过来,这扮相一出来,把满大街老百姓全吓跑了,加上玉兔一身素白衣裳,百姓也不愿开门。于是,玉兔就去庙里把神像的盔甲借来穿上,玉兔大将***的形象就是这么来的,他每日带着杵臼,走街串巷地给人看病,药到病除,百姓要感谢他,他却不要金银财宝,只要人家穿剩下的衣服,不断乔装改扮,治病救人,消除瘟***后,玉兔就回到月宫中去了。
京城百姓为纪念玉兔,就制作了他的各种形象,一律粉白的嫩脸,戴着金盔,身披战袍,彩绘得十分精致。兔儿爷左手托着个小小的臼,右手拿个小小的杆,背上还插着纸伞或小旗,威风凛凛,真个神气十足,百姓亲切的称他“兔儿爷”,为怕他寂寞,又做了个“兔儿奶奶”来陪伴他。
明代纪坤在《花王阁剩稿》中说,“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可见,兔儿爷的形象在明末就已经定型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旧时北京的兔儿爷摊,从八月初摆出来,一直卖到中秋节的夜晚。
眼下,北京城里兔儿爷已经不好找了,有心寻觅的话可以去国子监附近的盛唐轩,后海的烟袋斜街,红桥附近的天昌隆等地方转转,节庆时的地坛、东岳庙、厂甸庙会等也有民间手工艺人制作的兔儿爷展卖,其中最盛大的兔儿爷展示,当属中秋节东岳庙内的“兔儿爷山”,历来是东岳庙的一个传统,
“请”一尊威风凛凛的兔儿爷回家,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领孩子拜月,边吃月饼边绐他讲讲兔儿爷治病救人的故事,不亦快哉?
传说及习俗
霓裳羽衣曲
传说唐开元年间,中秋之夜,方士罗公远邀玄宗游月。罗公远掷手杖于空中,即化为银色大桥。二人过桥行数十里,到达一城阙,上方横匾有“广寒清虚之府”几个大字。罗公远对玄宗说:“此乃月宫也”,只见宫中仙女数百,素衣飘然,婀娜多姿,随音乐翩翩舞于庭中。玄宗看得如痴如醉,默记仙界优美舞曲,回到人间后,即命伶官依其声调整理出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然后配上模仿月宫仙女舞姿的舞蹈,名曰《霓裳羽衣曲》,成为千古佳话,月宫从此也有“广寒宫”之称。
中秋钱塘观潮
如今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旅游部门都组织大批专车,接送游客去钱塘江观潮,并推出“一潮三看”的特色观潮旅游。
钱塘观潮,早在战国时期《庄子》里就有记载:“浙江之水,涛山滚屋,雷未霆碎,有吞天沃曰之势。”《梦梁录》、《武林旧事》记载:杭州人士从八月十一曰开始。一直要闹到二十曰为止。
今日杭州江干区沿江一带,当时豪门贵族搭彩棚观潮台,绵延三十余里;从庙子头到六和塔,家家楼屋坐满看潮人。先是水师乘战舰操演,施放五色烟炮,等炮息烟散,只见远近银光一线,潮水奔腾而来,此时,郡守依照惯例,以三牲,香烛祭拜“潮神”,接着数万名披发赤身的“弄潮儿”,有的手举大幅彩旗,有的撑着红绿水伞,也有的脚踏滚木或玩水傀儡戏,跃入江中,翻涛踏浪,各显神通。
中秋的传说还有很多,“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民间习俗还有喝桂花酒、放花灯,民族风俗有蒙族追月、阿细跳月……篇幅所限,不一一道来,让我们在八月十五之夜,敬拜那灼灼冰轮,发思古之幽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