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发展至今,款式繁多,不知其数,历代制壶大师名家辈出,群星闪耀。季益顺。就是当代紫砂大师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受到收藏界的猛烈追捧,拥有大批铁杆“粉丝”,每日登门求壶者,络绎不绝。排成长队。季益顺能从宜兴紫砂“十万从业大***”中脱颖而出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他的紫砂壶以花货见长,创立了花素相融、赏用皆美、情趣灵动、风格独特的“季益顺壶艺流派。
季益顺1960年生于江苏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宜兴市职改办评定),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常务会员,现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研究所从事创新设计。
197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高丽君学艺,曾进修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造型工艺,从艺以来,创作新品、精品甚多,1986年作品《健身茶具》获全国陶瓷创作设计评比一等奖;1996年作品《硕鼠壶》获景德镇杯中日陶艺展一等奖;1997年作品《田园风光》系列壶获江苏省陶瓷艺术新品展评一等奖;2000年《花香竹韵壶》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2001年起作品《寿星竹提梁壶》、《祝福祝寿壶》获第三、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2003年作品《紫气东来》获第37届全国旅游工艺品博览会金奖。代表作品还有《风雨同舟》、《君子壶》、《展曲》等。
实用性第一
季益顺1960年出生于宜兴的一个紫砂陶艺世家,自幼受到熏陶,培养了他对紫砂艺术的天赋与悟性。他于1978年投身紫砂艺术,认真继承先辈的传统技艺,本来就灵性、聪敏的他练就了全面而扎实的制壶基本功。他刻苦学习陶瓷艺术理论,曾先后到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这使他在陶艺理论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天赋加勤奋,再加上吸纳了高等学府的正规化美术理论,使得他具备了一位艺术大家必须具备的所有条件。如今季益顺已经成为紫砂艺术承前启后的一代扛鼎人物,被海内外收藏家列为“当代壶艺四小龙”之一。 一件精品主要体现在艺术价值上,季益顺的紫砂作品艺术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继承了传统紫砂文化,他的作品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又超越传统,积极创新。
在采访中,季益顺始终强调,紫砂壶作为一种喝茶的用具,必须要用得顺手,使用壶的人不感觉扎手。他继承传统,但不墨守陈规,勇于探索,更善于创新,在把握紫砂本质语言的同时,把绘画、浮雕、金银丝镶嵌用于壶体装饰,自然地形成“画在壶上、壶在画中”的立体效果,极大地丰富了紫砂壶艺的文化内涵,增强了艺术神韵和张力。他把紫砂艺术融于生活之中,把高雅的艺术有机地与“日用”相结合,让“壶”的品茶功能在艺术氛围中完美发挥。
求形似更求神似
季益顺致力于追求作品新和美的统一,作品造型、装饰和色彩的协调。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并不是机械地反映自然与生活,而是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念,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提炼和加工。从而创造出比自然更美,比生活更高的作品来。例如青青翠竹,不仅美化了自然环境,竹中空而有节,坚韧长青,外形潇洒飘逸,常常被人们喻为坚贞、高尚、有气节的象征,历史上很多紫砂名家以竹为题材,创作了众多的竹壶精品。季益顺通过悉心观察自然界中翠竹的生长姿态和众多品种,借鉴文人雅士对竹的描绘与赞美,运用紫砂各流派的制作技艺,创作了什锦竹海组壶,组壶中的作品有虚心劲节、清风亮节、青梅竹马、十六竹、竹菊等,作品从诸多方面描写了竹的种类。竹的风格、竹的寓意,同时作品的器型也充分展现了紫砂各流派即方货、光货、花货的特点。作品在装饰上屡出新招,例如青梅竹马壶上的梅花装饰,大胆跳出传统手法。自古以来,梅花装饰均为模印梅花单层粘贴,而这把壶采用了三个层次的立体装饰手法,由于繁简适度,竹叶、梅花有新、老、远、近之分,并有倒影添趣。还运用了多种色彩泥料进行装饰,以材质美加强作品美,1992年就已经以12万港元成交。
紫砂陶艺设计有时靠模拟。有时靠联想,有时需要运用平时积累的各方面的知识。综合提炼和概括。当今世界正广泛兴起现代陶艺之风,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或粗犷、或细腻、或抽象、或写实。材质的运用和新科技的作用各得其妙,体现了新的文化观念和新的审美观念。季益顺作为一名变革时代的陶艺设计者,认真吸收弘扬民族精华、创作了既有民族气魄又有时代精神的陶艺作品。季益顺曾经参加一个以“光”为题材征集作品的活动。“光”非常实在又抽象,似近似远。如何才能使紫砂作品体现光的美感和质感?经过反复推敲、提炼和概括,万物天地之间,以日月光华为最,而日环食时的一轮光圈可谓宇宙间的一大奇光,决定以紫砂壶艺再现这一天地奇观,设计创作了环日奇光壶,此壶取日环食时日月光华之变化,组成壶体及提梁,表现光的变化。巧用紫砂泥和润多彩的特点,以橘红色为圆形壶体外色,象征环食时太阳光环,以深紫色为壶体的内圆,象征环食时月亮在太阳中的阴影,红黑相间,给人古朴、典雅、深沉之感。玉兔为滴,增加了月亮的神话色彩。壶身左右两侧,用半月形的几何切面,自然构成了颇具容量的壶身。壶嘴及底配以祥云。使环食壶更为形象逼真,从而集天地中日、月异彩于一壶。在壶的制作方面,线条明快,曲线柔美,色彩和谐。壶体虽小,却气势磅礴,是天地间自然现象的高度浓缩和提炼。作品紧扣主题,意境深邃,令人遐想,似与不似之间的日光、月光、云彩构成了抽象具体相结合的奇观。
画在壶上壶在画中
传统紫砂装饰都是采用刀刻手法,以刀带笔,在壶体上刻***画、刻书法、虽然富有金石味,但又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局限。季益顺对此进行了大胆突破,在传统装饰技法上运用嵌泥、浅浮雕、绘画、书法、相结合的手法,融陶艺、诗画、书法一体。达到陶艺与文学艺术的统一,实用与观赏的结合。在小小的壶面上表现出天地广阔画面。但是,必须强调紫砂壶的整体性,装饰服从主题,使装饰的画面有灵气,有主题,形成一种画在壶上、壶在画中的意境,这样自然而然的能与观赏者产生共鸣。泥绘时必须用笔娴熟,泥色滋润,层次分明,才能达到意境深邃,耐人细品把玩的效果。浅浮雕、嵌泥和用色泥绘画的技术关键还在于装饰用泥与壶体的结合,烧成后色泽的变化,这一点决不可轻视,否则将适得其反。
季益顺的紫砂壶不仅壶体本身充满浓郁的文学气息,即使每把壶的名字也经过反复斟酌。既能说明紫砂壶的外形又包含寓意,而且诗意十足,这在当今紫砂界是十分罕见的。
采访中,季益顺拿出他的三件得意之作,一件是《楚汉风韵》,用现代的线条和传统的构***。融合了汉楚文化玉器造型及马王堆漆器***案的特点。沉稳中透出纤巧。整把壶运用了刻绘、泥彩、镶嵌等表现手法。壶盖为两条螭龙盘成太极状,一起一伏,凹凸如汉镜钮;壶身为圆筒,极尽简约庄严之态;壶把作四方,彰显干练端庄之姿;飞把与冲流前后呼应,伴着楚歌汉乐,翩翩起舞。季益顺说: “这把壶共创作了六件,我首次探索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第一件卖出去的是8万元,然后市场价每件递增,第5件已经卖到了12万元。到2008年这把壶出现在嘉德春拍的现当代陶瓷艺术专场中,最终拍得24.64万元。此后在08年嘉德秋拍中又有一把名为《十六竹》的紫砂壶拍得12.88万元,今年嘉德春拍。季益顺的代表作之一《琴瑟和谐》壶拍得17.92万元。
第二把壶名为《五子登科》,一只大老鼠背着一个大袋子往前奔窜,大袋子中一棵玉米露出,这个大袋子就是壶身,玉米就是壶口,大老鼠就是壶把。壶盖上是一颗花生,还有四只小老鼠在壶身和壶盖上活泼地上蹿下跳,其形象栩栩如生,惹人喜爱。季益顺显然对这件作品的神来之笔感到满意,他笑眯眯地对记者说:“耗子本来是人们十分讨厌的小动物,但我把它做得喜庆可爱,给人丰收喜悦的吉祥感觉。”
季益顺喜欢画画。还是古玉器和名家字画的收藏家,高雅的艺术品位才能创作出脱俗的作品,而多方面的兴趣使他左右逢源。他对记者展示的第三把壶《国色天香》,就是因为他看到一幅牡丹国画获得灵感。该壶以牡丹花瓣造型,壶身上塑造一朵牡丹花,两只蝴蝶翩翩飞舞,绘制得纤细入微。
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评价, “他是一位思路敏捷独具匠心、富有创作个性的有心人。他的紫砂花货型制整体造型与品饮功能、视觉、触觉、美感融为一体,并在花货的造型处理结构时,取简练单纯、饱满的光货为主体,同时结合雕塑部分的花货装饰,浓缩在造型的显著部位,花货创作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季益顺承前启后开宗立派