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教不严,师之惰。母语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教育之基。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必要克服“师之惰”。
一、克服备课中的“师之惰”
现在各种纸质资料、网络资源相当丰富,一名语文教师把课备完整不难,备好则不易。语文是一门最好教也最难教的学科。因为难教好,似乎任何人都可以点评几句,指出不足。因而,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还要备思想。我们要有自己的观点、主张,才能引出学生创新的思维、思想的火花。
笔者曾听过两节课――《游褒禅山记》和《林黛玉进贾府》,感觉相当好:前者条分缕析,层次分明,后者非常流畅,若行云流水。但同行提醒笔者上网查查,原来这两节公开课只是网络上相关课件的拼凑。帕斯卡尔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人因思想而伟大。换个说法就是,教学是启发思维的活动。教学因思想而闪光。对语文课来说,一节课蕴含了思想,才有亮点。
在一次教学研讨会上,一位专家的发言让笔者至今记忆犹新。他先讲了一个事例:一个美国教育观察团到中国某大城市观摩教学,有关部门安排了一所重点中学接待来宾。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经慎重研究,安排了一位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上公开课,这位教师精心准备,不负众望,上课时他循循善诱,学生的回答也非常流利。学校领导也比较满意。可是,在与来宾交流的时候,一位美国同行问道:“你们的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得很好,这样的课还有必要上吗?”讲完该事例后,这位专家说:“一节课上得毕滑(当地方言,意思是没有一点纰漏)未必就是一节好课。对于文本,教师要有自己的研读,要有自己的观点,才有新意,才有可能上出一节好课。”
笔者很赞同这位专家的观点。一个语文教师对文本有了自己的解读,融入自己的思想,即使有一点纰漏,也是白璧微瑕,只要在教学后记中稍作反思就可以了。
二、克服课堂上的“师之惰”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语文是一门最好学也是最难学的功课。因为难学好,许多学生在时间上和精力上都不是很上心。这种现象让语文教师很烦心,我们怎么办呢?
我们要反思一下自己:我们在备课的时候有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我们要想一想,我们有没有调动绝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一位台湾生命教育专家应邀到大陆某市讲学。该市主办方安排了招待酒会宴请该专家,却被他婉拒了,理由是还要为上课做些准备。他望着主办方工作人员为难、疑惑的眼神,解释道:他准备好的课是为三十八个学生考虑的,了解到我们这里的班级有五十四个学生,所以还得重新准备。
反观一下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时候我们的师生互动仅限于一些课堂反应活跃的学生,或者找几个语文学科的尖子生一问了之。这样我们怎么能调动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呢?有时候我们还为自己这样做找一些理由:为了赶教学进度啦,有些学生不够配合啦等等。细想想,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惰性在作怪。
三、克服课外辅导中的“师之惰”
要学好语文,单靠课堂上的时间,仅凭教材上的一些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做好课外辅导工作。那么,我们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为了不让课外辅导活动流于形式,我们要制订好计划。计划应当有长期的和近期的,包括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周计划等,以便合理安排内容和时间。在时间安排上,我们要考虑到晨读课和自习课,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的安排,搞好课外阅读辅导。
在具体辅导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告知其答案,还要讲解题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面对学困生再次提问的时候,我们要有相当的耐心,从不同角度,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除此之外,在平时的试卷批阅和作文批改中,还可以适当地有选择地进行面批,面批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学生思维上的缺陷,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确保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面批的工作量很大,面面俱到是不行的,面批的对象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包括该生的同桌或前后座。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好地对作业查漏补缺,巩固课堂效果。
除了以上我们需要克服的以外,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克服我们固有的惰性思维。比如,有时候为了赶进度,或者为了扩大训练量,以实现近期的、显性的目标,就会淡化文本教学,对教材不做细致的、深入的理性分析,尤其是非重点篇目和自读课文。更有甚者,以一节课讲两篇课文或三四首诗词为荣显能,问他何以如此之快,他振振有词:“有什么好讲的?!”殊不知,这会使学生后劲不足。文本教学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只有对教材进行常态的、深入的分析,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才能不断增强自己对教材的理性分析能力。
我们常常悲叹母语教育的薄弱,指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忽视。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克服语文教学中的惰性,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语文教师要克服“师之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