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例1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学诗,无以言”, 我国自古就有重视诗教的传统。中学语文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学生能够阅读诗词,欣赏诗词,有一定的鉴赏诗歌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和鉴赏诗歌,也理所当然要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是初中学生语言学习的最佳范本。从教科书内容的编排,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背诵古诗词的篇目数量来看,足以说明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学好古诗词,对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古典诗词鉴赏策略。
一、当前初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所存在问题
1教师认识上有偏差。对课内诗词,教师不重视,很少评析,更别说引导学生鉴赏了;而学生也是为应付考试,一背了之。教学的唯一目标是考试不失分而不是学会鉴赏并活用。
2教师诗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能正确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鉴赏的为数不多,即使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涉及到古诗词,也不能深层次地引导学生鉴赏,更惶论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的能力。诗词教学蜕变为抽象的分析串讲,囫囵背诵,导致兴致索然。
3考察评价欠完善。中考及测试多以联句的形式出现,且考查的都是名句,题目简单且形式单一。考试的指挥棒使学生仅以背诵若干名句为能事,不求甚解。这种单一的浅层次的考查不足以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
4学生没有形成鉴赏诗词的能力。许多同学,在古典诗词面前,或熟视无睹,或敬而远之,或望而却步,或一脸茫然、不知所云,或瞎猜乱想、曲解诗意。
二、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策略
1、重视对标题的理解
题目是诗的眼睛。有些题目明确地交待了诗歌的写作重点或类型。如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的一般是怀古诗。这类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像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以“物象”或用“咏(题、赠、赞)十物象”为标题的一般是咏物。这类诗大多是托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题目中出现“塞”、“征”、“***”等字眼或用乐府旧题,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的多是战争诗或边塞诗。这类诗多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室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的一般是送别诗,这类诗大都表达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对友人的思念与担忧。
2、通过注解分析作者和背景
注解是诗歌鉴赏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我们才能打开离我们千年的作者之心。在初中古诗词中,很多诗歌都会在诗词末尾处附带上注解,这些注解要么交代诗人的生活年代,要么简述诗人的时代背景。一方面,我们可以透过注解了解作者的身世个性和时代背景。以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例,注解为“选自邹同庆、王宗棠《苏轼词编年校注》(上)(中华书局2002年版)。江城子,词牌名。词题一作‘猎词’。密州,今山东诸城。”看注解让我们产生了疑问,苏轼怎么会在密州,打猎又有什么可写?再探究不难发现,宋神宗八年苏轼任密州知州。该文是通过冬猎的盛况来反映作者关心国家统一,反映对敌人入侵欲为国献身的强烈愿望。由此,“密州”这一注解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苏轼的爱国之情。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通过注解看到作者的身世遭遇。当然,并非每一首诗歌都能很明显地看到诗人的遭遇,但或多或少都隐含着一些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能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诗人和诗人创作时的感受,对理解诗歌的内涵是很有必要的。
3、通过诗歌表达的情和景,了解诗歌的意象
文以载道,文章必定有诗人的情感,而更多的是将感情借助于物、景表现出来。因此,要鉴赏诗词,诗词中的情、景分析必不可少。尤其是那些借景抒情的诗歌,教学中教师更要通过引导学生从景来探情,在情中观景,在情境交融中领悟到诗歌的内涵。
有一种很重要的鉴赏方法叫做抓住意象赏诗法:让学生掌握一些诗歌中常见的意象的含义,如月亮代表思乡,、梅花、松柏多代表一种坚贞、高洁的品质,莲即“怜”,多表达爱情,梧桐象征凄凉悲伤,杜鹃鸟的哀鸣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寒蝉表示悲凉等等。在鉴赏《天净沙•秋思》时,引导学生扣住相关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发挥联想与想象,体会诗境。学生马上感到明显的深秋色彩,脑中重现一幅深秋凄凉的悲景,于是感受到诗人彷徨悲苦的寄旅之情和内心悲凉孤寂之感,从而抓住了元代社会仕途漂泊和封建文人怨世哀身的情感。
结语:总而言之,古典诗词作为我国古代的文化奇葩,我们对其的鉴赏应该是一种高层次、高要求、高水准的阅读。古典诗词作为一种艺术,其内蕴丰富,意义广泛。因此我们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时,必须体味它的语言,推敲它的情感。
在鉴赏教学中,应将分析诗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运用的表现手法结合起来,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若将两者分割开,那鉴赏就不会那么完美。本文仅仅是我对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粗浅总结,但按照以上的方法,对学生多加培养和训练,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
参考文献:
[1] 王晓媛,如何做好初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05)
[2] 石莉,谈谈中考古诗词鉴赏题[J],中学语文教学,2009(11)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例2
在古典诗词鉴赏方面,外国的专家曾说过,作为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教学思路施加给学生,逼迫学生顺着自己的赏析思路走,而是应该鼓励启发学生们去打开自己的大脑,寻找自己的鉴赏思路。中国是诗的国度,从人人皆知的《诗经》、屈原的《楚辞》到唐诗三百首等等都诠释着中国古诗文化的光辉灿烂。目前,我国已经将古典诗词的鉴赏列入中考和高考的考试内容,因此,我们不但要去感受体会古典诗词所特有的意蕴美、语言美,而且还要学会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这样才能帮助我们的学生应对考试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下面是对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的鉴赏技巧的一些总结。
一、中国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
中国的古典诗词都包含着诗人的某种情感,但现在的学生没有处在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因此他们无法体味和把握诗词的感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去准确理解诗词,那么老师有必要做一些工作,比如将学生学过的或者常见的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行总结分类,这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参考,还可以使他们迅速地把握诗人的情感。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歌颂,气势磅礴,言辞优美;二是对人生的感慨,如离愁别绪、人世间的爱情、亲情以及友情的慨叹;三是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愤恨;四是表明自己要效仿前人,表示自己的满腔抱负,却又无法施展的愤懑。
那么,我们如何把握诗人的感情呢?首先,我们可以从诗人所处时代来入手,详细了解那个时生的事情、特点以及诗人的状况,这样能帮助学生把握诗人的情感;其次,我们需要进入诗人的作品,找找其中的物象,如“落花”意寓着哀愁,以鸿雁和燕鹄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等等,这些都是诗人通过事物来抒情。在进行诗词鉴赏时,能抓住这些物象也能帮我们进入诗人的情感。
因此,在进行古典诗词鉴赏时,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将以上两个方法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慢慢积累诗词情感以及物象,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中国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
让学生了解并学会了中国古典诗词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后,他们就能准确地对一首古诗词进行鉴赏了。现将中国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总结如下:第一种是正与反的对比,例如在诗词中经常出现的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腐败与清廉的对比;达官贵人与平民百姓的对比等,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手法来表达这首诗词的思想,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种是诗人常常借用某种人物或者某种事物来衬托某种事情,来彰显社会的某种风气,来表达自己的某种主张或观点。第三种是将虚实结合起来,给人一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朦胧感觉。比如说在一首绝句中,作者可能前两句写的是实际的景象,而后两句作者可能会发出一些议论,这些议论就为虚,告诉人们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第四种是巧妙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使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容易被我们捕捉,也更容易使我们靠近这些大师级人物来感触他们的境界。第五种是借助景色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古典诗词中,任何一句描写景色的诗句,其实都是在表达作者的一种感情,如范仲淹的《岳阳楼》,他借岳阳楼的景来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心壮志;再如,唐代崔颢的《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借描写黄鹤楼的景色来抒发人去楼空的凄凉之情。
在初中语文古典诗词的鉴赏中,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这些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话,这将会给予他们极大帮助,能够使他们很快地理清鉴赏思路,看懂诗词所要表达的内容。
三、结语
总而言之,古典诗词作为我国古代的文化奇葩,我们对其的鉴赏应该是一种高层次、高要求、高水准的阅读。古典诗词作为一种艺术,其内蕴丰富,意义广泛。因此我们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时,必须体味它的语言,推敲它的情感。
在鉴赏教学中,应将分析诗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运用的表现手法结合起来,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若将两者分割开,那鉴赏就不会很完美。本文仅仅是我对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粗浅总结,但按照以上的方法,对学生多加培养和训练,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例3
中***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92-01
古诗词作为初中生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媒介,一直是初中老师和学生格外重视的一项教学和学习任务,但是通过对初中古诗词的教学现状研究,我们会发现普遍存有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老师诗词文化素养不够、教学方式单调古板等问题,鉴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如何解决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就变得尤为重要。
1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古诗词的兴趣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白话文已经成为了最受宠的表达方式,同时人们也变得更喜欢追求新奇与时尚的事物,而古诗词作为中国古典文明的产物,在学生们的心目中一直是枯燥无味与晦涩难懂的,并且在现阶段的应试中,对古诗词的考察也大多只是要求学生们可以将古诗词默写出来,所以学生们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就变成了单纯的死记硬背,以此来应付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考试,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讲,要想让他们完全理解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诗人的思想感情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就应该放在语文教学的首要位置。首先,由于古诗词大多是配有乐曲的,所以在开始正式教学之前,我们可以先给学生们播放诗词的背景音乐,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李商隐的《无题》等等,也可以给学生们讲一些现在社会上很流行的古典音乐,并告诉学生这些歌曲都是在古代诗词略作改动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并鼓励他们在课余时间去听听,在或是悲凉、或是沧桑、或是激昂的音乐旋律中,学生们既提高了对古诗词的兴趣爱好,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相应诗词的意境。其次在讲解诗词时可以给学生们介绍诗词的创作背景、历史典故、诗人的传记,也可以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更加详细的了解相关的历史,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诗词的含义也丰富了他们的课外历史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古诗词的动力,从而提升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爱好。
2 培养学生古诗词朗诵的能力
现阶段的古诗词学习,学生在背诵记忆古诗词时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投入身心去学习古诗词,而朗诵是体会古诗词意境与感受的最佳途径,很多时候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很容易就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培养学生古诗词的朗涌能力也格外的重要。这就需要我们把朗诵贯彻在整个古诗词的教学中。首先作为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读,然后带领学生朗读,再与学生们齐读,在朗读后让学生提出在朗读中遇到的问题,并对难点和重点进行回顾和讲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行讨论各自的朗读心得,划出停顿的的地方,找到朗读的节拍与节奏。在学生充分了解与练习后找准感觉再一次的齐读和体会。同时在诗词讲解完成,学生清楚了诗词的意境、思想后,为了调动学习气氛,还可以举行朗涌比赛,让学生们以小组或个人名义参加比赛,教师在一旁加以积极的指导,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真正的喜欢上朗诵古诗词,又能起到丰富学生们课余生活的作用。
3 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中国古诗词言短意长,其语言朦胧、含蓄、凝练,所以诗词中的每一个字都有其独到之处。作者用简短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卷,准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思想,细细品味,每一首优秀古诗词都蕴涵着浓浓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准确理解与品味这些诗词需要很好的艺术审美能力,而学生往往还不具备这些能力,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在艺术鉴赏能力上所表现出的不足,在古诗词中有很多的作品能够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如李白《送友人》中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横”、“绕”两字生动形象的勾勒出了青山的静态、描画出白水的动态,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背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东城而过,动静结合,描摹出一副寥廓秀丽的***景。又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个“直”字,写出了沙漠里渺无人烟的广袤意境;一个“圆”字,把落日的浑圆柔和描写的惟妙惟肖。如此生动形象的诗句所描绘出的画卷很容易勾勒在学生的脑海里,而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想象的画面具体的描绘出来,教师做好讲解和指导工作,让学生们边学边画,这样既增加了学习乐趣,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品味古诗词。
4 教师提高自己的古诗词素养
古诗词学习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对我们教师来说也同样如此。作为一名教师,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尽心尽责,把教书育人作为终身为之奋斗目标,所以不断的与时俱进、完善自我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古诗词作为难点更应该激起我们奋斗的精神。首先我们要增加自己的古诗词储备量,不仅要熟练背诵课本中的古诗词,对《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书籍中的诗词也应该做到熟练的背诵,从而为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二是要提升自己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对各个时期的古诗词的特点、艺术性、表达方法有深刻的理解,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更准确的把握学生遇到的难点。其次教师还要积极的去了解近现代诗词、诗歌,增加自己的综合知识储备,只有教师自己真正驾驭了古诗词,才能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学生。
总而言之,古诗词因为其特殊性作为初中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我们要认真对待,由不得半点轻视,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水平,把学生培养成博古通今、优秀传承中华文明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例4
中***分类号:G633.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普遍认为古诗词是最难学的课程,古诗词是学生学习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所以一直是初中教师比较注重的教学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还提高了自身的修养。但是很多学生觉得古诗词教学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甚至慢慢产生了厌恶古诗词之情,所以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并制定相关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一、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从而忽略了古诗词的教学,即使有的教师会培养学生学生古诗词的兴趣,但是教师本身没有对古诗词进行思考与研究,只是给学生朗读下古诗词,然后根据教案的标准答案给学生讲解一下所学古诗词的读后感。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据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语言化倾向较为严重。在古诗词教学中,很多教师把古诗词与文言文混为一谈,甚至根据文言文的教法即重点讲述句子的解释而不注重整体内容的解释来讲解古诗词,古诗词的重点在于加强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表达,而不是单独诗句的理解,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忽视了这一重点。
其次是看法化倾向较为严重。很多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在诗词讲解中遇到一些拟人或排比等手法时,教师都是一带而过,告诉学生这是拟人的手法,没有真正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加以分析,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审美价值观。
最后是支解化倾向较为严重。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并整体分析古诗词,而不是逐个诗句的讲解。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现状
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因此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引进了大量的古诗词,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直接按照教材上讲述,先带学生朗读古诗词,然后逐个分析诗词,最后再简单的告诉学生这篇古诗词用了什么手法就完成了一节古诗词教学。因此很多学生在古诗词教学中,都不能集中注意力,也不能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有时教师在讲解时告诉学生这句诗词体现了作者的博怀,却不进一步解释这句诗词为什么体现了作者的博怀,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学到知识。临近考试时,部分教师会告诉学生哪部分古诗词是考试的范围,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使古诗词失去了意义。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重点代表,是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对策略
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古诗词的兴趣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表达方式主要以普通话为主,从而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没有兴趣,他们认为学了也没有意义即在现在的人际交往中又不会使用古诗词交流,很多学生学习古诗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且是靠死记硬背记住古诗词的,没有真正去体会古诗词的学习。但是学生的好奇心比较重,刚开始接触古诗词的时候由于之前从没接触过,感到新奇,于是带着好奇心去学习古诗词。然而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总是让学生默写古诗词,导致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于是学生便丧失了兴致,甚至慢慢开始产生厌恶之情,因为古诗词比较绕口不像普通话那么流畅,所以学生记起来不是很容易,部分教师没有设身为学生考虑,只注重结果如今天该默写的古诗词今天就必须默写完成,没有完成的学生就给予一定的惩罚比如课后罚写等。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传输带,让学生快速的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先给学生讲一些与作者相关的小故事即利用作者在写这篇古诗词的相关情感等穿插成一个小故事并适当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古诗词,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或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相关诗词的背景音乐,在学生欣赏音乐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诗词的创作背景与历史故事等,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还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2.培养学生古诗词朗读能力
初中古诗词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教学,学生往往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要想学生充分理解古诗词内容并体会作者的情感,不仅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古诗词学习中,还要培养学生古诗词的朗读能力。朗读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诗词中包含的情感所以朗读在古诗词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古诗词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一遍标准范读,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朗读诗词,其次让学生自由朗读,总结出自己不会读的地方或者不能理解的地方再进行分小组讨论,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即学生分组讨论没有得出结论的问题,教师再适当引导诗词的意境,在学生充分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再一起朗读古诗词。课后,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在学生安全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去观看一些古诗词朗读比赛,并鼓励学生参加比赛,这样不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3.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中国古诗词中的每一个字都有它独有的意义与情感,其实古诗词就是用生动短暂的语言描绘的一幅美景,从而表达作者的意境与思想。中学生要具备很好的审美能力才能体会出作者的情感,由于中学生的年龄还小,他们没有很好的审美能力,但是他们有着非常丰富的想象能力。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学习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当分析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教师应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去想像园子里的景色,将美丽的春景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他们想像的景色画下来,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4.启发学生感受诗词的思想情感
古诗词的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诗词,更要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每篇古诗词都包含了诗人丰富的生活经历与情感生活,往往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诗人的情感陶冶自己的高尚情操。比如《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学生可以从诗词中读出诗人对国家,对民族的衷心,对自己努力学习或做事的决心。这也给学生带来了启发,告诉学生要珍惜年轻时候的时光,不要等老了之后后悔自己没有珍惜时光。
5.教师提高自己的古诗词素养
古诗词不仅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对教师来说同样重要。教师作为一名教育者,更应该给学生做好榜样,古诗词不像其他科目那么通俗易懂,中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古诗词素养。第一,在教学时教师应提前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不仅要熟读教材中的古诗词还要并扩大自己的古诗词阅读数量,以便在课堂上能够熟练的为学生朗读古诗词并讲解古诗词的意思;第二,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古诗词鉴赏能力,要做到充分了解诗词,并分析出诗人的写作情感与表达意境,以便在课堂上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想象能力;第三,教师还要积极的去了解现代诗歌,并与古诗词相对比,充分了解现代诗词与古代诗词的区别,增加自己对诗词的知识量,以便更好的教育学生学习古诗词,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诗词的方式与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结论
古诗词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着重要地位,古诗词对于正处在人生观与价值观刚开始形成的初中生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教会学生辨别真善美,还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了解。相应的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古诗词的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案,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例5
(此部分由陈鹏、杨仕玉完成)
通过对学生所填问卷的初步统计和对教师的访谈,我们得知,目前初一初二阶段(基本上可以代表整个初中阶段,因为初三基本上所有的时间用到了准备中考上,教学方面的时间留的不是很多)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利用以下手段进行古诗词的吟诵教学:
首先是教师自己根据诗意和诗歌的节奏给学生进行示范性的朗读;其次是,教师会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一些名师朗读的录音和一些结合古诗词意境所设置的视频、flash、幻灯片等等。
目前主要是凭借这两种手段进行古诗词的吟诵教学。这样的现状表明,即就是像师大附中这样的软硬件设施都属于一流的名校,他们目前针对古诗词的吟诵教学仅仅只是涉及到了“诵”这一个方面,即我们所说的“朗诵”,换句话说,最高也只能是神情并貌的朗读而已。在师大附中,一般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古诗词要“朗读过关”的,显然,这也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重视。
我们知道,“古诗词吟诵”决不仅仅是诵读诗词,他还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古典诗词鉴赏方法之一。“吟诵”其实是包含了两层意思的,一是“诵读、朗诵”;二是“吟唱(力求原生态)”,即就是像古音乐那样把古诗词演唱出来。针对这个理论方面的问题,我们从师大附中语文教师那里了解到了一些情况。语文组备课组长a老师说:如果现在要对古诗词进行那种严格意义上的“吟诵”教学的话,是个好事,很多教师和大多数学生也会对此极感兴趣的,但这个做法就目前来说只能局限在“兴趣的范围之内”,而从根本上来说没有大范围推广的的可能。究其原因,老师讲到:一方面是因为原汁原味的古诗词吟诵文化已经基本失传,现在仅见的几家吟诵方法和理论体系只是冰山之一角,况且各持一套,没有规范性,这样就基本上决定了目前还没有关于古诗词吟唱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当今这个社会环境中,已经没有那种所谓的话语环境了(一个很好的原因,根本性的)。所以,这个东西无法存在于正常的“齐步走”课堂教学中(此可思索处),如果当作一种兴趣爱好型的辅助手段,肯定是很受欢迎的,只要你的东西做得好,有人感兴趣,毕竟这个东西是个新鲜的“玩意儿(意味深长)”。
可见(仔细琢磨),尽管很有一定的困难,我们还是不能对“古诗词”的吟诵研究抱以灰心的态度。事实上,作为一种兴趣性的研究,这个是大有前途的。如果做一个设想的话那就是:把可吟诵的古诗词配乐配谱吟唱出来,制作成多媒体软件材料,带进学生的课堂,作为正常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和一项可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辅助资源和材料,这应该是很现实的。好东西总是会有人来买的。
考虑到目前课题组的工作现状,我们应该鼓足勇气,放手一搏,吟诵团要继续做强做大,争取让人们承认它的价值,最终将古诗词的吟诵带进课堂,为目下的语文教育添枝加叶。
二、“与师大附中语文组教师的访谈”文字记录(以窥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为目的):
(以“课题组”和“附中教师”为说话人)
课题组:目前学校用的古诗词教学文本是?
教 师:现在主要用的是在孙立权老师《中学生古典诗词500首》框架下修订的“古典诗词三百首”,另成一册,取名曰《高山流水》,这是附中的 “校本教材”,是根据原来的五百首结合教学中的具体情况编定的,有专门的一个古诗词三百首编写小组,这个作为学生古诗词的教学的辅助文本,类似于“在教师督促指导下的学生自学”,而原则上的讲授仍以(大本、小本)教材为主。
课题组:这样做的效果如何?
教 师:一般的孩子都能完成300篇的背诵,在毕业之前。另外,肯定有些能力较好的学生能够记背的更多。这个校本教材所有学生都是人手一本。
课题组:我们现在有个关于“古诗教”的课题,就是先秦孔子那个“诗教”……
教 师:(对另一个老师讲)他们说的是“古诗教”,不是诗歌教育(用疑惑的口吻,满脸疑惑:是不是弄错了,会错意了)……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例6
【中***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57-01
在我国初中语文的教学阶段中,古诗词一直都是一个教学和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纵观我国目前初中语文教育界,教师对于古诗词诵读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也有待提高。目前,中考已经把古诗词的默写列入了考试的范畴中,但是对于古诗词的诵读仍缺乏相应的考核指标与标准。因此,如何提成初中语文古诗词的诵读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古诗词诵读能力,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一项教学内容。
一、加强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主要意义
(一)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太多的文学艺术瑰宝,历代的文人墨客留给我们后人很多的优秀的古诗词。这些优秀的古诗词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哲理,给中华儿女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因此,在初中语文学习的阶段中,加强对学生的古诗词的诵读教学,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例如,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有着各个时代不同的优秀作品,从《诗经》到汉乐府和建安风骨,再到唐诗宋词元曲等,这些历代的优秀诗歌作品无不蕴含着我国传统的文化精髓,让我们后世子孙能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精华与灿烂璀璨的优秀文化。
(二)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古诗词中情感体会
诵读是一种饱含感情的朗读方式,正确的诵读既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古诗词中蕴含的真情实感,又能让学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古诗词的意境进行自我设定、通过诵读古诗词,学生能够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进而产生深切的身历其境之感。
例如,学习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这首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诗人当年所处的边塞风情进行充分想象。秋天里,大雁北飞,诗人坐在群山峻岭的孤城中,马嘶声、风鸣声、号角声此起彼伏,边塞的苍凉与豪迈通过诗人的字里行间被清晰的传递给读者。学生理解这些意境后,进行反复诵读,“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慷慨激扬之情油然而生。这就是诵读带给学生的内心震撼,通过诵读,学生对古诗词中的情感有了更深的感受和体会。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的诵读教学策略
(一)明确古诗词诵读的主要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时候,应该对教学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知。
1.在每个学年之初,教师应该将古诗词的诵读列入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中,并根据总共的教学任务安排每周的古诗词诵读量。
2.初中语文教学组的教师可以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对本学期的古诗词诵读的教学要求、教学进度、教学作业等做一个统一的讨论。并在讨论中确定该学期古诗词诵读的疑难教学点,并将教学措施进行一一落实。
3.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古诗词诵读教学。因为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减少诵读过程中的枯燥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
(二)针对学生个性的不同,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每个学生的学习素质高低不一,学习能力参次不齐。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诵读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个性和特点的不同采取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言,可以引导他们将古诗词诵读应用到他们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品味诗歌的美好,在生活中提升自己的审美境界。而对于学习基础较为落后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多一点的耐心和细心。
例如,教师在要求学生诵读曹操的《观沧海》的时候,很多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会觉得是一个学习难点。因此,针对于此,教师应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给学生讲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曹操这个人的人物特征。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了解了相关背景知识,对于其理解诗歌内涵并进行诵读有着非常巨大的帮助。
(三)将“背诵”作为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身临其境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将古诗词通读一遍,对诗中的难点、疑点进行勾画,等待教师进行讲解。接着要求对古诗词的内容进行精读,在精读中启发学生全情投入,放声朗读。通过多遍的朗读后让学生掌握古诗词中蕴含的精妙意境,并在潜移默化中将古文用语转化为自己成为自己的语言,并提升自己的古文功底。其次,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背诵古诗词的良好环境。可以引导学生将背诵的场地设置到学校的广场上、池塘边、花园内等。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呼吸着新鲜空气,感受着和煦的阳光,自然能够很好的体会诗人诗情画意的情怀,更好的完成古诗词诵读。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例7
古诗词是中华文学精粹,是我国古典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是古典文化的象征,因此,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古诗词读解能力是继承与发扬古典诗词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1.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读解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古诗词教学依然不够重视。初中语文教材收录的古诗词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古典文学气息浓厚,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读解,并深刻理解这些古诗文,不仅是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讲解古诗词时产生“考试至上”的思想,于是要求学生反复背诵诗词,而对于诗词的一些重要、深刻的文化意蕴不去挖掘。这种做法造成了学生只会机械背诵诗句,填写诗句,却对诗词读解束手无策。
(2)学生诵读程度不够,诵读方法不当。中国学生的背诵能力和对知识的记忆力是世界一流的,从小到大,学生养成了对一些重要知识点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学习习惯。现在诵读程度不够、诵读方法不当成为古诗词读解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学生机械背诵的同时,却读不出诗词所蕴含的感情以及诗歌的韵味。例如,学生在背诵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时却背诵不出那种紧张、危机、悲壮、惨烈的战斗氛围,更读不出战士们浴血奋战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与勇气。第二,学生诵读方法不当,只会诵读,不会深层次理解诗词内涵。
(3)语文古诗词解读课堂沉闷、无生气。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薄弱之处,教师在解读古诗词时往往将整首诗拆开,一字一句、一点一滴的讲解,但拆开后却忘了重新组合和使诗词完整、系统。毋庸置疑,学生被这种枯燥乏味的讲解挫伤了诗词学习积极性,不仅学习兴趣不高,反而会厌烦古诗词,无法体会到古诗词所蕴含的古典文化魅力。久而久之,会使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沉闷、无生机,课堂教学效果极其低下。因此,为了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应不断优化古诗词读解教学方法,以构建温馨、活泼、和谐、趣味的古诗词课堂。
2.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读解教学的有效对策
(1)优化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丰富深刻的教学内容、活泼温馨的课堂氛围是构建初中语文古诗词解读高效课堂的必备因素。在新课改的号召下,运用灵活多变、动态科学的教学法还原学生古诗词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自主、自由的课堂学习氛围十分必要。具体来说,教师可运用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比赛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多元教学法丰富课堂内容。
(2)重视古诗词鉴赏,培养学生古诗词读解能力。依托古诗词鉴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古诗词读解能力。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以有感情地读、背促进古诗鉴赏教学的开展。读与背是中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第一步,教师要引领学生正确地读,有感情地背,尽可能让学生在读、背的过程中主动去领悟、去感受古诗词的思想魅力以及其艺术审美价值。第二,开展诗词鉴赏教学。开展古诗词教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千古流传下来的优秀古诗词,零距离接触文化文学精粹;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品读、鉴赏古诗词,学以致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古诗词解读教学在中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一方面要基于考试要求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鉴赏等综合读解能力,为学生古诗词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针对目前初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要认真解剖、对症下药,不断优化古诗词读解教学策略,构建高效的古诗词读解课堂。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例8
根据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存在的问题:
(一)古诗词深奥难懂
由于许多古诗词是诗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触动内心的想法而创作出来的作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诗歌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对于现代的学生,古诗词比较深奥难懂,学生无法理解诗歌形式、诗歌内容,从而对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不利于传统文化中古诗词的教育教学。
(二)老师教育教学方法有待转变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许多初中语文老师在古诗词教育教学中都十分注重古诗词的背诵和记忆,督促学生默写古诗词原句,并且考试的时候也是注重这方面的内容考核,而忽视了学习古诗词的真正意义。不同的诗歌有不同的背景,只有充分了解时代背景,了解诗人创作的原因,才能真正领会诗歌的精髓,体验诗歌的美妙之处。但是,有关初中语文老师在这方面有待提高,否则不利于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
(三)学生学习态度问题
古诗词的晦涩难懂,让许多学生对其没有更多的学习热情,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抗拒心理,讨厌学习诗歌。再加上学生认为古诗歌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没有实用性,不像数学、物理一样在生活中经常能够用到。这些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存在问题,最终不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提出有效方法促进初中古诗词教学
针对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本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美
重复多遍的朗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语感。有关学校初中语文老师应该经常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的强烈语感,从而更好地领略古诗的美。有关老师可以有效借助多媒体进行教育教学,***一些优秀的古诗歌朗读作品在课堂上播放,带领学生共同学习,促进语感的培养。比如,在学习崔颢的《黄鹤楼》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脑为学生创造一种语境,将黄鹤楼远眺所见的壮丽景色利用电脑展现出来,促进学生抒发情感,朗?x诗歌。通过朗读、深入学习得到,借由神话传说“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表现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思想,抒写了诗人怀家思乡的深情。
(二)创设一种古诗意境
意境是作者在创作作品时将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意联系起来的一种意境。把握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歌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有关初中语文老师应该注重改革创新,创设一种古诗意境。比如对诗中所讲的一种物体,如学习《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对月亮的特点进行阐述,然后再结合诗歌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意境中学习诗歌。
(三)对古诗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
对古诗的内容学习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有关老师应该对古诗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带领学生学习诗人的人格特点、生活经历等。比如苏轼的一生充满波折,他的诗歌特点也比较多样。在学习苏轼的诗歌时,有关老师应该带领学生学习苏轼的一生和创作此作品的原因,再学习诗歌的具体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最终促进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育教学。例如,苏轼被降职,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等佳作。学习这篇作品时就可联系诗人当时的心情,体会诗人的感情,从中领会诗歌的美。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例9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245-01
古代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在现代教育条件下,如何利用现代化资源开展中国古代诗词教学活动,以更好地提升语文教学水平,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这篇文章将从中国古代诗词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现代教育条件下初中阶段的中国古代诗词教学两大部分展开,希望能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中国古代诗词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无论哪个时期的初中语文教材编排,古代诗词都占有很大的比重。从唐诗宋词到汉乐府到《诗经》,古代诗词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正是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所决定的。
1、中国古代诗词对学生文学积淀的重要作用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谈到古代诗词教学,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其作为文学载体的工具性作用。大凡古代诗词,其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极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感情。或直抒胸臆,豪放恣肆,或含蓄隽永,温婉宜人。“言为心声”,诗词大都是其作者的情感流露与抒发。通过意境来表达感情,通过比喻、双关、用典、象征、通感等修辞手法来刻画其景其情。将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正是语文学习者所应该直接接收的教育内容。如何从古代诗词学习中学会鉴赏和分析诗词作品,积累写作手法和文学知识,以更好地表达和运用汉语,也是学习者学习的直接目的。
2、帮助学生的人格塑造――中国古代诗词潜在的巨大语文教育价值
每首诗词皆是作者情感的表达,其中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作者的性格和思想。初中语文教材上所选作品皆有明显地代表性。其中名家之作体现了作者独有的人格魅力,即使是出现的《诗经》中民歌性质的不可考其作者的作品,其作品本身内容也是人文化的表达。
3、传承中国古代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古代诗词中所涉及的文化元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学生培养其文学审美能力的重要凭借。以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例,其词所包含的历史典故,所表达的对古人的英雄豪气的崇拜,就是传统文化知识的展现。让学生读懂其词,明白其深意,能鉴赏豪放词的文学魅力,能积累中国文化的精神,就是诗词教育对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
二、现代教育条件下,初中阶段的中国古代诗词教学
1、改变以教材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加强语文教学与网络资源的融合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并无固定操作模式,尤其在新课程倡导的课程资源开发这一点上更是空白一片。”在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也势必与网络有着密切的联系,网络资源的优点在于它能够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不受资源的时空限制,并且能够有效激发师生的创新意识,使课堂教学形式发生彻底改变。
在古代诗词教学中,利用网络来搜集教材之外的资源,扩充知识量,拓展学习面,是实现诗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教材外相关文本资源,***片,影像资料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现给学生,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比如说在《蒹葭》的教学过程中,搜集并展示名家对此词的点评,稍作讲解。播放此词改编的歌曲(《在水一方》)或古曲,让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下来体味词的韵味,都是可以加强教学效果的。
2、改变教师的机械传输模式,增强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
《走进新课程丛书》指出“无论是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还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都应该充分发挥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服务。”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单一地机械地知识灌输,并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形势。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有义务自主地开发教学资源。大致做法归纳如下:
(1)根据校本实际,参照国家课本教程标准的要求,列出古代诗词学习中的参考书目。
(2)组织学生开展古代诗词阅读交流活动。对同一作品,同一作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在诗词教学之后,给学生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自己的鉴赏能力。
3、改变过去的以讲授为主的语文教学方式,把听说读写的教学真正落实到语文教学活动中
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据老师的讲授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理解、积累。但相对于理解的学习方式来说,这样的理解是被动的,往往禁锢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思考,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为以文字为载体流传的古代诗词,综合利用听说读写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则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创新。
(1)听:通过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或者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搜集并展示名家朗诵,让学生通过听觉来体味诗词含义。加深理解。
(2)说: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搜集查证诗词含义,形成自己的观点与主张。
(3)读:让学生自己朗读,将自己带入诗词作者的角色态度,体味诗词含义。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例10
所谓的古诗词,顾名思义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诗与词,大多折射出作者的时代特有的文化和智慧。然而,因为与初中生所处的时代距离遥远,其写作内容和表现手法颇有理解难度。因而,古诗词教学首要的问题是作者与学生的时代距离。作为语文教师,要想真正实现“诵读古代诗词,学会感悟运用,进行审美和鉴赏”这一课程目标,面对的考验很大。笔者发现不少学生阅读古诗词时,容易停留在粗浅的字面意思上,很难深入文本之中,因此可运用“语境还原”的教学技巧,让古诗文教学变得情趣盎然,让学生“知其言”更“得其理”。
以人教版八年级《望岳》为例,笔者巧妙设置几个问题,实现语境还原:“杜甫登上泰山没有?”“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诗人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泰山的美景?”“他最终留下怎样的感悟?”学生通过层进式问题,成功地跨越时空距离,与作者实现对话,在课堂上生成独特的语境原始状态。既然是“望”字一气贯通,与末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遥相呼应,足见诗人并未真正登上泰山。然而,那种由远及近、由轮廓到细节的生动勾勒方式,却让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被激活,如同身临其境一般,看到诗人视野之中的泰山风光。那种绵延齐鲁、分隔阴阳的神奇秀美,在瞬间沟通学生和诗人的情感,引发共鸣,如同当面聆听杜甫的教诲:不要畏惧和退缩,要以登临泰山绝顶的自信和勇气,去战胜人生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
二、语境还原法,体会诗意境界
古诗~拥有独特的意境,教师可以配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结合画面进行联想。人教版九年级温庭筠的《望江南》一词,在初中生读来,仅仅从字面意思很难理解那种“望穿秋水”、“过尽千帆皆不是”的深闺愁怨。因此笔者准备女子矗立江畔楼上,痴痴等待的***片,让学生边读边体会,犹如置身画面之中:懒懒地梳洗罢,孤独地停靠在望江楼的栏杆旁,江风掠过发丝,带来阵阵清寒,江水无穷无尽地奔流,从早到晚过尽无数白帆,却都不是心中所想之人的船儿,不觉凄然泪下,柔肠寸断。
多媒体特有的视频效果与想象说话融为一体,产生自然而然的生动意境,如诗如画,深邃悠远。接着,再利用网络补充古代女子闺中生活的资料,学生们对照现实生活,发出唏嘘感叹。这样的教学,以直观的画面激发内心情感,再现当时的情境,一个凄楚动人的女子形象,也就轻松易懂。在笔者看来,初中的古诗词教学,正应如此,借助于“语境还原”的办法,实现教学的预定目标,产生更为深远的延伸效果。如果能够持之以恒,相信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均具有重要价值。
三、语境还原法,演绎经典韵味
课本剧改编和表演,是“语境还原法”的综合运用,也契合初中学生喜欢探索和创造的个性。事实上,大多数初中孩子对古装剧极有兴趣,笔者便尝试在适合的教学篇目中进行改写和表演。八年级《石壕吏》是“诗圣”杜甫的叙事诗,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其中的韵味,笔者引导学生将其改编成课本剧。在还原故事情节和相关氛围的基础上,我们创设四个情境:傍晚投宿、暴吏夜袭、老妇求告、天明独辞。师生制作道具,通过表演实现语境还原,学生们设身处地,在老师的指点下,投入表演当中,体会封建兵役制度下百姓的凄凉和痛苦之情。
无需冗繁的分析和阐述,学生们专注地讨论和编写,制作道具,选派角色,以独特的方式体验古诗词的深刻内涵和情意。这样一来,古诗词学习变得有乐趣,教师也教得更为轻松。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感“语境还原法”的运用,近,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切地体会经典著作的韵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远,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习惯,让他们逐渐积淀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面对古诗词的教学课堂氛围的变化,笔者有理由相信自己做出了正确的抉择,而“语境还原法”的教学思路,的确值得多加关注,深入研讨。
结论
综上所述,动人的古诗词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是华夏璀璨文化重要的瑰宝。身为一线教师,笔者以“语境还原法”引动课堂教学,希望在古诗词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近段时间的探索和改进,学生由当初的浅尝辄止,逐渐走向深切领会古诗词意韵。笔者愿意和他们一起,不断地探索和发掘,去欣赏每一首古诗词背后的风景。
参考文献:
[1]蒋丽萍.巧借“还原法”,探寻言语秘妙[J].华夏教师,2015,(09).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