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痴情的话篇1
2、如果你要问我,我对你的感觉:我在乎你!如果非要在这感觉加上一个形容词,那就是:我只在乎你!
3、遇见你时我就暗暗发誓,今生定要和你在一起,原谅我没和你常联系,我只是不想来的太急,若你愿意我们就从此不离不弃。
4、就算世界抛弃你,我都不会抛弃你。
5、是因为寂寞和失落才知道你对我有多重要,曾经你我朝夕相处,如今你我相隔两地,我无时无刻不牵挂着你,多么希望能快点回到你身边。亲爱的,我爱你。
6、遇总是点点头,想说总是难开口,视线相交的一瞬间,我已感觉到你的温柔。
7、最近体重上升了,绝对没有偷吃,只是把你偷偷放在了心里。
8、如果有一天,你的生活中没有了我,请记住我对你的好;如果有一天,你的记忆中没有了我,不要忘记我们相遇的每分每秒。
9、我是棋盘,你是棋子,我们在一起就是一盘永远也下不完的棋。
最痴情的话篇2
医学研究证明,“老小孩”、“老糊涂”不是老年人的正常生理现象,而是随着年龄增长和各种慢性病长期作用所导致的轻度认知损害。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16%~31%患轻度认知损害。其中每年有15%轻度认知损害发展为老年痴呆,2年后34%发展为老年痴呆,3年后则高达57%发展为老年痴呆。因此,轻度认知损害实际上就是老年痴呆的早期阶段,万不可把“老小孩”当小孩而置之不理,延误***时机。
什么是轻度认知损害
轻度认知损害是一种后天形成的认知损害,它没有显著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轻度认知损害不是以记忆等损害为特征,而是以失语或情绪障碍为表现。轻度认知损害发展下去,可变为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痴呆或语义性痴呆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西方国家大于65岁以上人群患轻度痴呆在10%左右,中、重度痴呆占5%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由轻度损害转化而来。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大约有600万老年痴呆患者,仅北京就有10万人。老年痴呆患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和照料负担可想而知。因此,积极***轻度认知损害,对老年痴呆预防具有战略性意义。
如何判断轻度认知损害
记忆减退如经常放错物品、难以记起熟人的名字、电话号码和最近谈话的内容等;或在熟悉的环境中混淆方位、记不住时间、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骑车经常闯红灯等。性格改变如情感淡漠、抑郁或不耐烦、焦虑、易怒等或语言迟缓、词不达意等。
积极***是预防老年痴呆的关键防线
最痴情的话篇3
老年痴呆症老人随着病情的发展,沟通的能力也逐渐受到了影响。老人因未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要而感到沮丧或产生负面情绪,且被其照顾者视为行为问题。因此我们可以了解他们问题的成因,并通过一些简单的沟通技巧去改善沟通及减低因老年痴呆症老人沟通阻碍带来的影响。下面就造成老年痴呆症老人沟通障碍因素进行针对性地处理。
1. 患者因素
1.1 老年痴呆症老人判断、理解力降低,以致不能执行较复杂的指示。
处理方法:(1)促进沟通方法,说话精简,每句话只带一个讯息。
(2)避免用带名词如:他们、这里、那个等,应以人名、地名或物体名直接沟通
(3)减少抽象概念,如:饥饿、口渴时抽象的,吃饭和喝水是具体的。
(4)问题要简单,每次只提一个问题,答案不宜多于两个,避免多项选择。
(5)利用身体语言。如请老人梳头,可在说话之余加梳头的动作。
(6)需要时,展示将要进行活动的物品,并配合动作解释。如拿毛巾、肥皂及衣服,表示老人将要洗澡。
1.2 老年痴呆症老人记忆力衰退,不能同时记住多项资料并作出回答。
处理方法:(1)当老人忘记整句句子时,可以重复句子最后部分,以作提示。
(2)老人可能忘记物件的名称,这时可以为老人提供字词选择,或加以描述。
1.3 老年痴呆症老人听觉问题。
处理方法:可使用助听器及面对着他说话,但不宜高声或急促急促说话。
1.4 老年痴呆症老人集中精神之能力下降
处理方法:(1)应与老人面对面,保持眼神接触(眼睛正视他)以取得注意力。
(2)谈话时间不宜太长。
(3)当老人不能集中竟是时,可轻拍其手臂,呼叫其名字,让他休息一会,或喝杯水,使其精神缓和,恢复注意力。
1.5 老年痴呆症老人因脑部语言系统受损,使其忘记措辞及说话语法
处理方法:(1)用心思考老人的意思
(2)留心观察老人的表情、音调及动作,如开心、痛苦等,以便做出适当的反应及提示。适当时,用微笑和点头给与老人鼓励和认同,避免直接纠正其错误。
2. 环境因素
2.1 噪音滋扰
处理方法:在宁静的环境倾谈,必要时先关掉电视机或收音机以减低噪音。
2.2 光线不足
处理方法:确保环境光线充足,以免对话时老人昏昏欲睡。
2.3 情绪比较激动或发怒
处理方法:(1)照顾者要乐观友善,避免直接更正老人错误及与其争辩,因为大声呼喝会让患者误会,以为受到责备和不礼貌对待。
(2)尽量减少提及刺激其情绪的话题。
3. 照顾者因素
3.1 说话太快、声调太高,对老人造成压力处理方法:说话时语调要平稳及缓慢。
3.2 说话内容过多,令讯息变得太复杂。处理方法:说话要精简,每句话只传达一个讯息。
3.3 太多不必要的动作,使患者分心或误会处理方法:说话中避免太多不必要的动作
最痴情的话篇4
1.记忆丧失扰乱了日常生活。老年痴呆症一个最常见的预警信号就是记忆丧失,它包括忘记重要的日期或事件、反复询问相同的信息、越来越依赖辅助记忆工具和原来能自行处理的事情现在却要依靠家庭成员等。
2.在规划和解决问题方面遇到了困难。老年痴呆症患者在制订工作计划或运用数字计算时会遇到严重困难,如难以完成记录食谱、组织聚会和记流水账等日常活动。
3.难以完成熟悉的任务。老年人偶尔需要别人的帮助(如改变电视的设置参数),然而,老年痴呆症患者在工作、做家务活和参与休闲活动时都会有困难,如找不到熟悉的位置和怎样玩纸牌。
4.混淆时间或地点。忘记今天是周几并不罕见,但老痴患者很难区分一天中的具体时段。他们无法分辨白天、黑夜和季节,也难以理解有些事情发生的原因。
5.说话或写作时用词错误。在交谈时偶尔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较为常见,但对于老痴患者来说,他们接话茬或加入对话都存在着困难。他们会反复重复一句话,难以用准确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意***,或叫错事物的名称。
6.乱放物品。有些人会偶尔丢钥匙或放错物品的位置,老痴患者会经常性地放错物品位置,而且也很难再次找到它们。他们会忘记把身份证、门钥匙放在哪里了,有时还会指责别人偷东西。
7.判断能力下降。老痴患者的判断和决策制定能力会明显下降。例如,他们在遇到陌生人或处理金钱问题时会不知所措;此外,他们可能会不是那么注意自己的外表,个人卫生也不够整洁。
最痴情的话篇5
又一阵风吹过,我惊醒般地从思绪中飘回来,发现:我站在成都和信康复中心二楼走廊的拐角处,午后的阳光晒向康复中心中庭的活动区域,走廊里不时吹来阵阵微风。左边是一位痴呆病老人的儿女离去的背影,而右边,走来的正是刚刚向我吐露心声的蓝婆婆……
那么,刚才出现的那位老人是谁呢?难道是30年后的自己?
你的人生何时会出现“被拐点”
我们一边在庆幸,经济的发展给每个家庭带来的生活、经济条件的改善,而我们又一边感叹家里老人的迅速老去(其实,这也包含“我们自己”),及不得不面对的养老问题……而处于中间阶层的中年人(也就是所说的“我们这一代”),在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双重压力下,人生目标已开始出现拐点。
要么,继续拼命挣钱,以保证自己老了能有所“依”;要么,面对自己也即将老却的身体,正视,并重新制定“幸福”的尺度……
其实,人生出现的拐点,又何止是婚姻、事业和家庭。就好比你正值老当意壮之年,突然有一天老年痴呆不期而至,从此,你的人生便又出现了另一个拐点。
这是一个“被拐点”,你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你无法自理自己的生活,你无法控制自己,你甚至会感到人生的悲哀与无助。但是,你却什么都不记得,不记得早上儿子临出门时对你说过的那句叮嘱;不记得你昨天刚刚结识的另一位老人;在家里突然没人照顾你时,你把早上的饭吃了热,热了吃……在你稍微有一丝清醒时,你很想抓住那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可是西医却告诉你,“你无解!”
“现在,我努力试着让自己跟90后、00后们进行比较深的交流。目的,就是为了,当我到退休年龄以后,还能够跟得上他们的思维模式及潮流,还能够跟他们谈得上话,从而不至于落得个不得不‘被空巢’,而渐渐沦为痴呆病的高发人群……”
跟我谈此番话的,正是一位现在35岁,对事业有着相当激情的策划人士。他说:“我说这番话,并不是因为杞人忧天,也不是耸人听闻,而是我不知道人生何时会出现这种‘被拐点’,尤其是像我这种知识工作者,平时虽用脑多,但是因为常常坐在电脑面前,而疏于锻炼,如果哪一天真要出现了,那将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
老年痴呆正在奔袭中国
今年七月召开的“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学术研讨会中已重要指出中国内地人口老龄化提速,老年人口出现首次增长高峰的严峻现实。60岁以上人口将从“十一五”年均净增480万提高到“十二五”的800万左右,2015年总量将突破2亿,占总人口的14.8%;人口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现实将面临残酷的考验。
9月21日,“世界老年性痴呆宣传日”。据国际老年痴呆病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老年痴呆症患者数量已达600多万,并正以每20年翻一番的速度递增。全球每7秒钟就有一个人被确诊为老年痴呆,而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并且,据最新统计表明,如今老年痴呆症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比20年前的65岁提早了10岁。由于老百姓对老年痴呆症的认识不足,老年保健体系还不够完善,目前我国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就诊率较低。调查显示,我国轻度痴呆症患者的就诊率为14%,中度痴呆症患者的就诊率为25%,重度痴呆症患者的就诊率为34%。47%的痴呆症老人照料者认为,病人的状况是自然衰老的结果。
由于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严重的智力致残症,病人从轻度记忆与认知障碍到最后的植物状态,要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这对病人和家属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而良好的心理、生活护理,能够延缓患者的病程,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患老年痴呆的老人,应该怎么办?
话虽如此,但是对于现代的家庭来说,4-2-1的中国家庭结构令得整个家庭的中间力量不得不双双外出工作,以维持日常的家庭开销。照顾老人,尤其是患有老年性痴呆症的老人就更是力不从心了。
想想,他们白天为了生活要在外辛苦工作,没有办法陪伴老人,只有花费2000元左右的费用(这还不加上管吃管住的费用在内)请保姆来照顾。可是,面对专业的护理工作,保姆又往往不能胜任。如果非要到医院里,那又将是家庭无法负担的昂贵费用。让非健康的老人去养老院,那又等同于让老人慢慢等死。
为此,我们请教了许多这方面的专家,他们的建议是: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老人送进专业的康复中心。
“作为老龄化社会的必然趋势,只要活得够长,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患老年痴呆症。在85―93岁的老人中,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更是高达25%。2005年,中国老年痴呆症患者总量就已高居世界第一,到今天,更是一个可怕的数据。然而,家里有老年痴呆症老人应该怎么办?这在国外及香港、台湾地区已经有着相当多的案例,并且就台湾高雄而言,高雄人口数量为150万,而康复中心的数量就有100家之多。而在中国内陆地区,就拿成都来说,像这样专业的康复中心,成都仅此一家。”在一楼的办公室,我们采访了和信康复中心的创办人,来自台湾的赖瑞漳先生。
从赖先生口中我们了解到,康复中心其实就是目前中国介于医院和养老院中间的空白力量,对于病情已稳定,不需要住院,但生活又不能自理,又需要专业护理及照顾的非健康老人,康复中心就是他们得到关心、照顾及有尊严的生活的家园。
最痴情的话篇6
由于我国对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起步较晚,大众对该病的认识普遍匮乏,因此造成了目前国内老年性痴呆高发病率、低就诊率的不良局面。更令神经科医生痛心的是,就是因为对老年性痴呆这种病一无所知,以至于很多患者白白错过了最佳***期,病情在短期内恶化,直至无药可救,非常可惜。
捕捉老年性痴呆的“苗头”
简而言之,老年性痴呆早期具有四个特征性表现:①前讲后忘:刚讲过的话,一会儿就忘;②近事遗忘:记不清近期发生的事,但很久以前发生的事记得很牢;③丢三拉四:自己放的东西,经常找不到;④找词困难:想讲话,却找不到适当的词汇来表达。
区分正常“健忘”与早期痴呆
正常老年人由于年龄大了的关系,记忆力会衰退,确实也会出现上述前讲后忘等所谓的“健忘”现象,但他们的“健忘”偶尔发生,而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健忘”屡屡发生,且进行性加重。早期,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后来病情进展,会陆续出现外出迷路、渐渐不认识家人、生活不能自理等问题。
老年性痴呆的易患因素
老年性痴呆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该病的易患因素有:①直系亲属中有老年性痴呆患者;②血脂高;③患有高血压病;④患有糖尿病;⑤患有冠心病;⑥患有卒中;⑦受教育程度低;⑧不常用脑;⑨不愿与人交流;⑩妇女绝经以后。对于这些易患因素需加以防治。
记忆力减退,快去医院
老年性痴呆目前尚难根治,现有的药物仅是对症***,仅能起到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如促进脑代谢、改善脑血循环等,并不是有效的对因***措施。这些药物对早期患者效果较好,如果病情已进入中、晚期,患者的认知能力大大降低时,效果就很差了。国外的科学家目前正致力于老年性痴呆的对因***,如正处在试验阶段的β淀粉性蛋白***苗等,应该说,老年性痴呆的***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如果发现自己近期有记忆力减退的情况,应去所在地大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如果该医院设有老年性痴呆专病门诊,则更好。上海瑞金医院设有“记忆力障碍”专病门诊,每一个发现自己有记忆力障碍的人都可以去就诊。通常,医生会先询问病史,与患者交谈,如发现患者有对答异常情况,就会建议患者做一次“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测试,简称“MMSE”测试,以初步判断是否有痴呆。一般地说,正常总分为30分,若总分小于26分则疑有痴呆,需进一步明确是否有痴呆,以及查明引起痴呆的病因。
专家忠告
高危人群 有效控制易患因素,千万别忽略了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对记忆、智力的影响;一旦发现记忆力减退,应高度警惕,主动去医院就诊,排除痴呆可能;生活上应注意营养均衡、多用脑。
最痴情的话篇7
张女士就是“五一”节回家一趟,突然发觉老父亲情况不对,于是就赶紧带他去就医。原来,张女士的父亲是退休教师,写得一手好钢笔字。可今年回家的时候,她发现父亲记忆力差了不说,字写得也丑了,更要命的是,错别字连天。本来以为父亲只是笔误,可和母亲一聊,才知道父亲最近都是这个样。张女士放心不下,赶紧带父亲去医院检查,结果是父亲出现了老年痴呆早期的认知功能下降表现。
有关专家指出,一般来说,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现主要是记忆力严重衰退,其实,这是以记忆力衰退为首要表现的一系列认知功能下降的开始。具体归结起来,包括九大类。
1. 记忆障碍
老年人多少有点提笔忘字,或者转个身就忘记事情的情况,这并不奇怪。但老年性痴呆的记忆障碍,和这种一过性的忘事儿有很大区别。老年性痴呆的记忆障碍,主要以记住新知识能力受损和回忆远期知识困难为特点。正常人记性不好,你提醒一下他就想起来了。可老年痴呆患者的遗忘,不仅表现为近期的事情转头就忘,甚至你提醒了他,他还矢口否认。此外,还有些患者会遗忘远期知识,一些长久以来学会的技能、知识,也无法回忆起来,更不能有效运用。
2. 视空间技能障碍
如果你发现父母伸手接个杯子还能接空,你就得小心了,这即使不是老年痴呆,也说明老人的视觉空间技能受到损伤。老年痴呆症患者由于大脑受损,视空间技能会和记忆力一同受损。一开始或许表现为不能准确地判断物品的位置,无法精确地临摹立体***,严重的时候甚至连简单的平面***都画不出来了。另外,这类老人在生活中还会出现穿衣困难,严重时会不能判断衣服的上下、前后,不是穿反,就是把裤腿当袖子等。
3. 语言障碍
说话颠三倒四、翻来覆去也是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一个常见表现,而且是大脑高级功能障碍的一个敏感指标。
因此,作为儿女,回家时应该专门和父母聊聊天,这不仅是联络感情,还能发现父母的语言能力是不是出现衰退。痴呆老人的语言使用内容会越来越少,但会加入很多无关的词汇,或者变换主题,通俗来说,就是“东拉西扯”,以致废话太多,意义不明。
4. 书写困难
书写困难常在老年性痴呆的早期出现,包括词不达意,错别字连天,甚至写出一堆不存在的新字。如果病情继续发展,患者甚至会不认识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出自己的名字。
5. 失用和失认
有相当部分的老年性痴呆患者会出现这种表现,失用严重时会导致患者不会使用任何工具,包括筷子、饭勺;而失认的患者不仅可能忘记家人的相貌,甚至可能问镜子中的自己是谁。
6. 计算障碍
通常来说,计算障碍在老年性痴呆的中期出现,但其实在早期就可能表现为购物不会算账,或算错账。
7. 注意力分散
注意力不集中不只可能是多动症,也可能是老年性痴呆的表现。特别是血管性痴呆患者,随着记忆力的减退,也会逐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判读能力变差的情况。不过,许多患者在早期虽然有这类表现,但仍然可以继续工作,这主要是因为工作内容熟练,每日只是简单的重复,但一旦对他们提出新的要求,就会被发现无力完成。
8. 精神障碍
也有部分老人可能出现精神症状,表现为人格的改变。如果你回家探望父母的时候,发现一贯谦谦君子的父亲突然开始脏话连篇,或者很爱干净的母亲开始丝毫不在乎家里变得邋遢,就得提高警惕了。
最痴情的话篇8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志异;痴;狂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用他的生花之笔,塑造了一个人鬼狐妖的艺术世界。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一批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或痴情、或狂妄、或热烈,散发着灿烂夺目的光采。痴,本是指人的一种精神病态,愚蠢呆头呆脑为痴。所谓狂原意为狂妄自大、粗暴狂躁的性格。但在蒲松龄的作品中狂被赋予了自信、不合时俗、愤世嫉俗、违背中庸的情绪性格特征。
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塑造,都是社会现实和作家内心世界的综合表现,是其潜在心理的释放。蒲松龄塑造的人物,集中体现了他的自我意识和思想价值观念。
蒲松龄让笔下人物生活于自由的情感世界中,即真实的环境中,“痴”和“狂”的特点也是人得真实情感。而“痴”是指诚实、用情专一、坚韧顽强、百折不挠的性格特征,表现为努力达到目的。所谓“狂”,是指富有自信、不合时俗、愤世嫉俗性格特征”。在《阿宝》篇末的“异史氏曰”中说“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托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由自己性格的痴狂,进而偏爱带有这种性格特征的人物并创作了一系列追求“绝对真实”的人物形象。此外,明末清初李贽的“童心说”对蒲松龄的思想意识及创作态度产生很大的影响。
《聊斋志异》中的“痴”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情痴,如乐死不愿生的乔大年,“追念美人,凝思若痴”的刘仲堪;二是物痴,如石痴、书痴、鸽痴、菊痴;三是性痴,如婴宁、花姑子、秋容等。
一、感情至诚的情痴
情痴,就是指那些对情近乎于癫狂的人。这些情痴的共性是对恋人爱慕敬重。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塑造了一大批痴男情女的艺术形象。
在这类作品中,①《阿宝》堪称是众多痴情篇中的佼佼者。出身贫贱的一芥书生,求婚于“与王侯埒富,姻戚皆贵胄”的大贾,这在当时爱情婚姻要门当户对的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孙子楚不自量力,居然托媒求婚,这是“痴”的开始;当阿宝戏曰要他去其枝指时,他忍痛砍断了枝指,当阿宝再戏言要他去其痴时,他又是那样认真地为自己辩护,这是“痴”的发展;为了接近阿宝,先是魂魄追随她而去,之后是魂魄附于鹦鹉之上,飞到她的身边,这是“痴”的深化。同时,作者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用“离魂”“化鸟”作为表达“痴情”的方法,寄于幻而出于真,更加突出其对情的“痴”。
二、执着成迷的物痴
物痴,主要是指那些爱物成癖的人。物痴者都表现出对某一具体事物有着特别的爱好,把某一物当成他们的此生最爱,沉浸在其中,并且会用整个身心去呵护。他们为一物可以痴痴狂狂,也可以舍生忘死,抛妻弃子,达到了一种人物同生同灭的迷狂境界。
《黄英》中的马子才就是这样一个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菊痴。马子才为购求佳种,不惮千里。精城所至,金石为开,马生的癖菊之情,感动了的精灵,菊精化为陶氏姊弟,来到了癖菊的马子才家。他安贫乐道,不愿卖菊谋生,认为拿高雅的去作市井交易,简直是对的亵渎。
又如《石清虚》篇中的主人公邢云飞。邢云飞酷爱奇石,常不惜重金求购佳者。偶得一奇石,珍赏不已,尽管此石先后招致势豪强夺、仙人索取、盗贼偷掠、尚书构陷等种种风波,他都不肯一弃。当识得奇石的仙人要取走此石时,他先是藏而不现,后虽“窘甚”“不能答”却不愿交还。“邢无以对,但执不与”这个细节活现出这个老实书生明知理亏又万分不舍时的痴憨,他“奔牵其袂而哀之”“强曳之归,长跽请之”为石不惜屈身哀恳“但求割爱耳”,并慨然愿“减三年寿数”以求得此石能与自己相始终;当他因奇石被尚书构陷入狱,妻儿想用石换得他的自由,他却呵妻骂子,愿以死殉石。为这块奇石他可谓历经劫难,痴迷不改。
物痴者,则超凡脱俗,有自己的审美标准与生活、价值观念,他们全凭天性,爱好***自由地发展。物痴者否定了封建社会的是非标准与价值观念。他们的追求逸出了封建传统的轨道,为正统观念所不容许,势必招来封建卫道士的非议,甚至迫害。邢云飞痴于石,被官府弄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书痴郎玉柱,竟被迫害得个“斥革衣拎,桔械备加”,作者对现实的残酷有清醒的认识,他不回避痴者与社会的矛盾斗争。
三、自然率真的性痴
性痴,天性自然率真,不受尘世的污染。一生抑郁不得志的蒲松龄,热切希望获得身心***,过自由的生活。他把全身心的热望都倾注在他所塑造的性痴形象上。他所写的一系列性痴人物特别的清新,动人。如花姑子憨态可掬,婴宁嗜花爱笑、痴憨可爱,小翠顽皮善谑、好为儿戏。这是一个个天真浪漫,不假雕饰,具有孩童般纯洁之心的女子形象。
其中婴宁的性痴更为典型。蒲松龄把婴宁视为美的化身,她有着外表和心灵相统一的美。婴宁是中国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崭新的形象。她寄寓着作者对人生理想,对真善美的热烈追求,作者希望人的感情可以自由在地流露,喜怒由人,不受封建礼教的压抑与控制。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栓桔,在明清之际是尤其严重的。②这样看来,《婴宁》便具有非常深刻的含义。婴宁笑容后面隐藏着多少女子的哀怨悲泣!
在现实社会关系中,人性美好范畴里善良、真诚等方面往往被压抑,从而扭曲为卑怯、麻木、自私、虚伪、奸诈。生活的窘迫使失去了生命本来的色彩和气质。蒲松龄在性痴人物身上赋予自己的理想,表现对纯真人生的向往,对朴素美、自然美的追求。
清代社会***治经济文化的黑暗,蒲松龄举业一再受挫的不幸,昔日友情的冷淡,现实中可望不可及的真实、自主的人生、情感,世态炎凉深沉凝重的体验,如此种种压抑郁积于蒲松龄胸中,作者只能将它们埋藏于意识的深处,最终借助于文学创作来得以表现和升华。正如蒲松龄自己所言“自鸣天籁,不择好音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从某种意义上说《聊斋志异》就是蒲松龄所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的形象载体,其笔下的术形象中都涵纳着作者蒲松龄的“真”性情。
注解:
① 李灵年.《蒲松龄与聊斋志异》,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10.324页。
② 成瑞裕.《花妖狐魅话聊斋》,华中理工大学出版,1994,5.245页。
参考文献
[1] 钟夫校点.《聊斋志异》.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8
[2] 马瑞芳.《蒲松龄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4
[3] 成瑞裕.《花妖狐魅话聊斋》,华中理工大学出版,1994
[4] 朱秀华.《明末清初小说戏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5] 李灵年.《蒲松龄与聊斋志异》,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6] 张稔穰.《聊斋志异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7] 马瑞芳.《神鬼狐妖的世界—聊斋人物论》,中华书局,2002
最痴情的话篇9
老年痴呆藏在“糊涂”背后
李女士最近发现母亲有些反常,原本一个开朗外向的人变得沉默寡言,还爱忘事儿。约好周末中午回家就给她做最拿手的焖酥鱼,母亲不仅把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进厨房转了几圈竟不知从何下手,反而问她这菜到底怎么做。李女士觉得不对劲,急忙带着母亲到神经内科检查,最终医生确诊李女士的母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年性痴呆。
很多人认为,人老了就糊涂了是正常现象,然而“糊涂”很有可能是老年性痴呆发来的预警信号。张新卿教授介绍,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主要表现是记忆力不好,其患病危险因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如果老年人有了“糊涂”的症状,比如刚说过的话、刚做过的事很快就忘掉,在家里经常到处找东西,说话前言不搭后语,日常生活工具变得不会用,出门后找不到回家的路等,这些信号显示了老人记忆力、定向力、语言能力、判断力、思维功能的减退,也就是认知功能发生了减退。
“画钟法”准确率超90%
“画钟法”是一个简单、快速发现早期老年痴呆的测试,准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测试方法是请老人在纸上画一个圆形的钟表,表盘上要有标明时间点的12个数字,钟表上要有时针和分针,指针指向出题者指定的时间。测试需要老人在10分钟内***完成,身边的人不能给予提示或提醒。测试结束计分,国际上普遍采用4分法计分,即:画出闭锁的圆形表盘,得1分;表盘上12个数字正确,得1分;时针分针相交,得1分;指针指向正确的时间,得1分。最终得分在3~4分表明认知水平正常,0~2分则表明认知水平下降。
张新卿教授介绍,“画钟法”看似简单,却考察了人的记忆力、理解力、空间结构和执行功能,这项测试在国内外被广泛运用于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筛查。如果老人无法完成这样一个简单的测试,建议家属带老人到医院就诊。同时,测试的结果不能代表临床的疾病诊断,有些症状比较轻的老年痴呆患者可能也能够完成这项测试,但并不代表他的认知功能全部正常。所以,张新卿教授在这里提醒,更进一步的筛查需要患者到医院门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以便确诊。
有些类型的痴呆可防可治
最痴情的话篇10
“那个人我认识吗?”
用数码设备全副武装的大律师李某,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比过去明显下降了。尤其是忘记电话号码、数字和人名等的情况变得频繁。
“不久前,我在下班后开车回家,结果发现自己把车开到了以前的家。”在建筑公司工作的孔某最近经常忘记非常重要的事情。不久前,当上司询问建筑工程相关的事情时,他竟然反问道:“我做过那个工程吗?”结果引起上司的极大不满。在当今多媒体时代,人们需要记忆的信息量剧增,再加上对各种数码设备的依赖度增强,导致大脑记忆力下降,甚至出现了一些“数码痴呆症”患者。数码痴呆症是指经常使用数码设备的人容易出现的一种健忘症。不同于医学上所称的因为脑细胞被破坏等原因发生的“痴呆症”,“数码痴呆症”是社会的产物,而非疾病。
最近,韩国调查机构以2030名上班族为对象实施的调查中,有1281人(63%)回答自己患有健忘症。对于患有健忘症的原因,有261人(20.4%)回答说:“是手机、个人电脑等无需直接用大脑去记忆的环境所致。”
人的记忆主要是由大脑的海马体部分负责的,但如果长期不使用,就会引起海马体萎缩,最终导致记忆容量减少。首尔大型综合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没有准确统计,但是因数码痴呆症问题到医院进行咨询的年轻人显著增加。”
专家说,如果想摆脱数码痴呆症,最重要的是适当休息和养成练习记忆力的习惯。专家表示“数码痴呆症是由于信息过多,脑部不断排挤周围信息的现象,它不属于脑疾病。因此需要静下心来宽容思考的态度。”韩国三星首尔医院教授尹世昌表示:“重要的是电话号码、名字、物品的名称和市区等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尽可能努力去记忆。而且培养尽量手写、亲自计算等习惯有助于预防健忘症。”
日本人手术前先献血
受单位派遣,我到日本一民间组织工作,而且担任中层领导,我的部下是三位日本小姐。虽然长期从事对日工作,自以为对日本比较了解,但毕竟是第一次到日本公司工作,情况不太熟悉,又担任领导,我想我该借这个机会多了解了解日本公司的管理制度等情况,另外不能让日本领导和部下觉得我是不好合作或不近人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